现在高一应该睡几个小时,晚上睡5个小时到6个小时上课不困,睡6个半小时以上上课就困这是为什么?是生物钟吗?

原标题:科场现形记02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久有科场,演至清代习八股被冠名曰“制艺”。到了鄙俗之今人口中,高考被说成“敲门砖”。不期科举废弃百年之后,敲门人成山如海,敲门砖诡异奇绝,便是清代科场鼎盛之时亦不可比肩。其中的名堂、勾当,讲给老外,他们必听得发傻。明说了,不怕吓着他们:我们的学生可以颠覆世界上的一切考试。此非高调,说这话时我们汗颜。

第一章 “竞赛班”学生的高中生涯

李蓝天 (北京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高中生升入大学的途径主要是高考,但每年都有少数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跳过高考,保送进入高校。但获得保送资格需要特殊的条件,取得资格之后还需参加各校主办的保送考试(只有极少数可不参加保送考试)。2008年,教育部规定有6类考生具有保送资格,包括: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选手、国际和科技竞赛获奖选手、外国语中学学生、获奖运动员以及公安英烈子女。[1]但据笔者所知,各省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江西的省级优秀学生是没有保送生资格的,只有20分的高考加分;另外,有些省允许已获保送的学生参加高考,有些省则不允许,江西省就属于后者。

对普通高中生来说,最主要的保送途径是“奥赛获奖”,江西省的保送生大多数都是奥赛获奖选手,包括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5项比赛的省级赛区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果放弃保送参加高考,可获得10分高考加分);以及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5项全国决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果放弃保送参加高考,可获得20分高考加分)。

因此,许多高中发展出了针对数理化生竞赛的培训体系,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以争取有更多学生获得保送或加分资格,从而增加被清华北大和一流重点大学录取的人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有机会,也大多愿意尝试,因为即使没有获得保送或加分资格也对数理化生的学习有帮助。

国家开办各科奥赛并将之与保送资格挂钩,目的无疑是给在基础学科上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开了条绿色通道,对要求门门优秀的高考选拔是个很好的补充。但这里的问题是,奥赛的强度和难度决定了只有少部分人能真正走进这条绿色通道,这是建立在一大批竞赛学习者基础上的。没能拿奖的人永远是多数,这点并不比高考更“仁慈”,而没拿奖的人最终还是要参加高考。因此对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参加竞赛不仅意味着能力的提高,还意味着准备高考的时间匀出和竞赛结果的风险承担。这其中牵涉到的是整个高中学习生活的重排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想了解的即是:在这种竞赛制度和保送制度下,对学生个人而言,竞赛学习是收获多于损失还是相反?对国家而言,是否真正达到了选拔特长人才的目标?为此,本文的调查对象是高中参加过竞赛、现已升入大学的学生,调查内容是他们的竞赛学习经历,包括参加竞赛学习的初衷、过程、结果、心理变化、父母师长的参与以及目前大学学习的状况等等。

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是一个高中班,该班是江西省E中2008届高三的“竞赛班”(高一时该班所在年级共有17个班,包括5个实验班,参加竞赛学习的同学主要都来自其中;到了高二,学校将一个实验班解散,把所有参加竞赛学习的同学集中到一起重组成这个“竞赛班”),共46人,其中6名高三才插班进入的复读生不算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内,余下40人都参与过E中组织的数理化生竞赛培训,大部分坚持到了最后的竞赛考试,少数几人中途便退出竞赛学习,专心准备高考。该班最终的竞赛成绩是3个数学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银牌),4个物理一等奖,2个化学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银牌),7个生物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铜牌)。

简要介绍一下E中当时的情况:E中是江西一所省重点高中,历来有竞赛培训的传统,最出众的是数学竞赛,曾培养过几个全国金牌获得者,理化生也出过全国银牌,生物竞赛自2006年以来突飞猛进,直到2009年每年都有5~7个学生拿到省一等奖。这些获奖选手绝大多数都被保送到重点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和北大的保送生。在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名单里,保送生和高考生一向平分秋色,但由于优秀生源越来越多地走上竞赛、保送的道路,高考成绩就相对下滑了。到了2008届,6个清华北大的学生里包括5个保送生、1个复读生,已经没有高考生了。

本次调查结合了问卷和访谈,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整个班竞赛学习的总体情况,以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10位较具代表性的个案详情。

本次问卷调查以40位应届生为对象,其中36名男生4名女生。40人中13名学生保送内地高校,2名学生获得了保送资格但自动放弃转而参加高考,2名学生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预科班(未参加高考),23名学生未获得保送资格只好参加高考。笔者回收到了34份问卷,31男3女,其中包括放弃保送资格参加高考的2人、去新国立的2人,其余有10人保送内地高校,20人未获保送资格参加了高考。我们下面的分析在这34人中展开。

对回收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以此展现这个班“竞赛生”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竞赛学习动机、竞赛学习过程、竞赛结果、保送结果、目前学习情况(大学)的总体概况。下面将一一介绍:

1. 个人情况及家庭背景

这34名学生中有26名是非农户口,8名农村户口,大多来自城镇。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分布如下: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这群学生的家庭年收入集中在1万到10万元这个区间,大多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们父母的文化程度也多属中等偏低水平。

由此表数据可见,父亲的文化程度多数集中在高中、大专、本科的范围内。

再看母亲的文化程度,整体上比父亲的稍低一点,多数集中在初中、高中、大专的范围内。

竞赛对学生的父母一辈来说是十分稀罕的,34人中无1人的父母曾经亲身参与过竞赛学习,那么随着竞赛培训越来越“时髦”,他们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参加吗?

表4 父母是否希望你参加竞赛学习

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对自己孩子是否参加竞赛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剩下的有近三分之一的父母还是希望孩子去参加的,但也只有极少数表现出强烈的期望。说明总体而言,在竞赛学习上,学生们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

另外笔者还调查了学生们在高中之前是否参加过竞赛学习,具体情况如下:

表5 高中之前是否参加过竞赛学习

高中之前是否参加过竞赛学习 频数 频率

小学到初中都参加过 22 64.7

小学学过奥数但初中没参加 4 11.8

由表可知,34人中有22人是小学到初中都参加过竞赛学习,完全没参加过的只有两人,可见竞赛学习存在着较大的惯性,对大多数“竞赛生”来说参加竞赛学习似乎挺顺理成章。

竞赛学习需要时间、智力、精力的较大投入,如果苦尽甘来,拿到省一等奖或更高荣誉,便可有保送或加分资格;但如果功败垂成,就仍要靠高考来决定未来,而且是去跟没有匀出时间学竞赛的人竞争。数理化的竞赛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九十月份(生物是五六月份),一般人等到学有所成、有获奖实力之时大多已是高三上学期(生物是高二下学期),而且在此之前的冲刺使得高考学习几乎停顿。如果冲刺成功自不必说,但若失败就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重新去复习高考了,这可谓是风险巨大的赌博。

但选择参加竞赛学习的理由因人而异,有些学生没想太多就报名了,有些学生则是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利弊后做的决定。促使他们做出选择的因素很多,笔者想知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表6 最初选择参加竞赛学习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一是获得保送资格,二是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竞争力,各自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是这么考虑的。其他几个原因比例较小,另外还有两个同学选了“其他”,一个认为“高中内容没意思”,一个是觉得“竞赛好玩”。但参加竞赛学习的动机绝不止一个,详细的考虑将在后文的访谈中做深入调查。

那么,他们最初做出参加竞赛学习的选择时,谁的建议起到最大的影响呢?

表7 谁的建议对最初的决定影响最大

结果发现,有19人是自己的想法最为关键,其次12人是老师的建议,父母或同学的影响很小。这说明学生们参加竞赛的自主性是比较高的,大多还是掌握着自己学习道路的主动权。

除了有一名同学(即后文中提到的D)参加过数学和物理两科系统的竞赛训练,其他人都只专注于某一门竞赛学习,这33人的竞赛学科具体分布如下(E中只开设了数理化生四科竞赛培训,不包括信息竞赛):

表8 选择哪门学科进行竞赛学习

由表可见学科分布比较平均,几乎各占四分之一。而不同学科的竞赛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难度来说,一般按数、理、化、生的顺序递减,数学最重要是思维和技巧,生物则重在记忆,物理更偏向数学,化学则更偏向生物。因此选择竞赛学科时,学生们不仅会考虑兴趣,还会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满足该学科的要求。因此笔者调查了他们选择自己竞赛学科的原因。

表9 选择该竞赛学科的最主要原因

由此表可见,出于兴趣做选择的人还是居多,占到近一半,而考虑是否擅长、机缘巧合就学的、听别人建议的在剩下的一半人里呈鼎足之势。

但并非所有人都一直坚持到了最后,34人中有27人是一直学着从未退出,直到竞赛结束,有3人是中途退出便不再参与了,另有3人中途曾退出后又重新参与,直到竞赛结束。D是个例外,他一直在学物理竞赛,而数学则是中途退出了。

最后数理化生的竞赛陆续结束,有14个人获得了省一等奖或以上的荣誉,另外20人则饮恨而归。这样他们就分为了两拨人:有保送资格的和没保送资格的。这两拨人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处境和选择,有保送资格的14人可以考虑参加保送或是高考,其余的20人就只有高考这条路了。(江西考生若保送成功则不可再参加高考,若参加高考则取消保送资格,二者必须择其一。)

这14人里有12人选择了参加保送考试,另外2人只参加了自主招生,决心高考。选择参加保送考试的这12人无论结果是否满意,最后都接受了保送结果,没参加高考便被提前录取了。

除去2名考去新加坡的同学,未获保送资格和放弃保送资格的同学中有20人参加了高考。结果有16人应届进入大学,另外4人则选择了复读,复读之后都在第二年进入了大学。

6. 升入大学后的学习情况

笔者对这34人进入大学后的情况进行了粗略了解,主要是看他们入校后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程度,以及统计有多少人的专业不是当初学的竞赛学科。这34人中只有4人继续学习着高中时的竞赛学科,其他人学工科的居多,也有转而学社科的。下面看看他们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

表10 对所在大学的满意度

表11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34人对大学的满意度看起来还好,没有不满意的,最多的是满意,其次一般;对专业则有1人非常不满意,1人不满意,但多数也集中在满意或一般的范围内。实际上将对大学和专业的感觉区分开来本就不妥,因为这两个变量并非相互独立,在访谈中会深入探究各人的具体情况。

二、对代表性学生个案的深入访谈

以上的问卷数据统计只介绍了一些粗略的概况,但看不到前后的联系,而且样本太小,做相关分析是没有说服力的。同时,笔者更注重的是整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包括一些心理变化。因此,笔者将这34名同学按照3个标准分成了11类,选取了其中10类,每类挑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做深入访谈,只有1类没有做个案分析,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个案。以下便是以具体的分类和个案做成的表格:

下面分别对这10个个案的竞赛学习经历进行深入了解。

A是全国数学奥赛银牌获得者,不需参加保送考试,冬令营结束后直接保送北大数院。A对自己大学和专业的态度都是“满意”。

A高中的竞赛成绩如此突出,但他高中之前完全没参加过任何竞赛培训。这绝非侥幸,他从初一下学期起就开始自己看竞赛书,数理化每门都看一些,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最后数理化都只拿了市一等奖。A说那时候看到竞赛书就有一种喜悦,买了好多,虽然实际上没看完几本。他也解释不清为什么有一种喜悦,也许是求知欲使然,一到书店看见竞赛书就恨不得多买一些。A当时认为书本上的东西比较容易,想看点难的,不过那时候打游戏打得也比较多。

后来高中时参加竞赛,A说是有点惯性,既然已经尝到了甜头,就继续学。他当时想,竞赛都是高手去的,就想成为里面的一员。A开始认为门槛很高,所以自己只要能参加竞赛,什么学科都可以。他最初本是学物理竞赛的,因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考得很好,排名全校第6,而数学只拿了校三等奖。但A上过一次物理竞赛课后,就觉得还是数学更有意思,便去找数学老师了。因此他选择数学竞赛主要是出于兴趣,由自己决定的。

A坦言,整个竞赛学习占用学习时间的比重很大。平常作业并不多,完成了之后就学竞赛,A也不考虑多做些其他练习,几乎是除了写作业就学竞赛了。A当时很有激情,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班上氛围不错,大部分人都学竞赛,同寝室也是,就有一股向上的劲儿;二是关键原因:一直有对手,高一是某个同学,高二高三则是以前主管教练的三大弟子;三是数学老师一直比较器重自己,因此必须努力。

A在竞赛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不是来自竞赛与高考平衡的压力,而是竞赛学习本身及自己心理上的困难。A说自己埋头做题,对分数看得很重,考试失败会有比较强烈的挫败感。但总体而言自己比较幸运,没有太大曲折。另外,A觉得自己有点心理困难,特别小心眼,也就是狭隘。他说自己有时候会以小心眼看人,老会把(高一的)竞争对手往坏处想,后来竞争对象慢慢转变,加上对他进一步了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交流起来还是有些别扭。至于学习本身,对A来说,有书看、有卷子做,就够了。

但A觉得自己也谈不上享受这个学习过程,做题的时候当然想早点做完去玩玩,但迫于外在压力还是能坚持下来。不过,A还是觉得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问题的解法很有意思。A认为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不大,虽然压力肯定有,不过在忙碌中会忘掉,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想想才会感到有压力存在,但压力对自己主要起激励作用。A说自己只把目光放在关注现实上,心理上的能量要么用在想问题上,要么用在小心眼上,都用完了。过程中的阶段测试A考得也不错,数学老师经常私下对A说:以你的实力是没问题的。偶尔有次考试没考好,A也不会有很大压力。所以A一直认为,他的目标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因此胸有成竹。

A后来拿到全国数学竞赛的银牌的时候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之前看到周围同学有的已经保送了,心里特别羡慕,就想即使只有省一等奖也很满足了。所以拿奖后只是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中踏实下来。而且A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觉得自己虽然能保送,但考得并不好,因为以往学校的第一都是金牌,自己没能保持这个传统,所以又高兴,又不高兴,领奖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很矛盾。A认为自己是历届拿国家数学奖牌的同学里最差的。

后来A的保送过程很简单,就是签个名、领张表就完了。A在没领表之前,觉得清华北大十分牛,领了之后就觉得不过如此。当时选清华还是北大的时候A犹豫过,他说,毕竟之前清华北大是神殿,谁选自己都好,本来开始是领了清华的数理基科班,但当时江西的领队教练一看,觉得学数学当然是北大好了,就建议自己换,还带自己领了北大的表。A说自己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换,心想:你是谁啊,退清华的表!清华选你就是你的福分。不过,最后自己还是乖乖地把清华的表给退了。A说当时清华老师问退表原因的时候,自己实在是很窘。

至于选专业,A选数学是没有犹豫的,他没管那么多,就是跟着前人走了,以前的金牌同学都是继续学了数学,而自己也感觉学数学已经很好了。

后来大学开学,A觉得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感觉也就和高中开学差不多。A并没有预想过什么,所以没想过现实和预想的偏差问题。现在想想,A说自己毕竟是长大了,感触多了,需求也多了。偏差主要是自己得到的赞许少了。开始的时候,高中的学习劲头还有一点,不过挡不过时间的消耗,成绩一般般,高手多得是,也就开始迷惘。

A回忆,大学刚开始一段时间打游戏打得很疯,老是回想过去的荣耀。后来自己的身体告诉自己:你这样做很危险,背离了你的目标。A就有了负罪感,觉得自己堕落了,也体会了为什么有些人想自杀。然后为了寻求解脱,A开始研究哲学,读尼采、凡?高,也听得懂古典音乐了,有时候心里特疯狂。再后来,A开始打羽毛球了,身体的好转使A感觉一切都步入正轨。他开始觉得有了自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到现在也就明白执着的意义了。

对于数学专业本身,A还是感觉很有兴趣,但他觉得这也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决心,要渐渐发现学科的相通性。A觉得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现在的学习当然很有帮助,毕竟接触得早;二是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曾经牛过的感觉很不错。A也承认,现在却要不断重新寻求那种感觉了。所以如果可以重来,A还是会选择竞赛。

回头看整个高中学习经历,A觉得当时是为一个目标忘我地奋斗,也没现在这么多烦恼,很幸福,虽然没有惊心动魄过,可比现在有激情多了。所以A现在想寻回那种激情。跳出自己的经历,A觉得那种现行高中教育体制以及培养方案很落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就学习本身来说,他觉得学不到很多东西,没得到学习主动性上的锻炼。他认为总体而言,高中的学习方式对大多数人是不好的,因为结构单一,过于注重成绩单,而忽视其他的潜力,比如艺术等,使很多人成了牺牲品。

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他认为竞赛对做高考难题有帮助,里面的新东西有一定启发性,就像玩魔方,可以给当今题海战术的疲惫提供一点乐趣。但他认为那些可以学得好高考内容的牛人不需要参加竞赛学习,可以干些别的,比如拉小提琴、打球。他觉得竞赛学习如果没有特殊的培训和训练,完全自愿地看书钻研会更好。至于因为竞赛学习耽误高考的人,他觉得那怪不了谁,如果真正自愿的话会有成果,还有问题的话,就只能怪自己了。

B是省生物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保送复旦生物技术专业,后大二转入国际政治专业。B对自己的大学很满意,但觉得生物技术专业很不适合自己,于是转去学自己真正喜欢的国际政治。

B高中之前也参加过竞赛培训,主要是数学方面的,还有物理。B从小学三年级起在父亲的陪同下去上竞赛课,因为据说这样对成绩有帮助。兴趣倒是时有时无,后来初中的时候比较感兴趣了。那时候B的父母认为竞赛学习能帮助培养理科思维,B现在倒觉得,小学学的数论等对搞政治学研究方法什么的,竟然也有帮助,出国交流的时候体会很深。

到高中之所以参加生物竞赛,B按重要顺序依次列了几个原因:第一,竞赛能保送;第二,个人喜欢生物;第三,生物教练很牛,跟他学习比较有希望拿奖;第四,考生物若是没上还有更多的时间回来拼高考(生物竞赛高二下学期就结束了,其他竞赛都一直到高三上学期)。B说最主要还是看竞赛能保送,不然不会搞竞赛的。B的父亲曾想过让B学物理,但B最后没有听父亲的,还是自己选了生物,因为最感兴趣。所以自己的选择影响最大。

生物竞赛的学习过程与其他竞赛相对不同,因为主要靠记忆,所以考前两个月最重要,平时投入不需像其他竞赛那么多。竞赛成绩由笔试(75%)和一个月后的实验考试(25%)组成,因此笔试后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实验,包括植物部分和动物部分。

B也不例外,在最后两个月停课冲刺之前,竞赛学习占B平时学习时间的比例很少。B说每天最多看一小时,有时候还会偷懒,因为觉得没到要用那么大力的时候,就尽量不影响高中平时课程的学习。

至于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B认为主要是有些东西很难背,比如动植物分类那块,所以用便签之类的做了很多笔记,记了好几遍终于记下来。B觉得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困难了,时间上投入也不大,整个都很随性。即使到了最后两个月停课,也很顺利,因为一直按部就班,准备充足。临考之前,B在老师安排的模拟考试中一次比一次成绩好,所以最后去考试的时候也不太紧张,就是走进去考了然后出来了。B感觉一直都很平淡,也没想什么结果,甚至停课时也没感觉有什么压力,因为觉得后面补落下的课程问题应该不大。B现在想想也不明白高中那会儿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什么都不担心,觉得可能是因为生活比较规律,一切都在轨道上。笔试之后的实验准备也没什么波澜,B当时纯粹觉得好玩,做实验很带劲,就是天气有点热罢了。

所以B觉得整个竞赛学习过程中自己有点没心没肺,而且平时的常规学习也不是特别用功,成绩也上上下下,在二十几名徘徊。除了停课之外,B认为自己的高考学习就没受什么影响。

B获奖之后没有特别兴奋,很顺理成章地重新投入学习,开始申报保送之前B还是一步步按高考的步骤来,学得还挺认真的。B认为自己在数学的几个点上还需要加强,就专门在外面补了点小课,他还是很努力在准备高考复习的,因为他觉得在没有真正保送前还是要全力以赴,所以就按目标行事了。

后来B没有犹豫就选择申请保送,只看准复旦。B准备保送的过程还是费了点力,比如写个人陈述,就找了各种朋友帮助审阅,着实用了点心。后来申报过程也挺波折,复旦在江西本来没准备招保送生,是B和其他想保送复旦的人一起自己寄材料过去的。后来复旦那边觉得江西报的人也不少,材料不错,于是派了一个组下来面试,然后B的面试通过了,13取2。再后来拿到通知书以后B就被学校劝退回家了。

至于为什么选复旦,B说就是喜欢复旦的风格,十分自由散漫,又喜欢创新,且比较小资。填保送志愿时第一志愿是数学,第二志愿是生物科学,第三志愿是医学,B是被调剂到生物技术的。但B就没怎么考虑过专业,完全是奔着学校去的,因为了解到复旦的整体情况很宽松,就想着如果专业觉得不合适再转也不迟。所以录取以后B对结果十分满意。

B还提到对班里其他人竞赛结果和保送结果的看法,他觉得先有个出路了挺好,如果留下来继续高考就挺辛苦。至于有少数获得保送资格却没参加保送的人,B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若换做自己就肯定不会这样。在B看来高考、名次什么的,都无所谓,那是学校想要的东西,跟自己没关系,只要能进自己喜欢的学校就好。B觉得他们是为了报答母校、状元梦等,可惜最后考进的学校其实保送也能去,还可能是因为都很执拗于清华北大,而两校的保送名额有限,就想再拼高考。而B因为钟情复旦所以只有一个考虑:保送申请复旦,没上的话,就通过高考考进复旦。

入校以后,B对复旦很满意,而对专业则不然。因为大一进来是复旦学院,所有专业混一起,所以除了平时的课程,B在其他时间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也不多,同时对其他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生物技术,或者生物科学的未来领域,并非B所感兴趣的方面,B只对动植物比较感兴趣,但生物未来研究方向多为微观,虽然搞生态可以宏观,但B又不愿老往外跑。所以B当年因兴趣而选择生物,现在也因兴趣而离开它。

B的兴趣转到了政治方面,加上他认为国际政治的自由空间更大——国际关系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和“稳定”也关系不大,所以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较大。虽然自己历史地理的知识稍微差一点,但B发现国内的文科生大部分很“水”,比他们晚个一年半载的进来学,也不会比他们落后多少,所以就安心转去国际政治了。

B回头看,认为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第一,对大学学习做了提前了解,他们看的都是生物的大学课本,思维其实很大程度上超前了;第二,生态学方面让自己提前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思想,遗传学让自己提前掌握了“概率论”的基本思想,这都是B在目前的北美交流中为了政治学的实证研究而学的东西,算是有重大的帮助;第三,竞赛学习让B有机会给自己一个“自主安排学习”的空间,所以后来进大学之后得心应手,没觉得和以前有什么大的差异;第四,这个最重要,就是学竞赛对B来说,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决定,自己努力,最后达到目标。从此以后,家人对B自己做的决定都是基本支持的,而且自己也有比较大的信心。因此在B看来,竞赛实际帮助了自己快速成长,可以重来的话,还是会自己做决定参加竞赛学习。

对高中学习的看法上,B认为它让自己掌握了很多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本工具,虽然在“批判思维”方面的教育不足,但在科学的基本思想上强调得还不错。B认为高中的教育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严谨的人,并十分赞赏这点。但却过于缺乏批判思维培养,比如语文在高中课程里重要性的降低就是一个体现,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会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B认为竞赛学习对自己而言更多是一种“宣言”,让自己在高中教育压抑的空气里寻找空间发挥创造力,生物竞赛学习过程中就很有发挥创造力、实现自我的感觉,肯定比平常学习里学的东西多。而高考学习纯粹是功利性的,浪费了很多时间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再运用得更熟练,结果除了“做题”之外,高中生并不知道这些理论和方法还可以做其他事情。B举例说,初中学的杨辉三角、高中学的正态分布都是概率论的里程碑,甚至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很重要,但高中生只是学了用来做题,没人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可以用在哪里。

C平时成绩一般,但对生物很感兴趣也学得不错,拿到了省生物竞赛一等奖,保送同济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现在主修通信工程。C大二后搬去偏僻的校区致使生活极为不便,因此对学校颇为抱怨,但对自己的专业颇为满意。

C是从初中才接触到竞赛学习的,当时参加的是华罗庚奥数,以及省里的物理化学竞赛,因为这些学校都组织了培训。C说自己就是觉得好玩,也不讨厌数理化,没想那么多就去参加了。学校当时在双休日和平时的下午有系统的培训,甚至包括英语竞赛,不过C当时只有物理考得还不错。C初中参加竞赛没怎么影响平时的学习,却也并不清楚其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因为感觉竞赛的内容和初中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到了高一参加生物竞赛,C说当时老师都推荐,讲了很多好处,比如保送和加分。但自己其实没想太多,主要因为有点兴趣,C还考虑过是选物理还是生物,最后选了喜欢的生物。C当时物理学得还不错,不过没选,因为怕到后面物理会变枯燥,自己坚持不下去。而C初中上生物课就很开心,觉得很感兴趣。C的父母觉得他应该学物理,但有一回老师说应该选感兴趣的,C想了想后就决定了。所以其实还是C自己的选择。至于影响学习的顾虑,C说高一时没想那么多,到了高二才考虑到这回事。

C的竞赛学习也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他提到了一些细节,比如每天晚上花至少一小时在看生物,就很明显地影响了数学的学习,其中很多没弄明白的只能想着考完竞赛再补了,还有有机化学基本没学进去。但C说自己也没空想平时的学习,就是硬着头皮先管竞赛了,怕竞赛白忙一场。过程中也遇到过压力,比如每个阶段的测试都很怕没考好被刷掉,于是每当这时就很认真努力地对待,总算是平稳地度过了,只有一两回不理想,却也不算差。C心态不错,心理上没什么障碍,有压力就多花时间认真看书,所以觉得很充实,一点都不累。

至于考前停课复习的那段时间,C虽然有压力,但因为停课后便只想竞赛的事,反而心理负担轻了些。C当时觉得自己在停课后反而放轻松了,唯一的压力来自生物组其他同学,毕竟大家都在尽力。C在整个竞赛学习的过程里,有三次压力最大的时候,一是高一结束那会儿刷人,二是高二时平时学习差的压力,三是停课后的压力,其他时候就还好。

到后来准备实验的时候,C很开心,没担心过,也没想过进全国冬令营,所以每次就好好做实验,觉得要看到曙光了。C的想法很简单,觉得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好。所以放下一切负担了,实验考得也很好,在笔试没什么优势的情况下最后反而拿奖了。

C获奖之后挺高兴,但也很快就投入新一轮的努力中。C先是补落下的课,这挺有压力,他觉得毕竟成绩退步得很严重,还好后来算是将就地补回来了一些。他在选择保送时没有犹豫,因为觉得如果参加高考的话会考不好,很可能要补习一年,所以保送是唯一的出路。C保送时还担心自己考得不好,怕不被录取。

保送时C的情况比较险,当时同济和浙大的保送考试在同一天,C觉得竞争压力太大怕上不了浙大,就选择去考同济。另外的保送考试有不少学校冲突,因此C最后只考了三所学校:同济、武大和上财,虽然三所都通过了,但武大是要学医,上财的工商管理专业C又不喜欢,所以进了同济的电气信息类专业。

当时C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报考时也没查专业排行,录取的是第二志愿,第一个土木专业的志愿被刷掉了,但C现在却庆幸自己没进土木专业,因为入校后了解了详情,觉得不感兴趣。

C之所以现在对大学不满意却对专业还算满意,主要原因是所在校区过于偏僻了。大一的时候还留在本部,但因为学校面积不够,本部小,许多工科学院就搬到偏远的嘉定校区了,C说那里交通极为不便,这点让他很苦恼。至于专业,C觉得还算可以,颇有前景。C打算考研,但不想留在本校,即使是能保研也不想留在本校。主要原因就是本校的研究生也是留在嘉定校区,C再也不想继续待下去了。

至于现在的专业和生物没什么关系了,C觉得这没什么,因为生物只是兴趣,自己没想过要从事这方面的专业工作。而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C发现自己并没有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C认为那是一段很难忘的高中经历,有着很美好的回忆。C没想过重新来过会不会还选择参加竞赛的问题,但却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至于整个高中学习经历,C认为那是段忙碌但有目标、有信念的时光。他觉得高中的学习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为了进大学,无论文理科还是保送。并且经历过这些包括竞赛之后,以后的学习再努力都不为过了。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C说对于他个人而言,竞赛是会影响高考的,至少对前期的高中学习有负面影响,但是毕竟他没有体验过高三后半段,所以并不清楚竞赛的经历会不会有正面的影响,而自己没有真正高考过,也不清楚最后能否考好。C说自己已经很幸运,却做不出假设的想象。

泛泛而言,C觉得那些当时竞赛就差点能获奖的同学,即使还是参加高考也没补习就考到还不错的学校和专业,结果还是喜人的。他没太问过高考失利或补习的同学,但感觉竞赛坚持到最后的同学结果都还好,即使去了差一点的学校,专业也是全国领先的,甚至还有后来去新加坡读大学的(和高中就保送去的不一样,是经过大一过渡再过去的)。总之C认为竞赛结果无论好坏,最后大家的出路都还不错。

D在这个班属于天赋最出众的那几个人之一,平日不喜题海战术,涉猎较广。他拿了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却觉得没发挥好而对自己不满。后来D参加清华的保送考试,本来分数遥遥领先可以录取,却因面试时坚持己见,被一名教思想政治的面试官单票否决;此后D保送到浙大的竺可桢工科实验班,现在学习光电信息专业。对自己的大学和专业,D认为有些地方不错但有些地方很差劲,所以总体评价一般,相对其他人来说算是很不满意了。

D属于那种从小就很聪明、在竞赛方面天赋很高的人,但他并不很努力,没有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喜欢打游戏也涉猎比较广泛的学科领域,知识面比较广。D就是F口中“那种脑子比较聪明但平时不怎么好好学习的人”,所以D从小学起学竞赛的经历一直比较特别,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兴趣来的。

D小学三年级开始时学校办奥数班,自己就去上了,因为平时老师上课会讲一点奥数的东西,基本上D都可以最快回答出来,对它比对课内内容更感兴趣。D当时觉得自己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相对于课内内容比较有成就感,就一直学下去了。至于D的父母,他们就觉得D对竞赛的爱好至少比玩电脑好,也就随他去了。

D也不是一直都在受系统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二到初三这段时间。小学主要学数学,初中主要学数学物理,化学也参加了。不参加培训的时候D就自己看一些介绍性质的书,以数学居多,后来学物理是自己感兴趣,学化学是跟风。加上家长觉得初中竞赛对于中考有帮助,D也就这么去上了。D觉得还是依自己的兴趣,因为平时自己看数学书不做相应的配套练习,常常很快就忘掉了,老师的系统讲解也更利于理解,加上又有系统的课后练习,便可以巩固自己对竞赛的兴趣。D没想太多对中考成绩的帮助,只是自己觉得那些东西是值得去学的,反倒是在能力上,竞赛内容作为基本的知识训练对以后的深造是有作用的。D由于初中各门竞赛成绩都很优秀,直接保送进了高中,对中考几无了解。

D在高中入学的暑假就开始参加数学竞赛的培训,但由于D高一在市内的老校区就读,而竞赛培训是在郊区的住宿校区,开学后为了去那边上课来回跑就吃不消了,于是D退出了数学竞赛。到后来高二时,两个校区合并搬入离市内较近的新校区,学校重组了竞赛班,D就选择参加物理竞赛了。原因是D不好意思再参加数学,因为当时学数学竞赛的人多学了一年,准备比较充分,而D之前在暑假班里考试是第一,再去的话就要花大量功夫追赶原来不如自己的人,D觉得有点不太习惯,他比较喜欢领先的感觉。再加上由于新加入物理组的人比较多,老师重新讲了遍高一学的竞赛内容,数学却没重新讲;物理又不像数学那样要求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以及数学从高一暑假就开始上了,物理却是第一次考试后才开始学,这些都从客观上更坚定了D参加物理竞赛的决心。

不过,D倒也不觉得自己是因为兴趣很大,只是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没意思,体系不如竞赛体系完备,高中物理又过于理想化而显得幼稚,所以才转向学竞赛。至于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到了高中就没有什么影响了,因为D之前一路都在做竞赛相关的,影响早在最初就已经定了下来。不像F受化学教练影响很深,D的物理竞赛教练对自己的选择也基本没有影响。

尽管D很聪明,但学习竞赛也占了他主要的学习时间,其他课程以应付为主。解释为什么投入这么多时,D说自己没有想过保送是不可能的,不过主要还是觉得在竞赛里能学点不一样的东西,而且自己还可以学得比较好,所以投入了较多的时间进去。

D在竞赛学习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由于竞赛内容较多,D认为自己没有做好时间规划,由于高三上学期就要求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掌握并参加竞赛考试,这个时间限制使他不得不放弃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需要全面的应试技巧。这使D常常处于焦虑和懈怠状态的不断转变中,加上他觉得老师的辅导不够专业,导致自己思考花费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难成正比。

不过D认为从实际学到的东西来说,时间的投入和产出还是成正比的,只是如果在某一点上过于钻研的话实际上并不利于考试。若非为了应对竞赛考试要花时间搞题海战术,D觉得竞赛中可以钻研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这两者的矛盾贯穿了D的整个竞赛学习,D觉得自己始终没有克服这个“困难”,有一部分掌握得相当不好。总体而言D还是按照考试要求去做,没有哪一块是自己花大量工夫去应对的。另外D认为自己投入的认真程度还不够。

D简洁地形容了整个竞赛学习过程中心理的主要变化:感兴趣——好难——搞定了——好高兴——还有这么多,马上就要考试了,水水过吧——早考早超生。他觉得这种变化主要是考试压力造成的。虽有压力,D却没有后悔过或想过放弃,因为自己还算学得比较好的。

我是一名高一新生,才上一个月的课我就感觉很吃力而且压力很大作业很多,每天晚上睡得很晚白天很困,就这样恶性循环。感觉每一科都很难,特别是数学看不懂啊!而且还适应不了高中的生活... 我是一名高一新生,才上一个月的课我就感觉很吃力而且压力很大作业很多,每天晚上睡得很晚白天很困,就这样恶性循环。感觉每一科都很难,特别是数学看不懂啊!而且还适应不了高中的生活。我一直都很想考复旦大学,但我觉得现在都已经很难熬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麻烦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提提建议了,十分感谢。ps:晚上就算睡得着也睡不着。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高一这样很正常,但是如果想要比别人做的更好的话,就要更努力。可以做笔记,总结各科的基础知识,每天回顾,很有用。如果作业实在太多,可以早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再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应该睡几个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