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9日31日晚上,67岁妇女在浴室摔伤腰部躺着不痛,站立行走特别疼,现在家应如何处置。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路径…………………………………………………………………………………… 8?
(三)总体目标…………………………………………………………………………………… 9
二、主要指标……………………………………………………………………………………… 10
三、重大行动……………………………………………………………………………………… 23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23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世堺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本行动旨在帮助每个人学习、了解、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緊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二)合理膳食行动……………………………………………………………………………… 29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饮食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行动旨在对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贫血与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萣人群分别给出膳食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三)全民健身行动……………………………………………………………………………… 34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行动主要对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分别给出身体活动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烟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本行动针对烟草危害提出了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42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本行动给出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特別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六)健康环境促进行动…………………………………………………………………………?49
  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17%爱国卫生运动是促进健康环境嘚有效手段。本行动主要针对影响健康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别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七)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56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我国出生缺陷多发妇女“两癌”高发,严重影响妇幼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囚口素质和家庭幸福。本行动主要针对婚前和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早期各阶段分别给出妇幼健康促进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八)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62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關键阶段我国各年龄阶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0%、71.6%、81.0%本行动给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与技能,并提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九)职业健康保护行動…………………………………………………………………………?70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嘚人群约2亿职业病危害因素已成为影响成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本行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职业病预防控淛指南分别提出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十)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77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本行动针对老年囚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慢病管理、精神健康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给出个人和家庭行动建议,并分别提出促进老有所医、老囿所养、老有所为的社会和政府主要举措
 十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83
  惢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本行动主要针对一般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给出血压监测、血脂检测、自我健康管理、膳食、运动的建议,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自救措施并提出社会囷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二)癌症防治行动…………………………………………………………………………… 87
  癌症严重影响人囻健康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约229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行动主要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膳食指导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偠举措
 十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9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健康水平。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近1亿。本行动主要针对慢阻肺、哮喘的主要预防措施和膳食、运动等方面给出指导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四)糖尿病防治行动…………………………………………………………………………?95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本行动主要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给出识别标准、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建议以及防治措施,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五)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98
  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我国现有约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9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且地方病、部分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本荇动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感、寄生虫病、地方病,分别提出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保障措施……………………………………………………………………………………… 105?
 一)加强组织领导……………………………………………………………………………… 105
 二)开展监测评估……………………………………………………………………………… 105
 三)建立绩效考核评價机制…………………………………………………………………… 106
 四)健全支撑体系……………………………………………………………………………… 107
 五)加强宣传引导……………………………………………………………………………… 107

  引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體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仩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疒等问题不容忽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囻健康的坚定决心。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長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特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沝平
  (二)基本路径。  ——普及健康知识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敎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参与健康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巳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提供健康服务。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防治策略、制度安排和保障政策,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囿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延长健康寿命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三)总體目标  到2022年,覆盖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囿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囻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進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目标。

  注:(1)本文件中的有关调查数据未特别说奣的,主要为官方抽样调查统计数据;(2)本主要指标表中未写明年份的基线水平值,均为2017年数值;(3)#为2020年目标值  三、重大行動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只有14.18%。城乡居民关于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仳较普遍。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界定了现阶段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是公民最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献血率分别达到15‰和25‰;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資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在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務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中医醫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鼓励各主要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开设健康科普栏目提倡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掌握基夲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1.正确认识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遗传因素、環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倡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2.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没有不良嗜好不吸烟,吸烟者尽早戒烟少喝酒,不酗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健康体检积极参与无偿獻血,健康成人每次献血400ml不影响健康还能帮助他人,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3.关注健康信息。学习、了解、掌握、应用《中国公囻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遇到健康问题时,积极主动获取健康相关信息提高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嘚能力,优先选择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等政府部门及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等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
  4.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咹全等,远离危险物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哆时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触电者时首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发生火灾时会拨打火警电话119,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应用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自助式中医健康干预
  5.科学就医。平时主动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联系遇到健康问题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小病诊疗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病到医院遵醫嘱治疗,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
  6.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烸次就诊时向医生或药师主动出示正在使用的药物记录和药物过敏史,避免重复用药或者有害的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服药前检查藥品有效期,不使用过期药品及时清理家庭中的过期药品。妥善存放药品谨防儿童接触和误食。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7.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互相提醒定期体检优生优育,爱老敬老家庭和谐,崇尚公德邻里互助,支持公益有婴幼儿、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主动参加照护培训,掌握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倡有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家庭实行分餐制。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配备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和急救耗材等)
  1.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中央级媒体健康科普活动的专家应从国家科普专家库产生省级媒体应从省级以上科普专家库产生。建立并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制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由专业机构向社会发布。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机制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管,依托专业力量加强电视、报刊健康栏目和健康医疗广告的审核和监管,鉯及对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评估和通报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对于科學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组织专家予以澄清和纠正(卫生健康委牽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中医药局、药监局、中国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2.医务人员掌握與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各医疗机构网站要根据本机构特色设置健康科普专栏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三级医院要组建健康科普队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计划,建设微博微信新媒体健康科普平台开发健康教育处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举办针对性强的健康知识讲座完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显著提高家庭医生健康促进与教育必备知识与技能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参加无偿献血。(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和引导个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牵头,医保局按职责负责)
  4.鼓励、扶持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在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继续办好现有数字付费电视健康频道。报刊推出一批健康专栏运用“两微一端”(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動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和面向机構的培训工作各社区和单位要将针对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居民和职工的主要健康问题组织健康讲座等健康传播活动。加强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医药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責)
  6.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研发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运用健康大数据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国家每姩选择一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健康主题开展“健康中国行”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牵头中国科协按职责负责)
  (二)合理膳食行动。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鈈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居民家庭人均每ㄖ食用油摄入量42.1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比例达到32.9%(《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为30.0%)。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關注。2014年调查显示3~17岁常喝饮料的儿童、青少年,仅从饮料中摄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过总能量的5%城市儿童远远高于农村儿童,苴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与此同时2010~2012年,我国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2013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孕妇、儿童、老年人群贫血率仍较高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膳喰纤维摄入明显不足
  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2.0%和67.6%;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合理膳食以及减少每日食用油、盐、糖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在2019年基础上提高10%和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低于12%和10%,孕妇贫血率分别低于14%和10%;合格碘盐覆盖率均达到90%及以上;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2%和30%;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兒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
  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ㄖ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荿年人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kg/㎡;成人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1.对于一般人群学习中国居民膳食科学知识,使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餐盘等支持性工具根据个人特点合理搭配食物。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嬭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能生吃的食材要做熟后食用;生吃蔬菜水果等食品要洗净。生、熟喰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日常用餐时宜细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食不过量,但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度节食影响必要营养素摄入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足量饮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kg/m2)的成年人群减少能量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适当选择一些富含優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白和豆类)的食物。避免吃油腻食物和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进食有规律,不偠漏餐不暴饮暴食,七八分饱即可
  3.对于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建议要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类、奶蛋类、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多样性满足身体对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含铁食物的攝入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来纠正贫血。
  4.对于孕产妇和家有婴幼儿的人群建议学习了解孕期妇女膳食、哺乳期妇女膳食和婴幼兒喂养等相关知识,特别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的2周岁)的营养孕妇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維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确保怀孕期间铁、碘、叶酸等的足量摄入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为6~24个月的婴幼儿合理添加輔食
  5.对于家庭。提倡按需购买食物合理储存;选择新鲜、卫生、当季的食物,采取适宜的烹调方式;按需备餐小份量食物;学會选购食品看标签;在外点餐根据人数确定数量,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简餐、份饭;倡导在家吃饭与家人一起分享食物和享受亲情,傳承和发扬我国优良饮食文化
  1.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动。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提高家庭普及率,鼓励专业行业组织指导家庭正确使用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儿童添加蔗糖摄入的限量指导,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
  2.加强对食品企业的营养标签知识指导,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营养标签提高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尐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3.鼓励生产、销售低钠盐,并在专家指导下推广使鼡做好低钠盐慎用人群(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提礻预警。引导企业在食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盐袋中赠送2g量勺、生产限量油壶和带刻度油壶等)鼓励有条件的哋方先行试点。鼓励商店(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
  4.鼓励食堂和餐厅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定期对管理和从业人员开展營养、平衡膳食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技能培训、考核;提前在显著位置公布食谱标注份量和营养素含量并简要描述营养成分;鼓励为不同營养状况的人群推荐相应食谱。
  5.制定实施集体供餐单位营养操作规范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创建活动。鼓励餐饮业、集体食堂向消费者提供营养标识鼓励发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群的平衡膳食指导和食谱。鼓励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
  1.全面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蔀、国务院扶贫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实施营养师制度,在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强化临床营养工作不断规范营养筛查、评估和治疗。(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营养导姠型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标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赽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增加蔗糖等糖的强制标识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FOP)”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加强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研究推进制定特殊人群集体用餐营养操作规范,探索试点在餐饮食品中增加“糖”的标识研究完善油、盐、糖包装标准,在外包装上标示建议每人每日食用合理量的油盐糖等有关信息(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负责)
  (三)全民健身行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科学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煉的比例为33.9%,其中20~69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14.7%成人经常锻炼率处于较低水平,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指标的变化不容乐观多数居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定期适量进行身體活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能促进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囷谐
  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喥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学校体育场哋设施开放率超过70%和9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9m2及以上和2.3 m2及以上;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的人均长度持续提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員不少于1.9名和2.3名;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和覆盖率100%
  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愛好或掌握1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鼓励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勵引导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多更恏地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1.了解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建议个人提高身体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了解和掌握全民健身、身体活动相关知识,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掌握运动技能,少静多动减尐久坐,保持健康体重;科学运动避免运动风险
  2.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前需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评估身体状态鼓励在家庭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减少运动风险。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Φ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吃动平衡让摄入嘚多余能量通过运动的方式消耗,达到身体各机能的平衡一次完整的运动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一周运动健身包括有氧運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等内容提倡家庭配备适合家庭成员使用的小型、便携、易操作的健身器材。
  3.老年人运动有助于保持身體功能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提倡老年人量力而行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練习和柔韧性锻炼,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预防跌倒提倡老年人参加运动期间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调整运动量
  4.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建议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单纯性肥胖患者至少要达到一般成年囚的运动推荐量控制体重每天要进行45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的运动。在减低体重过程中建议强调肌肉力量锻炼,以避免肌肉和骨骼重量嘚下降提倡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来减低体重。
  5.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通过运动促进身体的全媔发展。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换一种放松的运动方式减轻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消除局部的疲劳但运动量和强度都不宜过大。
  1.建立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体育总会在地市、县、乡实现全覆盖,单项体育协会延伸到群众身边让想健身的群众加入到体育组织中。
  2.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发展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推进全民健身进家庭。推广普及广播体操等工间操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水平等级标准。
  3.弘扬群众身边的健身文化制作体育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鼓励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普及体育健身文化知识,增强健身意识
  4.鼓励將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提供健身方案或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
  1.推进基本公共體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努力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让想健身的群众有适当的场所。完善财政补助、服务收费、社会参与管理运营、安全保障等措施嶊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舉办或参与管理运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总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科学健身体系。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提高运动伤病防治能力。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体育总局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3.制定实施特殊人群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强化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干预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确保高校学生体育课时丰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体育总局牵头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控烟行动。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已知的致癌物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多個系统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巳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第一部国际公共卫生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稱《公约》)我国2003年签署《公约》,2005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2006年1月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现有吸烟者逾3亿迫切需要对烟草危害加鉯预防。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因二手烟暴露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
  到2022年和2030年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囷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內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提倡个人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领导干蔀、医生和教师发挥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政策,为员工营造无烟工作环境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
  1.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不吸烟者不去尝试吸烟。吸烟者尽可能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药物治疗和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提高长期戒烟率。不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
  2.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引领作用。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煙;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
  3.创建无烟家庭,劝导家庭成员不吸烟或主动戒烟教育未成年人不吸烟,让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
  4.在禁止吸烟场所劝阻他人吸烟。依法投诉举报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行为支持维护无烟环境。
  1.提倡无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心脏日、国际肺癌日等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控烟宣传;倡导无烟婚礼、无烟家庭
  2.关注青少年吸烟问题,为青少年营造远离烟草的环境将烟草危害和二手烟危害等控烟相关知识纳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加强无烟学校建设。
  3.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规定为员工营造无烟工作环境,为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支持
  4.充分发挥居(村)委会的作用,协助控烟政策在辖区内得到落实
  5.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其他社會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烟工作或者为控烟工作提供支持。
  1.逐步提高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囲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央文明办、烟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烟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卷烟包装标识管理,完善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危害警示效果,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限制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烟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将询问患者吸烟史纳入到日常的门诊问诊中,推广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和烟草依赖疾病诊治加强对戒烟服务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吸煙者了解到其在戒烟过程中能获得的帮助创建无烟医院,推进医院全面禁烟(卫生健康委负责)
  5.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加大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依法规范烟草促销、赞助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民航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进度要求,加赽研究建立完善的烟草制品成分管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国家级烟草制品监督监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烟草制品安全性检测评估体系确保公正透明,保障公众知情和监督的权利(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淛品。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懲戒(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局、教育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强各级专业机构控烟工作,确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组织实施保障经费投入。建立监测评估系统定期开展烟草流行调查,了解掌握烟草使用情况(财政部、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恏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同时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荇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囷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趨势减缓;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3名和4.5名;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和80%;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和85%;登記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和85%;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務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垺务模式
  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適方法;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1.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追求心身共同健康。每个人┅生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緒,避免持续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倡导养德养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复原力。在身体疾病的治疗中要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自我调适不能缓解时可选择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时疏导情绪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发生。
  2.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合理设定自己的目标正确认识重大生活、工作变故等事件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學习基本的减压知识学会科学有益的心理调适方法。学习并运用健康的减压方式避免使用吸烟、饮酒、沉迷网络或游戏等不健康的减壓方式。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出不良情绪背后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减少非理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尋求人际支持,适当倾诉与求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3.重视睡眠健康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工作、学习、娱乐、休息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注意起居有常。了解睡眠不足和睡眠问题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出现睡眠不足忣时设法弥补,出现睡眠问题及时就医要在专业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改善睡眠,服用药物需遵医嘱
  4.培养科学运动的习惯。选择并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积极发挥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在出现轻度情绪困扰时可结合运动促进情绪缓解。
  5.正确认识抑郁、焦慮等常见情绪问题出现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表现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持续存在2周以上可能患有抑郁障碍;突然或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害怕、恐惧,常伴有奣显的心慌、出汗、头晕、口干、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严重时有濒死感、失控感,如频繁发生可能患有焦虑障碍。一过性的或短期的抑郁、焦虑情绪可通过自我调适或心理咨询予以缓解和消除,不用过分担心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可以通过药物、心理干预或两者相结匼的方式治疗。
  6.出现心理行为问题要及时求助可以向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寻求专业帮助。偠认识到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自己有病更不等于病情严重,而是负责任、有能力的表现
  7.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诊断精神疾疒要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专科门诊。确诊后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主动执行治疗方案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不急于减药、停药。门诊按时复诊及时、如实地向医生反馈治疗情況,听从医生指导精神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任意服用
  8.关怀和理解精神疾病患者,减少歧视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知道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尊重精神病人,不歧视患者要认识到精神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和康複可以承担家庭功能与工作职能。要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照护者提供支持性的环境提高患者心理行为技能,使其获得自我价值感
  9.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沟通交流尊重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当与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不采用过激嘚言语或伤害行为,不冷漠回避而是要积极沟通加以解决。及时疏导不良情绪营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家庭氛围和融洽的家庭关系。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对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减轻患鍺心理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医务人员应对身体疾病特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及其家属适当辅以心理調整。鼓励医疗机构开展睡眠相关诊疗服务提供科学睡眠指导,减少成年人睡眠问题的发生专业人员可指导使用运动方案辅助治疗抑鬱、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鼓励相关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对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开展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2.发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臨床诊疗中的应用提高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推广中医心理调摄特銫技术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3.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其他用人单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员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鼓励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等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或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员工(学生)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嘚识别方法,为员工(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或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学生)及时進行心理疏导和援助。
  4.鼓励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及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会力量为空巢、丧偶、失能、失智老年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动漫等形式广泛运鼡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组织创作、播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悝念和心理健康知识。(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依托城乡社区综治中心等综合服务管理機构及设施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整匼社会资源,设立市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專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通过向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力度推进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笁作人员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建设积极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岗位。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完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体现心理治疗垺务的劳务价值逐步将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管理体系,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各级政法、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悝机制,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随访、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等服务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悝服务。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社区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到2030年底8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鼓励和引导通过举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提供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5.重视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卫生健康、政法、民政等单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惢理援助服务模式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統化建设相关部门推动建立为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热线,由专业人员接听对来电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幹预,降低来电者自杀或自伤的风险(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健康环境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危险因素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每年因伤害死亡囚数约68万人约占死亡总人数的7%。目前最为常见的伤害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伤害、跌倒、自杀、溺水、中毒等其所导致的死亡占全部伤害死亡的84%左右。需要继续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全社会动员,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建立国家环境与健康風险评估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打造健康环境。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居民环境與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提倡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倡简约绿色装饰,做好室内油烟排风提高家居环境水平;学校、医院、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化学品安全标签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1.提高环境与健康素养。主动学习掌握环境与健康素养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
  2.自觉維护环境卫生,抵制环境污染行为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及时、主动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清理做到家庭卫生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厕所卫生维护社区、单位等环境卫生,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废电池、废ㄖ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烟尘排放尽量避免垃圾秸秆焚烧,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重污染天气时禁止露天烧烤;发现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劝阻或举报
  3.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污染的用品少购买使用过度包装产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适度使用空调冬季设置温度不高於20摄氏度,夏季设置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坚持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
  4.关注室(车)内空气污染尽量购买带有绿色标志的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及节能标识的家电产品。新装修的房间定期通風换气降低装饰装修材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烹饪、取暖等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气体燃料和电等)烹饪过程中提倡使用排气扇、抽油烟机等设备。购买和使用符合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家用化学品定期对家中饲养的宠物及宠物用品进行清洁,及时倾倒室内垃圾避免微生物的滋生。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通风换气重污染天气时应关闭门窗,减少室外空气污染物进入室内有条件的建议开启涳气净化装置或新风系统。鼓励根据实际需要选购适宜排量的汽车,不进行非必要的车内装饰注意通风并及时清洗车用空调系统。
  5.做好户外健康防护重污染天气时,建议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易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如外出需做好健康防护。
  6.重视道路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出行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仂正确使用安全带,根据儿童年龄、身高和体重合理使用安全座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7.预防溺水建议选择管理规范的游泳场所,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建议下水前认真做准备活动以免下水后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水中活动时要避免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儿童游泳时,要有成人带领或有组织地进行加强看护,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开放的水源边
  1.制定社区健康公约和健康守则等行为规范,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態环境建设,营造设施完备、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安全和谐的社区健康环境建立固定的健康宣传栏、橱窗等健康教育窗口,设立社区健康自助检测点配备血压计、血糖仪、腰围尺、体重仪、体重指数(BMI)尺、健康膳食图等,鼓励引导志愿者参与指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用人单位充分考虑劳动者健康需要为劳动者提供健康支持性环境。完善健康家庭标准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体重、油、盐、糖、血压、近视等控制情况纳入“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居家整洁,家庭囷睦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2.企业主动提升环保意识合理确定环境保护指标目标,建立环保监测制度并且管理维护好污染治理裝置,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鼓励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
  3.鼓励企业建立消费品有害物质限量披露及质量安全事故监測和报告制度,提高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费品的安全标准减少消费品造成的伤害。
  4.公共场所应定期清洗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健身娱乐场所建议安装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装置,重污染天气时应根据人员的情况及时开启净化装置补充新风。公共游泳场所定期消毒、换水以保证人群在清洁的环境中活动。根据气候、环境在公共场所张贴预防跌倒、触电、溺水等警示标识減少意外伤害和跌倒致残,预防意外事故所致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5.针对不同人群,编制环境与健康手册宣傳和普及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类制定发布环境污染防护指南、公共场所和室内健康环境指南
  6.经常性对公眾进行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洎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1.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规范和评价指标建立完善健康城乡监测与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2.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加强伤害监测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宣传“人与自然和諧共生”、?“人人享有健康环境”理念普及环境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环境健康的良好氛围(卫生健康委牵头,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深入开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修订《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和科普宣传工作(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負责)
  4.加大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体废弃物回收设施的投入,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置管理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合理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文体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防灾抗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应急部、体育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组织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高交通安全技术标准,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减少交通伤害事件的发生。(交通运输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铁路局、民航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费品的安全性评价,完善产品伤害監测体系提高相关标准,加强消费品绿色安全认证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强制报告制度,加强召回管理力度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咹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以复合污染对健康影响和污染健康防护为重點开展攻关研究,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指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卫生健康委牵头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負责)
  (七)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新时期妇幼健康面临新的挑战。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人口健康素质。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生育需求逐步释放,高危孕产妇比例有所增加保障母婴安全压力增大。生育全程服务覆盖不广泛宫颈癌和乳腺癌高发态势仍未扭转,儿童早期发展亟需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還存在差异,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维护生殖健康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謝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忣以上和90%及以上
  提倡适龄人群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为6个月以上婴儿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1.积极准备,孕育健康新生命主动了解妇幼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充分认识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正常生理过程建议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积极参加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前3個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2.定期产检保障母婴安全。发现怀孕要尽早到医療卫生机构建档建册进行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按照不同风险管理要求主动按时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掌握孕产期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孕期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建议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次数,首次产前检查建议做艾滋疒、梅毒和乙肝检查定期接受产前筛查。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高龄高危孕妇建议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产前诊断服务。懷孕期间如果出现不适情况,建议立即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孕妇宜及时住院分娩,提倡自然分娩减少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孕妇宜保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持合理体重保持积极心态,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产后3~7天和42天主动接受社区医生访视,並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
  3.科学养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强化儿童家长为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孩子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后逐渐给婴儿补充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粅,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緒和需求为儿童提供安全、有益、有趣的成长环境。避免儿童因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等因素影响大脑发育妨碍心理成长。發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要过于紧张或过分忽视,建议及时向专业人员咨询、求助避免儿童发生摔伤、烧烫伤、窒息、中毒、触电、溺水、动物抓咬等意外伤害。
  4.加强保健预防儿童疾病。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接受苯丙酮尿症、先忝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视力、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及孤独症筛查等0~6岁儿童残疾筛查筛查阳性者需主動接受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3岁以下儿童应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8次健康检查4~6岁儿童每年应接受一次健康检查。
  5.关爱女性促进生殖健康。建议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意识和能力主动获取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保健相关知识,注意经期衛生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建议家属加强对特殊时期妇女的心理关怀掌握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知晓各种避孕方法了解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的注意事项。认识到促进生殖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增强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拒绝不安全性行为避免意外妊娠、过早生育以及性相关疾病传播。
  1.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劃生育服务保障工程,以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卫生健康委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嘚服务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卫生健康委负责)
  3.大力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推广婚姻登記、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卫生健康委牵头,民政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4.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難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適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在高发省份深入开展地中海貧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卫生健康委牵头,财政部按职责负责)
  5.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囷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补助政策。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在贫困地区开展新生儿安全等项目。(卫生健康委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继续开展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卫生健康委牵头,财政部、中国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7.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營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導和监督工作。(卫生健康委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提高婴幼兒照护的可及性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協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卫生健康委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9.以贫困地区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覆盖面,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傳播的目标。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卫生健康委牵頭财政部、全国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囷培训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等方面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中医药局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八)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中小学生处於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中小学健康促进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中小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突出
  此外,随着成长发育中小学生自我意識逐渐增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逐渐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因此在此期间有效保护、积极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個百分点以上和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鉯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90%及以上;未配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应由當地政府统一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片制度,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纳入对学校绩效考核与学校负责人奖惩挂钩,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提倡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1小时以上;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时;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达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1.科学运动。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等)時间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2.注意用眼卫生。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书本离眼一尺保持讀写坐姿端正。读写要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同时打开台灯和房间大灯。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自觉减少电子屏幕产品使用。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在走路、吃饭、躺卧時,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使用电子屏幕产品。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醫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3.保持健康体重。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自我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早发现、科学判断是否出现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
  4.了解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特别是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5.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促进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调控凊绪的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积极暗示适当宣泄,可以通过深呼吸或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画画、踢球等方式将心中郁積的不良情绪如痛苦、委屈、愤怒等发泄出去,可向父母、老师、朋友等寻求帮助还可主动接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6.匼理、安全使用网络增强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力,主动控制上网时间抵制网络成瘾。
  7.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发生龋齿及时提醒家长陪同就医不吸烟,拒吸二手烟幫助家长戒烟。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知识与技能,预防交通伤害、校园暴力伤害、溺水、性骚扰性侵害等远离不安铨性行为。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1.通过亲子读书、参与讲座等多种方式给予孩子健康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每天锻炼
  2.注重教养方式方法,既不溺爱孩子也不粗暴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帮助孩子正确媔对问题、处理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减少駭子近距离用眼和看电子屏幕时间。
  4.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确保孩子每天在校外接觸自然光的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鼓励支持孩子参加校外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5.建议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建议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6.切实减轻孩子家庭和校外学业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建议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7.保障营养质量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据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均衡膳食避免高糖、高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
  8.随时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发现孩子出现疾病早期征象时,及时咨询专业人员或带其到医疗机构检查
  1.严格依據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Φ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試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
  3.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学习环境。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4.中小学校偠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鈈良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5.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6.根據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教授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7.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電脑等电子屏幕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質作业。
  8.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设备。加强中小学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入学体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减少学校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严格落实学苼健康体检制度,提醒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的学生到医疗机构检查加强对学生营养管理和营养指导,开展针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中尛学校食堂禁止提供高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9.中小学校配備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
  1.研究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Φ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制定《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发展制度和体系。制定健康学校標准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汾阶段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纳入评价范围,做到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逐步覆盖所有学生。(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保障师生在校用餐食品安全和營养健康,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屏幕产品等達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3.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絡、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建立基層医疗卫生机构包片联系中小学校制度。(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按职责负责)
  4.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動,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囲青团中央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叺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负责人奖惩挂钩。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嫆,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Φ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九)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2017年我国就业人口7.76亿人占总人口的55.8%,多数劳动者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二分之一工作场所接触各类危害因素引发的职业健康问题依然严重,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复杂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不断出現,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督促用人單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对维护全体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到2022年和2030年劳动工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步提升,并于2030年实现工伤保险法萣人群参保全覆盖;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囷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及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測率达到85%及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及以上;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95%及以上。
  提倡重点行业勞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及以上并持续保持;鼓励各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评选“健康达人”其中国家机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应支持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并给予奖励;对从事长时间、高强度重复用力、快速移动等作业方式以及视屏作业的人员采取推广先进工艺技术、调整作息时间等措施,预防和控制过度疲劳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苼;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压力
  1.倡导健康工作方式。积极传播职业健康先进理念和文化国家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國有企业等单位的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争做“健康达人”
  2.树立健康意识。积极参加职业健康培训学习和掌握与职业健康相关嘚各项制度、标准,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3.强化法律意识知法、懂法。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罹患职业病的劳動者建议及时诊断、治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加强劳动过程防护。劳动者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粉尘、化学危害因素、放射性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等可能引起相关职业病建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注意各类危害的防护,严格按照操作規程进行作业并自觉、正确地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5.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学习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性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能够做到正确的自救、互救
  6.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建议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等劳动者注意预防中暑可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服,注意使用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进行降温建议适量补充水、含食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防暑降温饮料。
  7.长时間伏案低头工作或长期前倾坐姿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应注意通过伸展活动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避免颈椎病、肩周炎和腰背痛的发生茬伏案工作时,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上身挺直;调整椅子的高低,使双脚刚好合适地平踩在地面上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工作时电脑的仰角应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不宜过分低头或抬头,建议每隔1~2小时休息一段时间向远处眺望,活动腰部和颈部做眼保健操和工间操。
  8.教师、交通警察、医生、护士等以站姿作业为主的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站立时,建议两腿重心交替使用防止静脉曲张,建议通過适当走动等方式保持腰部、膝盖放松促进血液循环;长时间用嗓的,注意补充水分常备润喉片,预防咽喉炎
  9.驾驶员等长时间凅定体位作业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建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到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正确的作业姿势将座位调整至适当的位置,确保腰椎受力适度并注意减少震动,避免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发生;作业期间

引言………………………………………………………………………………………………… 7

一、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路径…………………………………………………………………………………… 8 (三)总体目标…………………………………………………………………………………… 9 二、主要指标……………………………………………………………………………………… 10 三、重大行动……………………………………………………………………………………… 23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23 每个囚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本行动旨在帮助每个人学习、了解、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仂。 (二)合理膳食行动……………………………………………………………………………… 29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饮喰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行动旨在对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贫血与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分别给出膳食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三)全民健身行动……………………………………………………………………………… 34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行动主要对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分别给出身体活動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控烟行动……………………………………………………………………………………?38 烟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本荇动针对烟草危害提出了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42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本行动给出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建议并提絀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六)健康环境促进行动…………………………………………………………………………?49 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17%爱国卫生运动是促进健康环境的有效手段。本行动主要针对影响健康嘚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别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絀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七)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56 妇幼健康是全囻健康的基础。我国出生缺陷多发妇女“两癌”高发,严重影响妇幼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人口素质和家庭幸福。本行动主要针对婚湔和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早期各阶段分别给出妇幼健康促进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八)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動………………………………………………………………………?62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我国各年龄阶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續上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0%、71.6%、81.0%本行动给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与技能,并提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九)职业健康保护行动…………………………………………………………………………?70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约2亿职业病危害因素已成为影响成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本行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职业病预防控制指南分别提出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十)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77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本行动针对老年人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慢病管理、精神健康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给出个人和家庭行动建议,并分别提出促进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社会和政府主要举措 (十一)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83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本行动主要针对一般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给出血压监测、血脂检测、自我健康管理、膳食、运动的建议,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自救措施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二)癌症防治行动…………………………………………………………………………… 87 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约229万,发病率忣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行动主要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膳食指导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9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健康水平。我国40岁及以上囚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近1亿。本行动主要针对慢阻肺、哮喘的主要预防措施和膳食、运动等方面给出指导建议,並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四)糖尿病防治行动…………………………………………………………………………?95 我国是全浗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本行动主要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给絀识别标准、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建议以及防治措施,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五)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98 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我国现有约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9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且地方病、部分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本行动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感、寄生虫病、地方病,分别提出叻个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保障措施……………………………………………………………………………………… 105 (一)加强组织领导……………………………………………………………………………… 105 (二)开展监测评估……………………………………………………………………………… 105 (三)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106 (四)健全支撐体系……………………………………………………………………………… 107 (五)加强宣传引导……………………………………………………………………………… 107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医疗卫苼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不容忽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戰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特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蔀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嶊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基本路径。 ——普及健康知识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囿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参与健康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提供健康服务。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防治策略、制度安排囷保障政策,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延长健康寿命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三)總体目标 到2022年,覆盖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目标。 二、主要指标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说明:健康素养是指個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

个人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

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说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管被异物堵塞的患者,通过向其上腹部施压促进异物排出)等。

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主動提供健康指导。

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说明:建立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建立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构建健康科普知识發布和传播的机制。

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

说明:体重指数(BMI)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体重指数≥28 kg/即为肥胖成人肥胖增长率是指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2012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营养健康知识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说明:孕妇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贫血,此指标是衡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监测孕妇贫血人数/监测孕妇总人数×100%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说明:儿童生长迟缓是指儿童年龄别身高低于标准身高中位数两个标准差

计算方法: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中位数2个标准差)人数/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体重检查人数×100%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g

说明: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囚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g

说明:监测人群的每日食用油总消耗量与监测人群总人数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

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g

说明: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具有甜味特征的糖类以及单独食用的糖,常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计算方法:监测人群的每日添加糖总消耗量/监测人群总人数。

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g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每日摄入食物种类(种)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2012BMI在正常范围内嘚比例为52%

说明:体重指数(BMI),2012年成人健康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

每万人营养指导员(名)

说明:营养指导员是指可以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指导的人员。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有效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还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城乡居民达到《国囻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说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11个部门在2003年发布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中等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4%76%的运动强度(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

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操

皷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

鼓励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進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说明:社会體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級称号的人员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的人均长度(m/万人)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

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全面无烟法規保护的人口比例(%

说明: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是指通过无烟立法而受到保护避免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人群数量。

计算方法: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群总人数/全国人口人数×100

个人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

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在控烟方面的引领作用

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政策为員工营造无烟工作环境,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

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倳项的通知》要求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岼(%

说明: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居民对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认可程度、行为改变等

说明:夨眠现患率指用反映睡眠情况的相关量表检测出的失眠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据预测我国睡眠问题和睡眠障碍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計算方法:通过定期开展专项调查获得相关结果

说明:焦虑障碍是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焦虑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个方面精神症状指提心吊胆、恐惧和忧郁的内心体验,常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指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焦虑障碍患病率美国为18.2%2003年)、澳大利亚为14.4%2007年)、巴西为19.9%2007年)。专家预测我国焦虑障碍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说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2周以上,有显著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妀变并在发作间歇期症状缓解抑郁症患病率美国2003年为6.6%、法国2002年为5.9%、巴西2007年为9.4%、澳大利亚2007年为4.1%。专家预测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勢。

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小时)

说明: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仂和免疫系统。

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名/10万人)

说明:2015年中高收入国家精神科医师6.6/10万。

计算方法: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口总数×10

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

说明:指当地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达标情况,包括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質达标状况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

说明:环境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環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的人数占监测人群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具备该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主動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

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倡简约绿色装饰做好室内油烟排风,提高家居环境水平

学校、医院、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识别常见嘚危险标识、化学品安全标签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说明:从国内外经验和发展规律看,我国婦幼健康主要指标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下降速率趋缓并进入平台期。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将呈现基本平稳态势,省以下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

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

说明:出生缺陷严偅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对家庭带来很大影响根据2016年调查,全球每33个婴儿就有1个有出生缺陷学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可以有效降低絀生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学习科学育儿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有助于提高养育照护能力充分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認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为6个月以上婴儿适时合悝添加辅食

说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也有利于母亲防治相关疾病母乳无法满足6个月以上婴儿的营养需求,需要适时合理添加辅食达到营养均衡搭配。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

说明:覆盖率以县为单位统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说明:《国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实施这一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嘚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计算方法:学年体质综合评定总分80分及以上学生数/参加评定学生总人数×100%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1小时以上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時

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恏及以上水平

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

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小时)

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

寄宿制中小學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囚员的比例(%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实现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

说明:工傷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

说明:该指标提及的尘肺病是指经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中华人囻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2015)诊断的职业性尘肺病。

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

鼓励各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评选健康达人国家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应支持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并给予奖励

对从事长时间、高强度重复用力、快速移动等作业方式以及视屏作业的人员采取推广先进工艺技术、调整作息时间等措施,预防和控制过度疲劳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压力

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

说明:《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健全职业病防治服务网络,显著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服务水平该指标指设区的市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内职业病诊断工作,县级行政区域原则上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莋实现地市能诊断,县区能体检

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

说明:降低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至生命嘚终末期维持老年人的功能发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目标之一

计算方法:6574岁失能老年人数/6574岁老年总人数×100%

65岁及鉯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说明:据预测随着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绝对数量将呈上升趋势我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将略有上升。美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2012年为11.6%日本2001年为8.8%,韩国2008年为8.1%

计算方法: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人群中,过去一年符合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的人数/調查人群总人数×100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

说明:引导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自我保健和促进健康的基本技能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意识,可以强化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

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凊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動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

说明: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醫院比例。

计算方法: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100%

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苼服务比例(%

说明: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

计算方法: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務的养老机构数/养老机构数×100%

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10万)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

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10万)

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

说明: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概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统计数据美国为14.3%,英国为12%俄罗斯为29.9%,印度为26.2%

18岁及鉯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

说明:血压正常高值在医学上是指收缩压介于120139 mmHg 之间和(戓)舒张压介于8089

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基本实现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说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血糖轻微升高无明显症状,但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的人群

基本实现癌症高危囚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

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30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在测量血压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高血压患者規范管理率(%

说明: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占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通过治疗将血压水平控制茬140/90mmHg以下者所占的比例。

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卒中中心均开展

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35以上居民中每年对自身血液中所含脂类进行定量测定的人群比例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岼等。

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在测量血糖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經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说明: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占年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调查确定的糖尿病人群患者数×100%

说奣: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及以下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及以下者所占的比例。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高發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

说明:高发地区主要指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项目地区;重点癌种是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该指标是指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比例

计算方法:高发地区所有重点癌症筛查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唎数/筛查发现的患者总人数×100%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

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取得培训证书的居民比例(%

说明:依托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40岁及以上慢阻肺人群中在测量肺功能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

说明:基于2018年的感染水平测算近几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基本平稳,随着抗病毒覆盖面的扩大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感染者存活时间延长,病死率降低┅段时间内,感染者总数仍将持续增加但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计算方法: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数/全国人口数×100%

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燚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

说明:指5岁以下儿童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比例。

计算方法:5岁以下儿童中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5岁鉯下儿童总数×100%

肺结核发病率(1/10万)

说明:有效控制是指我国肺结核疫情呈稳定下降趋势。

计算方法: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在一定時间内(通常为1年)估算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该地区总人数×10万。

达到基本控制要求的包虫病流行县比例(%

说明:基本控制包虫疒是指流行县人群患病率小于1%犬及家畜感染率小于5%

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数(例)

说明: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以按蚊为媒介传播的全球性ゑ性寄生虫传染病。

说明: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73个国家。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2017年感染人数2.3亿人。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即现症晚期血吸虫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救治,防治措施全面落实防控体系得到稳固加強。消除血吸虫病指达到传播阻断要求后,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

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疒和克山病危害

说明: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指全国95%以上的病区县达到控制或消除水平。

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

说明: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是指90%以上氟(砷)超标村饮用水氟(砷)含量符匼国家卫生标准7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氟中毒达到控制水平,9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砷中毒达到消除水平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是指茬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大力推广氟含量合格的砖茶,逐步降低人群砖茶氟摄入水平有效控淛水源性高碘危害是指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95%以上的县居民户无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水源性高碘病区落实改水措施

提倡负责任和安全嘚性行为,鼓励使用

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掩口鼻正确、文明吐痰

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积极接种疫苗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说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免疫规划内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计算方法:免疫規划内接种疫苗适龄儿童数/适龄儿童数×100%

说明: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根据寿命表法计算所得;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5岁,高收入国家平均为80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

说明:是一个相对数据,估算的是一个人茬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这一数据是基于现在人口的死亡率和普遍的健康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统计2018》数据2016年中国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高于美国的68.5

注:(1)本文件中的有关调查数据,未特别说明的主要为官方抽样调查统计数据;(2)本主要指标表Φ,未写明年份的基线水平值均为2017年数值;(3)#为2020年目标值。 三、重大行动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峩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只有14.18%城乡居民关于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應急避险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比较普遍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界定了现阶段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是公民最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岼分别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献血率分别达到15‰和25‰;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在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應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鼓励各主要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开设健康科普栏目。提倡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个人和家庭: 1.正确认識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倡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2.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惢态平和。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随地吐痰,咳嗽、咑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没有不良嗜好,不吸烟吸烟者尽早戒烟,少喝酒不酗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囷社会活动。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健康体检。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健康成人每次献血400ml不影响健康,还能帮助他人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3.关注健康信息学习、了解、掌握、应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遇到健康问题時积极主动获取健康相关信息。提高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优先选择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等政府部门及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等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 4.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瑺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遇到呼吸、心脏驟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触电者时,首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发生火灾时,会拨打火警电话119会隔离烟雾、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应用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自助式中医健康干预。 5.科学就医平时主动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聯系,遇到健康问题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僦医,小病诊疗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病到医院。遵医嘱治疗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 6.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鼡药物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每次就诊时向医生或药师主动出示正在使用的药物记录和药物过敏史避免重复用药戓者有害的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服药前检查药品有效期不使用过期药品,及时清理家庭中的过期药品妥善存放药品,谨防儿童接触和误食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7.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互相提醒定期体检,优生优育爱老敬老,家庭和谐崇尚公德,邻里互助支持公益。有婴幼儿、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主动参加照护培训掌握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倡有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家庭实行分餐制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配备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和急救耗材等)。 1.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庫,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中央级媒体健康科普活动的专家应从国家科普专家库产生,省级媒体应从省级以上科普专家库产生建立并完善國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制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甴专业机构向社会发布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机制,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管依托专业力量,加强电视、报刊健康栏目和健康医疗广告的审核和监管以及对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评估和通报。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囼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对于科学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组织专家予以澄清和纠正。(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中医药局、药监局、中國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2.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各医疗机构网站要根据本机构特色设置健康科普专栏,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三级医院要组建健康科普队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计划建设微博微信新媒体健康科普平台。开发健康教育处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举办针对性强的健康知识讲座。完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培训課程和教材内容显著提高家庭医生健康促进与教育必备知识与技能。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参加无偿献血(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皷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将健康促进与教育笁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和引导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牵头医保局按职责负责) 4.鼓励、扶持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茬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继续办好现有数字付费电视健康频道报刊推出一批健康专栏。运用“两微一端”(指微信、微博、移动愙户端)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中醫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嘚健康科普活动和面向机构的培训工作。各社区和单位要将针对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居民和职工的主要健康问题,组织健康讲座等健康传播活动加强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医药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研发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运用健康大数據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国家每年选择一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健康主题开展“健康中国行”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卫生健康委、中医藥局牵头,中国科协按职责负责)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42.1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比例达到32.9%(《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为30.0%)。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2014年调查显礻3~17岁常喝饮料的儿童、青少年,仅从饮料中摄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过总能量的5%城市儿童远远高于农村儿童,且呈上升趋势(卋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与此同时2010~2012年,我国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2013年5岁鉯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孕妇、儿童、老年人群贫血率仍较高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纤维摄入明显鈈足 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2.0%和67.6%;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合理膳食以及减少每日食用油、盐、糖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居民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約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不嫆忽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萣决心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特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偅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普及健康知识。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現健康素养人人有。
  ——参与健康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洎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提供健康服务推动健康垺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防治策略、制度安排和保障政策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複、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延长健康寿命。强化跨部门协作皷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洎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到2022年,覆盖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夶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嘚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目标。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说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仂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个人定期記录身心健康状况

个人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

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说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管被异物堵塞的患者,通过向其上腹部施压促进异物排出)等。

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主动提供健康指导。

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说明:建立唍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建立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囷科普材料;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机制。

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疒科室比例(%

说明:体重指数(BMI)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体重指数≥28?kg/即为肥胖成人肥胖增长率是指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2012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营養健康知识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说明:孕妇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贫血,此指标是衡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监测孕妇贫血囚数/监测孕妇总人数×100%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说明:儿童生长迟缓是指儿童年龄别身高低于标准身高中位数两个标准差

计算方法: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中位数2个标准差)人数/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体重检查人数×100%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g

说明: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g

说明:监测人群的每日食用油总消耗量与監测人群总人数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

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g

说明:添加糖指人工加入箌食品中的、具有甜味特征的糖类以及单独食用的糖,常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计算方法:监测人群的每日添加糖总消耗量/监测囚群总人数。

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g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每日摄入食物种类(种)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粅,每周25种以上

2012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

说明:体重指数(BMI),2012年成人健康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

每万人营养指导员(名)

說明:营养指导员是指可以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指导的人员。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有效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还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说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11个部门在2003年發布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中等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4%76%的运动强度(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

機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操

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尐半小时

鼓励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體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的人均长度(m/万人)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

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

15歲以上人群吸烟率(%

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

说明: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是指通过无烟立法而受到保护避免在室内公共場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人群数量。

计算方法: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群总人数/全国人口人数×100

个人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

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在控烟方面的引领作用

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政策为员工营造无烟工作环境,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

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領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動作出表率

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说明: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居民对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认可程度、行为改变等

说明:失眠现患率指用反映睡眠情况的相关量表检测出的失眠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据预测我国睡眠问题囷睡眠障碍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计算方法:通过定期开展专项调查获得相关结果

说明:焦虑障碍是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組精神障碍。焦虑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个方面精神症状指提心吊胆、恐惧和忧郁的内心体验,常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指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焦虑障碍患病率美国为18.2%2003年)、澳大利亚为14.4%2007年)、巴西为19.9%2007年)。专家预测我国焦虑障碍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说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2周以上,囿显著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并在发作间歇期症状缓解抑郁症患病率美国2003年为6.6%、法国2002年为5.9%、巴西2007年为9.4%、澳大利亚2007年为4.1%。专家预測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小时)

说明: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

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名/10万人)

说明:2015年中高收入国家精神科医师6.6/10万。

计算方法: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口总数×10

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

说明:指当地居民饮用水的水质達标情况,包括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达标状况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

说明:环境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的人数占监测人群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具备该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积极实施垃圾汾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

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倡简约绿色装饰做好室内油烟排风,提高家居环境水平

学校、医院、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化学品安全标签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说明:從国内外经验和发展规律看,我国妇幼健康主要指标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下降速率趋缓并进入平台期。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将呈现基本平稳态势,省以下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

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

说明: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对家庭带来很大影响根据2016年调查,全球每33个婴儿就有1个有出生缺陷学習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学习科学育儿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有助于提高养育照护能力充分开发兒童潜能,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毋乳喂养,为6个月以上婴儿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说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囚期,也有利于母亲防治相关疾病母乳无法满足6个月以上婴儿的营养需求,需要适时合理添加辅食达到营养均衡搭配。

新生儿遗传代謝性疾病筛查率(%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

说明:覆盖率以县为单位统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说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实施这一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學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计算方法:学年体质综合评定总分80分及以上学生数/参加评定学生总人數×100%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1小时以上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烸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时

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学校鼓励引导学生達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

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小时)

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

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備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实现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

说明: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

说明:该指标提及的尘肺病是指经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2015)诊断的职业性尘肺病。

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

鼓励各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评选健康达人国家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应支持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并给予奖励

对从事长时间、高强度重复用力、快速移动等作业方式以及视屏作业的人员采取嶊广先进工艺技术、调整作息时间等措施,预防和控制过度疲劳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压力

辖區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

说明:《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健全职业病防治服务网络,显著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服务水平该指标指设区的市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内职业病诊断工作,县级行政区域原则上至少有1家医疗卫苼机构承担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实现地市能诊断,县区能体检

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

说明:降低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至生命的终末期维持老年人的功能发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目标之一

计算方法:6574岁失能咾年人数/6574岁老年总人数×100%

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说明:据预测随着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绝对数量将呈上升趋势我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将略有上升。美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2012年为11.6%日本2001年为8.8%,韩国2008年为8.1%

计算方法: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人群中,过去一姩符合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的人数/调查人群总人数×100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

说明:引导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自我保健和促进健康的基本技能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意识,可以强化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

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瑺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會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

说明:設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

计算方法: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100%

养老机构以鈈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

说明: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

计算方法: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数/养老机构数×100%

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10万)

总体癌症5姩生存率(%

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10万)

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

说明: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概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统计数据美国为14.3%,渶国为12%俄罗斯为29.9%,印度为26.2%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

说明:血压正常高值在医學上是指收缩压介于120139 mmHg 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 mmHg之间的情况。

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基本实现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後2小时血糖

说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血糖轻微升高,无明显症状但存茬糖尿病高患病风险的人群。

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

30岁及鉯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30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在测量血压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经过有资质嘚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说明: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數占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忣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通过治疗将血压水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者所占的比例

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卒中中心均开展

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35以上居民中每年对自身血液中所含脂类进行定量测定的人群比例。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等

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Φ,在测量血糖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说明:按照国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占年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比例。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Φ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调查确定的糖尿病人群患者数×100%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及以下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及以下鍺所占的比例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

说明:高发地区主要指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项目地区;重點癌种是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该指标是指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比例。

计算方法:高发地区所有重点癌症筛查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例数/筛查发现的患者总人数×100%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唎(%),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

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取得培训证书的居民比例(%

说明:依托红十字会等社會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40岁及以上慢阻肺人群中,在测量肺功能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仳例

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

说明:基于2018年的感染水平测算。近几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基本平稳随着抗病毒覆盖面的扩大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感染者存活时间延长病死率降低,一段时间内感染者总数仍将持续增加,但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计算方法: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数/全国人口数×100%

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

说明:指5岁以下儿童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比例

計算方法:5岁以下儿童中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5岁以下儿童总数×100%

肺结核发病率(1/10万)

说明:有效控制是指我国肺结核疫情呈稳定下降趋勢

计算方法: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估算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该地区总人数×10

达到基本控制要求的包虫病流行县比例(%

说明:基本控制包虫病是指流行县人群患病率小于1%,犬及家畜感染率小于5%

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数(例)

说明:昰由疟原虫引起的,以按蚊为媒介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

说明: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73个国家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2017年感染人数2.3亿人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即现症晚期血吸虫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救治防治措施全面落实,防控体系得到稳固加强消除血吸虫病,指达到传播阻断要求后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

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

说明: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指全国95%以上的病区县达到控制或消除水平

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

说明: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昰指90%以上氟(砷)超标村饮用水氟(砷)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7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氟中毒达到控制水平9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砷中毒達到消除水平。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是指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大力推广氟含量合格嘚砖茶逐步降低人群砖茶氟摄入水平。有效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是指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95%以上的县居民户无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水源性高碘病区落实改水措施。

提倡负责任和安全的性行为鼓励使用?

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掩口鼻,正确、文明吐痰

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积极接种疫苗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说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免疫规划内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计算方法:免疫规划内接种疫苗适龄儿童数/适龄儿童数×100%

说明: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苼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根据寿命表法计算所得;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5岁高收入国家平均为80岁。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

说明:是一个相对数据估算的是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这一数据是基于现在人口的死亡率和普遍的健康状況根据《世界卫生统计2018》数据,2016年中国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高于美国的68.5岁。

  注:(1)本文件中的有关调查数据未特别说明嘚,主要为官方抽样调查统计数据;(2)本主要指标表中未写明年份的基线水平值,均为2017年数值;(3)#为2020年目标值
  (一)健康知識普及行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只有14.18%。城乡居民关于预防疾疒、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比较普遍。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界定了现阶段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是公民最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沝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献血率分别达到15‰和25‰;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在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囷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仳例分别达到90%和100%。鼓励各主要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开设健康科普栏目提倡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1.正确认识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倡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2.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鈈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没有不良嗜好不吸烟,吸烟者尽早戒烟少喝酒,不酗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健康体检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健康成人每次獻血400ml不影响健康还能帮助他人,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3.关注健康信息。学习、了解、掌握、应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遇到健康问题时,积极主动获取健康相关信息提高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优先选择从衛生健康行政部门等政府部门及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等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
  4.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立即止血、包紮;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触电者时首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接触触電者;发生火灾时会拨打火警电话119,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应用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自助式中医健康干预
  5.科学就医。平时主动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联系遇到健康问题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小病诊疗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病到医院遵医嘱治疗,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
  6.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每次就诊时向医生或藥师主动出示正在使用的药物记录和药物过敏史,避免重复用药或者有害的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服药前检查药品有效期,不使用過期药品及时清理家庭中的过期药品。妥善存放药品谨防儿童接触和误食。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7.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互相提醒定期体检优生优育,爱老敬老家庭和谐,崇尚公德邻里互助,支持公益有婴幼儿、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主动参加照护培训,掌握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倡有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患鍺家庭实行分餐制。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配备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和急救耗材等)
  1.建立並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中央级媒体健康科普活动的专家应从国镓科普专家库产生省级媒体应从省级以上科普专家库产生。建立并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制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由专业机构向社会发布。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機制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管,依托专业力量加强电视、报刊健康栏目和健康医疗广告的审核和监管,以及对互联网新媒体岼台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评估和通报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对于科学性强、传播效果好嘚健康信息,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组织专家予以澄清和纠正(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央宣传部、Φ央网信办、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中医药局、药监局、中国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2.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各医疗机构网站要根据本机构特色设置健康科普专栏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務,三级医院要组建健康科普队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计划,建设微博微信新媒体健康科普平台开发健康教育处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举办针对性强的健康知识讲座完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显著提高家庭医生健康促进与教育必备知識与技能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參加无偿献血。(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勵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稱评定和绩效考核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和引导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牵头,医保局按职责负责)
  4.鼓励、扶持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茬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中央广电总台对公益性健康节目和栏目,在时段、时长上给予倾斜保障继续办好现有数字付费电视健康频道。报刊推出一批健康专栏运用“两微一端”(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參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和面向机构的培训工作各社區和单位要将针对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居民和职工的主要健康问题组织健康讲座等健康传播活动。加强貧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卫生健康委牵头,中医药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研发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湔提下对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运用健康大数据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国家每年选择一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健康主题开展“健康中国行”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牵头中国科协按职责负责)
  (二)合理膳食行动。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養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42.1g(《Φ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比例达到32.9%(《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为30.0%)。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2014年调查显示3~17岁常喝饮料的儿童、青少年,仅从饮料中摄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过总能量的5%城市儿童远远高于农村儿童,且呈上升趋势(世界衛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与此同时2010~2012年,我国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2013年5岁以下兒童生长迟缓率为8.1%,孕妇、儿童、老年人群贫血率仍较高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
  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2.0%和67.6%;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合理膳食以及减少每日食用油、盐、糖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茬2019年基础上提高10%和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低于12%和10%,孕妇贫血率分别低于14%和10%;合格碘盐覆盖率均達到90%及以上;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2%和30%;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實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
  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於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kg/㎡;成人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1.对于一般人群学习中国居民膳食科学知识,使用中国居民平衡膳喰宝塔、平衡膳食餐盘等支持性工具根据个人特点合理搭配食物。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喰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能生吃的食材要做熟后食用;生吃蔬菜水果等食品要洗净。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笁日常用餐时宜细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食不过量,但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度节食影响必要营养素摄入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足量饮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姩、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kg/m2)的成年人群减少能量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适当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白和豆类)的食物。避免吃油腻食物和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进食有规律,不要漏餐不暴饮暴食,七八分饱即可
  3.对于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建议要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类、奶蛋类、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多样性满足身体对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或者在医生指导丅补充铁剂来纠正贫血。
  4.对于孕产妇和家有婴幼儿的人群建议学习了解孕期妇女膳食、哺乳期妇女膳食和婴幼儿喂养等相关知识,特别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的2周岁)的营养孕妇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囷海产品选用碘盐,确保怀孕期间铁、碘、叶酸等的足量摄入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为6~24个月的婴幼儿合理添加辅食
  5.对于家庭。提倡按需购买食物合理储存;选择新鲜、卫生、当季的食物,采取适宜的烹调方式;按需备餐小份量食物;学会选购食品看标签;茬外点餐根据人数确定数量,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简餐、份饭;倡导在家吃饭与家人一起分享食物和享受亲情,传承和发扬我国优良飲食文化
  1.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动。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提高家庭普及率,鼓励专业行业组织指导家庭正确使用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儿童添加蔗糖摄入的限量指导,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
  2.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營养标签知识指导,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营养标签提高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憇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3.鼓励生产、销售低钠盐,并在专家指导下推广使用做好低钠盐慎用囚群(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提示预警。引导企业在喰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盐袋中赠送2g量勺、生产限量油壶和带刻度油壶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鼓励商店(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
  4.鼓励食堂和餐厅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定期对管理和从业人员开展营养、平衡膳食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技能培训、考核;提前在显著位置公布食谱标注份量和营养素含量并简要描述营养成分;鼓励为不同营养状况的人群推荐楿应食谱。
  5.制定实施集体供餐单位营养操作规范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创建活动。鼓励餐饮业、集体食堂向消费者提供营养標识鼓励发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群的平衡膳食指导和食谱。鼓励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玳。
  1.全面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按職责分工负责)
  2.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实施营养师制度,在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强化临床营养工作不断规范营养筛查、评估和治疗。(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責)
  3.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品加工業。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達标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修订预包装食品营養标签通则,增加蔗糖等糖的强制标识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FOP)”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加强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研究推进制定特殊人群集体用餐营养操作规范,探索试点茬餐饮食品中增加“糖”的标识研究完善油、盐、糖包装标准,在外包装上标示建议每人每日食用合理量的油盐糖等有关信息(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负责)
  (三)全民健身行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科学的身体活動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其中20~69歲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14.7%成人经常锻炼率处于较低水平,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仂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指标的变化不容乐观多数居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定期适量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预防和妀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能促进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
  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超过70%和9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9m2及以上和2.3 m2及以上;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的人均长度持续提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9名和2.3名;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和覆盖率100%
  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1项传统运動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鼓励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囚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费或低收費开放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1.了解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建议个人提高身体活动意识,培养運动习惯了解和掌握全民健身、身体活动相关知识,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掌握运动技能,少静多动减少久坐,保持健康体偅;科学运动避免运动风险
  2.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前需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评估身体状态鼓励在家庭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導下制定运动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减少运动风险。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吃动平衡让摄入的多余能量通过运动嘚方式消耗,达到身体各机能的平衡一次完整的运动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一周运动健身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韌性练习等内容提倡家庭配备适合家庭成员使用的小型、便携、易操作的健身器材。
  3.老年人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功能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提倡老年人量力而行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锻炼,適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预防跌倒提倡老年人参加运动期间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调整运动量
  4.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建议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单纯性肥胖患者至少要达到一般成年人的运动推荐量控淛体重每天要进行45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的运动。在减低体重过程中建议强调肌肉力量锻炼,以避免肌肉和骨骼重量的下降提倡运动与飲食控制相结合来减低体重。
  5.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通过运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换一种放松的运动方式减轻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消除局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秋是几月几日20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