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税改方案通过正式通过,中国是输是赢谁来评判

中国和美国打起来,分以下几个方面:

1.2025年以前,如果美国到中国来打,必输,(反之,中国到美国去打,中国输。)中国软实力强大,虽然美国硬实力强,但其远途作战,补给弱(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加上中国有大量导弹对航母施行饱合攻击,即使来十艘航母也沉。

2.2025年后打,中美全面作战,美国必输,还是一句话,中国软实力比美国强大的多,而硬实力相当,加上中华民族作战顽强,不怕牺牲,就是两个美国也必输。

3.2025年后两国全面核战,战后美国灭绝,中国剩下人口不足1亿。世界环境变得恶劣,人类可能在核污染下难以生存,全世界人类也就难生存了。

总之,我们不要妄自菲薄,美国肯定打不过中国,不要为美国欺负几个小国就会吓倒。

:不惜发动油荒、制造气短来排挤对手
四、汽车国企能垄断是因为能用谎言左右国家产业政策
五、出租车罢运背后:国有企业不光彩的角色
第七章电力:以涨价替代改革
一、与中电联过招:电厂,你到底亏了没有?
二、厘清美国电力改革的系统思路
三、我们该如何变革中国电网?
第八章民航:最暴利最爱延误
一、为什么机票这么暴利?
二、美国怎样靠改革降低票价?
三、为什么延误这么厉害?为什么航线又垄断又腐败?
四、美国经验:打破官僚就能打破垄断,打破垄断就可以下放航
五、民航系统应将反官僚、反腐败和市场化进行到底
一、宽带怎么又是垄断又是造假?
二、三网融合:不如学学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怎么监管?
三、如此依赖iPhone对吗?回头看,3G发牌是不是晚了?
四、该怎么改善我们的电信监管?
第三篇金融系统问题丛生
第十章 民间信贷紊乱:谁制造了高利贷?
一、参与高利贷的不乏银行国企
二、高利贷是被一刀切整高的
三、聚焦吴英案:高利贷的源头是不让民资办银行,不让市场决定
第十一章银行信托乱象:谁来管好理财产品?谁来管好
一、政策利好尽出,股市为何不反弹?
二、千亿存款去哪里了?不是股市,而是转身理财产品
三、本质的问题是不管怎么调控,保护的都不是储户股民
第十二章国有银行是否会重演日本悲剧?
一、国有银行为何被洋评委“唱空”
二、要了解华尔街,就要了解他们在日本、韩国做过什么
三、警惕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破产模式在中国重演
四、中国银行业的深层危机:管理粗放、模式畸形
五、银行危机或殃及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三章股市乱象:为什么我反对国际板?证监会该如何
一、国际板就是重复中石油套牢股民的故事
二、国际板引入的又是男一帮国企
三、为什么外国交易所欢迎中国企业
四、不破解“三高”难题,国际板也好不到哪里去
五、改革证监会:放权交易所审新股,废掉增发审批,学美国靠罚款
第四篇民营企业节节败退
第十四章淘宝大战背后:那些迅速消亡的实体店
一、网购的飞速增长反映了商家对低成本交易的渴望
二、开实体店铺太难催生了畸形的零售市场
三、中国香港、日本的零售业都是为了繁荣个体户、促进就业
四、我们该怎么帮助个体户?
第十五章 达芬奇的眼泪:中国知识产权危机
一、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危机
二、其实是因为我们没能控制产业链
三、洋品牌凭什么控制产业链
四、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深深陷入知识产权危机
第十六章 中小企业减负:为什么千打雷不下雨?
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敢接单
二、上海政府一片好心,两年努力盼来税改试点
三、本来想减税,实际税负却更重了
四、该怎么给小微企业减负?
第五篇中国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第十七章中国经济改革应重塑三大目标:共同富裕,藏富于民,
一、立足点不平等,先富无法带动后富
二、藏富于民就是要让大多数老百姓成为稳定的中产
三、以民为本,引进《吹哨法案》让人民自己保护自己
第十八章只有改革预算才能实现藏富于民
一、财政预算的重点应从投资转到民生
二、因为不公开透明,预算就是给老百姓花了钱,老百姓也不见得
三、我们的预算根本不叫预算,所以高铁狂飙、地方卖地 △本△作△品△由△思△兔△网△提△供△下△载△与△在△线△阅△读△
四、我们现在的预算状况和美国1910年前后差不多
五、以预算改革破解采购腐败的三大痼疾
六、打击工程腐败,改革政府流程刻不容缓
第十九章国企改革:不可回避的任务.
一、国企改革第一步:砍掉国企的“虚胖”
二、过路费的奥秘:国企钻了价格体系和反垄断的漏洞
三、铁矿石原油的猫腻:错在国企,还是产业政策?
四、电力改革只改一半的秘密:错在国企,还是过去改革的
五、“走出去”:国企不能承受之轻
六、预算、分红、限定业务、对民企放开准入,一样也不能少
第二十章改革税制以实现共同富裕和藏富于民
一、连馒头都征税?增值税迫切需要引入藏富于民的理念
二、关税改革不能“嫌贫爱富”
三、个税改革避重就轻,需要二次改革
四、合理的企业税负原则:国企分红,民企轻税
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功夫在诗外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在本书中,我要告诉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人和官员,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多可怕。我们身处世界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却浑然不知,我们习惯低估我们的对手,又习惯高估我们自己的实力。我今天就是要把我们的危机说清楚,以唤起国人的危机感。否则,我们的经济就要真的翻车了。看看美国,今天之所以强大,靠的就是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了。因为只有危机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更可怕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制造更大的危机。我们常说“成绩是主要的”,这些我们的媒体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我就不说了。我在本书中,将专门谈我们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我经过研究发现,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功夫在诗外”,对此,读者可以详细阅读本书。同时,通过本书我也试图理清一条中国下一步“经济改革路线图”来,供大家评判。
我在此再强调一遍,我的预言从来没有错过。在2010年初出版的《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我就告诫大家美国要对我们发动汇率大战、成本大战和贸易大战,多少人觉得我是痴人说梦,多少人说我是杞人忧天。当时,我还告诫大家不要以明天的产能过剩解决今天的产能过剩,否则等我们花光了财政积蓄,经济肯定又要二次探底。如今呢?汇率大战导致中国出口失去竞争力,高端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低端就业转移到东南亚。成本大战导致中国进121持续飞增,201 1年石油进口消耗的美元激增了45.3%;贸易大战导致中国从光伏到轮胎的每一种快速增长的出El产品都被精确斩首。不仅仅是外贸企业被折腾
得一塌糊涂,成本大战也精确狙击了4万亿受益的企业,比如铝业60%
的铝土矿都靠进口,钢铁行业80%的铁矿砂都靠进口,这些在4万亿拉
动下风生水起的产业,如今无不陷入全行业的巨亏。
更可怕的是,4万亿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又直接导致老百姓的财富
严重缩水;内需因而欲振乏力,又造成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进一步打
击了制造业。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制造业出现一场静悄悄的大裁员,这次
裁员的力度和经济下滑的幅度在很多行业甚过2008年金融危机。而带头
大裁员的竟然是行业领军企业,裁员的重点又往往是其核心业务的制造
环节。比如美的和小天鹅的家电业务、比亚迪的手机和电池代工业务、
雅戈尔的服装业务,而不敢裁员的国企只好选择大幅度降薪。直接反映
内需冷暖的零售行业更是一片狼藉,从李宁陨落到国美利润衰退,都说
明老百姓的购买力在大幅下挫。
一、我们就是没有美国的危机意识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国人还是很有优越感,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威胁
当成自己强大的证明。美国战略重心重归亚洲,从军事、贸易、经济等
方面全面遏制中国,可是我们很多人对这种威胁视而不见。无论是南海
危机、东海危机,还是中东变天,都无法唤醒这些人自大的美梦。反倒
是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有危
机意识。可以说,美国危机意识之强甚至已经到了“妄想狂”的病态。
当初,美国之所以捏造证据,“诬陷'萨达姆,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
对,也要单边主义行动、发动战争,就是因为美国觉得萨达姆是威胁。
其实这才是美国的常态。回望历史,美国不只是对英国、德国、苏
联和日本这样的大国奉行遏制战略,对小国也从不手软。只要美国觉得
你对它的地区利益构成了挑战。各位晓不晓得,世界著名的旅游工业城
市夏威夷就是美国武装侵略得来的。美国带领军队直接推翻了当地王室,
其导火索就是在夏威夷的美国糖商利益受到了威胁。此外,美国对尼加
拉瓜、危地马拉、智利、秘鲁、阿根廷这些拉美国家都搞过颠覆,甚至
怂恿军人武装推翻民选政府。遗憾的是,我们国人对这些历史似乎从来
我说点儿国人比较感兴趣的吧,还记得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
盟大使馆吗?也许,很多人会说记得,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根本就忘
了。首先,北约这次行动根本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其次,事
后所谓“前南国际法庭’’对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指控了60多项罪
行,审了五年,也没审出什么结果。美国甚至拒绝批准其保外就医,
2006年米洛舍维奇惨死狱中。这种以空袭打垮正规军、扶植反对派颠覆
现有政权的手法,随后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都曾上演过。冷战结
束后的20多年,美国的军事行动从来没有消停过。
我们总是指责美国是冷战思维,其实我们完全搞错了,这种危机意
识从来都深植于美国精神,它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国际政策,也时刻
作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在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2009年提到四次“挑
战'、四次“威胁”;2010年提到三次“挑战'、一次“威胁’’;2011年
提到三次“挑战”;2012年提到四次“挑战”、四次“威胁’’。而在美国
眼中,中国既是挑战,又是威胁。
让人担忧的是,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我们并没有危机意识,反而
充满了错误思维,比如.“非左即右”、“非公即私”、“宏观调控,微观搞
活'以及‘‘跨越式发展”(其实就是“大跃进'式思维)。就好像妄想
症、迫害症与美国如影随形一般,这四种错误思维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
二、“非左即右'让改革发生严重偏差
“非左即右'导致中国经济的总体改革思路发生严重偏差。右对市场
经济的错误理解,造成了今天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遭到“左'的反
弹,而左右相争使改革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所谓
“看不见的手'把一切推向市场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房改之后住不起房,
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退休之后养不起老。
我们对所谓的“看不见的手'非常痴迷。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就连
我们的菜市场都是市场化的。市场化的结果是什么呢?以上海为例,上
海奉贤区五四农场生产的卷心菜卖到一级批发市场是三毛,当天卖到二
级批发市场是七毛,也是在当天卖给消费者就成了一块二。从一级批发
到二级批发再到零售,距离总共才一公里,价钱却从三毛钱涨到一块二。
中间的九毛钱是什么?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都是政府的税费,
包括进场费、摊位费、工商税务费用、城管卫生费用等多如牛毛。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香港特区,香港有93个菜市场,谁是老板?香港
政府。香港过去是英国殖民地,现在也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
但菜市场怎么会是香港政府持有的呢?我告诉各位,正是因为香港政府
非常理解什么叫做市场经济。政府收购了93个菜市场之后,在这里卖菜
的人只要交水电费和极少的摊位费就可以了,其他税费全免。所以,香
港老百姓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10年前香港老百姓要到内地的深圳罗
湖“打酱油’’。现在反过来,深圳老百姓到香港去“打酱油',为什么?
因为香港物价便宜,尽管很多东西都是从内地运过去的。
我花了20年时间研究马克思,直到最近才写成薄薄的一本《资本主
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最后得到一个非常震撼的结论,那就是马克思
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共产主义本身,他真正追求的是和谐社会,其
他都不过是手段而已。我们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得出的另外一个
非常震撼的结论是,人类历史是一部透过法治与民主控制权力腐败的阶
级斗争史,法治与民主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目标,是为了反腐败开展
阶级斗争的结果。被誉为资本主义经济之父的亚当·斯密简直就是马克
思的前身。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对于资本家剥削工人感到痛心
疾首,同时他更感到痛心的是劳动者薪资的衰退。他甚至像列宁一样大
力抨击英帝国主义,他说帝国主义不但剥削殖民地的人民,同时他自己
的人民也被剥削。从亚当·斯密的书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
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是一样的,两个
人都想达到和谐社会这样一个目的。不同的是,马克思希望透过阶级斗
争打击腐败,实现民主与法治,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而亚当·斯密希
望透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杜绝腐败,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那么,我
想请问各位,亚当·斯密跟马克思谁是“左派”,谁是右派?如果各位跟
我们的想法一致的话,那各位会发现他们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
所以,我要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务实,千万不要把手段当做目的,为“左”而“左”,为右而右,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有希望。三、“非公即私',僵化了经济。割裂了社会
“非左即右'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形成“非公即私”的错误思维,进而导致我们习惯把所有问题都当成经济问题来解决。更糟糕的是,我们意识不到当今很多问题,比如国企改革、房地产调控等其实并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非公即私”的思维不仅割裂了“国企和民企”、“政府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天然联系,也人为地造成了社会的对立。我告诉各位,任何一种产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其实都能做好,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定位和管理。任何一种事业.政府和社会都能办好,关键在于政府能不能公平有效地分配资源。
看看今天的英国,在经济领域里是资本主义,英国的电网、民航、
石油、电信等等在撒切尔夫人时代都民营化了,而英国的金融、银行、
保险等等一直都是私营的。但是,在社会政策领域里却是社会主义——
医疗是免费的,教育主要是对外国人收费,房子有廉租房,有租房津贴,
我们呢?我们很多应该公有的却比英国还市场化。我们坚持“非公
即私',因此很多行业都不许私有机构进入。可遗憾的是,我们所谓公有
的却被特殊的方式“市场化'。医疗机构表面上是公有为主,但是这些机
构却一边拿着财政拨款,一边推行以药养医。教育机构表面上也是公有
为主,但是很多公有学校一边拿着财政拨款,一边以各种名义收取填坑
班、择校费这些极具“创新'的费用。那我请问,既然教育、医疗面对
的都是老百姓,为什么我们不能给民营学校、民营医院提供平等的财政
补贴?为什么不能给私立机构的教师、医师以平等的职称待遇?为什么
我们就不能打破公私偏见?
我们大学的改革之所以怎么改都失败,其根源就是这种“非公即私”
的错误思维。我们除了公办大学,就是私立大学。我们的公办大学花的
是纳税人的钱,而主管官员都是政绩导向,不是在拼招生数量、校区面
积,就是在拼本校老师发了多少论文、接了多少课题。而我们的私立大
学竟然全是产业化,投资人从建校开始就想着怎么从学生身上捞钱,怎
可是,你去看美国,美国顶尖的大学没有一所是政府所有的,也没
有一所是私人所有的,而是信托所有的。信托的资金来源是社会的支持、
校友的捐赠,信托由独立的校董会来管理,校董会由校长、校友、老师
和学生代表构成。美国政府最多通过科研经费和学费补贴来引导学校的
发展,但是绝对无权任命校董,更无权干预学校聘任谁当老师。美国政
府无论是对基础教育的补贴,还是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拨款,从来不会因
为你是私有的就歧视你,你是州立的就“厚爱有加”;至于教师职称评定
更是完全放权给学校,根本不像我们只给公立机构。
在基础资源领域,我们表面上强调要坚持公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偷
懒,一种回避。我们习惯在产权上玩“花拳绣腿”,我们喜欢承包、股份
制这种企业层面的小改革,不喜欢对资源的产权体系、价格体系、分税
体系、反垄断体系进行系统改革。我们航空企业的航班时刻、电信企业
的无线频谱资源、能源企业的税费体系,还有电力企业的双轨制价格管
控,这些重要的资源产权制度都有极为严重的改革偷懒。我们习惯把这
些都笼统归为公有制,不仅造成了低效腐败,更是使我们的国企、民企
房地产最有意思,名义上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但是,一级土地
开发权被地方政府垄断着,建设用地指标被有关部门把持着。除此之外,
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石油、铁矿石的进口大部分都被国有
企业垄断,民航表面开放但是航线却被国有企业垄断,金融表面开放但
是却以审慎监管为名始终不给民营资本真正的空间,连出租车这么个完
全无关经济安全的行业竟然大部分都是公有。而这些领域,在人家那里
这些问题,我在本书的“序言'里就不多说了,各位读者可以好好
读读本书的相关章节。我想说的是,“非公即私”的错误思维如果不得到
改变的话,我们经济行为的社会成本就会非常高昂。国企能做好的就交
给国企去做,民企能做好的就该允许民企去做;政府能做好的就由政府
去做,市场能做好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自己能做好的就该允许社会
自己去做;都能做好的,就该放开了让大家都去做。不要总把“公”与
“私”对立起来,“公'与“私”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凭什么把它
四、“宏观调控,微观搞活'成了新教条主义
我们的“宏观调控,微观搞活'已经僵化为教条主义。我们总说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这就人为制造了宏观和微观的割裂和对立。我
们爱说宏观调控,结果是很多人就把调控简单地理解为只有宏观就够了,
“宏观调控”好像就是拨点预算、搞搞投资、加息减息、调调准备金、正
回购逆回购这么简单。“微观搞活'就变成了微观层面什么都可以搞,于
是,各地产业园遍地开花,食品安全屡出问题,但是地方政府却觉得这
些只是微观问题,产业还是要扶持。“绿大地”从筹备上市到上市之后的
财报一直蓄意造假,恶意圈钱3亿多元,被披露之后,不断有人找理由
说它是地方龙头企业,这么做也是为了搞活经济。结果是,地方法院不
对大股东本人罚款也就罢了,竟然只判了三年,而且还缓刑了四年!处
罚之轻,在西方市场经济中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包括反垄断调查、行政
法院体系、行业合规监管、价格听证制度、吹哨检举揭发制度、知识产
权体系,而这些都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挥调控经济的作用,也没能
成为维护经济公平秩序和市场竞争伦理的基石。
在宏观调控方面,我觉得我们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公平的
营商环境,可是我们没有。我们留给民营的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不愿意做
的辛苦行业。我们的民营和个体企业现在都集中在四大产业:一是房地
产及中介;二是批发零售和商贸物流;三是制造业及进出口;四是餐饮
服务及农副产品。这些行业都是利润最薄、税负最重的。但是,我们的
民营和个体企业却创造了85%以上的就业,吸纳了85%以上的下岗职工
和农村劳动力,上缴了83.5%的税金。而从事这些行业的人这么辛苦地
工作,却只存钱不敢花钱。我们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
用“宏观调控,微观搞活'这种思维管理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太
过随意,没有科学性。我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因为过去我们把很多
该“搞活'的都给“宏观”起来了;把该“调控'的都给“微观”起来
了。直到今天,我们在很多方面仍是这样。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发达
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地价和地产方面都是国家调控的重要领域。而我
们呢,地方政府、国有房企和私营房企,都在积极地‘‘搞活”,其中地方
政府“搞活'的力度最大。我们地方政府的很多行为在德国和法国都属
于违法行为。我告诉各位,今天中国经济的很多问题就是地价和地产
“搞活'造成的,包括制造业萎缩、服务业不振、高利贷、通货膨胀、贫
富差距拉大、社会对立等。
五、“大跃进’’式思维,扭曲了改革路线,不断地制造经济灾难
公路、风电、高铁这些项目一窝蜂地上马,都说明我们还是没有离
开“大跃进”式的经济发展思维。我们喜欢从一开始就制定高目标、大
目标,然后再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实现这个“大跃进”式的目
标,甚至连动员口号都还是“大跃进”式的。比如几年前刘志军治下的
铁道部天天喊着“跨越式发展”;比如首钢搞世界最大的高炉——1号高
炉,到最后炼钢质量不过关,还亏损了50亿元。这不都是“大跃进”造
成的后果吗?我们的产业振兴,比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定下年产50万辆
电动汽车的目标,因为得不到市场认可,一年产量才7181辆,这不是在
还有保障房建设,各地一窝蜂地开工,可是有没有人仔细想过,资
金怎么周转、怎么回笼?本来挺好的政策,完全可以透过循环开发,持
续十年造福亿万百姓,却非得一口气花光所有的钱,造成现在这种遍地
开花、遍地停工的局面。我们总是以建房为目的,却忘了对于老百姓来
说,最重要的不是现房,而是稳定的预期。
六、经济改革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理经济不能靠“运
经济改革不应该在原地打转,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无法靠经济改革本
身来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经济改革已经无法解决现在的经
济问题。“功夫在诗外',经济改革需要以社会改革和社会公平为突破口,
我们迫切需要重塑经济改革的目标。这个改革的目标,既不是过去
的效率至上,也不是过去的一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更不是只问经济增
长的结果而忽视经济增长的方法和路径,我们需要的是以共同富裕为目
标的、所有人都受益的经济增长。我们不能再搞国富与民富的对立,不
能再为了追求国富而牺牲民富,更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不顾社会公平和
市场伦理。国企不应该成为通货膨胀的帮凶,更不应该成为民营企业的
杀手。我们应该以“藏富于民”的理念重新构建国企的改革目标,让国
企成为社会分红的基础,透过给民企减税等方式为民企创造好的营商
中国经济改革正确的路线图应该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而这个“富”不应再被掠走,而是藏富于民,并且让富裕起来的老百姓
能够得到政府“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我们要透过有效的预算改革,
把钱花在民生保障上。让老百姓无需再为看病、上学、住房、养老发愁,
让老百姓放心地把钱花在其他消费上,以此拉动内需。
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这些人拥有大部分社会财
富。同时,透过这些人形成的强大购买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强劲的利润
增长点。企业赚钱后,就能雇更多人、发更多工资,然后这些钱又回到
中产阶层手中形成又一轮购买力。这样,无需政府大举投资,经济就会
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实现自我平衡,进而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经济治理方式。我们不能过分干预经济,不能
成为市场的主体和参与者,干预多了就变成了政府在办市场,这是违反
市场基本法则的。政府要做的就是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
执法、反垄断执法等方面。如果这些做不好,就根本不可能调整好结构,
为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就是因为我们的思路是错的。
在现有经济治理的思路下,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只能沦为运动式的整
治,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里,只有零碎的物价
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缺少捍卫
市场秩序的社会目标。我们更习惯把社会上的事情当成政府的事情来抓,
而不习惯把市场上的事情还给社会自己来管理。我们应该鼓励这些无良
企业的内部员工,像美国那样能用《吹哨法案》来检举、揭发自己的企.
业;我们应该允许社会自己成立民间组织,关注和调查食品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鼓励老百姓和民间消费者团体参与制定产品标准,
而不是任由企业绑架产品标准,我们更不能期待通过几次“运动'就能
把公平的市场秩序建立起来。
我们的分配政策也是如此。我们总有计划经济的思维,政府一看居
民收入不高、内需不振,就要求调整分配,不断提高最低工资。这种漠
视经济基本规律的结果就是沿海制造业企业痛苦不堪,少数有实力的企
业向内陆转移,以此逃避沿海地区不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大多数企
业只好无奈地裁员。我们这种靠政府来建立工资增长机制的思维是完全
错误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收入差距被拉得更大了而不是缩小!
我们的证券监管部门也在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一提严刑峻法,就好
像等于证监会要勤政吏治,搞几次运动、抓几个典型。可是这样做真的
有效吗?学术界对全世界49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研究发现,证监会这样借
公权力执法,对资本市场发展基本没用。而有用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
是强制上市公司披露的越多越好;另一个是私人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
者,能基于虚假披露或者欺诈披露到法院起诉的立案门槛越低越好。
就拿重庆啤酒案来讲,一个卖啤酒的去搞疫苗,而且从头到尾都没
有好好披露。证监会只是琢磨怎么修改披露规则,根本就没有考虑怎么
事后问责。各位想想看,如果我们给予投资者足够的权利保护自己,支
持大成基金把重庆啤酒管理层告到法院去,同时也支持大成基金的基民
把大成基金管理层告到法院去。然后,给这些公司开出天价罚单,那别
的上市公司还敢瞎玩儿什么矿业概念、新能源概念吗?
所以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而我们下一步要
思考的是,如何化危机为机会。这也正是我和我的学术助手孙晋写作本
书的目的。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另外一个学术助手马行空先生,
他在数据和资料准备方面,对本书的写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总报告:衰退与套牢
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经济现在有多么萧条1 2011年中国GDP增幅下
滑到9.24%,可能很多人觉得还好呀,只不过不是两位数增长了,但毕竟
也还在增长嘛。可是,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受一场滑坡,除了这
个统计出来的GDP和CPI,我们看到的实体经济数据全都在下降!投资、
出口和消费,全都开始陷人大萧条。
先说消费。我就以人人脚上都得穿的鞋为例。最开始是中高端的李宁
不行了,2010年就不行了,史无前例地关掉了五六百家店。接下来连匹克
这种中端的也不行了,2011年关了100家店,2012年订单金额增长幅度明
显下降,打回到2009年的低谷。当然,有人会说,销量不是还在增长吗?
我告诉各位,这就是滞胀的可怕——表面在涨,实际在降,很多经济指标
都因此失灵。表面上销售收入在涨,但是零售价格上涨的幅度根本赶不上
成本上涨的幅度。于是,销量越增长,利润越萎缩。以安踏的鞋为例,销
售价格上涨了15%,但原料成本上涨了20%。中国经济也是如此,表面上
看,虽然不再是高增长但仍略有上涨,实际上却是在衰退。
匹克、安踏还算不错的企业呢,至少账面上还在增长。而根据中华全
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1年8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类服
装零售量同比下降1.98%,这是近几个月来服装零售量同比首次出现下
滑。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服装产品多数呈现同比负增长,包括男衬衫、T
恤衫、皮革服装、裤子、针织内衣、羊绒及羊毛衫,连表现一向稳定的女
装零售量同比也出现下降。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相信一些专家所说的什么内需兴旺,因
为这些人完全搞错了一个概念,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种统计
方法只考虑企业卖出去多少产品和服务,完全不考虑这个消费群究竟是政
府、企业还是老百姓。各位要晓得,我们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数
据中,相当一部分是“三公”消费。而真正能反映老百姓消费的地方是超
市。从2011年9月份超市、专营店的销售情况看,同比增速分别比8月份
下降了O.1和1.2个百分点。
再说说进出口。一年前我就发出了一个预警,就是经济一定会二次探
底。2011年三季度我又再次发出预警。为什么?因为2011年9月份我们
的出口出现了大幅下滑。对此,我们很多专家说这是短暂的下降,遗憾的
是,这个所谓短暂的下降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
更能预知来年中国外资冷暖的还有被称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
我们看看短短几日展期的人流及签单状况。2011年广交会首日人场9.5万
人次,是近几年最低的。而欧美采购客向来是广交会的主力,但这次成了
“少数族裔',与往年展馆走廊里站满外国人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再看看签
单情况,最典型的是以机电、建材和化工产品为主的山东省。681家参展
企业出口成交额仅为17.5亿美元,而其中276家企业根本没有成交,占山
东省参展企业总数的40.5%。
二、敢不敢问自己:中国经济究竟在靠什么增长?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冰冷的现实,那就是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需其实都
是“浮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只靠一种方式,就是近乎疯狂的固定资
就拿上海来说吧。上海经济发展的快得不得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
国第一大城市了,而且是远东超级大都市。2008年、2009年上海经济总量
先后超过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现在看来超过东京、纽约也是指日可待
了。从统计数据来看,“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从9 247.66
亿元提高到16 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1%。也就是
说,这五年的GDP加在一起有差不多6万亿元。那大家晓不晓得这里面有
多少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2.3万亿元。什么概念呢?就是说除去崇
明县,上海砸在每平方公里上的投资竟然超过了4.6亿多元!在上海市政
府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他们自己也坦言:“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
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什么叫不可持续?不过是和“负增长'一样的委婉说法,真相就是在
全面下滑。2011年1一11月份,上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 350.5
亿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0.9%,其中5月份比2010年同期下降5.7%。
不仅上海如此,我这里还有全国的数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
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0.19%;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1 1
年1—11月份,全国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了7.8个百分点。
为什么不可持续呢?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些投资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国
有银行!所以,如果国有银行不行了,那么这场“盛宴”就散席了。可怕
的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201 1年11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
称,美国银行于11月11日和14日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几家机构投资者转让
约104亿股建行H股股份。此次转让后,美国持有的股份占建行总股本的
份额由2008年的19.13%下降至O.86%。这样对比下来,美国银行等于完
为此,《人民日报》在16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银行缘何减持建行
股》,算是一个官方回应:“减持主要由于美银自身原因……原来,11月4
日,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
银行名单,这29家银行将被要求额外增加1%至2.5%的资本金。据初步
估计,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8家入围大型银行将可能需要提高核心资本充
足率到9%以上。……从这些数字上看,美国银行的确需要补充一级核心
资本。”当然,你懂的,这个说法根本靠不住。李嘉诚、淡马锡、英国苏
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都减持了中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都减持了农业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银行都减持了工商银行。要知道,摩
根士丹利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为11.3%,高
盛为12.1%,摩根大通银行为9.9%,没有一个不在9%以上的。
三、国有四大银行:你们还能挺住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1年11月15日公布了《中国金融体
系稳定评估报告》和《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这个报告的结论非常有
意思,如果你看中国媒体对此的评论,都说是“总体稳健';但如果你看
路透社,结论正好相反——“存在系统性风险'。原话如此:中国的信贷、
房地产、汇率和债务问题若单独来看,都还处于可承受范围,但这些问题
如果一起发作,将令中国国内大型银行面临系统性风险。
那么,建设银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告诉各位,最根本的还是贷
款,而且是贷款的风险失控。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本来4万亿来了,建
行就开始失控,特别是2万亿的高铁信贷让建行步履维艰,而1000万套
保障房项目之后,建行就生死未卜了。
我们先看下建行2010年的年报,房地产业贷款4 000亿元,建筑业
1 500亿元,加起来只有5 500亿元,还不到4万亿的15%。但是我发现一
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建行的分类标准是按照统计局来的,统计局非常有创
意,在统计局标准之下:
第一,钢筋水泥都算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建行给了9 788亿元贷款;
第二,钢筋水泥修建的铁路、公路算作交通运输业,这个行业建行给
了6 500亿元贷款;
第三,电力基础设施建行给了5 200亿元贷款。
这三个行业每一个都比房地产贷款要多。更有创意的是,我们统计局
搞出一个叫做租赁及商业服务业的行业,我研究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个
其实指的是企业总部。换句话说,不管你下面的子公司是钢筋水泥还是电
力公路,你这个母公司的贷款都归类到商业服务业,建行给这个行业的贷
款是3 600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公共设施管理业,建行给了2 160亿元的
上面列举的这五个行业,再加上本来的房地产和建筑业,建行发放给
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在3.27万亿左右,占到了建行贷款的82%。这
只是我估算的广义数据,那建行的官方狭义数据是多少呢?建行财报里说
给基建的贷款有1.77万亿,占到建行贷款的45%。看来,建行还真是名
副其实的“建设'银行。
大家是不是感觉有点乱?那我换个简单点的说法。按照统计局或者建
行财报上面的标准,我们见到的上海虹桥火车站的贷款算是基建贷款,而
贷给南车、北车这种制造业企业的都不算,给铁道部的也不算,给配套的
电网贷款也不算,给这些企业控股公司的授信贷款还是不算。在这种标准
划分之下统计出来的数据,还能如实反映风险吗?
更严重的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铁道部还不起钱了,所有人都知道铁
道部从资本市场无法融到资了,可是,建行对于铁道部这个最大借款人的
风险却视而不见!铁道部说自己的总负债是2万亿,可是,我不知道为什
么在建行的财报上显示的却是,最大的借款人:名称,客户A;所属行业,
铁路运输业;贷款金额,2 105.9亿元。这怎么可能?仅仅是京沪高铁一个
项目,铁道部就向银行借了将近2 000亿元!还有更让人担忧的,工、农、
中、建四大国有银行201.1年中期业绩出炉,四大国有银行针对铁道部单一
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接近15%监管红线的事实开始浮出水面,但四大行却
异口同声地表态:和铁道部的合作不会停止!
四、从铁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深陷债务危机
铁道部其实就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缩影。我在2011年的春节就
发布了铁道部的财务预警!当时的铁道部还在“大跃进”的狂欢之中,没
有人听,他们不但找我麻烦,找我节目的麻烦,还郑重其事地开新闻发布
会反驳我,说什么资产负债率不高,财务还很健康,和我这个财务专家叫
板。结果不到一年,在资本市场发债受挫,没办法只好“作弊',在财政
部碰了一鼻子灰以后,竟然故意曲解发改委的文件,创造出“政府支持债
券'这么个新名词,硬把它说成是有中央财政支持来忽悠资本市场。
媒体报道说“铁道部向国家求援8 000亿元,希望财政支持4 000亿
元,同时发债4 000亿元,以使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铁道部公开回应说这
个报道纯属谣言。那到底是不是谣言呢?从财务报告上看,36家与高铁相
关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是2 491亿元。
何以至此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给你一笔
资金来做投资,你会怎么投?我想就算你没读过MBA,你也懂得手里要留
有周转资金,分期开发,保障一期竣工以后能收回现金了,再投下一期项
目。你一定不会把所有的钱用来同时开工十几个项目,到后来没钱了再到
但是,我们的铁道部也好,地方政府也罢,都比你有创意,他们的习
惯就是把所有资金加贷款一股脑全砸进去。2008年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
中,计划投资到铁路上的大概是1.2万亿。结果,铁道部一口气投进去
2.4万亿,全国4.1万公里铁路一起上马;一口气开工建设1.6万公里高
铁,砸进去1.6万亿;同时又开工建设双线电气化铁路2.5万公里,至少
又砸进去7 500亿元。所有的钱全砸进去了,没钱了怎么办?等国家拨款,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一旦国家投入减少,很多在建项目立马陷
入困境。201 1年6月份的时候,国家开始重新思考铁路规划,决定放慢速
度,削减对铁路的投资。这里我得为政府辟个谣,政府可不是在温州动车
事故之后,而是在那之前就已经考虑修改计划了。早回应我的预瞽多好,
没准儿铁道部还能“软着陆”。结果是:国内多条铁路面临资金短缺被迫
停工,停工项目占到所有铁路项目的90%以上。
铁道部搞“大跃进'的是高铁建设,那么地方政府在搞什么呢?公
路、机场和交通枢纽。让人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比铁道部来得
还猛烈。大家不要闲着没事儿看欧洲和美国的热闹了,因为我们“中国
版'的债务危机早已经爆发了。这个危机就是云南省的融资平台发生了严
重的债务危机,这不是一连串个别的危机,而是一连串具有连锁反应的债
务危机,云南发生危机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债务融资平台都发出了警报。
首先是云南公路千亿贷款已经发生技术性违约,经过云南省政府和四大国
有银行的紧急磋商与协调,才避免了危机的爆发。之后,云南省政府自己
悄悄搞重组,不幸的是重组中导致发行的债券又险些发生违约,这些债券
包括“10云投债”和“11云南铁投债'等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两个品种
的7只债券。而云南省政府早在2011年4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时就决定
组建云能投了,可是3个月后才披露这个信息。
其实,不仅仅是云南,同期四川债务平台也出现了严重问题。2011年
5月31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作出了史上最严厉的惩罚,对“10川
高速MTNl'、“10川高速MTN2”两单中期票据的发债主体——四川高速
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处以警告和注销其剩余10亿元发债额度的处罚。原因
就是一个融资平台发出来的债务还不起了,竟然在不征求债权人同意的情
况下,就随便划转给自己的另一个融资平台。类似的还有“09哈城投债'、
“10广州建投债”、“10华靖债'等等,都是发债主体还不起债了,在未经
投资者同意的情况下就被野蛮划转。
我们目前城投债发债主体有483个,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的主体占比
为33%。这一比例较2009年末上升了18%。结果,城投债出现恐慌性抛
盘,自2011年7月8日开始,没有一只城投债发行。一级市场企业债发行
也被迫暂停。此前,每周企业债发行数量一般达2 6只。而涉及的“10云投债:’暴跌1.83%至94.1466元,对应加权平均收益率为6.62%,已经高于同期的6个月贷款利率6.10%。可见,这让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恐慌到了什么程度!
那全国这样的地方债务平台究竟欠了多少钱呢?不好意思,郎教授我能力有限,我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发布都像CPI一样,只告诉你一个结果,没有过程、没有方法、没有口径定义。我能告诉各位的是三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透过这三个数据看看都存在什么问题。
第一个数据来自于银监会的统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约为
9.1万亿。第二个数据是国家审计署2011年6月份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
总额为10.7万亿,这里面透过融资平台公司产生的债务是4.97万亿。第
三个数据来自于央行于2011年6月1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
行报告》,报告中提到“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
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以2010年底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
万亿乘以30%,可以推算出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为14万亿左右。
当然了,央行矢口否认这个推算方法和结论。可我就好奇,央行既然要澄
清,为什么不顺便披露一下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究竟是多少呢?
国内现在引用最多的是国家审计署这个10.7万亿。可是这个数据是有
问题的。第一,央行尽管坚决地自我否定,但是审计署说,审计涵盖了
6 576个融资平台,而央行所说的数字为约10 000个。第二,就算平台没有
遗漏,可是具体到每个平台的债务可能被低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审计
署说,中国共有6 576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总额是4.97万亿。
但是根据彭博新闻社对中国23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截至2011年12
月10日的债务进行的统计,发现这23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总
额为3.96万亿。按道理来讲,这231家不过是所有平台公司中的3.5%,
但是债务却占了80%。或者换个角度来看,没被抽样调查的96.5%的平台
公司竟然只占不到20%的债务。
五、从地方债到保障房:企业和股民被系统性套牢
如果你认为地方债危机只是地方政府的事情、铁道债危机只是铁道部
的事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所有产业在过去这些年
的高速成长,可是在今天却导致中国几乎所有相关企业都被套牢。我就以
两个产业为例好了,一个是有色金属,另一个是钢铁产业。
我先说有色金属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电解铜。铜价的起伏和高铁的发
展基本保持一致。2008年底我们开启4万亿投资,其中将近一半投给了铁
路,这时候的铜价为25 800元吨(图1—1)。年铁路总投资分
别为7 013亿元和8 240亿元,结果铜价一路上升,到2010年12月30日
已经涨到69 300元吨。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间铁路投资将达
到3.5万亿,比“十一五”的2.2万亿增加了50%还多,所以铜价再一次
快速上涨,到2011年2月15日达到最高点74 900元吨,之后一直在高位
徘徊,直到201.1年7月底。
大家注意到没有?2011年7月末铜价先有一个短暂下挫,从7月30
日的72 150元吨在10天之内下跌到64 650元吨,下跌了11%.很多人
都把这当成对“7·23”温州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反应,其实不是。在这
之前中央就已经开始削减铁路投资了,铜价的下跌是必然的。201 1年6月
份铁路投资额582亿元,7月份443亿元,8月份353亿元。而在过去两
年,基本上每月的投资额都在1 000亿元以上,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的
话,“7·23'之后赶快把手里囤积的铜抛掉还来得及。
但是很遗憾,我看到很多人在媒体的蛊惑下“趁低吸纳'。结果呢?
20天下跌幅度达22.3%。无数人被套牢了!
钢铁市场也一样被套牢。这个“套”就是1 000万套保障房,最终这
个神话被地方债危机所终结。2010年11月,住建部透露消息称将要建设
1 000万套保障房。随后螺纹钢价格开始飙升,由2010年1 1月2日的4 220
影吨一下子上升到2011年2月12日的5 000元/吨,两个月升幅达
18.5%。但是,直到2011年2月份,专家学者们才开始讨论1 000万套保
障房需要1.4万亿,钱从哪里来?各大媒体都开始质疑我们能不能按时完
成。这种情绪迅速在螺纹钢价格上反映出来,从2011年2月份的5 000形
吨20天之内下跌到4 670元/吨。
从2011年3月10日开始,相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住建部门公开解
释说,1.4万亿,中央负责1000亿元,地方政府负责4 000多亿元,剩下
8 000多亿元由社会筹集。市场对此反应很平淡,钢价仍旧在低位徘徊。随
后,各种各样的强制性政策不断出台,比如,建不好保障房不能盖办公
楼。4 9月份,在不断的政策措施刺激中,螺纹钢价格保持在4 900影吨
很明显,我们是在饮鸩止渴,9月份之后市场终于撑不住了,虽然表
面上各地保障房开工率上去了,但是很多地方是打个桩、放一把鞭炮就算
开工了,至于什么时候竣工,中央没要求。市场需求下跌,螺纹钢价格由
9月1日的4 890元/吨跌到11月1日的4 320元/吨。钢价被彻底打回原
形,回到了保障房新闻发布之前的价格。国内大量钢企停产,钢铁贸易商
大多在政策呼声最高的时候进货,结果被套牢了。
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总结,4万亿推出之后最为受益的板块——有色、
钢铁、银行、基建都被打回原形,事实证明4万亿是白忙活一场。买人这
些行业股票的股民全部被套牢,现在这些公司的股价比每股净资产还低,
比如宝钢股份每股净资产5.98元,可是股价却只有4.88元,从纯粹的财
务角度来说,还不如把这些企业全都破产变卖了,以补偿股民一些损失。
六、也许就要陷入日本式的三十年大萧条
各位还记得日本当年经济发烧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吗?我告诉你,和我
们今天差不多。但是日本没有搞所谓的电动车,也没有一边拆高炉一边建
高炉,一边修电厂一边炸电厂。我们都晓得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其导火索之一就是1987年美国股灾,导致大量资金逃逸。当时日本经济从
表面上看非常好,持续51个月GDP连续增长,日经指数在1989年达到顶
峰。但是地价和股价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在1992年破灭,日本经济开始陷
人长期的萧条。日本人还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萧条,他们对此起个名叫什
么呢?“平成不况”,其实就是经济衰退的意思。遗憾的是,到现在日本还
处在“平成不况'之中。
长期债务与GDP比--增长率单位:日元
图1一2 年日本的经济表现及刺激计划
我们看图1—2上的折线,从1990年开始GDP大幅下跌。那么,当时
日本政府是怎么挽救经济的呢?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靠大规模财政支出和
降低利率来不停地刺激经济。前前后后共实行了9次大规模的刺激对策,
其中有7次规模高达10万亿至18万亿日元,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
接近GDP的三分之一。再贴现率从1991年7月到1993年9月,连续7次
下调,从6%一直降到1.75%。到1995年日本稍微缓过气来,但是刺激政
策并没有停止,再贴现率当年又两次下调,一直降到了O.5%。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又接二连三地开始刺激。1998年日本政府两次实行
综合经济对策,共动用了40.6万亿日元的公共资金,但是当年,日本企业
破产18 988家,创历史之最。之后,日本政府又开始大规模减税,调整土
地、雇佣和中小企业方方面面的政策。
结果,日本政府刺激一次,经济就出现短暂复苏,但是退出刺激就下
滑。长期来看,公共债务支出让日本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事实证明,
采取这种“注射强心剂'的办法,’并没有让日本经济真正好转。整个20
世纪90年代,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只有1.1%。同时,因为大规模的刺激
政策,导致日本的财政赤字节节攀升,长期债务在GDP中的比重从1992
年的51%增长到2002年的136%,后来竟然超过了200%!大家可以看看
图1—2上的灰色柱状图,趋势是一直向上的。如此沉重的财政债务是根本
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
按照2009年的数据计算,日本的政府债务几乎已经无法偿还。2009
年日本GDP约为480万亿日元,经济增长率按照2%计算,每年最多增加
10万亿日元,扣除社会保险和租税负担,按照25%一30%计算,每年增加
税收不过2.5万亿到3万亿日元。如果扣除经济增长和长期利息变动相抵
的部分,偿还目前的880万亿日元债务需要300多年!
我讲了这么多日本的问题,目的是想说我们就别再盗用凯恩斯主义
了,凯恩斯要是知道他的理论如此贻害后人,可能都会把自己的著作付之
一炬。日本这失去的30年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财政刺激、低利
率、政府举债投资,统统无效。恰恰是因为这么瞎搞,经济底子会越来越
虚,距离走出萧条也越发遥远。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透过我的分析,
的大格局——出口不行了,内需没起色,
各位应该能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
投资没钱了。首先,出口难以
继,贸易顺差迅速下降,甚至偶尔会出现逆差,传统的出口产业,如11'产
品、机电产品乃至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都因为外部需求不振、内部成
本高企而陷入萧条。其次,内需毫无起色,一些行业在滞胀之下,成本上
涨的幅度远远高于销售上涨的幅度,所以销量在增,利润在降。当然,客
观地讲,出口和内需一直也不是GDP的主力,我们真正的主力一直都是投
资,而且是政府领投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当然还有工业投资,但是大部
分工业投资也都是围着基建而不是民生内需转的。之前,我们投资用的钱
是从哪里来的?都来自我们老百姓。因为老百姓不敢消费,所以把钱都存
到银行里去了。而这些钱经银行之手被转给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
这些人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搞起项目不是“大跃进”就是“放卫星',一
口气投完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家底。等大家发现都没米下锅了,才看到
遍地都是半拉子工程。4万亿拉动起来的行业基本都被打入谷底。我们应
该明白一个道理,经济周期不比季节周期。对于季节周期,冬天来了,春
天就不远了。可是经济寒冬之后,却可能又进入另一个冰河世纪。如今的
大萧条,正是过去几年“大跃进”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还指望靠这
条老路走出危机,最后只会陷入日本式三十年萧条。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烧了:诊断中国大通胀
一、之前预言的“三个精准打击'——楼市、股市、民企一一应验
2011年初,我冒着非常大的风险告诉大家这一年宏观调控的主线就是
“三个精准打击'。什么叫精准打击呢?就是说打击的核心目标不是价格本
身,而是交易量。到现在来看,可以说是一一应验了。
为什么我能预测得这么准呢?因为诊断宏观经济,就和中医号脉一
样,最重要的是看你是不是清楚内在的机理和相生相克的矛盾。中国经济
在2011年初最大的病灶是什么?就是4万亿及其后的十大产业振兴方案。
这个是一切预测的基础,因为这一年我们所有的调控都是以此为核心的。
我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实施这一方案的钱是从哪里来
的。答案很让人担心,这些钱都是靠印钞票得来的。我们印钞票的速度快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的到来,这个预警信号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呢?我们看看官方数据,2010年10月,通货膨胀率在24个月内首次破4.
11月破5。与此同时,央行启动三年来首次加息。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
2011年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止通胀失控,全面收紧信贷。但是因为地方政府
和国有企业欠了一屁股债,所以只能想办法把其他的资金收住。而其他资
金的三个大头自然是楼市、股市和民间投资信贷,只有这三个领域都不敢
投资了,资金才能留在银行里,这样既能控制通货膨胀,又能给地方政府
和国有企业以信贷接济。而如果楼市垮掉,受累的首先是国有银行而不是
老百姓,而国有银行因为有大量坏账,所以又必须依赖股市补充资本金。
这就是2011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格局。
二、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机理
因此,用一句话来总结2011年,就是强咽通胀之苦。可以说直到现
在,我们才完全搞明白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真正意思,重点是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什么叫稳定价格总水平,什么叫经济结构调整呢?现在看来,就是
以自上而下的产业链通胀来强咽苦果。
我先跟大家讲两种通货膨胀。一种就好像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
国民党政府直接印纸币来买粮食买日用品,老百姓会发现过去是100块钱
对应100斤大米了,但是在多印了100块钱纸币之后,就变成200块钱对
应100斤大米了,这样物价就会翻一番。这种通货膨胀是立竿见影的,从
下游开始直接影响到老百姓。
另一种通货膨胀更为高明,就是反过来从上游开始,印10万亿的纸币
来建造高铁、高速公路这些项目。这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制造很多的钢筋水
泥机械。怎么办呢?扩大产能。但是扩大产能的过程又产生新一轮的钢筋
水泥需求。而所有这些都靠印纸币来支持,因此我们就多印了30万亿的纸
币。表面上,这些多印的纸币没有用来买粮食和日用品,而是用来支付基
建项目,所以不会影响到老百姓,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说4万亿基建投资
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所在。但是这种说法是错的,错就错在,企业的
利润和工程的腐败最终都进入了个人腰包,这笔钱还是会进入流通领域用
来购买粮食和日用品。这种通货膨胀就像大水漫灌一样,它不是立竿见影
的,但是只要哪里的物价低哪里就会像洼地一样被迅速灌满。最终所有的
物价和所有的消费偏好都会被重构。
第二种通胀高明在哪里呢?首先比较隐蔽,因为对于第一种通胀,老
百姓手里的钱是足值的,而国民党政府手里的钱是多印的,所以大家很容
易发现通胀的源头是国民党政府。可是对于第二种通胀,与4万亿配套的
相关国企员工和地方政府官员手里的钱是多印的,但是你很难直接觉察
到,你感觉到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分配不公,你觉得是他们的待遇比
结果是更有钱的这些人变得对物价不那么敏感了,这样就会产生第二
种现象:一部分物价先涨起来,而且涨幅也比较大,比如豆油。可是一般
老百姓呢,也不是就不给你出路了,你可以购买价格没涨那么多的商品,
比如说调和油,这个比较便宜,那我们老百姓就多吃调和油。所以你最后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很无奈,一般老百姓越难割舍的东西,涨价越厉害。比
如说,一开始虽然只有少数人能够负担得起6块钱一斤的苹果,但是真的
涨到这个价格了,一般老百姓也不能说就完全不吃了,到最后,还是要接
我们再推广来看,像苹果这样的商品还有很多,比如衣服,特别是棉
衣。夏天衣服可以少买,但是秋冬的风衣、棉衣总得买吧。北京各商场内
的高中档品牌秋季新款外套,标价动辄上千元,市面上基本找不到500元
以下的风衣。国产女装的涨幅甚至超过了进口女装,平均达到10%,个别
品牌的涨幅甚至超过了30%。
因此,我们总结商品涨价有三个硬性条件:第一,少数人对这个价格
一点都不敏感;第二,大部分老百姓无可奈何,最多只能少买但不能不
买;第三,供给是有限的。那么,有什么是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呢?表现最
明显的就是垄断行业!比如机票的燃油附加费,2011年调高了几次,甚至
就算年中油价大跌的时候,航空公司仍然搞特殊,将800公里以下航段燃
油附加费下调至7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该附加费维持不变。为什么?因
为800公里以下要面对铁路的竞争。还有油价,2011年我们的成品油价格
飙升得有多厉害,相信各位都应该有所体会。可是,在油价提高几次后竟
然还闹油荒!各位想想看,汽油和柴油是一起从原油里炼出来的吧,可是
汽油从来不荒,柴油却年年闹油荒。为什么?答案很残酷,因为柴油车要
不然是运货运菜的,要不然就是元权无势的大客车。
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通货膨胀发酵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上
游印票子,带动大宗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大涨;第二阶段,上游的票子以利
润和灰色收入的形式窜人了下游,带领豆油、苹果、鸡蛋、猪肉、服装乃
至城里的租金进入疯狂上涨时代;第三阶段,在大家都发现钱不值钱之
后,垄断企业带头把钱不值钱的这部分商品的价格涨上去。那么最后呢?
在全面卡紧信贷后,第一个被刺破的泡沫就是大宗商品泡沫。也就是说,
纸币超发是从上游开始的,也是从上游开始撤去的。所以,2011年可以说
是大涨价的一年,也是大洗牌的一年。
三、猪肉告诉我们:物价再也不会降下来了
2011年中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猪肉价格的暴涨,看得我都有点不明白
了。按媒体的说法,好像我们的猪肉价格是一天之内或者一个月之间忽然
升高的。我们有些网站给出了很多惊悚的数字,比如说一个月内猪肉价格
暴涨50%。实际上呢?根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
肉批发价格在过去的6个月里涨了19.2%,过去12个月里涨了50%。透
过这个数据,我们发现一个特点:猪肉价格是非常平稳的一点点走上来
的,结果加在一起之后就很恐怖。我当时在电视节目里就说:猪肉价格告
诉我们真实的通货膨胀正式到来了,所以,猪肉价格再也不会降下来了。
到了2011年10、11月份,猪肉价格终于“下滑”了,环比降幅分别
为1.3%、6.2%。但是我要告诉各位,,11月份猪肉价格为28.12元/公斤,
比上年同期上涨31.8%。通过与年四年平均水平对比来看,
201 1年猪肉价格上涨走势异常突出,即便在春节过后的传统消费淡季仍呈
上涨势头,且远高于前四年平均水平。
大家从图2一1中发现什么趋势没有?每年夏天都应该是肉价比较便宜
图2一1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北京市生猪平均报价
的时候,2008年如此,2009年如此,2010年也是如此。可是,唯有2011
年是个例外!为什么?想必各位看到过跟我不同的说法,但是我可以负责
任地告诉各位,你们看到的大部分分析都是错误的。
商务部针对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姚坚分析猪肉
涨价的原因是2010年肉价太低,养殖减少。但起初的情况是怎样的?我这
里有一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年一季度,生猪出栏2.3亿
头,比2010年同期增长2.5%;猪肉产量1 773.4万吨,增长3%,猪肉供
应来源充足。我们看到的民间的猪肉价格网统计的结果与国家统计局的数
据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猪肉的供给一直在增加,而不是减少。
谬误二:疫病导致生猪供给不足
不少媒体都说:2010年以来,高热病等疫病造成大量生猪死亡,使得
母猪的产仔率、仔猪的成活率都很低,许多散养户没有能力再补养母猪。
推翻这个结论其实很简单,就只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猪肉产量同比增
长3%,就知道疫病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我不想再做推理了,就直接看
数据吧: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1年5月底生猪存栏量是
4.528亿头,而2010年同期生猪存栏量仅4.3亿头。这说明生猪是增加
了,而不是在减少了。民间的猪肉价格网对此的统计结果也是与农业部完
全一致的。也就是说,生猪和母猪存栏量都是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而
且,母猪存栏量最低的是2010年夏天,但是2011年的猪肉价格远远比
2010年高得多。在这里,我补充个农业常识:生猪出栏仅仅需要4个月。
因此,我们可以顺便排除2011年“3·15”双汇事件的影响了。
谬误三:饲料的价格大幅上升
我们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解释的另一个原因是,养猪的饲料——玉米价
格同比上涨9.8%。那好,我们一起来做个计算吧:
2010年5月北京生猪价格为10元/公斤,2011年6月为20元/公斤,
影吨,上涨14%。一头猪长到100公斤,要吃550公斤的饲料,玉米价
格上涨14%,平均一头猪多花费137元。也就是说,生猪价格一公斤应该
涨1.37元。但是,实际上生猪平均一公斤价格涨了10元!
谬误四:养猪成本大幅上升
当然,饲料占了猪肉60%的成本,还有40%呢?我们先不说北京
100%的涨幅,就按全国平均50%的涨幅来说,余下40%的成本必须翻番
才行。可是,我们的电价、水价、劳工价格虽然都在涨,但是没有达到翻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价格上涨完全是成本推动的,那么猪农的利润肯
定要大幅下降。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从2010年年中开始,生猪价格
进入稳定上涨期,打破以前每四个月一次调整的规律。随着生猪价格的上
涨,每头猪盈利先后突破100元、200元关口,而在2010年1 1月期间,
每头猪盈利突破300元。201 1年,生猪养殖盈利情况进一步提高,每头猪
能盈利600元。从经济学角度上讲,成本上涨只可能导致利润下降,而不
因此,供给没有问题,疫病影响有限,饲料成本仅是小幅上升,甚至
猪农的利润是在上涨而不是在下降。由此,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那
就是物价本身涨了,同样一斤猪肉,过去标价是7.5元,现在是1 1.2元,
猪肉本身其实并没涨价,只是你手里的钱不值那么多钱了。
四、中国式通胀下的中国式宏观调控
猪肉连续涨价意味着通胀即将失控,失控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看看印
度的情况,印度央行行长表示:“大家都希望通胀能够降下来,但是财政
部和央行都没有所需要的魔棒来降低通胀。”一年半的时间里,印度央行
已经试图通过10次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印度通货膨胀率依然保持在
印度为什么会通胀失控呢?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个经济学术语,叫做
“螺旋式通胀”。它是什么原理呢?起初是食品价格上涨,老百姓就不满,
工人就不高兴,就要求加工资。但是,工人工资的上涨反过来就造成需要
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和农业成本上升,这样的话,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肯定
又要上涨。结果就是进入新一轮的工资上涨。由此恶性循环,到最后,政
府也好,企业也罢,都控制不了了。
我们政府当然知道通货膨胀失控的可怕,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来,我们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全面打压通货膨胀。在
改革开放30多年里,我们每次通胀的原因基本都是货币超发,这次也不例
外。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曾经经历过的三次通胀。
1985年第一次通胀,通过压缩基建控制。几年内货币流通量增加
63.3%,大大超过了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的幅度。当时,通货
膨胀达到6%。解决这次通胀的方式为改革开放之后历次通胀的解决埋下
隐患,就是扩大货币发行量。同时,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决策者都觉得“长
痛不如短痛',导致通胀失控。到最后,又采取急刹车手段,压缩基建、
收缩银根、打击经济,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才重新控制住通货膨胀。.
1988年第二次通胀。60%的民营企业破产埋单。当时的四五年内,货
币供应量增幅为174%。同时,政府又宣布工资改革,大幅提高工资,结
果物价急剧上涨,大米的价格几乎是一夜之间从O.15元涨到O.8元,上涨
了6倍。抢购风潮随之而来,所有的商店都在排队。最后没办法了,除了
政治上的激烈手段,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破产'这个词第一
次出现在中国普通百姓的口头上。
其实我觉得这次通胀非常有借鉴意义,表面上看当时的问题是价格改
革和价格双轨制,通胀的原因是所谓的“官倒”和腐败。可是,我想告诉
各位的是,我们应该由此记牢弗里德曼的告诫:通货膨胀说一千道一万都
是货币的幻觉,但是想看穿这层面纱却是非常之难。当时的决策者和弗里
德曼有次对话,透露了他的想法,他觉得价格改革不可怕,物价大幅攀升
也不可怕,他甚至认为如果在通胀的同时把老百姓的工资也大幅涨上去,
那么从改革中取得灰色收入的那些人,他们的财富会因而缩水。张五常后
来的文章里记录了这次对话。讽刺的是,在这次对话中,当时决策者的危
险想法却得到了弗里德曼本人的肯定。这种想法最危险之处在于:一是完
全搞错了灰色收入的政治经济学,因为这些灰色收入恰恰会在通胀之中坐
收渔利;二是工资与物价交替上涨会产生最具破坏力的螺旋式通胀,这种
通胀到目前为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应对办
法。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在于,本轮通胀之中,这两条诅咒依然存在:
其一,在全面压紧信贷的背景下,那些能获得廉价贷款的都从大通胀中大
赚特赚;其二,现在这种通胀总是挥之不去。
1995—1996年第三次通胀,楼市破产。股民埋单o 1992年邓小平南方
谈话之后,谁阻碍改革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可是央行却因而失去了审慎监
管,货币敞开供应的结果是1993年通货膨胀率为13.2%,1994年达到
21.7%。此次通胀恐怕是中国货币当局第一次领教市场的力量,前面两次
多少都有改革的特殊国情和缺少经验的成分在里面,但这次一马当先投资
的是民营资本,民营资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涌人股市、楼市。因此,也是
这次通胀让决策者当局痛下决心对国有银行进行系统性重组。而与以往的
直接打压经济、关停取缔企业不同,这次开始运用“软着陆”,存款利率
一度上涨到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
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
手段与美国里根总统时代沃克尔的美联储如出一辙。最终的结果是,以虚
拟经济的泡沫代替了实体经济的倒闭,1995—1996年的两次股市大跳水,
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同时也造成海南等地的房地产泡沫破灭,
这也为今后出现的状况埋下了隐患——出问题的是国有银行,挨板子的是
回顾了历史再来看现在这轮通货膨胀就非常有意思了:有立竿见影
的,也有早晚要显现的。各位要晓得4万亿投资及其配套的16万亿地方政
府贷款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我们GDP的一半!投进去之后,我说中国要陷
人滞胀,谁都不信!当然,通胀的显现是需要时间的,因为这个贷款不是
一天放的,铁路也不是一天修的,传导下去就要一年半载。这还不算。我
们偏偏又遇到了美国出招,美国搞量化宽松袭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但更可
怕的是,我们的“国家队”,包括“三桶油”在内,却借机带头拉高油价、
电价、钢价这些基础价格,让这些压力立竿见影地传递进来。现在美国量
化宽松终于结束了,可是这20万亿天量投资的恶果却如期而至了1
2007年的通胀又告诉我们,如果猪肉价格控制不住了,政府就会担心
通胀会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失控阶段,那政府会怎么做呢?他会断然采取最
严厉的手段,大幅加息,或者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缩紧银根。
因为如果不果断采取行动,通胀会完全失控,到时候就不是说加7%或者
8%的利息就行了,很可能是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加25%的利息才能遏
因此,顺着这个逻辑,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央行终于开始松刹车了。因
为既然从2011年11月开始猪肉价格的连续上涨已经被遏制住了,那么中
国式的通货膨胀在央行看来就算控制住了。所以,央行终于决定下调存款
准备金率,而且确定2011年的信贷政策是有控有扶。但是,我想提醒大家
的是:4万亿引发的发烧虽然暂时退了,可是4万亿及背后十几万亿的债
五、货币超发究竟是美国输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这一节本来是没有的,因为前面我已经跟各位说清楚中国式通胀是怎
么来的了。但是,我在反复改稿过程中夜不能寐,因为我知道经济界的同
仁们一定有不同的看法。这让我觉得很矛盾,因为已经说清楚的问题似乎
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但是,在我第四次修改书稿的时候,我意识到这
些不同的见解,不仅仅是属于经济学家的,更是属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
所以希望大家能原谅我再用一点篇幅和我的同仁们讨论讨论。我为了写这
一节,专门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除了看统计资料,就是跑出去到处转,
开出租的、端盘子的、卖水果的、卖猪肉的我都问遍了,问人家一个月赚
多少钱,房租多少,吃饭多少,能剩下多少。
我发现我们老百姓普遍都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票子不是央行故意
多印的,主要是外国人爱用美元买我们东西,又爱用美元对中国投资,央
行也不能拒绝人家的好意,只好对应发行人民币,这样就多印了一堆人民
币。另一种观点说别光看票子,看看各地的民营企业吧,到处都缺人,不
涨工资能行吗?再看看房价,大家都往城里挤,房价一涨,什么成本不都
得跟着涨?还有自然资源,中国人口这么多,有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有
钱了就买车,买车就要更多的钢铁、石油,这物价不就涨起来了?
我简单总结一下,前面这个是说多印的票子是从外面来的,后面这个
是说尽管有外因,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这两种观点其实来自于两
位知名经济学家,外因论属于周其仁,内因论属于夏斌。两位在20世纪
80年代就开始参与中国经济改革了,都曾经担任过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我为什么要和两位专家辩论呢?因为这个问题必须要讨论清楚,外因
论、内因论,再加上我的政府投资论,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现在的通货膨
胀。但是,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会给出完全不同的政策建议。这就好像郎
中诊病,都看出来是体温过高,可是三个郎中诊断的病理却不同,开的方
首先,我们先问自己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问题:三大因素,即外汇储
备、内部要素价格和政府投资,谁是当前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这个问题
很得罪人,但是我希望读者不要觉得是我在故意制造一个擂台,我们只是
为了搞清楚一个事情的真相而已。
最公平的方法是我们悉数退场,数据上场,让数据本身来说明问题。
外因论:金融海啸和4万亿后不再有效
先看外汇储备,2011年我们的外汇储备是3.18万亿美元,大约折合
人民币20万亿元,而2011年底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即M2是85万亿元。然
后我们再考虑到杠杆乘数,外汇给我们带来的票子是不是非常惊人?
可是我们要晓得,外汇储备不是一天囤的,而通货膨胀也是时高时低
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通胀完全是外面来的美元给冲高的,那么我们
应该能看到潮起潮落Ⅱ巴?按照官方统计,我们的通货膨胀在2008年和
2011年都破了5%的警戒线,分别是5.9%和5.4%,而在2006年、2007
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是1.5%、4.8%、一O.7%和3.3%。外汇储备
的增幅呢?2006年到2011年,每年的增幅分别是30.21%、43.32%、
可能一般读者不能一眼看出结论来。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从印票子
到买材料,再到制造出东西来让老百姓消费,都是需要时间的,大概12个
月左右。至于细节我就不多说了,经济学界已经有不少计量分析结果了。
想知道外因论对还是不对,就看前一年囤的美元和接下来一年的通胀有没
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周其仁的外因论在金融海啸和4万亿之
前是相当靠谱的。当然,严格来说应该用月度数据来做计量分析,虽然结
论基本一致,但是怕有些读者看不懂,所以这里我就用年度数据来说明。
2006年、2007年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得非常厉害,结果2006年虽然通胀
很低,但是传递一年下来,2007年、2008年的通胀就守不住了,2007年
这么疯狂的美元洪水紧接着就是2008年的剧烈通胀。
但是,紧接着就出问题了。2009年通缩的前一年即2008年的外汇储
备增幅和2006年的差了不到3个百分点,但是通货膨胀率却截然不同。再
看2010年的外汇储备,不仅增长幅度比2009年要小,绝对额也在减少,
2010年外汇储备增加了4 481亿美元,而2009年却增加了4 532亿美元。
这样,从外汇储备来看,2011年完全不该有什么通货膨胀。
请读者注意,我并不是说外因论都是错的。我只是说单纯地用外汇储
备不足以解释2009年的通缩,也不足以预见2011年的通胀。外因是绝对
存在的,而且是重要前提,所以周其仁的观点并没有错。但是,为何通胀
不跟着外汇储备上下起伏了呢?我后面会解释。
内因论:究竟是“民工荒',还是“招工多'?
内因论说到底是短缺论,由供不应求助推物价上涨。具体来说,劳工
不足所以工资上涨,其他的生产要素依此类推,都是短缺导致价格上涨,
因此出现通货膨胀。可是,我想先请问一句:要是工资涨了,物价房租水
电煤气也都涨了,那么,工资究竟是涨了还是没涨?如果工资实际上没涨
多少,那么短缺论之下的通胀是不是只看名义物价,而不管纸币本身的购
买力?这一两年,超市里的东西,不管是大米豆油还是瓜果蔬菜,都翻了
一番吧,不少水果的涨幅恐怕还不止这么点儿,可是,有多少老百姓的收
如果我们承认纸币购买力在下降,那么工资名义上的上涨多大程度上
是因为纸币贬值,又有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劳工短缺呢?因为我们的统计极
度不完善,所以我只能用生活里的经验观察来进行估计。先参照富士康,
假设工资涨幅是30%,但是你觉得纸币贬值了50%,那么劳工工资实际上
是在下降;而如果你觉得纸币贬值了20%,那么劳工短缺也只能为劳工争
取到10%的好处。换言之,在纸币购买力贬值的情况下,要素短缺对要素
价格的上涨并没有那么大的实际影响。
但是,我不是说夏斌的观点是错的,相反,顺着他的思路,我们会发
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短缺究竟是因为需求增长过快,还是供给不足?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着它自身的逻辑。“民工
荒”这个概念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我们误以为是劳工供给不足,所以导致
各地招工难。实际上呢?根本不是“民工荒”,而是“招工多'。统计局有
很多不同数据,这些数据差距很大,但是人口普查是基本靠谱的,特别是
第六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纠正了一个长期以来的谬误,我们过去一直觉得
四川、河南是人口大省,这怎么可能呢?全世界每个国家内部的人口都是
跟经济成正比的,哪里钱多,哪里人就多,就这么简单。这次普查告诉我
们,广东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过去10年里,东部人口的比重一直在增
加,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更重要的是,过去
10年里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增加了1亿人。但是,我觉得这个还是被低估
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定义劳动力是指年龄在16岁至59岁之间的人
口,而实际情况是超龄继续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这个对短缺论有什么影响呢?根据统计局对人口的分析,劳动力供给
的拐点是2013年。也就是说,过去四五年里,我们年年开春都能听到所谓
的“民工荒',这种“荒'的背后,劳动力其实一直在增加,只不过这个
增幅不及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幅,所以才招不到人。
政府投资论:这才是一切的根本!
内因论留给我们的问号是:哪里来的亢奋需求?外因论没解决的是: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明明外汇储备增速开始放缓,可为什么2011年通货膨
胀异常抬头?与此同时,外因论在宏观总量上的蔚然效果在哪里?20万亿
元人民币可都是央行真金白银注人了银行体系,即便在85万亿元的货币供
应量面前也是个庞然大物,可是怎么就看不见了呢?
政府投资论恰恰能统一这两个理论并回答其派生的三个问题。不可否
认,2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给我们打下了殷实的基础。各位应该都
晓得,我们外汇储备的基础是贸易顺差,我们在2004年以前10年里贸易
顺差每年不过只有三四百亿美元,但是到了2005年破千亿美元,2006年
1 775亿美元,2007年2622亿美元。可是我们用得非常省,因为2007年就
开始了通货膨胀,一直到金融海啸前夕,我们还在“双防”,毕竟2008年
的官方通胀高达5.9%,于是我们就严格控制信贷,打压经济。现在看来,
和今天相比,那时的CPI和房价都是那么温和。
到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从2005年开始我们的外贸赚了不少美元,由
此给银行体系注入不少人民币,但是2007年就开始打压通胀,所以这个殷
实的家底直到2009年之前一直没用上。
但是,4万亿改变了一切。有一个指标最具说服力,就是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为了让各位更容易理解,我通常把它叫做钢筋水泥。我计算了
2005年到2011年的增速,2009年之前的增速都在25%左右,可是到了
2009年突然升至30%,一举突破20万亿元。货币供应量也非常惊人,从
不足50万亿元一下子突破了60万亿元。可怕的是,本来经济已经企稳,
可我们依然继续亢奋投资,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
因为基数太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相对货币供应量的比例竟然达到了破
天荒的38.32%。这股庞大的支出,从上游到下游,驱使整个国民经济产
生了非理性的亢奋需求。
按照内因论,既然劳动力价格上升,企业就应该少招人,怎么会招不
够呢?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最缺人的是基建、建筑和房地产行业,这些行
业出现“民工荒”的背后其实是因为需要的工人太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
大量信贷资金被投入到了这些行业。
所以,内因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短缺不是因为什么结构调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税改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