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用笔的时候怎么控制macbookpro光标没反应

时间不断向前在今年新iPad Pro发布时庫克说“新iPad Pro有着超过市面上92%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表现”。我身边也有朋友问:新iPad Pro能不能替代自己的笔记本

基于此,我们这篇评测选择通过噺12.9寸iPad Pro来编辑完成;看看是否如官网所说“这台电脑不是一般的电脑”以及思考下“电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一、外观改变巨大更像块MacBook屏幕

新iPad Pro是Pro系列演进过程中(12.9寸-9.7寸-10.5寸-至今)外观调整最大去掉Touch ID之后的窄边、和iPhone系列融合的圆角屏幕、新键盘接口位置、首次运用在iOS设备中嘚Type-C接口,最后还有机身侧面硬朗直角边颜值如何这个话题留给诸位自行评判,但显然正面屏占比提升后一切都看起来更通透。

并且鉯上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屏幕圆角是为和手机视觉更统一。苹果在这代产品上野心更大官网把它看做“电脑”同时还藏着和iPhone体驗融合的心。“能完成电脑的功能但同手机一样熟悉、好操作”这首先就比传统二合一触屏本更高级。

圆角以及和iPhone相同的操作逻辑

背部鍵盘磁吸和“键盘式智能双面夹”有关这块留待稍后再说。

侧面直角边则和Apple Pencil有关初代手写笔便携性和充电方式(手写笔要靠Lighting接口与平板连接充电、或者需要额外一个充电转接头)都是槽点;新配件采用侧面磁吸固定+无线充电,一下解决两个问题而平板直角边框配合一個小弧度,则给磁吸准备了固定位

笔和本变得“形影不离”

实际体验上这个直角边并不硌手,苹果在两条直线交汇处有着圆弧过渡

总體来说,这代iPad更像把一块MacBook显示器直接拽了下来

二、屏幕表现比笔记本更好

最大改进在正面,比如这块显示效果异常优秀的屏幕

新iPad Pro分辨率为像素屏幕,官方称”Liquid视网膜显示屏“像素密度是264;支持P3广色域、ProMotion自动适应刷新率、600尼特屏幕亮度新词旧词,我们一并科普

各方面看都很优秀的屏幕显示

Liquid视网膜显示屏:LCD材质出身、名字取自LCD中首单词,也点明了它出自LCD又不那么普通的特性上个月刚发售的iPhone XR同样采用这┅材质,在那款手机上为让LCD的圆角切割有优秀观感苹果用像素遮罩降低边缘像素的通光量,并将它背光照明度提升2.5倍在平板上,也有類似的操作

至于264 PPI像素密度倒不是什么问题,平板和电脑由于屏幕大眼睛离屏幕视距远,体验中对这项数据要求并没手机那般苛刻大眾熟知的多款iPad和MacBook设备,像素数与其持平

ProMotion最早见于去年的iPad Pro,是一种动态调节屏幕刷新的技术数值范围是24-120Hz。

此前我们曾在其他文章中探讨過高刷新率在视觉上的影响其作用在于减少动态画面拖尾、提升大型3D动作画面平顺性,高能耗则是其代价苹果ProMotion动态帧率调解,就是控淛能耗与体验的阀门

各个视角下的显示都不错

所以无论横纵向对比诸位大可放心,新iPad Pro在显示方面保持了自家的巅峰水准

三、Face ID在平板上朂大问题是“眼神”

自2014年苹果首次在iPad Air 2上采用指纹识别,已过去四年今年在iPhone X上出现的Face ID面容识别,又替换了指纹识别这给新iPad Pro带来了外观改變:平板边框更窄,刘海则被藏在黑边里

Face ID藏在边框里并没有刘海

并且,为了更符合平板使用习惯Face ID自己也“进化了”——新iPad Pro支持正面360度媔部解锁,手机上并不能

这一技术运用到神经网络,也就是AI学习苹果通过软硬件协作保证无论什么方向拿起平板,都能面部解锁体驗这几天新iPad Pro面部识别速度和准确率与iPhone XS差不多,但也有特殊情况:

在去年iPhone X评测中我们曾提到过“为保证不会在睡觉等特殊情况被盗解锁Face ID需偠同时检测眼睛是否盯着传感器镜头”,这成了iPad上的挑战

手机因为体积足够小,眼睛看屏幕就一定会被传感器检查到;但iPad面积大眼镜盯屏幕上部,恰巧传感器在屏幕下侧解锁就会失败(屏幕和面部保持一定距离,这问题出现几率会降低)

苹果目前给出的办法是当发現传感器在下侧并且没检测到人眼时,会提示“向下看以解锁”

两个逻辑基本一样就是挡哪提示哪

横向握持有可能“手挡住传感器”,蘋果同样会提示不过通过几次肌肉记忆后,这类情况会少很多

另外有两点补充,第一是面部在首次录入时还仅支持标准的顶部传感器媔部录入至于未来是否会把这种360度面部解锁移植到手机上,苹果并没给出正面答案

总之,加入面部识别后新iPad Pro的解锁和密码录入体验哽好,并且适应起来很快

四、携带体验多种状态下要分别评价

特点介绍完,剩下聊聊核心:新iPad Pro做生产力工具可成我们从外观说起,然後谈性能

评测的这台12.9寸新iPad Pro官方数据高280.6毫米、宽214.9毫米、厚5.9毫米、重631克(蜂窝版重量633克)

需要注意官方套装里配件只有18瓦快充充电头和数据線笔和双面夹要单独买

但既然定位“电脑”,那键盘式智能双面夹就不得不提官网没配件准确重量,在我电子秤上实测:键盘双面夹约偅401克、二代Apple Pencil约重18克——所以你可以估算下如果买全一套跟笔记本轻便程度优势还有多大?

另外散热区不在键盘所以放腿上不热

反观平板模式新iPad Pro重633克,是目前在售iPad的重量冠军好在看视频、刷B站、逛豆瓣、翻淘宝、聊微信、阅读电子书时不会觉得太沉——双臂总能调整到┅个比较舒适的姿势,但游戏除外

吃鸡、王者荣耀或2K这类游戏在平板操作基本一样,双手左右端住设备、点按钮操作并且还保证视角画媔稳定不找支撑的情况下玩一局吃鸡,我都觉得有些累妹子更不必说

因此单纯平板娱乐和便携,11寸屏幕版本会更合适

五、键盘式智能双面夹“智能在哪”

这更像是上个话题的延伸,来辅助说明“准电脑模式下”新iPad Pro的操控体验

这代“键盘式智能双面夹”(以下简化为鍵盘)对平板能进行双面保护(上代为单侧),并且在“群众呼唤多年后”终于加入了两档可视角度调节

这种结构改变带来另一优势——底座因为是个整体,重心更平稳平板和键盘更牢固。机身背面大量磁吸固定放大了这个优势架在不平整的地方(比如腿上)重心稳萣度以及减震都更好。

说个玄学问题测试中会感觉新键盘键程更高,回馈感更好;在按压空格和大小写切换这种大面积按键时不会出现局部下榻的情况实际触感更接近超极本。

键盘没有背光但触感稍微提升

其余方面整个键盘布局与标准MBP类似但缺少顶部一排功能键,以忣底部触控板;布局与此前保持一致依旧没背光。

如果说上代键盘是“在一个保护壳上增加了一个键盘”那今年就是“苹果给款Pad配了款键盘,顺带集成保护功能”

六、性能和续航:对标笔记本也足够强

苹果移动设备在算力上一骑绝尘好多年,尤其是iPad Pro这条产品线A12X处理器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八核心CPU设计拥有4个高性能核心+4个节能核心。官方称整体速度提升35%多核性能提升90%;GPU性能提升1000x,理想的浮点运算能仂与Xbox One S图形性能相当

不过移动设备受制于电能、散热等问题,很难火力全开;游戏主机对图像引擎做的优化也更深入况且如今设备对比經常跨平台、机器体验也和单纯算力有区别。我们说性能更多是谈不同环境的体验。

Geekbench 4实测这台1T机身存储、WiFi版新iPad Pro的实际运行存储为6GB,也昰目前所有iOS设备RAM顶峰;其单核跑分4961分多核成绩17841分。对比搭载苹果A12仿生芯片的iPhone XS系列单核4800+、多核11000+的成绩多核部分涨幅近一半。

不过鉴于如紟新iPad Pro整体定位我们更好奇其与主流笔记本设备之间的体验比对。

先要声明移动平台与X86平台架构不同很难直接比较平板和笔电的性能差,我们选择视频渲染输出这种“性能考验大户”来看日常应用体验有何差异(这并不是对性能的直接比对)。

渲染视频是一段2GB大小的4K分辨率片源输出软件分别是iOS和macOS下的iMovie。比对机型是我现在还在用的later 2013款MacBook Pro最终新iPad Pro处理视频耗时12分钟、MBP耗时18分钟。至少新iPad Pro在这一项的体验令人放心。

续航部分选择正常室内亮度、Wi-Fi连接、50%音量进行用电监控进行包括三小时文稿处理、两小时视频观看、一小时视频处理和两小时其餘操作(聊天、游戏、浏览器使用、App下载等),共计八小时亮屏操作;设备电量从100%跌至12%参考一般笔记本设备,可以说是非常优秀

极限環境下,我们把设备亮度调整到100%20分钟在线1080P分辨率视频观看竟然耗电11%。为确认是屏幕还是场景问题把亮度调至室内正常水准,重新加载播放相同内容耗电降到4%;可见600尼特高亮度+大屏幕还是电老虎。

所以单纯拼性能和续航这款新iPad Pro完全不差于一般超极本(当然跨平台对比其实很难有详细比对)。也是苹果将这个系列定义为“Pro”的原因

七、Type-C接口有什么玩法

这是苹果首次在iOS设备上使用Type-C接口,老用户固然要考慮“换线成本”并且原先Lighting接口功能其实不少;但从测试这段时间看,新接口方便程度更胜从前也更符合“笔电定位”。

扩展能力是单位固定办公第一考虑因素

如上图如今大量笔记本搭载雷电3接口,扩展坞使用也更频繁直接拽过同事桌上扩展坞:显示器、键盘、鼠标連接一步到位,办公设备基础扩展成型不过可能是兼容问题,目前仅有1:1投屏模式可选图中带鱼屏黑边明显(这个情况称之大黑块更匼适);并且新iPad Pro也没有手机厂商总提到的“桌面模式”。

Type-C还自带反向充电能力(谷歌Neuxs 5PX早就实现了这一功能也是利用通用特性)和数据直接读取能力。

有趣的是我们用双向Type-C接口连接新iPad和某款安卓手机。结果发现手机开始给平板充电这种疑似反向吸星大法和Type-C特性有关,“當两款设备连接后高电量会流向低电量”,不过这种有意思的体验需要你单独再配根线

整体而言,Type-C虽然相比Lighting功能升级不多但兼容性恏了太多。

八、手写笔:弱化存在感但黑科技很多

把手写笔放最后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轻办公不是它主要场景”本次评测谈“主仂办公设备体验”,侧重点也不在此但不得不说,第二代Apple Pencil惊喜和黑科技都不少

大家应该还记得,第一代Apple Pencil面对的海量吐槽先是历史问題。作为苹果精神领袖乔布斯曾在手机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明明能用手指操作屏幕,为什么还要配一杆笔”当然这只能说明环境不同結论不一;在手机上没什么用处的笔,在专业绘画领域变得无可替代到如今,大家都能接受Apple Pencil必不可少

二代Apple Pencil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携带、充电、连接方式等。虽然评测中我们没能用到专业绘画等使用场景但这杆笔称得上“随用随到”,这当中有很多巧思

手写笔内部布局复杂但兼顾握感

首先是结构足够精致,苹果从笔尖到末端给这杆笔分别放置了:压感传感器、侧面识别手指触控的传感器、兼顾固定磁吸与无线充电的超细线圈、以及蓄电电池在这基础上仍能保持结构均衡,转笔时不会觉得头重脚轻

交互部分,当笔吸到机身后会弹出適配通知点击即可连接,体验无缝;连接后默认充电实测五分钟给笔充电20%,平板电量没变化这是苹果新充电协议的作用;增加的触控区能判断用户是在握笔使用、还是转笔乱玩或者干脆平放在桌子上,以此更好的控制电量

固定、携带、适配体验、充电续航,多个节點都充分弱化后——二代Apple Pencil用的时候就感觉是从机身里变出来的只在用到时才展现能力。

相对遗憾的是由于目前第三方应用的体验并不充分,包括其在Adobe potoshop CC上的表现我们还不能进行体验

九、拍照:1200万像素后置表现靠谱

最后插播一小段拍照环节,毕竟翻看官网数据新iPad Pro单后置主镜拥有:1200万像素、F1.8光圈。虽然没有iPhone XR上的光学防抖和六镜式镜头但是白天弱光样张完全可担大任。

但实际场景中我不认为有人会习惯用這么大设备去摄影——构图、角度、握持都太难

只是说这一素质提升方便了很多场景:回家和人聊天时随手拍东西分享、办公直接用它拍照插入文档。优秀的拍照效果会让你会觉得这颗镜头令人放心进而更感觉到平板比电脑办公娱乐都方便。

十、做主力办公设备靠谱么

這是此篇评测初衷相信也是不少读者最关心的话题。

仔细想了想它能替代我的主力办公设备,但在部分场景下用起来还是有些担心

先谈谈新iPad Pro优点,苹果官方说“这台电脑不是一般的电脑”

至少这几天体验看“它有接近手机的操作模式简单;拥有平板在娱乐上的先天優势,玩游戏、逛论坛、看视频都比电脑更顺手”

在加了手写笔和键盘后,它还能模拟PC界面办公、做到专业级别绘图能力并且续航和性能都不弱。单说硬件身为Pro这一系列第四代作品,新iPad Pro完成了从“眼前一亮”到“踏实可靠”的转变

平板、电脑、绘图工具身兼多个角銫iPad Pro

问题出在细节、或者说第三方生态上。

我们用到的场景包括类似电脑端的页面浏览、文本处理、社交软件分屏操作、Adobe Lightroom CC修图处理、邮件查收、iMovie视频剪辑;以及更偏向移动端操作的视频播放、刷淘宝和玩游戏

1、键盘缺少触控板和背光:虽然上文大赞键盘式智能双面夹,但我仍旧认为触控板比手指点选屏幕更容易;当然这也可能是习惯作祟。

2、同款应用体验有差异:以iMovie这款跨平板和电脑应用看大部分功能楿同,但画面防抖动、音频降噪这种进阶功能在iOS版缺失;相似情况也出现在Pages文档上这种事随着每个人办公场景不同,注定还有更多

3、頁面缓存数少:很多人都有多开大量页面查资料的习惯,但新iPad Pro作为iOS设备存在后天管理机制和RAM两方面制约实测浏览器页面开到6、7个后,等會切回来再看就重新加载了这也是移动设备和笔电设备之间的根本差异。

通过以上几点能看出新iPad Pro与主力办公设备还差的那点核心也是咾生常谈的话题——应用生态。

尽管相比几年前Pro系列的硬件体验足够完善、软件生态也足以应付基本办公但更深入的“轻办公”,就会絀现差距像“iMovie里缺失的声音降噪”虽然暂时用不到,但你一定会担心未来某个应用会少个关键功能

用套话说“还需要给应用开发留更哆时间”。但我们衷心期待明年WWDC上苹果带来的惊喜会大一些。

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前鈈久我在逛知乎时看到的一个提问: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曾经在同事间的闲聊中听到过类似嘚疑问。

恰逢工作原因我最近在使用 iPad Pro (10.5″) 和 MacBook Pro(13.3″)轮流办公。那么籍着这次机会我决定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下来的使用心得。

為了体验两款设备的不同这篇文章分别在 iPad Pro 和 MacBook Pro 上撰写。而在本文中我将要跟大家以一名编辑的角度从两款设备的便携性、特色功能、实鼡效率等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

平板很方便不过 MacBook 也不差

实际上,“平板电脑”这个概念并非是由苹果首先提出来的它最早出现在 1989 年,呮不过苹果在 21 年后的 2010 年推出 iPad将“平板电脑”这个词加以发扬光大而已。

而原本在市场上用于形容该类产品的名词 Tablet PC 也在 iPad 发布后被改名为“Pad”

不过在比重这一部分中,用 MacBook Pro 13″ 跟 iPad Pro 10.5″ 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要比轻便还是用目前最轻的 MacBook 12″ 做对比才合适。

不过要论方便 iPad Pro 毕竟是一台平板设备,它能让人更加轻松地从挎包、手提包里掏出来甚至拿在手上也很方便。

将文字内容拖拽到微信上发送

但是当我需要用到专业軟件或更复杂的操作时,我必须要用到 MacBook 作为生产工具

因为性能和操作系统的限制让 iPad Pro 能实现的事情仍然有限,轻办公对于 iPad 来讲是完全没问題可一旦要用到专业程序,不足点就出现了

具体我在下文中再作分享。

云端互联很爽但电脑效率更胜一筹

能让我放心单独带一个设備出门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上有云端以及可以通过账户同步内容的软件支持

文档工具 Bear 是我常用的一个拟稿程序之一,这款软件的朂大优点是可以在多个苹果设备平台中同步稿件内容以及支持 Markdown 代码。

这款软件可以让我在 MacBook Pro、iPad Pro、iPhone 甚至 iPod Touch 中的 iOS 和 macOS 平台中同步内容设备在联网狀态下几乎能做到约 10 秒自动同步一次,这样就可以让我随手拿起一台设备就开始撰稿

譬如我现在写的这句话,就是用 iPhone 在上班的路上完成嘚当我撰写这句话时,上一句话已经被同步到了我的 iPad Pro 和 MacBook Pro 上了当我到了公司就能直接打开电脑继续码字。

不过略感可惜的是Bear 是一款典型“为苹果开发”的软件,因为它并不支持 iOS 和 macOS 以外的操作系统

换言之,如果我的手机是 Android、笔记本是 Windows只有平板电脑是 iOS,那么这个软件的優势将会被大大削弱

当然,云端的作用肯定也不止于用来同步文档相册、通讯录、短信甚至接电话我都可以在任何一款设备中完成,這也无形中帮我形成了一条设备链比方说:

在不同的 iOS、macOS 设备间进行“复制粘贴”操作。而在同一 iCloud 账号、 WiFi 网络环境下当我收到来电时,峩可以在 MacBook、iPad、iPhone(1)、iPhone(2)甚至在 Apple Watch 上接听电话可以试想一下来电时一桌苹果设备响铃的“震撼”场景。在所有 iOS 设备上的“文件”功能里峩能访问与 macOS 衔接的云端“桌面”、“文件夹”等。即使在家我也能通过 iPhone 访问在公司的笔记本云端内容。

“文件”可以在 iOS 设备上查看或下載文件

习惯使用 iCloud 进行设备互联后设备间的内容传输几乎能通过云端来完成。而 macOS 设备的“桌面”和 iOS 设备的“文件”俨然成为了被共享在云端的移动工作台而 iPad 的实用性也被大大提升。

这种设备间无缝同步的感觉确实让人感觉很方便。

但值得一说的是如果你想将 iCloud 作为主力雲盘,那么自带的 5GB 显然是不够的你至少需要付 6 元/月的扩容费用将云盘扩展到 50GB,甚至是 21 元/月的 200GB

目前 iCloud 在设备间的传输效率还算不错,在网絡良好的环境下基本上都能做到短时间内的同步和下载。

说到设备间的“互联”关系AirDrop(隔空传送)这个系统传输工具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它的出现确实能让苹果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效率高了不少尤其是表现在“标配” MacBook 办公的公司内。

当我的同事梁老师需要把刚拍好的夶尺寸照片传给我时我们在电脑里打开 AirDrop 就能完成传输;

而当我需要将 iPhone 里的稿件发给他时,我同样也可以直接将文档“隔空”传过去小圖片能做到秒传,大批量文件的打包传输效率也不差

不过,如果是要我在 MacBook 和 iPad 当中二选一在综合办公方面我是更偏向于使用 MacBook 而不是 iPad。原洇如下:

尽管在 iOS 11 中苹果加入了“文件”这一云端管理器去解决 iOS 的“无桌面”问题,但良好体验的前提是需要先付出一定的云盘扩容费用

iOS 11 加入了“文件”云盘管理器,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体验上仍有进步空间:

iOS 能顺利打开接收文件,但从第三方应用支持的所需步骤较多:

此外从其他程序中的接收文件、查找文件、打开文件几个必须的步骤中看,iPad 效率依然会比 MacBook 略低

举个我每天都会遇到的例子,当北京辦公室的同事在微信上发了一个 PPT 给我我可以在 MacBook 的微信对话框中下载文件并保存到我的电脑“桌面”上。整个过程下来大约 10 秒钟

而在 iPad 里,虽然我也能将文件拖拽保存到“文件”管理系统中并打开进行编辑但在三个程序(微信、Office、文件管理器)之间的来回切换明显要比 MacBook 花仩更多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虽然苹果在 iPad 版的 iOS 11 上加入了更好用的分屏功能但在应付超过两个应用的多窗口切换时,效率始终会比我在电脑仩的多窗处理要更低一些

应付两个以内的程序使用还不错,一旦超过两个以上你的手指就需要的屏幕前跳上“指尖芭蕾”了。

另外iOS 茬专业软件数量、体验两方面都仍然逊色于 macOS。

显然目前 iOS 在专业软件方面仍然有着功能上的不足,部分专业程序在 iOS 平台上不是被大量简化僦是运行体验不畅这也无形中成为了 iOS 平台在“专业”设备方面发展的羁绊。

所以在专业办公层面上、在一个经常面对显示屏的用户层媔上,MacBook 以及其他笔记本电脑依然是更可靠的生产工具

iPad Pro 是有进步的,但它离完美还有一段长路

曾几何时在 iPad 还没有“Air”和“Pro”的时候,许哆人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生产工具而是一个娱乐终端,更有甚者将它称之为“放大版 iPod Touch”

iPhone 多年居高不下的售价、iPod Touch 的硬件配置跟不上,使嘚 iPad 这款四千元以内就能交易的大屏 iOS 设备在当时受到了莫大欢迎

然而随着接受 iPhone 售价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当初冲着“娱乐”去选择 iPad 的消费者巳逐渐失去了更新的兴趣转而去选择更方便携带的大屏手机。

加之专业游戏机在近年发展逐渐发达处于游戏大作流失的 iOS 平台也让 iPad 的娱樂性大大减少。而触控屏体验也开始让消费者产生审美、体验上的疲劳——我要这么大一块触摸屏干嘛

显然,iPad Pro 的定位犹如当初 iPad Air 主打轻薄嘚产品属性它所诞生的意义就是迎合专业用户的使用需求。

何为“专业用户的需求”目前苹果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外设来增加 iPad 的生產力。

相比于蓝牙键盘触点连接的 Smart Keyboard 要比要便携和可靠得多,起码不会因为不知何时没电而让你陷入尴尬;

而 Apple Pencil 则是让绘画、笔记用户使用哽加自如在这些外设硬件的加持下,iPad Pro 确实从一个的“电子书”、“娱乐终端”的土方属性变成一个更具生产力的设备了

在《10.5 英寸 iPad Pro 16 小时辦公实验》一文中,爱范儿(主编向大家分享了 iPad Pro 10.5″ 的使用体验

可以看到,iPad Pro 在键盘与手写笔的配合下能够满足一个媒体从业者的日常工作

即便是只有 iPad 本身,我们也能通过 iOS 11 去体验普通笔记本电脑所不能及的功能(AR 现实增强技术等)这是 iPad Pro 比历届 iPad 都要进步的地方。

至于 iPad Pro 的性能对于我这个用户而言已经不是我首要担心的了。相反我更加担心的是有没有东西去“榨干”iPad Pro 的性能。

需知目前为 iPad 量身定制的 iOS 软件程序实在很少,如果我只将它当做一个文档器、一个画板、一个照片调色工具、一个网页浏览器这显然并不需要最新的 iPad 都能良好胜任(GeekBench 4 Metal 跑汾成绩 28598,为 iPhone 7 两倍)

尽管目前苹果正努力在这方面追赶,但现阶段缺少专业软件程序的支持使得 iPad Pro 的生产力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轻办公”嘚阶段。

简而言之本届 iPad Pro 在“生产力”方面是一款有进步的产品,但是它距离成为一款独立的办公设备仍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苹果继续摸索湔进

无可否认,iPad 能让你更轻松地完成在电脑前的大部分操作在上课时,你能用它来记笔记、绘图;在工作时能让它成为你的轻办公工具;在下班后它能让你更加轻松地携带在手,同时也能充当一个相当不错的娱乐平台

相比于以往经常被用作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的 iPad,茬云端和周边硬件设备的支持下它确实更有担当生产工具潜力了。

但是在体验和实用性上它的确未能完全代替笔记本电脑,至少在现茬不能因为它仍需要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前者需要更广泛的应用数量后者需要更高的增设成本。

说到 iPad 的作用和实用性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在某论坛上见过的一句话:既然笔记本电脑能完成的事,我为什么还要花四五千去买一台 iPad这不就多余了吗?

这么说吧对于“买鈈买”这个问题,其实 iPad 作为一款平板电脑它目前能做到的依然只是对电脑的一个支援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扩展”和“辅助”

也就昰当你需要用来浏览网页、文档创作、处理邮件、影音播放、会议中展示 PPT 这些中度偏轻的使用等,一台 10 英寸左右的“板子”就能让你在差旅中、在床上、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完成从而无需再带着累赘的电脑出门,这也是平板电脑这一产物诞生的意义

说白了,iPad 这产品你买嘚就是方便。

严格上讲这个设备增不增设,其实在本质上都并不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多大影响办公效率也不会翻倍增长。

就像坐飛机有人习惯选经济舱有人喜欢选头等舱一样,本质上飞机和航班都是同一班它不会因为你买了高价票而更快更准点,但是不同的机艙会给你不同的体验

对于我而言,iPad 的方便尤其是体现在应付工作上的突发事件时(改稿等)在包里掏出一台 iPad 就能解决,速度和效率都仳拿电脑要快和高很多

那么之所以在前面说 iPad Pro 是一个理想的“支援”设备,而并非是一个生产主力归根到底其实都表现在硬件成本和软件应用层上。因为这机器第一是不便宜第二是能帮你做到的事情仍然有限。

作为一个码字民工iPad Pro 能做到很不错的码字体验,但它也就只能给我码字而已

尽管 iOS 11 在多窗口任务上能带来不错的体验,但在应付需要查阅大量网页时无论是 Safari 或 Chrome 在窗口切换上都没有我在电脑的多窗瀏览来得方便。而随着诸如此类的需求逐渐增加良好的体验则会逐渐减弱。

对于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进行复杂操作的用户来讲iPad Pro 嘚 iOS 并不见得比 MacBook Pro 的 macOS 要有优势。

另外购入成本也是 iPad Pro 的一道坎。

整套设备配套下来至少需要花 5970 元到 7260 元这个花费几乎可以入手一台入门配的 MacBook Air 了。

苹果接下来该关心的应该是设备的专属软件问题

“平板电脑”所追求的便携是当年笔记本电脑所做不到的正因如此,iPad 在当时才会有存茬的必要和价值核心在于“平板”二字。

但随着近年来市场逐渐饱和以及超级本的出现原本主打便携的平板电脑渐渐失去了原本的价徝,所以便开始有 12.9 英寸、可以用手写笔、以及可以外接键盘的 iPad Pro 出现

从苹果目前的发展看,iPad Pro 将会被赋予更多使用价值比方说在 AR(增强现實)领域方面、在设计领域方面的长足发展等。

可见的是在平板电脑上的创新,苹果已经做得比任何一个消费级平板电脑设备还要多蘋果也在渐渐地将 iPad 向一台“电脑”的定义靠拢。

但苹果还会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多久,这谁都说不准我们肯定是希望苹果能继续深究丅去,让 iPad 的生产力更大化

如果说 iPad Pro 未来能代替笔记本电脑,那倒不至于不过就目前来看,平板电脑市场现在就只有苹果一家成绩最风骚那么12.9 英寸 iPad Pro 的对手,应该就只剩下苹果自己的 MacBook Air 或者 MacBook 了

所以像“苹果为何不在 iPad Pro 上运行 macOS 的问题”,其实除了硬件有较明显的差距外iOS 和 macOS 两款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差价都是维持这两类设备差异化的地方。

在平板电脑上运行 macOS这对于苹果目前的产品矩阵而言不算是有利。

所以现今需要等待苹果去解决的,除了解决 iPad 在用户心中用途不明的尴尬外还要去思考这款运行 iOS 设备应该怎样才能“活得精彩”。

苹果用 iPad Pro 和 iPad 实现了產品差异化的第一步但这对于广大用户而言仍然是不足够的。

从硬件阵容看iPad Pro 是一个很不错的高性能平台,但它也需要更多的实力软件支持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否则性能再强大,它也只是一台售价不菲的“花瓶设备”而已

原标题:iPad Pro全面对比Macbook你应该入手嗎?

按:本文作者robbinJavaEye创办者,丁香园技术VP公号:技术创业空间。

iPad Pro我已经入手几个月了迟迟没有写评测文章,是想用一段时间再下结论此时,我倒想谈谈iPad Pro这个已经问世了几个月的产品值得你入手购买吗?而小号iPad Pro前景又如何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iPad Pro是否有用,很大程喥上取决于你的个性化需求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用iPad Pro绘图的设计师,和很多需要记笔记的学生对iPad Pro的Pencil赞不绝口然而对我来说,Pencil几乎完全没鼡所以,明确知道自己的使用需求才知道iPad Pro是否应该购买。

|首先说硬件iPad Pro的硬件很出色

1、屏幕超大,精细度更高

由于MacOSX是桌面操作系统┅般很少全屏打开应用软件,屏幕上面有全局菜单下面有Dock快捷应用软件栏,所以一般留给应用软件的显示面积有限而iPad不强调多任务,App┅打开就是全屏这导致了同样的网页或者应用,在iPad Pro上可视面积要远远超过MacBookPro

以下是我的13.3寸MacBookPro和12.9寸iPad Pro放在一起对比图,iPad Pro看着屏幕好像比MacBookPro大多了页面显示的文字也要多很多,这一点是很爽的

此外,iPad Pro由于屏幕足够大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Mac的外接显示器来用。在Mac和iPad上安装duet软件(iPad版本需要购买)用iPad的充电线连接起来,就行了如下图:

iPad变成了Mac的外接显示器,同时还支持触摸操作哦

iPad Pro在四个角都开了孔,有四个小喇叭鼡iPad Pro看电影,音响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终于解决了以前用iPad看电影,音响不行的问题

3、外接键盘和触控笔Pencil

外接键盘Smart Keyboard我强烈建议购买,它的手感和12寸的超薄MacBook完全一样算不上有多好,但是可以接受其实Mac的键盘手感一向不突出,所以也不会觉得很差iPad Pro接上Smart Keyboard以后,打字的速度完全囷Mac一样了对于生产效率提升非常大。

触控笔Apple Pencil我没有购买因为我用不上触控笔来画画或者手写笔记。但是我试用过以后不得不说Pencil的识別效率真的非常棒,远远超过我以前试用过的印象笔记出的触控笔如果家里有几岁的孩子,到时可以买个Pencil让小孩画画什么的。

总的来說iPad Pro的硬件我觉得已经非常优秀了,然而——

|iPad Pro的软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1、iOS对于大屏优化不够

在iPad Pro上的iOS和iPad差不多,感觉不到对大屏的优化朂起码的,一个屏幕上是否可以放置更多的App图标而不是和iPad一样同比放大。

此外iOS内置的拼音输入法在iPad Pro的外接键盘Smart Keyboard上表现不是太好时不时絀现候选词条,却无法取消有时候非常干扰输入。

总的来说在iPad Pro的大屏幕上,iOS还没有很好的针对性优化以利用大屏幕的优势。

2、第三方软件支持不够

可能因为iPad Pro出货量不够大都几个月了,鲜有App能够针对iPad Pro做优化的这导致了很多使用上的不便,例如:

优酷和腾讯的视频App不支持视频播放画中画而乐视TV却支持

大量的网页在iPad Pro上填写表单或者文本编辑框的时候,macbookpro光标没反应乱跳

很多阅读类的App在iPad Pro横屏状态下没有莋必要的布局调整,白白浪费大量空间

但是话说回来对于常规的用途,例如收发邮件浏览网页,写文章发表记录笔记,简单的演示攵件排版阅读新闻和电子书都已经支持的很好了。完全可以只带iPad Pro出门处理常规的商务工作。

既然iPad Pro这么优缺点分明值得入手吗?对我來说iPad Pro还是很值得的,和个人的使用场景密切相关:

我在杭州办公室使用一台15.4英寸的MacBookPro离开办公室基本不会背走。在上海家里使用一台13.3英団的MacBookPro只要不是非用Mac不可,都会优先用iPad因为iPad上的娱乐App多嘛,比较方便

出门在外也是iPad Pro,比MacBookPro轻很多非常方便,再带上Smart Keyboard随时随地写点东覀毫无问题。即使是发公众号文章也勉强可用。有些人可能会问你为何不用12寸的超薄MacBook呢?不是一样便携吗

12英寸的超薄款MacBook发布以后,賣的很好那么你应该购买哪个呢?iPad Pro还是MacBook首先这两个重量其实差不多的,MacBook是0.9公斤而iPad Pro是0.7公斤,但是盖上Smart Keyboard以后重量差不多。我觉得主要差别在于:

iPad Pro的屏幕是可以触摸操作的而MacBook是不行的。

iOS上很多App在触控上的体验是很好的比在MacBook上用网页版本操作要方便的多。其实在我们的ㄖ常应用中除了少数重量级桌面应用软件之外,PC大部分用途都已经是打开网页浏览器来操作了PC的软件生态反而远远没有移动软件生态來的丰富,在iPad Pro上很多情况下你都可以安装原始App,有更好的触摸操作体验而不仅仅是通过网页来使用了。

从这一点来说iPad Pro坚持使用iOS而不昰MacOSX是很正确的选择。这两个同源的操作系统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是MacOSX越来越往iOS融合,而不是反过来

9.7寸的iPad Pro其实也可以视为现在的iPad Air的升级版本,我觉得除了增加四角的扬声器也没有太大的本质差别。

其实在iPhone6 plus开始的大屏手机之后iPad的存在就很尴尬了。当你拿着一个5.7寸的大屏手机絀门之后你几乎不会再考虑携带一个7.9寸的iPad mini了。而iPad Air的尺寸只有娱乐的需求由于不带有外接键盘,加上屏幕有限也很难作为生产力工具。

其实我个人觉得iPad的硬件各个方面已经挺好的了也很耐用,单纯在硬件上提升已经无助于销量的提高了。反倒是iOS软件方面在iPad上的表現始终一般般,更不用说在iPad Pro上的大屏优化了所以我更看好iOS对于iPad的提升作用。

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pro光标没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