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学电路限流,问一下这图中流过电阻的电流为何是8 为什呢电流源的电流不流向别的地方

第一二章复习课 1.1.3激励与相应的概念 激励: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限流工作。 响应: 由于激励在电路限流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蕗限流分析: 是在已知电路限流的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路限流的激励与相应之间的关系 解题前在电路限流图上标示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为参考方向。 功率的平衡 在一个电路限流中电源产生的功率与负载取用的功率及电源内阻和线路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是平衡的。 看下例 电源与负载判别 基本要求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限流的方法 2.;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电阻的混联计算举例 【解】 Rab=R1+ R6+(R2//R3)+(R4//R5) 2.4 结点电压法 当电路限流中支路较多,结点较少时 可选其中一个结点作参考点求出其 他结点的相对于參考点的电压,进而 求出各支路电流这种方法称为结点 电压法。 2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 例2: 2.5 叠加原理 对于线性电路限流任何一條支路中 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限流中各个 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这就是叠加原理 2.5 叠加原理 例1: 解 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 2 =90V 10A W W W Va=Uab=+60V Vc=Ucb=+140V Vd=Udb=+90V 结论:(1)电路限流中某一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 (电位为零)之间的电壓 (2)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限流中各点的电位值随着 改变但是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是不变的。 各点电位的高低是相对的而两点间电位的 差值是绝对的。 注 返回 1.7 电路限流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Uab=6×10=60V b 分析:由a、b端向里看 R2和R3, R4和R5均连接在相同的两点之间因 此是并联关系,把这4个电阻两两并 联后电路限流中除了a、b两点不再有结 点,所以它们的等效电阻与R1和R6 相串联 电阻混联电路限流的等效电阻计算,关鍵在于正确找出电路限流的联接点然后分别把两两结点之间的电阻进行串、并联简化计算,最后将简化的等效电阻相加即可求出 第四頁 可以利用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特征对电路限流进行简化 (a) (b) (c) (d) 解 任何一个实际的电源,例如发电机电池或各种信号源都含有电动势E和内阻 ,可以看作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 2.2.1 电压源 等效电压源 根据电压方程 作出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 当 = 0 或 《 时, 这样的电压源被称为理想电 压源也称恒压源 理想电压 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或外电 路如何变化,电压源两端的电 压不变。 图中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 将上式两端同除以 可得出 令 则有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一伏安关系 负载两端的电压 和电流没有发生 改变 等效电流源 当 》 时,这样的电源被称为悝想电流源也称恒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或外电路限流如何变化,电流源输出的电流不变 一般不限于内阻 ,只要一个电动勢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某个电阻R串联的电路限流都可以化为一个电流为 的理想电流源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限流。 具体步骤如下 试

为什么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負极

物理学规定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但是在金属导体中,电流实际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子的定向移动)那为什么不把电流的方向定为负极流向正极呢?
全部
  • 电流流动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是电流流动的方向负电荷(自由电子)流动的方向为電流的相反方向。 
    在电源内部电流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而在电源外部的导体中,电流是从正端流向负端或者说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
    全部
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推荐于

受控电流源和电压源没有电阻。

受控源的等效电阻和独立源一样即受控电流源的等效内阻为无穷大,受控电压源的等效内阻为零

1、受控源又称为非独立源。一般来说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受本支路以外的其它因素控制时统称为受控源。受控源由两条支路组成其第一條支路是控制支路,呈开路或短路状态;第二条支路是受控支路它是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其电压或电流的量值受第一条支路电压或电鋶的控制受控源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2、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論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壓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3、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限流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路限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