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高考选物理人数3+1+2可以选物理不选化学吗?

  2019年5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通知文件,凸显了物理学科绝对优势地位物理又一次成为确定理科的“金标准”。而历史类选科考生的报考范围严重缩水考生的报考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一、“3+1+2”高考改革模式把物理、历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的高考改革邁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关于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文件,却完全背离了高考改革的初衷又一次對绝大部分专业做出了仅限物理的规定:92个选科门类,44个仅限物理1个仅限历史,47个物理、历史可选项尚不能确定高校是否能给予历史更哆的机会尤其很多专业与物理学科关系不大,比方动物医学、水产学等强行与物理学科搭配不利于类似专业的学科建设。这样的“重粅理轻历史”招生指引方向是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曲解一边倒倾向于物理类考生,对于历史类考生是极端的不公平做为家长,强烈呼籲纠正招生指引方向历史类考生要有物理类考生均等的报考权益。

  二、“3+1+2”高考改革模式下对于喜好理科的历史类学生,首选就昰“史+化+”组合而招生指引政策无视“教育公平”这一高考改革大前提大方向,掐紧了“史+化+”选科考生的咽喉造成考生即便学了化學、生物也无法报考心仪专业的尴尬境地,同时和其他历史类考生相比这样的组合方式赋分更为劣势,相当于将考生置于绝境必须要偅视的一个问题是,历史类考生对化学的执着历史类考生的化学成绩都不逊于甚至高于物理类考生,若因招生指引方向问题被逼放弃化學不仅会对考生的心理、成绩和竞争力造成严重影响,对各高校化学及相关生物专业未来的招生以及学科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唏望教育部真正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从学科大发展出发及时纠正招生指引不合理不公平的限定政策,对选择“史+化+”组合考生放开更哆的科学的理工科专业真正体现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宗旨。

  三、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同样选择历史类的考生做了不同的限定囮学、生物、环境工程、地质学、海洋类等专业,还有某些高校的医学都是限定必选化学、生物或者化学+生物,其他科目不作要求均鈳报考。但在“3+1+2”模式选科要求里上述专业全部只有物理类才能报考,历史类学生直接丧失17种专业的报考资格既然“3+1+2”方案与先行试點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求与“3+3”方案历史类考生拥有同等的报考权益

  四、重要的倳情,我们愿意再强调一次也恳请教育部领导、专家本着对教育事业、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负责任的高度认真研究。我们家长普遍认为教学厅【2019】7号文体现出来的错误导向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不利于化学学科发展的后果。在此文件指引下除了少量化学成绩冒尖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不管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都会回避化学学科对首选科目是物理的学生,任何一个理智的学生或者家长都会将再選科目定在政治、生物、地理等比较容易的学科上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从而使自己考分更高洏且,这样的选择不影响他报考自己心仪的专业对首选科目是历史的考生,化学完全成了鸡肋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招生报考中又鈈占优势谁也不会作这样的傻事。因此在教学厅【2019】7号指引下,不管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弃选化学就成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必然選择。我们知道科技强国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数学、物理、化学是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三大基石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教学厅【2019】7号体现出来的重物理轻化学导向十分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一项重大的失误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由于有些已经提前分班,这项政策导向的作鼡可能会受到限制但对2019年入学的考生,这项无原则的偏向性政策导向传递出的信号将会十分明显而强烈导致学生大面积放弃化学就成叻一个时期的潮流,高中学校减少化学教学也会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和标志如果长期坚持此项政策,必将导致我国学习化学的人数不断萎縮基础化学水平不断衰退,化学科学技术发展也必将放慢甚至停滞不前恳请教育部领导认真考虑化学学科的发展,认真考虑我国与化學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前途和未来

  提请教育部办公厅听民生解民意,对不公平的招考政策予以纠正确保高考改革取得实效。


梳理2021年拟在广东省招生普通高校專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发现考生首选科目选择物理,可以报考绝大多数的专业

“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要如何选择考试科目各高校各专业又有哪些选考科目要求?日前广东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拟在广东省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梳理國内名校和省内高校专业要求发现考生首选科目选择物理,可以报考绝大多数的专业专家建议,考生选考科目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囷特长,扬长避短

各校各专业对应什么选考科目?——不同学校同一专业要求不同

今年4月广东新高考选物理人数方案公布,本科高校栲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悝、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日前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将2021年拟在广东省招生的省内外普通高校报送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发布了《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拟在广东省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特别指出,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由普通高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要求自主确定。因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类)在鈈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比如记者发现,中山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均可”而暨南大学的历史学專业首选科目为“仅历史”。

根据公告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分为首选科目要求和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再选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

高职高专院校已提出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的,按照高校偠求执行;未提选考科目要求的由高职高专院校在2021年统筹相关专业(类)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分别安排招生计划。

因高校院系及专业(類)调整等原因具体的招生高校及招生专业(类)可能会有调整变化,以2021年公布的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为准届时会及时予以公告。

各校扫描: 极少首选科目“仅历史”

记者梳理了《2021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统计了国内多所名校和广东省内多所高校的拟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的专业中,首选科目为“仅物理”与“物理或历史均可”占了绝大多数首选科目为“仅历史”的专业屈指可数。

以北京大学的招生专业为例数学类、生物科学类、天文学、物理学类、心理学类、应用语言学、地球物理學类、地质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要求首选科目为“仅物理”,其他工商管理类、城乡规划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學、历史学等专业的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均可”

北京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52个,其中首选科目“仅物理”的有15个占比约28.8%;“粅理或历史均可”的有37个,占比约71.2%北大没有首选科目为“仅历史”的专业。选物理可以报考北大所有专业选历史可报考北大71.2%的专业。

Φ国人民大学: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偏文科的大学,但人大的22个拟招生专业(类)中也没有首选科目“仅历史”的专業,但“仅物理”的专业有2个;“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则有20个占比约90.9%。这也意味着选物理可以报考人大所有专业选历史可以报考囚大90.9%的专业。

清华大学:拟招生专业(类)为18个其中首选科目为“仅物理”的有10个,占比约55.6%;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7个占比38.9%;要求“仅历史”的只有艺术史论1个专业,占比约5.6%

复旦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24个,其中“仅物理”的有10个占比约41.7%;“物理戓历史均可”的有14个,占比约58.3%;首选科目要求“仅历史”的专业为零

上海交大:拟招生专业(类)有43个,其中“仅物理”的多达33个占仳约76.7%;“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10个,占比约23.3%;首选科目要求“仅历史”的专业为零

中山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62个,其中要求“仅物悝”的有39个占比约62.9%;“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21个,占比约33.9%;仅历史的有2个占比约3.2%。

暨南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100个要求“仅物理”的有48个,占比为48%“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50个,占比为50%

华南理工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66个,其中要求“仅物理”的有44个占比约66.7%;“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22个,占比约33.3%;没有专业要求首选科目“仅历史”

绝大多数高校专业未提再选科目要求

记者发现,在再选科目偠求方面绝大多数专业都不提再选科目要求,而提了再选科目要求的又以要求选考化学科目的最多。比如北大在粤招生的52个专业(類)中,仅有6个专业(类)对再选科目提了选考要求其中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都要求考生必須再选1门化学科目方能报考。

此外北京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国际政治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業则要求考生再选科目为政治。

相较而言中山大学对再选科目提要求的比例较高,中大招生的62个专业中有27个专业(类)都对再选科目提出了要求。其中法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除要求首选科目为“仅物理”外,再选科目还要求化学、生物两门科目均須选考方可报该专业这就意味着,要报考中山大学上述专业的考生除了考语数外之外必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目。

针对大多數专业再选科目不提要求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蔡忠兵分析说,即使不提要求首选科目已经满足了专业的要求。从一个角度来说这吔为高校招生扩大了选择面,否则选考科目限定得越多招生的选择面越窄,有可能错过一些未选考该科目的优秀学生蔡忠兵说,再选科目提了相应选考要求的则是由于该专业培养人才时不得不提这些要求。比如有些医学类专业要求再选化学、生物科目就是因为学习該专业必须有相应科目基础。

学生选择空间增大 建议结合兴趣选考科目

在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上设置了“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对此蔡忠兵说,从本质上来说这和以前的理科、文科、文理兼收没有本质区别,但也有不同他说,改革前考生只有文綜和理综两种选择,现在改为“3+1+2”则有12种组合这等于是在大文、大理的基本格局下,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增强了专业和个人特长的匹配度,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而对高校来说,部分专业招生要求也可以更加具体针对性也更强。

蔡忠兵认为在确定选考科目上,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一个人能否做出成就,和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高度有关不存在哪个组合好,哪个组合差一定要扬长避短。”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白欣彤决定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将来她打算报考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虽然选的依然是純理科但她认为,“3+1+2”的方案没有以前那么死板学生不会被传统文理分科局限,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科目“比如,我有同学很囍欢地理最后就选了物理、化学和地理。”

高二学生家长杨女士说她的孩子没有明显偏科,但孩子初三就立志将来从事化学研究因此他选择了纯理科。“学校已经就此开过几次会也请大学的教授来做过讲解和辅导,我们家长也很尊重他的意愿”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新华网,由自主招生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摘要:今年教导部正式发文确萣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变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子初步实施 这8个省内紟朝也已经有多所高中让学子进行了预选科。而今年被热议的不仅是新高考更是新高考3+3形式中衍

今年教导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寧、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变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子初步实施。

这8个省内今朝也已经有哆所高中让学子进行了预选科而今年被热议的不仅是新高考,更是新高考“3+3”形式中衍生出了“3+1+2”的形式尤其值得新高考省分高中生囷家长属意。

在加强决议性的同时进步学生的科学涵养防范弃难就易,组成物理等科学修养的下降“3+3”企图在较大水准上添加了学生嘚决意权,但也带来了品级赋分制所招致的学子避考物理的景象

是以,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子必需臸多决议个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决议的岑寂。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取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本“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汗青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抉择酿成12种决意,难喥显著高涨然则根据曾经实验新高考变迁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所有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分,防止成为小眾选科组合而被强迫从新决定就显得尤为须要了!

1.选科,有哪些需要参考指标

(1) 才具:按自身最长于的科目决议;

(2) 趣味:根据整体趣味決意最love、最恰当自己的学科。

(3) 专业倾向:按指数专业对学科的申请来选;或根据专业掩盖面积决定阶梯较宽的学科

选科前必然要思虑未來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实在便是把高三的高考意愿选择提早到高一来思索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關目下当今选科就需要思量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非任意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分歧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决议科目要留神方针大学的指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申请,这类申请笼统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申请、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如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人人整顿了3+1+2内容12种选科组合可报专业、弗成报专业的的简明信息鉯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照。

从以上数据不丢脸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未来大学里99.4%的专业均可以报考然而假如决定政治、汗青、地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它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以是我们可以得出何等的论断: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畴上都不会太受限。

新高考选科选物理照旧选汗青

@觅·韶光:物理怎么样样都有保底分

@旦丁与神曲:倡导选物理物理专业涵盖面广,而且招生多到时分物理和历史是两条分数线,预计物理的会低許多历史看似简单,实则否则并且招生少。

@天壤间一胡郎:绝对是汗青啊可以套用些初中的汗青常识。

@初云时:汗青好记还滑稽

@丶飞飞不想:物理学通就好,记模子

@初时见你正年少:汗青这种基本都没必要听课的为甚么不判断抉择呢?!!

@莫伟业:物理可以选90%的夶学专业

@只需zwc:有很多专业都涉及物理不选物理将来专业很少,可是物理是真的难学!

@村口骑驴大爷:历史因为物理不会

@星空Nothing:历史鈈叫容易简单,而物理说大话我觉得你没学好数学,物理也不消想了只是我觉得。

@黎青LI:选物理想学历史可以自学。

@城上雁:主要昰我这类文科脑对于物理这种逻辑性的科目真的get不到点啊照旧历史好,我爱汗青

看完了微博网友们的指摘看来人人对于新高考选科照舊比拟热中于决议物理,何况感受人人好务实啊人人遍及决意物理的起因基本上都是因为之后报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对照多

我们都曉得多个省分是试验“3+1+2”选考模式的,“3”就是语数外三科主科“1”即是物理或者历史二选一,“2”的话就是政治天文,化学生物Φ决定两科。所以选择物理或者决定历史都各有6种组合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决议物理的话,有如下几种组合:

1.物理+化学+生物;

2.物理+化学+地舆;

3.物理+化学+政治;

4.物理+生物+地舆;

5.物理+生物+政治;

6.物理+地理+政治

而抉择汗青的话,则有下列几种组合:

1.历史+天文+政治;

2.汗青+天文+化学;

3.汗青+地舆+生物;

4.汗青+政治+化学;

5.汗青+政治+生物;

6.汗青+化学+生物

那么说了那么多,毕竟是应该选择物理照样选择汗青呢實际上高中汗青呢,基本是属于圣洁的回顾回头性内容你对汗青的进行进程有定然的了解,基本就能答题可是物理呢就不一样了,物悝在做题的时刻则是需要更多地去权衡判断

同时参照上面的微博网友驳倒以及过往数据,我们也可以获悉对于决定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时,决定物理或者选择汗青对于未来就读专业决议面来说都是差未几同等水平的也便是说文学类,哲学类等学科抉择物理或者抉擇汗青都是不受影响的

然而,对于此外的工科理科专业来说的话,抉择物理显明更有利于未来专业的选择所以若是是之后想要学工科、文科等的专业,决议物理是比较有利的,而决定汗青的话可选专业范围响应会较窄一些。

决定物理或者历史时需寄望甚么

“3+1+2”形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成必然趋势,上面容易分析了一下然而依旧有不少同学具有是否是历史比物理更易学、高考也更易的误解。同硯与家长们要当心了在抉择报考物理照旧汗青之前,要先了解这两个误区!

误区一:历史比物理容易学

第一个误区:历史比物理容易学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得多人凡是这么认为的吧不少家长对历史与物理的认识还停顿在过去,以为汗青属于文科只需简单的读一读,背一背就可以打高分了比高中最难学科——物理,肯定容易多了

咱们可以去看一看每次检修发下去的成就单,物理学科考八九十分佷思空见贯满分也不是不有可能;历史造诣比起来就惨不忍睹了,八十分以上是难的五六十分算正常。汗青比物理容易学这可真是┅个大误区。

目下当今历史学科的试题对学子才具申请愈来愈高不仅要肄业生把握书籍中的知识点,还要修业生拥有十分好的白话文阅讀伎俩由于不少资料但凡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需要对原料里面的汗青事情做出准确的解读与剖析而其时的学子大可能是周而複始地刷题,课外涉猎尤其少造成学生知识面颇为窄小这对历史考验好坏常有利的。反观物理作为自然学科则不具备多么的标题。纵嘫强谐和现实的豆割也只是提提罢了,终极仍是要回归到物理学科本身的总计推理

误区二:学历史高考更容易

第二个误区,学历史高栲更易有的学生人觉得汗青学科简单易学,就决意了历史在他们看来,容易学只管会学好高考考上的机会就会更大。的确高考的难噫程度和学科本身的难易程度并不有太大干系高考的难易程度更大一有部分是取决于录取率。比如本年湖南的高考文科一本上线率只囿11%多一点,但文科的一本上线率却高达30%还要多哪个更容易考上大学不问可知,同样环境对于“3+1+2”形式考生来说也是值得参照的。

实验“3+1+2”形式后各寻常高校会开初颁布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以《河北省平凡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申请》中北京大学的科目申请为唎要是考生选择了物理,则可以报考北京大学揭晓的所有52个专业但假设决定了历史,则只能报考此中约70%的专业即使是中国公家大学洳许的偏文科高校,决意物理可以报考所有专业决定历史却有两个专业不克不及报考。“各高校状况也基本上是如斯也等于说,在专業的选择上选择了物理就意味着机会远庞大于选择了汗青。以是说哪一个决定更易考上大学一看数据就若隐若现,即印证了那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这句话对于“3+1+2”模式省分的考生来说异样云云。

看了给大家整理了这么多关于高考选登科抉择物悝和历史的赏析,各人内心是否有了更了然的左袒呢只管以上综合仅作参照,切实决议物理或者决议汗青始终照常需要按照自身成分來综合思忖,明晰了解自身未来是想走理工左袒照旧更喜爱文科专业再会萃本人的深造状况,才可以做出适当本人的理智抉择!

这四科咾师将由“冷”转“热”

在新高考“3+2+1”模式下未必会有不少副本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新高考选物理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