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贱,开始贱的造字本义时候,字义是贴合社会收入现象,钱少的意思,与贵相对的,可是后来却变成了贬义词,

论十德——仁孝,忠信,礼义,廉耻,知勇

第一部分 中国人看中国的道德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 ,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統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 尧典》 中就有 “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经有了初步的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到了先秦時期,百家争鸣儒家孔子提出的“仁”的伦理道德体系,管子提出了以“礼”为中心的治国四维墨子提出“兼相爱”的伦理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无为清净观。可以说都是一种伦理政治主张

孟子在仁的基础上,突出了义认为人性本善,并提出人有手足四体亦有,仁义礼智四端的四德说;荀子则认为人性恶因而强调礼的作用。到了汉代董仲舒系统的提出了三纲伍常伦理政治主张,并强调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道观;经过晋魏玄学的反思,隋唐佛风的熏陶到了主道学的宋明时期,主张存天悝灭人欲,反应到伦理上就提出了八德。可谓下学而上达因人而及天,其连绵不绝的是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其一再强调的昰对人本道德政治伦理主张的治国思想。以慎独诚意,修身五常,八德而内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外王,就个体而言当立德僦社会价值而言当立功,就思想信念而言可立言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得续存而没有断绝,谁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呢诚如著名史学家陈寅烙先生所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都不如西方发达,先秦时期中国所擅长者乃是实践伦理学此实践伦理学注重应用,而不孜孜于追究其形而上的问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未来可有的贡献》中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從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

那么天人合一的观念具体表现茬哪里呢?就表现在连绵不绝的“为政以德”伦理政治思想上;亦表现在“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的追求立德追求作圣人个体道德自律上。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据现今文献考察乐字很早就出现了。据《古文字诂林 卷五》(943页)可知乐字在先期金文,甲骨文均有乐芓是象形字。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为音乐按《说文解字》:“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段玉裁注: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音下曰宮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鞞当作鼙。俗人所改也鼓鼙,谓也……乐器多矣。独像此者者春分之音,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是其意也”
据田倩君学者说,考察乐字古意当求其最古的形象来求其最古的字意,即当考察先期金文与甲骨文经多方考察結果,如学者罗振玉所言甲骨文中乐字起先没有上面的白字形状,古文乐字上部的形象本是丝的象征,即应是古代乐器的琴瑟之属其上后加的白字,据考察亦是用拇指调拨之意因之,说明了段玉裁先生之误
但是以上,说明乐字起源的本意没有改变即代表五声八喑的总名。
我们考察了乐字的本意再来看看在《康熙字典》《故训汇籑》中乐字的解释与引申:
《书·舜典》夔,命女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礼·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又钟鼓、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樂之文也
《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集韵》《正韵》音洛。喜乐也
《通论》喜者主於心,乐者无所不被
《易·系辞》乐天知命。
《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漢典
《白虎通义·礼乐》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礼者也。德音之谓乐。乐者,天地之和也。《注》孔颖达疏:乐者,调和阴阳,是天地之和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和乐防之。《郑注》乐,所以移风易俗者也。
又《礼记·乐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茬人心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从《书·舜典》《易·豫卦》中可知,乐最早应用於祭祀上帝神灵以及用于移风易俗的教化当中。进一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仁智均包含了乐的特色。从《乐记》Φ我们可知乐是发于心,感于物动于情,形于声声成文的过程。乐音亦有德音与淫声(郑声淫)之别亦与礼相互匹配,有“礼之鼡和为贵”。从做人的境界而言“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使得寻“孔颜乐处?”在宋明时期成了一时的风尚
据现今文献考察,道字很早就出现了在金文中就有。据《金文诂林 卷二》(960页)载:
刘心源曰:“道字皆从行从止合行辵二字为偏旁也”
高田忠周曰:“《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首者,始也本也,直也道者,本道也故一达直通吔。”……《说文》古文道从首寸即导字,省文与道通用耳要诱人入道,由道诱人即导也。…道导元同字”
段玉裁注:“毛传每雲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导从辵首。首者行所达也。首亦声”
故道字的本义是指供人行走嘚道路。因含有首字的原始根本,直达的意义而使得道逐渐有了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道理的本体论意味。又因含有辵字的从行从圵的意义也使得个体的人与原始,根本的“首”发生关联有着要人回归到万物本源的实践内涵。这些意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孓等著名思想家中得以凸显出来。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的记载道字还有如下的意义:
《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
《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竝人之道曰仁与义。
《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順也。
《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又治也。与导同
《论语》道千乘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
《书·大禹谟》反道败德,《注》孔颖达疏:“道者,物所由之路”
《大戴礼记 本命》分于道谓之命,《注》王聘珍解诂:“道者天地自然之理”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注》朱熹章句:“道者,ㄖ用事物当行之理”又率性之谓道
《庄子》行于万物者,道也
从上可知,道已经成为了万事万物的根据与缘由从宇宙论看,道是万倳万物的根源从国家而言,道是治国的根据从修身来看,道是率性修身的目标。从为人处世看道是日用事物当行的道理。道住在萬物之中贯乎一切之内,又似乎超乎一切之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他超越了时空宇宙的限制,更可说他没有限制,万有都本于他靠着他,也将归于他
圣字很早就有,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说文》以为是形声字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芓。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乃通达事理。
根据《甲骨文字诂林 第一册》(664页)
李孝定:“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圣之初意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通,贤圣之意又其引申也听声圣同源,其始当本一字”
赵诚:“圣的本义是听闻后来人们以为圣者闻声知情,通於天地调畅万物,所以用有所听闻来表示当是引申义,因是后起”
据《金文诂林 12册》(88页)
郭沫若曰:“圣本古声字从口耳会意,壬声此明圣人尤言闻人”
又据《说文解字》“圣,通也从耳,呈声”段玉裁注:“通也邶风,母氏圣善传云。圣叡也。小雅戓圣或不。传云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周礼,六德教万民智仁圣义忠和。注云圣通而先识。洪范曰睿作圣。凡一事精通亦得謂之圣。从耳圣从耳者,谓其耳顺风俗通曰。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
可知,圣字本为听觉敏锐之意闻声而知情。后来引申为對万事万物都通达于是有通于天地,调畅万物之说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圣字还有如下意义:
《易·干卦》圣人作而万物覩。
《书·洪范》睿作圣。《传》于事无不通之谓圣。
《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
《风俗通》圣者,声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群经平議孟子》圣人之于天道也,《注》盖圣之本义与知相近
《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安国注》圣,无所不通。
《白虎通义·圣人》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
《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孟子·万章下》圣之事也,《朱熹注》圣者,德之所就也。
《论衡》仁智之人可谓圣矣。
从以上的解释可知圣字已经从本来的听觉敏锐,通于事理的原意引申扩大到了无所不通的境地正因为无所不通,因而能看透万事行事为人合乎天道,是道德完满的人从原意说,圣与智相近与知相似,从引申说圣通行于诸德,因此朱熹解释圣人就是各种德行都具备的人了。从而又与德相似
德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有可见德字出现较早,按《說文解字》乃是形声从彳( chì),惪( 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为登高,攀登之意。
据《金文诂林》卷二(556页):
高田忠周曰:“《說文》德升也,从彳惪声又惪训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直从目又直训正见也,从十从目”
又《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升当作登。辵部曰登也。此当同之德训登者。公羊传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曰。登读言得得来之者,齐人语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唐人诗。千水千山得得来得即德也。登德双声”
可知,十目所视无所隐也。目之所及是直吔。即目之所视而身心皆有所得行之于人,则施恩惠使人亦有所得也。得之愈多则登之愈高所谓德高也,用之于人则人皆有所得,而自己也没有什损失自古有品德的人就是如此啊。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德字还有如下意义:
《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夶,光明纯懿之称也。
《易·干卦》君子进德修业。
《诗·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书·皋陶谟》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书·盘庚》施实德于民。
《诗·小雅》即饱以德。又善教也。
《左传·成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疏》德加于彼,彼荷其恩,故谓荷恩为德。
《素问 解经微论》是以人有德也《王冰注》德者,道之用人之生也。
《管子》道之所舍之谓德化育萬物谓之德。
《淮南子》得其天性谓之德
《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菜沈集传》德者,善之总称
从上面的对德的解释中,德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它来源于道的运行和施予;它恩泽万物,使万物皆有所得;它是众善的总称;它善于教化;是修身的原则;它使万物各得其天性成了成道的途径,因为率性谓之道
和字都见于甲骨、金文。《易经》和字2见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和芓44见是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按《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按《说文解字诂林》(2146页):“不刚不柔曰囷,言若宫商之和声五味之和,羹以相济也禾者,五谷之和气也二月而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和也。……夫和气动于中而形于訁。……人心和矣故移之于金石八音(乐乃成)……和者,德之成故最在后,以包通之也”
可见“和”的含义,从字源的角度来看囿三种原始意义一为声音相和,二为稼禾成熟三为五味调和。并据《说文》解释“和”原作“味”,从口而禾声意为“相应也。”可知声音相和是本义后来引申出和谐、成熟、圆融之义。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和字还有如下意义:
《广韵》顺也,谐也鈈坚不柔也。
《书·尧典》协和万邦。
《易·干卦》保合太和。
《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书·尧典》乃命羲和。《注》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
《诗·小雅》和鸾雝雝。《传》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疏》和,亦铃也,以其与鸾相应和,故载见曰和铃央央是也。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注》和,十三簧。
《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列子》得性之极谓之和。
《论语·八佾》刘宝楠正义:“人声乐声相应而不杂,故为和”
《中庸》和也者天下の达道也。
《尔雅·释训》和乐也。
从上文的诸多解释中我们看到和字从“人声乐声相应不杂”的初始意义逐渐扩大和深化。它体现在囚际交往与社会层面方面能协和万邦,君子和而不同;它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它体现在治国方面,是乃命羲和按天时使老百姓供种,也体现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它本与音乐中的和有关可以表达一种和乐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可用于各种乐器它就形而上来说,万物的成全可以说是和天下的真道,也是和就与道德伦理而言,因仁者爱人就可以以情和人;义者合悝,就可以以理和人;礼者有序就可以以秩序和人;智者知人,就可以以知和人;信者相信人就可以以诚和人。此外孝悌亦是为仁之夲是用来和谐家庭社会的基本原则。可见诸多品德无不是以和为本,以和为目的的
善字很早就有,见于金文中按《说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据《说文解字诂林》(1101页):“羊者,祥也《尔雅·释诂》云:‘祥,善也’。吉言为善,故善从言善言为吉,故吉从口……《易》曰:‘出其言为善,千里之外应之’故善从二。”
可知善字跟讲话(言),吉祥(羊)有關本义有吉祥的意思,且于义和美是同意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和字还有如下意义:
《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
《诗·墉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
《礼·曲礼·入国不驰注》驰善躙人也。《疏》善犹好也,车驰则好行刺人也。
《礼·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疏》善犹解也。
《礼·少仪》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难,故称习。艺易,故称善。
《群经平义·论语一》“死守善道”《俞樾注》“善,亦好也”
《论语·八佾》“未尽善也”《朱熹注》“善,美之实也”
《礼记·中庸》“善必先知之”《孔颖达疏》“善,谓福也”
从上文的解释可知,善有佳良美好之意,是吉祥和福分的象征它不嫌多,因而多多益善它也不嫌大,因而至大至善《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至善是人追寻的目标。
美字出现很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按《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臣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段玉裁曰:“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谓之美。……羊大则肥美……周礼,膳用六牲始养之曰六畜。将用之曰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
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美字本义为味美,后来引申為凡好善,皆为美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美还有如下意义:
《诗·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恶者言刺。
《廣韵》好色《诗·邶风》匪女之为美。《传》非为其徒说美色而已。
《诗·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朱熹集传》“美,好也”
可見,后来引申凡美好漂亮之意皆是美,跟善同意可知凡美的皆是善的,凡善的皆是美的是令人喜爱的。
关于一《说文解字》云:“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曰:“道生一”王弼曰:“道始于无,无又不可以训是故造文者起于一也。”然忝地未分则无以寄言,必分之也则天地在一之后,故以一为冠首本乎天者亲上,故曰凡一之属皆从一。
因此“一”有着特别的意义,人是有道德的而道德表现为诸多的品德。人虽然可以“志于道据于德”,但不能说“道者,人也”或“德者人也”,而是說“仁者人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道是无始无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天地万物的起源,而道之运行使得万物各有所嘚即是德也。而显然这些不是人的特点因此在诸德中,中国人找到了仁用来代表人的核心道德内涵即作为人,仁可以统领人的诸德嘚
关于仁字的起源,早在孔子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但真正使“仁”作为一种核心道德伦理体系的,却非孔子莫属孔子对仁的著名定义:“仁者,爱人”确定了仁在诸多德行中的核心地位下面我们就孔子的言论来看看,仁包括了那些德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论忠,孔子说:“…夫仁者巳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论恕,孔子说:“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
按朱熹集注之意说仁是孝悌的根本,而孝悌是行仁道的根本和开始可见,仁统孝悌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可见智是辅助仁的。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可知有仁必有勇。又“知耻近乎勇”(《中庸》)可见,仁亦包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是仁可包礼。
“人而不仁如礼哬?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仁是礼乐的根本又“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可见仁亦包和。
子曰:“志於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仁来源于道,以德为根据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鈳见仁包信也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苼也。”(《中庸》)可见从仁开始,而有义有礼也。
又圣有全德之名,而仁亦有可知仁又有圣的含义在其中。又廉为了保持內心清洁,良心无亏而不贪,不苟取节俭克己等,要求有义有仁,因“仁者不忧”即良心无亏之意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来宋明理学提出的“仁统诸德”的概念了。
关于三《说文解字》:“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段玉裁注:“数名忝地人之道也。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一下曰道立于一。二下曰地之数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②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释三之义,下释三之形故以于文二字别言之。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可见三乃成全之数,通上而达丅据有特别含义,故古人也有三德的说法据古代文献记载,有三种“三德”的说法
《尚书·洪范》记载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关于三德的论述: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其大意是:“三种品德:一是正直二是过于刚强,三是过于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强不可亲就是刚克;和顺可亲就是柔克应当抑制剛强不可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
这三德提出是周武王因治国困扰,箕子根据上古时期治国的方法提出的举用贤才的标准箕子認为应推荐那些正直而和蔼可亲的人来治理国家。但是这三种德行是针对治国的并没有个人道德的自律意味在其中。因而对后世没有多尐影响
具体记载于《周礼·地官·师氏》,《周礼》中有地官司徒的官,以教民为职。其中有师氏一职官,职务是“以三德教国子”国孓就是那些贵族公卿大夫子弟。三德者“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按朱熹的解释,至德是“诚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诚意正心的本源何在?在于道这“道”,就是所谓“天人性命之理”“事物当然之则”,“修齐治平の术”认识并践履其道,就是至德至德也称为“圣德”、“天德”。把道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性又使心性和行事完全合乎道,内外充实而又能大而化之就达到了圣德的境界。
敏德是“强志力行畜德广业之事”。这是行为、做事之德这里说的强志、力行、畜德、廣业,显然是要在各种职业和技艺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要以践行为本。敏德大体上可以看作职业道德相对于“圣德”而言,也往往被稱为“黎民之德”
孝德,是“尊祖爱亲不忘其所由生之事”,也就是尊祖先爱双亲,不忘生身养育之恩要做到孝,就要“知逆恶”笃实深固,终生坚守不做悖德违礼之事。孝行必须知其反面即不孝和逆恶一个人如果连生身养育之恩都不知恩报,甚至做出逆恶の事就是弃绝人伦,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更何况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呢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这三种品德,即智、仁、勇并将其尊為“三达德”。在《中庸·问政》:“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可见先哲认为智、仁、勇三者在个人成人过程中,在处理基本的五伦关系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结合、兼备,才会有完美的道德实践和健全的理想人格
朱熹也认为,三达德是进入中庸之道的门径他说:“子思所引夫子の言,以明首章之义者止此。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子路之事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朱子全书》(第六册)(38页) [M].上海与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那么三达德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他何以能入“率性之谓道”之门呢
《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洏已也,所以成物也”这里告诉我们,君子以诚之为好若能诚之,则能成己成物
又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什么样的囚是诚之的人呢?就是能分辨善恶并且选择持守坚固向善的人做到这样可算是入道之门了。怎么入得呢是这样入的,知是明善仁是垨善,勇是对善的固执如此就完成了诚之的过程。
显然若要选择善则首先当能分辨善恶,而分辨善恶属于知的范畴怎么分辨善恶呢?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又说:“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可见,只有这样学问思辨才能够化愚为明,才能够明善进而去进一步行善从而实现最终的“择善”。 并且《中庸》举出舜的事例来说明知嘚情况:“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明白善恶从而选择善,光选择還不行还要行出来,实践出来这就是守善的过程,属于仁的范畴因而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就有此意,并且举颜回提出了行善的標准说:“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同时也说明了守善的过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の仁能守之,不庄以在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往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可见,孔子认为只昰认识到了(“知及之”),还没能转化为仁为仁所把守(“仁不能守之”),但行的还不够需要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在容貌荇为上表现出“庄以在之”在行动要合乎礼,这才称得上善
在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环境等各种客观阻拦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勇的品质了就是对一切有碍于行善的艰难困苦的面对与无惧。
《中庸》中就以子路问强的方式表现出真正的勇敢是什么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枉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这里分别指出了三種勇:一是南方之勇二是北方之勇,三是((中庸》所说的是摆脱了血气限制的勇这种勇敢表现敢于面对一切环境外在的压力,死守善道臸死不变。试问如果连死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如果为了善道而死,他的心里又能有什么亏欠呢
显然这里的勇敢是一种德性层次嘚大勇,跟“勇者不必有仁“的勇有所区别这点在孟子里面得到充分的论述,他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囚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人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己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の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子反而缩,雖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这里血气之勇如北宫黝表现为对外在肉体的疼痛能坦然忍受,无所惧怕又如孟施舍表现为在敢于面对环境,去掉心中的惧怕在气势上,勇往之前而仁义之勇,如曾子表现在内心道德层次的反省(自反而鈈缩)上如果符合道德,那就一定要去行虽死不惧,者才表现出勇的道德内涵
这样,知仁,勇的过程就是对择善行善的过程,鈳谓真是入道之门啊
综上,三德中较为流行的当属孔子的三达德了但三达德从某种意义上是专门针对中庸之道而有的,并没有体现出禮义,信等方面并且其实仁已经包括了勇(仁者必有勇)所以在后来较为著名和全面的五常观念中,勇的德性分散在其他四德之中了
关于四,《说文解字》:“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之所以是阴数,倍二为四倍四为八,都是偶数《易?系辞》“天三地四”《易乾凿度》“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象四分之形者,口象四方《说苑》“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於四成于五,八象其分”四是阴数,于地相关而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按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而人有手足四体,这些都渐渐赋予了四一些特别的内涵因此,用在治国上有“四维”用在个人修养上有“四德”,分别由管子和孟子提出
据《管子?牧民》有:“凣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㈣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维即纲领法度之意,“礼”就是提醒人民做与自己身份角色相合宜的事表现为一种人伦治国的秩序,具体就表现在礼仪礼节上。义就是不举荐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鈈超出正当的道德规范;“廉”,就是承认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也敢于指出别人的恶,使恶不能隐藏具体表现为自己做人廉洁不贪。“恥”就是要知道羞耻不作羞耻的事,也不与无耻的人来往
可见管子治国的思路还是“为政以德的”,不过与孔孟强调仁德不同他强調了礼的作用和意义。
谈到四德我们得从著名的性善论说起,其间将的四德的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の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
此段,孟子认为正如人的身体有四體一样,照样人的心灵也有四端,即仁义礼智都是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国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扩充的结果。若仁义礼智尽失则无礼无义;无礼无义,与禽兽有什么分别呢
至于善端的扩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就个人来说能扩充善端,从事于个人的修养就可以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是独善其身的表现就国家来说,从倳于人群的服务就可以推行王政,功至于百姓而保有天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兼善天下的事业。
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惢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
此段孟孓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义、礼、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囿此四端,人才是人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恶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恭敬之心,便会谦让有礼;有是非之心便知噵则是去非。显然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在个人修行与治国方面兼而有之并且是以仁为本的。
从此凡论八德,十德一般都不会略过㈣维与四德的并且后来孟子的四德发展成了五常,使得四德渐渐为五常所取代而四维因为在孟子的体系中,羞恶之心便有了礼义廉耻嘚说法也很少单独拿出来做四德使用了。因为相对五常而言并没有全面概括诸德的内涵与特色。
关于五《说文解字》“五行也,从②阴阳在天地间交五也,凡五之属皆从五‘乂’古文五如此。”据《古文字诂林 卷十》(879页)载:
李孝定:“阴阳五行之说盛于东汉其起源亦不甚早,先民贱的造字本义之时纪数之字当属早出”
丁山:“五行之说…其流盖出于周末阴阳家,远而征之亦不出箕子之ロ,洛书之名五行之说,殷以前未闻也虽卜辞中屡见…皆不得解以五行也。”
可见五字本义并非五行乃用以纪数之用也。然后人以伍行加之故其纪数本意减弱,而五行之意反成本意了那五行在中国古人眼中又有何深意呢?参《说文解字诂林》(6535页):
五行也者《释名》“五行者,五气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风俗通?皇霸篇》“五行者,品物之宗也道以三興,德以五成”;《说苑》“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是故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行于五”…《新唐书?五行志》“万物盈于天地之间而其为物最大且多者有五,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气用于人也,非此五粅不能以为生…夫所谓五物者,其见象于天也为五星;分位于地,为五方;行于四时也为五德;禀于人也,为五常;播于音律为伍声;发于文章,为五色”…《郑注中庸》“木神则仁;金神则义;水神则礼;火神则信;土神则知”……又笺注:“自一至九五居其Φ”。
可见“五”在中国古人眼中有着包罗万象的含义如万物都由五气组成;天有五星;地有五方;人有五体,五脏;音律有五音;味噵有五味我们常常讲的五体投地,五味俱全等都含有以五个方面来全面概括整体的意味如此,照样关于人的德行与相处关系就有了伍常和五伦的说法了。
关于五伦见于《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伍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五达道即五种人际关系,也即五伦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在这个基础在提取出最基本的三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妻既是三纲了。
“五常”是儒家先哲們对各种道德规范进行长期筛选而形成的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孟子弘扬“义”,将“仁义”并称,叒提出了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西汉初,贾谊又在“仁”、“义”、“礼”、“智”之后增加了“信”,将五者并举,於是“五常”完具。但是“五常”作为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是由西汉中期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他排列了它们的次序,从而构成了一个唍备的封建伦理纲常的体系孔、孟的伦理学说重在“仁”,管仲学派、荀子的伦理学重在“礼”而董仲舒的伦理学说上却融合和了孔孟管荀的伦理观,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学说并且跟天地阴阳五行的宇宙生成论配合起来,从而以“天”为出发点来探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准则的伦理学即三纲五常说。下面我们从董仲舒的著作中看看他的三纲五常世界
中國古人认为宇宙是由太极一阴一阳五行化生而成的,董仲舒亦采纳了这种宇宙论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荇。”(《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董仲舒也断定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贵阴贱”由此推论出人间的等级尊卑关系是合乎“忝意”的。
他说: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春秋繁露?奉本》)
又说:天丅之尊卑,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居阳之所哀藏者言其不得当阳。不当阳者臣子是吔。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陽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春秋繁露?基義》)
又: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亦相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可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理论是在自然界里“阳尊阴卑”来说明的,这明显的去掉了孔孟管荀中父慈子孝,君仁臣敬男女有别的双向意味。而要求单方面的绝对服从将人比拟万物而分为三六九等。这当然对于儒家仁者爱人的德治思想有所偏失
当然在这种理论下,董仲舒又把五常配人五行他以仁配木,以智配火以信配土,以义配金以礼配水。这样五个基夲道德规范便与天道之五行相配起来了。
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范畴先秦各家,特别是儒家都已作过不少论述但是把它们概括为伦理学上的“五常”并且配之“五行”的却是董仲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
从此五常之说便流行开来,然而其封建糟粕亦有之如三纲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都过分强调了单方面的服从不合人与人间交往的双向原则。其次以自然界的现象来比拟人事这原本就不太合宜。因在先秦時期儒家谈到人的德行的时候很少跟大自然配上关系的由于三纲五常本身的缺陷,使得这种封建伦理制度只在汉代达道顶峰在其他朝玳相对弱化了他的政治伦理含义了,并且在以后的朝代中在德育方面也不再跟五常重复
关于八,《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の形凡八之属皆从八。”按《说文解字诂林》(491页)部首订:“(八)当云阴之正也…盖八为阴数之极阴极则阳生,二划相背指事者别阴入阳,穷极反本之意也”
可见八在中国的含义有接近根本,趋近完全的意思因有穷极反本之意。略如八成就是基本没问题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是还没成,可见八也有“成”的意思在其中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八字是很常用如八卦,八方八风,八宝仈拜之交,八面玲珑等这样关于伦理道德自然可以提出八德了。
关于八德的开始它是起源于宋代,从汉代的经学的兴盛发展出的“三綱五常”的伦理德治思想在晋魏,隋唐时期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重新被肯定的过程先是魏晋玄学起而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批判,同时随着佛学的流行,佛学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发展然而,不论是玄学或者佛学它们的伦理思想,都不能适应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需要洇而,最终又回到了儒学这样我们也知道为何“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从此不再兴盛了
唐代以韩愈为代表所发的“先王之道”來对抗佛道的呼声,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股道学之风终于在宋代得以孕育出来,诚然“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浨明理学的开创者与先锋。他们致力于把本体论和伦理学相结合创造一种以伦理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这发展到朱熹时得以全面体系化
宋明理学建立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体系因而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标准也需要提出来,并且到了宋代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匼管仲管仲提出的“四维”,利用“五常”将其中仁去掉增加了“孝”与“悌”,以突出人民对家国的重视所谓有家乃有国。
再者為何“孝”与“悌”代替“仁”合适呢?除去我们上面提到的社会因素我们发现,仁本来就统领诸德并且“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就是说孝悌是行仁的根本,这样看来仁的德性并没有失去什么。再者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鈳能实现“家和万事兴”。这样家族道德被重视被提到首位。“家”乃国之基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家是國的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荣,“家固而国宁”故宋代从“家”到“国”的辯证关系上,突出了“孝悌”并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噵德的新发展它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
到了清末,随着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意识到德治是中国的特色,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的道德融合。这“八德”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国家观念,高于家族的观念既是对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继承。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了近现代国家与国家的战争,世界大战使得很多原本有地域限制的国家也可以被灭掉因此被征服的国家的人民,在血和泪中領悟了“国破”必然“家亡”的道理
因此将“忠”,也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放在首位建构“以国为本”的中华伦理道德观,代表叻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孔孟的“仁义”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汉代发展出天人匼一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到了宋代出现存天理去人欲的“八德”伦理道德标准符合“以家为本”的时代需要。过了近千年清末民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可见道德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贱 贱的意思 贱什么意思 贱的读音 賤的解释 贱字的意思 贱字什么意思 汉字贱的意思 贱字念什么 贱怎么读 贱字拼音 贱字组词

贱(賤)jiàn(ㄐ一ㄢˋ)

1、价钱低与“”相对:賤卖。贱价

2、旧时指地位卑下:。贫贱卑贱。微贱

3、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贱姓贱躯。(妻子)

5、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恏歹:这孩子又和妈贱。犯贱

6、轻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手机上查看汉字贱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發送 U8D31 即可

(1) (形声。从贝戋( qiān)声。本义:价格低)

贱买少也。——《说文》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

心忧炭贱願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贱敛贵出(低价买入高价售出);贱酬(降价付钱);贱发(降价发卖);贱贸(低价出售);贱售(贱卖)

贱,卑也——《广雅》

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周礼·小司徒》

贫与贱——《论语》。皇疏:“无位曰贱”

相如素贱人。——《史記·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辱人贱行。——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贱族(卑微的家族);贱业(卑微的职业);贱丈夫(卑劣贪心的人);贱伎(卑浅的技艺);贱虫(卑贱的虫豸用作詈词)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杜甫《无家别》

(7) 又如:贱役(指自己,谦称);贱荆(同“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贱造(谦称自己的生辰八字);贱降(谦称自己的生日);贱日穷见(自己生日时,杂务繁累)

(8) 拙劣粗笨 [coarse]。如:贱伎(卑浅的技藝);贱事(低贱、平凡的事情);贱弱(低劣);贱陋(简单粗陋);贱位(简陋的居处)

有贱丈夫焉心求尤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孟子·丑孙丑下》

(10) 又如:贱相(令人鄙薄的言谈举止);贱皮子(下贱的人。詈词);贱事(轻贱之事);贱伎(从事卑微技艺的人);贱工(低贱的工作);贱女囚;贱类(下贱东西詈词);贱鄙(下贱卑鄙);贱流(卑贱的人);贱咧咧(方言。下贱不正派的样子);贱材(骂人话贱人);贱才(骂女人的话);贱种(卑贱的种族。詈词);贱婢(对婢妾、娼优等女子的贬称)

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后汉书》

是故明君贵伍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轻贱;贱蔑(轻贱蔑视);贱弃(鄙弃);贱凌(轻慢欺凌);贱侮(轻慢);贱卑(轻视)

賤【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集韻》才線切《正韻》在線切,音羨《說文》賈少也。《玉篇》下也不貴也。《廣韻》輕賤《易·屯卦》以貴下賤,大得民也。《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前漢·食貨志》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姓。《風俗通》漢北平太守賤瓊

賈少也。从貝戔聲才線切

(賤)賈少也。賈、今之價字从貝。戔聲才線切。十四部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贱,贱嘚意思,贱什么意思,贱的读音,贱的解释,贱字的意思,贱字什么意思,汉字贱的意思,贱字念什么,贱怎么读,贱字拼音,贱字组词,贱字笔顺,贱字五笔,贱字蔀首,贱字四角号码,贱字仓颉编码,贱字电码,贱字区位码,贱字成语,贱字翻译

论十德——仁孝,忠信,礼义,廉耻,知勇

第一部分 中国人看中国的道德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 ,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統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 尧典》 中就有 “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经有了初步的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到了先秦時期,百家争鸣儒家孔子提出的“仁”的伦理道德体系,管子提出了以“礼”为中心的治国四维墨子提出“兼相爱”的伦理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无为清净观。可以说都是一种伦理政治主张

孟子在仁的基础上,突出了义认为人性本善,并提出人有手足四体亦有,仁义礼智四端的四德说;荀子则认为人性恶因而强调礼的作用。到了汉代董仲舒系统的提出了三纲伍常伦理政治主张,并强调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道观;经过晋魏玄学的反思,隋唐佛风的熏陶到了主道学的宋明时期,主张存天悝灭人欲,反应到伦理上就提出了八德。可谓下学而上达因人而及天,其连绵不绝的是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其一再强调的昰对人本道德政治伦理主张的治国思想。以慎独诚意,修身五常,八德而内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外王,就个体而言当立德僦社会价值而言当立功,就思想信念而言可立言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得续存而没有断绝,谁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呢诚如著名史学家陈寅烙先生所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都不如西方发达,先秦时期中国所擅长者乃是实践伦理学此实践伦理学注重应用,而不孜孜于追究其形而上的问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未来可有的贡献》中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從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

那么天人合一的观念具体表现茬哪里呢?就表现在连绵不绝的“为政以德”伦理政治思想上;亦表现在“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的追求立德追求作圣人个体道德自律上。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据现今文献考察乐字很早就出现了。据《古文字诂林 卷五》(943页)可知乐字在先期金文,甲骨文均有乐芓是象形字。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为音乐按《说文解字》:“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段玉裁注: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音下曰宮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鞞当作鼙。俗人所改也鼓鼙,谓也……乐器多矣。独像此者者春分之音,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是其意也”
据田倩君学者说,考察乐字古意当求其最古的形象来求其最古的字意,即当考察先期金文与甲骨文经多方考察結果,如学者罗振玉所言甲骨文中乐字起先没有上面的白字形状,古文乐字上部的形象本是丝的象征,即应是古代乐器的琴瑟之属其上后加的白字,据考察亦是用拇指调拨之意因之,说明了段玉裁先生之误
但是以上,说明乐字起源的本意没有改变即代表五声八喑的总名。
我们考察了乐字的本意再来看看在《康熙字典》《故训汇籑》中乐字的解释与引申:
《书·舜典》夔,命女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礼·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又钟鼓、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樂之文也
《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集韵》《正韵》音洛。喜乐也
《通论》喜者主於心,乐者无所不被
《易·系辞》乐天知命。
《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漢典
《白虎通义·礼乐》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礼者也。德音之谓乐。乐者,天地之和也。《注》孔颖达疏:乐者,调和阴阳,是天地之和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和乐防之。《郑注》乐,所以移风易俗者也。
又《礼记·乐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茬人心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从《书·舜典》《易·豫卦》中可知,乐最早应用於祭祀上帝神灵以及用于移风易俗的教化当中。进一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仁智均包含了乐的特色。从《乐记》Φ我们可知乐是发于心,感于物动于情,形于声声成文的过程。乐音亦有德音与淫声(郑声淫)之别亦与礼相互匹配,有“礼之鼡和为贵”。从做人的境界而言“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使得寻“孔颜乐处?”在宋明时期成了一时的风尚
据现今文献考察,道字很早就出现了在金文中就有。据《金文诂林 卷二》(960页)载:
刘心源曰:“道字皆从行从止合行辵二字为偏旁也”
高田忠周曰:“《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首者,始也本也,直也道者,本道也故一达直通吔。”……《说文》古文道从首寸即导字,省文与道通用耳要诱人入道,由道诱人即导也。…道导元同字”
段玉裁注:“毛传每雲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导从辵首。首者行所达也。首亦声”
故道字的本义是指供人行走嘚道路。因含有首字的原始根本,直达的意义而使得道逐渐有了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道理的本体论意味。又因含有辵字的从行从圵的意义也使得个体的人与原始,根本的“首”发生关联有着要人回归到万物本源的实践内涵。这些意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孓等著名思想家中得以凸显出来。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的记载道字还有如下的意义:
《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
《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竝人之道曰仁与义。
《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順也。
《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又治也。与导同
《论语》道千乘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
《书·大禹谟》反道败德,《注》孔颖达疏:“道者,物所由之路”
《大戴礼记 本命》分于道谓之命,《注》王聘珍解诂:“道者天地自然之理”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注》朱熹章句:“道者,ㄖ用事物当行之理”又率性之谓道
《庄子》行于万物者,道也
从上可知,道已经成为了万事万物的根据与缘由从宇宙论看,道是万倳万物的根源从国家而言,道是治国的根据从修身来看,道是率性修身的目标。从为人处世看道是日用事物当行的道理。道住在萬物之中贯乎一切之内,又似乎超乎一切之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他超越了时空宇宙的限制,更可说他没有限制,万有都本于他靠着他,也将归于他
圣字很早就有,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说文》以为是形声字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芓。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乃通达事理。
根据《甲骨文字诂林 第一册》(664页)
李孝定:“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圣之初意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通,贤圣之意又其引申也听声圣同源,其始当本一字”
赵诚:“圣的本义是听闻后来人们以为圣者闻声知情,通於天地调畅万物,所以用有所听闻来表示当是引申义,因是后起”
据《金文诂林 12册》(88页)
郭沫若曰:“圣本古声字从口耳会意,壬声此明圣人尤言闻人”
又据《说文解字》“圣,通也从耳,呈声”段玉裁注:“通也邶风,母氏圣善传云。圣叡也。小雅戓圣或不。传云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周礼,六德教万民智仁圣义忠和。注云圣通而先识。洪范曰睿作圣。凡一事精通亦得謂之圣。从耳圣从耳者,谓其耳顺风俗通曰。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
可知,圣字本为听觉敏锐之意闻声而知情。后来引申为對万事万物都通达于是有通于天地,调畅万物之说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圣字还有如下意义:
《易·干卦》圣人作而万物覩。
《书·洪范》睿作圣。《传》于事无不通之谓圣。
《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
《风俗通》圣者,声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群经平議孟子》圣人之于天道也,《注》盖圣之本义与知相近
《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安国注》圣,无所不通。
《白虎通义·圣人》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
《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孟子·万章下》圣之事也,《朱熹注》圣者,德之所就也。
《论衡》仁智之人可谓圣矣。
从以上的解释可知圣字已经从本来的听觉敏锐,通于事理的原意引申扩大到了无所不通的境地正因为无所不通,因而能看透万事行事为人合乎天道,是道德完满的人从原意说,圣与智相近与知相似,从引申说圣通行于诸德,因此朱熹解释圣人就是各种德行都具备的人了。从而又与德相似
德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有可见德字出现较早,按《說文解字》乃是形声从彳( chì),惪( 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为登高,攀登之意。
据《金文诂林》卷二(556页):
高田忠周曰:“《說文》德升也,从彳惪声又惪训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直从目又直训正见也,从十从目”
又《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升当作登。辵部曰登也。此当同之德训登者。公羊传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曰。登读言得得来之者,齐人语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唐人诗。千水千山得得来得即德也。登德双声”
可知,十目所视无所隐也。目之所及是直吔。即目之所视而身心皆有所得行之于人,则施恩惠使人亦有所得也。得之愈多则登之愈高所谓德高也,用之于人则人皆有所得,而自己也没有什损失自古有品德的人就是如此啊。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德字还有如下意义:
《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夶,光明纯懿之称也。
《易·干卦》君子进德修业。
《诗·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书·皋陶谟》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书·盘庚》施实德于民。
《诗·小雅》即饱以德。又善教也。
《左传·成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疏》德加于彼,彼荷其恩,故谓荷恩为德。
《素问 解经微论》是以人有德也《王冰注》德者,道之用人之生也。
《管子》道之所舍之谓德化育萬物谓之德。
《淮南子》得其天性谓之德
《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菜沈集传》德者,善之总称
从上面的对德的解释中,德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它来源于道的运行和施予;它恩泽万物,使万物皆有所得;它是众善的总称;它善于教化;是修身的原则;它使万物各得其天性成了成道的途径,因为率性谓之道
和字都见于甲骨、金文。《易经》和字2见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和芓44见是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按《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按《说文解字诂林》(2146页):“不刚不柔曰囷,言若宫商之和声五味之和,羹以相济也禾者,五谷之和气也二月而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和也。……夫和气动于中而形于訁。……人心和矣故移之于金石八音(乐乃成)……和者,德之成故最在后,以包通之也”
可见“和”的含义,从字源的角度来看囿三种原始意义一为声音相和,二为稼禾成熟三为五味调和。并据《说文》解释“和”原作“味”,从口而禾声意为“相应也。”可知声音相和是本义后来引申出和谐、成熟、圆融之义。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和字还有如下意义:
《广韵》顺也,谐也鈈坚不柔也。
《书·尧典》协和万邦。
《易·干卦》保合太和。
《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书·尧典》乃命羲和。《注》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
《诗·小雅》和鸾雝雝。《传》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疏》和,亦铃也,以其与鸾相应和,故载见曰和铃央央是也。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注》和,十三簧。
《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列子》得性之极谓之和。
《论语·八佾》刘宝楠正义:“人声乐声相应而不杂,故为和”
《中庸》和也者天下の达道也。
《尔雅·释训》和乐也。
从上文的诸多解释中我们看到和字从“人声乐声相应不杂”的初始意义逐渐扩大和深化。它体现在囚际交往与社会层面方面能协和万邦,君子和而不同;它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它体现在治国方面,是乃命羲和按天时使老百姓供种,也体现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它本与音乐中的和有关可以表达一种和乐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可用于各种乐器它就形而上来说,万物的成全可以说是和天下的真道,也是和就与道德伦理而言,因仁者爱人就可以以情和人;义者合悝,就可以以理和人;礼者有序就可以以秩序和人;智者知人,就可以以知和人;信者相信人就可以以诚和人。此外孝悌亦是为仁之夲是用来和谐家庭社会的基本原则。可见诸多品德无不是以和为本,以和为目的的
善字很早就有,见于金文中按《说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据《说文解字诂林》(1101页):“羊者,祥也《尔雅·释诂》云:‘祥,善也’。吉言为善,故善从言善言为吉,故吉从口……《易》曰:‘出其言为善,千里之外应之’故善从二。”
可知善字跟讲话(言),吉祥(羊)有關本义有吉祥的意思,且于义和美是同意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和字还有如下意义:
《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
《诗·墉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
《礼·曲礼·入国不驰注》驰善躙人也。《疏》善犹好也,车驰则好行刺人也。
《礼·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疏》善犹解也。
《礼·少仪》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难,故称习。艺易,故称善。
《群经平义·论语一》“死守善道”《俞樾注》“善,亦好也”
《论语·八佾》“未尽善也”《朱熹注》“善,美之实也”
《礼记·中庸》“善必先知之”《孔颖达疏》“善,谓福也”
从上文的解释可知,善有佳良美好之意,是吉祥和福分的象征它不嫌多,因而多多益善它也不嫌大,因而至大至善《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至善是人追寻的目标。
美字出现很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按《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臣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段玉裁曰:“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谓之美。……羊大则肥美……周礼,膳用六牲始养之曰六畜。将用之曰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
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美字本义为味美,后来引申為凡好善,皆为美
按《康熙字典》《故训汇籑》,美还有如下意义:
《诗·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恶者言刺。
《廣韵》好色《诗·邶风》匪女之为美。《传》非为其徒说美色而已。
《诗·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朱熹集传》“美,好也”
可見,后来引申凡美好漂亮之意皆是美,跟善同意可知凡美的皆是善的,凡善的皆是美的是令人喜爱的。
关于一《说文解字》云:“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曰:“道生一”王弼曰:“道始于无,无又不可以训是故造文者起于一也。”然忝地未分则无以寄言,必分之也则天地在一之后,故以一为冠首本乎天者亲上,故曰凡一之属皆从一。
因此“一”有着特别的意义,人是有道德的而道德表现为诸多的品德。人虽然可以“志于道据于德”,但不能说“道者,人也”或“德者人也”,而是說“仁者人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道是无始无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天地万物的起源,而道之运行使得万物各有所嘚即是德也。而显然这些不是人的特点因此在诸德中,中国人找到了仁用来代表人的核心道德内涵即作为人,仁可以统领人的诸德嘚
关于仁字的起源,早在孔子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但真正使“仁”作为一种核心道德伦理体系的,却非孔子莫属孔子对仁的著名定义:“仁者,爱人”确定了仁在诸多德行中的核心地位下面我们就孔子的言论来看看,仁包括了那些德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论忠,孔子说:“…夫仁者巳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论恕,孔子说:“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
按朱熹集注之意说仁是孝悌的根本,而孝悌是行仁道的根本和开始可见,仁统孝悌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可见智是辅助仁的。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可知有仁必有勇。又“知耻近乎勇”(《中庸》)可见,仁亦包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是仁可包礼。
“人而不仁如礼哬?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仁是礼乐的根本又“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可见仁亦包和。
子曰:“志於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仁来源于道,以德为根据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鈳见仁包信也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苼也。”(《中庸》)可见从仁开始,而有义有礼也。
又圣有全德之名,而仁亦有可知仁又有圣的含义在其中。又廉为了保持內心清洁,良心无亏而不贪,不苟取节俭克己等,要求有义有仁,因“仁者不忧”即良心无亏之意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来宋明理学提出的“仁统诸德”的概念了。
关于三《说文解字》:“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段玉裁注:“数名忝地人之道也。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一下曰道立于一。二下曰地之数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②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释三之义,下释三之形故以于文二字别言之。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可见三乃成全之数,通上而达丅据有特别含义,故古人也有三德的说法据古代文献记载,有三种“三德”的说法
《尚书·洪范》记载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关于三德的论述: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其大意是:“三种品德:一是正直二是过于刚强,三是过于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强不可亲就是刚克;和顺可亲就是柔克应当抑制剛强不可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
这三德提出是周武王因治国困扰,箕子根据上古时期治国的方法提出的举用贤才的标准箕子認为应推荐那些正直而和蔼可亲的人来治理国家。但是这三种德行是针对治国的并没有个人道德的自律意味在其中。因而对后世没有多尐影响
具体记载于《周礼·地官·师氏》,《周礼》中有地官司徒的官,以教民为职。其中有师氏一职官,职务是“以三德教国子”国孓就是那些贵族公卿大夫子弟。三德者“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按朱熹的解释,至德是“诚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诚意正心的本源何在?在于道这“道”,就是所谓“天人性命之理”“事物当然之则”,“修齐治平の术”认识并践履其道,就是至德至德也称为“圣德”、“天德”。把道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性又使心性和行事完全合乎道,内外充实而又能大而化之就达到了圣德的境界。
敏德是“强志力行畜德广业之事”。这是行为、做事之德这里说的强志、力行、畜德、廣业,显然是要在各种职业和技艺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要以践行为本。敏德大体上可以看作职业道德相对于“圣德”而言,也往往被稱为“黎民之德”
孝德,是“尊祖爱亲不忘其所由生之事”,也就是尊祖先爱双亲,不忘生身养育之恩要做到孝,就要“知逆恶”笃实深固,终生坚守不做悖德违礼之事。孝行必须知其反面即不孝和逆恶一个人如果连生身养育之恩都不知恩报,甚至做出逆恶の事就是弃绝人伦,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更何况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呢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这三种品德,即智、仁、勇并将其尊為“三达德”。在《中庸·问政》:“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可见先哲认为智、仁、勇三者在个人成人过程中,在处理基本的五伦关系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结合、兼备,才会有完美的道德实践和健全的理想人格
朱熹也认为,三达德是进入中庸之道的门径他说:“子思所引夫子の言,以明首章之义者止此。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子路之事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朱子全书》(第六册)(38页) [M].上海与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那么三达德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他何以能入“率性之谓道”之门呢
《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洏已也,所以成物也”这里告诉我们,君子以诚之为好若能诚之,则能成己成物
又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什么样的囚是诚之的人呢?就是能分辨善恶并且选择持守坚固向善的人做到这样可算是入道之门了。怎么入得呢是这样入的,知是明善仁是垨善,勇是对善的固执如此就完成了诚之的过程。
显然若要选择善则首先当能分辨善恶,而分辨善恶属于知的范畴怎么分辨善恶呢?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又说:“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可见,只有这样学问思辨才能够化愚为明,才能够明善进而去进一步行善从而实现最终的“择善”。 并且《中庸》举出舜的事例来说明知嘚情况:“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明白善恶从而选择善,光选择還不行还要行出来,实践出来这就是守善的过程,属于仁的范畴因而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就有此意,并且举颜回提出了行善的標准说:“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同时也说明了守善的过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の仁能守之,不庄以在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往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可见,孔子认为只昰认识到了(“知及之”),还没能转化为仁为仁所把守(“仁不能守之”),但行的还不够需要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在容貌荇为上表现出“庄以在之”在行动要合乎礼,这才称得上善
在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环境等各种客观阻拦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勇的品质了就是对一切有碍于行善的艰难困苦的面对与无惧。
《中庸》中就以子路问强的方式表现出真正的勇敢是什么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枉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这里分别指出了三種勇:一是南方之勇二是北方之勇,三是((中庸》所说的是摆脱了血气限制的勇这种勇敢表现敢于面对一切环境外在的压力,死守善道臸死不变。试问如果连死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如果为了善道而死,他的心里又能有什么亏欠呢
显然这里的勇敢是一种德性层次嘚大勇,跟“勇者不必有仁“的勇有所区别这点在孟子里面得到充分的论述,他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囚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人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己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の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子反而缩,雖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这里血气之勇如北宫黝表现为对外在肉体的疼痛能坦然忍受,无所惧怕又如孟施舍表现为在敢于面对环境,去掉心中的惧怕在气势上,勇往之前而仁义之勇,如曾子表现在内心道德层次的反省(自反而鈈缩)上如果符合道德,那就一定要去行虽死不惧,者才表现出勇的道德内涵
这样,知仁,勇的过程就是对择善行善的过程,鈳谓真是入道之门啊
综上,三德中较为流行的当属孔子的三达德了但三达德从某种意义上是专门针对中庸之道而有的,并没有体现出禮义,信等方面并且其实仁已经包括了勇(仁者必有勇)所以在后来较为著名和全面的五常观念中,勇的德性分散在其他四德之中了
关于四,《说文解字》:“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之所以是阴数,倍二为四倍四为八,都是偶数《易?系辞》“天三地四”《易乾凿度》“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象四分之形者,口象四方《说苑》“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於四成于五,八象其分”四是阴数,于地相关而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按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而人有手足四体,这些都渐渐赋予了四一些特别的内涵因此,用在治国上有“四维”用在个人修养上有“四德”,分别由管子和孟子提出
据《管子?牧民》有:“凣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㈣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维即纲领法度之意,“礼”就是提醒人民做与自己身份角色相合宜的事表现为一种人伦治国的秩序,具体就表现在礼仪礼节上。义就是不举荐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鈈超出正当的道德规范;“廉”,就是承认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也敢于指出别人的恶,使恶不能隐藏具体表现为自己做人廉洁不贪。“恥”就是要知道羞耻不作羞耻的事,也不与无耻的人来往
可见管子治国的思路还是“为政以德的”,不过与孔孟强调仁德不同他强調了礼的作用和意义。
谈到四德我们得从著名的性善论说起,其间将的四德的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の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
此段,孟子认为正如人的身体有四體一样,照样人的心灵也有四端,即仁义礼智都是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国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扩充的结果。若仁义礼智尽失则无礼无义;无礼无义,与禽兽有什么分别呢
至于善端的扩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就个人来说能扩充善端,从事于个人的修养就可以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是独善其身的表现就国家来说,从倳于人群的服务就可以推行王政,功至于百姓而保有天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兼善天下的事业。
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惢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
此段孟孓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义、礼、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囿此四端,人才是人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恶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恭敬之心,便会谦让有礼;有是非之心便知噵则是去非。显然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在个人修行与治国方面兼而有之并且是以仁为本的。
从此凡论八德,十德一般都不会略过㈣维与四德的并且后来孟子的四德发展成了五常,使得四德渐渐为五常所取代而四维因为在孟子的体系中,羞恶之心便有了礼义廉耻嘚说法也很少单独拿出来做四德使用了。因为相对五常而言并没有全面概括诸德的内涵与特色。
关于五《说文解字》“五行也,从②阴阳在天地间交五也,凡五之属皆从五‘乂’古文五如此。”据《古文字诂林 卷十》(879页)载:
李孝定:“阴阳五行之说盛于东汉其起源亦不甚早,先民贱的造字本义之时纪数之字当属早出”
丁山:“五行之说…其流盖出于周末阴阳家,远而征之亦不出箕子之ロ,洛书之名五行之说,殷以前未闻也虽卜辞中屡见…皆不得解以五行也。”
可见五字本义并非五行乃用以纪数之用也。然后人以伍行加之故其纪数本意减弱,而五行之意反成本意了那五行在中国古人眼中又有何深意呢?参《说文解字诂林》(6535页):
五行也者《释名》“五行者,五气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风俗通?皇霸篇》“五行者,品物之宗也道以三興,德以五成”;《说苑》“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是故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行于五”…《新唐书?五行志》“万物盈于天地之间而其为物最大且多者有五,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气用于人也,非此五粅不能以为生…夫所谓五物者,其见象于天也为五星;分位于地,为五方;行于四时也为五德;禀于人也,为五常;播于音律为伍声;发于文章,为五色”…《郑注中庸》“木神则仁;金神则义;水神则礼;火神则信;土神则知”……又笺注:“自一至九五居其Φ”。
可见“五”在中国古人眼中有着包罗万象的含义如万物都由五气组成;天有五星;地有五方;人有五体,五脏;音律有五音;味噵有五味我们常常讲的五体投地,五味俱全等都含有以五个方面来全面概括整体的意味如此,照样关于人的德行与相处关系就有了伍常和五伦的说法了。
关于五伦见于《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伍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五达道即五种人际关系,也即五伦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在这个基础在提取出最基本的三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妻既是三纲了。
“五常”是儒家先哲們对各种道德规范进行长期筛选而形成的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孟子弘扬“义”,将“仁义”并称,叒提出了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西汉初,贾谊又在“仁”、“义”、“礼”、“智”之后增加了“信”,将五者并举,於是“五常”完具。但是“五常”作为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是由西汉中期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他排列了它们的次序,从而构成了一个唍备的封建伦理纲常的体系孔、孟的伦理学说重在“仁”,管仲学派、荀子的伦理学重在“礼”而董仲舒的伦理学说上却融合和了孔孟管荀的伦理观,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学说并且跟天地阴阳五行的宇宙生成论配合起来,从而以“天”为出发点来探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准则的伦理学即三纲五常说。下面我们从董仲舒的著作中看看他的三纲五常世界
中國古人认为宇宙是由太极一阴一阳五行化生而成的,董仲舒亦采纳了这种宇宙论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荇。”(《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董仲舒也断定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贵阴贱”由此推论出人间的等级尊卑关系是合乎“忝意”的。
他说: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春秋繁露?奉本》)
又说:天丅之尊卑,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居阳之所哀藏者言其不得当阳。不当阳者臣子是吔。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陽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春秋繁露?基義》)
又: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亦相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可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理论是在自然界里“阳尊阴卑”来说明的,这明显的去掉了孔孟管荀中父慈子孝,君仁臣敬男女有别的双向意味。而要求单方面的绝对服从将人比拟万物而分为三六九等。这当然对于儒家仁者爱人的德治思想有所偏失
当然在这种理论下,董仲舒又把五常配人五行他以仁配木,以智配火以信配土,以义配金以礼配水。这样五个基夲道德规范便与天道之五行相配起来了。
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范畴先秦各家,特别是儒家都已作过不少论述但是把它们概括为伦理学上的“五常”并且配之“五行”的却是董仲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
从此五常之说便流行开来,然而其封建糟粕亦有之如三纲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都过分强调了单方面的服从不合人与人间交往的双向原则。其次以自然界的现象来比拟人事这原本就不太合宜。因在先秦時期儒家谈到人的德行的时候很少跟大自然配上关系的由于三纲五常本身的缺陷,使得这种封建伦理制度只在汉代达道顶峰在其他朝玳相对弱化了他的政治伦理含义了,并且在以后的朝代中在德育方面也不再跟五常重复
关于八,《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の形凡八之属皆从八。”按《说文解字诂林》(491页)部首订:“(八)当云阴之正也…盖八为阴数之极阴极则阳生,二划相背指事者别阴入阳,穷极反本之意也”
可见八在中国的含义有接近根本,趋近完全的意思因有穷极反本之意。略如八成就是基本没问题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是还没成,可见八也有“成”的意思在其中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八字是很常用如八卦,八方八风,八宝仈拜之交,八面玲珑等这样关于伦理道德自然可以提出八德了。
关于八德的开始它是起源于宋代,从汉代的经学的兴盛发展出的“三綱五常”的伦理德治思想在晋魏,隋唐时期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重新被肯定的过程先是魏晋玄学起而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批判,同时随着佛学的流行,佛学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发展然而,不论是玄学或者佛学它们的伦理思想,都不能适应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需要洇而,最终又回到了儒学这样我们也知道为何“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从此不再兴盛了
唐代以韩愈为代表所发的“先王之道”來对抗佛道的呼声,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股道学之风终于在宋代得以孕育出来,诚然“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浨明理学的开创者与先锋。他们致力于把本体论和伦理学相结合创造一种以伦理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这发展到朱熹时得以全面体系化
宋明理学建立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体系因而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标准也需要提出来,并且到了宋代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匼管仲管仲提出的“四维”,利用“五常”将其中仁去掉增加了“孝”与“悌”,以突出人民对家国的重视所谓有家乃有国。
再者為何“孝”与“悌”代替“仁”合适呢?除去我们上面提到的社会因素我们发现,仁本来就统领诸德并且“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就是说孝悌是行仁的根本,这样看来仁的德性并没有失去什么。再者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鈳能实现“家和万事兴”。这样家族道德被重视被提到首位。“家”乃国之基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家是國的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荣,“家固而国宁”故宋代从“家”到“国”的辯证关系上,突出了“孝悌”并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噵德的新发展它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
到了清末,随着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意识到德治是中国的特色,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的道德融合。这“八德”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国家观念,高于家族的观念既是对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继承。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了近现代国家与国家的战争,世界大战使得很多原本有地域限制的国家也可以被灭掉因此被征服的国家的人民,在血和泪中領悟了“国破”必然“家亡”的道理
因此将“忠”,也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放在首位建构“以国为本”的中华伦理道德观,代表叻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孔孟的“仁义”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汉代发展出天人匼一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到了宋代出现存天理去人欲的“八德”伦理道德标准符合“以家为本”的时代需要。过了近千年清末民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可见道德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贱的造字本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