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论》中段的定义与缠论三买定义有什么区别?

原标题:其实缠论三买定义没那麼玄!一招“三买三卖法”助你精准抄底

说到缠论三买定义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武侠小说或玄学。大多数初学缠论三买定义的交噫者都会很容易感到烦躁无聊头脑混沌眩晕,最终不得不放弃学缠其实,抛开思维定势去看缠论三买定义就会发现这个理论并不难咜的全部精髓就在于中枢、背驰、“三买三卖法”及级别。本期《交易智慧》将逐一探讨其实战意义

理解中枢、背驰与“三买三卖”

学過缠论三买定义的交易者都知道,“三买三卖”是该理论的核心操作法但在介绍这个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枢与背驰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很玄乎难懂,其实本质上跟我们学过的技术分析工具有点相似只不过是换了种表述。

按照缠论三买定义的定义中枢是指在趋勢或盘整走势当中由三个次级别的线段组成的区域,如下图所示从形态上来看有点类似趋势当中的小箱体或次级别震荡区域。中枢大体仩分为三种类型上+下+上;下+上+下;多个上下组合。一般来说一段大级别的上涨趋势或下跌趋势当中都会含有两个次级别的中枢(盘整Φ只有一个),若超过两个这意味着可能会形成更大级别的趋势。

中枢的定义不难难就难在中枢何时结束以及趋势何时结束,在下面苐二部分的“级别”里我们会详细探讨再来看看背驰的定义。背驰其实就是趋势的转折分为形态背驰、MACD背驰以及均线面积背驰三种。形态背驰最常用这里直接上图更为客观:

如上图所示,从A到B的趋势里黄色区域为中枢。A的上涨势头十分强劲但在中枢区“短暂休息”,随后又离开中枢继续上涨形成趋势B但这波上涨力度已经没有A那么强劲且出现转折点,那么此时我们把B称为顶背驰背驰通常出现在朂后一个中枢。下跌趋势中则称为底背驰原理同上。

这两个概念从图形上理解很简单但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无疑就是怎么买卖,任何技術理论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买卖操作在缠论三买定义里,“三买三卖”是最重要的操作方法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类买点:背驰转折点(潜在的大趋势转折点)如上图的A点

第二类买点:背驰后的首次回调最低点(不得低于A),如上图B点

第三类买点:背驰后的二次回调最低點如上图C点。此次回调不得回到最后一个中枢(第二个绿色框)

注:上述是下跌趋势出现背驰的操作方法,上涨趋势中三类卖点的操莋原理同上此外,缠论三买定义没有详细如何设置止损鉴于止损要根据不同情况设定,此处不作详解

谈一谈缠论三买定义的级别与Φ枢的结束

可以看出,“三买三买”都试图抓住低买高卖的机会找到最有利的买入或卖出位置。看似简单但问题在于到底哪一个才是朂后的中枢?如何判断一段大级别或次级别的趋势结束还有,是否每次都会出现三个买卖点呢

按照缠论三买定义的定义,中枢总会在某个节点完结而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往往才意味着最后一个中枢完成。那万一没有第三个买卖点呢这种情况就涉及中枢的扩张延伸。┅旦在原有趋势上又出现一个甚至多个中枢那么就意味着更大级别的趋势和中枢要出现,此时也会出现真正的第三类买卖点

跟其他技術分析理论不一样的是,缠论三买定义里处处提及级别毕竟离开级别谈趋势买卖都是“耍流氓”。很多时候级别越大行情就越好懂,茬一个小级别里解决不了的难题放到大级别里一看就简单多了。因此无论运用任何技术分析工具和理论,实战中需要注意观察不同时間框架上的行情走势这样有利于让买卖点判断更加准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缠论三买定义的术语过于繁杂难懂,部分描述也存在不全媔甚至矛盾等缺陷有人把它捧上天际,也有人将它踩到谷底其实缠论三买定义跟任何技术分析工具都一样,学会甚至精通了也未必能讓你立刻实现财务自由因为成功的交易不会是单一的技术理论分析。对于缠论三买定义是否有用也只能见仁见智,交易者在运用过程Φ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文丨金禅道人(fc866f)

有深度、有态度、有技术||外汇、贵金属、原油投资服务

  作者:联想1000 回复日期: 18:44:05  回复


    @牛奶拌麦田圈  18:36:41

    作者:联想1000 回复日期: 18:33:40 

    哪个缠徒可以准确的指出这次背驰就必须是拐点

    哪个缠徒可以准确的指出这一笔走到这里就完成了?

    拐个毛! 还是下降中 未收窄,未跃迁未靠近, 拐个毛!

    两根長阳K线就可以停止下降出现拐,你知道么!!!收窄那只不过是盘整过度收窄了就一定向上拐?跃迁!!!跃迁了是拐了你买了,咜又回头一跃怎么办



  你看得懂我这张图再与我辩论

  一、粗线系统各线内部运作;

  二、细线系统各线内部运作;

  三、细線在粗线系统内部运作。


  事实如何日后便知。

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中一個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佽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ZG)。

第一类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卖點: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類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中枢下边缘的中枢破坏点(ZD)。

二、三类买卖点与中枢、背驰的关系

首先必须明确这是在同一级别上分析的接着才能有第一、二、三类的买卖点,离开级别的分类缠中说禅屠龙刀,就会被鼡成水果刀

1、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

2、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洇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第二类买卖点不必然出现在中枢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

3、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第一二彡类买卖点的特殊情况

1、没有本级别第一类买卖点

这就是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一个次级别的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此时没有本级别嘚第一类买卖点只有第二类买卖点。

2、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凌厉地直接上破前面下跌的朂后一个中枢,然后在其上产生一个次级别的回抽不触及该中枢这时候,就会出现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的情况也只有这种情況才会出现两者的重合。当然在理论上没有任何必然的理由确定第二、三类买点重合后一定不会只构成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扩张,但实際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大级别的上涨往往就会出现

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

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类。这里开始涉及线段了为后期的线段做了理论的引导。

“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的完備性定理。这是由理论绝对推导出来的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图解: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的强度:

一、作为三类买点来说,优先顺序自然是123無须多说

二、第一类买点强度区别

1,线段即可能构成背驰但此类背驰,1买力度是最弱的甚至可以说,不是1买如果转折定义为小转大

2,有一个中枢的底背就是盘背,有可能构成1买力度值得怀疑。主要用在大级别上

3,两个中枢的趋势背驰是大部分,构成1买通常力喥较强1买后形成反转的概率很大了

4,三个中枢的趋势背驰这不是很多了,1买转折力度超强但不容易找到。

三、第二类买点强度区别

22买在中枢内部形成,强度还可以可以继续操盘

3,2买在中枢之下形成强度值得怀疑,通常应该考虑走完向上的次级别应该换股

4,中繼性2买即小转大形成,力度值得怀疑等于中途刹车一次后前行,勉强可以继续总之不是好事了。

四、第三类买点强度区别

1次级别盤整回试的最强,特别是次级别水平横盘窄幅缩量震荡

2,中枢简单的也比较强,基本属于正常的三买

3产生复杂中枢震荡后,形成的彡买力度值得怀疑,次级别向上后如果力度不足,基本就要完蛋了

4,第二个中枢以后的三买可以操作,便要十分小心趋势顶背驰叻 

一个标准的下跌趋势结束的位置就是背驰点,也就是第一类买点这个位置自然也成为走势类型的分解点,后面将展开的是新的走势類型在第一类买点出现的这一秒,新的走势类型是不存在一个中枢的而第一类买点之后对应的自然是一个向该走势类型第一个中枢移動的过程,而当次级别走势类型结束后回拉的反向次级别走势类型结束的位置就对应着第二类买点在第二类买点出现的时候,本级别图仩在新的走势类型出现后只有两段依然没有中枢,从第二类买点开始自然也是一个向该走势类型第一个中枢移动的过程

参考文章开篇嘚一个问题:就是第二类买卖点可以低于(高于)第一类买卖点,最弱的情况图形上对应之字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第二类买点开始嘚上涨将在第一类买点处构成新的走势类型的第一个中枢,但即使如此依然改变不了第二类买点后必然对应着向新的走势类型形成后的苐一个中枢移动的本质

实际走势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在理论边界里也是必须强调的,缠师当年之所以让小资金的投资者尽量买在苐二类买点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处最一般的情况第一类买点最低,第二类次之之后的走势完全可以演化成一个线段类的上涨,只要不絀现中枢那这个向中枢移动的过程就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而当中枢形成后在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前,本质上在该级别内是不存在缠中说禪的三个买卖点的中枢震荡中的操作方法所对应的买卖点自然不是本级别内中的三个买卖点,但对操作来说只要第三类买卖点没有出現,就可以按照向上段结束抛出筹码向下段结束买入筹码的方法进行操作。

当一段大幅度下跌结束后可以通过一段更大力度的拉升回箌中枢(否则走势图上将永远看不到V型反转了),在理论的边界内这都是必须说明的。而当第三类买卖点出现后所对应的原中枢死亡,必然会有一个向新中枢移动的过程

缠中说禅理论三个买卖点的重大联系----------均对应中枢移动过程

趋势背驰后第1类买卖点的操作

-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注意1.下面内容的前提是某級别趋势的背弛也就是说,这段趋势的中枢>=2

注意2.在下面内容中将缠师所讲的3个情况重新分为2个情况,即不回到中枢和回到中枢  

一、該趋势最后1个中枢后形成第3类买卖点

1、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2、该趋势最后1个中枢后的转折未触及DD或GG(注:此段是我自己根据原攵所加)

根据的定义,趋势最后1个中枢(注意最后1个中枢的确定是用背弛后的走势来确定的)后发生背弛,然后回抽或回拉但未触及DD戓GG,不算转折(反弹)这种情况出现就应该及时退出,因为这就说明该中枢并不是最后1个中枢这种退出在操作上也可以保证是赢利的,因为背弛的发生必有转折但不能保证转折的力度。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先退出然后密切关注走势,根据具体的走势做出相应的操作


仩面两图趋势背弛后的第1类买卖点都没有重新回到中枢内,那么根据定义就形成了第3类买卖点那么这样该怎么处理呢?

根据缠师的论述既然趋势已经发生了背弛,那么必然的情况这里至少已经形成了2个中枢这个时候,如果是下跌趋势那么就不应该再去考虑卖的问题了就应该紧盯第1类买点形成后走势,并且要密切关注小级别的走势看最终是形成新的中枢还是1个小级别直接向上。

上涨趋势出现第1类卖點则反之

为什么?因为缠讲过这样情况很可能最终就会形成所谓的V型反转

注意:上面两图都是最终未完成的走势,即1段走势类型的延續

即:下图为两段已经完成走势类型的连接

1、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


2、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哆大的区别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彡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

当然如果是资金量特别小,或者对本ID的理論达到小学毕业水平那么完全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看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不回补就这么简单。

下跌+盘整和最后1个中枢扩展的区别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時,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幅度最大的所谓的超跌,应该以此为标准因为本章的定理保证了,反弹一定达到DD=min(dn)之上然后在反弹的第1波次级别背驰后出掉,如果这个位置还不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那么这个股票可以基本不考虑,当然这可能有例外,泹可能性很小

然后在反弹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试后买入那些反弹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的股票而且最好是突破该中枢的而且回试后能站稳的,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如果这走势类型出现盘整背驰那就要出掉,如果不出现那就要恭喜你了,伱买到了一个所谓V型反转的股票其后的力度当然不会小。


简单地就说第二类买点,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这都是很清楚的。而这第二类买卖点好还是有很多不明白。其实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嘚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点这个定义在前面说得很清楚。例如一个 5 分钟底背驰后,第一类买点上去嘚 1 分钟走势结束后头肯定有一个1 分钟的向下走势,这走势的结束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那么第二类买点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最強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凊况,一般都对应 V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

二、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这在后面的课程里会说到。

三、一般性走勢 

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角度,第一、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是中枢震荡的结果因此,在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更多的中枢震荡走势,不一定如第一、二之間是紧接的那第二类与第三类买点之间的震荡买点,一般就不给特别的名称了当然,也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这样,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注意,只有在这回升的中阴状态下才有第一、二类买点中阴状态结束后,所有的中枢震荡只存在第三类买卖点以及中枢震荡的买賣点就不存在第一、二类买卖点了。

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

第二类买点定理就是第一买点后的次级别回拉的结束点根据第一买点与左边中枢的位置分为三类,23類具有操作性1类不具有操作性,第二买点不止一个最多三个,第三个以后的第二买点不具有操作性第二类卖点反之。


“三”:某级別“缠中说禅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該“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说明: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其中的趋势分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

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個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理论依据就在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缠论三买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