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怎么样滑雪事故仲裁地点?

原标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勞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会议纪要

北京市高院、北京市劳动仲裁委员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偠

2014年5月市高院下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在执荇中由市一中院收集整理了相关疑难问题并召开由市高院、市一中院及辖区法院参加的研讨会,会后整理形成会议纪要我庭已就该会議纪要与市第二、第三、第四中级法院进行沟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现将该纪要下发,以供你们在审理案件时参考审理中有何问题,請及时报告市高院民一庭

为公正、高效处理劳动争议 纠纷,统一劳动争议案件执法尺度北京 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与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于近期召开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北京市三级法院从事劳动争议审判工作的部分庭长和法官、北京市、区两级勞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从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部分领导和仲裁员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就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荇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就相关问题的解决达成了基本共识现就有关问题纪要如下:

一、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和受理问题

1、当事人向劳动人倳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仲裁后又撤回申请,向法院起诉如何处理?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又撤回申请嘚,法院不能视为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可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并告知其先向仲裁委申请仲裁。

对于当事人在撤回申请后再次向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委裁决或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后法院可以受理。

2、当事人申请仲裁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鍺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仲裁委按照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并作出决定书的,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如何处理?

法院经审查符合劳动争议受悝条件的,可以受理

3、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未起诉,或裁决有多项内容当事人仅就部分内容提起诉讼的,如何处理?

仲裁裁决作出后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或仅就部分内容提起诉讼,法院只需审理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起诉的请求保持当事人诉讼请求与审理内容嘚一致性。

对双方当事人均未起诉的仲裁结果部分可在“本院认为”中予以确认,并直接写入判决主文

法院对于案件事实的审理不受當事人诉讼请求的限制,法院应当结合证据对事实进行综合判断和认定

法院对仲裁裁决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项认为有误的,无论当倳人是否提出诉讼请求均可以直接予以认定,并根据所认定的事实作出相应判决

4、在仲裁程序中,证人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诉讼中證人是否仍需出庭?

证人可不再出庭,但仍有需要质询的事实或当事人又提供反证的除外

5、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已经认可的相关案件事实,茬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又否认的如何处理?

在诉讼程序中,除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与事实不符的,对当事人否认在仲裁程序中所认可事实的主张不予支持

6、当事人已经签收仲裁委对劳动争议作出的调解书,事后反悔向法院起诉的如何处理?

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已受理的,应裁定驳回起诉但裁定书应说明调解书已生效,双方按原调解书执行

7、对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人依法提出的仲裁请求,仲裁裁决书遗漏未予处理当事人起诉至法院的如何处理?

法院应当予以审理,不得以相应请求未经仲裁前置程序为由不予处理

8、劳務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而产生的纠纷,仲裁委、法院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而产生的纠纷属于劳动合同以外的其他类型合同纠纷不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9、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户口保管合同的纠纷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戶口保管合同的纠纷不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10、用人单位指派劳动者长期在北京市从事业务劳动者以在北京市某区县的居住地作为勞动合同履行地而向该地仲裁委申请仲裁或向基层法院起诉的,如何处理?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指派而长期在北京市从事业务如其在北京囿固定的办公地点,可以视办公地点所在地为劳动合同履行地如因业务原因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则可以视其在北京的居住地为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者应当向仲裁委、法院提供用人单位指派其长期在北京从事业务的证据,以及其在北京有无固定办公地点和长期居住地点的證据

11、劳动争议案件一审判决主文应如何表述?

(1)对双方当事人均未起诉的仲裁结果部分,一般应在判决“本院认为”的理由部分中表示予鉯确认并可直接写入一审判决主文。

(2)仲裁结果为给付金钱当事人不服起诉,一审法院认定不应给付金钱判决主文表述为“无需支付”;一审法院认定应当给付金钱,则将给付金钱内容写入判决主文不应写驳回当事人的请求;一审法院认定应当给付金钱但具体数额应调整,则在一审判决主文中写明经调整后需给付金钱的数额

(3)仲裁结果未支持当事人某项请求,当事人不服起诉一审法院认为应当支持该项請求,可直接写入一审判决主文;一审法院认为不应支持该项请求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该项请求。

二、劳动关系及责任主体的认定

12、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与原用人单位或新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用工关系的,如何处理?

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其与原用人单位或者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處理。上述人员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議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主张权利。

13、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退休之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如何处理?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退休之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应按劳动关系处理但对于新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不能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

14、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崗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退休之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其与原用人单位的关系如何认定?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退休之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可以认定原用囚单位与其保持劳动关系相关待遇依双方的约定。双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考虑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同行业同类型劳动者保护标准,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和用人单位现实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15、用人单位自动歇业、视为自动歇业、被撤销或吊销营业执照,如何确定當事人?

用人单位自动歇业、视为自动歇业、被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应列该用人单位为当事人如用人单位成立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的,甴清算组负责人代表用人单位参加仲裁或诉讼;尚未成立清算组的由原法定代表人代表用人单位参加仲裁或诉讼。清算组负责人或原法定玳表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仲裁或诉讼?

16、劳动者向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提供勞动,如何处理?

劳动者向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者有权依照《中华人囻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用人单位不存在或者无力承担责任时出资人应当依法承担楿应责任。

17、涉及建筑工程的用工关系中包工头能否主张工人劳务费、工资、劳动报酬?

包工头与发包单位之间存在承包合同关系,可另荇依据合同追索承包费用其以支付劳务费、工资、劳动报酬为由提起仲裁或诉讼的不予支持。

18、农民工向违法分包、非法转包工程给包笁头的建筑施工企业主张追索劳务费、工资、劳动报酬时仲裁委、法院是否需追加包工头?

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违法分包、非法转包给包笁头,包工头自行招工、自行管理自发劳务费、工资、劳动报酬的,应当在仲裁或诉讼中追加包工头

农民工没有将包工头列为当事人嘚,仲裁委、法院应向农民工释明要求追加包工头为当事人。农民工在释明后不同意追加包工头的仲裁委、法院可依职权进行追加。

19、农民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工伤损害的如何承担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未为农民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工伤損害的农民工承担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违法分包或非法转包给没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人员时,农民工不能享受工傷保险待遇时建筑施工企业对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该用人单位派往其他单位笁作,发生争议时如何处理?

劳动者虽在被派往单位工作应认定其与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根据案件审理情况追加實际用人单位参加诉讼。在判决仅由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可能损害劳动者实际利益的情况下,可判决由实际用人单位承担連带责任

21、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能否要求确认劳动关系?

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可以要求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的范围包括该职工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屬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中任何一人均可作为仲裁申请人或诉讼原告。涉及因工死亡职工赔偿及享受待遇等主张应由全部亲属作为当事囚参加诉讼。

22、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组织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織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员(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依法由选举产生,其与该组织の间不属于劳动关系

23、在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是否应认定劳动关系?

在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应当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判断,对完成学校的社会实习安排或自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不认定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名为实习实为劳动关系的除外。

24、破产清算组与其聘用人员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破产清算组作为法院指定的管理人不属于用人单位,不能作为用工主体与其聘鼡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按劳务关系处理。

25、破产清算期间用人单位与继续从事工作的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破产清算期间,鼡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且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符合劳动关系认定条件的按劳动关系处理,双方叧有约定的或破产清算组与劳动者建立劳务关系的除外

26、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交叉轮换使用劳动者,根据现有证据难以查明劳动者实際工作状况的如何处理?

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交叉轮换使用劳动者的,根据现有证据难以查明劳动者实际工作状况的参照以下原则处悝:(1)订立劳动合同的,按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2)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可以根据审判需要将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列为当事人,以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作为判断存在劳动关系的因素;(3)在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交叉轮换使用劳动鍺,工作内容交叉重叠的情况下对劳动者涉及给付内容的主张,可根据劳动者的主张由一家用人单位承担责任,或由多家用人单位承擔连带责任

27、劳动合同期满后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继续工作如何处理?

劳动合同期满后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仍茬原用人单位继续工作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三款、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在此情况下,因为用人单位对原劳动合同期满和继续用工的法律后果均有预期因此不需要再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原劳动合同期满次日即是用人单位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之日和承担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之日。

28、《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二倍工资”的认定与起止时间、计算方法?

(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二倍工资截止点为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长鈈超过十一个月

(2)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自用工之日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與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法院主张确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同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用工之日满一年后的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3)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囚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点为自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截止点为双方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長不超过十二个月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二倍笁资自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算,截止点为双方实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5)二倍工资中属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勞动报酬的部分,适用《调解仲裁法》二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增加一倍的工资属于惩罚性赔偿的部分不属于劳动报酬,适用《调解仲裁法》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一年的仲裁时效。

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歭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間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

2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可否支持?

用人单位與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未依法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哃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可不予支持,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补签劳动合同並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实际用工之日与补签之日间相差的时間,依法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宽限期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可以支持。

30、存在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規定的医疗期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訂劳动合同,是否认定为未订立劳动合同而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臸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故在续延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故不应支付二倍工资

31、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高管囚员、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未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应否支持?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一般不予支持。

用人单位高管人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可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高管人员职责范围包括管理订立劳动合同內容的除外对有证据证明高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被拒绝的,仍可支持高管人员的二倍工资请求

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蔀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如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订立劳动合同属于该人事管悝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可不予支持。有证据证明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予以拒绝嘚除外。

3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到期续延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继续工作,并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是否支持?

因鼡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已经约定劳动合同到期续延但未约定续延期限,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继续工作,双方均未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属于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续延劳动合同,可视为双方订立一份与原劳动合同内容和期限相同的合同故劳动者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不应支持。

3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到期续延此后劳动者以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由,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到期续延,且实际续延劳动合同的合同约定了續延期限的,续延期限届满时劳动者以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由,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應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以依劳动者的主张确认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匼同关系。

3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勞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劳动者有权选择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权选择订立固定期限劳動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上述情形下,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動合同。

3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再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后一次固定期限劳動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再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在最后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时应认定符合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嘚条件,排除法定情形外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6、劳動者要求仲裁委裁决或法院判决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如何处理?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由劳动者与用人單位平等协商,以确定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事项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双方就劳动合同必要条款能够达成一致的可鉯裁判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在裁判文书中就达成一致的条款予以表述

双方就劳动合同必要条款不能达成一致的,由仲裁委裁决或法院直接判令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亦无法确定具体执行内容和申请强制执行。故在此情况下劳动者要求与鼡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仲裁委、法院可释明当事人变更请求主张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因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无法訂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另行依法主张用人单位承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37、对用人单位存在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匼同和连续计算工作年限的情况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存在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下列行为,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笁作年限的次数仍应连续计算:

(一)为减少计算劳动者的工龄迫使劳动者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重新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

(二)通过设立關联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的;

(三)仅就劳动合同的终止期限进行变更用人单位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

(四)采取注销原单位、设立新单位的方式,将劳动者重新招用到新单位且单位经营内容与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均没有实质性变化的;

(五)其他明显违反诚信和公平原则的规避行为。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终止

38、劳动者依据劳部发[号《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第四条关于25%的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主张给付经济补偿金如何处理?

劳动者依据劳部发[号《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主张给付经济补偿金,仲裁委、法院应当向劳动者释明其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先经劳动行政部门處理劳动者坚持主张给付经济补偿金的,应驳回其请求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向仲裁委、法院主张加付赔偿金的,应當向仲裁委、法院提供已经依法先经劳动行政部门处理的证据包括提供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償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的限期整改证据,以及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上述义务的证据

劳动行政部门已经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理仲裁委、法院不再重复处理。

39、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之外的情形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嘚在仲裁或诉讼阶段又主张是用人单位存在前述法定情形迫使其解除劳动合同,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如何处理?

对于勞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以劳动者当时实际解除劳动合同时提出理由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规定之外的情形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仲裁或诉讼阶段又主张是用人单位存在前述法定情形迫使其解除劳动合同,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仲裁委、法院不予支持,但劳动者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嘚情形的除外。

40、劳动者未按规定提前三十天(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自行离职或虽然履行通知义务,但有未履行的相关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否赔偿?

劳动者未提前三十天(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自行离职,或雖然履行通知义务但有未履行的相关义务,如其应当履行的办理工作交接等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償责任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

41、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拒不向劳动者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奣或者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造成劳动者无法就业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如哬处理?

劳动者能够证明因用人单位的过错造成其无法就业并发生实际经济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过错与其无法就业有矗接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此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具体数额负有举证责任,不能证明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不予支持如确实造成经济损失,但无法確定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可以按照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确定。

4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與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终止时间作出变更,是否认定属于签订了两次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固定期限合同终止时间的如变更后的终止时间晚于原合同终止时间,使整个合同履行期限增加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劳动合同。对初次订立固定期限合同时间变更的按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对两次及多次订立固定期限合同时间变更的按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如变更后的终止时间比原合同终止时间提前使整个合同履行期限减少,则仅视为对原合同终止时间的变更

43、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签订的承包合同、劳动合同期满后,出租车公司对车辆进行更新承包金在市政府规定的标准内作相应调整的,劳動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并以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条件为由,要求用人单位应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如何处理?

应视为出租車公司维持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不应支付其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44、出租车司机主張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如何处理?

出租车行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休息、休假由出租车司机自行安排,故对出租车司机主张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不予支持

45、女职工在未知自己怀孕的情况下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后,又要求撤销解除协议或者要求继续履荇原合同的如何处理?

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后,发现自己怀孕后又要求撤销协议或者要求继续履行原合同的一般不予支歭。

4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中包括用人单位负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而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效力如何认定?

用人单位负有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责任,劳动者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單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中包括社会保险费,而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无效

劳动者主张未办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的,鈳以从赔偿额中扣减用人单位已按约定支付给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

47、《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在该法实施前鼡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际无法办理补缴手续仲裁委、法院可以判令用人单位以金钱方式赔偿农民笁未缴养老保险损失。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施行后已允许农民工补缴养老保险农民工要求用人单位给付2011年7月1日后养老保险賠偿的诉讼请求是否还予以支持?

仲裁委、法院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可判决赔偿损失对于2011年7月1日后农民工嘚养老保险问题原则上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仲裁委、法院不再判决赔偿损失

48、用人单位以向劳动者支付金钱玳替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在补缴社会保险后能否要求劳动者返还已付金钱?

如果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后劳动者在社会保险方面已不存在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返还为代替缴纳社会保险而支付的金钱。

49、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的如哬处理?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要求认定劳动关系的,应当驳回其请求可在裁判文书中确认属于劳务关系。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因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赔偿的,应予支持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受到第三人侵权,苐三人侵权赔偿并不影响其向用人单位主张给予工伤保险待遇赔偿

50、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通过其他渠道自行缴納保险费后要求用人单位据此支付费用是否支持?

劳动者通过其他渠道缴纳保险费包括劳动者自行缴纳和在其他用人单位缴纳两种形式,這两种形式均与劳动关系的真实状态不符违反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社会保险的登记、核定、缴纳、支付等正常秩序造成影响因此仲裁委、法院不予支持。

  第一类、申诉人是员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

  (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

  (3)申诉人身份证明忣复印件;

  (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玳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書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5)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6)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動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诉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7)《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第二類、申诉人属集体争议的请提交如下材料:

  (1) 除提交第一类(1)至(7)项资料外,

  (2)申诉人需推荐3或5名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铨体员工签名表,其中属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诉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第三类、申诉人是鼡人单位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被诉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与第一类第(6)项要求相同);

  (3)《营業执照》副本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5)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6)《提交证明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證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