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下面的3怎样在几张照片下写几行字发给朋友要写100字的介绍,还有要想一个名字,请各位帮帮忙,可以3选1,谢谢

我的初中时代是在三店二中度过的,至今已历二十余载,工作生活中常常想起初中时代的那些美好往事,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乃决定书写于纸上,也算是对母校的一种追忆吧。文字就像我的思想一样,信马由缰,随意驰骋,对母校的叙述自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由于非专业出身,写作水平就让大家见笑了,但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写,去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也算是对自己三年青春的一个交代吧。

三店二中,全称是三店乡第二初级中学,1998年之前一直在三店乡街道办学,1998年之后为了方便泥河以南的学生就读,决定搬迁到泥河南侧四里桥办学,靠着柏油路主干道,附件有烟站、林场、养殖场、澡堂等,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吧。搬过来之后1998年开始正式招生,而我恰恰很荣幸的成为第一届就读的初一新生。那个时候升中学考试还是很严格的,分数达不到的不可能上的,所以我的小学同学那个时候没考上初中的,基本上就辍学了,也许那个年代对教育还不是特别的重视,所以辍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三店二中的标志性建筑-校门

那个年代去学校报到是必须得拿着录取通知书报到的,记得学费好像是150元吧,我们村里的几个发小都骑着自行车一块去的,那时候基本交通工具好像也就自行车了吧,无论是三八大扛,还是大链盒,骑车很拉风的,可惜陪伴我三年的那个自行车早已经不知所踪了。缴完报名费就等着正式开学的日子了,这期间所需准备的就是床、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的,我们家乡的中学实行的是寄宿制,每周周日休息一天,后来在1999年才实行双休制。早晚自习是都有的,所以每周周日下午必须从家里来的。虽然是寄宿制,但那时候学生人多,宿舍比较紧张吧,所以带上下铺的宿舍都被初二、初三的优先占用了,我们初一新生只能住教学楼一楼三间宽的大通铺,关键是得自己带床,奇葩吧。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奇葩的事呢。所幸家里是不缺床和被子的,我家堂屋里的床就被我征用了,母亲给我套的旧被子也都打包了,开学那天,父亲用人力三轮机把东西送到学校的,我骑着自行车跟着后边,忽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或许这就是那种感受吧。走在绿树成荫的北大堤上,两旁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带来了自然的清凉,阳光穿透树荫洒在花草丛中,一路上有着蝴蝶的陪伴和鸟儿的欢唱,感觉真的很惬意。可惜那么美好的风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从我家到学校大概3-4公里吧,半个小时就到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人山人海的,毕竟开学的日子嘛,幸好我们村有个邻居也刚刚师范毕业,分配到了三店二中,和我家也很熟,就先去见了他,然后看看班级,分了宿舍后,就开始往宿舍里搬东西,大家的床各种尺寸都有,反正就是随便放就是了,但不走运的是,我来的太晚了,宿舍里早已经摆满床了,我们问了班主任,我的初一班主任姓任,叫任挺显。我们都叫他任老师,教代数的,当时不叫数学,是叫代数。家是任庄的,离学校比较近的,任老师年纪稍大了,粗犷的脸庞处处留下岁月的痕迹,略显沙哑的声音暗示着其漫长的教学生涯,虽然任老师教了大半辈子书了,但却一点也不减当年,矍铄的精神仍然体现在工作上,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教学经验确是相当丰富,后来我喜欢上代数,也是这个原因吧。问了之后,任老师说住不下的话,先住外边吧,等上下铺腾出来之后你们就可以搬进去了,我们于是就在一楼走廊里临时住下了,还好天气还很热,夜里不太冷,将就着能凑合。

一楼就是当年的大通铺宿舍,我就住在走廊里

那时候书桌是花钱买的,大概几十元吧,我也记不清了,一个人一套,包括桌子和凳子,黄色木质的,凳子考试的时候在室外还能用的。接下来就发新书了,科目增加了很多,像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英语、美术等,小学时就学两门语文和数学,现在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当时感觉有点吃不消。课程表安排的挺紧凑的,早晚自习都有,上午四节课,下午也是四节课。刚开始学习确实挺紧张的,不仅课程多,需要背诵和理解的东西也不少,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一些新课程更是找不到北,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紧凑,休息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尤其是早晚自习,早自习不想起床,没办法呀,宿舍的灯是统一开关的,到时间就使劲照你,看你起不起床,好几次都是从梦里被刺眼的光芒给拉回到现实中的。急匆匆地穿完衣服就去洗刷,虽然成排的宿舍煞是整齐,可居然连个洗手间都没有。所以洗刷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就跑到老师办公房附近的水龙头,大家都挤到一块的,胡乱刷两下子就完事了,洗脸就是对付两下就OK了。晚自习上到将近9点,以前从没上过晚自习,小学的时候,下午放学后就回家了,哪经历过晚自习呀。刚开始真不习惯,到了第二节我就打瞌睡,因为这,好几次被老师发现扭送到走廊站着,一直站到下课的,你会不会觉得很残酷是吧,其实让你出去站着绝对是优待了,没踹你几脚已经属于法外开恩了。

早自习主要就是背诵课文了,英语、语文之类的。第一次学英语真是头疼,以前都是a、o、e,忽然变成A、B、C了,语音更是别扭了,记得初一英语老师是40多岁的一位阿姨,不好意思我真忘记她叫什么名字了,她讲课很有耐心的,对每个学生都很用心,亲自辅导,我那个时候英语成绩真心不好,只知道死记硬背。单词语音老是记不住,就想了个笨方法,每个单词后边用汉字做语音标注。比如morning这个单词,我就在后边标上两个汉字:毛宁,读的时候读毛宁。哈哈,有意思吧。初中英语是有很多对话的,最著名的就是这两个人了:李雷和韩梅梅,到现在还活跃上网络上。随让咱们天天背诵人家的对话呢。

大家还记得这熟悉的封面吗

现在想想,我们为什么学习外国语言,因为外国的经济、科技、技术等等曾经远超我们很多,只能向他们学习了,如果当年我们民族一直强大的话,就不用煞费苦心的学习英文了,而是其他国家学习方块字了。无奈,英语和方块字是世界上差别最大的语言了,我们为什么英语学起来这么费劲,两个原因,一是文化,二是环境。中文方块字是我们几千年来文化的代表和结晶,西方国家的字母是到近代才传播到我们国家的。融合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过程,尤其是文化的融合。至于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斥着母语和方言的社会,英语在当时是没用应用的机会的,除了考试。等你真正用到英语的时候,才发现课堂上所学的是远远不够的,后来我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与一些外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打交道,所有的图纸、说明书、合同等资料全部都是英文,并且还有的是简写。你可能会说翻译成中文不就行了嘛,你想的太简单,因为语境不一样,翻译过来意思就全变了。就好比把司马迁的《史记》翻译成英语的话,读起来会是一个境界吗。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文化背景的,好了,扯的有点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

至于语文的背诵,文言文真的太绕口了,什么之乎者也之类的,真是头疼。你说古人真是闲的没事,写文章就写文章呗,还加什么之乎者也呀,搞得子孙后代们因为这都差点吃不上早饭。嘿,这话要是让古人听到了,就不得了,马上就会从古墓里出来:唉,年轻人说啥呢,你以为我们想加之乎者也呀,你知道我们多写一个字有多难吗?哪像你们现在一敲键盘就出来了,我们当年写字不叫写字,叫刻字,刻在竹板上,更早的时候是刻在龟背上的。还是繁体字,刻完了还得用牛皮绳串起来,你以为我们容易呀。那时候要是有了现在的标点符号,我们才懒得刻之乎者也之类的呢。再说了,你吃不到早饭,关我什么事呀,又不是我不让你吃饭的,找你们语文老师去! 好了,给大家幽默一下。其实语文的一些古诗还是写的不错的,像白居易的《卖炭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值得背诵下来。

早自习过程中跑操是必须的,加强体育锻炼在任何年代都是必须的。那时候学校的操场还一片杂草丛生,沟壑横行。我们就沿着砖铺路绕圈跑,就是绕着教师办公室那一排房子跑。先在楼下空地上站好队,然后绕着教师办公房开始跑,班长喊着口号,我们大家跟着喊,喊什么呢,就是1、2、3、4四个数。嘹亮的声音响彻天空,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非常感动的是老师们也和学生一样,早起跑步做操,据说老师们早起还签字考核呢,不管早自习有没有课都得签字。跑完操就开始在老师办公室门前升国旗了,升国旗是在一个专门建的国旗台上进行的,国旗台背靠着一个高高的用砖砌成的照壁,照壁上用瓷砖拼贴成一幅旭日东升的图画,正对着学校大门。升国旗是由我们学校专门训练出来的国旗班来执行的,其中国旗手是有三个高大帅气的学生担任的,记得好像由来自小张寨的张建,张政伟,另一个人记不住了。学生们都列好队,屏息凝神,静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只见三个国旗手跨着整齐矫健的步伐,庄严肃穆的抬旗,连杆,升旗,同时喇叭里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对着国旗行注目礼,内心油然而生一股强大的自豪感。那有感觉也只有升国旗的时候才有吧(在此非常感谢张建同学,张兄得知我要写这篇文章时,主动提供了不少素材照片,尤其是比较难得的下面这张国旗班的合影)。

当年的国旗班,全都是英俊潇洒的帅小伙(前排中代校长)

中间马路尽头是升国旗的旗台和照壁,右排一排房屋是老师办公室

早自习大概7点结束,然后大家都拥着去宿舍,为什么不是食堂,别急呀,去宿舍得拿碗筷才能去食堂的,没碗筷怎么吃饭。吃饭的碗基本上都是家里的洋瓷碗多一些,不锈钢饭盒还比较少的。食堂当时也不叫这么名字,通俗的名字叫大伙,所以我们吃饭又叫吃大伙。大伙一般都是被人承包了的,我们学校的伙房一共两排房子,每排房子有3到4家承包人吧,我依然记得几个承包人:老四、老三、杨高升、杨新堂、麻继广、任某某,吃饭可以用现金,也可以用饭票。但各家的饭票只能吃各家的饭。饭票面值有一两、贰两、一斤、两斤、拾斤(这个我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吧,一斤相当于人民币一元。一开始我也用现金吃饭的,毕竟各个大火都可以用,后期就直接用粮食换票了,大概100斤麦换80斤票吧,记不清了。早饭主要是馍汤了,两个馍4两吧,一份汤6两,刚好一块钱。早上的那个汤很有意思,不是咱家里的稀饭,而是一种掺杂着蘑菇、木耳、黄花菜、青菜、豆腐皮等味道较咸的稠汤,既能满足吃菜,又能满足喝汤吧。偶尔改善一下,会有丸子汤和鱼汤。我特别喜欢喝丸子汤,丸子很焦的,吃起来特别酥脆。午饭呢,基本上还是馍和菜,菜基本上都是家常菜,稍微带肉的都至少1斤吧。气愤的事,明明看着锅里很多肉在漂着,就是盛不到碗里,打饭的也是够精明的。打完饭有各个吃各个的,也有大伙一块吃的,就是你打一份菜,我打一份不重复的菜,然后放一起吃饭,就跟做桌似的。每周伙食费大概不超过20块钱的,现在的20块钱也就一顿饭吧。印象中都是饿着跑去伙房的,其实出来的时候也没吃饱,我想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吧,毕竟经济条件制约着我们,再说大家的节约意识都很强的,有的甚至从家里带干粮和咸菜的,我们村的一个女生居然一个周只花10元钱,不知道是怎么吃的。当然离家近的学生是比较幸福的,可以回家吃饭的,最起码能吃饱吧。像任庄、杨岗等附近村庄的学生拿着学校专门颁发的出入证自由进出的。

下课后都是沿着这条路去食堂的,大门是后期建的

当年的欢声笑语,如今已经荒草丛生

刚开学的时候,每个班级大概将近100多人吧,我是一(3)班的,这么多人挤在三间教室里,关键还没有风扇,空调更不用想了。7、8月份的酷暑天气,每个人都是一个火炉子,那个热就别提了。挺佩服当年的那些老师,上课达到忘我的境界了,汗水都浸透了衣服了,仍然讲的专心致志。印象中就是任老师,满头大汗还在给我们上课。没有扩音器,没有多媒体,只能自己一笔一画的写在黑板上,讲课的时候就靠大吼嗓子了。所以基本上每个老师嗓子都很洪亮的。黑板上的讲课内容都是老师用粉笔一笔一划写下来的,基本上一堂课下来,黑板上都写的满满的了。擦黑板是课间必须要做的工作了,按照学生座次轮流擦黑板。聪明的学生会在老师讲完黑板内容的时候,及时主动的去帮助老师擦黑板的。

过了不久,班主任通知我们转移宿舍了,新建的上下铺给我们腾出了两间,每间10张床,两人合睡一张床,每间基本能住20人,不可思议吧。初中时期的宿舍,没有那么多摆设和生活气息,说白了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每个宿舍都有舍长监督大家按时休息,熄灯之后是不允许说话的,学校专门安排了监督团来回巡视宿舍,所谓的监督团就是由每个班的班长组成的,由校方领导带队,对各个宿舍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人说话是要扣分罚款的,更严重的是抽烟这种行为,发现一个是要开除的,所以躺在床上看到窗户上手电筒摇晃的灯光时,赶紧闭嘴了。

曾经的宿舍,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梦想,如今已物是人非

我们初中每周有一节体育课的,我的初一体育老师姓闫,叫闫天星,当时全校就两个体育老师,另一个体育老师姓代,叫代治安。后两年体育基本上是代校长教的。闫老师是我初一同学闫俊生的爸爸,瘦削的脸庞,结实的身体,黝黑的皮肤,无不印证着一个长期执教体育的老师所经受的磨练,闫老师是一个比较平易近人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和蔼可亲,上体育课总得有操场吧,你可别说,刚开始就是没有操场,后来在黄校长和李主任的亲力亲为下,学校掀起了大干三天,荒草变操场的生产运动,基本上是离学校近的从家里拉驾车,离学校远的扛铁锨了,当时全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一共9个班,将近1000多人吧,在沟壑横行、野草丛生的荒地上轰轰烈烈的干起来了,那时的学生干劲都挺大的,一点也不偷懒。每个班划分一片吧,愣是把原来的一个大坑都填平了,大伙干的都热火朝天,学校里大喇叭一遍遍歌颂者勤劳着的榜样,甚至有位同学都受伤流血了,还依然继续埋头干,被我们学校做为模范和标兵广为传播。

只有从远处白色的墙才能依稀找到当年操场的影子

学校操场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操场建成后,早自习跑操就直接在操场跑道上跑了,上午上完第二节后,中间休息20分钟的时间,然后全校学生都跑到操场上做广播体操,我记得是第8套广播体操吧,反正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将近一千多人分散在偌大的操场上,大家跟随喇叭里传来的广播,整齐划一的做着各种姿势,那场景是相当壮观的。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还是考试了,基本上主要的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了,还有平时的各种考试,为了防止抄袭,大家都拿着凳子到操场上考试,以凳子当书桌,直接在上面做题。不过时间久了,双腿是发麻的,时不时的站一会然后再蹲下继续做题。后来操场陆续建了篮球场、排球场、兵乓球台等。晚饭后我们会喜欢去操场溜达,看老师们打篮球比赛,球打的比较好的有黄校长、李主任、裴福华老师、杨松堂老师等,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我们初中加起来教职工有40-50个左右吧,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毕业的年轻前卫的师范生。校长是黄良义,家是黄湾的,一个年轻有为、奋发向上的校长,印象中很高大的一个人,其穿着总是比较典型的西装加衬衣,其讲话虽然简短,但字字珠玑。其座驾是一辆125摩托车,当年能有辆摩托车绝对比现在拥有汽车还要风光。黄校长不仅抓校务管理,很亲自授课,他讲的历史课很幽默风趣,尤其是世界史。初三上学期,有幸聆听到黄校长讲的世界近代史,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极大兴趣。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三店二中当时成为项城市蒸蒸日上的教学单位,多次被教办室、教育局、甚至省里评为先进教学单位,那时候经常迎接上级检查。为了迎接检查,我们的卫生打扫更是极为严格,地面甚至连瓜子皮都不能有。校主任是李春来老师,李主任也是一位非常年轻但很成熟的老师,平时比较威严,讲课一丝不苟,学生们都很怕他。但李主任的语文课讲的比较扎实吧,尤其是作文点评,很到位的。那时候的很多年轻老师,其实都是努力苦干的,都有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家的竞争意识都比较强的。老教师们经验丰富,年轻教师们刻苦钻研,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大家还认识我们的老师吗

上课的日子里每天的感受就是学不完的东西,考不完的试。饭永远吃不饱,觉永远睡不够似的。还好三年里我坚持了下来,现在依然感谢那些年付出的自己,直到现在仍然受益。最热闹的时候应该是晚自习放学后吧,路上熙熙攘攘的,有洗刷的,有买东西的,有逛操场的,有去食堂吃饭的,下了晚自习确实有点饿的。最热闹的就是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了,小卖部南边就是伙房了,主要供应开水、冷饮、副食等。小卖部老板姓任,叫任山洪。也是任庄的,一家人都在小卖部吃住。每天晚上的生意都很好的,没办法,就此一家,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学校当时是封闭式管理,晚上基本上不让出学校大门的。其实出去了也干不了啥,漫天荒地的,啥都没有。晚上去小卖部的,大致分为三种人:打开水的,只需一角钱。买学习用品的,最后就是买零食泡面冷饮的了。如果恰逢学校晚上放电影的话,买瓜子的就很多,瓜子那时属于散装的,老板为了提高效率,专门用易拉罐做了各种计量盒,一盒满多少钱,很方便的。到了初三时候,周末是不休息的,补课的时候伙房有时候不开,我们会到小卖部买碗面,吃泡面,开水免费提供,还能看电视。

初一的语文老师,叫卫俊霞,一个标准的美女老师,也算是二中的校花之类的吧,一头乌黑的长发扎成两个辫,一袭红色的长裙煞是夺目,笑起来两个浅浅的酒窝很是迷人,所以我们喜欢上卫老师的课,课堂上的卫老师语言流畅,清新自然,卫老师喜欢写笔记,也就是教案,那时候每个老师都必须写教案的,校方会不定期抽查教案的。卫老师那厚厚的教案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课堂上卫老师最受学生欢迎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讲课过程中的时间观念,从不拖泥带水,急促的下课铃声一响,立马下课。请理解一下学生当年的感受吧,身在课堂心在食堂了。初中的语文课,有两个难点,一个就是课文多且长,另一个就是文言文了,记得第一堂文言文是孔子的《论语》部分,当时读起来太别扭了,更不提什么意思了。还要涉及到历史知识。当时不会也不懂得去问老师,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对了,忘记给你们说了,我们村那个刚毕业的老师任命为一(1)班的班主任了,他也是教语文的,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他们班级在他的带领下,屡创佳绩。

多次考试被评为年级第一,后来的全校大会上,公开表扬过。地理老师也是很年轻的一个大帅哥,姓张,叫张兴旺,个子挺高的。我们整个学校就他一个地理老师,地理知识他就是权威了。他承担6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想必也不轻松吧。张老师讲课也比较幽默风趣,经常在课堂上调侃,往往惹得我们学生哄堂大笑。那时候中招考试是没有政史地副科的。所以初三的时候就取消了地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硬伤。地理知识是比较贴近于我们生活的实际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的边界问题,直到现在的领土争端问题,都是地理范畴。上张老师的地理课,是不能悄悄私语和打盹的,一旦被发现,绝对会受到特殊礼遇的,就是“飞镖”。所谓的“飞镖”当然不是真正的飞镖,俗称粉笔头,可别小看这粉笔头,砸到你脑袋上够你疼一节课的。你可能会说我做后排就砸不到了吧?告诉你吧,能玩“飞镖”的老师那都不是玩一天两天了,做第几排的用什么力度早把握地炉火纯青了。所以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生物老师是一位胖胖的,略矮的青年,姓韩,叫韩玉杰,你看这名字起的真好。据说韩老师很厉害,本科毕业呢,那时候本科毕业不像现在一抓一大把,那时候一个学校里恐怕也就一两个,绝对稀有。韩老师讲课是不用看课本的,直接拿起粉笔就能画出各种生物的结构图的,牛吧。更牛的是,据听说韩老师是整个二中老师里面第一个拥有个人电脑的,当年我还不知道电脑长啥样呢。韩老师和教地理的张老师一样,也垄断了整个学校的生物教学,副科老师确实挺缺的,没办法呀。只能这样了,我对生物课的印象就是各种各样的结构图,然后就是背诵了。死记硬背之类的,没办法那时候不理解这些东西,只能靠死记硬背的。还好考试的也就是这些东西。至于初中政治这门课,简直就是一种奇葩,学了之后才知道所学内容跟政治两个字很难扯上关系,无非就是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之类的内容,还有就是普法宣传和社会发展史,重在理解吧,还是理解不了,对不起那就死记硬背了,如果你想考高分的话。

知道我们每周上课最开心的是哪天吗?周六,我想不用说你也猜到了,周六早上吃完早饭,大家不是忙着去教室,而是忙着去教学楼后面把自行车推出了,回家离了他怎么能行呢,对吧。学校里自行车是统一管理摆放在教学楼后边胡同里,平时出入小门是锁着的,只有到了周六才打开,这时候门口已经围了一堆人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推车子,然后就赶紧去充气呀,我的那辆车老是不争气,满满的气一天就瘪了,所以赶紧去充气,充完往宿舍门前一放,好了,就等着放学回家了。周六上午是只上两节课的,最后一节课的时候,那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都盼望着那急促杂乱的铃声响起。写到这里,穿插一下,学校一开始的教学铃声是人工打铃的,每天由老师轮流值日打铃,铃声响起,就意味着上课了。所以同学们之间经常问的是:打铃了没有,而不是上课了没有。注意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上课的铃声和下课的铃声是不一样的,上课铃一般中间是有节奏的停顿的,整个铃声频率较为一致,听起来清脆悦耳,就像拉二胡的一样。而下课铃是急促而杂乱的,没有固定频率,就像打架子鼓一样。所以放假之前的最后一节课,就喜欢听这种架子鼓铃声的感觉。当然后期采用自动化的电铃时,就没有这种差别了。

当年放自行车的死胡同,左边是教学楼,右边是林场

说一下刚入学期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吧,友谊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深刻的友谊,初一的时候懵懂无知,只知道读书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学习,生活上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基本上也就是同桌和前后排的关系比较熟一些,重要的考试考完的时候,班里是要重新调座位的,那时候调座位绝对在班里是大事了,他基本上决定了我们继续交往的朋友。当年也没有手机微信之类的,想和某个同学说悄悄话怎么办呢,就通过递小纸条这种原始的方式来表达了,就是纸条上写着传给某某某之类的文字,我经常干这种快递活。班里最吃香的座位一般是靠着窗户的,尤其是靠着北侧窗户,不仅夏天的时候特别凉爽,而且还可以一览无余漫长的北大堤风景,近景还可以看到养殖场里放牧的黑山羊。说到这个养殖场,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其实这个养殖场也是陪伴着三店二中一路走来,风雨飘摇。养殖场早期养的是山羊,红褐色的,据说是进口的,这个我真不知道是不是。毕竟我也不是搞生物的。成群结队的山羊跑到北大堤的坡上,简直就是点缀的一幅画呀。后期好像效益不行,不知道咋回事,又变成全部都是白山羊了,再后来白山羊也没有了,改成养什么了呢,养猪了。重新盖了猪圈,上课的时候往窗外一看,那一头头猪吃的真壮呀,真为它们担心,这往往意味着生命的尽头,呵呵。好了,现在不扯动物了,再扯就跑题了,还回到大自然的主宰-人上来吧。初一的时候也因为兴趣相投,结交了几个好朋友,大家平时也就是开个玩笑,一块吃饭,一块进教室之类的。后期有了思想交流慢慢变成友谊了,偶尔假期里大家来个互动串门,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关系。毕业后虽然天各一方,都通过网络大家还联系着,随着各自的成家立业以及忙于各自的事业,这种友谊只能默默地维持着。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想有没有永久的友谊,我想也有吧,但很少,很多时候的友谊只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的吧。

初一是在紧张而有序中度过了,熟悉了初中生活的规律,在接下来初二的学习生活中就顺利多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恰恰是在初二发生的。毕竟初二没有那么多生疏,但也没有那么多升学的压力。初二的时候是按考试成绩重新分班的,我被分在了二(3)班,教室在三楼最西侧,一个视野开阔的教室,西南方向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村庄,北边是望不到尽头的大堤。初二的时候是1999年吧,跨世纪的交接之年,学校里来了很多年轻的师范毕业的教师,给二中的教室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巧合的是班主任还是一名代数老师,也姓任,叫任新奇,任庄人,双眼囧囧有神,讲课声音非常洪亮,洪亮到什么程度呢,即使你在宿舍休息的话,也是有幸聆听到的。任老师讲课有个特点,如果你一直看着他讲,他就会一直对着你讲。尤其是讲解几何的时候,注意代数和几何是两门学科的,对图形化的数学激发了我对几何的进一步的兴趣。新增加了一门课程-物理,其实物理是比代数还古老的一门学科,代数就是为了解决物理问题而存在的,在物理发展的过程中,把这些公式和原理提炼出来,做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了,这就是代数的由来。物理老师姓杨,叫杨兴华,家是小杨楼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会计,还兼带数学教学,学识广泛,思路清晰,在讲解物理的时候,经常来身边的生活实例来解释高深的物理原理,通俗易懂,我从中受益匪浅,至少了解了万物之间的运行原理。初中物理确实只是高中物理,甚至大学物理的一个表皮吧,但是只有学了表皮知识之后,才能由表及里,去探索更深的知识。初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了,英语老师姓鲍,家是鲍庄的,第一节英语课就是全英语授课,专业知识非常了得,我都晕乎了,自己知识太欠缺了,英语口语几乎听不懂,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鲍老师在做自我介绍时,全部用的是英语,非常流利,一气呵成,我都佩服的不得了,其穿着也是非常的年轻时尚,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不懂的地方亲自辅导,下课后可以去她办公室帮助你解答问题。我背课文的时候老是背不会,鲍老师就说背不会继续背,吃完饭到我办公室继续背。当时英语口语是需要多多听磁带的,无奈那时候录音机不舍得买,于是鲍老师就让我们学生去她办公室听,她办公室有个大录音机,声音非常大,几个人一块听,效果挺好的。我从那时候英语成绩才开始提高的,并掌握了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带了无尽的帮助。鲍老师在我在初三那年就调到城郊二中了,从那以后很少见过她了。高三的时候去城郊二中专门去看望了鲍老师一次,大学毕业后就是2012年去看望了鲍老师,现在的鲍老师已为人妻,为人母,还在默默奉献在教育的第一线。

语文老师姓任,叫任艳春,不是任庄的,是刘庄的。平常上课的时候,爱笑,我们学生喜欢上她的课,课堂上经常传来阵阵笑声,为了逗任老师开心,我们坐在后排的学生喜欢搞一些恶作剧,任老师发现后先是严肃地看着你,大概几秒钟,马上就多云转晴了,后来连她自己也控制不住笑容了,我们大家就跟着笑了。由于自己也比较喜欢文学吧,老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每次任老师都能耐心解答,一开始我是不太喜欢语文的,后来在她的教学下,慢慢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直到现在,任然闲暇时间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任老师后来也被调到县城了,从那以后很少见过她了,现在还在县城里教书吧。

初二的时候慢慢的学会了交朋友,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像任庄的任华伟,刘庄的张磊,刘威震,刘泽,夏庄的马俊清、贾代的夏海涛、大赵的赵华伟、马庆伟、姚书静、李寨的胡栋华、桥口的马慧敏、马龙海、马宁,裴庄的裴丽丽、裴华东、裴冬冬、鲍庄的李东伟、师泰山等等,整个初中时代有了这些好朋友,满满的都是回忆吧。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各自奔天涯了,但曾经的风华年少,依然令我们倍加珍惜。至于学习,怎么说呢,慢慢的感觉到松懈了,很多时候没有逼自己一把,当时对于上大学,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只有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才督促我们努力考个重点高中。大概在初二上学期,教育部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号召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生的身体及实践素质,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每周实行双休日了,每周周五下午就放学可以回家了,一般周五下午是作文课,所有基本上写完作文也就可以回家了,好多人为了早点回家,就草草的写完了作文交上去完事了。

其实黄校长和李主任是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带领我们全校师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运动,开展运动会,开展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组织我们学生看电影等等。虽然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挣扎沉浮,命运多舛,但那种勇于改革、敢于当担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那一年我们也深受流行影视的熏陶,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开播就是一股强大的洪流,影响着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各种广告、书籍、音乐作品都无不充斥着《还珠格格》的影响,学校大喇叭里播放的都是这些歌曲,给下课休息的学生提供了一丝音乐的清泉。下课后大家都喜欢爬在教室走廊的栏杆上,看着远处的风景,伴着大喇叭里播放的音乐。大概从这个时候起我喜欢上了音乐,用自己节省的伙食费,买了一个录音机,大概20元吧,又买了不少磁带,那时候喜欢听刘德华的歌,还有校园民谣之类的。后期整整买了一鞋盒的磁带,那时候录音机用电池的,听不了几首歌,电池就没电了,后来就买了那种转换接头,直接插在220V的插排上,另一端插在录音机上,这样就不用担心电池的问题了,但有个缺陷,就是不能随身带。随身听开始在校园内流行开来,大家晚上睡觉前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没有随身听的学生在睡觉前就把窗户玻璃打开,后边正对着是老师的办公室,有很多老师也喜欢听音乐的,就放着大的录音机,声音很响的,在宿舍里听的很清楚。我记得我们宿舍后面的裴福华老师,喜欢放歌曲,放的最多的就是成龙的歌曲,不管好听不好听,也就凑合着听吧。

学校到了秋收的时候,是要放假的,俗称秋忙假。另一个假期是收麦假,这两个假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可能有的学生还没听过这种假期吧。之所以有这两个假期,因为那时候教师家里也兼带着种地,秋收一般是在中秋节前后吧,秋忙假一般十天左右,我们学生放假回家也是要下地干活的,收个芝麻、大豆、玉米等,当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收割,所以只能靠人力,那年代的初中生普遍都干过农活的,不像现在。身体素质一般较好,回家也是一个辅助劳力了。大凡放假肯定是要布置作业的,所幸作业也不是很多,基本上一天持续做的话,是可以完成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家长辅导学生作业,甚至做不做,家长都不过问的。能上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出去打几年工,回家结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秋天的田野另有一番景象,远处缭绕的烟云在晚霞的照耀下,曾现出金色的光芒,来回耕作的拖拉机辛勤的忙碌着,大人们的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我们在翻新过的田地里烤地瓜,在村南头的小溪里抓蛐蛐,摸泥鳅,短暂的假期充满着童年的乐趣。

假期归来后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考试。这里重点说一下竞赛考试吧,竞赛考试分两种,一种是乡镇范围内的,就是三店乡教办室组织乡里的各个中学举行的竞赛考试,一般是抽调每个班的成绩排在前20名的学生,参加竞赛,竞赛考试不定期在一中或二中举行。考试期间,无关的学生全部都赶到宿舍里了,还不让随便走动,发现了是要挨训的。还有一种竞赛考试,是市里组织的,市教委组织各个乡镇的拔尖学生统一到市里参加考试,我记得有一次,天不亮就从家里赶过来了,到了学校之后,校方安排的面包车将我们拉到市里,一路上由于没吃早饭的缘故,再加上昌河面包车都是封闭的,不开窗户,在车里憋的老难受了,想呕吐的感觉。到了市里之后,一下车就闻到空气中弥漫着项城特有的化肥味,让人恶心不止。直到高中,才闻惯了这种化肥味,呵呵。

校园里的冬季是最难熬的,宿舍里简直就跟地窖似的,教室里即使窗户紧闭,也冷飕飕的。刺骨的寒风无孔不入,侵袭着我们的身体。也只有下雪的时候,操场里才有别开生面的情景,晶莹剔透的雪花扑打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大家追逐玩耍的场面稍稍能忘却寒冷的痛苦。站在楼上,极目远眺,一片苍茫,稀落的村庄像繁星一样点缀在白色皑皑的大地上,厚厚的积雪覆盖在绿油油的麦田上,又是一个瑞雪兆丰年吧。北大堤上一片萧条肃杀的景象,光秃秃的树枝上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惨叫声,这就是北方冬季特有的景象。远处不时传来稀落的鞭炮声,这时候最盼望着什么呢,应该是过年了。其实春节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放假,更多的意味着终于可以犒劳犒劳自己的胃口了,平时舍不得吃半点荤菜,到家里可以放开吃了,大鱼大肉使劲吃。一般是过了元宵节之后才正式开学的,那时候是真舍不得离开家去学校,因为好吃的还没吃够呢。还好,冬季鱼肉是可以长时间放的,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大抵是还可以吃不少的。

春节过后,转眼之间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了,田野里绿油油的麦浪此起彼伏,北堤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的正旺,成群的绵羊散布在北堤的斜坡上,悠闲自得地徜徉在草丛中,我们的心也飞到了室外,这时候学校里老师会组织我们出去春游写生,我们整个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去了北大堤,美名其曰“踏青”吧,来自二(1)班的语文老师姓龚,叫龚淑华,一个刚毕业的师范生,龚老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长长的头发辫子,很佩服龚老师的耐心,每天扎一次这样的辫子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来自二(2)班的语文老师姓黄,叫黄银凤,黄老师也是比较年轻时尚的,不过教学经验相当丰富了,黄老师厉害之处是能教两种国家的语言,中文和英语,在那个时候能担两门课的老师很常见,但是能同时教两门主科的不常见。此时的北大堤,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草长莺飞的三月处处洋溢着春姑娘的笑容,一股青春的气息在心里荡漾,我们结伴来到泥河边,来到麦田里,来到花丛中,感受大自然的熏陶,让心灵再一次接受自然的洗礼。那是一段美好的时代,纯真无暇的年代。回来后是需要写感受的,写的比较好的作品是要刊登在黑板报上展出的,那时候没有校刊,只有黑板报,不是教室内的黑板哟,是学生宿舍房子侧墙上的黑板,忘了是每周一期,还是每月一期了,是用彩色粉笔写在上面的。一般刚刊登的时候,学生是踊跃观看的。看谁的粉笔书法好,看谁的诗画写的好了。

大概就在初二下学期开学不久,经历了一件现在看来非常幼稚的事情,一般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有一头猪吧,用来过年的时候犒劳一下胃口,任华伟同学的家里也养了这么一头猪,具听说已经长得很大了,记不清哪一天了,任兄忽然召唤我们说,家里猪不见了,找了半天没找到,需要在扩大范围继续找,需要不少人手,对于丢了一头猪,在村里也算是大事了,于是我们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就溜出了校园,先是沿着北大堤寻找,然后下去深入到田间路头,费了半天劲还是没找着,无奈先回家歇歇吧,刚回到家正准备吃西瓜呢,忽然听见猪圈里有动静,定睛一看,那头猪不是在那嘛,搞得我们哭笑不得,赶紧吃完西瓜打道回府了,回到学校的时候,正赶上上课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就像一个自行车队一样经过大门口时,肯定召开了学校领导的眼光,果不其然,刚到教室还未坐稳,就听见班主任召唤我们,让我们去校长办公室一趟,完了,我心里想,硬着头皮去吧,当黄校长调查完事情过程之后,也哭笑不得,但还是严厉批评了我们。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很不可思议吧,成长中的我们谁又不经历一些傻傻的事情呢。

除了隆冬的季节,炎热的夏天也是不好受的,去小卖部吃个冷饮小爽一把,然后就是中午吃完饭出去下河洗澡了,离学校东大概2里路,有个砖窑厂,厂里有三个大坑,里面满满的都是水,很多洗澡的都来这样,我们几个人骑着自行车也过来凑热闹了,虽然我们年龄不大,但水性都很好的,农村里出来的孩子都会游泳的。只是骑着自行车到了学校后,又出了一身汗,算是白洗了。好不容易熬到暑假了,终于可以休个长假了。假期里几个好哥们可以相约一起玩耍的,也就是一块游泳、打扑克、赶个集之类的。那时候虽然没有手机联系,但是知道家住哪的,一到村里,基本上就能找到的。暑假确实是漫长的,漫长到我们恨不得早点开学,在家里时盼望着开学,在学校时盼望着放假。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心理吧。

转眼之间升入中三了,也是人生的一个小分水岭了,我们大家的人生道路也就从这里开始分岔了。梦想与现实交织,面对前途我们一片茫然,我的未来在哪里,我将来是要干什么,考高中?上中专?打工?等等。每个人内心里有着这种激烈的思想斗争吧。虽然内心里斗争已经跌宕起伏,但表面上依然平静地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中默默地度过。初三我被分到三(2)班,当时三年级缩编为两个班,三(1)班班主任姓曹,叫曹四海,长的高大魁伟,教英语。平时爱好唱歌,唱流行歌曲,像《潮湿的心》之类的。一上课,我们大家都起哄让曹老师给我们唱歌,唱的最多的就是潮湿的心了,真不知道曹老师的心都多潮湿了。不过曹老师英语专业能力较强,知识把握比较好,对毕业班的英语教学经验相当丰富。三(2)班班主任也姓曹,叫曹松龄,家是李寨的,是一名语文老师,曹老师语文课讲得也很幽默有趣,初三语文很多文章都是古现代小说,曹老师讲小说,那是栩栩如生,差点讲成演义了。两个班主任都学生抓的都很严的,身上肩负着毕业班的担子呢,谁不想自己的班级升学率高一点呢。代数老师姓闫,和我是一个村的,闫老师以前是我们村小学的校长,后来调到乡里中学继续教学,闫老师同时兼带两个班的代数和几何教学任务,压力不小,还好,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他应付自如,对代数问题的把握以及问题点分析的很透彻,尤其是解析几何,更是拿手好戏。解析几何是中招考试必考题目,且分值较高,一般属于压轴题目,基本上是考验学生整体数学知识的一个标志。私下里经常问他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从中悟出了这种题目的解决之道吧。当时提高分数的普遍方法就是搞题海战术,做的题多了,见到的自然就多了。还有一位老师给我的印象也很深,是化学老师,姓崔,叫崔世喜,整个学校里唯一的一名化学教师,恰好我不知什么原因成为了化学课代表,所谓的课代表就是帮助老师收发作业之类的,收完的作业是需要送到老师办公室的,同时上课的时候需要提前把作业再发下去。于是我跟崔老师打交道多一些,崔老师办公室不在宿舍后面那一排,而在食堂并列的西侧,与学校女生宿舍挨着。崔老师办公室估计是学生们光顾最频繁的一个地方了,因为崔老师还兼职开了照相馆,那年代照相馆生意很火的,什么数码相机、拍照手机那都是十年后才有的,当时就是胶卷相机了,谁要是拥有一个傻瓜相机的话,绝对会成为大家眼中的红人的。那时候照完相去拿相片的时候是最激动人心的,比现在收快递都激动。很多学生的毕业照,个人写真都是在崔老师办公室照的。

当时学校教师工资不太高,很多老师就兼职干一些额外的营生补贴家用,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卖饭了,崔老师那一排老师的办公室有不少兼职卖饭的,学生们都喜欢到老师这里吃饭,一是因为卫生干净,二是因为实惠量多,又大又白的馒头是禁不起诱惑的,还有那白里透红的红薯稀饭,也是我的最爱。于是我就经常买他们的馒头和稀饭。初中化学课最吸引人的就是课堂做实验了,什么燃烧实验、化学反应实验等等,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千万别忽视实验科,那是中招考试必考呢,分值30分,想想30分什么概念吧。考高中的话,差一分就相当于100块钱,30分就相当于3000块钱呢。20年前的3000块钱怎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吧。中招考试必考的还有体育,主要是三个项目吧,男生是立定跳远、单杠、长跑吧,及格标准我好像忘了,反正下半学期操场上大家都在锻炼。

初三上学期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食堂改革吧,大概事件就是校方管理着和食堂承包人发生分歧了,没谈拢,于是校方就召集我们三年级的学生集体行动,将食堂的设备强行挪走。后来总算是谈拢了,总不能让学生饿着肚子吧。

以前上学是很少有班级集体娱乐活动的,中三上学期举办过书法和绘画比赛,我当时也是一时兴起,参加了书法比赛,写的是唐代中期大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草书,记得当时还在展览上展出过,可惜现在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书法比赛的主办老师是黄老师,叫黄西孔,黄庄人,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平时爱好饮酒赋诗,其书法真是挥洒自如,笔力劲挺,自成一体,学生们都慕名邀请黄老师为其题写书画。我现在还保存着当年他给我写的真迹。黄老师对文学比较热心,尤其是古代文学大家颇有研究,讲起趣事来,更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为了培养学生们写作的能力,黄老师特意在全校举行了一场作文竞赛,命题作文,主要写关于秋天的感想,其中一年级题目《我爱秋天》,二年级题目《秋天的歌》,三年级题目《秋韵》,我现在依然记得这么清楚吧。

还有一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就是唱歌了,一般是在每节课开始前吧,班里集体唱一首歌,以示振奋精神,为活跃课堂气氛做基础吧。至于唱什么歌,没有要求,不过一般都是流行歌曲了,太生疏的歌曲是没法集体合唱的,记得唱的最多的就是《同一首歌》了,原唱好像是毛阿敏,为什么这首歌比较火呢,是因为我们仅有的几节音乐课,好像就教会了我们唱这首歌。音乐老师更是奇缺吧,我记得教过我的音乐老师姓代,是代校长家里的公子吧,代老师嗓音很浑厚低沉,擅长吉他,就上了大概不到4节课吧,唯一的成果就是学会了这首《同一首歌》。偶尔班主任为了活跃气氛,也会在课堂进行中穿插一段节目,就是让某个人上到讲台上当场献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曹老师让李东伟唱歌,来自鲍庄的李东伟唱了首BEYOND的《真的爱你》,果然一鸣惊人,一下子把这首歌给唱红了,于是班级里开始传唱BEYOND的专曲,不过确实BEYOND的歌曲是相当流行的,一直到现在基本上在KTV里面,也是必点歌曲了。

期间班级里还举行过一次令人难忘的班会,之所以令人难忘,是因为此前从没有举行过班会,在烦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中,难得趁此机会来缓解一下疲惫不堪的身躯。班会是在晚自习举行的,利用班费买了瓜子花生等零食,书桌重新摆放,中间留出一个大空间,屋顶挂满了气球和五彩缤纷的线绳,学生们自编自演,唱流行歌曲的不少,甚至三(1)班不少同学也过来客串了一把,还邀请了黄老师当做客嘉宾,现场点评节目,期间黄老师还积极参与了活动,为我们讲述了不少文学典故。短暂的娱乐活动结束后,马上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考试中去了,初三没有周末了,每周末两天是要补课的,不知道为什么很怀念补课的日子,大约学校里这时候比较清静吧,另外学校也不封闭,中午放学后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三店集上吃点可口的,像锅烩、凉皮、烩面等。锅烩就是比较厚的烙饼吧,里面分层,放上葱花、香油、芝麻,吃起来是油而不腻,酥而不滑。凉皮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满大街的都是,不过现在的凉皮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口味了。至于烩面绝对是河南特色,基本上在项城任何一个餐馆,都可以吃到的。周六下午下课后,有的回家了,家远的就不回去了,我们几个没回家的,晚上吃完饭,就一块溜达了,不用上晚自习了,但还是想去教室点上一根蜡烛,看点课外书之类的,看得比较多的就是《中学生阅读》,也喜欢把一些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学以致用吧。我的摘抄本写的厚厚的,可惜现在不知所踪了。累了的时候就和同学聊天,互相交流一下思想,关于人生,关于未来之类的。看课外书的时间是不多的,本来课外书就比较难得,学校里没有图书馆之类的,唯一能接触的就到校门外边卖旧书的商贩,我省下的钱都用来买旧书和磁带了。

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也没敢松懈,只能坚持着,早上大家起的都很早,灯没亮就起床了,甚至起的晚的话,班主任会去踹门的,到了晚自习,熄灯之后挑灯夜战的也很多,为了学生的健康,校领导都直接进教室撵人的。想想那时候的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到了下半学期,就更紧张了,离中招考试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频繁的做实验、操场上都是体育考试科目的训练。试验考试是在乡镇上进行的,骑着自行车一块去的,其实试验考试主要就是步骤问题,步骤对了基本就满分了。体育考试是在我们学校举行的,我也是全力以赴了,取得的成绩还可以吧。

随着考试的日益临近,我们大家的生活状态紧紧围绕着考试这个中心吧,越到临近的时候,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去照相馆了,开始互赠照片了。朝夕相处的兄弟合个影,也算是日后的一个留念吧。毕竟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里,毕业分开了,真的就失去联系了。谁也不知道再次相见会是何年何月。只有翻开发黄的相册,才能追忆起那些青春岁月里的点点滴滴。照片上的我们都是素颜照,一脸稚嫩的气息,穿着很普通的衣服,也不摆什么花哨的POSE,现在翻看以前的相册时,带给我们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偶尔有一些追求时尚的学生才去拍艺术写真的,但不是去崔老师家拍的,去的最多的是李寨红霞影楼。

至于班级毕业照,也是每届都要照的吧,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我们那一届没有照,也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吧。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能考上重点高中毕竟也是比较严格的,当然能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院校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出路了,往往这个时候,一些中专院校的招生负责人会主动登门到班级里做宣传的,其中不少是郑州的院校吧,负责人讲的是天花乱坠,夸夸其谈,搞得我们学生一头雾水,分不清到底该上哪一个好了。其实当个时候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适合干什么,只能在迷雾一样的前景中听从命运的安排吧。

除了赠送照片,同学录这个东西才开始流行起来,邀请好友写上一段心里话,也是为了以后的纪念吧。中招考试是校方带着我们去县城参加的,住在了市标附近的招待所,我依稀记得我的考场是在实验二中,考试的过程已经全然记不清了,只记得广场夜市的熙熙攘攘和工业路上的尘土飞扬。考完试顿感觉一身轻松,如负释重了,回到学校后把东西收拾收拾就独自回家了。当时回家就感觉和平时一样吧,可能也想家了吧,其实到这里才感受到自己的初中生涯已经结束了,走在那漫长的北大堤上,脚下的那条土路曾经承载着我的求学历程和梦想,伴随着学业的结束,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那两边绿树成荫的梧桐树依然在茁壮成长,在儿时的记忆里,那一排排整齐浓密的梧桐树延伸到远方,总想找到路的尽头,可就像不可企及的梦想一样,没有尽头,只有远方。后来常常回忆起这段时光,在日后的记忆里越加深刻了。高中的枯燥乏味、大学的懒散堕落、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等等,都不及那个浪漫的年代。

初中毕业后,去三店二中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偶尔去集市上路过那里的时候,也只是匆匆一瞥,经历过的事情也逐渐淡忘开来,细节慢慢模糊,唯有那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那种感动,依然不时地在脑海中跳动。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也听说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停办了,当时想着太可惜了,城镇化的浪潮在急剧地改变着这个乡镇,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许这就是乡村中学的不可避免的宿命吧。最后一次去学校是在2010年的国庆节,趁着假期探亲的机会,专门去了一趟母校,那景象真是杂草丛生、物是人非,破落的门卫和小卖部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已不复当年的喧嚣热闹。从大门穿过的主干道,红砖铺就的大道已被杂草覆盖,曾经宽阔的道路显得那么狭窄,两边的学生宿舍和老师办公室已人去楼空,支离破碎的窗户和锈迹斑斑的铁锁说明已很久没有了生机。曾经热闹非凡的操场此刻也永久告别了喧嚣热闹,当年的杨树苗也长成了参天大树,一阵秋风吹来,树叶的婆娑声在默默地诉说着校园的春秋往事。

三尺讲台见证了老师奉献的汗水

标志性的三层教学楼也被旧木塞满了走廊,墙角里密布的蜘蛛网好像找到了一块安静的天地,空荡荡的教室了寂静的仿佛失去了空气,再也没有了当年朗朗的读书声。此时感觉心里一阵压抑,淡淡的忧伤萦绕在心头,曾经的所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再过若干年后,有谁会记得这片热土也曾经满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呢,一切都结束了,从校门口穿流而过的大巴车满载着新世纪的学子去县城读书的时候,他们可曾瞥见这破落的校园或许也留下过他们父辈的足迹呢。

写到这里,差不多我能写的也就这么多了,还想再多写一些,其实二中那时候应该发生很多勾起我们记忆的事情的,可能教师们了解的更多一些,无奈自己只是作为一名就读三年的匆匆过客,经历的也很有限,手头的资料也不是很多。主要是靠自己零碎的记忆和发黄的相册来编织我写作的源泉,文章既没有固定的时序也没有清晰的逻辑,只靠自己的混乱的思绪,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工科出身的我业余写作水平一般了,该篇拙作也不打算发表,只是为了怀念我生命里最美好的三年青春时光,只是为了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寻求曾经的一方心灵净土,毕竟那里曾经有过我们的欢声笑语,有过我们的青春年少,有过我们的激情飞扬,有过我们的逝水年华。

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三店二中!

后记:《致青春-忆三店二中》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新浪博客上的,后来由于链接经常失效,且错别的地方也不少,需要重新编辑修改,且又增加了不少内容和照片,全部整理完毕后发表到这个微信公众号上,截止到目前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了,文中的照片大部分都是我在2010年国庆节回母校的时候拍摄的,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八个春秋,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只能在文字中细细品味那一抹青色的记忆吧。

——转自微信公众号:漫长的北大堤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项城论坛APP,了解更多项城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在几张照片下写几行字发给朋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