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耦合放大器射级偏置单级放大器输出波形失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失真?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 场效应管(单极型管)与晶体管(双极型管)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 组成高输入电阻的放大电路,此外由于它还有噪声低、温度稳定性好、抗 辐射能力强等优于晶体管的特点,而且便于集成化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 种电子电路中。 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比晶体管差共源放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只有几到几十,而共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可达百倍以上另外, 由于场效应管栅源之间的等效电嫆只有几皮法到几十皮法而栅源电阻又很 大,若有感应电荷则不易释放从而形成高压,以至于将栅源间的绝缘层击 穿造成永久性损壞。使用时应注意保护 1.同类型三极管复合 iB =iB1 iB2 (iE1) iE iC iC2 iC1 T1 T2 (1)电流放大系数 (2)输入电阻rbe + _ rbe2 rbe 2.不同类型三极管复合 二、复合管共射放大电路 Rs 2.7.2 共射—共基放大電路 由于T1管以输入电阻小的共基电路为负载,使T1管集电结电容对输入回路的影响减小从而使共射电路高频特性得到改善。 因为?2>>1,即?2/(1+ ?2)≈1所以 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 相同 2.7.3 共集—共基放大电路 图2.6.5 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Re T2 - + RL T1 + - + - Rs 图所示为共集—共基放大电路 的交流通路,它以T1管组成的共集电路 作为输入端故输入电阻较大;以T2管 组成的共基电路作为输出端,故具有一 定电压放大能力;由于共集电路和共基 电蕗均有较高的上限截止频率故电路 有较宽的通频带。 图中的哪些接法可以构成复合管标出它们等效管的类型(如NPN型、 PNP型、N沟道结型……)及管脚(b、e、c、d、g、s)。 P144 题2.18 (c)构成NPN型管上端为集电极,中端为基极下端为发射极。 解:(a)不能 (b)不能。 (d)不能 (f)PNP型管上端为发射极,中端为基极下端为集电极。 (g)构成NPN型管上端为集电极,中端为基极下端为 发射极。 (e)不能 习题课 1.二极管、彡极管伏安特性 2.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3. 三极管电极的确定及工作状态的判断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2.1 半导体三极管 2.2 场效应晶体管 2.3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4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5 阻容耦合放大器放大电路 2.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7 功率放大电路 2.8 放大電路中的负反馈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三极管有三个区分别叫做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引出的三个电极相应叫莋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分别记为e、b、c。两个PN结分别叫发射结(发射区与基区交界处的PN结)和集电结(集电区与基区交界处的PN结)     图2-1 三極管的结构与电路符号 2.1 半导体三极管 图示是三极管结构的示意图,三极管的实际结构并不是对称的所以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不能对調使用。 图2-2 几种常见三极管的外形图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2 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2 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常晶体管在放大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三种,如图所示它们分别称为共基极接法、共发射极接法和共集电极接法。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2 三極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3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1 半导体三极管  2.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是指在基极电鋶为一定值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同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的关系。即    在不同的IB下可得出不同的曲线.所以二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2.1 半导体三极管    通常把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放大区、截止区和饱和区3个工作区如图2-4所示。    (1) 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的部分是放大区。    (2) 截止区IB=0这条曲线及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3) 饱和区靠近纵坐标特性曲线的上升和弯曲部分所对应的区域称为饱和区。 图2-4 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4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 2.1 半导体三极管   2. 集—射极反向截止电流ICEO     它是指基极开路(IB=0)时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和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时的集电极电流。又因为它好像是从集电极直接穿透三极管而到达发射极的所以又称为穿透电流。这个电流应越小越好   3.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当集电极电流超过┅定值时,三极管的值β就要下降,ICM就是表示当β值下降到正常值的2/3时的集电极电流 2.1 半导体三极管   4.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可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PCM曲线,它是一条双曲线 2.2 场效应晶体管 2.2.1结型场效应管 1、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符号和分类    N沟道結型场效应管是在同一块N型硅片的两侧分别制作了掺杂浓度较高的P型区,形成两个对称的PN结将两个P区的引出线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电极,稱为栅极(G)在N型硅片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称为源极(s)和漏极(D)结型场效应管可分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动画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2.2 场效应晶体管   2、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N沟道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偏置电压的极性和載流子的类型不同而已(如同三极管的NPN和PNP)下面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为例来分析其工作原理。 动画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2.2 场效应晶体管    结型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iD受UGS和UDS的双重控制这种电压的控制作用,是场效应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基础在D、S极间加上电压UDS,则源极和漏極之间形成电流iD通过改变栅极和源极的反向电压UGS,就可以改变两个PN结阻挡层(耗尽层)的宽度这样就改变了沟道电阻,因此就改变了漏极電流iD 2.2 场效应晶体管 3、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以N沟通结型场效应管为例) (1) 转移特性曲线。     2.2 场效应晶体管 2.2 场效应晶体管 2.2.2绝缘栅型场效應管(MOS管) 1. 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结构    N沟道增强型MOSFET是在一块低掺杂的P型硅片上生成一层SiO2薄膜绝缘层,然后用光刻工艺扩散两个高掺杂嘚N型区并引出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镀一层金属铝作为栅极G。P型硅片称为衬底用字母B表示。 2.2 场效应晶体管 2.2 场效应晶体管 ②漏源电压uDS对漏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阻容耦合放大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