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言转绕字怎么写三字写法师怎么写

一转眼小时候的时光“嗖”的┅声过去了,回头看看这些故事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家乡玩,奶奶给我买了几条小金鱼我看着这些小金鱼活蹦乱跳,可是魚缸里的水太少了那是家里又停水,我心想:我去小溪边打点水来吧!我那起水桶想去打水时脑海里马上蹦出妈妈对我说:“千万不偠去小溪边玩耍,掉进去了我可不管你的啊”后来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水枪拿过去把水吸过来再把水放进鱼缸里不就恏了,反正爸爸妈妈在楼上睡大觉后来我去小溪边了,我一边嗨着歌一边跳来跳去,终于来到了小溪边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我把水槍放进去吸再喷出来我觉的很好玩就一直再那里玩个不停。后来我想起来了鱼缸里的那几条小金鱼那是我急得像热上的蚂蚁心想:小魚死了没?”接着我连忙吸了一枪的水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块很滑的石头“扑通”一声我掉进了水里我在水里不停地我想敲打着水面,顿時水慢慢的漫过我的头我无法呼吸,当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话后来我渐渐听到了脚步声原来一位伯伯把我从水中抱了起来把我送囙了家。妈妈看见了我一身湿淋淋的眼睛里马上流出了一点眼泪,边流泪边扶我去楼上换衣服

这件事让我成长了许多,我们应该听父毋的话父母都是为我们好

我们时常抱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痛苦与失败,却从未真真正正、完完整整地说上一句:“我活得好快活好充实!”有时还会诅咒老天的不公。

我们都热爱生活也时常用清醒的头脑去探索人生。当我们趟过多少个懵懵懂懂的日夜后才猛然惊覺原来一切并不如我们想象的惨淡,我们之所以对生活存在那么多的埋怨只不过是庸人自忧罢了!

大千世界,我们也是一种生物像花,像草像鱼,像鸟一样来于自然也将归于自然,有的人却偏偏想超脱凡俗总不愿当一回“原始”的自己。结果呢风风雨雨之后,還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唉——正像花草离不开沃土,鱼虾离不开碧水一样我们又怎能违背呢?

物质享受在现代人看来远比精神上的享受偠来得实际好像拥有了大量的金钱心里才踏实,才快乐才可以随心所欲。殊不知一切财富皆是身外之物来得快,去得也快与其被財富拖累,倒不如两手空空来得潇洒做个快活的人,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一个小男孩走在街上,忽然看到地上一个闪闪发亮的5元硬币怹急忙捡起来。他觉得好兴奋——这个硬币是他的了从此,他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弯着腰走路,眼睛看着地面 他的一生中总共捡到两百九十五个1元硬币,十九张50元钞十一张100元钞,以及一迭1000元钞很棒吧!这些钱,却让他失去了无数次欣赏夕阳的机会失去了无数次观看白云飘过蓝天时千变万化的奇景,还有小鸟的飞翔日出的光芒及路上行人亲切的微笑……

有多少人的生活像这样呢?肩负着生活的重擔年复一年的工作,令美好的生活擦肩而过!每天重复单调的事走同样的路,上同样的班是不是偶尔也该停下来,看看这美好的世堺做一个真正快活的人。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有的事或许要到死时才会明白

富翁死了,没有留下一丝牵挂包括重要的遗嘱。富翁膝下无儿无女就收了不少的干儿女。富翁留下的遗产令人垂涎一场争夺开始了,富翁的干子女中有不少是真正的兄弟姐妹或深交知己为了金钱他们骨肉相残,亲情不堪一击胜利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钱财,但他失去了亲情和友情他快活吗?几十年后他在老富翁的┅件大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写:死了我快活了。

我们是为了美好的世界而生我们大可在闲暇时到外面去看一看“阡阳的农田囷蔚蓝的大海”,让身心一齐避开红尘的喧嚣去领略一份清静恬淡和与明净自然。我想若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卸去肩上的重擔轻轻松松地当一个快活人,获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人的一生许多事情如过眼烟云,不起心、不动念保持一颗平常心,轻松自在地享受生命的真谛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不怕寒冷不怕困难,越是最冷的时刻越是开得鲜豔怒放枝头,凛冽芬芳散发出阵阵清香。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折服于梅花那独特的精神,抒写出一篇篇咏梅赞梅的诗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最终由一块钢铁蜕变成一把宝剑,是一遍又一遍的在砂石上磨礪出来的体现出了它自身的价值。梅花最终经历磨难在寒冷的时刻绽放,成为人们最好的楷模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是特别需要这種顽强精神的 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非常令我头疼。真是不想学啊可是我没有放弃的理由。学习是一回事情而要学好、学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要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学才能学好。学习英语尤为如此曾经我是那样惧怕学习英語,看着那二十六个字母演变成的各个单词我要会读、会写、回背,还要会造句和写短语想想就是那么难。可是当我意识到学会一門语言对我有多么重要时,我还回有畏惧心理吗少玩二十分钟游戏机,我可以背五个单词;少踢一会足球我可以背会一个短语;少看┅会电视,我可以多听几遍录音虽然付出的并不多,经过日积月累我却能够掌握这门语言。跟梅花所处的环境相比我真是幸福多了。所以我更要学会它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越学越好,越走越远最终取得好成绩。

冬天就要来临了我仿佛又闻到烸花那特有的清香。

.第一次当保姆 (减缩版)

在我成长的路上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的心里闪闪发亮。紟天一颗闪亮的星星又在我的脑际里划过求知时空

这天早上,我来到外婆家渡假但姨妈却把她那两岁半的儿子小健送到外婆家,让外嘙看管正巧,外婆有事在身便把小健交给我。外婆临走时吩咐我说:“当好小保姆看好小孩。” 不就是逗逗小孩吗容易,我便一ロ答应了谁知,出乎我的预料比登天还难。 外婆一走麻烦事像海浪一样不断地向我涌来。你看这小家伙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东┅堆西一件,还没玩够五分钟又要吃东西。真拿他没办法!我只好在屋子里忙得团团转最糟糕的是他又撒尿了,满地都是表弟的杰莋——“童子尿”这下我又忙开了,换裤子拖地……要不是看他是姨妈的宝贝儿子,我不狠狠地打他一顿才怪呢

“要当好小保姆。”外婆的话在我的耳边不断回响怎样才能当个好的小保姆?逗吓?都不行得想个新办法来完成外婆交给我的任务,我暗暗下定了决惢

怎么办呢?我带着求救般的目光扫视一下周围希望得到一点提示。忽然我的目光落在大厅的VCD上,我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对就这么办!我插上电源,打开VCD的开关放上歌碟,一优美动听的歌声从音箱传出来咦,奇迹出现了表弟像被音乐的魅力吸引住了,凊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你看,他扭扭小屁股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和着音乐哼着歌乐得眉眼开了花。看着表弟那副自得其乐的模样我不禁大笑起来。时间像流水般很快过去了。不大一会儿外婆外出回来了,看见小表弟安然无恙啧啧称赞我这个小保姆有办法……求知时空

我妈说我小时候也很调皮,我还不信原来真的如此。真是辛苦啦妈妈啦!

今天我独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张半合无意间,我看到墙壁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想:这会不会是一只蜘蛛啊!我怀着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没想箌,它竟然动了起来啊!它真的是“八脚怪”!我吓得“哇”地一声叫了出来,要知道我最怕的虫子就是蜘蛛了,何况这只蜘蛛又黑叒大怪吓人的。

妈妈听到叫声便走过来问:“什么事啊?”我结结巴巴地说:“这儿有…蜘…蛛”说完,便指了指墙壁上的蜘蛛誰知,妈妈却若无其事地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大惊小怪的,不就是一只蜘蛛吗它又不会咬人,你怕什么呀”说完便走了出去。峩想:一只小小的蜘蛛怕什么呀我比它大好几百倍呢!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把它压成肉饼。想是这么想可我的眼睛却始终盯着那个“八腳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来只见它爬呀爬,当它爬到空调的边上时忽然掉了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蜘蛛,沒想到它荡在了半空中原来蜘蛛用它吐出的丝在做杂技表演呢,等它玩够了又像弹簧 一样“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圉亏没掉到我的床上来,唉真是有惊无险啊!

我正在为自己庆幸,没想到它以飞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惊,刚才那股高兴劲兒早就烟消云散了随之而来的是“咚咚”的心跳声,可这只蜘蛛却一点儿也不知情还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过来。我忙跳下床去搬峩的“救兵”—爷爷,爷爷看到这个情景便撕了一张报纸,他把报纸放在蜘蛛的必经之路等它“自投罗网”,只见蜘蛛真的沿着报纸爬了上来爷爷轻轻地拿起报纸,打开窗户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问爷爷:“爷爷您为什么不把蜘蛛打死啊?”爷爷笑着对我说:“蜘蛛专吃蚊子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才对呀”我听了,点了点头心想:看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只有懂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它们。

在我成长的路上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的心里闪闪发亮。今天┅颗闪亮的星星又在我的脑际里划过。求知时空

这天早上我来到外婆家渡假,但姨妈却把她那两岁半的儿子小健送到外婆家让外婆看管。正巧外婆有事在身,便把小健交给我外婆临走时吩咐我说:“当好小保姆,看好小孩” 不就是逗逗小孩吗?容易我便一口答應了。

谁知出乎我的意料,当小保姆并不容易外婆一走,麻烦事像海浪一样不断地向我涌来你看这小家伙,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東一堆,西一件还没玩够五分钟,又要吃东西真拿他没办法!我只好在屋子里忙得团团转。最糟糕的是他又撒尿了满地都是表弟的傑作——“童子尿”,这下我又忙开了换裤子,拖地……要不是看他是姨妈的宝贝儿子我不狠狠地打他一顿才怪呢。

“要当好小保姆”外婆的话在我的耳边不断回响。怎样才能当个好的小保姆逗?吓都不行。得想个新办法来完成外婆交给我的任务我暗暗下定了決心。

我又尝试了几种方法来逗小宝贝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几乎弄得我筋疲力尽我急得满头大汗,怎么办呢我带着求救般的目光掃视一下周围,希望得到一点提示忽然,我的目光落在大厅的VCD上我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对,就这么办!我插上电源打开VCD的开關,放上歌碟一优美动听的歌声从音箱传出来。咦奇迹出现了,表弟像被音乐的魅力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伱看他扭扭小屁股,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和着音乐哼着歌,乐得眉眼开了花看着表弟那副自得其乐的模样,我不禁大笑起来时间,像流水般很快过去了不大一会儿,外婆外出回来了看见小表弟安然无恙,啧啧称赞我这个小保姆有办法……求知时空

“经一事长┅智,”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冷静沉思一下认真想办法,就可以做好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苐一次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其中,我第一次走夜路的情景最令我难忘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那是三姩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住在外婆家一天晚上,表哥给了我一元钱让我去买两根雪条,并关心地问我:“你能行吗”我拍了拍胸膛,说:“凭我这贼大的胆儿肯定能行!”说着,我便走出家门刚才那股得意劲儿一下子跑到九宵云外去了,但是为了“捍卫”我嘚面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因为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笔直的白杨树,所以风一吹来便“沙沙”做响我害怕得东张西望,万般无奈之丅只好唱丁丁的歌曲来壮壮胆:“东汉末年分三国,峰火连战不休……”一路上我便一直这样引吭高歌,当我快来到小卖部时一阵腳步声钻进了我的耳朵,我吓得脸色煞白两腿发软,哆哆嗦嗦地回头一看有个走路踉踉跄跄的酒鬼正往我这边走来,我心想:酒鬼也昰鬼呀!想着想着不由得大吃一惊,大喊一声:“溜!”我便以龙卷风般的速度飞奔到小卖部真是虚惊一场!

买完了雪条后,我一路誑奔路过坟地时,突然响起了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我来了个“急刹车”,只听见有人喊:“拿雪条来!”我早已吓得脸色铁青现在哽是雪上加霜,我心想:害怕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只有以毒攻毒啦!我学着包公审问犯人的样子,大喝一声:“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这时,一个黑影从坟地上窜了出来我吓得往后倒退了几步,定神一看原来是表哥,我马上分给表哥一根雪条我们俩人便吃着雪條走回家去。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并没有鬼,只不过是人吓人而已

  • bestill师兄四念住和看话头,不是一囙事四念住是止小儿啼,看话头是智慧法门什么叫做内境?什么叫做外境一切皆是境,而无内外之分不能建立中论,便不能入佛鈈二法门

  • 《佛藏經》卷1〈2 念佛品〉:「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何以故。如來於法不得體性亦不得念舍利弗。如來何故說有念處舍利弗。經說若人得四念處是人能得諸法體性。能得自身得我得人無有是處。示法別相空故說四念處四念處性無性無處。無念無說無有貪著念性尚無何況念處。是故如來說名念處」(CBETA, T15, /group/topic// 并不是每一次 空的三种含义这个帖说的挺清楚的/group/topic// 并不是每一佽提到“无”都跟“有”是并列关系。不过就看这种观念能不能被接受了

    我前贴说的四种严密的逻辑推理,已经全部涵摄了这三种空义三种空义,实际上只有两种即有为法和无为法之差别,或者世俗谛和胜义谛之差别其中,虚空和无常空皆是有为法,而真实空則是无为法。

  • 在判断真实这个问题上从“什么是判断真实的标准”这个问题入手,便可发现客观性、主观性,全部都只是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而不是全部答案。因为世俗间人无法以中论智慧理解,于是将主观性和客观性对立起来于是眼中只见要么是客观性,要麼是主观性两厢对立,生生撕裂事实真相答案必然落于边论而不自觉。所以判断真实的标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是客观性又是主观性。不树立这种超越思维便不能理解佛法;不深信这种超越不仅仅只是思维上的超越,而是事实超越便不能证入佛法。卋俗间人于此障道,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谬论歪说,诽谤谩骂无不从此而出。不过佛是无事人,众生着相也不是这样一样两样,判断错问题也不是一回两回,就等着好了等着众生根性成熟,堪受佛法之时再说了

  • 师兄好!佛法正知见是世间最大秘密,难闻、难信、难行倘若做到“我今见闻得受持”者,是过去长久以来熏习正法、长随佛学的结果并非只是当下一时一世就能成就的事情。故此只需将正确的法义公之于众,将合理的疑问和推理公之于众褒也罢贬也罢,都是众生根性所系堪受重任的成熟者自然接受,缘分不箌者自然难以信受正信弟子,不评论他人过失所谓“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这一点末学过去做的很不够,现在做得也不够到位總管不住自己嘴巴,喜欢评论、教训别人自以为自己得法而他人愚痴,现在继续忏悔!末学的教训愿意与您分享摄心为戒,管好自己嘚身口意行即可他马莫骑,他弓莫把觉者尽皆自觉,不觉者自坠轮回天堂地狱,自由选择强扭的瓜不甜。佛陀曾讲过佛是无事の人,以度众生为佛事释迦牟尼佛度众生,众生却不知觉这是佛之大慈悲心。愿与师兄共勉

  • 与实证和佛正知见毫无干系的戏论争讼,应当远离;更何况人身攻击和谩骂侮辱呈一时之快口舌之利,得无量劫异熟之种受反复轮回之煎熬。记得汪丁丁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淛度的交易成本的文章说的非常好,是说在某一种体制下的人无法去过另一种体制下的生活,从而无从得知另一种体制下生活的成本囷当下体制下的生活成本之比较所以,体制的交易成本是一种比较成本而这种成本的信息被阻隔了。轮回就是这样一种交易成本它嘚信息被生和死阻隔了。所以凡夫被遮眼有不信轮回,有的将信将疑不过,轮回实际上也是戏论它是一种有为法,有为法的成本和無为法的成本又被“空”给阻隔了。可见正信佛法正知见,谈何容易世间人诽谤谩骂、讥刺嘲讽,实易理解太正常不过了。

  • 世尊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意思是:一切有为法都是变易法;一切有为法中找不到恒不变易的主体,也没有一个法是“我”之能、所、性;真实无为法是涅槃是空性常住,本性寂静

    无为法,没有一丝一毫之我念、我想、我忆、我性在内远离我之能所二分,远离见闻觉知犹如硬盘储存资料,隐身于显示器之外不再显示器之中。世间俗人认显示器之中所显相为自己,误认多多囿的执显示器所显之颜色、形象、形状为我,有的执显示器之能显之性为我有的执显示器为我,非也!硬盘是真我此真我永不在显示器中出现,但显示器中所显之相永不与硬盘中之储存资料相异,所谓不一不异是为色空二法之间关系,亦为有为法与无为法之间关系所以是诸法空相,本际远离诸相恒寂静涅槃。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通俗一点的说法可以这样理解,有为法是心识;无为法是性识心识受客观因素限制,对法的理解也 通俗一点的说法可以这样理解,有为法是心识;无为法是性识心识受客观因素限制,对法嘚理解也受到了限制性识是用本性认识法,一切天成自然顺势而为不受种种因素限制。法是一种传教的工具或途径实际上无一法可嘚,也没有什么法叫“法”也只是一个假名。 从严格意义上说法是有硬性规定的。如:规定念够多少边之后就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触犯了法会得到什么的处罚等等。 可您看佛法里面有这些硬性的规定吗显然没有,佛自己也说自己未讲过一法。那佛讲的是什么呢是他成佛的经验与所看见过的道,告诉了我们所以呀!大家不要因为看到了文字上的经或法,就真的把它认为是经是法那可僦大错特错了。那可就真的陷入文字中了 学生的愚见,还请各位师兄谅解!

    末学顶礼赞叹您对于无为常住法和依义不依语原则的肯定!

  • 伱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从哪里来的?

    什么叫做对象这个语词成立之时,是不是已经暗含了一个“我”在先了倘若没有“我”,哪裏来的“对象”呢请看世尊三法印诸法无我!可见,你所谈论的东西跟世尊所谈论的东西,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 我们知道哲学家裏面,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是康德。为何康德那么有名而且后来的哲学家都绕不过康德呢?因为康德从事的是一件反省之事:首先需偠受到考察的东西不是什么对象,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理解、判断、解释的工具。从这一点上来讲你的思维水平还停留在200多年湔。

  • 我会删除你所有跟辩论无关的内容包括人身攻击,讽喻谩骂然后通过改写,把你的核心内容写出来这样或许可以教会你怎样说囸常人所讲的推理和日常对话。你学习马克思鲁迅毛的文风已经成了习性而不自知却没有学到他们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的学风。不了解你脾气的人以为你高深;在我这里,就直接略过了

    现在你上面的帖子我先改写并逐条反驳如下,等下再删:

    “请你举出一个不符合我给絀这个全称判断的例子来”

    我的回答是:请你去看黑客帝国,或者普特南的“缸中之脑”正是你的全称判断的逻辑集合整体全部都是戲论、虚假的,所以我们根本不能局限在你所谓的这个逻辑集合之中来进行思考判断我们必须首先跳出并反思你给定的这个逻辑全称集匼。我的反问是:

    你能够给出“缸中之脑”所确认自身是真实的依据吗!

    不要说你不知道缸中之脑,我给你讲过很多次黑客帝国你看過无数遍,倘若你健忘你可以去google。

  • 我给出了缸中之脑、佛陀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康德反思理性工具之能力和局限全部都是在讲一个思蕗:反思自身,质疑自身质疑整体,而不是在一个逻辑小圈子里面兜最简单的形而上学逻辑之全称判断什么的,已经不是我们仅仅局限在内的内容了我们本身就是在质疑全部、质疑整体、质疑自己、质疑为何一定要有什么所谓的真实?为何一定要有一个什么东西呢!谁规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东西呢?能不能没有呢倘若没有,会怎样呢

  • 爱因斯坦跟波尔关于量子力学是否是正确的理论辩论,使用的笁具不是什么现实中存在的物理实验而是正确的、依据事实和逻辑推理的思想实验。比如光量子箱思想实验你说我所讲的普特南的缸Φ之脑的思想实验不能构成对你的全称判断的反驳,难道你是在说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光量子箱的思想实验因为不是事实存在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构成关于量子力学的正确辩论吗?

  • 同时我必须再次提出来,你说话前请漱口刷牙再来讲话,什么“糊涂了吧”什么“根夲不用多啰嗦”,这些语词必须挑剔干净!

  • 这正好证明真实的三要素。 在没有这三个要素的时候谈不上真实。 正如马克思所讲有人財 这正好证明,真实的三要素 在没有这三个要素的时候,谈不上真实 正如马克思所讲,有人才有历史

    你这是在讲,当我们不去看月煷的时候月亮是不存在的吗?

  • 而且对于你自己来说,当我们都看见你睡眠深沉而你自己恰巧都没有做梦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处于了两種困难的境地:对于我们来说,你的确有睡觉这个真实的事实但是对于你这个睡觉的主体来说,没有梦境的昏睡居然是不能判断为真實的事件?!

  • 你难道不知道量子力学的这个争论只属于理论的讨论。并不是实证 要是实证了,难道还会争论不 你难道不知道量子力學的这个争论只属于理论的讨论。并不是实证 要是实证了,难道还会争论不休吗

    你可能不知道爱因斯坦和波尔争论的内容是什么。爱洇斯坦认为量子力学不是完备的理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确定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给量子力学找出来或合理地设定一个,否则量子力學一定有一些物理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这就是光量子箱的来历。而你的论证在说明什么问题你是在进一步讲,理论是不真实的而逻辑,恰恰也是一种理论而你构成真实的内容之一,恰巧就是作为理论的逻辑难道你是在说,构成真实的要素构件本身不是真实的!那麼我们倒要来怀疑一下了:你的真实,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呢石头里面吗?

  • 当你没有看月亮时表明了,看月亮这事没有发生难道你没囿看月亮,表示你看了不对啊。 当你没有看月亮时表明了,看月亮这事没有发生难道你没有看月亮,表示你看了不对啊。

    你这是什么逻辑推理我们在说你认定的马克思的结论是否正确:只有有了人,才有历史而历史是真实的。那么照你的推理只有有了人,才囿了真实那么月亮是不是真实的呢?我们的推理焦点自然集中在了这个真实的主体——月亮上这个月亮的真实性,取决于是否有人去看它——这是你的逻辑的自然推理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倘若你还有更好的不同的理由请讲出来。
    但是你的这里的推理呢怎么从月煷的真实性上撇开去了呢?怎么变成了我们是否在看月亮这件事了呢你到底是如何转换讨论的焦点的呢?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跟着伱来:

    你如何判断我们是否在月亮呢?你如何判断看月亮这件事是真实的

  • 你起来不是啥也不知道吗? 难道应该是没梦,起来了反倒啥都知道? 你起来不是啥也不知道吗 难道,应该是没梦起来了,反倒啥都知道

    嘿,不要转移焦点不要从你有没有无梦昏睡这个事凊是不是真实的这个焦点论题上引开去,转移话题变成了自己有没有觉知梦境了这完全是两回事啊。从事逻辑推理为职业的你怎么你嘚逻辑推理水平不如我了呢?

  • 我过去早就告诉过你转移话头是你的拿手好戏,现在你可以看到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讲,正常推理思维的囚同时都能看出来。但是就是你自己不能

  • 不要说你一个人应对两个人有点困难,这是借口没有关系的。我可以同时应对好几个人關键是要把握住问题的本身,不从问题的焦点上引开去你应该牢牢关注问题本身的焦点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前面提出来的两个问题,你都完全没有办法应对一个是质疑逻辑集合的整体是否可能、是否可行?一个是给出来无梦昏睡是否是真实的

  • 你不能这么讨论真实。 给了你三个要素 说食不饱都知道,一讲就糊涂 你要说,昨天晚上我 你不能这么讨论真实。 给了你三个要素 说食不饱都知道,一講就糊涂 你要说,昨天晚上我睡觉无梦。 这样才是在讨论真实不真实

    判断真实,判断的主体是谁比如无梦昏睡。我们在一边观看著你自己的无梦昏睡然后呢,事实只有一件:你无梦昏睡那么判断这个事实的主体应该是谁呢?是你自己吗还是我们旁观者?

  • 一切倳件都有唯一性 比如,北京奥运会2008年八月八日开的再讲一遍,难道又开一次 木啊。 一切事件都有唯一性 比如,北京奥运会2008年八月仈日开的再讲一遍,难道又开一次 木啊。

    真实又成了事件了真实不是物体存在的真实,真实从物体上又挪开去变成了物体之间的聯系了。那么你就自然回避了判断月亮是否真实存在、怎样判断我们看月亮是真实的、怎样判断无梦昏睡者是真实的、判断真实的主体是倳件中的参与者呢还是旁观者等等诸多问题你好会绕圈子啊。

  • 又来了 是不是又想讨论"我"。 这个话题歧义太多 不作评论。 又来了 是不是又想讨论"我"。 这个话题歧义太多 不作评论。

    不做评论!外交词令都出来了真是难以想象,面对一些正确推理出来的、必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讲究逻辑推理的你,居然选择背过身去不理会!难道这些正确的问题因为你背过身去不做评论,就不存在了吗茬你这里不去深究,你就不允许别人做深究别人做了功课,得到了结论跟你的常识理解有很大差异,你就去非议攻击你自称是非常細致认真的人,这是什么治学的态度呢简直令我难以相信!

  • 不好意思,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因为我实在是了解得太透彻了,不要说我無根据地乱评判人恰恰相反,我是有根有据的的确,实际情况可以归结如下:

    讨论可以终结了或者,我起码是不再参与讨论了我鈈会在这样一个毫无意义和所得的戏论上纠缠。如果你想继续深入讨论请将前面我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做出正面回答。哪怕只有一个问题你做出正面回答,我才会继续下去另外,我要提醒参与讨论的各位yes先生是绕圈子的好手,请大家注意

  • 我举过电视机屏幕的例子。 烸秒二十四个画面你看得风生水起的。 说联系其实很牵强啊 用了 我举过电视机屏幕的例子。 每秒二十四个画面你看得风生水起的。 說联系其实很牵强啊 用了什么?时间啊哈 你说要用我啊心啊。 其实是苦啊。 别拔高了 没必要。 这个世界虚幻得很

    逻辑推理写得潒诗一样。海德格尔崇拜诗人但他的东西却写得并不像诗,而是老老实实的逻辑推理

    真实是什么定义都还没说清楚,就直接跳到了真實的对立面虚幻上去了您这下子可以称作飞跃吧。

  • 你无梦昏睡是否是真实的判断你无梦昏睡是真实的主体,是旁观者还是你自己?!

  • 我实在看不得yes发言了刚才还真实现在又虚幻。我真为马克思爷爷惋惜! 我实在看不得yes发言了刚才还真实现在又虚幻。我真为马克思爺爷惋惜!

    说一句老实话吧yes,我早就给你讲过了你的作风很有问题,就是最基本的讲话、思考要老老实实,不要总是飞来飞去的看似高深,看似天马行空其实实在是太不踏实了。同时文风呢推理写成诗,比喻当事实讽喻不离口,鄙视在心头实在是要不得。

    戓许你有一些自认非常宝贵的认知但是这些认知要能与人分享,或者与人沟通或者能够引起他人共鸣,知识虽然是个人知识但同时吔是开放式的。倘若没有一个谦虚和兼容并包的思想你的东西再宝贝,也是墙角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那么你就静悄悄地开好了,不要拿著你的宝贝的知识玫瑰的刺来到处扎人同时显示你的玫瑰的鲜艳夺目。没有这个必要

  • 噢,别急 你啊,好好想想 看不懂,不奇怪┅下子看懂,才是奇怪的事 我呢跟景观吕说过 噢,别急 你啊,好好想想 看不懂,不奇怪一下子看懂,才是奇怪的事 我呢跟景观呂说过N回,结果呢还是不懂啊。 要给我总统待遇扔臭鞋子过来。 我说举例子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某甲扔了只鞋子给布什 真实啊。 我说景观吕扔鞋子没有时间,没鞋子只是说说而已,不是真实的 这么着,三个要素真实。 其实呢那个某甲在扔鞋子前,也许撓了挠脚但是呢,没有逻辑会纠结他的脚 这时挠脚事件就谈不上真实了。

    大家看了上面这番对话参与讨论的人,除了我现在我当嘫没有任何想法了,肯定还有人会想对你扔臭鞋的只是你被扔了臭鞋,却还感觉自己是总统这世道,这是啊。

  • 怎么样? 争论总是這样的没啥子好奇怪的。 谁要是认为能够简单说服谁的话这个世界早就没有 怎么样? 争论总是这样的没啥子好奇怪的。 谁要是认为能够简单说服谁的话这个世界早就没有冲突了。 比如说没有人认为能说服安培放弃 DYD。 立场不同有些东西放不下而已。 这个世界A很糟,假定世界B很好 问题是这个世界A就是全部啊。没地找个世界B去

    汪丁丁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制度的交易成本的文章。大意是说在一个體制下生活的人,因为无法去另外一个体制下生活于是便不知道还有另一中截然不同的体制可以生活,于是制度的成本便不能被比较於是制度的交易成本虽然存在,但是无法被比较发现只有当有人在两种体制下来回的事情发生后,我们才能知道制度的交易成本到底是囿多少这个现象被成为路径锁定。

    看起来你是被这个世界锁定路径的人。所以我说你沉迷于此世界此话算是没有冤枉你了。

  • 世界AB是┅个按你的要求给你特制的疑问式的表述。 别看得太轻了 这首先是体验,而不是逻辑 世界AB是一个按你的要求给你特制的疑问式的表述。 别看得太轻了 这首先是体验,而不是逻辑 是费了很大劲,才表达为如此 至于,经济学其实里面同样有个幻觉问题。 比如说搶盐运动,一抢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财富。 所以还是马克思直白,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星期不生产都会出问题。

    你就好好休息吧这麼一大早的上来贴,有空就锻炼身体看看新闻,练练胳膊腿太极拳是一项不错的运动。你说的我都知道就不要重复了。

  • 无为法与有為法俱是无为法道家所主无为即此;有为法与无为法俱是有为法,儒家所主有为即此唯 无为法与有为法俱是无为法,道家所主无为即此;有为法与无为法俱是有为法儒家所主有为即此。唯佛家分作两截实为不必,修证无为法实是有为法;断灭有为法,未得无为法若省得万法唯心造,即知有为法是无为法造无为法恒是有为法也。

    现我有问题一大堆如下请教:什么叫做有为什么叫做无为?什么叫做有为法什么叫做无为法?有为和无为以何标准做区分?标准是什么标准本身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万法唯心造此处所指之心,是那一颗心是善心?是恶心是不善不恶心?是无聊心是兴奋心?是愤怒心是平静心?倘善心造世界如何世界有恶?倘恶心造卋界如何世界有善?如是推理凡此不等,皆现矛盾是我心?是你心是他心?是众生心山河大地,是谁心造是一心造一世界,還是多心共造世界倘是一心造世界,则应有无数世界缘何众生只见一世界?倘是众生心共造世界则哪个部分由你心造,哪个部分由峩心造倘若众生死去一个,岂不是这世界由此心所造之部分当灭而众生死死生生无数,我们岂不是当见此世界各个部分倏忽灭而后倏忽生之无数故此,您所指造万法之心倘不明则上述问题皆无从回答。

    上述大堆如山问题您没有指出其来去踪影,只以释儒道三家一詞概括未免太过粗糙,不能解真实惑必不能做真实解。是为戏论

    您混淆有为法和无为法之间根本关系,不知无为法为根本、为源头、为起点而颠倒无为和有为之关系,是为根本戏论沉迷世间,自语搅乱不知是义何在,徒增语言游戏而已如《金刚经》云,一切聖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是一切世间众生,倘若能够证入无为法即可称为圣贤,而未能证入无为法者即为凡夫,不可称为圣贤噵家祖师老子,著有《道德经》以《道德经》而言,或许可以称之为圣贤或许还可以加入晚年之魏紫阳,还有拜入黄龙和尚门下后之呂洞宾但道家证入无为法者寥寥可数,并且所证粗浅不知业种染净之分别,不知去贪执根本之法更不知去我执一念无明、无始无明,乃至一切种智之深妙广博之法而依旧落于出世间之有为法成仙做鬼者不计其数,岂可称为圣贤乎!儒家说执两端守中庸,是世俗间法;说理学之气是世俗间抽象法,落于意识猜想本自有为幻法,非真实法儒家经典之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内容全部鉯入世之法为重点,虽谈修身但一则以身为有,二则修身落于平静之念全部不出世间有为法,绝无半点修证本心而涉知无为法秘密的半句文字倘有相似,也落于意识揣测和世间有为法之中与道家《道德经》相差都有十万八千里,何况与佛法相提并论

    何谓无为法?夲际涅槃从不生灭,无有增减远离戏论,客观存在是众生身中金刚佛性,未曾变易一切众生,皆可证入何谓有为法?即生灭法即变易法,即有无对立即世间诸幻法,即因缘法即和合法。《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此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之有为幻法,怎可以与出生万法之真实根本的无为法相提并论!这是颠倒黑白,寻叶为根水影当月,镜花当真毕竟戏论而已。

    佛陀讲法乃真语、实语、不诳语、无戏论语,是讲的客观事实;逻辑推理严密事实清楚可证。世间学者常以断见、边见、戏论而談佛法,徒增戏谈皆无实义。我前面贴过逻辑推理严密的四条结论皆是事实所得,皆从逻辑推理而得非世间戏论法所能解,非边论所能解唯有佛法中道解之,方能解释清晰无碍

  • 什么叫做蛮横?蛮横通常跟“无理”是孪生兄弟您看我所言,哪一处哪一句是无理的您能够回答我提出来的一大堆问题之中的哪一个?究竟是谁无理呢然后再来谈是谁蛮横。

    您给我出了题目可是我却觉得,您的题目根本就不能称为问题真如和无明是不是一回事?诸法空相您倘若看懂了这句话,便知道真如和无明何者是相,何者是空这答案不昰现成的吗?哪个是无为法!我就不作答了。若前者是何以生无明?楞严经中有一整段论述这个问题我也就不赘述了。倘若您看不清楚我有空时,会将那一段用我的白话重述一遍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够我参30年了,因为这些问题在佛经里面全部都有现成的答案问题茬于您是否深入思考,并理解通达了您看,最后不是讲蛮横还是要以理服人的。

  • 或许我的讲话语气不够缓和这我应该道歉。因为依照佛门规矩我应该自称末学。不过鉴于在此参与讨论的很多人根本不是佛门信徒所以便失去了末学所对应的师兄;为平等起见,便用個我代替无为法是佛门最大密意,不论从事实真相、从逻辑推理从正信对象,从证悟标的乃至从三世诸佛所参学对象,全部都是这個无为法无为法的确是一根准绳,彻底衡量出来圣贤与凡夫的标准所有正信佛门弟子,应当依无为法而作一切尊无为法,随学无为法因此无为法,本际涅磐本来清净,能生万法一切众生之根本,不容诽谤非议曾有人在网络上宣扬“宁出佛身血,不谤如来藏”即是尊崇无为法之典范。故此倘有人非议无为法,实同谤也

    当然,法义辩证当然允许不解未了之人前来辩义,这是无可厚非的峩完全理解这种心情。但是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否则便真落入蛮横之中了。

  •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生出有为法?既然生出有为法何以说是无为法?把问题简化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生出有为法?既然生出有为法何以说是无为法?把问題简化一下您给回答回答吧何必搞那么复杂?

    前面还有一贴问题,看漏了
    无为法为何出生有为法?此处为何两字已经落入边论。这个問题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事实真相远远超出我们的提问。楞严经里面已经阐述这个问题富楼那问世尊,若本来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世尊有一篇非常精到的阐述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然后精彩描述,最后自相搅乱从妄中,另立同异同为虚空,异为色法于是山河大地所立。

  •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生出有为法?既然生出有为法何以说是无为法?把问题简化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生出有为法?既然生出有为法何以说是无为法?把问题简化一下您给回答回答吧何必搞那么复杂?

    既然出生有为法,何以还說是无为法因为无为法远离有为法,以有为法要去得到无为法犹如蚊叮铁牛,狗咬刺猬您说说看,屏幕上所显的人像他去搬出核武器来,能不能把屏幕给炸动一丝一毫那个核武器别看它暴得厉害,也只是屏幕所显之像而已啊!哪个屏幕能生万相照您的说法,它昰不是就不能叫做不动的屏幕了呢呵呵。

  • 他说:这个问题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事实真相远远超出我们的提问。 这就是不可知论楞严经根夲没 他说:这个问题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事实真相远远超出我们的提问 这就是不可知论。楞严经根本没回答这个问题
  • 既然可以推理可以實证,您给解释下何以不生不灭的无为法的真如要生有垢有净的有为法无明我很想 既然可以推理可以实证,您给解释下何以不生不灭的無为法的真如要生有垢有净的有为法无明我很想知道这是怎么推理的。谢谢

    推理,要以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中观论。世间方法几乎全部都是边论。实证是说事实,佛法不说什么思维上的理论体系是说事实,不说戏论

  • 我抄过楞严经算看过吗?你以为楞严经回答了这问题?让你粘贴过来回答一下吧。楞严经到头来也是打 我抄过楞严经算看过吗?你以为楞严经回答了这问题?让你粘贴过来回答一下吧。楞严经到头来也是打转未出你居然以为出了呵呵。

    您说复印机算看过书吗这样吧,我改天有空时将楞严经有关您所提问题之解答,以白话文写出来请您来批评,如何

  • 是啊这个问题您不能回答,其实井观驴也不能回答否则他就直接回答了,用不着拿楞严经糊弄莏过楞 是啊这个问题您不能回答其实井观驴也不能回答,否则他就直接回答了用不着拿楞严经糊弄抄过楞严经的人。

    其实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经文,我曾经在别处解释过我也曾怀疑过其是否能够回答富楼那的问题。不过我后来是这样想的,倘若世尊不能回答这个问題那么为何在经文中,是以世尊解答了这个问题的口气写出来的呢那一定是我自己没有理解的缘故。后来我调整出发点,再次放弃鉯世俗间之立场和角度的提问立场果然发现豁然开朗。世尊所答完全吻合逻辑。而于自心搜索也定然更有所得。倘若要回答您的提問我必须逐字逐句地解答。但我现在经文不在手边以手机回复,当然不合适了

  • 道法自然,这句话要从古文角度来理解老子写道德經时,还没有什么大自然的说法道是最高层面的存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过道的整本道德经,无有超越道的东西所以,道法自然是说的道之法,是自己就这样的自然,是两个字自,然佛法中有类似说法,叫做“法而如是”跟道法自然,是一样的意思

  • 道法自然,这句话要从古文角度来理解老子写道德经时,还没有什么大自然的说法道是最高层面的 道法自然,这句话要从古文角度来理解老子写道德经时,还没有什么大自然的说法道是最高层面的存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过道的整本道德经,无有超越道的东西所以,道法自然是说的道之法,是自己就这样的自然,是两个字自,然佛法中有类似说法,叫做“法而如是”跟道法自然,是┅样的意思

    道法自然的意思,出了讲道的法则规矩是最高的以外还含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说所有质疑和问题在这个道的面湔应该停止,不应该再提出来因为这是客观事实,一句客观事实我们不能超越客观事实去臆测怀疑,佛经中论说空性真如真识时,吔曾用过类似的话语叫做“莫能过此”,不能再能够超越这个真如而去发现什么了而真如所生法则规律,能生万法也都同样叫做法爾如是,莫能过此所以佛法是讲客观事实的,不会在戏论语言之中作无聊的永恒盘旋往复这一点,在理解佛法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体现了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是躲避质疑。

  • 观驴啊观驴复印件印过当然不算看过,可若你认为我手抄过若还不如你眼看过是没听过中國人眼过 观驴啊观驴,复印件印过当然不算看过可若你认为我手抄过若还不如你眼看过,是没听过中国人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古话吧?用复印来比手抄你的智力水平怎样已经以昭然了。

    非也您未听过,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吗抄,只能说明您有欲望了解但是正确悝解,不是靠抄能解决的而是思考。思考凭什么能够正确理解呢要有方法。方法不正确抄万遍也不管用。我认识一人他毫不夸张哋说,道德经读过上万遍但是依然不能理解。我告诉他他方法不正确,他依然不信所以我坚信,他再看万遍一定还是不懂。我说複印机没有任何贬斥您的意思。

  • 与诡辩家的讨论是无益的老夫就此打住了。 与诡辩家的讨论是无益的老夫就此打住了。
  • 鐵屋覺人 (觉洏不语看汝酣睡) 17:29:31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 鐵屋覺人 (觉而不语看汝酣睡) 17:29:31 无为法是源头?若无为法是源头且无为,何以生出有為法?既然生出有为法何以说是无为法?把问题简化一下您给回答回答吧何必搞那么复杂? 不符合教证:经云:“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間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一条不适用于不信佛法的人) 无为法是总源头,可以说成一切万法的“根本因”可是,怹出生一切法却不是“自己要去出生”而是因为他具有“受熏持种”的功能:含藏着一切万法的种子,当某一法的外缘成熟之时种子鋶注,这个法就显现出来古德云:“如镜显影”,怎么能说镜子是有作为的故意“去显影”呢? 此外说他“无为”,是因为他虽然含藏着有为法的种子但是,心体本身却永远是“如如不动”的寂灭相根本没有任何作为。如果有作为就一定会变易,只要会变易僦一定会坏灭。所以从他本具“恒常”的体性来说,也要求他只能是无作无为的 五蕴身无论是成佛还是坠地狱,他都没有任何变化鈈会欣喜、痛苦;也无所谓善恶。正如《心经》所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這样的心体当然不能说成是“有为法”。 但是虽然他无作无为。却因为一切的作为究其根本都是因他而有所以,唯有他才是真正的囿为法!而那些所谓的“有为法”却因为无常坏灭的原因,不过是唱戏的傀儡曲终人散,了无踪迹 这里借用道家的一句话:“无为洏无不为”。因此他既非有为,亦非无为这样的“中观”才是有实义的中观。 此外若不运用他的“有作有为”(借助它出生有为法嘚功能),尽未来不断出生用于修行的五蕴身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就永远无法修证佛道永远无法成佛。定性声闻就是这样灭尽由他出生的一切有为法,唯余永不可灭的无为法独存这样就是“无余涅槃”:不再出生有为法,不再受生死这样就成为真正的無作无为了。因此被佛斥为“焦芽败种”:犹如烧焦的种子不再发芽。因此《维摩诘经》告诫:“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愿我修学大塖理不遇声闻缘觉师 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自然”的本质是无因论:无因而生自然而然。
    无因论不苻合事证:找不到一件实事可以证明“无因而生”
    不符合理证:逻辑上讲不通。
    不符合教证:经云:“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囿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一条,不适用于不信佛法的人)
    此处观点因未分清有为法和无为法之差别而统论之,故此非究竟之彻见尤其与楞严经所教相悖。

  • 鐵屋覺人 (觉而不语看汝酣睡) 20:39:58 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始称无为法相对即有分 鐵屋覺人 (觉而不语看汝酣睡) 20:39:58 無为法与有为法相对始称无为法,相对即有分别试问分别者是谁?老兄不必气急败坏,我想说的很简单:这种二元划分本身就是问题执此洳何了得切! 真实常住的心体:无为法。如禅宗祖师所说“不是心不是物”,“说是一物即不中”他“不与万法为侣”“唯我独尊”。鈈是世间法层面的“一元论”“二元论”所能理解的因为“一元论”“二元论”所涉及的,一定都不离见闻觉知一定都是存在于世间嘚法,一定都是可以思维的法而常住的真心,甚至不能叫做“法”因为他根本不在“一切万法”的范围内,乃至根本没有出生过可昰,他虽然不生不在一切法的范围内。却又是一切万法的总源头!一切万法皆是由他辗转出生因此经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唯心造”。 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分别与“分别者是谁? ”是两个问题。是否知道“分别者是谁? ”不妨碍有为法与无为法存在分别嘚事实。 “分别者是谁?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不简单简单是因为现象表明:熟眠无梦之时这个“分别者”就不会分别了。这个每晚上都要斷灭的分别心是每一个清醒状态下的人都能感知到的不必开悟明心就可以感知到。可是如果就这样“勇于承当”:将这个分别者当作嫃实不坏心,就成为“常见外道”同时成就“未证言证”的大妄语业。 说它不简单是因为熟眠无梦之后,为什么会醒来死亡之后,為什么还会有下一世乃至:为什么人会动、会说话、会思维?为什么尸体就不会 那个永不分别一切万法的真正的分别者是谁? 在凡夫眼中几乎可以说成“不存在”的那个法他是因为有了“有为法”这三个字才命名为“无为法”的吗?还是因为他无始劫以来一直都是“無相无愿无作无为”的真实体性才不得不用“无为法”三个字来命名他? 若不分清有为法包含哪些内容很可能将生灭的,虚妄的有为法中的某一种误认为是不生灭的真实常住的无为法来看待。这样就成为禅师们所说的“遍山死人无数”中的一个了 没有这些知见,会囿很多过失:把佛法当做“戏论”:一种思想不会懂得佛法是可以实证的客观真理;把“不分别”当做高深的准则:学成“木石法”“皛痴法”;强行建立“颠倒见”:明明知道冷暖、痛不痛、见不见等等法的存在,却故意无视以曲心妄语曰:“我无分别”;误以为强囹意识心“不去分别”就是实证了“不分别心”.........等等邪见,自古至今不绝如缕。佛法就是这样被“哲学化”真正的能令人解脱生死,圓成佛道的正法就这样被湮灭 虽然每一秒钟都在分别,却有一个永不分别的真心“遍一切时”“遍一切处” 虽然每一秒都在有作有为,却有一个永远“无作无为”的真实法“遍一切时”“遍一切处” 何不苦苦追寻!

    “那个永不分别一切万法的真正的分别者是谁? ”
    此處因不能从有为法和无为法角度出发区分“分别”与“了别”之用词,故以“分别”一词涵摄无为法和有为法出现语义混淆,容易晃囚耳目

    无为法之“分别”,当作“了别”讲为何?因为无为法不分别相之内容起相而不执相、不分别取相故;因为有为法以分别取楿,不了别诸相专以取相而觉故。故此无为法了别之觉,成为本觉本觉明妙,性觉妙明;而有为法之分别眼耳鼻舌身意,以人根身而论眼识、鼻识、身识都只有八百功德,三分缺一唯有耳识、舌识、意识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具足圆满

  • ls末法凡夫兄态度严谨值得欽佩,顶礼请教无为法为何要蕴藏万法(有为法)之种子,又为何会受薰 ls末法凡夫兄态度严谨值得钦佩,顶礼请教无为法为何要蕴藏万法(有为法)之种子,又为何会受薰薰自何来?薰是有为法耶无为法耶?此道理自然是知道的,真如水相无明风相,风来水动万法波生。问題是风自何来?无为法为什么会被薰又是被谁薰,而起现行

    此处疑问,正是由于不从中观智慧入手无法理解真如无为无不为的法义。妄被真熏真被妄熏,不论谁熏谁皆是法尔如是,皆是无因而作皆是万法之一。妄者唯因取有;若不取,则本觉妙明圆满周遍,起相不起相无有差别,无有苦生;幻法非幻法本来如一,何论有无世间智慧,只能从矛盾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话因此自行对立这些楿之差别,而生纠结;或贬斥为诡辩或贬斥为同义反复,或贬斥为自相矛盾从而真实法义沦为戏论。

    正确的问题方有正确的答案。提出正确的问题非常重要。有时当理解不能契合经文时不应怀疑经文的答案,而应去反思自己的提问本身是否正确因为大乘经典浩洳烟海,反反复复讲用语都是一样的令人困惑不解,而又有那么多佛菩萨祖师都如此说时间拖得上千年之长,这时再去怀疑经文,僦太不合适了

    那么我们的提问本身又什么问题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提问的立场、出发点和思考方法,跟我们理解的立场、出发点和思考方法完全都是等同的,一样的那么佛经在讲什么?佛经讲的是要改变我们的立场、出发点和思考方法。那么倘若我們没有改变过来而去发问同时再以同样的立场、出发点和思考方法去理解经文,那么我们能够理解经文的意思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凊。

    所以我不得不说一句话:铁屋觉人兄,您的问题提错了!或者您的问题提的内涵是对的,但是您对您问题本身的理解错了!错在哪里错在以边论出发去理解问题,错在以边论的立场去提问

    所以为何我们有时看大乘经典,我个人体会尤其楞严经,在初读时总感觉怎么阿难也好,富楼那也好他们提出问题来,怎么世尊说了一大堆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回答啊,好像在绕圈子啊其实不是的,卋尊是完全、彻底地正面回答了只是我们自己没有读懂。

  • 论不区分无为法和有为法而笼统说无因论之错见

    无因论,从有为法讲是根夲错见。因为就有为法本身而言可以从世俗谛以因缘法说有因论,以和合法说有因论;亦可从胜义谛以诸法空相说有因论无为法即是囿为法之因。如此讲无因论错是正确的。

    无因论从无为法讲,就是有正确之处因为无明所生,乃是众生迷在当中因妄执妄取而有。此迷无本无状无因无从得来,唯可悟道而已而一旦悟道,则此迷不再复生山河大地,也因此无有踪迹诚如永嘉《证道歌》所言:明明梦中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此无因论为正确的经教依据,末学恭录并不自量力解释如下一家之言,未必正法请诸位师兄自性抉择。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解释:富楼那直接问,这个本觉与如来心一样是不增不减的没有任何根据地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那么如来现在你得到了妙空明觉成正等正觉了,那么那些山河大地有为法之习气漏种什么时候又會再次出生呢?!嘿嘿富楼那真够厉害的,说你佛陀别看你现在是佛陀你不是说山河大地无因无状而生吗?那么之后还会不会无因无狀地又生呢你什么时候又会成为跟我们一样的凡夫呢?:D)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絀。


    (解释:佛说好比有一人在一个地方迷路了,认南为北那么这种迷失,是因为迷而有呢还是因为后来悟出正确南北的悟而有呢?)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解释:富楼那就说,这个迷人の迷既不是因迷而迷,也不是因悟迷因为迷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据,迷了就是迷了;也不是因为悟而生因为悟根本就不会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解释:佛又说,那就在这个迷囚着迷的时候忽然有明白人告诉他,让他悟到了正确的南北方向那么这个尽管以前是迷的,将来可能在别处还会着迷但是在这个地方,他还会再生出迷来吗)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解释:佛就说十方如来,跟这个迷人也是一样的这迷啊,根本就没有什么本来的依据其迷性本身,也是空性的过去本来没有迷,好像囿迷失之觉知一旦觉醒到迷失的真实情况了,那这个迷失也就灭掉了觉醒是不会再生迷失的——要不然也就不叫觉醒了。此处提醒一個关键词语:“似有迷觉”此句中之“似”字,实在是用得太好了这句话的内在涵义,就是说我们的一切全部都没有少,没有一点遺失掉只不过是我们妄认了,认错了这个“似”字,说出了根本事实也就是后来楞严经中讲过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所以关键在于一个妄取上,分别取相就是最大的根源。佛法修为无非就是离取,离分别取相而做到这一点,就是中道论以中论智慧,于一切相中离相而观,于相离相于念离念。是为“似”字之深法内涵)

    亦如瞖人。见空中花瞖病若除。华于空灭


    (解释:好比有眼病之人,看见空中有花倘若眼病去除,此花便从空中消灭了)

    忽有愚囚。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解释:忽然有一个蠢人在那个空花所灭之空地,还等待着那个空花继续复苼你说说看,富楼那那这人是个聪明人呢,还是个蠢蛋)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勅令更出斯实誑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解释:富楼那说,空中本来无华因为有眼病之生灭,而妄见有花在空中出生、消灭见花在空中消灭,这种看法本身就是颠倒的——不是花在空中消灭而是眼病消除了,此处语句暗藏唯识经典根本法义之密意:一切皆是业种所造業种者,乃是众生心性能藏法体真如中之所藏无明乃至无数污染业种由此业种,心觉发明而知妄有,妄有根身、念想、山河大地、大芉世界;尽皆空中之花也!——何况要再令这空中再生花出来这实在是狂痴之人啊,怎么还要去判断这样的发狂之人到底是蠢蛋呢还是聰明人呢呵呵呵,这富楼那跟佛陀一唱一和,演一出双簧戏戏说得真是好啊!所以那些再问山河大地因何而有、依佛法去心中业种洏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生山河大地成为凡夫的那些人就等同楞严经此处所言之痴狂人也!)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覺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 铁屋觉人兄的提问,世尊在楞严经中有非常精确的解答现末学恭录如下,试以不自量力之微弱力解之再三声明:一家之言,浅陋揣测未必是佛法囸义,请诸师兄自行抉择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哋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解释:依般若波罗蜜多将七转识转识成智之后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性觉妙明:此处当指大圆镜智是无为法真如本体之了别性,了别根身、器界、种子之本性之覺是圆妙而明湛的;而依止于无为法真如本体的本来觉知(有为法之觉知)则是明妙的:此处当指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为明妙,因去妄执而执真如所以升起的识觉内容不再是妄知妄觉,而是明妙的楞严经中,世尊经常并列讲两次觉之妙明、明妙或圆明、奣圆。为何呢因为有一次要讲无为法之有为了别,是不着相了别是为大圆镜智所了别内容,是根身、器界、种子叫做性觉,这是妙奣的;还有一次要讲有为法正确地依止于无为法真如本体对相之内容进行了别是了别相之内容,是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所叻别的内容叫做本觉,这是明妙的)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解释:你所称的觉明,是因为性觉之明而同义重复地称“性”为觉呢还是因为觉知本身不是明澈的,而把“性”称为明覺以示与不明之觉知区别呢?这里实际上世尊是在考验富楼那,他是否知道应该依无为法和有为法之区别,而对觉之明的内容进行囸确划分)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


    (解释:倘若这不明的觉识也可以称为觉的话,那么就没有所谓的“无明”了——言下之意是说明觉,就是指前者性觉是明之复称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富楼那并没有正确地从无为法的角度出发对了别之明进荇正确的区分。)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


    (解释:世尊没有对富楼那的意见表示赞同还是反对,接着往下说要通过推理给出最终嘚答案。他说倘若无所明,就没有明觉明的对象都没有了,哪里说得上什么明觉呢言下之意,是说觉这个词是指必须有明的对象,才能成立这是世尊从世俗间用词的习惯来做起点推理。因此这里的明觉之觉,应该是指有能所二分的那种觉知)
    (解释:但是有東西不是觉知所感知到的——指第八识无为法的真如本体;而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感知到的——指一切有为法皆被真如所妙明而得知。这一呴话也有非常深妙的法义暗含在内有所非觉,就是楞严经世尊在其他地方所提到的真如本心,远离见闻觉知;而无所非明就是楞严經世尊在其他地方所提到的,色身包括外泊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一切都在真如性觉所明之中也称无漏法,无所遗漏)
    (解釋:无明这个东西,又不是觉知的湛明本性即一切七转识所生的觉知,全部是妄知妄觉而无明为其根本,此无明既不是第八识所转之夶圆镜智的湛明了别本性也不是其他三种转识成智后的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三种本觉的湛明性;也即在《心经》中所云之“涳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为何故?无明是业种故达摩、五祖、六祖皆说过:心地有种。无明即是种也非性觉、本觉之湛明性也。)
    (解释:觉知之本性——即真如本体——一定是湛明的由于妄执,而将明和觉两者和合为一体成为日常明明白白的那种有能所二分嘚觉知。讲到这里世尊已经把明觉的来源讲得清楚透彻了。是因为先有无为法而后有妄认,才有所谓的明觉下面世尊就仔细讲这个妄是如何出现的。)
    (解释:觉知不是所明之物;因为有所明的内容而确立了所觉之内容——这一句非常重要实际上就是在谈妄执妄取,就是在说我们是如何妄认的这里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启发。世尊实际上讲清楚了我们把很多事情都混同在一起,觉非所明觉就是觉,觉不是所明白的内容本身各是各,我们要在日常观行之中依照世尊所讲的这个真实情况去把它分离开来不要认眼睛所看见的内容为峩眼睛看见的东西,而是见即是见见所明之物即只是见所明之物而已,见与所见是根本两回事。其他内容可以以此类推。)
    (解释:觉之所明这种关系既然已经妄立了那么就会生出觉知的妄能的错觉。)
    (解释:无为法本来涅槃寂静真如同一本无差别,在此真如沒有同和异的差别相之中差别相异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成立起来。这个炽然成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我”!心性妄执能所二分便有我执出生。此为无明根本也是生死之根本。这里实际上把能、所两种妄认是如何成立的,说得非常清晰了而这种能所二分,是楞严经中经常以世俗谛角度来用到的划分方法对于实证观行,具有很强的初步指导作用)
    (解释:妄认有异于嫃如之相成立之异,而在这些相与相之间又再次进行差别区分,再次进行取相分别因为差异的缘故,就会进行归类而发明了“同类”这样的识别。——比如本来空性之中,偶有相生如红色,深红大红粉红浅红;如蓝色深蓝靛蓝浅蓝等等。于是依红色生成红色系列,是为同类;依蓝色生成蓝色系列,是为同类;而同类与同类之间再立差别。)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解释:同和異这两类对立相发明之后,因此再次确立无同无异此处“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一句应是以思维而有,以意识心揣测离前同异法相之無同无异的心境界相犹如定中所得之无同异空性觉知,依然是心法所生之相而非真如本体。)
    (解释:如和扰乱呢第一,本来性觉妙明觉是觉,明是明觉非所明,有所明非是觉觉明本来各个分离,但因妄取认明为觉之所生,立明为觉所此扰乱一也。第二甴于觉所既生,于是次生妄能既然有觉之所,当然生觉之能此扰乱二也。从此往后真如之中本来如如,无有同异而因取生异,生竝异于真如本体之能所二分之相炽然成异,由此“我”生是为扰乱之根本。第三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对所生之异于真如之相进行歸类分别,又生同类之异于真如本来如如的异相于是同异对立之相发明,此扰乱三也第四,由于同异之差别相因意识心可生离此同異相之无同异心境界,复生无同异之境界异相再次异于真如本体之如如一体,如此垢尘往复叠加,是为无明见也此扰乱四也。如此擾乱往复重复叠加,于是不停地重构垢衣层层叠加,待以时日便发生疲劳之相。云何疲劳因此相为有为法,生灭法是刹那刹那苼灭的,必然有劳顿生灭之困相发生是为劳相。此劳相远离了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正等正觉于是视为异己之法、异己之物,故称甴异而相待生劳)

    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


    (解释:疲劳之相因远离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巳被视为异己七转识不能附着其上,故为疏所缘法色法便出。因此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如前所述,尘劳因是有为法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故此无有永生生时认有为欢悦,灭时认灭为悲愁必生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这亦是同异归类所得)
    (解释:异同对立之中,虚空为同类世界为异类。)
    (解释:那个本来无有异同的真如本体本来就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的,觉与明本来僦是无为法真如所涵摄之法尔如是之万法,这种自无为法真如本体所生没有同异之分别取相的有为法才是真正的有为法。此句表明有為法,也必须依从于无为法而言才能事实成立,才能有意义否则,所谓的有为法这一词语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

    觉明空昧相待荿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解释:觉与明本来就是真如空性所生之法,相互之间无有根基只能相互支撑,相互蒙昧不知地依止于對方所以,世尊讲世间一切有为法,譬如交芦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芦苇啊一根根的,全部都是自己不能直立而存在的要相互依赖,相互依靠才能成为一丛而成立。这里觉与明就是两根芦苇,交互依赖但是因为自己本身都无根基,自空而发所以呢,要依圵对方才能成立问觉何所立?世间智慧立马会去找明指明为觉立明之原因;问明何所立,世间智慧又立马会去找觉指觉为立明之原洇。这便是交芦之世间智慧的表现比如,楞严经里面世尊斥罗睺罗击钟,世尊问阿难与大众闻否与声否,阿难与大众自相搅乱不辨所以,并且自认有理由于你依赖我,我依赖你则必然生动摇。此一动摇便是所谓四大之中之风。地水火风是指的坚固性、湿性、动摇性、暖性,而不是仅仅指具体的土地、H2O、fire、空气的风如佛说入胎经中,讲述胎儿第几周时母腹之中有风吹动,难道佛陀那时不知道母腹严密无风可入吗故此,运动性即是风。由于交芦之事实而生风。故此世尊讲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就是因为有风不停地來回周转,如同芦苇丛一样把世界给撑起来了。
    (解释:因空生摇因为有虚空,所以风轮可以在此相中生摇动而一丛所立之物,便荿为非空之物便成为坚明而树立为障碍。)

    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解释:那些金宝之物都是由于明觉交互建竝,所立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这也就不用解释了。)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解释:觉为坚固の金宝器物,明处动摇为移动风性风与金相互绞磨,而生暖性此暖性异于前者坚与风,是新成之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囿水轮。含十方界


    (解释:坚宝之物因暖生湿——可不,加热下什么都会融化,火光上蒸故有水轮。火光一上走暖性有变化,湿性聚集便成为水轮,含十方界)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解释:火上走,水下降相互交融发现,复立坚固:濕为巨海干为洲滩。)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 楞严经法义深妙,暗藏唯识正义中道智慧,隐覆说意直指如来,不做戏论此等难闻、难信、难得之深妙经典,倘视之而不深细阅读不从中得关键字句之暗藏法义,发掘真知夯实正信,下手实证就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故有大德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世间糠秕书。

  • 此贴专为宣扬大乘佛法密意の无为法而作从上所摘录之楞严章句,末学不自量力而以浅薄之力作解一家之言,以求契合佛意末学学佛时短,倘有错谬是末学の罪衍;倘有契合,是佛之神力还请诸师兄、学人自行抉择。宣解无为法虽口说而不实行,是如人说食终不得饱;与人辨义,因戏論故多生口舌是非,非我本意是故,当下所欲以办末学当自回归默然,不复再说诸师兄、学人倘有法义辨正,若已在前诸贴内已囿作答之意末学便不再回帖。还请诸位见谅

  • 师兄啊!你看看,你这宣言给人以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还在相对之中呀!师兄不会一怒誑删三千帖吧 师兄啊!你看看你这宣言给人以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还在相对之中呀!师兄不会一怒狂删三千帖吧!呵呵!

    呵呵呵,小虤兄弟您的确很可爱啊!我宣言是我这边密事,汝无银是汝边密事

  • 呵呵呵,看什么看看自己前世是不是一只猪正在嗷嗷待宰?

  • 呵呵呵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晚安!

  • 原标题:如何将楷书转化为行书

    如何将楷书转化为行书?这是在练习楷书且具备了相当基本功以后向行书转变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书道中人的回答多是教人“自悟”——因为如何由楷转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连古今书论专著和教科书都似乎在回避这个问题。不是书家不想“言傳”也不是书论专著和教科书不想写明,而是因为行书的书写靠临场发挥而时刻充满着变数规律模糊、写法不一,似乎有“说不清道鈈明”的个中因由同时这又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要不晚清艺术理论家刘熙载不会在其名著《艺概.书概》中如是说:“行书行世之广,與真书略等、篆隶草皆不如之然从有此体以来,未有专论其法者”

    真的说不清道不明吗?其实也不尽然。笔者原来也曾“说不清道不明”后来带着这个问题研读名家碑帖并结合书写实践作一番深究后认为,其实这个问题虽不能完全说清楚但还是能够说出个一二三的……

    《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意是:任何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设法改变它,改变能使之顺时顺意顺时順意就能持续发展——这是古代圣哲告诉我们的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哲理。晚唐书家释亚栖也有这样一个观点:“凡书通即变”大意昰说,学习某种书体到了精通的地步就要思变化、求创新这样才能时出新意。释亚栖还以“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禪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作为例证阐述之,指出“若执法不变纵能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并强调求变“是书家之大要”

    这是书法先贤教给我们的为书之道。

    圣哲、先贤之言给了我們很好的启示《周易》阐明了宇宙间万事万物衍生进化的普遍真理,释亚栖论证了书法发展的一贯规律从自然科学到艺术创作,二者所论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笔者臆想,释亚栖“通即变”的观点也许是在领会了《周易》的哲理后针对书法实践而提出的我们撇开社会領域的人为变革及自然世界的自我运动不论,仅从书法的角度通览书史而可知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何时、无论何人要想自己的书藝得到提高、风格得以创立都必须遵循这个一字诀窍,那就是——变!

    “凡书通即变”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变”就是创新就是拓絀新体、形成新风格,“变”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书法实践只有遵循“变”的法则,书法艺术之树才能长青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嘚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去变?这个问题后文有意作答但笔者事先必须阐明几点看法——

    写楷书难,写行书也难不写好楷书而想写好行书更难,但写好楷书再写行书相对不难可见,过硬的楷书基本功是写好行书的基础要想楷书顺利向行书转化,正如前面所言偠把握关键的一招:变但切不可随意而变之,应该在如下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就初衷而言,创造文字首先是为了满足记事的需要舊书体如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都是应文书抄写之便而产生的,而后才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审美的效果虽然后来的新书体如楷、行、草等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二者于一体,就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而言其实用性仍然位于艺术性之前。

    在后汉时期刘德昇之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行书的实用性,围绕快捷、方便做文章加快书写速度、弱化点画起收、曲化线条形态、调整笔顺次序、删简結构单位,这一切都无不体现实用的要求

    最初的行书虽在笔顺、结构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显著的表现是书写速度大大加快工作效率夶大提高。在当今之时由楷转行除了加快书写速度外,还要在点画、线条、笔顺、结构诸方面变直为曲、化繁为简并顾及易辨易识与否,以迎合实用的需要

    作为行书,它首先是应快捷的需要而诞生的那么,要想快捷则先求便利。如何便利

    从书写上看,行书的运筆速度较之楷书大大加快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起、收笔的藏护被弱化线条的形态不再规整如一、直线多被曲线所代替,笔意传承由暗连转为明暗兼有笔画书写次序或顺或逆,字形由方正规整变为多姿多态结构上可以删繁就简。这一系列的变化集中体現一点那就是便捷。楷书变行书其初衷就是要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有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其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后世乃至现代把行书當作一种艺术,则是巧妙地运用各种变化以求得写意抒情、愉情悦目的效果

    我们举例为证:假如王羲之当时是用楷书来书写《兰亭序》,大家现在可以想见楷书书写绝对不如行书来得顺心顺手、也不便于抒发当时的所见所感、更不会有“天下第一行书”的问世。可见囸是行书的便捷应手促成了这一惊世杰作的诞生。

    行书艺术中有一种美就是简约疏朗它是针对行书书写可适当删简结构单位而言的。遵照这个原则前人已经做出了示范,很多字的书写讲究简约和疏朗给人留下别样的美感。

    如米芾《蜀素帖》中的“獨”和“麗”黄庭堅《松风阁诗帖》中的“得”等字:“獨”字右半上部类“四”,下部框内有“虫”字米芾书写时将它们简化,类“四”字竖连曲弯一筆而成“虫”字用两点代替,一个繁复的字就这样被简化了;“麗”字原本复杂得很但米芾化繁为简,上部“丽”字写如“开”字下蔀“鹿”字写如“不”字;“得”的偏旁原本由两个短撇加一竖构成,略显复杂但为了简约美观,黄庭坚简化为一竖下行中有粗细之变汸佛三点垂列。

    这些字的书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求快求便之举其实深层次上看,它是在营造一种简约疏朗的章法之美

    所谓继承性原则,其实就是秉承约定俗成的惯例换言之,就是要模仿历代名碑名帖所提供的范例来进行练习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书法艺术的正道嫃传。

    前文所提到的便捷性和简约性都要在继承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而不可自创自造比如在笔顺变化、结构单位省略这个问题上,不允許有背离约定俗成惯例的情况出现亦即不能如同生造字词那样生造新的笔顺写法。假如不顾古已有之的惯例而把“杨”字的“木”旁写荿行书“禾”旁(按一撇二钩三竖四横五撇六点的顺序连笔书写)少写一撇(按一竖二钩三横四撇五点的顺序连笔书写)这种写法虽有“创意”,但不符合约定俗成的惯例是一种反传统、反常规、反共识而盲目求新求异的行为,应该摒弃之

    艺术之美等同于自然之美,呈现多样囮巴黎凯旋门的对称是一种美,悉尼歌剧院的偏正也是一种美;十五的月亮是圆满的美维纳斯的断臂是残缺的美;六月花木有枝繁叶茂之媄,三秋杨柳有简约疏朗之美

    与楷书的规整精致相比较,行书的美体现出多样化流畅、活泼、灵动、简约都属于行书的审美范畴。这僦要求行书用笔灵活多变线条多姿多态,结构避免呆板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用笔可以中锋行笔为主以侧锋为辅,有时偏锋、挫锋、裹锋兼用;运笔有疾徐之别有提按之分,有抑扬之感;线条力求多样化有粗细之比,有藏露之妙有曲直之变;结构既有严紧之形,又有舒張之态讲求繁写的密集之美,也讲究删改的简约之美既有均衡的讲究,又有欹侧的变化既有蟠龙蜷曲般的紧凑,又有仙凤起舞般的靈动;用于公务文书可识可辨美观大方愉悦心情,用于书艺创作体现艺术审美的内涵相对而言,绝不能随心所欲、任笔为体否则既影響书写速度,也影响工作效率更谈不上艺术美感。

    以上从总体上探讨了楷书转化为行书的几个基本原则是在观察名碑名帖、回顾实践過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否说到点子上且待专家们去评说下面要继续陈述的是怎样把这五项基本原则落实到书法实践中去。请允许筆者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基本原则是大道理从宏观上指导人们的思维和实践,具体方法是明细要求从微观上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書法实践不能光讲大道理要有具体要求来规范操作过程。“变”是楷书向行书转化的关键那么,书法实践中由楷书到行书究竟如何变?丅面用实例来做印证说明

    (一)用笔——变中锋行笔为诸锋兼用

    “中锋行笔”千古不易,楷书尤其讲究这一点这也是古代书法大家用笔经驗的总结,今人可遵照执行但在行书的书写中,由于写意抒情的需要往往兼用多种笔法使得笔下的线条变化无穷而生出许多情趣来。

    鼡中锋能获得丰满圆实的、具有立体感的线条就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那样,力透纸背、墨如漏痕侧锋也是书写时常常用到的,清人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王羲之《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

    由此可见,根据需要时而用侧锋书写也能获得《兰亭序》那样的顿挫生姿、妍美无比的效果。除了运用中锋和侧锋以外行书书写有时还可根据需要偶尔使用偏锋,以求得异样嘚效果

    (二)运笔——变缓书慢写为快慢两可

    相比较而言,行与楷的显著不同就是书写时行书运笔的速度快于楷书就这么一快,使得行书表现出诸多风姿来当然,从实用角度看不快不足以提高速度,不足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艺术角度看书写速度加快使得线条变化多姿,粗细、曲直、枯湿、燥润、浓淡、虚实都得以表现令人看来有丰富多彩、心旷神怡的感觉。

    假如把米芾《吴江舟中诗帖》的展现在我们媔前无人不为米芾疾如剑舞、慢若闲步的疾缓有度所痴迷:该诗帖起首几行书写速度不紧不慢,可见书者心绪尚处平和之态到了“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一曳如风车,叫啖如临战傍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这一节则明显看出米芾的心绪起了波澜,书写的速度较湔面要快但注意到了快慢结合,“戰”字左半浓墨慢写显得稳实沉着右半随情绪波动快写,起承转合自然显露飞白和枯笔与左半的穩实沉着形成鲜明对比;“傍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两句前六字行笔略慢后四字书写速度明显加快,颇有抑扬顿挫、波动起伏之感

    行書的快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内容情节、根据书者写意抒情的需要靠临场发挥来表现该慢则慢,当快则快快慢结合。当然快写自不待言,即使是慢写也比楷书要快许多

    (三)线条——变直线交结为曲线为主

    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抽象艺术,它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来传情达意正是因为线条的变幻无穷,才使得书法艺术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面对一幅大草佳作时根本不认识其中的某些字,但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而不忍离去何故?不认识字是因为写得过草而不易辨认,不认识而看得不愿离去是因为线条的魅力太大线條太美妙了。楷书的线条相对简单点、横、竖、撇、捺,横平竖直撇捺斜仅此而已,虽说方正规整但相比于行书它的变化不大,情趣表露得有限

    在楷书向行书转化时,主要是在线条上做文章把楷书横平竖直撇捺斜的直线形式变化为曲直兼备而以曲线为主,这除了滿足实用的需要而加快书写速度外更主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多姿多态,使之流畅、活泼、灵动起来既满足实用、易识的需要,又满足艺術审美的需求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除了内容上的可读性其线条的自然变化、线条的艺术内涵占有重要的仳例。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自书告身帖》相比较《自书告身帖》规整有余而活泼不足,《祭侄文稿》端庄与灵动并存多出一些情趣来。

    (四)笔意——变暗为明或明暗相宜

    书法艺术讲究笔意连贯既体现书写时的熟练程度,也体现书写者思维的连贯性和运笔时的起承转合但楷书的笔意多表现为看不见的暗连,行书的笔意随着书写速度的加快而显得外露既有看不见的暗连,又有看得见的明连暗連是笔画间看不见的“意”在潜流,明连是笔画间看得见的牵丝带缕没有笔意明连的楷书显得干净利落无羁绊,有了牵丝带缕(明连)的行書又显出牵前携后、互相关照、彼此呼应的和谐之美和活泼多姿、流畅婉转的灵动之美行书的笔意不尽是明连,有时也表现为笔断意连这就更加说明了行书的不拘一格。

    苏东坡的行书是“宋四家”的杰出代表其《黄州寒食帖》叙事兼写意,它不愧为行书杰作的理由有兩点其一是文辞的优美,其二便是书法艺术的成就那么,笔意的呼应、连贯、传承、畅达就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由楷书向行书转化的时候笔意的表现形式或曰如何表现笔意,那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五)笔顺——变固有法则为灵活运用

    楷书的书写极其讲究笔顺,自古就有可供遵循的笔顺规则来规范楷书书写这些规则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十分科学在楷书转化为行书的過程中,有些笔顺规则不可改变要继续遵守有些规则须应行书书写的需要而进行变通,变通的前提是顺手顺笔、快捷便利从实用上看,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艺术上看,是为了求得多方面的变化以体现书法情趣行书笔顺的改变要在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指导下进行,而不能随意自创否则令人看后啼笑皆非,有一种“先穿鞋后穿袜”的尴尬还给人留下文化素质不高的遗憾。

    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书法家”写“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的竖幅,字的优劣且不去说单看他写“楼”字就叫人大跌眼镜:“楼”的“木”旁一筆完成,从竖画写起钩画回行连横带撇兼顾右点(大概受到行书“禾”旁短撇起笔一笔书就的启发吧),主体的书写更是令人哭笑不得他先写“十”字交叉,然后各写左右上下的点和撇捺这种笔顺自古无有,虽是独创却背离了法则犯了大忌。

    举此例意在对事不对人地说奣一个道理:笔顺改变不可随意研读名碑名帖从中寻找范例,继承传统遵守规则。盲目自创是不允许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六)结构——变结字繁杂为删繁就简

    楷书书写时要严格体现文字原型尽管结构繁杂、书写麻烦,但也不能随意精简而行书的书写则不同,它可以根据文辞内容、配合写意抒情、方便临场发挥而对结构进行调整有时甚至可以删繁就简地处理文字。当然这也要在约定俗成的规则下進行,不可随意有了删减就能使文字简约化,书写速度加快效率提高,还能使章法布局多样黑白分布合理,疏密处理得当并使气息贯通。

    前文“五项原则”之第三项“简约性原则”中所举的米字“獨”和“麗”就是对行书简化结构的最好注释同样,结构的简化不能随意;另外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简约而把所有的字都简化,有时繁简并存也能显出别样情趣来

    (七)字形——变方正端庄为仪态万方

    除极尐数特殊结构的文字如“夕”、“一”、“人”等之外,绝大多数楷书的字形都是方方正正的写得好,能显出端庄、严谨之美行楷(近楷而纵于楷)和楷书一样,多讲究字形的大小一致除书写速度加快、笔意明显连带以外,它基本保持方正的形态;而行草(近草而敛于草)在楷書和行楷的基础上纵笔书写加上笔顺有所改变、结构有所删简、笔意连带外露,又在章法上讲究疏密对比重在写意抒情,所以字形較之楷书呈现出不规整、多形态,这也是行书的魅力之所在

    由此可以肯定,楷书向行书转化时不能受楷书方正字形的影响而跳不出“方正”的窠臼,应该因字成形、知白守黑而力求变化有些字可继续保持方正形态,有的字则可呈三角形、五边形或奇形异状尽可能地豐富其形。

    若要例证这一点米芾的《虹县诗帖》(见荣宝斋1993年版《中国书法全集》卷38第363-365页)最能说明问题:如果说“虹縣舊題云”几个字尚屬方正字形的话,后面的“淑”字就说不清是什么形态了;“氣”字基本属于纵式长方形而“風”和“舡”字的形态就难以界定了;“日”囷“中”又属不同的两类,“日”字简化书写以至于无形态可谈“中”字书写中规但也不可名状,假如硬要描述之它勉强可以归入算珠独串之类。字形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不是书家刻意追求的,随着书写的进行自然且下意识地成形只是写成后旁人眼中的自然成像而巳。但由楷书转行书不拘字形上的方正规整而使行书各具形态,是行书书写时要做到的一点

    (八)章法——变行列分明为有列无行

    楷书作品在书写之前就定好方格,每格一字写成后横看成行竖看成列,斜看也有规则它的美就是工整划一、严谨有度。那么在楷书向行书轉化的时候,由上向下纵向书写、先右后左横向换行时书写者需要重点考虑纵向诸列之间的气息贯通,兼顾横向诸字是否成行、是否气息流通这是符合“纵有列横无行”的分行布白之法则的。

    王铎的书法很有代表性其书以大草见长,行草也有特色仅以他的《再芝园詩轴》为例印证之,该作品整幅由三列字加题款构成行笔的流畅、风格的洒脱自不必谈,单看章法布白它纵看有列、横观无行,纵向氣息贯通令人目不暇接横向字字关照相处和谐,写意抒情天然成趣

    当然不可忘记,还有行楷书的书写有时与楷书的书写一样既讲究縱成列,还要讲究横成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章法布局写行楷时兼顾行与列,写行草时先顾列后顾行

    以上所说的“一个诀窍、五项原则、八个方法”,主要是应书法学习和教学的需要笔者通过研读名家碑帖并结合书写实践而积累的一点心得,也是对行书书写法则的简要归纳绝不敢说想以此来填补行书“从有此体以来,未有专论其法”的空白只能算作引玉抛砖之举。若能引起方家的注意或能对书法学习起到一点参考作用笔者就心满意足了。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师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