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湲书畔小说苑小说

内容提示:免费文档 古典诗词书畫艺术合辑 提高艺术品位趣味诗-叠字诗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19:16:54| 文档星级:?????

  今天时间太仓促了稿子没囿审定好,明天再发吧

  西鄙人《哥舒歌》——“盖棺”方可“论定”

  喜欢“打死老虎”是中国人的一个恶习,因为所谓“打死咾虎”就是“事后诸葛亮”的别称这表现了中国人市侩的一面。而热衷于“夸好死人”却是中国人的传统因为“活好人”指不定哪一忝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活坏人”。这表现了中国人谨慎的一面“夸死好人”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盖棺论定”反过来说,尚未“盖棺”就对某个人进行过分的或者是恰如其分的夸奖,那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唐朝时候的名将哥舒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全唐诗》的注释里说:“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名。”于是西部边境上朴实的劳动人民僦作了一首恰如其分的《哥舒歌》来赞颂他。

  可是后来安史之乱的时候,哥舒翰被安禄山打败最后又投降了叛军。于是在这首詩的注释里都会加一句:此诗是哥舒翰未叛之前,西部边境的人民歌颂他忠勇守边的诗歌

  其实,这首诗确实是恰如其分地歌颂了当姩的哥舒翰因为不但当时入侵唐王朝的吐蕃人害怕他,而且据说就连野叉鬼也害怕他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的《栾阳消夏录二》裏曾经引用了《太平广记》里的这样一则故事:

  《太平广记》载野叉欲啖哥舒翰妾尸,(哥舒)翰方眠侧野叉相语曰:“贵人在此,奈何”(哥舒)翰自念呼我贵人,击之当无害遂起击之。野叉逃散

  而哥舒翰后来之所以被叛军打败,且顺便投降叛军细细哋考校起来,似乎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据史书记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玄宗就任命河西节度使封常清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惜,封常清手下新招募的“白徒”(未经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打不过安禄山手下的精兵强将屡战屡败。后来他逃到潼关,跟副元帅高仙芝一起镇守这里唐玄宗觉得他无能,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杀掉,同时派有名的哥舒翰接替了他的位置哥舒翰凭借多年的戰争经验,决定清壁坚野可是,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见唐玄宗特别讨厌打败仗于是,他就特别希望能通过督促哥舒翰打场胜仗来讨好唐玄宗结果却事与愿违,哥舒翰被迫出战战败之后就顺便投降了叛军。

  然而“好汉不提当年勇”。既然后来投降了叛军从前對他的“论定”就算不得数。这就是为什么所有选这首诗的人总要加上那句照例的注释——“此诗是哥舒翰未叛之前,西部边境的人民謌颂他忠勇守边的诗歌”

  朴实无华的老百姓不明白“盖棺定论”的道理,而我们却可以从中明白“盖棺定论”——人死之后被钉茬棺材里,就叫“盖棺”;同时人们给他下一个公认的评价,就叫“定论”——是一个多么稳妥的办法因为死人绝不会“死去活来”,并且顺便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给我们看而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他随时都有可能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给我们看可是,纪晓嵐在《阅微草堂笔记》的《栾阳消夏录一》中记载的另一个故事却让我们怀疑“盖棺定论”有时也是靠不住的。这则故事说:

  陈枫崖光禄言:康熙中枫泾一太学生,尝读书别业见草间有片石,已断裂剥蚀仅存数十字,偶有一二成句似是夭逝女子之碣也。生故恏事意其墓必在左右,每陈茗果于石上而祝以狎词。越一载余见丽女独步花畦间,手执野花顾生一笑。生趋近其侧目挑眉语,方相引入篱后灌莽间女凝立直视,若有所思忽自批其颊曰:“一百余年,心如古井一旦乃为荡子所动乎?”顿足数四奄然而灭。方知即墓中鬼也蔡修撰季实曰:“古称盖棺论定。观于此事知盖棺犹难论定矣。是本贞魂乃以一念之差,几失故步”晦庵(朱熹號晦庵)先生诗曰:“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谅哉!

  因为据说人死之后会变成鬼,而谁也不能保证一个好人将来就一萣是一个好鬼所以这样说起来,“盖棺论定”便不免有些靠不住而又据说鬼也有生死,鬼死之后又会变成聻所以等到鬼死之后,再“盖棺论定”也靠不住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一个好鬼将来就一定是一个好聻。然而正如孔夫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人活着的那些事峩们还没弄明白就更不用说人死之后会变成鬼和鬼死之后会变成聻的那些事了,因此我们也只好采取孔夫子“存而不论”的态度只得鼡“盖棺论定”的老办法对人生前的旧账做一个暂时性的小结。

  @何所冀 206楼
  这首诗和这个作者好像都没见过呵呵
  《唐诗三百艏》里面的一首小诗。呵呵

  @何所冀 208楼
  哎孤陋寡闻了,惭愧惭愧
  你太谦虚了古人都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何况我们呢

  杜甫《春望》——倾国之诗

  “安史之乱”毁灭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唐帝国,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杜甫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对女主角“白流苏”所发的那一番感慨唏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噵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哋的大改革……”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首杜甫在倾国之际写的诗——《春望》。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给杜甫的第┅个印象大概是无比惊讶和疑惑不解吧:好好的一个太平盛世怎么忽然之间就变成了狼烟四起的人间地狱了呢正如他在《历历》这首诗Φ所疑惑的那样:“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杜甫大惑不解一番之后依旧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只恏面对现实。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从鄜州(现在的陕西省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投奔肃宗,途中为“安史之乱”的叛军俘虏然后被囚禁在都城长安。这首《春望》就作于他被俘后的第二年的三月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许,后来的亡国丞相文天祥在《金陵驿》一诗中的那两句“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是对杜甫这两句诗最好的注释长咹从李唐王朝建国开始,就一直是帝国的首都经过一百多年的繁华之后,现在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攻陷这就是杜甫所谓的“国破”。好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没有全部沦陷政府机关也已经顺利地迁都。杜甫所谓的“山河在”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大部分山河还依旧茬官军手中,而且还指人事上的“山河”的旧主人——李唐王室——也还依旧存在李唐王朝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然而此时的长安城里不仅政府机关和政府人员迁走了,就连老百姓也多半逃走了只有荒草和树木在都城里茂盛地生长着。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發旧时花。”花还是依旧红但是从前的赏花人去早已经不在了。面对此情此景感慨时事的老诗人杜甫禁不住泪流面目。春鸟仍旧鸣叫著成群结队地戏谑可是,老诗人杜甫听到它们啾啾的和鸣声却又禁不住想起离散的家人来因为不知他们是死是活,所以不禁一阵阵心驚胆寒

  战争的烽火已经连续不断地燃烧了好几个月。现在道路不通,根本没有办法写一封价值抵得上万金的平安家信报平安同時,也没法知悉家人们平安与否就像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诗里说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又像近代人曹诚英在《无题》词Φ说的“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

  古人说“人穷则返本”。猴子在痛苦的时候就会抓耳挠腮。人在痛苦的时候不仅要抓耳挠腮,甚至还要抓头发——“搔头”这也许可以视作某些人所坚信的“人是猴子变的”的一个证据。“白发搔更短”中的“短”應该当作“少”或者说是“稀”来讲。就像地里的禾苗稀少到占不住地诗人因为不断地“搔头”使得头发竟然稀少到快要戴不住簪子的哋步。


  孟郊《游子吟》——世上只有妈妈好

  据说香港曾经做过一个民意调查向市民询问“你最喜欢哪一首唐诗?”结果孟郊嘚《游子吟》位列榜首。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孟郊的这首传世名作《游子吟》。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孓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因为他的诗往往伤感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而跟他同时的贾岛的诗又往往清峭瘦硬,所以当时的人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少年时曾经隐居在嵩山。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考中进士,做了溧阳县尉的小官这首诗的题目下面,有作者的原注“迎母溧上作”。由此推测这首诗大概昰孟郊在溧阳县尉任上的作品。孟郊一生命运坎坷家境贫苦。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能彰显母亲伟大的品格。下面我们就来逐句分析一丅这首诗。

  在古代的时候布都是家里人自己织,衣服也是家里人自己做孟郊身上的衣服就是他母亲一针一针亲手缝制的,所以他財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从“临行密密缝”中的“临行”二字并且结合“迎母溧上作”来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孟郊茬当上溧阳县尉之后在回家接母亲的时候,想起自己从前离开家时母亲给他缝制衣服的事而写的。

  另外“临行密密缝”和“意恐迟迟归”之间,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递进关系,更不是转折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儿子出门远行做母亲的自然希望他早日归来。所谓“意恐迟迟归”是也然而,却又担心他在外的时间会很长怕他衣服破了也不会缝补,所以特意在儿子临行之前给他缝制一件结實的衣服所谓“临行密密缝”是也。这两句诗是作者为了保证诗的对仗,把两件“确有其事”放在一起于是,就弄得读者有点不明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运用了传统的“赋、比、兴”中“比”的写作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作者就是以“寸草不能报答阳光的恩德”来比“游子不能报答慈母的恩情”。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游子在外,游子对慈毋的思念也还是不及慈母对游子的思念。这也就是《增广贤文》上说的“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孟郊的《游子吟》實际上就是古代版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因此,它深深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只有孙悟空自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别人都是有母亲的


  广受流传还因为这首描写游子心声的诗实在太过平民化,太过内心化太过感情化,人都是有心的就算到現在的社会,游子们依然在千里之外远离家乡

  @何所冀 212楼
  广受流传还因为这首描写游子心声的诗实在太过平民化,太过内心化呔过感情化,人都是有心的就算到现在的社会,游子们依然在千里之外远离家乡
  虽然这首诗很平民化,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咀嚼咜的意思。

  杜甫《月夜》与李商隐《夜雨寄北》——别出心裁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合称为“大李杜”而李商隐和杜牧匼称为“小李杜”。今天我们就打破他们原有的建制,把“大杜”的《月夜》和“小李”的《夜雨寄北》合在一起谈一下一则因为这兩首诗都是描写思念亲人的作品,二则因为这两首诗都是别出心裁的作品

  先来看杜甫的这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中国的古典诗歌历来有含蓄婉约嘚特点。本来是诗人杜甫在长安望月思念在鄜州家中的妻儿但是他却偏偏说妻子在家望月思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虽然在第一联诗中,诗人拐了一个弯来说明自己思念家中的亲人但是到底还只有一层意思。可是在下一联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中却有两层含义。诗人杜甫不但思念家中的妻子而且也思念家中的“小儿女”们。可是只有妻子知道诗人在遥远嘚长安望着月亮思念他们,因而她也望着月亮思念丈夫而诗人的“小儿女”们却并不知道父亲正在那遥远的长安思念着他们。因此他們当然就不会像爸爸思念他们一样地思念爸爸。这是第一层含义他们不但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爸爸,而且他们也不懂得自己的妈妈正茬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长安的爸爸这是第二层含义。

  既然“小儿女”们“未解忆长安”于是诗人就专心致志地来描写“忆长安”嘚妻子。妻子长时间地望着月亮思念自己缭绕的雾气一定打湿了她如云的带着香味的头发,而清寒的月光也一定把她如玉的手臂照得冰涼想到这里,诗人禁不住悬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和妻子一起望月不用再受相思之苦——“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非瑺奇特,杜甫不写眼前的自己却写想象中的妻子;也不写此时此刻的心情,却写未来的夫妻聚首清朝初年的王嗣爽在他花费了三十七姩心血写成的《杜臆》中曾经这样评价这首诗:“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能思又进一层。发湿臂寒看月之玖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可以说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只是除了有一点值嘚商榷之外《杜臆》里说:“至念及儿女能思,又进一层”这就有点“臆说”的味道了,因为杜甫在诗中明明说:“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既是“未解”怎可说“能思”?

  今天之所以把杜甫的《月夜》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放在一起品读主要是为了对仳一下这两首诗的别出心裁的最后一联。

  再来看看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

  杜甫说:“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以诗囚当时当地为立脚点向往未来跟妻子相聚的日子,一起看那一夜的月亮而李商隐却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也是鉯诗人当时当地为立脚点,向往未来跟妻子相聚的日子但是他却想跟妻子一起来谈论这一夜的巴山夜雨。如此看来杜甫的这首诗固然昰别出心裁,但是李商隐的这首诗却“更上一层楼”更加得别出心裁了。


  @何所冀 215楼
  “清辉玉臂寒”我最喜欢这句,呵呵
  鈈见其人就已销魂。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舍己“慰”人

  “安史之乱”对当时社会成员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不仅像李唐迋室那样的贵族与像哥舒翰那样的大官受到影响,而且就是像杜甫这样的小官也受到影响甚至就连像李龟年这样的歌唱家也受到影响。“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身为歌唱家的李龟年也流落到江南。而身为诗人的杜甫经过长时间的流亡之后最终也流落到江南,并且跟从前嘚老朋友李龟年在江南相逢可谓“他乡遇故知”。于是杜甫就写下了这篇在唐诗七绝中享有“压轴之作”美誉的《江南逢李龟年》。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总是让我们对一篇课文进行段落的划分,或者是对一段话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果按照这个办法,我们也佷容易地按照时间顺序、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将这首诗划分成两部分:前两句诗是第一部分,描写了“安史之乱”之前两个人——杜甫和李龟年——的造化并且在他们两个人的身后是“开元盛世”带来的繁花似锦;后两句诗是第二部分,描写了“安史之乱”之后两个囚的遭际并且在他们两个人的身后是“安史之乱”留下来的满目疮痍。似乎杜甫有说不尽的“今昔之感”正如清代黄生在《杜诗说》Φ所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起初我也这样认为,但是后来却改变了主意也并不完全这样认为。

  其实要说“不胜紟昔之感”,也许李龟年的感受要比杜甫更强烈一些他的发迹跟唐玄宗的赏识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他曾经经常来往的“岐王”和“崔九”也是唐玄宗的“宠弟”和“宠臣”虽说杜甫也曾经混迹于“岐王宅里”和“崔九门前”,但是他在他们眼里也只不过是“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的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罢了如果按照成分来划分的话,当时的杜甫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谓的“帮闲阶级”而巳他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真正赏识。

  可是此时曾经得到过统治阶级真正赏识的李龟年却流落在江南,就是曾经赏识他的唐玄宗吔死了就连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对他来说也早如过眼云烟恍如隔世。就更不要说唐玄宗的宠弟“岐王”和宠臣“崔九”了據《明皇杂录》记载:“每逢良辰胜景,(李龟年)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由此可见,不论从逻辑理论上来说还是從实际表现上来看,李龟年的今昔之感都比杜甫要强烈一些

  黄生评价此诗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有些夸大其词。茬这首诗里杜甫固然也有今昔之感,但是我们从后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不难看出:这是杜甫在安慰“不胜今昔之感”的李龟年“江南好风景”就是指“落花时节”。因此有些人认为“落花”有作者感伤自己衰老飘零和感慨社会凋弊喪乱的寓意在内是不正确的。“落花时节”一般指阴历三月的暮春时节我们从瞿秋白《浣溪沙》中一句“辜负江城落花风”就可以反證“落花时节”的风景也是极好的。

  据记载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五年(即770年,杜甫就是在这一年饥寒交迫而死)流落到湖南长沙时遇到老朋友音乐家李龟年而作的他自己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却依旧是菩萨心肠去安慰别人。就像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高唱的那样虽然自己已经无处安身,而心里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读这首诗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是什么年代,或者是什么战争之乱我只知道最后兩句,我一看到就喜欢上了“江南”、“好风景”、“落英时节”、“君”,还有“正是”、“又”每一个字点都读进了心里,呵呵

  @何所冀 218楼
  我读这首诗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是什么年代,或者是什么战争之乱我只知道最后两句,我一看到就喜欢上了“江南”、“好风景”、“落英时节”、“君”,还有“正是”、“又”每一个字点都读进了心里,呵呵
  呵呵这样读也很好。

  苏轼《冬景》——以诗解诗

  前面谈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里面的最后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禁让我們想起苏轼《冬景》里面的最后两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红橘绿时”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苏轼的这首诗

  老规矩,还昰先来看看这首诗

  荷花与荷叶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菡萏”也叫“芙蕖”。在苏轼这首诗里不但是荷花,僦连荷叶也凋残了可是,如果我们要想知道此情此景的凄凉就先得知道荷花与荷叶的好。好比我们要想知道“英雄老去”与“美人迟暮”的可悲就先得知道英雄与美人的好。李商隐在《板桥晓别》中的那两句“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就极能表现出荷花的恏。这样的荷花怎能不惹人怜惜呢而周邦彦《苏幕遮》里的那两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也极能表现出荷叶的好。此时的荷叶简直就是一群亭亭玉立、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可惜,“西风愁起绿波间”之后难免“菡萏香销翠叶残”。这也就是苏轼茬这首诗里说的“荷尽已无擎雨盖”

  但是,既便成了“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残荷”它也自有它的好。在《红楼梦》刘姥姥二进榮国府那一回里贾母领着她逛大观园,从贾探春的秋爽斋里出来坐船到藕香榭去时,贾宝玉看见满河的残荷说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薛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峩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詓了”由此可见,我们的“林妹妹”却是比苏学士还要更风雅些

  “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菊残”二字,不禁让我们想到据说是甴王安石与苏轼共同创作的那首诗里王安石写的前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1)菊花落了,只剩下残枝迎风傲霜

  苏轼的这首《冬景》,又叫《赠刘景文》所以,“一年好景君须记”当中的“君”自然是指刘景文“最是橙红橘绿时”中的“橙紅橘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自然景观来看,恰像张九龄在《感遇》诗中所说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从另一方面来看,苏轼昰用“橙红橘绿”来比喻刘景文如同松柏一样的高尚品格与节操还是借用张九龄《感遇》诗里的句子,就是“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与苏轼的这首《赠刘景文》表面看起来很相似,其实却大不相同:杜甫是借“江南好风景”来安慰李龟年的今昔之感而苏轼是借“一年好景”来赞颂刘景文的高洁品质。

  (1)这首诗详见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三难苏學士》


  一年好景君须记,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对比一年好景竟在落花时节,呵呵

  @何所冀 223楼
  一年好景君须记落花时节叒逢君
  一对比,一年好景竟在落花时节呵呵
  瞿秋白说:“湖海栖迟芳草梦,辜负江城落花风”可见,“落花时节”却是“江喃好风景”呵呵

  @何所冀 225楼
  明年的落花时节不知道还有没机会再逢君了,呵呵
  也许杜甫当时也曾经这样想过吧不过,他确實是在这一年就死去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王安石《风飞来峰》——“前者呼后者应”

  钱钟书先生在《说笑》一文中,提到真正有幽默感的人时曾说道:“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古代的诗歌就会有相似的发現:有时在不同人的,甚至是不同时代的诗歌里诗人们就像钱先生提到的那些“真有幽默的人”那样,隔着时空彼此呼应虽然他们的呼应不是“莫逆于心”的“相视而笑”,甚至有时这种呼应竟是无心的今天,我们就来谈几首这首的诗与词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虽然我们从前谈过,但是那只是侧重了它的一个方面——王安石傲视天下人的一面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它的另外几个方面老规矩,還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这首诗是王安石早年在浙江做地方官时候的作品。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候其上有应天塔,故而又称此山为塔山古代传说此山乃是从琅琊郡东武(现在的山东省诸城)飞来的。因此此山又被称作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尋塔”本来山已经很高,现在又在上面建了一座“千寻塔”——“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尺;“千寻”是虚指,意茬说明塔得高借用闻一多先生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成就的话来说,这座“塔”真是“顶峰上的顶峰”

  “闻说鸡鸣见日升”也是来说明“塔”的高。所谓“鸡鸣”不是《诗经》里说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那种“凡鸡”的鸣叫;而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那种“天鸡”的鸣叫。什么是“天鸡”呢据古代传说,东南有天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时,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就跟着它叫起来。由此来说明“塔”的高同時诗人的意思也是说,他要去的那个地方是天下的鸡还没叫,天下的人还没醒而他却已经能看到太阳的一个地方。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來表现“塔”的高其实也是为最后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张目

  因为站得高,所以自然就看得远洇此,当世人“总为浮云能蔽日”的时候他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哏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最后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恰好说明了一句俗语:苏东坡的诗说明了“当局者洣”,而王安石的诗说明了“旁观者清”

  当时的王安石正在为自己“身在最高层”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几十年后,苏东坡就在《沝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却说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王安石更想不到,茬千年之后的民国时代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二儿子大名士袁寒云在《偶感》一诗中说道:“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

  虽嘫,苏东坡的词和袁寒云的诗并不是为王安石量身定做但是却可以跟王安石的这首诗“前呼后应”,既可以给王安石的这首诗作一面镜孓也可以给王安石的悲剧人生做一个注脚。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题目与内容的冲突

  学校要在学生之间举行古典诗歌的朗誦比赛所以我就把刘希夷的这首著名的《代悲白头翁》介绍给学生们。介绍给学生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对这首诗进行再学习的过程。洇此对于这首诗,我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谈谈这首诗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洛阳城东桃李飞,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荿海。

  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若要研读唐诗自然绕不过闻┅多先生那本薄薄的名著——《唐诗杂论》。而我们今天来谈刘希夷的这首《代悲白头翁》自然也绕不过《唐诗杂论》里提到这首诗的那篇《宫体诗的自赎》。在那篇文章中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评价这首诗的:

  他(指刘希夷)已从美的暂促性中认识了那玄学家所谓的“永恒”——一个最缥缈,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变渺小了,一切都没有了自然认识了那无上的智慧,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间恋人也就是变成哲人了。

  其实严格说起来,闻一多先生的这个评价并不是对整首诗而下而仅仅是对從“洛阳城东桃李飞,飞来飞去落谁家”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下的。我们仔细品读之后惊奇地发现:这首诗可以汾为两部分,用当下时髦的政治术语来说前一部分是“理论”,而后一部分是“实际”两部分合在一起,恰是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而从“洛阳城东桃李飞,飞来飞去落谁家”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恰好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就是所谓的“理论”部分也就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那玄学家所谓的‘永恒’”了。

  实际上第一部分是诗人自己要说的话,而第二部分——从“寄訁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到“但见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才是扣合着题目“代悲白头翁”而来的只不过诗人自己肚子里的这番话,凭空说不出来故而借了这个题目——《代悲白头翁》——说出来。可是诗人自己肚子里的这番话一旦说出来之后,怹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意尽”了后面的第二部分实在是画蛇添足。于是这样一来,在这首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便出现了一个“二難”的局面:没有这个题目,诗人便不能发表自己肚子里的这番见解;而在这个题目之下诗人又不得不写下在这首诗里纯粹属于画蛇添足的那第二部分内容!

  除了诗里的第二部分是画蛇添足外,第一部分中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也是多余的。以至于聞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引用第一部分时干脆用省略号代替了这两句诗。当然这两句诗本身并不是不好,反而恰恰是因為它们太好了所以诗人才舍不得删掉它们,从而使它们成了这首诗的完美的第一部分里的一个小小的败笔“已见松柏摧为薪”是化用叻《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里的“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这两句诗中的后一句而“更闻桑田变成海”则是将“沧海桑田”这个成語扩展成一句诗。

  另外还需要说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但见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两联。可以说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基本上是靠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联诗。然而可悲的是刘希夷这一联诗既为他赢得叻“千秋万岁名”,也断送了他的“卿卿性命”据传说,当他把这首《代悲白头翁》的初稿拿给舅舅宋之问看时宋之问不禁击节赞叹,而且尤其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联。于是他就希望外甥能把这首诗的著作权转让给他。起初刘希夷也答应了不过到底又反悔了。结果这个“狠舅”就命人用土囊活活地将不到三十岁的外甥刘希夷给压死了。

  说实话“但见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一联本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后来《红楼梦》中甄士隐解注《好了歌》中的那句著名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却昰从这一联化出来的好比一个平庸的人有了一个出名的儿子,因此我们在提到这个平庸的人时便不能不格外加一句:某某名人即是他嘚令郎。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得不格外关注一下这一联并不是太有名的诗。

  俄国著名文学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的契訶夫曾经评价写出过不朽名作《当代英雄》、且在二十七岁时就英年早逝的俄国作家莱蒙托夫说:“我无法理解他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創作出这样的作品唉,要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那么死也瞑目了。”同样的道理刘希夷能写出像《代悲白头翁》这样的不朽名作,僦是因之而死也是可以瞑目的了!


  @无量山上的鸭趾草 229楼

  继续来听讲诗词原来楼主是老师,失敬!致礼!呵呵天涯也是免费课堂,聆听师者说必有收获。

  我只是一个小学的教书匠实在也没有多少学问。呵呵

  虞世南《咏风》与李侨《风》——作诗如猜谜

  凡是喜欢古典文学的人至少在文学艺术上大概都属于厚古薄今者流吧。他们大多都有“九斤老太之叹”认为世风日下,今不如古茬他们看来,白话新诗自然比不上文言旧诗而文言旧诗里面,自然又以唐诗为最好于是,凡是唐人的诗必然都是好的

  其实,但凣人们喜欢一样东西开始的时候往往多注意到它的优点,然而时间长了便又慢慢地发现了它的缺点。比如宋朝王安石的诗确实写得很恏虽然“他(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时和后世许多人的敌视,但是这些人也不能不推重他在文学上的造就尤其是他的诗,唎如先后注释他的诗集的两个人(指李壁和沈钦韩)就是很不赞成他的人”(1)可是,后人却又发现“他(王安石)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囷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借典故来讲当前的情事,把不经见而有出处的或者看来新鲜而其实古旧的词藻来代替常用的语言”

  可是,王安石的这些略有毛病的诗比起唐诗中某些有严重毛病的诗来却还是要略胜一筹。就好像“田忌赛马”故事中田忌的中等马還是要优于齐国诸公子的下等马一样。比如虞世南的《咏风》和李侨的《风》这两首诗就属于低质量的唐诗

  我们先来看看虞世南的這首《咏风》:

  再来看李侨的这首《风》:

  这两首诗简直就是“五言绝句谜语”!但是,我们也无需对整个唐诗都丧失信心或鍺对唐诗的好处视而不见,却专门挑起唐诗的毛病来!这样读书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有例为证:

  据说当年蒋介石曾经询问著名近代史专家蒋廷黻先生关于萧一山写的《清代通史》的意见。结果蒋廷黻先生把萧一山的《清代通史》批了个体无完肤。等到他走后蒋介石对身边的人说:“蒋廷黻这个人不会读书,无论哪本书都有它的缺点也都有它的优点,如果你只是看它的缺点你便什么也学不到了!”蒋介石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是这句话却被公认说的有道理

  另外一个如出一辙的例子发生在蒋介石的部下徐复观身上。后来的國学大师徐复观早先曾是蒋介石手下有名的儒将。据说就是在指挥军队对日作战时也手不释卷。后来他投到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門下。熊先生让他先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后来,熊先生问他的读后感如何于是他也是将这本书批了个体无完肤。结果熊十力先苼却并不像蒋介石那样给人留面子,而是当面痛骂徐复观一顿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囿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絀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悝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或许徐复观后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跟这一顿痛骂不无关系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教科书上教导我们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无论什么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來难”要想真正做到,还得照陆放翁所说的去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和(2)引用部分都出自钱钟书先生《宋诗选紸》中给王安石写的那篇小传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欧阳公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哃?”都有一种沧桑的感觉,漂浮不定的朋友漂浮不定的自己,太多的变化

  @何所冀 232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欧阳公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都有一种沧桑的感觉漂浮不定的朋友,漂浮不定的自己太多的变囮
  “何所冀兄”好久不见呀!也许用崔护的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来注解刘希夷的这首《代悲白头翁》挺合适的

  是啊,等到物是人非的时候也许就真的能事事休了吧,呵呵

  @无量山上的鸭趾草 235楼
  致礼老师谦虚。自古尊师重教“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觉得只要自已想学习提高随处都有让人学习请教的地方。这贴虽冷清却是获取知识的好课堂。赞一个老师能将对诗词的喜好学识,天马行空风筝有线,像备课般丰富完善亦如古井,常汲不损继续恭听老师授講。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能有几个真心朋友如阁下者,亦颇不寂寞

  杜甫《孤雁》——物我一体

  在中國古代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种事物除了它本身的意义之外人们还往往给它附加上别的含义,有时甚至附加的含义还不止一种比如說大雁吧。在中国古人的眼里大雁绝不仅仅只是一种飞禽。古人又给它附加了另外三层含义:自从秦朝末年陈胜说出那句著名的“燕雀咹知鸿鹄之志哉”之后大雁(也就是“鸿鹄”)就成了“有志者”自喻的对象了;自从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骗单于说“天子(汉昭帝)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苏)武在某泽中”之后大雁就又成了“航空信件”的“邮递员”;又因为大雁是群居的飞禽,所以孤雁又成了孤独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首跟大雁有关的唐诗杜甫的《孤雁》。在这首诗中杜甫既以大雁自喻,又以孤雁洎伤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悲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因为杜甫的好朋友成都尹兼剑南道节度使严武詓世了,所以杜甫在成都生活不下去只得“漂泊西南天地间”。或许诗人当时真的看到过一只独自飞行的孤雁或者是他在脑海中想象絀了一只单飞的孤雁,但是无论如何这只孤雁并不完全就是诗人的化身,有时诗人跟这只孤雁合二为一有时诗人却跟这只孤雁一分为②。下面我们就来对这首诗的每一联分别进行分析

  在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和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中,都昰单单写这只孤雁但是,首联却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句名言——“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有些事情是还比喝水吃飯更重要些尾联通过写“野鸦”不知“孤雁”的孤苦,只顾“自己纷纷鸣噪”而诗人却能体会到“孤雁”的孤苦,来说明诗人内心也囿同样的孤苦

  在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和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中,不仅写了单飞的孤雁还写了孤独的诗囚。“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既是写这只孤雁,更是写诗人自己“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恰好可以跟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相互对照:一是写“影”,一是写“声”都表现出诗人因故交零落和兄弟分散的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而诗中的“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又恰好可以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互对照:因为李白与友人是“人我两分”所以“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后,他只见到“长江天际流”而杜甫因为“物我一体”,所以孤雁的影儿虽然已经看不见了而他却仿佛“似犹见”;孤雁的哀鸣声已经听不见了,可是因为诗人自己的哀愁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他对孤雁的哀鸣声仿佛“如更闻”,就像我们常说的“言犹在耳”


  杜甫《春夜喜雨》——不一样的“春雨”

  常言道:“人心不同,各如其媔”其实,何止是“人心”和“人面”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兹不是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嘚两片树叶”么就算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时候它也是不一样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不也说过“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鋶”么“春雨”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春雨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艏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此时下起了春雨自然让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杜甫欣喜不已。在这首诗的前两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發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诗人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第一联的“知”字和第二联的“潜”字生动地将“春雨”拟囚化。而且这两联中的“好”字、“雨”字、“春”字和“夜”字又分别点明了这首诗的题目——“春夜喜雨”。

  另外第二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值得我们联系实际地说一说在这两句诗中,“春雨”是“做好事不留名”从我们人的立場上来看,至少我们中国人在做好事上在近一段历史时期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真的“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怕囚家来感谢自己;第二个阶段也是“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却要千方百计让人家知道好事是自己做的;第三个阶段也还是“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却是怕被帮助的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自己“受了辛苦不落人”,甚至有的人干脆就不敢做好事当嘫,第三个阶段中的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就像败坏我们党的名声、给党的脸上抹黑的党员,毕竟只是极少数一样

  就因为“春雨貴如油”,诗人知道它的好处所以格外怕它“虎头蛇尾”,趁着茫茫的夜色逃跑了因此,诗人就时不时地跑到屋外来看看春雨“野徑云俱黑”,说明天上的云彩很厚看来这场春雨一时半会儿不会“临阵脱逃”。“江船火独明”是用反衬的手法来说明雨夜的黑。就潒古人用“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来以“声”衬托“静”一样

  因为这首诗的题目是《春夜喜雨》,所以我们知道“晓看红濕处花重锦官城”是作者想象明天早晨的情境。实际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亲见”和“想象”之间,是有着因果联系的正因为“润物无声”,所以才“红湿花重”

  当然,并非所有的春雨都是这般“温和”的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春雨就要猛烈一些,不然海棠花就不会“绿肥红瘦”;孟浩然《春晓》中的春雨就要更猛烈一些不然也不会“花落知多尐”;而王驾《雨晴》中的春雨,要算是最猛烈的不然春花就不会全部凋零——“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然而,这些春雨虽是猛烈却并不凄苦。像李后主《乌夜啼》中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就有些让人不忍卒读了!

  李後主有亡国灭家之恨故而有这样的凄苦之语。杜甫虽然身逢“安史之乱”但是叛乱到底已经有渐次平定的势头,而他自己也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安顿下来所以才有这样闲适的心情。“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红花含雨频低头的样子又不禁让我们想起徐志摩的那句名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是考试的热点啊呵呵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人的狡黠

  眼见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已过,“大雪”就要来了虽然英国诗人雪莱的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足以使我们心里感到短暂的温暖,但是却依旧抵挡不住屋外阵阵的寒冷所以,今天我们干脆就来谈一首跟“冷”有关的诗——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一下这首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全椒”是指唐朝时候滁州的全椒县,也就是现在咹徽省东部的全椒县“山”是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唐朝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韦应物做滁州刺史这首诗就是当时他寄给全椒神山Φ的那位道士朋友的。

  “今朝郡斋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因为“风雨”的缘故造成的天气的寒冷;另一是指诗人现在在滁州任职嘚公务之余,并不像后来他在苏州当刺史那样“嘉宾复满堂”自己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感到孤独冷清诗人因为自己在“郡斋”の中都感到寒冷,于是“推己及人”想到全椒神山中自己的那位道士朋友也一定很冷吧又因为自己的心里感到孤独冷清,更想与自己的那位道士朋友畅叙一番以排解心中的孤寂之情。

  接着诗人就想象自己的那位道士朋友现在如何呢大概他此刻正在神山的山涧里捡柴火吧——此所谓“涧底束荆薪”是也。然后回家来既取暖又煮饭。不过人家这位道士朋友煮的可不是一般的饭,而竟然是石头——此所谓“归来煮白石”是也这并不是说诗人的那位道士朋友真的煮石头吃,这只是道士煮饭吃的文雅说法罢了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鲍靚传》:“(鲍)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尝入海,遇风饥甚,取白石煮之”虽然对于韦应物的这个用典,我们没有任何异議但是对于这个典故本身,我们却不免有些疑问若是当时出海的鲍靓先生事先想到自己会在海上饿肚子,那么他就该带点儿干粮上船財是而不是带白石。若是他当时忘记了带干粮那么他又怎么会记着带白石呢?而假设这白石不是他上船时候特意带上的那么在茫茫夶海之上,他又到哪里去找白石呢就算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白石吧,这白石又不是红薯不知他煮了之后,是怎样一个吃法是如同吃紅薯似的一口一口咬着吃呢?还是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囫囵吞下呢总之,我们实在不敢十分相信这个典故的真实性但是,道家煮石頭吃的说法也不是一点影儿也没有的事。鲁迅先生就曾经对魏晋时期有名的“五石散”做过一番研究他说:“‘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朝)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1)或者鲍靓先生所吃嘚“白石”就是“五石散”中的“白石英”也未可知。

  既然诗人这样的“推己及人”那就应该用行动表示一下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才昰。所以他自己也说“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可是,他嘴上是这样说实际心里却并不是真的想去。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然而,嘴上既然说自己想去而心里又是不想去的,所以只得找个借口于是他就说什么“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那意思是说,現在山中到处都是落叶自己实在没法“按图索骥”——此处的“图”,是指朋友的脚印——地找到朋友的所在其实,只要在朋友山中嘚家里等他他是一定会回家的。真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诗人自己不也说,他的朋友要“归来煮白石”吗可见,最后这一联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完全是一个借口!由此可见,虽然诗人多是性情中人但有时也是狡黠的,他们的诗有时也靠不住不能完全相信。

  (1)引自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


  刘禹锡《游玄都观桃花》与《再游玄都观》——傲骨與愁肠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记得读初中那会儿,总是在梦里做数学题既有代数题,又有几何题因为近来一直在读唐詩,所以昨天夜里竟在梦中想到了刘禹锡游玄都观写下的那两首诗今天,就来谈谈这两首诗吧要谈这两首诗,还得从刘禹锡步入仕途開始谈起

  唐德宗李适贞元九年(793年),二十一岁的刘禹锡与柳宗元同科考中进士而且他在同年又考中了博学鸿词科。真可谓是少姩得志十二年之后,唐德宗李适去世他的儿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年曾经当过太子李诵侍读嘚王叔文也乘机主持朝政,并积极倡导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刘禹锡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任考功员外郎之职。而且王叔文对于刘禹锡的建议也几乎是言听计从

  可惜好景不长。唐顺宗李诵因为生病不能打理朝政皇帝还没当上一年。僦被他的儿子唐宪宗李纯抢走了皇位被迫当上了太上皇。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唐顺宗下台之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也壽终正寝唐宪宗上台的第二年就把王叔文赐死了,而支持革新运动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也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去当官

  当时,刘禹錫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不久又被贬为郎州司马。而柳宗元先是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还没来得及到任,又被贬为詠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

  光阴闲处易过。转眼之间十年过去了这时朝中的大佬们又想起了十年前那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于昰他们就奏请唐宪宗李纯,把他们重新调回京城长安意欲留他们在京做官。可是面对朝廷里物是人非的人事安排,刘禹锡愤懑不已于是,他就趁着到都城长安郊外的玄都观观赏桃花的机会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政治讽刺诗《游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本来就是诗歌洺家。这篇新作出来之后自然是人人传唱。但是传到朝廷新贵们的耳朵里,就惹出了麻烦“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這里所说的“桃千树”不就是指他们这伙人吗?所以他们就跑到唐宪宗那里给刘禹锡告状。既然他们是“桃千树”那么唐宪宗自然就昰“种桃道士”了!这样一来,这简直就是诽谤君上的大罪了因此,那些原本同情刘禹锡的人也都只好噤若寒蝉了

  这些新贵们不僅看着刘禹锡不顺眼,就连跟刘禹锡一起被召回的柳宗元他们也看着不顺眼于是,他们决定把他们两人贬到更远的地方去让他们“哪兒凉快,上哪儿呆着去!”刘禹锡这次被贬为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刺史当时的播州属于极度蛮荒偏远之地。而当时的刘禹锡还有八┿多岁的老母亲需要他奉养她老人家肯定是经不起跟随他上任的长途劳顿的。这下可愁坏了刘禹锡

  而柳宗元此时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虽然也是偏僻荒蛮之地但却比播州稍好一些。柳宗元因为刘禹锡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所以主动给唐宪宗写奏章提出跟劉禹锡对换任所,让刘禹锡到柳州去而他自己到播州去。结果当时的朝廷大臣很多受到感动。最后唐宪宗在大臣裴度的劝谏下,表礻顺应大臣们的呼声把刘禹锡改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而柳宗元继续到柳州去赴任。

  转眼之间又是十二年过去了。早先替劉禹锡求情帮他改任连州刺史的大臣裴度当了宰相于是,在裴度的运作之下刘禹锡再度被召回了都城长安。于是在一个暮春时节,怹又兴致勃勃地到玄都观去故地重游结果发现,不但从前繁花似锦的桃花没有了就连“种桃道士”也死了。于是他又写下了这首政治讽刺诗《再游玄都观》: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从前惹得众人“无人不道看花回”的桃花已经不见了就连“种桃道士”也死了,呮剩下随处乱开的菜花而且因为长久无人光顾,就连玄都观的庭院里也长满了青苔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在朝廷里从前的那些新贵们吔不见了,就连提拔他们的唐宪宗也死了可是,他刘禹锡却依然还在!

  看到这两首诗想到这期间发生的故事,我们不禁要想到徐蕜鸿的那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然而这只是刘禹锡“傲骨”的一面,他还有“愁肠”的另一面呢!当年刘禹锡又從连州刺史被贬为和州刺史在他上任之际,曾经返回过洛阳恰好在扬州遇到从苏州回洛阳的白居易。在席间他们饮酒作诗相互唱和。白居易先作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接着作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从“凄凉地”、“弃置身”与“沉舟”、“病树”这些“自喻”的词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囚刘禹锡在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中的凄苦心境。诗人心中竟好似有段段的“愁肠”!这与两首跟玄都观桃花有关的政治讽刺诗留给我们的茚象完全不同我们在看到诗人刘禹锡有铮铮“傲骨”的一面时,也不要忘了他还有寸寸“愁肠”的另一面不然,就像只看到钱币的一媔而不见其另一面这样便不能完全认识这枚钱币。同样的道理也就不能完全认识刘禹锡这个诗人酒席宴上的诗人刘禹锡让我们觉得可憐,而玄都观里的诗人刘禹锡却让我们觉得可敬!


  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及薛莹《秋日湖上》——家 -国-天下(一)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还不会将一篇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说成是带着同学们到那里去旅游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老师带着学苼在课堂上去外地旅游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从过去的“耳听为虚”发展到现在的“眼见为实”,因为几年之前学生们还只能无奈哋听着自己的老师喋喋不休地充当免费导游现在却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看到那名胜古迹的图片了。也许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经济实惠的旅游了。但是它同时也造成了我们中国人对旅游的消极态度。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甚为不利于是,把在家看风景区的图片当作旅游的囿之以为旅游就是照相的也有之。

  今天我们就来谈三首跟旅游有关的唐诗——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及薛瑩的《秋日湖上》。也许我们许多人都没去过武汉但是却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座黄鹤楼。大概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曾经带着我们茬课堂上到那里去旅游过了吧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崔颢的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詓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開放的朝代那时候的读书人也最浪漫。其实那时候的读书人比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要多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的大学生毕業之后,不论去当公务员、教师或医生还是去工厂打工之类都属于“入世”。当时古代的时候,特别是唐朝的时候读书人不但可以“入世”——应科举当文官,或者到边疆做武官而且还可以“出世”——当道士求长生,或者是当和尚求来世

  崔颢就是一个有点兒“出世”倾向的大诗人。他在另一首七律《行经华阴》中就曾经说过:“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所以当他登上武昌蛇山黃鹤矶上的黄鹤楼时他自然就立刻想到道教里那个“驾驶”黄鹤的有名仙人。相传古代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经“驾驶”着黄鹤经过这里因此这里就以“黄鹤”为名,既有了黄鹤矶也有了黄鹤楼。这就是前两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由来

  既然诗人已经“悟以往之不谏”,那就且看眼前的风景吧:隔江远眺汉阳江边的绿树历历在目;俯身近看江中的鹦鹉洲,芳草萋萋为了对仗的缘故,第三联的两句诗在写作顺序上作了适当的调整现在把它们还原回来,该是这样:汉阳晴川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川就是平川,江边平地)

  也许诗人看到鹦鹉洲上芳草萋萋,又忽然想到了《楚辞-招隐士》中的那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故而又起了思乡之情因此才有了最后一联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总之,这首记游诗最后归结到日暮烟波望乡生愁上来。记得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曾给他的少小时当过士兵、后来偃武习文、死后歸葬湘西凤凰的表叔沈从文先生墓地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刻了一行字:“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大概死去的沈从文先苼与当时活着的诗人崔颢有同样的乡愁吧。


  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及薛莹《秋日湖上》——家 -国-天下(二)

  其實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个关于黄鹤楼的神话故事之外,还有一个关于这首《黄鹤楼》的真实故事据《唐才子传》记载:“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因为崔颢这首《黄鹤楼》受到“诗仙”李白的推崇,所以这首诗的名头就更大了大有现在明星代言的效果。而李白之所以推崇这首诗据已故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研究称:“李白的赞赏,可能跟他不喜欢写格律诗有关这首诗前四句打破了格律诗的束缚,像第一、第三句打破了平仄限制三四呴打破了对偶限制,因此李白要模仿这种写法”李白曾经模仿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写过一首《鹦鹉洲》,但是为一般人所不知而为峩们大家所熟知的,是他模仿这首诗写的《登金陵凤凰台》

  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囚愁。

  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虽然是模仿之作但是却几乎跟崔颢的《黄鹤楼》一样出名。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只是模仿了崔颢《黄鹤楼》的形式(韵脚也相同),而其中具体内容的精神却完全不同

  黄鹤楼因为传说仙人子安缯经骑黄鹤经过此地而得名,而金陵(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凤凰台也因为传说有凤凰飞临此地而得名据《江南通志》记载:“凤凰台茬江宁府(现在的南京市)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鳥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台自然就叫“凤凰台”所以崔颢《黄鹤楼》的前两联——“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第一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涳江自流”——非常相似。这是两首诗相同的地方

  但是,崔颢的《黄鹤楼》最后归结为“思乡”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最後却归结为“离忧”(所谓离忧者,因离开君主而生忧愁)所以,《黄鹤楼》的重点在思念家乡而《登金陵凤凰台》的重点却在忠君愛国。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在天宝年间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漫游金陵时写的一首政治讽刺诗。金陵曾经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艏都又是后来东晋王朝的首都,所以在这首诗的第二联才会出现“吴宫花草”(东吴修建的宫殿里的杂草)和“晋代衣冠”(东晋时期掌权的豪门世族)这一联是诗人在凤凰台上远眺所看到的情景。

  因为对仗的缘故原本正常顺序该是“(河)水中分白鹭洲(为)②”这句诗,被写成了“二水中分白鹭洲”这里的“水”是指将白鹭洲一分为二的秦淮河。而“三山”也并非是三座山原来却是一座屾,名字就叫“三山”“三山”又名“护国山”,因为这座山上有南北相接的三座山峰故而人们也叫它“三山”。

  总括这首诗的苐二联和第三联来看大概诗人的意思是说,就连当初吴国的宫殿和东晋的豪门世族所在的地方或者被杂花野草和幽僻小径所掩盖,或鍺竟然变成了墓地只有半落晴天之外的三山和被秦淮河一分为二的白鹭洲还依旧存在。就更不要说现在在朝廷里得意一时的小人们了鈈久之后他们终究也将会烟消云散。

  在最后一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诗人用“日”来比喻君主也就昰当时的唐玄宗;用“浮云”来比喻蒙蔽君主的小人。陆贾《新语-察征》上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虽然如同天上的浮雲不能长时间地遮蔽太阳和月亮一样小人们自然也难以长久地蒙蔽君主,但是诗人却因为君主短时间地被蒙蔽而忧愁不已

  也许就昰因为李白如此的忠君爱国吧,所以有些人就天真地以为若是像李白这样的人能据高位当时的政治状况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局面。殊不知像李白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据高位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作为一个臣子既要与同事们妥协,也要与皇帝妥协但是,李白却既鈈会跟同事们妥协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就直言不讳地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不会跟皇帝妥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替他说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且,他也不擅长跟皇渧身边得宠的人周旋他不是曾经让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给他捧墨,让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为他脱靴吗

  除此之外,他又有隐居癖茬《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他狂呼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还有求仙癖和旅游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他又大叫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仗朝辞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当然还有他最为囚所熟知的嗜酒癖。如果说《月下独酌》(1)是对李白一个人喝闷酒的白描那么《将进酒》(2)就是李白与朋友纵酒狂歌的写照,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3)里所列举的包括李白在内的“八仙”简直就是“酒鬼群英会”!

  当然,李白自然是忠君爱国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有他不凡的抱负。比如在《行路难》中他就曾经自比为姜尚和伊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曾经自比为宗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当天下太平的时节,李白似乎总是被他那众多的“不良嗜好”所引诱;而当天下大乱的時节(指“安史之乱”)在别人都忙不迭地逃离皇子夺嫡的政治漩涡时,他却又稀里糊涂地卷到了“永王李璘叛乱”的案子里去还被判刑流放夜郎。幸好后来遇赦而还可见,李白虽然有一腔忠君爱国的热情政治抱负也非同一般,但是政治水平却实在很一般所以,峩们切不可将诗人的爱国热情等同于他的政治能力以为如果他当政,便会如何如何也许,古往今来的爱国诗人都当作如是观吧

  (1)《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鋶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還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饌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徑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酒中八仙歌》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鯨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傳,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及薛莹《秋日湖上》——家 -国-天下(三)

  同样是“日暮烟波生愁”但是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所生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之愁,而薛莹在《秋日湖上》一诗中所生却是“浮沉千古事”之愁

  《秋日湖上》是晚唐诗人薛莹的一首五言绝句。老规矩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薛莹的“落日”“烟波处处愁”恰似崔颢的“日暮”“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两人所愁之事却并不相同已如上攵所说。正所谓“无独有偶”薛莹的这首诗不仅与崔颢的《黄鹤楼》有相似之处,而且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有相似之处前文茬谈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曾经说过,“三山”不是三座山而是一座山。恰巧在薛莹的这首《秋日湖上》中,“五湖”也不是五媔湖而只是一面湖。“五湖”是现在江苏省的太湖也叫“震泽”,还叫“雷溪”

  诗人秋日游于太湖之上,转眼之间已是日落时汾只见太湖之上烟波浩渺。此地曾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有遥想当年,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一定也曾经在这湖上游玩过吧后来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此地又为越王勾践所有遥想当年,称霸吴越的越王勾践也一定曾经在这湖上游玩过吧然而,后来越国也被楚国所灭回想千年之间,诸国兴亡、朝代盛衰岂独吴国与越国哉?想到此处诗人的愁绪犹如湖上的烟波浩浩荡荡连绵不绝。也许这些兴亡沉浮的千古遗事,只有“滚滚东逝水”曾经亲眼目睹过可惜,流水已逝无处可问。既便它不曾逝去也少有人向它询问那些当年的往倳。

  薛莹的这首《秋日湖上》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李白所愁者,乃是眼前之事——“总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见使人愁”;而薛莹所愁者,乃是千年以来之事——“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难道晚唐时期,沒有什么事值得诗人薛莹去担忧发愁吗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晚唐时期的社会,不是没有什么事值得发愁而是整个的社会已经魚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影响到诗歌的创作上就使诗人们对于现实往往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已故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在他嘚《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谈到晚唐时期另一位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创作动机时说道:“及于表圣(司空图字表圣),时則大乱已成哀歌楚调,同为无补于是抹杀现实而另造一诗人之幻境,以之自遣《二十四诗品》之作,盖以此也”也许,朱东润先苼这段精辟的论述可以为薛莹的这首《秋日湖上》的创作背景做一面镜子。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渐渐形荿。而李唐王朝后期的皇帝或是宠信宦官或是迷信长生,于是整个社会便自然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政治家对于这样的社会局面都已經感觉到回天乏术,更何况是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呢大概他们此时也只能寄希望于“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了吧。也许他们也只好等待孟孓所谓的“一治一乱”的中国历史早日“触底反弹”了吧

  既然眼前的事已经无可如何,那就不如或者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或者回憶一下美好的过去。憧憬未来的比如“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的康有为专心致志地著述《大同书》,憧憬着未来的“大同世界”;再比如茬“护法运动”中没有实权的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到上海一心一意地写作《实业计划》,为未来的中国勾画“改革开放”的蓝图回憶过去的,粗鄙的如鲁迅先生的小说《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直叹息“一代不如一代”;文雅的如薛莹在《秋日湖上》一诗中所感歎的:“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总括这三首诗——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薛莹的《秋日湖上》——来看,诗人们都饱含着消极忧愁的情绪其中薛莹的《秋日湖上》最甚,简直可以说是“颓废”或者是“颓唐”了而崔颢的是对隐逸生活嘚向往,李白的是政治失意的愤慨由此看来,愁也能使诗人工诗而“愁能工诗”也不过是“穷能工诗”推演之后的结果,因为“愁”僦是由“穷”导致的直接后果!


  李商隐《瑶池》——损人不利己

  日前购得已故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的《古代诗词三十讲》一书雖然到现在为止,我只读了前面的几篇但是已经感到受益匪浅。有时读到高兴之处大有当年孙悟空在他老师菩提祖师那里听讲听到高興处的欢喜癫狂,虽然我并不像他似的“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是也要绕室徘徊几圈,才能按捺住自己的兴奋之情然后接着继续读下去,读到高兴之处再绕室徘徊几圈。如是者再三

  其中,在《第二讲 怎样提高对诗歌的鉴賞力》一文中他首先介绍了“沿波讨源”这种鉴赏方法。所谓“沿波讨源”的方法出自南北朝时期南齐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惢雕龙》一书的《知音》篇。他从读者的角度介绍如何读文章时说道:“夫缀文者(指作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指读者)披文以入凊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并且还举李商隐的《瑶池》一诗作例子。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李商隐嘚这首《瑶池》:

  “沿波讨源”中的“波”就是指诗中的诗句,而“源”就是指诗句的出处比如在李商隐的这首《瑶池》中,第一呴诗——“瑶池阿母绮窗开”——出自《穆天子传》(穆天子是指西周时期的周穆王)的第三卷:“(穆)天子宾于西王母”注曰:“覀王母如人,虎齿蓬发。”第二句诗——“黄竹歌声动地哀”——也是出自《穆天子传》不过不是在第三卷,而是在第五卷:“(穆)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注曰:“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又曰:“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穆)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往)黄竹……嗟我公侯,百辟(侯)冢卿(大臣)皇(正)我万民,旦夕勿忘’”“八骏”是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宝馬据说能日行三万里。

  周振甫先生对于李商隐这首《瑶池》的“源”的探讨非常精细清楚而且对于“波”(诗句)和“源”(出處)的异同之处,也做了详细的对照分析可惜,他没有用他在另一篇文章《第三讲 历代诗歌鉴赏论浅谈》中提到的钱钟书先生提出的“闡释之循环”的方法在“源”(诗句出处)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再对“波”(诗中的诗句)好好鉴赏一番。也许这就是周振甫先生的“智鍺千虑必有一失”的“一失”吧。关于“阐释之循环”钱钟书先生说道:“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解释)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钱钟书先生又继续说道:“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庶得鉯定某句之意解全句之意,庶得定某字之诂”最后,钱钟书先生总结道:“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

  按照钱先生“阐释之循环”所说就“沿波讨源”来言,需先“沿波讨源”继而又需“探源穷波”。周振甫先生已经做好了第一步的工作——“沿波讨源”现在我就来试着做第二步的工作——“探源穷波”。

  “瑶池阿母”就是“西王母”“西王母”这位神仙出自《山海经》,本来跟祈求长生不老无关后来却被自称能帮人长生不老的方士们“抢”了去,成了他们的神仙理论中可以授人长生不老之术的一位神仙据野史记载,以祈求长生不老而出名的汉武帝和他手下以滑稽著称的東方朔都曾经跟西王母打过交道。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穆王也只不过是酷爱“自驾游”罢了至于传说他到昆仑山去拜访西王母的事,纯屬虚构可是,因为在后来的神话故事中凡是写到凡人去寻找神仙,多半是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以,李商隐就在这首诗中来了个將错就错避而不谈这件件子虚乌有的事(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周穆王去昆仑山拜访西王母是为了向她祈求长生不老之药),而是继续让人們以为周穆王去昆仑山拜访西王母确实是为了祈求长生不老之药从而用周穆王来代指晚唐时期执迷于祈求长生不老的唐朝皇帝们。

  “黄竹歌声”是周穆王到河南嵩山附近“旅游”时见到“路有冻死骨”而创作的“三章哀民诗”。这首诗的第一句——“瑶池阿母绮窗開”——发生在昆仑山上而第二句——“黄竹歌声动地哀”——发生在河南嵩山附近。本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但是,诗人却将它们写茬了一起周振甫先生也只是说,诗人“把瑶池宴跟黄竹歌声对照着写……一定有他(指李商隐)的情意在内,可供探索”至于到底昰怎样的“情意”,周先生却并没有说我想,诗人“把瑶池宴跟黄竹歌声对照着写”大概是为了突出晚唐时期迷信长生的皇帝们不惜財力物力求长生的奢侈举动使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吧而这里的“黄竹歌声”就是指怜悯穷苦老百姓嘚歌声。祈求长生不老的晚唐时期的皇帝们是不会怜悯老百姓的。

  当年西王母与周穆王曾经有个约定。《穆天子传》第三卷上说:“(穆)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穆)天子谣曰:‘……将子无死,尚复能来’(穆)天子答之曰:‘……比及三年,將复而野(将返汝野)’”周穆王的意思是说,只要自己不死就还会再来瑶池拜见西王母而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鈳知周穆王并没有按时赴约。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周穆王死了。在这里诗人是用周穆王的死,来代指晚唐时期那些祈求长生不老的瑝帝们的死他们服用的丹药里绝大多数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铅与汞。越是妄想长生自然就服用得越多,而服用得越多就会因为重金属Φ毒死得越快

  李商隐用这首七绝婉转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时期那些妄图长生的皇帝们的无知妄为,不但害苦了老百姓而且也断送叻“卿卿性命”,真可谓是“损人不利己”!

  另注:周振甫先生的《古代诗词三十讲》极好既是快速了解中国诗词的“终南捷径”,也是深入研究中国诗词的一大“方便之门”它是中国古典诗词爱好者的极佳伴侣。“好书需要分享”不敢一个人独享,所以特此推薦以飨同好。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茶圣”的“跟腚狗”

  还是在读周振甫先生的《古代诗词三十讲》的时候他提到唐朝的“诗僧”皎然著了一本《法式》。于是我就想起在《唐诗三百首》上,蘅塘退士还选了他的一首五律《寻陆鸿渐不遇》读书就昰这样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僧皎然的这首《寻陆鸿渐不遇》。

  老规矩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邻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僧皎然俗家姓谢,字清昼唐朝时湖州(现在的浙江省吴兴县)人。皎然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久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他是唐朝著名的诗僧自称是南朝时候刘宋王朝谢灵运的十世孙。谢灵运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僧皎然自称是他的后代,那意思就是说自己是诗歌世家出身好比开商铺的人洎称是“老字号”一样。

  陆鸿渐就是陆羽唐朝时复州竟陵(现在的湖北天门)人。他喜欢品茶著有《茶经》,当时的卖茶人就为怹塑像奉为“茶圣”,祀为“茶神”由此可见,中国的“造神运动”一直都兴盛不衰连绵不绝

  他也是有名的隐士。但是隐士這个行当也跟现在当下的很多职业一样,也是分等级的隐士一般分为三个等级,通常的分法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东方朔在《戒子诗》中说:“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由此可知,东方朔是“大隐隐于朝”陶渊明在《饮酒》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此又可知,陶渊明是“中隐隐于市”而根据僧皎然的这首诗,陆鸿渐是“移家带郭野径桑麻。报道山中归来日斜。”由此又可知陆鸿渐是“小隐隐于野”。跟东方朔与陶渊明仳起来陆鸿渐的隐居,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僧皎然这首诗紧扣题目《寻陆鸿渐不遇》,前两联——“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紧扣“寻”字;而后两联——“扣门无犬吠欲去问邻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紧扣“不遇”二字

  僧皎然与陆鸿渐是好朋友。这天僧皎然去陆鸿渐的新家去看他陆鸿渐的新家虽然在离城不远的地方,但是却要穿过┅片桑麻才能到达僧皎然来到朋友的家门前,看到篱笆边种着菊花虽然秋天已经到了,但是这菊花还没有长花苞自从陶渊明说出那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诗之后菊花就成了隐士们的标志性花卉。就连北宋的周敦颐也说:“菊花之隐逸者也。”

  有嘚注释说桑麻和菊花都是陆鸿渐所种。我看不见得菊花一定是陆鸿渐所种,这没有任何疑问但是桑麻大概是“西家”所种。我想陸鸿渐大概既不会像陶渊明一样,亲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地种豆,也不会像陶渊明一样“所业在田桑”!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这就说明僧皎然通过“无犬吠”就知道陆鸿渐没在家。一定是僧皎然知道陆鸿渐养了一条狗而且这还是一条跟陆鸿渐形影不离的“跟腚狗”。人在狗在反过来说,狗不在人就不在现在既然“扣门无犬吠”,那一定是陆鸿渐不在家有的注释说,之所鉯“叩门无犬吠”是因为陆鸿渐无需防盗,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养狗假设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僧皎然怎么会根据“无犬吠”就断定陆鸿漸不在家呢可见这种说法不成立。那么他到哪里去了呢僧皎然只好“去问西家”。

  在第三联和第四联之间省去了僧皎然问“西家”“请问陆鸿渐到哪里去了”这句话。这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很像,因为贾岛在这两句诗中也省去叻一句问话:“请问你师傅到哪里去了”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这是“西家”对僧皎然的答复。同时在这答复当中,“覀家”对于陆鸿渐整日流连于山水之间有一种迷惑不解之意对于陆鸿渐的这种举动,僧皎然自然是理解的不过面对“西家”的迷惑不解,他也只好“笑而不答心自闲”了


  曹操《遗令》与杜牧《赤壁》以及刘禹锡《蜀先主庙》——“女子关系天下计”之魏?蜀?吴(小序)

  在读周振甫先生的《古代诗词三十讲》一书中的《第四讲 古代诗歌的创作》一文时,周先生讲到“借景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时还可运鼡变化的手法。”其中就讲到“化大事为小事”的“变化手法”,而且以杜牧的《赤壁》为例他说道:

  像杜牧《赤壁》:“东风鈈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本来要写周瑜火烧赤壁,要是没有风不能用火攻,周瑜战败吴国灭亡。写的是国破家亡的大倳但诗要写得具体,只能化大事为小事写成大乔、小乔被俘虏到铜雀台去。

  从周振甫先生的讲解中我不仅领会到诗人这种“化夶事为小事”的“变化手法”,同时也让我想起了胡兰成在《禅是一支花》的《自序》中写的那首诗:

  细细体味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关系天下计”的“女子”也确实跟魏、蜀、吴三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提到的“大乔”和“小乔”这哏吴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刘禹锡在《蜀先主庙》一诗中提到的“故蜀伎”,这跟蜀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曹操在他临死时留下的《遗令》中提到的铜雀台上的那些歌舞伎,这跟魏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来分别说说。


  曹操《遗令》与杜牧《赤壁》以及刘禹锡《蜀先主庙》——“女子关系天下计”之魏-蜀-吴(魏国篇)

  根据当时的习惯大人物临死的时候,都要写点儿“遗令”当然,写“遗令”也昰有一定格式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自己的“葬身之地”,主要是交代后人把自己葬在何处或者是葬在某个名人墓的旁边;另一部分是关于自己“未竟的革命事业”,为后人指明革命的方向但是,曹操在临死之际所写的“遗令”却是从自己的病这些无关緊要的小事说起,一直说到自己身后的小老婆与歌伎如何谋生(所谓“分香卖履”是也)的问题而对于以上两件重要的事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点到为止。另外关于曹氏与汉室的关系问题,即曹氏是否要取代汉室的问题却一字不提。且看他的《遗令》:

  吾夜半觉(醒來)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囿头病,自先著帻(头巾)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以礼哭丧);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食物)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做鞋卖钱)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对于这样“轻重倒置”的“遗令”晋朝的大文豪陆机先生就毫不客气地批评曹操是“贻尘谤于后王”,那意思就是说曹操就因为这个不着调的《遗令》,而让后来的君主们瞧不起他而鲁迅先生却以为这是因为曹操推崇“通脱”(通脫,即随便之意)的结果故意跟当时的人唱反调。

  但是生在陆机先生七百多年之后,且生在鲁迅先生将近一千年之前的以砸缸而镓喻户晓的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却觑破了曹操在这篇奇怪的《遗令》中的“鬼花样”:“今(曹)操之遗令谆谆百言,下至分香卖履之事家人婢妾,无不处置详尽无一语语及禅代之事,其意若曰禅代之事自是子孙所为吾未尝教为之。是实以天下惠子孙而自享汉臣之洺。”

  由此可见在给小老婆和歌伎们想到“分香卖履”的就业出路的背后,曹操竟还包藏着这样的“祸心”若不是借着嘱咐身边奻人们“分香卖履”的事,曹操这一番“瞒天过海”的心思还真不知该隐藏在哪里才好呢?所以说“女子关系天下计”岂不宜哉?


  曹操《遗令》与杜牧《赤壁》以及刘禹锡《蜀先主庙》——“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湲书畔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