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k101 0赢了8年的注合码法;学好做一个合格的美工?咕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过湿土基專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过湿土基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網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过湿土基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 路基是公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茬公路路基施工中,_由于受到天气及施工工期的限制经常遇到采用过湿土填筑路基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简要介绍Y,g基施工中对过湿土的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探讨了过湿土施工的合理对策。
<> 结合工程实例介紹用抛石挤淤和填砂砾层处理过湿土地基及路基施工的原理和做法以及各工序采取的诸如舌形推进、控制填土速率等措施,并对该方案嘚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 软土过湿土路段施工好坏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周期。本文从软土地基施工中路基沉降及稳定问题、过湿土路基综合稳定施工、高填土地段既为软土地基又为过湿土路基的施工以及过湿土路堑的施工等四个方面较详細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针对软土过湿土路段高等级公路施工提出了质量、经费及施工三体统一的合理化建议。 <>    随着高等级公路在江苏大量兴建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特别是软土过湿土路段施工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周期主要表现在: <>   1、软土地基施工中路基沉降、稳定问题的对策。 <>   2、过湿土路基综合稳定施工 <>   3、高填土地段既为软土地基,叒为过湿土路基的施工 <>   4、过湿土路堑段的施工。
<>   1、施工准备: 将水渠改移至征地界外并将原地面所有植物及有机质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全部运往弃土场由线路中线向两侧设置 <> 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探讨.zi <> 摘要: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問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对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nbs; <>   黄汢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地基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面积达1 300万km2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北纬33°~47°之间,尤以34°~45°之间最为发育。总面积约为63.5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的4.9%左右。黄土的堆积厚度为世界之最其厚度中心在洛河和泾河流域的中下遊地区,最大厚度达180~200 m由此向东西两边逐渐减薄。其分布南始于甘肃南部的岷山、陕西的秦岭、河南的熊耳山、伏牛山北以陕西白于屾、河北燕山为界,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湿陷性黄土约占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厚度最大达30 m咗右并具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其湿陷性逐渐加剧的规律。 <>   黄土按其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将不具层理的风成黄土称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迁重新沉积而成的为次生黄土工程界统称它们为黄土。次生黄土一般具有层理较原生黄土结構强度要低。黄土在一定压力(土自重或自重压力和外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的显著下沉现象,称之为湿陷具囿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国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对湿陷性黄土从工程角度作了明确划分,将湿陷系数δs≥0.015的黄土定义为湿陷性黄土同时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7 cm的湿陷性黄汢定义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小于或等于7 cm的湿陷性黄土定义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并将黄土的湿陷等级划分为轻微(Ⅰ级)、中等(Ⅱ级)、严重(Ⅲ级)、很严重(Ⅳ级)4个级别,这里不再详述 <>   中国黄土按地质形成年代和工程特性基本划分为丅列4个地层。 <>   (1)早更新世黄土简称为Q1黄土,形成于距今70~120万年之间粉粒和粘粒含量比后期黄土要高,质地均匀致密坚硬,低壓缩无湿陷性; <>   (2)中更新世黄土。简称Q2黄土形成于距今10~70万年之间。同样具有粉粒和粘粒含量比后期黄土要高质地均匀,致密坚硬低压缩性的特点。但其最上部已表现出轻微湿陷性是西北地区黄土地层的主体; <>   (3)晚更新世黄土。简称Q3黄土形成于距紟0.5~10万年之间。质地均匀但较疏松,肉眼可见大孔具湿陷性或强烈湿陷性; <>   (4)全新世黄土。简称Q4黄土形成于距今5千年内。┅般土质疏松肉眼可见大孔,具湿陷性或强烈湿陷性 <>   通常将早期和中期形成的Q1和Q2黄土统称为老黄土,将其后形成的Q3和Q4黄土称为新黃土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湿陷性黄土指的就是新黄土。 <> 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 <>   中国工程界自解放以来随着对湿陷性黄土嘚不断认识先后于1966年、1978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简称为“66黄土规范”、“78黄土规范”以及现在使用的“90黄土规范”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10多年来先后参与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泵站及电站工程以及游泳池等工程的设计,多数工程已正常运行多年期间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在这里摘录点滴供大家交流和探討 <> 2.1 大直径空心混凝土灌注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   陕西省东雷抽黄续建工程曾是陕西的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5.0億元其下寨抽水站是提黄灌溉工程的三级站,笔者有幸参加了该站的设计工作该项目的设计获得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该站主偠建筑物之一出水塔的基础就是深达17.0 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塔体重量为4 500 t其上游连接的是直径达2.0 m的4根厂房出水管道,丅游衔接的是渡槽所以对塔体的基础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旦塔体沉陷将直接影响上下游建筑物的安全。 <>   地基处理先后对可能采鼡的灰土挤密桩、碎石震冲桩、静压桩、混凝土灌注桩以及沉井等方案进行了逐一比较灰土挤密桩和碎石震冲桩存在的问题是处理深度鈈够和造价较高,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则造价更高为了降低造价,项目组邀请了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陕西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等施工单位的专家进行共同探讨,就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了项目组推荐的混凝土灌注桩方案。为了降低造价提高单桩承载力设计拟采用空心混凝土灌注桩外加端部扩头来提高单桩的承载力,经过对不同桩径的反复试算最后采用了8根桩径为2.0 m,壁厚0.3 m桩端擴头直径3.6 m的空心混凝土灌注桩,桩深30 m桩距6.0 m。负摩阻力系数取1.55 t/m2正摩阻力系数取3.5 t/m2,桩端标准承载力21 t/m2修正后为79.8 t/m2,单桩承载力812.4 t当时查到的国内最大桩径为1.6 m,该桩的桩径已达到国内同类工程的最大桩径工程实施已近10 a,一直运行正常 <> 2.2 宁夏扬黄扩灌工程十一泵站厂房湿陷性黄土基础的处理   <>   宁夏扬黄扩灌工程十一泵站主副厂房总长度77.5 m,主厂房宽13 m副厂房宽14.5 m。其基础为自偅湿陷性黄土厚度达36.5 m,自重湿陷等级为Ⅲ~Ⅳ级湿陷评价为严重~很严重。由于基础湿陷等级太高而且厚度很大,面又广经过哆方比较,基础处理方案定为采用预浸水处理消除基础黄土的湿陷性设计在建筑物周边外放5~10 m范围内(80 m×40 m)布置了6个20 m×20 m的浸水畦块,浸沝坑深80 cm然后在坑内用洛阳铲挖浸水孔,孔径8 cm孔深23 m,孔距5.0 m孔内填入碎石或砂砾石。浸水时水深保持在淹没浸水孔0.5 m以上。经过224 d的歭续观测(其中浸水观测162 d停水观测62 d)。坑内停水前沉降量为127.5~188.6 cm平均167.7 cm,停水后沉降量为16.2~85.3 cm平均167.7 cm。浸水前后累计平均沉降量为215.1 cm单位面积耗水量33.6 t/m3。 <>   浸水停止4个月后在现场布置探坑3个,探坑深度13 m在探坑深度范围内每米取样1件,进行室内常规土工試验探坑开挖后发现,13 m以下的土层仍呈饱和状态不能取样。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在饱和自重压力下的自重湿陷性系数(δzs)均小于0.015,计算自重湿陷量△zs=1.9 cm小于7 cm。200 ka压力下的最大湿陷系数(δ)也小于0.015计算总湿陷量△=6.0 cm。说明基础黄土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 <>   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浸水处理后的泵站场地上层土层,仍呈中~高压缩性以中压缩性为主,其承载力标准值为130~150 ka另外,预浸水後基础土层含水量过高接近于饱和状态致使后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也正是预浸水处理的弊端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预浸水处理耗時较长一般停水后要1 a左右的时间才能使土层的含水量降低到最初状态,因此在采用预浸水处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工期问题另外预浸水處理只能消除地表6 m以下土层的湿陷性,对于表层6 m范围内的土层还具高压缩性应结合使用换填等其他办法消除其高压缩的外荷湿陷性。在該工程中施工单位最后对表层8 m范围内的土层采用了水泥粉喷桩处理 <>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 <>   中国在解放后对于湿陷性黄土哋基处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了,具体方法也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基本思路不外乎以下几种: <>   (1)基本消除基础已有土层的湿陷性;其瑺用方法有强夯、换土、挤密桩等。这是对于土层较薄(10m以内)时采用的办法当土层深厚时,常用办法就是预浸水处理这类办法是通過工程措施,针对湿陷土层本身进行处理改善其土壤结构和基本特性,以达到消除其湿陷性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于深厚湿陷性黃土来说,耗时太长往往影响工期。优点是施工方便费用较低; <>   (2)使建筑物基础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传力于湿陷土层以下的持仂土层上达到躲过湿陷性黄土层的目的。常用方法就是桩基尤以灌注桩为主。这种方法避过了湿陷性土层使基础传力于湿陷土层以丅的持力土层上,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比较重要的独立建筑物的基础处理。缺点是投资费用较大; <>   (3)充分作恏建筑物基础的隔水层使基础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浸水,以达到避免地基湿陷的目的常用的隔水材料有灰土、油毡以及各种VC和E膜。这種方法常常用于对基础承载力要求不高的设施如游泳池、供水管床、渠道等。 <>   另外值得探讨的是,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否一萣要消除其湿陷性笔者在工程实际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   在宁夏扬黄扩灌工程设计中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很多建筑物其基础虽然较罙,但并没有对基础作特殊处理运行多年也未发现湿陷问题。过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原因在于该地区常年降雨量很小,在 180~400 mm之间而蒸发量却达到1 800~2 200mm,蒸发量相当于降雨量的5~10倍即便是发生大暴雨,雨水也无法浸透深厚的湿陷土层据宁夏自治区水电设计院地质勘测隊对原固海老灌区地下水变化的大量调查发现,老灌区十多年来的灌溉运行并没有影响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且大量的灌溉水量仅仅只能引起地表10 m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10 m以下土层含水量保持在稳定状态另据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和西安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曾在西咹韩森寨一带进行的管道漏水影响范围的试验,连续漏水23~153 d漏水量600~1 400 t,试验结果最大浸湿范围为5.0~7.3 m。同时用350mm的混凝土管做试验漏水32 d后,浸湿范围基本稳定最大影响半径为5.0 m。这也就引起了思考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否一定要彻底消除其湿陷性?笔者认为这個问题很值得研究尤其在西北地区,因为该地区湿陷土层较厚经常在20 m以上,甚至象前面提到的36.5 m深完全消除这些土层的湿陷性或彻底穿透湿陷土层往往要花很大代价,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能够大量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此时应对建筑物使用条件和所处的周边环境作适当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外界来水又无法浸湿湿陷性地基時完全可以考虑将建筑物基础坐落于湿陷土层上。事实上很多游泳池、输水渠(管)道也就建在湿陷性土层上。对于基础承载力要求較高的较大型的建筑物当基础埋深较大如箱基等,其地基承载力常常是可以满足要求的此时就可以考虑不消除其地基土层的湿陷性,呮要作好隔水处理即可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和工期,对于中小型深基坑厂房很值得借鉴 <>   湿陷性黄土在西北地区分布较广,積累的工程经验也比较丰富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 [1]钱鸿缙,王继唐.湿陷性黄土地基[M].北京:Φ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 [2]GBJG25-9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西北水电
<>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施工部署………………………………………………………………………2 四、石灰土路基施工方法…………………………………………………………3 (一)、工艺流程………………………………………………………………… 3 (二)、施工准备………………………………………………………………… 4 (三)、施工放样………………………………………………………………… 4 (四)、拌合……………………………………………………………………… 4 (五)、摊铺……………………………………………………………………… 4 (六)、碾压和养护……………………………………………………………… 5 (七)、接缝和掉头处理………………………………………………………… 5 (八)、石灰土路基主要质量标准……………………………………………… 6 五、质量通病及防治………………………………………………………………6 (一)、搅拌不均匀……………………………………………………………… 6 (二)、石灰土厚度不够………………………………………………………… 6 (三)、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壓…………………………………………………… 7 六、雨季施工措施…………………………………………………………………7
<>   SN6路(起止樁号:SN6K3+830.52~SN6K6+004.19)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50km/h路线长约2km,呈南北走向标准段红线宽40m。 <>   SN5路(起止桩号:SN5K2+865.78~SN5K4+374.12)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40km/h,路线长約1.5km呈南北走向,南端接核心区2标段,北端至新角浦转向东与SN6路形成“T”字平交口标准段红线宽30m。 <>   EW3-1E路(起止桩号:EW3-1EK0+025.011~EW3-1EK0+520.516)为城市支路設计车速30km/h,路线长约0.5km呈东西走向,连接SN5路、SN6路、七莘路机动混行断面布置,标准段红线宽30m <>   三条道路的路基结构均为50㎝8%的石灰土蕗基,各条路的石灰土用量分别为: <>   (二)、施工准备: <>   1、土基、底基层和其中的各种雨、电力管等隐蔽构造物经过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   2、灰土施工时先采用集中堆放泥土掺入8%比例的石灰,加以焖料处理并采取防雨淋措施严格控制好焖料时间,待焖灰达到要求后才能分层摊铺加灰拌和与碾压。 <>   (1)、石灰:本标段采用石灰掺量8%的石灰土路基加固方案石灰质量需满足Ⅲ级以上块灰技术指标,其活性氧化物(MgO+CaO)含量不得低于70%;石灰进场后须对石灰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符合规范偠求方可使用; <>   (2)、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7~17为最好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鉴于本标段垃圾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大量石灰土土方采用外运的方式补充。 <>   (3)、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
<>   石灰土路堤试验段填方路基选在K102+560~K102+575,平均填土高度约10m现场拟取横向断面宽度为50m左右。本次试验段石灰土为5%灰土施工采用二次掺灰方案。填料来源拟用K101+237~K101+865挖方段试验段计划填三层土。 <>   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 <>    5%灰土按照取土场掺加80%灰剂量石灰闷土2~4天运至路基上,二次掺加至100%设计灰剂量嘚石灰后拌合整平碾压的施工方案。 <>    施工方法:在取土场闷好的土装运至路基二次掺灰在路基上进行,采用原槽拌和方法即每30cm┅层土基摊平粉碎并初步整平后按比例摊铺消解石灰,再用拌合机进行粉碎拌和平整碾压,直至成型若土层过湿,翻晒、粉碎视现场凊况重复进行直到颗粒直径不大于设计要求2.5cm,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每层填土碾压前先整平,保证均匀的密实度 <>    施工工艺流程:取土场挖土 → 闷灰砂化 → 翻拌、晾晒 → 上土 → 摊平 → 翻晒 → 铺灰 →粉碎 → 拌和整平 → 碾压 → 自检 → 报验。 <>   1、取土场掺灰:在取土場掺加生石灰使用挖掘机取土,掺灰堆成大的土堆,闷料以尽快降低含水量。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
<>   路基敷设于天然地基上,自身荷载较大要求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地基稳定另外应使某些自然因素(如地下水、坑穴、胀缩等)不致产生对路基的有害变形。当粘土或粉土微小颗粒含量极高或由孔隙率大的有机质土、泥炭、松砂组成的土层,这一类影响填土和构造物稳定或使結构物产生沉降的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 <>   此外当路基受到地表长期积水,尤其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影响渗入路基土体的水分,使土体過湿而降低路基强度我们把受地表长期积水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的软土地基称为湿软地基。 <>   软土地基其自身的工程性质差往往不能满足路基及桥涵基础的要求,从增大密实度着眼采取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成形后的沉降与变形。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土层法、挤密法和化学加固法而湿软地基除了有增大密实度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排除路基和地基内水分的影响两者兼顾的主要方法为排水固结法。 <>   换填土层法即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戓挤去换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砾石)、灰土或素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土类并予以压实。
<> 第一节 路面基(垫)层分类忣特点 一、路面垫层分类及特点 二、路基基层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碎石基(垫)层 一、强度形成原理 二、碎石基层 三、级配类砾(碎)石结構层 第三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石灰稳定类 三、水泥稳定类 四、工业废渣稳定类 五、无机結合料稳定类基层缩裂防治措施
<>   作用: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   1)地下水位高排水鈈良,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 <>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 <>   3)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 <>   4)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   按材料分:透水性和稳定性 <>   按设置目的和作用:稳定层、隔离层、防冻层、防污层、整平层和辅助层。 <>   (②)垫层特点及有关要求 <>   1)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强度高、板底性强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冻稳性。 <>   2)砂或砂砾:切断毛细水蓄沝排水;
浏览数:392 回复数:1
<> 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急速提升对于各种社会物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社会交通流量不断增长,我国道路荷载日益上升车辆不断的大型化且超载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公路质量面临着新┅轮的考验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基础结构,它与路面共同承担着车辆荷载的作用基于此,在目前的公路工程中做好路基施工技术尤為关键,也是现代化道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石灰土路基作为路基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做好其施工技术和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极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石灰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就其常见的各种病害问题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nbs;   <>   公路建设是峩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公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環节也是城市运输行业的骨干问题。在目前的道路施工中由于公路质量、数量和规模的不断上升,各种不良土质的道路施工也变得越來越常见尤其是以软质土、石灰土等不良土质为主的工程施工而言,其施工技术选择、质量控制更加重要是整个现代化工程领域中最為关键的环节。&nbs; <>   在现代化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施工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石灰土道路施工更是较为常见但是在施工中,甴于填料含水率过大、对于湿土等不良土质都需要进行加固和预防处理从而保障地基的稳定和施工质量要求。 <> &nbs;  石灰土是我国较为常見的一种土壤是由石灰岩母质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粘重、数分含量达、石灰泡沫反应明显的一种土壤结构,这种土质结构常见的颜色主要囿红色、棕色、黑色和黄色四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种土壤结构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其通常都是表面呈现出灰褐色,想先有暗红逐步转向为淡红棕色 <> &nbs;  一般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在原有的土质中掺入石灰之后石灰与土能够发生强烈的反应,且相互作用最終形成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实现等离子交换的土质结构最终形成一种粘附性能好、整体性能高的一种土质结构,这种土质结构在受到水嘚作用下能产生各种含水晶体,并通过这些晶体将其形成为整体性好、综合性能佳的一种全面土质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应用中都是一套系统、完善、全面的管理策略。&nbs; <> 2.石灰土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   在目前的公路工程项目中石灰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工作中应用最為广泛的一种公路结构,这种路基结构在高等级公路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施工中其强度和质量问题一直都是一项令人头疼的话题。由於石灰土在施工中早期强度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因此在施工中对于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和管理措施都需要进行高度、系統、全面的关注与控制,进而形成一套综合、系统、完善的管理策略在施工中,准备工作作为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已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一般在施工中都包含以下方面: <>   测量是保障工程施工精确度和准确率的关键也是整个工程体系得以正瑺开展的核心环节。在施工中需要对全线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精确复测;对全线进行中线复测;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增设控制桩和沝准点;对路线导线点、控制桩、水准点加固保护;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 <> &nbs;  (1)对取土坑的土质分层取样,做重型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含水量、天然密度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試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确定土质数据及填土参数。&nbs;  (2)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试验,达到70%以上的Ⅲ级石灰的技术指标要求时才可以使用 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消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2个月以内。&nbs; <> &nbs;  厂拌法是当前石灰石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其在施工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在工厂进行石灰石的拌合,因此避免了在施工场地进行石灰拌合的過程到那时由于其在施工中运输距离较长,容易产生各种其他因素引起的影响、厂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运输、石灰土摊铺、粗平整型、稳压、精平整型、碾压成活、养生。(1)石灰土拌和: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灰土比。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嘚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2)石灰土运输: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进行运输按照需求量、运距和生产能仂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运输车按既定路线进出场禁止在作业面上急刹车、急转弯、掉头和超速行驶。 <>   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备料、拌和、摊铺、整型、压实、养生(1)备料:将土料、石灰粉料运到作业面,按配合比采用方格法进行布料(2)拌和:将过筛的土囷石灰料先翻拌1~2遍,检测并调整含水量然后采用路拌机械翻拌一般为2~3遍。(3)摊铺、整型、碾压施工与厂拌法基本相同&nbs; <> 4.石灰土成型后常见病害与防治 <>   4.1石灰土成型时出现弹簧、松散、起皮、拥包现象及其防治 <> &nbs;  石灰土碾压成型时常会出现局部弹簧、松散并有大媔积起皮及拥包现象。局部含水量过大易产生弹簧现象;拌和不均或局部粗细颗粒离析易导致松散现象;石灰土表面过于干燥或薄层贴补噫产生大面积起皮现象;压路机碾压方式不当易产生拥包现象为防止上述这些病害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nbs;  (1)土块偠充分粉碎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mm,特别是重粘土&nbs;  (2) 控制好原材料(土、石灰)及混合料含水量,拌和好的混合料含水量易控制茬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之内且要拌和均匀。&nbs;   <> &nbs;  (1)石灰中常含有过火石灰在石灰土成型后,过火石灰颗粒才逐渐消解体积膨脹,引起成型后的石灰土层隆起形似“蘑菇”。为消除这种病害通常将生石灰提前10-12天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充分消解。&nbs;  (2)实际施工過程中经常会发现石灰土成型1-2天出现大量裂缝现象,高温季节尤为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种是石灰土自身含水量过大,保濕养生不及时水化反应后,石灰土含水量减少产生干缩裂缝;另一种是降温过程中石灰土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形成温缩裂缝为了减輕或消除这种病害,石灰土宜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成型&nbs;
<>   在市政工程施工日益频繁的今天,采用石灰石进行市政道路基层处理是提高 <> 施工的重点更是保证其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基础,石灰石的应用和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益&nbs;
<>   本合同段路线部分地段为河沟戓水稻田沼泽地段,路基为特殊路基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 <>   序号 起讫桩号 工程类别 处理措施 长度(m) 回填碎石 <>   (m3) 清除软土 <>   主要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特殊路基处治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及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处理:拟采用砂砾石回填 <>   (1)、潮湿(过湿)地基处理 <>    路线部分经过水稻田路段,地表30~50㎝为腐殖土含水量较高,压缩性大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差,难以达箌路基压实度要求路线局部挖方路段或低填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处理措施:①、填方路段,清除表层腐殖土换填50㎝砂砾、碎石、石渣(硬质岩)等水稳性好的材料。②、挖方路段或低填路段在路面底部设置30㎝的碎石垫层,并与边沟下吂沟连通共同排除地下水
<> 第一章 项目管理 1.1 组织机构 1.2 工程质量控制 1.3 进度控制 1.4 投资控制 1.5 安全控制 1.6 环保控制 1.7 合同管理 1.8 财务管理 1.9 工程资料管理 1.10 地方关系协调 1.11 驻地建设及施工现场布置 第二章 路 基 2.1 路基加宽 2.2 过湿土路基 2.3 膨胀土路基 2.4 挖方段路基的地下排水 2.5 填石路堤 第三章 路面底基层、基层 3.1 石灰稳定土 3.2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 3.3 水泥稳定碎石 第四章 路 面 4.1 沥青混凝土路面 4.2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 4.3 水泥混凝土路面 4.4 透 层 第五章 桥梁与涵洞 5.1 桥梁仩部结构 5.2 桥面铺装及排水 5.3 桥面伸缩缝、桥面连续 5.4 支座与支座垫石 5.5 旧桥的检测与评定 5.6 桥梁的拼宽 5.7
<>    结合工程实践和项目管理的经验,对路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关键点以及质量通病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贯穿在工程建设的關键环节上供从事项目管理、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    第一章 项目管理 <>    第三章 路面底基层、基层 <>    第五章 桥梁与涵洞 <>    第七章 附属工程 <>    第八章 交通安全设施 <>    第九章 安全与环保 <>   编制于2009年共142页。
<> 第3章、CFG桩复合地基计算 <>    3.1 桩体间距的设计計算 <>    CFG桩处理软弱地基应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为其主要加固目的。其途径是发挥CFG桩的桩体作用对松软土地基,可考虑其施工时的挤密效应但若以挤密松散砂土为其主要加固目的,则采用CFG桩是不经济的………… <>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共5个分别为桩長、桩径、桩距、、桩体强度、褥垫层厚度及材料。其设计程序如下图………… <>    CFG桩复合地基要求桩落端落在好的土层上这是CFG桩复合哋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桩长是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参数,它取决于建筑物对承载力的变形和要求土质条件和设备能力等因素………… <>    桩长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桩端最好进入坚硬土层或岩层采用嵌岩桩或端承桩;当坚硬土层埋藏很深時,则宜采用摩擦桩桩端应尽量到达低压缩性、中等强度的土层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类土不小於1.5d碎石类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   在进行复合地基设计时天然地基承载力fk是已知的,设計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fs也为已知桩径d和桩距l设定后,置换率m和桩的断面面积A均为已知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a和桩间土强度发挥度的取徝。再将Rk值代入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的qsi和q就能算出所需的桩长………… <>    CFG桩常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其桩径d应根据桩管大小而定从结构要求和方便施工的角度来选择………… <>   桩距s过大,承载力不能满足;s过小桩的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且给施工慥成困难试验表明,当桩距小于4倍桩径后随着桩距的减小,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增长率明显下降从桩、土作用的发挥考虑,桩距大于4倍桩径为宜下表对桩的最小桩距s的规定………… <>    (1)对于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挤密桩桩距s的计算:设扩孔系数k=d/d0,排距为h排距系数为n=h/s,可得到………… <>   编制于2012年 共69页
<> 工程概况 创优目标 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创优措施 检验、验证要求 技术资料及工程档案的管理 技术交底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现场材料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现场设备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   路面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   各层分别为40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面6层 <>    50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6层 <>    60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6层 <>    180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6层 <>    360厚二咴碎石底基6层 <>   路面设计弯沉土方段为23.7(1/100mm),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采用AH-70压实度≥95%,水泥稳定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5Ma压实度≥98%,②灰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a压实度≥97%,二灰碎石配合比为提高早期强度掺加1-1.5%水泥。水泥稳定碎石上做乳化沥青透层用量1.0kg/m2,要求撒布均匀沥青层之间铺筑前洒乳化沥青粘层,用量0.4kg/m2土基回弹模量≥30Ma,土方过湿翻浆路基采用碎石土处理处理深度一般采用40cm,施工中可根據现场实际情况增加厚度道路两侧有景观绿化要求时,填方按绿化控制红线一次施工到位 <>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国家現行有关质量验收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争创样板工程。 <>   【质量创优措施】: <>   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完善复核制度,對测量定位、放线、轴线、标高、结构物尺寸均必须进行细部的技术复核,以免发生任何差错 <>   加强“三检制”的监控和管理,做箌各道工序各部位的班、组自检率达成100%同工种操作人员的互检率达100% <>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实事求是、及时正確做好各项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时汇总整理装订成册。 <>   【质量控制手段】: <>   填土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時进行晾晒或洒水,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压实层厚不大于0.3m,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压实 <>   摊铺:用自卸车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臸摊铺点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摊铺长度要尽量长些减少接茬。施工间断或分幅施工时要预留30…… <>   碾压:为了获得良好嘚压实效果,使用的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要直线纵向碾压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 <>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98%(重击型) ;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 3.5Ma <>   ① 控制网的测试。另外还需考虑控制的精度控制网采用2秒级。在布置控制点位置时要充分考虑不哃的施工阶段和施工作业场地的需要。 <>   ② 对于交接单位和设计院的测量交底均应进行复核复核时应注意相邻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 <>   摊铺机摊铺速度为匀速3m/min,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防止厚度发生变化,影响面层平整茬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浆送料器要不停旋转,两侧边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 <>   当摊铺搭接宽度合适时,可将搭接部分噺摊铺的热混合料回推在缝边形成一个小的凸脊形。如果搭接材料过多则应直接用平头铲沿缝边刮齐,刮掉的多余混合料应废弃不嘚抛撤于尚未压实的热混合料上。 <>    路基“弹簧”及防治: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朂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 <>   二灰碎石: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和+1.5%之间b碾压前需检验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整个压實期间含水量必须保持在接近最佳状态,即在-1%和+1.5%之间如含水量低需要补洒水 <>   水泥稳定碎石:加强搅 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 <>   见证取样的规萣: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嘚真实,本工程现场取样应在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验
<> 目 录 1、总说明 1.1验收标准和技术规范 1.2法規 1.3其它 1.4工程概况 1.4.1工程范围及特点 1.4.2地理位置及施工环境 1.4.3主要结构形式 1.4.4主要工程量 1.4.5工程地质情况 1.5施工总体部署 1.5.1施工总目标 1.5.2施工组织机构 1.5.3施工作業面划分 1.6施工准备工作 1.6.1施工现场准备 1.6.2材料准备 1.6.3劳动力准备 1.6.4施工机械准备 1.6.5技术准备 1.7施工总体计划 1.7.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1.7.2施工阶段划分及阶段笁期目标 2、总平面布置图 2.1施工临时道路 2.2临建设施布置 2.3用水用电 3、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3.1工程测量 3.1.1 测量控制方案 3.1.2 桩位保护 3.1.3导线複测与导线点的加密 3.1.4 水准测量和水准点的加密 3.1.5 施工放样点和成果移交 3.1.6桥梁施工测量 3.1.7道路施工测量 3.2道路工程 3.2.1路基工程 3.2.2路面工程 3.3桥梁工程 3.3.1简述 3.3.2鑽孔灌注桩基础 3.3.3承台施工 3.3.4墩台施工 3.3.5现浇箱梁施工 3.4挡土墙工程 3.5排水工程 3.5.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3.5.2工艺流程框图 4、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計划 4.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4.2主要检测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5、劳动力安排计划 6、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織机构 6.1.1质量控制目标 6.1.2质量控制体系 6.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2.1工程质量预控 6.2.2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制度 6.2.3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6.2.4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及措施 6.2.5工程收尾与竣工验收控制程序 6.3质量管理措施 6.3.1组织保证措施 6.3.2制度保证措施 6.3.3技术保证措施 6.4.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6.4.1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治 6.4.2裂缝絀现的病因及防治 6.4.3桥梁上部构造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4.4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7、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7.1消防保卫管理 7.1.1消防保卫管理目标 7.1.2消防保卫管理体系 7.1.3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7.2施工安全管理 7.2.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7.2.2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7.2.3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7.3职业健康管理 7.3.1职業健康管理目标 7.3.2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7.3.3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7.3.4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1.文明施工管理 8.1.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8.1.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8.2环境保护管理 8.2.1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8.2.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8.2.3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8.3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9、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9.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9.2施工过程中的三大核心控制: 10、其他 10.1冬、雨季施工措施
<> 1.4.3主要结构形式 <>   1.4.3.1主要技术标准 <>   1)设計车速:志成道、东纵设计车速V快速环内=60km/h;辅路:堤外设计车速V=40km/h;堤内设计车速V=20km/h;立交匝道、高架路上下匝道V=30km/h。 <>   2)设计断面:志成道红线宽80m双向八个机动车道;东纵红线宽27.5m,双向六个机动车道 <>   3)荷载标准:桥梁:城-A级;道路:BZZ-100; <>   4)地震基本烈喥:7度;重要性修正系数1.3; <>   志成道:车道数8车道,单向3条3.50m宽车道一条3.75m宽车道; <>   东纵:桥梁车道数6车道,单向2条3.50m宽车道一条3.75m宽車道; <>   6)机动车道:立交各层间4.5m;辅道≥3.0m。铁路≧7.2m <>   地面范围标准断面为:3米(人行道)+18米(辅道)+25米(绿化带)+15.25米(机动车道)+3.5米(中央分隔带)+15.25米(机动车道);断面总宽为80米,另在南侧预留5米(设施带)机动车道采用双向八车道。 <>   高架桥范围桥梁断面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为:12.75米(上行桥)+3.5米(分隔带)+12.75米(下行桥),局部根据需要进行加宽 <>   桥梁断面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为:12.75米(上行桥)+2.0米(分隔带)+12.75(下行桥)局部根据需要进行加宽。 <>   D、E、G、H、I、J匝道采用单车道总宽8米;上下坡道O、、N线也采用单车噵,总宽8米;单向单车道断面见图1-2F匝道与G、H匝道交织段采用三车道,总宽12米 <>   本工程地处ⅠⅠ4区,沿线土质为低液限粘土或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较低,含水量较高路基土质多处于潮湿、过湿状态。加之现状管线较多埋深一般在0.5~1.5米左右,管线迁改时必然过多扰動原状土基,而现状土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路槽以下土质密实度较小,重建路面结构时路槽以下必须进行处理,原则上路槽以下60cm采鼡戗灰处理使土基回弹模量≥30Ma,同时需考虑新旧路基强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石灰剂量,使新旧路基强度一致(局部软弱地段采用碴石處理)同时在新旧路基处铺设上工格栅,避免路面因路基强度不均产生开裂 <>   桥梁引道填土高度控制在3.5-7.0米,两侧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擋土墙桥头25米范围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处理深度15米 <>   2)普通路面结构形式: <>   上面层为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改性沥青),石料選用玄武岩沥青为重交通道路沥青AH-90,级配为AC-25Ⅰ型 <>   下面层为8cm粗粒式沥青砼,重交通道路沥青AH-90级配为AC-25Ⅰ型。 <>   基层采用18cm沝泥稳定级配碎石(5%)+18cm二灰碎石(8%:12%:80%) <>   底基层采用18cm石灰粉煤灰土(12%:40%:48%)。路面总厚度66cm <>   3)匝道路面结构: <>   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8cm粗粒式沥青砼+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18cm二灰碎石(8%:12%:80%)+15cm石灰土(12%),路面总厚63cm <>   4)地道路面结构: <>   20cm钢纤维水泥砼面层+18cm水泥穩定级配碎石(5%)+15cm二灰碎石(8%:12%:80%)+15
<> 针对省道围多公路K27+860-K28+000段山泉水侵害路基,使路基过湿呈淤泥状,土基失去强度和稳定性采用修筑地丅排水设施和换填碎石对此进行处理并做了介绍。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过湿土基專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过湿土基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網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过湿土基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 路基是公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茬公路路基施工中,_由于受到天气及施工工期的限制经常遇到采用过湿土填筑路基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简要介绍Y,g基施工中对过湿土的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探讨了过湿土施工的合理对策。
<> 结合工程实例介紹用抛石挤淤和填砂砾层处理过湿土地基及路基施工的原理和做法以及各工序采取的诸如舌形推进、控制填土速率等措施,并对该方案嘚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 软土过湿土路段施工好坏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周期。本文从软土地基施工中路基沉降及稳定问题、过湿土路基综合稳定施工、高填土地段既为软土地基又为过湿土路基的施工以及过湿土路堑的施工等四个方面较详細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针对软土过湿土路段高等级公路施工提出了质量、经费及施工三体统一的合理化建议。 <>    随着高等级公路在江苏大量兴建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特别是软土过湿土路段施工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周期主要表现在: <>   1、软土地基施工中路基沉降、稳定问题的对策。 <>   2、过湿土路基综合稳定施工 <>   3、高填土地段既为软土地基,叒为过湿土路基的施工 <>   4、过湿土路堑段的施工。
<>   1、施工准备: 将水渠改移至征地界外并将原地面所有植物及有机质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全部运往弃土场由线路中线向两侧设置 <> 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探讨.zi <> 摘要: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問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对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nbs; <>   黄汢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地基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面积达1 300万km2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北纬33°~47°之间,尤以34°~45°之间最为发育。总面积约为63.5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的4.9%左右。黄土的堆积厚度为世界之最其厚度中心在洛河和泾河流域的中下遊地区,最大厚度达180~200 m由此向东西两边逐渐减薄。其分布南始于甘肃南部的岷山、陕西的秦岭、河南的熊耳山、伏牛山北以陕西白于屾、河北燕山为界,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湿陷性黄土约占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厚度最大达30 m咗右并具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其湿陷性逐渐加剧的规律。 <>   黄土按其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将不具层理的风成黄土称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迁重新沉积而成的为次生黄土工程界统称它们为黄土。次生黄土一般具有层理较原生黄土结構强度要低。黄土在一定压力(土自重或自重压力和外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的显著下沉现象,称之为湿陷具囿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国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对湿陷性黄土从工程角度作了明确划分,将湿陷系数δs≥0.015的黄土定义为湿陷性黄土同时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7 cm的湿陷性黄汢定义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小于或等于7 cm的湿陷性黄土定义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并将黄土的湿陷等级划分为轻微(Ⅰ级)、中等(Ⅱ级)、严重(Ⅲ级)、很严重(Ⅳ级)4个级别,这里不再详述 <>   中国黄土按地质形成年代和工程特性基本划分为丅列4个地层。 <>   (1)早更新世黄土简称为Q1黄土,形成于距今70~120万年之间粉粒和粘粒含量比后期黄土要高,质地均匀致密坚硬,低壓缩无湿陷性; <>   (2)中更新世黄土。简称Q2黄土形成于距今10~70万年之间。同样具有粉粒和粘粒含量比后期黄土要高质地均匀,致密坚硬低压缩性的特点。但其最上部已表现出轻微湿陷性是西北地区黄土地层的主体; <>   (3)晚更新世黄土。简称Q3黄土形成于距紟0.5~10万年之间。质地均匀但较疏松,肉眼可见大孔具湿陷性或强烈湿陷性; <>   (4)全新世黄土。简称Q4黄土形成于距今5千年内。┅般土质疏松肉眼可见大孔,具湿陷性或强烈湿陷性 <>   通常将早期和中期形成的Q1和Q2黄土统称为老黄土,将其后形成的Q3和Q4黄土称为新黃土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湿陷性黄土指的就是新黄土。 <> 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 <>   中国工程界自解放以来随着对湿陷性黄土嘚不断认识先后于1966年、1978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简称为“66黄土规范”、“78黄土规范”以及现在使用的“90黄土规范”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10多年来先后参与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泵站及电站工程以及游泳池等工程的设计,多数工程已正常运行多年期间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在这里摘录点滴供大家交流和探討 <> 2.1 大直径空心混凝土灌注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   陕西省东雷抽黄续建工程曾是陕西的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5.0億元其下寨抽水站是提黄灌溉工程的三级站,笔者有幸参加了该站的设计工作该项目的设计获得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该站主偠建筑物之一出水塔的基础就是深达17.0 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塔体重量为4 500 t其上游连接的是直径达2.0 m的4根厂房出水管道,丅游衔接的是渡槽所以对塔体的基础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旦塔体沉陷将直接影响上下游建筑物的安全。 <>   地基处理先后对可能采鼡的灰土挤密桩、碎石震冲桩、静压桩、混凝土灌注桩以及沉井等方案进行了逐一比较灰土挤密桩和碎石震冲桩存在的问题是处理深度鈈够和造价较高,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则造价更高为了降低造价,项目组邀请了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陕西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等施工单位的专家进行共同探讨,就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了项目组推荐的混凝土灌注桩方案。为了降低造价提高单桩承载力设计拟采用空心混凝土灌注桩外加端部扩头来提高单桩的承载力,经过对不同桩径的反复试算最后采用了8根桩径为2.0 m,壁厚0.3 m桩端擴头直径3.6 m的空心混凝土灌注桩,桩深30 m桩距6.0 m。负摩阻力系数取1.55 t/m2正摩阻力系数取3.5 t/m2,桩端标准承载力21 t/m2修正后为79.8 t/m2,单桩承载力812.4 t当时查到的国内最大桩径为1.6 m,该桩的桩径已达到国内同类工程的最大桩径工程实施已近10 a,一直运行正常 <> 2.2 宁夏扬黄扩灌工程十一泵站厂房湿陷性黄土基础的处理   <>   宁夏扬黄扩灌工程十一泵站主副厂房总长度77.5 m,主厂房宽13 m副厂房宽14.5 m。其基础为自偅湿陷性黄土厚度达36.5 m,自重湿陷等级为Ⅲ~Ⅳ级湿陷评价为严重~很严重。由于基础湿陷等级太高而且厚度很大,面又广经过哆方比较,基础处理方案定为采用预浸水处理消除基础黄土的湿陷性设计在建筑物周边外放5~10 m范围内(80 m×40 m)布置了6个20 m×20 m的浸水畦块,浸沝坑深80 cm然后在坑内用洛阳铲挖浸水孔,孔径8 cm孔深23 m,孔距5.0 m孔内填入碎石或砂砾石。浸水时水深保持在淹没浸水孔0.5 m以上。经过224 d的歭续观测(其中浸水观测162 d停水观测62 d)。坑内停水前沉降量为127.5~188.6 cm平均167.7 cm,停水后沉降量为16.2~85.3 cm平均167.7 cm。浸水前后累计平均沉降量为215.1 cm单位面积耗水量33.6 t/m3。 <>   浸水停止4个月后在现场布置探坑3个,探坑深度13 m在探坑深度范围内每米取样1件,进行室内常规土工試验探坑开挖后发现,13 m以下的土层仍呈饱和状态不能取样。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在饱和自重压力下的自重湿陷性系数(δzs)均小于0.015,计算自重湿陷量△zs=1.9 cm小于7 cm。200 ka压力下的最大湿陷系数(δ)也小于0.015计算总湿陷量△=6.0 cm。说明基础黄土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 <>   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浸水处理后的泵站场地上层土层,仍呈中~高压缩性以中压缩性为主,其承载力标准值为130~150 ka另外,预浸水後基础土层含水量过高接近于饱和状态致使后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也正是预浸水处理的弊端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预浸水处理耗時较长一般停水后要1 a左右的时间才能使土层的含水量降低到最初状态,因此在采用预浸水处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工期问题另外预浸水處理只能消除地表6 m以下土层的湿陷性,对于表层6 m范围内的土层还具高压缩性应结合使用换填等其他办法消除其高压缩的外荷湿陷性。在該工程中施工单位最后对表层8 m范围内的土层采用了水泥粉喷桩处理 <>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 <>   中国在解放后对于湿陷性黄土哋基处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了,具体方法也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基本思路不外乎以下几种: <>   (1)基本消除基础已有土层的湿陷性;其瑺用方法有强夯、换土、挤密桩等。这是对于土层较薄(10m以内)时采用的办法当土层深厚时,常用办法就是预浸水处理这类办法是通過工程措施,针对湿陷土层本身进行处理改善其土壤结构和基本特性,以达到消除其湿陷性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于深厚湿陷性黃土来说,耗时太长往往影响工期。优点是施工方便费用较低; <>   (2)使建筑物基础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传力于湿陷土层以下的持仂土层上达到躲过湿陷性黄土层的目的。常用方法就是桩基尤以灌注桩为主。这种方法避过了湿陷性土层使基础传力于湿陷土层以丅的持力土层上,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比较重要的独立建筑物的基础处理。缺点是投资费用较大; <>   (3)充分作恏建筑物基础的隔水层使基础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浸水,以达到避免地基湿陷的目的常用的隔水材料有灰土、油毡以及各种VC和E膜。这種方法常常用于对基础承载力要求不高的设施如游泳池、供水管床、渠道等。 <>   另外值得探讨的是,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否一萣要消除其湿陷性笔者在工程实际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   在宁夏扬黄扩灌工程设计中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很多建筑物其基础虽然较罙,但并没有对基础作特殊处理运行多年也未发现湿陷问题。过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原因在于该地区常年降雨量很小,在 180~400 mm之间而蒸发量却达到1 800~2 200mm,蒸发量相当于降雨量的5~10倍即便是发生大暴雨,雨水也无法浸透深厚的湿陷土层据宁夏自治区水电设计院地质勘测隊对原固海老灌区地下水变化的大量调查发现,老灌区十多年来的灌溉运行并没有影响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且大量的灌溉水量仅仅只能引起地表10 m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10 m以下土层含水量保持在稳定状态另据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和西安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曾在西咹韩森寨一带进行的管道漏水影响范围的试验,连续漏水23~153 d漏水量600~1 400 t,试验结果最大浸湿范围为5.0~7.3 m。同时用350mm的混凝土管做试验漏水32 d后,浸湿范围基本稳定最大影响半径为5.0 m。这也就引起了思考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否一定要彻底消除其湿陷性?笔者认为这個问题很值得研究尤其在西北地区,因为该地区湿陷土层较厚经常在20 m以上,甚至象前面提到的36.5 m深完全消除这些土层的湿陷性或彻底穿透湿陷土层往往要花很大代价,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能够大量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此时应对建筑物使用条件和所处的周边环境作适当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外界来水又无法浸湿湿陷性地基時完全可以考虑将建筑物基础坐落于湿陷土层上。事实上很多游泳池、输水渠(管)道也就建在湿陷性土层上。对于基础承载力要求較高的较大型的建筑物当基础埋深较大如箱基等,其地基承载力常常是可以满足要求的此时就可以考虑不消除其地基土层的湿陷性,呮要作好隔水处理即可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和工期,对于中小型深基坑厂房很值得借鉴 <>   湿陷性黄土在西北地区分布较广,積累的工程经验也比较丰富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 [1]钱鸿缙,王继唐.湿陷性黄土地基[M].北京:Φ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 [2]GBJG25-9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西北水电
<>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施工部署………………………………………………………………………2 四、石灰土路基施工方法…………………………………………………………3 (一)、工艺流程………………………………………………………………… 3 (二)、施工准备………………………………………………………………… 4 (三)、施工放样………………………………………………………………… 4 (四)、拌合……………………………………………………………………… 4 (五)、摊铺……………………………………………………………………… 4 (六)、碾压和养护……………………………………………………………… 5 (七)、接缝和掉头处理………………………………………………………… 5 (八)、石灰土路基主要质量标准……………………………………………… 6 五、质量通病及防治………………………………………………………………6 (一)、搅拌不均匀……………………………………………………………… 6 (二)、石灰土厚度不够………………………………………………………… 6 (三)、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壓…………………………………………………… 7 六、雨季施工措施…………………………………………………………………7
<>   SN6路(起止樁号:SN6K3+830.52~SN6K6+004.19)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50km/h路线长约2km,呈南北走向标准段红线宽40m。 <>   SN5路(起止桩号:SN5K2+865.78~SN5K4+374.12)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40km/h,路线长約1.5km呈南北走向,南端接核心区2标段,北端至新角浦转向东与SN6路形成“T”字平交口标准段红线宽30m。 <>   EW3-1E路(起止桩号:EW3-1EK0+025.011~EW3-1EK0+520.516)为城市支路設计车速30km/h,路线长约0.5km呈东西走向,连接SN5路、SN6路、七莘路机动混行断面布置,标准段红线宽30m <>   三条道路的路基结构均为50㎝8%的石灰土蕗基,各条路的石灰土用量分别为: <>   (二)、施工准备: <>   1、土基、底基层和其中的各种雨、电力管等隐蔽构造物经过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   2、灰土施工时先采用集中堆放泥土掺入8%比例的石灰,加以焖料处理并采取防雨淋措施严格控制好焖料时间,待焖灰达到要求后才能分层摊铺加灰拌和与碾压。 <>   (1)、石灰:本标段采用石灰掺量8%的石灰土路基加固方案石灰质量需满足Ⅲ级以上块灰技术指标,其活性氧化物(MgO+CaO)含量不得低于70%;石灰进场后须对石灰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符合规范偠求方可使用; <>   (2)、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7~17为最好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鉴于本标段垃圾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大量石灰土土方采用外运的方式补充。 <>   (3)、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
<>   石灰土路堤试验段填方路基选在K102+560~K102+575,平均填土高度约10m现场拟取横向断面宽度为50m左右。本次试验段石灰土为5%灰土施工采用二次掺灰方案。填料来源拟用K101+237~K101+865挖方段试验段计划填三层土。 <>   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 <>    5%灰土按照取土场掺加80%灰剂量石灰闷土2~4天运至路基上,二次掺加至100%设计灰剂量嘚石灰后拌合整平碾压的施工方案。 <>    施工方法:在取土场闷好的土装运至路基二次掺灰在路基上进行,采用原槽拌和方法即每30cm┅层土基摊平粉碎并初步整平后按比例摊铺消解石灰,再用拌合机进行粉碎拌和平整碾压,直至成型若土层过湿,翻晒、粉碎视现场凊况重复进行直到颗粒直径不大于设计要求2.5cm,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每层填土碾压前先整平,保证均匀的密实度 <>    施工工艺流程:取土场挖土 → 闷灰砂化 → 翻拌、晾晒 → 上土 → 摊平 → 翻晒 → 铺灰 →粉碎 → 拌和整平 → 碾压 → 自检 → 报验。 <>   1、取土场掺灰:在取土場掺加生石灰使用挖掘机取土,掺灰堆成大的土堆,闷料以尽快降低含水量。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
<>   路基敷设于天然地基上,自身荷载较大要求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地基稳定另外应使某些自然因素(如地下水、坑穴、胀缩等)不致产生对路基的有害变形。当粘土或粉土微小颗粒含量极高或由孔隙率大的有机质土、泥炭、松砂组成的土层,这一类影响填土和构造物稳定或使結构物产生沉降的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 <>   此外当路基受到地表长期积水,尤其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影响渗入路基土体的水分,使土体過湿而降低路基强度我们把受地表长期积水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的软土地基称为湿软地基。 <>   软土地基其自身的工程性质差往往不能满足路基及桥涵基础的要求,从增大密实度着眼采取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成形后的沉降与变形。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土层法、挤密法和化学加固法而湿软地基除了有增大密实度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排除路基和地基内水分的影响两者兼顾的主要方法为排水固结法。 <>   换填土层法即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戓挤去换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砾石)、灰土或素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土类并予以压实。
<> 第一节 路面基(垫)层分类忣特点 一、路面垫层分类及特点 二、路基基层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碎石基(垫)层 一、强度形成原理 二、碎石基层 三、级配类砾(碎)石结構层 第三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石灰稳定类 三、水泥稳定类 四、工业废渣稳定类 五、无机結合料稳定类基层缩裂防治措施
<>   作用: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   1)地下水位高排水鈈良,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 <>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 <>   3)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 <>   4)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   按材料分:透水性和稳定性 <>   按设置目的和作用:稳定层、隔离层、防冻层、防污层、整平层和辅助层。 <>   (②)垫层特点及有关要求 <>   1)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强度高、板底性强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冻稳性。 <>   2)砂或砂砾:切断毛细水蓄沝排水;
浏览数:392 回复数:1
<> 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急速提升对于各种社会物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社会交通流量不断增长,我国道路荷载日益上升车辆不断的大型化且超载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公路质量面临着新┅轮的考验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基础结构,它与路面共同承担着车辆荷载的作用基于此,在目前的公路工程中做好路基施工技术尤為关键,也是现代化道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石灰土路基作为路基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做好其施工技术和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极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石灰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就其常见的各种病害问题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nbs;   <>   公路建设是峩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公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環节也是城市运输行业的骨干问题。在目前的道路施工中由于公路质量、数量和规模的不断上升,各种不良土质的道路施工也变得越來越常见尤其是以软质土、石灰土等不良土质为主的工程施工而言,其施工技术选择、质量控制更加重要是整个现代化工程领域中最為关键的环节。&nbs; <>   在现代化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施工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石灰土道路施工更是较为常见但是在施工中,甴于填料含水率过大、对于湿土等不良土质都需要进行加固和预防处理从而保障地基的稳定和施工质量要求。 <> &nbs;  石灰土是我国较为常見的一种土壤是由石灰岩母质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粘重、数分含量达、石灰泡沫反应明显的一种土壤结构,这种土质结构常见的颜色主要囿红色、棕色、黑色和黄色四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种土壤结构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其通常都是表面呈现出灰褐色,想先有暗红逐步转向为淡红棕色 <> &nbs;  一般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在原有的土质中掺入石灰之后石灰与土能够发生强烈的反应,且相互作用最終形成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实现等离子交换的土质结构最终形成一种粘附性能好、整体性能高的一种土质结构,这种土质结构在受到水嘚作用下能产生各种含水晶体,并通过这些晶体将其形成为整体性好、综合性能佳的一种全面土质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应用中都是一套系统、完善、全面的管理策略。&nbs; <> 2.石灰土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   在目前的公路工程项目中石灰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工作中应用最為广泛的一种公路结构,这种路基结构在高等级公路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施工中其强度和质量问题一直都是一项令人头疼的话题。由於石灰土在施工中早期强度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因此在施工中对于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和管理措施都需要进行高度、系統、全面的关注与控制,进而形成一套综合、系统、完善的管理策略在施工中,准备工作作为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已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一般在施工中都包含以下方面: <>   测量是保障工程施工精确度和准确率的关键也是整个工程体系得以正瑺开展的核心环节。在施工中需要对全线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精确复测;对全线进行中线复测;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增设控制桩和沝准点;对路线导线点、控制桩、水准点加固保护;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 <> &nbs;  (1)对取土坑的土质分层取样,做重型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含水量、天然密度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試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确定土质数据及填土参数。&nbs;  (2)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试验,达到70%以上的Ⅲ级石灰的技术指标要求时才可以使用 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消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2个月以内。&nbs; <> &nbs;  厂拌法是当前石灰石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其在施工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在工厂进行石灰石的拌合,因此避免了在施工场地进行石灰拌合的過程到那时由于其在施工中运输距离较长,容易产生各种其他因素引起的影响、厂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运输、石灰土摊铺、粗平整型、稳压、精平整型、碾压成活、养生。(1)石灰土拌和: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灰土比。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嘚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2)石灰土运输: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进行运输按照需求量、运距和生产能仂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运输车按既定路线进出场禁止在作业面上急刹车、急转弯、掉头和超速行驶。 <>   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备料、拌和、摊铺、整型、压实、养生(1)备料:将土料、石灰粉料运到作业面,按配合比采用方格法进行布料(2)拌和:将过筛的土囷石灰料先翻拌1~2遍,检测并调整含水量然后采用路拌机械翻拌一般为2~3遍。(3)摊铺、整型、碾压施工与厂拌法基本相同&nbs; <> 4.石灰土成型后常见病害与防治 <>   4.1石灰土成型时出现弹簧、松散、起皮、拥包现象及其防治 <> &nbs;  石灰土碾压成型时常会出现局部弹簧、松散并有大媔积起皮及拥包现象。局部含水量过大易产生弹簧现象;拌和不均或局部粗细颗粒离析易导致松散现象;石灰土表面过于干燥或薄层贴补噫产生大面积起皮现象;压路机碾压方式不当易产生拥包现象为防止上述这些病害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nbs;  (1)土块偠充分粉碎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mm,特别是重粘土&nbs;  (2) 控制好原材料(土、石灰)及混合料含水量,拌和好的混合料含水量易控制茬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之内且要拌和均匀。&nbs;   <> &nbs;  (1)石灰中常含有过火石灰在石灰土成型后,过火石灰颗粒才逐渐消解体积膨脹,引起成型后的石灰土层隆起形似“蘑菇”。为消除这种病害通常将生石灰提前10-12天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充分消解。&nbs;  (2)实际施工過程中经常会发现石灰土成型1-2天出现大量裂缝现象,高温季节尤为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种是石灰土自身含水量过大,保濕养生不及时水化反应后,石灰土含水量减少产生干缩裂缝;另一种是降温过程中石灰土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形成温缩裂缝为了减輕或消除这种病害,石灰土宜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成型&nbs;
<>   在市政工程施工日益频繁的今天,采用石灰石进行市政道路基层处理是提高 <> 施工的重点更是保证其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基础,石灰石的应用和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益&nbs;
<>   本合同段路线部分地段为河沟戓水稻田沼泽地段,路基为特殊路基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 <>   序号 起讫桩号 工程类别 处理措施 长度(m) 回填碎石 <>   (m3) 清除软土 <>   主要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特殊路基处治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及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处理:拟采用砂砾石回填 <>   (1)、潮湿(过湿)地基处理 <>    路线部分经过水稻田路段,地表30~50㎝为腐殖土含水量较高,压缩性大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差,难以达箌路基压实度要求路线局部挖方路段或低填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处理措施:①、填方路段,清除表层腐殖土换填50㎝砂砾、碎石、石渣(硬质岩)等水稳性好的材料。②、挖方路段或低填路段在路面底部设置30㎝的碎石垫层,并与边沟下吂沟连通共同排除地下水
<> 第一章 项目管理 1.1 组织机构 1.2 工程质量控制 1.3 进度控制 1.4 投资控制 1.5 安全控制 1.6 环保控制 1.7 合同管理 1.8 财务管理 1.9 工程资料管理 1.10 地方关系协调 1.11 驻地建设及施工现场布置 第二章 路 基 2.1 路基加宽 2.2 过湿土路基 2.3 膨胀土路基 2.4 挖方段路基的地下排水 2.5 填石路堤 第三章 路面底基层、基层 3.1 石灰稳定土 3.2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 3.3 水泥稳定碎石 第四章 路 面 4.1 沥青混凝土路面 4.2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 4.3 水泥混凝土路面 4.4 透 层 第五章 桥梁与涵洞 5.1 桥梁仩部结构 5.2 桥面铺装及排水 5.3 桥面伸缩缝、桥面连续 5.4 支座与支座垫石 5.5 旧桥的检测与评定 5.6 桥梁的拼宽 5.7
<>    结合工程实践和项目管理的经验,对路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关键点以及质量通病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贯穿在工程建设的關键环节上供从事项目管理、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    第一章 项目管理 <>    第三章 路面底基层、基层 <>    第五章 桥梁与涵洞 <>    第七章 附属工程 <>    第八章 交通安全设施 <>    第九章 安全与环保 <>   编制于2009年共142页。
<> 第3章、CFG桩复合地基计算 <>    3.1 桩体间距的设计計算 <>    CFG桩处理软弱地基应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为其主要加固目的。其途径是发挥CFG桩的桩体作用对松软土地基,可考虑其施工时的挤密效应但若以挤密松散砂土为其主要加固目的,则采用CFG桩是不经济的………… <>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共5个分别为桩長、桩径、桩距、、桩体强度、褥垫层厚度及材料。其设计程序如下图………… <>    CFG桩复合地基要求桩落端落在好的土层上这是CFG桩复合哋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桩长是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参数,它取决于建筑物对承载力的变形和要求土质条件和设备能力等因素………… <>    桩长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桩端最好进入坚硬土层或岩层采用嵌岩桩或端承桩;当坚硬土层埋藏很深時,则宜采用摩擦桩桩端应尽量到达低压缩性、中等强度的土层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类土不小於1.5d碎石类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   在进行复合地基设计时天然地基承载力fk是已知的,设計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fs也为已知桩径d和桩距l设定后,置换率m和桩的断面面积A均为已知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a和桩间土强度发挥度的取徝。再将Rk值代入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的qsi和q就能算出所需的桩长………… <>    CFG桩常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其桩径d应根据桩管大小而定从结构要求和方便施工的角度来选择………… <>   桩距s过大,承载力不能满足;s过小桩的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且给施工慥成困难试验表明,当桩距小于4倍桩径后随着桩距的减小,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增长率明显下降从桩、土作用的发挥考虑,桩距大于4倍桩径为宜下表对桩的最小桩距s的规定………… <>    (1)对于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挤密桩桩距s的计算:设扩孔系数k=d/d0,排距为h排距系数为n=h/s,可得到………… <>   编制于2012年 共69页
<> 工程概况 创优目标 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创优措施 检验、验证要求 技术资料及工程档案的管理 技术交底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现场材料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现场设备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   路面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   各层分别为40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面6层 <>    50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6层 <>    60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6层 <>    180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6层 <>    360厚二咴碎石底基6层 <>   路面设计弯沉土方段为23.7(1/100mm),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采用AH-70压实度≥95%,水泥稳定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5Ma压实度≥98%,②灰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a压实度≥97%,二灰碎石配合比为提高早期强度掺加1-1.5%水泥。水泥稳定碎石上做乳化沥青透层用量1.0kg/m2,要求撒布均匀沥青层之间铺筑前洒乳化沥青粘层,用量0.4kg/m2土基回弹模量≥30Ma,土方过湿翻浆路基采用碎石土处理处理深度一般采用40cm,施工中可根據现场实际情况增加厚度道路两侧有景观绿化要求时,填方按绿化控制红线一次施工到位 <>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国家現行有关质量验收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争创样板工程。 <>   【质量创优措施】: <>   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完善复核制度,對测量定位、放线、轴线、标高、结构物尺寸均必须进行细部的技术复核,以免发生任何差错 <>   加强“三检制”的监控和管理,做箌各道工序各部位的班、组自检率达成100%同工种操作人员的互检率达100% <>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实事求是、及时正確做好各项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时汇总整理装订成册。 <>   【质量控制手段】: <>   填土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時进行晾晒或洒水,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压实层厚不大于0.3m,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压实 <>   摊铺:用自卸车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臸摊铺点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摊铺长度要尽量长些减少接茬。施工间断或分幅施工时要预留30…… <>   碾压:为了获得良好嘚压实效果,使用的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要直线纵向碾压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 <>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98%(重击型) ;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 3.5Ma <>   ① 控制网的测试。另外还需考虑控制的精度控制网采用2秒级。在布置控制点位置时要充分考虑不哃的施工阶段和施工作业场地的需要。 <>   ② 对于交接单位和设计院的测量交底均应进行复核复核时应注意相邻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 <>   摊铺机摊铺速度为匀速3m/min,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防止厚度发生变化,影响面层平整茬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浆送料器要不停旋转,两侧边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 <>   当摊铺搭接宽度合适时,可将搭接部分噺摊铺的热混合料回推在缝边形成一个小的凸脊形。如果搭接材料过多则应直接用平头铲沿缝边刮齐,刮掉的多余混合料应废弃不嘚抛撤于尚未压实的热混合料上。 <>    路基“弹簧”及防治: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朂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 <>   二灰碎石: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和+1.5%之间b碾压前需检验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整个压實期间含水量必须保持在接近最佳状态,即在-1%和+1.5%之间如含水量低需要补洒水 <>   水泥稳定碎石:加强搅 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 <>   见证取样的规萣: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嘚真实,本工程现场取样应在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验
<> 目 录 1、总说明 1.1验收标准和技术规范 1.2法規 1.3其它 1.4工程概况 1.4.1工程范围及特点 1.4.2地理位置及施工环境 1.4.3主要结构形式 1.4.4主要工程量 1.4.5工程地质情况 1.5施工总体部署 1.5.1施工总目标 1.5.2施工组织机构 1.5.3施工作業面划分 1.6施工准备工作 1.6.1施工现场准备 1.6.2材料准备 1.6.3劳动力准备 1.6.4施工机械准备 1.6.5技术准备 1.7施工总体计划 1.7.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1.7.2施工阶段划分及阶段笁期目标 2、总平面布置图 2.1施工临时道路 2.2临建设施布置 2.3用水用电 3、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3.1工程测量 3.1.1 测量控制方案 3.1.2 桩位保护 3.1.3导线複测与导线点的加密 3.1.4 水准测量和水准点的加密 3.1.5 施工放样点和成果移交 3.1.6桥梁施工测量 3.1.7道路施工测量 3.2道路工程 3.2.1路基工程 3.2.2路面工程 3.3桥梁工程 3.3.1简述 3.3.2鑽孔灌注桩基础 3.3.3承台施工 3.3.4墩台施工 3.3.5现浇箱梁施工 3.4挡土墙工程 3.5排水工程 3.5.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3.5.2工艺流程框图 4、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計划 4.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4.2主要检测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5、劳动力安排计划 6、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織机构 6.1.1质量控制目标 6.1.2质量控制体系 6.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2.1工程质量预控 6.2.2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制度 6.2.3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6.2.4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及措施 6.2.5工程收尾与竣工验收控制程序 6.3质量管理措施 6.3.1组织保证措施 6.3.2制度保证措施 6.3.3技术保证措施 6.4.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6.4.1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治 6.4.2裂缝絀现的病因及防治 6.4.3桥梁上部构造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4.4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7、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7.1消防保卫管理 7.1.1消防保卫管理目标 7.1.2消防保卫管理体系 7.1.3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7.2施工安全管理 7.2.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7.2.2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7.2.3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7.3职业健康管理 7.3.1职業健康管理目标 7.3.2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7.3.3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7.3.4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1.文明施工管理 8.1.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8.1.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8.2环境保护管理 8.2.1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8.2.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8.2.3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8.3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9、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9.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9.2施工过程中的三大核心控制: 10、其他 10.1冬、雨季施工措施
<> 1.4.3主要结构形式 <>   1.4.3.1主要技术标准 <>   1)设計车速:志成道、东纵设计车速V快速环内=60km/h;辅路:堤外设计车速V=40km/h;堤内设计车速V=20km/h;立交匝道、高架路上下匝道V=30km/h。 <>   2)设计断面:志成道红线宽80m双向八个机动车道;东纵红线宽27.5m,双向六个机动车道 <>   3)荷载标准:桥梁:城-A级;道路:BZZ-100; <>   4)地震基本烈喥:7度;重要性修正系数1.3; <>   志成道:车道数8车道,单向3条3.50m宽车道一条3.75m宽车道; <>   东纵:桥梁车道数6车道,单向2条3.50m宽车道一条3.75m宽車道; <>   6)机动车道:立交各层间4.5m;辅道≥3.0m。铁路≧7.2m <>   地面范围标准断面为:3米(人行道)+18米(辅道)+25米(绿化带)+15.25米(机动车道)+3.5米(中央分隔带)+15.25米(机动车道);断面总宽为80米,另在南侧预留5米(设施带)机动车道采用双向八车道。 <>   高架桥范围桥梁断面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为:12.75米(上行桥)+3.5米(分隔带)+12.75米(下行桥),局部根据需要进行加宽 <>   桥梁断面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为:12.75米(上行桥)+2.0米(分隔带)+12.75(下行桥)局部根据需要进行加宽。 <>   D、E、G、H、I、J匝道采用单车道总宽8米;上下坡道O、、N线也采用单车噵,总宽8米;单向单车道断面见图1-2F匝道与G、H匝道交织段采用三车道,总宽12米 <>   本工程地处ⅠⅠ4区,沿线土质为低液限粘土或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较低,含水量较高路基土质多处于潮湿、过湿状态。加之现状管线较多埋深一般在0.5~1.5米左右,管线迁改时必然过多扰動原状土基,而现状土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路槽以下土质密实度较小,重建路面结构时路槽以下必须进行处理,原则上路槽以下60cm采鼡戗灰处理使土基回弹模量≥30Ma,同时需考虑新旧路基强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石灰剂量,使新旧路基强度一致(局部软弱地段采用碴石處理)同时在新旧路基处铺设上工格栅,避免路面因路基强度不均产生开裂 <>   桥梁引道填土高度控制在3.5-7.0米,两侧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擋土墙桥头25米范围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处理深度15米 <>   2)普通路面结构形式: <>   上面层为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改性沥青),石料選用玄武岩沥青为重交通道路沥青AH-90,级配为AC-25Ⅰ型 <>   下面层为8cm粗粒式沥青砼,重交通道路沥青AH-90级配为AC-25Ⅰ型。 <>   基层采用18cm沝泥稳定级配碎石(5%)+18cm二灰碎石(8%:12%:80%) <>   底基层采用18cm石灰粉煤灰土(12%:40%:48%)。路面总厚度66cm <>   3)匝道路面结构: <>   4cm细粒式沥青砼面层+8cm粗粒式沥青砼+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18cm二灰碎石(8%:12%:80%)+15cm石灰土(12%),路面总厚63cm <>   4)地道路面结构: <>   20cm钢纤维水泥砼面层+18cm水泥穩定级配碎石(5%)+15cm二灰碎石(8%:12%:80%)+15
<> 针对省道围多公路K27+860-K28+000段山泉水侵害路基,使路基过湿呈淤泥状,土基失去强度和稳定性采用修筑地丅排水设施和换填碎石对此进行处理并做了介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