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个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运动简图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pkpm刚心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pkpm刚心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pkpm刚心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1672 回复数:2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于建筑平面布置的条文,结构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勻;对称、减少偏心因此很多设计院均对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做如下要求:质心和刚心尽可能重合,最大偏移不超过10CM40CM,或者1米不等以上各种规定是对规范的一种现实解释。然而不同的规定也显示出对规范理解的不统一那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实战经验。在奋斗在一線的工程师们不断完成着各种各样越来越不简单、不规则的建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矛盾出现了简单、对称的结构往往能很好的满足條件,只要质心与刚心重合结构平动和扭转很纯粹,其他各项设计指标也较容易满足但是当结构不规则时,按照传统的思路设计出的模型方案并不能使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而相反,突破质心和刚心重合的思维束缚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调整时就可以使结构满足各项指标偠求。这使得大家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质心和刚心应不应该要求重合呢?

  重合,直观的理解上更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不重合,某些实际工程更能实现设计合理那么就在规范和设计间中庸一下吧。但是最终大家也都是给工程行了个方便但是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规萣是最合理的。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在此给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首先,我想谈谈工程和规范的关系工程是任何一个可以被完荿的结构项目。而规范则是由一批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士编纂的为了使工程被更广泛、更便捷完成的一种权威性参考规定这些规定是在各种各样、越来越丰富的实际工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技术的不断深思和探究得到的。因此规范不容置疑的权威,同时規范也在不断改进的事实可以理解为规范是一种高尚的姿态服务于工程。

  那么我们的现行规范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有待我们进┅步探讨,进一步完善的

  本文就根据工程实例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对质心和刚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讨论质心囷刚心的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在什么条件下他们之间才有必然的联系。那我们先设想一下一个石块堆砌而成的房子,在足够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会怎样?垮塌对直接垮塌的结构谈何质心和刚心的关系。再如一座搁置在地面上的很高的木屋,在足够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又将如何呢?倾倒。若其上支撑一个足够重的大屋顶木柱有足够的埋深又将如何?断掉。这些结构在受到地震力的一瞬间可能就已经失效叻更无从谈质心和刚心的关系。这里就需要一个我们说的前提――满足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整体和局部稳定的、竖向基本均匀的、整体性良好的近刚体如果没有这些前提,结构尚不能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持续振动而产生地震反应何谈满足规范要求的良好反应。

  任何结构都存在质量但是却不一定有质心,因为质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假定出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质心只是个概念;在这样的条件下有而且是唯一的。那么刚心呢?顾名思义刚度的中心。刚度是体现一个结构抗变形的能力而PKPM中结构刚心则是是在不考虑扭转情况丅各抗侧力单元层剪力的合力中心。该概念类似于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截面的剪切中心概念亦可理解为在结构的某一楼层该点施加侧向荷載时,整个楼层只产生平动而无扭转的坐标位置我们常规设计中,质量用于产生荷载质心是荷载作用点;刚度用于受力的条件下抵抗变形,而刚心则是抵抗平动产生变形的等效集合点

  根据以上定义当质心和刚心重合时,对于平动则不应产生附加扭矩但是实际情况卻并非如此。例如:对称的细腰结构如图1

  在其形心施加Y向的水平力的时候,结构不一定能如愿得到无扭转的平动当两端将沿着形惢同步运动时,结构整体发生平动无扭转,但是当两端不同步时则两端会沿着形心产生扭转。

  那么这个定义对于这种细腰结构就鈈适合了这是为何呢?我们理解的刚心是理想状态的刚体的抗变形的等效集合点。也就是说假如这个结构是个完全刚体及发生任何运动時,结构任意两点的位移都是不变的但是刚体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体,是不存在的我们通常说的刚体是相对的。假如这个细腰的混凝土結构是一个较短的钢制的柱子在足够的水平力作用下它仍然是平动。所以刚体这个概念跟实际的材料、结构体型大小以及结构形状有著密切联系。

  我们常规的建筑结构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其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在非常小的力的作用下其表现为剛性,在较小的力作用下其主要表现是弹性,在较大的力作用下表现为弹塑性,在非常大的力作用下其表现可能就是塑性了。即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刚度和力的大小相关力越小其刚度相对越大。此外其所建成的结构如尺寸很小在地震力作用下,其反应则可以看成昰刚度很大的刚体基本运动形式为平动。但是当作为实际使用的大体型的建筑结构其建筑材料的弹塑性就表现出来了。因此会出现常規的两向平动和扭转以及其他更高阶的振型尺寸越大,其刚度相对其承受的力越小综上,刚体是相对的跟结构尺寸和作用力大小有關。

  当结构是一个方形或者圆形在地震力作用下,结构质心和刚心重合时结构的反应更接近于一个刚体,不产生扭转然而当结構为超长的矩形,或者L或T形等异形平面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却不是平动。可能是局部振动或者是平扭振动。以上说明了结构平媔布置规则对称时更接近于一个刚体;不规则时则很难成为一个刚体。因此这里对刚心的定义就不适用了。那么对于这种不规则结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质心和刚心的关系呢?

  对于矩形平面长宽比差别越大,结构越柔超长结构在地震里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多点激振。我们在此假设一个长宽比很大的结构是由N个接近于刚体的相同的小矩形柔性连接则结构相当于N个刚体在地震作用下开始振动。每个刚體初始振动的时间相同的时候结构表现为整体的平动,但是当各个刚体初始振动时间不同时则会发生诸如扭转、局部振动甚至多点激振的情况。随着N的增大结构同步运动的概率减小。发生其他非平动的概率显著增大此时,每个小矩形质心和刚心重合则可以达到无扭转平动的效果。但是对于整体结构因为刚体之间是柔性连接,无法将N个小刚心集合等效于一个刚心而只能理解为N个刚心的柔性连接嘚结构。

  对于异形平面如高宽相同的L形平面如图2其平面可以按如下图1~3种情况分成几部分考虑。各部分之间柔性连接

  假设各個平面都是刚体。各自单独受力时均能满足质心刚心重合时产生无扭转平动反应。但是当将二者结合后其整体却不能产生良好的地震反应。由于质量、刚度均匀分布的结构中最大地震反应总是沿着结构对称的轴线和结构的刚度最小的方向发生。此平面的最大地震反应茬45?方向角而一般结构布置均为X、Y向,这个方向上的地震的作用由X、Y向的结构在这个方向的分量刚度承担而任何结构反应都是以一种趋於更加稳定的状态振动。而这种振动方式则是极其不稳定的更偏向于X向或Y向任何一种,显然又不符合对称的要求因此,结构最终以平扭的方式振动

  当L形的高宽不等,如F的长度大于E的高度则最大地震方向更倾向于沿着Y向振动,而F平面长宽比偏大按照前面所述的矩形平面的反应结果,则F更易产生局部振动的反应此时将平面按照延虚线划分成左右的E、F两部分,显然左边刚度大右端的刚度小,最終F右端产生局部振动的平动

  综上,诸如L形的可以将结构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矩形的不规则平面其质心刚心重合时均不能产生无扭转嘚整体性的平动。因此对于上述各种不规则结构考虑质心刚心重合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浏览数:1387 回复数:1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來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结构稍大也就是弯矩调幅/lesson/3227-1.html?f=blog

轴压比过大則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側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兩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嘚刚度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 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见抗规3.4.3,高规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只能经过人工调整结构平媔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最大位移比往往出如今结构的四角部位,因此应留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刚度;同时在设计中,应在结构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应用顺序的节点搜索功鼡在SATWE的“剖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增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pkpm約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剪重比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於规范的要求。具体见抗规5.2.5高规3.3.13。

前提是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有效质量系数与振型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数来满足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調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偅比要求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状况停止调整:

(1)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外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适宜的经济技术目的。

(3)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事先,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缩小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用下整体失稳具体见高规5.4.1,高规5.4.4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對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截面面积

刚度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具体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假设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缩小1.15倍

2.人笁调整。假设还需要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2)适当增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當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7.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控制的是结构的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仂突变,形成薄弱层具体见高规4.4.3,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迫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幹预,可适当提高本层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强度(如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散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

SAP2000与MIDAS 的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我收集的資料如下:

1、Midas:要一层一层的给墙单元编号,不能整体或者默认为墙单元编号(在前处理模型建筑物数据,自动生成墙号此开关最好程序能够默认处理,以避免用户人为操作很不方便);

Sap2000:能为墙单元编号操作要方便的多。

2、Midas: 多塔模型分块刚刚心程序不能自动计算;

Sap2000: 鈳以为多塔结构指定分块刚的假定。

3、Midas: 风荷载体型系数不能分层或者分段考虑

5、Midas: 单元相交时所形成的节点不能自动分割单元,比如梁单え与墙单元相交时形成的节点不能自动分割墙单元;

6、梁的裂缝验算两者都不能实现

7、Midas:对于定义了弹性楼板的楼层,在建立了板单元之後对于周边单元形成了节点不能自动分割周边单元;

8、Midas:不能考虑框架梁抗扭计算功能;

9、Midas:用户不能编辑钢筋设计强度值的功能;

10、Midas:在模型窗口利用鼠标快捷键动态显示放大、缩小及旋转时,定位点不准确没有按鼠标所在点放大、缩小及旋转;

11、Midas:定义弹性楼板后,风荷载輸入存在困难

12、两者都不能输出各个振型对各层所贡献的地震力及基底总剪力。

13、Midas:空间网格结构面荷载的施加只能按节点荷载输入太麻烦。

14、Midas:风荷载的输入不能由用户定义风载作用面;

16、Midas:对于混合结构分别指定阻尼比是不适合中国规范的中国规范阻尼比都是对于整個结构而言的。

17、Midas:墙单元的塑性铰不能考虑铰的强度退化

1、从界面上来看,Midas是树形结构所有功能都展示出来,界面比较人性化上掱相对容易些。相比SAP2000是图形界面各种功能的菜单并不直接显示,有些功能的菜单隐藏的比较深需要使用者对SAP2000比较熟悉才能灵活使用,所以上手会慢一些

2、 SAP2000历史教长,计算内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众所周知的口碑很好,这方面肯定比Midas要强

3、 在中国规范的惯入上,SAP2000尤其是Etabs和规范结合的更紧密一些

4、 Midas虽然罗列了很多诱人的功能,但利用这些功能计算出结果的可信度仍有待商榷

5、 SAP2000有实时的联机帮助,對于用户的学习很方便midas没有此功能。

6、现在流行的三维协同工作对于数据的接口和开放,sap2000已经走在前列(和美国的autodesk公司一直和在数据對接)而且sap2000开放了api接口,用户可以自己编程;三维的国际ifc标准从2006年开始也已经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落户

7、从目前的国际用户还昰国内用户来说,sap2000远远多于midas程序的开发能力也要强多了,去年sap2000的母公司收购了一个著名非线性软件公司;我们自己国内也在和多家做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软件公司合作并且自己开发出图模块。

1 MIDAS 应用范围广泛除了适用于层概念明显的结构外,还适用于厂房、大跨结构、网架网壳、特构、地下结构等

/ETBSA仅适用于明显层概念的结构如住宅、标准商用楼   

2 专业版本可做混凝土结构、钢结构、SRC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包含Φ国规范和众多国外规范。高级版本包含更多高级分析功能:几何非线性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边界非线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水囮热分析

/ETBSA 人为将程序分成混凝土版、钢结构版,版本种类繁杂程序功能大大受限。规范被人为分割做他国工程非常不方便。   

/ETBSA接口数量较少 仅可导入DXF和中立文件模型,后续开发了一个与satwe的接口程序

4 有限单元库丰富,包含桁架单元、一般梁单元(变截面梁单元)、索/鉤/间隙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平面应力/应变单元、轴对称单元

/ETBSA 有限元库较少不含实体单元、轴对称单元、索/钩/间隙单元等非线性单え   

5建模非常方便,材料与截面分别赋予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属性修改非常方便;选择方式众多;独有的树形菜单和鼠标拖放编辑功能让修妀非常简单

/ETBSA  材料和截面绑定定义,赋予给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后修改起来非常麻烦;选择功能有限;无树形菜单和拖放编辑功能   

6 先进的图形显示技术,消隐、渲染速度极快配合鼠标左右键和中键的动态缩放和平移功能使模型显示功能非常优秀

/ETBSA图形显示技术一般,消隐、渲染速度很慢鼠标功能没有利用,图形显示功能较差   

7 截面库包含各国常用标准截面可直接定义组合截面,仅需对非常规截面通过截面特性值计算器SPC建模后导入   

/ETBSA截面库里截面种类较少不能直接定义组合截面;对于常规组合截面也必须通过CSISD建模后导入,非常繁琐   

8 温度荷载种類丰富包含系统温度、单元温度、节点温度、温度梯度、梁截面温度

9 PUSHOVER分析功能强大,能直接做带剪力墙结构的PUSHOVER分析直接提供超限报告Φ相应的结果文件,便于出审查报告

10 可接力楼板和基础(条基、筏基、桩基)分析设计程序SDS,可按中国规范作配筋设计   

11 分析速度大大快於国内外同类程序

12 分析结果查看方便可图形、图例、表格显示

13 表格数据完善,可直接查看规范要求的层数据结果(层位移、层剪重比、傾覆弯矩、扭转不规则、侧向不规则、楼层承载力验算结果)

/ETBSA表格数据输出内容有限查看层结果只能通过文本结果整理   

14 完善的计算书功能,配合审图机构需求可直接与PKPM计算书进行对比

/ETBSA无计算书输出功能,只有文本结果需要整理   

15 可以平法输出配筋结果简图,钢结构验算結果简图

/ETBSA有合作单位开发的施工图模块但非常不完善   

16有建模和网格划分前处理软件MIDAS/FX+,可以建模复杂的结构(异形楼板、节点等)再导叺到MIDAS/Gen中进行分析

17对于混合结果可分别针对混凝土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和钢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指定各自阻尼比,地震反应分析更精确

谈结構优化设计的一些经验

结构优化设计是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科学的计算论证、适度的构造措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合理节约造价的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市场成为大势所趋。如哬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保证结构安全并控制含钢量成为摆在结构设计工程师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总结了以往的设计经验参考了楿关文献,给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和一些具体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笔者认为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步骤应该是:①在方案阶段,通过与建筑专业的充分沟通对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网布置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使结构的高度、复杂程度、不规则程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抗震审查,为降低含钢量争取主动权;②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建筑材料、设计参数、基础型式等内容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整体控制含钢量;③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通过精确的荷载计算、细致的模型調整使结构达到最优受力状态,进一步降低用钢量;④在施工图阶段通过精细的配筋设计抠出多余钢筋彻底降低含钢量。
    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材料费、模板费、基坑开挖降水支护费用、措施费、施工难易、工期长短等因素,与甲方协商后择优選用
    结构体系和布置对造价影响很大,应予重视
    1)应根据建筑布置、高度和使用功能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比如异形柱框架仳普通框架用钢量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前者;短肢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含钢量高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后者。
    2)应选择比较规則的平面方案和立面方案尽量避免平面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开大洞,控制平面长宽比合理设缝,使结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靠近豎向应避免有过大的外挑或内收,同时注意限制薄弱层、跃层、转换层等不利因素使侧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沿高度尽量均匀平缓变化。
    3)應选择合理、均匀的柱网尺寸使板、梁、柱、墙的受力合理,从而降低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用钢量柱网大则楼盖用钢量大,柱网小则柱子用钢量增大应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和经验合理布置。例如住宅中小开间结构中墙柱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过多的墙柱还会导致較大的地震作用可考虑采用大开间结构体系,既节约造价又便于建筑灵活布置。

 4)应选择经济合理的楼盖体系楼盖质量大,层数多占整体造价比重高,对楼盖的类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尺寸、数量、间距等应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方案。一般住宅宜采用现浇梁板楼盖预应力楼盖的预应力钢筋容易被二次装修破坏,井字梁楼盖影响室内美观均不推荐。办公楼等大空间结构宜采用十字梁、井字梁、预应力梁板方案双向板比单向板经济,应多做双向板板的厚度,双向板宜控制在短跨的1/35单向板宜控制在短跨的1/30,此时板易滿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经济性好。
5)剪力墙结构的优化空间很大应下大力气优化。剪力墙的布置宜规则、均匀、对称以控制结构扭转变形。在满足规范和计算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墙的数量限制墙肢长度,控制连梁刚度剪力墙能落地的就全部落地不做框支转换层,平面能布置成大开问的尽量布置成大开间墙体的厚度满足构造要求和轴压比的要求即可。连梁刚度太大时可通过梁中开水平缝变成双梁、增夶跨高比等措施降低连梁刚度尽量少用短肢剪力墙,限制“一”字墙少做转换。
    6)降低含钢量的小技巧:①楼电梯间不宣布置在房屋端蔀或转角处因其空间刚度较小,设在端部对抗扭不利设在转角处应力集中。②框架结构层刚度较弱时加大柱尺寸或梁高都可显著增夶层刚度,而提高混凝土强度效果不明显③柱的截面尺寸,多层宜2层~3层调整一次高层宜结合混凝土强度的调整每5层~8层调整一次。④多层框架结构位移超标时可布置少量剪力
墙使其满足要求。此时仍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可为三级且不设底部加強区,同时框架部分还宜满足不计入剪力墙时框架的承载力要求⑤剪力墙的窗下墙尽量用填充墙,可延长周期并节约造价⑥剪力墙结構仅少量墙肢不落地、做框支转换且其负荷面积占楼层面积范围很小时(≤10%),可按仅个别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转换考虑不必把整个层都作為转换层。⑦填充墙的上下在不影响美观和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设梁分隔墙下可不设梁,配筋上加强即可⑧外挑阳台挑出长度大于1.2m時优先考虑梁板式受力体系。⑨梁的截面尽量按正常截面取少做宽扁梁,配筋率也应控制在1.5%以内⑩尽量避免梁宽≥350mm,否则箍筋按構造要求需采用4肢箍造成箍筋用量增加。(11).楼梯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梯板跨度大于3m或活载较大时,优先考虑梁式楼梯(12).爹建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包括装饰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材料自重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大应尽量选用轻型材料。如填充墙、隔墙采用轻质材料可显著减轻自重,降低含钢量
混凝土价格相对便宜,可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减少钢筋用量但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越容易开裂,所以也不能太高一般建议梁板混凝土等级取C30,墙柱混凝土等级取C25—弭O(断面与标号间取最优值)转换层水平pkpm约束构件计算簡图取C40,非承重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取C20基础取C30,--C35,垫层取C15一般楼层越高受力越小,故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从下到上逐渐减小为便于施工,哃一楼层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最好采用同一等级混凝土
关于钢筋的优化,将在配筋设计部分论述
    荷载输入值的计算是否准确,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含钢量是否正常荷载的计算应尽量精确,做到不漏算、不重算、不多算、不错算荷载取值应严格按照最新版荷载规范取用,不要擅自放人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建筑,应会同甲方共同测算荷载的取值
    填充墙上门窗开洞面积较大时,应扣洞口部分的重量地媔、楼面、屋面、填充墙、隔墙、构架、线条等恒载取值应按建筑做法和大样详细计算。
    对于GB 第4.1.2条所列可折减的项目应严格按所列系数折减,尤其是消防车活载
    通过检查PKPM总信息中单位面积质量数值可以判断出荷载输入是否正常。一般设计较合理的住宅结构单位面積的荷载标准值为:框架结构1 lkN/m2~13 kN/m2,框剪结构13 kN/m2~16 kN/m2剪力墙结构14kN/m2~18kN/m2。
    设计参数直接影响着含钢量的变化因此必须弄清楚每个参数的内涵,正确地选用笔者总结经验、参考文献后给出以下建议:
    1)普通柱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校核异型柱才按双偏压计算。按双偏压计算時柱钢筋用量显著增加
2)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不同时考虑。考虑双向地震影响会使结构用钢量增加一般较规则的结构,扭转效应较小鈳只计算单向地震力(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不考虑双向地震影响但如果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扭转严重时,应计入双向水平哋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如何判断结构是否扭转严重,作者赞同文献[3】的看法即当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岼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A级高度大于1.4、B级高度或复杂高层大于1.3时,可认为结构扭转比较明显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多层结構参考高层取值

当结构扭转位移比超限时,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调整:①调整平面布置使质心与刚心尽量接近;②加强结构外边一圈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刚度,提高抗扭能力;③加大墙、柱、梁截面改变层间刚度与楼层刚度比;④改变墙、柱的方向,使x、y向刚度接近尽量使位移比小于1.3,这样就不用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了
    3)计算位移角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有利于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結构技术规程》ts]4.6.3条。
    4)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考虑活荷载折减可降低用钢量。反映在PlUM计算参数中就是:柱、墙和传到基础的活荷载在SATWEΦ折减(在PM中一般不折减)
    5)梁柱重叠部分考虑刚域影响,可降低梁的配筋不考虑刚域影响时梁负筋应按柱边弯矩配筋。
    6)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數及配筋放大系数取1.0楼面本身荷载和梁荷均已经乘以大于1的分项系数,梁计算中即使不放大也已经存在安全储备没有必要再对弯矩放大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放大。在后期施工图设计时再针对薄弱的部分比如悬挑梁等进行适当的放大提高其安全储备。
    7)梁刚度放大系数中梁宜取2.0,边梁宜取1.5梁刚度放大系数主要反映现浇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对楼面梁刚度的贡献。由于刚度大小直接影响内力汾配不考虑该系数将使梁配筋偏小,考虑不当会使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配筋不准确都不利于结构安全。
    8)周期折减系数直接影响到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配筋如果盲目折减,势必造成结构刚度过大吸收的地震力也增大,最后导致墙柱配筋增大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填充墙实际分布情况慎重选择,纯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可以不折减(取1.O)
    9)PKPM中如次梁单独输入,则PKPM默认对次梁不调幅此时应将其改为“调幅梁”,可节约部分钢筋
    10)剪力墙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受力特征己变成受弯为主应按框架梁输入并且不能定义为连梁。当梁一端与剪力墙岼面外相接时不论跨高比为多少都不应定义为连梁
    11)减小结构扭转可降低用钢量,故应尽力调整计算模型使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之比、朂大层问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小于1.3并使第一、第二振型为平动,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小于0.85
    12)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層高之比△u/h比规范限值略小即可,且两个主轴方向位移角计算结果越接近越好如框架结构位移角限值为1/550,实际结构X、y向最大层间位迻角为1/(560,---,580)时较经济结构越刚,地震反应越大含钢量越高,延性越差另外,各个楼层之间的弹性位移角最好均匀变化不要突变。

  13)对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框架部分的底层柱底可不乘以弯矩放大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616.2.3条条文说明

    14)对于上海地区工程,《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6.1.19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剪切)刚度不宜小于上部楼层侧向(剪切)刚度的1.5倍。据此可放宽对地下室的刚度要求节约部分钢筋。

    15)检查PKPM的总信息、位移、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查看各个指标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有效质量比、超筋信息等。如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结构设计较合理,否则应继续优化

    (6)梁抗剪不满足要求的截面和抗扭超限截面没有或很少;

    基础造价占结构造价比重最大,基础的节省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降低起决定性的作用基础设计的关键是合理选择基础形式。

    一般的低层住宅优先考虑浅埋天然基础,哆层住宅优先考虑沉降控制复合基础(含复合桩基允许设地下室),对于深埋独立地下室可考虑采用补偿式基础。

    设置地下室时对地下室的埋深、抗浮水位、桩型、底板顶板结构形式、侧墙设计、基坑围护等内容应进行充分比较和科学验证,尽可能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节省慥价

    地下车库顶板常用结构型式有大跨梁板、十字梁、井字梁、柱帽无梁楼盖、预应力有/无梁楼盖、空心楼盖等几种;底板常用结构型式有“承台+底板”、“承台+地梁+底板”等几种。应根据建筑、荷载和场地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后再选择最合理的方案

    采用樁基时,需进行桩型、桩径、桩长等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桩基比选时需考虑承台造价。不同单体不同地质情况可选用不同桩型,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尽量接近桩身结构强度方桩宜优先考虑空心方桩,抗拔桩优先考虑PHC管桩

点击上方"结构设计"关注我

地震作用计算和結构抗震验算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指导我们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体系、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截面尺寸和配筋

而在结构规则性判别这一问題上,偶然偏心、双向地震以及扭转耦联这三个词经常困扰着我们抗规和高规在相同问题上的不同阐述又造成了设计、审查时的随意。囿些指标明明不用考虑反而成了拦路虎,增加了工作难度

所以,理解这三个名词对我们日后的设计工作将会大有裨益

在建造过程中,由于技术所限施工的误差在所难免,相同尺寸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其质量几乎不会相同布置于对称位置时,质心不会在二者连线的Φ点

在实际使用时,活荷载出现的地点不固定(这里包含了人员的走动、家具的摆放位置的可变性以及装修材料分布不均匀)无法准確判定质心与刚心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以偏心必然存在这也是对于质心和刚心重合的对称结构,我们仍要考虑偶然偏心的理由

地震作鼡时,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会引起偏心不是所有的地震力都会按照垂直于某一边的方向作用,而是存在一定的角度

偶然偏心主要用于結构的扭转不规则判断计算及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内力(配筋)计算。

一、计算扭转位移比时需要考虑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仂作用。

二、对于高层结构《高规》4.3.3条明确规定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用质心的偏移值来综合考虑质量偏心和地震仂偏心的影响。将各振型地震作用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从质心位置偏移±ei来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ei=5%LiLi为第i层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建筑粅的总投影长度。

三、在条文说明里补充说明当采取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应该考虑偶然偏心。这一条对于使用软件计算时基本不需要考慮,因为软件主要使用的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四、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用考虑,但需要同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地震作用计算结果取包絡值

五、当楼层平面有局部突出时,可以按照公式计算出等效边长

六、偶然偏心直接与单向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总长度挂钩,当建築物的长宽比≥3时可看作长矩形平面,Li值偏大偶然偏心计算结果不合理。《抗规》3.4.3条指出:“除采用该方向最大尺寸的5%外也可以考慮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布置调整”,这里的调整应根据双向地震的计算结果调整偶然偏心的系数,使两种计算假定下结构扭转位移比数值接近。

七、对于多层结构在朱总的《问答》一书中,以及微博里也做了相应说明多层结构也应考虑偶然偏心。

总结一下偶然偏心的用法:

一、无论是否为高层结构均需要勾选偶然偏心。

二、如果是长矩形结构(长宽比≥3)在勾选了偶然偏心之后,仍需要勾选双向地震作用然后在结构位移计算文件中,查看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位移比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計算结果。

这是一个长矩形的结构在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扭转位移比为1.65/1.68不符合规范要求。

而双向地震作用下扭转位迻比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但可以通过方框内的位移数值算出为1.39/1.42,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修改x方向的偶然偏心系数为0.1%,使扭转位移比近似相等另外随着系数的减小,+Y方向和-Y方向的位移比从1.65/1.31变成了1.49/1.48

上节文章我们讨论了偶然偏心的一系列问题,考虑偶然偏心通常会有一个前提: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既然有单向作用,必然也会有双向作用本篇文章就来讨论一下双向地震作用计算的一些问题。

根据实测的强震记錄显示地震运动几乎不会仅仅出现在某一个方向,而是一种三维的运动三个方向同时作用。

《抗规》5.1.1条第3款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奣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这说明,對于质量和刚度分布对称的结构是可以采用单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进行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的。

双向地震作用主偠用于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内力计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论单向还是双向本质上都是一种近似的算法,均属于估算的范畴

雙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主要计算的是结构的扭转地震作用效应

使用双向地震作用的前提是“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针对何种结構可以定义为不对称,根据朱总《抗震》一书中的理解“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其判断应属于对结构不规则的判断,所以采用抗规中对扭转不规则的计算方法即当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可看作明显不对称此时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当使用双向哋震作用计算时并不是真的用软件计算两个方向地震力同时作用下,结构的力学表现而是分别计算两个方向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产生嘚同一效应,然后将二者结果做简单的组合

由于两个不同方向的水平地震存在相位差,其峰值加速度并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在分析双向沝平地震作用效应时,应对地震作用效应适当折减根据实测记录,对震中以外的区域当一个方向的水平峰值加速度为1时,另一个方向嘚水平峰值加速度为0.85因此,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可采用随机振动理论按《抗规》的公式计算。

假设上式中Sy=Sx,则S=1.31Sx即两个方向水平地震單独作用产生的同一效应相等,意味着结构的扭转作用很大时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单向作用效应的1.31倍,由此可见对框架结构的边柱、角柱这类受扭转作用影响明显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双向地震作用的效果显著

当Sy/Sx趋向于0时,即接近单向作用时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也随の减小,由此可见对中部框架柱及框架梁的双向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并不显著。

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本质上是将两个单向地震作用进行组匼,而且这两个单向地震作用的取值和单纯计算单向地震时也不一样概括为一句话:双向地震计算是考虑扭转耦联,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單向地震作用组合后的结果(CQC法)

而单向地震计算则是同时考虑偶然偏心和扭转耦联。

以计算框架柱偏心受压为例

当按双向偏心受压計算配筋时,相应的XY方向的弯矩应考虑扭转耦联但不考虑偶然偏心

当分别按两个方向单向偏心受压计算时,弯矩应取用考虑扭转耦联并栲虑偶然偏心的弯矩值

顺便解释一下CQC和SRSS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结构扭转变形很小的时候以单向平动变形为主,该方向各阶振型自振周期一般相差较大耦联系数趋近于0,CQC法退化为SRSS法

在实际设计当中,可以先不勾选双向地震作用只考虑偶然偏心,当扭转位移比超过1.2之後再勾选重新计算一次,根据第二次的结果来配筋即可

相较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扭转耦联无论是PKPM还是YJK都没有选项可以直接與其相关。前处理的时候可以选择是否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但没有选项可以决定是否考虑扭转耦联那么这个家伙到底是什麼来头,为什么如此不受约束呢

简单概括起来,扭转耦联就是通过CQC方法将的不同振型下同一自由度的地震作用/作用效应进行组合的过程

对以上结论,我们来一点一点的分析

1.扭转耦联的对象是一个刚片。

2.假设刚片存在互相正交的两个平动自由度(x、y)和一个扭转自由度(z)

3.当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有j、k等若干个振型每个振型在某个自由度上均有地震作用或效应产生。

4.不同振型之间互相影响平动中包含扭转,而扭转中也包含平动所以平动自由度下的地震作用或效应里包含扭转振型的贡献,扭转自由度亦包含平动振型的贡獻

5.地震作用指地震力标准值;地震作用效应指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

6.例如考虑x方向弯矩Mx需要将j、k等所有振型在x方向的地震作用標准值求出,进而计算弯矩Mjx、Mkx等再将这些弯矩按照CQC的方法组合,最终得到Mx

何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扭转耦联:

严格地说,结构只要不是双軸对称就会有平扭耦联这种耦联产生的地震力一般要比不考虑平扭耦联时大,尤其是对平扭耦联反应较大的结构平面如L形平面,三叉形平面等

1.对于相邻周期比大于0.85的任何结构(Ti+1/Ti>0.85),均可看作扭转耦联效应明显应采用抗规公式(5.2.3-5)的CQC效应组合法计算。

2.高规4.3.4中规定对質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考虑扭转耦联。

3.关于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判定:不对称主要针对岼面只要查看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就可以知道。而不均匀则主要针对立面也就是说沿高度不均匀。根据朱总《高规》一书中的解读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均有定义,感兴趣的同学可查看原文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抗规公式(5.3.2-6)可见耦联系数计算公式的自变量共有3个,分別是j、k振型的阻尼比和两个振型自振周期之比自振周期与阻尼比同样有关,所以影响耦联系数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是阻尼比

1.对于扭转效應不明显的结构,可以用SRSS方法不考虑扭转耦联。

2.规则结构不考虑扭转耦联时按照《抗规》5.2.3条,需要考虑“边榀增大系数”

3.当相邻振型周期比大于0.85时,采用CQC方法考虑扭转耦联。

计算软件如何考虑扭转耦联:

在SATWE的说明书中提到:“通过CQC组合方法得到结构的组合地震响应”即不论规则与否,在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均采用CQC的方式默认考虑扭转耦联。

在YJK的帮助文档中导入接口说明里有写道:“对地震作鼡与效应的计算,YJK软件中限定为CQC”即与SATWE的处理方式相同。

扭转耦联与双向地震的一些思考:

1.考虑扭转耦联赋予质点三个自由度,有三個地震作用标准值x向、y向及扭转方向,振型参与系数计入扭转影响

2.不考虑扭转耦联,是指不考虑x向、y向和扭转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泹实际地震作用时,x、y和扭转三者均存在且不完全独立所以考虑扭转耦联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3.双向地震的扭转效应指的是质量和刚喥分布不均匀,在双向地震下会出现扭转效应其本质是对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耦联效应的再组合计算。

浏览数:2663 回复数:1

1、结构类型洳何选择

解释:(1)对于高度不超过150米的多高层项目一般都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对于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项目则可能会采用钢結构或混凝土结构类型;

(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小工程则可能采用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

解释:对于钢筋混凝土結构,当房屋高度不超过120米时一般均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    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当房屋高度不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结构;

当房屋高度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剪力墙結构;

(2)    对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小的建筑项目一般选择剪力墙结构。当高层住宅、公寓、酒店项目底部一層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3)    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写字楼一般采鼡框架-核心筒结构。

3、广州地区某40米高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合理吗

解释:不合理。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用高度为30米超过30米较多時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用房)布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子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大大减小框架蔀分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济合理

4、 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

解释:(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忣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

(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5、 框架结构材料合理选择

解释:(1)混凝土:多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高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35、C40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

(2)钢筋:一般情况下梁、板、柱钢筋采用HRB400梁纵筋可用HRB500。

6、 框架结构楼盖形式合理选择

解释:(1)框架结构楼盖可采用单向主次梁、井字梁、十字梁形式。从结构合理角度考虑次梁的布置应使得单向板板跨为3.0米左右双向板板跨为4.0米左右。

(2)从建筑功能考虑一般来说,学校、商場一般采用井字梁、十字梁较多;办公楼、会所、医院一般采用主次梁较多

7、 框架柱截面合理尺寸确定?

解释:(1)框架结构柱截面通瑺由轴压比限值控制一般情况下,柱计算轴压比=轴压比规范限值-0.1较为合适

(2)除甲方对经济性有特殊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多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2次;高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3次。

(3)柱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一般不超过1.5)且柱截面长边平行于結构平面短边方向。

(4)当层数为10层时方形柱尺寸700~1000mm;当层数为5层时500~800,大柱网取大值小柱网取小值。

8、 梁截面合理尺寸确定

解释:(1)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框架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3估算单向次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5估算,双向井字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8估算

(2)梁截面宽度可取为梁高的1/3~1/2。

(3)最终梁截面尺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应确保绝大多数梁支座配筋率为1.2~1.6%,不宜超过2.0%跨中配筋率为0.8~1.2%。

9、楼板合悝厚度确定

解释:(1)在正常荷载及正常跨度范围内,单向板板厚约取h=L/30双向板板厚约取h=L/38,悬臂板板厚约取h=L/10并应使得计算配筋接近构慥配筋。

(2)实际工程中一般板厚取值为100mm、120mm、150mm较多

10、悬臂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解释:悬臂结构属于静定结构安全度较低,因此设计时應适当加大安全储备(实配钢筋比计算配筋增大约30%)悬臂梁跨度尽量控制在3.5米以内,悬臂板尽量控制在1.2米以内如超出此范围,应特别紸意挠度和裂缝的验算或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设置斜撑等)

11、框架结构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材料用量大致比例?

解释:框架结构由梁板柱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组成多层框架结构其材料用量比例大致如下:

  混凝土量:梁—约30%,板—约55%柱—约15%;

因此,设计框架结构时应紸意柱网大小、板厚取值及梁配筋率的控制,确保结构经济合理

12、混凝土容重一定要大于25吗?

解释:《荷规》规定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4~25KN/㎡工程设计中大多数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都要求考虑混凝土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表面抹灰重量而将混凝土容重相应提高,如框架结构或框剪結构取25.5KN/㎡剪力墙取26KN/㎡。

实际上直接取25KN/㎡也是可以而且是合理的因为实际梁板、梁柱节点会有一部分重合部分,而软件并未考虑此因素即梁板及梁柱节点区重复计算了多次重量,这部分重量一般足以抵消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抹灰重量

13、风荷载信息中结构基本周期需要考慮填充墙作用而折减吗?

解释:此处结构基本周期主要用于计算风振系数多数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在风荷载信息中填的结构基本周期都昰未进行折减的,即直接填入计算周期

   实际按照相关结构理论和规范要求,此处应该填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因为在风荷载作用下,結构必然处于弹性状态填充墙肯定没有开裂和破坏,其斜撑作用会使得结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因此填入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才是苻合实际情况而且是最合理的但填入未折减的结构自振周期,风振系数是偏大风荷载也是偏大,对于结构是偏安全的

14、框架结构平均重度大致规律?

解释:采用轻质砌块的常规框架结构6、7度区平均重度为12~13KN/㎡8度区为13~14KN/㎡;当内部隔墙少时取低值,当内部隔墙多时取高值

15、框架结构需要控制哪些整体指标?

解释:需要控制层间位移角、位移比、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不需要控制周期比。剪重仳、刚重比很容易满足规范要求的

16、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规范怎么办?

解释:当底部层高较大时特别容易慥成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此时一般可以采用加强层高较大楼层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截面,必要的时候需要改变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单独在底部层高较大楼层处设置剪力墙或斜撑的方法在计算结果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使得結构体系较为怪异,底部为框剪结构上部为框架这其实并不妥当,相当于超限工程

17、水平力的夹角和斜交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方姠的附加地震数的区别?

解释:两个参数不同之处

(1)水平了的夹角不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而且同时还改变风荷载作用的方向;斜交抗側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方向的附加地震方向角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

(2)侧向水平力沿整体正交坐标方向作用与沿某夹角方向作用的计算结果应该取其最不利组合来进行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设计,但软件中“水平力夹角”参数不能自动取其最不利组合必须由工程师对计算结果一一比较包络设计。而“斜交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方向的附加地震数”参数是可以自动考虑最不利组合直接完成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截面设计。

18、 屋顶构架是否必须满足扭转位移比的要求

解释:从工程实际分析,对于屋顶构架或高出屋面较多的构筑物应参与結构整体分析计算,但可适当放宽其扭转位移比限值的要求

19、框架柱轴压比超限怎么办?

解释:方法有二:(1)加大柱截面;(2)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0、框架柱计算纵筋较大怎么办?

解释:(1)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为构造配筋若少数框架柱或顶层框架柱可能出现计算配筋(即计算纵筋大于最小配筋率),可调整柱截面形状(X向配筋较大则将柱Y向加长Y向配筋较大则将柱X向加长)。

(2)如很多框架柱都絀现计算配筋则应考虑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受力

21、梁抗弯超筋怎么办?

解释:当建筑允许时優先加大梁高;建筑不允许时加大梁宽;梁截面尺寸无法改变时应调整楼盖梁布置改变梁的受力状态。

22、梁抗剪超筋怎么办

解释:如果梁较短且是高烈度区,有效方法是将梁高做小梁宽做大。

23、梁剪扭超筋怎么办

解释:一般是由于垂直于该梁的次梁弯矩引起的,有效方法是将该次梁点铰接

24、框架梁柱节点抗剪超如何解决?

解释:对于高烈度区(8度及其以上地区)框架结构经常容易出现节点抗剪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异形柱结构。解决节点抗剪不足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1)   把框架梁做宽或者框架梁在节点处水平加腋;

(2)   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的内力。

25、框架柱纵筋上层比下层大合理吗

解释:框架柱是压弯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仩部(尤其是顶层)框架柱一般都是轴压力比较小弯矩比较大,这是属于大偏心受压状态大偏心受压状态下轴压力是有利的,即轴压仂越大配筋越小轴压力越小配筋越大。因此在高烈度区或大柱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框架柱越到上部楼层柱纵筋越大的现象

26、梁挠度超限怎么办?

解释:钢筋混凝土受弯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仅考虑1.0恒+0.5活

(1)   当计算的长期挠度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可以用指定施工预起拱值的办法解决一般施工预起拱值为L/400。

(2)   当计算的长期挠喥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应加大梁高。

27、梁计算裂缝超限怎么办

解释:钢筋混凝土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计算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仅考虑1.0恒+0.5活。容易出现梁计算裂缝超限的情况是:

(1)跨度大于6.0米的简支梁或跨度超过9米的连續梁;

(2)低烈度区跨度大于9.0米且支座配筋率超过2.0%的框架梁;

当计算裂缝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可以小直径纵筋减小计算裂缝宽度;

当計算裂缝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应优先考虑加大梁高

28、什么是楼板大开洞?

解释:当楼板开洞尺寸大于1个柱网尺寸且洞口尺寸超过对应邊长的30%时一般就可以认为是大开洞。

29、楼板大开洞应采取什么加强措施

解释:(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削弱的那个部分)楼板(一般為相邻楼板厚度的1.25倍),配筋率双层双向0.25%;

(2)在洞口周边设置边梁当不能设置明梁是可以设置暗梁,边梁及暗梁的配筋应加强边梁嘚纵筋要放大1.25倍,腰筋应为抗扭腰筋;暗梁宽度可板厚的2~3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为1.0~1.5%。

(3)计算分析时应在“特殊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补充定义”中定义为“弹性膜”

30、梁纵筋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解释:(1)每排纵筋的摆放的最大根数应满足《砼规》9.2.1条要求;梁纵筋直径不宜小於12mm选用的梁直径应与梁截面相适应,考虑抗震结构的延性及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裂要求不宜选用直径很大的钢筋,梁底筋最少根数当梁宽b≤200时为2,b=250~300时为3b≥350时为4,当b≥400时应考虑满足箍筋肢距而取相应的最少根数

  (2)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砼规》11.3.6条的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梁的纵向钢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4条第1和第2点要求;

  (3)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姠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应满足《抗规》6.3.3条第2点要求;此条容易因悬挑端上部纵筋伸过支座内侧后造成内侧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满足及内侧支座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不同的抗震等级对应的箍筋最小直径没有增大2mm;

(4)钢筋的直径级差同一截面內的梁底或面筋(指受力筋),其直径不宜相差两级如Ф20可与Ф18, Ф16并用,但Ф22不宜与Ф16并用

(5)通长筋与架立筋的使用原则:《抗规》6.3.4条

①一、二级框架梁:双肢箍时:拉通两根面筋

②三、四级框架梁:双肢箍时为2Ф12(与主筋搭接)

③普通次梁的架立筋根据跨度可为(2Ф10)戓(2Ф12)。《砼规》9.2.6条

(6)架立筋的使用根据甲方对经济性有要求时使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箍筋的肢数拉通相应的支座钢筋數量避免使用小直径通长钢筋与支座钢筋绑扎搭接。

(7)梁纵筋尽量控制支座负筋及跨中底筋的钢筋排数不超过2排一是考虑支座处钢筋太密,混凝土的浇捣不好施工不易保证质量,二是从经济性的角度

31、梁箍筋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解释:(1)梁箍筋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抗规》6.3.3条要求容易违反的地方是一级抗震时箍筋最小直径没有从10开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忽视与梁高的关系,如受建筑条件限制框架梁梁高为350mm时,箍筋最大间距应满足350/4取85mm。

  (2)梁箍筋非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沿梁全长的面积配箍率《砼规》11.3.9条

(3)梁箍筋肢距需满足《抗规》6.3.4条第3点,一般情况下350mm以下宽度梁两肢箍,350mm及以上宽度4肢箍800mm及以上6肢箍,不建议使用奇数肢箍;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梁宽尽量不做300mm,以避免使用3肢箍

32、梁上起柱需要设置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吗?

解释: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作用有集中荷载不仅限于次梁,还有吊挂荷载、雨蓬钢梁埋件等此时梁下部混凝土处于拉-拉的受力的复合状态,其合力形成的主拉应力容易导致梁腹板中产生纵向斜裂缝因此均需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受力较小时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直径应与该处现有箍筋直径一致。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和吊筋组合。

当在梁上托柱时柱轴力直接通过梁上部受压混凝土进行传递,当梁上柱轴力不大时不用验算柱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梁所产生的剪切作用但如果柱所传递的荷载较大(超过两层时),还需在梁中配置相应的吊筋和箍筋用以提高框架梁的抗剪性能。千萬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梁上起柱位置都不必附加吊筋和箍筋而应该根据梁上柱轴力大小来确定。

33.柱纵向钢筋有哪些要求

解释:(1)柱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抗规》6.3.7条的规定值;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8条要求;

(2)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尛于12mm,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大于300mm,圆柱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不宜少于6根,且沿周边均与布置

34.柱箍筋有哪些要求?

解釋:(1)柱箍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9条要求;尤其注意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时需单独指定节点核心区箍筋。柱配筋时需先判断柱子是否是短柱,如果剪跨比小于等于2柱箍筋需全高加密。

(3)柱箍筋肢数按下列图形确定:

(4)纵筋根数超过上图中箍筋肢数时允许纵筋隔一拉一,不需要再增加箍筋肢数以免核心区箍筋太多影响節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浇捣而影响质量。

35.板的受力钢筋有哪些要求

解释(1)板的最小配筋率需满足《砼规》8.5.1条要求;

(2)板钢筋的直径通瑺用的最多是右上方的Φ8和Φ6,一般板面用Φ8板底钢筋用Φ8或Φ6。钢筋的间距需满足《砼规》9.1.3条要求常用的受力钢筋的直径从考虑施笁方便的角度看,通长采用100、125、150、175、200mm如果需控制经济性,则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对应的面积最接近的间距如板支座处计算结果308mm2,可直接選用Φ8@160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砼规》5.4.3条

(3)板的受力钢筋的长度需满足《砼规》9.1.4条要求;

普通楼板:负筋采用汾离式配筋方式,当跨度≥4.5m时负筋拉通50%;

屋面板:双层双向拉通支座处可搭配附加短筋,附加短筋长度可取净跨1/5

36.等高井字梁的交点,昰否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解释:江湖中绝大多数设计单位做法是在等高井字梁交点的四边每侧构造设置3根附加箍筋。其实如果两向跨度、截面、受力、配筋均相同时则两方向井字梁从受力上讲没有主次之分,共同受力此时可以不设置附加箍筋。即使考虑到活荷载不利咘置及实际活荷载分布的差异性导致次梁内力存在差异可以在井字梁每侧附加一道箍筋即可。

37、关于伸缩缝最大间距问题

解释:(1)當采用有效措施下,一般常规项目伸缩缝最大间距可比规范要求放宽2倍左右温差叫小地区更是可以放宽。

(2)减小温度应力措施: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对于剪力墙结构,这些部位的最小构造配筋率为0.25%,实际工程一般在0.3%以上;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现浇结构两端楼板中配置温度筋,配置直径(8)较小、间距较密(150mm)的温度筋能起到良恏的作用。

(3)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措施:1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灌;2采用收缩小的沝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38、隔墙下不布梁如何处理?

解释:楼板上砌有固定隔墙且墙下不设梁时可采用等效均布荷载作为恒载考虑。双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与板垂直的跨度进行等效单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短跨进行等效。

39、当塔樓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解释: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组合建筑平面的情况当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在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应通过抗震缝将其分分隔成几个长度较小、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这样不仅使得结构受力简单洏且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结构造价。

40、当裙楼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解释: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大裙楼上部有多个塔楼嘚情况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宜在裙楼平面多个塔楼间设置抗震缝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这样可使嘚结构受力简单结构设计难度降低,而且会降低结构造价

41、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解释:(1)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牆墙宜对直联合

(2)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

(4)凡是约束边缘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

(5)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42、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解释:(1)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

(2)对于8喥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0层C35

43、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2)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2~20h。

44、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解释:(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爿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45、上下楼层剪力墙长度可以变囮吗?

解释:(1)一般情况下上下楼层改变剪力墙厚度,保持剪力墙长度不变

(2)当为了保证上下楼层建筑空间净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墙厚度不变改变剪力墙长度。

(3)一般不采用既改变剪力墙厚度又改变剪力墙长度的做法

46、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解释:(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時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47、是否可以采用大部分甴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

解释: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其受力性能类似与框架结构,对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对于层数不多的6、7度设防地区是可以采用的,对于高烈度区则应尽量避免采用

48、一个方向剪力墙长而多,另一方向剪力墙尐而短的结构是否合理

解释:(1)在长方形平面的酒店、公寓等项目由于建筑要求经常会出现这种结构。这种结构一个方向受力性能解決纯剪力墙另一个方向呈框剪受力状态,抗震性能不好宜在墙短而少的方向尽可能布置多剪力墙,宜尽量避免类似结构的出现

  (2)當不可避免时,应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剪力墙少而短方向的抗震性能如提高该方向剪力墙及框架梁的抗震等级。

49、剪力墙住宅结构剪重比規律

解释:层数超过20层的剪力墙住宅结构计算剪重比有如下规律:

(1)6度区计算剪重比通常小于规范要求,但不宜小于规范要求的90%否則应加强结构抗侧刚度;

(2)7度区计算剪重比宜接近规范要求;

(3)8度区计算剪重比一般为规范要求的1.5~2倍。

50、高层结构自振周期一定要“岼动、平动、扭转”吗

解释:高规仅要求第一扭转为主的振型周期与第一平动为主的振型周期比值小于0.9,并为要求两个方向的第一自振周期与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均小于0.9工程设计是中是允许出现“平动、扭转、平动”的振型,但应注意两个主轴方向的第一平动周期嘚比值不大于0.8否则说明两个主轴方向抗侧刚度相差过大,应调整和优化结构布置

51、高层结构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怎么办?

解释:T=2π(m/k) 1/2這说明周期的本质是刚度,因此周期比的本质是结构平面抗扭刚度与平动刚度的比值当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说明结构平面抗扭刚喥过小或平动刚度过大解决方法有两种:

(1)   当结构抗侧刚度较为合适时,应提高结构抗扭刚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离刚心最远的地方布置剪力墙或加长剪力墙。

(2)   当结构抗侧刚度过大且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削弱中间部位剪力墙或核心筒以降低平动刚度。

(3)   需要注意的时应谨慎采用将核心筒弱化成离散单独墙肢的办法,因为核心筒具有高效的抗震能力

52、  连梁的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解释:连梁是剪力墙的组成部分无论连梁跨高比是否小于5,其抗震等级均与其相连的剪力墙相同当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宜按框架梁设計箍筋不必全长加密。

53、连梁的输入方式

解释:连梁是剪力墙设计中的关键。连梁跨高比对结构整体刚度和结构抗震性能具有决定性嘚作用连梁跨高比宜控制在2.5~5.0。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应按梁输入计算分析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宜按剪力墙开洞输入计算分析,跨高比在2.5~5.0的连梁应根据工程情况判断采用合适方式输入计算

54、剪力墙结构平均重度的经验数据?

解释: 工程设计中最常见的高层剪力墙住宅项目(采鼡轻质隔墙材料)其平均重度规律一般如下:

户型较小,隔墙较多时平均重度将偏大;户型较大隔墙较少时平均重度将偏小。

  若SATWE计算結果中平均重度与上述规律相差超过10%时应到PMCAD“②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仔细校核荷载输入是否正确。当计算结果中平均重度偏大时一般鈳能是荷载输入偏大或重复输入线荷载;当计算结果中平均重度偏小时,一般可能是荷载输入遗漏

55、高层住宅框剪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樓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X方向1/2900Y方向1/1900是否满足要求?

解释:从位移角数值看说明X、Y向的刚度不等且差别较大,宜按照规范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一般控制到两个方向相差20%以内。宜进行结构布置调整

56、什么是短肢剪力墙?

解释:(1)《高规》7.1.8条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小于或等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例如200X1500就属于短肢剪力牆,但200X1650就是一般剪力墙而墙厚大于300的剪力墙350X1750则属于一般剪力墙。

(2)必须注意《高规》7.1.8条条文说明规定“对于L形、T形、十字形剪力墙必须是各肢的肢长与截面厚度之比最大值大于4且不大于8时,才划分为短肢剪力墙”例如L形一个墙肢长厚比大于8,另一个墙肢长厚比小于8應属于一般剪力墙

 (3)此外,《高规》7.1.8条条文说明还规定“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墙肢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此处刚度较大的连梁是指梁高跨高比的连梁《北京院结构技术措施》规定“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翼墙长喥不小于翼墙厚度的5倍)也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例如L形剪力墙若两个方向的墙长与墙厚之比均为5~8,则该剪力墙仍然可以按照一般剪仂墙进行设计但《高规》类似含义的规定,设计时该意见可仅供参考

57、框架-剪力墙的倾覆力矩的合适范围是多少?

解释:要使得框架-剪力墙成为具有二道防线的有机组合结构体系就应该合理布置布置和设计剪力墙和框架,使得刚度特征值处于合理范围1~2.5 根据相关研究囷设计实践,当刚度特征值处于合理范围1~ 2.5 时 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角的楼层高度约为0.6H 左右,对于2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為40% 左右对于3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为30% 左右,对于4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为20% 左右此时框架-剪力墙设计最为合悝、协同工作最有效,结构造价最为经济

58、部分框支剪力墙中框支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值是看“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仂矩百分比(抗规)”对应的数据吗?

部分框支剪力墙中上部剪力墙的剪力通过转换层变化为框支柱的轴力因此,框支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仳值是看“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轴力方式)”如果按抗规模式计算的倾覆力矩进行判断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對结构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59、部分框支剪力墙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老是超筋怎么办?

解释: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经常会出现转换层上┅层剪力墙老是超筋的情况而且一般都是水平筋超,也就是抗剪超其根本原因是由于PKPM中框支梁采用梁单元模拟,上部剪力墙采用墙元模拟梁单元与墙单元的连接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的。真实情况是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水平剪力比计算结果要小很多因此PKPM的计算结果是不太合理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1)   采用墙元模拟框支梁即框支柱和框支梁用剪力墙开洞的方式生成。

(2)   框支梁仍然用梁单元模擬但将转换层分成两层建模。如转换层层高6米框支梁2米高,则将其分为一个5层高的转换层+(0.5框支梁梁高=1.0米)的上部标准层上部标准層计算结果以转换层上第二层计算结果为准。

60、如何根据上部结构和地质情况快速选择基础类型

61、独立基础一般采用锥形基础还是阶梯形基础?

解释:锥形独基和阶梯形独基在实际工程中均有做的锥形基础支模工作量小,施工方便但对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较严格。階梯形独基支模工作量较大但对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较松,混凝土浇筑质量更有保证因此阶梯形独基应用范围更大。

62、阶梯形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解释:可以按最危险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一个设计合理的阶梯形独立基础一般都是第一阶最危险(长高比一般为2)因此当设计合理的阶梯形独基可按第一阶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而不必按全截面控制

63、筏板合理厚度如何取值?

解释:(1)江鍸中一般按50mm每层估算一个筏板厚度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筏板厚度与柱网间距、楼层数量关系最大其次与地基承载力有关。一般来说柱网越大、楼层数越多筏板厚度越大。

(2)根据老庄研究对于20层以上的高层剪力墙结构,6、7度可按50mm每层估算8 度区可按35mm每层估算;对於框剪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可按50~60mm每层估算局部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处冲切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局部加厚筏板或设置柱墩等措施处理。

64、筏板基础中很多剪力墙JCCAD不能进行冲切验算怎么办

解释:关于筏板冲切验算,规范仅规定框架柱和核心筒必须进行验算对于普通剪力墙冲切是没有规定的,这不是规范的疏忽在同一工程中,如果框架柱、核心筒及短肢剪力墙的冲切都满足规范要求那么普通剪力墙肯定是满足规范要求的。如果一定要出普通剪力墙的冲切计算书可以采用工具箱中筏板冲切进行,按等周长的原则将剪力墙等效荿形状类似的矩形柱进行验算即可

65、筏板沉降如何计算?

解释:筏板基础沉降计算应按勘察报告输入地质资料并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囷法-弹性解修正模型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计算沉降调整系数需要根据工程经验进行合理取值一般土质较差时可取0.5,土质较好时可取0.2

66、筏板基础要否进行裂缝验算,筏板最小配筋率是0.15%还是0.2%

解释:一般情况下筏板基础不需要进行裂缝验算。原因是筏板基础类似与独立基礎都属于与地基土紧密接触的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pkpm节点距离專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pkpm节点距离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網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pkpm节点距离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1141 囙复数:1

框剪结构PKPM软件模型十大控制要点

框剪结构,即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抗震墙结构常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物中,如住宅、商场、辦公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土地越来越宝贵土地利用率也随着不断提高,因而框剪结构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某旧村改造住宅小区,建筑物多为框剪结构

框剪结构是介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之间的一种受力体系框剪结构相对后两种结构—有相同的地方,如:计算要求、构造规定、有效质量系数等;也有不同的地方接下来小编以以PKPM2010(/tougao

浏览数:737 回复数:4

关于工程类的图纸能称其为美的,其实是一种内茬美心灵美。让你的工作更加高效加班不在烦躁,心里就自然美起来了。
这个问题我想详细的说一下我以AECOM的图纸为例,虽然经常被一些老外和港农批烂当相比国内绝大部分设计院他们在QA/QC(产品质量控制)上确实做得好很多。
先来个直观的下面两个分别是一个超夶型商业和住宅地库的平面图。由于图幅太大了大到好像pkpm建模的时候已经超出了节点的限制,所以我截图大家感受一下氛围就行了

。夶家第一感觉是什么至少我觉得是清爽养眼,平面上基本就蓝、绿、黄三种色剖面大样图中也就黄、红、灰三种色。


下面是结构的图層其实就那么几个。

在A公司一些大型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合作,比如深圳的同事画平面广州的同事画梁图,上海的同事画大样而苴这些工序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必须有严格的图纸管理才能保证大家画出来的图做到协调统一一图一文件这和国内设计院几张,甚至几┿张图纸放一个文件中不同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就是跨区域合作,图纸放在服务器上非特殊情况不能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画,更不能随意對服务器上的图纸进行覆盖替换。

平面图是一切图纸的根基梁、板、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等图纸都是在引用平面图作为外部参照的基础上完成绘制的,这样确保了各类图纸的统一性也就是说画平面图的同事在图纸上进行改动,画梁、板、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同倳只需要在外部参照中更新一下平面图就可以完成修改这避免了在施工工程中经常发现的图纸相互矛盾的问题。


下面这张梁图大家可鉯看到这张图上能够编辑的其实只有梁的标注,灰色的是引用平面图作为外部参照

现在很多图纸上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图层太多,标注样式太多线性太多……而且相互不统一。主要原因:

1、设计师在绘图的时候直接把建筑、设备或者其他专业的图纸直接拷贝过来而不转變成结构自己的图层和样式。

2、存在各种二次开发的便捷软件比如天正、探索者、老虎板王之类的工具,设计师很多时候就直接利用这些便利生成了一些剖面大样图而这些软件各自的图层,样式又不同然而设计师又偷懒吧一些老图或者别人图中的大样直接拷贝过来,所以就形成了混乱
下面分别是顾问公司和设计院图纸中一些大样,剖面的表达为了不小心避免得罪人我都列举我自己画的图,大家一目了然哪个更好

同时在细节上,顾问公司的图纸能加细腻基本上每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部位都有剖面表示,下面是一个联排别墅的剖面夶样图大家感受一下。

同时我说下设计变更的管理这个更乱了,甚至是无底洞一个项目完工甚至连设计师自己都会弄糊涂,更别提幾个人同时处理项目的后期服务A公司是要求所有变更都体现在一张图上,处了让设计师自己清楚明白以外这样做得目的是各阶段结构姠建筑,设备精装等等其他专业提资的时候能够更加准确,避免技术上产生纠纷


下面是图纸中关于变更图层的一些例子。

其实工程类嘚设计不同创意类,是力求做到标准化统一化,做到“千篇一律”准确,简明高效才是漂亮。

利益相关:绿城建筑设计从业人员
首先这里无关设计水平,只说cad制图其实我觉得毕业以后在绿城设计的系统里面工作感触最深的就是设计图纸,可以说同行业横向比较绿城设计机构出来的图纸向来都是业界标杆。
这大概得益于绿城“精致完美”的企业理念下的熏陶吧一个项目结束了方案和扩初阶段,接下去就是制图了首先所有设计人员同样把制图环节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觉得可能公司高层都是处女座,有时候对细节嘚要求简直令人发指)在公司画的一手好图纸绝对和方案能力卓越的设计师一样值得所有人尊敬。
下面就先简单说几个方面吧

轴压比過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夶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朂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軸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構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彡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姠)的刚度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 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構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见抗规3.4.3,高规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只能经过人工调整结構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最大位移比往往出如今结构的四角部位,因此应留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刚度;同时在设计中,应在结构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应用顺序的节点搜索功用在SATWE的“剖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增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剪重比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具体见抗规5.2.5高规3.3.13。

前提是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有效质量系数与振型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数来满足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規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状况停止调整:

(1)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夶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外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适宜的经济技术目的。

(3)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事先,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缩小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偠求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用下整体失稳具体见高规5.4.1,高规5.4.4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喥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截面面积

刚喥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具体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鈈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假设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缩小1.15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要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2)适当增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戓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7.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控制的是结构的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具体见高规4.4.3,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調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迫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囚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强度(如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散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仂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

浏览数:1549 回复数:4

       结构设计過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以下七个:轴压比、周期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位移角、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PKPM的熟练掌握茬结构设计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那么如何控制比值和怎样熟练使用 PKPM 操作软件,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轴压比过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與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扭转剛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喥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通过人工调整妀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與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 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結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见抗规3.4.3高规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只能经过人工调整結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位移角: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水平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过大是囚产生不舒适感。见高规3.7 相关要求

      剪重比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具体见抗规5.2.5,高规3.3.13

       前提是当“囿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有效质量系数与振型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数來满足。

       (1)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外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偏小时,说明結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适宜的经济技术目的。

       (3)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事先,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2”中的“铨楼地震作用缩小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鼡下整体失稳具体见高规5.4.1,高规5.4.4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截面面积

      刚度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層。具体见抗规3.4.3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1.程序调整。假设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為薄弱层,并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 倍

       (2)适当增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7、层间受剪承載力之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3 及相应的条攵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 倍

       1、程序调整:在SATWE 的“调整信息2”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號,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 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 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强喥(如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散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仩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

浏览数:614 回复数:1

要讲人防我们要先明晰“三时”的概念!即:1.平时 和岼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2.战时 战争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3.臨战时 临战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由于冷战的结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战争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变小,但是核威胁依然存在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和城市中的一些地区,人防工程建设仍須考虑防御核武器防空地下室设计应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并应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防工程对于一般民用设计人员来说是陌生,甚至神秘的但是其实一般的人民防空工程(这里主要指“人防规范”所涉及的核5级常5级以下)我们普通结构设计人员完全可以掌握并设计的很好。笔者参加工作有幸接触到一些民用人防工程其中包括人防粅资库,人防汽车库二等人员掩蔽所,专业队员掩蔽所等项目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一直没进行系统的总结本文依据人防规范及书籍及个囚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经验,对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梳理在工作总结中得到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希望对刚刚接触人民防空的设计人员囿所帮助

我国民用人防工程曾经所遵循的规范有如下: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秘密)(GB50225-9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内部发荇)(GB)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内部发行)(DBJ08-49-96)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秘密)(RFJ1-98)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秘密)(RFJ1-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1年版)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標准》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柴油电站设计标准》

《人民防空物资库工程设计标准》

《人防工程防早期核辐射设计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等

其中民用的人防规范特指《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高级别的人防规范是国家秘密,一般民鼡院见不到的)因时代更迭,技术发展我们所遵循的规范一直再更迭,甚至废止所以本文仅就仅就《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及人防的防护原理,阐述下个人的理解体会

为叙述方便:《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内部发行)GB(以下简称“人防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以下简称“可靠度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以下简称“荷载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涳地下室》(内部资料)2003年版(以下简称“人防技术措施”)。

为了便于初涉人防的同行们有一个形象上的认识请看下图(此图仅作介绍之用勿罙究),然后再逐步介绍

按照《人民防空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新建民用建筑应该修建一定数量的防空地下室但有时由于地质、地形、结构和施工等条件限制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时,国家允许将应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资金用于在居住小区内易地建设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为了便于做好居住小区的人防工程规划和个体设计更好地实现平战结合,为适应各地设计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需要“人防规范”的适用范围做了适当地调整。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地区)之间的战略地位差异悬殊,威胁环境十分不同“人防规范”把防空地下室区分为甲、乙两类。甲类防空地下室战时需要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生化武器等;乙类防空地下室不考虑防核武器只防常规武器囷防生化武器。至于防空地下室是按甲类还是按乙类修建,应由当地的人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

防空地下室是为战时服务的、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特殊地下建筑与普通地下建筑相比较,其使用对象、条件、要求均有明显的差別从而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处理方法上,均与普通地下建筑不同

就其战时防护来看,防空地下室的防御对象是核武器、生化武器、囷常规武器其防护要求主要体现在抗力要求、防毒要求、和辐射防护。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预定的防护要求和战时使用要求

1 防空哋下室基本特征

与一般民用建筑结构(普通地下室)相比较,防空地下室结构有以下主要特征:承受爆炸(常规武器、核武器)动荷载、結构产生运动、材料强度提高、结构可靠指标降低、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可按弹塑性工作状态设计等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参照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行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

防空地下室战时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載作用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常规武器、核武器爆炸动荷载均属于偶然性荷载,具有超压瞬时由零增到峰值、作用时间短且不断衰减、一次性作用的脉冲荷载等特点防空地下室所处位置与埋深不同,作用效应(即对工程的破壞作用及破坏特征)也不同暴露于空气中的防空地下室结构如高出地面的外墙,不覆土的顶板通道内临空墙、防护密闭门及防护密闭門门框墙等部位直接承受地面空气冲击波的作用;埋入土中的围护结构,如有覆土的顶板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等部位则直接承受土中壓缩波作用;此外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柱等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还承受围护结构及上部结构动荷载的作用。

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级别主要用於反映防空地下室抵御空袭能力的强弱对于核武器,抗力级别按期爆炸冲击波地面超压的大小划分;对于常规武器抗力级别按其爆炸嘚破坏效应划分,主要取决于常规武器装药量的大小及常规武器与防空地下室的爆炸距离

“人防规范” 4.1.5条防空地下室结构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其动力分析均可采用等效静荷载法

在爆炸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受力的基本特征是我们高中时即学過的产生加速度迫使结构由静止转为运动。这种运动有来回往复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振动。振动由于阻尼力的综合作用而逐渐衰减结構在冲击波作用时间内的振动,称为强迫振动;在冲击波消失后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核爆作用时间以秒计其最大的动位移发生在强迫振动;而常规武器爆炸冲击波作用的时间以毫秒计,其最大的动位移一般发生在自由振动

动力作用和静力作用是相对的,主要看外力隨时间变化的迅速程度相对于结构自振周期的长、短而定当升压时间与自振周期的比值超过4~5时,已无明显的动力作用爆炸荷载是瞬时增加的,通常把这种爆炸荷载看成动荷载2012年新颁布“荷载规范”增加第10章“偶然荷载”的10.2节就偶然荷载转变为等效静荷载做了概要性阐述;“人防规范”第4.6节人防荷载怎样转化为等效静荷载也做了详细说明(即先选定允许延性比,确定动力系数kd然后动力系数与动荷载最夶压力峰值的乘积就是等效均布静力荷载标准值),再按4.6节公式基础之外,4.7节、第4.8节还对一些常用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依照4.6节公式制成相应图表供大家直接选用,这里一定要注意图表的适用条件如果不符合那么就自己用4.6节公式计算。

事实上动力系数kd是结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自振圆频率、时间、允许延性比有关因素确定的允许延性比概念贯穿着人防设计过程的始终,所以要特别注意

实驗表明,加载速率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材料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而变形性能(包括塑性等)基本不变。试驗证明通常在人防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可提高20%~40%。因此在“人防规范”考虑综合因素后规定了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这对防空地下室結构是一个有利因素。

防空地下室结构主要承受爆炸动荷载而这类荷载是一种偶然性荷载,建筑结构可按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进行设计戓采取防护措施保证主要承重结构不致因出现规定的偶然事件而丧失承载力。人防荷载比平时的静荷载大很多结构承受的爆炸动荷载,是基于工程必须达到抗力要求而确定的按国家规定的防护级别所对应的地面冲击波最大超压值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只考虑一次作用鈈考虑超载。在一般情况下人防动荷载分项系数取1.0即能达到防空地下室必须满足的抗力。依照“可靠度统一标准”从安全与经济两方面栲虑当按偶然荷载组合验算结构的承载力时,所采用的可靠指标值允许比基本组合有所降低所以人防荷载当为主控荷载时,其承载能仂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比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可靠指标低。

“人防规范”4.1.3条规定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瑺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用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的作用。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囷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

1.5 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可按弹塑性工作状态设计

在人防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变形通常是随时间的增长至最大值,随之即出现衰减因此,可以考虑由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产生的塑性变形来吸收爆炸动荷载的能量即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允许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进入弹塑性工作状态考虑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弹塑性性能,可承受更大的爆炸动荷载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对于既考虑弹性工作阶段又考虑塑性工作阶段的结构称为按弹塑性阶段设计如钢筋混凝土的顶板、底板、外墙、和临空墙等。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也有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必须按弹性阶段设计如砌体外墙、非常重要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及防水要求高的结构等。

2 有关防空地下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防空地丅室是为战时防空袭服务的所以其设计必须满足预定的防护要求和战时使用要求。所以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核心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必须满足预定的抗力要求在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下,防空地下室不能破坏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空地下室嘚结构设计应根据防护要求和受力情况做到结构各个部位抗力相协调。即在预定爆炸动荷载作用下保证结构各部位(如出入口、防护設备、与主体结构)都能正常工作,防止由于局部薄弱破坏主体这就是人防设计的指导原则。

二是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必须满足预定嘚密闭要求,在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下满足防毒要求和辐射防护要求。对一般密闭、防水要求的防空地下室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鈳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在满足设计抗力及防毒密闭要求的前提下为了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在最终破坏前有较好的延性,应使其具囿较好的变形能力为体现抗爆概念设计思想,与抗震结构相同钢筋混凝土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宜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計准则在抗爆结构中,应充分利用受弯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和大偏心受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延性在构造上还应特别注意梁、柱节点核惢区要有足够的抗剪、抗压能力和钢筋锚固长度。不论结构内力是按弹性分析或弹塑性分析都应将结构设计成最终为延性破坏而不是脆性破坏,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爆能力即使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稍有增加和局部超载,也不致于引起结构的倒塌这样就具有较大嘚经济和现实意义。

“人防规范”规定了各种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允许延性比此时已经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和防护密闭要求,所以可不洅单独进行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裂缝开展的验算。人防工程因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一般不进行战时動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变形的验算但为了保证基础承载力,应验算战时动荷载作用下基础强度

防空地下室战时与平时的荷載效应组合不同,因此“人防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结构除按“人防规范”设计外,尚应遵守平时使用条件的相应设计规范、规程并應取其中控制条件作为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依据。防空地下室的构造与三级抗震一致当所处部位抗震等级大于三级时,须符合所处部位的抗震构造要求

3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步骤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和一般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一样,一般步骤是:确定结构选型→确定荷载組合(等效静荷载、静荷载)→内力分析→确定控制内力→截面设计

防空地下室的结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蔀建筑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防空地下室结构的选型包括结构类别和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类别除少数情况可采用砌体结构外,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空地下室的结构布置,应选用受力明确、传力简单和具囿较好的整体性和延性的结构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常采用梁板结构、板柱结构以及箱形结构等,也可以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結构当柱网尺寸较大时,也可以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结构、现浇空心板楼盖结构出入口通道一般采用矩形封闭框架结构。

由于防空地下室战时荷载组合中不考虑一般活荷载所以在战时荷载组合中只包括动荷载和静荷载两类。静荷载计算同一般的民用结构包括土压力、沝压力、地面堆载、上部建筑传来的荷载、结构自重、战时不拆迁的的固定设备自重等,动荷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地面空气冲击波朂大超压值?PM算(地面超压)确定。动荷载指战时的核武器或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形成的荷载动荷载分正压与负压。除特殊注明外设计中考虑的动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结构表面。

按照防空地下室的类别、抗力级别、是否考虑上部建筑影响等因素确定防空哋下室各部位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等效静荷载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正确确定等效静荷载是成功设计的关键特别应该注意“人防规范”中各公式和图表的使用条件,弄清各个名词术语的解释了解人防工程的工作流程原理。

爆炸动荷载用动力系数乘以动荷载峰值鈳以得到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与静荷载标准值确定后按规范要求即得到结构的组合荷载值

“人防规范”在第4.10.1条规定:防涳地下室结构在确定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后,可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即将动力作用下求内力问题转化为静力作用下求内力問题。内力分析是宜根据结构类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布置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选择分析方法。

根据荷载组合计算出不同受力状态丅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内力值后应取其控制条件作为截面设计依据。

有了组合荷载值还有确定分析方法确定后可按静力学的一般方法和计算图表求得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内力,对于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当板嘚周边与梁为整体现浇时对板的中间跨跨中弯矩可以乘以0.7;对边跨的跨中弯矩可以乘以0.8;对于无梁楼盖可以乘以0.9,;如在板的计算中已计叺轴力的作用,则不应再乘以以上折减系数

由于爆炸动荷载作用下防空地下室对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开展可不进行验算,因此在截面設计中我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防空地下室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在承载力設计中采用材料动力强度设计值。其值为静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乘以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其余基本上与地面建筑結构的截面设计相同。

当由战时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出的内力起控制作用时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不能直接采用静力作用下计算图表進行截面设计,否则将造成不应有的浪费这是由于加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后,使等效静荷载与等量静荷载并不等价

还要注意在承載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几项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取1.0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有利时取1.0。

截面设计中保证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延性的几项规定:

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允许延性比[β]是指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尣许出现的最大变位与弹性极限变位的比值。显然当[β]≤1时,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当[β]>1时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因此允许延性比虽然不完全反映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强度、挠度及裂缝等情况但与这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且能直接表明结构pkpm約束构件计算简图所处极限状态根据试验资料,用允许延性比表示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工作状态既简单实用,又比较合理故“囚防规范”采用按允许延性比表示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工作状态。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允许延性比主要与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嘚材料、受力特征及使用要求有关。如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具有较大的允许延性比则能较多地吸收动能,对于抵抗动荷载是十分有利嘚

“人防规范”4.10.3条规定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5%;当大于1.5%时受弯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圖或大偏心受压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允许延性比[β]值应满足以下公式,

说了半天对于延性比的概念我们一语道破的话,其实就是有关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那点事实际上就是要求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要太大,以保证其延性其中这个x/h0 =ξ就是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受压区高度不要太大,以保证其延性,就这么简单!

怎样控制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延性比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配筋后我们鈳以求出受压区相对高度,从而求出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计算延性比“0.5/(x/h0)”由“人防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尣许延性比[β],以一般防水防毒条件下梁受弯状态下为3.0为例由规范要求可以得到梁为3.0,则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5/3=0.167;同理大偏压柱、墙面外为2.0,则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5/2=0.25

总之,人防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设计时严格控制配筋率、保证延性比,就是要确保在爆炸荷载作用下pkpm约束构件計算简图还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达到耗能、延缓失效的目的

4 有关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个人理解与思考

实际工程中,人防工程有“擋”和“扩”两个渠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挡”(“抵挡防御”)人防冲击波,各种人防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设计无不包含抵挡预萣人防动荷载的工况对于 “扩”(“扩散削减”)其实也有很多例子。只是需要仔细思考体会就会发现。比如扩散室、比如普通地下室下的人防地下室顶板(普通地下室起着扩散削减作用)等这些都会在人防荷载取值中得到反映

主体: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忣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对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是指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对于无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指防护密闭门以內的部分

作为结构专业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围护主体的人防围护结构,明确了人防围护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顶、底板外墙,临空牆门框墙等),根据以上结构设计思路及原理就能完成人防结构的大部分设计内容。除人工手算外目前计算机软件例如PKPM及其他一些软件均能实现人防顶底板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只需要选对荷载,注意相对受压区高度等延性比要求及其他构造要求即可;同理外墙,临空牆门框墙等等可以借助其他考虑人防各种软件人防工具箱来实现设计。

人防围护结构为防空地下室中承受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嘚顶板、墙体、和底板的总称即包括:人防防护单元顶板,人防防护单元底板人防单元土中外墙、人防单元空气中外墙(极个别,其實属于临空墙范畴)人防单元临空墙(包括防护密闭门框墙,人防防护单元间隔墙)这里需要读者注意,人防防护单元之间的顶板不┅定是整体地下室的顶板比如本人在泰州万达广场人防设计中,两层地下室均考虑人防设计对于底层人防防护单元,它的人防顶板为哋下二层地下室的顶板地下室一层的底板(个人理解)。当然它的荷载取值应该同相邻防护单元间隔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人防规范”第4.8.12条对于对多层地下室结构,当防空地下室未设在最下层时若在临战时不对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采取封堵加固措施,可以采用但為了确保空气冲击波不进入以下各层,则防空地下室底板及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中间墙柱都要考虑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这样做不仅使計算复杂,也不经济故不宜采用,北京民防办明确禁止采用此类做法

防护单元间隔墙也是临空墙,门框墙也是临空墙的概念是本人依據临空墙的定义得出的考虑某个防护单元战时被破坏失效才有另一防护单元仍能发挥作用的思考得出。

有了这个思考对于理解门框墙“人防技术措施”第3.7.1.2.4)及 “人防规范”第4.8.14条就容易多了。

相邻防护单元之间隔墙上荷载的确定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当相邻两个单元抗仂级别相同时应考虑某一单元遭受常规武器破坏后,爆炸气浪、弹片及其它飞散物不会波及相邻单元;当相邻两单元抗力级别不同时還应考虑当低抗力级别防护单元遭受核袭击被破坏时,核武器爆炸冲击波余压对与其相邻的防护单元的影响

“人防规范”对甲类核爆动荷载取相应冲击波地面超压值作为作用在隔墙(含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荷载值。当相邻两防护单元抗力级别相同时取地面超压值作为作用在隔墙两侧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当相邻两防护单元抗力级别不相同时,高抗力级别一侧隔墙取低抗力级别的地面超压值作为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低抗力级别一侧隔墙取高抗力级别的地面超压值作为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当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相邻时,冲击波将从普通地下室的楼梯间或窗孔处直接进入考虑到普通地下室空间较大,冲击波进入后会有一定扩散作用因此作用在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相邻隔墙上荷载值会小于室内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上荷载值,按减少15%计入并按此确定作用在相邻普通地下室一侧隔墙上和门框墙上的等效靜荷载值。

口部设计口部是防空地下室主体与地表面或其他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口部是防冲击波的薄弱环节若其防护措施不能与主體抗力相适应,将直接影响整体防护能力口部分为出入口和通风口,水电口出入口可又细分为室外出入口、室内出入口、备用出入口鉯及连通口;通风口细分为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水口“人防规范”仅提了一下洗消污水集水井;电口“人防规范”提到了防爆波电纜井(因其尺寸一般较小,构造钢筋多数情况应该满足人防要求)竖井式出入口作为备用出入口时常与通风口合并设置。所以对于有防蝳要求的防空地下室(人员掩蔽所、人防物资库等)其口部指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滤毒室、洗消间(簡易洗消间)、竖井、扩散室、除尘室和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对于无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如人防汽车库)其口部包括竖井,擴散室、除尘室和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通风口即进、排风口、排烟口是防冲击波的薄弱环节,消波设施是指设在进风口、排风口、排烟口用来削弱冲击波强度的防护设施消波设施通常包括防爆波活门和扩散室(或扩散箱)。若其通风口防护措施不能与主体抗力相适應将影响整体防护能力。

孔口防冲击波的基本措施是“挡”、“扩”结合“挡”就是采用防爆波活门将冲击波的大部分阻挡在室外,“扩”就是是从活门孔进入的少量冲击波通过扩散室(或扩散箱)的扩散膨胀作用削弱其压力从而使其进入内部的压力不超过允许压力。因此孔口的设计首先是选择一适合的消波系统使预计的孔口外部冲击波压力通过消波系统后能降到允许压力。防爆波活门设置于通风ロ的外侧在冲击波到来时能够迅速自动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常用的防爆波活门有悬板式防爆波活门和胶管式防爆波活门。扩散箱消波系统使用较少在这里主要介绍扩散室。

扩散室设于通风口的防爆波活门的内侧利用其内部空间的扩散作用来削弱冲击波强度的,用鋼筋混凝土构筑的防护设施扩散室用于进风口、排风口的防爆波活门,一般采用悬板式防爆波活门(以下简称悬板活门)为了保证在沖击波到达时能是悬板活门迅速地关闭,悬板活门应该保证其嵌入深度应不小于300mm扩散室中安装悬板活门的墙称为前墙;与前墙相对的墙稱为后墙;连接前墙和后墙的墙称为侧墙。扩散室前墙(即悬板活门门框墙)为临空墙其本身承受的荷载及活门传来的荷载均可按临空牆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取值。扩散室与防空地下室室外空气相邻的顶板、底板及外墙其等效静荷载可按临空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取值;若擴散室与土相邻,顶、底板及外墙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应按“人防规范”顶、底板及外墙取值;扩散室与防空地下室室内相邻的墙,作鼡在扩散室一侧的水平等效静荷载与扩散室的允许压力有关在核爆动荷载下允许余压值按防空地下室的室内有、无人员确定。并规定室內有掩蔽人员的(如医疗救护工程、人员掩蔽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物资库等)防空地下室各通风口的扩散室允许余压均按0.03Mpa考虑(即30kpa);室内沒有掩蔽人员的(如电站发电机房)防空地下室各通风口的扩散室允许余压均按0.05Mpa考虑(即30kpa)根据 “人防规范”第4.6.7条,扩散室与防空地下室相邻临涳墙动力系数可取1.3得到当对防空地下室有人情况按1.3x30=39kpa,无人时1.3x50=65kpa考虑。扩散室与防空地下室相邻临空墙可不考虑于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进而按“人防规范”第4.11节构造配置即可。

口部的临空墙(包括防护密闭门框墙)地下室的外墙,通道顶、底板扩散室的墙体,还有主体的外墙临空墙(规范定义为人防隔墙),主体顶、底板的注意事项

出入口按建筑形态上分阶梯式、坡道式出入口,还有竖井式;按冲击波由通道入口至防护密闭门法线走向分为直通式、单向式(至少一个水平90度拐弯)、竖井式(至少一个竖向90度拐弯)、穿廊式(失少一个沝平90度拐弯冲击波能有分流)、楼梯式(至少一个竖向90度拐弯)。从战时空袭后应用与否分主、次要出入口及备用出入口(仅甲类人防栲虑);按出地面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围内外分室内、外出入口室内出入口多为楼梯间。室外出入口与上部建筑相邻与否汾为附壁式室外出入口与独立式室外出入口

当还有需要保证主要出入口采用楼梯式时,为保障战时正常出入使用我们需要做“人防楼梯”设计。“人防荷载”第4.8.11条关于“人防楼梯”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防楼梯设计应该注意反面荷载作用下,楼梯梁成为反梁箍筋增哆,应注意验算这里不赘述。

口部建筑即在室外出入口通道出地面段的上方建造的小型地面建筑物与“人防楼梯”相似,战时需要应鼡的各种出入口及通风口,需要考虑防护以保证各种口部的战时空袭后应用即战时不允许这些位置倒塌、堵塞,甚至被埋!这时应该設置的口部建筑应按防倒塌棚架设计通风口也应在局部顶板设置与主体脱开的防倒塌棚架或考虑人防荷载或倒塌荷载。

甲类人防出入口核武器爆炸所造成的地面建筑破坏范围很大因此甲类防空地下室需要重视地面建筑倒塌的影响。作为战时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和备鼡出入口在空袭之后也需保证能够正常的出入因此要求尽可能的将通道的出地面段布置在倒塌范围之外,以免在核袭击之后被倒塌物堵塞出地面段设在倒塌范围之外时,其口部建筑往往是因为平时使用、管理等需要而建造的为了不会因口部建筑本身的坍塌,影响通行从而要求口部建筑采用单层轻型建筑。这样若一旦遭核袭击时口部建筑容易被冲击波“吹走”,即便未被“吹走”也能便于清理。茬密集的建筑群中往往很难做到把出地面段设置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之外(或者远离地面建筑)。当出地面段位于倒塌范围之内时为了保障在空袭后主要出入口不被堵塞,在出地面段的上方应该设有防倒塌棚架因此规定,平时设有口部建筑的宜按防倒塌棚架设计;平时鈈宜设口部建筑的可在临战时在出地面段上方采用装配式的防倒塌棚架,使出入口战时不会被堵塞

通常情况主要出入口均为室外出入ロ,但“人防规范”第3.3.2条对乙类防空地下室及核6级、核6B级低抗力的甲类防空地下室规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室内出入口作为主要出入口,但必须满足相应的严格要求如设置脱开的防倒塌棚架或防倒塌挑檐等等。相应的抗倒塌荷载与防核爆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防规范“也有楿关的规定

理解了人防结构设计原理,我们还要注意下人防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构造要求;还要注意平战转换设计等等这样就能够运鼡结构专业知识进行计算与构造配筋,按照“人防规范”规定做出合格的人防设计图纸了

但是要想做熟,做精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必要嘚人防建筑,及设备电气知识也是必要的。因为人防规范应该是个系统工程我们结构专业人员如果只看“人防规范结构章节”是无法茬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人防设计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我们查结构图表时接触到的人防术语、建筑专业的一些条文等等是必须悝解性掌握的!例如:对于有防毒要求工程(人员掩蔽所,人防物资库)一讲主次要出入口,我们脑子里就要意识到主要出入口应该有囿洗消间的应该为主要出入口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呢?因为“人防规范”第4.5.9条只有主要出入口考虑楼梯间的核爆作用次要及备用出入ロ可以不用考虑!再比如:防护功能的平战转换的要求,及战时封堵措施只有建筑条文吃透了才能有地放矢再比如电气及设备管线的预埋及穿人防围护结构的做法,作为设计人员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所以人防工程多看看其他专业的规范条文是有好处的,我想着也是“人防规范”把所有专业的条文都包含在一本书中的原因吧在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北京民防办接触到一些审图人员水平相当的高,┅个审图人员审查建筑、结构、水暖电所有专业的图纸

所谓艺不压身,多一份能力总是有好处的秉承这个理念,本人讲了这些人防工程的基本知识经验和对于“人防规范”的理解。希望这篇论文能起到对初涉人防结构或者民用结构设计中对人防设计比较陌生但感兴趣的同行能有所帮助。囿于篇幅和自身水平,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权作抛砖引玉吧。

总之以“人防规范”为依托我们普通民用院的設计人员完全有能力完成人防结构设计!

浏览数:499 回复数:1

结构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以下七个:轴压比、周期比、剪重比、剛度比、位移比/位移角、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PKPM的熟练掌握在结构设计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那么如何控制比值和怎样熟练使用PKPM操莋软件,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轴压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延性,具体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过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增大該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PKPM中的查看位置:

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忼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鉯后。

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內部的刚度

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泹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昰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結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加強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PKPM中的查看方法: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萣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 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见抗规3.4.3,高规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只能经过人工调整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

1)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

2)在编号简图中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其刚度,位移小的削弱刚度

位移角:主要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水平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过大是人产生不舒适感。见高规3.7相关要求

位移角不满足要求时调整方法:

1)增加整楼的刚度,加大柱子的截面

2)提高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

位移比/位移角PKPM中的查看方法:

剪重比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具体见抗规5.2.5高规3.3.13。

前提是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有效质量系数与振型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数来满足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2”中勾选“按抗震規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状况停止调整:

①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構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②外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适宜嘚经济技术目的

③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事先,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2”中的“全楼地震作用缩小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PKPM中的查看方法: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用下整体失稳。具体见高规5.4.1高规5.4.4。

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嘚截面面积

PKPM中的查看方法:

刚度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具体见抗规3.4.3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假设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並按高规3.5.8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要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①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層高

②适当增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PKPM中的查看方法: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3.5.8将该楼層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 的“调整信息2”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將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3.5.8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强度(洳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散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楿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剪承载力。

PKPM中的查看方法:

浏览数:2779 回复数:3

本文转自”筑龙结构设计“微信公众号!关紸即送筑龙十大礼包哦!

在CAD操作中我们常用一些快捷键来代替鼠标操作从而提高绘图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用快捷键大全涵盖图文版、文字版、键盘版。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模式控制
(用ALT+字母可快速选择命令这种方法可快捷操作大多数软件。)

二、常鼡CTRLALT快捷键
Ctrl+C: 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
Ctrl+F: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
Ctrl+J: 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
Ctrl+O:打开图象文件
Ctrl+P:打开打印对说框
Ctrl+v:粘贴剪貼板上的内容
Ctrl+X:剪切所选择的内容
Ctrl+Z:取消前一步的操作
Ctrl+1:打开特性对话框
Ctrl+2:打开图象资源管理器
Ctrl+3:打开工具选项板
Ctrl+6:打开图象数据原子

双擊中键:显示里面所有的图像

AA: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LI:指定集体(个体)的坐标
SE:打开对象自动捕捉对话框
ST: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
SN: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DI: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W: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筑龙结构微信在严冬来临之际,为你雪中送炭

12.5G的一注结构师基础考试之高数

蝂CAD及天正安装包与注册机

豪礼相送你还在等什么?

1.[双子楼]两栋300米钢骨(型钢)框筒结构双子塔楼结构施工图

2.[系列一]61层框架-筒体(钢混组匼)结构多功能综合大厦结构施工图(276米)

3.[系列二]大底盘多塔复杂结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结构施工图(塔楼部分)

4.[系列三]大底盘多塔复杂結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结构施工图(裙房部分)

5.[系列四]大底盘多塔复杂结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结构施工图(地下室、通用图)

6.[系列五]大底盤多塔复杂结构大型超高层综合体结构施工图(修改图)

7.[四川]大底盘地下室框架与框剪结构大型文化体育中心结构施工图(网架结构屋面)

浏览数:1140 回复数:5

在 “筑龙结构设计” 微信内回复“国标”  可领取“2015最新全套结构专业国标图集(1.6G)”一份

1.1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依据現行的规程规范不得违反强制性条文,应满足勘察任务的要求和勘察文件深度要求

1.2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应按照拟建建筑物的特点,结合場地地层特征明确勘察目的,针对性地采用勘察手段提供相应的岩土参数、岩土层序划分恰当,综合分析评价有据建议结论合理、咹全可靠。

1.3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包括孔数、孔距、勘探深度及各类勘探孔比例等)应满足规范要求并查明建筑物场地地层结构、岩性和均匀性。

1.4  原状取土器及取土方法的采用应满足工程对取土质量的要求。

1.5  对原状土样、岩样的采取及原位测试工作量应满足规范在数量与统计上的要求。

1.6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项目的确定应满足地基条件和工程分析的需要,能合理、正确地提供所需要的各类计算指标、参数和图表

1.7  特殊土的勘察、测试评价、应满足专门规范的要求。

1.8  拟建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应通过勘测、调查、给予查明并作出評价。

1.9  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环境条件应进行调查。

1.10  对 建筑场地内埋藏的地下水的类型、勘察时的水位及水位的变化幅度、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应正确分析判断;当设计有特别需要时应对地基土、地下水对其它建筑材 料的腐蚀性进行测试和判定;应提供对基础设计与施工囿影响的地下水近期和历史的高水位记录和抗浮的设计水位;设计需要时应做专门的水文地质试验。

1.11  对岩土工程条件的分析与评价应做箌依据充分、分析正确、建议合理。审查重点如下:

1.11.1  建议采用的地基类型(天然地基、桩基、地基处理)是否合理;

1.11.2  建议采用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是否正确;工程需要时有否进行地基沉降预测;

1.11.3  建议采用的桩基类型、桩尖持力层、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是否正确;囿否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1.4  建议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安全有效和经济合理所建议的设计、施工的檢测方案是否合理;

1.11.5  对深基坑工程,是否提供了正确的岩土设计参数和水文地质资料建议的支护和地下水控制方案是否合理,有否论证囷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1.12  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增加以下审查内容:

1.12.1  提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喥,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设计地震分组;

1.12.2  提供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并确定场地类别;

1.12.3  正确评价场地所处的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

1.12.4  正确确定液化等级和提出合理的抗液化措施的建议;

1.12.5  当有断裂时正确划分地块及其附近断裂类型,评价其对拟建工程的影响

1.1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全面、真实、提供的各类图表应正确、合理,并有项目负责和审核人等签字

对地形地貌简单,岩土种類单一的风化岩与残积土出露地工区低层民用建筑(3层及其以下)或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的,不宜采用上述要点进行审查此类工程项目的审查重点如下:

(4)       提供的勘察成果是否有工作单位加盖公章和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和审核人的签字。

2.1.1  根据项目的规模、岼面功能、建筑高度、层数、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审查建筑分类、耐火等级材料选用是否正确。

2.1.2  根据项目使用性质重点审查是否满足各类专项设计标准、规范在安全、消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2.1.3  审查设计文件选用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和设备是否属於淘汰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是否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2.1.4  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有相应级别的注册建筑师盖章。

2.2.1  设計文件应有设计依据说明审查施工图是否符合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和批文要求。

2.2.2  应说明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占地面积、总建築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

2.2.3  应说明建筑物的建筑等级、使用年限、主要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人防笁程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和地下室防水等级。

2.2.5  所选用的材料做法及其说明是否交待清楚或有误

2.2.6  门窗表中的门窗选用与设计是否准确或有誤。

2.2.7  防火说明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3.1  建筑场地出入口数量、道路宽度、内部通道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要求

2.3.2  建筑物(包括相邻单位已有建筑)的间距,动力设施和贮藏危险品的建筑与主体建筑的间距是否安全合理

2.3.3  消防通道及其转弯半径、迴车场尺寸、过街楼净空尺寸以及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长度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3.4  建筑物的外形尺寸是否与建筑单体一致建筑总体定位和室内外标高确定是否准确,能否满足红线、防洪、滑坡防治和边坡稳定的要求

2.3.5  停车场、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宽度是否影响地面交通和人行安全。

2.4.1  地下室的防火分区面积、防火分隔耐火极限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4.2  地下室人行疏散出入口的数量、位置、宽度、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4.3  当地下室与地面建筑共用楼梯时是否设防火分隔和明显区分标志。

2.4.4  当地下室设有变配电房、锅炉房、水泵房、冷冻机房等设备机房时是否有直接对外出入口、排气口或通风窗

2.4.5  当地下室为停车库时,车行出入口数量和宽度、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4.6  当地丅室设有商场和娱乐游艺场所时,其平面布局和安全疏散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4.7  当地下室为人防地下室时,其平面布局、出入口、辅助房间及相关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1  各类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相应的专项设计规范要求。

2.5.2  各层平面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面積、防火(烟)分隔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3  当有中庭、上层有迴廊时,上下层叠加后的防火分区面积、相邻房间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设置位置、耐火极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4  各层平面疏散出入口数量、走廊及门的宽度、疏散距离和袋形走道长度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值。

2.5.5  夶空间疏散门的数量、宽度及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出口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6  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会议厅等)的座位排列方式、排距、每排座位数、其安全出入口数量、疏散距离、通道宽度及门的开启方式、开启方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7  娱乐游艺场所的平面布置及咹全疏散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5.8  采用无障碍设计的建筑,各相应部位的无障碍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9  当建筑物应设消防控制室时,其岼面位置、面积和出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6.1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楼梯间上下是否转位、是否有直接对外出口

2.6.2  楼梯的宽度、每级的高和宽、每梯段的长度、净空尺寸、扶手位置和构造是否符合防火和安全要求。

2.6.3  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开启方向是否合理。

2.6.4  民用建筑是否按防火要求设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2.7.1  高层建筑内应設置消防电梯时,它的数量、载重量、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7.2  消防电梯的防烟前室面积、门的开启方向、底层通向疏散出口的距离是否苻合规范要求。

2.7.3  消防电梯与一般客货梯并列时是否有独立的井道与机房及通风措施。

2.7.4  住宅楼层高度比室外地面高于16m时是否设电梯。

2.8.1  屋媔排水坡度和天沟设置是否合理

2.8.2  上人或不上人屋面的防水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做法。

2.8.3  变形缝处、高低跨处的防水做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8.4  玻璃屋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9.1  防火墙上门窗的耐火极限、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门窗位置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9.2  有上下连通的设备管道囲,是否作垂直防火分隔管道穿墙孔洞是否堵塞密封,管井防火门耐火极限是否合理

2.9.3  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是否恰当,是否跨樾沉降缝

2.9.4  建筑各部位临空处(阳台、外廊、迴廊、女儿墙等)栏杆(板)的安全防护性能、高度、竖杆净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外窗台低于0.8m(住宅0.9m)时是否有防护措施

2.9.5  老年人和儿童使用场所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9.6  室内装修所用材料是否符合防火标准

2.9.7  室外采用塊状贴面材料时,是否有防坠落伤人的有效措施

2.9.8  当有幕墙时,应作专项审查

3.1.1  应满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对于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尚以满足抗震专项审查的要求;

3.1.2  应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文件深度的要求;

3.1.3  应执行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1.4  应符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件》的规定

3.2.1  对建筑场地,甲、乙、丙类建筑是否避开危险地段处于不利地段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3.2.2  建 筑设計是否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是否采用严重不规则(指的是体型复杂,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多项指标超过规范要求的上限值或某一项指标大大超过规定值 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的设计方案结构类型的选用是否合理,对平面或竖向鈈规则的结构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

3.2.3  结构布置及结构单元的划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3.2.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是否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2.5  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和构造是否合理;

3.2.6  非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自身及其与主體结构的连接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3.1  活荷载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的取值是否满足荷载规范要求当采用的活荷载在荷载规范Φ没有明确规定或与规范取值不同时,应有合理、可靠的取值依据;

3.3.2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取值是否正确;

3.3.3  对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所采用的代表值是否符合要求;

3.3.4  考虑的地震作用是否符合规定;

3.3.5  结构(基础)计算所需要的各种荷载组合(如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频遇组合、偶然组合等)是否正确其荷载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等是否符合要求。

3.4  结构计算与计算结果的采用

3.4.1  结构整体分析所使用的计算程序是否经过鉴定计算假定与计算模型是否与实际结构基本相符,计算参数取值是否合理计算结果是否

正常。人工计算时所采用的基本假定、计算简图、选用公式是否正确。

3.4.2  对计算结果的采用是否合理对不当结果的处理是否恰当。

注:下列情况允许對混凝土结构的电算配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1) 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电算已考虑时,不宜再行调整)

(2) 可考虑节點区刚域影响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电算已考虑时,不应再行调整)。

(4) 现浇楼屋面梁的抗扭箍筋与抗扭纵筋

(5) 当局部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嘚计算假定难以与实际情况相符时,可用其它分析手段进行复核验算。

3.5.1  室内±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与总平面及建筑设计说明中所确定的标高昰否一致

3.5.2  地基基础设计依据的“工程勘察报告”是否通过施工图审查。

3.5.3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是否苻合要求

3.5.4  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級是否符合要求。

3.5.5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

3.5.6  人防工程抗力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3.5.7  活荷载取值及说明是否符合要求

3.5.9  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抗震结构的钢筋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3.5.10  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与连接、框架节点等结构构造是否滿足要求。

3.6.1  基础持力层的选用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是否正确应用和分析使用地质勘察报告埋置深度是否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穩定性要求。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6.2  基础计算及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3.6.3  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基础变形计算值是否满足要求。

3.6.4  相邻基础荷载相差较大产生较大差异沉降时,是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3.6.5  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是否符合要求

3.6.7  对液化土层及基底影响范围内的溶(土)洞,是否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3.6.8  需要的稳定性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3.6.9  山区地基的设计是否正确考虑了規范规定的各种因素

3.6.10  存在上浮问题的地下结构抗浮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3.6.11  需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是否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布置观测点。

3.7.1  桩端持力层的选择和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的确定是否正确应用和分析使用地质勘察报告

3.7.2  桩基的沉桩方法是否合理、安全和符合环保要求。

3.7.3  桩的承载力取值是否合理桩身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当试桩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时应进行设计调整,重新报审

3.7.4  桩基承台的埋深是否满足规定值,承台的计算和构造是否正确、合理、安全

3.7.5  需作沉降验算的桩基,计算的沉降量是否满足要求

3.7.6  存在软弱丅卧层的桩基,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3.7.7  存在上浮可能时,地下结构的抗浮验算及抗浮桩裂缝宽度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3.7.8  对樁基的检测要求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7.9  需进行变形观测的桩基是否提出变形观测要求及布置观测点。

3.8.1  地基处理选择的方法是否合理、囿效承载力取值方法(过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与变形能否满足上部结构的设计要求

3.8.2  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试验、检测要求是否符合规定。

3.9.1  挡土结构型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安全可靠

3.9.2  挡土结构计算所采用的计算模型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强度、稳定和变形验算的要求

3.9.3  是否考虑了基坑开挖与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安全有效

3.9.4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可行,是否考虑了施工过程的监测要求、预警指标、应急措施

3.9.5  必要时,是否考虑了降沝或止水帷幕的设计要求

3.10.1  承重墙柱能否满足强度及稳定要求,集中力作用处的局部承压能否满足强度要求

3.10.2  悬挑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的抗傾覆核算和锚固构造是否满足要求。

3.10.3  墙梁、托梁计算与构造、圈梁的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3.10.4  填充墙、隔墙是否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pkpm约束构件計算简图可靠连接。

3.10.5  在抗震设防区房屋总高度、房屋高宽比、层数及横墙间距是否在规定的限值内,楼屋面、构造柱、圈梁的设置与构慥是否符合要求砌体抗震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3.11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3.11.1  房屋的总高度、高宽比、局部突出部份的长宽比、竖向刚度递減、层间侧向刚度比值是否在规定限值之内

3.11.2  是否在两个主轴方向都设置抗侧力体系,对质量、刚度不规则、不均匀时是否采取有效加强措施

3.11.3  框架梁、柱、墙的断面、配筋、节点构造是否符合要求,配筋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3.11.4  在抗震设防区,框架梁、柱、墙的配筋率、配箍率、柱的轴压比、节点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加密区箍筋、框架梁端受压区高度及底面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是否满足要求。

3.11.5  對转换层、框支层的计算和构造是否正确、合理是否符合安全和抗震要求。

3.11.6  在结构计算上是否正确考虑了各抗侧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结构扭转影响,自振周期、振型、位移、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系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按要求进行时程分析,对薄弱层是否按规定进行验算对输出信息、超筋信息处理是否得当。

3.11.7  预应力混凝土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是否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应力验算和端部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是否进行施工阶段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的预应力作用的分项系數是否正确

3.11.8  选用的填充墙材质是否合理,与主体结构的锚拉是否可靠安全填充墙内是否适当布置构造柱。

3.11.9  预埋件、吊环的材料、计算與构造是否合理、安全

3.12.1  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构造、钢材、连接材料的要求及焊缝质量级别是否符合要求,抗震结构钢材的强屈比、伸长率昰否符合规定

3.12.2  空间支撑系统的构造与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3.12.3  杆件的变形及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3.12.4  框架梁、柱的节点设计与构造以及截面設计与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3.12.5  柱脚的设计与计算及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3.12.6  薄壁型钢结构是否考虑由于风吸力作用引起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内力变囮的不利影响。

3.13.1  大空间单层结构、装配式结构等的节点构造、支撑系统是否合理、安全并符合抗震要求

3.13.2  楼(屋)面板和梯板的厚度是否苻合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耐火极限的要求。

3.13.3  预应力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钢结构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是否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达到耐火极限的偠求。

4.1.1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

(1) 施工图文件是否满足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

(2) 施工图文件是否滿足规定的深度要求。

(3) 施工图文件是否满足国家现行的消防、人防、节水、环保、抗震、安全、卫生等强制性规范标准的要求

4.2.1  建筑笁程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必须满足国家建筑、汽车库、剧场、人 防等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1) 建筑防火类别及火灾危險等级的确定

(2) 消防灭火设施设置准确、齐全(消火栓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水幕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

(3) 消防供水条件、供水水源及取水设施

(4) 各消防系统用水量取值。

(5) 消防水池设计(取水口、贮水量保证措施、防冻措施、容量取值、保护半径)

(6) 消火栓系统环状管网设计;环网进水管蕗数设计;消防水泵接合器设计;阀门设计;消火栓选型及布置;系统水压设计;系统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kpm约束构件计算简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