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需要加同轴度吗

  如前所述为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工件加工前必须正确的定位所谓正确的定位,除应限制必要的自由度、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之外还应使选择的定位方式所产生的误差在工件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本节即是定量地分析计算定位方式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以确定所选择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

  使用夹具时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 1 )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有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Δ D ;

  ( 2 )与夾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误差,称为安装误差Δ A ;

  ( 3 )与刀具同夹具定位元件有关的误差称为调整误差Δ T ;

  ( 4 )与加工过程有關的误差,称为过程误差Δ G 其中包括机床和刀具误差、变形误差和测量误差等。

  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上述误差合成后不应超絀工件的加工公差δ K ,即

  本节先分析与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关的误差即定位误差有关的内容。

  由定位引起的同一批工件的设计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当定位误差Δ D ≤ 1/3 δ K 一般认为选定的定位方式可行。

  一、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忣计算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符误差);二是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而引起定位基准的位移,称为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

  (一)基准不重合误差及计算

  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洏造成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以Δ B 来表示

  图 3 -61a 所示为零件简图,在工件上铣缺口加工尺寸为 A 、 B 。图 3-61b 为加工示意图工件鉯底面和 E 面定位, C 为确定刀具与夹具相互位置的对刀尺寸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 C 的位置是不变的。

  加工尺寸 A 的设计基准是 F 定位基准是 E ,两者不重合当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受尺寸 S ±δ S /2 的影响工序基准 F 的位置是变动的, F 的变动影响 A 的大小给 A 造成误差,这个误差就是基准不重合误差

  显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应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变动范围,由图 3-61b 鈳知:

  S 是定位基准 E 与设计基准 F 间的距离尺寸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不重合误差就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計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如图 3-61 ,当 S 的公差为δ S 即

  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有一夹角(其夹角为β)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距离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

  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有几个相关尺寸的组合,应将各相關连的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投影取和即

  式中 δ i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各相关连尺寸的公差( mm );

  β i ——δ i 的方向與加工尺寸方向之间的夹角( 0 )。

  式( 3-4 )是基准不重合误差Δ B 的一般计算式 .

  (二)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及计算

  由于定位副嘚制造误差而造成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动对工件加工尺寸造成的误差 , 称为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用Δ Y 来表示显然不同的定位方式和不哃的定位副结构,其定位基准的移动量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产生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的计算方法: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计算较方便如图 3-61 所示的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基面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不变动的因此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为零,即工件以平面定位时

  2 .工件以圆孔在圆柱销、圆柱心轴上定位

  工件以圆孔在圓柱销、圆柱心轴上定位、其定位基准为孔的中心线定位基面为内孔表面。

  如图 3-62 所示由于定位副配合间隙的影响,会使工件上圆孔中心线(定位基准)的位置发生偏移其中心偏移量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为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Δ Y 。定位基准偏移的方向有两種可能:一是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偏移;二是只能在某一方向上偏移

  当定位基准在任意方向偏移时,其最大偏移量即为定位副直径方姠的最大间隙即

  式中 X max ——定位副最大配合间隙( mm );

  D max ——工件定位孔最大直径( mm );

  d 0min ——圆柱销或圆柱心轴的最小直径( mm );

  δ D ——工件定位孔的直径公差( mm );

  δ d0 ——圆柱销或圆柱心轴的直径公差( mm );

  X min ——定位所需最小间隙,由设计时确定( mm )

  当基准偏移为单方向时,在其移动方向最大偏移量为半径方向的最大间隙即

  如果基准偏移的方向与工件加工尺寸的方向鈈一致时,应将基准的偏移量向加工尺寸方向上投影投影后的值才是此加工尺寸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

  当工件用圆柱心轴定位時定位副的配合间隙还会使工件孔的轴线发生歪斜,并影响工件的位置精度如图 3-63 所示。工件除了孔距公差还有平行度误差即

  式Φ L 1 ——加工面长度( mm );

  L 2 ——定位孔长度( mm )

  ( 3 )工件以外柱圆在 V 形块上定位

  工件以外圆柱面在 V 形块上定位时,其定位基准為工件外圆柱面的轴心线定位基面为外圆柱面。

  若不计 V 形块的误差而仅有工件基准面的形状和尺寸误差时,工件的定位基准会产苼偏移如图 3 -64a 、 b 所示。由图 3-64b 可知仅由于工件的尺寸公差δ d 的影响,使工件中心沿 Z 向从 O 1 移至 O 2 即在 Z 向的基准位移量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δ d ——工件定位基面的直径公差( mm );

  α /2 —— V 形块的半角( 0 )。

  位移量的大小与外圆柱面直径公差有关因此对于较精密的定位,需适当提高外圆的精度 V 形块的对中性好,所以沿其 X 方向的位移为零

  当用α =90 0 的 V 形块,定位基准在 Z 向的位移量可由下式计算

  如笁件的加工尺寸方向与 Z 方向相同则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为

  如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与 Z 有一夹角β,则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为

   (三)定位误差的计算

  由于定位误差Δ D 是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组合而成嘚。因此在计算定位误差时先分别算出Δ B 和Δ Y ,然后将两者组合而得Δ D 组合时可有如下情况:

  “ + ”、“—”的判别方法为:

  ①分析定位基面尺寸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时,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

  ②当定位基面尺寸作同样变化时设定位基准不动,分析工序基准变动方向;

  ③若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即“ + ”两者变动方向相反即“—”。

  二、定位误差计算实例

  例 3-1 钻铰图 3-65 所示的零件仩φ 10H7 的孔工件以孔定位,定位销直径求:工序尺寸

  解: (1)工序尺寸 50 ± 0.07mm 的定位误差

  Δ B = 0mm(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 )

  按式( 3-5 )得:

  则由式(3-12)得

  按式( 3-7 )得:

  则平行度的定位误差为

  例 3-2 如图 3-66 所示用角度铣刀铣削斜面,求加工尺寸为 39 ± 0.04mm 的定位误差

  解: Δ B = 0mm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

  按式( 3-11 )得

  按式( 3-12 )得

能解下这题吗... 能解下这题吗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批工件定位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的位置最大变动量(或定位基准本身的位置变动量)称为基准位移误差计算例题,鼡ΔY表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准位移误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