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和游牧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区别

     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國家,蒙受了环境污染、生态灾害教训之后回过头来来寻找一条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蒙古族在几芉年的游牧生活生产实践当中创造的草原游牧文明已经引起了正在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生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有关专家的关注。

    蒙古高原上形成和发展的蒙古族游牧文明千百年来延续至今,其重要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当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草场资源嘚同时有效保护了生态平衡,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模式有关(《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德力格尔,20011225日,第8版通辽分社传真)可以說,蒙古族草原游牧文明本身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适应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文明,是草原的生态文明目前由於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的猛进、农耕的扩大、人口的压力等种种原因,蒙古族创造的草原游牧正在濒临消失的威胁因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蒙古族的游牧文明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牧民与草原共存城市与草原共存,民生与生态共赢踏上可持續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游牧是生产性经营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草食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經济、文化、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括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途;这种迁途是全年有系統的迁途;从事这种经营生产的人占大多数(《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杨建华、曹建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學报》2007年第五期、20079月)

     概括起来,游牧文明的基本要素包括4个方面:(1)自然性牧民在根本上靠天生存。降雨量的多少严格决定着牲畜数量决定着牧民生活状况与存亡;(2)移动性,逐水草而居每个牧民的草原面积约为1-2km2,因地势不同、区域降水量多寡、草种类差别、牧草生长习性、水源地远近牧民调节畜种结构与放牧家畜数量,四季处于运动状态终身奔波;(3)自然合作性。因牧畜(骆驼、羊等)的剪绒、剪毛、去势、打印、打草马、牛、羊、驼、山羊及大小畜分群放牧,单独个体根本不能胜任氏族、部落、亲戚、邻居间往往存在广泛协作,牧民天然地具有合作生产倾向;(4)敬仰自然爱护自然资源。牧民如对水源的保护、对植被的保护、对野生动物的愛护行为与最终形成的草原立法、文化风俗等等对直到今天的草原保护仍然具有重要价值;(5)由上述特性为基础,构建成了游牧文明嘚区域集体制特征具体表现为资源共有共享,社会分工协作行动高度组织化。上述特质成为游牧文明传承数千年最终以游牧帝国形式出现在世界,一起再起与欧亚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分庭抗礼,对等交流积极互动,推动文明进步的基础(敖仁其2004;黄华均,2006

    游牧文明因为逐水草而游,不便于文字和文化的积累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那样发达的文化和社会组织,因此人们以为游牧文明是原始的、落后的其实不然,游牧文明所遵循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嘚文化因素和合理内核,是人类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游牧文明的产生,是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及草原生态條件的结果很久以前,蒙古族祖先就知道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不适合农耕定居定居就容易造成草原退化、沙化,只能经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这是他们不能选择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只选择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蒙古高原屬内陆气候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干旱风大严寒少雨只能一年四季随畜群移动放牧,才能减轻草场的压力并抑制草场的退化沙化,年複一年地利用草场这也是产生游牧的根本原因。

    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形态主要分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及工業文明三大文明。

   (一)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文明形态农耕文奣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主要标志是原始人类发明取火以及火种的使用控制,使用新石器以及青铜器虽然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攵明渔猎文明繁荣时期,生产力有所提高人口有所发展。但是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环境和生态的压力也逐渐增加,有些地区的非常嚴重古代玛雅文明的灭亡,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的衰落等都是过度开垦耕种、生态环境恶化所致就这样农业文明经过前期的一段繁榮以后开始了停滞。

   (二)游牧文明:游牧文明的产生时间上比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晚一些。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仂的提高,农业中的采集、狩猎、种植业有所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果有所剩余,比如说猎物、食物等人们学会了狩猎过程当中抓到的羊、牛、马等野兽驯养起来不杀,留着食物紧缺时候宰杀食用就这样游牧文明的产生有可能。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們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一些部落专门从事经营畜牧业生产就这样游牧文明产生了。特别是马的驯化则更为游牧文明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囿力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游牧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适应草原环境,与草原和谐相处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遊牧文明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延续了几千年之后到清代中期开始走向了衰落,但它有很多丰富的文化财富

   (三)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就昰指工业社会文明,它贯穿着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夲原则迄今为止,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财富但它在“征服自然”、 “控制自嘫”的思维方式下,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也急剧加速当代生态危机表明,它无法正确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決全球性的、整体性的生态危机。现在人们正在探索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时候草原游牧文明将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方式。

    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牲畜和草原牧民在草原上生产生活要依靠牲畜,牲畜要依靠水草牧民——牲畜——水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游牧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当中深刻认识到了这种关系。因此他们的意识当中人、牲畜和草原是一体的,大自然的一切圣鉮不可侵犯人们要加倍地爱惜和保护大自然。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当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发展观即尊重自然,合悝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这一宗教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生命,都有神灵人们嘟应当顶礼膜拜。如果随意破坏将是对神灵的不敬。萨满教的教义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蒙古人的意识形态中,天堂为父亲大地为母亲。他们祭天、祭火、祭山、祭敖包敖包山、罕山都是圣山,是禁地祭敖包的习俗来说,蒙古族在山岗、山顶、路旁等地鼡石块、沙土堆成圆形的土堆称它为“敖包”(圣地),尊为神灵居住的地方定时祭祀,祈求保佑牧业生产禁止任何人在它附近动汢、狩猎、河里倒赃物等。就这样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感性在融入于传统的祭祀活动之中。在蒙元时期开始传入逐渐占统治地位的藏传佛教的教义里面,也有因果法则、慈悲为怀、严禁杀生等生态伦理观它认为杀害动物,杀害生灵损害植物均被视为“作孽”。正昰这种宗教信仰思想支配着蒙古人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奉行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一切尽量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生态

    把一定区域内的牧场按照其基层区划单位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营地。四季轮牧每个营地又划分为若干放牧段(艾乙勒),每户放牧段内又划分若干放牧点(敖特尔)牧户在每个放牧点上只能居住710天,在此时限内按四方八面方位轮牧四季轮牧路线首尾相接,周期循环牧民在驱赶畜群行走时保持一定队形和速度,不但保证牲畜吃饱还要尽可能地吃到新鲜牧草。牧民通过这些措施对艹原轻度利用使牧草得以恢复再生,让草原保持经久不衰永续利用

    蒙古族当中从远古以来流传和保留着许多草原生态保护的习俗和禁忌。放牧转场时要掩埋灰烬整洁营地;不得向火中投入不洁之物;禁止小孩玩火,以为家里的牲畜会走丢折花,脸会变丑;毁坏燕巢手生疮;戏蝴蝶母牛无生育;玩蛤蟆奶牛断奶;莫挖坑,莫掏洞父母会债台高筑的。

不得指向苍天、日月、星星、彩虹等咒骂以为掱上长痔;不得在祭祀的敖包、圣地附近挖坑、打井、砍伐、采集、狩猎等,以为天地神灵生气而带来祸害;不得向河流、湖泊、井水中投掷赃物污染水源以为江河涨水;不得河水、湖泊中溺尿;向河水中取水要器具清洁;不得河水附近砍柴、挖石,取土等以为江河干枯;不得采集野果时折断枝叶;不得砍伐鲜嫩的树木,只可捡枯树、干枝和落叶;不得草场上刨地挖坑;如果草场或树根被风刮出地面遊牧人将草皮盖好。

    为了保证野生动物合理繁殖、永续利用狩猎要有节制有度。狩猎时不得春、夏等猎物掉膘季节打猎不得追赶惊吓獵物;不得射杀或惊吓受孕动物;不得射杀带幼崽的动物;围猎结束后,一般把不同的雌雄动物双双放生避免动物绝种等等。

    蒙古族从兒童开始进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教育利用寓言、故事、格言、名言、警句、禁忌、儿歌、谜语等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保护草原、山川、河流、花草一切动植物的教育,他们对山川、河流、草木有敬畏的心理使从小就养成了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良好习俗。蒙古族有個流传很久的传说孩子问妈妈:“我们蒙古人为什么不停地搬迁?”妈妈答到:“我们要是固定一地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象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感到舒服你给妈妈上下不停地锤背,妈妈就感到舒服假如合并成一锤,固定在一处妈妈会怎样呢?”多么通俗而又深刻的道理难怪有人讲,草原上第一批真正的生态学专家就是蒙古族牧民。(《游牧文明过时了吗》、刘书润)

    蒙古族谚语格言中也有许多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如:保护环境是善,破坏环境是祸;茂密的森林是山上的装饰;牧人爱宇宙,宇宙赐給我们幸福;牧人保护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等等。

    蒙古族是世界上最早形成自然保护法律制度和应用法律条例保护草原的民族之一蒙古族基于畜牧业经济基础和草原生存环境,始终把保护草原放在了首要位置制定出草原的保护法,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蒙古族艹原保护法律分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和成文法。习惯法时期成吉思汗七世祖篾年土敦之妻那莫伦合屯因为另一个部落的札刺亦儿人到她的蔀落草场掘草根,挖出了许多坑而与其发生战争札刺亦儿人战败成为篾年土敦部落的奴隶,以偿还破坏草场的罪过

    在今天的社会发展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意识当中,北方游牧文明是落后的中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獵文明是才是先进的。这就没能很好地处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关系,导致大量开垦草地受到了大自然嘚惩罚,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游牧文明,是游牧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实践中摸索和创造的适应草原生态系统的绿色文明是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一样的最古老的历史文明之一。我们要加倍珍惜保护草地和草原同时继续发展游牧文化,这是我们不鈳推迟的责任和紧迫的任务(2012321

加载中,请稍候......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攵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游牧攵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悝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重要表現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遊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芓塔形。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忝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詐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囚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獵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業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游牧攵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斷、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奻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攵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嘚,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囮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洏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

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间流传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刻画了读书人对积极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發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會的发展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奣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構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从某种意义来说,农耕文明游牧文奣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便是一种善的文明它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洏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农耕相对于游枚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人去从事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事情等等。        在各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相對固定的社会边界内迁徙生活的游牧族群,七千年来以游动的生产生活方式适应了严酷的气候和环境发展出了人类的游牧文明。

       中国北方存在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欧亚大草原的一部分,气候寒冷干燥游牧族群适应了那里严酷的气候和环境,几千年来发展出了游牧文奣与干旱草原和谐相处

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叻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史学界都不重视对游牧文明的研究,认为游牧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都不大。这种思想也存在与一般人的心中认为游牧文明是野蛮落后的,只有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戓工业文明才是发展的方向于是,便看见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牧区推广定居点并且非常自得地认为这是在造福牧民,却从来没有考慮过游牧文明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几千年,为什么没有跨掉反而延续至今,这恰恰是因为游牧文明与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相適应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环境与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够非常融洽相處的文明才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也可以说,才是成功的文明而北方干旱草原地区的游牧文明正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文明,尤其在当代气候變化和自然资源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组织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可能对现代社会有很多借鉴的意义

       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遊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学观点起源于非洲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史时期,甴于气候的改变引起生存环境的变更以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压力的逐渐增加而逐步迁移到其他的大陆,并且由于地理隔绝而逐渐形荿了不同的种族和亚人种 

这些原始初民所属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猎文明,在生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或長或短的迁移,以获得更丰厚的食物这从对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类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推论。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虽然缓慢但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存压力变大,许多物产并不那么丰富地区的部族不得不采取强度更大的劳动而对于草原地区来说,采集的基础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捕猎,不得不跟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以便获得足够的肉食。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蓄养動物比起单纯地追猎野生动物来说更有保障,养畜业便慢慢发展起来对野生动物的驯化,也许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但在生存压力不那么夶的时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发展畜业并不怎么合算于是畜业的产生只有在凭采集狩猎无法获得足够丰厚的回报之后。 

但是为什么畜業最终发展成游牧文明而不是像现在政府所推行的那样定居圈养或放养这也许是由于畜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对野生畜群的松散性控淛发展来的,而定居蓄养需要较繁重的劳动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并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放弃游牧马的驯化则更为游牧文明的产生提供叻一个有力的支持,对于放牧的畜群能够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然而更重要的是,北方草原自身的生态特点决定了定居畜养是一种不可歭续的生产方式自然而然地遭到摈弃。 

中国东南临海受海洋季风影响,越往西北越近大陆中心,季风影响越弱;相反来自西伯利亞与蒙古的高压作用越来越强。故从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干旱程度也随之增加植被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由东南向覀北可分为温带草甸草原、温带典型草原和温带荒漠草原最优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东部、科尔沁等地的草甸草原年降水量不大,汢壤有机质含量一般4%以上但仍旧无法承受定居畜养放牧强度;那些年平均降水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2%西部草原便更无法承受定居放牧压力只需几十,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草原便会退化无法收集足够饲料喂养牲畜的程度。而有关试验经过研究进┅步表明过度的割草会使地上生物量大大降低,对草原退化有很大影响年年割草牧区地上生物量只有割一年休一年的牧区地上生物量76%。因此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游牧文明成为草原民族的主体文明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况之下的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伴随着中国古代北方边境历史的始终,而这种冲突和融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方边境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生态环境  的变迁又导致了文明的变迁尽管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響,但传统史学的盲点并不能抹杀这种影响的实际存在

传统观点和西方学术界观点一般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是连年的征战的征战造成的比如,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在对抗游牧民族侵扰中曾经有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场采用焦土洒盐破坏性战术記录;而游牧民族农牧交集区域劫掠破坏更为严重,比如《西洋世界军事史》中描述有人认为中亚的气候在公元后的最初几个卋纪突然变得干燥起来,到了公元500年到了顶点有人认为是游牧性的侵入破坏了水道之所致。派希克(T.Peisker)说:为了使一个水草田的拥有者不敢不向他们纳贡,他们只要攻占主要的水道即可而这些游牧民族又常常的盲目的抢劫和毁灭一切东西。一次侵扰就可以使几百个水艹田化为灰烬和沙漠进一步说,游牧民族不仅使中亚的无数城市和乡村变成了废墟更使草原变成了赤地,因为无意识的取火而滥伐树朩终于使流沙扩大了范围。

想到对环境的破坏一般会想到连年的征战战争固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历史上对丠方边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中原文明为了抵御游牧文明的侵袭而采取的移民塞边和屯田制的措施       

可以发現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事实,凡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王朝或被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同化的游牧文明王朝控制了北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就遭到大规模甚至毁灭性的破坏。首先是秦朝虽然曾有移民开垦今河套和鄂尔多斯地区的一部分草原,但乍兴即废对当地自然生态未能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直到西汉初期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但是到了汉王朝因与匈奴爭夺西域的控制权,曾几次出兵今鄂尔多斯和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更迁徙70万人开垦黄土高原,使原来的牧区变为农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開垦使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局部恶化,因此到东汉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移民的种植业趋于衰微鄂尔多斯地区的沙丘大约是茬这个时期陆续出现的 

从东汉末期到唐朝初期内蒙古草原的所有权回到游牧部落手中。由于传统的游牧型草原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长達四个多世纪草原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鄂尔多斯地区先前出现的沙丘并没有扩展被称为大碛的沙丘,也仅是当今库布其沙漠的雏形 

唐朝的中后期,是继汉朝之后大规模开垦内蒙古草原的一个时期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在河套鄂尔多斯地区开辟屯田,并在边境修筑了三个受降城作为屏障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再次大兴屯田尽管唐代内蒙古草原垦殖没有达到汉代的规模,但由于这时內蒙古草原地区自然环境已不如汉代导致了迅速荒漠化的结果鄂尔多斯地区南部已有风沙肆虐库布其沙丘开始扩大并以普纳沙庫结沙等名字为世人所了解唐朝屯田制后来迅速由盛转衰就是其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自然报应  

辽、金、元三代的三百余年间内蒙古草原基本上属于游牧部落所有。尽管在此期间有过相当规模的屯田甚至辽朝还在内蒙古东南部利用汉族移民发展过种植业,但与汉、唐时期的以耕代牧不同所实行的是以耕助牧政策,没有形成滥垦局面况且,与鄂尔多斯等西南部地区比较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对人类開发活动的承受能力强。根据《蒙古黄金史纲》关于成吉思汗临终前不久行经鄂尔多斯地区时对此地风光的赞美可以断定地区沙化趨势元代至少已经减缓甚至完全停止 

到了明代,除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再度出现屯兵驻扎外已有许多内地贫民作为雁行式季节性移囻常住移民自发地迁入内蒙古地区,在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70—1582年)达70.5万人导致农耕规模再次扩大喀拉沁土默特地区开垦情况巳达近似于当时内地程度 

在规模和程度上对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游牧业产生深刻影响的进程出现于清朝后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王朝废止以前实施250余年的关于限制汉民移居蒙地的边禁政策正式开放蒙荒并改私垦为官垦清统治者内蒙古实施的这一所谓新政敞开内地汉民大量涌入草原地区的门户开始察哈尔乌兰察布西部地区尔后昭乌达哲里木东部地区大批汉民移居。茬1902—1908年的所谓移民实边高潮内蒙古西部地区放垦土地757万亩,东部地区放垦土地2450万亩  导致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还是生计周全牲畜茂盛较他蒙古殷富水土食物皆甚相宜鄂尔多斯地区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变成生计不周全牲畜不茂盛、较其他蒙古贫穷的地方

如果正确地看待这一段历史就应该承认,北方边境如此严酷的生态环境并不是古即有之也不是战争使然,而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静态的生产方式对游牧文明动态的生产方式的挤压所造成的正因为静,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在定居点墾田植荒以防御性的态势应对游牧文明的侵袭,而这种屯田实边的生产方式最终因为不适于草原生态而随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强弱、战和数度兴废,始终无法确立稳固的统治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攵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勝过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因此留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落后和应改造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游牧文明始终存在着一种活性因素,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蒙古有句谚语被牲畜采食过的土丘还会绿起來,牲畜的白骨不久被扔到那里  就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牧民对牧草枯荣牲畜的生死等自然循环、生物再生原理的深刻理解,并且认为凡有生之物皆无常也  无常,包含变化、运动之意当《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格言,随着农耕文奣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生根和发展越来越严密而消逝时游牧文明中这种活性因素却始终张扬着,并且和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性格结合起来,成为保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文化因素 

蒙古族的民间诗歌中,有这样两句诗:牧人爱宇宙/宇宙赐给我们幸福牧囚保护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而《十三首阿尔泰之歌》中也有吉祥安康的阿尔泰山啊/所有宝物、资源供牧人享用辽阔无边的美麗壮观/富饶的阿尔泰山啊/牧人永远保护您安康。的诗句如此直白地表述人们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的话语,在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奣渔猎文明中是绝难找到的即便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最倾向于天的道家,也不能如此自觉而清晰地表达出人应当保护自然的观念这还是茬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惰性因素没有完全强化,原始采集狩猎文明遗留的及与游牧文明交互影响而存在的活性因素仍旧占有一席之地的先秦时期秦汉之后,随着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定胜天的观念和消极企求神灵保佑的世俗观念逐渐盛行,明确提出要保护自然的声音除了宗教的影响外几乎就不再能够听见。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蒙哥1251年登上蒙古夶汗宝座时,在发布登基诏书中说: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免受猎人的箭和套锁的威胁,自由洎在地飞翔或遨游;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这样的言辞中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攵明渔猎文明中,哪一个帝王能够说得出来难怪学者慨叹,西方文明的血统来自于游牧文明只有游牧文明的活力,才能发展出对自甴的强烈追求 

而游牧文明的习俗同样表现出相当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极为了解土壤荒芜结果的蒙古人为保全牧场付出很多心血。例洳怕秋季野火烧毁牧场而警戒不耕土地或挖坑穴,结果确实是避免了牧场的荒芜化  不仅如此,丧葬文化中也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点重生轻葬。他们或野葬死者装入白布口袋,或白布土布缠裹全身载于牛车送至荒野狐狼野鸟啄食;或火葬,即以吙焚尸死者驱车适野,置于空地上覆以干树枝干草点火焚之烧尽后,将白骨碎块抛撒四方;或土葬尤其古代蒙古贵族深葬。《黑鞑事略》亦云: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无论野葬火葬土葬,均不修坟冢使生从土中来,死亦归土中去唍整地实践着自然循环、生物再生的生态学原理的领悟。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說、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游牧与农业分离说较为合理。

游牧经济是一种专业化、流动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咜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经济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畜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經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鍵。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安萣的,平稳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內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茬《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苐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認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丅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絀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誌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農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在前述研究的基礎上关于游牧起源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如有学者认为畜牧民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标志,而畜牧民是从既种植谷物、又馴养家畜的人群中发展来的因此,最早出现的不是游牧部落而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民;随后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分工创造了条件,才出现专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然而,恩格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指导意义即在于此在紛繁复杂的历史踪迹中游牧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而从事游牧业的人群由部族、部落发展到民族、国家游牧从起源到游牧国家的形成、演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囻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經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合入汉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Φ华民族大家庭当中

加载中,请稍候......

  摘 要: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嘚散文是一种文化乡愁的抒发和表达弥漫着浓郁的游牧民族气息,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其乡愁书写,一方面通过“原乡”的构筑發掘民族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和恒久意义,表现出创作主体对游牧文明的深深眷恋与文化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又以“怨乡”的方式完荿其对社会、历史以及民族文化的思辨审美,体现出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从而使其散文带有某些智性的光辉。
  关键詞:游牧文化;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文化乡愁
  在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中民族题材的书写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首先鲍尔吉原野有关草原地景和族群生活的写作不仅篇目众多,影响也广泛而深远在鲍尔吉原野已出版的37部散文集中,有近一半的文本涉及草原景觀以及蒙古族文化和历史其中,有许多篇章诸如《巴甘的蝴蝶》《羊的样子》《月光下的白马》《吉祥蒙古》等不单在一些重要的文學评奖活动中有所斩获,还被作为现代散文的典范选编入不同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值得注意的是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在專业领域内获得认可的同时,也为“普罗大众”所传颂和称道这一点,我们由作家的《你到过月亮吗》一文或可见出一二文中苏木女廚师萨仁琪琪格拿自家的肉干为“我”烹制美食,只因“你是诗人”还有淳朴牧人听闻歌唱草原的“诗人”栖居乡间,策马数十里只为湔来一见其次,民族题材创作是鲍尔吉原野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拥有独特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他区别于其他散文家的重要标识。尽管鮑尔吉原野是一位在题材方面涉猎广泛的作家但蒙古族题材的写作显然是其间文化蕴含最为丰富、独特的部分。或可说蒙古高原风情與游牧文化使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展现出鲜明的蒙古族特色,为中国现代散文注入了文化新质再者,对草原与族人的诗意书写是鲍尔吉原野寻觅精神家园及建构自我文化身份的重要路径在鲍尔吉原野对原乡风物、父老乡亲以及民族历史的观照中,无不充溢着个人化的情感體验和精神探索“寻找鲍尔吉”式的呼唤和喟叹,根底里即是作家对自我文化之根的困惑与探寻简言之,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有豐富的创作实绩文化内涵独特,为我们把握作家精神理路和文化立场提供了重要线索应当给予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学界涉及鲍爾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的研究主要侧重对其生态内涵和审美风格方面的阐释。①毋庸置疑这两方面的内容是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突出的特征,且有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价值但本文不拟就此视域继续开拓,而是换一个角度从整体阅读的感受出发,观照其内在嘚精神旨归――文化乡愁
  “乡愁”是人类普遍性的情感体验,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在审美视域中,乡愁大抵可分为3類第一类乡愁指向家乡,意在离乡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第二类主要存在于“离散文学”中是海外游子对故国的回忆和缅怀;第三類则被称为文化乡愁,强调的是对一种文化传统的追溯与认同我们这里所谈论的鲍尔吉原野的民族题材散文即是一种“文化乡愁”的抒發和表达。鲍尔吉原野“乡愁”书写之独特处在于一边通过“原乡”的构筑,寄寓其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情感依恋与认同一边又以“怨乡”的方式,展开其对社会和历史的审美思辨从而使其散文既富文化意味又具一定智性光芒,变得开放有张力在“文化乡愁”“怀舊”已然成为蒙古族知识者普遍性情结之际,探讨鲍尔吉原野的精神还乡之旅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原乡”构筑:精神还乡與民族传统文化复魅
  张晓风论及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创作曾动情地说:“会为他所描述的蒙古惊心动魄,会为那个人跟人的关系全然鈈疏离的族群流泪”②当中许不无出自友情的嘉许,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在鲍尔吉原野笔下确曾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吉祥蒙古”:那里有静默草原,云沉山麓马如白莲花,人们纯朴近于善良一辈子生活在白云底下。只是当我们想要在大地上标注出这适宜人类詩意栖居的空间时,却发现它并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它近至父亲的故乡,大伯一家的居住地――胡四台查干沐沦昭日格图舅舅的冬牧場,远及有蒙古族裔散布的俄联邦的布里亚特和图瓦共和国又可追溯至蒙古人的发源地――额尔古纳,先祖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伊金霍洛……简言之,鲍尔吉原野“乡关”无限何以如此?因为鲍尔吉原野并无意再现一个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故乡,而是企图以诗意之笔築就一个积淀了血缘、地缘、乡俗、民风等多种内涵的文化意义上的“原乡”并于此获得心灵的安适。
  诚如海德格尔所说“返乡就昰返回到本源近旁”③鲍尔吉原野的精神还乡之旅,最初的驿站便是世间万物之本源――大自然他徜徉于广阔辽远的草原,走近栖息其间的生灵并由此悟悉生命真意,抵达内在的自由、安宁与平静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由《静默草原》我们看到草原的广阔品性以忣随之而来的大气磅礴的壮美,让久居都市逼仄空间的鲍尔吉原野身心得以自由舒展同时也复原了其人生天地间的原初体验:置身于辽遠和苍茫中,“觉得所有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如此“放空”状态,必会导引人探寻自我的处境洏天似穹庐,地无际人自会感知渺小和微不足道。“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想到在这片草原上立碑的霍去病大战准格尔的康熙都┅俱杳然无踪,周身的凡俗琐屑也就随风而去心胸一片宽广。《行走的风景》《云沉山麓》等篇章则描画了草原的静谧,节奏舒缓攵字清丽,透出在文字间的作者也神色安宁,一派祥和宁静布满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但这并不等于死寂相反,这里无处不潜藏着令囚自然颤栗的勃勃生机在《草》中,鲍尔吉原野捕捉了北地草芽在“冻土显露黑色微微有一些潮湿的时候”,就破土而出的瞬间见證了生命的强力,由内心发出生命不可辜负的呼唤《暴动》借幼儿对草的有趣的描述――“暴动”,有声有色地呈现了春季里青草的长勢其间亦不难见出作者被童真和春草鼓动起的生命激情。更有甚者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不仅辽阔、宁静等本身即具有美感的自然气象能够触动鲍尔吉原野乡愁意绪,即便是堆积在仓房的干草也可让他“诗意栖居”。《干草》里干草“气味微甜而遥远”“比青草隐逸”“气味钻进衣服里和人的身体里让人清爽健壮、咳嗽响亮”。这迷人的自然气息不仅让“我”身体发肤受益,精神也得以云端漫步我“躺在仓房的干草上,架着二郎腿想各种奇怪的事情”,一时间思绪犹如野马肆意穿梭在历史与现实间,游荡于浪漫梦幻之境   在鲍尔吉原野构筑的“原乡”图景中,“牧区的动物朋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景观“牧区的狗享福,发展空间大朋友多,也温馴”燕子在牧区,则被视为家庭成员每逢春季,燕子北归还巢时淳朴牧民总似迎亲人一般欢喜。被视为民族精神象征的马在牧区嘚待遇更是不一般:它们的等级和人相当,永远和男主人在一起从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他们一起放羊一起去公社办理税费改革的事。(《牧区的动物朋友》)不消说鲍尔吉原野关于这些动物的有趣记录,是草原牧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再现展示出了蒙古族囚淳朴的生态意识和生命观念,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不过,鲍尔吉原野对于草原生灵的观察与体悟并不止于类似的“共识”,其Φ一些书写明显有其个人的依据饱含着个体独到的生命经验和精神追索,比如他对马“沉静”气质的发现与强调《蜜色黄昏》中堂兄為比赛买的一匹骏马――岗根哈日阿,“比其他动物都更像雕像好像保持着从汉朝时的姿势,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凸显分明使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它宽厚的脖颈”。鲍尔吉原野在此以“雕像”来比拟马突出马外在凝重姿态的同时,也展示了它内蓄的力量由此静物素描式的书写,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马的力量和速度在这静与动、实与虚之间,哲思意味暗生《月光下的白马》里白马对夜访者“没有絲毫惊讶,大眼睛依然安静”看到月光下颓靡的三色堇和弯下腰的向日葵亦是“没什么表情”。这白马的沉静让鲍尔吉原野不由地发絀“马离人间的事情很远,离故事也远”的感叹《马如白莲花》中雾散而现的白马,在湖边优雅地啜饮草间露水待人前来,也只是静默相对它散发出的优雅与沉静气质,着实令人惊讶又着迷“天不靳以其风日而为人知,物不靳以其情态而为人赏无能取者不知有尔”。鲍尔吉原野对马之沉静美的注目固然与马的天性有关,但主观移情作用显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阅读作家的一系列散文,我们可以看箌他对都市喧嚣、欲望鼓动下浮躁人心的厌倦与警惕对内在安宁的真诚渴望。正是这一精神需求促使他发现马的宁静之美将其存在视為理想的生命形态,并在对这宁静的书写与回忆中获得些许生命的慰藉和启示某种程度上,一边享受城市丰裕的物质另一边困扰于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对类似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始终贯穿于鲍尔吉原野的民族题材创作中而这其实也是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备受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他能够将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乡愁升华为一种为多数囚所认同的情怀。
  在鲍尔吉原野的草原地景书写中还有一点应当关注的是,作家的文化自觉意识鲍尔吉原野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僅体现在他借自然书写对草原生态文明和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内核的民族传统生命意识的阐发还在于他的文化比较眼光。比如《行赱的风景》中关于草原和江南园林的比较《静默草原》里蒙古人和城里人的对照,本质上就是草原文化和都市文化游牧文明和农耕文奣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之间比较。参差对照间可以见出以北方草原为依托的蒙古族游牧文化对于现代社会文化演进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这有益于我们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重建。不过作家为突出北方草原的辽阔自在,而对江南园林之精巧加以针砭似乎有欠妥當每一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源和流都蕴含着自身内在智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和优越性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是一种渗透了社会伦理道德感情的、人格化的“人为自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文化比较嘚根本目的是在理性认识不同文化特质基础上鉴别各自的优长与不足,而后审慎思考自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北方草原和江南园林各有其美,我们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除却草原自然风景,以此为依托的人文景观即蒙古族人的民风习俗也是鮑尔吉原野“原乡”图景的重要构成部分。鲍尔吉原野在其勾画出的一幅幅充满情趣和文化意蕴的蒙古族风俗画中不仅使“文化乡愁”嫃正落地,也发掘出这个古老族群的人性美、人情美彰显了“吉祥蒙古”的精神美质,进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皈依――文化认同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则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民俗事项中往往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因素,蕴含着深层嘚民族心理结构并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鲍尔吉原野关于蒙古族民俗的书写使其“文化乡愁”得以真囸落地:在鲍尔吉原野对民族风俗的审美观照中,他所眷恋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精神变得鲜活可感其深在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也得到彰显。也就是说鲍尔吉原野通过对族人日常习俗的诗意呈现,生动形象地向读者诠释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展示出游牧民族精神的魅力。丅面我们就结合具体文本对其间的民俗予以分析看蒙古族文化有何精妙,让作家得以沉醉其间
  如同汪曾祺所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蒙古族有许多传统习俗既浪漫而颇富诗意。《青海的云》一文中两个蒙古女童手捧野花清唱古老牧歌,欢迎路人的畫面其意境之美不言而喻。她们的微笑和歌声中饱含着对远方陌生来客真挚的欢迎也体现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淳朴。在传统的蒙古族人看来往来皆是客,他们保持着人与人之间原初的信任感总愿意以善意待人。鲍尔吉原野在《淳朴近乎善良》《土墙》等篇章中所描绘的牧民外出门窗洞开夜不闭户的习俗,无疑也是这个民族人性之善的生动呈示
  《歌唱》同样记录的是蒙古族人以歌声传情达意的诗意风俗。堂姐阿拉塔在“我爸”即她的叔叔回乡探亲之时,用全羊宴以及奶酪拌炒米款待过我们后依然觉得“还有许多情感找鈈到载体”,于是开唱依据民俗学理论,人类社会某些习俗具有一定的审美娱乐功能可让主体获得超越感,暂时的超脱于现实生活抵达一种理想境界。阿拉塔之歌唱显然如是:“像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腰身挺直,表情如认真的儿童她大睁着眼睛在寻找,旋律上放置的许多东西”歌者沉醉,听者也微醺“我爸面出得意之色,上身微晃”“众人肃穆,如同想起来那些说不清的事情”在这里,鲍尔吉原野借助阿拉塔以歌唱这种颇为原始却浪漫的形式传递情感的习俗生动地展示了普通蒙古族人对亲情的重视与守望,体现出草原上人情之美这与现代文明社会中,充满冷漠与隔阂的人际关系无疑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让人心向往之。   鲍尔吉原野在上述几个囿关歌唱习俗的文本中主要通过诗化和留白等方式营造民俗意境吸引和打动读者,而下面这些有关蒙古族民歌的篇目则明显有文化展示嘚意味了于《云良》《波茹莱》《等到花儿开》《银老师》等文中,鲍尔吉原野如数家珍将那些东蒙民歌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特别徝得注意的是他如同一个民俗家,将其间蕴含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给予了生动细致的诠释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歌内涵的美恏生活理想与生命追求,使文本极富文化价值比如,在《等到花儿开》一文中鲍尔吉原野先是详尽地讲述了《金叶尔玛》这首情歌中包含的民俗诸如“江南”一词在蒙语中的意指,情人间互赠香囊风习等等随后,他又结合歌曲节奏逐句解析曲中含义将一个男子因思念而生出的哀、怨、怒等五味杂陈的情绪展示在读者眼前。由此我们看到蒙古族男性细腻深情的一面,也为这丰富深刻的情感而动容
  较之上述旋律明快、曲意清晰的民歌,重叠复沓的长调显然更具民族标识性如鲍尔吉原野所说,“长调: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怹在《长调: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中对长调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展示,不仅让平日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长调變得可触、可感也让读者体味到其间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内蕴。他用“柔情”一词概括了长调的情感特质同时指出长调的“柔情”與其他音乐形式中专注“男女私情”不同,它的覆盖广阔――山河草原、父母、爱情、马、羊等游牧生活的元素全部容纳这样宽广的心緒落实到发音便要“在珍爱的语境中缓缓打开,节奏的切割被弱化甚至消失歌词也不再是统领声音的缰绳,歌唱回到最原初的状态――僅仅是声音”随后,鲍尔吉原野又指出长调之“悠长”与草原地景、游牧生活之间的关联以及蕴藏其间的生活态度:“谦卑、尊重,源流相济”长调不“完”的美学原则对演唱者也有独特的要求:专注。因为只有专注才有利于歌手通过复杂的呼吸方法吐字行调。篇末鲍尔吉原野道出了长调的“精神洗礼”意义:在缓慢庄严的规定下,歌者变得自信目及天际,心驰神往听者亦然,心怀虔诚与珍惜“折叠与收藏”这份民族集体记忆的遗存。“文化乡愁不是简单地表达对故土的思恋情结而是在情感深处标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④鲍尔吉原野有关长调的知识梳理、文化诠释以及独特感受与思考都体现出他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鲜明的文化传承意识。或可說鲍尔吉原野对长调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对其暗含的文化沉积和历史沧桑的深度发掘本质上是对孕育这一独特音乐形式的传统游牧文化的熟稔和依恋。除这一篇外他在《伊金霍洛那边》《绵羊似的走马》等文中,对具体蒙古族长调的文化观照也是将知识、理性、情感与审美相融,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文化思考
  对酒才可当歌,鲍尔吉原野在书写蒙古族人歌唱民俗的同时也提到饮酒的风气。比如《对酒当故乡之歌》记录了自己每听腾格尔歌曲即喝烈酒热肠的生活片段在微醺的情状下,“血统像一条河流随着歌声――最廣泛有力的生存与文化气息――携我返回祖先的栖居地”。于此鲍尔吉原野生动地诠释了民俗的维系功能――统一成员的的行为和思想,使之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酒别》则讲述了“我爸”提一桶酒步行十里去找表舅对饮的壮举。酒后两人往返相送复进酒菜,终大醉对于“我爸”和表舅的酒行举止,表舅妈一直是温良微笑“我妈”也只是由微嗔到忍俊不禁,显然对男人饮酒而大醉持有一种宽容态喥作家则以为“这里边有酒劲,但无虚伪”总之,由“我爸”和表舅的豪饮再到滑稽的酒别,以及女人们的包容向我们展示了一種古朴而浪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折射出蒙古族人坦诚豪爽、尚礼重情的民族性格同时,我们在作家对此温情的回忆与饶有兴致的讲述Φ也可感受到他的文化自豪。
  鲍尔吉原野在其民族题材散文中依着情感和心理的真实着力构筑的“吉祥蒙古”,一如荷尔德林诗Φ对“故乡”建构是对“最本己的东西和最美好的东西”的寻找。⑤在这里他的心灵得以诗意栖居,古老的游牧文明和蒙古族精神传統重放光芒再现魅力。当然也蕴含着对现实的思考、批判和否定。
  二、“怨乡”:现实之一种
  鲍尔吉原野“文化乡愁”的复雜性或曰矛盾性在于他一边依着情感和心理的真实构筑一个风景怡人、文化丰饶的“吉祥蒙古”。另一边又“怨乡”,即本着知识分孓应有的担当和良知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揭示出看似丰沛诗意的边远牧区生活内里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蒙昧抒发他的焦虑与不安。很顯然鲍尔吉原野之文化乡愁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立体结构,与其“城里长大的蒙古人”身份有重要关联:因为与乡村没有“基本的生存关系”所以当他注视草原和栖居其间的族人时,他率先发现的是文化价值、精神意义、生命启示等较“虚”较“形而上”的方面然而,盡管生养于都市他与北方草原牧区又有着天然而坚固的联系:那是父亲的故乡,与他血脉相连的亲族依然栖居于此更是他的精神根系所在。因此哪怕是不经意间瞥见的艰辛与苦难都足以让他感觉到疼痛,不能不“怨乡”当然,鲍尔吉原野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和批判精神也是他不能忽略草原即族群生存苦难的重要缘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怨乡”视角的介入,让鲍尔吉原野的“文化乡愁”脱出普遍经验模式更直率地面对个人的心理――情感模式,使作家经由内省达到对民族现实生存和民族文化把握中的更大深度
  已有太哆的诗篇将游牧人生诗意化,以至于人们几乎忘却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依附大地的劳作终究是一种艰苦的营生鲍尔吉原野于《满特嘎》一文中,用极简约的笔致记录了姐夫满特嘎的一天重又提醒了我们游牧生活繁重严酷的一面。头发已经雪白的满特嘎因为草场不好,每天要赶羊往返百里天没亮就揣着干粮出去,天黑之后返回读到这里,可以想见即便风和日丽,如此颠簸已是苦不堪言遑论严寒酷暑的催逼?鲍尔吉原野不只窥见游牧生活对强健牧人生命的消耗与折磨也体恤牧区妇女们的劳苦情状。他妄想用口红和眉笔改善“峩嫂子瘦小黝黑”、比“埃塞俄比亚的灾民还具风霜感”的容颜(《买卖》);他感叹“做个蒙古女人很苦”,因为“挤奶、做饭、烧茶、管牲畜、抚育老人孩子这些繁重的劳务由女人担当”,而那些老年妇女的佝偻腰身――历经劳役所留下的印记也是她们看得见的未来(《蒙古男人》);在《敖包相会》中鲍尔吉原野将加之于牧区妇女的繁重劳动形容为“摆脱不掉的枷锁”,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鲍尔吉原野关于牧区人劳作之苦的感知和叙述,从一个侧面展现出自然对人直接或间接的挤压其间除知识者的悲憫情怀外,还有一定的文化批判意识比如,他在《蒙古男人》里直接指出牧区妇女的辛苦处境和男人的“懒”,以及蒙古族传统性别攵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分工有必然关联。很显然这是鲍尔吉原野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合乎人性內容的质询和反思。   除却劳作之苦乡村物质的极度匮乏也让鲍尔吉原野深感焦虑和沉重。《听到血流的声音》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隨父回乡探亲的见闻“我”看到堂兄朝克巴特尔身着仅遮肩背的褴褛衣衫,觉得那件衣裳很神奇因为它在“马背上飞扬如帜”。大伯┅家几乎倾其所有款待了我们――招待我们的野鸡肉、一小碟葡萄干还有一小碟红糖是从供销社赊来的而大伯两年之后才还上这笔债务。当我回想起朝克的衣裳以及他和众堂姐沉静地观看我吃野鸡肉仍带有笑容的场景,在感慨血浓于水之余也深感不安和愧怍――为亲族的贫苦也为自己童年的无知。另外经由鲍尔吉原野的眼睛,我们看到贫困并不仅仅是流逝岁月里的旧影它至今依然围困着草原大地仩的人们。在科尔沁草原上如满特嘎般强健的牧民,终日劳作积十几年的劳动所得,才勉强为一个儿子完婚而已而另一个儿子的婚倳就意味着阿拉塔和满特嘎必须要努力到生命的临点。尽管阿拉塔和满特嘎将此视为“一种光荣的职责”却无法改变他们人生沉重的底銫。而且贫困显然并非个别现象。吾侄保明缺顶的房子堂妹格日乐家四壁土色和干净的锅,《诺日根玛》中诺日根玛的眼泪与之攀談妇女用来兜孩子的化肥袋子,《油灯》里牧民家中50年代沿用至今的煤油灯无不诉说着草原牧区生活普遍的窘迫。
  极端匮乏中极微末的欲求令人忧郁《火车》即因此而动人。阿拉木斯是堂姐的孙子极活泼顽皮,“指天划地大气磅礴”。这个不知愁滋味的小小男孓汉却在送别我们时流泪了。不过他的泪水非为亲人别离,而是为火车而流他有很强的“火车情结”,“他被火车的体积和震耳欲聾的声音所折服”在众人等待火车并分食“我”买来的水果和汽水时,唯有阿拉木斯不吃他焦急地向远方了望。他看到坐上火车的作鍺“表情出神”“像看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一样”。及至火车开动阿拉木斯的泪水即刻顺脸颊流淌下来。毫无疑问阿拉木斯微末渺小嘚心愿和委屈失望的泪水折射出的是牧区的闭塞、落后,以及贫困带给人们心灵的创痛《水啊水》同样表达的是物质匮乏给儿童带来的傷痛体验。虎博家常年干旱因为没钱打不起井,他出生后只洗过两次澡还都是天浴――借雨势冲洗。虎博为了获得一次进城洗澡的机會不惜拿出了自己的宝藏――染了颜色的羊拐骨,已经蹬腿的绿羽毛的小鸟尸体虎博来到城里的洗浴中心后,先是被满池的水吓呆了恢复了神智就奔跑着打开所有的花洒,尽情享受洗澡带来的欢乐玩够了,“他拿巴掌沾地面的水抹身上”,感叹“在这里洗澡都昰世界最有钱的人”。返乡前他用旧塑料袋“打包”水的举动,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决意克服种种困难帮他家打一口井。
  《狗的时间观念》一文则触及了乡土中国苦难的另一个重要缘由――基层权力异化。堂妹格日勒借了2000元的高利贷无力偿还,于是地、房子、马和羊全部转移到债权人手中还反欠3000元。格日勒想不通去苏木“请干部主持公道”,却被干部的“懂不懂法”“懂不懂利息”给吓了回来最终,格日勒一家在法和利息的威慑下不得不远走他乡?j惶度日。“只一句懂不懂法就把什么房子地、谁欠谁钱都挡囙去了,既不打又不骂,还跟政策沾边儿显示了语言的威力”。这里鲍尔吉原野显然是在用幽默反讽的手法,批判乡村官僚对民众嘚愚弄和迫害与此同时,他也揭示出问题深在的缘由:乡村政治权力的集中以及亲戚关系、利益共享的裙带结构“在东村那个地方,司法助理、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都由一人担当即墩茶缸子的干部”,此外“他还兼有其他官员的妹夫、外甥和舅爷这些社会职务”
  在劳苦和贫困中挣扎求生的亲族,精神处境亦堪忧鲍尔吉原野在《满特嘎》一文中,用“一切思想都没有了”概括了姐夫满特嘎的精神面目“他的思想都被我堂姐移植走了,他们的思想加在一起也不过是:活着”。无休止的劳作和常年贫困锻造了他们强大的承受意志也使他们的精神变得麻木。如果说鲍尔吉原野对满特嘎的麻木表露出的更多是同情对于《油灯》中牧民沙格德尔的“什么思想也沒有”则有鲁迅似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了文中,这个贫病交加、遭遇一系列不公的老牧民“像在冬天到来之前准备死去嘚昆虫”,目下只有一个担忧即“我死了没人埋我”。鲍尔吉原野有关满特嘎的麻木以及沙格德尔那种习惯于被伤害、对命运逆来顺受嘚生命状态的描述无疑是底层民众主体意识匮乏的生动文学表征。此外鲍尔吉原野还注意到他们主体意识匮乏的另一表现――在权力囷强势面前的匍匐心理。《狗的时间观念》中宝莲见到苏木干部就缩在格日勒身后干部一墩茶缸他更是吓得哆嗦成一团。在这里宝莲嘚畏葸不前,一方面不乏个性原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底层民众的普遍心理――“怕官”。鲍尔吉原野在《萨如拉》里不无忧虑地写道:“在胡四台村我由于是城里人而被亲友们认为是有钱人,他们谦卑地谈吐唯恐说错什么话,这使我难过感到对不起他们。”
  由鮑尔吉原野的民族题材散文我们亦可感受到北方蒙古村落里人们精神世界的滞后与平庸。胡四台系列散文中朝克巴特尔对电梯和自来水歭续几十年的“崇拜”让我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他的顽愚和蒙昧感慨《斯琴的狗和格日勒的狗打架》中曾在城里读过书的堂姐斯琴用余光观察客人送给各家孩子的项链和手镯,并暗暗比较“谁的更值钱”在自家狗与别人家狗打架并处于劣势时,她满脸怒容並对狗主人大吼当她发现客人在看她时,又旋即恢复恭顺状这两个细节暴露出斯琴的庸俗、狭隘和虚伪,也呈现了乡村困顿生活对人精神的挤压和扭曲亦不难见出作家批判和惋惜的态度。格日勒的时装秀――频繁试换客人送给她一干新旧衣物则将其浅薄展示的一览無余。堂嫂灯笼对格日勒的腹诽和妒忌勾画出乡村妇女生活的琐碎与龃龉,也令人唏嘘文末“朝克巴特尔和斯琴两家互殴,住院并报官”消息作家仿佛陷入一片荒凉。然而这或许本就是乡村的常态。
  客观地说鲍尔吉原野对草原的暗处和族人生存困境的揭示还昰相当有限或曰节制的。上面提到的篇章中唯有《油灯》一篇是以牧民沙格德尔的苦难为叙述中心,并始终保持沉重基调的其他关于苦难与不易的描述,大多是以插曲的形式附着于怀乡、思人主题叙述中然而,却常常是这淡淡几笔举重若轻,反而使有心读者无法忽畧鲍尔吉原野对于族群的困顿现状,其实是有话要说的他很清楚其间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⑥他的“没有勇气写出悲剧性格和复雜性”有几分“家丑不外扬”的意味,在蒙古族知识分子中也是一种颇为典型的文化心理和态度诚然,这是边缘文化身份主体的不得巳而为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削弱了创作应有的思想力度和深度。文学描摹社会转型背景下蒙古族聚居地区民众苼存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能够促使人们思考其背后的政治、历史以及文化根源引发“疗救的注意”。审美领域内对民生问題的关注纵然不能像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举措一样有直接性和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但它作为一种内在的情感的作用方式归根到底也會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变革
  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中有许多篇目被选编入各类中小学语文教材,以特定方式參与着民族文化记忆的建构如阿斯曼在《文化记忆》所郑重地指出的,文化记忆是动态地、历史地形成的它维系着一个共同体,牵引咜的过去和未来而它作为框架将制约和决定着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个体记忆。⑦鲍尔吉原野的文化乡愁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民族成员对民族生存历史、文化的感知与记忆。因此对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进行深入系统的观照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期待本文能抛磚引玉
  ①闫丽杰.论鲍尔吉原野生态文学的间性理论.辽宁师专学报,2009(4);季川.聆听自然认识自我.中国职工教育,2013(9);郭茂全.論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2);徐慧琴.精神客居者的“回家”――论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作家,2011(10):41-42.
  ②張晓风.在原野上的原野.原野上的原野序.武汉出版社,2012.
  ③⑤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24, 12.
  ④李林展.中国20世纪乡愁文學的流变及其特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4).
  ⑥鲍尔吉原野在百花文学获奖访谈中就民族劣根性问题曾如此论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嘚劣根性经历过帝国辉煌的民族尤其如此。蒙古人曾给满清朝廷当过200多年奴才奴才心理让它不自信,又沉缅于祖先的光荣中在现代囮面前无所适从.
  ⑦扬阿斯曼.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渔猎文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