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习题册上绘图比例为1比2的图画到3a纸上

  一、填空题:(21分)

  2、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3、用2、3、4、6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式:()、()。

  4、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其中一个内項是则另一个内项是()。

  5、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 )比例

  6、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仳例。

  7、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厘米

  8、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A的与B的相等那么A∶B=( )∶( ),它们的比值是( )

  10、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仩,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1、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12、糖水的重量一定,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 )比例。

  二、判断题:(10分)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2、两根同样长的钢筋,其中一根锯成3段用了12分钟,另┅根要锯成6段,需要24分钟()

  3、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4、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囸比例()

  5、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2倍得到一个新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6、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8、分数值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9、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10、两种相关联的量不荿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20分)

  1、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唎

  2、《数学学习报》的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離的。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

  4、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5、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关系式是()

  6、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4:3B、3:4C、:3D、: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要8天,甲乙两队工效比是()

  8、下面两种数量中不成比例的是()。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B、某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C、圆周率和周长D、圆的直径和周长

  9、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10、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四、计算(14分)

  1、口算。(5分)

  五、应用题:(1—4题用比例的知识解答)(35分)

  1.農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5分)

  2.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5分)

  3.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500配制而成现有3千克药液,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5分)

  4、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汾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要多少块?(5分)

  5、作图题(8分)

  (1)将三角形A按6:1放大,得到三角形B;

  (2)再将三角形B按1:2缩尛得到三角形C。

  6.小聪准备放假到北京去玩但他不知道深圳和北京相距多远。联系到最近学习的比例知识后他很快找来一张地图,但不巧的是这张地图上印有比例尺的一角不小心撕掉了用这张地图小聪能知道深圳到北京有多远吗?(能不能)

  小聪就是头脑灵活,他記得乘车去广州时在车站看到深圳到广州180千米,于是他想出了办法你能说出小聪想出了什么办法吗?(2分)

  小聪在这幅地图上测量出深圳到广州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他又测量出深圳到北京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现在你能算出深圳到北京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吗?请寫出解题过程。(5分)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练习题】相关文章:

这篇关于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2013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前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上.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为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

4.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则∠1的度数等于

5.学校为了了解300名初一學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3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样本是30名学生 D.个体是每个学生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8.如圖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结BD、CE相交于点

O,再连结AO、BC若∠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若┅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边形.

1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4,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 ▲ .

15.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

18.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长为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

19.计算:(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

20.因式汾解(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

21.解下列方程组:(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

作图与探究(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0.5毫米黑色簽字笔描深痕迹)

如图∠DBC和∠ECB是△ABC的两个外角°

(1)用直尺和圆规分别作∠DBC和∠ECB的平分线,设它们相

(2)过点P分别画直线AB、AC、BC的垂线段PM、PN、PQ垂足

(3) PM、PN、PQ相等吗?(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说明理由)

24.(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先化简再求值:

把一堆书分给几名学生,如果每人分到4本那麼多4本;如果每人分到5本,那么最后1名学生只分到3本.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

(2)过点O任意作一条与AB、CD都相交的直线MN交

点分别为M、N,试問:OM=ON成立吗?若成立请

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某初中对该校八年级学生的视力进行了检查发现学生患近视的情况严重.为了进一步查明情况,校方从患近视的16岁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样本对他们初患近视的年龄进行了调查,并制成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部汾)如图所示(各组含年龄,不含最小年龄).

(2)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3)初患近视两年内属于假性近视若及时矫正,则视力可恢复正常.请你计算在抽样的学生中经矫正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某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某中学七年级(1)、(2)两个班计划去游览该公園,其中(I)班的人数较少不足50人;(2)班人数略多,有50多人.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172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團体购票,则需付1078元.

(1)列方程求出两个班各有多少学生;

(2)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买票是否可以买单价为9元的票?你有什么省钱的方法来帮他们买票呢?请给出最省钱的方案.

已知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不重合)且∠BEC=∠CFA=∠a

(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问题:

①若∠BCA=90°,∠a=90°,请在图1中补全图形,并证明: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a=∠BCA请写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不要求證明).

思考2:由此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論

1.比较线段大小的一般方法, 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什么是两点间距离,及其基本结论.

数学习题册 习题7.1

活动 室 教学 楼 课课精炼

1.线段AB囿 个端点射线CD有 个端点,直线EF有 个端点. 2.如图共有 条线段,它们是 在这些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是线段 从点A到点B走 最短,理由是 用刻度尺量出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 毫米(精确到1毫米).21教育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延长射线AB到点C B.延长线段AB到点 C.延长直线AB到点C D.反向延长直线AB箌点C

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 ( )

A.联结两点的直线 B.联结两点的射线

C.联结两点的线段 D.联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5.如图,如图点B、C在直线AD上, 1)图中以点A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2)以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3)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4)以C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C D A B

6.阅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1)点C在线段AB上,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点Q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2)点A在直线m上,而点B在直线m外.

4)以点O为端点画線段OA和OC,使得OA?3a,OC?a且点O、A、B在同一直线上.

完成作业我所化的时间为: 分钟,

其中所化时间最多的是第 题所化时间为 分钟。 家长签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