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老师李辉的课有用吗吗,对高考,不要脱子,要真

学员你好,李辉老师是新东方在线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研究生,高考英语辅导专家,骨干级名师 "高考英语"系列课程主讲教师。擅长以理工科思维破解英语学习及高考应试密码,对高考英语有着深入而独到的研究。独创"组件分析法"、"BTEEC结构化阅读法"、书面表达"五步造句法"、"三步构思法"、"亮点提纲法",操作性强,提分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你可以在李辉老师的公开课主页观看老师的免费公开课,体验一下课堂效果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

试听新东方在线李辉老师免费公开课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新东方网校koolearn)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 写作以传记、随笔为主。1977年参加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1978年2月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调至《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2016年10月退休。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一书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3年散文家”奖项。

2月6日,著名学者李辉、著名编辑家叶开以及资深媒体人丘眉正式发起“返乡画像”,呼吁创新“书写”故乡。

张新颖、梁鸿、白岩松、梁永安、孙良好、薛晋文、张欣、汪成法、赵普光、谭旭东、赵建国、严英秀、刘海明、陈晓兰、曾英、唐云、徐兆寿、胡智锋、辜也平等与李辉共同成为首批“返乡导师”!带领首批近20所高校学生,共同推动“乡”里青年知识分子的报告!

从导师李辉开始,《头号地标》将陆续推送丘眉与各位导师的对话,以对《返乡画像》的作者做出广泛的书写指导。

丘眉:李辉老师,您一直特别关注区域文化的状况,这是否是由于“忧吾乡”以及“他乡”?您的故乡区域文化保留的现状怎样?

李辉:我的故乡在湖北随县,原来属于襄阳地区,现在改为随州市,成为湖北新的地级市。当地的文化深厚,擂鼓墩曾侯乙编钟、叶家山考古等,都是轰动考古界的大事件。还有每年举办的神农文化节,也是随州的一张名片。农村渐渐城镇化,诸多民俗、方言都在消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令人忧虑。方言没有了,地方戏曲、民歌也将消失,如何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恐怕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大事。

丘眉:您跑了全国的多少个县城?您认为目前区域文化仍然较为凸显的是哪个区域?最叫您遗憾的是哪个区域?

李辉:我应该说几乎跑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区,除了吉林和宁夏。到底去了多少县城,也难以统计。去的比较多的,除故乡湖北之外,湖南、河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甘肃、四川、安徽等地,应该比较熟悉。最令人遗憾的是安徽的徽州,三十年前改名为黄山市,这也是我二十年来一直呼吁恢复的地名。我发表《可惜从此无徽州》是在1998年4月,今年正好二十年。我编选了一本我所写关于地名的文集,书名就叫《可惜从此无徽州》,另外还编选了《何处是徽州?》,不少人写徽州的前世今生,希望今年以这两本书,再次引起民间的关注,争取早日恢复徽州这个悠久的历史地名。

丘眉:您将怎样推动您的故乡的区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又将怎样推动更为广泛的区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李辉:故乡区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关键在于民间力量是否重视,同时,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否重视,有何研究措施,更为重要。只有政府与民间集心合力,区域性文化的传承乃至更新拓展,才有可能。

丘眉:您会以怎样的标准来甄选您所指导的《返乡画像》书写学生?您希望他们从怎样的细点切入?

李辉:我希望学生回到家乡,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浮光掠影,而是要深入更深入,多和前辈聊天,尽可能地录音,老一辈经历的故事,如果不讲出来,就非常遗憾。只有多的故事,多的细节,多的场景重现,返乡画像的写作,才能更具丰富性,有历史衔接。学生们的书写也更有意义,不仅是描写故乡,也是自身情感的升华,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回报。

丘眉:您怎么理解当下的“乡愁”?

李辉:我多年来一直呼吁不要乱改地名,湖北的荆沙恢复荆州,襄樊恢复襄阳,实际上就是让地名与丰厚的历史文化不脱离,这其实也是乡愁的一部分。我写过一篇文章《地名,我们回家的路》,意思就在于此。所谓乡愁,是和地名密切相连的,也是与在那里成长起来的人们相连的。同时,许多早已离开故乡,甚至几代人远离故里的人,他们心里都少不了“乡愁”。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回到故乡寻根,道理就在于此。原文化部长周巍峙先生,九十岁那年还特意回到徽州寻根,其情感与意义,就在于此。

丘眉:您怎么看待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现状?青年知识分子返乡,深入报告“乡愁”,您认为对于区域文化以及乡村振兴将会产生怎样的推动力?

李辉:返乡是一种愿望,能否真的起到作用,还要看自己与家乡的情感有多深,对家乡的了解有多深。我想只有这些与自己交融一起,相互纠缠,他就会写好“乡愁”故事。或许某一个支撑点,就可能导致文化的振兴。当然,任重道远,需要扎扎实实的、持之以恒的耐心,把每一个事情做好,做圆满。寄希望于所有参与者!

作者 | 丘眉 出品|头号地标

人文指导 | 叶开(中国顶级文学编辑)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道精品课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