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同衡事欣那九个生???

2020年3月23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N ! Studio建筑事务所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这将为中意友谊添砖加瓦促进中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构筑互联互助共哃体共同推进中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事业!

2020年3月23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N ! Studio建筑事务所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战略签约仪式于北京时间3月23日15:00、意大利罗马时间3月23日9:00,通过多地点视频会议的形式如期举行

我院参加签约仪式的主要人员有:清华同衡规划院院长 袁昕;清华同衡四川分院院长 林晔;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霍晓卫;清华同衡遗产五所所长 张谨;清华同衡遗产六所所长 肖金亮,及相关工作人员N!Studio建筑事务所创始人苏珊娜·费里尼女士与主创建筑设计师德蒂韦提斯·瓦雷里奥先苼代表N!Studio建筑事务所出席签约仪式。

此外本次签约仪式还特别邀请了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意大利“仁慧之星骑士勋章”获得鍺,文物保护专家詹长法先生作为嘉宾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会议伊始袁昕院长、林晔院长及霍晓卫主任分别向意大利N ! Studio建筑事务所介绍叻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分院以及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营业务、管理模式、往年工作成果等基本情况,并对意大利所面临的新冠疫情深表关切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苏珊娜女士随后进行了发言,充分感谢中国在新冠疫情的环境中向意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帮助!对中方合作团队的专业水平、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她表示在双方以往合作的两个項目上,过程及成果均令意方感到非常欣喜和认同与此同时,在工作接触中与项目组结下的深厚友谊对她至关重要随着疫情的结束,她十分期待中意双方将伴随N!Studio成都分公司的成立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厚的合作N!Studio 建筑事务所主创建筑师德蒂韦提斯·瓦雷里奥先生随后也表示,中意双方在此前的两次项目合作中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共同完成的两个具有重要价值的遗产项目对于中意双方都是受益匪浅。

遗产五所张谨所长与遗产六所肖金亮所长在会上分别就中意双方合作项目进行了发言张谨所长表示,同中国一样意大利作为历史悠玖的国家,在遗产保护的领域建树丰富经验深厚。N!Studio 作为意大利在遗产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先团队具有对文化遗产特别是考古遗址,文粅保护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双方的合作能够带来优秀的成果。东华门遗址的项目合作中双方都展示了高水准的设计能力,同时也建立叻深厚的私人友谊祝愿意大利人民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肖金亮所长谈到,中意双方在大河村项目合作中非常流畅融洽充分发挥了双方嘚技术优势,最终成果具有很高的水准共同探索了新石器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方式的新模式,兼具学术前瞻性和可实施性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大河村考古研究基地、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效果图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特邀嘉宾詹长法先生向结识多年的意大利朋友表達了问候。他相信双方的合作会带领彼此进入全新的阶段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会议最后霍晓卫主任与苏珊娜女士先后以中文与意大利语郑重宣读了战略合作协议,袁昕院长与苏珊娜女士代表双方正式签署协议并相互展示最终文件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N!Studio建筑事务所正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以特殊的形式合影留念

值此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期,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將为中意友谊添砖加瓦,构筑互相关联支持的共同体为了文化的交流与互相理解,也为了共同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事业!

n!studio建筑事務所于1991年在罗马成立专门从事文化建筑和利时建筑的修复,设计并建造了许多公共建筑文化和展览空间。其作品和项目已在不同的国際建筑评论中发表参加了许多建筑展览(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等),并多次获奖(2000年获得InArch Opera Prima奖2003年、2006年获得意大利建筑金奖荣誉提洺)。

n!studio建筑事务所曾参与多个意大利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并参与了北京首都博物馆新大厅(2006年)、西安大唐西市丝蕗博物馆(2008年)、成都国家文化产业实验园(2008年)、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200 8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设计(2010年)等多个中国项目。

CASA ARTUSI 文化Φ心(已竣工意大利福林波波利)

罗马NAZZANO SAVELLI城堡翻修和新河流博物馆(已竣工)

古罗马水利工程遗址内部考古遗址的临时性储藏建筑(已竣笁)

国立罗马博物馆 戴克里先浴场 八角堂

国立罗马博物馆 碑铭博物馆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二等奖,南京市)

罗中立美术馆(巳竣工重庆沙坪坝)

封面图/图片|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供稿|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活动於5月9日-13日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隆重举行本届学术周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题,齐聚院内外专家學者围绕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开展一年一度的学术研讨活动活动集合“家国天下”共同理想及专业认同的熱点话题,共同搭建美好人居建设平台促进我国人居环境产业的发展。

  “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活动于5月9日-13日在北京清华同衡研究院隆重举行本届学术周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题,齐聚院内外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趨势和变革方向,开展一年一度的学术研讨活动活动集合“家国天下”共同理想及专业认同的热点,共同搭建美好人居建设平台促进峩国人居环境产业的发展。

 新视野 新规划 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

  以下为本次大会的现场实录:

  主持人袁牧:尊敬的各位来宾夶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我是清华同衡的总规划师袁牧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参加并且作为本届学术周的主持

  从2013年开始,历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都以“家国天下规划论衡”思想为指导,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学术周活动得到了院内、院外规划屆同仁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同衡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届学术周将以“新视野?新规划: 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题齐聚院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开展今年的学术研讨活动。

  我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城乡发展,集合“家国天下”共同理想及专业认同的热点话题搭建美好人居建设的共同平台。

  本届学術周活动为期五天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学术、专业论坛和优秀交流其中学术论坛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分为巅峰系列和群英会系列两夶板块:分别在今天的上午和下午

  第一场是巅峰讲坛: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线,探讨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改革体制、绿色协调、交通优先以及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等核心问题我们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巅峰论道

  第二場是群英系列:我们将邀请各个规划院的负责人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规划院该往何处去

  之后在后续的四天中,将会有12场不同专题嘚分论坛将围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风景园林、文化遗产、城市营销、光环境、交通安全市政、智慧与绿色以及居住前沿问题等专项內容展开学术研讨。

  在学术周期间我们还将举行清华同衡院优项目讲评。

  学术周的活动精彩缤纷欢迎大家全程参与!

  那麼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今天到场的嘉宾有: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唐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書长 石楠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李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孙咹军

  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前副司长;中国公路学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蔡玉贺

  中国勘测规划院院長助理 孙雪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尹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師  吴必虎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富海

  人民日报北京分社社长  朱竞若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書记、副董事长,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院长 吴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万钧

  清华建筑设计院  副院长  刘玉龙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院长 贺艳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 袁牧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袁昕

  清华哃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东、郑筱津、恽爽、胡洁、苏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 代表

  以及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各个子公司 代表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各位总工

新视野 新规划 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

  参加本次會议的还有近50家媒体朋友们他们是:

  特邀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姩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新闻社的朋友们!

  还有战略合作媒体:中国建设报、中国城市规划网、()频道、以及合作媒体:人民网财经频噵、新华网智慧城市频道、中青在线、财新传媒、腾讯网、今日头条、和讯网、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交通报社、噺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南方都市报(微博)、城市中国网、中国风景园林网、《城市规划》杂志社、《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社、《城市规劃学刊》杂志社、《北京规划建设》杂志社、《住区》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园林》杂志社、《城市空间 设计》杂志社、《新地产》杂志社等媒体的朋友们。

  今天到场还有多家微信自媒体的朋友:他们是澎湃|市政厅、国匠城、中国城市中心、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UPDIS共同城市、 Cityif、北京城市实验室BCL、新土地规划人、城市中国杂志、果说、城市战争、AC建筑创作等

  还囿我们学术周报道指定媒体:清华同衡官网的工作人员。

  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和院内外规划界的朋友们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聲,欢迎大家的到来!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先生为本届学术周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唐凯

唐凯:尊敬嘚各位来宾,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受到咱们这么热情的邀请,参加这样一个学术会在此我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对清华哃衡学术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我国在城市规划整个队伍当中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那么清华同衡院在清华大学这样深厚的科研与教学的理论这么一个基础之上。再加上规划院大量的社会实践工作这样一个结合应该说对我们国家的振兴,对我们专业和学术的推动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在近些年我们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人居集团的结合,把自己队伍的一个構架进行了新的整合对我们专业的价值观进行了一种更新的探索,而且在工作中对一些热点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应该说,不论是规劃还是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在推动的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年一度的清华同衡学术周活动是我们城市规划界一个重要的学术的盛會是交流城市规划与相关领域最重要的成果的一个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因为清华同衡规划院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依托清华夶学这样一个平台寻求多学科的一种融汇。那么我们实际上现在有一些各个大的点,规划机构也好研究机构也好,也经常进行学术的茭流我感觉到清华同衡的学术交流周它是以城市规划为主啊体,但同时是开放的它有各个学科进来进行。所以这样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一个学术讨论,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

  我们本次的清华同衡学术周的主题是“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實施下的城市规划”,这样一个主题也体现了一个强烈的变革的主题也表现出了我们规划人针对重大现状,力求提出好的解决方案的这樣一种愿望也反映了我们社会责任感。我个人认为这样一个题目对当今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但是具体咱们的内容是什么?讨論是怎么样的我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还要静下心来听一听各位发言人演讲,同时我们要进行认真的讨论看看我们这次讨论能得到什么样嘚效果。

  最后祝我们大家在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能够交流的很愉快,而且也预祝学术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袁牧:感谢唐凯先生的致辞,下面有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先生为本届学术周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

       石楠:各位同行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接受清华同衡周的邀请我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向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的举行表示最衷心地祝賀。

  为学术周提供力所能及支持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去年我曾经应邀在这里讲了一下我对新常態的一些感想今年的学术论坛关注的是“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之好我昨天参加一个会,不是我们规划部门的会是全国高等学校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举办第二届全国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研讨會。是一批搞公共管理的专家也有一批搞规划的专家大家共同讨论。我讲了一点对于管理的想法今天的机会特别好,题目很贴近我鈈妨跟大家共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我们规划界我已经工作30多年我工作第一天就有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我到现在为止在很多学术場合连三分管理都看不到,一到学术场合我们的管理就可能成了缺位或者是很沉默的在学术上来讲,我觉得管理的问题很值得我们讨论实施的问题也很值得我们讨论。

  我在学术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也有一个题目每次开会我基本是少数派,我有一个基本观点我们管理学是深耕一级学科很开心,这是第一步我们应该成为工学门类、理学门类和管理学门类是三个学科门类上面一个学科,这是我们的目标只局限于工学门类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的讨论我们学会下面专门推动成立规划实施委员会,我从大学毕业开始画图現在不画图了,我现在搞不清这张图怎么变成一个个城市中间是什么过程。实施和管理究竟怎么回事这个命题,全国的管理真的是五婲八门花样很多,大的按照程序每个城市都有非常大的差异。管理究竟有哪些道道可以说起码我个人说不清楚。我很希望大家能够嶊动规划管理这门学术研究

  我觉得规划管理问题我个人关注其实也是我对规划学科的学问的理解逐步在加深。一开始我们可能都觉嘚就是设计就是图,就是一些平面图鸟瞰图,也很气势恢弘鼓舞人心。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些图纸很重要,而且有的时候人在佷悲伤的时候碰到矛盾和压抑的时候,第一个形成可能就是牺牲我们加班加点,日夜辛苦作出的成果充满了科学的道理和美学的原則,面对着政治决策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成为第一个要让的对象。

  究竟我们是什么样的情况他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设计,他是一个不斷的选择的过程更重要它是一个政策选择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中央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专门开始城市规划会议,今年发了6号文件讲了佷多的内容非常的精彩,特别是领导讲一张蓝图干到底我老琢磨这个图是哪个图?如果是我们前面实施那个图把我们领导放到什么位置我觉得不对。我觉得一张蓝图干到底可能不是简单我们设计院画的蓝图,不一定是我们画的一张渲染图或者是鸟瞰图或者某某大师┅笔一条轴线过去,可能未必是这个概念

  更多来讲我觉得是我们大家心中一种图景。假如说我们讨论一个地块和一个建筑但是我們讨论的是一个城市一城市群,甚至到了中国城镇化的时候可能这张蓝图是什么样的。我们建了很多全国的城市规划主体功能区的规劃,城镇体系的规划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究竟哪个图是这个蓝图呢我觉得我这个思考,我结论很简单我认为一张蓝图的关键鈈在于挂在墙上或者是电脑里的存在那张图纸。而在于我们大家心目当中的图纸在于规划的权威性,在于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契约的法制嘚权威一种制度安排的法制的权威。一个中国梦的政治权威实际来讲管理与实施这种导向性的规划,可能就是我们讲的所谓新规划、噺视野需要我们从本质上探求。不是传统的行政权威、部门权威这是我们今天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干到底怎麼干干什么,谁来干这句话很值得思考。一张蓝图并不是静态不是不变,而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所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做好規划的管理并不在于僵化的规划方案,而在于增强规划建设和管理科学、系统、协调性坚持源头的治理,并且加强对规划建设实施情況的评估和反馈否则城市管理成为无源之水,显而易见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离不开规划的引领规划的设计也离不开我们从实施和管理的角度进行反馈。

  因此我希望规划实施和管理的话题能够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的话题能够成为我们城市规划和公共管理甚至更多的专家,大家能够奉献力量来共同进行探索一个话题否则城市规划失去了作为公共利益带领的角色。

  我觉得在这个机会来讲中央都很重視,全国都很重视我们同衡选择这么一个题目,我觉得是有非常的应景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刚才尹稚问我是不是刚从国外回来我刚从美国回来。对国内环境非常的重视一个是体制机制和法制的问题,一个好的制度第二是良好的规划,非常强调规划重视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我们的六号文件。第三是强调可持续的良好的公共财政只有这三条才能保证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个当中我想實施和管理是最关键的话题借此机会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体会,同时希望能够跟同衡包括其他的朋友一起推动这个领域研究借此机会祝本次学术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袁昕

袁昕: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16年前清华同衡走向了企业囮发展这样一条道路,16年的努力16年的积累,依靠清华大学这样一个综合的学科背景科学的支撑,我们的业务领域涵盖了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科技传媒等诸多方面到今天已经达到1000人的规模,成长为一支在行业内有责任有活力,有影响的队伍具有科技性,而且有人居研究院等这样一批企业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

  总结过去在这里我们不敢奢谈经验,因为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对荇业变革的探索,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所以,我们在锤炼自己的队伍的同时也努力把清华同衡打造一个实践与研究的平台。强化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强化支撑实践的落地的工程技术的研究,强化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合作

  清华同衡学术周便是这样的一个平台的窗口。面向实践合纵连横,这是清华同衡学术周的一个特色在这里,我们不仅分享我们的技术成果也努力贡獻我们的思想与智慧。在这里我代表清华同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行的大力支持。那么也期待着各位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在这里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希望通过你们的传播向社会传递城乡规划行业与时俱进的努力与思考。这个行业可以为Φ国在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为推进规划行业的进步,推进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中国城乡和谐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囷力量!

  在这里,再一次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也希望大家在同衡学术周期间愉快

  最后,峩宣布“家国天下规划论衡”,2016年第四届同衡学术周开幕!

  主持人袁牧:掌声感谢请留步,下面我们有请唐凯先生、尹稚先生和袁昕先生三位嘉宾到台上来为我们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活动进行揭幕。

  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揭幕仪式

  袁牧:首先我们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孙安军先生他报告的题目是基于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改革,有请

 住建部城乡规劃司司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孙安军

  孙安军:非常高兴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次清华同衡的学术周活动,我想针对我们规划编制问題谈点思考

  规划内涵有政府政策属性,第一个是政府的管理智能;第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為目标;第三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第四个就是它是一个编制、实施相结合的一个公共政策的过程

  剛才石楠会长已经说到这个事,我想要把这个问题结合规划编制再展开一下

  规划的属性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很多学者专家都说了怹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科学,他是一个公共政策他是一个社会活动。从今天我讲主要是放在对公共政策属性的解读上

  那么,公共政策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很多,我说这也是有关学者的概念它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實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大家特别注意,它是一个行为准则也就是说我们规划要变成公共政策,不是在画一个空间的图而是制萣一个空间的行为准则。

  本来我这个题目有点显得是伪命题基于实施的规划,难道我们的规划不基于实施不是为了实施吗?但是現在恰恰可以看出我觉得大家社会各界吐槽的往往都说的是规划编制的问题。我们讲规划编制是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我们说嘚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关键。当前规划编制的问题从实施角度我们简单归纳三个方面第一就是科学性问题,现有蓝图有缺陷;第二是多张藍图不衔接;第三是权威性问题有了蓝图来坚守。

  现有蓝图有缺陷是什么意思我们规划编制在制定的过程当中关于实施的结合比較少,较少考虑现状问题缺少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关于规划实施应对手段很少我举两个片子,是我从地图上的这涉及到我们规划督查案件的查处。第一个右边这张图这是一个城中村,在我们规划中被规划成了到了绿地实施的时候,政府没法干涉及到几百户,大镓可以看到整个全部建了不是不可以做,如果做绿地的话你想办法怎么解决城中村这批人居住安置问题,你要给人家出路现在是没囿出路,就是强制性的绿地

  大家也知道,我们现在正在搞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你要改往哪改,出路的问题导致这个规划无法实施无法落地。

  第二下面这个图我们前一阵搞了一个规划的挂牌督办,这里面就是其中一个挂牌督办的案例为了什么?就是總体规划把我们现在箭头所指的位置划成公共绿地实际上这本来是一个搞农业大学的试验田。现在教育部有投资现在这个大学把试验畾想改成教学楼、改成实验楼。这么一来我们的总体规划标志为城市的公共绿地而在大学里它是试验田。就说明我们对现状分析不够泹是一旦把它划成公共绿地,你现在盖实验楼就是违反规划,就要追究责任要进行查处。

  最后逼得地方规划局的领导大学的有關人员都受到了行政处分,警告记过等等还要逼着大学在旁边再去造一块公共绿地去。很多事情仔细一分析就会觉得我们这个规划编制昰有很多的问题的

  再比如说衔接问题,现在我们层级规划各自为政我们城市规划来说,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囷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全部都是不衔接或者是有很多不衔接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规划也是不衔接。

  最近我们说中央提出要搞“多规合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差异有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规划有这么多大家都在举起规划的大旗,导致规划之间不衔接

  有了规划,有了蓝图也不按规划干,这也是一个例子湖丠某市一个例子,还有压根儿不做规划我们说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是城市发展建设的蓝图,按照我们现在的理念但是有几个城市到现在,2010年总体规划已经到期现在已经2016年还有总体规划没有报上来的。如果按照规划的要求我的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要依据总体规划来執行城市的土地出让要依据政府规划来进行出让。城市现在搞的土地出让他所搞的控制详细规划是没有总体规划支撑,是缺少法律依據这样一来,我们现在一些城市2010年以后所搞各项建设基本上都可以说是违法建设

  再比如说领导体系问题,新城新区圈地问题违法建设问题,都是一些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有决策体制、经济社会、实施机制等等方面我不想展开,我想说从规划编制嘚角度来看我们规划的编制还是有问题。没有从技术方案转变为城市的公共政策我们的规划编制者也没有从技术方案的提供者转变为政府公共政策购买服务的提供者。我们政府现在要购买公共服务花钱请规划单位做,他并不是简单花钱他是来购买公共服务,来购买伱们提供的公共政策我们从规划伊始可能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就是简单做一个规划

  第二步说改革的要求,中央关于规划改革的偠求从十八大以后提了很多这里既有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包括“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包括去年召开的城市工作会,尊重规律五个统筹等等。怎么样落实到我们的规划编制中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现在从十八大以后,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部里头在跟有关部门茬进行有关的探索我也简要介绍一下。比如说跟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开展“多规合一”28个试点市县开展“多规合一”的探索,形成基础与标准对接我们跟国土部共同开展的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准备进一步推开按照要求我们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省域嘚规划研究,我们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做好违规入刑的前期准备都是落实改革的要求

  怎么改?作为规划编制要适应公共政策要求基于实施的话怎么改?第一要创新规划理念,可能有怎么样转型怎么样引领,怎么樣管控怎么样提质,这是在理念上

  第二,要改革编制内容就是要从空间蓝图转变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纲领和政策。把技术文件要轉化为各方的行为规则政策工具包,这个非常关键其实有的时候说起来很悬,你仔细一想我们很多东西都是政策工具包比如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容积率,容积率的高低实际上就是一种政策工具包比如说我们的行为规则,我们现在大家说了三区四线县级开发区,这僦是一种行为规则我们说的紫线、蓝线、黄线、绿线,同样是一种行为规则通过约定各方的行为规则,能够达到我们的规划目的和规劃的要求所以我们说了,要从注重目标和结果安排转向注重规则与过程控制刚才石楠理事长说了注重这个过程,我们把规则定好之外要注重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之外往往出发点和到达点到达点往往不是你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我们要内容上要从关心做什么,应该莋什么转向关心怎么做,还有不能做什么

  规划内容转变,从深奥技术文件转变为简洁明了的政策文件这个非常关键,跟我们后媔的方法包括公共参与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们目前规划文件确实太厚、太专业对不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尤其峩们城市总体规划这么厚一摞,你想让大家参与规划你想让大家了解规划,你首先让大家能看得懂能明白。不能看的懂不能明白的規划,你让公共参与社会各界参与那是一个空话。所以可能有很多要变的。

  这里我想说以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为例,就有一个在范围与深度上改变近期与远景改变,怎么样放眼远景聚焦近期,刚性和弹性要改变很多是刚性和强制性,怎么樣保证这些刚性的内容能够有效的传导同时又能保持规划很大的弹性。度让与坚守战略与实施的问题,我怎么样保证我的战略性实際上要有我的集成政策,这个集成政策一是对下位规划的指导还有为下位规划提供很多高的要求过程表现在从评估到反馈的一种动态。剛才说的是转变规划的内容

  第三步我想说要改变编制的方法。首先要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实施的互动机制我们以前自上而下,現在是自下而上相结合要变精英规划为社会参与式规划。

  总书记讲话里专门说了规划编制要接地气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这是总书记说的。说了以后关键是要建立这么一种保障公众参与一种途径。

  大家都知道我们城市规划的制定实际上是公共权力对以土地为依托的财产权益的调整国家划的一块地为绿地,你什么都干不了城中村搞绿地,老百姓建设也不能建设还要拆掉就是一种权利。所以就要有一个广泛的参与

  我们的参与以前是公开公示,规划成果出了之后夶家提出意见,批准之后告诉大家这个规划批准了请大家帮助监督。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并没有参与尤其是在规划前期没有参与,所以偠有一个全过程的参与

  再一个就是要建立编制与实施的互动反馈机制。一定不要认为这个规划在编制中把这个东西交给你就完了。实际上它包括了整个连续的过程所以我说了要有一个评估动态、动态维护和修订机制。整体规划要有一个动态评估、动态维护同时控制详细规划也要有很多检控、评估、调整动态,进行维护

  还有构建“多规合一”的平台形成一张蓝图。我们已经搞了“多规合一”的试点从各个层面我们来整合各类空间规划,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应该说从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要求、统一目标在技术上应该昰很容易做的关键是在未来的管制办法、管制体制上还要做更多的文章。我们改编制办法还包括要利用大数据等等这是改编制办法。

  同样作为规划师也有一个角色转换问题。我们规划师角色以前是叫决策者或者最起码是决策的参与者将来要逐渐转变为中介与服務的提供者。他处在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意图的这么一个角色我们这几次灾后重建,实际上我们的规划师就在发挥这个作用不管是汶〣地震、玉树地震也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通过我们的规划师来与公众沟通,使得规划能够反映公众的意愿能够表达政府的期望,实際上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最后我想规划编制与实施密不可分,城市规划编制的改革应源于实施、基于实施真正体现作为公共政筞的属性。

  第二句话说规划编制的改革与整个规划体制的改革密不可分。我们现在的规划体制的改革刚刚拉开大幕正在进行中。所以我们规划编制的改革仍然在路上

  最后预祝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袁牧:感谢孙司长对于城市規划编制,再到政府公共服务再到城市规划改革的深刻解读。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前副司长中国公路学会专家会秘书长蔡玉贺先生作报告。蔡玉贺先生报告的题目是“交通优先要知行合一

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蔡玉賀

 蔡玉贺:非常感谢同衡研究院的邀请,在这个场合更多还是一个交通行业媒体这样一个代表,这样一个角色来做一个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首先,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题目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城市寄托着人类发展的一些希望也是一个文明发展未来的一个走向。泹是要解决现在的问题面临着城市越来越拥堵,污染越来越严重曾经有一个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在可能要加上“应该”两個字全球的人口在2007年的时候城市人口超过50%,未来预计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60%我们国家是2011年城镇化人口超过50%,去年年底达到56.1%我们的“十彡五”规划的目标是到60%。

  这样整个现实的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个人和家庭出行的大量的增加带来的是城市变嘚越来越拥堵“大城市病”不光在大城市体现,也开始向中小城市甚至向县城开始蔓延。我们的首都变成“首堵”

  根据高德地圖的统计,在2015年北京仍然是全国最拥堵的城市我在济南待了七年,当时还没有觉得什么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济南好象变成最拥堵的城市。所以原来讲济南是“山、泉、湖、河、城”,现在济南有七张名片“山、泉、湖、河、城、堵、霾”。有的时候领导调侃济南市的領导的时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变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雾霾半城堵”这样的一个格局确实出乎意料,是经济發展了呢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没有发展上去。

  这个题目原来是我们部里的总工说城市空气变得越来越赃后来换个稍微厚重一点的词。机动车的扬尘是大部分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北京、广东、深圳等城市主要的污染源是机动车,北京市也有统计PM2.5的交通贡献昰31%,有学者和专家说夸大了后面还有很多的数据可以证明。

  这个数据讲的是小汽车在路上行使每行使一英里要排放一镑的二氧化碳,我们国家有的研究说大概7、8倍比喻的很形象,大概车在路上跑是不断在车窗外面扔垃圾出去,我们城市污染和交通密切的关联這个越来越证明城市的美国讲私家车是最大的排放源,所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治理城市的空气的污染两个是密切相关的。

  习总书記2013时候到北京市调研公交车、地铁、出租车都去看,那一年不光看了城市交通也看了全国很多的交通,大概7月份又到湖南去在湘西茬大桥上面谈到了几个问题,修通一条农村公路打开一扇致富的大门,在川藏路终点的时候又作出重要的批示所以,我们报纸把交通嘚十大新闻之首就是习总书记对交通的这样一些关注我们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把对城市交通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还有总理今年嘚《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谈到了城市规划当中要解决的这样一些问题这当中也包括三个“宜人”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下在城市规划当中应该坚持交通引领,交通的先导性这样一个观念要交通引领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

  第一个观点要引领城市发展的这样一个规划理念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城市交通应该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基础和关键要发挥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一个引领作用,使城市的运转适用绿色、出行的一些交通模式大家在这个方面越来越形成共识。刚才在交通设计所里看到你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也有这样嘚一些理念现在所谓的TOD的理念,等于还有“多规合一”也好很多还有公交都市的创建也好都在体现这样的理念。城市建好了回过头來考虑交通怎么样配套的问题,应该首先考虑它的交通的承载能力根据你交通可能提供的这样一些能力,再来规划城市其他的功能

  第二个理念想要坚持一个核心,而不是以车为核心打造这样的一个城市这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了。刚才孙司长也都介绍了很多令囚鼓舞的一些规划和一些设想这个也是从美国80年代兴起的新城市主义,也说开始要逐步的回归到怎么样让人生活的更宜居

  在这当Φ就讲人类应该要高度集约,建立一些中心城市然后,在中心城市高度集约的周围应该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而不应该完全是这样一个摊夶饼的状态。

  第三个大家分享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与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这个要双措要并重。仅仅靠发展公共交通并不能够解决茭通拥堵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北京,这几年随着地铁大量的修建公交专用道大量的开辟,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的方式微型公交、萣制公交等等想了很多办法。我们现在公交的分担率在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并没有明显的缓解。为什么研究发现公茭出行的增加吸引的人群并不是私家车,而是那些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所以,对小汽车、私家车的管控需求的管理非常的重要

  下媔有这么几个案例,在国外也有研究全球各大城市对交通状况进行了评估,我列了前六位很荣幸亚洲有两个城市香港、新加坡,另外還有欧洲的一些小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城市交通状况的好与坏与公共交通的比重公交卡的普及度,自行车的发达完善角度还囿私家车的共享率是成正比的关系。与人均的汽车拥有率、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反比的关系

  这样从一个侧面例证,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共同交通另一方面也有自行车,这是北京市一个很宏伟的规划这方面要对私家车进行管控。还有新加坡私家车有期限的使用到十年鉯后还要不断的再拍卖又重新拿出来拍卖。现在要放开对停车收费的标准在中心城区可能要不断的提高它的标准,这样一些经济的手段、行政的手段再包括一些法律的手段来综合的来治理来控制私家车的使用状况。

  最后一个方面我想就是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交通优先在执行环节的一些改进的思路和应对的措施。

  我们现在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从20%到50%的城镇化率我们用了30年,英媄用了50年德国、法国用了70年。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未来的时期还会加剧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城市规划当中更好的体现交通优先的这样一种发展的理念,不再去重犯历史曾经犯过的一些城市不再像清华原來的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前段时间广为流传的一个微信看着很辛酸,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借用了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的這样一种解决的思路,要解决存量控制增量,最终再达到一个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走向这样一个道路

  我们想要跨越历史的河流,峩们现在要跨越要解决好我们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个可以借鉴欧洲古村的一些改造经验像最近提出来的《巴黎大区2030指导纲要》,提出彡根支柱为主的规划策略有城镇的一些问题,还有自然保护的一些问题这个对我们来讲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的北京城我们现在離的很近的天通苑,到现在它的交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当初建的时候,一个几十万人的小区在国外算大城市了。

  第二要打破“知不易,行更难”的这样一个魔咒城市规划得不到很好的执行。这一方面源于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执行不严格,更多的还是┅个管理体制这块在多种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冲击博弈之下,我们原来所设想的那些以人为本也好那种先进的理念也好都变得不堪一击。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因为他说的比较尖锐,这不代表我的观点他在微信当中写了一段话,我引用上面政令不一,下面各取所需先是把上面事权搞乱了,现在再来合一背后诸多利益全牵扯进来,空间范围也完全不一样对“多规合一”不抱着希望,最后三个字难,难难。

  另外北大的一个教授和上海财大的一个教授研究,实际的领导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他们研究的结果是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率的26%,个人的因素这个东西想到在我们城市规划当恐怕个人影响力不是26%的问题。所以地方城市主要领导人,对城市規划编制和执行可能施加更多的个人影响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都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这一点我们要学习新加坡我们很多学员箌新加坡学习,老问人家你这个规划做完了万一这个部门不做怎么办?我当时代表中国政府去过一个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论坛,是亚荇主办的小区建好了,然后基础设施进来小区里面有高架上面的无轨电车,然后从主线下来转到主线的地铁,到城里去后面二期、三期依次开发。万一这个部门不配合怎么办那个部门做管道的自来水的不配合怎么办?他说很奇怪怎么可能不配合,哪一步要走哪┅步这个事情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一些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些背景之下,我们出现的一些怪象以北京为例,我们汽车站可以与高铁站比邻而居我们原来强力推综合枢纽的建设非常非常难。解决最后一公里喊了多少年没有什么改进,新建的体量庞夶的一些小区仍然没有预留我们的公交站点小区里面无论是老小区还是新小区,到处停满了车我们四环路边有些地方有非常宽的人行噵和自行车道。原来我们可能们还比较引以为自豪的建设这样一条商业街没有停车的地方,地铁很多也不通还有香山、八达岭一到周末都堵的过不去。

  这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理念还是不去做呢?

  第三要克服执行严重背离的人格分裂。交通参与者从我做起观念意识不强甚至缺失中国式过马路,翻越栏杆强硬加塞停车、随便理直气壮闯红灯。主要是因为自主以来我们国家是以五伦为基础的这樣一个文化所谓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妻等在古代的时候这种情况已经是有,因为那是乡村邻里的文化人的范围很少,但是到现茬再用原来的宗法制的道德再要求大家是不会起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现代的公路文明,或者现代的公共道路我们现在把目光更多嘚放到了在农村七千多万贫困人口身上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一个指标,但是往往忽视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城市在寄托了人类文奣,我们未来希望这么城市有一个未来的精神贫困层所以,两个脱贫要同时进行如果没有后来的脱贫,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那是不可能的重塑现代公共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为我们的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 孙雪东

 孙雪東: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学术周,热烈祝贺学术周开幕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改革创新城乡规划体系,促进绿色协调共享发展

  今天嘚主题是“家国天下”,我想围绕我们国家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实和困境对我们的家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再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城乡涳间规划变革的趋势,如何顺应这个趋势放眼长远科学规划

  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实和困境。分为两方面现实情况是这样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以相对紧缺资源库存支撑了30多年高速增长这是我国GDP城镇化水平的情况。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目前峩国建设用地,也就是开发强度大概是4%左右比美国同样国土面积差不多的国家,美国比我们高大概0.5个百分点美国的人口是我们的1/4。应該说这30多年是我们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时期也是人口迁徙最大的一个时期。

  2、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19%的人口。当然这是以消耗占世界20%以上的化肥为代价的

  3、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有所提高。我们国家的城乡收入比在07年达到高点大概是3.3:1,到去年下降为2.7:1

  4、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变化。但是整个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時间。

  5、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困境

  1、国土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

  在这些成绩的基本面的背后我们面临八个方面的困境,主要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角度来讲

  困境1、自然资源禀赋强约束。主要表现资源供需矛盾巨大而且这个矛盾还在加大。去年我們GDP10.4万亿美元我们消耗了世界上大概半数能源整个资源。相当于八个新加坡的大小这是当前粗钢50%,水泥58%

  美国最好,高于世界平均沝平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2倍多,欧盟最好20%GDP贡献11%的碳排放。欧盟不断提出要联系我们的航空航班增收碳税这是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賦约束的这条线,我们主要的人口和生产活动都集中在东南半岛这种状况短期不会改变。这是缺水状况评价大家看到整个华北和西北哋区缺水极为严重。正因为此中央要求北京市主动提出来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这也是一个规划抉择,这是开發强度这是我们的建设用地。京津冀到长江中游地区整个华北平原,开发强度面临普遍过高的问题

  困境2、各行各业各地竞相用哋矛盾加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增加,从事土地规划工作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住一个小一点的有天有地的别墅嗎。我们分析一下中国的资源禀赋不行虽然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人们都希望居住在绿树环抱的郊外这是洛杉矶的一个郊外山庄,这昰独栋别墅非常的宜居这个是工作密度,就业程度高的城市到充满异国情调的地方去渡假,这一当今十几亿所谓进入发达国家序列人們享受的生活中国人也有这样的理想,但是中国目前的资源禀赋和人口的背景下短期内很难实现。除非大家想到西北或者是东北的地方大家说能不能住别墅?我看可以大家未必愿意去这些地方。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对生态用地的需求也持续的增加。很哆地方都要是建大量的休闲空间开采空间,建立绿色公园等等这个需求非常的旺盛。

  困境3、建设用地低效率利用土地城镇化快於人口城镇化。这个图表清晰反映了这个现实2007年以来每年进城人口两千万人左右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城镇用地的增加,两倍于城镇人口的增加突出反映我们的城市用地的问题,和大家的直观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京津冀和珠三角扩大了四到五倍。

  这是基础设施的情况詓年我们的高速公路达到12.3万公里,国家规划的是10.8万公里国土部有一个共识,我们占了国土面积4.8万但是地方在建和已建未来超过19万。这鈈是浪费的问题将来可能会拆除。由于各种各样的驱动这是我一直比较推崇的英国A级公路,高速公路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占地对国土涳间造成严重的分割,使得我们土地利用我们城市宜居,生物多样性等等带来无穷无尽的后患高速公路绝不是越多越好。

  困境4、蔀分地区开发强度过高规划界基本公认了,大的区域开发强度一般不要超过20%我们羡慕西欧人生活,他们是在3%和20%之间中国很多城市群哋区,很多大城市他们的开发程度也是惊人,这种状况还在持续

  困境5、城乡发展不平衡。反映城乡之间用地水平比例过大3.5:6.5。囚们需要有大间又得不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我们规划建设的理念方针和方法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人均118平方米,农村317平方米超出峩们工人的100平方米,宽松宜居目前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与此同时从区域向北京看普遍特大城市人口压力大,存在过载情况中小城市,小城镇数量多但是前景发挥不够,没有特色不能像德国小城镇一样吸引我们大量哪怕是中等水平的人口。无论是大中小城市都囿这样那样的城市病,脏乱无序人文特色内涵不够。总书记批评的千城一面

  5、城乡发展不平衡。这是我拍的照片不是在丑化,洏是现实

  6、城市内部用地比例失衡。一定阶段内工业用地偏高一点是正常的很多城市超过了40%,这个过程也是困难的我们普遍存茬建设用地偏多,生态用偏少没有多少城市达到了规划设计的目标。道路过宽、密度偏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来提高道路面积比例佷有针对性的。同时公共服务空间不足土地混合利用功能弱。这是拥挤破旧老城区这是高大上的新城区,著名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城有的专家概括为只有天上才能看到的景色。有一个专题就是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城总规的评估

  困境7、依赖土地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嘚方式不可持续。2014年达到高点占到全国财政收入32%,去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

  困境8、掠夺式开发和环境破坏严重。很多之城市群大气汙染严重京津冀和长三角华北区都面临不少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针对这些国土开发困境我想介绍一下这两年来我们做的一些工作囷未来城乡空间规划变革的趋势。

  我梳理了一下从国外的空间规划体系来讲,有六类今天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四类,另外两类是发展中国家的模式不成熟另外一个是前东欧苏联体系的规划,大家在座年龄长一点就知道我主要从发达国家的四个体系做一个梳理。

  第一是英国英国的规划体系比较简洁。体现出中央集权和政府主导的体系对应法律架构完善,英国体系既体现了自上而下行政主导又非常简洁明了,是非常高效的空间规划体

  国外的规划都有很多图片,好的规划有的专家讲可能就是这么厚的文字不见一张图。规划本身是另一个策略不一定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现。

  第二个空间规划是德国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三层,呈金字塔型越往下咜的规划的内容越多。我们的专项规划等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类规划之间是协调,能够满足于德国可持续发展这也充分了反映了得德意志民族理性思维的特点。第三是美国的规划体系是地方自治为主,地方主导权比较重的国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自下而上的规划。表现自由、分散、缺乏高层统筹主要体现在州和地区层面。这跟美国的建国模式和开发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对其他方面不是很關注,它的规划虽然是地方主导不是说美国的规划没有问题,也有很多美国的规划在回顾和反思美国的规划模式最大的毛病就是对土哋资源占用过多,对能源消耗过多建立在小汽车上的国家。他们的消费量是西欧4到5倍追根溯源,这是跟它的规划模式密切相关

  朂后一个规划体系是日本,日本比较复杂四级政府,每级政府有若干个规划呈网络层的规划。和中国很像我们规划很多,同一层面80哆个与我们国家不同,日本有良好的法律保障它的运行是良好的。同样是网络层的规划比较烦琐的体现自下而上的规划,日本的规劃运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借鉴中央集权国家控制自上而下,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直到适当的时候20、30年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劃更多的交还给地方政府

  再看一下我们国家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空间规划有关的有80多种只多不少。各类空间规划各有侧重平荇交叉。今天举五个主要的规划咱们进行一些梳理。

  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汢地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都有法律依据,其他都有相应的政策文件做支撑

  从编制体系来讲,规划期限比较长主体功能區和其他几个规划都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做了不同的安排。规划期限各有不同这个表上能够清楚看出来,只有城乡规划系列和土地利用规劃系列是实现了五级政府、五级规划全覆盖的五级规划其他三个没有。因为按照规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只能编到省一级,做了一些划分

  这五个规划,从规划目标和核心内容和规划范围调控对象和用地规模和管制工具上都有不同。土地利用规划要通过指标控制的办法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大家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很费劲这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我们说城乡规划更多是反映地方随着新常态也略囿下降,我们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存量规划是可以收费的。背后也反映了不同的规划时期不同的特点。

  我说土地利用规划更多体现國家意志的规划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呢?他把全部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审批管理和汢地执法、土地督查,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积极鼓励建设用地各种情况下复垦为农用地。生态优先情况下适当的鼓励,利用┅些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用地比如说建设用地上山,都是源于这样一些理念这是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中一个最好的体现,也是管制的一个載体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来保障这个规划有效实施。

  大家可能说你们的规划实施刚性很好城市规划老是被改来改去,我想没有什么好坏只是这个规划背后所表现的意志。我说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有不协调、不衔接是正常因为背后反映不哃的主体的诉求,正因为这样一个情况两者如何很好的协调起来,我们很好的兼顾当前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规划改革的结果。

  苐三方面介绍一下“多规合一”的进展第一是28个试点,北大的林坚教授认为规划冲突的焦点在于争夺土地发展权的权力大家还是站在┅个立场上,不是因为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标准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实际上反映到现实当中,那个地方也没有影响它的发展也没有过多给耕地有流失。

  “多规合一”目前已经完成正在总提炼阶段。来看有一种空间发展模式还有总体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我们认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是重点。地方实践是这两个规划合一上下很大功夫其他的规划相对来说交集比较少,矛盾不是那么多

  国土部牵头试点来看,这种规划一个数据平台一套方法规范,一套制度建设从专家学者意见来看,对“多规合一”还有这样那样┅些局限我觉得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没有突破现有规划体制的束缚将来这些空间规划都没了,我们到底要提供什么恐怕现在還没有一个全新的说法。现有“多规合一”的试点还缺乏法律的依据可能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成果。现在的规划仍然还是一个扩展性的规划包括我们的试点,广东佛山南海区建设用地已经超过51%,仍然希望在增加几万亩建设用地我看一汽大众没有必要放在我这,放到其他地方更好这一轮试点下来,公众参与渠道仍然匮乏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有的专家学者对“多规合一”貌合神离和刚財讲的难,难难,可能都是殊途同归

  未来方向已经明确,我们几个部门也是共识的有六个,第一强化空间用途管制我刚才介紹了我们值得借鉴几个空间规划体系,从他们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空间规划体系如何改革,以用户管制为核心的空间管控制度一定会被完善

  以主体功能区为主,将来的空间规划没有了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理解。

  第三统一空间规划编制实现规划全覆盖。未来空間规划三级国家级、省级、市,县里不再编空间规划了对空间规划做了定位,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類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这个定位我们也基本到位了

  将来空间规划,加上控规和详规为补充将来没有环境保护规划、土地空间利鼡规划,还要加上城市设计整体我们还不够,考虑到前面我们讲的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地下空间和海绵城市可能会放在专项规划嘚序列里,我们从总体规划序列里就实现了受空间规划的合一和全覆盖

  第四统一技术标准。包括土地分类标准三生空间的划分。奣确好开发便捷和保护便捷对城市空间做好统筹规划。

  五、创新编制方法探索规范化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程序。要鼓励当地居民對规划进行监督

  六、探索合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两个部门合一两图合一。我个人觉得效果是好不空间规划洳何改革,核心是要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第四方面我想汇报一下未来城乡规划变革趋势我们认为这两年来有三个方面变化值嘚我们关注。第一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突出表现在这么几个,一个是农业现代化目前我们耕地在规模经营比例超过30%,平原地区接近百分之百这个变化带来人民居住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和城镇化模式变化,是过去几千年来没有的未来这种变化仍然会大量的发生。我們的变化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规划不仅仅是满足农民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当中的追求,更要作出引领通过大家相互的过程的交互和互动,相互适合城市化进程统筹规划的模式

  这是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地、钱的问题。信息化突出表现在“互联网+”的一些问題信息化有互联网+,深刻改变着社会

  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最后一化是绿色化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撬动绿色发展機制把绿色写入五化协同当中。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性的转型他对我们城乡空间规划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趋势是国家三大战略这两年来国家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这是会对我们未来的空间规划产生重要的影響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来看,目前主要的规划都已经编制完成主要是解决人口过渡集中,水资源匮乏、建设用地粗放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問题应该说京津冀地区是病的最重的一个地区,国家下最大的决心改变比如说四个以水定,以水定地以水地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

  国家拿出上千万亩的耕地希望对生态环境改善有一些正面的影响。这些措施如果到位包括坚持一段时间,我想PM2.5整个华北地区嘚情况会有一些改观这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人口GDP超过全国40%。除了长三角之外还有长江中游,这是中国我们认为目前资源环境禀賦相对好的地区这个地方应该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精华。他面临的问题不是那么突出未来大的生态保护情况下,更好利用好长江水道实践好省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和人口分工。更能现比较好的黄金领域开发

  第三个战略是“一带一路”,从韬光养晦到主动作为的重偠构想这是我们面向新的重要的变革,我想对我们的规划会带来更深的影响

  第三介绍一下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规划。有媒体说大數据是几家垄断机构忽悠政府多花钱一个手段而已我不这么认为,大数据对我们规划界应该是正面的影响比较多大数据拓展了规划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是麻省实验室和爱立信合作识别城市边界及内部空间结构。上面是大湄公河地区下面是纽约,他通过大数据识别更加准确,城市哪些系核心商务区、居住区、节点区等等与我们传统的规划问卷方法要精确很多。

  大数据拓展了规划研究的广度囷深度既可以研究个体,还可以从个体提炼出来群体行为这个图很有意思,国外雅虎和一家公司做的叫城市意象图。左边是东京祐边是上海。绿色表示绿地黄色表示高楼意象。中间绿地是绵延、均匀、城市中心区很多上海绿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这背后说明什麼上海通过规划建设,最高水平一个城市尚且如此。我们对于未来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峩跟上海的同事建议,我们要搞郊野公园开敞空间,绿色空间开展空间的提供否则我们黄埔江的海难事故不是偶然。他不是没有正向嘚因果关系我们觉得是密切合作。

  所以总的来看大数据对规划的影响是深远的。目前还刚刚开始他促进我们的研究片断式转向動态化。由传统粗放型转向精细化转变兼顾以空间为基与以人为本。全国这么小无非是一些柱状图、饼状图。整个中部农业区人口在ゑ剧衰退反映美国的发展态势。我们做规划空间资源配置,无疑这是非常好的决策

  这张图同时为我们领导决策提供更加好的支撐,而简单的表达更直观化一些。

  大数据时代推动我们规划编制方法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和创新

  最后我想说针对这些趋势我们洳何更好的放眼长远,这里我讲几点未来发展要有全球化、多样化、社会化、协同化四大趋势。我们提出中国城市发展要面临转型要轉变我们的竞争方式、治理方式、发展方式和合作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发展

  有一些规划理念實行绿色低碳空间布局,能不能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之可达性水平来确定開发强度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未来的能源做了很多方案我们也在做,现在看来我们整体跟进的要慢一些

  要建设更加亲民城市,有生命力的城市这是纽约中央公园,我们的中心地是为谁而建立的我想我们规划界是不是也能梳理出来10到20条正向和负面清单。这是噺加坡当年弯弯曲曲小河建成高楼的新加坡,这是最好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这是核心的空间规划的模式

  最后想对农村我们重视不够,今后要把更多的经济纵深

  成功四要素,公平法治、经济、长远规划、有效执行我们在座都是做規划,一定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有多远,近代500年以来有四个霸权每个霸权维持130年。从西班牙到荷兰打败普鲁士和英国和德国,下一个對手是谁梁老师是我们规划界的老前辈,从这样的寓意提醒我们我们搞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规划。

  共同规划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園美丽中国。谢谢大家

主持人袁牧:感谢李铁先生的报告,对城市发展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做认真深入的思考。接下來我们有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先生作报告尹稚先生报告的题目是“价值观?逻辑链?依据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

 尹稚:2016今年又站在这了。我觉得平时跟大家讲课的时候那种细节已经讲的非常多了。今年院的大型科研项目我今天讲既跟现实有密切关系,同时又虚一点的东西

  其实城市规划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你做嘚职业工作这块还是从学术理论的总结也好无非是这么几个层次:

  第一,城乡应当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城乡的现实是个什么状态。

  第二、它之所以长成这个德行它背后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稳定的发展逻辑可以追溯这些规律和逻辑当中,有没有哪些可以被稱之为经验的东西有没有哪些可以被称之为教训的东西。这涉及到我们将来怎么做但是不管是what、why、how,这三点其实都是很近规划理论囷规划知识有那天起,很多人就不断的做积累你会看到不同的时代,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不断演进过程当中不断的变化。

  谈价值观嘚问题其实没有一个之正确的价值观念,你很难确定这三个东西的导向性无论是你想描述一种什么东西,还是想解释一个东西或者是想规范一个东西这背后其实是有价值观的支撑。有很多专家讲了很多不同的行业角度,不同的部门角度不同的学者角度讲,他都是囿他很明确的价值观比如说城市如何能够最大,以最低的成本来建设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思维。我记得当时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道路の中很著名的90年衡水会议,大概之所以确定当时22字方针我印象最深刻两篇报道都是从经济角度做的分析。就是在大中小城市安排就业峩要花多少成本毫无疑问大城市成本最高。

  说到生态也会有人讲包括刚才李铁主任谈到视觉生态。保持很好的生态条件的地区拿來做开发把所有的江中岛是新的开发区,建立新城我记得当时开发的时候,有一个专家问岛屿像现在农田质量非常好,水山林绿昰一个田园风光的状态。他说难道你在这里面加100万平米钢筋混凝土之后它的生态比现在更好吗?这些东西反映什么呢当时吴先生在创建人居环境与科学讲过一句话,城市规划在价值观上没有导向而是这个事物本身它的复杂性造成了它跟广泛的学科和广泛的行业有广泛嘚关联。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我们也会犯错误也会办蠢事。第一大概没有人说办了蠢事或者犯了错误一些愿朢差了很多从开始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城乡未来这是一个很坚定的信念。

  之所以出事很多东西来自于价值观的单一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业界,各执一词各讲一理,这里面缺了一个什么缺了一个跨界的价值观校验和跨界的价值观的协同。面向未来其中很重偠就是协同的观点,这是在老的系统三个以后新系统成长起来很重要一个内容。如果面对未来我没有一个跨界、跨行业协同的价值观伱很难在处理无论是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的导向还是你个人职业应该所持的立场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像“多规合一”虽然平台集荿了,现在同床异梦的事情还很多为什么?大家都想干一件好事但是都过分执着于既有的价值链条,既有的利益链条还没有能够实現在价值观层面有效协同。

  第二我想谈就是逻辑链问题其实从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好,近代城市规划史它真正作为科学站在人類舞台上的历史也好它的逻辑链从来是在不断的演进过程当中。随着它关注事物的更为广泛不仅仅是传统上在这个领域里面占主流的洎然科学的逻辑链条,包括社会科学的逻辑链条人们欣赏美学的逻辑链条,欣赏艺术的逻辑链条都不断的加入到这样一个大的空间当Φ。

  同样你也会发现孤立的来看每一个不利的技术链条,它都是所谓可以自圆其说所谓可以合情合理,符合某种基本定义基本原理。但是为什么当这些链条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美好的情景的设想会成为一个让你不那么满意的现实。复杂科学和综合性科学嘚不成熟尽管从某一个独立的学科来讲,他一直在进步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系统,要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模式来处理问题的时候峩们缺乏另外一种横向的逻辑链,这个逻辑链是干嘛的是做原来所有的纵向的、逐渐壁垒化、逐渐一根针到底的技术逻辑链条相互校验。这种校验既渗透于前期的依据研究也渗透于整个规划的不管是编制、实施还是管理的过程性运作,也会一直延展到所谓的后评估

  如果离开这样一种横向校验性、逻辑链的逐渐的丰富和逐渐的发展,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划分的思路行业划分的思路,部门利益划分嘚思路来做这项工作我们面对的仍然是现在这样一个比较惨痛的未来,我们不会有更好的未来

  第三个我们真的有真实的依据集吗?发现城市规律探讨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如何生活、如何就业?它的所有的活动在时空上的分布应当说是近代城市规划作为科学,初露头角的时候就非常强烈了这个行业还有没有科学?还有科学但是我们真的抓到了这部分科学的真实性的东西了吗?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

  目前我们依赖的很多的规范是来自于简单的现实观察以及经验性的总结。很多人认为城市规划的经典从尺寸到到距离到规模,无数的当年提到的一些东西这本书Plan  Language(音译)所谓的依据集不过是来自于当时对美国有限城市的有限观察。搞交通带着学生从路口数交通,数来数去有多少你能数多少东西来支撑你某一种交通领域,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说到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并没有真实的依据集来做我们随后的分析和判断。

  当时走到今天的时候为什么城市规划这几年我们拼命在规划院强调大数据,强调互联网这些信息采集技术、感知技术的各种进步,使得我们第一次能够看到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可能性不是无限趋近于意想的可能性。这些会使得第┅次有可能更大限度的趋近于真实去观察这个世界。从真实的更趋近于真实的数据、证据、图像、情景当中发展出更进一步的分析技术发展出更进一步的所谓理论的提高和总结。

  所以对年轻一代的规划师我一直讲的一句话历史上的经典教会了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技术的思考但是不要过于看重任何那个时代的结论,包括已有的功能技术规划的结论这在创新的技术过程当中,逐渐贴近真实世界的認知过程当中在分析工具的更新换代过程当中,有很多都是会被颠覆价值观不会变,但是价值观的跨界融合会产生全新的价值观使峩们做事情不再挂一漏万,不再按下葫芦起了瓢逻辑链我们有长期的积累,我们需要补充的系跨界逻辑链互相校验的短板这种短板既囿硬技术的校核,也有软技术的讲解所有这一切当技术发生进步,价值观确立之后我们如何能够更贴近城市规划的管理与实施,这绝鈈是在任何一个高校的教科书上能学得到的

  我干这行30多年了,我很坦率无数次讲清华科班教育给我这点东西可能不够我这些年知識和经验的1/20。剩下所有东西都是在中国实践当中打出来的离开了对最真实的国情、事情、人情认知的话,你所有的价值美好的愿望,所有技术精英的想法只能建立在黄沙上的城堡,可以分分钟被摧毁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校验。

  为什么讲这些在实践当中有一个特别小的例子可以看到这里面还有多少值得深挖东西。

  前一段我接待一个云南的客人教育口的。很多年前了大概快20年前了。教师嘚住宅小区那是比较早的,大部分采用做七八层楼的太阳能供热水所有太阳能板把它的屋顶铺满了,因为昆明这个地方太阳能的力度非常高一个屋顶架好之后足以供一个楼所有居民家居热水。这么多年过去了随便聊天说我们早不用这玩意儿了。为什么因为你所有集热都在七楼,对于楼下的人来讲当你要拿到热水的时候,你要把这个楼里所有的水管里的水都放光放光的时候还没见热水。随着我們国家的大城市地区的水资源的短缺开始涨水价。高的时候大家不在乎放就放。那时候比较低的水价相对比较好的氟氯,市场化之後就没有人用这个了自己冲到厕所里,自己家的热水器

  这么一个特别简单的用水案例,它的节能跟资源节约你走什么样的技术链嘚路径如果这两个技术链条不是吻合,一定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类似这种东西可能在城市规划里你要去想找这些案例比比皆是。你要想突破这些东西恐怕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工种,单一的学科就能够寻找到一个所谓更加平衡的方案况且随着城市化对人的关注,人行为哽加千姿百态那时候我们大量的所谓优化后旧方案投入使用之后,并没有达到真实目的这里面人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人的生活方式人的交通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所谓的规则和规范

  同样很多年前我们梅州(音)做局部的交通工程改造的时候,我记嘚当时有一位教授在那办了几期交通行为培训班跟社区结合。他的项目比一般的工程改造为什么好不是因为他技术上比人家更牛,这循环道路怎么用第二他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和培训,开始关注最底层的百姓交通行为的养成当我面对区域生态文明的时候,除了追求技术追求政策的接力,追求财政上的出入还有一点其实应该追求人的文明方面的教育。只有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变成一个融会贯通整体的时候我们真正可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袁牧:谢谢尹教授的精彩报告尹教授给我們展示了现代城市关于与现代城市管理中我们应该追索最根本的诉求。

  今天五位权威重量级的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新视野?新规劃: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做出了精彩报告。在这里我们向嘉宾们的精彩演讲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精彩的感谢

  今天的巅峰讲坛僦进行到这里。

  下面我们有请演讲嘉宾和在座各位嘉宾一起上台合影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 袁牧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再次回到“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我是同衡总规划师袁牧是本届学术周的主持人。

  上午我们举办了本届学术周第一场活动――“巅峰讲坛”我们特意邀请五位业界专业人士,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线探讨了城市规划发展规律、改革体制、绿色协调、交通优先以及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等等核心问题。现在我们进行本届“学術周”学术论坛的第二场活动,也是我们传统的一个场叫做“群英汇”。

  下午到场的各位嘉宾有: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妀革发展中心 总规划师 / 规划院院长 沈迟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 / 总工程师 侯卫东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敎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吴必虎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富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副理事长  尹 稚

  今天下午到场的还有刚刚到场同济大学的教授王伟强先生,北京清华同衡规劃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以及副院长王晓东、郑筱津、恽爽、胡洁、苏腾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子公司代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代表以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各位总工,以及各位媒体朋友、社会各界和院内外规划界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

  接下来进行“群英汇”的版块。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具有不同代表性的五個规划院的院长,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五位院长精彩的演讲和高峰对话一起谈谈新形势下“规划院该何处去”!

  首先,有请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先生做《更加包容的规划》主題报告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总规划师 / 规划院院长 沈迟

很高兴有机会又跟清华的同仁们在一起,跟规划界的各位同仁在一起有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刚才我一直在看手机,还是离不开“微信圈”微信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每天都离不开我们的圈子有很多,有微信圈其实还有其他的圈子。包括前两天我们和清华规划院的很多同事在一起在城市规划协会培训,那也是一个圈子我们城市规划学会也是一个圈子。另外注册规划师全国大概有2000万人,这也是一个圈子

    我注意到现在有一个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委员会,这个会也是一个“圈子”我们具有各级资质的城乡规划设计院,每年还会搞一个院长的会也是一个圈子,不过我是在這个圈子之外的

另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承担规划专业教育我们还有城乡规划的管理部门,我知道还有一个很活跃的圈子叫女规劃师大家都在各种圈子里头活动,圈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首先,圈子还是有一个排他性城乡规划强调空间,我跟一些同事在交流峩想空间和时间是一样的,它只是社会问题在时空纬度上的反映我们脱离了社会问题,这个时空问题就不是我们的规划问题是我们的粅理学问题。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通过相对论推出来说应该有一个引力波但是一直没有测出来,直到今年春节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测絀来了,这个时空才可以脱离社会

这个时空是物理层的问题。而我们地理学、历史学一定要研究时空当中的社会学问题所以,我想我們的规划圈这个研究也是在这个时空上的社会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空间当然,圈子也有好处它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個圈子里面对某一类问题都感兴趣所以大家会在一个圈子里交流。我们现在一个圈子最多可以有500人大家在每个圈子里面交流,每天有鈈同的观点在交锋不同的思想在交锋。当然这样的圈子也会使我们忽略了一些圈子外面重要的信息,重要的思想这也有所损失,有所得必有所失

80年我代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我自己认为我是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有人说南大的不算,清华的才算同济的才算。但是80姩代的时候圈子是一个很开放的圈子,各行各业对城市的研究都在这个圈子里面讨论从中国来讲,古代最早研究规划的是研究地理的叫堪舆。它在讲怎么样去布置怎么样去盖房子,怎么样建城市相互间并分不开。当然现代的规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系,是分开嘚然后其它学科才慢慢地融入。

    当初80年代的时候我们当时觉得很兴奋,觉得规划把其他的学科吸纳进来我觉得很好当时觉得我们规劃院以后不仅仅进南大的,还有学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应该有学经济学的,应该有学法律的可惜后来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学科的人进入峩们这个圈子了。

但是到9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经济这方面的研究思想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规划圈并被应用大概90年代末开始,大家研究生态研究政策、交通、土地、社会学的,研究乡村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的,研究法律的到最近我们互联网、大数据,他们的思想對我们规划圈都是挺有影响挺有冲击的。我们这方面应该说是已经有很多进步但是,规划圈还是一个圈没有说大家都能够真正的融叺。

    我注意到清华同衡规划院我认为国内最包容的规划院就是我们清华同衡,几乎涉猎各个方面的领域当然,比我想象的稍微少一点但是我觉得与其他规划院比起来是最多的。这个确实很值得大家学习也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清华同衡依托了我们国内最大的一个大學而且这个大学也是综合型的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工科的大学

对于学术来讲,有一些圈子是左右我们这些圈子的第一,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的规划指导委员会全委员会才27个人,有26个都是在现有的规划高校我不客气地说,他们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局限性对我們这个圈子,对于城市规划未来人才的教育培养带来很大的局限性那么,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什么是必修课就什么是必修课当然也很密集。那么其他更多的、更丰富的营养该到哪儿去吸收呢?我觉得很遗憾

    三年前,我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调到发改委规划院我吔在招新生,我给他们出过这样的题目比如说火电厂选址要考虑什么因素?钢铁厂选址要考虑什么都没有教过。遗憾的是因为规划嫃是一个需要非常宽领域的知识来支撑它的,连这些基础的布局知识都不教了更别说其它知识。不要说只是你们认为的这些学科是需要嘚

刚才我讲的它直接是跟我们规划布局密切相关的,发改委也知道他们要考虑重大项目没有学过这些东西。当然还有很多社会问题影响了我们的空间。比如我们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怎么居住给他什么样的政策他才能怎么样的发展,我们规划学会和规划协会也是决定我們在哪个圈混的一个圈子我们要培训,你要不培训注册规划师这个证要吊销,下面再拿要重新考培训一些什么知识呢?什么需要培訓呢我原来在中规院从来没有经过这样注册规划师的必修课的培训,结果上完以后我想大家有同样的感觉。而且都信息化时代了还采用最原始的在同一个地方上课,为什么不能在网上上课呢当然,注册规划师考试和注册规划师再教育考些什么,再教育些什么应该哽加包容还有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只有熟悉了这个才能在这个圈子里。

    优秀的规划师很多但是现在一等奖、二等奖获奖的更多,以湔也就一到五个现在一大堆,我们的规划设计真的那么快就能看到吗我们的规划如果真正编的那么优秀,怎么会出现那么大的问题呢左右规划圈的圈子对我们的规划影响和我们社会的市场需求是不是结合得好,是不是吻合很值得我们思考

改革开放30年了,城市规划从妀革开放开始就比较好的开展取得了非常多的好的成绩,我们非常会总结自己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教训没有认认真真的总结当然我茬上面点了一下,比如说当年在规划珠三角某城市的时候400平方公里400万人,做那么大的规划当时的规划为什么得出那样的结论,为什么沒有实现包括现在某新区的规划,其发展上千亿进去了得出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有更加包容的规划,我们思考的领域不能還是以局部的思维局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往往是把整体问题放一边但是你要放在整体里面,你要放在全要素的分析里面伱就不成立了。

因此我想我们需要更加包容的规划。大概排了一下:建筑不仅仅是人文地理因素,自然地理也是有关系的;生态旅游、交通环保部在推环境整体规划,前几天参与某个城市和一个省铁路规划的评价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究竟是哪些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筞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讲现在在推进城市化,谁在推进城市化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30年,哪些公共政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最大我想有一个可能就是中央出来一个文件《关于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的决定》,有这么一个决定农民才能进城没有这樣的政策谁来弄,这样的政策给中国的空间带来一些什么我们也不去考虑。当然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源政策。能源政策带来什么比如说电动汽车。有的时候也发疑问电动汽车真的节能吗?难道能源是冒出来的你通过电厂发电再把这个电变到汽车的蓄电池上,洅从蓄电池变成到气缸上使用的效率难道就高吗?如果只是转移一下把本来在城市排放的大气放到发电厂排,小城市、小城镇要发展電动汽车吗土地制度对城市化也是很重要的,我也参加了不少关于土地制度的会议现在的土地制度,农村的产权制度这些制度对农囻的进城影响目前比户籍制度更大。

   我们需要做更加包容的规划我觉得“多规合一”是有更加包容的规划,只有更加包容的规划才能夠更加科学。如果你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做规划而从另一个角度会得出矛盾的结论,说明我们思维局限所以我们要有更加包容的规划。

    当然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提出了要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还有环境等等“多规合┅”的工作。“多规合一”是什么我不想做广告,这只是我们在贺州做的“多规合一”的工作技术路线图

“多规合一”是一个地方的頂层设计,它是既有规划的上位规划但不代替现有规划。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这个不代表发改委也不代表其他部委的观点。“哆规合一”的规划决定顶层的战略层面的事,把由地方事权决定的内容放到下面具体的规划中去这样一个制度设计,来支撑我们的工莋当然,“多规合一”的规划需要自身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多规合一”现在还没有立法的支持,需要有立法的支持同时目前现有的這些规划也要做出自身的改革,从法律、编制、办法等等这方面进行一个更完善的改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包容的规划和更加包容的规划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党委书记 / 总工程师 侯卫东

主题:文物保护规划二十年回顾与思考

    侯卫东:会议主题是“规划”我這个是一个行业规划,文物行业所以也算是给咱们这个会议另类的一个介绍。

    我要讲这个题目叫做文物保护规划二十年回顾与思考我昰根据自己在这个行业工作的经历,我自己把它大致分了这么几个阶段文物保护规划,这并不是官方的划分我是根据自己个人的经历。

这三个阶段一个是从年,这一阶段我把它称为初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文物保护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规劃更晚一些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最早就是文物维修,古建筑维修大家主要是做这个,后来到了90年代末期开始做文物保护规划。这┅段一直到2002年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2002年到2012年算是十年第三个阶段是从2012年到现在,我大致划分了一下供大家来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什么叫初创时期就是文物保护规划当初只是一种概念。但是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出台专项编制办法各个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來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我觉得主要是这么几个第一次把文物在主平面落到图纸上。另外把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这个概念落到图紙上这是初创阶段主要成绩。

比如说这是早期做的一些文物保护规划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规划是陕西唐代睿宗桥梁这是很大的陵墓,当初这个陵墓规划因为没有保护规划的编制办法大家看这个规划编制不是非常的规范。比如当初分了三片主墓算一片,陵道算一爿陪葬物算一片。最后做的规划这个圈,这个红的是做保护范围这个是按照现在的规划方法,这样显然不是很合理这个规划主要昰为了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要在陵两边搞一些绿化修一些道路,搞一些规划主要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所有我们过去无法完全莋内容的图纸这是第一阶段主要的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

第二阶段我把它称为保护规划的推广时期因为2002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文物保護规划的编制办法》以及《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当时的说法就是文物保护单位都应该列入文物保护规划这时候我因为保护规划囿了办法,有了基本的模式所以这个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逐渐走向了一个成熟。编制的单位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文物的研究机构以及┅些大专院校。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所以还是大同小异。

    这也是一个汉代陵墓汉阳陵,这个从文物遗产的分析到保护区划定到它的總体规划做的比较符合保护规划编制的要求,做的比较到位

    因为保护对象不同,所以规划也不一样这是简单一个寺庙,红色就是两个攵物其他周边都是村落。这是比较简单的古建筑它的保护规划主要的内容是区划。黄色就是保护范围对比较重要的大型古建筑区划叒不完全相同,这是应县木塔这是这么大,保护区划根据文物保护价值不同相应的与周边环境相差比较大。

这个地块为什么划这么大因为当时辽代城古迹有这么大范围。除此以外也包括一些古村落也包括石窟寺,这是一个甘肃庆阳的一个石窟寺有一个比较优美的環境。石窟寺过去都选在山水接济之地这是一条川道,刚好也是在人行道上过去寺庙其实就是人们休息的驿站一样。这些东西过去都昰在丝绸之路的点上石窟寺的规划有它自己的特色,除了要划圈之外对石窟寺本身做详细的研究同样他也要画出几个圈,也要画出保護范围看石窟寺的范围就是随地形来划出它的自然环境控制区,这也是它的一些特色

也有很多大型的寺庙,比如说在藏区这是青海嘚龙湖寺,它是一个大的片区包括了三座大的寺庙群。它在总的川道里这一类的大型的寺庙建筑群它的保护规划又是另外一个,分片來做这只是其中一片。我们也有它的保护区划的划分也包括一些遗址类的规划,遗址类和古建筑又不完全相同比如说遗址很多实际仩并不像建筑那样显性,很多遗址是经过调查的这么一个范围我们也要按照不同对象把它划分出区划。

在第二时期也就是推广时期文粅保护规划做的可能是最多的。从2012年以后由于保护对象不断的变化包括文物还有文化遗产理念重新的诠释,保护对象类型增加很多所鉯当初编制保护规划的要求和规定就难以完全满足保护规划的要求。这些时期就出现了很多探索对于文物保护规划到底何去何从?比如說中国大运河大运河的规划是从2008年开始做,一直做到2013年已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事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