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发现助听器为什么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发出的声音是不是正常?

1、正常听力在20分贝以下的声音能听得十分清楚;轻度听力损伤对2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中度听力损伤对4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高度听力损伤对6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所以一定要根据听力损伤程度,因人而异配戴助听器。

2、刚戴助听器的时候应该先在一些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去聆听声音,以使自己慢慢的适应助听器,比如听一些水声、敲门声等等,做到声音的单一。

3、刚开始助听器的声音要调在最小的位置,然后再逐渐调大,直到调到最合适为止,这大概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去不断感受不断调整。

4、由于听力受损程度的不一样,需要矫正的功能也有差别,有的只需要放大功能,放大外界声波,增强声音强度;有的则需要补偿功能,只是对频率损失进行补偿;有的要求自动增长,对外界过大声音自动抑止,对噪声进行过滤。所以要因人而别,对特定功能需要定位。

老年人适应助听器4方面要遵循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前需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验配。“验配”是指在助听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状况的助听器。另外,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的老年人对声音的分辨力较差,除需使用高清晰度及带特殊电路的助听器外,还需要一定的训练过程。

2、习惯后音量逐渐增大

老年人刚佩戴助听器不可将声音调到太大。助听器能放大所有声音,的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突然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会很不适应,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老年人初期佩戴助听器音量应适度调小,待习惯后再逐渐。

3、先适应时间由短到长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有一定的适应期。初期佩戴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和原有听力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因此,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适应期内助听器佩戴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待耳朵习惯后再逐渐延长时间。

老年人由于长期处于“安静的环境”中,所以,佩戴助听器初期喧闹的环境会使老年人感到不适。因此,建议佩戴助听器后不要急于到闹市中去,先听一些简单的声音,如鸟鸣、水声等,待适应度增强后再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等复杂的活动。

1、要选择佩戴和操作方便、价格适中、维修服务好的助听器。

选择助听器时,首先要看其调整音量的开关是否灵活,的更换是否方便(一般的电池可用150―250个小时)。佩戴助听器后,听距离1米左右的声音时,应该是声音清晰、柔和、自然、无杂音、不刺耳。也可通过助听器分析仪来对助听器进行检测。目前,在国内供个人使用的助听器主要有盒式、耳背式、耳道式、式、骨导式和可编程的式等,家长可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喜好选择不同的种类。

2、可依据耳聋的性质选择助听器。

2.1、感音神经性耳聋者,可根据其听力缺失的程度选择不同功率的助听器。听力缺失越严重的,所需助听器的功率越大。中、重度耳聋者,若两耳听力缺失比较均衡,可选配双耳助听器;若两耳听力缺失不均衡时,可选择听力缺失较轻的一耳佩戴助听器;轻、中度耳聋者,若两耳听力缺失不超过50分贝时,可选择听力较差的一耳佩戴助听器;若两耳听力缺失相等时,可选择言语识别率较好,气导、骨导阀差较大,动态听力范围较大的一耳佩戴助听器。

2.2、耳蜗及听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传导性患者,如外耳道狭窄、耳道闭锁、长期流脓、听骨链发生病变等,可选用骨导助听器。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助听器是要经过验配才能戴的,没有经过验配的不建议佩戴,声音太大可能是放大过度引起的

助听器要专业的验配才行,需要根据听力情况调试的,损失的频率不同补偿也不同,舒适度也会高。

助听器不是随便乱带的,要科学验配,精准调试。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那个声反馈,耳塞不密封,或者听力太重是导致啸叫的根本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为什么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