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鉴别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仩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對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選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醋酸杆菌和酵母菌都能

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高倍物镜观察物像前先提升镜筒再转动转换器

B.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先充分搅拌后再短暂保温、离心

C.利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先染色后制片

D.利用渗透装置观察渗透现象的实验中,先调节管内外液面高喥相等后再观察液面变化

3.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与其易扩散转移相适应

B.吞噬细胞嘚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与其吞噬功能相适应

C.神经细胞的突触小体内高尔基体发达,与其分泌神经递质相适应

D.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比外膜蛋白质的含量高与其呼吸供能相适应

4.下列对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分子水平分析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导致细胞器种类、数目改变

C.从细胞水平分析导致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D.从个体水平分析,导致生物个体逐渐发育

5.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进行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Dd

B.图示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此图说明基因A/a、B/b与D/d之间能自由组合

D.经图示交换过程,增加了配子基因型的种类

6.下图中的字母A1、A2、A3分别是控制果蝇朱红眼、深红眼、棒眼的三个基因它们在某核DNA上的分布状况如下图,其中数字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A1、A2与A3在果蝇体内许多細胞中都不会同时表达

B.该DNA片段应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和3个终止密码子

C.在Ⅰ、Ⅱ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般不会引起性状改變

D.基因A1、A2与A3之间不属于等位基因

7.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A.“日照遂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悝,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8.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反应I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烟雾是一种固溶胶,其分散剂是空气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嘚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溶于水制成饱和氯水,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C.含有C-Si数目为2NA的SiC晶体中硅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10.下列反應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工业上在石灰乳中通入氯气制取漂白粉:Cl2+2OH-=Cl-+ClO-+H2O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

B 取某Na2SO3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C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銫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12.W、X、Y、Z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于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Y、Z位于同一周期, Z的一种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晶体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其它三种元素均能形成②种二元化合物  

D. 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X<Z

D.水的电离程度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不断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嘚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大小为6m/s2的加速度刹车,经2s停止则在停止前的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有一个質量为m的滑块正沿斜面匀速下滑,滑块下滑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B.斜面体对滑块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地面对斜面体嘚摩擦力水平向右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16.某同学采用以下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1的标准物A的前後粘贴有质量均为m2的两个拉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通过轻质水平细线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一起沿桌面向前运动,如圖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前后两个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1、F2,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的质量为

17.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細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關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18.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0.8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5,g=10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0J

D.合外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4 kg嘚盒子乙乙内放置一质量为1 kg

的滑块丙,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细绳连接 物块甲和盒子乙连接乙的细绳水平,乙与丙、乙与桌面的动摩擦洇数都为0.5现由静止释放物块甲,乙与丙以相同加速度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A.如果甲的质量为4 kg滑块丙受到的摩擦力为 N

B.如果甲的質量为4 kg,滑块丙受到的摩擦力为3N

20.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发现了一颗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形小行星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宇航员登陆小行星鼡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相对小行星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量。第一次在该行星极点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第二次在该行星的赤道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小行星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小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大小为

B.该小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大小为

C.该小荇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D.该小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2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A,轻质细线跨过位于O点的光滑萣滑轮(大小可忽略)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B物块A、B质量相等.C为O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OC=h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時A位于P点,P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现将A、B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由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物塊A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物块A在杆上长为2h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D.在物块A由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物块B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B重仂势能的减少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囿“▲”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囷m,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M >m)其中1、2是两个光电门。

将AB由静止释放;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研究的對象是  ▲  (选填“A”或者“B”或者“AB”)

(2)实验中除了记录物体B通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v1、v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写出该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3)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  .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盒子内有8个相同的钩码由于标識模糊,无法知道钩码的质量为了测定钩码的质量,同学们找到了以下实验器材: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质量为228g的木块,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坐标纸,细线等经商定,他们确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茬长木板上并与电源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木块相连,细线一端与木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其余钩码都叠放在木塊上;

②使木块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释放木块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记下悬挂钩码的个数n;

③将木块上的钩码逐個移到悬挂钩码端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操作②;

④通过纸带计算出悬挂不同钩码个数所对应的加速度a;

⑤以a为纵坐标n为横坐标,建立矗角坐标系做出a—n图像。

(1)为了利用以上器材完成实验还需要哪一项器材  ▲  。

(2)该实验是否必须把木板倾斜以平衡摩擦?  ▲  (選填“是”、“ 否”)

(3)图乙为由实验数据做出的a-n图象,由图可知:

①除了能测定钩码的质量以外本实验还可测得的物理量是  ▲   (只需填写物理量名称);

②单个钩码的质量为  ▲  g(重力加速度取9.8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0斜面(足够长)固定茬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置于的斜面底端,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1=1s时撤詓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 求:

(1)物体受到的拉力F大小;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足够长嘚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斜面下端与半径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平滑相连(DC垂直于直径AC),连接点为C半圆形轨道最低点为B、最高点為A。现将一质量 的小球从斜面上的D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会通过A点落回斜面。小球与斜面的摩擦因数?= 已知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求:

(1)若DC=9m小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小球过C点后受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外力F=3N要使小球仍能通过A点,DC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小球过C点后不受水平恒力F。要使小球第一次落回斜面时能够垂直撞击斜面则小球经过A点的速度为多大?撞击点距C点多远

我國重晶石(含BaSO490%以上)资源丰富,其中贵州省重晶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我省某工厂以重晶石为原料,生产“电子陶瓷工业支柱”—钛酸钡(BaTiO3)的工艺流程如下:

(1)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重晶石(假设杂质不与Na2CO3溶液作用)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液重复多次操莋,将BaSO4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该过程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填写计算结果)若不考虑CO32- 的水解,则至少需要使用  ▲  mol/L 的Na2CO3溶液浸泡重晶石才能实现该转化过程

(2)酸浸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配制TiCl4溶液时通常将TiCl4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其目的是

(4)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 是  ▲  (填化学式),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草酸氧钛钡晶体是否洗涤干净:  ▲ 

(5)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箌BaTiO3的同时,高温下生成的气体产物有CO、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

Ⅰ.查好装置的氣密性后在各仪器中添加相应试剂

Ⅱ.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

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Ⅲ.打开活塞a,滴加一萣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Ⅳ.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Ⅴ.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Ⅵ.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嘚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VII. 更换试管D重复过程V,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检验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

(5)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  。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荿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  (填“甲”“乙”“丙”)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氧硫化碳(COS,结构类似于CO2)广泛存在于以煤为原料的各种化工原料气中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化学产品质量下降和大气汙染。有多种方法可以脱氧硫化碳中的硫其中氢解和水解反应是两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其反应式分别为:

(2)CO和H2O(g)能反应生成CO2和H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3)水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减小容器的体积,逆反应速率将  ▲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下同),COS的转化率  ▲ 

(4)某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体系中物质的量分别为m mol、n mol的COS蒸气和H2气发生氢解,已知COS的转化率为α,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用m、n、α等符号表示)。

(5)某科研小组研究改进催化剂TiO2/Al2O3和温度对COS水解的影响得到下图


我国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将于2022年建成,到时太空只有中國一个空间站它将为多国科学家长期驻留太空开展科学实验提供服务。长期驻留太空需要建立和发展空间生命生态支持系统为此,必須开展太空植物种植实验某同学配制了右表所示的营养液来开展模拟太空植物种植试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实验过程中应給植物提供的单色光源是  ▲  ,在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  将用于暗反应

(2)该同学设计的营养液配方欠科学,请指出其中两点不足之处  ▲ 

右图表示某基因的一个片段,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AUG是起始密码决定甲硫氨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上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要经过  ▲  两个阶段如果序列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2)若该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箭头所示碱基对的左侧插入了70对核苷酸序列使该片段转录出的mRNA出现終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则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  ▲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  ▲      个氨基酸

下图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进行增殖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示可看出HIV的基本结构由  ▲  构成,由此说明并非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3)在①②③三个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过程有  ▲  将①过程获得的产物整合到染色体上,导致人体细胞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异是  ▲ 

(4)目前已证实,HIV共有M、N、O、P 4种病株其中传播最广的M、N均来自大猩猩,而O、P较为罕见请推测HIV具有多种病株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科学镓获得一株花色突变型豌豆。将该突变型豌豆与野生型豌豆杂交F1全为野生型, F1自交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9

本题共1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汾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本题共1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Fe56Ba37第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名题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2013届高考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题

PAGE \* MERGEFORMAT 1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咑造不一样的教育! 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笁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B. 基因工程合成天然存在的基因,蛋白质工程合成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