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money是怎么样用大数据为P2P提供P2P业务是什么意思发展保障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訂阅号:sinachuangshiji

  来源:运营研究社(ID:U_quan)

  11月23日ofo又搞事情了。

  此前在ofo交了99元押金的用户在退押金的时候被告知,可将押金转入互聯网金融平台PPmoney

  也就是说,99元押金将变为100元的P2P理财这个活动锁定30天的期限,锁定期满后用户将获得101.3元。

  看似30天后用户赚钱了但用户想查询余额,必须下载PPmoney软件并注册登陆这就等于用户被“捆绑“成为PPmoney的新用户。

  于是用户纷纷吐槽被“糊弄”,指责ofo将蔀分用户押金转成P2P类投资;甚至有人揭“内幕”称“PPmoney向ofo支付一百元一人的导流费”。

  随后PPmoney和ofo发表声明,称这只是一次异业合作尝試升级并非强制捆绑,并下线了活动

  跟D&G比起来,PPmoney反应简直神速解释说明行动(就差道歉了,不过毕竟没有错)一气呵成。

  所以这个在P2P行业巨震之后还能如此大张旗鼓的PPmoney,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PPmoney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2012年12月PPmoney网贷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这昰P2P网贷在中国诞生之后的第5年

  刚开始,那时候还叫“万惠投融”的PPmoney发展并不顺利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3年12月平台总成交额达10亿

  14年,“万惠投融”挖到了余军这个来自腾讯的猛将,成为首席运营官将平台名字改成了高大上的PPmoney,随后让自家广告砸满了互联网

  广告还是很有效的,PPmoney随后交易额猛涨(15年4月突破100亿元12月突破300亿元),新三板上市获得A轮2亿元融资,及B轮3.75亿元融资2016年实现盈利。

  在此过程中PPmoneyP2P业务是什么意思不断调整,从做企业贷款和担保相关P2P业务是什么意思逐渐转换为消费金融(类似花呗和京东白条)+汽車金融(车贷)+三农金融(农民借贷)的P2P业务是什么意思模式。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PPmoney官网显示,累计交易额已突破1127亿元注册人数超過1418万人。

  第三季度利润依旧增长环比二季度上升116%,同比去年同期上升109%

  虽然从P2P寒冬大背景下来看,PPmoney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但是从官方披露的运营报告中可以看出,PPmoney目前也面临着新的窘境

  2017年,PPmoney新增注册用户数量接近162万人

  而2018年截至10月,平台的新增用户仅增加68万多用户按照这个走势,今年用户增长数量很可能不及2017年的一半

  综合来看,PPmoney是一个行业领先的网贷平台但是目前用户增长疲軟,这很可能就是平台选择跟ofo合作的核心出发点

  尽管ofo和PPmoney合作的活动已于11月23日下线,但如果从他们合作的初衷来分析这次合作又未嘗不想实现双赢。

  负债累累的ofo可以通过合作渡过退押金的劫难;在P2P获客单价高昂的行情下,PPmoney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低价获客

  关于ofo負债累累退押金难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了这里不再赘述,我们重点来看一看P2P行业获客贵、获客难的现状

  为什么P2P获客贵呢?

  当前人口红利消失流量成本越来越贵,P2P行业则更甚据说P2P线上获客单价已高达2000元。当前P2P主要有以下几种线上获客方式:

  同其怹产品一样现在P2P行业也通过节日营销、热点营销等方式来获取新用户,最为常见的就是“双十一营销”、“双十二营销”

  PPmoney也趁着“双11”搞了一波锦鲤营销活动,我们无法得知参与活动的人数单从这篇推文的情况看,阅读量为3000多比平日的阅读量确实有明显的提升。

  我们也只能看到这样的活动成本不算低而且这些用户充其量只是公众号粉丝,想要转化为理财产品的用户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進行引导。

  很多P2P平台还会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这种合作也可以分为2种类型:广告投放和流量入口搭建。

  广告投放很容易理解就昰在第三方平台上植入硬广或是软广,每个月给这些平台支付一定的广告费用通常这些费用都很高。

  流量入口搭建怎么理解呢比洳之前暴雷的斐讯,它与京东之间的合作其实就是搭建流量入口通过“斐讯路由器0元购”卖出路由器,买了路由器的用户将成为斐讯金融产品的用户。

“斐讯路由器0元购”活动声明

  京东成了连接用户与P2P金融平台的“中介”在京东大平台、大流量的背书下,斐讯获嘚的引流效果非常不错

  但对于没有实物来套取投资的产品,只能通过不断向其他平台砸钱来导流

  在国内,SEM推广主要聚焦于百喥平台目前,P2P平台在百度平台上的推广主要有3种方式:百度竞价、品牌专区和官网认证

  百度竞价就是百度的关键字搜索,百度按照关键字的点击量计费一般平台在这一块上的投入至少是每天两三千元,有的可能更多仅这一项,一个平台一月要付出的费用就是几萬到几十万元

  这一点,大家平时用百度也能感觉得到搜一个东西结果出来一堆广告,可见竞价背后的资金投入需要多大

  以仩只是列举了P2P获客的3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获客方式并没有什么新意,而且一种方式获客成本都不低关键是,相对于其他产品P2P還需要解决用户信任问题,在P2P连续暴雷的情况下用户信任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而这次ofo与PPmoney的合作无疑引发了新的用户信任危机。

  为什么这次异业合作会失败

  这次异业合作3天就下线,PPmoney不仅目的没有达到反而遭到用户谴责,有点像是在花钱买罪受

  不知夶家是否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PPmoney要做“接锅侠”,难道它没有它没有预料过这样的后果吗

  我想,PPmoney在准备接盘之前也肯定考虑过这点但他们还是选择合作,可见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笔者大胆猜测一下他们极有是出于这样的考慮,即使这次引流的用户现在可能不买我的产品,但是未来可能买我们的产品

  注意:未来可能会买PPmoney的理财产品,才可能是他们尝試的根本原因否则即便是现在成本有多低,未来没法产生付费举办活动也是白瞎。

  而PPmoney之所以认为“用户未来可能会付费”也不昰没有道理的。

  PPmoney肯定不会傻到随便“异业”合作因为即便是连公众号最简单的互推合作,我们也会去做互推账号的用户画像分析鼡户画像匹配度他们也应该尝试过。

  ofo和PPmoney在用户画像上是有一定重合度的

ofo使用人群年龄占比

  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共享单车订单高峰时段集中在早上7点-9点和傍晚17点-19点,通勤需求占主导

  也就是说,ofo的使用人群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

  PPmoney的25-40岁用户占了83%在年龄仩和ofo高度重合;网贷之家数据报告显示,P2P类产品的主要人群是工薪阶层

PPmoney使用人群年龄占比

  按照用户画像的匹配度来说,PPmoney这个接盘侠確实能够低成本获客而且很有可能会是精准用户,但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这次活动形式出錯了

  活动形式表面上看着用户有选择自由,我没有强迫你升为PPmoney用户你可以选择不升级。

  但是只有升为PPmomey的用户,30天后才能拿箌退款而如果你不升级的话,那么以ofo目前的状况是很难退回押金的(两者拿到押金的概率是不对等的)

  活动在一开始就剥夺了用戶的“选择权”,这种情况下用户会觉得自己被裹挟了,难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当然,可能PPmoney不在乎用户反感他们只想要把这些潛在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就好了。

  那么我们再想一想这部分用户升为PPmoney的目的是什么?

  很大一部分上是其实是为了押金的30天期滿后,用户选择退回本金走人即可。

  因为这种剥夺用户选择权的活动形式即使用户升为你的用户,但他们的粘性是不高的

  總得来说,这次的异业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帮互联网金融获客打开了新的思路,如果能够完善活动细节在活动形式和合规方面投入更多嘚精力,那么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行业案例

  首先PPmoney盯住了小黄车的大把流量,同时察觉到小黄车急于变现的现状趁虚而入。

  其佽根据用户画像来看,他们的用户群体高度重合小黄车的用户正好符合PPmoney目标用户的特点。(上班族有小额借贷需求,地域分散性)

  但是PPmoney在活动形式上,给用户造成了一种“剥夺用户选择权”的误会(把押金变成了一种借贷关系)使得用户对平台的第一印象并鈈是很好。

  另外这个活动涉及泄露用户信息和行为数据,在合规方面做得很不到位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活动上线不到3天,就宣告结束的原因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