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形容遇到同样问题了同样的问题,现在你的问题解决了吗?是怎么解决的能告诉我一下吗?

能进入无我利他的状态只要心裏一想,马上就能做到说明菩提心已经修得

“由愿入行,而受学处广修诸行,毫无违越”通过发愿菩提心,而受持


菩萨学处进而廣泛修习菩萨行,丝毫没有违越这个菩萨行,主要是根据
“瑜伽菩萨戒”行持菩萨戒也像别解脱戒一样,是有具体戒条的

“最后,具足金刚乘戒”最后,是尊者受持金刚乘戒的情况


“以具观自身成本尊之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之三摩地随成瑜伽
之尊。”金刚乘修行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属于禅修方法。生起次第主要
是观想本尊比如修观音本尊,就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观想这个世堺是观音
菩萨的刹土。通过这种观想把染的境界转化为净的境界。圆满次第主要通过
修习气脉明点激发自性光明,进一步证悟空性智慧对这两种修行,尊者都
这里本来讲戒的为什么先讲到定?说明阿底峡尊者的禅定功夫已经这么
高持戒就很容易了。我们之所以犯戒就因为有贪嗔痴,有妄想、散乱如
果一个人很有定力,就不会乱打妄想贪嗔痴在内心的力量很弱,自然不容易
犯戒所有犯戒都昰因为妄想、颠倒、烦恼,有了禅定就可以降伏妄想、颠
倒、烦恼。我们说依戒生定但反过来,如果有了定持戒也更轻松。现代人
の所以持戒难就是因为没有定,要靠意志力用很生硬的方法降伏烦恼,那
是非常难的如果你有了定,就不必靠意志力降伏烦恼事實上,根本就不想
犯戒也没有犯戒的欲望。
“特别于所制禁戒无所违越诸三昧耶如理守护。”所制即金刚乘戒,主
要有 14 条又叫三昧耶戒。金刚乘戒的特点要视师如佛,对师长绝对服从

42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如上三种禁戒,非仅受时暂起勇进亦于受后各别隨行终不违犯。”对以


上三种戒尊者不是受的时候才精进持戒,受了以后也是一样这种严格持戒
的态度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尽未来际哋这么做平常人刚受完戒,也觉得不能
犯戒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不把戒律当回事尤其是现在的佛教界,受戒往
往流于形式很多茬家居士受五戒,包括出家人受沙弥戒、比丘戒好像受戒
就是要取得一个身份,并不关心戒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做得到,做了有什
麼用很多在家居士受五戒,并没有仔细了解五戒的开遮持犯出家人受沙弥
戒也好,比丘戒也好真正把戒律当一回事的也不是很多。

“设有违越亦疾各依还净仪轨,除罪清净”但尊者不是这样的。他不仅


严格持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会马上以如法的方式忏悔就潒衣服,只要有
点脏就立刻洗受戒是为了获得清净的戒体。为了不让这个戒体受染污就不
能犯戒。如果违犯就要以忏悔来清洗戒体,清洗人格清洗内心污浊,所谓
“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如果不忏悔所造罪业就会在内心积累,久而久
之对我们的修行、健康、心理状态都有影响。从心理学来说人犯了罪会有
心理负担。尤其是有道德感、惭愧心的人心理负担更重。忏悔之后就能放
下负擔,拥有清净、健康的身心

“具足定学有二。”尊者禅定方面的功夫也了不得这里讲的定,有共和不


共两种前面讲的三种戒也包含囲和不共,别解脱戒和菩萨戒是共的金刚乘

“一、共者,得止中心之堪能”在定学中,共的部分是根据显教修止观,


通过止的修行得到禅定。

“二、不共者证得最极坚固之生起次第。”不共的部分就像前面说的修


本尊法,成就后始终安住在这个境界不散乱就昰坚固。如果定力不强就很

容易散乱。就像有人念佛念一会儿心就散了,那就是不坚固如果坚固的


话,一句佛号风吹不动雨打不叺,任何情绪、烦恼、外境都干扰不了你人
家说你好话,说你坏话你都不动心。你只有正念的状态、慈悲的状态这就
是定。如果你看到不同境界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心就是在散乱、掉举中摇
摆不定这就没有定。尊者修习生起次第已经修到最极坚固,时时都能囷本
尊相应不被外境扰乱。

“又修禁制之行六年或云三年。”禁制就是关在一个地方专修为了修习


禅定,尊者曾有过六年的闭关修荇也有说是三年的。

“具足慧学有二 :一、共者谓得止观双运之观行三昧。”具足慧学也有两


种一是共的部分,是通过闻思经教(顯教)获得正见然后把正见落实到止
观,契入空性这样的修行,尊者已成就止观双运的观行三昧也就是契入空

“二、不共者,成就圓满次第之殊胜三昧”不共的部分,是有关密乘的修


行尊者成就了圆满次第,在气脉明点的修行上有很高成就获得正受,也就

这部汾介绍尊者的修行功德有持戒、修定和智慧的成就,也介绍了《道


次第》的传承本论主要继承印度佛教中深观和广行两大传承,即中觀和瑜伽
学派从印度佛教的历史来说,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
乘、晚期大乘原始佛教既有声闻乘也有菩萨道的修行。部派佛教是佛陀灭度
后约一百年出现的主要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其中各有很多部派所以有十八
部之说。汉传佛教的《异部宗轮論》就反映了当时部派佛教的思想。其中
有部、经量部、大众部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玄奘三藏就翻译了大量有部论典
有“六足一身”。一身指《大毗婆沙论》六足指其余六部论典,都是部派佛教
论师们对《阿含经》的诠释内容非常丰富。可惜现在的人没有耐心詓读

44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大乘佛教中,初期大乘主要盛行中观般若中期大乘主要盛行瑜伽唯识,


晚期大乘主要盛行密宗大乘佛敎在中国有八大宗派,但在印度基本是两大主
流就是中观和瑜伽学派。义净三藏在《南海寄归传》说 :“所云大乘一者
瑜伽,一者中觀”但从大乘经典的内容看,应该包含三大体系太虚大师和
印顺法师都把大乘判摄为三系,即唯识、中观、如来藏唯识叫虚妄唯识系,
讲的是妄识 ;中观叫性空唯名系讲一切法都是空性,只有假名的存在 ;此外
是真常唯心系讲真心,讲如来藏

汉地的唯识宗是继承瑜伽学派建立起来的,三论宗是继承中观思想建立起


来的禅宗则是依据如来藏的思想。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基本也是立
足于洳来藏的见地。总之印度的大乘佛教有这样三大思想主流。其中又以
中观、瑜伽两大流派的影响最大。之前说过这两派曾有过对抗時期,后来又
走向融合出现了瑜伽倾向的中观学者——继承中观的见,同时又继承瑜伽菩
提心和菩萨行的思想阿底峡尊者就继承了这個体系,宗大师又继承了阿底峡
的思想我们学习的《道次第》,也属于这个传承

下面介绍阿底峡尊者所作的事业。

“于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制诸外道,令受佛教”阿底峡尊者住持金


刚大菩提寺期间,曾三次制伏外道在印度,各种宗教流派非常丰富佛陀在
世時就有九十六种外道,相互之间的辩论很频繁一个宗教要在印度立得住脚,
必须有人才如果在辩论中输给别人,那就麻烦了或是砍頭相谢,或是这个
道场改宗当对方的徒弟或是从此关闭山门。玄奘大师当年在印度的辩论大会
上立了一个宗叫“真唯识量”并宣称,洳果谁能改一个字我就砍头相谢。
结果十八天没人能动一个字总之,印度的辩论术非常流行阿底峡尊者智慧

无量,辩才无碍曾三佽制伏外道,让他们接受佛教


“复于内宗上下诸部,有未达及邪解疑惑等垢洗除令净,增长正法”此

外,佛教内部也有很多人对经敎产生错误理解或存在疑惑。通过阿底峡尊者


的开示能为他们纠正错误,消除疑惑引导他们建立正知正见。

“各派对之均极爱敬鈈分部类,视同顶髻”所以佛教各部派对阿底峡尊


者都非常恭敬,把他视同顶髻顶髻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以此说明尊者在

“藏人迎请尊者入藏宏法虽经多次,均未邀允”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经


历朗达玛灭佛之后西藏的政治、文化,尤其是佛法进入一百多年嘚黑暗时
期。其后虽然逐渐复兴但整个教界信仰混乱。尤其是密宗的盛行因为不重
视显教基础,只重视修气脉明点或吞刀、吐火等咒术,也不守戒律出现很
多不如法的现象。阿底峡尊者进入西藏时当时的国王菩提光向他提出七个问
题,比如方便与慧是不是都要具備受了菩萨戒还要不要依别解脱戒,还有显
教和密教的关系等尊者入藏前,因为当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所以
菩提光几次派囚去印度求法。这些求法者想尽办法祈请多次,都没有得到阿
底峡尊者的同意因为印度到西藏毕竟不容易,而且尊者在印度的地位那麼高
不仅西藏的佛教需要他,印度的佛教同样需要他事实上,当时佛教在印度正
值晚期已出现衰微的状态。

“嗣当藏王菩提光秉政時复迭遣使延聘尊者,乃蒙降临”菩提光是西藏


阿里地区的国王,他有个叔叔叫智慧光是原来的老国王。智慧光为了请阿底
峡尊者叺藏想多准备点黄金供养尊者。但在收集黄金的过程中不幸被异国
国王扣留了。对方要他改变信仰否则就要用和他身体一样多的黄金,才能把
他赎回去菩提光为了赎回叔叔,到处去找黄金最后还差一个头那么多的黄
金,再也找不到了就去找异国国王商量,但国迋不同意智慧光告诉他说 :

46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你不要把黄金交给这个邪知邪见的国王,反正我年纪大了回去也没什么用,


你还昰拿着黄金去印度请阿底峡尊者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尊者,总算把尊者请

“依众劝请整理教务,著有《菩提道炬论》等”阿底峡尊者來到西藏后,


做了很多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了《菩提道炬论》,解答菩提光提出的七个

“总摄一切显密心要”《道炬论》虽然只有幾十个颂,但内容非常丰富


把整个佛法修行应该具备的次第和主要元素,做了完整的说明《道炬论》提
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彡士道架构,讲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讲到大乘
皈依和菩提心的重要性,也讲到菩萨戒要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尤其在智慧部分,
讲到“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此外还讲到显教和密教的关系。所以在
西藏佛教史上《道炬论》应该说是一部奠基之作。除了法尊法师翻譯的论典
台湾如石法师还翻译了《菩提道灯难处释》。当年阿底峡尊者以偈颂写了《菩
提道炬论》后又写了注释,学习《道炬论》朂好把偈颂和注释结合起来看。
我们现在所学的《道次第》基本继承了《道炬论》的思想,且更为完善

“前后游住藏、卫将二十年,敎化无算凡具根器者,皆蒙利益”阿底峡


尊者从阿里进藏,后来又来到拉萨一带在后藏和前藏住了二十年,教化的人
多得算不出来叻凡是具足根机的人,都得到了利益

在此,宗大师提出了造一部论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

“如是开显能仁之密意而造论释。”开显僦是把佛陀经教的义理揭示出来。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其中,论是解释经的一种是释经论,一种是
宗经论释经论是对经文┅句句地解释,宗经论则是论文式的我们现在学习

的《道次第》,还有《道炬论》《中论》《百论》《俱舍论》等都属于宗经论,


是根据某部经或某个体系的思想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论述。造论是为了开显佛
陀说法的密意就像这个房间有很多东西,如果晚上没灯的话就什么都看不
见了。所以需要有灯光这对我们认识房间内的家具,能起到开显的作用对
学习经典来说,论典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通過对论典的学习,我们才有能力认
识经典蕴含的深奥义理、智慧和修行方法如果不读相应的论典,光是自己看
《心经》《楞严经》所能了解的非常肤浅。

“其能作者应具三种圆满之因 :一、须于所知五明处善巧。”造论应该具


备三种圆满的条件第一,要具备渊博而廣泛的知识对五明很熟悉,熟能生
巧印度古代把一切学问归纳为五明,其中内明是佛教,还有因明、声明、
医方明、工巧明五明嘚“明”,和中国的“学”一样如哲学、文学、科学、

“二、于修持之要义,须有从释迦辗转传来师师相授,中无断缺之教授”


第②,对经典揭示的义理需要有老师的传承。比如你学唯识、中观、《道次
第》要有具备正见的老师给你指导。这个老师又曾有他的老師指导由此推
上去,一直推到佛陀教法就这么由历代祖师一代代地传给我们,从未中断

“三、须见本尊,得蒙印许”第三,要见箌本尊得到本尊的认可,或是

“三者之中虽随具其一亦能造论,然以全具为最圆满尊者于此三种因


素,完全具足”虽然三种条件鈈是都要具备,只要具备一种就能造论但如
果三种都具备,那是最圆满的阿底峡尊者具足三种条件,由此说明尊者所造
《菩提道炬论》的权威性

《道炬论》为什么权威?是因为作者的权威性而《道炬论》的权威性,


也显示了宗大师所造的《道次第》的权威性这是┅种间接说明法。宗大师不
能说我的《道次第》多么权威,这种话要由别人来说因为《道炬论》具备

48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的长处,《道次第》都具备所以《道炬论》的权威性,就是《道次第》的权

“其得本尊摄受者”阿底峡尊者经常得到本尊的摄受。我觉得修夲尊挺好


的就是和佛菩萨建立关系。修观音菩萨的本尊就和观音菩萨建立了良好关
系 ;修文殊菩萨的本尊,就和文殊菩萨建立了良好關系经常忆念本尊,观想
本尊功德在忆念和观想的过程中,就能成就本尊所具备的功德密宗有事部、
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各部修行者和本尊的关系也不一样比如在事部、
行部,修行者和本尊的关系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修法就是去找个主人再
进一步,囷本尊是平辈的关系你是佛菩萨,我也具有佛菩萨的品质只是我
还没成就,需要向你学习但本质上我们是彼此彼此的。接下来最高嘚是 :我
就是本尊具备本尊的一切功德。在观想本尊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融入进去。
所以藏传佛教的本尊修法在修行用心上,确实囿善巧之处阿底峡尊者曾得
到好几位本尊的摄受,下面具体介绍

“如拿错《罗乍瓦赞》云 :具德喜金刚,建立三昧王勇识世自在,澊胜


度母等”喜金刚是本尊,具德是形容喜金刚的功德三昧王是三昧王尊。勇
识世自在是形容观音菩萨的功德。藏传佛教中度母吔是观音菩萨的一种身
相,尊胜则是形容其身份、地位、功德、人格这些都是尊者所修的本尊。

“蒙现身开许梦中或现前,深广微妙法尊者常得闻。”因为修了本尊法


阿底峡尊者经常看到本尊现身,有时在梦中显现有时在定中或平时显现。这
些本尊常为尊者开示罙观和广行的微妙教法

“喇嘛传承者。”除了本尊阿底峡尊者在世间也得到了各种传承。喇嘛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上师、老师。阿底峽尊者得到哪些上师的传承呢

“佛教之传承有二 :即共中下士道之小乘教法,与不共之大乘教法大乘


教中,又分波罗密多乘与金刚乘”佛教的传承有两种,即共中、下士道的声
闻乘教法和不共的大乘教法。前面讲到尊者的求法经历他曾跟随法铠论师
学过《大毗婆沙》,得到声闻乘的传承此外,尊者也得到金洲大师、觉贤论
师的传承这是不共大乘的传承。在大乘教法中又分菩萨乘和金刚乘。

“初又分三支 :即深观一派与文殊、弥勒二广行派是。金刚乘中复有


各种传承,皆已获得圆满”波罗密多乘又分三支,即文殊所传嘚深观一派
和由文殊、弥勒传承的两种广行派。金刚乘中也有很多传承这些殊胜传承,

“其曾亲近之善知识如《赞》云 :常得依止師,馨底巴、金洲、觉贤、


吉祥智多得悉地者。别自龙树来一一递相承,深观及广行教授尊者有。”
阿底峡尊者曾亲近过的善知识正如赞颂尊者的偈颂所说 :经常依止的上师,
有馨底巴、金洲、觉贤、吉祥智等大德其中有属于深观派的大德,也有属于
广行派的大德悉地,即成就说明这些都是修行成就的人。他们分别从龙树
这个体系或是从文殊、弥勒这个体系,一代代传承而来所以深观和廣行的

“如是善知识中,得成就者共称十二余者亦多通五明者,略如上说”据


说尊者亲近过的上师有 150 多人,其中成就者有 12 位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
参那样。其他师长虽然没有证悟圣道圣果但很多都是精通五明的。

“故此阇黎善能抉择佛之密意”宗大师介绍阿底峡尊鍺的修学经历和师承


后,总结说 :因为得到很多传承而且有大智慧,所以尊者善于将经教的密意

如果没有智慧只能了解佛法非常肤浅嘚层面。虽然你也觉得自己看得


懂但懂得多少呢?如果说一个道理中包含一百分的内涵现在你去看,懂得
几分可能只懂得三分、五汾,或者十分、二十分离一百分还差得远。

50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下面介绍一下尊者所传的著名弟子有哪些。


“其弟子中最著名者印度则有比朵巴、法生慧、中道狮子、地藏密友等。”
尊者弟子中最著名的在印度有比朵巴、法生慧、中道狮子、地藏密友等。
“藏Φ堪能继持法藏者颇不乏人。”而在藏地有能力继承尊者教法的弟
子也不少。如果我们研究噶当派的历史或是读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就会知道
他有哪些著名的弟子因为时间关系,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
“其最能绍承增广师之事业者,当推仲登巴为上首”其中最能继承尊者事
业的,当推仲登巴为上首仲登巴是一位在家居士,可见居士的责任也很重大
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家人,学完就回去上癍了也要发心继承教法,增广师
长的事业我们对研究所在家居士的要求,要不就是出家要不就是献身于佛
教事业,没有第三条路
“以上略释作者之重要,详如尊者本传所明”以上对尊者的生平作了简略
介绍,详细内容见尊者的传记
法者,此教授之根据为《菩提道炬论》。
而《道炬论》为尊者一切著述中之根本以能总摄显密要义故,所说圆满
以能调心为次第故,易得受持以能善巧性相两宗,严饰二师教授故胜其
欲明此《道炬论》教授之殊胜,当分四科
1.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
尽佛所说一切法,须知皆是为一补特伽罗荿佛之道彼亦随应或为道之
主干,或为道之支分菩萨所求,为利世间其所化导,亦须摄受三种种性
故于彼等道品皆应修学。知三塖道者是成就菩萨所求之方便,此乃慈氏所
于大乘道中有共不共二种。共者即声闻三藏是。不共者唯求自一身

寂静之意乐及不共淛罪等是。


复次佛者过无不离,非仅断其一分 ;德无不圆非仅成其一品。上士发

心志求佛果,当灭一切恶集一切善。故余乘一切斷证功德皆为大乘道


中所摄,是故上士皆当修学

或谓修密乘人毋须如此,斯不应理密乘虽不如波罗密多乘,于布施等以


无量分别而修学然于发菩提心,修六度行道之大体,是所共同

《金刚顶经》云 :“纵遇舍命缘,勿舍菩提心”又云 :“六种波罗密,任何


不應舍”余密典中,亦多此说

无上瑜伽之仪轨教典亦皆云 :“应受共与不共之二种戒律。”共者即菩萨

仲登巴云 :“我之喇嘛,是能鉯四方大道而持一切教法者”此语乃察见其

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


或谓佛说大部经文是讲说法,无修持之要义其有关修行之心要,須于余
处别求教授如斯执者,能于无垢经论作生敬重障难当知是集谤法业障。
盖于诸求解脱者真实不虚之殊胜教授,实为诸大经论然我等劣慧钝根,
不堪直接依止经论须依善知识口传,渐次研寻经文大义乃易通达勿执诸
经论无益修持,而固守浅鲜教授
如菩提寶云 :“若深入经教之人,不以少许经函谓得决定当知一切佛语
又修宝云 :“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始知一切佛
至仲登巴则云:“若多学经已复从他处另求余种修行法规者,是为错误”
又《俱舍》云 :“佛正法有二,教证以为体”如斯所言,一切佛法不出
教证二种教者,正为抉择修行之法轨 ;证者如所抉择而起修。是彼二者
势成因果。有如驰马先择马场,场所既定辔勒乃施。倘于一处先习闻思
别于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修行次第末编》为显斯意出
故本论自依止善知识起,以臸修习止观总为显示一切经论皆为教授,诸

52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然在初业有情,若弗先依现前人师之教授虽
欲直入于彼等而不得密意。即使有得亦须观待长久时间功力。倘能依兹《道
炬论》及与《道炬》相类之著述,当速获通达
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
之方便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大乘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
谤法业障细微难知,过患尤重《三昧王经》云 :“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
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殺却较之谤法罪,多
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
断灭。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謗法恶行。
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其谤法余门,更
可于《集一切研核经》中求之

序论第二部分内容,按原来的科判是“为于教授生敬故,释法之重要”


这里说的“法之重要”,是指《道炬论》也可以说是《道次第》。我们要充分
意識到这是一部非常殊胜的论典,这样才能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学习去信受
奉行。如果意识不到它的殊胜可能就不会太当作一回事。

“法者此教授之根据,为《菩提道炬论》”这个“教授”和我们现在理


解的教授不一样,是指教育方法其实,整个佛法就是帮助我们開智慧、断烦
恼、证空性、成就佛果的方法也叫方便或手段。禅宗有个“标月指”的典故
用手指去指月亮,但指头不是月亮如果把掱指当作月亮,不仅看不到月亮
也看不到手指。三藏十二部典籍不是月亮而是帮助我们看月亮的手指,是一
种方法方法有很多,八萬四千法门都是方法《道次第》建构的方法非常殊
胜。宗喀巴大师介绍《道炬论》的殊胜其实就在讲《道次第》的殊胜。我们

要认识箌它究竟殊胜在哪里,有多么殊胜


“而《道炬论》为尊者一切著述中之根本,以能总摄显密要义故所说圆

满。”在阿底峡尊者的著述中《道炬论》究竟是什么地位?宗大师介绍说尊


者一生写过很多论典,但《道炬论》是所有论典中最根本、最重要也是影响
最广、对藏传佛教贡献最大的一部。不论显教还是密教的精华《道炬论》都
具备了,所以这部论非常圆满

“以能调心为次第故,易得受持”从修行上说,这部论的主要作用是调伏


我们的心引领我们在菩提道上次第成长。它不仅是理论的建构还能把理论
善巧地落实到心荇。因为它的操作性很强所以说易为受持。

“以能善巧性相两宗严饰二师教授故,胜其余轨式”性宗,即揭示诸法


本质为空性的中觀学派 ;相宗即揭示一切法相差别的瑜伽唯识学派。因为尊
者对性宗和相宗的义理非常精通所以这部论能庄严中观和唯识两大传承的敎
授,使这些思想发扬光大《道炬论》表现的这种方式,超过了其他论典虽
然佛教的论典很多,但能这样契合众生根机对大众修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并不多。因为很多论典的建构是对机设教对不同人说不同的法。但《道炬论》
和《道次第》建构的是常道任何人嘟可以按这个路线走。它不是为某些众生
建立的而是面对一切众生。净土法门所说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其实
非常适用于《道次苐》对所有众生一网收尽,不管你根机好根机钝,都可

“欲明此《道炬论》教授之殊胜当分四科。”以上是总说下面分别从四


点說明。一是会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殊胜二是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
之殊胜,三是易得佛密意之殊胜四是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勝。

54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1.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

《道炬论》的殊胜首先是会通佛陀所说的一切经教。《大智度论》说佛


说法是根据四悉檀而说,即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第一是世界悉檀,即适合这个世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如果违背这些,别


人就听不懂了这也说明,佛法在世间的流传要契机

第二是为人悉檀,即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根机说不同的教法比如对教授,


要鼡适合知识分子的引导方式 ;对商人要用适合商人的引导方式 ;对没文化
的人,也要用适合他们的引导方式就像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
度者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

第三是对治悉檀看看你的问题在哪里,就为你说什么佛法修行所做


的,一方面是消除我們原有的错误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建立正确心行。比如有
人贪心特别重有人嗔心特别重,佛陀对他们说的法是不一样的所以经教通
常囿倾向性,如果智慧不够你会觉得佛法好像充满矛盾。有时说常有时说
无常 ;有时说有我,有时说无我 ;有时说一切皆空有时又说洳来藏……似乎
是对立的。《道次第》就为我们揭示一切经教其实是不相违背的。

“尽佛所说一切法须知皆是为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彼亦随应或为道之


主干或为道之支分。”佛说的一切法要知道,都是一补特伽罗(梵语汉
译为有情)的成佛之道。所不同的有些是道的主干,有些是道的支分这个
主干和支分怎么区别呢?比如你修念佛法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道的主
干,读诵经教、发菩提心、持戒就属于道的支分。我们在每个修行阶段都
要以一项为主,然后以很多助缘来配合比如单纯念佛,要把这句佛号念好并
不嫆易所以还要持戒,要有强烈的出离心要观一切是空,如梦如幻有这
些修行为辅助,这句佛号就比较容易念好如果没有辅助,只慬得念佛平时
照样贪嗔痴不误,这句佛号肯定念不好主干和支分,大体是这样的当然也
有常规性的说法,比如八正道是道的主干輔助八正道的,就是道的支分

“菩萨所求,为利世间”前面让我们知道,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不


可缺少的,不能只接受一部分排斥或否定其他的。现在换一个角度告诉我们
作为菩萨应该怎么修行。菩萨的心行特征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因为成就无上
菩提是由利益一切众生完成的《瑜伽师地论》说,菩萨要从五明处学不仅
要懂得佛法,还要学习世间一切知识如工巧明、因明、科学、哲学、文学、
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当然这是大菩萨的境界,一般人没那么多精力
智慧也不够。但这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要利益众生,需要有广泛的学问
这倒不是说,你们佛法还没学好就去学各种世间学问,那是不对的

“其所化导,亦须摄受三种种性故於彼等道品皆应修学。”三种种性即


声闻、缘觉、菩萨,不同根机的人都要摄受既然要摄受声闻、缘觉和菩萨,
就应该具备声闻乘修學的认知缘觉乘修学的认知,菩萨乘修学的认知如果
没有这些认知的话,你就不能摄受他们我们在世间弘法也是同样,面对商人、
科学家等不同人群如果你有他们这个领域的知识,引导起来就比较容易所
以从菩萨利他的角度来说,三乘教法都要学

“知三乘道者,是成就菩萨所求之方便此乃慈氏所说也。”了知三乘教法


是菩萨成就佛道应该具备的方便。只有了知三乘教法菩萨才有能力化导鈈同
根机的众生。这是弥勒菩萨说的是对前面所说内容的印证。

“于大乘道中有共不共二种。共者即声闻三藏是。不共者唯求自┅


身寂静之意乐及不共制罪等是。”在大乘菩萨道中与声闻的修行有共和不共
两部分。共的部分是声闻乘的经律论三藏 ;不共的部分,是声闻人但求独自
出离、安住寂静之乐的想法及声闻戒中与菩萨戒不共的禁戒。

“复次佛者过无不离,非仅断其一分 ;德无不圆非仅成其一品。”下面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菩萨要广泛修学一切经教。什么叫佛就是远离所有的贪
嗔痴,不是断一分、两分烦恼而是徹底断除生命中的所有烦恼 ;不是成就一
品功德,而是圆满一切功德

56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上士发心,志求佛果当灭一切恶,集┅切善故余乘一切断证功德,


皆为大乘道中所摄是故上士皆当修学。”上士就是菩萨菩萨发心的目标是
成就无上佛果,所以要灭除┅切恶成就一切善。其他如声闻乘、人天乘成就
的功德也是佛菩萨要成就的 ;而他们要断除的杀盗淫妄等恶行,佛菩萨自然
不能有洳果连人天乘的道德都做不到,还能成佛吗佛教界就有这样一些错
误观念,觉得我是修解脱的对人天乘不屑一顾 ;或者说我是行菩萨噵的,对
解脱道的修行不屑一顾那么,解脱道的功德你是不是具备了解脱道应该远
离的过失,你是不是远离了如果解脱道的功德还沒具备,过失还没远离你
说自己修菩萨乘,其实还没有资格所以说,余乘的一切断证功德作为大乘
菩萨都应该具备。上士不仅要学菩萨乘三乘一切经教都要学。

“或谓修密乘人毋须如此斯不应理。”这一段是专门针对密乘行人所说


因为藏地盛传密乘,但密乘在弘扬过程中有很多误区有人说我是修密乘的,
不需要学这么多也是不对的。密乘有特殊的修行方法又称果乘,而显教属
于因乘果塖的修行,如修本尊修大圆满,是建立在佛果位的观修其实说
起果乘,汉传佛教的禅宗、天台、华严也是十足的果乘。

“密乘虽不洳波罗密多乘于布施等以无量分别而修学,然于发菩提心


修六度行,道之大体是所共同。”密乘虽不同于菩萨乘那样要以各种方法
修布施等六度。根据唯识、中观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有些人认为密
乘有快速成佛的途径不必重视菩萨的六度万行,这完全昰错误的认识不论
汉传还是藏传,也不论显宗还是密宗发菩提心、修六度行是共同的。如果不
发菩提心不修六度行,只是修气脉明點、无上瑜伽不知道会修到哪里,可
能就不是佛教了因为气脉明点等修法,印度的外道也有佛法最根本的在于
正见,还有菩提心、利他行

当然也不能否定,方法确实很重要方法不同,效率的确不一样你看以


前人走路,如果从苏州到澳洲、美国要走几年,现在唑飞机一天或十多个小

时就到了这就是效率问题。其实时间也是假的是三大阿僧祇劫,还是更短


或更长的时间是因为每个人的修行方法不一样。《华严经》说 :“初发心即成
正觉”只要发心发准了,当下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这比密宗更厉害。所以
修行要有正见偠有好的老师指点,有好的用心方法这些非常重要。如果没
有的话靠自己摸索是非常困难的。密宗在修行上是有一些特殊的用心方法
但我们显教,像禅宗等也有很好的用心方法,和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
从见地到用心的高度,是完全一样的

“《金刚顶经》雲 :纵遇舍命缘,勿舍菩提心”下面引一段密宗经教,说


明菩提心和菩萨行的重要性《金刚顶经》说,纵然形容遇到同样问题舍命的緣也不要舍
弃菩提心。因为人其实是死不了的死只是生命的转化,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
下期生命又会开始。菩提心还在的话会不斷引导我们去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成就佛道。可你舍弃菩提心的话生命就没有出路了。

“又云 :‘六种波罗密任何不应舍。’余密典中亦多此说。”六种波罗密


就是六度这是不应该舍弃的。在其他密典中关于这样的说法也很多。

“无上瑜伽之仪轨教典亦皆云 :應受共与不共之二种戒律共者,即菩萨


戒是”无上瑜伽,密宗修行的最高层次其他还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
上瑜伽的仪轨和教典也说 :应该受持共和不共两种戒律共的部分,是指菩萨
戒也包括别解脱戒。不共的部分是指密乘戒。受密乘戒至少要以一种别
解脱戒为基础。比如在家人要受五戒出家人要受沙弥戒或比丘戒。如果你不
受别解脱戒不受菩萨戒,是不能受密乘戒的

“仲登巴云 :‘我之喇嘛,是能以四方大道而持一切教法者’此语乃察见


其要也。”仲登巴是阿底峡尊者最得力的弟子他说 :我的上师是以四方夶道
而持一切教法。也就是不择一道并非只认为净土是佛法 ;或只认为唯识是佛
法,中观就不是佛法 ;或只认为中观是佛法其他就不昰佛法。阿底峡尊者不
是持一种佛法见地去排斥另一种。佛教史上这样的现象很多。比如有人弘

58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扬净土只見净土不见佛法,一切都用净土去解释 ;有人弘扬中观只见中观


不见佛法,结果造成佛教界的对立和冲突阿底峡尊者是从八万四千法門来认
识佛法。宗大师对仲登巴的这句话评价说 :此语很能抓住阿底峡教法的精神

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

“或谓佛说大部经文是讲说法,无修持之要义其有关修行之心要,须于


余处别求教授”这一段说明,大乘经论本身就包含着最殊胜、最高明的修行
方法当时西藏有这样一种风气,有人觉得修行必须由老师给你传些秘密口诀
而佛说的大部经文只是说法,没有修持要义比如学了《华严经》《般若经》
之后,还需要到别处找修行方法或需要老师给你个口诀,经中是找不到实际
修法的因为这种风气,很多人就不读经论觉得什麼《华严经》《般若经》,
什么《中论》《成唯识论》研究起来费劲得要命。老师给我传个咒一天到晚
念就好了 ;或者教个用心方法,按这样去用就好了不需要闻思经论。这就使
佛教出现肤浅化、迷信化的倾向事实上,经文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口诀关
键在于,一般人看不出其中的高明也用不上。我们读了大乘经论以为这些
道理都是菩萨的境界,和我们没关系那是因为你的智慧不够,并不是經中没

当今教界也存在这种问题有些法师让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别的


都不要“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事实上,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其中包
含着深厚的内涵。我们对这四个字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我们对佛法的
领会程度。我们对佛法领会得越深對这四个字就会理解得越深。理解得越深
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内涵就越丰厚就念得更有力量。反之如果
我们对“阿弥陀佛”的理解很肤浅,就不容易念得相应甚至念到后来就没力
气了。这四个字的内涵需要通过闻思经教去理解,去领会阿底峡尊者提礻
的这一点,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斯执者,能于无垢经论作生敬重障难当知是集谤法业障。”阿底峡尊


者批评说这些想法昰对清净传承的误读。如果我们没有错误知见会对经论
很恭敬,看得很重要但因为我们觉得经论不能真正指导修行,所以就不重视
這种错误知见障碍了我们恭敬经论,属于谤法的表现

“盖于诸求解脱者,真实不虚之殊胜教授实为诸大经论。”由此宗大师


指出 :縋求解脱最好的教授就是诸大经论,其中蕴含着最高明的教授

“然我等劣慧钝根,不堪直接依止经论须依善知识口传,渐次研寻经文


夶义乃易通达”只是因为根机的关系,我们没办法直接从经文中领会这种高
明的教授所以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菩萨才会造论,幫助我们理解经义
但有人读论典还是根机不够,只好再由老师给自己亲自指导所以这都是因为
各人的根机问题,不是经教中没有教授如果你智慧够的话,可以直接通过这
些经教获得传承如果智慧不够,虽然其中有传承但因为你根机不行,读不
懂没能力得到传承,就需要依止善知识的口传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当你
修行有一定体会之后再来看这些大乘经论,会发现经论本身就包含最好的修

我朂近在讲《普贤行愿品》过去,我们一直将其当作普通经典来念诵


但我在研习过程中发现,《行愿品》包含着佛教最高明的观修我稱之为“菩
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可惜我们过去重视不够,即使在藏
传佛教也只是把它作为集资净障的前行,通过七支供快速积累资粮,消除
业障其实,《行愿品》的作用不止这些因为它是《华严经》最后一品,整
个经中的修行最终就导入普賢行愿,所以它本身也是很好的正行是正修菩

“勿执诸经论无益修持,而固守浅鲜教授”所以不要以为经论对修行没用,


说什么“不必读经好好念佛就是”,然后固守这些浅显的教授这是不对的。

“如菩提宝云 :若深入经教之人不以少许经函谓得决定,当知一切佛语

60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皆为教授”菩提宝是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他说 :如果深入经教的人不会认


为只有哪部经教才是佛法,才對修行有用他一定会认识到,佛陀的一切教法
都是指导修行的方法。而不是只提倡一部经或一部论觉得只有这个好,其他
都不是當然,我们在弘法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但这种侧重不是以排斥其他
为前提,这点要注意我们在特定时期,比如这个阶段弘扬《道次第》下个
阶段弘扬《辩中边论》,当下会赞叹这部经论的殊胜但这种赞叹不是以排斥
其他经教为前提,否则就会造谤法罪罪业是很重嘚。

“又修宝云 :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始知一切佛


语皆为教授。”修宝也是尊者的弟子他说 :阿底峡尊者的敎授有什么特点呢?
如果能在一座内(一次座上修的时间半小时或数小时),把身语意碎为微尘
这是形容用功精进的程度,即在短时間内就能契入佛法具备这个能力才会发
现,一切佛语都是引导我们修行成佛的方便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学习和修行
才会知道每个宗派、每部经论的价值所在。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修学如果仅
仅学个净土宗,或仅仅学个唯识宗别的都不学,然后就说这不行那不行的
那是信口雌黄。如果我们以精进、虔诚的心学习每部经论、每个宗派就会发
现每部经论的殊胜,每个宗派的长处如果不修学,是认識不到的

“至仲登巴则云 :若多学经已,复从他处另求余种修行法规者是为错误。”


仲登巴说 :有人学了很多经教却修不起来就觉嘚其中可能没有修行方法。所
以在学了很多经教之后反而去追求另一种和现在所学经教没关系的修法。这

学习《道次第》给了我们方法性的指导。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事


实上,学习经教、抉择法义、如理思惟也是修行的过程《道次第》叫作观察
修。在此过程中逐步完成心行转化。而不是说我现在学一大堆名相,这是
属于闻思的然后另外寻找一种修行法门。过去很多人有这种错误观念在漢
传佛教的传统中,也有学修脱节的现象比如“教学天台,行归净土”学的

是一个宗派,修的是另一个宗派没把学和修有机统一起來。其实多闻熏习、


如理思惟也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宗大师的这个教授对我们很有启发。

下面引两部经论进一步证明仲登巴的這段话。


“又《俱舍》云 :佛正法有二教证以为体。”《俱舍》是声闻乘很重要的
一部论典论中说 :佛陀的正法有两大内涵,就是教法和证法教法是闻思,
证法就是把闻思落实到心行的实修即用心过程。
“如斯所言一切佛法不出教证二种。教者正为抉择修行之法轨 ;证者,
如所抉择而起修是彼二者,势成因果”如此看来,一切佛法不外乎教和证
两种教是帮助我们抉择修行的方法,通过闻思经教选择用心方法。证是根
据你抉择的方法将它运用到心行。简单地说一是寻找方法,二是使用方法
两者是因果关系,教是因证是果。如果学了一种方法然后使用另一种方法,
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证法要建立在教法的基础上
“有如驰马,先择马场场所既定,辔勒乃施倘于一处先习闻思,别于
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就像你要跑马
先要选择一个跑马场。找好马场之后就应该在这里跑马。如果先找了马场
然后又到其他地方跑马,那就比较可笑了所以说,如果你闻思某部经论後
又另找一种方法修行,和闻思一点都没关系这是不行的。那样通过闻思获
得的方法,就和将来采用的修行方法脱节了
“《修行佽第末编》为显斯意,出喻如上”以上比喻,出自《修行次第末
编》这是当年莲花戒论师所造的《修行次第》中的第三篇。
“故本论洎依止善知识起以至修习止观,总为显示一切经论皆为教授
诸邪分别,遣无遗余”所以本论的建构,从依止善知识起到修习止观,都
是围绕“一切经论皆为殊胜教授”的宗旨所有修行方法,都是建立在经论的
基础上比如《华严经》怎么说,《般若经》怎么说這些方法怎么用起来。
我们每读一部经论如《金刚经》《行愿品》,都要从中抉择用心方法其实,

62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经论本身僦是修行方法而不仅仅是道理。如果我们能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修


行邪知邪见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三点说明《道炬论》或《噵次第》能帮助我们快速领会佛法要义。所


有经论如《华严经》《般若经》《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都是殊胜
的教授我们鈈能说《道次第》比《大智度论》高明,也不能说《道炬论》比
《华严经》殊胜但对一般人的修学来说,《道炬论》或《道次第》可能哽实用

为什么阿底峡尊者不是在印度写出《道炬论》,而是到西藏后才造了这部


论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在明朝藏传佛教那么衰落的情况丅,造了《菩提道次第
广论》而不是在别的时期?为什么中国古代大德们天台、华严那些祖师,
智慧简直大得不得了却没写出这些?是不是他们的智慧不如宗喀巴大师其
实不是。在隋唐时期中华文明达到鼎盛,当时的人不仅文化程度高根机也
非常好,所以弘扬佛法时只要把想说的直接说出来,学人自然有能力接受
但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时,藏地的文化程度总体较低且佛教正处在黑暗、混
亂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弘法首先要考虑学人的因素,必须提供一套任何人
都能接受的教法不论有没有根机,都能从中受益因为这個文化背景和社会
因素,所以才有《道炬论》和《道次第》的诞生

这和时节因缘有关。否则难道佛陀说不出《道次第》这样的教法吗?为


什么没说龙树、提婆等菩萨造不出这样的论吗?没有这样的智慧吗其实都
不是。什么时代出现什么论著是众生根机决定的。众苼根机差了就需要循
序渐进的、适合引导多数人的教法。《道次第》的建构一方面出自宗喀巴大
师的大智慧,另一方面也出自特殊的攵化背景而现代人慧根浅薄,所以这
种建构特别适合今天的学人。

“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然在初业有情,若弗先依现前人师之敎授

虽欲直入于彼等而不得密意。”虽然种种经论都是殊胜的教授但对于根机较


差或初发心的有情来说,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或教法引導直接看《华严经》《大
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经论,根本就读不懂我接触过不少居士,他们经
论读得比我还多但领会得很少。所以我告诉他们不必读这么多,一本一本

“即使有得亦须观待长久时间功力。倘能依兹《道炬论》及与《道炬》


相类之著述,当速获通达”没有老师引导自己读经论,虽然多少也会有一些
收获但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如果能依《道炬论》或与此相关的著述,仳
如《道次第》就能快速通达佛法要领。宗大师很谦虚先推荐《道炬论》,然
后把《道次第》作为与此相关的内容我现在经常推荐夶家学《道次第》,感
觉比《道炬论》更完善

关于法的重要性,对我们现在的修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们需要知道,


一切经教都是最為殊胜的教授是引导我们修行成佛的方法。我们每天都在读
诵经典其实经不只是用来读诵的,而且蕴含着修行方法其中包含两方面,
一是见一是行。从见的方面来说是通过学习经教,认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缺乏智慧所以才会无明、烦恼,沒有正见只有邪见。
从行的方面来说学习经教是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手段,同时也是成就智慧和慈
悲的方法所以,修学经教必须落到實处

此外,还要知道学和修的关系虽然现在常提“学修一体化”,但学和修


究竟能不能统一起来很多人学归学,修归修不仅现在這样,汉传佛教过去
就存在这个问题实修的基本不学教理,而学教的则不重视实修实修的人说,
学教的是说食数宝每天在说什么好吃却不去吃 ;或是数他珍宝,就像银行点
钞员一样帮别人点钞票,算来算去没有用当然,这是指那种光学不修的人
学教的则说,你們这些人不学教理一天到晚就在那里打坐,盲修瞎炼如果
没有好的老师指导,坐在那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反正在禅堂坐得时间长叻

64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也会养成习惯,坐在那里不用动脑筋也挺舒服的。一般禅堂比较放松瞌睡


一下,一炷香就过去了 ;再瞌睡一下一炷香又过去了。坐那么几支香在禅
堂打几次瞌睡,一天就过去了既不学教理,也没人指导究竟该怎么修这种
现象还比较普遍。这都是见和行严重脱节

宗大师的《道次第》为我们指出,如何将学和修统一起来因为学的本身


就包含修,同时又能指导修而修则使学习得到深化。这就使学和修得以统一

学习《道次第》,能帮助我们灭除极大恶行那就是谤法的罪。此处宗


大师首先引《法華经》和《宝积经》说明。《法华经》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高
尤其天台宗,特别尊崇此经因为佛陀在《法华经》中会三归一,开权显實
所以在天台的判教中,将此判为圆教佛陀一生说了很多法门,有人天乘、声
闻乘、菩萨乘但在《法华经》中指出 :我过去说的这些有很多方便的成分,
现在告诉你们最真实的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佛陀把他的底亮了出来告诉
我们,三乘属于成佛的方便是过程洏不是结果,究竟而言只有一佛乘。另
一部《宝积经》也是大乘的重要经典。

“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鉯权实二意示成佛


之方便。”《法华经》和《宝积经》都显示佛陀的一切教法有权说和实说,或
曰方便说和真实说之前说到,佛陀说法有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
第一义悉檀其中,前三种有权说的成分而第一义悉檀才是真实说。

《法华经》说到“一乘究竟三乘方便”,而佛教另一体系的《解深密经》


则有不同观点说的是“三乘真实,一乘方便”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两部经有
矛盾,其实還是有对机的成分比如声闻人的根机和能力,只能修声闻教法
你和他说大乘,反而会把他吓跑那么佛陀就会告诉他三乘是真实的,昰究竟
的解脱之道对他说 :你就好好地修阿罗汉果,断烦恼证涅槃。佛陀的这些

说法就像医生对不同病人,要开出不同的药药本身没有冲突,但因为病情


不同就必须吃不同的药。

“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大乘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如


斯邪谬当荿谤法。”如果不了解佛陀说法是对机设教不了解佛陀的用意,
偏执一种为真理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 ;这个应该学其他都不应该學。当
我们有这样一种知见有这样一种局限时,就会造下谤法恶业

佛教界比较容易出现这种宗派之见。比如念佛者觉得净土的经典最恏其


他都不要学,学了反而会成为修行障碍事实上,一切经典都可以成为学佛的
方便当然这并不是说,三藏十二部都要学其实也沒那么多精力。修学确实
有主次问题每个宗派都有一些重要经典,把重点学好之后有精力再去学其
他。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修学肯定囿所偏重,有人依唯识的知见修学有人依
中观的知见修学,有人依天台的知见修学藏传佛教也是一样,宗大师创立的
格鲁派是依中观應成见为修行指导宁玛是依大圆满见为究竟。可见每个宗
派都有自己的见地和依据典籍。

虽然一切经教都是成佛的方便都能指导我們修行,但没有重点的话恐


怕什么都学不好。因为佛法太博大了从汉传到藏传,每个宗派都是围绕某类
经典建构一个修学体系我们鈳以按这些经典建构的体系来学,如果全都要学
精力肯定达不到。所以我们在理解宗大师的思想时也要注意。总之当我们
修学某部經典时,要知道其他经论一样殊胜一样能对修行起到指导作用,不
要去贬低另一些经论以为那是不究竟的,但不是所有经论都要学习

“谤法业障细微难知,过患尤重《三昧王经》云 :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


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谤法罪很微细,而且后果非常可怕《三昧王
经》说,纵然把南赡部洲的一切佛塔都毁掉但如果和谤法相比,这个罪过也
是比不上的佛教把世界分为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我
们生活在南赡部洲《西游记》讲孙悟空出生在东胜神洲。可见谤法罪很严重

66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大家要特别慎重。否则你修了那么久还不抵谤法一次的罪过。


“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这就更厲害了

把恒河沙那么多的阿罗汉(现在找一个都不容易)同时杀掉,和谤法相比所


造的罪业还是多分不及一。佛陀一生常在恒河两岸說法所以经中时常出现恒
河沙的比喻。人们到印度朝佛也会带些恒河沙回来。那沙又细又白所以恒
河中沙的数量特别多。《金刚经》则说到读诵受持四句偈的功德无量无边。
可见对法的受持或毁谤,所形成的功德和罪过都是无量无边的它能让你产
生很多功德,哃样能使你造下很大罪过

“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


力断灭”总的来说,产生谤法的原洇很多比如有人因为名闻利养的关系,
或是因为嗔恨心的关系等但无知妄说是最容易犯的。无知就是不知法的正邪
不知谤法造成的罪过有多大,所以要特别小心有智慧的人,应该努力避免谤

“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谤法恶行。”对前面所说的佛陀说法


囿权实之分,或是道的主干或是道的支分,都是成佛之道我们了解这样一
种精神后,自然就不会轻易谤法了在过去信息不通的时代,我们读到的经论
非常有限所受的教育往往取决于老师,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你学了某
部经论,或是接受某个老师的教育而老師的知见是片面的,你也就容易片面
学习《道次第》,可以对佛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帮助我们灭除谤法重罪。

“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其谤法余门,更


可于《集一切研核经》中求之”关于这个问题,多读《宝积经·谛者品》和
《法華经》就能有正确认识。除此以外的其他谤法问题在《集一切研核经》

关于本论的殊胜,到此就讲完了共有四点 :一是会通一切经敎互不相违,


二是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三是易得佛密意,四是自能灭除极大恶行
《闻聚》云 :“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無义,多闻得涅槃”此
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
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吔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
《本生经》云 :“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慧生愚痴即当无虽
货自肉亦应理。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是杀痴暗仇人剑教示
方便胜伴侣。虽贫不弃是亲友无损疗除忧病药。摧大罪军胜眷属复是胜
名德珍藏。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又云 :“闻后以修为心要
少功即脱生死城。”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

下面昰序论的第五点说听轨则。对于这样一种清净、殊胜的法我们应


该怎样说,怎样听直接关系到佛法的健康传播,关系到正法能否久住作为
学佛者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修学态度就不能如实接受佛法,所以听和说的
轨则非常重要这也是本论道前基础的主要内容。洳果这个基础没有打好再
好的教法也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因为你就听不进去

说听轨则主要分三点说明 :一是听者的轨则,二是说者嘚轨则三是共作


的轨则。第一听法的人应该怎么听?我们学《道次第》应该具有什么态度?
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态度不端正,肯萣学不好佛法第二是对说法师的要求,
即说者的轨则第三是共作的轨则,不论听者还是说者都应该做的

68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学佛首先要亲近善知识,但听闻正法才是真正学法的开始因为亲近善知


识也是为了闻法,不是建立一种世间关系道前基础中还有依止法,即亲近善
知识这个安排非常合理。整个佛法修行不论声闻乘还是菩萨乘,都是以亲
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为常规途径所以叫“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佛法修学的
核心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也是建立在闻思修的基礎上先要听闻,否则什么都无从建立所以闻

多闻有两种,一种是广学多闻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通过广泛听闻


使我们明白道理,帮助我们抉择并获得正确知见如果我们闻得比较片面、狭
隘,就会缺乏判断力不知听到的道理是对是错。听多了才会有分辨是非嘚
能力。当然这也要看自己的能力有时你没有相当的基础,听多了反而会无所
适从这个法师那么说,那个法师这么说说的都不一样,最后不知道谁对谁
错这就需要选择一位善知识作为依止师,指导你闻思修学抉择法义。当你
有了能力之后就可以广泛参学。如果沒有基础和能力打着广学多闻的旗号,
到处看到处听。尤其现在网络世界的各种知识多得很,最后你可能什么都

另一种是反复听闻我们对于一个法义,比如《道次第》或《金刚经》


要反复听闻,直到把法义落实于心行把正念和正见树立起来。任何法义只有
多闻熏习之后才会有力量。就像一件事别人和你说一次,你可能没印象
如果经常和你说,说多了自然会有力量。

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悝有人说苏州观前街跑来一只老虎,你不相信 :不


可能观前街怎么可能会有老虎?过一会又有人和你说 :真的我看到观前街
跑来一呮老虎。然后碰到每个人都和你这么说你就会相信了。没有的事尚且
会因重复而信以为真何况佛法真理呢?我们最初听到无常、因果等法义时

因为这些观念在生命中没有基础,你只是听听而已不会当回事。但如果不断


多闻熏习再以思惟来验证,佛法观念就会慢慢茬你心里扎根任何一种心念、
兴趣的培养,包括烦恼的形成都是重复和强化的结果。比如念阿弥陀佛念
多了会形成正念和正定,这僦是通过强化而积聚的力量当心念有了力量之后,
就不易受到情绪或外境的干扰

所以说,多闻不仅有广泛性还有深刻性。一方面能幫助我们辨别是非


树立正见 ;另一方面能使闻思正见在生命中产生力量。下面解释多闻的作用

“《闻聚》云 :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惡”多闻能使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


法义,远离恶见恶行通过多闻,我们就会有正见知道这是恶的,这是善
的从而远离恶,成就善很多人在学佛前,杀鸡杀鸭好像切菜一样从没觉
得这是杀生。他认为这些鸡鸭本来就是给人吃的好像它们不是生命,没有感
情眉頭都不皱地就杀了。不管杀鸡杀鸭还是杀猪杀牛,不管动物叫得多么
惨都不会有任何感觉。吃肉也像吃菜一样觉得就应该吃这些,鈈吃营养不
良但接受佛教慈悲、因果、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后,看到人
家杀鸡都不忍心更不要说自己吃了。不少人心悝转变得很快有的只是一两
个月。这就是观念在产生作用如果生理上是没这么快的。因为多闻知道佛
法的因果等道理之后,就会转變观念远离杀生等恶行。

“多闻舍无义”义就是意义,知道什么行为有价值什么没有价值。世人


忙着赚钱吃喝玩乐,争权夺利偠活得比别人风光,穿得漂亮开着名车,
财大气粗一餐花几百几千,觉得这样活着就实现人生价值了一般人无非是
这种观念。学佛の后发现这些只是短暂的感觉,价值也很短暂而它给我们
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远超过正面价值所以说,学佛能舍弃这些没价值的荇
为追求真理和解脱的生活,追求生命的真正价值而非华而不实的价值。

“多闻得涅槃”因为多闻,就能通过修行最终证悟涅槃鈈是多闻本身能


证悟涅槃,多闻是因证悟涅槃是果,中间还要修行所以要正确理解经教,

70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比如“多闻得涅槃”有人看了之后就觉得,光多闻就能得涅槃就像社会上


有句话叫“一本万利”,有人以为投入一块钱就等于得到一万块。其实不是
這样一块钱投进去,要得到一万块还要经过种种努力。从多闻到最终证悟
涅槃也是这样离不开修行的过程。

多闻很关键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研究所陆续来过一些人有的还没考


试就跑了,主要是观念上有误区觉得修行重要,赶快找个地方修行去学教
理干什么。这是一个错误观念意识不到多闻究竟多么重要。佛陀成就的无上
菩提是最高的觉悟,最高的智慧觉悟和智慧从哪里来?从正见来所以八
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见。世间各种宗教也在追求真理追求解脱。比如当时印
度的那些外道禅定功夫好得很,要论修苦行的话我们也修不过他们。为什
么唯有佛陀才能证悟空性才能开大智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关键在于正
见。这也是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哃之处如果没有正见,所有修行都不能导向
真理而正见要通过闻思,所以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获得开智慧的知识
这种知识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

我们要知道闻的重要性所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一般宗教重信,


基督教就是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佛法的不同在于虽然也讲信,但更重视理
性尤其是正确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都是好的所以禅宗还讲到,“知之一
字众祸之根”。人类之所以有这么多烦恼犯下这么多罪行,对世界构成这
么大破坏动物根本就做不到。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人有理性,有知识当
错误的理性和知识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动物根本就比不上。而且
动物只有生理上的痛苦不会一天到晚寻愁覓恨。而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
态不好心理烦恼远远超过身体问题,这样会有幸福吗我们不能笼统地说,
知识和理性就是好或不好这都是不对的。关键要追求正确的知识健康的理
性。所以多闻是有对象的闻的是正法不是邪法。而且多闻是有条件的要看
你的承受能力有多少。菩萨从五明处学也是有过程的不是连佛法都没有学好,
“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以上偈颂告诉我們,依于闻

法之后不是停留在听闻,还要进一步思和修就能知道取舍。事实上每个


人都知道取舍,关键是正确取舍你是捡了芝麻丟了西瓜,还是抓住西瓜丢
掉芝麻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是没价值
的我们的成长过程时时都面临取舍,不论上学、工作还是婚姻都要取舍。
你用什么观念在抉择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天平,会选择自己需要并觉得重要
的但没有智慧的人,经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取舍是需要智慧的

“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我们现在要建立智慧的天平鼡


智慧来抉择。佛法就是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我们需要的,
应该做的 ;什么是我们不需要的不该做的。别解脱戒的功能主要是止恶目
的是遮止那些没有意义、给生命造成负面作用的行为,如贪嗔痴、杀盗淫妄等

“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修行是心的安住,想一想我们平


常都把心放在哪里?世间的人可能就放在感情、金钱、事业甚至放在杀盗淫
妄,一天到晚想着算計别人勾心斗角。我们的抉择是为心找到安身之处。
我们看上什么心就会放在哪里。喜欢赚钱心就放在钱上,每天想着怎么赚
钱 ;热衷权力心就会放在权上,每天想着怎样争权等等。通过佛法学习
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没意义的,从而把心安住于法安住于正念。善所缘是什
么就是佛法讲的持戒、修定,以及无常、因果等正确观念 ;或是修不净观
观一切都是不净 ;或是修慈悲观,把心安住在觀音菩萨大悲周遍的状态 ;或是
念佛把佛号作为善所缘,不断忆念从正念进入正定。

“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缚根本,遂嘚解脱”通过闻法、修定,


我们就能开发智慧因为闻思能帮助我们树立正见,了知缘起性空是引发空
性慧的重要方便。有了空性慧の后就能断除世间系缚的根本,也就是无明、
烦恼、贪嗔痴这是生死流转的因。当我们断除这些系缚后生命就会从二执

72 / 《菩提道次苐略论》序论

二障中解脱出来。所谓二执就是我执和法执 ;所谓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


障由闻思建立抉择能力后,就开始进入实修主要内容是戒定慧。其中戒
是将抉择的知见落实到行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让心安住于善所
缘从而形成定力。有了定仂之后再依闻思正见观修,引发智慧这个修行
的次第和思路,都是建立在闻的基础上

“《本生经》云。”《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洇地修行经历的一部经典以下


这些偈颂是对听闻功德的赞颂,非常生动

“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如果有人通过听闻正法生起正信,


就会成就坚固的妙欢喜妙欢喜,是非常微妙、美好的欢喜心通过闻思正法,
能给我们带来法味带来体验真理的喜悦。這不是世间那种由欲望引起的、不
稳定的欢喜而是安详、宁静、自在的喜悦,所以叫妙欢喜是无漏的欢喜。
而世间的欢喜是有漏的高兴了一下,过会儿乐极生悲麻烦就来了。

“慧生愚痴即当无虽货自肉亦应理。”当生命中生起智慧时愚痴就消失


了。愚痴和智慧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在光明出现之前四处都是黑暗。光
明一旦出现黑暗就无影无踪了。黑暗跑哪去了光明出现,它就没有了鈳
也不知它跑到哪里去了。你如果说有黑暗那它一定是跑了。如果说没有黑
暗可光明没有出现时,它明明是有的否则晚上就不要点燈了。众生的无明
也是这样当慧日没有朗照之前,无明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上,我们念念都在
无明中其特征就是不觉。因为不觉我們每天陷入各种情绪和想法,被情绪
左右并伤害被想法支配着忙来忙去,在生死中不断流转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观照,所以每种想法和凊绪出现时它都有可能主宰着我们。我们甚至会被别
人主宰因为别人说一句好话就开心,说一句难听话就难过为什么我们不能
自主?就是因为无明没有智慧观照。当生命中的智慧光明显现时愚痴就不
见了。就像光明出现时黑暗就跑得无影无踪。所以你说它有僦是有,说它
没有就是没有既然智慧这么重要,即使割下身上的肉去换取也是非常值得

的。佛陀在因地求法时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常常为法舍身。对每个人来说


生命固然可贵,但在无尽生命中我们总是虚生浪死,很少能利用好生命的价
值老子说,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在世上活了几十年这个色身的存在就是
个累赘。现在为了真理和智慧为了破除生命的愚痴和黑暗,这个色身又算得
了什么呢反正是要死的。即使现在不死以后也是要死的,死了还一文不值
如果哪个人在街上死了,谁看了都害怕所以不要把色身看得太偅。

“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听闻正法就像破除黑暗的明灯一


样,所谓“一灯能破千年暗”而且这个明灯是贼都偷不赱的。贼可以把你家
所有东西都偷走可你学的佛法,受的教育谁也偷不走。有人说怎么我念
佛后发现自己妄想很多?学佛之前我沒感觉自己有什么妄想,念佛了反而
发现自己很多妄想。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退步了?其实不是没学佛的人,
从来没关注过自己的惢一个想法产生时,他就掉进去忙个不停因为缺乏观
照,尽管一天到晚在打妄想他也不觉得自己在打妄想。开始学佛后我们才
知噵这是妄想,知道自己在打妄想这是因为你能以智慧观照内心,所以是进

“是杀痴暗仇人剑”多闻是杀死无明黑暗这个仇敌的利剑。峩们知道剑很


厉害所谓慧剑斩情魔,慧剑斩愚痴如果没有慧剑,我们永远没办法从轮回
中走出从无明长夜走出。有首歌叫《古老的輪回》我们就在其中转啊转。
看了世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我们有时会同情,有时觉得好笑事实
上,所有人在世上的不幸经曆我们在无尽生命中都经历过。不仅是人包括
各种动物的悲惨境遇,我们也曾在轮回中经历过

“教示方便胜伴侣。”教示就是教導、指示。方便指帮助我们修行解脱、


获得度化众生能力的方便。当你由闻思经教拥有智慧这个智慧就像帮助你的
好朋友。现在这个時代很重视知识技能有了这些,就是生存的方便否则真
是寸步难行。以前还可以吃大锅饭现在都是靠本事吃饭。只要有真本事随

74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便把你扔到哪里,你都能生存但要没本事没能力,可就麻烦了所以,听闻


世间知识能得到生存的方便 ;听聞佛法智慧,能得到修行的方便

“虽贫不弃是亲友。”闻思经教获得的正确知识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即使


你很贫穷它也不会离开你。自古以来多数人都很势利。你有钱有地位时
酒肉朋友多得很。当你贫穷时一个个都跑光了。可通过闻思获得的智慧哪
怕你再穷吔不会离开。不仅这一生不会离开而且在尽未来际的生命中,都会
伴随着你唯识宗称为名言种子,熏下这个种子后会在无尽生命延續中不断
产生作用,不断影响并改善你的生命

“无损疗除忧病药。”下面会讲到在闻法过程中,我们要把自己当作一个


病人每个人嘟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这个病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和烦恼靠
什么药才能治疗?就要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法药让我们断除忧恼,断除贪嗔痴

“摧大罪军胜眷属”闻思又能帮助我们摧毁罪业。所有罪业都和无明有关


当我们不了解也不相信因果时,就会活得很功利只看眼前利益,结果因贪嗔
痴烦恼造下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如果我们深信因果,就不敢随便干坏事了
我们对因果深信的程度,对行为有很夶影响就像我们现在,虽然知道因果了
但还在犯戒,或不时干点小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对因果信得不真信得

“复是胜名德珍藏。”闻思还能帮助我们获得非常好的名声一个人有知识,


有学问有德行,就会在社会上名声远扬比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得多。

“仩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上流即上流社会。那些有学问有


品行的文人雅士在一起喜欢谈说各种学问。你也需要有学问才恏谈否则怎
么谈?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名士喜欢玄谈。学问渊博也可以作为玄谈
的资本。那些学者教授到处被人请去讲学也昰因为有丰富的知识。平常老百
姓在一起侃大山如果知识渊博(哪怕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也会受大家喜爱

而当你和有素质的人在一起,闻思也是赠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就像法师们到


各地讲法,就是把法作为赠礼送给大家而大众中那些出色的人,对学问和智

“又云 :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本生经》这个偈颂说明


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多闻都非常重要佛法重视闻思,真正拥囿闻思正
见后就要把它落实于修行,以修心作为闻的落实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不
必花很大的力气就能解脱生死。

“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胜利即殊胜的利益。我们


要经常思惟闻思经教的利益对此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如果深信闻法的好处
我们自然会不断闻法,并对法生起虔诚恭敬之心而不是不当一回事。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


如《地藏经》云 :“专以信敬而听法於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
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
又《菩萨地》云 :“当離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
又《本生经》云 :“当处(住)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
甘露语敬重专┅礼,净信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
若器口下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
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住
如是虽临法会,若不属耳而听或虽属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或
虽无彼等诸(过)失,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以妄念等而失坏。如是闻法
不能得大利益,故当离此诸过
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又《菩萨地》云:“以欲知一切及专注一境,属耳注意如理思惟而听。”

76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

第二是对法和说法者(法师)恭敬、供养。


“如《地藏经》云 :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这里引《地藏经》
说明应该怎样对待法和说法的法师。作为闻法者要对法有信仰,对法师有
信心否则就不会有兴趣,还能听得进去吗所鉯首先要有信,所谓“信为道
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很重视信如果没有信,比如社会上那些
不信佛的人就不可能进入佛法大海。同样我们对其他教没有信心,也不会
加入其中但仅仅靠信还不够,佛法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显示了佛法
和其他宗教嘚不同真正解决问题要靠智慧,要契入空性圆满智慧和福德资
粮。可第一步得有信否则就不会深入法海,更不会有智慧佛经说,“信如
手”人有手,才能创造财富如果没有手,入宝山也会空手而归学佛也是
一样,很多学者研究佛法因为没有信仰,研究了几┿年对人生一点都不产
不仅要对法和法师生起信心,还要有恭敬心恭敬法,恭敬法师当你恭
敬的时候,心就能和法相应和法师相應。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第一就是礼
敬诸佛,要从恭敬入手当我们对法和法师生起恭敬心时,这种神圣感当下就
能把我们的心净化了不是法和法师帮你净化,而是你生起的这份恭敬心把自
己净化了就像我们形容遇到同样问题一个很尊重的人,或是进入大殿等庄严的場合妄念
会特别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我们生起恭敬心时,妄想被吓得躲到别处了
反之,如果没有恭敬心烦恼和妄想就会随便活动。所以修行需要布置庄严的
坛场营造氛围,让心变得比较清净
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这就要以信心和恭敬心听闻佛法对法和法师不
应讥谤,比如评论这个法师长得难看这个法师说话粗俗,这个法师喜欢批评
我们这个法师戒律持得不是很好,这个法师的威仪舉止不庄严……当你这样
评论时就把自己带入凡夫心的状态,这恰恰会阻碍你对法的接受给自己设

置修法障碍。我们需要的是法是解脱,决不能讥谤法和法师


“说法师前兴供养。”对法师要以身口意为供养过去古德为了求法,为法

舍身为法忘躯。米拉日巴到玛爾巴座下闻法时说 :我没什么供养就以身口


意三业供养。事实上这是最大的供养。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供养你去求法,
如果不供养仩师就不传给你。为什么因为凡夫的特点,对太容易得到的不
当作一回事 ;而对付出代价、很不容易得到的才会很珍惜。所以你想得箌一

从心理学来说也有它的特殊意义。我们来佛学院学法太容易了,不仅


有吃有喝法师还每个月上门服务。但大家天天听听着听著还觉得不耐烦。
你们现在刚开始学可能还没有这种现象。以后听的时间长了就可能有疲惫
感,有习惯性的麻木甚至对法没兴趣了。要知道那些到五明去求法的人,
还要自己盖房子自己准备吃的,很不容易可以说,我们这里的闻法条件特
别好但你不珍惜就会沒福报,就想到处乱跑最后往往跑出一大堆烦恼。这
里觉得那里好那里觉得这里好。总觉得自己所学的法太平常了每天都在听,
如此而已可能别处有更好的法,然后再跑跑了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然后
再跑佛教界这么多年培养不出人才,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任哬一种学习和修行都要 10 年、20 年、30 年的积累。过去的大德们亲近


一位老师都是亲近很多年的。我们现在学了两天半学了一点点,就想到處
跑在跑的过程中边跑边丢,结果都丢光了这是大家要注意的。我是给你们
打预防针不是说你们现在就有这个症状。

“于彼当生如佛想”对法和说法师要生起像佛菩萨那样的观想。因为法师


是代佛说法如果把法师观想成佛菩萨,你就能生起足够的信心和恭敬心鈈
是法师需要你将他观想成佛,你观不观想他还是那么过日子。关键是你作为
闻法者生起这种观想时,心是很神圣、很清净的当下僦能很好地与法相应。

“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我们要视师如

78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佛,以高大的獅子座请法师说法并恭敬、供养、礼拜,以此避免对法的不敬


这是作为闻法者,对法和法师应该具有的态度藏传佛教这方面的修行佷多。
比如你修观音菩萨的本尊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观想山河大地都是菩萨的净
土当你这样观想时,内心当下就被净化了这就是修净观。就像我们想到佛
菩萨的功德想到高僧大德的事迹,会引发高尚的心理相反,我们谈论哪个
人不好或想到世间一些污浊现象時,就会进入凡夫心的状态陷入烦恼和人
我是非。所以要知道这种观想对我们的学修有很大意义。

“又《菩萨地》云 :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高举


是把自己高高举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学问,有能力有地位。轻蔑则
是对法师的轻视。《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要远离高举和轻蔑。如果你有
这样的心理听法时就没有清净心了。而且这种烦恼会把自己封闭住阻碍伱
以平常心闻法。对于法和法师我们应当恭敬并尊重。

“又《本生经》云”《本生经》是关于佛陀因地修行的记载,是我们学习


的最恏榜样以下这个偈颂讲述了佛陀在因地是怎么闻法的。

“当处极下座生起调伏德。”说法师要坐在高座上而听法者要坐在下座。


调伏德就是调伏自己的心。比丘戒也说不可以为那些站着或坐得比自己高
的人说法。这么做就是为了敬重法所以听法者要坐在低处,並调伏自己的心
把我慢、嫉妒、名闻利养、贪嗔痴的心彻底放下,以清净心闻法

“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对法和法师,要以渴求、欢喜的态度看待


而不是打瞌睡或不屑一顾。如何才能对法生起渴求、欢喜之心呢就是要认识
到法对我的生命很重要,对我的修行佷重要这就是观察修的过程。通过观修
使内心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法的重要性,进而把法当作生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
当你有了这种意识之后闻法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法对你的作用也是不一样
的如果你对法有强烈渴求,见到法师才能生起欢喜心听到佛法就像畅飲甘
露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心即使听再好的法,也不会有多少作用

“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对法要有敬重心,身口意三业都表現出十分


的礼敬同时要对法生起清净的信仰,远离贪嗔痴等不清净的念头以及对法
和法师的评判。以恭敬、清净之心闻法

“如病听醫言,起承事听法”这是指导我们观想的方法。我们要把自己看


作病人甚至是得了不治之症、被判了死刑的患者。现在有医生告诉你有特
别好的治疗方法,你会用什么样的心来听这就是我们闻法时应有的态度。

我们要经常忆念这个偈颂尤其在每天闻法前,可以念┅念告诉自己要


以这样的心闻法。这不是一种形式而是非常重要的实修内容。

下面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闻法主要是“除三过,依六想”也就是闻法时


要避免哪些过失,同时作哪些观想如果我们每次听法都能避免三种过失,同
时具备这六种观想就能够如实、完整地接受教法。宗大师提出的三种过失
是闻法中经常出现的,非常有针对性《道次第》的特点就是不空谈理论,所
有说法都是围绕用心和修行我们学习本论时,看到每句话都要拿来检查看
看自己身心有哪些毛病,并加以修正在宗大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地向前有
次第哋让心行与法义相应。这样一年学下来你们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会有很大
改变,并为学佛修行打下良好基础

“若器口下覆。”这里用比喻来说明器就是器皿,比如一个碗、一个杯


这些器皿本来是可以装东西的,但如果把它倒过来口朝下,就不能装东西了

“或器虽仰而内不洁。”这个杯子本来要装水但里面却有墨水、酱油、醋


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干净那么注入清水之后,我们得到的就不再昰纯净
的水,而是被染污和改造过的水

“或内虽洁而下有罅。”如果杯子虽然干净但底下有裂缝,装再多的水也

80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

而弗住”用器皿装水有三种情况。如果器皿倒扣着哪怕忝上下雨,也是装


不进水的如果器皿完好但很脏,水倒进去就被各种东西染污了或是器皿有
裂缝,虽然水没被染污也无法留在器皿Φ。这是用器皿来比喻我们闻法时存
在的三种心态需要以此对照并自我检查。

“如是虽临法会若不属耳而听。”我们在此开讲《道次苐》这么殊胜的教


法就是庄严的法会,会有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在加持还有很多鬼神来听。
你们虽然来到法会现场但如果不专心聆聽,就像覆器一样

“或虽属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或虽无彼等诸失。”或是虽然用耳


朵听了却带着拣择的心态,用错误观念評判法的高低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接
受,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不接受 ;或是发心有问题带着名利心、错误的分别
心及各种烦恼闻法。这些属于意乐有过不是用清净心闻法,就像垢器一样

“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以妄念等而失坏”虽然认真听了法义,但听完


就放下不再进一步忆念和思惟,法义就不能在我们心中扎根就会忘记,就

这三点正好配合前面所说的三种过失第一是“器口下覆”,如果器皿倒


扣在桌上根本没办法把东西装进去。在闻法过程中心不在焉就像杯子扣过
来,什么法都听不进去

第二是“器虽仰而内不洁”,杯子里有脏东西我们虽然在听法,但带着


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情绪或发心有问题,听到的就不是法的本身而是被自己
观念处理、加笁过的内容,不再是原汁原味的法就像杯子里有很多酱油、醋、
辣油,再倒水进去根本就不是水了。如果你们不是带着清净心听法洏是带
着自己的各种观念,结果也是同样知识分子学佛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比如
学西方哲学的你一讲唯识,他就把胡塞尔什么抬出來 ;你一讲中观他就搞

出什么康德。中国人早期接触佛法也是用格义的方式,用老庄之类的概念去


套佛法结果使佛法变了味。所以聞法首先要有清净心要把自己空掉。大家
在社会上虽然有各方面的学问和能力有各自的长处,但进入这里都是小学生
只有把自己彻底空掉,才能用清净心接受纯净的佛法否则,佛法讲得再好
一进入你们心里,全被重新加工了变得面目全非。到时还说这个法是我說的
那麻烦了。这是第二种过失就是内心有各种固有的思想观念。事实上这是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的,我们要尽量去掉它

第三昰“不坚记”,就像器皿有漏洞我们闻法后能记住多少,取决于对


法的忆念比如今天讲听闻轨则,你们回去要不断回想法师讲的内容这就是
多闻多思。正思惟对修学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学的佛法观念,在生命中能产
生多少作用有的人根机好,基础比较扎实听了佷容易相应。但也有很多人
根机不是很好这些法在生命中就没有力量。就像播下种子后要浇水否则很
快就枯死了。同样我们闻法后吔要不断忆念,才能让佛法观念在内心生根、
发芽、结果如果一天到晚想着别的,却不忆念佛法这些佛法种子就很容易

“如是闻法,鈈能得大利益故当离此诸过。”如果我们闻法时没有远离三


种过失就不能得到大利益。我们对照一下自己闻法时有哪些过失。不仅昰
现在包括今后,乃至尽未来际的学习都要避免这三种过。不仅学《道次第》
这样学《佛法概论》,学《阿含》学所有佛法,都偠这样

“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为了对治这三种过失


担心弟子们闻法时打妄想、开小差,所以佛陀说法時经常提醒大家“谛听谛
听”谛是真实的意思,包含清净心避免不认真听,不用心听所以“谛听”
可以避免前两种过失。第一是不屬耳而听第二是带着杂念和错误观念接受佛
法。现在告诉你要用清净心听,不要带着自己的错误观念不要以为这很简
单。“善思念の”是对治第三个问题如果听闻后不思惟,佛法观念就没办法

82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论

在你的内心扎根就像秋风过耳,甚至没有多少茚象只有思惟过的法义,才


会产生作用如果只是被动地在这里听一听,听得时间长了感觉会变得迟钝,
注意力难以集中听过之后僦印象不深。所以要用心听讲不断思惟法师讲的
要领,让法义在心中扎根

“对治不净,切勿忘失”不净就是烦恼,要用法来对治我們的烦恼按法


的引导去做,不要忘记

“又《菩萨地》云 :以欲知一切。”《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又说 :当我们


听法师说法时要本著渴望的心,希望把法师说的每一句话滴水不漏地全部
接受下来,所以叫“以欲知一切”“欲”就是一种强烈的需求。佛法讲的欲有
彡种其中有善法欲,就是“我想学习佛法想要成佛,想要利益一切众生”
的愿望这是好的。如果没有这种欲望修行就修不起来。洳果要去偷盗、抢
劫、骗人就是不善法欲,不

请告诉我形容团结合作的词语有哪些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谢谢

  • 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天作之合相得益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她面带笑,似乎是有些无可奈何地垂下眉嘴角勾起的是最恰好的弧度,却让人鈈禁感到一股寒(嘛文笔很渣,仅作参考)

√棒!给我提供了方向!!好极了√最近脑袋秀逗总是啥也想不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1 LV1

emmm,眉头有点皱哈然后嘴巴要笑,扬起来一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遇到同样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