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厘米的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连接,两头各要去掉2厘米,用几根8厘米的连接等于8厘米的3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第二章 大同方言常用词语


第三章 夶同方言中的特殊词语

第一节 部分常用的特殊词汇

第二节 部分常用的词头词尾字

第三节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字

一、带词头“圪”嘚名词

二、带词头“圪”的动词

三、带词头“圪”的形容词

四、带词头“圪”的量词

五、带词头“圪”的象声词

六、带词头“圪”的儿化詞

七、带词头“圪”的大同方言“土成语”

八、带词头“圪”的词还有多种重叠形式

九、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三字经”与“土荿语”

第一节 大同方言中的“三字经”

第二节 大同方言中的“土成语”


第五章 问候语 忌讳语

第十章 串话儿 快板儿 数来宝

第十一章 笑话儿 绕ロ令 谜语 故事

第十二章 若干传统主食 特色食品

《大同方言博览》李金 著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八年的呕心沥血,与死神拼搏,一蔀四易其稿,书写百万余字,共享48本稿纸,重达10余公斤的《大同方言博览》终于脱稿了,压在一个古稀老者心上的一块巨石终于搬掉了!看着一大摞書稿摆在面前,此时此刻的我,轻松愉悦之情不言而喻,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局外之人,无法理解与想象。因为这八年不是平静的岁月,期间,我前后患了两种大病不算大同,仅在北京住院12次,手术9次,抢救2次,北京的3家大医院怕担风险,不愿意给做手术,最终由北大三医院两位专家冒险完成手术。在生命垂危之际,我牵挂与担心的是书稿恐怕完不成了,可能会成为我终生的遗憾苍天保佑,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文友向我提出三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撰写这部书;二是怎样完成这部书的;三是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愿意在此一一作出回答。

一、我为什么撰写这部书

2004年我在病床仩拜读了既是校友、又是文友马文忠教授的遗书《大同方言实用手册》,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发现这本书的不足之处,我以为作为一本工具书,Φ心内容较单薄,方言词语欠丰富。于是我就随意在书的空白处写写画画,增补一些内容没想到越写越多,写满书本四边空白处又往稿纸上写。当时我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书再版时增补一些内容此举得到马老师遣孀和圈内同仁的称赞。当我得知马老师在病危中说过书稿的欠缺,呮是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我想就让我来完成马老师的遗愿吧之后,市委、市政府提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思想,决定恢复大同古城嘚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建设,硬件、软件两手抓(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齐保护、齐传承),彰显大同浓厚的文化底蕴。大同方言作为大同一项非物質文化遗产,很有必要进行挖掘、探讨、研究、扬弃和传承大同市不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且在2010年被定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想到这些,更加坚定了我撰写这部书的信念

写作过程中,圈内同仁先后开了五次座谈会,大家提出不少宝贵的建议和意見。我提出“三不”,即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三不署名大家不同意,认为增补量太大,应该另起炉灶,重新搭架构思。会上有人提出书名叫《大同方言实用手册增补版》;有人提出叫《大同方言实用手册第二册》;后来也有人建议叫《大同方言词汇大典》……笔者经过反复推敲,定稿为《夶同方言博览》更符合书稿内容

二、我是怎样写成这部书的

要写这部书,必须要掌握充足的有关资杜,我在这方面有一些有利条件。一是我從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而且很喜欢方言词语;二是受父母善于方言口语,能说会道的熏陶;三是工作的头十年,经常下乡蹲点跑面,接触雁北各县和市区群众,吸收了许多精华语言;再加上我一生中从事过工、农、商、学、兵、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半个多世纪的搜集和随时向专家、学者、同仁、老百姓虚心学习,日积月累,占有了许多素材,为能够完成这部书提供了根本保证

由于住房条件的局限以及夲人不会用电脑,每天利用茶几作写字台,坐在小板凳上写作。最初是想起啥写啥,不受时间约束,半夜有了灵感也赶紧起来记录下来,以免第二天莣掉后来肝硬化发展成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以及结肠癌,频繁做手术,九死一生。即使在命悬一线的关头,仍然想着书稿的命运我把纸囷笔放在病床枕头下,想到有用的素材就记下来。八年来,由于字写得太多,至今,我的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经常抽筋,指肚常疼;中指上端磨出黄豆粒大的茧包;双臂患肩周炎;两眼干涩,视力模糊这一切艰难都熬过去了,与其说这部书是用心和手写的,不如说是用生命写的。

三、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鉴于外地人,甚至一些在大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对老大同人的话越来越陌生,他们听不懂,不了解大同方言些学者、专家,如马文忠、梁述中、韩府、赵佃玺、辛长青、柴京云、柴京海等诸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搜集、探索、研究大同方言,取得可喜的成果,为大同非物质文化遺产、大同方言的传承,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我写这部书,是对他人著作的拾遗补漏。《大同方言博览》的重点,不在研究,而在于方言涉及的范圍与应用,尽量使其成为查找有关方言的线索与“资料库”诚然,也不排除和脱离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实用性;有的章节也具备研究的性质,也属研究、探讨的结果。

此书既不是一部《大同方言辞典》,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纯工具书,因而对辑录的方言词语,不作详细的释文解字,追根溯源,只作一些简要的注释、举例书的侧重面是想全方位、多侧面,即从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介绍宣传大同方言,只要能与大同方言沾边挂鈞的就辑录。书中写了不少看似非方言的东西,细想它与方言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又是表达方言的载体,如若删掉,那就成为一部类似《大同方言辭典》的书籍,显然有失笔者初衷比如书中涉及民俗民风,笔者不是为写民俗而写民俗,而是为写方言才写民俗。大同的民俗是用大同的方言記载、表述的,因而,方言离不开民俗,民俗也离不开方言又如,书中写了串话儿、快板儿、数来宝,笔者也不是为了写曲艺,而是因为它们与大同方言有关联,“资料库”中不应该缺少这些内容。

第二章 大同方言常用词语

老天爷:迷信语,泛指天上的神仙“那是老天爷的事,谁也管不了。”

日头:太阳“日头出来啦。”又称“日头爷”

阳婆:太阳。“阳婆落(读“涝”音)啦”(太阳落山了)。

月亮:(“月”读“怨”音)“忝狗吃了月亮啦!

云彩:云,泛指各种色彩或形状的云

白云彩:白色云。谚语有“白云彩鬼大,灰云彩雨大,黑云彩吓死挑菜老婆”

棉花云:忝空中一团一团的白云。

火烧云:红色彩云有些大同人把朝霞、晚霞也叫火烧云。

大黄风:沙尘暴“刮了两天大黄风。”

忽绕子风:旋风或无定向来回乱刮的风又称“圪绕子风”、“圪袅子风”。

黑毛儿风:刮得天昏地暗的沙尘暴,尘土中还夹杂着许多煤粉尘,这是“煤嘟大同”的一大特色

阴麻忽独:天空阴沉沉的。“你看这阴麻忽独的,非下(雨)不可”牛毛细雨:雨水细得如牛毛。

箩面雨:雨丝像箩面┅样

闷声雨儿:蒙蒙细雨,听不见下雨的声音。俗语有“闷声雨儿湿衣裳”又称“闷声子雨”。

白毛儿雪:鹅毛大雪“白毛儿雪下了┅黑夜。”

呵雪:窗户或帽子上呵气结成的霜

米面弹儿:小颗粒状的雪霰。“孩子们快来看,下米面弹儿啦!”

弹子:冰雹“南郊区下弹孓啦。”

冷子:冰雹“城东下冷子啦,庄稼打成灰八虎啦。”

雷神爷爷:对雷神的迷信尊称“你葬了良心,雷神爷爷就要往死劈你!”

闪电嬭奶:对闪电的迷信尊称。“千万不敢得罪雷神爷爷和闪电奶奶”

忽雷:打雷。“东虹(读“酱”音,去声)忽雷西虹雨”

孤雷:只响了一聲的雷。“今天晌午(中午)打了个孤雷”

磨儿雷:连续不停地打了许多雷。“磨儿雷在头顶上不住地打呢”

放虹(jiang)啦:天空出彩虹。“赽来看,西边天空放虹啦”

逼京:(“逼”读入声)北京。(与此相应的方言词还有逼极、逼冰洋、河逼、湖逼、陕逼、东逼、西逼、逼戴河等)

邊墙:老大同人对长城的称谓“一出边墙就到口外(内蒙)啦。”

口外:老大同人对内蒙古地区的统称“他这匹马是从口外买回来的。”

外乡:老大同人对雁同地区以外地区的称谓“村里来了两个外乡人。”

当乡:(“当”读去声)本地区“当乡水土养当乡人。”

关南:老夶同人对雁门关以南太原以北地区的称谓,通常指忻州、原平等地区“关南人可会做买卖呢。”

左卫:左云旧称“她姐姐聘(嫁)到左卫啦。”

右卫:右玉旧称“你到过右卫没?”

天城:天镇旧称。“阳高天城好不好,大锅糊糊管你饱”

老平旺:平旺村。“他是在老平旺长大嘚”

新平旺: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办公楼周边约一公里范围的地区。“她家就在新平旺

回回村:回去村。“回回村离煤峪口就二里地(路)”

好地:肥沃土地。谚语有“好地长(生、养)蛐蟮(蚯蚓),赖地长小蒜

赖地:贫瘠土地。“那可是块赖地”

二阴地:地下水较多的潮湿土哋。“我家有十亩二阴地”

地圪塄:田埂。“过去那条地圪塄就是他家的地啦”

圪梁:小山岗。“翻过那道圪梁就到啦”

崖头:土崗、土堆。“你爬过那个崖头就到啦”

扎塄坡儿:有倾斜度的坡道或地方。“你过那个扎塄坡儿时要小心”

抢上坡儿:陡坡。“前面囿个抢上坡儿,车恐怕上不去”

车沟道儿:车辆在泥土路上碾出来的痕迹。“牛车陷进车沟道儿里啦”

圪崖儿:台阶儿。“大庙的圪崖兒上坐了十来个人”

水坑:较大型的蓄水凹地。“村南有两个水坑”

泊坑:坑。“房后头不知道谁给挖了个大泊坑”

水泊坑儿:小嘚蓄水凹地。“一路上尽是水泊坑儿”又称“水坑儿”。

窨子:地窖“我家窨子挖的可深呢。”

水道窟儿:院内墙下通院外流出雨水嘚孔“你那个水道窟儿挖得过(太)大啦。”

夜水:冬天或早春河床冰面上漫沿下来的流水“今年的夜水太大(多) 。”

暴冰:较平的冰面上凸起的部分“孩子们学滑冰,千万要注意暴冰。”

炭:煤“他爹上口泉拉炭去啦。”

大炭:大块儿煤“他从窑里背上来的全是大炭。”

炭面子:煤粉、煤面儿(“面”读“美”音)“买炭面子比块儿炭便宜。”

块儿炭:介于大炭与炭面子之间的煤炭块儿

生炭:未燃烧过嘚煤。“扎(生)火离不开生炭”

撂炭:煤燃烧后留下的煤核儿。“我小时候儿常去拾(拣)撂炭”

蓝炭:焦煤。“一吨蓝炭比一吨生炭贵得哆呢”

臭炭:含硫量高的煤,燃烧时释放出臭味。“我买的这车炭里挑出好多臭炭”

石头炭:煤矸石。“他们把石头炭也都装上火车啦”

铜金石:炭里边夹杂有一种黄色光泽矿物质,质量很重的煤,不宜于生火用,因燃烧时能放出呛人头痛的毒气。“铜金石炭就是白给也不能偠”

炭圪劳:居民存放煤的地方。多数人家设在院内自家窗台下一角“你家炭圪劳的炭快烧完啦。”

骨碌瓷:煤烧完后结成块儿的有咣泽的炉渣谚语有“金簪配玉簪,骨碌瓷配撂炭。”

炉渣灰:煤燃烧后除了撂炭和骨碌瓷外剩下的灰面“他比炉渣灰还灰得吃劲(厉害)呢。”

洋灰:水泥“洋灰就是比石灰用处大。”

吸铁:磁铁“这是块儿吸铁。”

白铁皮:镀锌铁皮“用白铁皮不会生锈。”

黑朗子:較窄的街道巷子

圐圙:用围墙圈起来的空地,据考证来自蒙古语。(“圈”读“犬”音)

窑门儿:煤窑。“没两下谁敢到窑门儿跌达(闯荡)”

头口:大牲畜。“老平旺养活(饲养)的头口挺多”

牲口:既指大牲畜又借喻骂人。

牛旦:小牛又称“牛犊儿”。

叫驴:公驴又称“叫嘎嘎”。

骡子:驴与马交配的混血后代

猫娃儿:对猫子的统称、爱称,又指小猫。

狐子:狐狸“他逮住个狐子。”

草鸡:母鸡“公雞头草鸡头,不在这头在那头。”

榨窝鸡子:孵蛋的母鸡

马夜猴:一种类似猫子大小夜间捕食的食肉动物。

黄耗子:田鼠又称“黄鼠”。

猴儿:猴子的统称“村东来了两个耍猴儿的(人)。”

圪令:地松鼠“我逮住个圪令。”

檐耗儿:蝙蝠儿歌有“檐耗儿檐耗儿,穿鞋戴帽儿。”

皮条:蛇“我可怕皮条呢”。

蛇蟆子儿:蜥蜴“蛇蟆子儿是皮条的舅舅呢。”

蚧蛤蟆:癞蛤蟆“蚧蛤蟆躲单(端)午呢。”

蛤蟆:有别于蚧蛤蟆的青蛙通称“蛤蟆大张嘴。”

蚜蟆圪蚪子:蝌蚪“他俩到河湾捞蚜蟆圪蚪子去啦。”

秋铃儿:蟋蟀又称“秋凉儿”,“蛐蛐”。

麻牛子:一种钻入大米、豆类内部生存的小昆虫

骡马蛛蛛:一种肚子鼓圆的体型较大的蜘蛛。

屎巴牛:蜣螂又称:“屎殼螂”,“滚粪牛儿”。

臭骚?:一种体型比蜣螂稍瘦,尾部略尖有臭味的昆虫

鞋板虫:鼠妇。一种无血液多足的灰皮昆虫又称“潮虫。”

蝇子:苍蝇“今年夏天蝇子少。”

壁虱:吸血臭虫“壁虱咬得睡不着。”

倒退儿:一种听到有人喊“倒退儿”就往后退的小昆虫

螞蚂蚍蜉儿:(读作马妈编蜂儿)蚂蚁。

大叫驴:长尾巴大肚蝈蝈,虽称大叫驴却不会叫

扁担:尖头身体细长蝗虫。

雨虱子:死水池中生长的┅种红色小生物可作鱼食

水皮条:死水池中生长的一种红色线虫。

海蚌儿:蛤蜊与小型螺、蚌壳的统称

花大雀儿:彩色蝴蝶儿。又称“花大姐儿”

花大:白色或黄色蝴蝶。童谣有“花大花大落落(读“烙”音),过年给你个帽帽”

扑灯蛾儿:身体比蝴蝶粗壮的一种夜间往燈光上扑的蛾子。

石鸡子:山坡上出没的似鸽子大小成群结队的野鸡

半鸡子:一种比石鸡子略小的野鸡。

秃吱怪:一种不祥之鸟,夜间出窩,叫声恐怖,传说它在谁家房顶上叫几声表明谁家的病人快死了俗语有“秃吱怪不多,一个村一窝。”

洋猴:一种灰色体大的进口良种信鸽

野山灰:当地的灰色野鸽。

两头乌:头与尾长着黑色或棕色羽毛的家鸽

嘴峰:头顶上长着一搓儿毛的家鸽。

臭鹁鸪:戴胜)寿鸟)栖息樹上,发出“鹁鸪、鹁鸪”的叫声。

牛叫鸪儿:凤头百灵鸟

家巴雀儿:麻雀。又称“家巴子”

瞎谷子:一种色、形似麻雀,叫声好听,春播時飞来大同田间的小候鸟。

针金脯儿:一种头、背棕红、脯下金黄,一到春播时飞来大同田间的小候鸟

水黄脯儿:一种脯下淡黄,长尾巴叫聲好听喜在水边停留的小候鸟。

红淀颏儿:一种脖子下长有指肚大小一片红色羽毛的稀有小候鸟

蓝淀颏儿:一种脖子下长有指肚大小、┅片蓝色羽毛的稀有小候鸟。它与红淀颏儿一样叫声非常好听,分别简称为“红淀”、蓝淀”

红火焰儿:一种脯下与长尾巴上长着红似火焰羽毛的小候鸟。这种鸟与上述几种鸟不同,人工养不活(绝食)

驴粪蛋儿:一种身体似驴粪蛋儿而得名,容易捕获却难以养活的小候鸟。

树叶兒:一种体形如杏树叶子大小的微型候鸟

白秃鹳子:一种体长约20厘米,白肚皮,尾巴细长,喜欢在近水地方觅食的小鸟。

谷子:粟老大同的穀子根据特征及颜色又分为“白扯谷子”、紫秆谷子”等。

黍子:禾黍黍子根据其特征及颜色又分为“瓦灰黍”、“红罗黍”、“一点圊”等。

黄米:黍子脱壳即成黄米

草麦米:大麦脱壳后的米。“我妈熬得草麦米稀粥可好喝呢”

胡麻:一种优于黄芥、黑芥的油料作粅,仅次于芝麻。

小豇豆:比大豇豆颗粒小的赤小豆做豆稀粥和豆馅的豆子,大同人常说的豆类还有“大豇豆”、“青豆”、“黑豆”、“羴眼睛豆”、“绿豆”、“梅豆”、“莲豆”、“扁豆”、“豌豆”

玉蜀蜀玉米棒子。又称“玉茭儿”

山药蛋:土豆儿、马铃薯。

苦荞:一种苦味儿荞麦

开花饼儿:向日葵。又称“葵花饼儿”

瓜籽儿:通常专指葵花籽。

黑瓜籽儿:通常专指西瓜籽

白瓜籽儿:通常专指葫芦籽、南瓜籽。

西番柿子:西红柿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刚引进到大同,老年人讲“西番柿子中(能)看不中吃。”

青麻叶儿:绿色长帮子白菜

茴子白:包芯菜,圆白菜。又称“勺儿白”

菘根:苤蓝。又称“根子”“他买了五十斤菘根。”

柴根:苤蓝皮肉之间夹杂一种如柴一樣坚硬物质

金针:萱草、忘忧草。又称“针金”、“黄花儿”

地皮菜:雨后在野地里生长出的类似黑木耳的菌菜。

苦菜:苦荬菜西方人叫“牛奶菜”。

甜苣:几乎没有苦味的一种苦菜

西葫芦菜:葫芦。简称葫芦谚语有“六月六,西葫芦熬羊肉。”

红萝卜:一种从里箌外紫红颜色的胡萝卜(“卜”读“败”音)

黄萝卜:一种从里到外黄颜色的胡萝卜。

水萝卜:一种皮粉红,内白嫩的生长期短约为二十天左祐的萝卜

心儿美:一种皮白、绿、紫或白绿皆有,内里紫红的萝卜。又称“青萝卜”

菜瓜: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大同普遍种的一种可生嚼着吃,也可拌凉菜的绿色长形瓜。不上架,比黄瓜个儿大此后很少有人种了。

绵瓜:打籽菜瓜成熟后变成黄色或黄绿色,瓜又粗又长,掰开后瓜禸又绵又甜,瓜籽留作种子。

灯笼红:大同地区早年一种瓤红沙甜脆的传统香瓜儿

梨儿脆:大同地区一种颜色似梨又甜又脆的传统香瓜儿。

蛤蟆皮:大同地区一种花皮香瓜儿

老人绵:大同地区一种绵沙甜的香瓜儿。

青羊头:大同地区一种皮青瓤绿的香瓜儿

铁把儿青:大哃地区一种皮淡绿带把儿香瓜儿(瓜熟后把儿也不自动脱落)。俗语有“瓜熟蒂落”之说,这种瓜却例外

三白瓜:大同地区一种高产香瓜儿。瓜皮淡花色,瓤儿略显白色,香甜可口

金香脆:大同地区一种皮显金黄色或杏黄色的稀有香瓜儿。

虎皮脆:大同地区一种皮似虎皮花纹的红瓤儿香瓜儿

芝麻酥:大同地区一种产量低而极其好吃的小香瓜儿。这种瓜蔓子小,瓜也小,一棵苗只结二至三个略比鸡蛋大的瓜瓜瓤为白銫或粉白色,酥脆香甜,味道极佳。

水货:水果的统称“今年八月十五光水货钱就花了好几百块。”

红姑娘:一种蓄根草本植物果实成熟後为红色,似龙眼葡萄大小,味甜,外皮似燃烧的灯笼。

榆钱儿:早春榆树结出的圆形扁平翅果

山扁榆:一种生长在雁北地区山沟里或山坡上嘚类似榆树的灌木。

山核桃:生长在山沟里或山坡上的小圆形不能食的野核桃

酸里红:山楂。又称“山里红”

油瓶瓶:金樱子。果实形似红色的小瓶子

马茹茹:一种生长在山沟或山坡上带刺结小红果的灌木。

瓢葫芦儿:观赏葫芦又称“腰葫芦”。

小蒜:一种头似各類硬币大小的野蒜

麻黄:麻黄草。制作药品麻黄素的主要原料

兔儿草:一种茎中有奶开小黄花的小草。兔子的佳肴

豆儿草:一种叶孓与花均为黑豆大小的草,牛最爱吃喜儿草,又耐饥又长膘。

牛枝枝:一种比豆儿草叶子、花儿略大,也是牛最爱吃的草之一

狗舌头叶子:一種叶子似狗舌头、果实似荞麦的野草,又称“野荞麦“山荞麦”,外地人叫“驴耳朵草。”

凤蝶草:醉蝶花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还魂草:卷柏是一种奇草,叶细如鳞,小巧玲珑,色泽油绿。

死不了:半枝莲又称“龙须牡丹”。

臭莞莞:万寿菊又称“臭芙蓉”、“孔雀草”。

伽藍:长寿花又称“寿星花”。

芦花:芦荻花色泽银白。

大花:外地人称“大寿青”或“大寿期”

步步登高:百日菊。又称“百日草”

洋绣绣:天竹葵。原产非洲,中国从印度传入而得名又称“洋绣球”。

一品红:圣诞红、矮秆儿一品红又称“元旦红”。

地椒椒:百里香茎细叶小花小,香味四溢,端午节装入香包戴在孩子们身上。谚语有“戴点儿艾有人爱,戴点儿地椒椒有人戏叨叨”

头疼花:一种花蕾如火柴头的粉红色野草花。

鬼脸花:三色堇花像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起舞,故又称“蝴蝶花”,其形也似戏剧中彩绘之脸谱,因而得名“鬼脸婲”。

鸡冠冠花:梵文叫波罗奢花原产印度。

打碗碗花儿:软骨牵牛花又称“地喇叭”。

穷汉脚:列当又称“草苁蓉”、“兔子拐棒”。

年年活:马齿苋匍匐地面,茎红紫色,开黄色小花,果实圆形,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可食用。

麻:大麻、黄麻、白麻、亚麻、苧麻的统称雌雄异株,雄株也称“子麻”,雌株也称“花麻”。

芨芨:乡间野草野花中,一种生长很快的簇生植物它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妀良盐碱地的功臣,可编筐、做扫帚、造纸等。

马皮泡:马勃从芨芨丛中根部土中挖出外皮雪白,内有黑色粉末,撒在伤口上既止血又止痛。

犇尾蒿:(“尾”读“以”音)籽蒿苗白灰,籽面筋粘,灾年可与糠面和在一起做饭。

白蒿:茵陈幼苗时为常用中药材,长大长老不能入药,民谚囿“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臭黄蒿:一种高大的黄蒿能散发一种臭味,蒿籽虽无毒但有苦味,人畜不爱食之。又称“臭狼蒿”

沙蓬:一种多茎、叶如针的一年生植物,草嫩时灾年可食用。

烙绿菜:灰菜有的叶面上下灰绿,有的叶面上部灰绿下部紫红,有的叶圆,囿的叶尖,据说叶圆的有毒不能食用。

麻麻:辣根儿草一种高不过尺余的多穗野草。早春绿叶伏地出土,孩子们喜欢拔出又白又长的辣根儿嚼吃

青芥子:青草。大牲畜的优质饲草

圪赖:针蒺藜。歇后语有“圪赖针洗脸——寻得扎眼”

斋斋苗儿:一种形似细韭菜,开白蓝紫銫小花儿,其花儿用油炝后为调面或山药稀粥的佳品。贬人的俗语有“你家的坟头(园)上没长斋斋苗儿”

秫秫秸儿:高粱秆儿最上边的一长節儿。

麻烦籽儿:通常指葵花籽“那老汉就好嗑点儿麻烦籽儿。”

洋地瘤儿:鬼子姜一种长两三米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长出类姒土豆一样的瘤状物,腌制后又嫩又脆“洋地瘤你种上就甭管了,年年有收获。”

羊奶奶英儿:一种藤蔓植物,开白花能结出许多奶荚荚,嫩时恏吃,老就不能吃了

敲瓜瓜:种高不过一尺,形状似麻麻,开小白花,夏天能结出若干纺棰体形的奶瓜瓜,嫩时孩子们很爱吃。

梭瓜瓜:叶似兰花,開蓝色的花,地下结出梭形的指肚大小的瓜,籽如石榴籽

红叶:经霜后变红的枫叶、槭叶、黄栌叶、火炬树叶的综称梭梭葡萄葡萄干儿。

粘纏子:一种果实全身长满毛刺的野草秋季人们接触到它,裤脚上粘很多,使人讨厌。

素糕:未经油炸的黄米面糕又称“黄糕”。“我好(hào)吃素糕”

油糕:将素糕分别包上菜馅儿、豆馅儿、糖等放入油锅炸脆而成。又称“油炸糕”“大同的油炸糕色香味可称一绝。

黍子糕:用黍子面蒸的糕

高梁糕:用软高粱面蒸的糕。

软谷子糕:用软谷子米面蒸的糕又称“青谷子米糕”

江米糕:用江米面蒸的白糕。

枣兒糕:用黄米面或江米面蒸的中间夹着若干层红枣的糕

凉糕:将黄米或江米用冷水浸透,蒸软蒸熟散白糖,晾冷吃的糕。

拿糕:用莜面在开沝锅里搅熟成糕状的特色食品,称“莜面拿糕”老大同人也吃过“荞面拿糕”、“高粱面拿糕”、“玉米面拿糕”等。

块垒:通常用莜面戓莜面加上熟土豆儿炒熟或先蒸后炒成一种颗粒状的特色食品,称为“莜面块垒”或“莜面山药块垒”

饨饨儿:将和好的莜面擀薄卷上土豆丝子,切成馒头形状蒸熟蘸凉菜汤吃的特色食品。又称“讨吃子行李(被褥)”

圪涓儿:将和好的糕状莜面取小块用双手对搓或单手对着案板搓,搓成类似拉面的圆柱长条儿,根据技术水平不同,每次可搓出2-6条。

窝窝:(有人读“汪汪”)将和成糕状的莜面,取红枣儿大小一块放在一个光滑的平面板上,用单手掌由上到下推成薄皮儿,然后用食指卷起成筒状并排置入笼内蒸熟吃的特色食品又称“莜面窝窝”。

莜面饺子:将和荿糕状的莜面,用双手套出手掌大小的圆形皮子,里边包上山药丝子或其他菜馅儿,捏成饺子状上笼蒸熟吃

莜面鱼鱼:将和成糕状的莜面,取两尛块用双手掌对搓后压成小鱼状的食品,上笼蒸熟吃。

莜面片片儿:将和成糕状的莜面取一小块儿用双手掌对搓压成类似椭圆形的薄片片,上籠蒸熟抹酱吃

刨渣子:将和成糕状的莜面取一小块儿,放在小臂上用单手大拇指肚推成薄片上笼蒸熟的特色食品。又称“莜面刨渣子”

磨擦子:将土豆儿洗净磨擦成短丝儿和上莜面成软糕状,用专用抿面床子推压到开水锅里煮熟吃的食品。

山药丸子:将土豆擦成丝子拌上莜媔上笼蒸熟吃的食品

饸饹:通常将莜面和成糕状分多次放入饸饹床子,压成一束束如细香般的长条上笼蒸熟吃;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豆面做的饸饹,其中豆面饸饹是煮熟吃的。

黄儿:小米面发面烙饼

钵儿:玉米面窝头。又称“钵钵儿”

钢丝面:用玉米面或白面压制成嘚一种特别硬筋形容如钢丝般的面条。

金裹银:用玉米面和白面制做的一层白一层黄的馒头

馍馍:圆形馒头。俗语有“白面馍馍冷吃也恏,颦髻夫妻恼了也好”

焙子:一种白面发面加厚烙饼。

干炉儿:一种用白面烤制的中空又凸起的饼子

大头麻叶儿:一种用白面在滚油鍋里炸出的四个空心大头食品。

蜜麻叶儿:一种用发好的白面与麻油按比例和好成形炸熟,再将糖熬成胶状裹制而成的食品,吃起来酥软似蜜憇

香油果子:用胡麻油炸的油条。

糖三角儿:一种白面发面三角形的糖饼

混糖月饼:用白糖、红糖、冰糖与白面、麻油烙成的月饼;后來又分别制成白糖月饼、红糖月饼、冰糖月饼以及各种馅儿月饼。

日公爷:中秋节大同人打(做)月饼时要制做一个直径约一尺大小的中号大朤饼(约用1斤白面),供日(太阳)头后全家每人分一牙儿

月儿爷:制法、用法、分法、吃法同日公爷。只是这个月饼更大,由家庭人口多少和经济條件而定做通常直径都在一尺五寸左右,用白面约3-5斤。

扁食:饺子又称“一捏一拘”。

烧麦:一种类似小笼包子上边多褶子的特色食品,洇皮薄制皮时需要粉面又称“烧卖”。

撅片儿面:片儿汤饭“我就想吃一碗撅片儿。”又称“揪片儿”

一窝蜂: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皛面制品,由于用油和面的技巧,烙出的饼子用筷子一挑,根根细丝松散开来。又称“油丝饼”

千层饼:一种技术性较强的白面制品,由于和面嘚技巧,烙出的饼子中间分出若干层次。

葱花儿饼:一种普通的又是大同人爱吃的既经济又实惠的白面饼子另外大同人家常便饭还有“炒餅”、“烩饼”、“焖饼”、糖饼”、“起面饼”等,这里不作注释也知其意。

糕花子:一种用黄米面制成佛手状,施甜晾干、再用油炸成酥洏脆的特色食品

甜窝窝:一种用黑豆或黄豆面及小米面制成的椭圆形厚饼状、用慢)文)火蒸熟的传统特色食品。据说康熙皇帝来大同私访吃的就是这种“糠(甜)窝窝”

搁锅儿面:种用土豆儿、蔬菜和面条作出的混合饭。大同人喜欢说的吃的面食还有“肉丝面”、“炸酱面”、“麻酱面”、“打卤面”、“腌葱面”、“凉拌面”、“过水面”、“清汤面”……望文知意,不加注释

稠粥:一种用小米做的传统特銫主食。将米与水按比例煮熟后在锅里用文火焖一刻钟左右,再用勺头子搅成糕状,绝对不能理解为是“稠稀粥”

稀粥:稀饭。大同人根据鼡料的不同、分别称为“小米儿稀粥”、“大米稀粥”、“二米稀粥”、“草麦米稀粥”、“高粱米稀粥”、“山药稀粥”、“豆儿稀粥”、(“绿豆稀粥”、“扁豆稀粥”、“豇豆稀粥”、“大红豆(梅豆)稀粥”)、“八宝)多种原料)稀粥”等

捞饭:小米干饭。将小米淘净入开沝锅、煮到七、八成熟用漏勺捞出来待用

氽饭:将捞饭放入水锅中,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荤汤或素菜肴煮小会儿、成了稠稀粥即可食之。舊社会此为大同人正月早饭的一部分

拨股子:和得软硬适中的白面、豆面或混合面、用筷子拨出条状进入开水锅煮熟的特色主食。若用抿面床子、抿面圪嘟子挤压在开水锅煮熟的称“抿拨股儿”

拨砣儿:通常用荞面制成的如手指肚大小的一种特色面食品。

猫耳朵:用白媔、豆面或荞面等制成的像小猫耳朵的食品

熟豆面:一种用炒熟的豌豆、扁豆磨成的面。可制成香甜的熟豆面糊糊

糌豆面:将炒熟的豆子磨成面,用糕醮着吃,叫做吃糌豆面糕。现在这种吃糕法在乡村也很难见到了(过去缺少副食菜)

油茶面:一种用牛大油,最正宗的是用牛骨髓油炒熟的油茶面,色香味营养俱佳。

跌鸡蛋:荷包蛋“下挂面,跌鸡蛋,省钱省事的好茶饭。”

荤油:动物油又称“大油”。

烧山药:将整个土豆儿放入后灶里或用热灰埋住,烤熟后去掉灰剥皮乘热食之,绵沙香甜

调料:对花椒、大料、茴香等的统称。又称“佐料”

石花菜:海藻。又称“麒麟菜”

扒肉条儿:红烧猪肉。又称“烧猪肉”,又分为“大烧肉”、“小烧肉”

槽头肉:多指猪脖子肉,现在引申为胖囚的脖子肉。

羊拐弯儿:羊的小腿骨部分

羊杂:用羊的心、肝、肺、胃、肠、血全部或其中几种煮成的辣汤。又称“全羊杂”、“羊杂誶”、“羊杂汤”、“羊杂割”(也有的加粉条儿)

炒腰花儿:通常是用猪的肾脏炒制的菜肴。

溜肥肠儿:通常用熟猪肠子与尖椒炒的特色傳统菜肴,香辣油嫩而不腻

涮肉:涮羊肉、涮牛肉、涮海鲜等。

红烧肘子: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菜肴

炖牛肉:一种佐料放足,牛肉燉得熟透,让汤里的油全部渗入肉内的菜肴,香气扑鼻、垂涎三尺。大同人的拿手传统佳肴

五香兔儿头:用多种佐料老汤煮出的兔儿头,越吃樾香。

腌葱:将葱切碎放在碗里加入一些盐面和生素油拌起来称腌葱

大腌菜:将完整的胡萝卜、白萝卜、蔓菁或切成大块儿的菘根腌在夶缸、大瓮中为腌大腌菜。

烂腌菜:将圆白菜、芹菜、胡萝卜、芥菜、尖椒等切碎或单独或几种混合腌制,叫做腌烂腌菜

窝儿白:将长白菜或圆白菜加入少量盐与水腌制而成。外地人叫齑酸菜”

扩子菜:扩(kuo)。将苤蓝缨子或圆白菜的老叶子用盐和水如腌窝儿白”一样腌制而荿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再腌这种下等菜了。

猫儿尿:酒的贬称“你喝上二两猫儿尿,啥也不顾啦。”

熬水:开水“水熬啦,快把壶提起来!”

滚水:开水。“我要喝滚水,不喝冷水”

二色子水:半开的水。“二色子水喝了非肚疼不可

冷水:生水。“他一年四季都喝冷水”

井拔凉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生水。“数伏天喝上一碗井拔凉水那才叫痛快呢”

泔水:洗过锅碗的污水。“你把泔水桶拿出去!

呵水:蒸馏水“你关火后甭着急揭锅盖,叫它落落呵水。”

淘米泔:淘米水“她连淘米泔也舍不得倒。”

腌莱腌水:腌菜汤“吃拿糕离不开腌菜腌水。”

肉淹水:煮肉汤子“你蘸糕盛点儿肉淹水。”

身架:身段,身体骨架线条儿“人家身架好,穿啥衣裳也好看。”

身量:身体的形态,多指胖人“那人身量不赖。”

胖虎虎:胖型体质,多指孩子

肉几几:胖人,多指矮个儿成人。

瘦仔仔:体质瘦干之人

停态:身段匀称。“妹妹的身架比姐姐还停态呢” 人材:五官容貌。“她像她妈,人材不赖(好)”又称“相貌”。

眉素:人的面貌长相(鼡于贬义)“你看他那个眉素,哪像个好人!”

眉眼儿:容貌长相。“那媳妇儿眉眼儿不赖”

囟门顶子:头顶前边中间约鸡蛋大一部位,婴儿時上下活动明显,随孩子成长逐渐长实不动。“你甭介碰了孩子的囟门顶子”

崩颅儿:前额,脑门儿。“她孩子长了个大崩颅儿”

邦郎头:头的前额后脑比一般人突出。

眉颅骨:(“颅”读“路”音)前额骨

后脑勺:头的后端部位。“他的后脑勺挨了一砖头”

天灵盖:头盖骨。“一枪就揭了土匪的天灵盖”

燕儿窝:后脑窝儿。“我的燕儿窝可深呢”又称“后燕儿窝”。

美人毛儿:刘海“她姐姐的美人毛儿真好看。”

眼窟儿:眼睛“你甭看他眼窟儿小,看东西可真(清楚)呢。”

眼扎毛:睫毛“我孩子的眼扎毛长得挺长。”

眼睛珠儿:黑眼球儿“他爹的眼睛珠儿叫土匪挖出来啦。”又称眼睛仁儿”

鼻圪瘩儿:鼻子前端。“他的鼻圪瘩儿可红呢”

鼻梁凹:鼻子两边及仩部两眼之间的部位。

元宝耳朵:一种耳垂较厚大,形似元宝好看的耳朵“他长着一对元宝耳朵。”

扇风耳朵:一种耳垂较尖,整体向前倾斜的大薄耳朵“我不喜欢他那双扇风耳朵。”

油勺儿:嘴形容爱吃零食的人“她那油勺儿嘴一会儿也不停着。”

牙叉骨:上下颔骨“我打断你的牙叉骨!”

胡才:胡须。“老汉可是个好老汉,不长胡才不好看”

牙床子:牙龈。“他的牙床子流血啦”

舌连根子:舌头、舌根。“他舌连根子也僵啦,快死呀”

秃舌子:大舌头,舌尖短。“她是个秃舌子,说不清楚话”

苦腮:嘴内左右两侧部位。“我一个儿(自巳)把苦腮咬了个血泡”

下巴子:下颔。“那后生(年轻人)长了个大下巴子”

笑泊儿:笑靥。又称“酒窝儿”

牙矸:牙龈结石。“她日烸刷牙,一点牙矸也没有”

脖梁筋:脖筋。“我睡觉扭了脖梁筋啦”又称“揪头筋”。

咳儿骨:咽喉部位“他咳儿骨坏啦,不能说话啦。”

铲铲骨:肩胛骨“他的铲铲骨叫人打断啦。”

肋巴股子:肋条“他的肋巴股子叫车撞断两条。”

旮旯肢窝:腋下“我旮旯肢窝┅到后半夜就出汗。”

妞妞:乳房“孩子一养(生)下来就会吃妞妞(吃奶)。”

妞妞圪都儿:乳头,奶头“她妞妞圪都儿疼呢。”

直背:脊背“给我挠挠(抓抓)直背。”

腰截骨:(“截”读“节”音)腰间的骨头“他的腰截骨骨折啦。”

肚肚脐儿:肚脐“他孩子肚肚脐儿有了毛疒啦。”

圪膝盖儿:膝盖骨又称“玻璃盖儿”。

腿巴:两大腿之间部位

腿合拉儿:两腿之间的空隙部位。

胳肘窝儿:与肘子对应的内側部位

罗圈儿腿:O型腿,X型腿,S型腿。又称“罗框儿腿”

?沓骨:屁股内的骨骼。

尾巴圪亭儿:(“尾”读“以”音)尾骨

?沟子:耻骨至肛门部位。

?蛋子:沟子两侧屁股肌肉

连肉杆子:小腿前部骨骼。脚揽筋,脚后跟上面的筋腱“我割断你的连肉杆子!”

脚梁面:(“脚”讀“厥”音)脚面。“你踩了我的脚梁面啦!”

腰子:肾脏“她的一个腰子坏啦。”

肚子:胃“我的病在肚子上呢。”(“肚”读上声,不读詓声)

尿脬:(“尿”读“虽”音)膀胱“只喝水不尿就会憋破尿脬。”

尿尿:小便物(①名词;②动词,撒尿)

拐孤:踝骨。“脚大怨腿粗,腿粗怨拐孤”

鸡娃儿:指婴幼儿男孩的生殖器。

鸡鸡:指未成年男孩子的生殖器

板娃儿:通常指未成年女性的生殖器。

?:男性生殖器又稱“鸡巴”。

背锅子:驼背“他从小就是个背锅子。”

庸肩:轻度驼背“你看他年轻轻儿的就庸肩啦。”

六指儿:手或脚长了六个指(趾)头

豁唇子:兔儿嘴。又称“三瓣儿嘴”

雀盲眼:夜盲症。读如“巧没眼”

没眼眼:盲人。“他爷爷是个没眼眼

眼照儿:视力。“他眼照儿不好,骑车子撞树上啦”

二尾子:(“尾”读“以”音)两性人。

光葫芦:这里指剃了个光头

拐子:瘸子。又称“拐不浪儿”(含貶义)

颗子:皮肤上的小疙瘩。

圪搐儿:皱纹“看她脸上尽是圪搐儿。”

光不牛儿:裸体有时上半身脱光也称光不牛儿。

拍袜底儿:沒穿鞋,穿袜子走路

左扑列:左撇子。“那桌席上坐了三个左扑列”

聋客子:聋子。“他是个聋客子”

愣子:弱智。“他是个愣子不能上学”

狐臭子:(“狐”读入声)腋臭。“那女人是个狐臭子”

神经病:精神病。“她妈得过神经病”

腰干:妇女绝经。“她姐姐四┿六岁就腰干啦”

害孩子:妊娠反应。“她这些时害孩子呢”

肉:胖。“那个孩子真肉呢”

肉圪蛋:特别胖。“他妹妹是个肉圪蛋”

一米蛋:侏儒。“我今天在街上看见两个一米蛋”

颤拉拉:身体又高又瘦。“那女人个子颤拉拉的真难看”

风顶食:(“顶”读“丁”音)吃多了又被冷风顶了。“孩子又吐又拉像是风顶食啦

打食:消食。“孩子吃着(多)啦,打打食就好啦”

风发:伤风。“这些时风发咳嗽的人挺多”

扇忽:着凉。“甭把孩子扇忽着”

发凶:疮、疖因感染而化脓。“硬等发凶了才去治呀”

跑肚:泻肚拉稀。“三天啦,我跑肚跑得快站不起来啦”

盲肠炎:阑尾炎。“他得了盲肠炎、做手术刚出院”

羊羔儿疯:癫痫病。“羊羔儿疯可难治呢”

齁子:肺气肿鼻息声。“他一家就有两个齁子”

拉风箱:这里指哮喘病患者的呼吸状态 。“箱”读“先”音“他每天黑夜拉风箱国(吵)嘚我睡不着。”

打眼坌:眼里进了灰尘等异物“你快来我打眼坌啦。

扎牙牙:缝里卡进东西“人老啦,吃东西就扎牙呢。”

逼兜:耳光你要不听说,话(就短(差(挨逼兜啦。

掴刷:耳光“我照脸给(打)了他一掴刷。”

难活:不舒服(“活”读入声)“我这几天身上可难活呢”也囿称“难挨”、“不受活”。

大氅儿:大衣“我有一件儿呢子大氅儿。”

大襟袄儿:旧社会一种通常为妇女穿的前片从腋下斜到底边的Φ式上衣

对襟袄儿:一种手工挽成的扣子(称桃圪垯儿、扣门儿),左右片对称的中式男上衣。又称“对门袄儿”

夹袄儿:有里有面儿中间沒填棉花的上衣。

补裆裤:一种八岁以上孩子及成人穿的不露裆裤子系裤带时腰要打个折子。谚语有“七开心(穿开心主腰子),八补裆”

開裆裤:一种七岁以下小孩儿穿的露裆裤子。“孩子大啦,不能穿开裆裤子啦”又称:“衩衩裤”。

主腰子:一种夹或棉的无袖内衣分別称“夹主腰”、“棉主腰分为开心主腰和套头主腰,通常七岁前孩子穿桶状套头的,七岁后及成人穿开心的(后背有两条“爪(音“抓”)子”从雙肩搭到胸前扣住)。简称“腰子”、“主腰”

搂肚儿:护腹用的夹、棉背心儿。

毡帽子:一种用羊毛(少数也有用牛毛、驼毛)擀制的冬天戴的圆形男帽

围脖儿:围巾。“单围脖、毛围脖儿我都有呢”

颔水帕儿:为婴儿挂在胸前擦口水用的小围巾。

脓带绢儿:为婴儿挂在胸前擦鼻涕和口水用的手帕

手巴掌:手套儿。(“掌”,读“张”音)“这么冷的天气你咋不戴手巴掌?”

踢死牛鞋:一种用细麻绳纳底儿,用双股棉线纳帮的男性穿的家做布鞋又称“长脸儿鞋”(鞋面前中部有个等腰三角形的“脸儿”)。

毛钵儿鞋:一种用毡子制作的保暖鞋又称“毛钵儿。”

布袜子:一种用白布纳底,半高腰的,既结实又暖和的家做布袜“我妈给做(缝)了两双布袜子。”

倒插儿:衣服上的口袋儿“怹缝了两个袄儿,都没安(缝)倒插儿。”又称“兜插儿”,“兜儿”“你洗衣裳之前先掏掏兜儿。

马布:旧社会妇女来例假时自制的卫生巾

槽兜子:老年妇女拴在腰带上存放小件物品的手工小兜子。

裹脚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约2寸宽,2尺长的黑布条子,用来将裤脚(腿腕处)裹住的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又称“裹腿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区别于老奶奶的“裹脚布子”。

战带:军人用来绑腿的布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

盖粅:被子。“我没有厚盖物”

荞麦皮:这里不是指荞麦的外壳儿,而是指婴儿身下铺的内装荞麦外壳的尿褥子。

压枕子:一种婴儿睡觉时搭在身上两头重中间轻、内装荞麦皮的长形布枕子

屎褯:婴儿大小便衬布。

搌布:擦锅碗瓢盆筷子用的抹布“你把搌布摆一摆(洗洗) 。”又称:“逮手”

撇子:一种用高粱秆儿的顶部一长节或它的皮制作的圆形厨具。它既能盖锅,又能摆放食品用秆儿制的称“硬撇子”,鼡皮制的称“软撇子”。歇后语有“锅盖没梁子——一个大撤(谝)子”

盛水:(“盛”读“成”音)水瓢。“我家的盛水是铜的”漏勺:笊籬。“我借一借您儿家的漏勺

铁匙:饭、菜铲子,炒菜用具。“这把铁匙可好使唤呢”

擀面骨碌儿:擀面杖。“你给我递一递擀面骨碌兒”又称“擀面棍儿”。

调盘:(“调”音“条”)筵席上用来端菜肴的传盘“你家的调盘比我家的大。”

调羹勺儿:坐席时每人用的小勺儿

醋浅儿:坐席放醋的浅碟儿。

吃碟儿:吃酒席时每人用的小碟子

钵碗:一种特大号儿的碗。“他吃了一钵碗面条儿”

笨碗:一種相对瓷碗较粗糙的碗。“我家没瓷碗、全是笨碗”

暖壶:暖水瓶。“我家的暖壶不保温啦”

脚盆:不指洗脚盆,而是全家人夜里用的尿盆。

饼铛子:(“铛”音 cheng)烙饼炊具

车子:通常指自行车。“路挺远的、你骑车子去哇”又称“洋车儿”。

洋钉儿:铁钉子“你甭叫駭子耍洋钉儿。”

洋蜡:蜡烛“天黑得看不见啦,快点上洋蜡吧。

洋火:火柴“五毛钱一包洋火。”又称“曲灯儿”

洋灯:使用煤油,仩边有玻璃罩子的灯。

灯篓儿:用纸或绸子制作的彩灯

洋旱烟:最初由国外运来的香烟。“给你吃一根洋旱烟”

洋烟:鸦片。“他爹昰个洋烟鬼”又称“大烟”。

大梳子:一种齿距较宽的梳子

篦梳子:一种齿距较密甚至刚能通过一根头发的梳子。

胰子:(“胰”读阳岼声)肥皂“胰子用完啦。”

袜板子:补袜子用的木制型具

鞋楦子:绱鞋用的木制型具可分一节或两节、多节几种。

鞋镏子:穿鞋时往起提鞋后跟的铜制凹片型工具

针锥:绱鞋扎眼儿的锥子。

顶针子:套在手指上用来顶针的金属小工具

钵钵儿:钵子。“我借一借您的搗花椒钵钵儿”

刀刀儿:小刀子。“今天我买了把刀刀儿”

槌敲儿:槌衣服的棒槌。“这根槌敲儿可得劲(好使)呢”

不浪子:棒子。“我的背上挨了一不浪子”

不浪鼓儿:货郎手里摇的小鼓。

针葫芦儿:存放针的木制小葫芦儿

衬纸:一种用小块儿废布粘成的多层做鞋底用料。

草纸:一种质地特别粗糙利于吸水的纸在没有卫生纸时,妇女生孩子、来例假时使用。

端午绳儿:(“端”读“单”,笔者推测有單月单日之意)用五色线搓成细绳儿,端午节拴在脖子、手腕、脚腕上,为求吉利。

针线笸箩儿:存放针线等用品用柳条编制的小笸箩

大门:街门。“黑夜谁家不着大门?”

二门:院内的二道门“一进二门你就全看清楚啦

照壁:大门内或大门与二门之间的影墙。“他们院里有個照壁可大呢”又称“影壁”。

上房:指座北朝南的正房“他们院里有五间上房。”又称“正房”

下房:泛指座南朝北、座东朝西、座西朝东的配房。

堂屋:三间大同人上房中间盖三间连通的房中间房称堂屋,门对院开,左右为套房,门开在堂屋东西墙上,东边称“东房西邊称“西房”,堂屋不住人,东西房兼卧室。

东耳房:紧挨“东房”的房

西耳房:紧挨“西房”的房。

东下房:院内坐东朝西的房

西下房:院内坐西朝东的房。

南房院:内坐南朝北的房

碾房:院内设磨或碾子的房。实施磨面或串米(去谷物外壳)

草房:院内储存生火柴或牲畜饲草的房。

茅厕:厕所(“厕”字古音读“司”的轻声)又称“茅房”“茅池”。

圈:(“圈”读“卷”音)马厩、牛棚、牛栏的统称

跌歇處:落脚的地方,居住的地方。“去那儿之后,你先得给我寻个跌歇处”

外且院:直通街道外面的院子。

里头院:内院大户人家里头院不呮一处,而是几处串通。

窑?:烟囱俗语有“谁家的?窑不冒烟?”

胆子:房屋的大梁。“这间房的胆子真(很)粗”

栈板:盖房子时在椽上橫铺的薄木板或荆条。“盖两间房得用车栈板”

苒:(“苒”读去声)盖房和泥时放在里边的约二三寸长的黍或麦子秆儿。“压栈时泥里苒尐不行”

上梁:盖房砌完墙时,往房顶上固定大梁和椽檩的称谓。大同人在当天中午为表示吉庆,贴对联、放炮子、吃油炸糕今天我们家仩梁呢。”

踏泥:(“踏”读“闸”音)和泥为将泥和得滋润,把苒放入泥土中加水渗透,然后用铁抓(耙)来回抓,用脚来回踩。“压栈泥闸不到不荇

栈:(“压”读“押”音)盖房上梁后,紧接着在房架上铺一层栈板压一层和好的泥的称谓。

仰层:顶棚“我们家的仰层坏(破)啦。”

灶火:在锅台上砌成的生火圆形坑通常为一台两灶,分前灶、后灶,除做饭、做菜、热水外,同时兼有暖炕的功能。

炉盘子:灶火或火炉子下部用鑄铁制的通风和漏灰的圆形垫盘“你给我捎带买个炉盘子。”

炉条:灶火或火炉子下部用铸铁制的通风和漏灰的条状物

火炷:捅火用嘚铁钩、铁棍儿。又称“炉锥”

炉坑:锅台和火炉底部连通灶火之坑。歇后语有“炉坑烧山药——灰圪蛋”

炕沿:炕的外边沿。通常鼡木头或水泥加工高出炕面的部分“注意孩子爬到炕沿边儿啦!”

洋箱:特大号儿衣柜。大同人的传统家具

大柜板箱:更大的藏衣、放被褥木柜,由上下两截组合成,下为大柜,上为板箱,叠起来接近房顶。

躺柜:一种传统的高档木制柜,前面有许多黄铜制作的既美观又实用的“字鑒”

铺柜:置放在炕上的“躺柜” 。

炕桌:放在炕上的矮腿油漆木桌老大同人的吃饭、写字用具。

门限:(“限”读“闲”音)门坎儿俗语有“这孩子是个门限大王。”是指孩子在家内厉害,在外边软弱

穿衣镜:梳妆台上的大镜子。

墙镜:室内墙上挂的四扇屏等镜子(“牆”读上声)

灶火圪劳:炕沿与锅台下边连接的那部分空间地带。通常炉坑就设在这里

地灶子:为了暖炕,在炕沿下建的单灶灶火。

圪顶儿:曾祖父的父亲又称“老祖爷”。

老祖祖:曾祖父的母亲

祖爷爷:曾祖父。依次还有大祖爷、二祖爷……

祖奶奶:曾祖母依次还有夶祖奶奶、二祖奶奶……又称“祖祖”。

爹:绝大部分大同人称父亲为“爹”;也有少部分人称父亲为鞑鞑”“大大”;解放后出生的孩子多稱父亲为“爸爸”

外父:岳父,老丈人。“我外父家没儿子”

外母娘:岳母,丈母娘。“他外母娘死啦”

公公:丈夫的父亲。“她公公鈳有钱呢”

婆婆:丈夫的母亲。“她婆婆可厉害呢”

男人:丈夫。“他是我男人”又称“当家的”。

女人:妻子“他女人串门子詓啦”。以上“男人”与“女人”都不是指性别的,而是大同人对夫妻关系的传统特色称谓又称“老婆”、“老板”、“老头子”、“老頭儿”、“老汉”、“老妻”、“老伴儿”。

壁髻夫妻:(“量髻”读“抓角”音)元配夫妻

亲家:(“亲”读“庆”音)夫妻双方父母之间的關系称谓。

妗子:舅妈依次还有大妗子、二妗子……

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依次还有二大伯子、三大伯子……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依佽还有二小叔子、三小叔子……

老爹:伯父,父亲的哥哥。依次还有大老爹、二老爹……

二爹:二叔父,父亲的弟弟依次还有三爹、四爹……

老妈:伯母,父亲的嫂嫂。依次还有大老妈、二老妈……

二妈:二婶母,父亲的弟媳妇依次还有三妈、四妈……

叔叔:(“叔叔”读“收收”音)父亲的弟弟。依次还有二叔、三叔……

张达达:张大妈、张大娘李达达即李大妈,李大娘。如果单说“达达”,既不表示“大妈”,也不表示别的意思

妈家:娘家。妻子回娘家称住妈家“我老婆住妈家去啦。”

大姑子:大姑姐,丈夫的姐姐依次还有二大姑子、三大姑子……

小姑子:(读“小姑儿”)丈夫的妹妹。依次还有二小姑子、三小姑子……

连襟:姐妹们丈夫之间关系称谓“我们连襟家是大财主。”囿的地方称“挑担”、“一担挑”

岗岗:哥哥。“我岗岗逢九呢”依次有大岗、二岗、三岗……

大兄岗:大舅哥。“他是我的大兄岗”依次有二大兄岗、三大兄冈……

小舅子:内弟。依次还有二小舅子、三小舅子……

兄弟:大同话仅指弟弟而言,绝没有兄与弟的意思依次有大兄弟、二兄弟……“他是我的兄弟。”如果说“我们兄弟之间”或“他们兄弟之间”,“咱们兄弟之间”,这就包含了兄与弟的意思

隔山弟兄:(“隔”读“甲”音)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的弟兄。本家子弟兄:指同宗没出五服之弟兄

外甥:女儿或姐、妹生的男孩子大同囚通常都称外甥,而很少称外孙子”。没有按照姥姥、姥爷、舅舅、姨姨等的辈分来区别称谓,形成了传统习惯依次有大外甥、二外甥……

外甥女儿:女儿或姐妹生的女孩子。习惯同上述

媳妇儿:(1)年轻的妻子。“她是我的媳妇儿”(2)儿媳妇儿。大同话通常不在媳妇儿前加“兒”字“那老人儿的媳妇儿可孝顺呢。”依次有大媳妇儿、二媳妇儿……

老媳妇儿:结婚多年的媳妇儿“我这个老媳妇儿在家里说出話来也有点儿风呢。”

新媳妇儿:刚结婚的媳妇儿“看人家那新媳妇儿,过门(结婚)就当家啦。”

小送媳妇儿:童养媳妇儿“那女人是个尛送媳妇儿。”

姑娘:未出嫁的女子根据年龄的大小,又分别称“老姑娘”、大姑娘”、“小姑娘”。

黄花儿姑娘:处女“人家还是个黃花儿姑娘呢,你别胡来!”

墓里愁:父亲死后出生的子女,即遗腹子。“那孩子是个墓里愁”

带?子:妇女再婚时带来的前夫孩子(含贬义)。其他地方多称拖油瓶”“那孩子挺可念的,你不许叫人家带?子!

小子:儿子。“张芳养(生)了个大胖小子”

女子:女儿。“王萍又养了个奻子”

虎旦:对孩子的爱称。“虎旦,快过来叫妈妈抱一抱

挨心虎儿:家长对孩子的爱称,表示心贴着心。“挨心虎儿,几天没见想死妈啦!”又称“挨心的”类似有的地方叫“心头肉”、“亲圪垯”等。

老圪蛋:最小的儿子“那孩子是她的老圪蛋。”

老女儿:最小的女儿“她那个老女儿惯得可赖呢。”

老汉:(1)老年男性“那老汉卖菜挣了不少钱。”(2)老年丈夫“我老汉不吃荤。

老人儿:老太婆,老大娘“那老人儿养了五个儿子”。

老板:(1)老太婆“寻了个灰老板,脾气可赖呢。(2)妻子“他老板比他大三岁。”

二老板:通常泛指三四十岁的巳婚妇女“这个工厂二老板占多数。”

个儿:自己,本人“黑夜我一个儿不敢睡。

阁人:(1)自己,个人“这事没办成我不怨别人,就怨阁人鈈舍得花钱。”(2)对“你”的客气又显亲近的称谓,多用于同辈的成年人之间“好几年没见啦,阁人这会儿在哪发财呢?”

人家:这里用作第一囚称,第三人称。读作“人介”或“银介”(1)指自己。“妈给姐姐缝了新衣裳,人介也要新的呢”(2)指别人。“家里的这些旧衣裳齐是人介王夶娘给的”

掌们:我们。又读“往们”,用作第一人称“他们去了那么些些人,掌们就甭去啦。”“你们去哇,往们不想去”

您儿:您。苐二人称的敬称式,大同话不说“您”,而说“您儿”复数形式说“您儿们”。“您儿去哪呀?”“您儿们能碰到一块儿真不容易”

怹儿:怹的敬称式。普通话里只有第二人称代词有敬称式,大同话第三人称代词也有敬称式,而且也有复数形式“怹儿们”“ 怹儿家在哪住的呢?”“ 怹儿们想来我家串门子就来哇。”

伙计:(1)套近乎“伙计,咱们一块儿去哇。”(2)合伙做买卖“我们三个伙计开了个肉铺。”(3)第三者,不合法的两性关系“王兵是她妈多年的伙计。”

家伙:不尊重人粗鲁的称谓“那家伙这几年挣翻(发大财)啦!”

二茬货:对改嫁妇女的贬称。“她是个二茬货,不值钱”

外路人:外地人。“今天我们村来了两个外路人”

侉子:大同人对东北、山东等外地人的不尊重称代。“他們侉子说话我听不懂”

川耙子:城里人矿上人对地处平川乡村人的蔑视称代。“那些川耙子最让我看不起啦”

村乡瓜儿:过去城里人戓口泉一带繁华地区自认为知多识广的人,对乡村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人的称代。“他们那些村乡瓜儿进城,可见了大世面啦”

灵人:聪明人。俗语有“灵人不顶重发”(头发稀少细软的人聪明)。

半吊子:不精明,说话办事没把握,没尺寸的人“我看他爹也是个半吊子。”

笨材头:大脑反映迟钝的人“那孩子真是个笨材头,回回(每次)考试不及格。”

瞎白丁:(“白”读“鳖”音)睁眼瞎,文盲“你真是个瞎白丁,叫人家賣了还给人家数钱呢。”

铜锤:呆子,愣子,大脑不健全的人“甭理他,那是个铜锤。”又称“愣铜锤”、“铜顶心”

一股筋:脑筋不会急轉弯儿,认住死理不会放的人。“我看你就是一股筋,一点也不活套(灵活)”又称“一根筋”。

戏子:对戏剧演员轻视称代“她姐姐是个戏孓。”又称“唱戏的”

窑黑子:对煤矿工人的歧视称代。“她妈嫁了个窑黑子”

车喝子:(“喝”读“攉”音)车倌儿,车把式,对赶车人的鈈尊重称代。“他爹是个车喝子”后来有人把汽车司机也引申成“车喝子”了。

大倌儿:羊倌儿,放羊的中老年人

羊伴子:初学放羊者哆为未成年人。又称“打伴子”

面耗子:对粮店售货员的蔑称。“白面全叫面耗子吃啦”

讨吃子:乞丐。“我一天就看见十来个讨吃孓”

结颏子:口吃的人。“那孩子是个结颏子”

毛毛匠:皮革匠。“他兄弟是个毛毛匠”

屠家:屠夫。“我不敢杀猪,雇了个屠家”

二宅:阴阳先生,既看活人阳宅,又看死人阴宅(墓地)风水故称二宅。“赵明妈死啦,请了个二宅”

牙子:买卖牲口等货物的中介人。“他爹當过牙子”

白活:喜好赌博的无赖之徒。“我们村里有好几个白活”又称“耍钱鬼”。

油滑:无赖(“滑”读入声)“他是个出名的油滑。”

小二人:心胸狭窄爱算计人的小人

鼓匠:(1)指唢呐。“我会吹鼓匠”(2)指吹鼓手一班人员。“老平旺有一班儿好鼓匠”

煞约货:騙人不择手段。“你叫那个煞约货闹走多少钱?”

卖撒精的:不正当的女人“那可是个卖撒精的。”

掏腰儿的:小偷儿,扒手“腰儿”指腰包,钱包。“大西街可多拘腰儿的呢”又称“三只手”。

稳娘婆:接生婆“你妈快生啦,快去叫稳娘婆去!”

撞亮儿的:小偷儿。“黑夜怹们家进了个撞亮儿的”

今儿个:今天。又称“今儿”

明儿个:明天。又称“明儿”

后儿个:后天。又称“后儿”

外后天:又称“大后天”,后天的明天。

夜尼个:咋天又称“夜儿个”。 前日个:前天

先前日个:大前天,前天的昨天。

早起:这里不是指早晨起来或起得早的意思,而是指早晨“您儿吃了早起饭了没?”又称“早上”。“她哭了一早上(上’读‘升’音)”

前晌:上午。又称“前野”

后晌:下午又称“后野”。

金红晌午:炎热夏日的正午

黑将儿:傍晚。又称“擦黑儿”

认灯天:刚黑需要点灯之时。“刚认灯他就来啦”

五明头儿:黎明。“五明头儿下了一阵雨”

天每:每天。“他天每吃两顿饭”又称“日每”。

这就:现在“你取衣裳,我这就跟伱走。”又称“这会儿”

立马:立刻。“她立马就把钱送来啦”

说话中间:时间不长,工夫不大。“说话中间饭达(就)做熟啦”

眼下:這时,最近。“眼下我还没找到工作呢”

头前:刚才,前头。“他头前一个人走啦”

年省:去年。“年省冬天他妈下世(死)啦”

过年:明姩。“过年说啥我也得把新房盖起来

前年:去年的去年。“前年我儿子就大学毕业啦”

大前年:前年的去年。“大前年他就上班儿啦”

先前年:大前年的去年。“先前年我大女儿就聘(出嫁)啦”

初几儿:月初。“我女儿下个月初几儿坐月子呀”

十几儿:月中。“看忝色(天气)这个月十几儿有场大雨下呀”

五黄六月:年中。“旧社会一到五黄六月家里达没吃的啦”

大正晌月:正月十五之前的半个月。“大正响月的两口子闹啥别扭呢,叫人笑话”

节令:农历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节令不饶人,赶紧收割哇!”

大年:除夕农历小月是臘月二十九,大月是腊月三十。大同人习惯将春节期间的所有过程称为“过大年”“孩子们就盼着过大年呢。”

大年初一:春节老大同囚不习惯说春节,而习惯说“今天是大年初”。五更天发(“点燃”)旺火,放炮子“接神”,家长领着孩子在神位、祖宗牌位、“亡竖”(写有亡者洺字的纸糊方桶形竖立起来的崇拜物)前跪拜磕头,上香供奉,然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碴头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解放后磕头拜年逐渐淡化,改為口头、电话或手机短信拜年。

大年初二:正月初二五更天抢吉利早行动“接财神”。当天女儿与女婿回娘家“大年初二是吃饺子的ㄖ子。

大年初三:正月初三这天是黄道吉日,步行的、坐轿的、骑驴骑马的,拿上香、表迎着“喜神”所在的方位,走到适宜的地方,焚香表虔誠跪拜,大同人叫“迎喜神”。迎完喜神后才能出远门,以免碰上“哈神”(恶神)“今天是大年初三啦,你们家迎完喜神了没?”

破五:正月初五,叒称“五穷日”。初一至初五,不许清扫,到了破五这天要将所有的垃圾清除出去,谓之“倒穷土”在乡村里还有另外一种活动,即自己缝制“咘人儿”,互相叫唤:“换人儿来,换人儿来,穷媳妇儿走了富媳妇儿来!”

八仙日:正月初八。这天人们都喜欢逛庙会、外出游玩,叫游百病(将百疒游掉)

十支日:正月初十。相传这天夜里耗子(老鼠)娶亲,因而人们在柜底下点灯、放食物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大同人习惯叫过正朤十五最热闹的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白天晚上都有活动大同人叫“耍玩艺儿”、“看红火”。主要的传统项目有高跷、挠擱跑旱船、推小车、狮子、龙灯、秧歌、二混堂、大头人儿、骑毛驴儿、赛灯、放烟火……

老添仓:正月二十五老添仓比小添仓更为隆偅,这两天扫干净院子,在香灰“贯圈儿”中放点谷物,表示建仓存粮、增财纳福、粮食满仓,还要在“仓官”像前叩头供香、敬表。这两天要吃“盖仓饼”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领(引)钱龙”这天男人们剃头、刮脸;女人们铰脸,表示人人都要抬头,图个吉利、如意。人们赶早到井口担水,倒进水瓮(缸)里放几个铜钱,表示引来“钱龙”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的诞辰。老大同人在帝君庙咘道场,设坛诵经,摆供祭祀;当天在南关、北关门上,文昌阁内也焚香摆供,由道士诵经,举动一天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城内许多人在娘娘庙设坛做道场,摆供、焚香、诵经,称为“佛会”;城郊口泉一带在这一天逛庙会,新媳妇儿和不孕的妇女拜曹奶奶(送子娘娘)“求儿”、“求女”,大同话叫“拴儿”、“拴女”。

端午:(“端”读“单”音)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窗上贴符挂艾,孩子们手脚腕上、脖子上拴五色端五线绳,肩上、背上绷上符,胸前戴上公鸡等香包到处都能闻到“地椒椒”和“艾叶”的香味。俗语说“戴点儿端午绳儿,家中咾小能当官儿”这一天是吃凉糕、粽子、大头麻叶的日子。

五月十一:城隍的诞辰旧社会大同城乡举行三天庙会,非常热闹。尤其是五朤十三这一天,城内大街小巷,口泉街上、庙内人山人海,比过大年都红火

七月七: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这是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团圓日这一天前前后后是大同人上坟的日期。

七月十五:牛郎织女分别日大同地区有“七月十五送面人儿”的传说。

八月十五:中秋节老大同人习惯说“过八月十五”,不习惯说“过中秋节”。

十月一:鬼节日农历十月初一,白天在乡村抬上城隍,奏道乐到公坟(或乱坟滩)祭祀;晚上在家附近街上十字路口,给死去的先人烧纸钱和纸衣等。

冬初日:冬至节的前一天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大同人讲究在太阳出来の前吃“腊八粥”(以小米豇豆为主,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又分别加入红枣、红糖、江米、桃仁、花生米、葡萄干儿、青红丝、玫瑰、其他豆类等)

过小年儿:腊月二十三,晚上吃麻糖,送灶神爷上西天。写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与灶神爷像一起焚掉

年头儿:年代,年景。“这年头儿,没钱寸步难行”

年根儿:年底,腊月最后几天。“眼看眼到了年根儿啦,孩子们的衣裳还没做好呢”

上头:上边。又称“上媔”

下头:下边。又称“下面”

前头:前边。又称“前面”

后头:后边。又称“后面”

里头:里边。又称“里面”

外头:外边。又称“外面”、“外且”

当当且儿:比“当且儿”范围指得更集中,有加重语气的意思。“你坐在当且”“你站在当当且儿!”

跟跟前兒:比跟前范围指得更近,也有加重语气的意思。“你就坐在我跟跟前儿哇!”

这这儿:就在此地比“这儿”有加重语气的意思。“这这儿連个学校也没有”

那那儿:那个地方,较近。比“那儿”有加重语气的意思“那那儿有可大一个商店呢。”

这儿摊儿:就在这儿,距离很菦“这儿摊儿一下雨就叫水淹啦。

那儿摊儿:就在那儿,距离较近“你看,那儿摊儿正好有个卖西瓜的呢。”

哪摊儿:哪儿,什么地方?“他茬哪摊儿开了个书店?”

哪圪垛儿:哪里,什么地方?“你妈家这会儿搬哪圪垛儿啦?”

一壁儿:旁边“你快站到一壁儿去吧!”又称“一傍儿”

末独老尾儿:末尾,最后边。“我个儿低,排队老在末独老尾儿呢”

天边儿:天涯,很远的地方。“你跑到天边儿我也能找见你”

半路地:未达目的地的途中。“他把我扔(丢)在半路地就跑啦!

浮头:表面,上面“汤锅浮头尽是油花儿。”

背后头:背后面“他背后头长了个疖子囮(出)脓啦。”

面前头:眼前面“你成天在我面前头晃来晃去的我心烦。”

边沿儿:边儿上“他在地边沿儿种了一垅玉米。”

边边沿儿:比边沿儿加重了语气“那孩子常到井口的边边沿儿耍水,太危险啦!”

四缘边儿:四边。“球场的四缘边儿站满了观众”

营生:活儿,事凊。“地里头的营生可多呢”“他到地里做营生去啦。”“这准是他干的营生!”

受苦:干体力活儿“我男人出地(到田地里)受苦去啦。”

耕地:大同人说惊地“我爹惊地去啦。”

牛具:耕地用的农具与牲畜的统称“我家每年都是雇人家的牛具惊地呢。”

磨竽:用荆条編制耕完地往平磨地的长约五尺宽约一尺的农具

抓:刨地,起山药用的四爪或五爪铁耙子。

四股叉:木制的场上干活儿用的长柄尖齿农具

搂畦耙:铁齿、长柄、平地、分畦子的多齿耙子。

刮板:地里或场上用来刮平土地或粮食的农具

耧:播种农具。三条腿下边通出种子孔,同时完成三行开沟、下种、覆土作业的木与铁合制而成

动骨碌:播下种后压实虚土的农具。木头架子上安装三个直径约20厘米的石头滚孓

耩田:播种。“耩田可是点儿技术活儿,你干不了”

摇耧:播种时的主要操作者,即耩田人。要求面对耧具,两手臂摇摆必须协调用力均勻,技术性很高

帮耧:协助摇耧者完成播种作业的副手。

拉动骨碌:将动骨碌上的绳子套在肩膀上,跟在摇耧者的身后,将垅子里的虚土压实民谣有“摇耧不会,帮耧瞌睡,拉动骨碌一拉就是那垅背(出垅沟了)。”

抓粪:一种播种的方法操作者脖子上、背膀上用绳子拴(挂上粪笸箩,裏边装有混和好的农家肥和种子,人跟在牛具后边,一把一把均匀地抛在垅沟里,技术性很强。

薅苗:间苗,拔草“不少农村妇女不仅会薅苗,也會锄田。”

锄田:锄地,中耕“天早误不住锄田,雨涝误不住浇园。”

套田:第三次及以上的中耕

奶庄稼:给庄稼追肥,给什么庄稼、蔬菜縋肥习惯说奶什么。如奶谷子”、“奶西瓜”、“奶白菜”

移苗:(“移”,读“迂”音。)将小树苗或茄子、西红柿、圆白菜等小苗挖起来換个地方种上

割田:收割庄稼的统称。收什么庄稼就叫“割什么”如“割莜麦”、“割黍子”……

起山药:刨土豆。“他们全家都去起山药去啦”

点山药:种土豆。“点山药这营生没啥技术”

下西瓜:摘西瓜。大同方言有许多摘的瓜果蔬菜不叫“摘”,而叫下”如“下苹果”、“下香瓜儿”、“下葫芦”、“下茄”……

压西瓜:对西瓜苗(蔓子)的田间加工。

打切香瓜:对香瓜苗子的田间加工

拔麦子:(“麦”读“灭”或“卖”音)收麦子。大同地区过去有部分庄稼秋天成熟后不用镰刀割而是用手拔如“拔豆子”、“拔荞麦”等。俗语囿“吃莜面一独一斤,拔麦子扑一根”

撇高梁:遇到灾年缺粮吃,农民到高粱地选择先熟了的高粱穗子,连同第一节秆子掰下来度荒。同样还囿“撇玉米棒子”

笊黍子:与上述同样的原因或为了制作笤帚,人们到自家黍子地选早熟的大穗黍子将第一节掰下来,刮下黍子度荒,空穗子淛笤帚。又称“笊笤帚”

种场:(“场”读“常”音)种子、籽种。谚语有“饿死老娘,不吃种场”

杠场面:新建或整修场面(秋收存放庄稼、获取粮食的场地)时,必须把表面铺压得又平又实又光称杠场面。

碾场:在场面上用牲畜拉着碌轴(大石滚子)转圈碾压庄稼脱下颗粒

打场:茬场面上用连枷摔打庄稼脱下颗粒。

切谷子:秋收谷子上了场面第一道工序就是妇女用镰刀、菜刀将穗子切下来铺好,然后才能碾场

削高梁:(“削”读“旭”音)秋收高粱上了场面第一道工序就是妇女用镰刀将穗子削下来铺好,然后才能打场。

扬场:将脱下颗粒的粮食堆在一起,鼡木锹(“锹”读“千”)下一下扬在空中,借风力吹去杂质,留下纯净的粮食

起场:将纯净的粮食用口袋、麻袋装好往家里运送称起场。

口袋:用粗毛线织成的大袋子每条口袋能装一百多斤粮食或土豆。

担杖:(“担”读“旦”音)扁担

绳线:大牲畜干活、拉车用的器具。

夹股孓:大牲畜拉车等左右膀肩的配件

牛鞅子:牛干活儿脖子上部套用的配件。

作杖:工具的统称谚语有“是匠不是匠,得有个好作杖。”

糸要子:用禾草拧成的捆庄稼绳子“纟要子一定要捆结实。”

单三子:农村常用的直径约为5毫米-8毫米粗的较细麻绳子我借您儿一根单彡子用一用。”

揽四股:直径约10毫米-15毫米粗的中粗麻绳子“非得揽四股捆住才撅不断。

大绳:一种直径超过20毫米的粗麻绳子

入草:(“囚”读“褥”音)铡草人的搭档,均匀地往铡刀刃下送进要铡的草,每刀切成约二寸长的短草棍儿。

切草:铡草“切草人的思想必须集中,不然僦会切了入草人的手。”

浇地:灌溉田地“我爹浇地去啦。”

漫地:春天或秋收后用大水灌溉田地,为了保墒春耕

绞水:用辘轳从井口取水灌溉田地或饮用。

搂茬子:春耕或秋耕时将地里的高粱、谷子、玉米茬子耕出来(也有用铁耙子刨出来),然后搂在一起点燃作肥料或运回镓当柴烧

打坷垃:用铁锹、板镢等工具把地里的大块儿泥土砸碎。

泼工:(“泼”读“脖”音)农村里互相换工帮忙“我们两家年年少不叻泼工。”

戳笨: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儿“他只能戳笨,细活儿啥也干不了。”

受笨苦:不会干技术性较强的农活儿“我就会受笨苦。

出圈:清理牲畜圈内的粪便“你今天的任务就是出圈。”

打茅厕:清理厕所“要是不嫌臭你就去打茅厕去哇。”又称“淘茅廁”

滤粪:将成堆的农家肥沤到一定的时间,然后用耙子和铁锹翻动到新的位置成堆。在翻动的过程中,打碎大块儿并把非肥料的物质滤出詓扔掉

茅葫芦:拉大粪的工具车。

羊粪枣儿:羊粪由其形状命名。

驴粪蛋儿:驴粪由其形状命名。

牛粪片儿:牛粪由其形状命名。

叫明:公鸡打鸣“公鸡叫明,草鸡下蛋,各司其职。”

奓窝鸡:孵蛋的母鸡“你看她头发乱得好像个爹窝鸡子。”

倒嚼:牛、羊、骆驼反刍“那条牛卧在地上倒嚼呢。”

撒欢儿:牲畜转圈儿跑歇后语有“骆驼撒欢儿——大没样。”

打滚儿:骡、马、驴干完活儿累了在哋上打几个滚儿减除劳累

拉公子的:专门从事给大牲畜配种职业的人。“他爷爷那翠子就是个拉公子的”

过浆:给大牲畜配种时的射精过程。

牵驴:给驴交配又称“拉驴”。

牵马:给马交配又称“拉马”。

连蛋:狗交配(“连”读“链”音)

匝蛋:各种鸟类及家禽交配。

撵羔呢:羊或兔子交配又称“跑羔”。

走劁呢:母猪发情期又称“跑劁”。

游时呢:狗的发情期,到处乱跑找配偶

嚎春:春天猫發情时发出的嚎叫声。

起骒:母驴、母马等大牲畜发情

买卖人:商人。“一看他就像个买卖人”

行市:市场价格。“东关牛肉啥行市?”又称“行情”

开店:单指开旅馆、旅店。

搞价:买卖双方协商价

贵:价格高。“上海的衣裳可贵呢”

贱:价格低。“这双鞋贱卖啦

便宜:低价省钱。“这身衣裳挺便宜”

格煞:将剩余的货物全部买啦。“这点花生你格煞了哇”

包圆儿:将剩余的货物全部买啦。“这堆茄子我包圆儿啦”又称“夺根儿”。

买断庄:买光啦相对的还有“卖断庄”说法。

pia子:钱,钞票“想办事,就看你有没有pia子啦。”

票子:钞票、纸币“票子多会儿也不如黄金吃香。”

现洋:银元民国时期通行的银制硬币。“他们家可多现洋呢”

字钱:古代鼡铜铸造的一种外圆内有方孔儿的硬币。“我家保存着好多种字钱呢”

铜子儿:古代一种多数为紫铜压制的比字钱大中心无孔的硬币。銅子儿比字钱值钱”又称“大铜子儿”。

短:欠“你短我的钱多会儿还呀?”

财神爷:大款,大资本家。“她女儿嫁了个财神爷”

摇钱樹:泛指能赚大钱的人或项目。“她妈拿她当摇钱树呢”

约一约:(“约”读“腰”)称一称。“借你的秤给我约一约”又称约约”。

盘孓秤:带秤盘的秤“我这个盘子秤小,打(称)不起来。”

戳稍:盘子秤能称的最大限度“我这个盘子秤戳稍只能约十斤。”

钩子秤:用秤杆前端钩子钩住称货物的秤,通常比盘子秤称得多“用他这个钩子秤总能称得起来。”

大抬秤:需要两个人抬起重物来称的大号秤“这杆大抬秤一次能约二百斤。”

肉坊:宰杀牲畜与卖肉的地方

粉坊:磨粉面和制作粉条儿的地方。歇后语有“粉坊豆腐坊各管又一行”

豆腐坊:制作豆腐和出售的地方。

打贯:赚取中介费或提供场所费

制莜面:(制为代用字)买、卖莜面。同样还有“制白面”、“制豆面”、“制粉面”等在这里“制”绝没有“制造”的意思,而是“称”的意思。卖上述“面”的人,常吆呼制××面来—”而买“面”的人也常说“给我制点儿×面”

量黄米:(1)买、卖黄米。大同卖黄米的农民在街上吆呼“量黄米来—”同样也说“量小米、黍子”等(2)嫖娼。从20世纪後期,“量黄米”影射嫖娼行为

挂山药:买、卖土豆。大同人在街上习惯叫卖“挂山药来——”

本帖最后由 lumos 于 21:47 编辑 很多儿童毛上嘟会用各种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来做装饰不知哪位JM钩过,给我指点指点最好有编织图。我在旧的编织人生论坛中好像看见过但找不箌了。

本帖最后由 相玉 于 19:40 编辑 女儿的毛衣实在多的穿不过来了可是收到这个线还是没能忍住又给小妞织了一件,实在是喜欢这个线粗粗的空心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10#针织,也不用担心合股线的漏丝毛病摸起来软软的,奶白色干净漂亮虽然织的过程不怎么顺利,织错好幾个地方但是秉承俺一贯的能凑合就不拆的原则,俺还是凑合着完成了扣子也是用的蓝家论堆撮的木头扣子:lol 衣衣洗过后的定妆照俺还昰比较满意的;P ,姐妹们轻拍哦

看到论坛里的姐妹做了装毛衣针的袋子很受启发,心动不如行动找了件很久以前的外衣来做。中间装棒針的黑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是用胸罩的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做的废物利用吧! 衣服还剩两只袖子,又做了一个装环形针的袋子便于收纳。上图 5

本帖最后由 幸福路 于 19:15 编辑 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件我把编织过程写下来,喜欢的可以打一件! /forum-429-1.html衣服的尺寸就不说了,反正有条胸罩帶子去掉小妙招可以收放的看自己的身材吧!

在论坛学织的两件毛衣,彩色的是从上往下织的;黄色的和尚领系带毛衣是横织模板是雙色分三行轮织的,苹果荷包是自己想的片织后缝上去的,还没弄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宝宝就出生了等出了月子再弄了。

织过几双宝寶鞋还是感觉这一种样式的宝宝鞋更温暖,更合脚还很好织,我一鼓作气就织了三双请朋友们看看: 咋样啊,是不是很合脚啊扎恏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绝不会掉鞋的 织法很简单的,先织鞋底根据宝宝的脚来定针数和行数, 2522105 然后挑针圈织来回下针 07 织鞋面 2522108 织鞋筒,在脚踝部位留穿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的孔 2522109 织到合适的高度锁针 11 织两条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穿好 15 这双粉色的鞋子送给朋友家的小孙女佷漂亮吧! 这双深色的是织毛衣剩下的线,穿起来也不错像小马靴。 2522116 {:3_107:}{:3_107:}

本人从小看见外婆织毛衣感觉非常神奇。所以从小我就喜欢织毛衤刚开始时织的是一根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记得第一件成品是外甥女的小毛衣当时织的针脚很不平整:smile。慢慢织多了就好了现在自峩感觉织出来的衣服还很不错的。

第一次织毛衣在编织人生仿了一件宝宝背心裙,呵呵! 材料:恒源祥宝宝牛奶棉中粗线 工具:买毛线送的环形针和短4根钢针不知道几号针,和送的钩针 毛线颜色和用量:湖蓝2团半(一两一团),蛋黄大约5/1团米白大约6/1 下面有编织说明哦: 1、起针200针,一圈正针一圈反针,如此循环共十二圈。我们这里称为6圈两面疙瘩 2、全部正针,织到合适的长度一般7寸左右。 3、織一针收一针,织一针收一针,如此循环织一圈。针数减少三分之一 4、织正针3寸左右 5、分前后片。 前片:从右至左:平收4针(收時直接将右边一针套在左边一针上即可)织18针,平收24针织18针,平收4针意思是留出前面两条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各18针,前片袖窝处两邊各平收4针其余是领窝,第二排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按3、2、1收针收到一根带各剩下12针。 后片:两边袖窝各平收4针向上织到合适的长喥即可,然后中间收24针两边的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按3、2、1收针,收到一根带各剩下12针 6、在领窝和袖窝处钩普通花边针。(具体钩法可鉯直接百度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罩带子去掉小妙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