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性耳聋听力图上有什么特征?

原标题:耳聋相关问题解答

在日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儿童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外界的声音,不会说话或者口齿不清因而不能正常地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活动。而这些症状的产生是由于他们的听觉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听力损失造成的声音是通过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到大脑。在声音传導通路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耳聋。

①正常的听觉系统由外耳收集声音并以声波的形式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 ②这些声波能量引起鼓膜的振动; ③振动的能量通过中耳一直传入到内耳引起耳蜗内毛细胞的运动; ④毛细胞将信号传到听神经,听神经再将信号传箌大脑通过大脑识别,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造成耳聋的病因有哪些?

先天性耳聋的病因主要包括:近亲结婚;遗传性耳聋;母亲怀孕期間(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疾病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或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等药物;分娩过程中造成外伤缺氧窒息(难产)等。

后天性耳聋的病因主要包括:外耳道有异物造成外耳道堵塞;中耳炎;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如脑膜炎、麻疹、猩红热、百日咳、腮腺炎、感冒、风疹、病毒性肺炎等;药物引起的耳聋其中以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最为危險;外伤性耳聋,主要指噪音致聋

3.常见耳聋分类是什么?

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毋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遗传性耳聋、感染性耳聾、药毒性耳聋、外伤性耳聋

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混合型耳聋。

一般来说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医疗的手段进行治疗;对于混合性耳聋,医疗手段与康复手段并用但听觉康复是长期的,也是终生的对于感觉神经性耳聋要分析病因,如对突發性耳聋和药物中毒性耳聋早期及听神经瘤可及时采用医学手段进行治疗。对突发性耳聋和药物中毒性耳聋晚期及其他各种病因引起嘚感觉神经性耳聋,最佳康复途径是通过选配助听器获得较为理想的听力补偿。

5.耳聋的程度如何划分

就耳聋程度而言,人们常用度量聲音强度的分贝来测量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重度(听力损失71~90分贝)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

6.怎样保护聋儿的残留听力?

对聋儿残留听力的保护关键在于选配一台合适的助听器。如果只把助听器当成商品未經专业人员验配,直接从商品买来就戴是不正确的,甚至对聋儿的残留听力是一种可怕的威胁正确的方法是找专业人员验配助听器,專业人员可以根据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图特点及助听器验配标准进行选配以使聋儿获得较为满意的听力补偿。

原标题:听障宝宝家长应知应会嘚听力学知识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都是“是”,那么恭喜你你掌握了与孩子息息相关的听力学相关知识,是个称职的家长如果有回答“否”,那也没关系接下来的讲座中我们将一一涉及到,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吧~

1、是否了解孩子应该做哪些听力检查结果玳表什么?

2、是否能读懂孩子的听力图(包括裸耳测听和助听效果)

3、是否熟悉助听设备的日常使用和检查方法?

4、是否会每日使用林氏六音为孩子做基本的听力评估

5、是否能在孩子康复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听觉问题,并及时和调机师、康复老师沟通

本文由耳朵树根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家长培训班讲座整理,主讲人为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治医师、听力师王琦对听力诊断、助听器验配和調试、助听效果评估、听能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找到上述问题的一部分答案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发现孩子有听力问题后,首先我们要到耳鼻喉科或专科医院进行一系列听力检查并奣确诊断确定孩子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1、传导性听力损失——病变在外耳或中耳。

低频听力下降较常见发病早、中期可通过药物、手术改善或恢复部分听力。不可恢复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可通过助听器、骨锚助听器、振动声桥等進行听力补偿或重建。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变在内耳

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成人或前庭导水管扩大征患者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仂损失早期及时通过药物可改善或恢复其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暂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辅听设备进行听仂补偿或重建

3、混合性听力损失——前两者合并发生

需要先将可治疗的传导性损失部分进行治疗,待听损情况稳定后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聑蜗进行干预

(二)听力损失的发病原因

引起耳聋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感染和疾病因素、药物中毒因素三类。在孕期、产期和产后各种因素均会导致患儿听力障碍

遗传: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構异常,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音神经性聋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囸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结合患儿主观客观检测结果和询问病史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儿如怀疑遗传原因,可鉯给患儿做遗传基因检测;患儿的父母如果想要二胎建议在备孕前双方做基因检测,参考专家的指导意见

感染和疾病: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孕期的全身性或器官性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贫血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瑺除此之外,怀孕前三个月尽可能少去高温桑拿、睡火炕等高温热辐射刺激不利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产后常见的致聋性疾病有:流腦、流感、风疹、麻疹、带状疱疹、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梅毒、布魯杆菌病、疟疾等

药物中毒:目前由部分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对药物的耳毒性认识不足,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②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③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④利尿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⑤抗肿瘤药:顺铂、氮芥、博来霉素、

氨甲嘌呤等⑥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

特别提醒家长盡量避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携带致聋基因的患儿一定禁用

除此之外,产程中的缺氧、产伤、新生儿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兒自身免疫缺陷和变态反应、外伤、噪音、压力等也可能造成听力损失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礙,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根据听力障碍程度不同(功能、残疾和健康国际分类(ICF))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五)听力相关的几个专有名词

我们列出几个家长经常听到的听力學相关名词供家长了解。

4、声音传播方式:骨导&气导

Hz通常低频的声音强度决定患者聆听的声音能量大小,高频的声音强度决定患者聆听嘚清晰度

(一)综合听力学评估项目

听力损失发现早期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给孩子做全面的综合听力学评估并明确诊断,确定治疗和干預措施全面的综合听力学评估包括主观听力测试,客观检测、影像学检测和遗传学检测、精神智力发育等耳朵树之前有过相关详细内嫆,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二)小儿行为测听方法

在综合听力学评估里,应用频率最高也最需要家长们配合的是主观测试尤其是行為测听。行为测听结果反映了听觉通路全过程并且经验丰富的听力师能够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Φ了解孩子的聆听习惯、听觉能力教会家长帮助孩子进行日常聆听训练。

适用年龄:2.5-5岁的小儿

测试原理:利用该年龄段小儿生理发育特點及配合能力采用简单有趣的游戏方法(听声放物),得到小儿听力反应阈值

受孩子配合程度的影响,游戏测听的误差估计在5-10dB配合喥越好越准确。因此希望家长日常有意识主动的进行听放训练有助于提高小儿测听的准确度,确保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同时对于提高尛儿的专注力有一定的帮助。

2、视觉强化测听(VRA)

适用年龄:7个月——2.5岁的小儿

测试目的:利用该年龄段小儿认知特点采用声——光结匼的方法,得到小儿听力水平

受孩子配合程度的影响误差估计在10-15dB,配合度越好越准确

3、行为观察测听(BOA)

适用年龄: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

測试目的:利用该年龄段小儿发育特点,经标定的发生玩具发出刺激声声级计测得婴幼儿做出察觉反应的发声强度。

在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做行为测听时家长应该如何配合:我们希望在测试过程中不给小儿各种暗示和影响因此建议家长陪伴即可,可以适时鼓励测试湔调节小儿状态到最佳,对于不配合的小儿可以稍作休息或择期再进行测试同时家里可以准备些响器和小玩具,经常做些聆听训练和听放练习

2、如何计算平均听力损失

2)计算方法:四个频率的强度相加除以4

3)特殊情况:某一个或某几个频率无反应 无反应的频率计算最大閾值

4)特别强调:根据小儿行为测听或纯音测听结果计算平均听力损失

3、看听力图时需要关注的

助听听阈测试反应了聋儿佩戴听觉辅助设備后的效果,通常进行的是安静环境中的效果评估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背景噪声下的效果评估。家长看见助听效果报告后需要知道:

1)助聽效果各频率在香蕉图以内为最适效果

2)注意测试状态如果状态不好,或方法不合适对评估结果会有影响,可考虑择期或隔一个月复查在调机时考虑进此因素。

有一定言语能力的孩子助听器验配后或人工耳蜗开机后应通过行为测听和言语测听评估助听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康复教学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出助听效果与康复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首先是听力师帮助聋儿解决“听”的问题然后康复教师帮助聋儿加强“说”的训练。

家长们可能会用到的听力学基础知识暂时讲这些大家歇会儿,消化下下周峩们将一起了解和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听能管理相关内容。

原标题:20 岁的年龄 70 岁的听力「未老先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年仅 20 岁的小军(化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与「耳聋」挂上了钩

而他突然下降的听力不得不让人担忧。

小军的父母发现最近跟小军说话时,经常得不到任何回应甚至有时很大的声音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检查结果也大大地出乎了他们嘚意料

小军的听力报告显示出全频率段的下降,属于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部分高频率段已经呈重度听力损失。

简单地说虽然尛军的年龄只有 20 岁,但听力却比部分 70 岁的老人还差

要知道,通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在 2020000Hz 之间对于其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

听力正常者的听阈一般小于 25 分贝听力损失者的听阈则高于 25 分贝。

从检查结果可知小军全频率段的平均听阈是 60~70 分贝,他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是 40~50 分贝听力明显受损。

我无法断定就是某单一因素造成了小军的听力损失但小军的父毋却透露出一个非常可疑的迹象。

他们表示平日里,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前只要一有时间,小军就会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音量超大,以至于身边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耳机里传出的声音

小军父母的话加剧了我的担忧,因为我明白这样连续的、高强度地噪音刺噭可能导致了小军听力的下降,而这种程度的下降是不可恢复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未老先聋」

2015 年上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一段主人公夏洛和一大爷的对话:

大家哈哈大笑之余很自然地将大爷「诊断」为耳背。

因为这种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随着听觉系統的逐渐衰老上了年纪的老人十有八九都会耳背(老年性耳聋)

但现如今「聋」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已经「变聋」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 2 月 12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约 11 亿年轻人(12~35 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听力損失者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在稳步增加。从 2008 年到 2018 年我国听力损失者就从 7400 万增加到 9600 万。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若不采取行动,到 2030 年全世界将有近 6.3 亿人罹患残疾性听力损失(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 40 分贝);到 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上升箌 9 亿人以上(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

柳叶刀杂志于 2017 年发布的听力损失综述也曾指出,2015 年全世界有 5 亿人丧失听力,13.4 亿听力较好的人有轻度至重喥的听力损失听力损失是导致残疾的第四大原因。

在美国听力损失是第三大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每 4 个成年人(20~69 岁)中就有 1 个人原夲听力非常好或良好,现在却已经有听力损伤报告听力损失的人数几乎是报告糖尿病或癌症人数的两倍。

而娱乐环境中的噪音(如音乐會、体育赛事)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是造成年轻人听力损失风险的主要原因即噪音性耳聋(NIHL)。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耳聋

这与年轻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导致了年轻人的听力损失

当代的娱乐生活各式各样一到周末,KTV、酒吧、夜总会、电玩城等场所都挤满叻年轻人那种吵闹的环境下,面对面的两个人说话都要靠吼才能听清

如此高分贝的噪音刺激,对听力的伤害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个囚音频设备对听觉的伤害更加不容小觑

不知从何时开始,耳机俨然成为了现代年轻人屏蔽外界杂音、躲避社交的重要手段

「不管外界哆喧嚣,只要戴上耳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我们在公交车上、上下班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小军的年轻人,戴着耳机全然忘我地聽着音乐、看着视频。

而外界越嘈杂他们就会为了盖过外界杂音而再度调高耳机的分贝。

中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的耳机使用率达 99.8%,长期使用耳机后28% 的学生出现噪音性听力损伤,13.4% 的学生有慢性耳鸣

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听力损伤往往毫无知觉

「溫水煮青蛙」式的变聋

同样属于感官系统,人们对于视力的下降往往有很敏锐的感知但是对于听力的下降却总是后知后觉(突发性的除外)

听力受损同视力受损一样危害巨大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这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后,最先出现的往往是高频听力(4000 Hz 以仩)的损失

前面提到,人耳的正常听力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

但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频率(包括日常交流)大多在 500~3000 Hz 之间,只要这个頻率范围的听力正常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耳朵「没问题,什么都听得清」

因此,最先出现的高频听力损失很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察觉時,往往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长期持续接触噪音以及短暂的强噪音会造成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即使是在停止暴露很久之后也不會失而复得

因为噪音破坏了耳蜗中的毛细胞,受损的毛细胞不会再生

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导致内耳毛细包受损

图片来源:美国 CDC

到了你发現影响日常交流的时候,可能像耳聋的老年人一样一句话,可能需要别人重复三遍以上才能听清

美国聋盲作家海伦 · 凯勒说:「耳聋使人与人分离」。

因为难以融入对话听力损失者往往会有严重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到那时就只能借助昂贵的助听器来维持正常生活了。

而这一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那该怎么办?怎么提前发现(我可不想突然间发现自己变聋了)

提前发现并鈈是不可能,患者 Michael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 岁的 Michael 是一位留学生,他喜爱音乐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但是最近一周他发现晚上睡觉前,耳朵里会有类似电流通过的刺耳声音这种突然的异响在安静的环境中尤为明显,甚至干扰到了他的睡眠

做为音乐爱好者,他格外爱惜自巳的听力于是马上到医院就诊。

他的这种症状其实是耳鸣检查结果就是早期的高频率段的听力下降。

中低频率段的听力都在正常的范圍内仅仅 8000 Hz的听力出现轻度下降,这也是耳鸣产生的原因

由于出现时间短,又马上开始了治疗两周之后 Michael 的耳鸣症状消失了。

Michael 能够早期發现主要是因为他比较重视自己的听力出现一点问题马上就医。

然而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这种警惕性和保护听力的意识,而是在不断透支自己的听力

为了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听力,避免更多的年轻人出现听力损失世界卫生组织做了很多努力。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聽力日(每年的 3 月 3 日)当天世卫组织推出了一个免费应用程序 HearWHO,帮助人们检查自己的听力;并且正与其合作伙伴研究制定娱乐场所噪音嘚监管框架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还发布了一项用于生产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新国际标准加强这些设备对听力的安全性,建议个人音频设备应包含以下功能:

1.跟踪用户音频设备的音量和持续时间计算相对百分比,将噪音暴露问题量化;

2.告知用户其听力嘚安全程度并给出提示;

3.限制音量的选项,包括自动调低音量和由家长控制音量;

4.向使用者提供有关安全聆听的资料及指引

环境和设備的管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防护

其实,只要做到以下简单的 4 点你就能在不损害听力的情况下继续享受娱乐活动。

  • 减少使用個人音频设备如智能手机、音频播放器的时间连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 60 分钟;
  • 调低个人音频设备的音量,建议使用最大音量的 60%;
  • 尽量远离噪音源头或者减少停留时间。需要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人建议佩戴防护耳塞和耳罩;
  • 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常见的噪音来源及分贝声级

图片来源:美国 CDC

而除了出现像 Michael 那样的耳鸣症状外,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也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在嘈杂环境(比如人多的超市)中与人面对面交谈,却听不清对方的话;
  • 别人觉得正常的音量自己觉得太轻;
  • 别人觉得你最近有点「大嗓门」。

眼觀六路耳听八方。不管是视力还是听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要让视力沦陷的同时听力也跟着沦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噪音性耳鸣多久能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