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2椎体急性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折后没休息,多久能好

摘 要:目的研究骨折时间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后胸腰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和平里医院行PVP手术的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4例,根据骨折至手术时间,分为急性组(骨折时间〈3周)44例、亚急性组(骨折时间3~6周)44例、陈旧组(骨折时间〉6周)46例,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后对患者进行CT复查,采用CT影像呈现患者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情况,观察骨水泥的形状,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是偏心分布还是均匀分布;比较患者的骨水泥弥散体积和患者椎体体积;根据CT影像统计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组、亚急性组、陈旧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特征、骨水泥弥散范围、骨水泥形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骨水泥弥散体积高于亚急性组和陈旧组[(2.52±0.21)比(2.34±0.37),(2.13±0.20);(11.4±3.1)mL比(8.5±1.3)mL,(6.6±2.2)mL],亚急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骨水泥弥散体积高于陈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亚急性组和急性组[23.91%(11/46)比11.36%(5/44)、4.55%(2/44),P〈0.05]。结论骨水泥的弥散系数随着骨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尽早手术,以提高骨水泥弥散系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目的 探讨胸腰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DE、CT和MRI表现特征,评价各种影像诊断方法 的优缺点及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分析48例外伤患者共计52个椎体轻度变形的DE、CT和MRI表现.结果 48例患者中,DR诊断为轻度压缩性骨折35例、片示患椎上缘皮质不整,椎体非对称性轻度楔形变;CT扫描30例,诊断轻度压缩性骨折27例,CT片显示患椎中前部皮质断裂,骨小梁...  

【摘要】: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和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行经皮PKP手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LOVCFs)73例(81椎)。结果 59例(67椎)获得随访12~35个月,新鲜骨折组较陈旧骨折组ODI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第3天同术后1个月及终末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新鲜骨折组骨折复位率82%,陈旧骨折组仅为48%。新鲜骨折组椎体高度恢复值大于陈旧骨折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PKP是治疗急性腰椎OVCFs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慢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也是其手术适应证。


杨维权,王魁,孙荣华,李世蒙,刘大雄;[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7期
赵必增,李家顺,贾连顺,王以进;[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4期
杨惠林,牛国旗,梁道臣,王根林,孟斌,陈亮,陆俭,周云,毛海青,赵刘军,刘小勇,顾晓晖,倪才方,唐天驷;[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2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