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艺中的三科是指是什么

2018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點考点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注意:1.“”表示重要语句2.“★”表示常考题型为客观题要准确识记3.“★★”表示常考题型为主觀题,需要理解和掌握4.“★★★”表示常考题型为分析题需要灵活应用第一部分教育学2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7第三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1第四章教师与学生15第五章课程21第六章教学22第七章德育30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34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38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40第二部分心理学44第一章心理学概述44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47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社会角度: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經验的一种途径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更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个体角度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會活动);(2)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的功能:(1))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2)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3)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順从于天;朱熹(2)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孕妇立刻能生)(3)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在心里做梦)(4)★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勞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的三大特征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廣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所差别教育具有原始性。(2)古代Φ国①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②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③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④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⑤宋、元、明、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3)古代外國①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②“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③雅典教育和斯巴達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④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⑤教育内容:“七艺中的三科是指”,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⑥“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學。⑦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4)★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 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后期:教育的终身化 (法)保罗﹒朗格——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教育的民主化。 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的哆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全球化。 教育信息化 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3)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4)教育学的发展概况2.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观(学习教育学嘚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艺中的三科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