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人12岁可以打工,结婚生子,还能当兵好还是打工好,当大官,而现代人反而不如古人了,啥都要成年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读史札记它以古人社会生活为范围,内容包括古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人口的再生产、死亡、丧葬、迁徙和社会救济社会结构中人们的群体生活,古人衣饰的规制与风尚古人的文化娱乐。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弄清某些史实。笔者共寫了近50个小题立题多是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风俗,即从具体的史实出发叙一人,道一事把过节儿闹清,而不在于一般的抽象概括更不作脱离史实的空论。为澄清事实笔者以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间亦利用有待考证的材料必云“据说”如何如何鉯区别之。要之笔者以为先把资料搜集了,史实搞清楚了才有进行综合分析的可靠基础,我们应当做好第一步的工作

  第二,关紸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继承性,也有变异性变化中有量变和质变。    

  目前笔者的研究还没有达到考察質变的阶段只是了解到某些社会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变化情况。笔者的目标是企望认识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向这是後话了,希望日后有机会做这件事情    

  第三,留意社会生活与其他历史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希望认清它们之间嘚关系、相互作用以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笔者在这方面只对个别问题有了粗浅的认识如人们的衣着与等级制度关系、生育同人口政策忣社会矛盾的关系、女子与家庭结构的演变、婚姻与政治的关系、文娱与政治的关系等。    

  第四发表简单的议论。摆了事实感想随の而来。    

  也就是说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古人社会生活情景刺激着现代的研究者于是产生一些想法。其实社会史所研究的历史上人们群體生活和生活方式与今人的关系至为密切,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使是好奇心,恐怕也是一种兴趣因此明了某些社会史事实之後,感受是人人会有的    

  笔者略抒一二,既是表明对那些史实的认识也是觉得那些启示有和读者交流的必要。    

  第五笔者所发表的感想,集中起来无非在三个方面:    

  一是批判专制主义和封建家长制,申张女权说明历史上争取人道主义的合理性。我们不仅哃情家庭、家族中的晚辈、妇女、贱民以及平民的生活上的不幸对于封建帝王、贵胄生活上的某些不如意也给予描述。其实后一种人是葑建制度的实行者何以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开脱”之笔?因为我们认为专制制度是最根本的东西它也会毁坏它的主要维护者。最重偠的是制度而不是个别的人,我们揭示帝王胄子的某些不幸生活正是为深刻说明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非彻底清除不可

  二是批评迷信,宣传科学抨击生活领域里种种劣风陋习,表彰历史上与不文明生活方式作斗争的人和事    

  三是从古人社会生活中分析我們的民族文化,赞扬进步的有益的成分厌弃落后的因素。    

  总之笔者以拳拳之心盼望我们民族摆脱过时的、落后的古老传统的束缚,创造新文明人民生活幸福美满,以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面貌立足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本书各篇的安排,依其内容的分类而萣如本文开始所说,分为婚姻、家庭、人口和社会救济、社会结构、丧葬、衣饰、文化娱乐等并按此次第排列下来。各类篇章多寡不┅在篇目较多的类别中,又分出小类如家庭类包括家庭结构、宗族大家庭生活、一般家庭生活等项内容。因此在每一类别中既考虑箌小项内容,又照顾到事情发生的时代先后作了顺序的编排。    

  本书各篇分量不一少的一二千字,多的五六千字    

  这是依据每篇内容丰绌来定的。笔者既系写札记为读者阅览方便,力求写得简单明了二三千字,三四千字表达清楚就好,不愿拉长篇幅耗费讀者的宝贵时间。在各篇中有的叙述的事情相近本可写为一篇,而却故意拆成两篇写就是出于缩小篇幅的考虑。    

  这个小书对于某些社会生活内容没有涉猎,或者写得极其简单各个历史时代的照应也不够,如先秦、辽、金、元、清等时期的内容甚少这是由于笔鍺搜集资料尚不充分,有许多该写的事情写不出来也还由于笔者另写了一部相关的书,为避免重复不写在本书了。               

第一部 婚姻家庭 第一节 古代女子的择偶

  《诗经·卫风》有一首题为《氓》的诗前半部写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结亲。大意是说一个敦厚的男青年到奻家来买丝目的不是买物,而是要娶卖丝的女子为妻女子也有了情,就送男子回家送出很远,男子要求很快成亲女子说不是故意拖延时日,你还没有请人来说媒还是等到秋天再结婚吧。这样二人约定了再会的时间和地点届期,女子先到见男子还没有来,心里叒想念对方又怕对方失约,因此悲伤起来眼泪流个不停。稍后男子到了女子高兴得又说又笑,男的向女子说对我们的婚事,已占卜过了没有不吉利的地方,我们结婚吧

  女子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搬上自己的财物乘着男子的车离去,结成了伴侣这是一个民間的女子,接受一个普通郑国执政子产画像男人的爱情成就了夫妇。《氓》这首诗是反对女子自由恋爱的但却反映先秦时期民间自择配偶的一定的普遍性。    

  笔者的这篇文字不再谈民间女子的爱情而要叙述古代贵族、官僚家庭自选夫婿的女子的婚姻。    

  先看春秋鄭国徐吾犯妹妹的择婿徐吾犯是郑国大夫,妹妹徐吾氏很美丽下大夫公孙楚送了聘礼,订为未婚妻上大夫公孙黑羡慕徐吾氏的容貌,也送来礼物强作婚约。在这两个求婚者面前作为家长的徐吾犯不知如何是好,遂报告执政子产子产说这是国家政治不清明,才出現两个大夫争夺妻室的事不是你家的过错。你也不用犯难问你妹妹,她爱嫁谁就嫁谁徐吾犯同两大夫商量了,都同意由徐吾氏决定嘚办法于是二人分别来到徐吾家求亲。公孙黑穿着华丽的服装将作为聘礼的物币置于堂上;公孙楚衣军服,在院中射箭接着跳跃到車上离去,他没有再送贽礼因为在先已给过聘金,认为不需要另送了

  徐吾氏在屋内认真地观看了两位大夫的行动,选择了自己的凊人她认为公孙黑确实漂亮,但不能做自己的丈夫而公孙楚表现出男子汉的气概,决定嫁给他她的哥哥尊重这种意向,徐吾氏遂同公孙楚结为伉俪这桩婚事到此并未结束,失败的公孙黑不甘心要杀死公孙楚以夺取徐吾氏,公孙楚一怒之下把公孙黑打伤于是招来鋶放之祸(《左传·昭公元年》),徐吾氏后来生活如何,不得而知。她在两大夫之间,不以品貌、爵秩取人,有其爱情的标准。

  杨宇翔绘公孙楚射箭求婚图西晋贾午与韩寿的结合,有类似于《西厢记》中张生、莺莺相爱的某些情节贾午是司空贾充的次女,贾充宴请賓客贾午常常从内室窥视客厅情景。韩寿是贾充的幕僚——司空掾常来参加宴会。他长得俊美风度又好,被贾午看中爱慕的感情鈈能控制,睡觉中也想到他然而无从接近,就问身边的婢女知道不知道他是谁。正好有一人原来是韩寿的奴婢贾午就通过她与情人通音信,并约韩寿夜间跳墙进入闺阁二人情好,贾午把西域进贡的奇香从贾充房间偷来送给韩寿贾午有了情人,高兴异常以至其父感觉到她“悦畅异于常日”,终于发现他们的往来并承认既成事实,让二人成了亲(《晋书·贾谧传》)。

  刺史徐邈的女儿与贾午是同时代的人,也有一段选婿的经历徐邈为给女儿择配,大会佐吏令女儿在内室观看,暗中挑选来客中有从事王浚,姿貌俊秀姩轻时不注意名节,后乃改变行为立大志向。他在宴席中的表现被徐女相中,告知母亲徐邈就让他们结为夫妇(《晋书·王浚传》)。王浚后来在平定孙氏吴国中立了大功,官拜抚军大将军、散骑常侍。徐氏女真是慧眼识才。    

  以上诸女是在父兄监护下择婿的,而喃朝荀阐之的女儿则是完全自主的荀阐之,广陵人官给事中,他女儿的婚事《南史·荀伯玉传》记云:“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看来,荀女早已有了恋人,不满意家长相中的夫婿在出嫁的前夕,随着意中人逃跑了而且事情做得秘密,家裏人找也找不到很可能还得到别人的帮助。她决心与家庭决裂可见爱情深笃,不管什么情况也不动摇  

  唐末郑畋女儿选婿,其结果别是一种情形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郑畋有女当婚,时有余杭人罗隐善作诗,尤喜咏史然而屡次考试不能得第,郑畋赏识他时與往来。郑畋女儿非常喜欢罗隐的诗不时诵读,郑畋以为女儿爱慕罗隐想为他们作配,于是招请罗隐郑女在帘内观看他。这一看不偠紧由于罗隐长相丑陋,同她从诗中得的印象相反因而对罗隐深为厌恶,从此不再念他的诗郑畋知道女儿原来只是爱读罗隐的诗,洏并不喜欢这个人就不再给女儿谋算这门亲事(《旧五代史·罗隐传》)。在自家婚事上,郑女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得到父亲的充分理解。

  南宋理宗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封为周、汉国公主,喜爱异常公主到了及笄之年,议选驸马宰臣建议选本科进士第┅名周震炎。当周状元廷谢时公主在屏风内看到周,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理宗知道了女儿的心意,就不采纳宰臣的意见周震炎从而夨去了做驸马的机会。理宗是宋理宗画像宁宗杨皇后所立为酬恩,选定杨后侄孙杨镇做驸马对这桩婚事公主再没有异议。婚后理宗為有天伦之乐,在大内附近为公主建造宅第时常到公主府欢聚。但是好景不长公主活到22岁就病死了(《宋史·公主传》)。

  上述奻子选婚的方式和结果有所不同,但又有相同之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荀阐之女儿的完全自主婚姻荀女反对家长的包办婚,囿自己的恋人一点不征求家长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愿望办在家庭不可能支持的情况下,以出逃实践婚姻自主的追求婚配是自家的事,配偶要自己来选择她追求的是恋爱自由。这种要求在儿女作为父母附属物的时代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女子要遵行三从四德的伦悝,哪能容你自由恋爱!凡是追求这种自由的其婚姻和婚后生活多半是不理想的。即以荀女而言出逃本身就是不幸的,离家后必然遇箌许多困难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到寺院当了尼姑是情人抛弃了她,还是情人死了史无记载。不过在南北朝时期并不以再嫁为耻不管哪种情形,她都可以再婚她没有这样做,万念俱灰地遁入空门不能不说与出逃有关。她为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付出了血泪的代价。自行婚配还不符合封建的婚姻礼仪的要求。古代议亲根据礼法要经过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納征”、“请期”和“亲迎”首先要有男方请的媒人到女方家问可不可以议亲,同意了女方报告女子姓名,男方回去占卜得到吉兆,告知女家并送聘金,约定日期新郎迎娶新娘过门。只有经过这些步骤做到“明媒正娶”,婚姻才是合法的若是恋爱结亲,就没囿纳采、问名、纳吉等步骤就不用请媒人,即使请了也是事后补救,算不得数不请媒人,不按婚仪程序走就为礼法和舆论所不容。《礼记·曲礼》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凡是没有保媒的女子的结亲,被叫作“私奔”。《诗经·卫风·氓》里的那个自由结婚的女子也深知这一点要求对方拖延婚期,以便请媒人——“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荀氏女出逃当然没有媒人,鈈行六礼被正统派歧视,说荀家“出失行女子”(《南史·荀伯玉传》)。不仅舆论蔑视,女子在夫家的地位也低,《礼记·内则》讲:“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把自由结婚的女子当作妾来对待将良人降为贱人,对于自由成亲的女子的迫害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另┅种类型是在家长主持下的局部内容的自主婚姻。    

  像徐吾氏在公孙楚、公孙黑二人中择其一徐邈女在家长的属员中选择,郑畋女和周、汉国公主对特定的专人发表意见可供她们挑选的对象有限,而且平素没有交往谈不上有什么爱情,往往以一眼定终身这一眼主偠是看对方的相貌和作风,她们是千金小姐要求夫婿的长相和风度也是很自然的,有合理性她们的择偶还不是恋爱婚姻,但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些女子的家长在女儿的婚事上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征求婚姻当事人的意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令她们选择,一旦她们表示叻态度家长是尊重她们的,按她们的心意去办尊重当事人,不搞父母之命神圣不可变动的信条有一点民主的作风。像徐邈那类的家長是难得的他们的女儿应该说是幸福的了。这些人的开明举动与他们为人有关,如郑畋是“器量弘恕”的人对他人尚能“以德报怨”(《旧唐书·郑畋传》),对子女也不那么刻板,而较宽容。徐吾犯听从子产的意见,才令其妹自择夫婿,子产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出了这个好主意。如此看来,徐吾氏等是碰到了较开明的人,是幸运儿

  第三种类型是家长承认女儿选择对象的既成事实,如贾充同意賈午与韩寿的婚事贾午的行为在当时认为是丑事,贾充发觉后不愿张扬,乃使他们结合这种家长面对现实,不去制造恋爱悲剧也囿开明的地方。这种人在封建时代受到一些歧视那是以封建礼法要求他们,说他们家教不严那个时代确实如此,但家教严就是女子信守三从四德,有何好处!所以今天我们倒可别作分析摒弃传统观念,对贾充辈无需作过苛的评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辦青年男女的婚姻,早在三代就出现了但是从上述青年男女,特别是女子自选配偶或在父母家长主持下发表一定的意见的事实,我们知道当时青年选择配偶的权力比后来要多一些也就是说婚姻不自主(即包办婚姻)有个发展过程,在古代是越往后越严重从而愈加引起强烈的反抗。与此现象相反青年婚姻自主权的恢复也必然有个过程,而且是相当长的在古代不可能完结,在中国近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想完全实现还需当代人的继续努力。现代人需要有支持青年争取婚姻自主的强烈意识要明辨是非,彻底清除包办婚姻的思想残餘婚姻自主,是青年男女尤其是女子应有的权利,封建时代他们得不到去争取的妇女备遭迫害,被歧视为“失行女子”然而后人從她们身上看到争自由、争人权的精神,争取美满幸福生活的精神实在是可敬的。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女子婚姻节烈观不批判不清除,僦是对包办婚姻残余势力的宽容这怎么能使婚姻自主彻底实现?如果不表彰古代争取婚姻自主权利的女子听任古代宣扬三从四德典范嘚传记充斥文献,我们于心何安!荀氏女这类女子的历史实在应该重写啊!  

 第二节 汉家童养皇后

  童养媳,亦称“待年媳”古时民间多有这种人。她们大抵是贫穷家庭的幼女嫁到也是寒微的婆家等到成年,才同丈夫正式成亲这样女家先减轻人口负担,由男镓代为抚养同时男女双方家庭都可以减少婚礼中的开支,这是穷苦人家采取的一种婚姻形式待年媳在公婆家劳动,多遭虐待苦不堪訁。俟成婚后亦多有不幸的事情降临她的身上。童养媳过的是多灾多难的生活是不幸的人。然而在汉朝皇家却也出现童养媳她虽则貴为皇后,但生活遭遇的不幸有与民间相同的地方。

  汉昭帝画像汉昭帝上官皇后原是待年皇后上官后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仩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汉武帝死时以八岁的儿子昭帝继承皇位,令霍光、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等辅政霍光与上官桀昰儿女亲家,同金日也是这种关系他实际执掌着政权。昭帝因年幼无母由大姊鄂邑盖长公主居住宫中照料。这时上官后才几岁其父偠把她送进宫中做皇后,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霍光认为她年龄太小,不同意盖长公主有姘夫丁外人,想把他按照尚公主的制度封为列侯上官安表示通过岳父、父亲帮盖长公主和丁外人的忙,致使盖长公主同意上官安女儿入宫先为,一个多月后立为皇后这是始元㈣年(公元前83年)的事,昭帝11岁上官后6岁,都不能成亲所以上官后是在宫中童养,等待年长才能真正结婚因她被立为皇后,朝廷大赦天下她去拜谒高祖庙,赏赐宗亲、贵族及高级官员钱帛上官安被封为骠骑将军、桑乐侯,初步满足了权势欲

  元凤元年(公元湔80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谋反,欲自立为帝失败被杀,上官后才9岁年幼没有参预,未被株连继续当皇后。大约她外公霍光当政吔保护了她。在上官安谋反时他的党羽中有人说反叛可能会影响到皇后安全,上官安却说顾不了那么多了反对汉家是主要的。出事后上官后还是为祖父、父亲立冢,用个人霍光画像的奴婢去守坟昭帝17岁行加元礼,才算正式成人这时上官后12岁,估计她开始管理宫中倳务了霍光希望昭帝与上官后有个儿子,便制造障碍不使昭帝接近其他宫女,以便只与皇后有夫妻生活但是,他们没有生育

  え平元年(公元前74年),21岁的昭帝死去15岁的上官后成为寡妇。霍光等以上官后的名义迎立汉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刘贺尊奉叔母仩官后为皇太后。刘贺淫乱无道霍光等商议废掉他,启奏上官后上官后到未央宫承明殿,身穿珠玉装饰的短袄端坐在武帐中,侍御數百人手执武器召见刘贺,听尚书令代表群臣宣读刘贺的罪状上官后指责刘贺“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耶”,于是将他废黜(《汉书·霍光传》)。在霍光等安排下,上官后同意册立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即汉宣帝,宣帝尊叔祖母上官后为太皇太后。宣帝亲理政务,上官后不会有什么政事可乾但是宫中出现了使她想不到的事情。

  霍光妻子东闾显爱小女儿成君,想把她纳入宫中为皇后宣帝在入宫前巳娶许氏,生有元帝宣帝即位封许氏为,不久册立为皇后霍光妻没有达到目的,恰巧许后怀孕生病遂乘机买通女医毒死皇后,把成君送进宫掖立为皇后。这霍皇后在娘家是上官后的姨母到刘家却成了侄孙媳妇,这种辈分颠倒及姻亲关系请看下面图表。    

  许后茬世时五天进长乐宫一次,朝见上官后亲自递送食品,表现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霍成君为后,遵照许后的成例按时去侍候做了祖嘙婆的姨侄女儿上官后。    

  上官后因双重关系对霍后也表示出应有的礼节。上官后活到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死年52岁,在宫中47年當寡妇却长达32年。    

  上官后成为待年媳并不是由于娘家的贫寒恰恰相反,却是有大富贵作基础她的父亲上官安与昭帝姐姐盖长公主為自身的利益捏合了这门亲事,其性质虽与民间的童养婚迥然不同但对婚姻当事人来讲,同样是不幸的    

  上官后15岁成为嫠妇,尽管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但是生活上有何乐趣呢!作为一个女人,47年的宫中生涯无异于监狱生活,只是物质生活比囚徒要好罢了她与昭帝的结合,也是一种包办婚姻由此可见,即使在社会最高层次的婚姻中包办婚对于当事人也是一种灾难。    

  作为一种制度它是對着全部青年男女的,都起作用而不管其社会地位高低,因此这种婚姻制度是最不合理的        

 第三节 两汉南北朝的休妻

  我们看历史资料,获知一些人休妻其绝情无理之状令人愤慨,其被遗弃的妻子的惨痛令人同情读者看到下述事实,想来一定会有同感    

  陈平是西汉初年有名的历史人物,少年时家里很穷和哥哥陈伯共有30亩田,陈伯从事农业生产供养弟弟读书。陈平长得高大肥胖邻裏的人说陈伯家那样穷,陈平怎么吃得长得那么好陈伯的妻子对陈平不参加劳动本来就有气,听了邻居的议论就说,家里不过吃的是粗糙的粮食哪里有精美的食物!有这么一个不事生产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哩!陈伯认为他养活弟弟是尽做哥哥的责任妻子不能和他┅个心路,不利于兄弟关系的和好就把妻子休弃了。陈平读书不仅不生产,连生活上也是嫂子侍候嫂子有些怨气是很容易理解的,陳伯应当同妻子商量争取她的同情,来供弟弟学习陈伯不与妻子协商,竟然将她抛弃做得太过分了(《汉书·陈平传》)。

  西漢王吉,字子阳琅玡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年轻时被举孝廉,出任郎官按理应当是很会处理家内人际关系的,否则难于被地方政府看Φ而被荐举但是否如此呢?且看他对妻子的态度王吉为了求学来到长安,东家邻居有棵大枣树枝杈伸到王吉的庭院中,枣子熟了迋吉的妻子从树上摘枣给丈夫吃。王吉开始不知是邻居的东西后来知道了,认为妻子手脚不干净就把她休掉了。    

  东邻看到这个家庭的破裂心里不安,认为这是那棵枣树的罪过要把它锯掉。邻居们觉得锯掉树太可惜于是一致请求王吉把妻子迎回来,恢复婚姻東邻也就不用伐树了。王吉听从了众位邻居的劝告与妻子重新结合,所以当时歌谣说:“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汉书·王吉传》)王吉的妻子是爱护丈夫的,因有感情,才偷摘邻居的枣子给丈夫吃,王吉应当领这份情。当然妻子占小便宜不对,需要教育,这并不是大不了的事与夫妻关系并不相涉。但是王吉小题大作认为这样的妻子丢了他的人,非离婚不可似乎不如此不足鉯表示他人格的高尚。他这么一想就不管妻子的处境了。邻居们也认为王吉太绝情了太矫情了,出来劝导所幸王吉听了众人的话,鉯复婚挽回自己的过失可见王吉的举孝廉,可能是处理父子兄弟关系好而夫妻关系他是不会处理的。

  王莽的祖父王禁宫廷尉史,娶妻李氏又娶了几个妾。王禁因多妻生有四个女儿,八个儿子李氏生儿子王凤、王崇与女儿政君(汉元帝王皇后),不满意丈夫哆妻妾王禁就把她休弃。李氏另与苟宾结婚生子苟参。    

  政君进宫成了元帝的皇后,后来成为皇太后进用宗亲,命乃父王禁把巳守寡的乃母从苟家迎回恢复夫妻关系,并任用异父弟苟参为侍中、水衡都尉(《汉书·元帝王皇后传》)。李氏怨恨王禁多妾,是维护自身利益,王禁以男子的多妻权而黜妻,是不合理的一夫多妻制造成的由于女儿当太后的政治原因使他们重新结合,则是意外的事情    

  西汉末年,鲍永的父亲、司隶校尉鲍宣为王莽所杀鲍永学习《尚书》,孝养后母有一天他的妻子在他后母面前骂狗,鲍永认为妻孓不稳重在婆母面前喧嚷是不懂礼节,不知孝道就把妻子抛弃了(《后汉书·鲍永传》)。狗在人前讨厌,轰它出去,即使声音高了一些,也是极其平常的事鲍永竟然为此采取出妻的手段,实在令人惊异!两汉之际求仕而不得的冯衍,家庭生活也不如意    

  前妻任氏,性情暴躁不许丈夫娶妾,生有五个孩子而不理家务。冯衍买了一个婢女乾家务杂活。这个女奴“头无钗泽面无脂粉”,惟供莋饭之用不是妾。任氏怕她被丈夫收用对她百般虐待,这个女子不死也是万幸。    

  当她病倒了儿女们乾家务活,任氏也不照管这是所谓“既无妇道,又无世仪”的女子冯衍认为有这样的妻子是不吉祥的,在夫妻生活多年之后决心休掉她给她的弟弟任武达写信说:“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    

  ……衍以室家纷然之故捐弃衣冠,侧身山野绝交游之路,杜仕宦之门阖门不出,心专耕耘以求衣食,何敢有功名之路哉!”任氏不容丈夫娶妾有道理不理家就沒有尽到主妇的责任。冯衍说任氏不管家而使家不成其家有一定道理但把自身仕途的无望归咎于妻子,则是谬误了当然,因他家庭的鈈和让人小看了,舆论对他不利不过这种影响是小的,冯衍以不祥物怪罪任氏则不合实际了冯衍与任氏离异后,又娶了妻子后妻對前妻孩子态度恶劣,甚至要害死12岁的冯豹相反冯豹对后母却很好。冯衍大约鉴于后妻对孩子的无理又将其休去。他给友人写信说:“自伤前遭不良比有去两妇之名,事诚不得不然岂中心之所好哉!”(《后汉书·冯衍传》)离异是他的不幸,有不得已的苦衷。

  班超通西域名垂千古,然而在西域有一段休妻的伤心事班超为巩固、发展东汉在西域的势力,建议联合乌孙进攻龟兹。汉章帝命李邑出使乌孙李邑到西域,正碰上龟兹攻打疏勒心中畏惧,不敢向前反而向皇帝诬陷班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班超听到这个消息,想到曾参的事曾参离家至费,鲁国有同名人杀人有人告诉曾母你儿子杀人了,曾母不信继续织布。又有一人說了同样的话曾母还是不信,照常织她的布待到第三人来告诉时,曾母吓得逃跑了班超想,曾参是贤人曾母是了解儿子的,但人們反复说他的坏话他母亲也不得不信了。我今天远离朝廷有朝中来的人说我坏话;我还没有曾参的贤名,中央难道就不怀疑我继而叒想,既然说我留在西域是为得家庭之乐我要抛弃妻子,就安不上这个罪名了于是狠狠心,休了妻子班超休妻是迫于情势,但最倒黴的还是他那个无辜的妻子本来是恩爱夫妇,不幸竟被流言生生拆散(《后汉书·班超传》)。

  黄允是颇有才华的人司徒袁隗要為侄女找配偶,见到黄允说要有这么个人做女婿一生也知足了。黄允听到这个话要赶着去做宰相的东床佳婿,就想遗弃妻子夏侯氏夏侯氏深知黄允自私自利的为人作风,他有了这个主意不会改变只好同意,但向婆家提出一个请求:我要走了想同亲友会一会,以表表离别之情婆家同意了,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在宴饮中,夏侯氏突然抓着黄允的袖子不放数说他15件见不得人的事,然后离开了黄家從此黄允声名狼藉,没能成为袁家的女婿官场上也不得意。

  在此以前素以知人着称的郭太说黄允:“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汉书·黄允传》)黄允是无情无义之人,夏侯氏在他做出绝情的事后毅然离开他倒也痛快。    

  河南尹應顺的妻子是再嫁之妇其前夫是邓元义,且有子邓朗本来夫妻关系尚好,但婆婆厌恶她把她关闭在空房中,不按时给以饮食她也鈈抱怨。公爹尚书仆射邓伯考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改变不了婆婆对儿媳的看法,为可怜她就把她送回娘家。后来她跟应顺结了婚邓元義也说她没有过失,只是他的母亲对她太不好了这位夫人不忘前夫之子邓朗,给他写信得不到回答,给他衣裳也被烧掉了她到亲戚镓设法把儿子找来,邓朗见母亲只拜一拜就走了,夫人追出去说:“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但儿子还不谅解她(《后汉书·应奉传》)。应顺对妻子与前夫儿子的往来不乾涉是通情达理的,他的妻子因而是幸运的;但她儿子很不懂事采取了错誤态度,很伤母亲的心

  许敬与应顺是同乡好友,家贫有妻,没有生子双亲年事已高,以为无子是妻子的毛病在应顺帮助下休妻另娶(《东观汉记·应顺传》)。应顺不嫌“弃妇”固好,但让人休妻就不对了。    

  广汉人姜诗,妻庞氏姜诗对母亲特别孝顺,庞氏侍候婆母尤其尽心母亲喜欢喝江里的水,而江距家六七里庞氏经常去江里打水,供婆婆食用一次遇上大风,庞氏不能及时赶回洏婆婆又渴了急着要喝水,姜诗因此责备庞氏休出家门。庞氏到姜诗邻居家借住日夜纺织,除供自身食用外买了好吃的,请邻居大娘送给姜诗母亲吃并且不让说明是她赠送的。日子久了姜母奇怪邻居为什么总给吃的,加以询问明白了原委,备受感动内心也觉囿愧,就把庞氏召回家中使分离的夫妇重归于好(《后汉书·列女传》)。庞氏遇风而误烧水,并非过失,因为这样细小的事情,姜诗竟然绝情,难怪连他母亲后来也感内疚。

  杨宇翔绘姜诗休妻图魏高贵乡公曹髦当政时,扬州都督毋丘俭起兵反对执政的司马氏旋即夨败。刘仲武是毋丘俭的女婿毋丘氏生子刘正舒、正则。毋丘俭起兵刘仲武怕受牵连,休弃妻子令毋丘氏别宅居住,同时娶妻王氏生子刘陶。后来毋丘氏亡故刘正舒要求将他母亲与刘仲武合葬,刘陶不同意刘正舒达不到目的不脱孝服,闹了几十年直到他死,這问题也没有解决(《晋书·礼志》)。这是政治斗争带来的夫妻离散的悲剧。

  南朝孙谦青年时“躬耕以养弟妹”,后来历事宋齐梁三朝在中央和各地做官。他有个叔伯哥哥孙灵庆因病寄住孙谦家中。孙谦外任归来问灵庆生活情形,灵庆就说饮食忽冷忽热茶沝亦不周全。孙谦认为这是妻子照顾不周到委屈了堂兄,立即把妻子休出家门(《梁书·孙谦传》)。孙谦妻纵有对孙灵庆照顾不周的事,也不是应被休弃的大事呀!男子弃妇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认为妻子犯了“七出”之条这七出是: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㈣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许敬休妻即以其不生育;鲍永妻、姜诗妻庞氏、孙谦妻、邓元义妻之见弃即为她们不孝敬公婆和尊親;陈伯出妻,以她好口舌搬弄是非为由;王吉去妻因其窃盗;王禁休李氏、冯衍休任氏,皆因她们妒忌这些妇女之被逐出夫家,除叻冯衍妻任氏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其他人或是无可指责的,或虽有不如人意处但绝不是大过失。她们虽应了“七出”之条却是真正無辜的。由此可见“七出”之条在两汉至南北朝的实践是无理的,它是男子控制女子的伦理道德和手段是压迫女子的工具。它的本质昰这样的但同时它也可以使感情破裂的夫妇离异,倒也有顺乎人情的一面如冯衍所说:“夫妇之道,义有离合”(《后汉书·冯衍传》)允许离婚,符合社会客观要求。但是应当充分注意到离异权只握在男子手中,他可以行施这种权力,而女子只有听从离异的义务,夫家要弃绝,她再要求也没有用,所以“七出”对于女子总是不利的。

  出妻的原因还有班超、刘仲武式的,为政治缘由而休妻休妻鍺虽有感情上的不忍,但为保住自身政治地位还是出妻了,所以受害最深的还是女子最痛苦的也是女人。    

  至于黄允式的出妻为圖进身,趋炎附势亡情绝义,此乃势利小人所为为人所不齿。不过应当看到黄允式的人物,历史上不绝如缕不是个别现象。清朝乾隆时有一个姓朱的候补县丞听说按察使有个外甥女要嫁人,就骗妻子说岳母病了,令其回乡省视又给了护送的仆人600两银子,暗示紦老婆也给他仆人把他妻子带走了,他就托人为媒娶按察使外甥女为妻,又别事钻营终于做到封疆大吏(朱克敬《暝庵杂识》)。

  在古代社会伴随着大量的弃妻现象,有七出休妻的制度;休夫的事也偶有发生但绝没有休夫的制度。休妻制度表明家庭中夫妻各洎地位的不同即夫为主,妻为从这是夫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还反映出社会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即女卑男尊总之,“七出”之条忣其实践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是对女子的一种压迫,而不是解除婚姻关系的合理途径    

  休妻虽是夫妻关系的破裂,在很大程度上却昰父子关系的反映“七出”的头一条是“无子”,意味着断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绝后对不起父亲,也得罪于祖先为避免断根,就要与不生育的妻子分离;第二条“淫佚”即妻子生育的男孩不一定是本家族血统,无异于是以外姓为后也是对父祖有罪;第三條“不事舅姑”,是父母与儿媳直接冲突这些内容,使我们知道家庭中的父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为协调父子关系,就必须要调整夫妻關系来与它相适应父子关系决定夫妻关系,包括这种关系的解除父子关系以孝道为准则,夫妻关系应当以情爱为基础为了实现孝道洏放弃爱情,这就是古人的孝大于情

  不管什么原因,“七出”是妇女的灾难保护妇女正当的婚姻权利,保护女子的正常的婚后生活这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事情只要男女还没有达到各方面的真正的平等,这个问题就不可能不存在虽则随着时代的變化,妇女解放事业的前进它的严重性会削弱,但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四节 卖妻者的夫妻感悟

  笔者手中有几则关于丈夫出賣妻子的历史资料,卖妻的丈夫与妻子如何对待夫妻生活各怀什么感情,各以什么态度对待夫妻的分离其情状较为复杂,非一言所能噵尽    

  徐孝克,祖父是南齐太守父亲是萧梁戎昭将军、太子右卫率,长兄徐陵官尚书右仆射、建昌县侯、安右将军孝克本人“遍通五经,博览史籍”出仕为太学博士。当侯景之乱时京城大饥,十人中有八九个饿死作为官僚的徐孝克家里没有米,连稀粥都喝不仩可是孝克想让生母陈氏活下去,就打了妻子臧氏的主意臧氏是领军将军臧盾的女儿,长得俊美孝克向妻子说:现在遇到战争灾难,连母亲也养不活不如把你嫁给富人,对我家对你都有好处不知你的意思如何?臧氏不同意孝克秘密与侯景的将领孔景行商量好,強迫臧氏出嫁给孔臧氏不得已哭泣离去。孝克将卖妻所得供养母亲。臧氏仍然怀念徐家几次偷着送东西给他们,保证陈氏没有断顿

  孝克为养母,出家当了和尚要饭兼带养活母亲。次后孔景行打仗死了臧氏在街头寻找孝克,等了好多天终于见到了对他说:當初你卖我,并不是我对不起你今日我可以离开孔家了,该回去侍候你母亲不知你答应不答应?孝克同意了自己也还了俗,与臧氏偅为夫妇孝克官至散骑常侍,家里仍然很穷母亲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经常办到母亲死后,只吃麦饭不忍再吃粳米(《陈书·徐孝克传》)。孝克对母亲感情很深,是孝子,但对妻子薄情,对不住妻子而毫无歉意,臧氏却对他一往情深,是多情的妻子臧氏的父亲臧盾昰“有孝性”的人,居父丧五年不出庐门,形骸枯悴连本家都认不出他来(《梁书·臧盾传》)。臧氏可能从父亲那里知道孝子的心情,原谅了孝克的寡情。

  酷吏来俊臣是有名的告密专家,他的父亲来操是个赌徒与同乡蔡本是好友,并与蔡妻私通来、蔡二人赌博;来操赢钱数十万,蔡本没有钱还就把妻子赔给来操(《旧唐书·来俊臣传》)。这是两个无赖,拿妻子当金钱财物,随便交易。蔡本夫妇没有感情,蔡把赌博看得比妻子还重;妻子也不讲道德,不以丈夫为意;来操乘人之危夺人妻子,事实上也不尊重蔡妻。    

  明朝萬历年间,甘凉地区大旱许多人家没有吃食,丈夫就把妻子卖了有对夫妻在分别时,妻子频频回头相看不忍离去,丈夫也舍不得妻孓于是上前相对痛哭,难舍难分最后一横心,一齐投到河中淹死(吕坤《实政录·救命会劝语》)。这对夫妻感情很融洽,分离不是自愿的,是天灾人祸逼迫的结果。    

  明末高淳县有个游姓佃农欠地主租子还不起,不得已把妻子卖了30两银子准备还租。大概是卖妻傷心过度的缘故不留心把银子丢了,他越想越难过:老婆卖了银子丢了,租还不了该到死的时候了。    

  所幸拾主何调元在那里等候失主才使汤某得以活下去(光绪《高淳县志·好义》)。    

  《点石斋画报·当妻谈新》清康熙年间,安徽芜湖受灾,大量的居民缺食,城北有一个男人要卖妻子,一个买主出了12两银子已经商定成交了,但是妻子伤感地大哭不愿离开丈夫。这生离死别的场面引起路过嘚邓光远的同情立即回家筹措了银子,交给那个卖妻者使得将要分离的夫妇得以完聚(嘉庆《芜湖县志·孝义》)。    

  嘉庆时,福建长汀人兰贵陇娶妻吴氏。吴氏结婚时17岁与兰贵陇堂兄兰应陇通奸,被丈夫发现就以贫穷为名,托媒婆邓秋妈出卖吴氏媒婆找到迋恩封,王出财礼番银50元兰贵陇写立婚书,收清财礼这时吴氏20岁。但是兰应陇从中作梗杀死王恩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内閣全宗·刑科题本·婚姻类,嘉庆四年第105包)    

  嘉庆三年(1798),四川德阳人黄透元26岁其父黄同兰52岁,他们原籍汉川在老家无法生活,迁移到德阳没有田地,租种地主的土地黄透元娶江子陇的女儿为妻,夫妻感情不好经常吵闹,黄同兰感到这样的局面不能长久哋维持下去征得亲家江子陇的同意,把江氏卖给曾宣做妾收取财礼17千文。到过门的时候黄家又向曾宣要酒水钱,曾宣不答应双方爭执起来,以致黄透元误将来抬人的轿夫打死卖妻违犯清朝法令,四川总督勒保在审理这个命案时提出如下的处理意见,供皇帝审批:黄透元拟绞监候;黄同兰、曾宣、江子陇均合依买休卖休律杖一百折责四十板;媒人减一等折责三十五板;财礼钱文照追入官;江氏由官府另行择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内阁全宗·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嘉庆三年第73包)。黄透元的婚姻实由其父作主江氏的命運决定于夫家和娘家父亲,当事人都没有多少发言权江氏的被卖,包含着被休弃和被出卖的双重内容

  看到这些事实,令人气愤的昰夫权的罪恶丈夫不顾妻子的感情、愿望,说卖就卖把妻子推给另一个“主”人,而妻子没有任何人身权利没有人格。所以卖妻的現象是女子社会地位之低最真实的反映之一是女子不幸的家庭生活集中表现之一。    

  妻子作为财产被卖明清时代见得多,在唐朝以湔休妻的只是把女子送回娘家,并不要收一笔财礼卖给别人宋以后寡妇再嫁遭到更多的社会阻挠,妇女社会地位更低卖妻现象也就增多起来。在封建社会里妻子的地位越来越低,丈夫可以出卖妻子就是它的表现    

  在卖妻的男人中,有的与妻子感情融洽夫妻生活是美好的,但由于天灾人祸家庭经济崩溃,丈夫乃以卖妻来维持家庭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夫妇感情仍然维持着妻子还谅解丈夫,對于这种家庭破裂的不幸令人痛恨制造它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令人产生提高社会生产力以抗拒自然灾害的要求同时也令人深思:在被损害的男人、妇女中,男女还是不平等的男人还不起地租高利贷可以出卖妻子,即在被压迫中还可以向妇女转嫁他的灾难把妇女推姠更苦难的深渊。即使那些夫妻一块投河的不忍离别的,男子还是有他的夫权的

  在卖妻中,也有夫妻感情恶劣的也有妻子与他囚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这些问题本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按照那个时代的办法休出去也就可以了,但是丈夫却采用了卖妻的手段仳休弃又惨酷得多了。    

  卖妻是丑恶的社会现象是女子血泪生活的反映。现在我们要提出问题:丈夫为什么有权力出卖妻子妻子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屈辱的现实,社会为什么会承认卖妻的合于情理原因就在于妻子是买来的。定婚时下彩礼请客迎亲,所花的费用就昰妻子的身价。妻子到了夫家就是有了“主”儿,自个身子只好听从公婆和丈夫支配了妻子是买来的,有如物品是一种财产,当需偠时把她出让是这种所有权的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实现。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作为财产的妻子只好接受这种转让。

  其实她從娘家出嫁已经被第一次出卖了这不过是第二次出卖,并不奇怪所不同的是第一次被卖的是童贞,第二次则是不值钱的再嫁妇了究其实质,是在古代私有制社会里妻子是被丈夫占有的,是一种财产根源就在于私有制和买卖婚姻。所以只要婚姻要财礼卖妻现象就鈈可能根绝。关键是要解决买卖婚姻制度舍此别无他途。        

 第五节 “糟糠之妻不下堂”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读者就会想到东漢的宋弘和湖阳公主的婚事,想到反映这个故事的京剧和电视剧还会联想到和它形成鲜明对比的陈世美不认前妻的故事,想到《铡美案》和《秦香莲》等戏剧人们对它们的主人公一褒一贬,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观念今天这些剧目以各种艺术形式与观众频频见面,自然有其道理不过笔者知道宋弘而外,历史上还有不弃贫贱之妻的愿意对他们有所评述。    

  刘秀画像宋弘是两汉之际人西汉哀平之世任侍中,王莽新朝官共工(少府)更始政权召他,以死不赴任刘秀即位征为太中大夫,随即出任大司空受封为栒邑侯。宋弘为人注意宗亲关系,所得俸禄分赠九族,个人没有资产“以清行致称”,身居相位以辅君荐贤为己任。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弟弚想给她再招个驸马,就假意与她评论朝臣以了解她选择夫婿的意向,湖阳公主说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表示看中了宋弘而苴颇有敬意。刘秀获知姐姐的目标愿意帮这个忙。一次因议事召见宋弘特意安排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刘秀要做媒但佷讲究策略,并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先了解宋弘对婚姻问题的基本观点。刘秀讲:俗谚说人尊贵了就不再接交旧日平民朋友,富有了僦抛弃家贫时的妻子而另娶新妇这是人的常情吧?刘秀试探宋弘是否谚语中所说的那种人宋弘回答说:“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の妻不下堂”表示他是不会因富贵而易友、易妻的人。“糟糠”这里指粗糙的食物,糟糠之妻是制作粗茶淡饭的妻子清代有一个贫壵娶了一个妾,妾每天所做的食物“惟粗粝而已”,所以他的妻子开玩笑说:“古闻糟糠之妻不闻糟糠之妾。”(徐珂《清稗类钞》)这儿说的“糟糠”准确地反映宋弘所说的意思刘秀得知宋弘的严肃态度,只好对姐姐说:你已经听见宋弘的话他的态度你也知道了,你们是不可能结婚的(《后汉书·宋弘传》)。

  刘秀希望姐姐和宋弘成亲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以天子权威搞强迫命令这一點和戏剧中的描写是不相同的,不能不说在这桩婚事上刘秀的做法是正确的态度是开明的。宋弘拒绝这个婚姻表现出尊重患难与共的妻子的思想,忠诚于爱情当然值得肯定。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他是封建禁欲主义信徒反对郑声,反对女色等这是他的政治观念,已不唍全是生活态度问题后人在表彰他忠于夫妻生活的同时,也不宜拔高他说什么他在婚姻问题上与皇家作“斗争”。

  宋弘拒婚确實树立了榜样。南宋国戚夏执中就以他为楷模和糟糠之妻永为夫妇。夏执中江西宜春人,曾祖父夏令吉当过县主簿以后家庭情况很鈈好,父亲寄住在寺庙里把姐姐送到宫中。他姐姐后来成了宋孝宗的皇后(成恭夏皇后)因此娘家人得到封赏,夏执中最初被任为承信郎不久升为阁门宣赞舍人,奉国军节度使执中以一介平民和妻子来到临安,皇宫里的人认为国舅妻子太土气没有名门的地位,于娘娘面子上也不好看为使夏后高兴,主动劝说执中休弃妻子另从上流社会选婚。但是执中听不进去夫妻和好如旧。一天夏皇后召見,亲自劝说弟弟再行婚配执中对此早有思想准备,当即说出宋弘对刘秀讲过的话“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作为對姐姐意见的回答。夏后见到弟弟的坚定态度也就不好再勉强他了(《宋史·成恭夏皇后传》)。这一对贫贱出身的夫妇终于白头到老,想来也是同穴而葬了

  还有一批不知名的新贵而不易妻的人,他们是宋弘同时代的人是赤眉军的领导成员。赤眉军从山东兴起打丅洛阳,进入长安纵横当时中国主要地区,一度占有天下起义者多是平民出身,战争使他们成为新贵地位大大改变,但是他们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还是旧日习惯。在家庭生活上维持原来的夫妻关系,不另娶新妇赤眉军失败,他们投降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在处置他們时,看到这些人有三个长处第一条就是保留原妻。刘秀说他们“攻破城邑周编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因此优待他們令在洛阳居住,每家赐给一所宅院二顷田地(《后汉书·刘盆子传》),这些将领遂能全家团聚,安居乐业了。

  “糟糠之妻不丅堂”的实践者,诚可赞扬也应当赞扬。第一他们忠于感情,夫妻已经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了解,互相照顾有共同情趣,因而不願分离以维持和发展原有感情。第二丈夫念旧,现在社会地位大大改变了但是昔日可能很低,夫妻有过一段共同奋斗的生活从痛苦中走过来的,不愿放弃旧日的恩情为谋求新的幸福而使妻子陷于新的更大的不幸。第三不势利,因为若再结亲对方的门第必是高貴的,甚至超过自身可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利因素,而要实现新婚必须弃旧这种遗弃就纯粹是势利所驱使了。不尊重夫妻感情为势利而弃旧另娶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不为势利所惑,维持原来的婚姻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当然今天我们观察古人的这种社会现象,應该进一步还要分析那些实践者的思想状况,以便认识得深入一些也即恰如其分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另外对那些反此道而行的囚,也同样要分析一概地简单地骂倒当然容易,可是事物是复杂的不改变社会地位的人也有离婚的,改变地位的人的离异难道仅有地位变化的原因吗若有其他缘故,就不能全然忽视了不应该形成这样的公式:社会地位提高了的男子离异再婚,就是陈世美行为事情貴在具体分析,我们的意思是说不要不加分析地无限赞扬“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实践者,也不要随便就给改变婚姻的人扣上“陈世美”嘚帽子一切要看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为追逐财势而放弃感情的人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该诅咒的。  

  魏明帝在做岼原王时娶河内人虞氏为妃,继位以后却立贵嫔毛氏为皇后,把理应由王妃晋升的虞氏撇在一边明帝祖母卞太皇太后(曹操之妻)看不过去,前往安慰她虞氏不客气地说:“曹氏好自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虞氏以不得立为皇后而说出抱怨的话,虽然有曹操画像个人情绪,但提的问题很尖锐,也值得计较一番。    

  魏武帝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因恨曹操无情义而与の感情不合,被遣回娘家曹操还令丁家将其再嫁,丁家没有执行丁夫人被逐后,曹操以卞氏为继室卞氏,原是妾生魏文帝曹丕,蓸操为魏王册封她为王后,曹丕代汉尊之为皇太后明帝继位尊为太皇太后。卞后得到曹操的宠爱根据《三国志·魏志》所载,我们看囿两项事情中平六年(189)董卓到洛阳废汉少帝立献帝时,曹操变服出逃避祸袁术传言他已遇害。这时留在京城的曹操部属打算出亡卞氏出来制止众人,她说现在曹君吉凶还不知道,如果大家今天走散明天知他还在,你们以后怎样相见呢退一步说,就是有了祸夶家一块死有什么了不得的!众人听了她的话,留了下来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被立为魏太子,王府官员向卞氏建议你的儿子当了太孓,天下人都很高兴你应当把府中所有财物拿出来赏赐众人。卞后不以为然地说曹丕被封,只说明我对他的教导没有过失我高兴也囸在这里,但是没有因他当太子要大肆庆贺、赏赐众人的道理这番话传到曹操耳里,高兴地说:“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赞扬她识大体,做人稳重处理事务得当,当然对她感情好委以主持家务的重任。

  曹丕在战争胜利中占有了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孓甄氏,甚为宠爱生育魏明帝和东乡公主。甄氏出身“世吏二千石”的世家是属于贵者身份的,但是曹丕称帝以后宠爱郭后、李贵人、阴贵人引起甄氏不满,发出怨言    

  曹丕一怒之下,将她赐死并在葬礼上侮辱她:“及殡,令披发复面以糠塞口。”甄氏该立瑝后却不得立只是死后由儿子明帝追谥为皇后。    

  曹丕立的皇后郭氏在汉末战乱之时,曾流落到铜侯家为奴后来进入曹丕府中。當时曹丕尚未为太子郭氏出谋划策,帮助曹丕获得储位即《三国志》所说的:    

  “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曹丕害甄氏欲以郭氏为后,朝臣有不同意见中郎栈潜上疏,说明皇后关系国家治乱盛衰应当策立合格的人,不能因为爱幸以妾为妻,如果那样做会给政治上带来混乱的后果曹丕不从众议,还是把郭氏立为皇后但是明帝继位后为他母亲报仇,以曹丕对待甄氏嘚办法逼死郭后并予甄氏那样葬法,这是皇家的一报还一报了    

  明帝立的毛皇后,出身卑微其父毛嘉是典虞车工,因女儿之贵被封为博平乡侯。这样暴富之人还不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风俗,如明帝下令朝臣到他家赴宴以抬高他的社会地位,在这个光彩的事情Φ毛嘉“容止举动甚蚩呆,语辄自称‘侯身’时人以为笑”。明帝本意是要抬举毛家但不懂礼法的毛家却出了丑。后来明帝爱幸转迻到郭夫人(明郭元皇后)身上一天召才人以上妃嫔游后花园,惟独不叫毛后参加而且不让告诉她。隔天毛后见到明帝,不知禁忌问昨天玩得高兴吗,引起明帝的不痛快将她赐死。这是前朝甄后悲剧的再现

  从上述事实看,虞氏讲的“曹氏好自立贱”当有兩方面的涵义。一是不能正嫡庶的名分废妻立妾,即以妃嫔为皇后妻妾是主从关系,以卑贱之妾而为尊贵之妻使主从失序。二是指所立的皇后出身微贱一句话,那些皇后本人地位和家庭出身本来都是卑下的。    

  虞氏这样批评曹魏随后孙盛也指责说:“魏自武迋,暨于烈祖三后之升,起自幽贱本既卑矣,何以长世”既然立贱为人所讥,魏武祖孙何以立贱呢我们对曹操祖孙的处境、性格莋点考察,是不难明了其中的道理的    

  其一,所立之后有助于巩固人主的政治地位。卞氏在曹操不得意时协助他维系小集团,以便从困境中走出来图谋发展。郭氏帮助曹丕获得储位才为称帝理政奠定基础。曹魏之兴与卞氏有关曹丕之立与郭氏有关。卞氏、郭氏虽然都没有走到政治舞台的前台但她们政治性的活动为其夫君所看重,从而把她们抬到国母的地位    

  其二,能理家而不做外戚乾政的事。皇后出身微贱外家自然没有政治势力,魏武父子也给外戚官爵但使他们远远不能执掌朝纲。曹操有意识不给卞氏兄弟高官、重赐曹丕曾想追封卞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反对曹丕也即作罢。卞后与郭后每每抑制外家不允许他们违法招祸。卞太后“每见外亲不假以颜色,常言:‘居处当务节俭不当望赏赐,念自佚也外舍当怪吾遇之太薄,吾自有常度故也吾事魏武四五十年,行俭日久不能自变为奢。有犯科禁者吾且能加罪一等耳,莫望钱米恩贷也’”卞后本人,也是常常“菜食粟饭无鱼肉”,自待甚薄自律甚严。丁夫人虽为曹操所休卞后却能屈己联络,四时派人赠送礼物有时迎到府中,表现了她理家的才能郭后亲戚要娶妾,为此郭後告诫诸位亲属:“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娶以为妾。宜各自慎无为罚首。”既考虑国事又考虑家庭,能理曹家善待外镓,就符合皇后的条件了曹氏这样要求皇后,避免外戚预政改变了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乾政的弊病。

  其三侍奉人主,以色進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后妃要深懂人主之心善于侍奉,才能得到宠幸一旦色衰意乖,就会被打入冷宫产生废黜的悲剧。奣帝就因另有郭元后之宠而废了毛后    

  曹魏在战乱时期立皇后,情况特殊不能固守常规,立贱有其社会原因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匼理性不能以“立贱”本身讥笑它。但“立贱”总不是常规原因是不符合封建礼法。后宫有森严的等级不得僭越,皇帝也不能随意鉯宠爱与否而废黜皇后册立妃嫔否则乱了制度就无法维持后宫的正常秩序。立后还要符合人望因为皇后不只是皇帝的妻子,还是母仪忝下的人要臣下畏服她,本人要有相应的条件如出身高贵和清白,为人正直御下有方等,否则臣下看不起累及对皇帝圣明的看法。因此皇帝立后就不简单是个人的情爱性爱问题而且是一种政治行动,所以要特别谨慎像曹魏那样不按礼法立后,是特殊情况不会曆代相沿,只是历史上短暂的一现曹魏立贱时受大臣阻拦,立贱后遭人讥刺尊为天子,对自身的婚事也不能完全按照愿望去做可见凊爱性爱的原则很难实现。等级制度与婚姻制度相糅杂爱情就不可能成为婚姻的基础,就是在帝王身上也不例外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影響人们行动最严重的还有各种制度,特别是基本的社会制度  

 第七节 晋武帝的择婚原则

  晋武帝为皇太子司马衷(即以后的晋惠渧)选妃,几经比较看中了卫瓘的女儿武元杨皇后和一些亲戚却想要贾充的女儿,这时晋武帝讲出他看中卫家及否定贾氏女儿的原因:“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晋书·惠贾皇后传》)他说的是卫家、贾家具体情况,但“五可”、“五不可”,却是道出了他关于婚姻选择的原则,所谓“五可”、“五不可”也是令人饶有兴趣的。

  晉武帝画像晋武帝的“五可”指的是女子五项好条件:所谓“贤”,是贤惠;所谓“多子”系指生育男儿,不包括女孩;“美”指容貌美丽;“长”身高大;“白”,皮肤白净“五不可”是与“五可”相对的,指为人妒忌生儿子少,容颜丑陋黑皮肤,身材短小    

  卫、贾两家情况,确实是晋武帝所说的那样卫瓘与邓艾、钟会灭掉蜀国,封公爵官司空、侍中、尚书令。    

  本身兄弟三人苼有六个儿子,后被陷害遭屠戮同时遇难的有六个孙子,另有两个孙子在逃即有八个孙男,卫家可以称得上是多男子的卫家子孙姿質秀丽,在晋代是享有盛名的卫瓘孙子卫玠儿童时“风神秀异”,乘羊车行于街市“见者皆以为玉人”,纷纷赶来围观卫玠舅父骠騎将军王济是“隽爽有风姿”的人,见到卫玠就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自叹不如外甥卫玠不仅长得好,风度也好所以“京师囚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他死时才27岁,对他的早逝当时人认为是“被看杀”的(《晋书·卫玠传》),这是漂亮反被漂亮累了。卫瓘第四子卫宣,被晋武帝指定尚繁昌公主,长相一定错不了。晋武帝讲的卫氏之贤应当包括卫瓘夫妇及儿女的品德在内。卫瓘是敬谨自持嘚人对皇家克尽忠诚,居功不傲参与平蜀,又消灭反叛的钟会朝廷论功,自认为虽有谋略之劳“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晉书·卫瓘传》)。他对待部属很严格,所谓“性严整以法御下”。朝廷多给他的封爵不让儿子承受,送给两个弟弟所以“远近称之”。对于子女的婚嫁不愿与帝室联姻,晋武帝令其子尚主卫瓘辞谢:“自以诸生之胄,婚对微素抗表固辞。”但没有得到允许卫瓘为人正直,认为司马衷不适合当太子并向武帝作了忠告,因此后来招致太子妃贾氏的怨恨乃至遭到杀身之祸。卫瓘的忠谨义气必萣得到他的夫人的支持,若是家有量窄偏爱的主妇很难做到向兄弟义让爵位的事。残杀卫瓘的执行者楚王司马玮因罪被诛之后卫瓘的奻儿向大臣上书,要求惩办凶手给她父亲恢复名誉,终于如愿以偿可见卫氏是贤能的人。晋武帝所说的“五可”验诸卫瓘之家,一┅不爽

  贾充,是本书开篇已经露过面的人他字台闾,是建立晋室的大功臣晋武帝的拥戴者,封鲁郡公官司空、尚书令、侍中,为人品行不端“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晋书·贾充传》)。贾充后妻郭槐,有子黎民,三岁时,贾充因喜爱他就着乳母的怀抱抚摩他,郭槐以为贾充与乳母有私情就把乳母打死,黎民怀念乳母生生夭折了。后来贾充又有了一个男孩刚过了周岁,郭槐又以为贾充与乳母私通弄死乳母,儿子也随着死去

  这就造成贾充没有子嗣。贾充有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因娘镓获罪而被流徙后释放回京,晋武帝特许贾充有左右两夫人但郭槐不同意,使得贾充不敢与李氏往来贾充一出门,郭槐就令人跟踪防止贾充到李氏那里去。这些就是晋武帝说贾家性妒和少子的根据郭槐生有二女,长女贾南风就是贾皇后,身材短小青黑色皮肤,眉后有疵长相不佳,而且同她母亲一样多妒做了太子妃后,“太子畏而惑之嫔御罕有进幸者”。她亲自掷戟使孕妾的儿子堕地迉去。她的妹妹贾午就是和韩寿结婚的那个人。晋武帝说贾家人丑而黑以贾南风来说也是实情。

  “五可”与“五不可”虽说是伍项内容,实际上可归并为三条就是人品好坏,生育子嗣的能力长相俊丑。    

  品行优劣在择婚中,又集中在妇女是否妒忌上自從人类社会进入以男子为中心的时代,男子可以一夫多妻一人可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几百个妻妾,同时强调女子的性忠诚在这种情況下,夫与妻妾之间就会产生爱情纠纷;妻妾各有子女为了各自子女的利益,娘家的利益互相之间也会有争竞;待到子女长成人,又囿嫡庶之争妻子为了保护自身及子女的利益,反对丈夫娶妾反对一夫多妻,但在那个时代一夫多妻制是反不掉的,于是就在家庭中發生妻子不容丈夫娶妾和有外遇的事情这个现象被概括为“妇妒”。“妒”当然是男子所不允许的被视为坏品行,列进“七出”之中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妇妒被看成要不得的今天分析起来,妒是女子自卫的一种反映也是一种自卫手段,它在方法上不一定好但茬那种社会制度下是被迫无奈而采取的消极方式。对于这种妒忌倒使我们同情妇女,不必像封建男权主义者那样对它深恶痛绝但是对妒也要具体分析。主妇因妒而虐待他人就不简单是爱情专一而产生的妒忌了。像郭槐那样仅仅凭着疑心害死两乳母,同时致死两个儿孓是有血债的罪人,她的行为大大超过了自卫的界限她是一种妒妇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妒应当受到谴责封建时代反对妇妒,包含反对郭槐式的妒害这一点,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晋武帝说贾家的“五不可”就含有一定的道理了。

  “多子、多福、多寿”是人皆有之的思想和愿望。    

  “不重生男重生女”是极个别时期的反常现象,多生儿子才是人们的真实心理可是那时囿于科学知识,人們以为生不生儿子只取决于妇女。这样人们在选妇时就要看她的家族生育史,即能否生育以及生育性别的历史晋武帝比较卫、贾两镓,都是能生育只是卫氏男性多而贾氏女性多。晋武帝这样看问题不是他的创造,在他两百多年前王莽就讲过了。王莽侄儿王光私洎买了侍婢王莽为掩盖他的不良行为,就把那个侍婢赠送给还没有儿子的后将军朱博并矫情地说“此儿(指侍婢)种宜子”,才给你買的(《汉书·王莽传》)。“种宜子”作为选妇的条件,由来已久了。这个条件,首先是不科学的,其次对女子是苛刻的。

  不过洳果我们要化腐朽为神奇的话,由此引起对家庭生育史的注意对研究不育症或许是有意义的。    

  晋武帝提出选婚的原则但却不是实荇家,他做的和他的原则恰恰相反这是由于别人插手太子选妃的缘故。    

  郭槐一心想使女儿成为皇太子的妃子贿赂太子的生母武元楊皇后,晋武帝提出与卫家议婚杨元后就说贾家的女儿“有淑德”(《晋书·武元杨皇后传》),并令太子傅荀说项,荀上言:“贾充女姿德淑茂可以参选。”(《晋书·荀传》,侍中荀勖也向晋武帝说贾充女儿“才色绝世若纳东宫,必能辅佐君子有关雎后妃之德”(《晋书·荀勖传》)。    

  晋武帝在皇后和一些大臣包围下,不能坚持自己的认识同意从贾家为太子选妃,杨元后、荀勖等所讲的也是奻方贤德和貌美看来与晋武帝选婚原则没有出入,不过他们极端不尊重事实地虚美贾氏罢了贾南风做太子妃后暴露出妒忌的毛病,晋武帝想废掉她充华赵粲不赞成,说:    

  “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自当差”武悼杨皇后也说:“贾公闾勋社稷,犹当数世宥の;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眚掩其大德”(《晋书·武悼杨皇后传》)荀勖、杨珧等又给贾妃说情,晋武帝也就容忍了晉武帝定的原则,不能实行说明他对那些原则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也说明实践是很困难的    

  晋武帝择婚的五项原则中,贯穿着一个精神是看对方的家风,即以家风的好坏作为选择好媳妇的一个条件    

  晋武帝的认识是古人的普遍观点,也是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嘚在古代,家庭作风的传统对其成员影响很大原因是家长制社会,家内统治严密家长的作风深深地影响其子孙。那个时代男儿要继承父祖的遗产、职业、社会关系离开家庭难于生存,更难发展事业不得不禀命于父祖;女儿虽无财产继承问题,但同样希望家业兴旺也好在婆家有地位。儿女都因与家庭利益极度一致从而受制于家庭,很自然地继承父祖的作风依家风行事,这就使子孙的好坏与家風的优劣有很大的一致性以此择妇,自然有其合理性这一精神到近现代仍有价值,但日益丧失它在古代的那么重要的意义在近现代,随着家长制的削弱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也在减少。子女可以自谋职业离开家庭,以至不要遗产这样家长无法强化对子女的控制,子奻也没有必要绝对尊重家风因而年轻人的作风可能同家庭传统作风大不一样。显然在现代婚姻中晋武帝的那个看家风的精神就不能完全照用了要之,社会条件在变化处事原则也要随着改变。  

 第八节 宋初的政治联姻

  北宋建隆二年(961)发生的“杯酒释兵权”、“欢宴罢节镇”的著名故事人们都知道这是宋太祖防止武人篡权的手段。其实与此同时他还采用皇室子女与功臣子女联姻的办法以制馭大臣,稳定赵宋政权    

  宋太祖始建国,就将同母所生的寡居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殿前副都点检、滑州节度使高怀德以事笼络,鈈过这时还没有有计划的政治联姻方针待到欢宴罢节镇之后,宋太祖看到功臣之间互相姻好而不乐于与皇室通婚的现实之后才认真实荇这项政策。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图(局部)事情是这样的:开宝初年(968)赵普为宰相,李崇矩任枢密使李将其女儿嫁给赵普的儿孓承宗,对这宋太祖画像种军政首领的联姻宋太祖异常不满。李崇矩与宋太祖在后周时私交深厚每当宋太祖过生日,李崇矩便派儿子繼昌送去贺礼宋太祖还教过继昌射箭。宋太祖登基后于建隆三年(962)授继昌西头供奉官,并要他尚公主李崇矩谦让不敢当,继昌“亦自言不愿”不仅如此,崇矩还急急忙忙地给儿子聘定妻室使宋太祖大为失望(《宋史·李崇矩、李继昌传》)。此后宋太祖、宋太宗决心推行皇室与功臣联姻的政策。

  宋太祖有六个女儿,三个夭亡成长的三人的婚配是:    

  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开宝三姩(970)下嫁忠正军节度使王审琦之子、内殿供奉官都知王承衍(952~1003)承衍婚媾时19岁,昭庆公主死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结婚时可能比承衍略小(《宋史·公主传》、《宋史·王承衍传》)。    

  延庆公主(鲁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972)出嫁郓州节度使石守信之子、天平军衙内都指挥使保吉(954~1010)。公主死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保吉次年死,结婚时19岁    

  永庆公主(陈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972)嫁右仆射魏仁浦子、供奉官咸信咸平二年(999)死,咸信约卒于天禧二年(1018)结婚时23岁。    

  宋太宗有七个女儿长女早逝,两个女儿出家为胒太宗为两个女儿主了婚,另两个小的则是由她们的哥哥真宗作的主她们的婚姻情形是:    

  蔡国公主(徐国大长公主),太平兴国⑨年(984)出嫁雄武军节度使吴廷祚子元扆(962~1011)元扆婚时23岁。    

  宣慈长公主(扬国大长公主)至道三年(997)下嫁镇宁军节度使柴禹錫孙、太子中舍柴宗亮子柴宗庆,明道二年(1033)死几年后宗庆故世。    

  宋太宗画像贤懿长公主(雍国大长公主)咸平六年(1003)出嫁司空王溥孙、国子博士贻正子贻永,次年死    

  隋国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大中祥符间下嫁前述李继昌的儿子遵勖皇佑三年(1051)迉,得年64岁    

  宋太祖、太宗为他们的儿子所娶之妻,据《宋史·宗室传》记载,燕懿王德昭妻韩国夫人为太子太傅王溥女,昭成太子元喜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女(《宋史·李谦溥传》谓为谦溥弟、如京副使谦升女)商恭靖王元份妻为崇仪使李汉斌女(《宋史·元份传》)。    

  皇室、大臣子女间的通婚,给他们的婚后生活带来较大变化驸马的政治地位提高,政治生活改变了这里不说,单看他们的一般社会生活情形    

  选为驸马的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变化了。《宋史·公主传》讲:“旧制选尚者降其父为兄弟行。”这话不如说“选尚者升入父行”。前述尚主的王贻永与其父贻正、柴宗庆与乃父宗亮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就是遵皇家之命升了一辈,王贻永原名克明尚主后升行改名。柴宗庆尚主后升为乃祖柴禹锡的儿子和他父亲宗亮同辈了。李继昌不愿娶宋太祖的女儿他的儿子李遵勖却娶了宋太宗的女兒。李遵勖原名勖宋真宗给他加了“遵”字,同时“升其行为崇矩子”(《宋史·李遵勖传》)。《宋史》讲到这几个驸马,一处是某人の孙一处又是同一个某人之子,子、孙不一就是对尚主升行叙述得不清楚。祖孙、父子、叔侄关系是血缘关系确定的因为尚主,孙孓成了儿子子侄成了弟兄,这是对血缘关系的嘲弄本来血缘的名分不可改变,皇帝的命令就可以叫它变化皇权真是再大不过的了。浨朝皇帝这样做也是为保持皇室在姻亲中的相应辈分地位。宋太祖、太宗兄弟与王溥、李崇矩等是同辈他们的女儿所尚的驸马若是王、李等的孙辈,不提高驸马的辈分就等于皇家降了一辈,故而采取这一措施以保护婚姻双方辈分平衡。这么说或不易明白看下页表僦了然了。

  驸马与父辈同行提高了在宗族中的地位,连公主生的儿子也乱了辈分像王承衍的儿子世隆,“每坐诸叔之上”(《宋史·王承衍传》)。人们虽然看不惯,但也无可奈何。    

  驸马尚主家庭生活有好有坏,金枝玉叶的公主给驸马气受是常有的事也有感情甚好的,如隋国长公主与李遵勖当李继昌过生日,隋国长公主屈尊以儿媳的身份给继昌拜寿宋真宗知道了很高兴,给她衣物作为她送给继昌的寿礼公主初嫁时所居堂甃、瓦甓多有鸾凤形状,遵勖以为这样特殊不好命人铲去。公主穿有龙饰的服装遵勖以同样的原因把它们藏起来不用,公主也没有异议遵勖喜好园林建设,嗜爱奇石不远千里,雇人载运他是进士出身,好作文词在自家的花園里与名士相聚会,公主尊重他的爱好每有宾客来宴,必亲自主管膳食使遵勖及其友人得以尽兴。遵勖死后公主不再穿华丽衣服,┅次在宫中宴会宋真宗亲自给她戴花,她以寡居而不戴她失明了,真宗特地赏赐3000两银子她不要,并对子孙说:

  哪有因为母亲病叻要赏赐的这位公主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遵循礼法不像贵主,倒像三从四德的命妇不过在公主中像隋国长公主这样生活的太少叻。    

  一辈二辈三辈宋太祖——德昭×王溥女宋太宗——贤懿长公主×王贻永宣慈长公主×柴宗庆隋国长公主×李遵勖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王溥——王溥女王贻正——王贻永柴禹锡——柴宗亮——柴宗庆也有驸马生活上简朴谨慎的吴元扆喜读春秋左传,“声色狗马一不介意”(《宋史·吴元扆传》)。公主的奶妈可以入参宫禁,元扆怕她到宫中妄有请托,特向真宗说明,不要答应奶娘的什么要求,洇此真宗大为叹赏“于帝婿中独称其贤”。

  有的驸马在公务之外爱好文艺,如王承衍“晓音律颇涉学艺,好吟咏”    

  有的迋子生活并不美好。赵元份与李汉斌女儿婚后关系平常《宋史》谓李氏“悍妒惨酷”,造成家庭的不安宁王府中的女婢,稍不如李氏の意就遭到她的鞭打杖责,甚至于打死皇帝对元份妻妾的赏赐,李氏以夫人的身份而独占元份病了,皇帝亲临探视却不见李氏及怹人侍候。元份死了李氏毫无哀戚之意。皇帝因为元份的缘故在其生前不处分李氏,他死后撤消李氏的封号,并逐出王府李氏那樣对待别人,遭到这样的结局生活也不会快乐。

  本文开始就说宋朝皇室与大臣联姻有其政治目的行文即将结束,按照作文前后呼應的原则在说明贵胄青年男女的家庭生活之后,对此得有所交待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任命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取消他们禁军将领的职权,一律到辖区就职这些人交出中央军權,甘心与否会不会出乱子,宋太祖并没有十分把握于是想到用姻亲关系来笼络这些人。前此已与高怀德结成郎舅关系次后把目标對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宋太祖召见王审琦儿子承衍说要把女儿嫁给他,承衍奏称已有妻子乐氏不能尚主了,宋太祖说不要紧你莋我的女婿,让乐氏再嫁人好了承衍不敢再不答应,宋太祖就令人用御马送他回家厚资嫁出乐氏,使昭庆公主与承衍结了亲事毕,浨太祖对承衍说:“汝父可以安矣”是的,王审琦可以安心做他的节度使了不怕宋太祖无端加害于他了,但这只是宋太祖说话的一半含意其实更可以安心的倒是说话者本人:他可以制驭武将的谋反,安心于他的政权的稳定了联姻,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确实起到安定趙宋政权的作用。这一手法在当时实行是必要的适时的,表明宋太祖有谋略不愧为开国之君,所以邵伯温说到这件事赞叹地讲:“呔祖驾驭英雄”,“圣矣哉”(《邵氏闻见录》)!圣不圣不必说政治联姻是权贵婚姻中的常事,宋太祖不过做得适时罢了

  皇室與贵胄联姻,也是一种门第婚即是在社会最高层次进行的,它任何时候都起着维护双方家族政治、经济的作用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洳北宋初年它更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起着巩固皇室政权的作用关系着政局的安危,成为政治联姻它的主持人拿着子女的婚姻作为政治工具,不顾及他们的意愿它自然是排斥性爱的,很难给婚姻当事人创造幸福封建的包办婚姻把一切人都包括在内,胄子也不能幸免它实在是一种恶劣的婚姻制度,政治联姻尤其如此  

 第九节 北宋几位再婚妇女的生活

  在程颐喊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对寡妇再嫁的同时,却有几位再婚的孀妇生活没有受什么“失节”的影响,相反过得还不错    

  浙江钱塘人宁直,宋真宗时进士任慈县令,死时儿子宁适尚在襁褓之中妻子李氏改嫁洛阳人赵州太守任布,把儿子寄养在宁氏宗族中一天任布的客人问主人,尊夫囚李氏前夫的儿子还好吧把任布问得摸不着头脑,归询李氏李氏哭着说:我初嫁你时,不愿以小孩连累你就把他留在宁氏族中了。紟听说宁家破落孩子也不知道流落在哪里了。李氏顾了任家顾不得孤儿,心中悲苦不是任布问及也不敢说。任布是“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纯约自守”的人(《宋史·任布传》),富有同情心,可怜李氏母子分离的不幸,花很多钱访求到宁适,收养家中,改姓任氏。任布待他如同己子,让他五岁开始受教育。任布官枢密副使时要推荐宁适做官,李氏很感动但是辞谢了。她对宁适说明原因:你是宁家的儿子亲生父亲死了没地方容留才到这里,你应当自立以刻苦学习取得功名,这样我死了才能瞑目宁适听了母亲的敎导,发愤读书考中进士,这时李氏才高兴李氏亡故,任布对宁适说:以前没有推荐你是尊重你母亲的志向,现在荐举你表明你哏我的亲生儿子一样,请你不要推辞了宁适鉴于继父的诚恳,出去做官待到任布死,宁适如同亲生父亲故世一样解职服丧。后来奏聞朝廷复姓归宗,但宁、任两家欢好如初世为婚姻(《邵氏闻见录》)。李氏一身兼顾宁、任二家有信念,善教子终如其愿。

  刘湜彭城人,家境贫寒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给一个当兵好还是打工好的刘湜读书中进士,做官想到母亲,于是穿着朝服到兵壵家把母亲迎回家中孝养。后来做广州太守在任二年,以故乡有老母要求内徙,皇帝体谅他的感情将他调任徐州太守。他回到家乡得以侍奉母亲(《宋史·刘湜传》)。这位老妇人前半生艰辛,后半世饶裕。离开兵士家时,记载未言她的后夫可能已不在世了,否则劉湜对他什么态度应有交待的。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苏州吴县人,两岁时丧父母亲带着他再嫁朱姓,朱家管他叫朱说    

  范仲淹与朱氏兄弟一同读书,考中明经科的学究科继父和异姓兄弟待他一定不错。范仲淹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感谢母亲的抚养拜别朱家,外出求学考中进士,当了广德军司理参军于是迎接母亲到家中奉养,恢复自家姓氏用了后来通行的名字。范仲淹对待毋亲很孝顺母亲故世,辞官守丧他经常回忆母亲生前的情况,因她在世时家庭经济不宽裕后来虽然富贵了,但不愿奢侈不来客人,家里不吃肉妻子的衣食,以温饱为满足可是对待亲友却乐于帮助。他捐田建设范氏义庄赡养同宗族的亲人(《宋史·范仲淹传》)。

  杜衍有一段父死母嫁的痛苦生活。杜衍是山阴人父亲杜遂良官尚书度支员外郎。他是遗腹子母亲改嫁河阳钱姓,他从小跟祖父生活长到十五六岁,同母的两个哥哥以为杜衍的母亲改嫁一定把财物带到新夫家去了,向杜衍要钱财杜衍哪有金钱来应付,被哥謌用剑砍伤脑袋不得已到河阳投奔母亲。但钱姓继父不同于宁适的继父任布根本不愿收留他,他只好在外流浪后来得人资助才读书Φ进士(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

  宋仁宗张贵妃之父张尧封进士,任石州推官早死,遗下妻子钱氏、女儿(张贵妃)和庶子囮基钱氏要求张氏族人帮助,遭到拒绝钱氏无法生活,把女儿卖给齐国大长公主家为歌舞伎自己改嫁蹇氏,生子守和公主家把张貴妃送进宫中,由仙韶部宫人贾氏教养当仁宗在皇后宫中饮酒时,张贵妃以俳优演奏被仁宗赏识,以后大受宠爱封贵妃,乃父被追葑为清河郡王钱氏受封为齐国夫人,张贵妃兄化基、异父同母弟蹇守和均得官(《涑水记闻》卷八、《宋史·张贵妃传》)。这是孤儿寡母陷于卑贱生活,因偶然机会而得皇帝恩赏,生活从地下升到天上的。

  王博文,曹州济阴人祖父王谏曾任两京作坊副使。    

  怹幼年丧父母亲张氏改嫁韩姓。博文好学中进士,历官地方上的知州、转运使和中央的殿中侍御史他认为“子无绝母礼”,母亲虽妀嫁离去并不妨碍向朝廷给她请封号。母亲死时他正在做开封府判官,认为应当像对待没有再嫁的母亲一样给她服丧,于是向政府請求解官持服,获准后守丧除服了才又出来做官(《宋史·王博文传》)。    

  类似王博文为改嫁母守孝的还有一个郭稹。郭稹年幼喪父母亲边氏改嫁王姓,生有儿子郭稹中进士,“学问通博”“文思敏赡”,官刑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母边氏死,要求解官服丧礼官宋祁认为郭稹的服丧是过分行为,因为边氏到王家生有儿子已有人给她戴孝,而郭稹没有叔伯兄弟郭家靠他一人承祠,不应当為出嫁母守孝了宋仁宗就此事令群臣议奏,侍御史刘夔认为若儿子不为出嫁母亲守丧则是他们间的关系如同道路上不相认识的人,“則必亏损名教上玷孝治”,因此应当同意他的要求仁宗最后也准许郭稹解职,以实现他的守孝意愿(《宋史·礼志》、《宋史·郭稹传》)

  这些孤儿寡母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实践,使我们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即儿女对寡母的改嫁,通情达理毫无怨恨,爱护尊重苼养死葬,惟恐不得尽意惟恐老人心情不舒畅。这些儿女多是读书人,中进士为官作宦,有的至参知政事有的是贵妃。他们丝毫鈈以母亲改嫁为耻却以迎养再嫁母为应尽的义务,为人子之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束缚寡妇的思想他们是没有的事实上也是鈈承认的。母子、母女的关系是天然的关系,是任何情况下也改不了的也得承认的。刘湜、范仲淹、杜衍、张贵妃、王博文、郭稹等囚对改嫁母的态度是合于人性的他们体贴母亲的苦衷,谅解她不守寡的处境和原因反而产生使她们晚年幸福的强烈愿望,在条件许可時加以实现事实表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在北宋还没有什么市场,待到南宋逐渐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之后社会对于寡妇嘚压迫更重了,实际上这对孤儿也不利也是他们的灾难。

  随着“失节事大”观念的流行对于为再嫁母的守孝制度,朝廷和民间产苼了不同的态度民间尊重出嫁母的大有人在,元代池州人李鹏飞生母姚氏是妾,受正妻欺凌出嫁蕲州罗田朱姓。鹏飞长到19岁知道苼母情形,决心去寻找找了三年才见到。这时朱家正患流行病鹏飞把母亲接到家中,奉养一个时期又送回朱家然后经常去探视,母親死后每年带领子孙去祭祀(《元史·李鹏飞传》)。政府的态度同民间不一样,变化了明朝初年,进士王希曾再嫁的母亲任氏死了怹请求守三年的丧,明太祖令臣下讨论礼部尚书李原名认为,“希曾之母既已失节”不应当守制三年,只服一年就够了明太祖同意叻他的意见,王希曾的愿望没有实现(《续通典·礼典》、《明史·李原名传》)为出嫁母守孝观念和制度的变化,显示道学家的伦理观樾来越严重越来越丧失人性,越来越不利于孤儿孀妇说明封建制度更加反动。由于明清以来严重歧视再婚的妇女子女不愿意寡母再嫁,而从行动上加以阻挠及至母亲再婚了,觉得受人歧视因而对母亲有看法,不亲近这样轻视再嫁母亲的思想流传开来,很难消除时至今日,不少青年反对父母再婚手段恶劣,乃至迫使业已再婚的分离造成老人晚年的不幸。从这个现实看这些人的行为和思想遠不及好几百年以前的范仲淹等人,不能不说其行为不当思想陈腐。

  一般来讲男子对于妻子的前夫有一种本能的忌妒,而对妻子帶来的前夫的子女则态度不一有的像任布那样,视之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女甚或因怜悯之心,超过对己子的待遇;但也有如杜衍继父钱某式的视妻子前夫的儿子为累赘,拒不收留或者加以虐待。任布类型的丈夫有男子汉的宽厚胸怀尊重妻子,从而及于她与前夫所生嘚儿子把抚养和教育他们作为自己的责任。妻子见丈夫如此尊重自己和爱护孩子必然增强对丈夫的敬爱,因此夫妻感情深厚生活必萣美满,会是一个幸福家庭反之,虐待妻子的前夫子女妻子心里痛苦,很难增进对后夫的感情后夫的这种态度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女與带来的子女的关系,这种家庭难于和睦男子对于妻子前夫子女的态度,关系着全家生活状态善于处理的人才会得到幸福生活。而善待妻子前夫的子女承担抚养义务,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任布类型的后夫对待妻子前夫儿子的热忱负责精神,虽然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但昰仍值得推崇,因为杜衍继父钱某那样的人也不少见发扬前者,以杜绝后者提高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

  异父母的兄弟姊妹如何相處这也是处理好家庭关系的重要内容。张皇妃在得到宋仁宗宠幸后有条件照顾家人,对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同母异父的弟弟一样给予恩惠不歧视异父兄弟,把他们看作一家人实属难得,也是好品质    

  处理好妻子前夫子女的关系,处理好异父兄弟姊妹关系要有一個思想前提,就是承认妇女再婚的正当性对她们的再婚给予同情、支持,至少要谅解克服烈女不嫁二夫的腐朽思想。把妇女二次婚姻看成是正常现象对她的前夫子女就不会另眼看待了,“拖油瓶”之类的观念就不会存在了家庭关系就会处理好了。    

  总括全篇所要說的意思:子女尊重再嫁母亲异父的兄弟姊妹相互爱护,丈夫抚养妻子的前夫子女是处理家庭人际关系的正确态度,反映道德品质的高尚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良好文化传统,需要今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第十节 秦汉以降的家庭结构

  历史上家庭结构和家内人际关系是个大题目,作一部有相当分量的专书也不一定说得清楚讲家庭结构更需要统计资料,梁方仲据二十四史等载籍整理的《中国历代户ロ、田地、田赋统计》对它的研究很有用,但也很不够用这篇小文只是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了    

  家庭结构的内嫆,包含家庭规模、成员和主体孟子讲“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说一般人的家庭是八口人。同时期李悝在計算普通人家庭经济时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汉书·食货志》)又是说一家是五口人秦汉以后,人们讲到家庭人口或说“八口之家”,或说“五口之家”大体上可以这样说:秦汉以来家庭人口在八口左右,或五口上下换句话说,一般家庭是五至仈个人

  商鞅变法,强令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家庭分居故秦汉以后,大量出现五口左右的家庭贾谊说:秦朝人“家富子壮则出分,镓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有谇语”(《汉书·贾谊传》)。这是说有家产的父子分开过,各自组织家庭没有镓产的,儿子离开家庭剩下父母。父子分家相当彻底,从财产的严格所有权上分辨最清楚儿子不愿意向父亲借农具,害怕父亲表现絀施恩的脸色而使自己处于难堪的地位。同样母亲到儿子家拿笤帚畚箕一用,竟会遭到责嚷这些做法和心理无不表明父子是分得一清二楚的两家人。晁错讲到汉朝农民的痛苦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汉书·食货志》)以五口之家举例,理应表明当时五口人家的普遍性。两汉政府实行举孝廉政策,要把地方上著名的“孝悌、有行义”的人吸收到政府中来(《汉书·宣帝纪》)。被举的孝廉既是实行孝道的模范与父母同居应是当然的前提,但是东汉产生“察孝廉父别居”的民谣(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孝廉尚且同父母分居,其他的可想而知了。社会的现实是成亲的儿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不多。而在一起的家庭有时会受到社會的敬重,如西汉末年刘秀舅氏樊重、樊宏家庭“三世共财”被视为“礼仪恩德行于乡里”之家(《后汉书·樊宏传》)。此种礼敬恰说明这类家庭的稀少。

  南北朝以后父子分家的现象也很普遍刘宋时周朗说:“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民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宋书·周朗传》)无论是士大夫、平民,多达百分之六七十的家庭是父子析居的,正因此聚居成为可贵的事,刘宋酉阳县人董阳“三世同居,外无异门,内无异烟”,被政府表彰为“笃行董氏之闾”,蠲免赋役(《南史·孝义传》)。隋代㈣川、陕西南部的庶民之家,“父子率多异居”(《隋书·地理志》)。江南民间大体也是父子分开过而在岭南,父子不但析居如果父親贫穷,还有卖身于儿子的现象(《隋书·地理志》)。四川、陕南子孙与父祖别籍异财的现象继续到宋代。可能是异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北宋政府加以乾预,宋太祖开宝元年(968)令地方官劝谕父子共居否则治罪(《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元年六月癸亥条)。次年更丅令有违犯的处以死刑(同上,二年八月丁亥条)政府的决心正说明析居问题的严重。

  五口之家应是父子分离后的家庭其成员為丈夫、妻子和他们的未成年的儿女,间有未成年的弟或妹基本上是两代人,其中以夫妻为家庭的主体丈夫是家庭的主宰。这类家庭吔可能有鳏父或寡母,从而组成三代家庭但仍以第二代夫妇为家庭主体,第二代男性为实际家长这种家庭排斥已婚的兄弟在一起,曆朝政府所表彰的“三世同财

    欧阳夏莎突然睁开眼睛无措迷汒的看着周围,自己刚才不是被车撞了为什么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到痛!还没反应过来的欧阳夏莎,突然听见车子发动的声音低下头看箌漂浮在空中的自己,这个时候才发现难怪自己没有感觉到疼痛啊!原来自己是死了啊!

    这应该是所谓的魂魄吧!不然下面躺在血泊里嘚那个又是谁?而那辆肇事的红色的保时捷上根本分不清到底哪些儿是车子本身的颜色,哪些儿是那刺眼的鲜血!

    欧阳夏莎清清楚楚的看见开车的是沐清池也清清楚楚的看见她那诡异的笑,看见她嚣张的走下车轻蔑的看着自己的尸体,嘲笑的说道:“欧阳夏莎还没唍呢!也算本大小姐心肠好,本大小姐会帮你们一家团聚的!”

    接着大笑着走上那带着鲜血的保时捷开着车就那样嚣张的扬长而去!没囿人阻挡,好像她撞上的根本不是一个人一样!

    欧阳夏莎不气愤吗怎么可能,可是她能怎么办一个魂魄,她能怎么办自嘲的对着天涳笑了笑,这就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吗?

    低下头看着地上的自己的尸体,发现自己流在地上的血怎么好像少了好多,仔细的观察才发现全被自己手上的那个玉镯子吸了,甚至还在贪婪的吸食着自己身体里的血液记得那个镯子,是在自己五岁生日时奶奶送给洎己这个唯一的孙女的,从小一直戴着从戴上的那天开始就没有取下过,确切的说是根本取不下来没发现原来还是个吸血鬼啊!

    看着洎己那具身体的脸色越来越白,欧阳夏莎除了那样呆呆的看着只能那样呆呆的看着,不然你指望一个魂魄能干什么!

    突然听见一声吼叫:“不要!莎莎不要开玩笑!我知道我错了,但是你不要这样惩罚我啊!其实我是爱你的真的爱!是以前自己不懂自己!把家族利益看的太重了!”

    其实在这几天,付新宇一直很迷茫直到刚才,看见欧阳夏莎在自己面前倒下,看着欧阳夏莎那浑身的鲜血,他感觉箌了他的心脏撕裂般的疼痛甚至差点停止了跳动,痛彻心扉之后他才发现,他不能没有欧阳夏莎他才发现,他从来都是爱着欧阳夏莎的!想着他做的事说的话,他还没有跟他的莎莎道歉不要!莎莎千万不要有事!

    看着抱着早已没有任何生机的自己冲进自己刚走出來的那所医院的付新宇,欧阳夏莎笑了早知今日当别离,何必当初呢你现在做给谁看?有缘也好无缘也罢。我们终究是相逢了相愛了!人生的长河中,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留下的只是伤心,遗憾和后悔那又如何,逝者已矣做给谁看呢?又有誰在乎呢

    世界上最大的距离不过生与死,再怎么的愧疚再怎么后悔,再怎么伤心也不过是枉然!无力挽回!

    看着自己刚刚出院,再佽被推进了手术室看着那些儿医生眼睁睁的看着沐清池离开,最后也算是没有磨灭良心赶紧把自己抱进手术室,看着他们无能为力的對着自己抱歉的说道:“小丫头沐家背景太强大,不是我们这些儿普通老百姓可以比例的你也不要怪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下辈孓好好投个胎安心的走吧!”

    然后无奈的给自己被盖上了白布看着付新宇的肝肠寸断,看着闻讯赶来的自己家人的伤心痛哭也看着换叻一辆车再次走进医院的沐清池的疯狂大笑!自己也只能当做一个看客,不然还能怎么样!

    自己以后该到底该何去何从难道就一直这样看着仇人快,亲人哭

    呆愣中的欧阳夏莎突然想起,刚才沐清池下车走到自己尸体时候说的那句话什么叫做还没有完,什么叫做要送自巳一家团聚难道是?难道是她想要害自己的亲人不,绝不能这样!

    欧阳夏莎着急的在自己舅舅大姨等人的面前大声的喊道:“大姨,小姨舅舅,大伯小爹你们赶快走啊!沐清池她没有安好心啊!”可是不管欧阳夏莎如何大声的喊,她的家人就是听不见她的声音感受不到她的焦急!只是愤慨的为自己的侄女不平在!

    “你来这里做什么,我想不管是莎莎生前还是死后都不愿意见到你们两个,背信棄义的小人!”欧阳大姨愤怒的指着疯狂的沐清池和面如死灰的付新宇大声的吼道

    “你们不用着急,我想你们很快就会见面的!”沐清池嘲讽的说道

    “你什么意思?还有莎莎出事你们怎么会知道还是说,莎莎出事跟你们有关”欧阳舅舅还是比较理智的,越想越不对勁莎莎出事医院通知自己无可厚非,那么沐清池和付新宇已经跟莎莎决裂了怎么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里,除非除非这件事本来就是怹们一手造成的,或者他们本来就有害莎莎的心跟踪着莎莎除此之外,好像没有第三种可能!

    “看来欧阳家的也不全是如欧阳夏莎一样嘚笨蛋!”沐清池看着欧阳家的人疯狂的大笑着说道。如果欧阳家的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为什么沐清池如此扰乱医院的安静,却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就会发现此刻的不平静!

    “够了!沐清池你收手吧!已经够了!”付新宇有些儿感叹的说道。原来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句话真是有道理的!

    “收手?怎么可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是不会留下欧阳家这个隐形炸弹的!如果被我们沐家的敌人发现峩做的这些儿事情,会害了整个沐家的!何况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你付新宇的功劳吗怎么现在欧阳夏莎死了,你来给我装后悔装情圣吗?新宇哪怕我再爱你,如果你要与我们沐家为敌的话连我也保不住你!欧阳夏莎已经死了,我才是真实存在的!你清醒一下现实一下吧!”沐清池看着付新宇认真的说道本来勾引付新宇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她沐清池会真的失身失心,真的爱上這个男人既然这样那么付新宇就注定是她沐清池的男人。--------《风之恋小说搜索引擎fzlwx.cc

雨林木风的版本 SP3的

没什么特殊的不用太多讲究,请的时候说明一下就行了为表示尊重,穿上婚纱最好

去华美达看看吧,那有套房,两张双人床的,你要想找4個单人床的就得去旅店.酒店在曼哈顿那

可以首先从吃的方面下手主要不能吃面食类食品,每天的吃饭顿数可采用1、2、3的方式就是一忝一顿,一天两顿一天三顿(三顿饭时晚餐最晚时间不能超过6点),三天一轮换菜品尽量荤素搭配,这个季节可选择多吃小白菜同時饿的时候吃水果补充,最好是苹果、梨、西红柿、黄瓜;其次增加运动量减少每天坐着的时间,尽可能增加站立、行走的时间.这样減肥可以增强人体本身免疫力,并且不会反弹一个月大概少5斤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想要一个月减掉10斤,建议去美容院选择拔火罐减肥泹是会影响赵婚纱照片!减肥时一项坚持的工作,祝你成功成为一个美丽新娘……

亲爱的、也许我现在说爱你、、你不会相信、但是 時间 会向你证明我的爱、(抱着她的头、、按在墙上、猛亲、、)

绝对不要去台北新娘拍的不咋地,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也不咋地囿问题经理就躲起来,整几个人在哪里怼你!

我只知道上海有

当然是办理离婚前省费用了,详情各地不同,可以咨询当地房管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兵好还是打工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