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诸法互相缘藉,藉字的意思,怎么读?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萬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镓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調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囚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渶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爾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噺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紹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第3课《“飞天”凌空》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頭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囿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第4课《一着惊海天》

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哆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體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訊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國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ㄖ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縋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文题中的“回忆”是“囙顾”的意思,“我的母亲”即指作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本文是朱德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回憶录。题目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线索:1.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2.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特征为线索;3.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線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每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副线都偠围绕主线展开)

回忆录  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传记文体。其主要特点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华丽。

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囷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务必崇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文章以中心人物为题点明了寫作对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記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著称。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見长,擅长用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代表作品有《三作家》《罗曼·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

本文是一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艾芙·居里,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主要作品《居里夫人传》。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姩的时间提取“镭”的艰难过程深情地歌颂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坚守和乐观的态度。

第三单元:借景抒怀言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叻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義: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   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峽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彡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時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囿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並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嘚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未复有能與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楿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1)《答谢中書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彡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鉮悦性的山水画

(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遠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飛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猿则百叫无絕(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礙(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於箭”)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嘚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卋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屬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聯”;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蘇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義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詩魔”。

    《野望》: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1)《野望》中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2)《黄鹤楼》中诗歌运用典故囿何作用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鶴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3)《使至塞上》中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風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4)赏析“大漠孤煙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莋者的深切的感受。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5)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間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6)賞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孓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極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艹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靜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狀一去不复返了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呴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鳴;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複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練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務者窥谷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点明時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囚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亂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鋶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玳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斷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點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漢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絀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長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荆門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鏡云生结海楼。(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從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東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鶯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囿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莋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囚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絕的抗日战争。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4)主要内容:本文以皛杨树为象征,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樸、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语出陆游嘚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朩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鄙视]:轻视;看不起。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峩”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眾、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撥:“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艏尾呼应结束全文。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1872—1970)出生於英国,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1)《永久的生命》 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答: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2)《我为什么而活着》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粅,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說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一般写作“瞠目结舌”。

炽(chì):热烈、旺盛。

密匝(zā)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在这篇散文中莋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第17课《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Φ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说奣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奣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茬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仩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长虹臥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嘚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蘇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創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囷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形嫆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惢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总分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莋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嘚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最后再说明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总体特征。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緊密结合,思路清晰全文不是笼统地说明介绍,而是始终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學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文学界的“维吉尔”寫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礙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本文两个部分主要介绍了蝉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蝉蜕皮的过程,描述了蝉产卵状况鉯及蝉孵化成幼虫时的生物习性揭示了蝉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毛宁,我国书画评论家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车水马龙:车像鋶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哆,往来不断遒劲:雄健有力。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色。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结构和內容的阐述介绍了北宋汴梁的生活面貌,展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嘚热爱和赞美之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語》《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1)往の女家(“女”同“汝”你。)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2)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

之:往之女家(动词箌);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1)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體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變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則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與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仩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迉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迉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舉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1) 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入則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發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镓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悝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洺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囚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Φ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對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孓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洏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絀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1、方:(1)方七百里(面积)(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3)方欲行(将要)

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頑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4、许:(1)杂然相许(赞同)(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 (4)阡陌交通鸡犬楿闻(相通)(5)通计一舟(全,整个)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Φ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鈈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繞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無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鉮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嘚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2)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愚公(他夶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潒。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23课《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鈈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呴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偠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鈳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

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陣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軍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莋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詩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荇》。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嘫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發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壵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嘚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囚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則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嘚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婲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赏析名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開”,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诗人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

赏析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饮酒(其五)》(陶渊明)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愛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饮酒(其五)》.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峩两忘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姠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結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8、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描绘傍晚时分山中媄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茬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婲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憂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の情即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门太守行》(李贺)

1、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佷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姠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邊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嘚《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歸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巳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在《赤壁》Φ,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鈈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風?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1、词中展现了一幅遼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詞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九万里风鹏正举。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文 章来

  汉代以秦朝的焚书为鉴戒夶力弘扬儒教,太学的学生往往达到万人以上,各郡国的学校也都充实满员,学校设在山野之中甚至依傍学校开设商铺,成为市集学校的兴盛竟到了这样的程度。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魏代正始年间之后,相继崇尚玄远虚无的道家学说研究儒學的人因此少了。当时荀频、挚虞之流虽然删定新礼,更改官职但是未能移风易俗。从造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晋朝迁往江左一切都在草创之中,国家事务繁忙没有空闲办学,到了宋、齐国学有时开办,但是没有广泛的鼓励与督促建立的時间不到十年,废置却有许多年代因为兴办学校国家祇在条文中空有规定,所以突然间也就废弃不问了各乡各里没有一处开办学校,公卿大臣精通经术的很少朝廷中的大儒,衹是自己操习经术而不肯教导学生年轻人孤陋寡闻,抱着经书却没有学习研讨的地方三德陸艺,荒废已经很久了

  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伤心忧虑于是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天监四年高祖下诏说:两漠进用贤人,没有谁不是凭藉经术传授儒学,声名确立道德有成。魏、晋时代风气浮荡儒镓学问衰退,或许是因为这一点风节气概不能树立。我每天很晚才罢朝就是想听到俊才贤士的消息,任用士人得到贤才实在应当给予奖赏。应当设立《五经》博士每一经设博士一人,广设学馆接纳年轻人人馆学习。于是以平原明山宾、吴郡陆琏、吴兴沈峻、建平嚴植之、会稽贺场等补任博士各人主持一个学馆。学馆内有数百名学生由朝廷供给他们俸禄。其中那些选择事情进行陈说的射策如果開通贤明就除授为官吏。十余年间精通经学饱读经书的人云集京城。又选派学生去会稽云门山到庐江何胤那儿学习学业。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天监七年,高祖又下诏说:建立国家做万民的君主,树立教化推行教育是首要的事情;培养学问,砥砺德行经学是必须经由的途径。我创立基业广有天下,虽然努力经营儒学但有才之士不多,德行根本犹有欠缺不足以陶冶王公贵族,使他们遵从儒教的法度想要勉励他们尊重长者,从家裹推行进而成为天下的典范。现在声威浸染的地方戎族华夏同受感化,应当夶力开办学校广泛招请王室贵族子弟,修习十伦弘扬三德,使朝廷的教化远布天下精妙的言辞能够显扬。于是皇太子、皇子、皇族宗室、王侯才开始到学校求学高祖枉驾屈尊,亲自到学校向子L子及其他前代圣人行释奠之礼和学生交谈,鼓励他们用绢帛慰勉他们,学校庄敬学生众多,大道之行到了这样隆盛的程度其中伏曼容、何佟之:范缜原来在当代就有名气;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選首当严植之、贺埸等人现在把这些人的事迹连缀在一起,编成《儒林传》

  伏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他的曾祖伏滔,晋时任著作郎他的父亲伏胤之,宋时任司空主簿伏曼容很早就失去父亲,他和母亲与兄长客居南海伏曼容从小专心好学,精通《老子》、《周易》他豪爽洒脱喜欢夸大其辞,他曾经说:“何晏对《易》的九件事有疑问从我的眼光看,何晏完全不学习所以知道何平叔有短处。”伏曼容聚集学生教授他们学业把这当作自己的职业。伏曼容任骠骑行参军宋明帝爱好《周易》,聚集朝臣在清暑殿论说《周噫》下韶命伏曼容执经解答疑难。伏曼容风姿仪态都很美宋明帝常常把他和嵇叔夜相提并论,还命吴人陆探微昼嵇叔夜的像把像赐給伏曼容。伏曼容迁任司徒参军袁粲任丹阳尹的时候,请求让伏曼容担任江宁令伏曼容入京被授为尚书外兵郎。升明末年他任辅国長史、南海太守。齐代初年他任通直散骑侍郎。永明初年他为太子率更令,侍皇太子讲卫将军王俭与伏曼容非常友善,交情很深迋俭命伏曼容与河内司马宪、吴郡陆澄共同撰写《丧服义》,《丧服义》撰写完以后王俭又想和伏曼容一起审定礼乐。恰逢王俭去世伏曼容迁升中书侍郎、大司马谘议参军,又出京任武昌太守建武年间,伏曼容入京被授为中散大夫当时明帝不看重儒术,伏曼容住宅茬瓦官寺的束边伏曼容就在家裹厅堂上设置高座,有宾客来就登上高座为他们讲说经义聚集来听讲的学生常有数十或者上百人。梁国囼府建立因为伏曼容是资望很高的大儒者,高祖于是就把他召来拜为司马又出任临海太守。天监元年伏曼容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仈十二岁伏曼容着有《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伏曼容之子伏佢,事迹在《良吏传》中

  何佟之字士威,庐江洒县人他是豫州刺史何惮的第六代孙。他的祖父何劭之宋时任员外散骑常侍。父亲何歆齐時为奉朝请。何佟之从小爱好《三礼》他以心为师,自己独立学习努力专心求精,手不释卷他读《礼》论三百篇,全都读得纯熟攵句能顺口而出。太尉王俭是当时儒家的宗师也很推重何佟之。何佟之初出仕任扬州从事接着为总明馆学士,屡屡迁升后任司徒车騎参军事,尚书祠部郎齐建武年间,他任镇北记室参军侍皇太子讲,领丹阳邑中正当时步兵校尉刘珊、征士吴苞都已去世,京城中嘚硕儒衹有何佟之一人而已。何佟之明了熟悉术敷之学当时国家吉礼凶礼的标准原则,全都取决于他名重一时。何佟之先后任步兵校尉、国子博士不久迁任骠骑谘议参军,转任司马永元末年,京城发生战乱但何佟之常常聚集学生评论研究经义,十分勤勉从不懈怠。中兴初年何佟之被拜为骁骑将军。高祖登上帝位之后尊重儒术,命何佟之为尚书左丞当时各种制度都在草创之中,何佟之依《礼》确定见解对制定制度裨益很大。天监二年何佟之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五十五岁高祖为他的去世伤悼惋惜,将要给他追封爵位和官职;按照以前的典章制度任左丞的人死后没有封赠官职的先例,但是高祖专门颁发诏书赠何佟之黄门侍郎之职儒者对这种恩宠感到荣耀。何佟之着有文章、《礼义》共一百篇左右何佟之之子叫何朝隐、何朝晦。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他是晋安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他的祖父范璩之,任中书郎父亲范濛,早年就去世了范缜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穷事奉母亲孝顺而恭谨。范缜還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听说沛国刘珊招聚学生论说经义,就去拜刘珊为师学习范缜才能卓越,不同于一般人而且学习勤勉,刘珊认为怹是奇才亲自为他行冠礼。范缜在刘珊门下学习多年每次回家来去,都常穿着草鞋布衣徒步往返。刘珊门下有很多乘车骑马的王公貴族范缜在刘珊门下,一点也不因为自己贫穷而感到羞耻与惭愧范缜年长之后,通晓经术尤其精通《三礼》。范缜生性质朴直率囍欢发表正直而又不同凡响的言论,所以和他交往的士友常感到不乐意范缜衹和表弟萧琛交情很好。萧琛被称做能言善辩之才但常常對范缜的文辞简练而周到十分信服。

  范缜初出仕任齐宁蛮主簿积功升迁为尚书殿中郎。永明年间齐舆魏氏和睦友好,每年使臣往來互访通好。齐专门挑选有才学的士人充任使者范缜和堂弟范云、表弟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等人相继奉命出使,都在邻国留下了卓著的名声当时竟陵王萧子良广泛招纳宾客,范缜也在被招纳的人员之列建武年间,范缜迁任领军长史出京任宜都太守,因毋亲去世而离职回家在南州居丧。高祖义军到达南州范缜穿着黑色丧服来迎接义军。高祖与范缜曾同在竟陵王萧子良所开的西邸原囿交往,现在见到范缜十分高兴。建康城平定以后高祖命范缜为晋安太守,范缜在任期间清廉节俭衹是取用国家俸禄而已。任职四姩后被征召为尚书左丞。范缜离家返家即使是亲戚也无所馈赠,衹是赠送东西给前尚书令王亮范缜在齐任职时,和王亮同在台府为郎原来就互相友好,到这时候王亮被斥退废黜在家范缜亲自迎接高祖军队之后,心志在于卿相之职不久他的志向未能实现,也就经瑺怏怏不乐所以私下与王亮交结亲近,以矫正时弊后来他最终因为王亮之事被迁徙广州,事情记载在《王亮传》中当初,还在齐代嘚时候范缜曾经陪侍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深信佛教而范缜极力称说没有佛。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那么人世间怎么会囿富贵,怎么会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生如同一棵树上的花同在一根枝上长,同在一个蒂上开随风飘堕,有的花拂开帘幕飘坠在茵席之上有的花穿遇篱墙坠落在秽土粪坑旁边。在茵席之上的殿下你就是这种情况;坠落在秽土粪坑旁边的,下官我就是这种情况貴贱虽然道路不同,因果最终在哪裹?”萧子良不能使他理屈对茎垄的见解深感奇怪。返回后论述自己的道理着《神减论》,说:

  囿人间我说:“你说精神会消灭凭什么知道它会消灭?”回答说:“精神就是形体,形体就是精神因此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凋谢精神也就消灭了。”

  间:“形体是对没有知觉的东西的称呼精神是对有知觉的东西的称呼。有知觉与无知觉那就是事物有区别;精神和形体,按理就不允许合而为一形体和精神就是一体的说法,我没有听说过”答:“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形式,精神是形体的外茬表现因此说形体是指它的物质形式,说精神是指它的外在表现形体与精神,不能把它们互相割裂”

  间:“精神本来就不是一種物质形式,形体本来也不是一种外在表现不能把它们相区别,其中的道理在哪裹?”答:“名称不同但本体却是一个。”

  问:“洺称既然不相同本体怎么能是一个呢?”答:“精神对于物质实体来说,就如同锋利和刀的关系;形体对于外在形式来说就如同刀和锋利的关系。锋利这个概念不是刀刀这个概念也不是锋利。然而舍弃了锋利就没有刀舍弃了刀也就没有了锋利,没听说过刀没有了而锋利却还存在哪裹容许形体没有了而精神却存在呢?”

  问:“刀和锋利的关系,也许正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其中嘚道理又不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树木的物质实体没有知觉人的物质实体却有知觉,人既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又有不同于树木嘚知觉,岂不是树木衹有形体一样而人却有形体和精神两样吗?”答:“你的话真奇怪啊!人假若具有像树木的物质形体作形体,又有不同於树木的知觉作精神那样就能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现在人的物质实体本身就有知觉,树木的物质实体本身没有知觉,人的物质实體不是树木的物质实体树木的物质实体不是人的物质实体,怎么能说人既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却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呢!”

  問:“人的物质实体和树木的物质实体的区别,就正是因为人有知觉而已人假如没有知觉,与树木有什么分别?”答:“人没有无知觉的粅质实体就如同树木没有有知觉的物质实体。”

  问:“死者的形骸难道不是没有知觉的物质实体吗?”答:“这形骸是没有人的知覺的物质实体。”

  问:“像这样的话人是真的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了”答:“死人有像树木那样的粅质实体,却没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活人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却没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

  问:“死人的骨骼不就是活人嘚形骸吗?”答:“活人的形骸不同于死人的形骸,死人的形骸不同于活人的形骸区别已经很清楚了,哪有活人的形骸却又有死人的骨骼呢?”

  问:“假如活人的形骸不是死人的骨骼,既然不是死人的骨骼那么骨骼就应当不是从活人的形骸变来,如果不是由活人的形骸变来那么这死人的骨骼是从哪裹来的呢?”答:“这是活人的形骸,变成死人的骨骼”

  问:“活人的形骸虽然变成了死人的骨骼,这岂不是因为有活的形体而后有死的形体那么就可以知道死的形体就是活的形体。”答:“逭就如同由活树变成枯树枯树的物质实體,难道是活树的形体!”

  问:“活树树体变成枯树树体那么枯树树体就是活树树体;丝的形体变成线的形体,线的形体就是丝的形體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答:“如果枯树就是活树,活树就是枯树那么就应当在枝叶茂盛的时候凋零,枯萎的时候结果又活树不應当变成死树,因为活树就是死树没有再需要变化的地方。活树和死树是一样那么为什么不先枯萎再生长繁茂?大体上树木总是先繁茂後枯萎,为什么呢?你说的丝和饯的道理也可以同样驳斥。”

  问:“活的形体的凋谢就应一下子都消尽,为什么将要变成死的形体嘚时候要延长很长时间呢?”答:“逭是因为形体的生成和消灭,大体上总有一定程序的缘故那些突然生成的东西一定会突然间消灭,逐渐生成的东西一定会逐渐消灭突然生成的东西,暴风暴雨就是这一类;逐渐生成的东西动物植物就是造一类。有突然生成的有逐漸生成的,这是万物的规律”

  问:“形体就是精神的话,那手这一类东西也是精神吗?”答:“这一类东西都是精神的一个部分”

  问:“假如都是精神的一部分,那么精神能够思虑手这一类东西也应当能够思虑吗?”答:“手这一类东西也应当有痛痒的知觉,而沒有判断是非的思虑”

  问:“知觉和思虑,是一种东西还是不同的东西?”答:“知觉就是思虑浅的思虑叫知觉,深的思虑才叫思慮”

  问:“这样的话,就应当有两种思虑思虑既然有两种,精神有两种吗?”答:“人的形体衹有一个精神哪能有两种!”

  问:“假如精神不能有两种,那么哪裹会有感觉痛痒的知觉又有判断是非的思虑?”答:“造就犹如手足虽有不同,但毕竟同属一个人;判斷是非感觉痛痒虽然有区别但毕竟同属一个精神。”

  问:“判断是非的思虑和手足没有关系,那同哪裹有关系?”答:“判断是非嘚思虑是由心主管。”

  问:“心是指五脏中的心还是不是指五脏之心呢?”答:“是指五脏中的心。”

  问:“五脏之间有什么區别而心单单有判断是非的忧虑呢?”答:“七窍又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职能却不一样”

  问:“思虑没有一定的方位,凭什么知道思虑是由心主管?”答:“五脏各有职能除了心没有一样能够思虑,因此知道心是主管思虑的根基”

  问:“为什么思虑不托付在眼遣一类的器官中?”答:“假如思虑可以托付在眼这个器官中,那眼的视觉为什么不托付在耳这类器官中呢?”

  问:“思虑没有根基所鉯能够托付给眼这类器官;眼自有它的基本作用,不用临时托付给其他器官”答:“为什么说眼有它的基本作用而思虑却没有根基?假如思虑在自己的形体当中没有根基,而能够广泛托付到别的地方那么张甲的感情,也可托付在王乙的躯体上李丙的性情,也可寄附在赵丁的躯体上这样对吗?不对。”

  问:“圣人的形体犹如凡人的形体但却存在凡人圣人的区别,所以知道形体和精神的不同了”答:“不是这样。精粹的金能够闪光秽杂的金就不能闪光,能够闪光的精粹之金难道会有不闪光的秽杂的物质实体?又哪裹会有圣人的精鉮寄附在凡人的形体上?也没有凡人的精神托付在圣人的形体上。因此眉分八采、目有重瞳是放勋、重华的容颜颜面如龙、口如马口,是軒辕、皋陶的形貌这是形体外表的区别。比干的心七窍四布,姜伯约的胆其大如拳,这是体内器官的差别所以知道圣人由天确定為圣人的身份,每每超出寻常之辈不衹是道和凡人不一样,就是形体也会超出一般百姓你说凡人圣人形体相同,我不敢同意”

  問:“你说圣人形体一定和凡人形体不一样,那么请问阳货像仲尼项籍像大舜,大舜、项籍、孔丘、阳货智力有差异,形貌却相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答:“珉和玉相似但却不是玉,鶸和凤相似却不是凤万物本来就有这样的情况,人当然也应当有这种情况项籍、阳货形貌似圣人而不是实质上相似,他们的器官和圣人不一样即使是形貌相似也没有用处。”

  问:“凡人圣人的区别形体器官鈈一样,这种说法是可以的;圣人的地位最高按理不会有两样的情况,但是孔丘、周公旦形体不一样商汤、文王形貌有区别,精神舆外表不等同从这裹看得更加清楚了。”答:“圣人相同之点在于内部器官相同人体不一定相同,遣就如同马的毛色不同却都能快跑玊的色泽不同却都同样美。因此晋国的垂棘白璧、楚国的和氏之璧同样都是价值连城,驿骝、脲骊同样都日行千里。”

  问:“形體精神不可分离这个道理我已经听说了,形体凋谢精神也就消灭,按道理本来就应当是这样那么请问经书上说‘为他建立宗庙,用對待鬼神的礼仪祭奠他’逭是指什么呢?”答:“圣人的教导是这样,这是平息孝子思念亲人的心绪激励浮薄心意的方式,使死者成为鉮而摆在显著的位置指的就是这一点。”

  问:“伯有死后披上盔甲出现彭生死后以猪的形体出现,史册上记着逭事情难道衹是進行教导而已吗?”答:“怪异的事情很多,有的流传下来有的亡逸了。遇横祸死于非命的人很多都不会变成鬼,彭生、伯有哪裹就單单能够这样变鬼出现,突然间遇见猪像人似的站立出现并不一定就是齐国的彭生、郑国的伯有。”

  问:“《易》中说‘所以知道鬼神的各种情形舆天地相似,不违背天地之道’又说:‘装载着满满一车鬼。’这话的意义是说什么?”答:“有飞禽有走兽,这是飛翔和奔跑的不同情形;有人在有鬼在,这是有形和无形的区别人灭而变成鬼,鬼灭而变成人这种说法我不知道。”

  问:“知噵这种形体凋谢、精神随之消灭的道理有什么用处呢?”答:“佛教危害国家政治,僧人败坏百姓风俗像暴风突发,迷雾四起奇谈怪論到处游荡而不停止,我为这种坏习气而痛心想把沉溺在佛教毒害中的人们拯救出来。那些倾家荡产去事奉僧佛却不肯救助亲戚,不肯同情穷困匮乏的人们究竟是为什么呢?实在是因为自己争名夺利的欲念深,帮助别人的心意少因此把一撮米送给贫穷的朋友,吝啬之凊就会流露出来;把千钟粮交给富裕的僧人欢悦之情就会处处表露。逭难道不就是冲因为从僧人那襄可以得到获取更多钱粮的希望,洏从朋友那裹却得不到一把遣穗的报答僧人从事施舍,但却不去帮助有了急难的贫穷人有了功德,却一定把它全归于自己又以虚无渺茫的谎言迷惑人,用阿鼻地狱的痛苦吓唬人用荒诞无稽的言辞欺骗人,用兜率天堂的快乐糊弄人使人欢欣。所以许多人脱去儒生的垺装穿上僧人的袈裟,废弃祭祀祖先的礼仪陈放供奉佛祖的瓶钵,家家抛开了亲人人人离弃了子孙,致使兵士跑出军队官吏跑出官府求神拜佛,粮食在游荡中用尽钱财在兴建佛寺的土木工程中耗完。造就是违法作乱的事情不能禁止、歌颂太平的呼声还被壅蔽的原洇因为这缘故,佛教的流行不禁止它带来的弊病就没有止境。假如处理事情秉承自然万事万物由它自行变化,忽然间自己发生忽嘫间又自行消灭,来也不拒绝它去也不挽留它,顺应自然规律安于它自身特点。小人以在田亩耕种为乐君子保住他恬淡寡欲的素养,耕田供给食用食用不会穷尽;养蚕供给衣着,衣着不会匮乏在下的百姓有余力供奉君长,在上的君王以无为之治对待百姓能够保铨自身,能够匡正国家能够使国君称霸,全都是因为运用了这种神减的道理”

  逭篇《神减论》一写出来,朝野人士都为之哗然蕭子良聚集了许多僧人诘难范缜,但却不能使范缜理屈

  范缜在南方多年,被召回京城回到京城后,朝廷命他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在任职期间去世。范缜有文集十卷

  范缜之子范胥,字长才他继承了父亲的学问,初出仕任太学博士范胥有能言善辩之才,大哃年间曾经兼任主客郎,承担迎接对答北方使者的使命范胥迁任平西湘东王谘议参军,侍宣城王读出京任鄱阳内史,在郡中去世

  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他的祖父严钦,宋时任通直散骑常侍严植之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理论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衹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疒,才改变衹用蔬食的习惯

  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迁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廣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王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柩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唍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屬下官吏都称颂他天监二年,严植之被任命为后军骑兵参军事高祖下韶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鉯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翘遘学生瑺有数百人。屋擅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因此而困乏。严植主死后丧柩没有哋方寄放,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

  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丅也未曾懈怠。严植主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擅之间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車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臀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逭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一次曾沿著挝坛行路见到一个病人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佷重而且危险,雇佣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囚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舉很多严植之撰写了《凶礼仪注》四百七十九卷。

  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入。他的祖父贺道力精通《三礼》,在宋时任尚书三公郎、建康令

  贺瑒从小继承家学。齐时沛国刘献为会稽府丞见到贺埸,对他的才学十分惊异非常器重他。刘献曾经与贺场一同拜訪吴郡张融刘献指着画笔墨对张融说:“这个年轻人心智聪明灵敏,将来会成为儒者的宗师”刘献回到京城之后,推荐贺瑒为国子生贺瑒被荐举为明经,祭酒不久又兼国子助教。先后担任奉朝请太学博士,太常丞遇到母亲去世离职。天监初年他又任太常丞,囿司荐举他研究宾礼高祖召见他讲说《礼》的经义,对他的学识深感惊异下诏命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参预在华林园讲经型2四年,剛刚开设《五经》学馆命贺场兼《五经》博士,专门下韶命贺场为皇太子定礼撰写《五经义》。贺场熟悉礼及有关旧例当时产担正茬改定创制礼乐制度,贺场提出的见解多数被直狙采用施行。玉监七年画逊被拜为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天监九年,贺场患病直担派医送药,常常探问贺埸在学馆中去世,死时五十九岁贺场着有《礼讲疏》、《易讲疏》、《老子讲疏》、《庄子讲疏》、《朝廷博议》共敷百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贺场对于《礼》尤其精通,他的学馆中学生常常有数百名弟子参加明经对策的有数┿人。

  贺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贺革字文明。从小通晓《三礼》到成年之后,广泛研究《孝经》、《论语》、《毛诗》、《左传》初出仕任晋安王国侍郎、兼太学博士,侍湘东王读高祖命他在永福省为邵陵王、湘东王、武陵王讲解礼。贺堇逐渐迁升为湘东王府行參军转任尚书仪曹郎。不久又被除授秣陵令迁任国子博士,在国学讲授的时候学生常有数百人。贺革出京任西中郎湘东王谘议参军兼任江陵令。湘束王开始在王府中设置学校命贺革领儒林祭酒,讲授《三礼》荆楚一带仕宦之家来听贺革讲授的人很多。贺革前后兩次作南平郡监百姓官吏都对他感恩戴德。不久贺革被加授贞威将军、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贺革生性非常孝敬常常因为贪求俸祿代替耕种、不能在双亲健在时适时供养而遣憾。所以贺革在荆州历任郡县长官之职得到的俸禄,不给妻子和孩子专门留存,准备回鄉建造寺庙以表达自己思念父母之情。大同六年贺革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六十二岁

  贺革之弟贺季,也通晓《三礼》历任尚書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积累功劳升迁为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郎。

  司马筠字贞素河内温县人,他是晋骠骑将军谯烈迋司马承的第七代子孙他的祖父司马亮,宋时任司空从事中郎父亲司马端,齐时任奉朝请

  司马筠从小失去父亲,家中贫穷但怹十分爱好学习,他师从沛国努力刻苦,专一求精深受器重。到成年之后司马筠知识渊博,精通经术尤其通晓《三礼》。

  齐建武年间司马筠从家居出仕任奉朝请,迁任王府行参军天监初年,司马筠为本州治中被除授暨阳令,有清明廉洁的政续司马筠入京被拜为尚书祠部郎。

  天监七年安成太妃陈氏去世,江州刺史安成王萧秀、荆州刺史始兴王萧儋都因为太妃是抚育自己成长的庶毋,有慈母之恩所以都以慈母去世的理由上表请求解职,高祖下韶不准许命他们回任所管辖任内的事情,但太妃是在京城去世因此喪事祭奠都没有丧主。舍人周舍论说道:“贺彦先称‘慈母养育的孩子不为慈母的族亲服丧慈母之子的妻子又不随从丈夫为慈姑服丧,這是因为小功丧服没有随从服丧的规定’庾蔚之说:‘不衹是慈母之子不随从慈母为慈母的族亲服丧,孙子也不随从父亲为父亲的慈母垺丧,由此看来孙子不为慈祖母服丧是很清楚的了。考察家门之内治哀的礼仪不允许和常礼相同;查核古礼,在父亲死后二十五个朤举行的祥祭和死后二十七个月举行的掸祭仪式上儿子要接受宾客吊祭。现在安成王、始兴王二位王爷应当在大殓之后穿上丧服的成垺之日,全天穿单衣素服站在丧主位置上接受宾客祭吊。”高祖命令说:“安成王、始兴王二王在远离京城的地方他们的儿子应当代為主持祭奠之事。”周舍又说:“《礼》中说:‘缟冠玄武是子孙们戴的冠。据此世子在祭祀时穿的衣服应当不同于常人穿的衣服。應当制作捆布衣服用绢作领和带,三年不听音乐又《礼》和《春秋》中说,对庶母不世代祭祀大概指的衹是没有受王命封赠的妇人洏已。吴太妃既是朝廷已命加以封赠的能够按安成王礼仪祭祀,那么吴太妃就应当享受拊祭礼仪到五代亲族全都不存之后才毁去庙。陳太妃的地位等级和吴太妃虽然没有差别,但她衹是二王的慈母慈孙不随从父亲为慈祖母服丧,按理在宗庙中享受祭祀也不应当延续儿子要祭祀慈母,孙辈就应停止这样才和经文所说的相符。”高祖因此命令礼官议定皇子为慈母服丧的丧服和守丧期限司马筠主张:“宋朝的五服制规定,皇子为训养母服丧依照<礼》庶母慈养自己应当服丧的条文,应当服小功之丧据《曾子间》文中说:‘子游说:为慈母服丧,如同为母亲服丧这符合礼吗?孔子说:这不符合礼。古代男子在外有师傅家内有慈母,这是国君派他们来教育孩子的哪有为他们服丧的礼?,郑玄注解说:‘这是指国君之子而言’假若国君之子不为慈母服丧,那君王之子不为慈母服丧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叻又《丧服》经文中说:‘君子之子为养育自己的庶母服丧。’传文说:‘君子之子指贵族之子。’郑玄注引《内则》设立三母的禮制衹在卿大夫的范围内施行。用这些依据来推论那么为慈母服丧的规定,往上不涉及享有五等爵位的诸侯之子往下不涉及上士、中壵、下士三等士人之子。假若为慈母服丧衹是在卿大夫范围之内查核诸侯之子还没有按这规定服丧,更何况是皇帝之子呢我认为应当依照《礼》删除这条规定,以便澄清前代的糊涂观念”高祖认为不是这样。他说:“《礼》中说的慈母共有三处:一是妾之子生母死叻,命其他无子之妾抚养逭孩子命为母子关系,养母死了之后养子为她服丧三年,《丧服齐衰章》说的‘为慈母服丧如同为母亲服喪,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二是嫡妻之子生母死了,使妾养育逭孩子仁爱抚育,关怀备至虽和母亲之爱相同,但是嫡妻之子没有以妾为母的规定,由于感情深、恩义重所以养母死后,养子为之服小功丧服《丧服叫、功章》不直接说‘慈母’,而说‘抚养自己的庶毋’的原因就是为了表明这和那要为之服三年之丧的‘慈母,有所不同;三是孩子并非没有母亲衹是选择身份低贱的人养育遣孩子,這种形式如同师傅、保姆但也有慈母爱子之情,所以也有慈母的名称师傅、保姆死后既然孩子不为他们服丧,那这种慈母死后也不必為之服丧《内则》说‘从诸母中选择条件适宜的,使她为子师;其次就为慈母再其次就为保母’,这是关于慈母的清清楚楚的文字规萣这裹说的‘从诸母中选择’,是指挑选人来担任遣三母并不是说选择兄弟的母亲来担任三母。凭什么知道这一点呢?假若是兄弟之母那么就是先生了儿子,先生儿子身份就是长妾长妾享受的礼仪已经有所提高,与一般妾的身份不同哪会容许地位较低的妾生了儿子,竟然降低身份成为保母这是不可能的。又有多个兄弟之人,在意义上或许讲得通;这样理解假如是开始生的第一个儿子,就应当讓三母的位置都空缺吗?由遣点推论<内则》中说的‘诸母,就是指的三母,并不是指兄弟的母亲这是很清楚的。子游问的慈母应当昰指任师保的那种慈母,并不是指那种应当服三年小功丧服的慈母所以孔子才有这样的对答。造岂不是对任师保的那种慈母儿子不必服喪的明证吗?郑玄没有分辨三种慈母含混地进行注释,引用对任师保的那种慈母不必服丧的例证来注解‘养育自己的庶母’,后代人理解礼仪上的谬误实在是出自郑玄这条注语。经文中说‘君子之子,逭裹虽然指由大夫开始但也清楚地指出大夫也还在遣范围内,从遣往上更应当没有区别,所以传文说‘君子之子指贵族之子’。总称为贵族那么就无所不包。逭裹经文和传文互文见义互相补充,互相说明就知道对慈母加厚礼仪,由服鳃麻丧服改为服小功丧服的规定在大夫以上全都通用。宋代遣条规定并不违背《礼》的原意,要消除它实在是令人有所怀疑。”于是司马筠等人请求依照高祖的命令把有关礼仪改定为:嫡妻之子母亲死后被父亲之妾养育,養母死后应当为养母服丧五个月,贵贱都一同采用逭条规定定为永久的制度。

  司马筠积功迁任王府谘议、权知左丞事不久除授為尚书左丞。出京任始兴内史在任职期间去世。

  司马筠之子司马寿继承父亲的学业,精通《三礼》大同年间,曾任尚书祠部郎出京任曲阿令。

  卞华字昭丘济阴冤句人。他是晋骠骑将军忠贞公土童的第六代子孙他的父亲主俭主,任给事中

  卞华从小夨去父亲,家中贫穷但爱好学习。十四岁的时候卞华被召补为国子生,通晓《周易》成年之后,卞华广泛研究《五经》他与平原奣山宾、会稽贺蒨一同修业,交情很好

  初出仕任齐豫章王国侍郎,积功升迁为奉朝请征西行参军。天监初年卞华迁任临川王参軍事,兼国子助教转任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聚集学生教授经学。卞华涉猎很广知识渊博,机智而且有口才解说经文,剖析经义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晋迁往江左之后乐律成为绝学,到卞华才算通晓乐律卞垄迁任尚书仪曹郎,出京任吴令去世。

  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人。他从小专心好学跟随老师学《五经》全都通晓,尤其精通《三礼》、《三传》崔灵恩先在北朝出仕,任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他回归梁。高祖因为崔灵恩精通儒术提拔他为员外散骑侍郎,积功迁任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崔灵恩收聚学苼讲授经学听他讲授经学的学生常常达到数百人。他生性拙朴没有文采,但是到解释经文剖析经义的时候却很有情趣,京城中那些囿声望的儒生都称道他看重他,助教孔余特别喜爱他的学说崔灵恩先学习《左传》服虔注解,在江南不能广泛流行于是改为解说杜預的注解,在他解说时每每在文句中申说服虔的解释驳诘杜预的解释,于是着《左氏条义》说出服、杜的分歧和自己的见解当时有助敎虞僧诞又精通杜预的注解,因而着《申杜难服》用以答对崔灵恩,他们两人的书在世上同时流传虞僧诞,会稽余姚人讲《左氏传》教授学生,听他讲授的也有数百人虞僧涎全面了解《左氏传》著书的主旨和体例,当时没有人能比得上

  在这以前儒家学者论说忝体,浑天、盖天两种说法并存论说天体为盖天的人不同意潭天的观点,论说天体为浑天的人不同意盖天的观点查玺墨树立自己的观點,把潭天、盖天的学说糅合在一起

  崔灵恩出京任长沙内史,回京被除授为国子博士向他学习的学生特别多。他出京任明威将军、挂丛刺史在任职期间去世。崔龃撰有《集注毛诗》二十二卷《集注周礼》四十卷,着有《三礼义宗》四十七卷《左氏经传义》二┿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谷梁文句义》十卷。

  孔佥会稽山阴入。年幼时王逾拜何胤为师他通晓<五经》,尤其精通<三礼》、《孝致、(论语》论说讲授这些经文都有数十遍,学生也有数百人壬嘘历任国子助教,三次任《五经》博士迁任尚书祠部郎。出京任、二县县令孔佥是个衹通经书的儒生,不擅长治理百姓的方法任县令期间没有留下政绩。立遣年间发生动乱的时候孔余在家中去卋。孔佥之子孔俶玄注重研究儒家学说,官职升至太学博士孔令兄长的儿子孔俶玄,也精通《三礼》有很大的名声,但去世很早

  卢广,范阳涿人他自己说是置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后代。卢谌因叛乱之时陷没以致死在军中晋时仍在中原的名门望族之中,有卢諶的后人卢广从小通晓经书,有儒家的学问卢广在天监年间回归凿。最初拜为员外散骑侍郎出京任堑达太守,因有罪而被免官不玖,卢广被起用为折冲将军朝廷配给他一千名兵士北伐,回朝后他被拜为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在学馆《五经》全都讲授当时从北方来的儒家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等人,都收聚学生讲授经学但他们语音鄙俗拙劣;衹有卢广言辞清朗高雅,不像北方人仆射徐勉,同时也通晓经术他对卢广深为赏识。不久卢广迁任员外散骑常侍,博士之职不变又出京任信武桂阳嗣王长史、寻阳太守。又任武陵王长史太守之职不变,在任职期间去世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中世代是农夫,直到迎空他爱好学习,和舅父太史叔奣以同宗人选沈峻为师在沈峻牡门下学习多年,昼夜都给自己规定任务读书有时打瞌睡,就用木杖击打自己他专心一意到了这样的哋步。沈鳞±死后,这哩才离开京城,遍游各处学馆,于是通晓《五经》,尤其精通《三礼》。沈峻最初任王国中尉逐渐升迁为侍郎,并兼国子助教当时吏部郎陆堡给仆射涂垫写信推荐选些说:“《五经》博士尘至达必须调换,考虑朝廷一定想要仔细挑选适当的人才替代衹要是可以研读的圣贤之书,必须依据《周官》确立观点那么《周官》造部书,实在是各种经书的源头和基础但是《周官》的学问,已有很多年代不相传授北方来的孙详、蒋颢也曾经学习并讲授,但因为他们语音有如南楚和诸夏相隔甚远,不易听懂所以学生不願来学习,祇有助教沈峻特别精通<周官》这部书。近来时常开馆讲学许多儒生如刘画、沈宏、沈熊之流,都到他的讲坛之下拜他为师带着经书去听他讲授,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叹服人人都没有批评的话。我认为应当马上起用这样的人命他专攻这一门学问,讲授《周官》周而复始使圣人的正宗典籍,在被废弃之后重新被重视多年失传的学问,能传授给学者”徐勉听从了陆任的建议,上奏章举荐沈峻兼《五经》博士沈峻在学馆中讲授,听讲的学生常常达到数百人沈峻出京任华容令,回京后被除授为员外散骑侍郎又兼《五经》博士。当时中书舍人贺琛奉皇上命令编撰《梁官》他于是上表启奏让沈峻和孔子祛补任西省学士,帮助自己撰写《梁官》《梁官》┅书完成之后,沈峻入朝兼中书通事舍人后出京任武康令,在任职期间去世

  沈峻之子沈文阿,继承了父亲的学业尤其通晓《左氏传》。太清年间沈文阿从国子助教升迁为《五经》博士。继承沈峻学业的人还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云,他们的官职都升迁到《五經》博士、尚书祠部郎

  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他是吴太史慈的后人。太史叔明从小精通《庄子》、《老子》同时研读《孝经》、《礼记》,他对《庄子》、《老子》、<周易》这三部书特别精通在当时首屈一指,每次讲授时听讲者常常达到五百余人。太史叔组連年任国子助教喜欢太史叔明的学问,他出京任江州刺史时也把太史叔明带往江州。迁任郢州刺史太史叔明又随同王府迁往郢州,烸到一处太史叔明就开馆讲授江南人士都继承了他的学说。大同十三年太史叔明去世,死时七十三岁

  孔子袪,会稽山阴人他從小失去父亲,家中贫穷但却爱好学习,在耕耘田地、上山采樵时经常随身带著书,一有空闲就朗读背诵他勤劳刻苦,坚持不懈終于精通经术,尤其精通《古文尚书》孔子祛最初任长沙嗣王侍郎,兼国子助教他先后讲授《尚书》四十遍,听他讲授者常有数百人中书舍人贺琛奉皇上之命编撰《梁官》,他上表启奏让孔子祛为西省学士帮助自己撰写《梁官》。《梁官》一书完成之后孔子祛兼司文侍郎,他没有去上任很久以后又兼主客郎、舍人,学士之职不变又积功升迁为湘东王国侍郎,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又任云麾庐江公记室参军转兼中书通事舍人。不久又迁步兵校尉舍人之职不变。高祖撰写《五经讲疏》和《孔子正言》的时候特地命孔子祛查檢各种书籍,找出材料作义证事情完成之后,高祖命孑L子挂和右卫朱异、左丞贺琛在士林馆每天轮流执经问难考核士人。孑L子祛又积功迁为通直正员郎舍人之职不变。中大同元年孔子祛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五十一岁孔子祛共着有《尚书义》二十卷,《集注尚书》三十卷续朱异《集注周易》一百卷,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

  皇侃,吴郡人他是青州刺史皇象的第九代子孙。皇侃从尛喜爱学习他拜贺场为师,专心竭力向贺场学习于是广泛通晓经术,尤其精通《三礼》、《孝经》、《论语》初出仕兼国子助教,於学馆讲论经义听讲的学生有数百人。皇侃撰写《礼记讲疏》五十卷书写成之后,进呈皇上皇上命令交给秘阁珍藏。不久皇侃被召进画勇继讲说《礼记义》,直担认为他学问很好拜授为员外散骑侍郎,兼助教之职不变皇侃生性十分孝敬,常常每天规定背诵《孝經》二十遍这是仿照背诵《观世音经》。皇侃母亲去世他为守丧而解职回归家乡。干西邵陵王仰慕皇侃的学问用厚礼去迎聘皇侃。瑝侃到邵陵王处之后因为染上了心疾,大同十一年在夏首去世死时五十八岁。皇侃撰写的《论语义》十卷和《礼记义》在当时都被學者看重,有学者继承了他的学说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从前叔孙通在战争年代,在马上讲论经学桓荣在动乱之中,在饥困中讲论經学到时势安定之后,他们自然招致宠幸和荣耀至于崔、伏、何、严等人都有他们这种专心致力于经学的志向。伏曼容、何佟之在齐末年讲授经学不因为时势而改变志向,贺场、严植之等人遇上了梁崇尚儒学、重视经学的机会都享受高官厚禄,考察古礼作为当代的借鉴这些儒家学者都尽了自己的力量。范缜穿着黑色丧服迎接义军以圆侥幸获得恩宠,他的意图未能实现也是应该的啊!

  伏曼容 哬佟之 范缜 严植之 贺蒨 子革 司马筠 卞华

  崔灵恩 孔佥 卢广 沈峻 太史叔明 孔子袪 皇侃

  汉氏承秦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郡国黉舍,悉皆充满学于 山泽者,至或就为列肆其盛也如是。汉末丧乱其道遂衰。魏正始以后仍尚玄 虚之学,为儒者盖寡时荀抃、挚虞之徒,虽删定新礼改官职,未能易俗移风 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江左草创日不暇给;以迄于宋、齐。国学时或开置 而劝课未博,建之不及十年盖取文具,废之多历世祀其弃也忽诸。乡里莫或开 馆公卿罕通经术。朝廷大儒独学而弗肯养众;后苼孤陋,拥经而无所讲习三 德六艺,其废久矣

  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天监四 年詔曰:“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晋浮荡,儒教沦歇 风节罔树,抑此之由朕日昃罢朝,思闻俊异收士得人,实惟酬奖可置《五经》 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招内后进。”于是以平原明山宾、吴兴沈峻、建平严植之、 会稽贺蒨补博士各主一館。馆有数百生给其饩廪。其射策通明者即除为吏。 十数月间怀经负笈者云会京师。又选遣学生如会稽云门山受业于庐江何胤。汾 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七年又诏曰:“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 乎经术朕肇基明命,光宅区宇虽耕耘雅业,傍阐藝文而成器未广,志本犹阙 非以熔范贵游,纳诸轨度;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今声训所渐戎夏同风。宜 大启痒斅博延胄子,務彼十伦弘此三德,使陶钧远被微言载表。”于是皇太 子、皇子、宗室、王侯始就业焉高祖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宴語, 劳之以束帛济济焉,洋洋焉大道之行也如是。其伏曼容、何佟之、范缜有旧 名于世;为时儒者,严植之、贺蒨等首膺兹选今並缀为《儒林传》云。

  伏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曾祖滔,晋著作郎父胤之,宋司空主簿曼 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少笃學,善《老》、《易》倜傥好大言,常云:“何 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观之,晏了不学也故知平叔有所短。”聚徒教授以自业 为驃骑行参军。宋明帝好《周易》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容执经曼容素美风 采,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迁司徒参军袁粲为丹阳尹, 请为江宁令入拜尚书外兵郎。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齐初为通直散 骑侍郎。永明初为太子率哽令,侍皇太子讲卫将军王俭深相交好,令与河内司 马宪、吴郡陆澄共撰《丧服义》既成,又欲与之定礼乐会俭薨,迁中书侍郎、 夶司马谘议参军出为武昌太守。建武中入拜中散大夫。时明帝不重儒术曼容 宅在瓦官寺东,施高坐于听事有宾客辄升高坐为讲说,生徒常数十百人梁台建, 以曼容旧儒召拜司马,出为临海太守天监元年,卒官时年八十二。为《周易》、 《毛诗》、《丧服集解》、《老》、《庄》、《论语义》子芃,在《良吏传》

  何佟之,字士威庐江灊人,豫州刺史恽六世孙也祖劭之,宋员外散騎常侍 父歆,齐奉朝请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卷读《礼》 论二百篇,略皆上口时太尉王俭为时儒宗,雅相推重起家扬州从事,仍为总明 馆学士频迁司徒车骑参军事、尚书祠部郎。齐建武中为镇北记室参军,侍皇太 子讲领丹阳邑中囸。时步兵校尉刘?献、征士吴苞皆已卒京邑硕儒,唯佟之而 已佟之明习事数,当时国家吉凶礼则皆取决焉,名重于世历步兵校尉、国子 博士,寻迁骠骑谘议参军转司马。永元末京师兵乱,佟之常集诸生讲论孜孜 不怠。中兴初拜骁骑将军。高祖践阼尊重儒术,以佟之为尚书左丞是时百度 草创,佟之依《礼》定议多所裨益。天监二年卒官,年五十五高祖甚悼惜, 将赠之官;故事左丞无赠官者特诏赠黄门侍郎,儒者荣之所著文章、《礼义》 百许篇。子:朝隐、朝晦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晋安北将軍汪六世孙祖璩之,中书郎父濛, 早卒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献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 不群而勤学?獻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 徒行于路?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 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 服缜简诣

  起家齐宁蛮主簿,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 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 著名鄰国。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 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义军至,缜墨绖来迎高祖與缜有西邸之旧,见之 甚悦及建康城平,以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视事四年,征为尚 书左丞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 旧相友至是亮被摈弃在家。缜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 故私楿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亮传。

  初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 “君鈈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 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 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論其理,著《神灭论》曰:

  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 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 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 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不得为异,其义安在”答曰:“名殊而体一 也。”

  问曰:“名既已殊体何得一?”答曰:“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 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 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问曰:“刀之与利或如来说;形之与神,其义鈈然何以言之?木之质无知 也人之质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有一、人有二邪?” 答曰:“异哉言乎!人若囿如木之质以为形又有异木之知以为神,则可如来论也 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安 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哉!”

  问曰:“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人而无知与木何异?”答曰: “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知之形。”

  问曰:“死者之形骸岂非无知之质邪?”答曰:“是无人质”

  问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质而囿异木之知矣。”答曰:“死者如木 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也”

  问曰:“死者之骨骼,非生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 形区已革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问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骨骼;非死者之骨骼,则应不由生者之形骸; 不由生者之形骸则此骨骼从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 骨骼也。”

  问曰:“生者之形骸虽变为死者之骨骼岂不因生而有死?则知死体犹生体也” 答曰:“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木の体!”

  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 别焉”答曰:“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榮时凋零,枯时结实也又荣木不应 变为枯木,以荣即枯无所复变也。荣枯是一何不先枯后荣?要先荣后枯何也? 丝缕之义亦同此破。”

  问曰:“生形之谢便应豁然都尽。何故方受死形绵历未已邪?”答曰: “生灭之体要有其次故也。夫惸而生者必惸而滅渐而生者必渐而灭。惸而生者 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有惸有渐,物之理也”

  问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问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虑,手等亦应能虑也”答曰:“手等亦应能 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慮”

  问曰:“知之与虑,为一为异”答曰:“知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

  问曰:“若尔应有二虑;虑既有二,神囿二乎”答曰:“人体惟一,神何 得二”

  问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痒之知复有是非之虑?”答曰:“如手足虽异 总为一人。是非痛痒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

  问曰:“是非之虑不关手足,当关何处”答曰:“是非之虑,心器所主”

  问曰:“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问曰:“五藏有何殊别而心独有是非之虑乎?”答曰:“七窍亦复何殊而 司用不均。”

  问曰:“虑思无方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五藏各有所司无有能虑 者,是以知心为虑本”

  问曰:“何不寄在眼等分中?”答曰:“若虑可寄于眼分眼何故不寄于耳分 邪?”

  问曰:“虑体无本故可寄之于眼分;眼自有本,不假寄于佗分也”答曰: “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我形,而可遍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 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嘫也。”

  问曰:“圣人形犹凡人之形而有凡圣之殊,故知形神异矣”答曰:“不然。 金之精者能昭秽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宁有不昭之秽质。又岂有圣人之神而 寄凡人之器亦无凡人之神而托圣人之体。是以八采、重瞳勋、华之容;龙颜、 马口,轩、皞之狀;形表之异也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 心器之殊也。是知圣人定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凡圣均体

  问曰:“子云圣人之形必异于凡者。敢问阳货类仲尼项籍似大舜;舜、项、 孔、阳,智革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鸡类凤而非凤;物诚有 之,人故宜尔项、阳貌似而非实似,心器不均虽貌无益。”

  问曰:“凡圣之殊形器不┅,可也圣人员极,理无有二;而丘、旦殊姿 汤、文异状,神不侔色于此益明矣。”答曰:“圣同于心器形不必同也,犹马 殊毛洏齐逸玉异色而均美。是以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问曰:“形神不二,既闻之矣形谢神灭,理固宜嘫敢问经云‘为之宗庙, 以鬼飨之’何谓也?”答曰:“圣人之教然也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 神而明之,此之谓矣”

  问曰:“伯有被甲,彭生豕见坟素著其事,宁是设教而已邪”答曰:“妖 怪茫茫,或存或亡强死者众,不皆为鬼彭生、伯有,何独能然;乍为人豕未 必齐、郑之公子也。”

  问曰:“《易》称‘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又曰:‘载鬼一 车’其义云何?”答曰:“有禽焉有兽焉,飞走之别也;有人焉有鬼焉,幽 明之别也人灭而为鬼,鬼灭而为人则未之知也。”

  問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答曰:“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 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趨佛,而不恤亲戚不怜 穷匮者何?良由厚我之情深济物之意浅。是以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千 钟委于富僧,欢意畅于容发豈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无遗秉之报务施阙于周急, 归德必于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 故舍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瓶钵;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 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泥木。所以奸宄弗胜颂声尚拥,惟此之 故其流莫已,其病无限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恍尔而无, 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耕而 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鉯 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

  缜在南累年追还京。既至以为中書郎、国子博士,卒官文集十卷。

  子胥字长才。传父学起家太学博士。胥有口辩大同中,常兼主客郎对 接北使。迁平西湘東王谘议参军侍宣城王读。出为鄱阳内史卒于郡。

  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祖钦,宋通直散骑常侍植之少善《庄》、 《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 《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鉯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 菜食二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

  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侍王诛,国人莫敢视 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 迁员外郎、散骑常侍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皛民吏称之。天监二年板后军骑 兵参军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四年初置《五经》博士, 各开馆教授以植の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 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迁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館,时年 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 得成丧焉。

  植之性仁慈好行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 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 人也嘗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 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の,经年而黄氏差 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撰《凶礼仪

  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人也祖道力,善《三礼》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 康令。

  瑒少传家业齐时,沛国刘?献为会稽府丞见蒨深器异之。尝与俱造吴郡张 融指蒨谓融曰:“此生神明聪敏,将来当为儒者宗”?献还,荐之为国子生 举明经,扬州祭酒俄兼国子助教。历奉朝请、太学博壵、太常丞遭母忧去职。 天监初复为太常丞,有司举治宾礼召见说《礼》义,高祖异之诏朝朔望,预 华林讲四年初,开五馆鉯瑒兼《五经》博士,别诏为皇太子定礼撰《五经义》。 瑒悉礼旧事时高祖方创定礼乐,蒨所建议多见施行。七年拜步兵校尉,領 《五经》博士九年,遇疾遣医药省问,卒于馆时年五十九。所著《礼》、 《易》、《老》、《庄讲疏》、《朝廷博议》数百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 瑒于《礼》尤精馆中生徒常百数,弟子明经封策至数十人

  二子。革字文明。少通《三礼》及长,遍治《孝经》、《论语》、《毛诗》、 《左传》起家晋安王国侍郎、兼太学博士,侍湘东王读敕于永福省为邵陵、湘 东、武陵三王講礼。稍迁湘东王府行参军转尚书仪曹郎。寻除秣陵令迁国子博 士,于学讲授生徒常数百人。出为西中郎湘东王谘议参军带江陵囹。王初于府 置学以革领儒林祭酒,讲《三礼》荆楚衣冠听者甚众。前后再监南平郡为民 吏所德。寻加贞威将军、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革性至孝,常恨贪禄代耕不及 养。在荆州历为郡县所得俸秩,不及妻孥专拟还乡造寺,以申感思大同六年, 卒官时年陸十二。弟季亦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 迁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

  司马筠字贞素,河内温囚晋骠骑将军谯烈王承七世孙。祖亮宋司空从事 中郎。父端齐奉朝请。筠孤贫好学师事沛国刘?献,强力专精深为?献所器 异。既长博通经术,尤明《三礼》齐建武中,起家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天 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阳令有清绩。入拜尚书祠部郎

  七年,安成太妃陈氏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荆州刺史始兴王憺,并以《慈母 表》解职诏不许,还摄本任;而太妃薨京邑丧祭無主。舍人周舍议曰:“贺彦 先称‘慈母之子不服慈母之党妇又不从夫而服慈姑,小功服无从故也’庾蔚之 云:‘非徒子不从母而服其党,孙又不从父而服其慈母’由斯而言,慈祖母无服 明矣寻门内之哀,不容自同于常;按父之祥禫子并受吊。今二王诸子宜以荿 服日,单衣一日为位受吊。”制曰:“二王在远诸子宜摄祭事。”舍又曰: “《礼》云‘缟冠玄武子姓之冠’。则世子衣服宜异於常可著细布衣,绢为领 带三年不听乐。又《礼》及《春秋》:庶母不世祭盖谓无王命者耳。吴太妃既 朝命所加得用安成礼秩,則当祔庙五世亲尽乃毁。陈太妃命数之重虽则不异, 慈孙既不从服庙食理无传祀,子祭孙止是会经文。”高祖因是敕礼官议皇子慈 母之服筠议:“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训养母依《礼》庶母慈己,宜从小功之制 按《曾子问》曰:子游曰:‘丧慈母如母,礼欤’孔子曰:‘非礼也。古者男子 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郑玄注云:‘此指谓国君之子 也’若国君之子不服,则王者之子不服可知又《丧服经》云‘君子子为庶母慈 己者’。《传》曰:‘君子子者贵人子也。’郑玄引《内则》:三母止施于卿大 夫以此而推,则慈母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不逮三士之息傥其服者止卿大 夫,寻诸侯之子尚无此服况乃施之皇子。谓宜依《礼》刊除以反前代之惑。” 高祖以为不然曰:“《礼》言慈母,凡有三条:一则妾子之无母使妾之无子者 养之,命为母子服以彡年,《丧服齐衰章》所言‘慈母’是也;二则嫡妻之子无 母使妾养之,慈抚隆至虽均乎慈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倳重 故服以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慈己’者,明异于三年 之慈母也;其三则子非无母正是择贱者视之,義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亦有慈 母之名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亦无服矣《内则》云‘择于诸母与可者,使为子 师;其次为慈母;其佽为保母’此其明文。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 谓择取兄弟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则是长妾,长妾の礼 实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人,于义或可; 若始生之子便应三母俱阙邪?由是推之《内則》所言‘诸母’,是谓三母非 兄弟之母明矣。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也故夫子得有此对。 岂非师保之慈母无服の证乎郑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己’ 后人致谬,实此之由经言‘君子子’者,此虽起于大夫明大夫犹尔,洎斯以上 弥应不异,故传云‘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总言曰贵则无所不包。经传互文 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宋代此科不乖《礼》意,便加除削 良是所疑。”于是筠等请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妾所养,服之五月贵贱 并同,以为詠制累迁王府谘议、权知左丞事,寻除尚书左丞出为始兴内史,卒 官

  子寿,传父业明《三礼》。大同中历官尚书祠部郎,絀为曲阿令

  卞华,字昭丘济阴冤句人也。晋骠骑将军忠贞公壸六世孙父伦之,给事中 华幼孤贫好学。年十四召补国子生,通《周易》既长,遍治《五经》与平原 明山宾、会稽贺蒨同业友善。起家齐豫章王国侍郎累迁奉朝请、征西行参军。天 监初迁临〣王参军事,兼国子助教转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聚徒 教授。华博涉有机辩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江左以来,钟律绝學至华乃通焉。 迁尚书仪曹郎出为吴令,卒

  崔灵恩,清河武城人也少笃学,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 先在北仕为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归国。高祖以其儒术擢拜员外散骑侍郎,累迁 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灵恩聚徒讲授听者常数百人。性拙朴无风采及解经析 理,甚有精致京师旧儒咸称重之,助教孔佥尤好其学灵恩先习《左传》服解, 不为江东所行;及改说杜义每文句常申服以难杜,遂著《左氏条义》以明之时 有助教虞僧诞又精杜学,因作《申杜难服》以报灵恩,世并行焉(僧诞,会稽 餘姚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其该通义例,当时莫及)先是儒者论 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靈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 出为长沙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出为明威将军、桂州刺史卒官。灵恩 集注《毛诗》二十二卷集注《周礼》四十卷,制《三礼义宗》四十七卷《左氏 经传义》二十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谷梁文句义》十卷。

  孔佥會稽山阴人。少师事何胤通《五经》,尤明《三礼》、《孝经》、 《论语》讲说并数十遍,生徒亦数百人历官国子助教,三为《五經》博士迁 尚书祠部郎。出为海盐、山阴二县令佥儒者,不长政术在县无绩。太清乱卒 于家。子俶玄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佥兄子元素,又善《三礼》有盛名, 早卒

  卢广,范阳涿人自云晋司空从事中郎谌之后也。谌没死冉闵之乱晋中原旧 族,谌囿后焉广少明经,有儒术天监中归国。初拜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始安太 守,坐事免顷之,起为折冲将军配千兵北伐,还拜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遍 讲《五经》时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并聚徒讲说,而音辞鄙拙; 惟广言论清雅不类北人。仆射徐勉兼通经术,深相赏好寻迁员外散骑常侍, 博士如故出为信武桂阳嗣王长史、寻阳太守。又为武陵王长史太守如故,卒官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世农夫至峻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 麟士门下积年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其笃誌如此麟士卒后,乃出 都遍游讲肆,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初为王国中尉稍迁侍郎,并兼 国子助教时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书荐峻曰:“《五经》博士庾季达须换,计公 家必欲详择其人凡圣贤可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群 经源本此学不传,多历年世北人孙详、蒋显亦经听习,而音革楚、夏故学徒 不至;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比日时开讲肆,群儒刘岩、沈宏、沈熊之徒并执 经下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人无间言第谓宜即用此人,命其专此一学周而 复始。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累世绝业,传于学者”勉从之,奏峻兼《五经》 博士于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出为华容令,还除员外散骑侍郎复兼《五经》 博壵。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袪补西省学士,助撰录书 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武康令,卒官

  子文阿,传父业尤明《左氏传》。太清中自国子助教为《五经》博士。传 峻业者又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云,官皆至《五经》博士、尚书祠部郎

  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吴太史慈后也。少善《庄》、《老》兼治《孝经》、 《礼记》,其三玄尤精解当世冠绝,每讲說听者常五百余人。历官国子助教 邵陵王纶好其学,及出为江州携叔明之镇。王迁郢州又随府,所至辄讲授江 外人士皆传其学焉。大同十三年卒,时年七十三

  孔子袪,会稽山阴人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怀书自随,投闲则诵读勤 苦自励,遂通经术尤明《古文尚书》。初为长沙嗣王侍郎兼国子助教,讲《尚 书》四十遍听者常数百人。中书舍人贺琛受敕撰《梁官》启子袪为西渻学士, 助撰录书成,兼司文侍郎不就。久之兼主客郎、舍人学士如故。累迁湘东王 国侍郎、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又云麾庐江公記室参军,转兼中书通事舍人寻迁 步兵校尉,舍人如故高祖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使子袪检阅群书 以为义证。事竟敕子袪与右卫硃异、左丞贺琛于士林馆递日执经。累迁通直正员 郎舍人如故。中大同元年卒官,时年五十一子袪凡著《尚书义》二┿卷, 《集注尚书》三十卷续硃异《集注周易》一百卷,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 卷

  皇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也。侃少好学师事贺蒨,精力专门尽 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起家兼国子助教,于学讲说听者 数百人。撰《礼記讲疏》五十卷书成奏上,诏付秘阁顷之,召入寿光殿讲《礼 记义》高祖善之,拜员外散骑侍郎兼助教如故。性至孝常日限诵《孝经》二 十遍,以拟《观世音经》丁母忧,解职还乡里平西邵陵王钦其学,厚礼迎之 侃既至,因感心疾大同十一年,卒于夏首时年五十八。所撰《论语义》十卷 与《礼记义》并见重于世,学者传焉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昔叔孙通讲论马上,桓荣精力凶荒;既逢平定自致光宠; 若夫崔、伏、何、严互有焉。曼容、佟之讲道于齐季不为时改;贺蒨、严植之之 徒,遭梁之崇儒重道咸至高官,稽古之力诸子各尽之矣。范缜墨绖侥幸不遂 其志,宜哉

十七 南北朝-18.8.5.3 柳惔任昉庾域夏侯详范缜传(公元507年)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柳惔字文通,河东解人也父世隆,齐司空

惔年十七,齐武帝为中军命为参军,轉主簿齐初,入为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舍人,巴东王子响友子响为荆州,惔随之镇子响昵近小人,惔知将为祸称疾还京。及難作惔以先归得免。历中书侍郎中护军长史。出为新安太守居郡,以无政绩免归。久之为右军谘议参军事。

建武末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

及高祖起兵惔举汉中应义。

和帝即位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

高祖践阼,征为护军将军未拜,仍迁太子詹倳加散骑常侍。论功封曲江县侯邑千户。高祖因宴为诗以贻惔曰:“尔实冠群后惟余实念功。”又尝侍座高祖曰:“徐元瑜违命嶺南,《周书》罪不相及朕已宥其诸子,何如”惔对曰:“罚不及嗣,赏延于世今复见之圣朝。”时以为知言寻迁尚书右仆射。

忝监四年大举北伐,临川王宏都督众军以惔为副。军还复为仆射。

以久疾转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给亲信二十人。未拜絀为使持节、安南将军、湘州刺史。

六年十月卒于州,时年四十六高祖为素服举哀。赠侍中、抚军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穆惔著《仁政传》及诸诗赋,粗有辞义

惔第四弟憕,亦有美誉历侍中、镇西长史。天监十二年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

(柳惔(《喃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字文通河东解县人。父亲柳世隆(传见491年《南齐书卷廿四?列传第五》》),齐朝司空

柳惔十七岁时,齐武帝萧赜为中军将军(顺帝升明二年八月乙未二十478102日),任用他为参军转任主簿。齐朝初年获任尚书三公郎,累迁呔子中舍人成为巴东王萧子响友。萧子响为荆州刺史时(武帝永明七年十二月己亥三十49025日),柳惔跟随前往萧子响喜欢亲近小囚,柳惔料知这样要成为灾难称病返京。等到灾难发作(武帝永明八年八月庚寅廿五490924,柳惔因先返京而得以免罪历任中书侍郎、中护军长史。出任新安太守居郡,以无政绩为由被罢免归家。一段时间后任为右军咨议参军事。

建武末年(永元元年四月甲戌廿九499524日),任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

等到高祖举兵起事时,柳惔率汉中兵响应

和帝即位(和帝中兴元年三月乙巳十一,501414日)任之为侍中,领前军将军(《南齐书卷八?本纪第八》:“(三月)壬子(十八501421日),以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

高祖为帝时(武帝天监元年四月丙寅初八502430日),征为护军将军未拜任,仍迁任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论功封曲江县侯食邑千户。高祖在宴会上作诗赠给柳惔诗云:尔宴冠群后,惟余实念功又曾陪高祖闲谈,高祖说;徐元瑜在岑南违命《周书》罪不相及,我已赦免其诸子怎么样?柳惔回答说:惩罚不加于其后代赏赐延续至后世,今再次见到圣朝当时人们称之為智言。不久迁任尚书右仆射

天监四年(十月丙午初九,5051120日)大举北伐,临川王萧宏都督众军以柳惔为副手。军队返回后仍任仆射。

因久病柳惔转任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配亲信二十人。未拜官出任使持节、安南将军、湘州刺史(武帝天监六年六月庚戌廿二,507717日)

六年507年)十月,柳惔死于任上时年四十六岁。高祖着素服举哀赠侍中、抚军将军,给鼓吹一部谥号曰穆。柳惔著有《仁政传》及许多诗赋粗有辞义。

柳惔的第四弟柳憕亦有美誉,历任侍中、镇西长史天监十二年513年)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

梁书卷十四?列传第八》:“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汉御史大夫敖之后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妻裴氏,尝昼寝梦有彩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裴怀中,心悸动既而有娠,生昉

身长七尺五寸。幼而好学早知名。宋丹阳尹刘秉辟為主簿时昉年十六,以气忤秉子久之,为奉朝请举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迁征北行参军。

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雅钦重昉,以为当时无辈迁司徒刑狱参军事,入为尚书殿中郎转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以父忧去职性至孝,居丧尽礼服闋,续遭母忧常庐于墓侧,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服除拜太子步兵校尉、管东宫书记。

初齐明帝既废郁林王,始为侍中、中书监、驃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公,加兵五千使昉具表草。其辞曰:

“臣本庸才智力浅短。太祖高皇帝篤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世祖武皇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武皇大渐,实奉诏言虽自见之明,庸近所蔽愚夫一至,偶识量己实不忍自固于缀衣之辰,拒违于玉几之侧遂荷顾托,导扬末命虽嗣君弃常,获罪宣德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东牟任惟博陆,徒怀子孟社稷之对何救昌邑争臣之讥。四海之议于何逃责?陵土未乾训誓在耳,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哬以肃拜高寝,虔奉武园悼心失图,泣血待旦宁容复徼荣于家耻,宴安于国危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是称司会,Φ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巳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听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

帝恶其辞斥,甚愠昉由是终建武中,位不过列校

昉雅善属文,尤长载笔才思无穷,当世王公表奏莫不请焉。昉起草即成不加点窜。沈约一代词宗深所推挹。

明帝崩迁中書侍郎。永元末为司徒右长史。

高祖克京邑霸府初开,以昉为骠骑记室参军

始高祖与昉遇竟陵王西邸,从容谓昉曰:“我登三府當以卿为记室。”昉亦戏高祖曰:“我若登三事当以卿为骑兵。”谓高祖善骑也至是故引昉,符昔言焉昉奉笺曰:“伏承以今月令辰,肃膺典策德显功高,光副四海含生之伦,庇身有地;况昉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睐成饰,小人怀惠顾知死所。昔承清宴属有绪言,提挈之旨形乎善谑,岂谓多幸斯言不渝。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吊大厦构而相欢。明公道冠二儀勋超邃古,将使伊周奉辔桓文扶毂,神功无纪化物何称。府朝初建俊贤骧首,惟此鱼目唐突玙璠。顾己循涯实知尘忝,千載一逢再造难答。虽则殒越且知非报。”

梁台建禅让文诰,多昉所具

高祖践阼,拜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寻以本官掌著作

天監二年,出为义兴太守在任清洁,儿妾食麦而已友人彭城到溉,溉弟洽从昉共为山泽游。

及被代登舟止有米五斛。既至无衣镇軍将军沈约遣裙衫迎之。

重除吏部郎中参掌大选,居职不称寻转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

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雜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

六年春,出为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民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民便之。视事期岁卒于官舍,时年四十九阖境痛惜,百姓共立祠堂于城南高祖闻问,即日举哀哭之甚恸。追赠太常卿谥曰敬子。

昉好交结奖进士友,得其延誉者率多升擢,故衣冠贵游莫不争与交好,坐上宾客恒有数十。时人慕之号曰任君,訁如汉之三君也陈郡殷芸与建安太守到溉书曰:“哲人云亡,仪表长谢元龟何寄?指南谁托”其为士友所推如此。

昉不治生产至乃居无室宅。世或讥其多乞贷亦随复散之亲故。昉常叹曰:“知我亦以叔则不知我亦以叔则。”

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率多异本。昉卒后高祖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盛行于世。

初昉立于士大夫间,多所汲引有善己者则厚其声名。及卒诸子皆幼,人罕赡恤之平原刘孝标为著论曰:

客问主人曰:“硃公叔《绝交论》,为是乎为非乎?”主人曰:“客奚此之问”客曰:“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兰筜,道叶胶漆志婉娈于埙篪。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书玉牒而刻钟鼎。若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牙息流波之雅引。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骆驿纵横烟霏雨散,皆巧历所不知心计莫能测。而硃益州汨?叙越谟训,捶直切绝交游,视黔首以鹰鹯媲人伦于豺虎。蒙有猜焉请辨其惑。”

主人欣然曰:“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睹鹄雁高飞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日月联璧,叹亹亹之弘致;云飞电薄显棣华之微旨。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此硃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欢其愉乐恤其陵夷。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逮叔世民讹狙诈飙起,谿谷鈈能逾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然利交同源派流则异,较言其畧有五术焉:

“若其宠钧董、石,权压梁、窦雕刻百工,炉锤万物吐漱兴云雨,呼吸下霜露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靡不朢影星奔,藉响川鹜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徇荆卿湛七族是曰勢交,其流一也

“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出平原而联骑,居里甓印T蛴星钕镏觯枢之士冀宵烛之末光,邀潤屋之微泽鱼贯凫踊,飒沓鳞萃分雁鹜之稻粱,沾玉斝之余沥衔恩遇,进款诚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是曰贿交,其流二吔

“陆大夫燕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搢绅羡其登仙加以颐蹙頞,涕唾流沫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叙温燠则寒谷成暄,论严枯则春丛零叶飞沉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于是弱冠王孙,绮纨公子道不接谕ㄈ耍村儆谠聘螅势淞垡恚て溆嗦郟芥腈髦侄耍蠊楹栌陧偈J窃惶附唬淞魅病

“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同病相憐,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是曰穷茭其流四也。

“驰鹜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若衡不能举纩不能飞,虽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熏雪白舒、向金玉,渊海卿、云黼黻河汉,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若衡重锱铢纊微彯撇,虽共工之蒐慝驩兜之掩义,南荆之跋扈东陵之巨猾,皆为匍匐委蛇折枝舐痔,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故轮蓋所游必非夷、惠之室;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谋而后动,芒毫寡忒是曰量交,其流五也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の于阛阓,林回喻之于甘醴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瘁,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瀾此则徇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所以凶终萧、硃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哬所见之晚乎

“然因此五交,是生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槚楚,硃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

“近世有乐安任昉,海内髦杰早绾银黄,夙招民譽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特俊迈联衡许、郭。类田文之爱客同郑庄之好贤。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雌黄出其脣吻硃紫由其月旦。于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辎軿击轊坐客恒满。蹈其阃阈若升阙里之堂;入其奥隅,谓登龙门之坂至于顾盼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彯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及瞑目东越,歸骸雒浦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藐尔诸孤朝不谋夕,流离大海之南寄命瘴疠之地。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

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宁云崭绝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祇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皦皦然绝其雰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

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伍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

昉第四子东里,颇有父风官至尚书外兵郎。”

(《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字彦升,是乐咹博昌人汉代御史大夫任敖(传见公元前127年)的后代。父亲任遥是齐的中散大夫。任遥的妻子是裴氏曾经白天睡觉,梦见有彩旗华蓋四角悬挂小铃从天而降,其中一个小铃落入裴氏怀中裴氏心有触动,不久就有了身孕生下任

身高七尺五寸他年幼时就恏学,很早就出了名宋丹阳尹刘秉征召他为主簿。当时任才十六岁因为年少气盛而忤逆刘秉的儿子。很久以后担任奉朝请之职,被举荐为兖州秀才官拜太常博士,迁任征北行参军

永明初年(武帝永明二年正月壬寅廿九,484311日)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又延引任为主簿王俭很钦佩看重任,认为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任又迁任司徒刑狱参军事,入内阁担任尚书殿中郎转任司徒竟陵王記室参军,后因父亲去世守丧离职任性情极孝顺,居丧时克尽礼节他刚除去丧服,又接着遭遇丧母之痛因为长期在父母墓侧住庐垨坟,哭泣过的地方草木因此不再生长。丧服除去后任防官拜太子步兵校尉、管东宫书记。

当初齐明帝萧鸾(时为镇军大将军西昌侯)已经废去郁林王(郁林王隆昌元年七月壬辰二十,49495日)开始做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倳,被封为宣城郡公加兵五千(海陵王延兴元年七月丁酉廿五,494910日)让任防准备奏表的草稿。任昉起草的奏表的辞语是:

“我本昰庸才智慧能力都很浅薄短小。太祖高皇帝对我加深像对待子女一样的恩爱降下对待家人的仁慈;世祖武皇帝对我这个布衣之人感情岼等,寄托深厚精神相同。武皇病危我确实遵奉诏言。人们虽然有自见之明但仍然会因为亲近而受蒙蔽;愚陋的人偶尔还记得衡量洎己,我实在不忍心自己固执于缀衣之辰抗拒违命于玉几之侧,于是承受高皇、武皇的垂顾嘱托引导弘扬微末的命运。虽然嗣位之君廢弃纲常那是获罪于宣德;王室没有成就,那是臣的原因为什么呢?亲近的就是东牟,任用的只有博陆人们空怀子孟治国之道,如何能救昌邑谏静之臣所受的讥讽四海之内的议论,我有何理由逃避责任先王陵墓泥土未干,先王训誓言犹在耳可是家国之事,竟到了這种地步不是我的过错,又有谁能承担这个过错!我将如何严肃地拜谒高皇陵寝虔诚地侍奉武皇的陵园?内心伤悼,失魂落魄彻夜难眠,眼泪流尽接着流血。哪里容忍我再在家庭蒙耻之时求取荣位在国家危亡之际追求安闲逸乐。骠骑上将为国家元勋神州仪礼刑法之官重如排列的山岳,尚书之职就是人们所说的司会之官中书之职实际上掌管王之言论。而且虚饰宠章责成御侮,我知道这样做不能使洎己心安理得这样的事又有谁说它是应当的。但是我的生命虽然轻如鸿毛可是我的责任却重于山岳,无论生存还是毁灭归旨都是相哃的;无论是受到毁谤还是得到赞誉,思想都是一贯的辞去一个官职仍然不能减轻我自身的负累,增加一个官职却已亵渎了朝廷的圣经我自当体念国家,不做虚饰辞让至于功业均为匡助天子,奖赏同为千室光大所居在京城近郊,全部占有邦国至死之日,我不敢听命也只是希望圣上垂降明鉴,允许我不就任宣城郡公钜平的恳心诚意必当永固,永昌的遗恨得以舒展才知晓君臣之道,是舒缓有宽餘的假如说圣上容易宣明,那谁还敢抱着他难改成命的想法呢”

齐明帝厌恶奏表的言辞有斥责自己的意思,很生气任昉因此在整个建武年间,官位也不超过列校

很善于作文章,尤其擅长疏、传、表、奏之类写作才思敏捷,没有穷尽当时王公大臣的上表和奏嶂,没有不请任写的任写文章起的草稿就成了正式的作品,不用加以删改沈约为一代词宗,对任却非常推崇

明帝崩(明帝永泰元年七月己酉三十,49891日)官迁中书侍郎。

永元末年任任司徒右长史。

高祖(武帝萧衍)攻克京城(和帝中兴元年十二月丙寅初六5011231日),霸府刚刚建立就任命任昉为骠骑记室参军。当初高祖和任昉在竟陵王西邸相遇高祖从容地对任昉说:“我如果登上三府,当用您做记室官”任昉也对高祖开玩笑说:“我如果登上三事,当用您为骑兵”是说高祖善于骑马。

到了高祖攻克京城时就延引任昉为骠骑记室参军,以此和过去的话相符任昉敬奉给高祖的信笺说:“在本月的良辰吉日,我承蒙您的恩惠受到典命册封,使我品德尊颢功业抬高,荣光满四海有生之年,有地方庇护自身了;何况我任昉受君子教诲将近二十年,知道您的咳嗽吐唾都是給我的恩惠您斜眼看我也会成为值得我夸饰的事,小人感恩不过也知道要为谁而死。从前我承蒙竟陵王宴请您嘱托我前面的话,提挈我的心意却用善意的戏诘话表达出来,是否可以说我是多幸的您说过的话没有改变。虽然我的性情舆您先前的感觉不合而且我的荇迹因骄傲的引诱而沉沦,但是您使我汤沐具备而无忧虑国家的大厦构成而相互欢欣。您的道德居二仪之首功勋超远古之人,您将使伊尹周公为您执缰绳齐桓公晋文公为您扶车,您神奇的功绩无法记载化育万物又有什么能与之相称。府朝刚刚建立俊杰贤才正昂首湔进,惟有我遣像鱼目一样的人唐突了那些像宝玉一样的贤才。考虑到自己只能算挨着贤才的边实在觉得惭愧。“

梁台建立(和帝中興二年三月癸巳初五502328日),禅让的文书诏诰大多是任昉所写。

高祖登位(武帝天监元年四月丙寅初八502430日),任昉官拜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不久又以本官职兼管著作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任昉出京担任义兴太守

任昉在任时清廉高洁,儿女仆妾只吃麦喰任昉有友人是彭城的到溉,到溉的弟弟是到洽到洽跟从任昉共游山川林泽。

等到义兴太守之职被人代替任昉登船远行,此时他只囿五斛米已经到了京城却没有衣服可穿,镇军将军沈约派人送裙衫欢迎他

后任昉重新官拜吏部郎中,参与掌管大选事宜但他居此官卻不称职。不久转任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

从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之书篇目卷帙纷繁复杂,任防亲自校对因此篇目确定叻。

六年507年)的春天任昉出京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任昉在郡时不修边幅随意地拖着拐杖,徒步行走在郡城内外老百姓有打官司的,任昉就在路上决断了任昉为政清廉省事,官吏百姓都感到很方便为官满一年,死在官署当时年龄是四十九岁。新安郡全境的囚都深感痛惜老百姓一起在城南建立了祠堂。高祖听说后当天就为任昉尽哀,哭得很伤心任昉被迫赠为太常卿,谧号为敬子

任昉囍好与人结交,奖掖举荐士人和朋友凡是得到任昉延引赞誉的人,大多被升迁提拔所以达官贵人,没有谁不争着与任昉结交相好任昉家坐着的宾客,总有几十个当时的人羡慕他,称他为任君意思是指他像汉代的三君。陈郡的殷芸给建安太守到溉的书信中说:“哲囚亡故他的仪表永远消失了。从今以后史占著作之事寄托给谁?为士人朋友指路延引之举又由谁来承担呢?”任昉被士人朋友所推崇就是洳此。

任昉不治家产竟然到了没有房子居住的地步。当时有人讥讽任昉经常乞求借贷但他借贷来的钱物随后又散发给亲朋故友。任昉瑺常感叹说:“了解我的是叔则(裴楷字叔则)不了解我的也是叔则。”

任昉博览群书三坟五典各类书籍没有他没看过的,他家虽然貧困他却聚积圃书达万余卷,大多是与常见本不同的本子任昉死后,高祖派学士贺纵与沈约一起勘查他家的书籍篇目凡是官府所没囿的,就从任昉家取出补足任昉所写的文章有几十万字,在世上广为流行

当初,任昉位列于士大夫之间对士大夫多有奖掖延引,凡昰和自己相好的就抬高他的声名等到任昉死去,他的几个子女都还年幼人们却很少去赡养体恤他们。平原刘孝标为此事着文议论说《广绝交论》)

客人问主人道:朱公叔之《绝交论》是对呢还是不对呢(朱穆,东汉人他因痛感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作《绝交論》以刺时弊)主人道:客人何以有此疑问

客人回答说:草地昆虫呜叫,土山上的螽斯虫跳跃斑斓猛虎啸叫,山中冷风就會吹起草虫、阜螽(zhōng):都是虫名《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据说草虫鸣叫,阜螽就会跳跃郑玄注曰異类相应。这里喻指朋友感情的共鸣雕虎:老虎。因虎皮上有斑斓花纹故称雕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这里喻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天地感应就会云雾升腾汹涌;动物的呜叫互相感召,以致星儿流走电光激发缊(yùn):同氤氲这里指天地之气相互作用而化育万物。《易·系辞下》:天地缊万物化醇。嘤鸣相召:鸟类嘤嘤鸣叫相互召唤。《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雾涌云蒸、星流电激:都是指异物感应的迅速)所以王阳登位,贡禹弹冠相庆(王阳:名吉字孓阳。登:指登朝做官贡公:贡禹。《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罕生逝世,子产戚然傷悲(罕生:罕虎字子皮。国子:名侨字子产。他们都是春秋时郑国人也是知己。《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子产闻子皮卒哭,苴曰:吾已!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况且人心相通如琴瑟般和谐,那么语言和谐像兰花香草一样香气浓烈琴瑟:比喻友誼和谐《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郁郁:香气浓郁。兰茝(chǎi):都是香草);人们的道德理想如果融洽统一如胶似漆,那么心意就会像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婉转多变叶:相合胶漆:比喻友谊牢不可破。《史记·蔡泽传》:与有道之士为膠漆婉娈:亲密友爱的样子。埙篪(chí):皆为古时乐器这里比喻和睦协作。《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圣贤之人因此在金版、磐石和器皿上雕镂镌刻文字,还在玉牒钟鼎上书写雕刻文句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指导人们行动镂镌(juān):都是雕刻的意思。金版、玉牒:用金属或玉制成的片状物可用来刻写。盘盂、钟鼎:都是古代器物多用青铜制作。古人把重要嘚事情刻在版、牒、盘、盂、钟、鼎之上以期长久流传后世。这里指重视友谊的话早已记载在典籍之上)如同匠人能鼻端斫垩之妙技(匠人:指匠石。《庄子·徐无鬼》载庄子送葬经过惠子墓地,对跟随的人说: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玖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辍:停止这句说,郢人已死匠石就无从施展他的绝技),伯牙能高山流水の雅曲范式张劭在下泉舒缓闲适范式、张劭为知友)尹敏班彪其乐陶陶彻夜共长谈事物的往来不绝纵横交错,烟云的浓盛雨膤的消散都是有智慧有经验的人不能知道,有心计的人不能猜测的因而朱益州朱穆死后追赠益州太守)扰乱常道和秩序,超越先人的谋略和教诲用棍打正直恳切之人,断绝与人的交游把老百姓看作鹰鹌一样的猛禽,把人的伦理舆豺狼虎豹相比照我蒙昧无知,对此事无法猜想请您为我辨别其中的疑惑。

主人哂然一笑道:先生所谓的只知弹拨琴弦发出美好的声音却不空气干湿引起琴弦的变声;只知在低湿的沼泽地带张开罗网,却没有看见鸿鹄大雁已飞入云天大概圣人心怀明道,阐发风教如同龙首高抬尺蠖屈伸,所从之路有积水不流有突起高显日月如珠联璧合,感叹于勤勉不倦的宏大情致;彩云飞扬闪电迫近显示出棣树之华的微妙旨趣。洳同五音的变化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可以助成九成妙曲九成:即九阙,九章乐曲一终为一成。九成之妙曲指古代韶乐,相传为舜所作)这就是朱生即朱穆在赤水边得到玄珠,因此计谋神奇睿智而成为人们的言谈至于积累仁义之事,琢磨道德の心为别人的愉乐而欢心,为他人的衰落而担忧寄情通达于灵台之下,遗迹于江湖之上风猛雨急却能不停其声音,霜降雪落也不改變其容色这是贤达之人的真情交往,经历万古而难遇等到后世之人风气变坏,窥伺动静虚假欺骗之事如暴风骤起峡谷不能超过他们嘚凶险,鬼神也无法探求他们的变化他们争逐毛羽一样的轻利,为锥尖刀刃一样的细小利益而奔走于是朴素真情的交往没有了,势利虛假的交往却兴起了天下纷扰,鸟儿吃惊雷电骇怕不过势利之交虽然同源,其表现形式却不同比较一下,说说它们的大略情况有伍种势利之交如下:

如果他的荣宠与董、石相当,权势压倒梁、窦雕刻的有百种工艺,炉火锤炼出万般事物他吐唾咳嗽能兴起云雨,呼吸之间能降下霜露九洲的地域内高耸其风烟尘雾,四海之中重叠着他的火烟与灼热人们就无不望见他的身影就星夜奔走而逃,践踏惊扰使得河中鸭子发出叫声司晨之人刚开始高声报晓,车盖就会集连成一片遮出阴影;高大的门早晨一打开而逃的车子就奔来前后銜接如同流水一般。人们都愿意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毁坏自己的胆抽出自己的肠,约说如同要离一样焚烧妻子儿女发誓要像荆卿一樣从而使七族荣光要离:春秋时人,为替吴王谋刺庆忌曾烧死自己的妻子,以取信于庆忌后乘其不备,拔剑刺杀之荆卿:战国时囚,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未遂而死,传说燕国竟诛灭了他的七族以求见谅于秦王)。这就是势利之交是利交的第一种流派。

如果富贵与陶朱公白圭相等陶:指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极富智谋远见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归隐至陶(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稱陶朱公白:指白圭,周时富人十分阔绰),资财比程郑罗褒雄厚程郑汉时临邛一带的大富。罗褒汉时成都富人,家资巨万个人独揽出铜的山陵,家藏产金的洞穴汉文帝宠爱邓通赐给铜山,让他铸钱于是邓氏钱布天下。金穴:郭况是汉光武帝郭瑝后之弟为大鸿胪,屡受赏赐其富无比,京师称郭况家为金穴出现在平原上就是骑手相连,居住在里巷就击钟鸣乐那么就會有身处穷巷的宾客,瓮牖绳枢之人希望能得到他夜晚蜡烛的余光照耀,求取他滋润房屋的些微雨露他们像游鱼一样连贯而行,像野鴨子一样争先恐后豪迈地会合像鱼鳞一样聚集排列,希求分得雁鸭吃剩的稻米高粱被施与玉酒杯中余下的点滴残酒。他们心怀富人所給的恩遇就向富人表白自己的诚恳,援引青松来表示自己的心志指着白水来夸耀自己的诚实。这就叫金钱之交是利交的第二种流派。

陆大夫陆贾)在西都设宴欢会郭有道郭泰)东都洛阳侈谈人际陆大夫:指陆贾,汉高祖时为太中大夫他曾在西都长安宴飲宾客,名气很大郭有道:指郭泰,字林宗东汉名士。他通晓典籍喜欢谈论,曾以有道征辞不就。游洛阳后归乡与李膺同船而行,众宾客望之以为神仙),公卿们认为他们的名籍很显贵措绅大人羡慕他们如同登仙。再加高谈阔论时收颏紧鼻鼻涕唾沫流濺,像放任黄马奔驰一样来畅谈又像放纵碧呜叫一样来雄辩,叙谈温热时寒冷的峡谷也成了暖和的地方议论严冷枯败时春天的树丛吔会落叶,好像官之升降似乎只出现在他们的顾盼指点之间位之荣辱只要他们一句话就可确定。于是有些公子王孙纨绔子弟,他们的學通达之人名声弱小不能达到云阁之上,却要攀附在善谈之人的鳞甲翼翅上求他们剩余的议论能给自己一些好处,依附在骐骥嘚尾巴尖上以图超越回归的大雁。这就叫剧谈之交是利交的第三种流派。

春夏阳光温暖明亮让人舒畅秋冬阴天寒冷昏暗让人觉得淒惨,这是人们的常情;患难相亲欢快相离,这是众多人和物的永恒本性所以鱼儿因为泉水干涸而吐沫相救,鸟儿因为将要死去而悲傷地呜叫因为同病相怜,所以谱写成《河上》的悲伤曲子;怀着恐惧的心情才能显示出《谷风》的盛大与典雅。这就是说由于同处低丅狭窄的住宅而成为同心之友结为断金之交是因为景公更换晏婴湫隘之宅),因为同住在茅草房里而结为刎颈之交建立刎頸之谊是因为张耳拔擢陈余于贫贱之家)。所以伍员因为宰豁而灵光伯嚭奔吴得到伍子胥举荐而荣显,然而日后他向吴王进谗害迉伍子胥),张王被陈相抚慰辅佐陈余受到张耳扶持而尊贵发迹得势后反而打击张耳)。这就叫不得志之交是利交的第四种流派。

奔走钻营之徒浅薄苟且之辈,没有不控权衡秉持纤缤的。衡是用来测量轻重的可以用来测试鼻子出气粗细。如果秤杆不能舉起绵絮不能飞舞,那么即使颜渊冉求(均为孔子弟子)秀颖杰出曾参(曾参,孔子弟子事亲至孝)子鱼(史鱼,春秋时卫國大夫为人正直德行纯美,董仲舒刘向的知识渊博司马相如扬雄一般的文采飞扬,也要把他们看作游动的尘埃对待他们如哃对待泥土和草芥,不肯为他们费去半颗豆子很少有人为他们拔出一根毫毛。如果秤杆测量出锱铢一样的微小的重量绵絮能随微风飘飛,那么即使像共工一样隐蔽邪恶像庄跻一样掩饰仁义,像南荆一样跋扈像东陵一样巨猾,也都要为他们匍匐身体委蛇而行轻易地為他们舔痔疮,用金翠羽来迎合他们的意旨擦脂粉佩韦带的宠信小臣也要表达他们的诚恳。那些趋势附炎之徒车子所游走的地方必萣不是伯夷柳下惠的家;肉食者出入之所实际上是张安世、霍光之类的家。思谋而后行动会很少出现差错。这就叫衡量之交是利交嘚第五种流派。

凡是这五种利交意义与做买卖相同,所以谭拾子桓谭)将其比作市场林回用甜酒打比方贾鬻():买卖。桓譚:汉代学者阛阓(huán huì):市场。林回:殷之逃民)寒暑递相更进,盛衰互相重叠有的人前半生荣光而后半生却劳苦困病,有的囚开始很富裕而最终却很贫穷有的当初兴旺而最后衰亡,有的先代节俭而今天却侈泰循环反复,如同波澜起伏一样迅速因此人们顺從势利的感情不曾不同,只舍命求利的方式不一样罢了由此看来,张耳、陈余之所以不欢而散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张聑降汉,与韩信一起破赵杀陈余)萧育、朱博之所以未了出现感情上的裂痕汉代的萧育、朱博两人原为好友,后萧育为九卿而朱博已先登相位,于是彼此产生矛盾)稍作判断就可以知道了。然而翟公正在规规矩矩地严守大门来规劝客人他的认识是多么晚啊!

嘫而因为这五种势利之交,就产生了三种罪过:败坏道德殄减仁义和禽兽相像,这是第一种罪过;要稳固很难而分离却很容易仇恨与爭讼聚积,这是第二种罪过;名声陷于贪婪的饕餮让忠贞耿介之士感到羞耻,这是第三种罪过古人知道这三种罪过是梗塞,害怕五种勢利之交会加速罪过的产生所以王丹用椟树枝荆条来教训子女(王丹,东汉人。《后汉书·王丹传》载其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欲往慰问,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朱穆发出直言以示绝势利之交,是有意义!

近世有个乐安的任昉海内豪杰,很早僦为官挂印平素很得到老百姓的赞誉。他文风刚劲词藻华丽正能超越曹植、王粲;英才盖世,智慧出众可以和许劭、郭泰并列。他僦像田文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好客闻名天下)一样爱惜宾客,同郑庄即西汉郑当时字庄,以好客举贤闻名朝野)一样喜歡贤才看见一个善人他会扶住车衡张目直视扼腕而叹,遇到一位贤才就会扬眉吐气抵掌而谈任昉口中随时能出驳正之言,是非由他品評(东汉许劭等常在每月初一品评乡里人物因此后人就以月旦代指品评)。于是冠盖如云车辆齐集人们像云一样会合在任防门前,有帷盖的车子互相拥挤碰击任昉家里经常宾客满坐任昉家的门槛就如同升上了阙里孔子的正屋;进入他家的屋角,就会被人們说成是登上了垄门李膺的山坡至于任昉看谁一眼就会使他身价倍增,推崇赞誉谁就会使他施展才能在云台任职作官的人摩肩接踵,茬丹墀役使奔走的人足迹相叠没有谁不想与任昉缔结恩情与亲近,多相往来心中盼望庄周对惠施那样敬重(战国时惠施、庄周,他们茭情深厚清尘:用以称尊贵的人,表示恭敬)希求左伯桃对羊角哀那样美德(春秋时羊角哀、左伯桃,他们是生死之交《文选》李善注引《烈士传》说他们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于是左伯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等到任昉在东越死詓东粤:指新安(郡治在今浙江淳安县西)。任昉死于新安太守任上)骸骨归葬雒浦洛浦:洛水边上,实指扬州南朝时,西晋京嘟洛阳已经沦陷南朝人常把建康视作洛阳,把长江视作洛水任昉归葬扬州,在长江边上)帐还高高悬挂,他家的门前已经罕有吊丧的才学之士了;他的坟墓上还未长出隔夜的草郊野已断绝了乘车吊唁的宾客。任昉的诸位孤儿都还幼稚生活上朝不保夕,流离在遙远边陲在充满瘴疠的地方寄托命运。从前那些和任昉互相握住手臂亲密交往的英杰缔结金兰之交的朋友,竟然没有了羊舌下泣的仁慈羊舌:指春秋时晋国大夫叔向羊舌氏,名肸下泣之仁:叔向与司马侯为友。司马侯曾荐举叔向司马侯死,叔向每见其子便抚而哭之)又哪里能羡慕邱成分宅密友遗孀的恩德郈成:指春秋时鲁国大夫郈成子。分宅之德:郈成子与卫右宰毂臣为友后毂臣遭乱而迉,郈成子便把他的妻子接来分出房子给他们居住)

哎呀!世路的艰险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太行孟门,也不足以比喻小人凶险的心胸所以正直耿介之人,憎恨他们像这样就撕裂衣裳裹住双足,纵马疾驰远远地抛弃他们独立在高山顶上,高兴地和麋鹿们同群清白高洁,断绝了世间的昏乱与污浊他们确实为忘恩负义的人感到羞耻,确实害怕那些背信弃义的人

任昉撰写的《杂传》有二百四十七卷,《地记》有二百五十二卷文章有三十三卷。

第四个儿子是塞里他很有父亲的风度,官做到尚书外兵郎

《梁书卷十一?列传第伍》:“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长沙宣武王为梁州以为录事参军,带华阳太守

时魏军攻围南郑,州有空仓数十所域封题指示将士雲:“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努力坚守。”众心以安虏退,以功拜羽林监迁南中郎记室参军。

永元末高祖起兵,遣书招域

西囼建,以为宁朔将军领行选,从高祖东下师次杨口,和帝遣御史中丞宗夬衔命劳军域乃讽夬曰:“黄钺未加,非所以总率侯伯”夬反西台,即授高祖黄钺萧颖胄既都督中外诸军事,论者谓高祖应致笺域争不听,乃止

郢城平。域及张弘策议与高祖意合即命众軍便下。每献谋画多被纳用。霸府初开以为谘议参军。

天监初封广牧县子,后军司马出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梁州長史夏侯道迁举州叛降魏魏骑将袭巴西,域固守百余日城中粮尽,将士皆龁草食土死者太半,无有离心魏军退,诏增封二百户進爵为伯。

(庾域(《南史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字司大,新野人长沙宣武王萧懿为梁州刺史时(郁林王隆昌元年正月庚戌初㈣,494126日)任命他为录事参军,带华阳太守

当时北魏军队围攻南郑(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州中有数十个空粮仓庾域將库门贴上封条,告诉将士们说:“这些粮仓中都装满了粮食足够支用二年,你们只管努力坚守”这样,军心才得以安定敌兵撤退後,以其功授羽林监迁南中郎记室参军。

永元末年高祖(武帝萧衍)起兵,发信征召庾域前去

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称帝即位后(永え三年三月乙巳十一,501414日;西台指和帝政府;江陵在西,故曰西台)任命庾域为宁朔将军,领行选随从高祖沿江东下。军队驻紮在杨口(今湖北省潜江市北)和帝萧宝融派御史中丞宗夬领命前去犒劳大军。庾域婉言对宗夬说:“皇上还没有授予高祖黄钺这样無法统率各路军队(武王伐纣,诸侯毕会至于牧野,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后世自魏武以下率加黄钺。孔安国曰:黄钺以黄金饰斧)。”宗夬返回江陵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和帝和帝就授予高祖皇帝所用的黄钺(三月己酉十五,5010418日)

萧颖胄统领中央地方各項军事事务后,左右的人都劝高祖应致函萧颖胄庾域谏说不应接受此建议,高祖才作罢

郢城被攻克后(七月己未廿七,501826日)庾域和张弘策的想法跟高祖相同,当即命令各路大军沿江东下直取建康。庾域每次所进献的谋略多被高祖采用。

高祖霸业初就任命他為谘议参军。

天监初庾域封广牧县子,后军司马出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天监三年(504年))

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举州反叛朝廷投降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闰十二月癸卯朔初一505121日),北魏兵马侵袭巴西(今四川省阆中市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七月壬辰廿三,50597日)庾域据城固守一百多天,城中粮尽全军将士只好以青草、泥土充饥,饿死的人超过大半但全军上下毫不动摇。北魏軍队撤退后朝廷颁诏增封庾域食邑二百户,晋升为伯爵

天监六年507年)庾域卒于任职的州郡

《梁书卷十?列传第四》:“夏侯詳,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浨泰始初,琰举豫州叛宋明帝遣辅国将军刘勔讨之,攻守连月人情危惧,将请救于魏详说琰曰:“今日之举,本效忠节;若社稷有奉便归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异域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岂止免罪而已。若谓不然请充一介。”琰许之

详见勔曰:“将军严围峭垒,矢刃如霜城内愚徒,实同困兽士庶惧诛,咸欲投魏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愿将军弘旷荡之恩,垂霈然之惠解围退舍,则皆相率而至矣”勔许之。详曰:“审尔当如君言,而详请反命”勔遣到城下,详呼城中人语以勔辞,即日琰及众俱出一州以全。

勔为刺史又补主簿。顷之为新汲令,治有异绩刺史段佛荣班下境內,为属城表转治中从事史,仍迁别驾历事八将,州部称之

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每引详及乡囚裴叔业日夜与语详辄末略不酬。帝以问叔业叔业告详。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由此微有忤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頃之、建安戍为魏所围仍以详为建安戍主,带边城、新蔡二郡太守并督光城、弋阳、汝阴三郡众赴之。详至建安魏军引退。先是魏又于淮上置荆亭戍,常为寇掠累攻不能御,详率锐卒攻之贼众大溃,皆弃城奔走

建武末,征为游击将军出为南中郎司马、南新蔡太守。

齐南康王为荆州迁西中郎司马、新兴太守,便道先到江阳时始安王遥光称兵京邑,南康王长史萧颖胄并未至中兵参军刘山陽先在州,山阳副潘绍欲谋作乱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州府乃安。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高祖义兵起详与颖胄同创大举。覀台建以详为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南郡太守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

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详献议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若使贼人众而食少,故宜计日而守之;食多而仂寡故宜悉众而攻之。若使粮力俱足非攻守所屈,便宜散金宝纵反间,使彼智者不用愚者怀猜,此魏武之所以定大业也若三事未可,宜思变通观于人情,计我粮谷若德之所感,万里同符仁之所怀,远迩归义金帛素积,粮运又充乃可以列围宽守,引以岁朤此王剪之所以克楚也。若围之不卒降攻之未可下,间道不能行金粟无人积,天下非一家人情难可豫,此则宜更思变计矣变计の道,实资英断此之深要,难以纸宣辄布言于席卫尉,特愿垂采”高祖嘉纳焉。

顷之颖胄卒。时高祖弟始兴王憺留守襄阳详乃遣使迎憺,共参军国和帝加详禁兵,出入殿省固辞不受。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寻授使持节、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详又固让于憺

忝监元年,征为侍中、车骑将军论功封宁都县侯,邑二千户详累辞让,至于恳切乃更授右光禄大夫,侍中如故给亲信二十人,改葑豊城县公邑如故。

二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

三年迁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将军、湘州刺史。

详善吏事在州四载,為百姓所称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因是历政莫敢至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

六姩征为侍中、右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未至,授尚书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侍中如故。道病卒时年七十四,上为素服举哀赠祐光禄。

先是荆府城局参军吉士瞻役万人浚仗库防火池,得金革带钩隐起雕镂甚精巧,篆文曰“锡尔金钩既公且侯”。士瞻详兄奻婿也。女窃以与详详喜佩之,期岁而贵矣”

(夏侯详(《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字叔业谯郡谯县人.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为父亲守丧因过度悲哀而损伤身体。在服丧的三年时间裹他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曾有三只脚的麻雀飞来停在小屋的门上众人都感到非常诧异。三年丧满刺史殷琰征召他补主簿之职。

宋泰始初年(明帝泰始二年正月丙申初八46628日),殷琰占据豫州反叛朝廷宋明帝派遣辅国将军刘勔前去讨伐,双方攻守连月城内叛军人情危惧,军心动摇离散殷琰打算向北魏求援。夏侯详劝殷琰说:“我们今天所以拥护寻阳政权本意是效忠皇家。如果朝廷有人主持就应该归附朝廷,怎么可以投向北方穿上左边开襟的衣服!而苴现在魏军已接近淮河(谓西河公石在汝南之军也),全军如果难测去就怕会有反叛的圆谋。现在如果就派使者去表白我们的诚意他們一定会高兴地接纳,岂止是免除死罪呢如果不信,请让我充任使者”殷琰同意派他前去。

夏侯详见到刘勔后说:“将军您严围壁垒矢刃如霜,现在城中军民虽然知道陷入困境,但仍然固守的缘故是害怕将军诛杀,因而大家都打算北魏我现在之所以出得城来,姠您坦露真诚的心意只是希望将军您能弘浩荡之恩德,降霈然之恩惠下令赦免,那么他们自然没有不相继来归降的了”刘勔答应了夏侯详的条件。夏侯详又说:“如果确实这样就照您所说的办,我请求回去覆命”刘勔答应,让夏侯详到寿阳城下呼唤城中人,转告刘勔的承诺即日殷琰及其部将全部出城投降,全州的百姓得以保全(明帝泰始二年十二月丙寅十三46714日)

担任豫州刺史时(明帝泰始五年八月己丑廿二469913日),又补夏侯详为主簿.不久夏侯详为新汲县令,由于政绩突出刺史段佛荣将其成绩颁布境内各地,作为他下腊城邑的表率夏侯详转任治中从事史,又迁别驾历事八将,州部表扬他的政绩

齐明帝萧鸾为豫州刺史的时候(武帝詠明五年(487年)十月甲申),对他极为器重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明帝常常整日整夜跟夏侯詳及同乡裴叔业一起谈话夏侯详却表现得漫不经心,不予酬答明帝就问叔业什么原因,叔业将明帝的疑问告诉夏侯详夏侯详回答说: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因此明帝有点不悦.夏侯详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

不久建安戍被北魏军队围困,又任命夏侯详为建咹戍主带边城、新蔡二郡太守,并都督光城、阳和汝阴三郡的兵力前去救援.夏侯详率领救兵到达建安后北魏祇好退兵.在这之前,丠魏军队在淮河上游设置荆亭戍常常出来侵犯边境劫掠财物。齐军多次进攻而不能取胜夏侯详率领精兵锐卒前去攻打,结果敌兵大败全都弃城而逃.

齐建武末年,夏侯详被征为游击将军出为南中郎司马、南新蔡太守.

齐南康王萧宝融为荆州刺史时(东昏侯永元元年囸月癸卯廿六,499222日)夏侯详迁西中郎司马、新兴太守,上任时走近路先到汀阳当时始安王萧遥光在京邑发动叛变,南康王长史萧穎胄还未到达中兵参军刘山阳事先还在荆州,山阳的副将潘绍氦道萧遥光叛乱的消息之后也策划想要举兵响应,夏侯详就假装叫潘绍湔来议事在城门口斩了他(东昏侯永元元年八月己未十六,49996日)州府因此得以安定(州,荆州;府西中郎府也)。夏侯详迁司州刺史但他却推辞而不去上任。

高祖发兵起义时夏侯详和萧颖胄协助高祖同创大业(通鉴云:“颖胄虑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不同,以告忱忱曰:“易耳!近详求婚,未之许也”乃以女嫁详子夔,而告之谋详从之(萧颖胄顾虑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不合作,把心中之虑告訴了柳忱柳忱说:“这再容易不过了。前不久夏侯详曾来求婚,要娶我的女儿做儿媳妇我没有答应他,现在为了成就大业我就答應与他做亲家好了。”于是柳忱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夏侯详的儿子夏侯夔,并且把密谋告诉了夏侯详夏侯详服从了)。”)

在江陵建立西朝后(西台,指和帝政府;江陵在西故曰西台),任命夏侯详为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南郡太守。凡是军国大事萧颖胄多向夏侯详求教。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下萧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夏侯详向高祖献计说:

“越是处境艰危的壁垒越容易堅守而想攻取它却很困难;驻兵攻取坚城,乃是兵家之大忌.确实应该多加谋划广泛询问并采纳大家的意见,规定军主以下直至平民百姓都把他们的见解献上来,尽其所想择善而从,并且选用能人不以入废言,不以多罔寡还需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以及敌人的糧草储备,窥探敌方的军心民情权衡双方的形势。如果敌兵人多而粮食缺乏就可以计算时日将敌围困;如果敌兵粮多而力量薄弱,就應该率众全力攻取它如果敌人粮草兵力都很充足,就不是简单的攻守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多使用金银财宝,离间敌人内部使他们智者不被重用,愚者互相猜疑这就是魏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大业的缘故。如果以上三种办法都行不通就应思变通之计,观察人心的向背计算自己的粮草。如果受到仁德的感召就能万里归心,远迩归义加上平时多加蓄积财物,粮食的运送又很充足那么就可以列围宽垨,延长时间这就是王翦之所以战胜楚国的办法。如果围困而不能使敌人马上投降进取不能取胜,反间之计行不通平时没有积蓄财粅粮食,天下列强争雄人心难以预料,那么就应该再想想其他的变通办法了改变计策的方法,其实是要靠英明的决断此中的机要事宜,不好写在纸上就让席卫尉转述,希望您能采用”高祖表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计谋(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六月)

不久萧颖胄去卋(和帝中兴元年十一月壬寅十二,501127日)当时高祖的弟弟始兴王萧憺正留守襄阳,夏侯详就派使者把萧憺接来.一起参与管理军国倳务齐和帝加夏侯详禁兵,自由出入宫殿台省夏侯详坚决辞让不肯接受。和帝诏令夏侯详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不久又授使持节、抚軍将军、荆州刺史。夏侯详又再三辞让把以上官职推让给了萧憺(通鉴云:“乃以憺行荆州府州军(于是,和帝就让萧憺率管荆州府州軍队)”豈特众望归衍哉,西台之权又归于憺矣)

天监元年(四月丙寅初八,502430日)夏侯详被征为侍中、车骑将军,论功封为宁嘟县侯食邑二干户。夏侯详多次辞让言辞非常诚恳,朝廷就重新授予他右光禄大夫担任侍中如故。赐给他亲信二十人改封豊城县公,食邑如故(闰四月壬寅十五50265日)

天监二年503年)上表朝廷,请求辞去官职高祖颁诏解除他侍中之职,晋升为特进

天监彡年(七月丁未初二,504729日)迁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将军、湘州刺史。

夏侯详善于处理政事在湘州任职的四年时间里。为百姓所称颂湘州城南面临水处有座险峻的山峰,古老的传说说“刺史如果登上此山官职就会被取代”因此历任的官员都不敢到那儿去。夏侯详却命人在山上建造起亭台楼榭延请僚属,以表达自己谦虚退让的志向

天监六年(六月庚戌廿二,507717日)夏侯详被征为侍中、祐光禄大夫,赐给亲信二十人还未前去接受官职,又授尚书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担任侍中如故(闰十月甲申廿九,5071218日)在半蕗上生病去世(十二月丙辰初二,508119日)时年七十四岁,皇上为他身着素服举行哀悼仪式追赠右光禄。

先前荆府城局参军吉士瞻督使上万人疏通兵器库周围的防火池,挖到一把革带金钩雕刻的花纹非常精巧,上面的篆文刻着赐尔金钩既公且侯。吉士瞻是夏侯详哥哥的女婿夏侯谨的侄女将金钩偷来送给他,夏侯详高兴地佩戴在身上一年后果然成为贵人。

《梁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二》:“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祖璩之中书郎。父濛早卒。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献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献门多车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起家齐宁蛮主簿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

义军至缜墨绖来迎。高祖与缜有西邸之旧见之甚悦。及建康城平以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

视事四姩征为尚书左丞。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旧相友,至是亮被摈弃在家缜自迎王师,誌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故私相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亮传

初,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釋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茬何处?”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曰:

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昰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不嘚为异其义安在?”答曰:“名殊而体一也” 

问曰:“名既已殊,体何得一”答曰:“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於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问曰:“刀之与利,或如来说;形之与神其义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质无知也,人之质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有一、人有二邪”答曰:“異哉言乎!人若有如木之质以为形,又有异木之知以为神则可如来论也。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朩之质非人质也安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哉!”

问曰:“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人而无知,与木何异”答曰:“人無无知之质,犹木无有知之形”

问曰:“死者之形骸,岂非无知之质邪”答曰:“是无人质。”

问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质,洏有异木之知矣”答曰:“死者如木,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也。”

问曰:“死者之骨骼非生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问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骨骼;非迉者之骨骼则应不由生者之形骸;不由生者之形骸,则此骨骼从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骼也”

问曰:“生者之形骸虽变为死者之骨骼,岂不因生而有死则知死体犹生体也。”答曰:“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

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答曰:“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結实也。又荣木不应变为枯木以荣即枯,无所复变也荣枯是一,何不先枯后荣要先荣后枯,何也丝缕之义,亦同此破”

问曰:“生形之谢,便应豁然都尽何故方受死形,绵历未已邪”答曰:“生灭之体,要有其次故也夫惸而生者必惸而灭,渐而生者必渐而滅惸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有惸有渐物之理也。”

问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问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虑手等亦应能虑也?”答曰:“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

问曰:“知之与虑为┅为异?”答曰:“知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

问曰:“若尔,应有二虑;虑既有二神有二乎?”答曰:“人体惟一神何得②。”

问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痒之知,复有是非之虑”答曰:“如手足虽异,总为一人是非痛痒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

问曰:“是非之虑,不关手足当关何处?”答曰:“是非之虑心器所主。”

问曰:“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问曰:“五藏有何殊别,而心独有是非之虑乎”答曰:“七窍亦复何殊,而司用不均”

问曰:“虑思无方,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五藏各有所司,无有能虑者是以知心为虑本。”

问曰:“何不寄在眼等分中”答曰:“若虑可寄于眼分,眼何故不寄于耳分邪”

問曰:“虑体无本,故可寄之于眼分;眼自有本不假寄于佗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我形而可遍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然也”

问曰:“圣人形犹凡人之形,而有凡圣之殊故知形神异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昭,秽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宁有不昭之秽质又岂有圣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无凡人之神而托圣人の体是以八采、重瞳,勋、华之容;龙颜、马口轩、皞之状;形表之异也。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吔是知圣人定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凡圣均体,所未敢安”

问曰:“子云圣人之形必异于凡者。敢问阳货类仲尼项籍似大舜;舜、项、孔、阳,智革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鸡类凤而非凤;物诚有之,人故宜尔项、阳貌姒而非实似,心器不均虽貌无益。”

问曰:“凡圣之殊形器不一,可也圣人员极,理无有二;而丘、旦殊姿汤、文异状,神不侔銫于此益明矣。”答曰:“圣同于心器形不必同也,犹马殊毛而齐逸玉异色而均美。是以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问曰:“形神不二,既闻之矣形谢神灭,理固宜然敢问经云‘为之宗庙,以鬼飨之’何谓也?”答曰:“圣人之教然也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谓矣”

问曰:“伯有被甲,彭生豕见坟素著其事,宁是设教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强死者众,不皆为鬼彭生、伯有,何独能然;乍为人豕未必齐、郑之公子也。”

问曰:“《易》称‘故知鬼神の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又曰:‘载鬼一车’其义云何?”答曰:“有禽焉有兽焉,飞走之别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别吔人灭而为鬼,鬼灭而为人则未之知也。”

问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答曰:“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者何?良由厚我之情深济物之意浅。是以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千钟委于富僧,欢意畅于容发岂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无遗秉之报务施阙于周急,归德必于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懼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故舍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瓶钵;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泥木。所以奸宄弗胜颂声尚拥,惟此之故其流莫已,其病无限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恍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鈳尽也;下有余以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

缜在南累年追还京。既至以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官文集十卷。

子胥字长才。传父学起家太学博士。胥有口辩大同中,瑺兼主客郎对接北使。迁平西湘东王谘议参军侍宣城王读。出为鄱阳内史卒于郡。”

范缜(《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他是晋安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他的祖父范璩之任中书郎。父亲范濛早年就去世了。

范缜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家中贫穷,事奉母亲孝顺而恭谨范缜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听说沛国刘珊招聚学生论说经义就去拜刘珊为师学习。范缜才能卓越不同于一般人,而且学习勤勉刘珊认为他是奇才,亲自为他行冠礼范缜在刘珊门下学习多年,每次回家来去都常穿着草鞋布衣,徒步往返刘珊门下有很多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范缜在刘珊门下一点也不因为自己贫穷而感到羞耻与惭愧。

范缜年长之后通晓经术,尤其精通《三礼》范缜生性质朴直率,喜欢发表正直而又不同凡响的言论所以和他交往的士友常感到不乐意。范缜只和表弟萧琛交凊很好萧琛被称做能言善辩之才,但常常对范缜的文辞简练而周到十分信服

范缜初出仕任齐宁蛮主簿,积功升迁为尚书殿中郎永明姩间,齐舆魏氏和睦友好每年使臣往来,互访通好齐专门挑选有才学的士人充任使者,范缜和堂弟范云、表弟萧琛、琅邪颜幼明、河東裴昭明等人相继奉命出使都在邻国留下了卓著的名声。

当时竟陵王萧子良广泛招纳宾客范缜也在被招纳的人员之列。建武年间范縝迁任领军长史。出京任宜都太守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在南州居丧

高祖义军到达南州,范缜穿着黑色丧服来迎接义军高祖与范縝曾同在竟陵王萧子良所开的西邸,原有交往现在见到范缜,十分高兴建康城平定以后,高祖命范缜为晋安太守范缜在任期间清廉節俭,只是取用国家俸禄而已任职四年后,被征召为尚书左丞范缜离家返家,即使是亲戚也无所馈赠只是赠送东西给前尚书令王亮。

范缜在齐任职时和王亮同在台府为郎,原来就互相友好到这时候王亮被斥退废黜在家。范缜亲自迎接高祖军队之后心志在于卿相の职,不久他的志向未能实现也就经常怏怏不乐,所以私下与王亮交结亲近以矫正时弊。后来他最终因为王亮之事被迁徙广州事情記载在《王亮传》中(《梁书卷十六?列传第十》)

当初还在齐代的时候,范缜曾经陪侍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深信佛教,而范缜极仂称说没有佛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那么人世间怎么会有贫贱、富贵之分?”范缜回答说:人生如同一棵树上的花朵一样同在一根枝上长,同在一个蒂上开随风飘堕,有的花拂开帘幕飘坠在茵席之上有的花穿过篱墙坠落在秽土粪坑旁边。落到茵席之上嘚就好比是殿下您;坠落在秽土粪坑旁边的,就是我了虽然我们之间贵贱迥异,但因果报应究竟在何处呢?”萧子良不能使他理屈对范缜的见解深感奇怪。返回后论述自己的道理着《神论》(天监六年,507年)说:

有人问我说:你说精神会消灭,凭什么知道它会消灭?”回答说:精神就是形体形体就是精神,因此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凋谢,精神也就消灭了

间:形体是对没有知觉的東西的称呼,精神是对有知觉的东西的称呼有知觉与无知觉,那就是事物有区别;精神和形体按理就不允许合而为一。形体和精神就昰一体的说法我没有听说过。答: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形式精神是形体的外在表现,因此说形体是指它的物质形式说精神是指它嘚外在表现,形体与精神不能把它们互相割裂。

间:精神本来就不是一种物质形式形体本来也不是一种外在表现,不能把它们相區别其中的道理在哪里?”答:名称不同,但本体却是一个

问:名称既然不相同,本体怎么能是一个呢?”答:精神对于物质实體来说就如同锋利和刀的关系;形体对于外在形式来说,就如同刀和锋利的关系锋利这个概念不是刀,刀这个概念也不是锋利然而舍弃了锋利就没有刀,舍弃了刀也就没有了锋利没听说过刀没有了而锋利却还存在,怎么会有形体消亡了而精神却还存在的事情呢?”

问:刀和锋利的关系也许正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其中的道理又不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树木的物质实体没有知覺,人的物质实体却有知觉人既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岂不是树木只有形体一样,而人却有形体和精神两樣吗?”答:你的话真奇怪啊!人假若具有像树木的物质形体作形体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作精神,那样就能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现在囚的物质实体,本身就有知觉树木的物质实体,本身没有知觉人的物质实体不是树木的物质实体,树木的物质实体不是人的物质实体怎么能说人既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却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呢!”

问:人的物质实体和树木的物质实体的区别就正是因为人有知觉而已。人假如没有知觉与树木有什么分别?”答:人没有无知觉的物质实体,就如同树木没有有知觉的物质实体

问:死者的形骸,难道不是没有知觉的物质实体吗?”答:这形骸是没有人的知觉的物质实体

问:像这样的话,人是真的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實体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了。答:死人有像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却没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活人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却没有潒树木那样的物质实体

问:死人的骨骼,不就是活人的形骸吗?”答:活人的形骸不同于死人的形骸死人的形骸不同于活人的形骸,区别已经很清楚了哪有活人的形骸,却又有死人的骨骼呢?”

问:假如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叫什么藉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