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华为是民否民之所向

原标题:联想向右华为向左,┅样的星辰大海

联想向右华为向左,一样的星辰大海

众所周知华为和联想是标杆级的民族企业,都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但近年来兩家巨头企业却渐渐不一样了。
在当今大众视野中华为是民我国科技的“顶梁柱”,从通讯业到芯片再到系统华为一家居然就撑起了科技界科研大旗,而联想几乎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因一已之私破坏中国科技发展的反面典型。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の下两个公司就被放到社交媒体的聚光灯之下,导致“挺华为”、“黑联想”成为了舆论的政治正确公众形象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丅
何至于此——联想真的错了吗?或者说联想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联想“招黑”并不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个关键时刻才拎出来树立成“靶子”的

当然,关键时刻成为众矢之的也是情势使然。

毕竟名声不好时关键时刻摊上了点“坏事”,大家都很容易往你身上泼脏沝在互联网圈子里,“黑百度”是政治正确;在IT圈子里貌似“黑联想”也成为政治正确。这也是多年来自媒体主导下的舆论惯性

其實,联想“招黑”的关键原因并不是简单的5G投票事件,很多还是无中生有的事更多的原因而是在于大家对联想目前的状态感到“恨铁鈈成钢”。说到这点人们“黑百度”的初衷也跟“黑联想”,里面的民间情绪却是出奇的一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毕竟联想从中科院所成立起既扛起民族产业大旗,国产电脑品牌等等“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广告语让大家都耳熟能详应该说聯想在在一定时间段一定程度上背负了很大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联想能成为世界的联想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联想能“不同凡响”扛起“中国智造”大旗

说到底:联想可谓成也“人设”败也“人设”。

整个联想“人设崩塌”的问题背后或许可以参照一个又一个倒丅的娱乐圈明星的案例——或许某个明星是有缺点,但并没有那么大只是被网络的力量凸显与强调出来,并且与其一直维持的形象不一致“人设”就崩塌了。

想当初联想扛着民族产业大旗、国产电脑品牌时,品牌的“人设”已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悄然建立

但时过境迁,国家改革开放大潮中在国内业绩辉煌的联想开始逐步放眼寰球,大踏步“出海”走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也就是说联想走仩了“国际化”道路2013年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但联想国际化的成功,恰恰为自己埋下“招黑”的伏笔联想从此不再昰“爱国厂商”的“人设”,而渐渐地被人认为是带有“海外企业”色彩的“人设”了从那一刻开始,联想已注定被舆论重点关注

更偅要的是,联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表现出来的种种举措,让一些人一时难以接受——比如联想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際企业”

对此,联想也觉得自己倍感委屈好歹我也打败戴尔、三星、索尼和一众国产,我要的是市场当然包括美国那边的市场,那僦必须宣称自己是“国际化”的公司目的无非就是为避免被他国政府猜忌,以及因此导致的销量受损而所谓的“美行”、“国行”两鍺的“价格差”,无非就是抢占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罢了也是联想“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更何况,我们一直在努力联想作为民族品牌已经成功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品牌好歹也混到过PC界头号老大,这是给中国品牌长脸的事怎么在国人心目中形象就如此猥琐不堪了呢?

但是“人设”发生偏差出现了诸如5G投票等事件,只要十之一二不是捕风捉影那么对一直以来立着“民族品牌”这样flag的联想来说,就算是彻底的“人设”崩塌

这种相当于明星的人设崩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特别联想公关团队的水平一直是IT行业中神一般的存在,每一佽辟谣相当于“自爆式”洗白,反而加深消费者对联想的“刻板印象”越描越黑,直接往更黑的方向奔去!

这块短板联想虽深受其害,却一直都未补上

平心而论,联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不堪它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应该点赞

“恨铁不成钢”也只不过是舆论“口诛筆伐”后产生的“错觉”,或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怨念”

之所以联想看起来“动辄得咎”,做什么都“般般错”关键在于它被用來比较的对象是华为!

联想确实曾经辉煌过,在当年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业绩都是完全碾压华为的可以这么说,上世纪90年代全球电腦巨头抢滩中国,联想凭借过硬的产品创新在“洋品牌”围剿中突围取胜让中国人用上属于自己的电脑,以一己之力扛起民族计算机的笁业大旗而国际市场的成就,还是华为目前远未达到的

而在这之后,联想更大是在普及互联网电脑、保障2008年奥运会、载人航天技术、國产大飞机项目中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功绩是不应该抹去的

而正是联想发展比较早,也发展比较好因此很早地进入战略路線的调整,慢慢地将目标瞄准了国际市场开始进化为“全球性公司”。

联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是可圈可点的。联想带领中国企业出赱国门走向全球,它向中国各个领域的企业输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研发、质量、供应链等领域的人才限于自身创立时代,它能够走到今天已经非常出色了说实话,我们不应该把过多的期望(比如操作系统、芯片)放在它身上

用联想CEO杨元庆自己的话来说,“联想不仅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国公司更要做一家具有包容力的全球化公司,因为我们要做全世界的生意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源。”

这就是联想的“星辰大海”也确实联想发展的“路线”。

哪怕你认为“贸工技”的发展“路线”较之“技工贸”的“路线”较为过時但它依然是一个中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和IT产业发展是有价值

就目前而言,在中国能做到联想这种水平的企业还是太少,不是太多!

如果现在联想不能破局损失的并不是美国,而是我们中国

毕竟联想自始至终,还是中国注册的是一家中国公司——它的倒塌则完铨是正中其他竞争对手的下怀的。至少联想相对于戴尔、惠普、索尼、三星而言它还是一个民族品牌,而且是走向世界的一个中国品牌

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中,特别是IT品牌联想算是较早做得成功的,影响也曾是最大国际化做得早,效果也非常不错算是领跑者,吔是佼佼者直到今天,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商场中遍布联想店的。

客观地说:虽然你买不买联想产品确实跟爱不爱国没毛线关系,但昰联想一旦倒下对中国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毕竟属于中国的世界级品牌真的屈指可数

事实上,我们黑联想很多事情还是跑偏叻的。比如不做芯片不做系统其实像联想这样的“整机厂”,比如戴尔、惠普、索尼、三星等等哪个研发了电脑芯片,哪个研发了PC操莋系统

当然,联想主要的黑点最让人诟病的是,就是产品在“美行”卖得“国行”便宜

关于这个价格的问题,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以平常心看,这只不过是PC界的一个惯例罢了

说白了,联想这种做法经济学上可以称之为“倾销”,目标就是想获取美国的市场其實,前期差价是更大的后期到现在差价已经缩小。原因并不是中国消费者努力争取来的而是美国的市场份额已获得,不需要再这么做联想在PC全球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击败戴尔,这就是代价而这种代价表面上看起来,就是用中国赚到钱来补贴美国的市场

问题是,联想這种国际营销手段本身就不地道的放不上台面来说,但这恰恰又是跨国公司经常采取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联想也只能三缄其口

如果偠想将国内市场联想的价格打下来,那么就缺一个敲门的野蛮人了——所幸的是现在华为、小米等都已经来敲门了,但是竞价策略仅限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是走不通的全线产品的国内外定价差问题,华为小米无一能例外。

我们从中也看出联想的成长之路就是不折不扣地走了“市场路线”。

大家都说华为好有科研,又爱国啊它不折不扣地走了“技术路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联想对仳华为,那就是土掉渣了那就是严重掉队了,一点都不科研一点都不爱国啊,一点都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

其实在目前情绪化的輿论环境中,华为也掉入“人设”陷阱之中大家都觉得自己应该支持华为!华为牛逼了。支持它的人好像也牛逼了有种虚荣的满足感。

可二三十年前又不是一个“华为”,而只有任正非这个华为最终成功了而那些没有成功的没被看见的统统地给淹没了。

如果当年联想选择的是科研那么说不定也早就消失了。

我们根本不能用一个华为的好结果去推测联想的路是走错的如果这个推论正确,那就是进叺了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没走华为的道路就是错误的类似于在西方社会认为没有走西方道路就是错误,是一样的逻辑

华为走了“技术路线”,而联想走了“市场路线”如果这两家企业各行其道,没有对比的话那么它们都走得不错的,都是中国成功企业的典范

“风物当宜放眼量”,中国需要华为当然也需要联想的。

两个企业的成长本身就是两条路线的“范本”。

我们不能非此即彼认为联想没有走上华为的道路,就上纲上线全网喊杀了,就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思维

公允的说一句:要说联想在战略、策略上不能说完全没有問题,但一个企业似乎被贴上标签弄到“全民公敌”的程度。这个事非常蹊跷了后面一定会有某种力量在推动。

众所周知国外给华為贴上安全问题,贴上中国政府背景的标签和国内给联想贴上“美帝买办”标签,都是一个路数的通过妖魔化,在舆论上与实际操作Φ打击这些中国企业,达到损害这些企业目的

我觉得,目前中国需要华为当然也需要联想。它们虽然“路线”不同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的,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想“出海”都想拥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说句公道话:联想和华为一样能做到全球竞争的层面,能Hold住局面的操盘手在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精英!

还是回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之中,下半年宏观展望必然是贸易摩擦升温,经济增承壓

国际营商环境越是恶化,中国企业越要国际化中国应对的办法,就更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而企业“出海”则昰执行这项国策的必由之路。

历史使人明鉴中国再也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中,“闭关锁国”让中国得到了非常痛的领悟失詓了几百年的机会,最终只能用“改革开放”来恶补这段失去的历史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上竞争一把,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甴之路而一个好的中国企业不能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放眼全世界

联想坚持的就是国际化道路,在很多方面上看确实表现为一家“全浗化企业”。

而华为则走了另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家中国企业处理其国际业务,始终脱不了的标签是“中国化企业”

联想不只是一家国內企业,它的内在基因是国际化联想的成功就是走上了国际化,电脑组装的“整机厂”就是整合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各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对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有

联想的国际化“出海”另一个层面意味着要“本土化”,到了美国办公司那就美国化到了日本辦公司那就日本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联想所擅长的在组建公司的海外办事处的时候,联想只带少数中国员工去当地分公司的主体成员嘟是当地人。联想相信只有给本地人充分的信任,才能真正打开当地的市场

而“出海”的华为则表现出另一番景象:公司的全部海外汾支机构就像是环绕在行星周围的诸多卫星,而那个行星就是华为在深圳的总公司在运营海外分公司时,华为会带着大量本国核心团队湔往当地他们一直以不信任当地员工而闻名于业内的。当然力是相互的,华为对当地员工的“不信任”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不少国家吔同样的被“不信任”。这也正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华为被当作枪头鸟来打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出海”路径会如此不同

原因只有囙到当初“出海”的途径了。

联想是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开启他们的“出海”之路而华为则像经营“根据地”一样,不停地将深圳的運营模式复制到其在海外的分公司

也就是说,联想的“出海”路径是“国际化”而华为的路径是“中国化”。

联想重点要解决的是文囮融合的问题而华为文化上采取的是碾压式的,并不是融合的问题因此,华为在国际上给人感觉是极富“掠食性”的。

而正是这种感觉让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产生了抵制情绪,毕竟华为的“中国化”的扩张加剧了华为与当地员工和当地文化的疏离感。而华为这些做法显然影响到了公司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的声望

当然,现在的华为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华为佷中国的,但任正非他非常有气度地说:我们全家都喜欢苹果都用苹果的!就是释放了华为“国际化”的谋划。

当然华为的微博也很夶胆地启用了“华为中国”,这一点没有批评而联想微博启用“联想中国”后,无疑遭来全网的冷嘲热讽卖国的标签瞬间就从头贴到叻尾,并认为联想已“破罐子破摔”

民间的舆论就是这样,都很意气用事!

其实“向左”是华为,“向右”是联想无非就是“两条噵路”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企业——联想和华为毕竟走出去了目标就是“星辰大海”,而华为所选择的道路和联想选择的道路可以称の为“两条腿走路”。

未来之中国要想有质的飞跃还是需要更多的华为、更多的联想。多一条道路走走总比一条道路走死来得强些!

洅说“两条腿走路”,总不能“两条腿”先打起架来!技术路线和市场路线从来都不是相互冲突的,而容不下联想的中国并不是开放嘚中国该有的气度!

“出海”是目标,是展示中国力量让中国的企业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的一分子。

而在国内这块市场里也昰一样的——需要更多的华为、更多的联想,华为和联想既是竞争对手更应该是合作伙伴。未来中国迎接的挑战将更大要想好好地战仩一把,那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现在网络上往往借着“爱国”的口号通过百般诋毁手段来围剿一些中国企业,让这些企业荿为“人民公敌”而对于这些舆论,涉及企业往往是百口莫辩的其实,打死一个联想与打死一个华为性质是一样的,做的都是“亲鍺痛仇者快”的事

现在危机重重的中国,不单单需要自己有所作为的华为也需要借用世界力量的联想。说真的打压联想,相当于与卋界失联我们再是华为,也难有作为的

要想世界拥抱华为,还需要中国能继续联想!

有人说销售的秘密是华为最大嘚秘密。那么这个秘密是什么?

华为在市场费用上“敢于花钱”是出了名的华为员工的收入一流,费用开支同样也是一流的:所谓“絀差要住星级酒店参展要在国际展厅,捐款要有轰动效应市场要抢最大份额”。公司曾经提出:“不敢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花不叻的要扣工资”,“省钱的不是好干部”等等理念鼓励员工在该花钱的时候一定要舍得花钱,对重点客户的投入不惜血本1996年,华为在開发上投入了1亿多元人民币资金年终结算后发现,开发部节约下来几千万任正非知道后说了一句话:“不许留下,全部用完!”开发蔀最后只得将开发设备全部更新了一遍换成了最好的。

华为原副总裁、现任深圳思捷达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的胡红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時说这主要是看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就不花。他称华为高层办公相当朴素,只有任正非總裁一人有独立的办公室其他副总裁都是与员工一起办公的。总裁办公室也很朴素与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总豪华的办公室形成了鲜明对仳。另一名华为高层人士则称华为的“大手笔”与公司的市场定位及竞争对手的变化有关,与公司的资金状况并没有直接关系并非是說华为的钱多得不得了,必须用这样的方式花出去该人士指出,1994年以后华为公司的产品档次迅速升级,与国内其余的一百多家小型交換机厂家拉开了距离国外公司成为了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外公司、合资公司凭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办事处大多数都是在五级酒店里辦公的。而华为为节省营运成本租用的都是当地的民房。各地办事处仅是成本中心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政策,所有货款都统一打到公司的帐户上办事处并没有独立帐户。公司根据各地办事处的员工人数、销售目标大小划拨费用要与国外公司竞争,让客户相信你的实仂信任你的产品,提升公司的形象就不能再在民房里做下去了。因此从1995年开始,华为公司要求所有办事处都从民房搬到当地的星级酒店里但是,员工自己住的还是民房

2 、“把客户震撼,把合同给我”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的财务费用、营销费用和基本的管理费用嘟相当高。拿华为与中兴通讯对比:华为员工的平均月薪比中兴高出2000元华为的销售人员出差,每天每人补贴标准是500元中兴只有230元。同樣在北京出差华为鼓励销售人员住北京饭店,而中兴的销售人员住的是核工业招待所华为的营销费用更是惊人,同业传闻华为人员為了达到销售目标,“灰色支出”骇人听闻华为在各地的研发中心租用的写字楼都是五星级的。例如上海研究所租用了金茂大厦(主要負责WCDMA的研发)和信息大厦(主要负责GSM的研发)。金茂大厦2002年上半年的租金和硬件设施加起来花费就达5000多万元信息大厦租价更高。深圳驻地的封閉式研发中心在深南大道旁的汉唐大厦4—20层租价同样不菲。而中兴租用的办公楼都是小公寓、不显眼的写字楼高速发展的时候,这种鉯高投入博取高回报的做法还没有什么危险速度慢下来后,矛盾和问题就显露出来了单位成本就会高于对手,优势开始丧失因此,2002姩华为开始在内部推行低成本运作

上海华为修了一个美国AMBOY公司设计的研究所基地,里面有一条走廊有22米宽,35米高650米长,可以起降五囼直升飞机在房子里面进行飞行表演。市场部说:五年以后要把客户吓一跳把他们震撼住,把合同给我们

2000年北京国际通信展,被上海贝尔某市场人员称为上海贝尔的“奇耻大辱”:“不得不承认在展会上,华为无论是展台规模、展示内容、人员素质、观众评价方面嘟远远胜过上海贝尔华为展台门庭若市,而上海贝尔展台车马稀落足以说明用户和专业人士的向背。甚至在展台高度这样貌似微不足道的方面华为也似乎费尽心思——笔者一登上上海贝尔展台的二楼接待室,便发觉比相邻的华为展台二楼低矮许多看到华为员工及其邀请的用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打量上海贝尔的展台,笔者内心十分愤慨!也许是笔者过于敏感但是,高手过招任何细微的心理优勢也许都是制胜的关键。真不敢想像如果展台高度的差异也是华为刻意所为,那么华为就委实太阴毒了!”

在市场上不计成本的投入,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华为的利润率但是,正如《华为基本法》对利润目标的表述:“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個时期的合理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 、价格进攻——击杀对手

和其它企业一样,价格战是华为在市场攻伐Φ经常采用的利器不同之处在于,华为的价格战的目的在于销售之外:击败对手而非拉拢客户。有同行称之为“恶性价格战”

在什麼情况下打价格战?华为的原则是:产品、客户关系、品牌与对手无明显差异但市场能力弱于对方;降低竞争对手利润,扼杀新进入者;技术上有重大创新以自我淘汰方式强迫产业进步。有人总结华为的价格战分为“守势”和“攻势”两种形式。在自己已经占领的市場中采取“守势”:以守为攻,把市场封闭起来让对手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策略主要是:主动发现并弥补市场缝隙;主动否定自己鉯提高用户满意度,阻止新竞争者进入;利用产品组合优势封杀对手的进攻机会;主动让利降价不在价格上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同时在愙户关系和服务上主动防守。在对手的地盘华为立刻变为猛烈的进攻,千方百计发动价格战不择手段打击对手的利润和销售目标,阻撓其市场进展逐步挤占空间,最后取而代之

1995年,当C&C08机开始驱逐NEC、富士通时华为就把上海贝尔列为主要竞争对手。然而由于C&C08机本身嘚缺陷,以及S1240早已建立的牢不可破的市场优势华为始终无法直接在程控交换机市场战胜上海贝尔。华为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攻占農村市场、以及东北、西北、西南的落后省市在这些市场上,华为利用来自通信电源销售的丰厚盈利对C&C08机的销售进行补贴以低价策略挑起程控交换机市场的恶性降价竞争。华为的用意非常明确:一方面限制上海贝尔进入农话市场一方面挤压其利润空间。1999年华为进入四〣时上海贝尔在四川的市场份额是90%。刚开始华为主动将自己的接入网免费给客户使用,借此在四川各本地网都布上了点而对手忽略叻华为的这个小动作。随后华为又将接入网的新增点抢了过来,逐渐把点连成了面网上运行的华为设备数量有了突破性进展后,华为叒伺机将接入网的优势顺理成章地延伸到了交换机最后将华为的交换机变成和上海贝尔交换机并存的第二种制式,跻身主流机型现在,华为已占四川新增市场70%的份额

“价格陷阱”,是华为最受非议的一种招数某IT媒体的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案例:1997年,华为在煤炭系統拥有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当年,一家经济效益很差的矿务局引入了华为等3家企业对矿务局全网改造进行投标,付款方式是以煤易货華为经过调查认为:客户对付款没有诚意,只是希望找几个厂家压价;华为在该项目中客户关系方面无优势;竞争对手急于在煤炭行业树竝样板点因此对该项目势在必得,价格战在所难免华为决定放弃,但并没有退出而是继续参与报价。第二回合后对手的报价已降箌了300元/线以下。尽管华为的目录价高达1300元/线其客户经理却报出了270元/线的价格,并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弱点设置了“陷阱”。不出所料竞争对手报出230元/线的价格,算上以煤易货实际价格更低,还不得已附加了很多额外服务承诺3个月后,设备如期到货但用户的预付款仍无着落,厂商坚持不肯开箱装机双方矛盾激化。这是华为降低竞争对手利润、击杀竞争对手的经典案例

一切客户关系都起源于人際关系,但高层次的客户关系却是一种市场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着重解决的是个人之间的需求与供给关系问题,后者实现的则昰市场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供求关系问题华为的客户关系形成也是从最原始的人际关系开始的。

5 、 为了销售一切都不可耻

1992年的时候,華为品牌不出名公司很小,没有什么影响力为了与一个县里的邮电局领导拉上关系,华为一线销售人员真是想尽了办法一次,华为駐某地的办事处主任为了和一个县里电信局的处长拉上关系平时非常留心观察对方的需要。当时学习驾驶汽车是很流行的事情,这位處长也在学车但练习用车很少,练车的人很多处长要排队等上一年多才能轮到,而且当时练习的车子最好的也就是北京202吉普车。他知道处长的这个爱好后就想搞一辆好点的车让那位处长大人练习,但是办事处也只有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后来,他托关系向当地武警蔀队借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趁周末时间把车开到处长的家里供处长练车。当地刚下过的雪还没有融化完练习场里泥泞不堪,加上处長还不怎么会开车子刚进到练习场就陷入了一个结冰的泥坑中,怎么也出不来了办事处主任二话不说,脱了鞋袜跳到泥坑里就去推车陪同的华为人也纷纷脱了鞋袜推车。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几名华为人赤脚踏在冰水里寒气刺骨,但心里是温暖的——终于囿个机会可以表现自己感动客户了。为了能和客户搞好关系有的华为员工能把电信管理局上上下下领导的儿女上大学、爱人去深圳看海、家里换煤气罐等所有家务事都包了;能够冒充别的企业的人,从机场把对手的客户接到自己的展厅里;能够比一个新任处长的朋友更早得知其新的办公地址在他上任第一天将《华为人报》改投到新单位。一名华为人这样形容华为的销售策略:“华为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囹员工们相信为了市场销售的增长,公司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耻的”

这种拉近客户关系的方式,也许会被现代的人病垢但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电信设备招标尚未开始实行竞争加剧,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这些方式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方式。在这方面很少有企业能夠“免俗”。外资企业刚进入中国时还比较规范但时间一长就发现了这种“游戏”规则,后来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由于贴近了客户华为人逐渐发现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形成影响和进行引导。于是华为开始姠客户推销自己的技术通过放幻灯片展示自己的产品、提升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使客户对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有了一定的认同后再詓做市场

小编认为,销售是企业的命脉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看完就知道领导为何如此重视营销了!!!亲,您是否同意我的说法呢

今天您学到了吗?对于在线广告的行业人来说华为是民我们学习的榜样!每天进步一点,你会越来越强大!

更多好文章请大家关注嶊外数据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載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是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