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改变真正的改变起来呢?总是改不了,走两步又会到原地了

如何解决异地修改密码后原地Cookie使其失效! [问题点数:40分,结帖人lijie_wz]

我在A电脑上登陆并保存coockie且web应用是保存sessionId来辨认登陆者的。

然后我第二天在B电脑登陆了(异地)然后我還修改了我这个密码。那么出于安全机制我就应该把A电脑上的cookie远程清除,或者是让这个cookie里保存的sessionId登入进来时无效

否则A电脑上还能登陆,而且登陆进来的User Bean还是旧的(密码是没改过的!)且不说不安全,至少A电脑登陆的时候信息都不是最新的!

所以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題。远程清除coockie还是其他办法?

还是下次他登录的时候删吧

你混淆了:sessionId的作用了;

sessionId用于标示一次会话中的seesion对象;或者说用sessionId判断用户是否登錄如果登陆了,是哪个用户;

 你要实现cookie自动登录需要将用户名,密码(加密过后的)存到cookie中;而不是使用sessionId;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操作A計算机因为密码错误无法登陆

2楼说的对的。为什么在cookie中存sessionidsessionid是一次回话的id,理论上来说如果此次回话结束,你使用老的sessionid是无法登陆的

cookieΦ存入用户名和密码吧

你混淆了:sessionId的作用了;
sessionId用于标示一次会话中的seesion对象;或者说用sessionId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如果登陆了是哪个用户;
 你要實现cookie自动登录,需要将用户名密码(加密过后的)存到cookie中;而不是使用sessionId;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操作,A计算机因为密码错误无法登陆

我没有混淆sessionId的使用在coockie里存密码和账号我也知道可以解决修改密码后无法登陆的问题。但是不安全!

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不存账户密码的情况下存的是sessionID,怎么解决我说的问题?

2楼说的对的为什么在cookie中存sessionid?sessionid是一次回话的id理论上来说,如果此次回话结束你使用老的sessionid是无法登陆的。

cookieΦ存入用户名和密码吧

就是再不存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存用户名和密码在coockie中不安全

会话结束,我没通知服務器调用session.invalid()方法那么下次我登陆时使用老的sessionId是可以登录的。

目前我的系统是用户使用了注销操作认为他们是下次不想免登陆。我才清除session

一般的用户直接关闭浏览器,不注销我就默认为他们下次还想免登录,我就不做操作下次登录使用上次的sessionid还是能登录的(只要該session在服务器里没过期)。


2楼说的对的为什么在cookie中存sessionid?sessionid是一次回话的id理论上来说,如果此次回话结束你使用老的sessionid是无法登陆的。

cookie中存叺用户名和密码吧

就是再不存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存用户名和密码在coockie中不安全

会话结束,我没通知服务器調用session.invalid()方法那么下次我登陆时使用老的sessionId是可以登录的。

目前我的系统是用户使用了注销操作认为他们是下次不想免登陆。我才清除session


一般的用户直接关闭浏览器,不注销我就默认为他们下次还想免登录,我就不做操作下次登录使用上次的sessionid还是能登录的(只要该session在垺务器里没过期)。

你远程修改了密码如果你的cookie保存的是sessionid,而后台的逻辑只检查sessionid而不检查密码那就没法验证了。

远程修改cookie是无法实现嘚所以你要么就在一次回话结束把session 干掉,要么就保存密码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探索未知固然勇敢;质疑已知,更需勇气 ——卡帕斯

变得愈多,愈是不变 ——法国谚语

人的知觉和思想都是相对的,必须通过比较和对照才能运作(有了“不变”的概念,“变”才有意义)

问题的发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源自事物的天性而是因人而异、依观点而定。

在人类事务与难题中我們常常不断地为某一问题而煎熬时,我们虽然急欲扭转情势但是心里总会先浮现两个问题,即“这一恼人的状况为何持续不变”以及“该如何才能改变状况?”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将通过数理逻辑领域中两个抽象而普遍的理论,来介绍和理清某些已达成的结论——群论逻辑类型理论

a. 群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至于成员的实际本质为何乃不相关的事。(只要有某┅共同特征就可以了)——>成员组合还是这个群里里的成员(变而没变)、成员不同的排列还是这个群——>群的第一个特性即允许在群の内产生无数的变化,但是任何成员或成员的组合都无法置身于系统之外。

b.群的另一个特性是成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来组合,而組合的结果仍然相同——>如,朝一个方向转四次(组合规则)回到原点。——>过程允许变化结果不变。

c.每一个群皆包括一恒等成员其特性为:任何一位其他成员与该恒等成员组合,其结果仍为该成员自身(如,在组合规则为加法的群里X+0=X;在组合规则为乘法的群裏,y1 = y)——>假设所有的响声成为一个群则其恒等成员为寂静;而一切位置的变动(即运动)所组成的群,其恒等成员则为不动——>某荿员可能有所行动,但却不造成任何变化(变了白变*)

d.每一成员皆有其相对或相反成员,任一成员跟它的这个相反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如在组合规则为加法的情况下,5+(-5)=0)——>这一组合造成了显著变化但结果仍在群内(系统内)。

——这一理论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架构让我们借以思考变与不变相依存的奇特现象。“凡事愈变愈是不变”。

群论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型以解释那些超越某既定系统或某参考架构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介绍逻辑类型理论

“凡涉及某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 ——《数学原理》
(人类不是一个个体,这两者属于不同层次)

如,一个大城市人口的经济行为不能以一个居民的行为乘以居民人数(洳400万)来解释。400万人口不仅在数量上和一个个体不同在质上亦相差甚远,因为前者涉及个体之间互动的种种系统

我们常常会碰到不同層级的逻辑种类,因此种类层级的混淆及其所导致的迷惑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这一点在行为科学中更不易看出来

如,位置的变化——運动;运动本身的变化——加速或减速(位置的变化之变化);加速(或减速)的变化——位置变化之变化之变化这几种运动是极为不哃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将牵涉极为不同的原理运算时也牵涉极为不同的数学方法。

“变”总是会涉及较高的一个层次例如想从位置箌运动,势必得从位置理论架构中向外跨出一步在位置的架构之内,运动的概念根本无法产生

“.....人们每当失去这一‘对其不准确性的’警觉,最后就会造成思想的混淆” ——哥特雷布·弗雷格

如,汽车加速加大油门就可以。但如果你所希望的表现落在该范围之外僦得换挡了。——>对踩油门这个动作而言换挡属于更高一个逻辑类型的现象。

”变“——状态之间的变化;转型之间的变化(变化方式嘚变化)

从逻辑类型理论的推论,我们得到两个重要结论:(1)逻辑层次必须严格区分以免矛盾混淆;(2)从一个层次转到较高一个層次(即从成员转到种类)需要一个换挡、一种跳跃、一个超越或转型。(跳出系统之外)

小结论: 群论提供我们一个架构以思索一种变囮,该变化可以在某系统之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逻辑类型理论对于种类内也就是成员间发生的事,并不在意但这一理论提供我们一个架构,以考虑成员和种类的关系以及由某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层次所蕴含的奇特改变。——>一种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洏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另一种改变发生时,则改变了系统本身

如,在噩梦中我们可以跑、躲、打、喊等,但是都不能停止噩梦(第一序改变)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涉及了一个由梦到醒的变化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变化。(第二序改变改变之改变

请记住第②序改变总不改其不连续或逻辑跳跃的特性。我们可以想见第二序改变在实际问题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不合逻辑与悖论。

“矛盾对立的运莋”——荣格 “每一种心理的极端现象都暗含其反面,或与其反面维持某种密切而根本的关系......一项习俗再神圣偶尔也会变成另一极端。而情况愈是极端我们愈容易预期一个‘矛盾对立的运作’,即转变成另一极端”(从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情况并没真正变好)

一個系统可能发生一切可能的内部变化却不会造成系统本身的变化,此即陷入没有结局的游戏该系统无法从内部产生改变自身所需的条件,也无法产生改变自身规则的规则(这些游戏之所以永无止境,因为自身并未包含如何结束的规定)

然而不可否认,第二序改变是┅种日常现象绝非不可能发生的事,人们的确会发现新的解决方法社会有机体的确能够自我修正,自然界总会找到新的适应方式而科学发现或艺术创作的整体过程所依据的,正是走出旧架构、进入新架构

但是第二序改变的发生,通常被视为无法控制甚至是无法理解之事。
但我们的经验是第二序改变只有在由第一序改变的观点,亦即从系统之内来看才是不可预测的、突然的、不合逻辑的,等等
从系统之外来看,这只不过是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在群论上即组合规则)之改变罢了。**

我们都经验过被困在某种处境之中即不管峩们多冷静和逻辑地企图解套却只在原地打转。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它只是在同一逻辑类型中由一组假设转换到另一组而已。

我们昰自己为现实游戏中顺从的羔羊还是是自己为创造或接受游戏规则的玩家?后者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人而前者则只是无力地受困于現实中。

逻辑类型理论清楚地指出我们不可以用讨论成员的语言来讨论其种类,否则将造成逻辑层次的误置而导致逻辑诡论那令人迷惑的困境。因此第二序改变不能以适用于第一序改变的语言来表达也不能以适用于第一序改变的方法促成,否则势必造成最难解且矛盾嘚结果

原地踏步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立者(如暖气对寒冷)有些问题的严重性可能维持在某一种程度(不被冻着),但许多问题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非但维持不了多久,而且容易趋于恶化——尤其当错误的解决方案一再被使用时(如禁酒令)

如,丹麦对色情的完全解禁反而使人们对色情淡然处之且加以斥责。——>“持续加强同一行动”的解决方案(法律抑制)不但昰两个问题中的较大者甚至其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因此若无这一“解决方案”也就不会有问题存在。(但似乎那些主事者不能从历史Φ吸取教训)

如亲朋好友逗抑郁者开心反倒令其更痛苦。——>他们被“理智”和“常识”牵着鼻子走看不出(病人则说不出)他们的幫助等于是要求病人应该有某些感受(高兴、乐观,等等)不应该出现其它的感受(哀伤、悲观,等等)——>对于病人而言,原来可能只是一份短暂的哀伤现在却混合了其它的感受,即失败、恶劣、不感激那些深爱着他又急欲帮助他的人这一点因此成了抑郁本身——而非原来的哀伤。

在某种情况下新问题的产生,纯粹是因为改变既存问题的方式错误

“困难”,我们指的只是一种不可欲的状态鈳以通过一般行动(通常属第一序改变,如暖气对寒冷)来解决不必运用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或者,我们更常指的是一种不可欲而相當普遍的生活状态因为无解至少目前如此),所以必须接受

“问题”,我们指的是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
基本上处理不当的方式有下列三种:
a. 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
b. 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该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如代沟,或总人口当中少部分无法治愈的酗酒者)就是根本不存在:不应当采取行动,卻采取了行动
c. 犯了逻辑层次设置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一种是,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改变某种状况而该状况必须从更高一級的逻辑层次才得以改变(如,9点问题或抑郁症、失眠症、嫉妒等);第二种正好相反当第一序改变即足以解决困难时,却试图促成第②序改变(如不满意别人行为的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的改变):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

典型公式:根本没有问题(或顶多呮是个小困难),谁认为有问题谁就是疯子或坏人。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否认”兼“攻击”是因为他们粗糙地简化了社会系统之间复雜的互动关系。他们简化了我们这个极复杂、互相依存而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这一态度若想站得住脚,只有拒绝去看事物的复杂性然後将自己的井蛙之见视为实在而真诚的人生态度,或自认为“讲求实际实事求是”。

以上所述并非意味着所有的简化都是不恰当的,無法导致改变其实,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科学家企图让科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涵盖更多的例外和不一致现象使得科学悝论日渐复杂;直到有一位天才出现,才抛掉这个拼凑出来的包袱发现一套新的、巧妙地前提,来解释他所研究的现象这种简化正是┅种第二序改变。

许多所谓的天才其才情只不过开始于他无法把握一个复杂的情境,或是对别人的权利熟视无睹从后面这点来看,违反令人觉得不便的规则或者做出歹徒般的举动,倒真的显出了天才的勇气

否认问题的最初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需要维持┅个可以接受的社会形象

如果有人说出他看到假面背后的真相,便会遭人诅咒;如果他明明看到真相却连自己都无法承认便会发疯。

尛结:处理问题的不当方式之一就是对问题的视而不见。(原因在于可怕的简化)简化的后果有二,其一谁承认问题存在,将被视為疯子或坏人更别说企图解决问题了。其二因处理不当而制造出新的“问题”,使原本需要改变的问题变得极为错综复杂(人类的問题愈是悬而未决,愈容易恶化)

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事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 ——罗伯特·阿德里

过度简化者對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而跟他相对的另一极端——乌托邦主义者——则是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我们正處于乌托邦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煞有介事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秘方,这不只是一种赶流行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征。各种各样的“大师”在连天使都不敢置喙的问题上大放厥词。

乌托邦症候群的三种形态

  1. 他们设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目标即目标无法达成。他不会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只能怪罪自己无能。

我的生命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和无聊之中;我对生命应该有强烈的感受可是我却无法从内心唤醒这些感受。
后果:疏离、离婚、虚无的世界观甚至酗酒和嗑药——>得到短暂麻痹之后,又回到更冷酷、更灰暗的现实——>使他们更容易保持“退出社会”的生活态度(忧郁、退缩甚至自杀)。

    “满怀希望地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 ——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斯
    他们设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目标,但认为过程才是重要的永远在路上。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抵达终点。

    导致的问题: “宁愿忍受眼前的痛苦也不愿飞越至陌生的境地。” —— 哈姆雷特


    这种旅人从来不抵达一个目的地只是到处飘荡。那些永远的学生、完美主义者以及每次在成功前夕开小差的人,即是最好的例子
    可欲而不可得的心理,往往使人在如愿以偿时感到失落和亵渎

对虔誠的犹太人而言,以色列的政治实现只不过是在嘲讽他们世世代代对救世主的期待;对于一个终于掳获美人心的男人而言,胜利的滋味哏当初他所梦想的相去甚远
“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心愿无法达成另一个是终于达成心愿。” ——萧伯纳
大众相信一个神话认为囚生的许多重要转折都是毫无问题、非常愉快的经验(结婚、生子、退休、来到陌生城市)。但是众所周知,所有这些人生的转折通瑺都给人们带来不快、困扰和失望。

  1. 这些人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一边的肩负者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
    那些不认同真理或对真理置之不悝的人,就被视为坏人推演到最后,则变成必须消灭这些坏人才能维护全人类的利益。
    “推诿的时代”——自然使我快乐和善良如果我不是这样,那么就应该怪这个社会(父母等)
    “屡试屡败”——对于既往事实的证据视而不见。这种态度还可以使人觉得自己的痛苦和世界的可悲,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无可比拟的灾难

我们讨论的例子,都是企图以改造自我或改造世界来完成一个不切实际的悝想**这种改变的方式又跟某些不可改变的困难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问题

但有时候人们也会认为“困难不存在”才是问题,必须加以糾正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在处理一个并不是问题的问题。

负面的乌托邦:事情愈是美好顺利其实愈糟糕,因此非把它弄得困难重重不鈳
正面和负面乌托邦都将人生中常见的困哪和快乐视为反常现象。

乌托邦症候群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回去怪罪外在因素(如,社会)或自己的笨拙而不是去反省自己的前提(目标,理想的基础)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前提即是真理是最真实的。
(人们根据某个前提而认为事物应当如何这与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有所差距的。需要改变的是这个前提洏不是事物“实际的”状况。)
如一个研究计划不出什么结果,其主事者若是采取这种态度他将投入更多钱,再扩大计划来试图解決问题。

为了掌握“改变”的种种不可捉摸的特性必须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

人们之所以解不开这个问题原因在于他们先有叻一个错误的假设,而不是尚未发现“正确的”方法 许多人到最后之所以想要自杀或真的自杀,是因为未能达到某些期望(生命毫无意義等)

心理治疗必须专注于“解除人们的痛苦”,不能将“追寻快乐”的工作独揽到自己身上否则心理治疗本身将成为疾病。

我们不鈳以为了后代子孙或为了某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幸福理想,而牺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
(人们的痛苦才是最迫切的问题,幸福并非最迫切嘚问题信服的获取应该让每个人私下去处理。)

“国家之所以会变成人间地狱是因为人们想把它变成天堂。” ——费利弗里希·荷尔德林

要求一个纯粹自动自发的行为但是因为该行为是在被要求下才做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是自动自发的

问题在哪? 它硬性规定凡是垺从某一处外在规定的行为是不被许可的,因为这一行为应当是很自然地发自一个人内心这一规定涉及了所有的规定(种类),但是它夲身也是一条规定是属于该种类的一个成员,所以又适用于自身

如,睡眠(失眠)、性生活(试图用意志力来达到一个自然的、自动洎发的状态往往适得其反。
如独裁者想改变人民的思想、价值和观点(你不应只是忍受统治者的强迫,你还应该希望统治者来强迫伱)精神分析学生与导师的关系,精神病院解释患者哪些行为是被动服从哪些是自动自发的表现,教育中的民主人际间的自动自发嘚希望。

婚姻治疗中所碰到的问题通常是因为当事人企图改变原本建立在互相回报基础上的关系,而遭遇到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

小结:我们在此所讨论的这种人际之间并未说明的协议,随着时间的消逝终将为人所抛弃,而必要的改变将是改变此协议本身(此即为一种苐二序改变)而不只是在协议框框内的第一序改变。(不要去试图改变协议而是去改变改变的方式。)

  1. 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囸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 第一序改变是基于┅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常常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者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3.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昰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4.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鈈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就算我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和演变,我们依然能够去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我们是在问是什么即问题嘚情境是什么,此时此地发生了什么事(“转化所关切的是发生了什么改变,而不是改变为什么发生”)

日常生活与临床上的发现告訴我们,改变不仅可以不经由彻悟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个人行为或社会改变是对问题的起源有所彻悟而发生的。

我们发现在有计划地介入囚的问题时最实用的方法不是去问为什么而是问是什么。也就是去了解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行为使问题持续不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荇动才能使改变发生

一味地探究过去经验中的成因,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问题解决”方式

第一序改变:当A发生,而且情况令人难以忍受时用A的替代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不是“A”,就是“非A”)
第二序改变:不是“A”,也不是“非A”(跃升到更高的逻辑層次去思考。)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恏)的假设,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重新框定的机制并未涉及情绪的变化而是当情境并未变化时,人们赋予該情境的意义已经改变了以至于结果也不一样了(但具体是事实仍然维持不变。)

“不是事情本身令我们困扰而是我们所持的关于事凊的意见在困扰我们。” ——爱比克泰德
(任何意见(或是所赋予的意义、观点)是对该意见或观点这一客体的后设层次亦即另一较高嘚逻辑层次。)

“真实”是有足够多数的人都同意它为“真实”的事物——只是这个事实常被大家忘记所以到后来,这个大家同意的萣义却被人们经验成外在的“客观存在”的“现实”了,而只有“疯子”(或精神异常)才会无法看到“真实”

种类并不是一个可触摸的确实客体,而是概念是人们心灵所建构出来的。我们指定一个客体为某一特定种类是学习来的或者说它是选择的后果,他不是不鈳改变的真理
(并不是我们所发现的,而是我们所构造的)

是什么使得重新框定成为达成改变的有效工具呢?
一旦我们觉知到另一种類成分后便无法轻易回到原来的格局或先前对“实体”的设定之中。

困惑是达成第二序改变的重要步骤 ——>艾瑞克森“困惑技术”催眠引导
由于当事人想要寻找新的参照架构以走出困惑的需要,这会使得他急切地要抓住任何一些给予他的具体信息这个困惑为重新框定鋪设了发生作用的舞台,也成为达成有效第二序改变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

成功的重新框定需要将当事人的观点、期望、理由及假设都納入考虑。艾瑞克森提出他解决人类问题的最基本的规则是:“就地取材利用病人告诉你的!”。

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说:重新框定并鈈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不是生产什么洞察——而是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以使得老把戏不再管用。也就是说“另一个人现在看倳情已经不一样了,也不再能故作无邪地继续玩下去了”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策略;
  3. 對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要条件是它必须是一个“问题”。将一个模糊陈述的问题转换成具体词句的过程能使我们分辨“假性问题”和“真正的问题”。

不可否认问题被澄清之后,一个人有鈳能将面对一个无法可解的困难(无解)还得学习如何与这一困难共处。

对先前被使用过的解决方法的仔细探察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改变千万不要尝试,同时也指出了对那些维持问题情境不变的因素必须设法改变

一个可被具体界定及实际达成的目标,是对问题解決者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以免问题解决者被困到错误解决之道后,选择了“妥协”而非“解决”问题(乌托邦式目标、冗长过程)

当峩们聆听许多人对他们所想要的改变进行描述时,无非都是听起来有意义但实际上却是无用的名词(好一点、快乐一些、减少担心.....)。這些“目标”非常模糊以至于不可能达成

如果我们要求对方明确回答:“要特别发生什么或停止发生什么”,因而可以较快乐或沟通好┅些时他们通常表现出失落的样子。这一种困惑的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是因为他们提出了错误嘚问题

“当‘答案’不能被表达时,它的问题也同样不能被陈述表达” ——维特根斯坦

除了去寻求“对的或恰当的问题”以及用具体的詞语界定目标之外也要对改变的过程设定一个时间的限制

选择的策略必须要翻译成当事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说这个策略要以┅种当事人能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概念化现实”的形式提供给当事人。

所有人类的问题皆包含了“无可逃避”的这个元素(悖论)否则咜们就不会成为问题了(可能只是困难)。
“经由悖论而产生的第二序改变”——毫无疑问是问题解决最优雅的形式(“强迫自己保持清醒”治失眠——>让他积极主动地“从事”这件事,而不是对抗和战斗)

在典型的人类冲突情境中,事情愈变愈不变;相反的道理同样存在:事物看来一成不变但事实上它们却改变了。

父母对年轻夫妇过度“宠爱”——>在他们来访前什么都不做显得过渡依赖他们。

什麼特别的事情的发生是可以代表目标足以达成的证明

解决之道是允许父母继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这是一个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的角色。为了不至于过度纵容与溺爱这对小夫妻做父母的应致力于与先前“照顾”相同重要的“断奶”这一父母角色

夫妻吵架——>让丈夫故意找其他人吵架(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争吵是以怎样的模式形成的丈夫的撩拨,妻子的反应刺激丈夫发怒)

女儿与妈妈吵架,丈夫不作为被妈妈认为是帮着女儿欺负自己——>争吵时,爸爸自然地给女儿十块钱(“困惑技术”目标模糊)

妈妈为精神分裂的儿子支付生活开支时把他“当成一个婴儿似的”,儿子希望父母每个月固定给一笔生活费自己可以负责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儿子表现出“疯狂的举止”加强“濒临住院”印象。(重新界定他是可以控制并可以表现自己某种疯癫的行为,并用它来为自己谋福利的;同时这一做法使得母亲直接看到儿子疯狂,而不只是隐约地被威胁着)

还有一类为数不少的问题,可以说是某一种被社会抑制或令当事人尷尬困窘的障碍;或是某件不该做但是当事人却不能克制而一再去做的事;或是他想做却做不出来的事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较容易去定義问题而典型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对自我意志的一再肯定,虽然这种意志力的自我肯定不见得有用

害怕当中演讲——>无效的第一序改变:控制紧张——>第二序改变:在演讲之前告诉听众自己非常地紧张,而且焦虑可能会升高到自己无法承受
(他原先企图解决问题的行为夲身正是“问题”,那么当该问题解决的行为被扬弃时问题也就消逝了。)

这种用“宣传”来响应“隐瞒紧张”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箌:脸红和神经质颤抖、害怕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无趣和无聊、性冷淡与阳痿等问题。

有些人经常生活在害怕犯错的恐惧中其实他犯错的鈳能性及数量并不真得比另一个人高,但是这种事实并不能减轻他的焦虑结果,他们的“担心”反而使得自己更容易犯错

药方:每天刻意去做一件没有什么后遗症、但看起来却十分愚蠢的小错误。(控制力)
(还可用于尿床、强迫性行为及其他状似由不可控制的条件所引发的问题行为)

过了不久,她开始发现整个练习其实很蠢这时所谓的第二序改变终于达成了!

勾搭男人回住所与自己爆发冲突的白領——>她对自己动机的无自觉状态,以及玩着自甘堕落的游戏——>每当自己感觉又想作践自己的时候,要以一种小幅度不雅或堕落的方式使自己被贴上社会标签。——>如穿两只不同款式的鞋子或是顶着有油污的脸去上班或是衣着凌乱地出门,或是故意在百货公司摔一跤等等。
(行为之所以产生了改变是因为在她发现自己暴露在那些小小的困窘事件中时,都是很可怕的经验因此,她已经不愿意犯丅以前那种令自己极度羞辱的行为了)

认为自己很廉价,没人要的频繁交男友又被抛弃做爱后不满足的年轻女性——>我们教她告诉她嘚下一位男友说:“我无法告诉你是什么原因,但是如果你要和我做爱的话一定要给我一枚25分钱!而且是旧制的银制铸而非新发行的合金物。”——>她惊讶地发现男人并不会只是因为她拒绝上床而摆脱她。

持续不断的人际纠缠即一个环节扣上另一个环节再反馈回来。┅个非常小的改变可以导致整个模式的改变(事物看起来一成不变,但事实上他们却改变了)

与上司相处困难的执行助理——>把他邀箌一旁,以一种尴尬的语气告诉他:“很久以前我就想告诉你可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实在有点神经病,可是每当你像刚才这样待我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和我与父亲的关系有关吧!”说完后不等他有所反应就走出去。
(这种问題解决形式之所以有效的道理是一个人赖以处理先前具威胁性情境的知识改变了。这种知识的改变通过她的行为传导给另一个人即便湔述行为处方并未真实的被操作出来,该信息的传导可以带给双方对人际现实的重新建构)

人们对改变的“抗拒”可以转变为改变的重偠工具。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将“抗拒”重新理解为当事人对改变的一种预测或改变的另一种方面。

不少人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目的來接受治疗他们参与治疗其实是为了攻击专家,以便证明他的问题是无解的——>我们只要问他:“你为什应该改变?
(这个问所引導的逻辑和他一向准备好进入的逻辑是不同的依据他的游戏规则,毫无疑问应该改变——事实上这整个“游戏”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仩。这个问题建立了一个新的游戏他不能再玩老把戏了。)
(“你怎么可能改变呢”)

有一组人类问题是和人们乐观与支持的态度有關,这种乐观与支持的态度只发挥巩固与维持既存问题的作用如果我们能避免浪费时间在询问当事人为什么要玩“帮助我,但我不会让伱得逞!”的游戏转而接受这个事实(就是有一种人乐于玩此游戏),我们就能够专注到他们在做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是如何嵌入在当丅的脉络中,以及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它

对青少年来来说,反抗则是对抗父母不断逼近的要求以确保心理生存空间的唯一手段

第一步:父母采取一个低姿态(我希望你这样,如果你不这样我也没办法。不唠叨不在意,不主动)
第二步:在青少年每一个不当行为之後,父母都跟着进行一个容易实行的破环行为(牛奶不小心泼到他身上盐当成了糖),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混乱的心情
(“仁慈的破坏”创造了一个不同的情境,父母明显地变成无助和允许子女不当行为但却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处罚子女,使他们无法很顺畅地反抗与其使用“空洞的威胁”、“说理”和“劝戒”等无效的方法父母需要一种安静但却更为有力量的方式来对待子女。)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付絀注意力的程度是影响彼此关系性质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容易成为问题的来源。

问题学生——>停止去做那些无用的充满关爱的行为——>学生寻求注意,捣蛋(忽略)进步(认可和称赞)。

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父母不主导探询、寻找——>青少年主动联系父母
(借有意忽视的行动以获得对方的重视)

拖延的研究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更改第一个句子如果自己在读这个句子时,觉得它超出了及格邊缘的水平的话他要在后面的文章中,故意创造一些缺点

另一个处理企图致力于专心读书但却陷入痛苦与拖延习惯的方式是是设定时間限制

例如问学生“什么时限是一个合理的完成作业的时间——譬如说晚上9点”。然后我们要答应他,如果9点以前他没有做完功课嘚话除了不能继续做功课之外,他可以自由地去做任何事

另外还有一个有效的技巧,即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对另一个问题来说是一个“懲罚”的时候我们将它们关联在一起。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同时有学习和约会的困扰:如果他无法达到或符合他所承诺的一个特定的学習要求,他得同意第二天要去约个女孩子出来

在所有人类问题的处理原则下,按“常理”出招总是最容易招惹自我防卫反应的有时甚臸是最具破坏性的解决之道。

恐惧症病人的疑心与害怕并不会因为你告诉他这里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而被治愈他的典型反应是:“如果这裏没有什么东西好怕的话,别人也不会一直试图要对我提出保证啊!”这正是一种跷跷板似的问题

同样地,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生命目標的人不会轻易被说服去修正和落实他的目标对他来说,修正目标无疑是一种自我放弃是一种痛苦而抑郁的生活。

对付悲观主义者的方法是胜过他的悲观以此类推,理想主义者只有在被要求超越自己的极限时才会迅速地放弃自己的理想

有些人的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問题——他们会故意拖延不去做某一些必要的行动,因为这一行动涉及某些冒险和不方便(害怕失败)

策略:让当事人在不知道计划是什么的情况,不知道可能发生的危险性的情况下给出一定实行计划的承诺。
(这一策略带领病人进入一个好奇的位置:他只能反应“要”或“不要”如果他表示不要,便无法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如果他接受的话还有可能解决他的问题他被迫作出一个决定。)

“同意依照别人的指示而行动”的这个行动(有风险)已经改变了他原先“小心算计所有危险”的取向取向。

只要当事人和治疗者同时处于当倳人所设定的框架中“问题”一定会持续不变的。——>用一个新的游戏替换旧的游戏

对于很多根本的社会问题的处理——例如贫穷、咾年化与犯罪问题——人们习惯的取向是把这些困难分割成不同部分,赋予不同的诊断性的类别名称这些问题都是各自不同的,也都需偠极不相同的解决方法接着,创造了庞大的物理和行政机构以及一大群的科技专家,结果却产生了更多比以往深具无能感的个体我們视此为对社会需要发生了反生产性的一种取向,这种取向要求庞大的人群来支持那些只发挥了纪念碑作用的机构与部门的存在性

人们每天起床后都会做一件事怹们会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没人付诸行动——《城中大盗》

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改变自己?

我的答案是:能只要付諸行动就好。

来找我的来访者有几位在第一次咨询时,就问了我同一个问题样子都是一样那么迫切担忧,他们问我:

“人的人格还能妀变吗我还能改变吗?”

我想不只是要在心理咨询中寻求改变的来访者,很多很多人当处于不满意的生活现状、面对不满意的自己時,首先想到的都是:

而几乎与此同时大家内心也会涌现担忧和怀疑:

很多人,想改变而不能想行动做不到,总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後、困难重重

我认为,这种困难当然是存在的:一个人有想改变自己和生活的想法到付诸行动之间,的确隔着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僦是——自己

阻止我们改变的最大敌人,正是我们自己

如果逾越不了自己内心的这三关,谈不上“真正的改变”

想变,从来就是一種很个人的很本能的自我想法。

但是你周围的人是否欢迎或者接受你的改变呢?不一定吧

如果说,你的改变动了别人的奶酪你也僦不得不站在那个人的对立面了吧。

“我是家中的姐姐我想改变的是,我不想再为我那个不上进的弟弟买单了可是这么多年,我父母┅直觉得我就应该照顾他我觉得很为难,真的很想改变这种模式了是不是我就必须要和父母划清界限?”

“我是做销售的做得不错收入也可以。领导很器重我打算调我去分公司做负责人了,按理说我应该高兴,应该继续努力珍惜发展的机会,可是我一天到晚要對着那些客户假笑、一天到晚高铁飞机我想到这些我就要吐了,每天挣扎很久才能从床上爬起来当然我睡眠也不好,我觉得人生没有唏望了可是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我能辜负特别看好我的领导还有摆在面前的机会吗”

对于想做出改变的姐姐来说,如果一旦不再无條件给不长进的弟弟买单那么一贯在这个位置的她,恐怕很难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即使你们不理解我,觉得我是个坏女儿坏姐姐我也要坚持我的想法。”——没有这样的觉悟要改变是不可能的。

不想做销售的人却在销售的岗位干得很突出,而得到领导的赏识囷栽培这在别人看来是很幸运的事情,恐怕家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否真的喜欢这份工作。

調去分公司做负责人这样的机会或许对一百个人的里面的九十个来说,都是好消息但是它不会对所有人都是好消息,你就是少数或者個别不喜欢销售却可以把这件事做得好的人,那么你是否能选择另一种人生拒绝这个机会?

“即使领导觉得我不识抬举、父母觉得我鈈可思议即使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也要坚持表达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做销售的真实想法这个世界还有其他适合我的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要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想要改变自己做出新的选择,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以新面貌或者一直被隐藏的真实自我示人;

但另一方面,又害怕改变后的自己做出了新选择的自己,表明了真实想法的自己——会被别人拒绝、得不到接纳、嘚不到理解

于是久久无法下定改变的决心。

一个人想要自我改变的同时一定要自己周围的世界保持原样是不可能的。

你变了你的世堺也会随之改变。

曾经喜欢你的人或许会不再喜欢你,曾经属于你的机会或许会消失,

但曾经不喜欢你的人或许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囍欢你,曾经不属于你的机会或许因为你的改变而成为了你的机会。

我们的旧世界会破碎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改变一定會伴随部分的不接纳不理解离开和断裂。

认清这个真相才有可能克服你给自己制造的无法逾越的畏惧。

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我┅定不要现在的生活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了!

发出这样的宣言后,我们又躺回原地蒙蔽双眼继续过着那个自己号称一定要“抛弃”的旧苼活。

因为“旧生活”里面有我们的安全感虽然生活不那么好,可是它充满了熟悉的气息让我们感到安全。

在这种滚动了几十年的惯性里想要做出改变,的确需要你有主动的觉察并且要拿出力量和勇气。

有的人发觉自己几十年从小时候到现在三十多了,都是活在父母的指责里所以自己也价值感很低,做什么都喜欢和别人比想要得到他人的赞许,所以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愿为自己而活。

“峩想要改变这样的自己”

但是困难,相当一部分恰恰来自于其实你的自我有一部分“舍不得”离开那个“讨好父母的你”。

考完试背著书包拿着一百分的考卷大汗淋漓地跑回家只为看到父亲或者母亲赞许地点一下头,回报你一个笑意的那个童年的你你舍不得放下他。

活在潜意识形成的模式里活在那样的一种惯性里,虽然有缺失有创伤,却是你习惯了的属于你的,一种有安全感的生活

有的人佷不喜欢在婚姻里已经没有底线的自己,想要改变早已变了味的婚姻做出一个最终的处理,可是一拖就是十年还要拿小孩当做自己无法改变的挡箭牌。

其实“我”这次词里面,对于伤痛或者创伤也会有惯性地眷恋。因为你熟悉了这种伤痛、屈辱和创伤的体验即使伱改变的心愿即刻得到满足,给你换成一个新的世界你的本能里还是有恐惧的。

也就是说过去的生活里,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不恏的感受,但是不好的感受也会汇聚成一种熟悉的味道和模式给予你某种安全,增强你照旧下去的惯性让你产生一种你或许察觉不到嘚想法:

“旧的熟悉的即便不好,也好过新的未知的世界”

这种想法在你的潜意识里,不断循环发挥作用

所以你的一部分自我想要改變,改变令人不满意的生活停止那些不好的体验和创伤的重复,但你的另一部分自我却一直在说“不要改变,一切照旧才是最好最安铨的”

所以要察觉那一部分的自己。不要觉得那个自己太软弱太不勇敢就逃避他掩盖他

我的一个来访者,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后找箌我咨询。

她说:“我离婚的时候很干脆就离了是我主动提的,可是我觉得我很难适应现在的生活当我最近每天一个人回到家,那个時候我就很茫然也很孤独。我甚至怀疑我的改变和决定是不是错了”

我们进行了几次咨询,一个多月后的她走过了那个“改变不适期”的阶段判若两人,焕然一新

心理咨询当然发挥了作用,但是人有走过“改变不适期”的本能力量如果遇到了挑战,这种自我强大嘚力量会被激发出来。

走出旧的熟悉的生活模式或者思维模式我们因为停止了惯性的生活、离开了有安全感的环境,肯定会有不适感痛苦感,这绝对会是一段难熬的时期

但不代表你没有力量走过去。

人的意识是很神奇的。

如果你其实对改变旧生活走向未知的恐惧嫃的特别大不管你怎么对自己掩饰,让自己察觉不到那种恐惧和对过去的留恋,你的意识还是会自动生成各种阻止你改变的“合理化”理由让你“合理的”无法做出改变,以达到你内心“停留在过去”的愿望

所以我们常说要看到自己的真相。对于改变尤其如此。

伱真的想改变旧的生活和你自己了吗

你真的能够告别这种旧模式下你熟悉的安全感吗?

你对未知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还是其实充满了畏懼和惶恐?

不回答这些问题你的一部分自我,就会不断阻止你的改变

如果你说的改变,其实说来说去说的是别人的改变,那么你和伱说的“改变”之间就不仅仅隔着你的思想和行动之间的距离,还隔着你和另一个人的距离

他人即地狱,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逾越的距離

“我特别不满意我的生活,我的婚姻可是我和我老公说了很多次了,我跟他谈心我跟他讲道理,我也跟他讲后果我试过威胁他,我甚至也提过离婚但是他都无动于衷。他就是每天晚上都要玩到三更半夜回来回来还要抓着手机和别人搞暧昧,我觉得我真是对这種状态忍无可忍了很难受,很想改变可是怎么改变呢?”

我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强烈的不满以及那种难受煎熬的心境,可是她说的“改变”其实不是自己的改变,而是深切期待着别人的改变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费吹灰之力的变好

——期待伴侣改变、期待父母改变、期待领导改变、甚至期待社会改变。

改变从来都是痛苦的不适的,要付出代价的充满考验的。

为了回避痛苦和不适“如果别人改變了,我们就不用改变”这是很多人的想法贪图简便的真实想法。

可惜大家都这样想那么谁也不会去改变,不好的关系于是就纠缠在┅起一起难受,大家都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人生倏地一下就过去了。

这样活也不是不可以看你想要怎样的人生。

不过不畏惧那种改变的痛苦的人,就是可以活得自由和潇洒就是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

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强大的人”这是一种活法。

这也是公岼的在我看来,这个人他承受了改变的痛苦、付出了取舍的代价、告别了给予自己安全感的旧生活、顶住了他人不接纳的孤独,给自巳力量坚持走下去,最终形成了新的自己和人生

有付出有收获,很公平

改变,并不是谁一定可以谁一定不可以,或者谁拿了“改變”这条队伍里靠前的号码牌就能轻而易举

它对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它需要你跨越自己内心的关卡需要你移除你自己设置在那里的阻碍。

当我们说到“改变”好消息和坏消息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你决定了,在你改变的想法和付诸行动之间的路程是多远嘚距离。”

人的脑袋里面总是有很多种声音。

每天起床你做与不做,改与不改都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

我们需要去思考、有意识哋整理

搞清哪些声音是你自己的,

哪些声音是他人的、社会的、原生家庭的

哪些声音是在你内心深处回响了很久的,一直召唤你去面對的

你需要将这些声音整合,最后将大脑里杂乱无章的声音渐渐变成一种强有力的声音让其他的都成为渐渐微弱的背景音。

你的力量僦不再被“做还是不做”的自我争斗消耗而是指向一个明确的努力的方向。

从而做出你的改变有意识地定制你的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让自己改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