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x=21解方程程43-(18-5x)=70

七年级上数学应用题及答案70道

1.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墨用电户四月费的电费平均每度0.5元,问该用电户四月份应缴电费多少元?

2.某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年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

设送货人员有X人,则销售人员为8X人。

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有14名送货人员,112名销售人员

3.现对某商品降价10%促销,为了使销售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百分之几?

所以,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4.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两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2%,甲.乙两商品原单价各是多少/

设甲商品原单价为X元,那么乙为100-X

5.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5少30人,如果从乙车间调10人到甲车间去,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就是乙车间的3/4。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

设乙车间有X人,根据总人数相等,列出方程:

等式左边是调前的,等式右边是调后的

6.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列方程)

答:A,B两地路程为288

7.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8.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x个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9、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10、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11、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13、一辆时速是50千米的汽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2小时前开出的一辆时速为40千米汽车?

14、小东到水果店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贵0.5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时到达中点。甲几小时到达中点?

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如果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那么4小时后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时,求乙的速度。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还多3米。问原来两根绳子各长几米?

原来两根绳子各长21米

18.某校买来7只篮球和10只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问每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小明家中的一盏灯坏了,现想在两种灯裏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1瓦(即0.01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60元;另一种是60瓦(即0.06千瓦)的白灯,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节能灯售价高,但是较省电;白灯售价低,但是用电多。如果电费是1元/(千瓦时),即1度电1元,试根据课本第三章所学的知识内容,给小明意见,可以根据什麼来选择买哪一种灯比较合理?

(2) 总电费(元)=每度电的电费(元/千瓦时)X灯泡功率(千瓦)X使用时间(小时)

(3) 1度电=1千瓦连续使用1小时

假设目前电价为1度电要3.5元

如果每只电灯泡功率为21瓦,每小时用电则为0.021度。

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平衡点问题,目标是从数个决策中找出各个平衡点,从不同的平衡点选择中来找出较优的决策。

这个方程的意义就是,当使用节能灯和白灯的时间为A小时的时候,两种灯消耗的钱是相同的。解方程。

也就是说当灯泡可以使用小时即48.47天的时候两个灯泡所花费的钱的一样多的。

那么如果灯泡寿命的时间是48.47天以下,那么白灯比较经济,寿命是48.47天以上,节能灯比较经济。

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墨用电户四月费的电费平均每度0.5元,问该用电户四月份应缴电费多少元?

1)某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年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

设送货人员有X人,则销售人员为8X人。

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有14名送货人员,112名销售人员

现对某商品降价10%促销,为了使销售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百分之几?

所以,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两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2%,甲.乙两商品原单价各是多少/

设甲商品原单价为X元,那么乙为100-X

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5少30人,如果从乙车间调10人到甲车间去,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就是乙车间的3/4。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

设乙车间有X人,根据总人数相等,列出方程:

等式左边是调前的,等式右边是调后的

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列方程)

答:A,B两地路程为288

1.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2.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再一次数学测验中,老师出了25道选择题,每个题都有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老师的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题给4分,不答或答错一题倒扣1分,问:

(1)一名同学得了90分,这位同学答对了几道题?

(2)一名同学得了60分,这位同学答对了几道题?

2.光明中学组织七年级师生春游,如果单租45座客车若干辆,则刚好坐满;如果单租60座的客车,可少租一辆,且余15个座位。

(1)求参加春游的师生总人数

(2)已知4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天25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天300元,单

(3)如果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那么两种客车分别租多少辆最省钱?写出租车方案。

3.一张圆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腿组成,如果1m三次方,木料可制作圆桌的桌面50个,或制桌腿300条,现有5m三次方,木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圆桌多少张。

(1)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握什么?

(2)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有那些?

4.有一个三位数,其各数位的数字和是16,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的和,如果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那么新数比原数大594,求原数。(一元一次解答)

5.把99拆成4个数,使第一个数加2,第二个数减2,第三个数乘2,第四个数除以2,得到结果都相等,应耿怎样拆?

1.(1)解:设该同学答对X道题,根据题意答错的为(25-X).

(2)解:设该同学答对X道题,根据题意答错的为(25-X).

2.根据题意设租45座客车为X辆可坐满,则需X-1辆60座的可余15空座.

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要过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①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以用m/n(其中m,n是整数,n≠0)表示有理数。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四舍五入遵从精确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而不是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5x=21解方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