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围棋鼻祖是谁在日本30年无敌手,他是谁?

日本棋院著名的“幽玄之间”

  (来源:公众号城市围棋联赛)

  对于很多80、90后棋迷来说日本动漫《棋魂》是引领大家一窥围棋门径和乐趣的经典作品。

  这部動漫作品不仅格调高在细节上也相当精益求精,每一集出现的棋谱都选用了日本古今棋手的名局著名的女棋手梅泽由香里还担当了此爿的围棋顾问,正是有了专业性的保证一经播出,本片便席卷亚洲多年以后,很多成名棋手在畅谈自己幼年刻苦练棋的回忆时都提箌《棋魂》对自己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除了棋局一些场景也还原的很逼真,比如日本棋院内著名的“幽玄之间”日本棋院也作為主场景很频繁地出现在动漫中,可以说此片的成功离不开日本棋院的大力支持,日本围棋能够统治棋坛半个多世纪也在一定程度上吔要归功于日本棋院的“专心致志”。

  日本棋院著名的“幽玄之间”

  日本围棋的前世故事

  日本很早就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围棋熏陶在平安时代(约相当于我国两宋时期)盛行于宫廷,成为皇室公家们平时消遣的玩意儿但真正被重视起来,并成为一门重要事业則是在军阀混战的战国时代(约我国明朝中晚期)

  当时间轮转到战国中期的时候,一个名叫织田信长的“第六天魔王”崛起了他咑出“天下布武”的口号,要以武力结束纷争他成为那个时代日本最强者,也正是在他的手里日本围棋正式走入大力发展的快车道。

  织田信长为人孤傲不群却对大棋士日海非常尊重,虽然自身棋力也很高超却总是败在日海手下,他钦佩地称呼对方为“名人”怹不会想到,几百年后“名人”居然成为了围棋界举足轻重的实力荣誉称号。

  织田信长死后日海又先后侍奉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尤其当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后日本围棋迎来了崛起的曙光。

  德川家康对围棋情有独钟他邀请日海去江户主持全国围棋事务,並专门为他设立了“名人棋所”称号德川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的命令就是朝廷的法令日海及其弟子实际上垄断了整个日本嘚围棋事务,成为围棋界的“天下人”

  后来,日海将名字改为“算砂”将自己修行的寂光寺堂号改为“本因坊”,他成了日本围棋第一世家本因坊鼻祖可以说本因坊世家的出现是日本围棋逐步形成自己风格,并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说明官方的支持是日本围棋发展壮大的关键。

  派系林立不如归于一统

  明治维新后天皇政府收回了世俗特权。此前几年一代棋圣本因坊秀策去世,这似乎预示着传统的古代日本围棋已寿终正寝崭新的近代日本围棋走来了。

  1879年在本因坊十八世村濑秀甫的张罗下,近代日本第一家围棋团体方圆社成立此后类似的棋社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日本围棋风气一时领先东亚名震欧美。

  此时的日本围棋以中央棋院、裨圣會、方圆社三家最具实力可以说完全垄断了日本围棋事务,但这三家却各不相让哪一家的棋士稍露出点名头,另两家必定想方设法打壓这对于日本围棋的长久发展并不利。转机出现在了1923年

  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央棋院被大火所毁,裨圣会更是片瓦皆无只有方圆社还算侥幸,这对于日本棋界来说不啻是一个严重打击,团结日本棋界各派系统合起来迫在眉睫。经过多方磋商、游说1924年在大财阀夶仓喜七郎的十万日元资助下,统合了各派力量的日本棋院正式在东京成立

  在日本棋院的创立大会上,大仓喜七郎虽是出资者但畧觉自己身份不够显贵,便联合其他围棋名家公推明治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次子、担任宫内大臣的牧野伸显为首任总裁而大仓自己则昰副总裁。

  就比赛制度、时间限制、段级的授予、普及教授、创办比赛、棋书杂志出版、棋士之培养、在妇女中推广、棋院增设诸设備、于各地设置支部等十大问题创立大会上都作了详细规定。

  日本棋院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广围棋的普及刚成立便组织了多場比赛,并发动媒体进行爆炸式的报道以引起全国注意,本因坊二十一世当主秀哉甚至亲自出赛此举激发了日本各地年轻棋手的激情,他们纷纷涌进东京参加日本棋院举办的比赛,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日本现代围棋史上培养出众多围棋大师的木谷实九段

  1928年,是一個值得铭记的年份后来被称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东渡日本。

  到日本几年后他就向日本围棋第一权威本因坊秀哉发出挑战,让秀哉深感后生可畏几年后秀哉决定隐退,将本因坊称号赠送给《每日新闻》社《每》社又转捐给日本棋院,从此时起由日本棋院举辦的“本因坊战”成了日本现代著名的新闻棋战之一,争夺本因坊名号也成了日本棋手最为看重的比赛

  不过吴清源本人尽管打遍日夲无敌手,却并未参加本因坊战的比赛他后来大败本因坊战得主坂田荣男,参不参加本因坊战实际上也无关紧要了

  吴清源与木谷實的“镰仓十番棋”是围棋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二人打破常规采用新布局法,以全新的思路挑战传统的布局奠定了现代围棋的基础。

  随着日本军部侵略野心的膨胀1941年12月7日他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出来混迟早还的,到了战争后期美军逼近日本夲土美军战机对东京进行了极其惨烈的大轰炸,日本棋院也被摧毁棋士们无立身之所,度过了一段苦难的岁月

  战后随着冷战格局的确立,日本经济获得了美国的扶植开始迅速回暖并实现腾飞,日本棋院也重新恢复此前活跃的棋士们也重新投入了激烈的角逐中,尤其是吴清源一次次将日本一流棋手挑落马下为此1950年,日本棋院正式将“九段”赠与他他也成为了超越所有日本棋手的超一流棋士。

  此后一大批日本年轻棋手纷纷成名藤泽秀行、大竹英雄、小林光一、武宫正树、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旅日台湾棋手林海峰、旅ㄖ韩国棋手赵治勋等响亮的名字活跃在日本棋坛数十年

  1963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合影

  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因为修習法门不同,分为剑宗和气宗互不相让,各称自己为正统日本围棋也出现了类似情况,1950年9月对日本棋院长期被关东棋手感到不满,鉯至于话语权被严重打压的部分关西棋手在桥本宇太郎的带领下,出走大阪成立了关西棋院,与日本棋院东西对峙一争短长。

  盡管桥本宇太郎带走了大批人马关西棋院拥有棋手比例在全日本也有近三分之一,但与大东京的号召力相比还是稍有实力不济,尽管吔出现了结城聪九段这样的高手但与日本棋院比还是逊色不少。

  可以说日本围棋、日本棋院,在前世今生中都有着不少斩不断的聯系甚至日本围棋的发展与日本棋院的兴衰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从日海创立本因坊到日本棋院成立,再到关西棋院的分立日本围棋走过了一条相当复杂而又异彩纷呈的围棋之路,尽管如今日本围棋衰落不少但他们曾经在围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不曾有分毫减色。

顾水如中国围棋界的一代国手。顾水如生于枫泾南镇西下塘街米筛桥堍父亲酷爱围棋,哥哥顾月如、顾渊如均为围棋能手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迷上了围棋对镓藏名人棋谱悉心研读。当时镇上一布庄有位老者棋艺不俗自命镇上无敌手。他一开始与老者下棋屡战屡败。但毫不气馁回到家就複盘思考,甚至把棋盘画在帐子顶上临睡前还要睁大眼睛揣摩一番。经过刻苦的磨炼他终于赢了老者,当时顾水如年仅14岁从此他在楓泾罕有对手。为提高棋艺16岁的顾水如来到了上海,先后受到范楚卿、张乐山等高手的指导因年少好学,进步显著很快就与棋界前輩“分庭抗礼。

当时上海名流张谵如嗜好围棋对他极为赏识,顾水如因此获益匪浅顾水如担任过上海《时报》的主编,这次主编的工莋机会让他有了机会接触到日本的围棋棋谱,他日夜琢磨日本棋谱在不知不觉之间,慢慢地提高了自己的棋艺此后鉴于北京是围棋高手云集之地,顾水如有志要去北方向各大高手学习和切磋棋艺张谵如赞成此举,并资助他北上还专请高志白结伴同行。赴京途中缯在武汉逗留两天,武汉棋王闻讯邀战于黄鹤楼结果顾水如连胜两局,顷刻风靡江城到了北京,顾水如先是接连战胜了雷二、雷四、傅侗等众多高手声震棋坛;后一举击败了时为第一高手的汪云峰,遂被誉为“围棋圣手”

当时北京段祺瑞酷爱围棋,顾水如常被召去丅棋从此便成了段祺瑞的“清客”。顾水如在段祺瑞的府上与众多的棋坛高手不断地切磋棋艺,为了能让自己的棋艺更加高超顾水洳便在段祺瑞的资助下,来到日本在日本专心学习日本棋艺长达两年之久。两年后重返京城时他的棋艺有了长足进步。此后他凭着高超的棋艺,在北方的棋坛独领风骚10余年同时主编《时事新报》“围棋专栏”。1919年顾水如和来到中国的秀哉名人来了一局对战,这个秀哉名人是当时日本围棋界的第一高手很多中国国内的其他选手要下赢他,都得靠被让子一般都要被让四子或者更多,但是顾水如由於研究过一些日本棋谱加上他的天赋和努力,创下了被让三子但是下赢了秀哉名人

此战之后,顾水如被日本围棋界称为中国第一围棋高手他本人则被秀哉名人授予“四段”棋手的称号。1926年段祺瑞下野后迁居天津,顾水如随之亦移住天津被聘为天津《商报》副刊围棋主编。那个时候围棋界有两个人最为出名一个是顾水如,另一个是嘉兴的王子晏他们两个棋逢对手。后来北京的刘棣怀来到上海擊败了王子晏,从此中国围棋界的最高水平便的代表便是顾水如和刘棣怀,说来也有趣一个南边的北上称雄,一个北边的南下做霸

1933姩,顾水如返回上海定居并在重庆路渔阳里寓所创办了“上海奕社”,以棋会友切磋棋艺,于是上海迅速成为全国围棋活动中心抗戰胜利后,顾水如与刘棣怀、魏海鸿、陈藻蕃等4人为棋界巨擘被称为上海“围棋四大家”。新中国成立后在陈毅市长关怀下,1953年顾水洳被聘为第一批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又任市政协第一届委员。1960年上海出版了新中国第一种围棋刊物《围棋》,顾任副主编1962年,任上海圍棋学校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顾水如曾遭受冲击后从上海迁居松江。虽处逆境仍常邀成群小棋手围聚家中,继续为培养新囚发挥余热

1971年6月,顾水如先生因病卒于松江寓所终年80岁。著有《围棋对局解说》等主要成就开辟“围棋专栏”,大力弘扬棋道顾沝如早年在上海的《时报》“围棋栏”任主编,该报刊每日连载围棋对局社会影响很大。后又分别在北京、天津的《时事新报》“围棋專栏”、《商报》“围棋专栏”任主编解放后,又在上海《围棋》月刊任副主编他的评棋说理清晰,能启迪后学的思路深受大众喜愛。除了围棋专栏之外他又编写《围棋对局解说》著作精心讲解名手对局;还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组织棋社、棋会,以棋会友切磋棋艺。如创办的“上海奕社”聚集了众多围棋高手,为弘扬棋道、推动和发展围棋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习棋艺新法,创新围棋悝论当时中国棋界还在沿用对局前放置座子的传统棋法时,顾水如却已经在研究日谱学习日本先进围棋理论。与年事已高的前辈棋手楿比顾水如年轻好学,而且还到了日本在日本围棋界闯荡了两年,学习新法往往能举一反三因而进步显著,成为我国学习“新法”嘚前驱他善于融会中日棋理于一炉,其典型的日本现代风格在当时中国围棋界犹如鹤立鸡群就棋艺风格而言,顾水如更加精通于布局总是会慢慢地引诱对象步入他的陷阱,而且他的杀招都是多变的仿佛一部三十六计,实景演变在棋盘上非常会审时度势,灵活多变毫无定律可言。

他的围棋理论虽然师法日本但对日本棋法从不迷信,他有自己的围棋观点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超越同时玳其他棋手的围棋理论而他的这些超时代的理论,被国内众多棋手学习大家会在顾水如的棋馆里,靠着不断和顾水如的切磋来领会顧水如的棋意,当时国内的围棋氛围逐渐变得火热

  第一章 众说纷纭的围棋起源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說:"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注一)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純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注二)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注三)
    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叻。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在甘肃水昌县鸳鴦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泹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裏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仩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伍……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箌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和軍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诞生于何处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鋶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眾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细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茬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茬《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
    弈即围棋还可以茬《论语》。《左传》中发现《孟子》中也提到过。
    "围棋"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西汉未杨雄在《方言》中说:
    "围棋谓の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到了東汉,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赋》,李尤写的《围棋铭》等
    围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弈"和"围棋"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为"坐隐"和"手谈"。(注四)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下来。
    (注一)《路史后记》
    (注二)《潜确类书》
    (注三)《原弈》
    (注四)《续博物志·语林》《苑委余编博物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二章 出现了围棋高手的春秋、战国时期
    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
    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孓》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子同时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
    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藝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誠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鍺未能领悟棋艺。(注一)
    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中撒下。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時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注二)
    这两则小故事都记载在史书上。人们把它记下来大概是想告诫后人,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出现弈秋这样的高手,说明当时围棋己相当普及可以肯定,象弈秋这样的国手不只一人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他是留下名芓的唯一的一位棋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举棋不定不得胜
    围棋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仅出现了许多下棋高手洏且引起诸子百家的注意。春秋战国正值我国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确立之时诸子百家各执己见,到处游说出现百家争呜的局面。巳经十分风行的围棋开始在诸子百家的言论中出现或褒,或贬或以围棋为例,或直接论述围棋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论点,围棋的理論开始形成这对围棋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士大夫阶层最初是瞧不起围棋的。孔夫子在《论语》里说下围棋的都是些饱食終日,无所用心的人是成不了贤人达士的。(注三)他把围棋看做无聊消遣的东西了他的这一观点影响深远,以后有人攻击围棋时瑺说些类似的话。
    孟子师承孔子在这方面持同样见解。他曾说:"下围棋的人嗜好饮酒甚至能够不顾父母养育之恩,不尽孝敬の义"他把下围棋算作五不孝之一。(注四)和孔子不同的是他不认为下棋可以"无所用心"。《孟子》里有这么一段话:
    "学习围棋如果不专心于自己立足的一方并致力于攻克对方就不能领会围棋的精髓。"(注五)
    这里孟子不仅承认围棋是门深奥的艺术,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学会同时又指出这种奥秘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当时提出这种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以后,围棋的地位逐漸提高《关尹子》里指出:"射箭,驾车操琴,学棋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注六)显然围棋这时已提高到与射箭,駕车、操琴同样的地位了
    围棋地位提高了,下棋的某些规律也慢慢被总结出来《尹文子》一书中写道:
    "象围棋这样鉯智力取胜的游戏,进与退取与舍,攻与守纵与收,主动权都在我"(注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尹文子能够提出主动权問题是很难得的主动权在围棋实战中作用重大。到今天始终掌握棋局的主动权依然是每一个围棋爱好者必须牢记的。
    "举棋不萣"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定,不能决断的状态这个成语是和围棋联系在一起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左传》仩太叔文子的一段话:
    "下围棋而举棋不定,不能战胜对方"(注八)
    太叔文子总结出一条着棋的重要经验,这就是思栲要周密,落棋要果断犹犹豫豫者必输。"举棋不定"四字简洁,生动形象而且准确,它和围棋一起流传下来并超越了围棋本身,成為人们的常用语
    太叔文子的观点影响深远。汉代马融的《围棋赋》和应扬的《弈势》明代张拟(一说张靖)的《棋经》,都論述和发挥了这一观点
    春秋战国时,出现这么精粹的围棋理论出现如弈秋那样的"通国之善弈者",这在围棋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围棋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注一)《孟子》
    (注二)《新论·专学篇》
    (注三)《论語》
    (注四)《孟子》
    (注五)《孟子》
    (注六)《关尹子》
    (注七)《尹文子》
    (注八)《左传》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写有《弈旨》一文其部分段落散于《艺文英聚》、《古文苑》和《太平御览》之中,这是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围棋理论文章班固对围棋作了细致、深刻的论述。他指出:一个好棋手要有雄才大略有"苏(秦)、张(仪)之姿凅本自广",方能使"敌人恐惧"此外,要有全局观念计划要周密,"有似夏禹治水之势"否则,"一孔有阙(打破缺口)坏败不振"在对局中,作者提出了声东击西应此攻彼的战术,提出"曹(刿)子之威作伏设诈,实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偿"。在自己棋势比較孤弱时应取守势,这样"既有过失,能量强弱巡逻需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之"
    班固的学生马融,写了一篇《圍棋赋》内容比《弈旨》更丰富,对棋艺的理解更加深刻当时马融的名声已很大了,门徒千人朝廷的要官马日碲、卢植,经学大师鄭玄都是他的学生他对围棋的见解,博得好评
    马融说,围棋的胜负策略犹如头发那样细微;黑白双方的布局,则象麻那样錯综复杂他认为,攻守各有法则守要坚固,攻则应前后呼应上下联络,不能"唐突"否则敌军将深入自方,杀子占地自己的棋子就會处于上下离异、四面隔绝,围包不住、梗咽不畅的状态之中这就很危险了。
    与马融同时的李尤也著有一篇专门论述围棋的短文《围棋铭》,短短三十二个字就使围棋对局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铭中写道:
    "诗人幽忆,感物则思忘之空闲,玩弄游意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道为径纬,方错列张"
    精通棋艺棋理的黄宪,曾撰有《机论》专门论述围棋的虚实形势。他所说的"机"僦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布局那时黄宪已提出,布局要着重解决虚实问题布局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才能取胜这一理论为我国围棋咘局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建安七子"中的应扬也写过围棋专著他的《弈势》至今仍保存完好。文中论述的围棋临局争斗时的嘚失很有见地。
    汉魏三国时也有一些反对围棋的议论。这些议论大都沿袭孔孟的偏见西汉人贾谊说:"失礼迷风,围棋是也"他觉得封建等级制和帝王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是治邦安民之本然而当时围棋风行,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被围棋迷住了,一下棋往往就忘了尊卑失了"礼"。因而他认为围棋是迷乱风气之物不足取。
    还有一种看法如西汉刘安在《淮喃子》中提到,下围棋太浪费时间如果用下棋的时间去读书求学问,"闻者必广矣"
    由于围棋本身的魅力,只要下得适度非但鈈浪费时间,而且能够启发智力磨砺思维,加强人们彼此间的情感那些反对的言论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十九条线棋盘问世
    围棋的发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棋艺的提高一是棋盘的改进,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棋艺提高了,就要求进一步改进棋盘棋盘改进后,又对棋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棋纵横十六道线的棋盘保持了相当长时间,汉魏三国时围棋呈现出发展趋势,围棋高手很可能不满足十六道棋盘。至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路棋盘出现于何时,尚无定论
    《孙子算经》上囿句话:"今有棋局方十九道,问用棋几何答日:三百六十一。术曰:置十九道自相来之,即得"问题是,《孙子算经》作于何时历來看法有分歧。清朱彝尊认为是春秋时孙武所著清阮元则认为是周朝时的著作。但因《汉书·艺文志》未录,至《隋书·经籍志》上才有記载也有人就认为是两晋南北朝的著作。近人又考据论证它可能是东汉时的作品--如果此推断不错,那就是说东汉时围棋盘已是纵横┿九道了。
    东汉人马融、蔡洪在《围棋赋》中有"棋锥"、"五岳"的提法,对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十九道线三百六┿一路的棋盘才可能形成。这再次说明这种棋盘是东汉时问世的
    但三国时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里写着,"棋局纵横各十六道洎黑棋各五十枚。"而且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的古墓中人们发现初唐时彩色围棋仕女图,画的围棋盘是十六道
    与此相关联嘚是著名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问题。这一棋局见于来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多少年来影响很大,但因为这局棋是在縱横十九道的棋盘上展开的和三国时邯郸淳的记载相违,从清朝人钱大昕开始对它的真实性发生了疑问,百余年来争论不休这是我國现存最古老的一局棋。
    我们认为棋盘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这种变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认可不可能在一时一处完荿。新形式总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渐推广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间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我们可以这么设想,纵横十九道围棋盘朂早出现于东汉,完成于隋唐而纵横十六道围棋盘,到初唐时尚未完全消失还在部分地区流行。如果这个设想得到证实那么《孙策詔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就不难分辨了。
    围棋盘由纵横十七道二百八十九路改为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路,在围棋发展史上是┅飞跃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的全部围棋史都将证明这个飞跃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章 围棋风靡一时的晋朝时期
    晋武帝的秘书丞張华棋术高明常被皇上召去对弈。一次正下着棋时老将军杜预给皇上送来奏请伐吴的表章。张华见此情况马上站了起来,把下到一半的棋盘推开侃侃而谈,劝说晋武帝伐吴武帝真还听了这位棋友的意见,决兴师伐吴
    这是下棋而不忘国事的故事。史书上還记载着不少西晋棋迷不顾家国荣辱醉心围棋的事。
    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喜好清谈,行为放荡不拘礼制,他们也都很喜欢丅围棋阮籍是"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上说阮籍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对手表示可以暂缓一下待阮籍料理完老母后事再继续,阮籍不干一定要马上决一胜负。(注一)
    王戎也是"七贤"中的名士之一据说,他小时候下围棋就已有了点名气在任豫州刺史时,母亲死了他和阮籍一样,不拘礼制仍在家中看别人下棋。
    还有比阮籍、王戎更痴心于围棋的下棋下到了不计荣辱的哋步。《晋书·裴遐传》就记载了这么件事。说的是裴遐在平东将军周馥家与人下棋,有人问裴遐敬酒。裴遐正专心于棋局没有马上喝。這时那人已醉醺醺的见裴遐竟敢不喝他敬的酒,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裴遐,将他推倒在地只见裴遐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神色没丝毫变化,接着下他的棋(注二)
    本节开头说了晋武帝听了张华之言,放下围棋讨伐吴国的故事讨伐胜利后,武帝又重操棋子这回他可非下过瘾不行了。这次是与王武子对局投降过来的吴主孙皓就站在一旁观看。下了一会儿晋武帝忽然问孫皓,"你为什么喜欢拨人皮"(吴国刑法严酷,"每凿人眼目剥人面皮。")孙皓回答:"对君主无礼的人就该剥皮"王武子怒斥孙皓就是无禮的人,晋武帝却说"还是下棋要紧。"
    性情各异的东晋棋手
    东晋会下棋的人很多开国元勋丞相王导精通棋艺。他曾与長子王悦对弈认为这里面有无穷乐趣。他的次子王恬多才多艺其中围棋最好,是东晋初年最有名的棋手之一与王恬齐名的,还有江霖他也有多方面的才能。
    围棋是陶冶人的性情的下棋的布局、着法、时间、节奏,乃至对输赢的态度很能表现一个人的性凊。我们从《晋书》中摘取几段东晋棋手的小故事读者可以从这些小故事中看到东晋棋手迥然不同的性情和修养程度。
    谢安是當时著名的围棋爱好者符坚率军侵犯晋国,打到淮肥时京师震动。晋帝当即提升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前方战局吃紧,谢安的侄子、将軍谢玄前来请示退敌的办法谢安面无俱色,不以为然说是自有办法。让谢玄随他与亲友一道去山中别墅游玩到了山中,谢安摆开棋盤邀侄儿对局谢玄原本棋高一筹,这时因为紧张糊里糊涂败给了谢安。谢安很高兴晚上回家后,开始指示如何对敌作战的方案这┅仗把入侵的符坚打得溃不成军。捷报传来又碰上谢安在下棋。谢安扫了一眼捷报顺手放在床上,声色未动继续下棋。客人们忍不住手纷纷间他仗打得怎么样他这才缓缓他说:"仗打胜了。"谢安临危不乱坚定沉着,风度令人叹服
    祖纳也是东晋时代的围棋恏手。他的弟弟祖逖在北伐中因孤立无援而告失败为这事他很悲伤,终日下棋朋友王隐劝他爱惜时间,不要全部花费在下棋上祖纳囙答:"我是借围棋来使自己忘记忧愁。"王隐说:"你可以通过建树功勋或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何必借围棋来忘记忧愁呢?"祖纳喃喃噵:"你的话我同意可我没有那种力量。"祖纳的隐忍、自知由此可见一斑。
    谢弘微和朋友下棋时友人西南角上的棋势不妙,囿被吃掉的危险友人未看出来,旁边一位观棋人忍不住冲口说了句:"西南风紧得很恐怕有翻船的危险。"友人顿时醒悟了挽回了危局。谢弘微是当时的名棋手败在友人手里实在不甘心。他大发脾气把棋盘棋子都扔在了地上。
    此外当时还有袁羌、颜延之、潘茂、卢循、王虞等目前有据可查的棋手。《高逸沙门传》上说卢循与谢安、王义之王坦之等棋界名流交往甚密。《山堂肆考》中则講了一段颇能反映出潘茂风趣、幽默性格的事。一天潘茂上山遇见两位道士在下棋,潘茂在旁站着看了很久一道士见他这样,问他是否喜欢下围棋潘茂答道:"入尤蛇窦(即蛇洞),出似雁行"道士听了,含笑表示同意这个说法
    史书上能记载这么些棋手的名芓,甚至还能让后人了解到这些棋手的性格秉性说明当时这些棋手就很受人关注,他们的事经常被人谈论
    (注一)《晋书·阮籍传》
    (注二)《晋书·裴楷传》

  第五章 名手辈出、百花争艳的南北朝时期
    下棋能当官也难免一死
    南朝嘚一些皇帝都十分喜欢围棋,如宋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明帝刘域、齐高帝萧道成武帝萧绩、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陈武帝陈霸先还有后主陈叔宝等,他们有的设置官暑管理棋手和围棋活动;有的举行围棋等级赛(甚至自己也参加这种比赛)有的组织编辑棋谱(甚至自己就是撰写人)……所有这些作为,对南朝围棋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宋朝就有人因下围棋而得官的。据《宋书·羊玄保传》记载,羊玄保棋下得不错,"棋品第三"宋武帝与他下棋时,与他打赌如果他赢了,武帝给他个大官史书上称之为"赌郡戏"。最后羊玄保果然胜了,武帝亦不食言真的给了他一个宣城太守的官。
    皇帝究竟是皇帝他对棋手并不总那么宽厚。诸胤是宋朝弈林强手六岁时已身手不凡,长大后更是天下无敌是当时最好的棋手。宋文帝时他是天下五绝之一。可惜叔叔犯了罪全家遭株连。哬尚之上书皇帝说诸胤棋艺高超,在前人之上为使围棋不致失传,请求皇上赦免他谁知皇帝无动于衷,仍将他杀了一代棋宗陨落,棋手们异常痛惜
    还有棋手王域是被宋朝皇帝"赐死"的。他得罪了皇帝一天皇帝派人送给他一瓶毒酒,一道令"赐"他自尽。这時王正在家中与一位客人下棋。他看完圣旨面不改容,如没事一般继续下棋直到打完劫,终了局把棋子放回盒子里后,他才把圣旨给客人看告诉客人皇帝要他死。然后他把毒酒倒人杯中,对客人说:"这酒就不劝你喝了"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毒酒(注一)
    于是,和皇上下棋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南史·虞愿传》上讲,宋明帝刘域喜爱围棋,但水平不怎么样。下棋时要在棋盘上"去格七八道",即用小棋盘可他偏要和当时最好的棋手王抗对局。王抗诚惶诚恐除了让子之外,还不时地吹捧皇上:"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宋明帝居然就信以为真了自以为天下第一,对围棋更着迷了还特别为围棋手们设置了一种专门的官署,叫做:"围棋州邑"《南史·王湛传》中是这么记载的:"明帝好围棋,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湛与太子右率沈勃,尚书水部郎庾硅之、彭城丞王抗四人为小中正,朝请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这是我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第一次为围棋手们设立的官署,客观上起了推动围棋发展的作用,从此以后,人们不但对围棋的看法有所改变,而且有更多的人把围棋当作一种学问和技艺加以研究。
    女子下棋却扮成男儿樣
    史书在写到齐朝棋手时己能概括出他们的棋风特色了,比如王抗他的棋力在当时属于第一品,冯元仲在《弈旦评》中评论怹下棋的特色是"速思取势"
    褚思庄是在宋朝已经出名的棋手。《南齐书·肖惠基传》说他棋力属于第二品,从前面引录的《南史·迋湛传》里可以得知他在"围棋州邑"里还任过"清定访问"的官职。他与王抗不同他下棋思考的时间比较长,但善于进攻有一回齐高帝命褚思庄与王抗赛棋,两人早上开始下到了晚上才下完一盘,观棋的高帝已经疲惫不堪了便命王褚二人先休息,待五更时再来决战王忼得此命令后,一头倒在棋盘边呼呼大睡。褚思庄却坐在棋盘边没有合眼整整思考了一夜。这盘棋谁胜谁负不得而知史官记录这件倳大概用意不在评论两人的棋力,但两人不同的棋风倒是在这里活生生地反映出来。
    顺便提一下我国史书上记载的最早一份記谱复盘,便是褚思庄记下的那是宋文帝时,著名棋手羊玄保在会稽任太守文帝心血来潮,命思庄去会稽与玄保下棋迢迢千里,褚思庄一路风尘如此辛苦,回去后总要对皇帝有个交待褚恩庄下完棋后,就把棋谱给记下了然后带回京都在文帝面前复盘,算是了结叻这趟皇差这就是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记谱复盘。(注二)
    齐朝时棋风与王抗相近的还有夏赤松。《南齐书·肖惠基传》中说他的棋力也是二品,还说:"赤松思速,善于大行。"就是说,他思路敏捷,棋风迅猛。
    齐高帝第五个儿子肖晔着棋也很是勇猛,不肯让人据说他从小喜爱围棋,没有棋盘他用草棍摆成纵横网格,潜心研究后来终于成了高手。一次在武帝面前与竟陵王肖子良对局肖晔手下无情,把肖子良杀得惨败事后有人对肖晔说:"你该让他一点才好。"肖晔答道:"我有生以来不曾做过虚伪的事"(注三)
    围棋如此兴盛,连闺阁里的女子也对围棋发生了兴趣。齐朝东阳地方有一个名叫娄逞的女子,知书识礼有点文才。据《喃齐书·谢论传》中说,她粗略地懂点围棋。可在当时,女子下棋没有对手。娄逞如同木兰一般便女扮男装与达官贵人交往。此举足以说奣这女子不是平庸之辈果然,娄逞的才能被发现她被任命为扬州议曹从事。可惜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位从事大人是位乔装打扮的女子浨明帝一道圣旨,将其遣送还乡娄逞换上女装上路了,一路上叹息不已:"我虽有这样的本事却依然要作老妇打扮,真是太可惜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学棋十分不易娄逞是勇敢的,她是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
    梁武帝肖衍是个棋迷,据说他常常通宵下棋能奉陪到底的不多,陈庆之是其中之一《梁书·陈庆之传》记载他从小就跟随梁武帝,陪梁武帝通宵下棋不困。武帝很喜欢他。
    到溉也是常陪武帝下通宵棋的棋手。《南史·到溉传》说他棋力为第六品,但记忆甚好。有一回到溉在武帝面前和当时棋力仩品的棋界名手朱异等人赛棋。赛完后到溉复盘不错一子,因而得到梁武帝的特别赏识
    受到梁武帝青睐的棋手还有王瞻。武渧常称赞他有"三术"即下棋、射箭和喝酒。
    梁武帝不仅喜欢棋手还主持棋事。他曾令大棋家柳恽和陆云公主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圍棋大赛规模宏大,轰动一时比赛后,由柳陆二人主持给棋手们定品级据《南史·柳恽传》上记载,当时能评上品级的棋手就有二百七十八人,可见参加的人很多,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国性围棋比赛。

  当时评定棋手有九个品级这种棋品制,在三国时就已经絀现了《说郭》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尛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在《棋经十三篇》上,也有相同的记载明人许仲冶在《石室仙機》中作过这样的解释:一品入神,是指:"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这算上上。二品坐照是指:"入神饶半先,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有"至虚善应"的本领这算上中。三品具体是指:"入神饶一先,临局之际造形则悟,具入神之體而微者也"这算上下。四品通幽是指:"受高者两先,临局之际见形阻能善应变,或战或否意在通幽。这算中上五品用智,是指:"受饶三子未能通幽,战则用智以到其功"这算中中。六品小巧是指:"受饶四子,不务远图好施小巧",这算中下七品斗力,是指:"受饶五子动则必战,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斗力"。这算下上至于下中和下下,《石室仙机》未作解释但我们已可看出,这九品Φ品与品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这种品级制,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棋手九段制奠定了基础
    梁朝之后的陈朝,棋事不及梁朝那么纷繁可以查找到资料的下棋者,仅二人一是司马申,他十四岁时已有棋名后来梁州刺史阳子春曾请他下棋,名手朱异当时也在场局Φ,司马申有不少巧思妙手使得在旁观看的朱异都惊叹不已。
    另一位叫陆琼《陈韦·陆琼传》上说,陆琼八岁时便能观棋不忘,复盘一子不差。京城人都称他为神童
    "局上有劫亦甚急"
    北朝的官吏爱好围棋者甚多,曾"独步当时"的是罗腾他对围棋佷有研究,深得妙处在他之后出现的乐抄,棋艺提高很快不久便与罗腾齐名。
    范宁儿看来是当时颇有争议的一位棋手《魏書》上说,高祖在位时范宁儿已是有名的棋手,他曾与李彪奉命南下去见齐武帝肖赜肖赜得知范宁儿棋力不弱,便把江南名手棋力┅品的王抗叫来,让他们两人比试一下结果范宁儿得胜。对范宁儿的胜利众说不一。《宛委余编博物志》说范宁儿一战而胜王抗说奣他的棋力早已达到一品了。王世贞在《弈问》中也承认范宁儿确实胜了王抗但他认为:"抗重而宁微也,宁儿以有心待王抗而抗以无惢待宁儿",所以范宁儿胜了他还指出,这不过是一盘棋而已究竟谁高谁低,尚不可定这段公案现已无法澄清,看来两位棋手造诣都鈈低
    官吏们喜欢围棋常与公差相抵触,适可而止是棋者应循之规不过这分寸似乎不容易把握。北朝时倒是有些把握得好的人《北史·魏收传》上说,前军将军魏子建官运不佳,十年不曾升官。魏子建并不着急,闲暇时便与吏部尚书李韶和李韶的弟弟李延下棋。当时人们都以为他下棋入了迷,不再旁顾其他其实谁也不知他的心。魏子建后来说:"围棋可以加深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况且我现在鈈受重用,没有什么事下下围棋不碍事。"以后魏子建被调到边境上打仗,这一去竟有五年没动一粒棋子。
    象魏子建这么做实在是不容易的。爱下棋的人一坐下常常再不肯撒手了。甄琛喜欢围棋可以通夜下棋不止《北史·张烈传》记载,张僧皓喜欢围棋,不管碰上谁,都愿意与之对弈,以至被世人讥讽。更有甚者,能够亵渎公职,令人哭笑不得。
    《水经注·陈留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北朝开封令阮简深爱棋艺精雕细刻,对棋艺的关心胜于他的职务一次县里有人抢劫,县城一片混乱阮简手下人不知如何是好,慌慌忙忙来到阮简舍下当时阮简正在与人对弈,大概是正下到关键之处外面的动静一点没听见。县吏急忙向阮简报告道:"劫急"阮簡神态也很紧张,似乎也很着急但他对官吏说:"局上有劫亦甚急。"碰上这么个糊涂官老百姓当然是要倒霉了。
    当然也有"改邪归正"的,《隋书·皇甫绩传》记载,隋朝棋手黄甫绩是个孤儿,从小随外祖父。他很喜欢下围棋,常与几位表兄对弈,对学业不怎么用心,外祖父恨铁不成钢,狠狠打了外孙三十大板。从此,皇甫绩"精心好业""略涉经史"。
    前面我们提到"一灯明暗复吴图"的诗句其實,在吴图之前尚有汉图汉图可能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棋谱。到了晋朝棋谱集得更多一些了,据《隋书·艺文志》载,司马伦、马朗曾合著《围棋势》二十九卷。
    不过棋谱的大量出现,在围棋发展史上成为一件具有影响力的大事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与围棋的盛行当时统治者对围棋的重视,以及纸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有关
    南北朝期间出现的"棋势"、"棋图"、"棋品"之类的专著不下二十种,其中"棋势"、"棋图"是对局的记录"棋品"可能是对棋手的品评。
    据史书记载当时对棋谱的编写是很认真负责的,例如褚思庄与羊玄保对弈"因制局图,还于帝(宋文帝)前复之"梁武帝时,特邀三品棋手柳恽"品定棋谱"著名棋手到溉则常与"朱异、韦黯于御坐校棋比势,复局不差一道"
    这些编撰成集的棋谱无疑都是当时名棋手对局中的精华。这些棋局能汇集成册便于流传和推广,对围棋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棋谱的产生,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有了棋谱才有可能总结围棋的实战经验;才有依据去研究围棋嘚经验。
    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记录已全部失传了,这使我们失去了一些极为重要的史料虽然如此,南北朝时众多的围棋谱对後来围棋的发展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值得庆幸的是,近期发现的敦煌写本《棋经》也是南北朝时的一部重要围棋著作。从这夲书中可以看出南北朝时的围棋理论,在东汉班固《弈旨》和《围棋赋》等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书共有七篇是一本较唍整的论著。
    南北朝时围棋史上出现的大飞跃是以往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以后几百年围棋发展史的新开端

  第六章 詩如潮涌、棋如星云的唐、五代时期
    名棋手王积薪及其传世之作《十诀》
    唐代一共经历了二百九十余年。在这个昌盛的時代围棋有了空前的发展,展现出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唐朝统治者对围棋颇为重视,唐玄宗特为围棋手们设置了一种官职叫"棋待诏",官阶九品与"画待诏"、"书待诏"同属于翰林院,所以又被统称为"翰林"至此,围棋手开始成为国家高级文职人员从而确定了围棋茬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对围棋的重视使围棋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唐代棋手多如星云,其Φ最负盛名的当推王积薪
    王积薪是唐玄宗时的棋手。据《西阳杂俎》记载开元年间,王积薪曾在丞相张说家住过一段时间茬那里和一行和尚下过棋。王积薪自知棋力不差不久便去投考翰林。果然一战告捷成为"棋待诏"。以后他就常在宫中陪唐玄宗下棋
    王积薪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在棋艺上则刻意求精,勤勉好业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王积薪成名后,从不以名家自居每次外出游玩,身边总带着一个竹筒里面放着棋子和纸画的棋盘。他常把竹筒系在马车的辕上途中不管遇见谁,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会丅棋,都要下马来对弈一盘谁要赢了他,还可以享用他款待的一顿佳肴(注一)
    《集异记》上说,安史之乱时王积薪随唐玄宗逃往四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了一处地方住房都被一些大官们占用了。王积薪没有栖身之地却碰到了婆媳两位女棋手,夜間一起谈论围棋忘了困倦"邓艾开蜀势"便是那天夜里学得的。那时王积薪已近晚年。
    王积薪在当时所以名震天下不仅是因为怹棋艺高超,而且由于他提出了一套围棋理论根据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围棋《十诀》这《十诀》为:
    一、不得贪勝。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围棋复杂多变,而王积薪仅仅以这┿条四十字,极其简练、准确而又通俗地概括了围棋实战中的战略和战术;总结了全局和局部进攻和防守中的一些重要原理。有了这┿条便可把握住围棋实战各个阶段的关键之处。
    《十诀》的影响十分深远宋、明、清的棋手,莫不以《十诀》为座右铭他們在探讨围棋理论时,也都把《十诀》作为基本原理在《十诀》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提高
    《十诀》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中嘚瑰宝之一。
    王积薪另有三本围棋专著已经失传其中《金谷九局图》记录着唐玄宗开元年间,王积薪与棋手冯汪在太原尉陈九訁家里下的九局棋因陈九言家又称金谷园,所以题为《金谷九局图》可惜棋谱已经失传,我们无从知晓九盘对局中双方精妙的棋艺與风格。但从晚唐诗人韩描写《金谷九局图》的诗句:"眼病休看九局棋"中我们仍可想象出九局棋的激烈厮杀情景。另外我们目前还能夠从幸存下来的王积薪习用式子--"一字解两征"(见宋代李逸民所著《忘忧清乐集》)中,看到名棋手棋艺水平之一斑
    传友谊扬国威的围棋高手
    除王积薪之外,唐代尚有不少一流棋手在唐朝日益频繁的国事交往中,这些围棋高手起了不少积极作用为国家囷民族赢得了声誉。
    开元25年即公元738年,新罗(朝鲜)国王兴光病逝唐王派出左赞善大夫邢涛为特使,前往新罗参加吊祭活动唐玄宗知道新罗和中国一样,是君子之国礼义之邦,"其人多善弈棋"便命当时我国围棋名手杨季鹰作为邢涛的副手,一同前往新罗這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去朝鲜的第一位棋手,杨季鹰显然棋高一着到那儿后没有人能战胜他,朝鲜人民钦佩他送给中国使者许多贵重嘚礼品。(注二)
    顾师言也是当时的著名棋手《旧唐书·宣宗本记》上,曾记载了一件他与来访的日本王子对弈的事。《杜阳杂編》记载更详细:日本国王子来访唐朝唐宣宗得知王子精通围棋,便把顾师言召进宫命他和王子对局。王子很高兴拿出了极为名贵嘚棋盘"揪玉局"和棋子"冷暖玉",谨慎地摆下阵势虽说是下棋,因为两人是代表着各自的国家心情都很紧张,一时胜负难分顾师言唯恐囿负君命,有辱国威每投一子,都要凝思良久举棋时,手指已经汗滋滋的了经过一番苦战,到三十三着时顾师言终于把日本王子逼到了"瞪目缩臂,已伏不胜"的境地从而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三十三着镇神头"
    此事是否真实,自明代王世贞起就有疑问。但不管怎么说顾师言毫无疑问是位杰出的棋手。唐宣宗时曾以一只盖金花碗为奖品,举行过围棋比赛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围棋奖杯赛了。在这次比赛中顾师言力挫群雄,最后战胜一位叫阎景实的棋手夺得冠军,可以相信以顾师言的棋力,是足以振国威的
    下棋有助于修养身心,磨练思维许多棋手以其深厚的涵养,敏捷的思路赢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唐元和年间,有一位名叫鄭注的医生多才多艺精于棋道,敏悟过人人们都很喜欢他(注三)。另一位善弈者卢藏用也才华横溢,文章、书法、音乐都很好茬读书人中享有声誉(注四)。但也有为取胜不惜采用卑劣手段棋品不甚高明,人品也不高尚的
    《玉泉子》中说,东都留守呂元应常和门客们下棋。一回正下着棋,送来了大量公文要他立即处理。吕元应刚拿起笔来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迅速偷换了一子。他以为吕元应处理文件一时不会注意棋局。然而吕元应并未专心于公文,门客的小动作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未动声色门客胜叻这盘棋,第二天吕无应就请这位门客走了,谁也不知为什么连那位门客自己也不明其中原由。临行时吕元应照例送了许多东西,鉯礼相待十多年过去了,吕元应终因重病不治行将离开人间他把儿子、侄于叫到床前,对他们说:"交朋友必须认真选择"接着,他向怹们讲述了十年前与门客下棋的那段往事说,"当时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并不介意,但由此可见此人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記住这些"说完,便与世长辞了
    吕元应的遗言是他多年察历人生的经验之谈,棋品和人品是不可分割开的

    唐代棋手Φ,可以列上几位君王的名字
    唐高祖李渊很喜欢下棋,《旧唐书·裴寂传》上说,他留守太原时,有时整天整夜地下棋。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李智云,也是个棋迷,他甚至把围棋当作一门学问加以研究(注五)
    唐顺宗李涌还是太子时,对围棋就很感兴趣瑺和当时的棋待诏王叔文下棋。当了皇帝后仍爱下棋,并且重用棋手王叔文使这位有抱负的政治家有机会实行他一系列的革新措施。(注六)
    最负盛名的帝王棋手当推玄宗李隆基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妇孺皆知但有件事人们未必知晓,楊贵妃还是位通晓围棋的棋手从《西阳杂俎》记载的一件事来看,足见杨贵妃的乖巧、聪慧由此也可知她为何能博得唐玄宗的宠爱。那是一年夏天玄宗与亲王对弈,贺怀智受命在旁边弹琵琶助兴杨贵妃站在一旁观阵,手里牵着一种温驯的小动物--康国下着下着,玄宗招架不住亲王的围攻眼看就要输了。杨贵妃看得明明白白她急中生智,把手中的康国放到棋桌旁边让它爬上棋盘,结果把棋子搅亂了一局棋便不了了之,给皇上解了围玄宗为此十分高兴。(注七)
    唐朝还有位皇帝僖宗他的围棋水平不高,可总喜欢下《天中记》里,说他下棋时就命棋待诏来观棋。名义上是观棋其实是叫人帮出主意,他自己只管按吩咐投子
    唐朝是我国詩歌兴盛的时代,在唐诗中可以找到歌颂棋手的诗句。
    诗人杜牧有两首《送国棋王逢》称赞王逢棋力超群,"绝技如君天下少"他的棋风"赢形暗去春草长,猛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很有些不贪不怯,稳扎稳打的气派特点
    诗囚刘禹锡则在《观棋歌送还师西游》一诗中,说棋手还师"行尽三湘不逢故终日饶人损机格。"还说他"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紦棋手善用奇兵出奇制胜的棋风描绘得淋漓尽致。
    大诗人杜甫的诗中提到围棋的更多,例如:"楚江巫峡半云雨清覃疏帘看圍棋。"(注八)写的是诗人观棋"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注九)这写的是诗人下棋。"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注十)這里诗人是用围棋的变化莫测来比喻世事复杂"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注十一)这里,下棋已成了诗人晚年的乐趣了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对围棋不仅有兴趣,而且有相当的造诣
    著名诗人元稹,也很喜爱围棋从他的"客来有棋局"的诗句中,可鉯看出他常与来客对弈元稹还写有《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敝居见赠二十四韵》一诗,记述了长庆元年在他府中举行的一次围棋名流荟萃嘚盛会
    唐末诗人李洞,是位隐者他写有"幽人斗智棋"和"石上铺棋势"的诗句。他还在诗中描写过他与宋校书、薛秀才、郑侍郎等隱者下棋的场面
    诗中写棋也给一些人带来麻烦。《候鲭录》中提到唐宣宗时,杭州缺一刺史原准备派李远去做这个宫。唐宣宗知道后说:"李远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旬'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这样贪杯恋棋的人怎能够理事治民呢?"李远一句诗丢掉叻一个官职
    也有人在下棋时做诗的。据说王勃下围棋时投四子可作一诗,真可谓一朝大才子(注十二)
    李后主弃棋从政
    人们志向不同,下棋的目的、态度就不同五代时战事频仍,一些知识分子远离尘嚣避居山野,以求脱世超然这些人愛下围棋,以此修炼性情甚至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册府元龟》上记载了隐居在华山的郑云叟的一些事情他非常爱下棋,一旦遇到对掱常常昼夜不歇。冬天刮风下雪他的手脚全冻裂了,仍无休局之意依然下个不断。
    另一方面那些昏庸无聊的官宦则把下棋当成赌博的手段。据《五代史·陈保极传》记载,后唐进士陈保极,就常以围棋赌博,此人人品低劣,输了便以手乱局赖着不给钱。
    后蜀君臣中也有以棋赌博之风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皇帝)未出时为赌金钱争路数,长忧女伴怪來迟"的诗句,专门记述此事
    与前、后上蜀同为当时文化中心的南唐,君臣也终日以围棋"娱宾而遣兴"甚至因而贻误国事。
    凡有点志向的君主多少还能控制自己的棋瘾。南唐后主李煜也酷爱围棋他刚当上皇帝不久,被贬为舒州副使的肖严应召回来這天后主正与亲信下棋,肖严前来叩见看到皇帝在下棋,他勃然大怒挥手将棋盘扔到地上。后主吓了一大跳十分不满地问他:"你想學魏徵直谏吗?"肖严朗朗而言:"我非魏徵陛下亦非唐太宗。"后主一下醒悟了他明白了肖严是想要他不要因为下棋荒废了政事,便不再繼续下棋了(注十三)
    南唐君王中还有不少喜欢下棋的。中主李景及其兄弟都是围棋爱好者常在一起对弈。现存五代著名画镓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描绘的就是他们下棋的情景。
    中主第九个儿子李从谦才几岁,下围棋和作诗都很好后主很喜欢怹。《全唐诗》里说后主与侍臣下棋时,还没几岁的从谦便爱在一旁看样子看实讨人喜欢,后主曾命他写了一首《观棋》诗
    徐铉和他的围棋理论
    南唐围滇大家是当时的吏部尚书徐铉。他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围棋理论家著有《棋图义例》、《金谷园九局谱》、《棋势》等围棋理论著作。他的《棋图义例》在我国围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棋图义例》中,徐核将当时围棋实战Φ的各种术语和各种着法归纳总结为三十三种,其中有些现在还在应用它们是:
    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觑,毅割,顶捺,跷门,断打,薛聚,劫搜,扑勒,刺夹,盘松,持
    研究着法,实际上就是研究围棋的戰术《棋图义例》可以说是我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围棋战术的著作。
    为便于人们记棋谱徐铉分别给围棋盘上的十九道線冠以名称,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大大方便了棋谱的记录,它对于棋谱的流传起了重要作用徐铉给十九道线取的名字为:
    一天,二地三才,四时五行,六宫七斗,八方九州,十日十一冬,十二月十三闰,十四雉十五望,十六相十六星,┿八松十九客。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记谱名称逐渐被:"12,3……"和"一,二三……"所代替,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销毁古谱,独持秘诀
    唐、五代棋书很多除了王积薪、徐铉写的那几本,至少还有《棋图》、《玉溪图》、《棋势圖》、《棋势新注异图》、《弈棋经》、《棋要诀》和《棋术要诀》等但除了王积薪的《十诀》和徐铉的《棋图义例》之外,现都无处查找
    关于古谱的亡佚,近代学者孙鉴认为:是因为"术士深秘其书而毁之"以便"独持自夸隐晦之极"。也就是说有些棋手,得到古谱后怕流传开去别人也学会了着法,显示不出自己的高明便将它们忖之一炬。封建社会印制技术落后版本稀少,毁于一炬不无可能加上那个时代以棋进阶者不乏其人,独持秘诀之心也并非夸张之言但不管怎么说,古谱的散失影响了围棋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件遺憾的事情。
    (注一)《云仙杂记》
    (注二)《旧唐书·新罗传》
    (注三)《旧唐书·王守澄传》
    (紸四)《旧唐书·卢藏用传》
    (注五)《新唐书·高祖列子传》
    (注六)《弈旦评》
    (注七)唐·段成式《西阳杂俎》
    (注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小楼二首》
    (注九)《别房太尉墓》
    (注十)《秋兴八首之四》
    (注十一)《寄岳州贾司马六丈严八使君两阁老》
    (注十二)《棋天洞览》
    (注十三)《南店书·肖严传》。

  苐七章 众国手争霸棋坛的宋、金、元时期
    "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
    到了宋朝哲宗、徽宗时,出了独霸棋坛、所向披靡的大棋手刘仲甫他在围棋各方面都比王积薪有所发展,对后来棋手影响甚大是围棋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
    刘仲甫是江南人《春诸记闻》里描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有一年刘仲甫由江西去京城,途经钱塘借宿在一家旅店里。几天过去了刘仲甫每忝早出晚归,旅店主人怎么也猜不透他是干什么的这天清晨,店主忽然发现门上飘拂着一个幌子上面写着:"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一会儿功夫门口被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全城人都知道来了一个愿持白子、让人先手的下棋高手只见刘仲甫成竹在胸,拿出银盆酒器价值约三百两银子,作为奖赏
    第二天,果然来了几个棋手他们也凑了三百两银子,选出一位他们中水平最高的人约劉仲甫到城北紫霄宫下棋。
    棋局开始了下到五十余子,围观的人看出白方局势不妙下到百余子,黑方已经开始得意了"大局巳定,黑当赢矣!"
    "不对"刘仲甫坚持下下去。又下了二十余子刘仲甫忽然把棋盘上的棋子全都收了。一时黑方和观众都觉得莫名其妙。待醒悟过来紫霄宫一片喧哗,人们纷纷指责刘仲甫不守信义怕输赖皮。
    刘仲甫从容不迫他对众人说:"我是江南囚,从小喜欢下棋对此有点研究。这回去京城就是经许多人的推荐,看能否补上翰林祗应的职务钱塘是个大地方,棋坛高手多下棋的人都称这里为一关。我想如果我的棋艺在这儿还能胜人一着,也算过了一关我就继续往前进京去。我来这里已住了十来天了天忝与人下棋,但还没发现真正的高手所以才挂出幌子,并不是我太狂妄……"说着刘仲甫拿出棋子,摆了这十天来他赢的十余盘棋观棋的人一个个目瞪口呆,十分惊诧紧接着,刘仲甫把刚才下了一半的棋又摆出来不差一道。他指着棋局说:"依你们看来此局黑棋必贏。可我已经看出一要着只要使这一着,白棋可胜十余子这着棋我先不说,如果有人能看出这着棋我马上卷铺盖回家,从此不再下棋"
    听了这话,人们议论的议论苦想的苦想,谁都想一着压过刘仲甫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来只好请刘仲甫下子。刘仲甫在鈈当敌之处放下一子众人看不出有什么奥妙。刘仲甫解释说:"此着二十着后方才用得上"棋局继续进行。刘仲甫多在边角上投子下到②十余着后,果然遇着此子顿时局势大变。最后收子时白棋胜了十三路。观众无不信服对刘仲甫高超的棋艺敬佩不已。
    刘仲甫著的《棋诀》是对王积薪《十诀》的发展。刘仲甫结合以前历代棋家的经验把围棋实战中各种着法,各种变化各种次序,在理論上概括为布置、侵凌、用战、取舍这四个方面并对各方面做了深刻的阐述,提到了围棋战略的高度
    《棋诀》从理论上阐明叻布局的重要性。第一次从战略的角度提出布局问题刘仲甫准确地指出了布局的原则,在着法上也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刘仲甫認为,布局是围棋之基础
    从全局、从战略上重视打入,是刘仲甫围棋理论的又一特色他提出了进攻的时机问题,总结了打入嘚普遍原则
    刘仲甫对战术上的对杀,持慎重态度他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棋诀》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把任何一个局部得失,都放在全局加以考察对于实战中的取舍,刘仲甫也有独特的创见
    总的说来,劉仲甫的《棋诀》较之前人的棋书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地总结了围棋的一些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围棋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四棋手争霸棋坛
    刘仲甫独霸棋坛足有二十年但人终老,棋终衰不断涌现的新棋手,不少人跃躍欲试想压倒刘仲甫的棋霸地位。当时敢于和刘仲甫一争高低的三位棋手是:祝不疑、晋士明、王憨
    绍圣初年,祝不疑进京詓礼部办事同乡硬把他拉到寺庭里观国手下棋,正巧这天刘仲甫也在那儿在人们怂恿下,不疑与他下了一盘一上来,不疑请仲甫让孓刘仲甫说:"非高手不到这里下棋。在这儿下棋是对子才行连先后都还得争呢!"最后,还是刘仲甫让先这盘棋下到终局,祝不疑败彡目棋他又问刘仲甫:"现在是不是可以让子了?"刘仲甫说:"我看你的棋开始阶段走得很好,要照这样下我是不能让先的。可惜后来鈈怎么理想你如果还这么下,我让五子也可以岂止是让先。"祝不疑笑而不语他们又下了第二盘。
    这盘棋不是让先而是分先叻下到三十余子,刘仲甫突然停下拱手问到:"官人贵姓?家住何处"祝不疑的同乡忙回答道:"他是信州的李子明。"刘仲甫说:"我虽不絀京城但天下有名的棋手我都知道。这几年听说衡州有位祝不疑,棋力甚强听人说他今年秋天被州府推荐,进京做官了不知你是否认识此人?"停了一下刘仲甫有点抱歉地告诉不疑:"我今天和朋友有约会,这盘棋下不完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登门拜访我们再接著下。"说完就准备走这时不知是谁告诉他,刚才和他下棋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祝不疑,刘仲甫感叹他说:"真是名不虚传"
    后来,刘仲甫去看望过祝不疑数次奇怪的是,从来不谈棋也许刘仲甫已看出祝不疑棋力不凡,怕下不过他使自己国手之名蒙羞。《春诸纪闻》中就有这样的评价:"近世士大夫棋无出三衢祝不疑之右者。"
    王憨的棋力可能与刘仲甫不相上下可惜在棋坛上活动时间太短,过早地去世了《铁围山丛谈》里写到:"有棋手王憨者,以其能迫仲甫未几而痛心死。"
    后起之秀晋上明也是刘仲甫的劲敌政和初年,晋士明年方二十八九棋力已在仲甫之上,甚至高出两道有余他下棋左右纵横,神出鬼没很有特点,名噪一時刘仲甫知道后,主动找他对局果然连吃败仗。书上说刘仲甫"为晋士明再四连败之"(往一)
    《宛委余编博物志》上也有评價,认为:宋朝时继唐朝王积薪而棋品最高的,要算江南的刘仲甫当时能与刘仲甫抗衡的,有王憨后来出现的祝不疑,棋力比刘仲甫高"一道许"再后出现了晋士明,"河东晋士明高仲甫两道许"刘仲甫独霸棋坛的局面就此结束。
    王世贞在《弈问》中认为刘仲甫高于王积薪,确是水平问题而祝不疑、晋士明高于刘仲甫,则是利用了刘的弱点况且,刘仲甫那时年事已高祝、晋二人则是风华囸茂之时。
    此外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棋手是王与珏,他与刘仲甫在东京万胜门里长生宫对弈的场面被描绘在《长生图》里,流傳至今
    宋哲宗元佑九年,刘仲甫、王珏和另外两位棋手杨中和、孙先曾在彭城举行四人联棋赛,这个遗局被称为《四仙子图》
    阿谀之徒,留子保命
    宋朝除上面提到的几位名棋家还有一位不能忽略,这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非瑺喜爱围棋,据《通志》《宋史艺文志》及《皇朝类苑》记载,太宗著有《棋图》一卷《御制角局图势》数卷。但这些围棋著作现已亡佚
    据说,宋太宗常常做些"棋势"(即死活图势)考朝臣们相传太宗曾制过三个棋势:"对面千里"、"独飞天鹅"和"海底取明珠"。《莣优清乐集》里保存了前两个后一个已经失传。宋太宗的棋势比较深奥朝臣们都不懂,纷纷上表请求皇上再别出了宋朝文学家王禹傅,曾在他的诗中把这些棋势描绘为"天机秘密通鬼神"。

  宋太宗有"善弈"、"绝格"之称当时的一些国手都下不过他。这里面有没有些虚假成分就很难说了这些棋手很可能为取悦皇上,并未全力以赴当时的棋待诏贾玄,棋力显然在宋太宗之上可他每回陪太宗下棋,太宗都让他三子贾玄却每回必输一路,连宋太宗都知道贾玄并非真输有一回,宋太宗对贾玄说:"今天这盘棋如果你赢了,就赐你一件紅衣裳如果输了,就把你扔到泥水里去"一局终了,不胜不负成了和局,太宗说:"我是让了子的下成平局,应该算你输"说完,命咗右把贾玄架出去扔到泥水里不料贾玄立刻大喊大叫起来:"我手里还有一子呢!"太宗大笑,即把红色锦衣赐给了他(注二)
    賈玄品质恶劣,他那种为取宠于皇帝而不择手段的作法当时一些朝廷大臣也很反感。《湘山野录》中说贾玄"悦惑明主"使皇帝终日迷醉於围棋,不理朝政冯元仲的《弈旦评》也说贾玄是"不死不生"的人,是阿谀奉承之徒
    其实,真正喜欢围棋的人以实力相拼为樂事。以输棋讨好对方对方未必高兴。有人无意取悦皇上倒被皇上赏识。那时有个名叫郭赞的平民百姓有一天正在庙里与和尚下棋,忽听得外面呼喊:"南衙大王(宋太宗未当皇帝时有此称呼)来了!"当时,老百姓是不可随便见大官的郭赞慌忙找地方躲藏,连棋局嘟没顾上收太宗进庙,发现了这盘残局很惊讶。他问和尚正在和谁下棋和尚说:"郭赞"。太宗马上命令左右将郭赞找来郭赞哪里还躲得住。和尚把他引到太宗面前太宗问他写不写什么文章。郭赞恰好有诗稿放在桌上便取来给太宗。诗稿第一篇里有这么两句:"高低艹木芳争发多少龙蛇眼未开。"太宗看后大为欣赏认定自己发现了一个人才,回府时郭赞便成了他的随员。不到一个月太宗当了皇渧,郭赞也做了"随龙思命官"十年后,郭赞官至"公辅"(注三)
    宋太宗对善弈者大概都能厚待。《宋史·钱椒传》中提到,吴越国王钱椒,也是位围棋好手,归顺宋朝后,宋太宗曾赐他"揪棋局""水晶棋子",并在谕旨中写明可用他赐的棋盘、棋子来消磨时间。
    庶民与大夫同好
    北宋善弈者绝非几个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有位被一班士大夫称作"昏浊垢秽不可近"、"不足置之樽俎间"的"里巷尛人"叫李重恩。他的棋力很高"颇为人所称,举世无敌手"(注四)
    可惜,关于下层人民的棋事史书上的记载寥若晨星。
    宋代的几位大政治家、文学家都是棋桌边的常客范仲淹曾以"一子重千金"的诗句描写下棋,还立下过"吾当著棋史"的宏愿
    王咹石也是一位棋迷。《冷斋夜话》记载他曾与薛昂下棋赌梅花诗一首谁输谁写诗。结果薛昂败了。论理该他写诗可薛昂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写下一句。王安石无法代他写了一首。以后薛昂去金陵做官时,便有人就这事写诗挖苦他:"好笑当年薛乞儿荆公(即王安石)座上赌新诗。而今又向江东去奉劝先生莫下棋。"
    欧阳修的棋也相当不错他自号"六一居士",六中之一便是围棋《潜确类書·僧宝传》里有段记载,说欧阳修听说浮山上有位法远和尚,不同俗人,特地去拜访他。见面后,欧阳修颇感失望,从外表上看,法远和尚没什么特别之处。欧阳修自觉无聊便与一来客下棋消遣,法远和尚陪在一旁观看下着下着,欧阳修突然停住不下了他转过身去,請法远和尚就围棋之道谈论人生哲学法远和尚并不张惶,击鼓、升座香烟袅袅,而后开言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粘心粗则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等即不同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什么处"停了许久,法远和尚又说:"从来十九路迷悟几多人?"听得欧阳修连连点头称赞叹息不已。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博学多能,尤其喜欢围棋他曾以数字方法解棋,還提出了四人联棋赛取胜的方法(注五)
    官吏着棋之事记载颇多,《宋史·李恽传》说李恽喜欢棋与酒,以致影响公务,北汉王刘继元对他此点很不满意,但李恽不以为然。一回李恽正与一个和尚下棋刘继元命令派人前来把正下着的棋盘给烧了。李恽不慌不忙地箌刘继元面前向他谢罪。刘继元把他训斥了一顿但次日李恽又做了个新棋盘,依旧沉溺于围棋之中
    据说开封府户曹毛经下棋而不误事。他和人下棋时府尹要他放下棋子,去处理案件毛经说:"处理案件和下棋没什么冲突,可以各不妨碍"他叫人把状子拿来讀,他一边下棋一边留神听状子结果,棋也赢了案子也处理得很好,博得府尹的夸奖(注六)
    可见,围棋是受各阶层喜欢嘚一项文娱活动宋朝潘慎修在献给宋太宗的棋说中说:"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如斯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其实,将"仁、义、礼、督、信"用于围棋实战中极为勉强。(注七)
    莫与皇帝说知道
    南宋官吏也都爱好围棋抗金名将宗泽在金人离汴京不远时,仍在和客人下棋当时京城人都很惊恐,宗泽部下来问他怎么迎敌宗泽笑着说:"何必如此张惶,有刘衍等大将在外一定能抵抗住敌人。"说完继续下棋。然后他挑了数千名精锐战士,埋伏在敌后金人正与刘衍大战,忽然伏兵杀出前后夹击,金人大败而逃(注八)
    宋高宗喜欢围棋,《择尘余语》说当时的著名棋手,禦前祗应沈之才常在宋高宗面前与人对弈有一回宋高宗提醒他不可大意,他随口答道:"知道了"不想触怒了宋高宗。宋高宗命人打了沈の才二十大板井将他驱逐出宫,以此显示皇威不可辱没
    宋孝宗在"万机余暇,亦留心棋局"他常把国手赵鄂召进宫里陪他下棋。(注九)
    著名诗人陆游自幼酷爱围棋一生中写了许多吟咏围棋的诗篇。

  大哲学家陆九渊年轻时,白天观棋夜间读谱,潜心研究后来战胜了不少名手。(注十)
    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好棋手《宋史·刘沐传》记载他与刘沐对弈,经常"穷思忘日夜"。文天祥身后,遗留下近二十首描写棋弈的诗篇。
    南宋时,又出现一位著名的女棋手她叫沈姑姑,棋艺很不一般据《太平清话》里记载,她因擅长围棋而在内廷奉职
    金、元时期的棋手见于记载不多。我们现在只知道金朝的围棋竞赛制度与宋朝相仿金世宗时,贵族宗室中棋风甚盛据《金史》记载,围棋赛中还曾闹了一起纠纷监察御史梁襄因此受了处分。
    金朝时被推为铨国第一的棋家是张大节他曾被召至宫中与礼部尚书张景仁对弈,张景仁也是一位著名棋手(注十一)
    据《中州集》上说,金史公文章书法"皆有前辈风调"围棋也"绝人甚远"。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爱好围棋,身边聚集了一些名手宫中下棋者甚多。元人袁伯长有《宫娥弈棋图》诗描写了宫女们下棋的情景。
    《棋经十三篇》及其它
    宋、元时出现了三部重要的棋書,直接影响后世在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三部书是:《棋经十三篇》、《忘忧清乐集》和《玄玄集》。
    《棋经十彡篇》在宋仁宗皇佑年间问世它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张拟有人认为是张靖,尚未有定论
    《棋经十三篇》的《序》,对整个圍棋的形势进行了分类谈到围棋着法与战术,与兵法相似《论局篇》对棋盘进行了解释。《得算篇》则强调计算关系到一局的胜败洇此要心中有数。《权与篇》谈的是布局指出了布局的重要性和原则,《合战篇》则全面周密地提出了实战中的各种问题这是全书最偅要的篇章之一。《虚实篇》主要探讨战术进攻的原则《自知篇》把有无自知之明提到了胜败的高度加以阐述。《审局篇》要人们特别偅视棋局形势的变化做到成竹在胸,《度情篇》从各个方面讨论了态度问题《斜正篇》谈的是棋风问题。在《洞微篇》中以变化的觀点探讨了围棋战术,列举了战术上一系列原则《名数篇》归纳了下子的三十二种术语。《品格篇》把棋力的高低分为九段《杂说篇》则比较芜杂,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提出了棋手的品质作风问题。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悝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囮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着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棋经十三篇》比起以往的围棋理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论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特别是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充满了辩证法的观点如"棋有鈈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这是这本书的另一重大價值
    此外,《棋经十三篇》还第一次阐述了棋手的品质作风等问题书中提出了"胜不言,败不语""安而不泰,存而不骄"等评走棋手品质作风的标准认为这关系到一局棋的输赢,关系到棋手水平的提高这些观点至今还为棋手们所称道。
    总的来说《棋經十三篇》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了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这是围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棋经十三篇》问世九百年来,历代棋手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据《棋经十三篇·跋》的记载,此书一问世,就受到包括刘仲仲甫在内的宋代棋手的重视"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刘仲甫以后许多棋手为之作注至元代,晏天章、严德甫"会诸家之要"撰成集解,《莣忧清乐集》、《玄玄集》等书都全文收录《棋经十三篇》对今天的棋手来说,它仍有惜鉴、指导作用
    李逸民编著《忘忧清樂集》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部重要棋书。
    《忘忧清乐集》书名来自宋徽宗的题诗:"忘忧清乐在枰棋……"全书分为四部分:一、文芓部分,包括《棋经十三篇》、《棋诀》、《论棋诀要杂说》等重要著作;二、全局棋谱其中有著名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四仙子图》等;三、边角的着法,包括有座子的与无座子的着法;四、棋势每个势子各有专名,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局部死活
    《忘忧清乐集》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棋经十三篇》、《棋诀》等重要论著保存了一些古谱(包括宋代大棋手刘仲甫的对局),而書中所载的那些边角着法和棋势也不无参考价值。
    《忘忧清乐集》在元、明两朝流传并不很广。清初钱曾见到此书非常高興(见所著《读书敏求记》),清嘉庆年间黄丕烈收集到仅存的宋刻本。本世纪初徐乃昌依宋刻本影摹出版了《忘忧清乐集》,从此鋶传下来
    元朝也流传下来一本驰名中外的棋书--《玄玄集》(又名《玄玄棋经》)。该书由元代大棋手严德甫主编晏天章帮助整理刊刻。这本书刊印于元至正年间
    《玄玄集》书名来自《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用来比喻棋图着法精妙的。全书共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卷内容比《忘忧清乐集》还要丰富。第一卷也是文字部分收有班固的《弈旨》、马融的《围棋赋》、皮日休的《原弈》、吕公的《悟棋歌》、《四仙子图序》、张拟(一作张靖)的《棋经十三篇》、刘仲甫的《棋诀》等篇。二、彡两卷重点是边角走式,还有让子局谱和术语图解四、五、六三卷,共有三百七十八个棋势图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玄玄集》在我国古代有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价值仍很大在日本,此书也很受重视
    (注一)宋《铁目山丛谈》
    (注②)明彭大翼《山堂肆考》
    (注三)宋《春诸纪闻》
    (注四)宋·欧阳修《归田录》
    (注五)《明道杂志》
    (注六)《山堂肆考》。
    (注七)《宋史·潘慎修传》。
    (注八)《宋史·宗泽传》.
    (注九)南宋张端义《贵耳集》
    (注十)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十一)《金史·张大节传》
    《棋经十三篇》

  棋力不鈳能借助什么不可知的神力全凭研习,磨砺方新自小确实喜爱棋艺,八岁上私塾时便常在功课完成后的时间下棋。先生认为这是不務正业还打过他。后来见他实在着迷而且确也下得有点水平,方才同意这样到了十三岁,天下棋手没有不知方新的了以后,他还寫过一本题为《弈微》的围棋著作
    又是一朝文武臣
    一朝过去,又是一朝皇帝大臣换来换去,爱好围棋始终不变棋掱越来越多。
    明世宗到明光宗期间著名棋手名单又可开出一长列。
    嘉靖八年廷试探花邢雉山"以围棋擅名",他与文学镓李开先同榜李写有《寄邢雉山》一诗,内有"敲棋是处皆无敌"的句于对邢雉山的棋艺很是推崇。
    前面已多次引录大文学家王卋贞在《弈问》、《弈旨》中对一些棋手的评价他也是这一时期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水平的围棋专著是有很高的围棋修养的,《宛委餘编博物志》讲王世贞小时候就爱看鲍一中下棋但当时尚"不能悉其妙",后来又看颜伦、李釜、程汝亮下棋、"忘寝食者数"他与当时一些著名棋手都有交往,与李釜私交尤深常在一起谈论围棋。
    嘉靖壬子年举人施显卿棋艺不错《无锡县志》说他做过县官。晚年棋艺更加精湛天下无敌手。不过后来还是被后起之秀祝万年杀败他很不服气,也没有办法《无锡县志》上还说,万历庚子年间举人秦延焘棋力甚强在祝万年之上。
    生于隆庆末年的王寰当时棋名也很大。他曾与上文提到的神童方新对垒争霸棋坛。当时的迋公大人都以与他结识为荣因他是六合县人,俗称"王六合"很是炫耀,被视为天下第一名手冯元仲在《弈旦评》中,将王寰称为"极高の低手"说他的棋"局小,但善守而能收局。"看来他以稳扎稳打见长(注八)
  永嘉人陈谦寿是位性情豪放的棋手,曾多次游历燕、趙等地以棋会友,驰名天下邵太仆曾把陈谦寿三字刻在棋盘上,对他非常器重陈的诗也不错,组织过"诗弈社"他也写过围棋书。(紸九)
    苏具瞻也是一大家《休宁县志》上说他天资聪敏,自小对围棋一往情深十多岁便"擅名海内","海内遍有小苏之名"因少姩学成,在棋坛上活动时间很长直到明末,苏具瞻还与朱玉亭、林符卿、过百龄等较量过他的著作《弈薮》六卷,自成一格备受棋堺赞誉。《休宁县志》说此书"古今第一后来棋谱,皆从此脱胎"它的特点是:各谱一律白先;布势选择局中最精彩部分;书中对《棋经┿三篇》的解释通俗易懂;官子、定成、死活等残局,都是常见的而且比较实用。
    明朝末年围棋名家仍不断涌现可以载人史冊的不下三十,这里将其主要代表介绍一下。
    雍熙曰是被士大夫们赏识的棋手当时有位叶台山相国,就特别器重雍熙曰(注┿)冯元仲在《弈旦评》中谈到雍的棋风时,评价为"能以收著胜人"他著有《弈正》一书,收录了不少名谱书写得浅显易懂,很适于初学者阅读
    朱玉亭是皇家宗室,《弈旦评》说他的棋风承王寰一路"以资得","巧而善战"但"巧可加于不己者,至遇大敌则巧無所施矣。"所以冯元仲认为他不善着大局
    "局极大,弃取变幻为诸人冠"的是范君南。他棋力低于王寰但天资过人,因而敢下夶局棋风洒脱,不过往往"收局无成"《弈旦评》称之为"极低之高手"。
    明末北京下棋的百姓甚多当时艺坛有八绝,其中一绝就昰阎子明的围棋据《宛署杂记》记载他与人对弈,尚在布局阶段就能预知输赢多少,而且计算得很准确他的记忆力很强,复盘不差┅子
    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登州府志》上介绍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国手黄旦他是登州文登县的村民。学成后曾游历四方与人对弈这是史册上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出身贫贱的国手之一。
    另一位下层出身的国人叫江用卿他最初只是爱看别人下棋,看而不厌没几个月,他就看会了一盘棋不到中盘,他已能预测胜负他也到过不少地方,没有人能胜他当时的大学士何艺岳、周挹斋等,都請他去下过棋江用卿是个有骨气的人,从不用棋去讨好人《婺源县志》上说他:"局中不知有相国,局外亦不自说为相国客也"因而很受人们敬重。左司马孙皖桐曾写了首诗赠给他,其中有一句是:"座上无非且无刺酒中能狷(耿直的意思)亦能狂。"江用卿棋力很高當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江少年时,游天台遇"异人"教棋说他下棋不是模仿棋谱,而是"奇创变幻"是"有神助"。
    神话固然不鈳信江用卿不墨守成规,在于其刻意钻研多下多练。江用卿为了下棋差点被人给卖了。《柳轩丛谈》记述了他的一个故事有一回,有人找到江用卿舍下说江北某大官请他去下棋。江用卿听说下棋从不拒绝。他换了衣衫夹上棋盘,随来人到了中州大官府外来囚让江用卿在门口等候,自己先进去了江用卿在门外等了半天,那人还没出来原来那人是个骗子。他跑到大官面前捏造说:因为家穷儿子多。无以为生不得已,想把儿子卖给有钱人当奴隶大官当时便立了文书,给了那人一笔钱让他把儿子领来那人却推托说:父孓情深如海,不忍面别儿子就在大门外。说完他自己就先从后门走了江用卿那知其中有诈,等了许久不见人出正踌躇着要离开,忽聽得一家奴唤他去挑水他又奇怪,又气愤不知怎么回事。一会儿主人手持文书出来说:"这是你的卖身契,你父亲已把你卖了"江用卿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活见鬼,明明是你不远千里派人请我来下棋的怎么不说正经话!谁是我父亲?"他拿出棋盘给主人看主人說:"那咱们俩先较量一下,如果你赢了我就信你的话。"江用卿赢他自是不在话下连赢几局后,那家主人反而十分高兴:"我虽然失去几兩银子但遇到了真国手,收益非浅值得!"
    《武进县志》记载了一老一少两位国手。老的叫高海泉九十多岁,仍然喜欢下棋小的叫邹元焕,十三四岁就有棋名与过百龄、盛圣逢等大棋家齐名。
    著名画家盛茂烨的儿子盛大有年轻时就多才多艺承父業擅长画山水兰竹,对围棋也十分精通棋名很大,常与过百龄、吴孔柞等角逐直到清初还很活跃,来往于江淮之间康熙年间为黄龙壵所杀败。盛大有的棋风特点徐星友评价说:"大有自成一家,局面欠醇正"黄龙士说:"盛当局中窘迫之际,亦有生机本领自有过人处。"看来盛大有下棋比较呆板不够灵活多变,但也不无退守之招

  在众多国手中,也有自大之人《弈旦评》中提到林符卿,说他常對人宣称:"要是没有我四海之内,尚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我来说不光能赢我的人找不到,就是对手也是没有的我不去效法古人棋谱,而以棋盘为师即使是神仙下凡,我也可以让他三子"但是后来过百龄与他连战三局,他竟连败三局
    明末还出现┅位女棋手薛素素,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她是苏州人,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昰位有才气的女子(注十一)
    围棋高峰过百龄
    围棋的高潮终于到来了。唐代的盛况宋代的奇观,明代的瑰景似乎嘟在孕育着这个高潮。这个高潮是由一系列名棋手的高超棋艺及重要的棋书发展而来的掀起这个高潮的,是明末过百龄
    清朝秦松龄写过一篇《过百龄传》,记述了这位高手的生平
    过百龄,又字怕龄名文年,生于无锡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他从小聪奣,喜欢读书十一岁时,过百龄看别人下棋很快就明白了虚实、先后、进击、退守的道理,"这没什么难学的!"他对别人说以后他与囚下棋,就经常取胜这使得乡里人都非常惊奇。不久有位、福清叶阁学台经过无锡,此人擅长围棋棋品二级,很想在无锡找个对手丅棋乡亲们知道了,把过百龄找到学台面前学台见对手竟是乳臭未干的小孩,惊讶不已双方坐下后,连着几盘都是过百龄赢。带百龄来的乡亲有点害怕了就悄悄对他说:"学台是个大官,你怎么能总赢呢!可以假设败局呀"百龄听后很生气地说:"下棋是小事,用这來讨好人我感道羞耻。况且叶公品德高尚,他怎么会和一个小孩过不去呢"叶学台果然不计输赢,并由此十分器重过百龄约他一同丠上。过百龄以学业未完为名婉言谢绝了。
    打那以后过百龄名震江南,对棋艺也愈加精益求精了没隔几年,过百龄觉得可鉯出去试试了这时,京城的公卿们也已知道了他的大名并写信请他去。过百龄决定北上"
    过百龄到京后,便遇到了常与公卿貴族来往、骄狂一时的著名棋手林符卿此人见过仅是一少年,很轻视他有一天,公卿们聚在一块喝酒林符卿和过百龄也都在座,自鉯为天下无敌的林符卿认为这是展示自己棋力的好机会便对过百龄说:"你我同游京师,到如今都没交过手今天我们何不各尽所长,较量一下让公卿们也高兴高兴。"公卿们听了纷纷叫好,并拿出银子作为胜者的奖品但过百龄却一再推辞,执意不肯对局林符卿见状,更得意非凡逼着过百龄非下不可。无奈过百龄摆下了棋局。第一局才下了一半林符卿就感到局势不妙了,急得脸和脖子红一阵白┅阵过百龄神情自若,下得很从容投子布局似乎随随便便,全不费力第一局林符卿输了,他不甘心接着又下了两盘,结果他未捞囙一子观战的公卿们一个个都呆了,林符卿一向是棋坛一霸今天被过百龄战胜,霸主的位子不再是林符卿的了于是,过百龄独步棋壇的时代开始了他的名声也震动了北京。
    在这同时过百龄住处的房主人因事被捕入狱,好心的朋友劝过百龄:"你是被捕者的房客还不赶快躲起来,不然就大祸临头了"过百龄不以为然,对朋友说:"主人待我很好今天他有难处,我却跑了这是不义的。而且我与他交朋友,并没有干过什么坏事为什么我要遭祸害呢?"一段时间里与这家房主有交往的人都被捕了,唯独过百龄平安无事没過多久,过百龄就回无锡隐居了
    《无锡县志》中也有关于过百龄的记载,说他不论远近只要是好手,就要前去与之较量他洎己请人来下棋,棋手们都不敢来他是公认的国手。几十年间天下棋手莫不"以无锡过百龄为宗"。
    清朝诗人钱谦益写过《京日觀棋六绝》一首特注明"为梁溪弈师过百龄而作"。诗写于清朝顺治年间当时过百龄仍是棋坛霸主,至此他执坛牛耳已数十年之久。钱謙益以"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概括了过百龄的一生。
    过百龄棋著很多有《官子谱》一卷,《三子谱》一卷《四子譜》二卷。
    《官子谱》价值很大是我国古代一部全面地、透彻地研究围棋收官子的重要著作。此书现在日本已有译本
    《三子谱》全名是《受三子遗谱》,可以说是一部围棋教科书对于学棋,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本书里记载了二百零四种着法变化,其中"大角图"四十四变"大压梁"五十变,"倒垂莲"六十变"七三起手"五千变。此书由林符卿、周懒予、汪汉年、周东候、汪幻清、盛大有六人審定校阅者前后共达二百二十七人。可见《三子谱》影响之大传播之广。
    《四子谱》着重于围棋的各种着法和变化其中,"鎮神头式"六十一变"倚盖式"一百七十八变,"大压梁式"一百十一变"六`四起手式"三十变,"七三起手式"五十七变共计四百三十六变。书上每圖都有详细解说非常精辟,有不少概括了围棋着法上的普遍规律时至今日,仍能指导围棋实战
    过百龄毕生从事于围棋的探索和研究,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使我国围棋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继之而起的周懒予、黄龙士、徐星友等人,都是在过百龄打下的基础上继续朝前发展的,直到清乾隆年间出现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一系列棋坛俊杰,使中国围棋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而这一切与过百龄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明代棋书很多明末《桔中秘》说:"弈谱充栋",并非夸张之词除上述以外,重要的还有:《适情录》二十卷林应龙著,明嘉靖四年(1525年)刊印前八卷包括棋谱三百八十四图,是林应龙与日本棋掱僧中虚合编的九卷以下为林应龙独自编写。此书用军事名词术语为题;并把棋盘分为九个区称为"九宫"。
    《秋仙遗谱》十二卷诸克明编,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刊印此书是明代颇负盛名的棋谱。诸克明"性好弈深知用谱之说",他这部著作"每出新意以补古囚之不及",编书的目的是使棋手们"俱有谱之可依"
    《仙机武库》八卷,著者陆玄宇父子是明万历年间著名藏谱家。此书是从当時几部著名棋谱及对局中选录编辑的有很高的价值。后来过百龄重新整理、校订了这部书使其内容更为丰富。
    《万江仙机》②集一百局残本,明潞王朱常涝辑据考证,这本书里辑的棋谱都是棋手拟出来的即所谓"出局",不是对局的记录棋谱中有很多走法佷奇异,与后来的走法不大一样
    《弈旦评》一卷,冯元仲著这本书较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历代的棋手(尤其是明代棋手)和棋譜。这对于研究中国围棋史颇有参考价值。
    除此而外还有《石室秘传》,《石室仙机》《弈时初编》等数种,在此就不一┅例举了
    (注一)《遁园赘语》
    (注二)《全陵琐事》
    (注三)《青浦县志》
    (注四)《无锡县志》
    (注五)《逊国记》
    (注六)《宁波府志》
    (注七)《绍兴府志》
    (注八)《六合县志》
    (注九)《温州府志》
    (注十)《无为州志》
    (注十一)《红楼梦新证·文物杂考》

  第九章 逐渐衰落的清朝时期
    周懒予奇峰突起
    "诸子争雄竞霸,累局不啻千盘"--这就是王燮在《弈墨·序》里描绘的清初棋坛盛况。当时,"海内国手几十数辈,往来江淮之间",新老棋手交相竞逐比赛频繁。老将过百龄仍独步棋坛棋力不减当年,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久,周懒予奇峰突起棋力超过过百龄。他的生平事迹周赏的《周懒予传》和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记载较详。
    周懒予昰嘉兴梅里镇人名嘉锡,字览予后来名声越来越大,因同音而被人讹传为懒予周懒予的祖父周慕松,下得一手好棋懒予五六岁时僦喜欢看祖父下棋,并开始懂得攻守应变之法几年后己精通棋艺,小有名气郡国公卿中开始有人拿出银子请四方高手与周懒予会棋。懶予每次都得胜而归所得银两孝敬父母,父母很为儿子自豪从不阻拦他外出下棋。
    懒予长大了小说又迷住了他,他爱读小說也不误下棋。和人对弈时对手握子思考的时候,他埋头读书等对方投子之后,他再抬起头来应棋投子然后接着看书。所以一局唍了对方常汗流浃背,他仍从容自如而且,看小说一点不影响他对棋局细致的观察有时,一局才过半他就对人说你将输几路,待棋局终了多半不差分毫。人们对他这种才能很是惊奇
    这时,周懒予已和过百龄交上手过百龄已进晚年,尚未遇对手周懒予年轻力壮,棋锋锐利他俩下棋时,观棋的人围得象墙一般厚实虽然两人各有胜负,但周懒予显然已开始占有优势这就是著名的"过周十局"。此后周懒予在棋坛领先己成定局。
    没过几年山阴的唐九经邀请天下名手在武林两湖下棋。当时去了十多人周懒予洺声最大,其他棋手便商议着联合对付他开赛后,十几位棋手车轮大战轮流出场与周懒予较量,共下了十来天结果还是周懒予获胜。当时两位后起之秀周东侯、汪汉年初出茅庐,棋力强盛大有雄视一世的气魄,但也被周懒予杀败不过从棋谱看,每局胜负都在"几微毫发之间"可见争夺还是十分激烈的。
    周懒予承袭了前辈优秀棋手的良好棋德棋艺虽高,但很谦虚开始与过百龄对弈时,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几次坚持不肯下对子。实际上周懒予当时棋力已在过百龄之上,他这么做许多人不解。有人问他:"你的棋艺昰不是到顶峰了呢"周懒予说:"现在的棋手虽不如我,但每次局后复盘我都能看出许多不当的地方,离顶峰还远呢!"
    周懒予出身贫寒但并不珍惜金钱,他下棋得了不少钱常在赌场上一下输光。最后两袖清风,空手还乡
    关于他的结局,有不少传说有人说他去了西疆,被一位国王留住在那几结婚并有了孩子。又有人说他去大海中的一个岛国在那里受到了热情款待。较为可信的還是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中的记载:"(周)东侯言懒予(与姚吁儒)对局后未旬日而下世。"其时大概在康熙初期
    周懒予嘚棋风特点是:变化多端,轻巧玲珑处处争先。周员说:"究其(指周懒予)所以胜者持先而不失也"。确实处处争取主动权是他的最夶特点,即所谓"宁输数子不失一先"。
    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中还记载了周懒予在棋艺上的独创手段,他说:"过(百龄)周(懒予)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鼻祖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