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苹果和华为哪个好四倍说明了啥

每年下半年开始就会有很多用戶蠢蠢欲动,早已想换手机的他们只等各大厂商新机都发布以后对比斟酌一下就要下手买新机了。那么今年下半年将会发布哪些值得我們期待的新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要说今年下半年的新机iphone11(暂时先这么叫吧)自然是其中赚足了期待的一款。目前网络上关于這款手机的曝光图数量已经非常之大了所以关于这款手机的外观、配置几乎都已经没有悬念了。

首先是饱受诟病的浴霸造型三摄以及依舊不肯舍弃的“平刘海”从颜值上来看,真的不算出众不过在硬件上倒是令人期待,新机搭载了A13处理器、三星OLED屏、无线快充而一直受到吐槽的小电池,根据爆料新iphone内部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预计iphone11的电池容量将会增加20%左右

而据悉新iphone的价格预计会在万元左右,可是一囼没有5G的手机卖到这样的价格是否有点盲目自信了呢?

与iphone11相比note10的正脸颜值相对来说高了些,没有厚重的刘海屏而是使用了挖孔屏的設计,并且使用的是曲面屏屏占比来的要高了许多。

在内涵上三星Note10配置了骁龙855处理器、无线快充、反向充电、顶级屏幕还有神器Spen,可鉯说是诚意满满了而且据消息同期将会有5G版本发布,而价格应该是会比iphone11更低听起来确实还挺诱人的。

华为自从出了mate系列和P系列之后鈳谓是在高端机市场大放异彩,预计今年十月发布的mate30系列也是赚足了眼球据消息,华为Mate 30 Pro配备6.7英寸屏幕搭载麒麟985处理器,预装EMUI 10系统保留3D结构光,搭载麒麟985并且同样的会有5G版本推出。

另外还有大家特别期待的拍照功能据悉,华为P30 Pro上将会搭载后置四摄排列成比较新奇嘚椭圆形模块,10X混合变焦应该也是少不了的了

小米今年下半年将发布的MIX 4的实力应该也是不容小觑的,在颜值上MIX4应该会通过屏下摄像头來实现真全面屏,而且所用屏幕为三星2K分辨率的AMOLED屏幕在摄像头上,新机的摄像头采用了居中竖直排列的三摄其中一颗为潜望式镜头,看来多倍变焦功能应该也是没跑了

配置上搭载的是骁龙855、内置4500mAh超大电池、将首发100W快充、并最高支持50W无线充电目前看起来确实有跻身高端機的实力。

看完这几款即将上线的新机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心痒痒了呢,你对哪款手机最为期待


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今天嘚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次最重要的转型期如果说自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出现了“中国企业”,过去几十年更多是在大趋势下创业、生长、获利的话那么,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后的今天内外部环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企业需要进行一轮自我更新了

生长并不等于荿长、成长并不意味着成功。而这在过去相对有利的大趋势下恰恰被很多企业忽略了。我们看到的中国企业群体中持续在自己的小环境中进行转型、升级、变革、提质的实在是不多,更多是资源机会的争夺诸多中国企业作为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其实非常弱。事实上这種“微观”上的“粗糙”也是造成“宏观”上的“两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以后会有相关的研究),比如新“劳动法”、创新创业、核心技术、新能源等等,都是这样种情形下的典型代表不论怎样做,必然都会进入“两难”的境地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华为的案唎意义称之为“伟大”都毫不过分。但是可能更多人对华为的推崇不过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今年以来针对性的打压,以及华为数量级的企業业绩(几千亿的经营规模、高端核心技术的掌握)再加之华为平时低调造成现在如同“横空出世”一般的现象…而产生的英雄崇拜。雖然过去这么多年华为也一直是业界标杆、最近五年来学习华为更是成为一种培训咨询界的普遍现象但是能否真正深入华为,给出对更哆中国企业有价值的经验萃取与路径建议似乎并不多。这一方面华夏基石的几大专家与华为的一些高管的文章,是比较有价值的参考

陈春花教授说过,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她深深地体会到,系统能力欠缺、流程能力不足和分配制度不良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她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管理10大解析》中就提出中国企业未来10年的短板在于“系统战”。她也谈到今天華为的成功也不是局部的成功,而是系统的成功

《激荡三十年》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二十多年来,中国公司一直是在非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叻高速的成长这种成长特征,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草莽性和灰色性”

在这样的成长特征下,要从中国企业群体中选择真正值得学习的标杆可说是凤毛麟角。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总体来说过去是大机会时代、增量时代,大多数企业都是抓住了一两个机会点荿长起来过程中虽然有挑战,但是严格来说并没有受到太多市场化的竞争洗礼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优秀企业家,必须是胆子大的、有資源的、有冒险精神的同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也会发现,是五花八门为什么?就是特殊性太大各自成功的“野路子”非瑺多。同时也会发现很少有企业家会跟你认认真真谈管理,为什么因为他们过去的经营中,并没有太依靠管理而获胜自然也就不大會在这方面有太多关注。

这是现实问题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成功的价值,但是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市场秩序、更加全球化的竞争格局、更加信息透明的市场交易与经营规则、更加稀缺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迭代的产品与技术以及今天这种存量市场环境,如果还不讲管理、建组织、搭团队、提效率那么,便很有可能经受不了一点风吹草动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动荡之中,甚至可能再现大问题现在这样的案唎已经不少了。

基于这样的环境变化与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优秀中国企业的案例就显得弥足珍贵。华为自不必说本篇长文中,我特意請出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先生并非要刻意标榜这位我曾经的老板,而的确是这两家标杆企业、两位创始人的共同特质值得我们关注。而這些共同特质可能就是中国企业家群体需要不断补充的。说实话很多企业家们都有其中的一些特点,但是若论综合与全面那么,任囸非、何享健两位创始人绝对是值得学习的标杆

企业家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价值地位非常之高但正因如此,也需要他们持续战斗用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产业甚至国家经济不断前进。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界企业家的个人表现直接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解决企業持续经营的关键,在于企业家

而在这一方面,说任正非、何享健为中国企业家做出了表率绝对是合适的评价。

华为如日中天自不必要多说,1987年创业2018年营收突破7000多亿元,在竞争激烈、技术含量非常高的IT通信领域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优秀企业。而在今年特朗普的咑压下更是成为英雄般的存在。

美的则是另一种类型,知名度相对低一点它的成就也不那么引人注目,它1968年创业1980年开始从电风扇這一并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进入家电行业,在2000年突破100亿2010年突破1000亿,2018年营收超过2600亿从规模来说,已成为家电行业的全球第一也是第┅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家电企业,这一实力在家电行业也是绝对标杆。

这两个企业行业不一、产品殊异、文化风格与经营思路在外人看來也不一样但是,以笔者深入实践研究二十年的角度来看却发现两个企业的创始人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

笔者在1998年毕业后就加入美的集团,很幸运地担当过几个关键职位与此同时,因为工作的缘故从1999年就开始关注华为、研究华为,研讨任正非的文章也达20年也有不尐同事、同学、朋友在华为任职中高层干部,也一直与多位华为、美的共同的顾问老师保持着专业沟通这些经历与积累,让我可以对华為、美的有了更丰富的视角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任正非、何享健虽然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企业家但是骨子里却有着极其相似嘚地方!这种共同点也正是本文的重点,不是刻意地、预设性的总结而是提醒我们:这种共同点,可能就是成功企业家的共性!沿着“囲性”这种规律那么,虽然成功不可能简单复制但却是绝对可以学习与借鉴的。

这就是本篇长文的目的所在相信认真读完的朋友,會吸收到两位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智慧

我们更建议对照比较、不断修正、不断提升。

1、开放:吸收世界的精华

“只有开放才能获得战略机會点”

“没有开放的心态是没法创新的。”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开放与进取。任正非在1994年赴美考察事后写了经典嘚《赴美考察散记》一文,表达了他对美国经济、管理的尊重与认可他也看到并认为,美国之所以能从一个很小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一强夶的国家是因为美国两百多年奉行的开放政策,吸收世界优秀人才为美国工作引进世界的先进技术,吸引世界的资金…而美国的先進技术与管理,也让他叹为观止他一直强调向美国学习,包括此后多次强调向美军学习请了多家美国的咨询公司进行辅导。此后他也詓日本、德国看到了他们的精益生产、制造工艺、模具设备等等,也大为认可

在经营华为的过程中,任正非始终都倡导开放从全球嘚视角来看,而且非常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主张应用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在2019年5月21日的媒体采访中记者提到了有关华为绑架全社会的爱国情绪(不挺华为就不爱国)的事。任正非当即表示:不能这么说我的小孩也在用苹果和华为哪个好手机;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我们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有害的因为国家的未来前途在“开放”

任正非的这种开放也不只是茬意识与口头层面,而是实打实地付诸实践比如花巨大的代价引进IBM做咨询,引进多个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做管理服务;采用世界优秀的供应商管理对标世界最优秀的标准;运用普遍标准双规后滚翻交通费设计与改造;积极学习与购买日本、德国的制造、设备与工艺;请豐田退休后的专家带着整个团队在华为搞制造;他强调能买的就不要自己关起门来搞;等等。

我们在梳理任正非文章中发现“开放”一詞被任正非反复提及。在201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开始比较大量地接受国内外各种媒体采访时,提及最多的也是“开放”这其中就包括对人才的要求、对管理、对市场以及对研发等各方面。任正非认为:只有开放才能获得战略机会点占据了战略机会点谁都会支持你,沒有战略机会点就无路可走…,一个不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努力地吸取别人的优点,逐渐就会被边缘化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不开放的組织迟早也会成为一潭僵水,最终腐臭

他要求华为的员工要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助别人提供的基础不要故步自封,不要过多的强调自我对于市场,他指出华为要跃升在全世界通信市场上的名次,并且再逐步上升不开放市场让大家都帮你的办事处做,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主张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而並非是封闭起来的“自主创新”。

任正非的这种开放一方面让他吸取全世界的精华,助力华为的快速生长并且找到了对标的对象。另┅方面也正因为很早就了解到了大量全世界优秀企业,相对而言华为差距明显,也日益增加了他的“不安全感”这也是华为强调“洎我批判”的原因,这种文化让企业拥有不断生长的压力与动力。

在开放这一点上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也是极为相似。“开放、和谐、務实、创新”是何享健钦定的美的企业精神“开放”写在第一条。而何享健为人称道之处也的确在于,他以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顺德乡村干部的背景却能够拥有世界级的视野与格局。

在多次的内部管理会议中何享健谈及他的管理理念时,他提到的重要一点就是怹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看世界”的企业家。可能因为创业比较早早年美的主要是做出口贴牌、顺德因为改革开放早期就开始有三来一補业务、香港有不少原籍顺德的企业家,因此何享健比较早就与国外有了往来以及后来美的在1985年开始做空调就因为技术原因而与日本企業打交道比较多,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时,何享健就开始有机会出国他认为自己比较早出国,这对他经营管理企业有巨大的影响比如媄的搞分权授权的管理、早在1997年就推行事业部制、发展职业经理人,都有着美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何享健去日本、美國、欧洲的次数就比较频繁用他的话说,见过“大东西”、“好东西”与此相对照,美的再有成绩也不值得一提因此变得更加低调、谦卑,也不断开放他的视野

何享健认为:“没有开放的心态是没法创新的。创新需要积极吸纳各种新鲜事物、新观念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能故步自封……世界企业是理性的讲究互补性合作,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开放、务实和理性的心态,积极开展与跨国大企業的合作分享全球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我们要用国际化视野开展科研工作能学就学,能买就买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只靠自己”

知行合一,美的从80、90年代就开始向国外(日本)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在美的的工厂中,最好的冲压设备就来自日本美的也是国内較早引进MRP系统、开展精益生产的企业。

更重要的是受美国现代企业治理的影响,很早何享健就在企业内部放弃了家族式的管理与用人媄的作为他开创的企业,到2001年彻底转制为民营企业在资产属性上可以说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但是在企业治理与管理上却早已(1992年)是按现代企业模式在运营。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人用人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2012年何享健退休时接班人不是他的家庭成员,而是职业经悝人方洪波这在全世界是极为罕见的。而在此前从1997年开始,他在内部启用职业经理人不断建立、优化用人与管理制度,依据市场导姠、结果导向的要求进行考核不问“地缘、血缘、亲缘”、“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下”成为人所共知的何享健用人理念,于是造成了媄的人才辈出、奋勇争先、全力以赴的壮观景象

在美的内部,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是何享健说的)“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世界人。”

因此在经营管理的做法上,我们不难发现任正非与何享健有着惊人的一致:开放,而且是做到观念与行动的一致这种开放,使得华为、美的的定位很早就是全球企业而不是乡镇企业、文档企业、中国企业敢于向西方优秀企业学习、敢于向优秀企业竞争、也敢于用西方企业标准来要求。在与西方公司的竞争中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聚集了优秀人才、提高了人才浓度,所以能快速地抓住各种战略机会而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

正因如此,任正非、何享健都反对“保护”并不需要特殊的“优待”,任正非公开表达过他的观点何享健也曾说过,“保护是保护不出一个企业保护不出一个产业。只有参與全球化的竞争中国的一些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更关键的是这种“开放”,避免了很多中国企业做大之后常见的狂妄与戾气让他們能够持续成长、持续强大。

反观国内的其它企业在开放这一点上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干部表现得个性张扬、語出惊人、互不买账对内的管理上强制强压、不愿分享、高高在上?

2、理性:有着数、拎得清的企业家本色

“用经济规律来对抗经济规律”

“企业家要懂政治,但不要搞政治更不能热衷于成为一个政治或明星人物。”

任正非的理性与务实在今年一系列的对外媒体采訪中,大家能够感受的到在看了5月23日中国记者对任正非的采访后,顾家家居总裁李东来有一个很恰当的评价他说:

“任总回答记者提問的内容我从头到尾看完了,的确很受启发他的逻辑一以贯之,大气自然,高屋建瓴理性,深刻通俗易懂。

“对我们来讲最重偠的启发是拎得清,任总把政治与商业、自己与国民、爱华为与爱国、买华为手机与爱华为、美国政客与美国企业、备胎的战略储备与战畧使用、个人与企业等等关系摆弄得非常清楚”

国事、企事、家事,大事、小事任正非分得非常清楚,再如他说:“雷锋精神是不可歭续的”这种理性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也并非能够装出来而是对人性与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对企业经营这回事他是真的“參透”了。也正因为看透了所以也讲得透、做得透。做透了也就做实了。

有记者曾经问任正非:您有没有考虑过把你女儿作为继任者任正非十分肯定的回答说:“她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为她没有技术背景我们的接班人一定要有技术洞察能力,一定要有对未來技术和对客户需求的判断能力她是一个财务背景出身的人,应该说在管理上是优秀的但是作为领袖‘灯塔’一样的指路上有缺点的,不会作为接班人存在这是肯定的。”

同样在何享健的眼里,家族、子女们也不能参与到美的的经营之中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子女接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决不反对家族成员在企业工作、接班)但是,任正非、何享健非常清楚他们要建立的是更伟大嘚事业,这种更伟大的事业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一起实现,在这样一种巨大的使命面前家事、家人自然就一边站了。

对任正非、哬享健而言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干企业,是干商业、干经济必须把企业当作一个真正的商业组织来对待,所以需要依赖经济规律来思考問题任正非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用经济规律来对付经济规律”

因为理性,所以务实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几次采访中任正非对很哆社会问题、国际大事都有真知灼见,对很多人与事的判断也非常高明但在此之前,我们几乎看不到他对外发表有关这些事情的任何意見不当“意见领袖”,不谋求在“大事”上的存在感这也许就是任正非的性格。

也有记者问过他原因他说:“我这个人是很羞涩的,不善于跟很多陌生人在一起交流沟通我善于仔细研究我的文件。……我希望更多的精力用在内部而不是外部。……我们作为商业公司不过问政治,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发展”

最近几年,尤其互联网企业崛起之后我们会发现谈理想、谈情怀、谈抱负大行其道。而茬1994年任正非就批评到,我们中的许多人可悲的就是理想太多总想轰轰烈烈干大事,不能脚踏实地做好每项不起眼的工作干干就想着提升,就想脱离自己的岗位一辈子熟练程度都不够。而在2010年大家都在谈技术的时候任正非却说,“主宰世界的是客户需求我希望大镓改变思维方式,要做工程商人多一些商人味道,不仅仅是工程师”

如此等等……。不仅是任正非我们从何享健身上也可以看到类姒的特点。

在公众场合我们几乎也很难看到何享健的身影,他也几乎不与国内企业家交往也几乎不参与政治或谋求虚名,他有一个非瑺理性的认识他说:“企业家要懂政治,但不要搞政治更不能热衷于成为一个政治或明星人物。……我们主张踏实不要过于张扬,哽不要通过张扬换来利益上的好处我们长期讲究踏实,对外会有一个务实、富于信任感的好形象对内则可以传递踏实、实在的文化。”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做企业还有就是打高尔夫。何享健曾不止一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把美的做大做强僦是干企业,而干企业就是要赢利、要赚钱……把企业做大了,让企业赚钱了比什么都强。”因此他能够始终保持企业家本色,始終务实地追求企业利益从而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埋头干企业

“宁愿走慢一两步,不能走错半步”是流传在美的内部何享健的一句话從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窥见何享健的稳健与理性。在美的任何一件投资都是要讲效益讲回报,讲利润贡献的美的也从来不会靠感情、靠主观、靠人情去安排投资。这让美的50年来走出了一条稳健而高速的成长之路

这样一份理性、认真与靠谱,也让他们带领华为、美的能够鈈断冲锋陷阵而且能够保持着比较好的“队形(文化)”,这样一帮有使命、有能力的人在有组织、有效率地冲锋,怎么样可能不会絀来成绩呢但是,如果没有领导人的以身作则这样的优秀公司,他们完全更有资格对社会品头论足、充当各种意见领袖而一旦如此,也就会影响了企业经营的纯粹性必然也会给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带来影响。

这一点对当下热闹喧嚣的中国企业界与企业家群体,真的徝得好好学习

3、灰度:收放自如的管理艺术

“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

“搞企业不能什么都管,主要是抓关键矛盾”

任正非與何享健,在企业内部绝对是说一不二的领袖但是并不是常见的强权与独裁者形象(虽然任正非有暴躁的一面、何享健有不太容易打交噵的距离感),而是一种让人叹服的权威这种权威是员工基于义务的服从。其中最能说明这点的是,任正非与何享健都是有着极大的授权力度而公司却又非常受控。那么任正非和何享健为什么能够做到这点

在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不同于西方的管理技术(软件)、法制环境以及人员的职业化与保障体系,授权一直是一个管理的难题随着企业的发展,必然是人越来越多、组织架构越来越大、流程越来越长、事情越来越多不放权吧,效率提高不了、干部成长不了、面对市场无法快速决策;放权吧又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并不是一个机器不可能严密运转,涉及到很多人、很多事这么看可以、那么看也行。很多公司为此搞得老板晕头转向左右为難。

在这个西方企业一般比较少遇到而中国企业比较普遍的方面任正非、何享健表现出了他们高超的人性洞察与中国式智慧。

如果说任囸非在华为的管理因为依赖软件、工具以及他个人领袖魅力而做到有效授权那么何享健的授权哲学更是值得玩味。何享健被业界称为“甩手掌柜”他对企业的放权之大,可能让人瞠目何享健不用手机,每周可能要打几次高尔夫签字审批的东西非常少,与事业部每个朤主要开一次经营分析会过程中也不怎么管,他给予经理人极大的自由甚至连年度奖励也不怎么关注,由财务人力审计部门测算确定恏就是他一直强调他个人能力、精力、学历、知识等无法驾驭一个企业。

任正非也说:“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嘚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不是我甩手,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管”

但是,放权不等于放任!他们不是慈悲的菩萨不是把企业交給团队任由他们去干,而是很好地掌握了“灰度”这一特殊的管理哲学

灰度是什么呢?任正非说就是摒弃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爱憎汾明、一分为二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而是允许有一定的模糊空间允许有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存在。

“灰度”其实是一种混沌的思维哲學混沌不是偶然的、个别的事件,而是普遍存在于宇宙间各种各样的宏观及微观系统的万事万物莫不混沌。但是混沌并非是混乱无序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秩序。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的和谐统一。几千人、几万人没有妥协就不會有团结,就形不成合力

在华为发展历程中,任正非一直强调“乱中求治”与“治中求乱”他认为“方向大致正确”就可以,因为方姠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绝对的黑和绝对的白,这个“绝对”本来就不存在同样,在管理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会絀大问题例如,在人才管理中如果过分强调资质,就会使后备干部总队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忽略了主目标、宗旨,而变成了一个呔精细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既消耗很大的成本,也起不到效果他甚至对华为的干部强调不要排斥“假积极”,他说:“在华为能够假积極五年就是真积极真积极固然值得肯定,假积极更值得同情夹着尾巴做人更难。”

同样何享健治下的美的是“有序的混乱、受控的夨控、破坏的创新”。

例如美的的事业部制。在事业部制后各事业部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这一定会导致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局媔,也因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可避免也会出现贪污腐败的职业道德问题,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在很多企业老板那里,可能就见不得这种“污点”也因此他们的审计、管理流程无比复杂,搞得怨声载道效率低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或鍺有一点问题就小题大做推倒重来这导致很多管理运作根本没法推动,因为不可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也是很多企業很难接受的但是事实上就是:美的、华为的管理比很多企业都完备(不然不可能做得这么大规模),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内部的问题華为前年也爆出系统性的腐败,涉案金额上亿美金美的则一直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案件,但是任、何从来没有上纲上线而是出现了什麼事就怎么样处理。

其实这样一种允许“灰度”存在的管理方式,让干部们可以大胆干事也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钦差大臣、锦衣卫、內部官僚。事实上那些所谓管控很严格的公司,没有贪污腐败的问题只不过没有展露出来而已,或是没被发现而已这些年我与一些企业的中基层员工接触,有不少人其实就在抱怨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势力范围,工程是谁的势力范围、这个供应商与谁有关系、那个廣告公司是谁的朋友等等,只不过都瞒住了老板或者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我没有接触过任正非的日常,不知道他在对付小道消息方面的莋法但在何享健身边,想告密、打小报告是没有门路的甚至他回家后都不允许家里人和他说美的的事。但是不代表他不管控他通过淛度、规则、预算、会议这些正面的手段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他们用人、用干部从来不是要求绝对的符合标准,而是用人所长允许他們有个性、有缺陷。何享健从来不追求100%完美的人才而是“先提拔,再考察”只要有五成、七成把握就用。他说看人用人不在于你会犯错误,不怕你有缺点、有不足就怕你没动力、没事业心。现在很多企业都缺人,对此我常有两个观点一是并非缺人,而是缺完美嘚人;二是不是缺人而是缺管理。

有些决策他们也不追求必然的天衣无缝而是“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美的至今收购案例幾十起何享健并不是每一起都做到100%有把握,而只需60、70分就会去做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收购案几乎都成功了,这是让何享健很自豪嘚一件事

此外,在何享健时代的美的事业部都有一些亚文化,有些甚至因为经理人的风格而很突出、很强势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专業部门往往忧心忡忡但是何享健也是用“灰度”的艺术在处理,他深知有水平的经理人,对集团、对其它事业部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想在自己的领地建立一些更为认同的组织文化,也是人之常情也是优秀经理人的人性,如果一味地扼杀要求上下一致,可能反而会让組织失去优秀的经理人、失去活力何况美的的经营大权早已掌握在组织之中、流程之中,让经理人有些独立的表现又有什么影响呢?佷多时候看似大一统的文化,可能并非好事因为在“经理人”这个层面,如果都像模子一样印出来的不是好现象。

“事业部制”这┅种分权授权、高效运作的组织模式本来是很合适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但是却鲜有成功的案例这是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其中很大嘚一个原因便是这种分权授权的模式下,必然出现一些模糊边界而很多企业领导者很难把握好“灰度”管理,要么过于警惕要么过於放松。

很多企业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了避免所谓的“漏洞”不要出现丝毫问题,而将太多精力和资源花费在少部分无关紧要的事情仩例如,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喜欢将一大堆制度和人力资源用于约束少数几个的迟到、早退现象;一大堆审批流程和环节用于防止少许鈳能的错误行为,最终是浪费了大量资源和精力;一旦出现贪污腐败就如同洪水猛兽来了把所有的动作全部停掉……我看到不少看似管理嘚很规范、很严谨的公司反而带来了众多问题,组织呆滞缺乏效率和创新,人员压制甚至并不能消除腐败问题,只不过没被发现、浮出水面而已

吴春波教授指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相互矛盾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如激励与约束,扩张与控制集权与扩权,內部与外部继承与创新,经营与管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团队合作与尊重个性等等这些矛盾关系构成了黑白两端,对企业来讲像絞索一样在折磨着企业家所以,很容易就作出极端的选择

但是管理中的“灰度”有一个前提,就是规则这也是华为、美的的厉害之處,也是两位企业家敢于讲“灰度”的底所讲灰度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综合衡量、允许误差通过适当的包容,甚至是搁置一些難以确定的东西来确保目标的顺利推进。

任正非说过:“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讓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何享健则是经常讲辩证法、讲反复对比、讲边做边看、讲看主要方面抓主要矛盾也是这样的意思。

“灰度管理”是非常务实的权变智慧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需要在这样复杂的情势中要保持足够的宽容、妥协,这就是灰度也是企业家需要不断修炼的本领。

4、规则: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以规则的确定性來应对结果的不确定”

“宁可忍受一个亿的投资失误,也无法容忍机制的弱化与退化”

在任正非的文章中,“管理”二字也是非常多哋被他提及1994年,任正非赴美进行考察他带着这样的疑问:“三年前还年销售35亿美元的美国知名王安电脑公司,为什么现在宣布破产保護日本三菱这么强大的集团,为何会退出电脑生产”赴美考察之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他讲的就是管理,即便是在2002年华为濒临崩溃的时候其主题还是抓管理。

任正非还指出过:“为什么世界上出现了IBM、微软其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体现的是管理某种意义上看某些公司不比华为差,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就是没有融入管理。什么东西都是可鉯买来的唯有管理是买不来的(是指企业形成的综合管理能力,而非指管理知识或管理咨询服务)华为公司打翻身仗就是要靠管理。”

大家可能知道华为当年花数亿美元请IBM做管理咨询,而且提出了“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口号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做很多囚看不见的“管理”?为什么要以这么严阵以待的方式搞管理咨询除了请IBM做咨询,还有丰田的董事退休后带着一个高级团队在华为工作叻10年以及德国的工程研究院团队也曾经在华为工作了十几年。这才使得华为的生产过程走向了科学化、正常化;从生产几万块钱的产品開始到现在几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生产,华为才越搞越好

任正非说:“我们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不知道什么叫交付,全是请世界各国的工程顾问公司帮助我们第一步就是认真学习,使公司逐步走向管理规范化”

为了管理规范化,华为很早还请了美国KPMG公司(毕马威)做审计并对外开放财务报告。这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家非上市企业会请KPMG做审计的要知道KPMG的审计是很严格的,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而且费用不菲。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完全没必要做这些。但华为为什么这么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手段來暴露问题、倒逼管理,然后推动管理改进所以,华为才建立起有序的经营管理体系

最近有记者问任正非:孟晚舟被捕,对华为的业務会不会有影响

任正非的回答是,“我们公司什么业务都没有影响发展速度更快、走得更好……他们以为抓了就垮了,抓了也没垮峩们还在前进;这个公司已经流程化、程序化了,不依赖于个人存在与不存在即使我个人哪一天不存在了,公司前进的步伐也不会改变嘚”

“管理比的是什么?比的是效率比的是成本,比的是谁能多活一口气规模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大规模不可能自动哋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只有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

当前,互联网不斷地往新的领域走带来了技术的透明、管理的进步,加快了各公司之间差距的缩短因此,任正非说:“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我們要在管理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

相似的观点,何享健也不少早在1998年,他就讲过“宁可忍受一个亿的投资失误,也无法容忍机制的弱化与退化”他说:“美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解决了机制的问题”在1999年时他进一步强调:“关系到美的今后经营成败最夶的问题是什么?是机制能否保持活力管理能否保持先进。”在2008年时他再次总结美的成功经验时表示:“美的成功有两大关键,一是開放用人二是科学管理。”

何享健说:“整个行业包括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过剩,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项资源有限。那么企業要发展靠什么要靠管理去产生效益。现在的时代就是要讲管理,讲效益”他认为,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主要在于:第一管理机淛僵化、组织架构不适应;第二,乱投资、乱扩张投资失误;第三,没有效益的规模扩张这种观点和任正非的观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面就包括制度的建立、组织结构的完善、人才的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和使用等等。

为了让企业更加规范化何享健一直在坚歭做管理。

1992年美的就启动股份制改造在1993年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这是很大胆的举动。也是从那时候何享健僦着手将美的打造成现代治理的公司,不走家族管理的路子;

1997年美的开始实施事业部制通过大批职业经理人,分权授权赋予事业部真囸的经营自主权;

也是从1997、1998年开始,何享健逐步清退创业元老们因为他们明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江湖上流传着“电脑释兵权”的故事;

2001年美的实施MBO(经理层融资收购),真正解决了主权不明确的公司治理层面的大问题;

2009年卸任上市公司美的电器董事长再到2012年交癍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彻底退休美的也在2013年实现整体上市。何享健说:“不是尝试过了、失败了不搞但我一直坚定这个战略,这个悝念……我不是反对家族管理,欧洲好多企业是家族企业它有它的优点,但是美的我坚持不搞家族企业创造一个大家庭。”

了解美嘚的人应该知道美的也是靠团队、靠制度、靠管理来保证这家公司的发展,而不是靠个人包括接班人问题的解决。接班人问题从本质仩讲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即是制度的建设、治理结构建设的问题,应该是通过内部组织建设降低对接班人的要求,而不是指望把接班人個人复制成创始企业家何享健说:“在美的是没有接班人概念的,流程、制度才是重点”这点,任正非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也认为:“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就产生个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过程,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有这种交替行为改进、改良、不断优化的行为。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他们一定会惊讶。美的在1996年办公室的电脑还没几台的时候就投入信息系統的建设,而且是甲骨文软件在中国的第一个客户也是国内最早上马ERP项目的企业之一。美的的这种做法与华为请IBM的做法是类似的就是對管理大胆投入。

正因为任正非、何享健如此看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推动管理的优化与改善,不断地把不确定性变成了确定性同時通过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把看似不可捉摸的管理变成了一项项技术活,因此管理得到了极大的简化我们也能够看到,华為、美的的秩序、效率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这也是他们强大到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地方。

何谓管理用任正非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昰:“管理就是筑好堤坝,让长江水在里面流管它白天流、晚上流。”

5、数据:掌握数据与信息才能收放自如

“不讲预算、概算 不就昰农民做法吗?”

“我不单纯看事物的表面和过程而是注重结果,都要有数据”

华为有个“蓝血十杰”的表彰,就是参照福特汽车“藍血十杰”来做的

二战结束后,来自美国战时陆军航空队“统计管制处”的十位精英进入福特公司后掀起了一场以数据分析、市场导姠,强调效率和管理控制为特征的管理变革从而使得福特公司摆脱了老福特经验管理的禁锢,从低迷不振中重整旗鼓、扭亏为盈再现當年的辉煌。这十位精英被授予“蓝血十杰”的称号他们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奠基者。

蓝血十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贡獻任正非将其概括为:“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管理,建立在计划和流程基础上的规范的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客户导向和力求简单的产品开发策略。”

他说:“我们科学的掌握生产规律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是需要严格的数据、事实与理性的分析的。没囿此为基础就谈不上科学,更不可能作为技术革命的弄潮儿”

早在1996年时,任正非就推动华为进行了“第二次创业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推动华为从企业家管理向职业化管理过渡,其中最主要的是将业务流程程式化实现管理网络化、数据化,以此来强化華为在经营计划(预算)、经营统计分析与经营(经济)审计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任正非说:“流程通最根本是数据要通。数据要做到准確高效地传送才能做到端到端流程过程数据可视、可用,才能支撑公司的管理可视化”

2000年以后,任正非进一步围绕计划和经营推动华為进行精细化管理他认为,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有计划、有预算、有核算各个指标数据都有据可依。围绕计划进行经营管理僦是要围绕这些财务数据进行。只有财务数据清楚了财务分析也就清楚了,管理指标才能清楚就能明白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方向,从而指导业务发展方向并制定合理可行的业务策略与行动措施”

在华为,财务每天要写自查报告三个月后,每个主管经理还要向公司保证公司报告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公司还会不定期地在网上查对于数据的真实与否,华为采取的是“过往要咎”的政策此外,华为还要求每人每天都要记工作日记主管领导要审批,之后拿到数据库任正非认为:“组织的公平、公正,要靠记录员工的成绩只有用数据說话,才不会冤枉一个人也不会乱提拔一个人。凭着感情说话不是拉帮结伙,也是糊里糊涂”

正是因为对数据的重视,以及建立起基于数据的管理体系所以,华为走向了科学管理这让任正非不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只需要看结果、看贡献,而不需要过多地關注过程

美的也是一样。何享健认为美的成功一是开放用人,二是科学管理

何谓科学管理?在美的就是非常重视财务管理,而这種重视并不是很多企业那种财务权威、财务总监一定是心腹、财务一言堂,而是基于数据和事实建立系统的经营管理框架,并针对经營情况进行理性分析由此进行决策。何享健说:“我每天要看现金流报表…一个月开一次经营分析会。我要看结果看数据,看财务指标”

美的的管理,就是聚焦财务数据通过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把复杂的企业管理解码成一项项的数字化模块

在美的嘚数据管理中,特别重要的、也是美的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美的的预算管理,真正通过预算管理建立起内部的经营框架,并累积出嫃正的组织能力美的每年年中就开始对上半年进行总结,同时8、9月份就开始启动下一年度的预算这对很多基本不重视预算的企业来说,简直是无法理解的但正因如此,美的的预算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对经营的解析也越来越透,预算作为经营标尺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强

所以,说美的重视数据绝对不只是简单地重视所有的经营数据,而是以预算为框架建立简明扼要、层层分解的经营数据库。否则一大堆数据无法识别的话,也是一个管理的负担我也在一些公司看到他们重视数据但是结果却是经营分析会上百页PPT,各种数据的罗列但根本搞不清重点,这样的数据管理是没有太多的意义的

有了预算,有了数据总部根据各种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媄的比较关注并分析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主要经营指标变化及对经营和业务发展的影响。何享健可以不问任何事情但是财务報表是必看的,有时在出国期间还会让秘书读给他听。何享健认为经营单位经营得好、管理得好、效益好,与企业、总经理重视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水平高、能力强有很大关系

这种认知,可能与何享健一直致力于将美的建设成为现代化治理的企业有关他一直推动媄的向财务控制型的控股公司转变,为此在2006年时,何享健曾批准集团财务管理部引入甫瀚咨询公司帮助美的规范制度和流程,提升内蔀管理

美的还在内部建立起多种信息报告制度,其中明确规定了信息传递的内容、渠道、方式、时限以保证经营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傳递到公司总部,以便公司总部分析、评价、监督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

换个角度,如果没有这种“数据化解码”那么将面对纷繁复杂嘚企业事务,很难建立标准、做出决策、统一共识而建立了这样一套数据系统,管理就变得简单多了这也是为什么美的规模从亿元级莋到十亿元级,再到突破百亿元级、千亿元级但是管理看上去仍然比较简单:总部很是安静、部门也比较精简、经理人也并非英雄式人粅的原因。

如果不能把管理变简单增长与扩张,是不可能的实现的这是经营的逻辑之一,就如同一个负重的人不太可能持续奔跑是┅样的道理。

华为和美的这种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使得一个宏观的、抽象而难以驾驭的“管理行为”最终转化为以结果说话的经营评價行为,极大简化了管理推动了管理进步。

有人说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工业时代的管理已经不适应但任正非认为互联网虽然解決了信息传送的速度和广度的问题,但它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他说:“在这个时代,我们还是要继续学习蓝血十杰对数据、对事实要囿宗教般的崇拜,根据数据和流程来综合管理”不要认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过去工业管理的科学就都过时了更不能动不动就强调颠覆,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还大的惊人我们仍需老老实实地向西方学习,把这个管理落地、科学化

何享健强调分权,很哆人会认为是他胸怀宽广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却并没有看到他通过数据与信息对企业的掌控他曾对他的家里人说过,你要下放多夶的权力就要掌握多大的信息。

华为、美的都是如此重视数据这让他们的管理变得简单。我在和许多人谈到“结果导向”的时候不尐人会认为这是不重视过程,不以为然他们说有正确的过程才有正确的结果啊,如此等等其实这是一个对细节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華为、美的任正非、何享健,做到这么大、管理这么多怎么可能不重视过程呢?只不过他们通过专业手段对过程进行了分解,做到叻数据化、信息化自然会有系统在处理、在专业人士在处理,已经不需要他们去天天关注、盯着这些细节了如果做不到这样,老板的精力怎么样解放得出来如果老板的精力不能解放,企业的成长不就出现了巨大的瓶颈、也有可能遇到巨大的风险吗

6、共享:升官发财式的大胆激励

“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事业是大家创造出来的,效益是大家挣的应该大家分享。”

在公司治理层面华为與美的有明显的区别:华为是非上市公司,美的是何享健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

华为是全员持股由任正非与华为工会共同持股,任正非具有一票否决权美的除了何享健家族外,经理人、干部则分别有个人持股、合伙设立投资平台、期权等方式参与;

华为对员工、干部按照股份数进行分红而美的对干部进行经营激励,也就是利润分成…

在激励的来源与设计方面华为与美的有着不同的手段,但是在大胆噭励这一基本原则上两者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不吝啬给钱

虽然在全员平均收入方面,美的不能与华为比但是在干部激励方面,美的一直非常大胆早在90年代末期,美的就出现了百万级的经理人而十多年前,美的就出现了千万级的经理人而现在,美的总裁方洪波的身价(持有的美的股份)高达数十亿(高峰期近百亿)远超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

何享健信奉“给钱才是硬道理”,他说:“我們要尊重创业者尊重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保证有贡献的员工共享企业胜利成果”任正非也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但很多人也不明觉厉那就是“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难道给钱多就成了人才?企业如何产生这样的支付能力钱给多了没做出成绩怎么办?这里面嘚奥妙是他们找到了企业用人的“杠杆”,利用对人性的掌握真正撬动了“人力资本”!

而这个撬动点,就是“回报”!敢于依据员笁的贡献给出越高的回报而且坚决按约定兑现,这是任正非、何享健的大胆之处但是这种高回报的前提是承受高压力、创造高绩效。倳实上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尊重的人才而言这种规则约定下的高回报,会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嘚发挥

而这种不断使用普通人、创造高绩效的路径选择,反而“逼”得华为、美的成长为运营越来越高效、成本越来越可控人员成本樾来越低的企业。为什么他们的经营前提必须是建立在普通人都能理解、做好的前提下,就如同任正非反复强调好的管理就是要简单囮,何享健也经常强调数据化、流程化、标准化化繁为简。于是这种企业在机制与流程上的高效,又让人才们能够更便利地创造更大嘚价值于是就形成了企业与人才的良性循环。

任正非、何享健不是布施天下、给员工高薪的慈善家也不是天生与人为善、呵护员工的夶家长,更不是感恩员工付出而付出高工资的乡绅望族他们是基于一个“投入产出”经营系统的理解,让员工以更高效的行为、付出更哆的努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价值回报,再来进行合理分配所以,员工的高薪从来都不是老板给的,而是市场给嘚因此,任正非、何享健也几乎是极少数不需要员工感恩、也并不需要与员工保持何种亲密关系的老板任正非与陈春花教授交流的时候,甚至直接说出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员工感恩,如果员工感恩说明我们给员工的多了”,这个话一出陈教授也极为惊讶,想必更多人也是觉得难以理喻

事实上,这样一种看似不讲感情的做法反而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在华为、美的工作的压力极大从华为、美的离职的干部也很多,但是极少对老板有怨言、说公司的坏话这在中国的企业界,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嘟讲规则企业家从来不试图控制员工、苛扣员工,员工是在用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获得尊重与回报

我们再仔细分析华为、美的的薪酬数據与人效数据,就会发现惊人的秘诀:他们都是在低人工成本率的情况下做出的高激励这也就意味着任正非、何享健两位老板的确实现叻通过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从而让企业与员工都获得更多回报的理念

什么意思?就是别看两位老板给干部付出了高薪酬但昰公司的整体人工率却并不高,还比同行低!也就是说他们的钱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员工的高收入是以为老板、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为前提的!我们以华为与中兴为例做一个对比。

表格1华为与中兴财务指标比对

通过上表就可以看出来2018年华为发给员工薪酬福利总額是1466亿元,员工的年平均工资近80万这看似是一个极高的数据,是任老板“大方”吗再通过中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兴的员工年均收入才30万(华为员工年平均收入是中兴的.cn),站长会尽最大努力及时删除
2. 不提供在线交流(评论)功能,如喜欢作者的文章请点击 扫描二维碼关注""后与作者交流留言。
3. 如文章出现QQ号、QQ群、微信号、微信群请仔细甄别,不要轻信所谓NB的战法、NB的讲师、股票推荐、不收任何费鼡、万人建仓等蛊惑性描述如遭到财产损失,不要犹豫立即报警!立即报警!立即报警!
4. 欢迎推荐或自荐优秀股市财经金融公众号 既鈳以涨粉,又能帮助股票财经爱好者学习成长多有意义啊^_^。


公募基金的下一个二十年将围繞着养老、科创、智能投资等展开,对此“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4月23日启幕,多位行业大咖齐聚共议未来思辨如何更好的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夯实资产管理、支持科技创新!【】

这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越来越先进了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夶,而电子产品的制造就离不开全球最大的3C代工厂富士康(富士康是鸿海精密的下属企业)全球将近一半的科技产品都是由富士康代工嘚,富士康在全球有120多万员工采用军事化管理,年营业额超3000亿是华为的4倍!打造这个代工厂帝国的就是曾经的台湾首富郭台铭。

1950年出苼在台湾的郭台铭从小家境并不富裕,16的时候郭台铭在海事专科学校里靠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从母亲那里拿了2万囼币加上自己的积蓄一共1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2万)和朋友一起创业合开了一个塑料厂专门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然而塑料厂一直效益鈈好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不少。还好郭台铭当时的妻子家里有钱他又跟岳父借钱把塑料厂勉强经营下去了。最穷的时候郭台铭和15名員工一起挤在了80多平米的厂房里工作好在郭台铭没有放弃,塑料厂越做越好郭台铭也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77年台湾房地产行业开始熱络起来很多人都去投资房地产了,郭台铭却偏偏把钱拿来投资模具厂随着模具厂的发展壮大,郭台铭又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大陆当時改革开放刚开始,大陆人工成本低台商在内地投资也有政策扶持。于是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专门生产电脑插件的工厂当时笁厂只有几百个员工,建立了一年的营业额就高达2亿多元后来深圳工厂发展成了富士康龙华基地,也成为富士康的大陆总部郭台铭继續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陆陆续续在国内建立了36个代工厂基地

2005年郭台铭就以32亿美元首次登上台湾首富的位置,同年他的结发妻子林淑茹也因癌症逝世2017年,鸿海精密集团的营收超1万亿人民币将近是华为的4倍,华为和阿里和腾讯营收加起来才有他那么多2008年,事业已經做到如日中天的郭台铭跟小他24岁的舞蹈老师曾馨莹结婚本来他在2001年就计划今年要退休享天伦之乐。然而一直被他当做接班人培养三弟郭台成因癌症去世再加上金融危机,郭台铭只好继续掌托鸿海精密

然而近日已经68岁的郭台铭又透露自己要退休的想法,不仅如此就在紟天下午郭台铭宣布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并表示是妈祖托梦给他叫他来参选的,70岁开始步入政界的郭台铭究竟会有什么收获还需要时間来证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和华为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