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野中国国际电视台待遇怎么样早教早教适合1岁的孩子吗?

    近年来,各地相继兴起的幼儿园体制改革,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各类民办园像雨后春笋般应时而生。民办幼儿园的产生,在社会上特别是幼儿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震荡,诧异的目光、纷纭的议论接踵而至,使幼儿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育者及管理者作了调查与分析,对民办园作出了是非的判断。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前提

    从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看,民办幼儿园要健康发展,涉及到政策、法律、经济、舆论等诸多方面。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外部环境已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似乎也觉得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即将来临,但一旦真的改革了,又觉措手不及。其根本原因是观念和认识落后于现实,因而必须加强学习市场经济学,探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到教育体制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体制改革,无论是公办园转制或是股份制,还是租赁承包和个体买断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民办幼儿园就是幼儿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促进了办园体制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的多种教育需求,激发了幼儿教育的竞争和发展。不能因改制中存有一些问题而对改制有所偏见,特别是对民办园在舆论上贬多褒少,或是一无是处,更不能片面地认为是政府甩包袱,而在情绪上对改制埋怨、甚至抵触。可以这样说,只要把握好幼儿园体制改革中的各个环节,规范操作,是可以达到改制的预期效果的。通州市的幼儿园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全市有28所幼儿园以转制、股份、出售等不同形式进行了改制,当时在全市也曾引起了强烈的震荡。但“阵痛”后,全市的幼儿教育又是一幅崭新的画面,改制后的幼儿园与改制前相比,无论在园舍的更新还是在员工的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办园的竞争力,促进了幼教事业的发展。诚然,对待任何事物,都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搞一刀切。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幼儿园实际情况而定。

各地政府应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依法对民办园进行行为规范和宏观管理。诸如按规定进行资格审查,按程序进行审批等。对园长、教师的资格要宏观把握,对师生比例、教育的投入、教师的基本工资应有明确的规定。对改制中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不能姑息迁就,要依法治教,违法必究。以确保民办幼儿园的健康、稳步发展。

    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应在鼓励支持民办园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布局。立足区域特点,确立发展目标,使民办园的数量、规模适应社会需求,防止在同一区域内相同类型的幼儿园过于集中。

    2、正确定位。了解公众心态和承受能力,了解生源数,以保证民办园在办园规模上合理定位。

    3、趋势预测。研究当地的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民办园的发展趋势、速度、规模作出预测。

    4、信息交流。提供公办园及各类民办园的办园情况,以便幼儿园之间进行比较,寻求民办园办园的新途径,以不断提高保教质量。组织办得好的公办园免费向民办园开放,让民办园在各种信息交流中寻找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民办园的条件设施参差不齐,个别园所财力雄厚,设施豪华,幼儿的游戏设施及各种功能用房一应俱全。而那些资金薄弱的园所,连每班一只收录机也不能满足,只能凭屋收小孩。对条件差的民办园,政府在督促举办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直接资助或间接资助。诸如提供优惠政策、免收管理费及某些税费、捐赠幼儿游戏器材及电化教具等。

幼儿园体制的改革不是定位在政府甩包袱上,而是要建立更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因而,各级政府对民办园不能撒手不管,而要给予扶持。教育行政部门切不可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管理好公办园,对民办园则轻描淡写,任其自生自灭,更不能将民办园视为公办园之下的“二等园”,而应一视同仁,将民办园与公办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民办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在职进修、评先评优等均应按《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执行,此条例第十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改革幼儿园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各类民办园的评估体系,培训一批合格的督导评估人员,对各类民办园定期进行有效的督导评估,使民办园沿着合法、科学、规范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科学的内部管理是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关键

   体制改革后的各类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园长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与地方行政联系密切,也就是园长不需要对任何官员直接负责,她更多的是依靠教师、家长、社区来开展工作,幼儿园的自主权相对扩大。因而,园长对幼儿园的管理及其自身的监控,将成为影响民办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为园长在内部管理中应切实做到:

各类民办园的园长,应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办园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要以幼儿发展为最终目标,围绕此目标,一方面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育经费的投人,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切不可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走人民办园的误区。另一方面,要将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引入幼儿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诸如:人事、财务、招生、安全、消毒、奖惩制度等,以此来明晰个人的工作,规范个人的行为,切不可以老板自居,居高临下,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在幼儿园改制过程中,教师的流动性较大,频繁的人员调换,会使幼儿园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群体,对幼儿教育也缺乏长远的规划。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民办园应逐步建立一种确保师资稳定的机制,建立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在引入聘任制、考核制、责任制等管理机制的同时,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举办者不能以压低教师工资来降低教育成本,要根据教师的工作现状、教师的职称等给予适当的待遇,并建立工资晋级制,可根据教师的职称的升迁、工龄的变化、贡献的大小调整工资,让教师体会到在民办园干得好、干的时间长,则得益多。

    民办园为了提高竞争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自我进修学习的时间也受到一定的制约。民办园的举办者应创设多种机会让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满足教师不断进取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民办园应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与教育、人事等部门协调,解决教师的晋升职称、资格认定、评先评优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许多民办园为了生存,将扩大幼儿园影响,树立自身形象,抢夺生源等作为幼儿园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为此而使出新招。如教育对象向0-3岁延伸,延时服务,专车接送幼儿,全托服务,特殊护理等。与此同时,各种广告、宣传、社区活动频频出现,这些做法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急功近利的效果。然而任何教育的发展关键不在其数量的扩张而在于质量的提高,保教质量的提高则是民办园的生命线。民办园在做好宣传、服务的同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要严格按规定配备教师和保育员,按幼儿园教师的任职资格聘用教师,不能以低薪聘用老龄教师及素质不优的教师,不能随意减少教师或保育员,切忌搞“家族制”的员工队伍建设;要严格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选择教材、编制课程。

    要系统而明确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明确教师及员工该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要消除幼儿园就是看小孩的观念,取缔派一个教师看班的做法。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管理,确保幼儿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的呵护,心智上得到有益的开发。

    严格按《幼儿园工作规程》操作,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要取缔为迎合家长而进行的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取缔那些为赢利而设置的各类多余课程。

    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达到家园同步教育。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制定专题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思考、再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以确保改制时期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1、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已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和农村幼儿教育的主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已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和农村幼儿教育的主体,并带动了民办教育机构的发展。

    2、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

一是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投资,面向社会兴办幼儿园。这类民办幼儿园相对来说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较齐全,管理较规范。二是通过改制将公办幼儿园的产权进行全部或部分转让,使其成为民办幼儿园。目前农村中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采取了这种改制办法,这类民办幼儿园拥有现成的教学设施,师资大多也是原班人马,他们熟悉幼教工作,能够使幼儿园工作平稳过渡,有不少仍发挥着中心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三是公民个人利用住房、地域、生源等有利条件,依法申办家庭式幼儿园(班)。举办者自聘园长和教师,添置一定的教学设备与玩具,这类幼儿园(班)规模小,收费低,管理到位,再加上就近招收幼儿,方便了家长,尤其受到农民和城镇职工的欢迎

    3、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

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向着城镇幼儿优质教育模式发展,更加趋向于专业化,这是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办学经费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举办者投入、幼儿家长交纳的保育费、幼儿家长交纳的赞助费、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校舍质量和教育环境质量也逐渐得到提高,教学设施也呈现多样化,师资力量得到了增强。不再是以前的单纯的“保姆式”或者“家庭式”的教学。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运用到农村幼儿教学中,家长和园方开始注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特长培训活动成为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4、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管理逐步规范

    近年来,全国各地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了系列促进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制定目标任务,落实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等优惠政策,创建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资本运作和投融资体制,建立社会资本投入和取得合理回报机制、政府财政性经费扶持机制、师资队伍保障机制、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保障机制等,推动了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民办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些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对其性质认识不清的状况。有的部门把它单纯地看成是对政府财力不足的暂时补充,没有看到它与公办园同样的作用,对其没有长远的管理策略。有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把工作精力放在公办教育上,对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疏于管理、不愿管理。社会上也存在对民办幼儿教育的不公正看法,将民办幼儿教育与不规范办学划等号,影响了优质民办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2、办学理念不正确。有的投资人把农村民办幼儿教育作为新的投资热点,用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忽视教育的内涵,不以教育为宗旨。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支配下,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宗旨,缺乏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有的投资人认为办教育是个人行为,以个人意志而不是以国家意志确定教育模式,企图摆脱教育行政部门对其的管理。由此造成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不快,办学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3、法制观念不强。目前一些地方的民办幼儿教育呈现两种倾向:一方面举办者擅自办学和招生,办园规模小、教学设施差。或者先办学、后报批,造成“既成事实”,让有关部门“不批也得批”,严重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改制后,同时承诺了在一定范围内“不再新办幼儿园”等条件,影响了平等竞争,引发了许多矛盾。另外,个别幼儿园违规使用幼儿接送车、甚至超载严重。一些规模小、设施差的农村幼儿园为抢生源恶性、压价收费竞争。有的幼儿园不按年龄、超规定人数编班,不按编制规定配备保教人员。多数幼儿园没有为教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教育积累“只能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也得不到执行。

    4、布局设置不合理。与公办教育的科学规划相比,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地区的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都呈现“规模小,条件差,生源少,但布局集中”的特点,大部分村级幼儿园由于规模小,管理措施跟不上,办园质量较差。

5、办学场地不达标。由于资金、规划等不到位原因,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办学场地窄小难以达标问题。以荣昌县为例,昌元街道仁和小区号称“万人小区”,但因没有建成与之配套的小区幼儿园,使得那里的民办幼儿园只能临时建设在窄小的商业门面内。除缺乏规划外,有关部门在教育用地政策上没有制定相应文件,也使举办者征地很困难。而农村及城镇举办的家庭式幼儿园(班),大多设施简陋,教室面积、采光等达不到规定要求,幼儿室外活动场地小,安全、卫生设施不到位,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有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了赢利,长时间不投入教玩具及维修设备,幼儿的活动材料匮乏,设备陈旧,有的存在安全隐患。

6、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教职工普遍工资低、福利差,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在市场竞争形势下,不少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靠压缩编制、增加班额、降低工资等方式维持生存,致使一些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并造成了大班额、教学管理难以到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突出问题。而中小学由于需要专科以上学历教师,不少大学生以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为跳板,到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考上编制离开,即使在任也心神不定。而返聘的大龄退休教师缺乏活力,思想相对僵化落后。与公办教育比较,民办教育处于落后地位。

7、师资水平不高。目前一些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园长除一小部分毕业于幼儿师范专业(含成人幼师)外,大部分的园长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办园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园长本身没有从事幼儿教育的经验,从其他职业“半路出家”。有的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往往是举办者一人说了算,他们有的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幼教工作的基本规律知之甚少,很难把握办园的指导思想和方向目标。一些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低薪聘请经验匮乏或非专业教师,有的仅学过两三年英语、钢琴就来教学,其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有的公办幼儿园被转制后,办园者为了降低成本,解聘了一些高职称、高薪水的资深教师。教师无教案上课,课堂教学无目标,随意性大,缺少必要的教师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制度,教师缺乏交流,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教师水平达不到规定学历要求,无专业特长,有些幼儿园没有专业保育人员,有的保育人员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甚至农村婆婆、大妈参与其中,保教质量得不到保证。

8、内部管理不规范。一是管理主体不明确。在许多农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中,园长往往被举办者所取代,或者只是空设其位,徒有虚名。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统的教育教学规章和必要的监督制度。三是教学管理不规范,往往有“托儿所”或“小学化”教学倾向。一些幼儿园为争取生源或向家长展示其所谓的教学质量,热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教学,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做法严重违背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规律,危害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四是经费管理不严格,收费随意性大,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中国教育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目前国内就业压力的增大,都给教育产业带来了机会。目前教育培训市场投资热点领域主要为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考试辅导培训机构以及针对成人群体的语言培训或职业教育机构,而针对幼儿教育市场尚未有大规模的投资事件披露。不过已有嗅觉灵敏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风险投资商们正在寻求“试水”该领域的投资机会,他们不断通过解读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同教育企业的产品理念和市场生存能力。可以说,幼教产业教育市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行业投资热点。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新生代父母对培养下一代有非常强烈的消费意愿。瑞士信贷银行在20个城市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数据表明中国中产阶级除了食品之外,第二大的消费就是教育,占家庭消费总额度的15%-18%。婴幼儿早教市场的消费潜力并不亚于婴幼儿产品市场。现在,普通早教机构的收费,从每课时二、三十元到一百元不等。一些定位于外籍人士和“都市金领”的早教服务机构收费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水平。不过,中国的婴幼儿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幼教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在华东整个区域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发展特别迅速。特别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逐步进入婚育期,这些“独生子女父母”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并更舍得花钱,由此更催生了这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幼教不属于学历教育范畴,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小。公办和民办(私立)幼儿园虽然不属于学历教育范畴,在现有政策下也需要考虑一定的教育公益性,如果以投资回报为办学首要目的则要承受较多舆论压力,而且上市的可能性极小。这类机构若需要引入资金,适合具备涉入教育产业实力的私人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

亲子园、幼儿个性化培训等不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早教机构比公(民)办幼儿园更适合风险投资介入。这些机构是以亲子教育、幼儿潜能开发、家园服务为产品概念,在幼儿(胎儿)、家长、教师三方面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前儿童智力潜能并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早期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以短期培训为主,盈利模式清晰、舆论风险很小,无论直营还是加盟都比较容易复制推广达到规模化,投资机构退出机制更加多样。

    第三,幼教早教市场集中度低,还没有出现跨地域发展的垄断性企业,各类学前教育企业都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目前已有不少学前教育机构抓住市场机遇脱颖而出,如东方爱婴、天才宝贝、红黄蓝、红缨幼教等。

第四,国内幼儿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和从业观念相对保守,就职于具有稳定性和公益性的公立幼儿园是该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对于进入中国市场急速成长并且加速扩张的各类国际幼教品牌,出现具备国际素养的管理和教学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专业师资匮乏以及稳定的人才管理机制,使幼教在胎教、0-3岁、3-6岁各市场阶段都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求贤若渴”问题,对于各类幼教教育人才的需求,将促使相关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和成熟。

当前我国幼教事业发展多元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办园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多元化两个方面。除了传统的全日制、寄宿制的托幼机构,许多半日制、季节性,假日式甚至钟点式的托幼站点应运而生;办园体制上不再限于国有或集体公办,新的承包制、股份制、公私合营制、集体个人联办制等渐为主体。办园主体多元化,使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许多园所甚至将企业管理直接引入园所管理,侧重于单纯的市场调节,办园宗旨不自觉地偏离教育目标,这些将园所当作追求经济价值的“产业”并采用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的托幼机构,难免不重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在目前我国仍然沿用陈旧单一的法律规定管理着多样化发展的幼教事业,而多元化发展的幼教事业却呼唤政府高效有力的干预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关系到我国幼教发展的方向。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2015年全年0-4岁幼儿数量为8221万人。年我国幼儿数量统计如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4.5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万人,毕业生55.2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37.8万人,在校生2625.3万人,毕业生680.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万人,在校生1656.7万人,毕业生567.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374.4万人,毕业生797.6万人。初中招生1411.0万人,在校生4312.0万人,毕业生1417.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29.0万人,在校生9692.2万人,毕业生1437.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8.3万人,在校生44.2万人,毕业生5.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264.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0%。

年我国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教育部

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比上年增加1.38万所。入园儿童人数也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75.0%,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近几年,“入园难”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谈到,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短板。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提出,2015年学前毛入园率要达到60%。实际上,早在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64.5%,提早实现目标。2015年75.0%的毛入园率足见这几年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

    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比上年增加1.38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42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14.1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30.31万人,比上年增加22.28万人。

年我国幼儿园数量走势图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09年的50.9%增长至2015年的75%。

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走势图

    2015年我国幼儿早教消费市场达到1380亿元,近几年我国幼儿早教消费市场规模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30.31万人,比上年增加22.28万人。近几年我国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年我国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

    近年我国幼师专业学生数量增长较快。目前我国幼师专业在校学生规模在50万人以上,以人均培训支出4500元测算,2015年我国幼师培训行业年市场规模在25亿元左右。

年中国幼师培训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2014,全国新增幼儿园7.17万所。2011~2014年1全国新增幼儿园43131所。其中,乡村新增13899所,占比32.23%;镇区新增16945所,占比39.29%;城区新增12287所,占比28.49%。农村(包括乡村和镇区)新增幼儿园数显著高于城区。新增的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幼儿园)主要分布在乡村和镇区(占比86.55%),城区仅占13.45%;新增民办幼儿园则主要分布在镇区和城区。农村教育部门办园在全国教育部门办园总数中的占比稳步增长。2011~2014年,教育部门办园新增19672所。其中,城区仅有2328所,占比11.83%;在镇区6655所,占比33.83%;在乡村10689所,占比54.34%。教育部门办园的农村倾斜性表明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政策取向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

    2010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后,乡村幼儿园数量大幅度增加,在2011~2014年新增了1389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10689所,占比76.9%;民办3774所,占比27.15%2。教育部门办园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区域。五年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缓解。以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为例。五年来该区域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共有乡镇959个,12499个行政村。2009年仅有546所幼儿园,2014年则增加到了1287所,共增加了741所,增幅高达135%。农村幼儿园的增幅超过城区。2009~2014年,县城幼儿园增加了86所,农村幼儿园增加了655所。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已达到了84.12%。

    一、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在农村的幼儿师资队伍中,有大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这对于本来就落后的农村幼教无疑是雪上加霜。究其原因有:①在农村,人们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浓,教师体会不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崇高职业的意义所在,认为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②农村教师待遇不高,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使农村教师流失,而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③农村教师工作超负荷,平均每班人数多,成班率过高,造成了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和教学的困难,最为直接的难题就是课堂纪律,课堂纪律难以维持。④部分有能力的农村幼儿教师到城市等条件更好的地方发展。

    教师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队伍流动性大。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一方面是工资低,即使这样还不能及时发放,拖欠严重;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不被认同,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没有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幼教经费更加紧张,可能会造成农村幼儿教师经济收入的进一步下降。

    3、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农村幼儿园园长和幼儿专任教师学历普遍较城市低,获职称的教师数较城市少。其中幼儿专任教师学历多一半是高中(含高中)以下学历,而城市高中(不含高中)学历以上占多一半。在职称获得上,城市小学二级(含二级)占多一半,而农村则与之相反,并且越高差距越明显。城市和农村幼儿园长和幼儿教师学历达到研究生水平的比达到42:1;高级职称数城乡比为6:1。
在农村有城市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却盲目照搬城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办班形式、现实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活动,而是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幼儿静坐、旁听、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他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的农业文化是影响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民的观念,使得农民的观念相对传统和保守,制约了农村幼教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农”字紧密相连,它以中原文化为中轴,以农民为主体,是中国两千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系统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能有效地调节其文化与社会的相对一致性,也正因为这种大的背景,使其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环境下,农民自给自足,自己完全可以在家照看孩子,没有必要让别人来照看孩子,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同时,他们在观念上也很难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对其一生的价值。

    (二)对农村幼教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农民自身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没有能力来重视这个问题,而各级政府应该对农村幼教问题给予重视,帮助农民来形成问题,并争取解决。而现实是农村幼教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指导监督不力,缺乏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事业没有政策保障。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以问题的成功建构为基础的,问题建构对问题解决起着重要作用。社会问题建构就是使社会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各种社会策略与社会努力。这是一个不同社会行动者参与其中,针对问题情景的定义、问题事实的关注、问题原因的争论、问题利害因素的权衡、问题处理的社会动员过程。在我国,农民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很难自己建构自己的问题,只能依赖于他人的力量,即各级政府和新闻传媒等的帮助。

当前农村学前班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落后造成的,农村幼儿教师传授知识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忽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教师以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忽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往往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幼儿学习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同时“小学化”的问题长期严重存在。在教育活动中严重忽视幼儿的需要、情感的经验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和要求,由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认识到幼儿是学习的主动者,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农村幼儿家长较繁忙,知识水平、观念也较落后,他们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事事大吉,有的家长忙于农事,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教育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也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到田间地头参与劳动,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另外家长必须转变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观念,不要把幼儿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接受,教师和家长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紧、设备短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繁而广泛,丰富多姿的虫、鸟、禽;形态各异的根叶、花果;四季交替的田野,静静流淌的小河-----。让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蚱蜢、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也可以在宽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登。刚开始可设脚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渐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稻穗,给菜浇水,分捡地瓜、土豆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伺养小动物,如小兔、小鸡、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展。这是农村幼儿园开展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教给幼儿有关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粗浅知识,进行启蒙教育,本着内容的选择力求突出农村本地特色,体现农村幼教实际,贴近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做到“幼儿化”而不是“小学化”,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1、充分利用“上课”等集体活动进行教育

    农村幼儿园条件差,班级人数多,而教师多为一人一班,落实分组教学,建立活动角有困难,幼儿教育活动还是主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完成,但应努力改进。

    (1)变过去单一的活动目标为目标设计的多层次性

    如《夏天的种子》,目标可设计为:a认识夏天主要农作物的种子;b能熟练按不同标准分类;c进一步明确种子的作用。在b层目标中。因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分类能力不同,允许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进行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等。教师应仔细观察并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活动目的,获得成功的喜悦。

    过去常识教育偏重于知识的掌握,而科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帮幼儿学习学科学的技能和方法,鼓励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如《认识雷电》,不仅要认识雷电现象,而且要向幼儿适当渗透“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即光速与声速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变被动性提问为开放性提问,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言语表达。仍以《夏天的种子》为例,分类前问:“你带来几样种子?仔细观察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分类时要求:“按你的方法把种子分成两类(或三类),把你的分法告诉大家。”然后引导幼儿用语言充分表达。这类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幼儿动脑思考、言语表达,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天地,农村万物生长丰富多彩,随时能找到科学教育的好教材,到处是教育的好场所。如讲授《小草变黄了》,直接带幼儿看看园外石堆下或长在庄稼下面的发黄的小草,感知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乘凉相云》可在树荫下观赏空中巧变的云彩:像山、像马;《动物有趣的散热法》,可以让幼儿亲眼看看村里伸着舌头的小狗、张着嘴的母鸡等,有趣的散热现象就在儿童身边。这些活生生的教材,给了幼儿生动、形象的直接经验

开发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内容,自然和社会为儿童创设蕴涵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需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点去开发和利用,源于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要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认识动物时,教师就没必要再去绘画或制作一些模型讲解,而是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自己家里或邻居家里的这些动物的特征鼓励参与家庭劳动等活动,然后再回到课堂与孩子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培养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如在认识羊、兔、猪的活动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羊、兔、猪的数量、异同、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以及与人的关系等;再如,注意以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为契机,不断生成新的教育内容《我们家的菜地长虫了》、《的玉米为什么长不大》、《青蛙为什么死了》等等;引导幼儿去实地观察、探究、发现和获得相关经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四)、借助游戏、发展能力

    农村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天然、有趣、丰富、开放的活动场所,应巧借自然环境,地制易引导幼儿尝试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游戏活动器材的选择尽可能就地取材。现成的物品并不稀奇,但经过略一组装,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出许多新“面孔”,且一物多玩,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小椅子、小桌子、风琴、手帕、积木等,再搭配一些辅助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了。四张小椅子对摆,上面放一床小花被和一个小枕头,当娃娃的床,在小桌子上放上餐具,就可玩“娃娃家游戏。三装小椅子叠起来,中间插一根短纸棒当大炮即为坦克,玩具搭成机关枪,即可两人玩”打仗“的游戏。手帕架上挂满各种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开起“玩具店”。再如就是引导幼儿利用长凳做“长凳游戏”,长凳有不同高度,也有不同宽度,幼儿可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长凳往下跳或跨跳,也可选择不同宽度、高矮的长凳做“小桥”练习平衡,还可以用小桌子练习钻爬。将室外的竹梯搭在轮胎上,玩爬竹梯、过“铁索桥”等游戏。以上这些现有物品替代游戏材料,既简单又方便,二且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幼儿可以随意改选。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发展。

    2、利用乡土气息浓的自然物开展游戏

大千世界里的自然物品形态各异,随着季节的变化取之不尽、用之不尽。因此教师经常和幼儿一起亲近大自然,到野外收集可利用的自然材料,选择后年经过加工制作供幼儿在活动区开展游戏活动。日在“编织区”,教师指导幼儿用芦柴编席子、小背篓;用狗尾草编结花环、草帽,以及各种动物头饰;幼儿用玉米棒搭建小房子,小门板铺马路,几根枯树枝并排扎起来做木排,用烂泥建成一个大伺养场等等,培养幼儿建构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在“美工区”幼儿用贝壳、树叶、花、各种植物种子、羽毛等进行制作、拼贴,美工区随处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生动有趣的拼贴画,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城乡幼教整体发展,就是要改变城乡幼教分割和分治的做法以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加强城乡交流与结合,把城市与农村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大系统,建立城乡协调关系。单纯改变农村幼教而不同时改变城市和单纯研究城市幼教是不够的,必须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的幼教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幼教的需求和利益,在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幼教发展的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计划中缺乏城乡幼教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意识,这是阻碍农村幼教发展的主要根源。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发展战略。当发展开始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时候,城乡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就应该成为发展的中心议题,从而幼教发展计划本身就应该是城乡幼教协调发展的计划。

   (六)、加强对农村幼教的投入

我国还处于“短缺教育”时期,教育资源匮乏,对于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当前,要把重要精力放在缓解“体制性短缺”,对有限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政府要把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而对非义务教育,应该把经费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作为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幼儿教育,应该让每个幼儿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将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有积极的作用。

    起点的公平是基础,如果不采取措施,继续忽视农村幼教,这种起点的不公平本身就意味着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潜伏着必然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幼教的滞后状况,要在不扩大城乡差距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要特别增加对农村幼教的投入,解决农村幼教面临的生存性危机。

    截至2015年底我国民办幼儿园总数达到14.64万所,占我国幼儿园总数的65.44%。预计,2019年民办幼儿园总数将达到17.3万所。

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走势图

年我国民办幼儿园在校总人数统计表(万人,%)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政策的推动,预计未来我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将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及家长对早教的认识而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据预测,2022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将达到2632亿元。

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来精锐,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北大名师辅导,在线直播教学,让孩子从小爱上学数学.免费领取价值168元的数学思维课程.电脑在线授课,无需出门上课

还好啊,广告不知道,别的地方也不清楚。我们这边,这家机构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以偏概全,其他地方还是要具体看的。我们这边的环境、师资都很满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际电视台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