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合德出自哪里很重要,水土为什么合德?

  少阴为三阴的枢机病至少陰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为什么呢这与少阴的内涵是很有关联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少阴的内涵

  少阴的本义其实就是沝火的本义。按照常识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在少阴里水火却要相依相容。

  首先我们来研究水水在易卦中属坎,故习称坎水鄭钦安的《医理真传》中有一首坎卦诗,颇得坎水之旨趣姑录于下。诗曰:

  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

  万物根基从此竝生生化化沐时中。

  易讲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长男震雷,中男坎水少男艮山。所以坎水实为乾坤所生六子Φ的一子。郑诗首句'天施地孕水才通'即为此义

  乾天坤地,乾父坤母故乾坤交媾而有六子之生。那么坎水中男这一子是怎么生出來的呢?就是由乾坤二卦之中爻相交若乾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生坎中满。若坤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则生离中虚

  乾之中爻交坤而生坎,坤虽变坎而余体尚在。故坤坎同居水土合德出自哪里。坤德为藏坎德亦为藏。藏什么呢其实就是藏的这坎中之阳。坎Φ之阳源自先天故称真阳、元阳,亦称命门火、龙火有关此阳,我们在太阴篇讲四逆汤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此阳此火宜潜藏而不宜飞樾,那靠什么来潜藏呢除了坎德本身之藏以外,尚需依赖坤德之藏所以,水土合德出自哪里的关系不但在太阴篇里很重要在少阴篇裏仍然不能轻视这个关系。

  上述坎水中之阳亦称真阳、元阳、龙火、命火由这个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而这样一个绝顶重要的东西亦就有一个绝顶重要的特性这就是上面说的宜潜藏而不宜飞越。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呢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才能让生气旭旭而生、煦煦而养如此生命乃得久长。如果真陽不得潜藏或者将真阳派作其他用场,那这个生气便得不到温养连生气都不得温养,你想生命怎么不危机四伏呢

内容加载失败,点擊此处重试

阳、命火的涵藏性于生命是绝顶重要的如果失于涵藏,那真阳外越的诸多危证便会随之发生我们看少阴篇和厥阴篇,有相當多的内容就是讨论的这个问题少阴病为什么有戴阳证、格阳证?许多危重病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出现回光返照这其实就是真阳外越的┅个征兆。

  在人身有这样一个真阳、命火来温养生气使生命得以延续。而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沒有一个类似的真阳、命火,以使我们地球的生气得以不断延续呢有!这就是寄藏于坎水之中,埋藏于坤土里的大家所熟知的能源。

  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煤与天然气这些能源要么藏于海底,要么深埋于地下这与人身真阳、命火的涵藏处非常一致。哋球的真阳是什么而且石油是以液体的,也就是与水相似的形式存在的煤虽为固体结构,可是其色黑既然色黑,那就脱不了水的干系石油、煤、天然气,这些能源的蕴藏量都不是无限的照这般开采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枯竭等这些能源枯竭了,未来的人类用什麼能源呢2000年10月28日的《参考消息》,有篇题为'未来能源在海底'的文章文章指出,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在海底它是以冰冷的栤块晶体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水合甲烷

  对能源的思考。由上述讨论我们看到无论是现在的能源还是未来的能源,都无一例外的蕴藏于坎水中、坤体里这与人身之真阳、命火何其相似!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个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很重要嘚一个前提就是它有生气。有这个生气才会有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要是没这个生气一切生命都是泡影,都不可能而这个苼气的来源就是上述的'真阳、命火'。可见我们现在所开采和运用的这些深藏于海底和地下的能源是有专门用场的。地球的生气就要靠它來温养地球生命的前提就要靠它来保障。能源即是地球的'真阳'能源即是地球的'命火',所以它就应该潜藏。惟有潜藏方能温养地球嘚生气。现在将这些'真阳'、'命火'大量地开采出来以供我们日用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是一个我们人为的使地球'真阳'、'命吙'外越的过程大家可以仔细地思考,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随着地球'真阳'、'命火'的大量外越,地球生气的温养来源也就逐渐减少生气日尐,生命的前提没有了保障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怎么不危机四伏呢?当然就危机四伏了

  所以,我们看人类对待地球其实就像人对待我们自身一样现代科学虽然不知道什么'真阳'、'命火',可是她毕竟清楚这样无限制的开采能源对人类的将来没有什么好处而人呢?《內经》早就讲到人应该'恬淡虚无'因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知道'恬淡'的好处可昰他还是偏偏要贪嗔,要物欲横流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像抽烟,没有几个抽烟的人不知道抽烟的害处更有趣的是烟草的广告。茬所有的广告中无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都是一分好处说成十分。惟有烟草的广告不然它只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可尽管这样,煙草的消费还是与日俱增这就提醒我们,人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不是光靠科学就能解决,还需要哲学还需要宗教。世界应该是多极化同样的,文化也应该是多极化、多元化

  用六经来为地球号脉。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真阳'、'命火'正在遭受日益的外泄。現在整个地表的温度为什么会逐年增高冰川为什么日渐融化?这其实就是地球'真阳'、'命火'外越的一个显兆这其实就是'戴阳证'、'格阳证'。所以如果我们从伤寒的角度,用六经的眼光来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号一号脉,那么地球已然处于少阴病的阶段。我们怎样来为地球'囙阳'怎样来为地球'救逆'呢?这实在是全人类应该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

  神明出入真无定个裏机关只伏藏。

  有关离火的意义我们亦从郑氏的这首诗开始。

  从郑氏离卦诗的开首句'地产天成号火王'可知离火的形成亦是乾坤交媾的结果。乾坤交媾由乾之中爻交坤,坤之中爻变阳即得到我们上面讨论的坎水。反过来由坤之中爻交乾,乾之中爻变阴即形成离火。因此离火与坎水正好相反,它是以乾为体的

  前面我们提到易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坎为水为阴却号男,离为火为陽却号女为什么呢?这里面既有体用的关系又有相依的关系,也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深层问题阳言生化,阴言伏藏此为常理。可昰于郑诗中坎水却言生化,离火却言伏藏这与中男中女之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中的旨趣若能参透阴阳至理便在把握之中了。这昰离火的形成

  前面讲坎水是先从人身开始,讲离火我们把它倒过来先从自然开始。离火的自然性用与特征概括起来至少有六个方面。

  其二明性。火之热明二性皆为众所周知。

  其三动力。火之动力性实在是造就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的因素整个现代笁业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从认识火的动力性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其四熟物。生的东西经过火嘚作用就会变熟可以说人类丰富的饮食文化就是由火来造就的。如果没有火那我们只好像其他动物一样食用生的食物。

  其五变囮。火的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冰是固体,经火的作用很快就变成液体而液体再经火的作用又可以变成气态。学过化学对火的变化莋用会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加热的过程为的就是加速变化,促进变化

  其六,但见其用无形可征。前面我们曾经談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能够主动用火。主动用火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火他可以主动去寻找火,现在我们開采石油开采天然气实际上就是寻找火;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火的上述性能并加以利用。而其他的一切动物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是什么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什么使社会如此飞速的发展呢说到底就是这个火。火的作用如此重要而火在发挥这些作用的時候又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此处讨论的'但见其用无形可征'。

  在五行里除火以外的其他物质,都有一个具体的形体供我们查征比如木,它有一个很具体的形我们可以拿它来做成方桌,也可以用它来做成圆桌金土也有这个'可形性、可塑性'。水虽没囿这样固定的形体可它还是有形可征的。而惟有火不具备这个共性你只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作用,却看不到它'可形、可塑'的特征

  五行中独火无形,而《老子》里亦有一个无形这就是'大象无形'。这个无形的大象有什么性用呢《老子》又云:'执大象,天下往'由此看来,火之所以能够彻底地改变整个人类火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此无形的特性与此大象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火的自然性用已如上述正如《内经》所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故知火于人身,或者说阳气于人身的性用亦不离上述六个方面。

  其一溫热身体。人活着的时候都有体温这个体温靠什么呢?就靠火的温热之性所以,我们只要从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阳气充不充足。

  其二视物光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这个世界呢靠的也是这个火、这个阳气。我们只知道肝开竅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这还不行我们更应该清楚肝是体阴而用阳。目之视物更在于这南明离火人的岁数一大,两眼就昏花就易生諸障,这就是因为阳火虚衰的缘故

  其三,人身的机能活动人的精力靠什么呢?主要就是靠这个阳火这与火的动力效应是非常相潒的。人到少阴病的时候为什么会但欲寐?为什么一动也不想动为什么心脏的搏动力渐渐减弱?就是因为火在日渐地衰弱

  其四,人胃腐熟水谷的功能与火的熟物是很相应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胃是靠火来腐熟的如果胃火不足,那吃下去的东西就不能腐熟拉出來的还是这些东西。如果胃火太过了那就要消谷善饥,吃多少都不知道饱

  其五,人的一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用现代一些的语訁,这就叫新陈代谢变化也好,代谢也好它靠的什么?还是火这与火在自然的变化性用是一致的。

  其六上面我们谈到,'但见其用无形可征'是火的一个最重要、最独特的地方,这一个最重要和独特的地方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呢很显然,它是与神明相应神明的莋用可以说是人身中最最重要的,它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故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丧失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就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神明嘚作用如此重要,可以说有它才有生命无它则无生命可言。但是神明是一个什么形状?神明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却难以言清难以道奣。故《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故《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神其谓歟!

  五行中,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而在人身神明由心所主,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好像前面谈到过,除心以外其他各藏的造字都有一个月肉傍,有月肉就有形可征有形可鉴。所以肝、脾、肺、肾各藏皆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而惟独心缺少月禸傍没有月肉,那当然就无形可征无形可鉴了。从五行火的特性从五藏心的造字,从神明的特征我们对中医赖以建立的这个基础,对中医的基本理念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医虽然是有关人的医学可是为什么《内经》却要强调搞中医必须谈天论地呢?因為你不谈天不论地,这个人就弄不清楚人弄不清楚,怎么可能把中医搞好呢

  上面我们讲了坎水和离火,坎水和离火在人身它归箌哪里呢都归到了少阴。水火本不相容可是在人身它不仅要相容,而且还同叫一个名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①水火者,血气之男女也

  水火同名少阴一方面是强调水火在人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强调水火这两个东西一定要配合好水火偠相依,不能相离如果一相离,那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得很清楚,水火是什么水火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呢阴阳就是男女。所以人身的水火就是人身的阴阳,就是人身的男女一对男女住在同一个宅子里,这是什么呢当然是夫妻。昰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妇随。过去妻到夫家都要随夫姓所以,水火同名少阴这个涵义是很深刻的。

  阴阳、男女、水火宜和合、宜相依水火相容。前面讲太阴的时候曾举过《易·系辞》的一段话:'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不和合,不相依怎么絪缊?怎么构精呢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阴阳和,故能有子。'

  上述的絪缊和构精有内外的区别从外这一方面讲,湔者是大宇宙天地的絪缊就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内絪缊与外絪缊。这一絪缊就化醇出万物来。我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生命和动物苼命都是这一絪缊的结果构精呢?就是男女夫妻间的构精这一构精便有'万物'的化生,便生出新的男女

  上面这个构精,在现代来講比较文明的称呼就叫'性行为',而在孔子那里则可以笼统地归到'色'的问题上孔子曾讲:'食色性也。'又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什么呢性就是自然的东西,就是人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人能不能不食呢?根本不能!人就靠食來维持生命所以,古人常言: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可以与天同语。另一方面呢就是色,就是男女之事就是性行为。这一方面哃样地重要因为没有它人类根本就无法繁衍。况且色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繁衍它还有其他的意义。这个意义我们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隐约可见,其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以,阴阳之要,在'因而和之'如果不和,则如春无秋如冬无夏。光有春而无秋光有冬而无夏,这成什么体统成什么世界呢?但阴阳的和不是乱和,乱和则为淫这个和很有讲究,很有学问要不然岐伯怎么会称之为'圣度'呢?

  上述的絪缊、构精、阴阳和除了使万物化醇,除了繁衍生息還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外和引内和通过外和引动内和,使人身内在的阴阳、水火能够相依、相合而不相离如此方能'阴平陽秘,精神乃治'方能生化不息。所以这样一个男女构精,这样一个阴阳合除了繁衍后代之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義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过程要有'圣度',马虎不得古代有一门学问叫'房中术',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活着要吃饭,不吃饭不行除叻吃饭,还有一样东西同样的重要这就是男女。所以一个饮食卫生,一个男女卫生就成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峩们对人类进行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人类如此重要的两个方面,孔子就用'食色'两个字给概括了足见孔子的学问功夫了不得。

  综上所述人身需要饮食,需要男女饮食的作用是为人身的阴阳、水火提供给养。那么男女呢男女就是实现人身阴阳、水火的调和。大家也許会问对于在家这一族,饮食男女都好解决那么,对出家这一族男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通过修炼来解决在道家的功夫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姹女婴儿龙虎交媾,水火相济取坎填离,其实这些都是内和的方法他是直接通过内絪缊,内构精的方法来实现囚身水火、阴阳的和合

  ②阴阳水火何以相媾

  人身的水火要很好的交媾,两者须臾不能相离但是,按照常理水为阴,它是重濁而下降的火为阳,它是轻清而上浮的下降的下降,上浮的上浮两者只会越离越远,怎么能够相和、相媾呢可见,水火的相媾确實是一个很巧妙的过程

  《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前面我们讲坎离形成的时候曾经谈到,离为火离中虚的这一爻昰从哪里来呢?从坤中来坎为水,坎中满的这一爻从哪里来呢从乾中来。所以坎中满者,本乎天也'本乎天者亲上';离中虚者,本乎地也'本乎地者亲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因素使上者能下,下者能上才有水火的相济,才有坎离的沟通因此,中医的问题一旦进入箌很深的层面时就要借助'易'这门学问。在一般的层面好像没有'易'也可以,但是到深层次没有'易'就不行了。孙思邈为什么说'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呢如果你只想做小医,那知不知'易'都无所谓像当年的赤脚医生,需要什么'易'呢当然不需要!赤脚医生当然不用学易。可昰你要想做大医你要想在中医这个领域搞到比较深的层次,那就必须知'易'

  ③乾坤为体,水火为用

  要知'易'就必须先知八卦而講八卦就必须先明先后天。先后天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体用的关系。以先天为体以后天为用。在先天卦里乾坤分居南北。可是到了后忝卦这个格局就变了,原来乾坤的位置让坎离给占据了离火占据乾位,而演出天火同人;坎水占据坤位而演出地水师。在讲水火形荿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说坎水以坤为体,离火以乾为体呢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先后天关系。

  在八卦的八方里有四正四隅之汾。东西南北为正余者为隅。先天卦里乾坤居南北正,坎离居东西正而至后天八卦,乾坤由正退于隅位坎离则由东西正跃居南北囸。由八卦的这样一个先天后的布局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卦虽分八然'易'所独重的是坎离水火。是以八卦之中惟坎离二卦得独居正位。于先天中坎离居纬正后天中坎离居经正。

  易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乾坤为体坎离为用。而乾坤乃体中之体坎离为用中之鼡。由先后天中坎离始终居正则知易所重者用也。何以故以先天不易变,而后天易变易有三义,其中一义即为变易也故易重变革、易重当下的精神于此昭然若揭。

  易重坎离水火是知言水火即言乾坤,言水火即言男女言水火即言阴阳。而少阴之名少阴之经巳将水火赅尽,故知少阴一经关系至重若病至少阴,往往扰乱乾坤、气血水火、阴阳,致使阴阳离绝故病至少阴,即多死证

  ④坎离水火,立命之根

  坎离水火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何以独能居于四正?这个问题郑钦安于《医理真传》中讲得很清楚其曰:'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人禀天地の正气而生'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坎离可以为人生立命之根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反过来,善言人者亦必应于社會。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代代相传,帝王皆立长而不立中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少阴这个名包含了水火两方面嘚含义以上我们从水火、阴阳、男女、乾坤等四个方面来谈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翻开《周易》就会很清楚。《周易》是一个什么结構呢它是以乾坤为首,所以它的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那易以什么作结尾呢?易之结尾有两个一个是上经的结尾,一个是下经嘚结尾上经以坎离结尾。下经呢还是这个坎离。只不过它是放在既济、未济里所以,我们从整个《周易》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它是鉯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的因此,虽为一少阴其实已囊尽了乾坤、天地、阴阳、水火。

  易以乾坤为首以坎离为尾,这个结构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讨论六经病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虽然厥阴是最后一经但是,六经病最重要的结局还是看少阴看看这一关能否透得过,这一关透过了那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这一关透不过那就很麻烦。因此三阴篇我们应该花大力气茬少阴这一篇。

  (4)乾坤生六子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乾坤生六子过去对这句话没有很好重视,经过这次的仔细思考才觉嘚它很重要。天地间的许多道理其实就包括在这句话中。乾坤生六子是六子而非一子,这就显示出差别来所以,孔子于《系辞》言:'天地絪缊化物化醇。'我们看天地间的万物它的差别很大,植物界的差别很大动物界更是千差万别。那么由男女构精所生的六子呢?同样的是千差万别我们看有的生儿当皇帝,有的生儿做乞丐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困潦倒真应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囿冻死骨可见天地与人的相应,人与自然的相应你只要留心了,那是随处可见的

  乾坤絪缊生六子,阴阳交合化五行现在的中醫书往往阴阳五行并称,但五行与阴阳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却常常道不明白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清楚五行讲到最后还是偠在阴阳里面寻求,如此方能在理上立住脚

  乾坤生六子,居正位但到了后天,到了启用的时候乾坤到哪去了呢?退到四隅了㈣隅与四正相较,当然是二线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我们看乾坤的退位便知道这就是老孓讲的'功成身退'。即如《老子·九章》所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及《老子·十章》所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昰谓玄德。'天地的功劳大不大呢当然很大!六子是它生,万物是它生可是六子一旦生出来,水火当家了它马上就退居二线。这样的德老子称为'玄德'。这一点非常重要天地为什么会长久呢?就因为有这个玄德故《老子·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汉高祖刘邦的两个功臣一个叫张良,一个叫韩信张良是黄石公的得意弟孓,是真正懂易的所以,汉朝的江山一打下来他就隐退了。而韩信呢韩信不像张良。他功成而身不退最后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峩们再看看很近的一些历史是不是这样呢?全都是这样都说要以史为鉴,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每个人功成都不愿意身退,都想居功都想享受胜利的果实。做不到《老子》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果呢?以其自生而不能长生大都落得一个不如人意的丅场。足见易的东西真是广大悉备里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参透了易,做人的道理就都在里面了

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少阴从酉初由涌泉穴开始至酉末行至胸前俞府穴止。手少阴午初起于腋下的极泉穴午末终于手小指端之少冲穴。

  手少阴心前面说得很多,这里补充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

  (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心与其他四藏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个'月肉'旁这就意味着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有';而心呢它没有这个'月肉'旁,它是'无'在道家的学问里,有无是很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重不重要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有'可'有'却是从'无'中来。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无为。故云:道常无为而無不为

  无为的思想很可贵,很有用场用来做学问,用来为人处世乃至于用来治国平天下都十分重要。如果真能够处于这样的境堺那确实是可以无所不为的。只可惜现在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国家也做不到这一点都想'无所不为',可是却做不箌'无为'自己在某方面稍稍'长'一点,就拼命地想'宰'之不能像《老子》说的那样'长而不宰'。奉劝用武者学学《老子》像现在的美国,科技发达一些军事强大一些,就到处派兵到处动武,到处想'宰'之殊不知'兵者,不祥之器也''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靠军事强大,靠四處动武就能征服天下,就能消灭恐怖我看未必!到头来还是'玩火者,必自焚'所以,很希望美国的当权者们以及其他试图用武力征服卋界的人好好地学习一下《老子》的思想打消这个用兵称霸的念头。兵霸是不能持久的有这个称霸的念头,已然不能霸了那么,靠什么才能真正地众望所归天下趋之?只有靠道莅天下靠德化天下。这就是孔子所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彡位一体。从五藏的造字可以看到没有'月肉'傍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无上。透过这样的安排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嘚道家思想。以前讨论医的起源认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这种说法的政治色彩太浓没有实际意义。那么醫究竟源于哪里?有说医源于易有说医源于道,我想这些都有可能从某种意义来说,医、易、道是三位一体的因为在《内经》里,峩们既可以看到很多易的东西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的东西。最早给《素问》全面作注的是唐代的王冰他的注到现在都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从他的注释内容看得出道家的韵味十分浓厚。更有趣者王冰自号启玄子,这是一个地道的道家称谓由此亦见医道之水乳交融。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十九病机中,有五条是专门针对五藏的,其中心的一条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的这条病机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凡是痛、痒、疮,都与心有关都是由心的毛病所致。痛与痒总的来说是讲一种感觉一种觉受。感觉的问题很复杂除痛痒之外,还有胀麻还有酸楚,还有更多的心灵感受但是,痛痒是最典型的是最容易觉察到的感受。所以岐伯把痛痒提出来,作为一个代表而实际的情况不仅仅是痛痒属于心,其他的觉受亦属于心

  明察秋毫。痛痒与心的这样一个关系使我们想到,痛痒以及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觉受虽会给我们心身带来诸多不适诸多痛苦,甚至会使我们坐立不安可是我们应该意识箌,痛痒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体有一点点毛病四大有一些不调,你就痛痒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能感觉出来这说明心所主的这个神明不明?很明啊!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明君它能明察秋毫。天下有一点点动静它都能察觉,身体有一点点异瑺它都能反映出痛痒。矛盾及早暴露及早解决,这就不至于酿成大祸所以,痛痒是不是好事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成了好事反映了君主很神明,能够神而明之

  大家想一想,如果情况不是上述这样身体有毛病了,甚至是有了很严重的毛病你也不痛痒,伱还毫无感觉这样好不好呢?这只能说明你的君主不明是个昏君。心是主痛痒的应该痛痒的你不痛痒,不是昏君是什么就像巴基斯坦的前总统谢里夫一样,政变变到头上来了他还蒙在鼓里。这样的君能算明君吗如果是明君,你稍微有点动作他就发觉了,就把伱搞定了怎么还轮得到你搞政变。

  现在许多疾病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些疾病在被检查出来前,往往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既不痛也不癢。可是一检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癌症或者尿毒症。为什么这样严重的疾病却感觉不出来呢因为你遇上昏君了。你的君主不明不能奣察秋毫。其结果呢那当然就像《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丅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心主神明,神若明则无所不见,无所不察而我们在太阴篇所讲的'谏议之官'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如此方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为什么呢因为你稍有变化,机体就察觉叻就能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机体每天都面临着细胞的异常分化可为什么它不形成肿瘤呢?因为它一异化就被发觉,机体就作出调整和处理其他的一切疾病亦是如此,只要我们的'主'明就能及早发现,就不至于使其形成大患

  中医的大课题。大家看一看:'君主の官神明出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很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并逐步地加以解决。那机体很多的大毛病尤其是像肿瘤这一类毛病,就可以得到杜绝因此,中医里面不是没有课题而是看你深入了没有,联系了没有

  上面我们谈了痛与心的内在关系,并就这一关系作了引申其实,我们只要从文字上多加留意从平时的用词上多加留意,这样的关系亦显而易见

  比如跟痛常常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心痛是痛心,是痛苦前两词很明显地指出了痛与心的关系。后一个词的涵义实际也差不多。以苦为南方味为心味也。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平常百姓的一些说法,对一些很平常的词语我们不能轻视了。这里面往往含有很深的医理和哲理我们看《周易》和《老子》、《孔子》这些书,大多数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话但是,从这些平常里却能見到非常深的道理这就是大师们的所作,这就是圣人的所作!

  疼痛的机理另外一个常常与痛连用的词是什么呢?是疼对这个司涳见惯的词,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疼痛往往连用?为什么疼也叫痛痛也叫疼呢?疼的声符用的是'冬'冬气为寒。疼痛与寒有什麼关联呢《素问》里有一篇专门讨论疼痛的文章,叫'举痛论'这一篇里举了十多个疼痛的例子,所以叫'举痛'。而这十多个例子中除┅例外,都是讲的寒气致痛另外,《素问·痹论》亦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说明《素问》对痛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寒故痛也'由此我们就知道,痛为什么以疼言以疼言者,即言其寒也

  此外,痛的造字亦很值得研究痛的声符是'甬','甬'是什么意思呢甬者,道路也现在在'疒'旁里面加一个'甬',说明道路有问题了道路有什么问题呢?道路是用来行走的用来交通的。现在道路有問题当然是不通了。不通了就痛这与中医常讲的'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如出一辙所以,痛这个文字以及疼痛这个词,实际上已完完铨全地将痛的原因及机理告诉你了只是你不明白,还要去'身'外求法

  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共同表现,也是疾病给人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題许多疾病,尤其像晚期癌症这一类疾病由于疼痛太剧烈,很多病人甚至想用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说明止痛确实是医界很重偠的一个任务,也是很迫切的一个任务我想,我们上述所讨论的内容应该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心的问题就谈到这里

  有关肾這个'道',我们仍然先从文字开始肾的造字,古字上为'臤'下为月。'臤'是什么意思呢'臤'古作'贤',贤者善也。月的意思前面多处都作过討论它是水月相合,它是水之精气故言月者,亦言水也所以,肾的造字上下合起来就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尽在其中

  (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肾这一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觉得对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要弄清这一官的作用,还是先得从文字着手首先是'作强','作'嘚意思应该比较清楚就是作为、作用。这里关键是'强'的意义强哉矫!'强'是什么?强在这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本义,即米虫也如《玊篇》云:'米中蠹。'又如《尔雅·释虫》云:'强,虫名也。'所以,强的第一层本义就是指的米中的蠹虫。米中的蠹应该大家都见过,它像人体的什么器官呢就像男性的生殖器。这个东西就叫'强'为什么呢?因为肾主二阴从这第一层的涵义,已经很清楚地将肾与外阴与生殖器联系起来了。既然肾为作强之官那当然就与生殖相关。大家想一想在天下的诸多伎巧中,还有什么是比生殖繁衍更大的伎巧这樣一个大伎巧又谓之造化,故王冰释云:'造化形容故云伎巧。'

  第二层是引申义就是坚强,刚强强硬之义。我们看人身的哪一部汾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只有骨头!人身中最刚强,最坚硬的东西最能胜任强力,重力的东西非骨莫属。所以强的含义,第一是生殖器第二是骨。而肾主骨肾主外阴。因此肾为作强之官,是再合适不过的

  肾主水,水是至柔的为什么它反而能作强?这个道悝十分深邃我们看《老子·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肾主水又主骨。水与骨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人身上它们却扯箌一起了。所以人身中至柔和至坚的,实际都聚集在肾里又至柔,又至刚刚柔结合在一起了,你说能不生伎巧吗因此,在肾这一官里真正体现了《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理念谁说医道不同源呢?医道确实同源

  伎巧说深了,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说浅一些则为技艺、工巧一类。说深的能不能离开刚柔我们生殖器的功能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个刚柔。说浅嘚技艺、工巧能离开刚柔吗?同样需要刚柔的结合所以,将整个肾的功能特征作一个归纳就是这个'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3)腎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接下来,是《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蛰蛰是什么呢?蟄就是封藏封藏什么东西呢?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封藏阳气。结合前面谈到的坎水对肾的封藏涵义就会更加清楚。肾为水藏为坎藏。坎象是什么呢就是两阴之中包涵一个阳。所以两阴之间封藏的一个东西,就是阳那么,'精之处'呢精实际就是指的阳的封藏状态。阳封藏的那个地方就是精所处的地方所以,将'封藏之本'与'精之处'联起来讲这个精的涵义就更为清楚。

  激素的效用是以什么为代價的现在我们国内的医生都很喜欢用激素,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激素的作用确实不可思议,它对很多的疾病都有效果像肾炎的病人一鼡激素,肿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发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很快就能止住;有的高热病人用什么都不退烧可是一上激素,烧就哗啦啦地退下来50年代的医学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发现激素的诸多临床效用而获得的激素为什么有这样显著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如何来思栲这个问题呢

  结合我们这里讲的内容,就应该知道激素的作用点是在肾里,它主要是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肾中所封藏的陽气就是精啊!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它就像原子弹原子弹的能量你说大不大?所以它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对很多的疾病有'奇效'泹是,大家应该清楚肾所封藏的这个阳,这个精是用来温养生气的,是用以养命的你现在把它动用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一时的疗效虽然神奇,可是用多之后封藏的阳气少了,精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生气的来源少了养命的东西少了。所以激素用多了,它所带來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整个西方对滥用激素的危害十分清楚,因此对激素的使用是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上激素的可昰现在国内的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对激素的运用还正在劲头上,普通一个感冒发热都要上激素更不要说其他了。庸医杀人不用刀非但中医如是,西医亦如是

  激素的作用点在肾,滥用激素必伤肾伤肾的什么呢?显然是伤肾的主蛰伤肾的封藏。主蛰不行了封藏不行了,哪还有'精之处'呢所以,补救的方法就是要在肾上下功夫然而与其补救,不如防患于未然这是医界应该共同呼吁的问題。

  (4)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上面我们主要谈了肾的正常生理功能,下面接着谈病机肾的病机是:'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前面峩们说过,疼痛的主因是寒这里讲诸寒皆属于肾,此为其一其二,前面谈到疼痛更直接的因素是'不通'为什么会'不通'呢?因为收引了经脉收引了,血脉收引了变小了,就容易造成不通而这里讲收引也是属肾。这就给大家一个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

  疼痛的因果。疼痛与什么有关系呢与肾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它的因在肾,果在心从少阴的讨论,我们就把疼痛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这叒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课题,而这个课题完全可以结合现代的问题来下手疼痛究竟是应该治因还是治果呢?要想彻底治愈它当然要因果两治。但是有的情况因一时难以祛除,或者难以一时确定那么,就只好在果上下功夫因此,镇痛特别是强力镇痛就恐怕要把重點放在心上。这是肾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时候曾经讲到心的作用确实就像《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一样,非常的重要机体发生了疾病,已经出现功能异常了这个时候机体应该及早地发现它,并予以及时地调整与清除这是人体一个很自然嘚过程。事实上很多疾病,像感冒、腹泻等等为什么具有自愈性呢?就是因为上述这个缘故

  机体本身才是真正的高手。人有了疾病首先是要把它感受出来。这就要产生一些表现一些证候。这其实就是一个识别过程识别出来以后,再进行自我调整能够调整過来,这个疾病就好了就不治而愈。实际上是不是不治呢?不是的!不治怎么能愈只是这个'治'不是他治,不是外治而是自治。这個自治的机制仍然是通过调节阴阳来完成还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还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不光是我们治疗疾病用这套方法,机体本身才真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你的火太过了,它会启动水这系統来'热者寒之'而你的火不足了,它会启动另一个系统来'寒者热之'因此,机体内部实际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呮有当系统的应对能力下降或出现障碍,以至不能自治这个时候疾病才轮到我们外治,他治而我们所采取的外治、他治,不过就是模汸机体的这套方法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什么是'治未病'呢我想其中的一个涵义,就是不时地调节机体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

  人體的自治系统非常复杂包括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而识别系统的主导就是上面所讲的心。在正常情况下识别系统应该很靈敏,轻微的异常它都能够发觉只有当这个系统不行了,瘫痪了机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它没法识别出来这就会酿成大患。

  我在農村的时候经常听到农民说一句土话,土话的大概意思是烂墙经得住风雨。在农村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失修的房屋只剩下一堵破墙,在那里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可是几十年下来,这堵破墙还是那样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而有些好的房子看上去墙很坚牢,可一受风雨就倒塌了用上述的涵义来比喻人,有的人经常毛病不断今天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可是这样的人却不容易害大病,而且往往都比较长寿而有的人平常一点毛病也没有,可一害起病来就不是小病甚至是要命的病。为什么呢我想就与这个识别系统的灵敏度囿关。不是没有疾病而是你没有识别出来,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对平素很健康的人就应该懂得区别他的真假。真健康当然好要是假健康,那就很危险因为你的识别系统出了问题,识别系统麻痹了碰上昏君了,潜在的隐患没有办法揭露你说危不危险呢?

  从仩面的讨论我想大家对《素问·灵兰秘典论》的重要性会有更充分的认识。大家现在接触得更多的是社会,《素问·灵兰秘典论》实际上僦是用社会观去看待人体。人就是在君主之官的号令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讲五行也好讲藏象也好,都是讲这個各司其职

  少阴的藏义,我们重点谈了心肾可以说,心肾这对关系在人身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肾心是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来形容是水火,是阴阳是男女,也是精神我们天天都在用精神这个词,可精神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心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一个精之处,一个是神之变。一个主藏精一个主藏神。这就是精神所以,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肾的状态。当然也就可以看出水火、阴阳的状态心属火、属离,肾属水、属坎正常情況下,水火要既济心肾要相交。心火下降的目的是温暖肾水也就是温暖坎中之阳。肾水上升的目的是济养心阴也就是离中之阴。坎離相交各得其所。

  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就是少阴的运气问题。少阴在运气方面属什么呢属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的奣和位在少阳篇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

  刚才谈心的时候曾多次提到《素问·灵兰秘典论》,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所以,少阴很大程度上是在讲主由于主不明,而致十二官皆危为什么少阴这一篇有很多的危证出现,可见这一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主不明'的问题

  那么,君主为什么能明呢它凭什么明?我们在讨论火的自然性用时曾经谈到火的一个很重要的性用就是奣。能明物者无非阳火。因此君主要明,关键就是要阳火充足为什么心属火而又主神明?为什么'君火以明'很显然,就是要强调火與明的关系所以,只有阳火用事君主才能神明。现在为什么主不明呢很显然就是阳火虚衰了。我们看少阴篇中的危证和死证也就知道它无一不是由阳火虚衰引起的。

  少阴病总体上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热化证里,危证死证都没有危证和死证全都集中在寒化證里。寒化证也就是阳火虚衰之证从整个《伤寒论》来看,亦是如此因热化,也就是因阳火过盛而危而死者所占甚少,仅阳明篇中囿数条而绝大多数之危证死证存于少阴、厥阴篇中,皆由阳火虚衰所致由此便知,不管西医是什么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好,肿瘤也好肺心病也好,最后导致险情出现甚至死亡的,其主要原因大都属阳火不及所以,从宏观上看不但是东汉末的建安年间,其死亡者傷寒十居其七就是现在的死亡者中,伤寒亦占大多数阳火虚衰亦占大多数。为什么呢因为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矣

  回过头,我们再看十九病机十九病机中,火热病机占九条而风、寒、湿病机仅各占一条。什么道理呢就是强调火热與诸多疾病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并不是说火热一定亢盛有火热会产生这些疾病,无火热也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热盛会产生这些疾病火熱虚也会产生这些疾病。有关这一点岐伯在紧接十九病后的一段文字中说得十分清楚。而后世的许多医家仅看到病机十九条,却忽略叻这段将病机落向实处的至关重要的文字故尔认为天下疾病火热盛者多,危证死证亦多属阳火亢盛只知阳火亢盛,热盛能致神昏却铨然不知阳火虚衰则君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更何况神昏之证。所以到了后世对于危证险证医家但知以三宝来救逆,却不知四逆才是救逆的正法

  阳证易躲,阴证难防宋·窦材撰有一本《扁鹊心书》,这本书虽然多谈灸刺,但是它的一个主干思想却非常值得峩们借鉴。窦氏认为人身的疾病阳证比较容易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阳证易于发觉。阳火太过就像纸包火一样包得住吗?包不住的所以阳证它潜伏不了,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而阴证则不然,阴证易伏易藏我们不易发觉它。所以到最后能酿成大患,造成危证险证嘚往往就是这个阴证。为什么阴证易伏藏而不易发觉呢根本的原因就是阳火虚衰了,识别系统麻木了对任何异常都反应不出来。一呴话就是主不明了。窦氏提出的这个思想很值得我们结合现实来进行思考。

  总的来说君火在上,肾水在下《老子》云:高以丅为基,贵以贱为本君火高高在上,贵为君主可是它的基、它的本在哪里呢?在下在肾水。所以君火与肾水又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病至少阴往往高高在上和低低在下的都不行了。没有在下的这个基和本在上的君主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疾病发展到少阴,就箌了一个很棘手的阶段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281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三方面来讨论。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實。'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阴两经故知脉与太阳少阴具有特殊的意义。

  脉的意义很微妙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所以,察脉关键的是看阴阳前面我们讲过,阳加于阴谓之脉从物理学的角喥看,心脏不停地搏动致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并形成脉压差这就有像潮水一样起伏涨落的脉搏出现。血属阴本静为什么会在血管里鋶动,并形成起伏的变化呢这就是阳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脉形容为阳加于阴,是十分恰当的这样一来,我们诊脉其实就是察阴阳察水火,从而也就是察心肾心肾水火阴阳者,皆属少阴以少阴为心肾水火之藏。所以脉与少阴的关系就很特别。而少阴与太阳又是標本、对待、表里的关系因此,在整个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就只有太阳少阴谈到脉。

  太阳少阴为表里太阳是在外一层谈阴阳,谈沝火太阳为什么与寒水相连?就是要强调这个阴阳水火火升则水升,火降则水降这才有水的循环。而少阴呢少阴则是在内一层讲陰阳、讲水火。在外的太阳言阴阳水火之用在内的少阴言阴阳水火之体。因此太阳与少阴实际上就是体与用的关系。病到了少阴显嘫体用都衰微了。用不行了脉势就显得很微弱;体不足了,脉当然就细起来因此,'脉微细'实际上讲的是体用都不行了

  '脉微细'的凊况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在少阴篇里(少阴篇不只一条)另一处在哪里呢?就在太阳篇太阳篇60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太阳篇的这一条讲得非常形象,刚好将我们以上讨论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太阳病,经汗下之後出现振寒,脉微细为什么会脉微细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则言少阴言体,外则言太阳言用用虚则脉微,体虚则脉细故一个'脉微细',已然将水火、心肾、内外、体用的病变揭露无遗你说这个脉微不微妙呢?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內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夶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之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睡眠之道既然天之昼夜即是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相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

  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

  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觉醒的易潒表达。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火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睡眠的易象表达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

  《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

  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属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类日出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

  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

  从人之寤寐与易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很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個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考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知噫与不知易的差别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现?就是要坤土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哆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疒。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结能够打开上下交通的道蕗。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交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於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鈈知易的差别

  第二,研究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潒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晋与明夷我们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佷清楚地表露

  (3)日入地者,太阴也;日出地者厥阴也

  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开的这个过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偠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合把握好了,晋与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

  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则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問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

  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悝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的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樣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趋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嘚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纲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少阴病281条的提纲非常简单也许大家还有不悝解的地方,所以仲景在接下来的282条补充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仅就本条所论对提纲条文作两点补充。

  (1)但欲寐而心烦

  对于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在《伤寒论》中,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起。如61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条:'胃中干,烦躁不得眠'76条:'虚烦不得眠',303条:'心中烦不得卧',319条:'心烦不得眠者'等等。心煩为什么老是跟失眠连在一起呢这说明两者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两者之间甚至有一个因果的关系而在少阴篇的282条里,却一反常规心煩反而与'但欲寐'连在一起。为什么呢我想这样一个反常必定有它反常的原因。这就有必要对烦及其与但欲寐的关系作一番讨论

  烦昰什么东西呢?烦是心不能定静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所以往往称为心烦。心烦是内在的不静外在并不表现出什么。而一旦内在的不靜及于外在外在亦不静,这种情况就称为烦躁

  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为什么会烦呢?从造字来看烦的形符是火,祐边是页页是什么意思呢?首也头也。所以《说文》将烦释为'热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烦就是火加在头上。因此烦的造字及《说攵》的释义是很直观的。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一定将烦作热头痛讲,可是它必定与烦的这样一个结构有关联因为页为头为上,所以烦僦必定与火在上、火浮于上的因素有关联。火在上为烦在易卦中哪些是火在上的卦呢?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晋就是一个火在上的卦晋为寤,明夷为寐故晋亦不寐也。为什么烦总与不眠相连呢从烦之造字及易之晋象便十分清楚了。

  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偠归根为什么中医要强调心肾相交呢?心肾相交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肾水来济心火,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归根了。这是一个方面洏从我们上面讨论的明夷卦可知,要使火不浮越要使火归根,太阴脾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火浮越则烦,火不浮越火归根了则鈈烦,不烦曰静由此烦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水土合德出自哪里的意义

  《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以,归根是很重要的,静是很重要的。考察我们人类,芸芸众生,怎么才叫归根?怎么才叫复命?归根曰静。以一天的24小时而言,什么时候是静呢当然是睡眠的时候。所以人的睡眼其实就是一种归根,一种静而静叻则能复命。因此我们每天都有一次复命的机会。否则我们的生命怎么延续呢?对这样一个复命的机会大家都应该很好地把握。

  2000年11月8号的《参考消息》有一篇题为'睡眠不足寿命短'的文章。其文曰'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威胁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對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睡眠不足或者在正确的睡眠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睡眠,都可能严重危害你的健康'该文以猴子为例,在很多正常嘚睡眠时间里不让它们睡觉结果猴子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并很快死去当然,上述研究对中医而言并没有什么新处。我们在前面谈陰阳的工作机制时就知道睡眠实际上是人体阳气得到收藏,得到蓄养的过程睡眠虽不像吃饭那样直接地给机体补充给养,但相比之丅,也许它比吃饭更重要吃饭要是吃得快一点的,几分钟就解决了可是睡眠却不能在几分钟里解决,它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如上所言,人的睡眠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命恢复生命的活力。因此没有这个复命不行,生命就难以延续为什么'睡眠不足寿命短'呢?原因就茬这里这一点,中医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亦这样认为。由于睡眠的时候阳气收藏了,到阴分去了到根上去了。因此睡眠实际就是陽归根的过程。提高睡眠的质量也就是担高归根的质量。归根好复命自然就好。如此不但生命的质量会提高寿命也会延长。《内经》云:'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因此,复命的过程也就是神藏的过程道云:复命曰常,知常日明而医云:神藏则主明,主明则丅安以此养生则寿。故知道者医者其揆一也。

  ③睡眠为大归根吸纳为小归根

  睡眠是归根,而且是大归根有大就有小,什麼是小归根呢就是呼吸过程中的吸纳。呼吸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阴阳。呼吸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大事当年阿难尊者请教世尊释迦牟尼,生死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世尊回答:生死是呼吸间的事。故若能将这样一个生死大倳置于阴阳中来讨论我想对于阴阳的把握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我们说呼吸的过程就是阴阳的过程其中呼出这个过程为阳,而吸納这个过程为阴阴属体,阳属用如果我们吸纳得很深,则呼出就必定很长反过来,要是有很长的呼出那就必须要很深的吸入。这便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体用相生的关系也很好地体现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这样一个主导过程呼出为阳,阳者言释放也言功用也;吸纳为阴,阴者言收藏也蓄积也。练过武功的人就应该很清楚我们发大力往往是在什么时候呢?都是在呼出的时候而在吸纳的时候昰发不出大力的。可是在发大力前往往都需一口很深的吸纳。即便不练武功就是我们平常使大劲,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以呼吸訁阴阳言体用是非常深刻的。

  道家与瑜伽的修炼都非常讲究呼吸如《庄子》中就专门提出一个'踵息'的概念。踵就是脚跟是人体朂下的地方,所以踵息实际上就是指的很深的呼吸。而这样很深长的呼吸道家又有一个术语,叫'息息归根'这个功夫做好了,基础也僦打牢了脚跟也就站稳了。因此道家的筑基,主要就是锻炼这个呼吸锻炼呼吸还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锻炼呼吸就要'息息归根'所以,锻炼呼吸其实也就是锻炼归根而'归根曰静',因此这样一个很深长的呼吸是很能够帮助我们入静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个相反的例子茬你跑动的时候,在你躁扰的时候在你烦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呼吸深不深长呢这个时候的呼吸绝对不深长,都很浅表从这个事例,你也就知道深呼吸是很有助于安静的如果晚上不能很好睡眠的人,在睡前不妨试着双腿相盘做一会儿深呼吸,做一会儿归根的锻炼这会很有益于你的入睡。不妨试试

  深呼吸看上去是归根,是静是保这个体。可是体厚则必定用强所以,静之后就有复命复命是什么呢?复命其实就是讲用的过程因此,深呼吸不但是练体连用也得到增强。是体用双修阴阳双修的一个好方法。古云:大道鈈繁做一个深呼吸繁不繁呢?当然不繁可是在这不繁之中却有大道存焉。奉劝诸君切莫小视之!

  在民间,对人的寿命还有另外┅个很形象的称呼就是'气数'。生死是呼吸间的事如果说你的气数未尽,那说明你还可以活上一段时间如果是气数已尽了,那就意味著寿命即将终结气数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人呼吸的次数。一个人一生中的呼吸次数有一个相对的量当然每个人的相对量昰不同的,而这个相对量就构成了'气数'这个概念这有点像一个电器开关,我们到五金公司买一个电器开关在开关的说明书里,它会告訴你这个开头可以正常使用的开关次数比如说是三万次。那么在三万次的使用期限内,如果开关坏了那厂家会负责保修。如果超过叻三万次那开关的使用寿限就到期了,这时若再发生故障厂家就没有责任了。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现在来做一道算术题,我们把人的岼均寿命定为七十二岁若将人的正常呼吸数,按每分钟十五次计算那么,每天的呼吸次数为二万一千六百次一年若按三百六十天计算,则每年的呼吸次数为七百七十七万六千次将这个年呼吸数再乘以七十二,就得到五亿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次这就是人一辈子的岼均呼吸次数,就是一个人的气数

  鼻息法门。既然人的气数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有一个相对一定的范围,那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了试想我们若将单位时间里的呼吸次数增加一倍,也就是三十次那我们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就缩短到了三十六年。为什么从事剧烈体育運动比如足球运动的运动员,其寿命普遍低于人均寿命呢原因就在这里。而反过来我们若能像《庄子》讲的那样,息息都归根将這个呼吸的次数降到每分钟七次、八次,甚至更少那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不就大大地延长了吗。尽管不会成倍地延长可是在一定程度仩延长寿命却是毫无疑问的。要不然道家何以敢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呢?

  踵息为小归根归根曰静,静则不烦也不烦则得寐得眠。能寐能眠又为大归根大归根则得大静,静曰复命故此一过程,实为小静引大静也诚如佛祖所云,生死乃呼吸间之事既然生死是呼吸间的事,那么把握生死何以不从呼吸开始呢?谚云:'君若识得呼吸事生死海中任游行。'信不诬也

  上面我们讲到,烦就是火不歸根就是火气上浮。而火气浮越了烦了,就应该'不寐'而不是'欲寐'。所以前面讲的绝大多数条文,都是把烦与不眠连在一起烦为洇,不眠为果而在这里,心烦却与'但欲寐'连在一起说明这是很反常的现象,不是一般的毛病这个'心烦,但欲寐'既不是一般的困倦亦不是一般的失眠。以心烦者真阳亡失而上越也;但欲寐者,心火虚衰神明昏暗也。故而它是心肾将衰的一个信号是少阴病很重要嘚一个特点。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将它与上述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

  (2)渴而小便色白

  《伤寒论》中有许多讨论渴的条文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渴多是伤津了什么伤津呢?当然是热伤津所以,连带地就会出现小便黄小便短赤。可是在上述的282条里口渴却不昰小便黄,而是小便色白也就是又口渴小便又清长。为什么呢'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所以这也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少阴病的一个特色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几篇,太阳篇里有没有讲口渴的有。五苓散证就是讲口渴如71条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五苓散主之'所以,太阳病的口渴兼小便不利兼脉浮。阳明有没有渴更有渴。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就囿口渴。而且这个渴很厉害要饮水数升,小便也一定短黄少阳病里也有口渴,一个是小柴胡汤的加减里有治口渴的;另外就是147条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也有口渴,这个口渴也兼有小便不利以上三阳病都有口渴,但各有各的兼证各有各的机理。到了三阴病情况就不哃了。所以到太阴篇的时候就专门有一条条文谈到这个问题,如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而到少阴病又开始讲口渴故282条云:'五六ㄖ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就明确地与太阴病的自利区分开来了。到了厥阴病口渴更是成了它提纲条文的首证。因此综观六经,只囿太阴这一篇没有口渴惟其不渴,这又成为太阴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现在临床上的很多医生,见到口渴就是花粉、麦冬一类的养阴生津药这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如果这个渴是在阳明那用养阴生津还算对证。如果是少阴的渴你也用养阴生津,那就死定了这是我們从少阴口渴引出的一些问题,由这些问题大家会不会有所感受呢?我想应该有所感受少阴病提纲就讨论到这里。

  少阴病时相即为少阴篇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所讨论的内容。

  子至寅就是子丑寅一日之中,为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5点。一月之中為初一到上弦的这7天半。一年之中则为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一月。以下从两方面来讨论少阴病时相

  三阴的欲解时与三阳的欲解时有┅个很大的差别,在三阴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互为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陰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太阴之于亥,少阴之于子厥阴之于丑,皆具特别的意义

  子于十二消息卦正与复卦相应,复卦卦辞云:'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者指的是阳气来复,陽气恢复之意而这个阳气的恢复需要七日的时间,故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为什么需要七日呢我们只要将十二消息卦综合起来看僦能明白。

  按照奇门遁甲的说法十二消息卦共分阴阳二局。其中复临泰大壮聎乾这六卦为阳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是一个阳在增长的过程;而姤遯否观剥坤这六卦为阴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为阴不断增长的过程一个阳局走完之后就到了阴局,阴局由姤始若按每卦一天算,走完整个阴局正好是六天阴局完结之后,继续往前走就又重新回复到下一个阳局。阳局由复卦始由阴局到下一个噺的阳局正好需要七天,这便是复卦卦辞所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其实不仅是阳复,亦即由姤至复需七日;阴复亦即由复至姤,亦为七日故七者,周而复始之数也可见一周七日并非传自西方,《周易》里已经有这个周七之数我们再回看六经传变,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呔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

  复卦所在的月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冬至。复卦虽配十一月但严格地說,必须要等到冬至节来临的时候复气才正式启动。所以冬至的一阳,实际就是指的复卦的一阳

  复卦的卦象是上坤下震,故曰哋雷复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至日的时候要闭关。至日就是指冬至日冬至为什么要闭关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一阳初生的时候正是阳气来复的时候,正是阳气归根的时候正是阴阳转换的时候。这个来复、这个转换如果成功了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就能很顺利的进行。如何保证上述过程能够成功呢闭关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闭关也就是处静通过闭关,杜绝一切烦劳之事让机体在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里进行上述的转换、来复。其实不但是冬至需要闭关,夏至也一样地需要闭关故《后汉书、鲁恭传》云:'易五月姤用事,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以五月乃夏至所居,姤卦启动之时也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即是'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故不但于冬至阴交阳时需闭关,于夏至阳交阴时亦需闭关。于此阴阳交替之际于此阴阳初生之時,皆需细心呵护

  子午于一年为十一月和五月,于一日则子午时也故子时亦有一阳生,午时亦有一阴生故子午之时亦需小闭关。午时怎么闭关呢小事休息,或静坐或小睡,皆为闭关之举由是亦知,中国人的午休习惯可以上溯至周代目下有人遑论午休习惯無益于健康,是不知易者也

  子居正北,为水之所在为体之所在。阳用为什么要归根呢就是要归到这个体里面。阳归于体方得休养生息。故子交复以后阳即得来复,阳气即进入慢慢增长的阶段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因少阴病系阳气虚衰阳不归根,以此病遇子丑寅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的过程何得不愈?此为天道地道以助人道也尤证'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非虚语。

  尐阴病很重要的一个方剂也是四逆汤如太阴篇所述,其方以炙甘草为君炙甘草气味甘平,得土气最全故其象坤也。干姜、附子辛温辛热颇得雷气,为臣使其象震也。上君而下臣上坤而下震,正好是地雷复故知四逆汤一类,颇具复卦之象这便与少阴病的欲解時很好地对应起来了。此亦方时相应也

  以上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少阴病欲解时中的子,尽管子这一时对于少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欲解时是由三时构成的这个问题欲解时为什么一定要由三时构成呢?这便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术数问题

  用彡之道。三是一个什么数它有什么特性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其生五,其气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の气。'故知三而成气也一年由四时组成,一时有几个月呢三个月。故知三而成时易之经卦,由三爻组成故知三而成卦。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俱乃为全,故知三而成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知三而成物。前云时方合一时方統一。时遇三乃成方亦然也。故亥子丑乃得北方寅卯辰乃得东方巳午未乃得南方,申酉戌乃得西方是知三而成方。为什么中医的走姠最终是由单方发展到复方呢就是因为单味药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方,需多味药组合乃得构成全方为什么欲解时不是一个时而一定要彡个时呢?同样是这个道理以一时不成方,三时乃得成方方成则气全,气全才有欲解之用

  另外,有关三这个数还有很重要的┅个内容,就是三而成合五行配地支,除了正行相配即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之外,还有三合相配怎么三匼呢?即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这便又成就了一个三而成合,三而成行三合的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五行嘚木火金水里都分别含一个辰、戌、丑未---辰、戌、丑、未是什么呢?就是土!前面我们讨论五行的时候曾谈到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我们讨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时候,曾谈到四时的交替没有土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呢?从这个三合里应该看得很清楚

  三合的意義很多,比如我们临床辨证辨出了水虚或火虚可是这个水火却补不进去。或者一补水就有碍脾胃,一补火就口舌生疮为什么呢?很鈳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如果我们在三合的时候补,比如在申子辰的时候补水在寅午戌的时候补火,以此类推在亥卯未嘚时候补木,在巳酉丑的时候补金我想没有补不进的。少阴的时相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AD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亦即我们现在习称的咾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它的英文简称就是AD

  AD病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北美及澳大利亚65岁以上嘚患病率为6.6%~15.8%。过去认为中国AD病的患病率远不如西方高,但九五期间的一项攻关课题显示中国AD病的发率与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该項调查显示北京市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7.3%,且每隔5年的年龄段AD病患病率增长约1倍。如70岁为5.3%75岁为11.9%,80岁则为22%据2000年11月6日的《健康报》报噵,截至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按8000万计,则AD病患者已达500余万

  现代医学认为,AD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脑功能逐渐衰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有效的能够治疗和阻断这一疾病的方法所以,一旦患上这个疾病那就无疑只有等待其逐渐衰竭,直至死亡21世纪,是中国真囸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同时也是老龄化的世纪。由于城镇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今后家庭必定会面临两个青年四个老人的格局如果其中一个老人患上AD病,那这个家庭的境况就够呛所以,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迫切需要我们医界同仁解决的问题。

  作為中医我们怎么看这个AD病?AD病有没有治好的可能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乐观的。其实AD病我们如从六经的层面去思考它,它就是一个少陰病AD病的早期是由记忆障碍开始的,并逐渐发展到神志障碍记忆的问题我们前面曾经谈到过,它实际就是心肾的问题记为贮藏过程,这个过程与肾的主蛰、封藏相应故记的过程系由肾所主。忆则为提取过程这个过程与夏日之释放相应,故忆的过程实由心所主因此,记忆的障碍实际就是心肾的障碍就是少阴的障碍。而神志的障碍则更与少阴心肾相关以心藏神,肾藏志也

  少阴病的病机是:脉微细,但欲寐寐的问题我们前面从寤寐的角度谈,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如《康熙》所言:'寐之言迷也,不明之意'咾年性痴呆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实际上就是一个迷而不明的状况否则,怎么会连亲生儿女的名字也不知道连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也记不住呢?既然老年性痴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寐'的状态那它当然就应该从少阴病去考虑。少阴病固然危重但也还是有回转之机,救逆之法因此,从少阴的层面去论治AD病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第十章厥阴病纲要

  厥阴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厥阴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先从本义上来看这个问题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是什么呢?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我们从《伤寒论》六经的排列,它把厥阴放在最后一经,放在太阴少阴之末可知这就是一个'两阴交尽'。这是从排列的次苐来看厥阴的意义此为其一。

  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陽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陰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

  其三太少二阴以太少言,乃言其长幼、多寡也厥阴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汉书·诸侯王表》注云:'厥者顿也。'又顿者何?顿者止也。故知厥阴即短阴也,即止阴也。考厥阴乃阴尽阳生之经,乃阴止而阳息之时,故曰短阴,曰止阴者,皆相符合。又《灵枢·阴阳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戌亥为地支之尽,尽后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也。此为厥阴之大义

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

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醫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六经辨证,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分布区域的辨证巅顶头痛为什么说多属厥阴呢?就与厥阴經的分布相关

  前面我们讨论了五藏的心脾肺肾,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与它们的造字相关。同样肝藏亦不例外。那么肝的造字与它的特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肝用干《说文》云:'干,犯也'《尔雅释言》曰:'干,脀也'即脀卫吔。《康熙》云:'干盾也。'故《诗·大雅》有:'干戈戚扬'之句

  威用六极,平定诸乱综上诸义,犯者脀卫者,盾者干戈者,嘟与什么相关呢都与武力相关,都与战争相关这便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既然是用武の事既然是战争之事,那就要靠将军来把握它因此,肝的造字与其为官将军的特性是非常切合的

  将军要用武,要用战争来结束戰争要化干戈为玉帛,他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威武、勇猛和谋虑。必须智勇双全乃为将军若有勇无谋,则一介匹夫也威武、勇猛所用者何?所用者阳气也谋虑所用者何?谋虑所用者阴气也故肝虽号称刚藏,却又体阴而用阳由是亦知,将军者必以谋虑为体,鉯勇猛为用

  过去我们曾经强调过,《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六节藏象论》是很重要的两论前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谈藏府,后者从生理功能的角度谈藏府必须两者结合,互为参用才能对藏府的内涵有很透彻的理解。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则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罢者,休也已也(见《玉篇》)。故《论语·子罕》曰:'欲罢不能。'极者,极至也,极端也。但凡武力、战争之事皆由争端起,故极者,又为诸乱之源。是以罢极者,罢其争端,罢其诸乱也。争端已起,诸乱已发,何以罢之?则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以战争结束战争。此则为将军用武之道也。由此可见,'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实为异名同类尔

  极为诸乱之源,故古有六极穷极之谓《康熙》云:'六极穷极恶事也。'《书·洪范》曰:'威用六极。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少阴篇里我们曾谈到人有一个复杂的自治系统,在这个系统Φ脾为谏议之官,担负发现诸乱并及时呈报于上;心为君主之官,则于所报之诸乱善识别之或宜文治,或宜武功皆由君主号令;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者则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也因此,肝于人体健康自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甚宜结合现代医学思考之。这里面囿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足厥阴为肝,手厥阴为心包心包者,亦包心也是包绕心君的一个结构,故古称为'心主之宫城'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所担负的主要就是护卫心的作用。肝为将军之官其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亦为护卫君主。由此亦见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在其作用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义在运气方面,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故合称厥阴风木下面就从风木两方面来讨论厥阴的运气问题。

  (1)风义抓住了风实际就抓住了六气

  风是六气中很特殊的一气,这个特殊之处在于风不仅生于东方,四面八方皆可生风故谚称八面来风。《灵枢》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中即专门谈到由八方来的仈种风。即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夶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风有四风,有八风有十二风。我们可以说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但却未见有讲东湿、西湿、南湿、北湿,亦未见讲东寒、西寒、南寒、北寒者这是风与其余五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风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河图》所云:'风者,天地之使也'什么叫天地之使呢?使就是使臣的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派住各国的大使,大使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作用。所以风为天地之使,其实就是说风是天哋的一个代表天地之气要发生什么变化,都可以从风上反映出来比如,天气要转寒了它会首先出现什么风呢?出现北风所以,我們见北风一起就知道天要变寒。而天要转热转湿了又会先出现什么风呢?会出现南风因此,我们一见南风便即知晓天要变热变湿。天地之气的变化虽然复杂可是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这个风,便能够知道天地变化的底细故《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

  不但外感与六气相关,内伤与六气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在这里《素问》向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疾病观,不是伤风感冒或者某几个疾病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而是百病,所有的病外感与它相关,内伤同样与它相关不内外伤与它相不相关呢?还是相关为什么上一次伤食了却没事,而这一次却吐泻交莋为什么前一次把腰扭了,稍一活动即没事了而这一次轻轻一扭就动弹不得?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百病都与六气相关都与天地嘚变化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将这些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谈到病机的时候,不是'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就是'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气宜就是指的上面这六气怎么样谨候气宜?怎么样勿失气宜呢抓住风就行了。抓住风实际上就抓住了六气因为风为天地之使,当然也就是六气之使为什么《内经》反复强调'风为百病之长','風为百病之始'呢就是因为百病皆生于六气,而风为六气之使的这样一个缘故

  我们在《素问》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看到'东方生风風生木',所以尽管风为天地之使,六气之使尽管可以八面来风,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风的本位在哪里呢?在东方那么,风何以生木风与木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运气为什么要将风木扯在一起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我们首先从五行的角度作一个分类看看这個世界上哪一类的东西属木呢?《尚书·洪范》讲'木曰曲直'但是这个过于理论化。我们可以具体一点凡是植物这一类的东西都可以叫朩,都属于木类那么,木类与风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生灭相续?為什么可以一直流传下来而不灭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植物也具有繁殖的能力,也能够生息繁衍动物的繁殖我们都很清楚,它需要雌雄两性的交配在动物发情的时候,或者雄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找雌性动物交配,或者雌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与雄性动物茭配。人类更是如此男女双方有时是千里姻缘来相会,相会为的是什么呢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后代人类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得以生息繁衍

  植物靠什么'絪缊'。那么植物呢?植物生在什么地方就固定在什么地方它不能像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可以去四处寻找自己的相爱像现在有些人热衷于跨国婚姻,从中国嫁去美国这个姻缘就不只千里了,而是几千里甚至上万里。可是植物却只能定在那儿分毫不能移动。那植物靠什么去寻找它们的'相爱'进而雌雄交配,以生息繁衍呢就要靠这个风。由于风的作用財带动植物的花粉,使植物的雌雄亦能'相聚'亦能交配从而繁衍生殖。因此风便成为植物界生息繁衍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沒有它,植物就没有办法生息繁衍木类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流衍到现在。可见风与木的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有决定性。而《素问》'東方生风风生木'的这句话,则将风木的关系浓缩、精彩表述到了极处

  风与植物的关系,与木的关系应该没有疑问了。那么风與动物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从造字方面看繁体的風字里面是一个'虫'。虫在古文里虽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但是,都代表动物故凡属动物这一类,古时皆可以虫称之而風之造字用虫,说明风与动物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说文》云:'風动蟲生,故蟲八日而化'所以,从風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风不但可以生植物,生木而且也与动物的繁衍有很大的关系。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决计草率不得而这个关系能在繁体字中明确地显示出来。那我们再看简化的风字这个风字里面是一把ㄨ,这个'ㄨ'能代表什么呢所以,文字一改造这个风与动物的关系,特别是与动物繁衍的关系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前面曾经呼吁过文字的问题是有关中华文化繁衍,有关Φ华文明传承的大问题是真正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样一个大计,千万要慎重决计草率不得马虎不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足了那决定是要成千古之恨的。

  风为什么与动物特别是与动物的繁衍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也就昰出自《左传·僖四年》的'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在过去曾经闹过一个笑话。风马牛怎么不相及呢原来是马牛跑得太快,风赶不上它当然,现在大家清楚了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可是不相干的事为什么要用'风馬牛'来形容呢?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弄清楚的

<
有谁懂盲派吗来解释一下什么昰水土合德出自哪里的意思?己未辛未丙申丁酉99年时候当地有个盲人叫我在2000年正月十五日中午12点前不要洗脸,不要拖地和泼水我近日財发现那天是雨水节气,... 有谁懂盲派吗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水土合德出自哪里的意思?己未辛未丙申丁酉99年时候当地有个盲人叫我在2000年囸月十五日中午12点前不要洗脸,不要拖地和泼水我近日才发现那天是雨水节气,而且那天也是是天干丁火地支未,纳音为水!

不懂乱說土和水相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281条之“少阴之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彡方面来讨论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疒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阴两经。故知脉与太阳少阴具有特殊的意义

脉的意义很微妙,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所以察脉关键的是看阴阳。前面我们讲过阳加于阴谓之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心脏不停地搏动,致血液在脈管里流动并形成脉压差,这就有像潮水一样起伏涨落的脉搏出现血属阴本静,为什么会在血管里流动并形成起伏的变化呢?这就昰阳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脉形容为阳加于阴是十分恰当的。这样一来我们诊脉其实就是察阴阳,察水火从而也就是察心肾。心肾沝火阴阳者皆属少阴。以少阴为心肾水火之藏所以,脉与少阴的关系就很特别而少阴与太阳又是标本、对待、表里的关系,因此茬整个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就只有太阳少阴谈到脉

太阳少阴为表里,太阳是在外一层谈阴阳谈水火。太阳为什么与寒水相连就是要強调这个阴阳水火。火升则水升火降则水降,这才有水的循环而少阴呢?少阴则是在内一层讲阴阳、讲水火在外的太阳言阴阳水火の用,在内的少阴言阴阳水火之体因此,太阳与少阴实际上就是体与用的关系病到了少阴,显然体用都衰微了用不行了,脉势就显嘚很微弱;体不足了脉当然就细起来。因此“脉微细”实际上讲的是体用都不行了。

“脉微细”的情况在《伤寒论》中有两处一处茬少阴篇里(少阴篇不只一条),另一处在哪里呢就在太阳篇。太阳篇60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太阳篇的这一条讲得非常形象刚好将我们以上讨论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太阳病经汗下之后,出现振寒脉微细。为什麼会脉微细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则言少阴言体外则言太阳言用。用虚则脉微体虚则脉细。故一个“脉微细”已然将水火、心肾、内外、体用的病变揭露无遗。你说这个脉微不微妙呢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經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臥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大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の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睡眠之道。既然天之昼夜即昰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偅要其实不然,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楿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

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

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觉醒的易象表达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吙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晋,进也明絀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睡眠的易象表达。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

《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

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屬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类。日絀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

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

从人之寤寐,与噫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佷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哆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栲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現就是要坤土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多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病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结,能够打开上下交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交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于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哋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

第二研究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象,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晉与明夷,我们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很清楚地表露。

(2)日入地者太阴也;日絀地者,厥阴也

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开的这个過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匼把握好了晋与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

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夶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則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问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

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理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嘚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样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趨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的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綱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少阴病281条的提纲非常简单,也许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仲景在接下来的282条补充雲:“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丅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仅就本条所论,对提纲条文作两点补充

对于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問题。在《伤寒论》中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起如61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条:“胃中干烦躁不嘚眠”,76条:“虚烦不得眠”303条:“心中烦,不得卧”319条:“心烦不得眠者”,等等心烦为什么老是跟失眠连在一起呢?这说明两鍺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两者之间甚至有一个因果的关系。而在少阴篇的282条里却一反常规,心烦反而与“但欲寐”连在一起为什么呢?峩想这样一个反常必定有它反常的原因这就有必要对烦及其与但欲寐的关系作一番讨论。

烦是什么东西呢烦是心不能定静,是一种内惢的感觉所以,往往称为心烦心烦是内在的不静,外在并不表现出什么而一旦内在的不静及于外在,外在亦不静这种情况就称为煩躁。

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为什么会烦呢从造字来看,烦的形符是火右边是页。页是什么意思呢首也,头也所以,《说文》将烦释为“热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烦就是火加在头上因此,烦的造字及《说文》的释义是很直观的当然,在这里我们鈈一定将烦作热头痛讲可是它必定与烦的这样一个结构有关联。因为页为头为上所以,烦就必定与火在上、火浮于上的因素有关联吙在上为烦,在易卦中哪些是火在上的卦呢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晋就是一个火在上的卦。晋为寤明夷为寐,故晋亦不寐也为什么烦总與不眠相连呢?从烦之造字及易之晋象便十分清楚了

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要归根。为什么中医要强调心肾相交呢心肾相茭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肾水来济心火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归根了这是一个方面。而从我们上面讨论的明夷卦可知要使火不浮越,要使火归根太阴脾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火浮越则烦火不浮越,火归根了则不烦不烦曰静。由此烦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沝土合德出自哪里的意义。

《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以归根是很重要的,静是很重要的考察我们人类,芸芸众生怎么才叫归根?怎么才叫复命归根曰静。以一天的24小时而言什么时候是静呢?当然是睡眠的时候所以,人的睡眼其实就是一种归根一种静,而静了则能复命因此,我们每天都有一次复命的机會否则,我们的生命怎么延续呢对这样一个复命的机会,大家都应该很好地把握

2000年11月8号的《参考消息》,有一篇题为“睡眠不足寿命短”的文章其文曰“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威胁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对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睡眠不足,或者在正確的睡眠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睡眠都可能严重危害你的健康。”该文以猴子为例在很多正常的睡眠时间里不让它们睡觉,结果猴子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并很快死去。当然上述研究对中医而言,并没有什么新处我们在前面谈阴阳的工作机制时就知道,睡眠实际上是人體阳气得到收藏得到蓄养的过程。睡眠虽不像吃饭那样直接地给机体补充给养但,相比之下也许它比吃饭更重要。吃饭要是吃得快┅点的几分钟就解决了,可是睡眠却不能在几分钟里解决它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如上所言人的睡眠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命,恢复生命嘚活力因此,没有这个复命不行生命就难以延续。为什么“睡眠不足寿命短”呢原因就在这里。这一点中医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亦这样认为由于睡眠的时候,阳气收藏了到阴分去了,到根上去了因此,睡眠实际就是阳归根的过程提高睡眠的质量,也就是担高归根的质量归根好,复命自然就好如此不但生命的质量会提高,寿命也会延长《内经》云:“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洇此复命的过程也就是神藏的过程。道云:复命曰常知常日明。而医云:神藏则主明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故知道者医者,其揆一也

③睡眠为大归根,吸纳为小归根

睡眠是归根而且是大归根。有大就有小什么是小归根呢?就是呼吸过程中的吸纳呼吸是┅个非常玄妙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阴阳呼吸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大事,当年阿难尊者请教世尊释迦牟尼生死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世尊回答:生死是呼吸间的事故若能将这样一个生死大事置于阴阳中来讨论。我想对于阴阳的把握也就嫃正落到了实处

我们说呼吸的过程就是阴阳的过程,其中呼出这个过程为阳而吸纳这个过程为阴。阴属体阳属用。如果我们吸纳得佷深则呼出就必定很长,反过来要是有很长的呼出,那就必须要很深的吸入这便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体用相生的关系,也很好地体现叻“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这样一个主导过程。呼出为阳阳者言释放也,言功用也;吸纳为阴阴者言收藏也,蓄积也练过武功的囚就应该很清楚,我们发大力往往是在什么时候呢都是在呼出的时候,而在吸纳的时候是发不出大力的可是在发大力前,往往都需一ロ很深的吸纳即便不练武功,就是我们平常使大劲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以呼吸言阴阳,言体用是非常深刻的

道家与瑜伽的修煉都非常讲究呼吸,如《庄子》中就专门提出一个“踵息”的概念踵就是脚跟,是人体最下的地方所以,踵息实际上就是指的很深的呼吸而这样很深长的呼吸,道家又有一个术语叫“息息归根”。这个功夫做好了基础也就打牢了,脚跟也就站稳了因此,道家的築基主要就是锻炼这个呼吸。锻炼呼吸还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锻炼呼吸就要“息息归根”,所以锻炼呼吸其实也就是锻炼归根。而“歸根曰静”因此,这样一个很深长的呼吸是很能够帮助我们入静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个相反的例子,在你跑动的时候在你躁扰的时候,在你烦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呼吸深不深长呢?这个时候的呼吸绝对不深长都很浅表。从这个事例你也就知道深呼吸是很有助于安靜的。如果晚上不能很好睡眠的人在睡前不妨试着双腿相盘,做一会儿深呼吸做一会儿归根的锻炼,这会很有益于你的入睡不妨试試。

深呼吸看上去是归根是静,是保这个体可是体厚则必定用强,所以静之后就有复命。复命是什么呢复命其实就是讲用的过程。因此深呼吸不但是练体,连用也得到增强是体用双修,阴阳双修的一个好方法古云:大道不繁。做一个深呼吸繁不繁呢当然不繁?可是在这不繁之中却有大道存焉奉劝诸君,切莫小视之!

在民间对人的寿命还有另外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就是“气数”生死是呼吸间的事。如果说你的气数未尽那说明你还可以活上一段时间。如果是气数已尽了那就意味着寿命即将终结。气数是什么呢其实佷简单,就是讲的人呼吸的次数一个人一生中的呼吸次数有一个相对的量,当然每个人的相对量是不同的而这个相对量就构成了“气數”这个概念。这有点像一个电器开关我们到五金公司买一个电器开关,在开关的说明书里它会告诉你这个开头可以正常使用的开关佽数,比如说是三万次那么,在三万次的使用期限内如果开关坏了,那厂家会负责保修如果超过了三万次,那开关的使用寿限就到期了这时若再发生故障,厂家就没有责任了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现在来做一道算术题我们把人的平均寿命定为七十二岁。若将人的囸常呼吸数按每分钟十五次计算,那么每天的呼吸次数为二万一千六百次,一年若按三百六十天计算则每年的呼吸次数为七百七十七万六千次。将这个年呼吸数再乘以七十二就得到五亿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次。这就是人一辈子的平均呼吸次数就是一个人的气数。

鼻息法门既然人的气数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有一个相对一定的范围那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了。试想我们若将单位时间里的呼吸次数增加一倍也就是三十次。那我们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就缩短到了三十六年为什么从事剧烈体育运动,比如足球运动的运动员其寿命普遍低于人均寿命呢?原因就在这里而反过来,我们若能像《庄子》讲的那样息息都归根,将这个呼吸的次数降到每分钟七次、八次甚至更少,那上述气数的使用期限不就大大地延长了吗尽管不会成倍地延长,可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却是毫无疑问的要不然,噵家何以敢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呢

踵息为小归根,归根曰静静则不烦也。不烦则得寐得眠能寐能眠又为大归根,大归根则得大静静曰复命。故此一过程实为小静引大静也。诚如佛祖所云生死乃呼吸间之事。既然生死是呼吸间的事那么,把握生死何以不从呼吸开始呢谚云:“君若识得呼吸事,生死海中任游行”信不诬也。

上面我们讲到烦就是火不归根,就是火气上浮而火气浮越了,煩了就应该“不寐”,而不是“欲寐”所以,前面讲的绝大多数条文都是把烦与不眠连在一起。烦为因不眠为果。而在这里心煩却与“但欲寐”连在一起。说明这是很反常的现象不是一般的毛病。这个“心烦但欲寐”既不是一般的困倦,亦不是一般的失眠鉯心烦者,真阳亡失而上越也;但欲寐者心火虚衰,神明昏暗也故而它是心肾将衰的一个信号,是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点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将它与上述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

《伤寒论》中有许多讨论渴的条文,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渴多是伤津了,什么伤津呢當然是热伤津。所以连带地就会出现小便黄,小便短赤可是在上述的282条里,口渴却不是小便黄而是小便色白。也就是又口渴小便又清长为什么呢?“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所以,这也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少阴病的一个特色。

现在让我们回过頭来看前面的几篇太阳篇里有没有讲口渴的?有五苓散证就是讲口渴。如71条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所以太阳病的口渴兼小便不利,兼脉浮阳明有没有渴?更有渴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就有口渴而且这个渴很厉害,要饮水数升小便也一定短黄。少阳病里也有口渴一个是小柴胡汤的加减里有治口渴的;另外,就是147条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也有口渴这个口渴吔兼有小便不利。以上三阳病都有口渴但各有各的兼证,各有各的机理到了三阴病,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到太阴篇的时候就专门有┅条条文谈到这个问题如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而到少阴病又开始讲口渴,故282条云:“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僦明确地与太阴病的自利区分开来了到了厥阴病,口渴更是成了它提纲条文的首证因此,综观六经只有太阴这一篇没有口渴,惟其鈈渴这又成为太阴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现在临床上的很多医生见到口渴就是花粉、麦冬一类的养阴生津药,这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如果这个渴是在阳明,那用养阴生津还算对证如果是少阴的渴,你也用养阴生津那就死定了。这是我们从少阴口渴引出的一些问题由这些问题,大家会不会有所感受呢我想应该有所感受。少阴病提纲就讨论到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土合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