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于工作的说说你,会为自己的知识焦虑吗

无论提供“知识付费”这一心理服务的大咖的知识厉害不厉害,他都必须把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逻辑、一个人的认知的东西全部剔除掉,只留下描述性的简单表达(如果比较好玩那就更好)。当然,他也必须保留一些高层次的术语来给自己造魅,比如“迭代”、“安全区”、“舒适区”、“知识晶体”。

  说不清楚移动互联网上黑压压的人群是怎么一夜之间产生“知识焦虑”的。但他们正在各路知识网红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一片雾气笼罩的应许之地。

  庞大的“知识付费”队伍是怎么冒出社会表层的?而他们对知识的焦虑,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对此产生了困惑。

  不管怎么样,无数人对知识的焦虑,已经被做成了一个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大风口”。2016年,它开始发端;2017年,它的市场规模据评估是700亿。2018年,它还会继续裂变。“某胖”的那句“我理解你的知识焦虑”的话语,现在看来既像是开启一个市场的宣言,又像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福音。

  这在中国社会的演化轨迹中,好像隐约喻示着一些什么。既然我们都不喜欢只是浮在社会表象看问题,而是想深入社会结构深处去看一看,那就尝试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有知识焦虑,并且用“知识付费”来解决自己焦虑的那些人,我总是容易想起其他的群体,比如灵修的粉丝、鸡汤的粉丝、鸡血的信徒、爱狗者、文艺小青年。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都拥有某些独特的心灵气质。

  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我回忆了一下一位金主。他是我忠实度可疑的朋友,在北京开有两家公司。可以说,他属于这个社会精明,占有欲强,也最势利的那拨人之一,配得上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荣誉。在和他非常有限的接触里,我所观察到的就是一个关键词:焦虑。 

  他当然不是阶层上的、知识上的焦虑,而是失去了确定性。他的利益,他所处的社会位置,都跟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可是,他并不清楚,在心智上也无从把控这个结构的变化。

  所以很奇怪,明明是一个精明势利的人,疯狂追逐着世俗的利益,入世极深,但从他的嘴里,吐出的却往往是“放下”、“执念”这样的出世语言,以致于我都不太适应。

  我不太适应的原因是:很假。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他所信仰的只是他的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且治疗的只是他的假自我。他只是幻想着从这里得到了安慰、力量、神启、休息,然后,又投入到为利益而战的战斗中,从而不让自己在心理上垮掉,且还相当有层次。

  还是画一画他信仰的心理行军路线图吧:

  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确定性→他无法把控→有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焦虑→这种焦虑,构成了一个泛心理市场→作为供应商的假仁波切们出现,开拓这个市场→他的需求被撩拨,变成金主群体。

  从路线图可以看到,在这个泛心理市场中,假仁波切们扮演的是替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收拾心理后果的角色。当然啦,也正是因为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人的某些心理后果,他们才有了市场。如果人的心灵没有被某些东西所压抑,所杀伤,而是自然地生长,需要什么心理治疗师,需要什么导师呢?

  回溯一下,我的这位朋友,是因为心理层面有了焦虑,而又处于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内,并且需要找到符合阶层身份的标签,才成了需求方。没有这三个社会和心理背景,他就只是一个商人,而不会变成粉丝。

  我们问一下,如果他不变成粉丝之类的人,行不行?

  答案可能很残酷,不行。

  如果他不找一个有层次的人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结果是心理崩溃。他将玩不下去,利益市场上也会少他这样一个玩家。整个社会的运作,显然不会这样设计,也许在社会位置上可以淘汰多数人,但在心理上淘汰掉的只能是少数人。

  所以,他需要找一副心理上的药方。

  如果他找的是石勇老师这样的人行不行?行,非常行。但前提是,他得对自己内心诚实,他要的必须是真自我的生长,而不只是假自我得到抚慰。问题是这样一来,他就会有一种恐惧,他会产生一种心理保护,非理性地理解为不能用假自我玩了,可是,他在世俗上对利益的追逐,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以假自我为武器的。

  所以,他需要的只是假自我得到休息,得到抚慰,得到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而不可能真正去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我想说,这正是泛心理市场的根本特征:给假自我抚慰,给假自我感觉,给假自我层次,给假自我希望,给假自我神秘的力量。

  “知识付费”在中国社会非常庞大的泛心理市场中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有“知识焦虑”的那些患者,需要的主要是一种感觉,其次,是希望,是层次。

  “知识焦虑”患者都是哪些人呢?其实这都不需要去调查了。尽管出于职业本能,我还是去调查了一下。

  我以学“心理学”的群体为例进行一下群体分析。

  社会底层群体基本不学“心理学”,所以可以忽略。

  中产的下层,男的大多喜欢的是这个口味那个认知的心理学,“科学”的、“实验”的,多巴胺的,左脑右脑的心理学。女的大多喜欢鸡汤系、治愈系、“小确幸”的心理学。

  从原理上来说很好理解。这些人多是学生或刚出校门不久的中产后备军。他们社会价值排序并不高,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好像很“科学”的“知识”来给自己一个社会价值排序上的感觉,一种未来的希望。女的有迷茫,有小挫折小情怀,需要一种好像既可以抚慰心灵又能树立自己社会价值排序的感觉。

  中产的中层呢?他们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社会位置上,已经过了用知识来找社会价值排序感觉的阶段了,还在这样玩未免掉价。他们在社会中的视野也有所扩大,无论是稳固自己的社会位置,还是继续攀升,都既需要一种情怀,又需要一个延伸到诸领域的认知,这样才有超越性。于是,很有审美意境的文青心理学成为他们的选择。另外,赠送若干文青政治学、文青历史学、文青社会学。

  但是,中产中层和中产下层一样,要找的仍然是“知识”。他们只是追求的感觉不一样而已。

  中产上层呢?基本都是人生赢家了,他们知道知识小青年们热衷的那些“知识”纯属扯淡,文青类的东西也只是一些自我幻想。去粉这些烙下了中下阶层烙印的东西只能拉低他们的阶层位置。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接近智慧的神秘的东西,具有出世的色彩。这正是我面前所讲的那位朋友和他的同道们的选择。所以,中产上层,还包括上层社会的一些下层,要奔也是奔着神秘主义的很多东西而去。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可以是传统的“智慧”,也可以从印度而来,也可以产自西藏,带着雪山的气质。

  社会的顶层精英呢?他们的需求,已经是“智慧”+“学术”这两个关键词了。“心理学”已扩展到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社会学、经济学诸层面。

  他们面对这个社会,思考已经带有系统性,明白政治社会经济历史乃是一体,人心扩展到了这些领域中,并形成各种机制和规律。所以,他们要寻找的,已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对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得沾点学术的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似乎回到了哲学包含一切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患有“知识焦虑”的人,关键词是“知识”,而且好像是有用和可以找到感觉、希望的知识,它对应的人群,大部分只可能是中产下层,是学生和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少部分是中产中层。其他群体几乎可以忽略。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产生知识焦虑并愿意为知识“付费”。

  首先,他们基本都没有一个雄厚的家庭背景可以依靠,在阶层攀升中,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具体地说,是自己的内在实力,而这个内在实力,又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社会观念的灌输,被认定为“知识”。

  其次,他们基本都读过大学,有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模式和生活经验。

  这两点,很容易就让他们在心理上推出:我阶层不够,是因为知识不够,努力不够。

  我想我们可以说破了:所谓的“知识焦虑”,本质上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的问题。

  “知识付费”的各种大咖,其实跟鸡汤大师一样,只是一个切入了某种心灵需求的心理治疗师(当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用看似可以解决问题的姿态去制造、强化问题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提供的其实是好像可以缓解焦虑的心理服务,“知识”只是服务的内容,只是那一片片药而已。

  而知识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是阶层焦虑。知识焦虑症患者只是想用知识去解决这个焦虑罢了。

所以,“知识付费”的路径很简单。

  第一个是这样的路径:

  阶层焦虑->知识、努力的焦虑->学习“知识”的行动

  解释一下,一个人有阶层上的焦虑,会认为是自己在知识和努力上不足以进行阶层攀升,于是转化为关于知识和努力的焦虑;当自己通过付费去学了“知识”,好像得到了什么知识,也体验到了自己的“努力”后,焦虑就缓解了;而不努力去学知识,本身就产生了焦虑……

  最终,他体验到的只是“不努力学知识”的焦虑。只要缓解了这个焦虑似乎就OK了。但阶层……不好意思,已经忘了。

  我相信“知识付费”的大咖们,作为精明的生意人,对这一点是看得很准的。他们明白他们的客户要的只是得到知识和好像很努力的感觉。既然只是要得到感觉,那就只能提供感觉。

  所以第二个路径是:

  有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的知识->“干货”

  解释一下。要让一个人找到感觉,你就不能让他思考,因为他本来就排斥思考。只是用来缓解焦虑的东西,必须是很容易在头脑和心理上“掌握”的东西。所以,无论提供“知识付费”这一心理服务的大咖的知识厉害不厉害,他都必须把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逻辑、一个人的认知的东西全部剔除掉,只留下描述性的简单表达(如果比较好玩那就更好)。当然,他也必须保留一些高层次的术语来给自己造魅,比如“迭代”、“安全区”、“舒适区”、“知识晶体”。

  就像神秘主义大师们嘴巴里必须配置有“能量”、“内在”、“生命喜悦”这些词语一样,一个不会念几句“迭代”、“精进”、“舒适区”的知识大咖,其实是不合格的。

  稍有智识的人大概都明白,按这种路径去学知识,并没什么用。所谓,“学了无数知识,自己还是那个样”。所以,“某胖”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甚至被指控为“忽悠”。但我们很明白,以知识市场的方式去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逻辑上好像不通。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占人口多数的人中,很流行的一些学知识的方式。

  第一种:青年问禅师。

  反正是青年问了什么,然后禅师不说话,指了指什么,青年就“顿悟”了。

  这种套路,叫哲理鸡汤。

  第二种有两个版本。

  A版本是某某大师做了一个什么什么实验,通过观察一群人如何如何表现,得出了怎样怎样的效应和原理。

  这些原理有:原来人是畏惧权威的!原来人是从众的!原来人“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以后的行为的!它把一些常识,以及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论述过,也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所得出来的知识,都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重新玩一遍。最典型的大概是“米尔格拉姆实验”了。

  B版本是一堆时尚的名词,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跃迁”、“舒适区”,还有“高价值点”、“萃取知识晶体”、“认知的树状结构”……

  这第二种套路,叫装专业。

  第三种更有意思。就是你做了什么什么,然后有某某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是因为你大脑里的激素、神经元、电化学有了某某反应。比如,多巴胺分泌了,你才有爱情呀。

  这种套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第四种套路,有一个什么什么故事,谁谁谁干嘛干嘛了,他如何如何。于是,道理是A不是B。

  这种套路,叫故事鸡汤。

  这四种套路,除了第一种之外,现在非常流行。知识焦虑患者,受到第二、第三、第四种套路的影响尤其巨大。

不过,当知识大咖们提供给知识焦虑患者们服务时,更加简化,创新了一种形式:列出一堆“干货”。似乎,这些没有思维、逻辑、推理作为内在构成的“干货”,可以灌入知识焦虑患者的大脑中,并被他们所占有,成为他们的东西。

  但这当然是一个幻觉。

  很多人都吃过快餐。快餐当然确实提供了“吃饱”的感觉,但恐怕并没什么营养,而且饿得快。

  要解决知识焦虑的“知识付费”,快餐的层次都没达到。

  所有的那些干货,其实都是一堆碎片。利用这些碎片去认知面前随时都在变幻的世界都难,更别说,没有转化为能力的知识,终究是没用的,更多用来显示一个人“有才”,“知道的还真多啊”。

  学知识,首先是对智商的一种提升。智商是一种头脑上的实力,具体可以分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等。

  可以看出,“知识付费”对于智商的提升,也就是在记忆能力这个层面而已。但从记忆能力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本上是人就会,厉害的能力是从分析能力到把控能力这些层面。

  我给智商列出的一个公式是:

  智商=智力×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经验值。

  智力是先天因素,没办法。经验值跟经历和年龄有关。但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是最具决定性的。可是,“干货”式的那种知识,压根就抽掉了它的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没有任何情境性,更没有任何延展性。学到这样的知识,也就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碎片,它的归宿就是被迅速遗忘。

  碎片化,没有任何思维和逻辑支撑的知识,在头脑和心理上,其实都处在无序状态。而无序化,恰恰就是在我们的头脑和心理上造成焦虑的根源。

建构一种认知体系,和对世界的分析框架,胜过学无数没用的知识。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合作垂询电话(020)8研究部陈小姐或(8088)南风窗办公室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这是一个“知识”和“干货”漫天飞的时代。

许多人受困于“知识焦虑”和“恐慌”,满世界看了许多干货,也听完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在过去2个月时间里,我看到了许多事实,与许多“知识付费”和内容业的专家、前辈们进行了交流,也做了许多思考。在此,我想要把一些我的思考分享给你。

这是一篇分析,也是一篇给所有“学习者”们的忠告。

在我看来,学习行为,依据其学习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即,我听到或看到的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我某种启发,让我感觉“卧槽原来是这样啊”。

典型像我们参加的绝大多数行业沙龙,听的大部分讲座,看的大部分书和干货文,甚至参与过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够帮我们解决的都是这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叫做“构建一套健全的知识理论体系、思考逻辑或工作方法”。即针对某个具体领域如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品牌营销,甚至是历史、物理学等等方面,有人给了你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思考脉络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将具备能力去解释相对领域内出现的诸多案例和现象。

譬如,看到斯巴达300勇士的营销结束后却没有人能记住其背后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为“活动内容”本身与“产品所提供给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产生相关性。又或者,看到一条大街上的脏乱差现象和相隔不远的另一条街却整洁无比,你就会知道这可能是“破窗效应”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个层次,对于体系化的方法论和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从学习内容来说,目测仅有一部分书籍和课程可以做到。

最后一个层次,则叫做“提升具体能力”。即最终实实在在的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

所谓“知识可以被学会,而技能只能被习得”,既然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练习和教学服务了。换句话说,用户的能力提升,是经由反复多次的训练或称“刻意练习”,并经由多次反馈持续调整过后,所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这个层次,既对方法论和课程内容有要求(必须可落地),还需要加入较重的教学服务来帮助学员,只有少部分课程可以真正做到。

正因为能做到此点的产品寥寥无几,因而更多人的“能力”习得,往往都不是通过学习类产品来完成的,而是经由漫长的自我摸爬滚打后自然习得的。

如上图所示,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其产品本身所提供的价值,基本都集中在“给予启发”这个层面上。

但是,对用户来说,这真的是好事吗?

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事例来分享几个道理。

过去一年里,我输出过很多干货和案例复盘,按理来说质量都还挺不错的。不少人都会通过三节课公号后台给我留言,但在各种留言中,又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种我经常见到的两类留言:

1。老黄你好,你写的这些案例复盘感觉都是干货啊,对我帮助非常大,特别感谢!但是我想问,我现在还是一名传统线下实体店的从业者,我想要真的转行去做运营的话,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

2。老黄你好,我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从业者,看了你之前分享的案例,我正好上周牵头在公司内部去做一次线上的传播推广,整个过程基本参照案例中的做法,也规避了一些问题,整个活动的落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怎么样?上面两类留言,是否有让你感受到一些不同?

前两天,正好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我们都在得到上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席间我们谈起阅读这个专栏的感受。

朋友A说:我几乎天天都听,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有启发的,但老感觉听完了就过去了,啥也没记住。

朋友B说:我差不多每周听一次,但感觉价值也不明显。

这时候,我说:我跟你们不太一样,我听得不算多,偶尔3-4个月会翻出来听几条,但每次听都有挺大价值的。

比如说,上周X月X日的那条,里面提到马云对于“新零售”的一些观点,我听完后直接记录下来了,后面写文章时就直接用到了。另外,李翔提到的一个关于从事创意类工作如何更好规划时间,平衡一下“需要长时间深度专注投入”和“需要持续与外界交流获取灵感和信息”之间矛盾的方法,我听了之后也马上就照搬直接用上了,这两周下来,我觉得对我个人的效率提升帮助还挺大的。

怎么样?是否又感受到了一点点不太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得到的启发,永远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场景和出口,将其加以应用之后,它才能真正给你带来价值,或者说这种“启发”的价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产生了一点点电光火石般的兴奋感后就再无其他后续动作,这样的“启发”,其实也就跟磕了药后会瞬间飘飘然好一阵的感受是一样的,但药效退去后,你仍然什么也没剩下。

去年下半年,三节课的团队中入职了一位当时还在上大三的实习生,这个小男孩,基本面其实还挺不错的。

他入职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给他观看了一堂三节课的课程,主题是“活动的策划和传播”这一类的,整个过程他都挺兴奋的,觉得这个课程实在太干货了,太有用了,对自己太有帮助了。

然后,我们就跟他说,既然你觉得这么有用,那现在你来试着上手策划一个活动,推动它执行落地吧。他说好。

再然后,他就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他尝试出了好几版方案,每一次都让我们一致觉得不靠谱,到最后,他自己也很沮丧,变得有点心灰意冷。

后来我们花了挺长时间去讨论和梳理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的结论是:他其实有点越界了。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此前从未有过任何相关经验的大学生,虽然他基本面和综合素质都很好,但他其实连一些最为基本的工作能力暂时都还不具备。比如说,我要在知乎去勾搭一个大V或者找人谈个合作,我该怎么跟人说?我要管个群,群里有两个用户突然吵架了,这时我该怎么处理?还有我这个活动如果想要找个地方去推广,那第一次推广到底该如何操作,中间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而当连这些基础的落地和推进能力都还不具备的时候,给他一个方法论,他哪怕听完了觉得很有启发很厉害,但可能也无法真正去应用这些方法来完成产出。

同理,有很多人看了不少好书,包括不少大学生看完了我写的《运营之光》,觉得很牛逼,但仍然还是找不到一份运营工作,也是同样的逻辑。

这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二个道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扎扎实实的先积累和培养一些“能力”,而绝对不是一上来就去追求大量高大上的方法论。这可能会让你往上走得更稳健些。

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身边的许多高人们,如傅盛、李笑来、小马宋等人,现在在“学习”方面的投入占比,往往是70%左右的时间去关注“获得启发”,2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提升具体技能”。

我后来花了一点时间思考,也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交流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答案是这样的:

对于这些高手而言,他们在“能力”方面都已经有了自己很明确的长板和短板(比如小马宋就是喜欢写作,但不喜欢讲课),所以,其实关于“能力”方面,他们只需要考虑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就好,而往往无需再考虑去补齐自己的短板。就跟罗永浩说的似的,什么事你不擅长干,就找一个擅长干的人来帮你解决掉就好了。

另外,他们自己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甚至商业方面,也往往都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较为成熟的方法论和认知,所以除了一些全新且大家又不得不关注的领域(如人工智能)需要他们去补充一些知识体系之外,其他方面,他们基本可以不用考虑“知识体系”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们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足够多。于是,不断“获得启发”,对于他们而言,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举个例子,他们身上典型的状态可能是接近于这样的——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从中获得了6个启发,其中4个他发现自己可以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投资、平衡生活和工作节奏方面直接应用起来,且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虑的问题。于是,他迅速通过跟团队沟通、改变自己的日程、设定目标等方式迅速将获得的启发尝试应用于实践。

实践了1个月后,这些启发有的带来了成果,有的则产生了新的问题,于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总结提炼,产生了新问题的,傅盛开始重新去求解……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造和产生了很多价值,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收益。

而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甚至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小白们来说,情况可能则正好相反。

一个想要做运营的小白,也许应该优先考虑“我是否能够具备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执行类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维系、用户群的管理等)”,然后再试图搞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逻辑,背后有没有一套可以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工作方法”这样的问题,最后才更多关注“我能从哪些地方获得多少启发”。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初阶选手,也许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你的时间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们调转过来。

比如说,你应该花60%左右的时间来“提升能力”,3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获得各种零散的启发”。

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第三个道理:那些高手们都在采用并受益匪浅的学习方法,或者高手们都在说好的学习产品,也许并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具备一点判断能力,才能更好从各种学习行为中获得收益和成长。

故事和道理讲到这里,最后汇总一下,提炼一点给“知识焦虑者”的忠告和建议吧——

1。可以去大量涉足“启发”类的学习产品,但如果真的想要让它们给你带来价值,那最好能在所有的“启发类”产品之上,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比如说,我现在看书,都会记录下来一些有趣的观点、案例、情节等,这些东西在我自己写作时往往都会成为我的素材。

2。对于初阶的新人来说,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帮助你“培养能力”或“构建知识体系”型的产品,至少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它们上面,而少看点马云爸爸的演讲和未来的商业变革趋势这一类的东西(注意,不是不看,而是少看)。尤其在职业领域,更是如此。

3。帮人“提升能力”是个特别痛苦、特别重的事情,它需要不厌其烦的去做大量的基础服务,比如敦促你,比如给你的每一次实践都提供反馈……等等,所以其实真正又愿意去做它,又还能做得比较好的高手或产品,并不多。如果赶上了一个,记得要珍惜,也要知道,其实这样的服务很值钱。

4。没钱购买附带各种教学服务,能够帮你“培养能力”的产品,那就逼迫和求助自己,至少让自己在看过书或是听过一些课程、讲座之后可以有所实践,并寻求各种方式去获得反馈(比如上知乎去问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者试着私信、微信公号留言找一些前辈给你两句评论)。如果做不到,不好意思,这正是你与“一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5。 能够去分辨出来哪些东西或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的能力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且这个能力,很可能没法教,只能靠自己。

6。无论学习方式、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这一轮“知识付费”多么火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总是只有5%-10%左右的人,他们的学习是更有效的,他们也更容易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这个事实供你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忙于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