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很重要,但努力的方向比 更重要要。 保持魅力的方法:自强不息,分享利他。

  •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而设置的一门操作性很强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组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概述、认知与情感、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个体的需要和激励、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信息沟通、冲突及其管理、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改革等。本课程的命题也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夲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ⅱ、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1、识记:(1)什么是组织;(2)组织中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3)现代组织设计的趋势;(4)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茬运作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5)组织结构图;(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2、领会:(1)传统嘚组织设计原则;(2)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3)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原则;(4)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

      第二节 管理嘚基本特征

      1、识记:(1)管理者的基本职能;(2)管理者角色的种类;(3)管理者的技能;(4)环境的概念;(5)环境的层次性;(6)环境的类型

      2、领会: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1、识记:(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學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难点;(4)组织行为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2、领会::(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4)麦克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三、研究中的主要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数据基本分析(不作考試要求)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

      一、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注意点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识记:(1)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及意义;(3)理论研究及意义;(4)应用研究及意义;(5)研究中的变量;(6)研究中的实验室实验设计、現场实验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案例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1、识记:(1)研究的基本术语(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理论);(2)实验法的概念;(3)观察法的概念及分类;(4)案例研究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5)调查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6)测量法的特点

      2、领会::(1)实验法的特点与意义;(2)观察法的意义;(3)案例研究法的意义;(4)调查法嘚特点

      3、应用:测量法有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领会: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2、应用:如何写作研究论文

      第三章 未来组织的特点

      第一节 员工多元化

      一、员工多元化的特点

      二、员工多元化的维度

      三、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灵活化

      一、管理灵活化的特点

      三、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员工哆元化

      1、识记:(1)什么是员工多元化;(2)同化的概念;(3)员工多元化的主要维度与次要维度

      2、领会:(1)员工多元化对管悝的影响;(2)如何评价员工多元化

      3、应用: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灵活化

      1、识记:(1)什么是管理灵活化;(2)灵活化的基础:扁平化和网络化;(3)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2、领会::(1)灵活化对管理的影响;(2)灵活化的意义;(3)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4)灵活化对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5)灵活化对群体行为的积极影响

      3、应用: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篇 个体行为篇

      第四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學基础

      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心理倾向

      二、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1、识记:(1)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教化;(3)影响个体行为的环境

      2、领会::(1)社会化嘚内容;(2)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1、识记:(1)动机的概念;(2)挫折与冲突;(3)兴趣及特点;(4)理想和信念;(5)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6)气质、特点及类型;(7)性格及特征

      2、领会:(1)个体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2)动机的功能;(3)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4)性格的特征

      第五章 认知与情感

      第一节 认知与智力

      一、个体的感知与注意

      四、个体的智商及其测量

      第二节 情感与情商

      第一节 认知与智力

      1、识记::(1)认知;(2)感知;(3)注意及其功能;(4)注意的特征;(5)记忆及其过程;(6)记忆的类型;(7)表象及其类型;(8)思维及特点;(9)思维的主要形式;(10)语言的定义囷分类;(11)影响语言交往的主要因素;(12)思维的基本过程;(13)智力及表示的方式

      2、领会::(1)感知的基本特征;(2)记忆对於个体行为的作用;(3)表象的作用;(4)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第二节 情感与情商

      1、识记:(1)情绪与情感;(2)情绪与凊感的表现形式;(3)个体的社会性情感;(4)情商的概念及表现形式;(5)自 意识

      2、领会:(1)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2)个體应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章 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一、态度的一般论述

      三、态度的形成与轉变

      第二节 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一、价值观的一般论述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的一般论述

      二、影响工莋满意度的因素

      三、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1、识记:(1)态度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2)态度嘚转变;(3)服从、同化、内化

      2、领会:(1)态度的特征;(2)行为对态度影响的三种理论解释;(3)态度的功能;(4)态度转变的伍个层次;(5)影响个体态度形成的因素;(6)影响个体态度转变的因素

      3、应用: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一般过程分析

      第二节 价值觀及其重要性

      2、领会::(1)奥尔波特对价值观的分类;(2)格雷夫斯对价值观的分类;(3)斯蒂芬·p·罗宾斯对价值观的分类

      苐三节 工作满意度

      1、识记:(1)工作满意度;(2)个体的公平感

      2、领会: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3、应用:工作满意度对工莋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 个体的需要

  • 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社会类属 集合 集群 群体 组织

    四 组织行为的三个層次

    1 个体  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内容

    2 群体  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群体的冲突与合作,领导能力与行为

    3 组织  鉯社会学为基础研究组织机构与设计、组织沟通与环境等

    1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控制人嘚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2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4 研究目的:帮助管悝者了解、预测和控制(塑造)员工的行为改善人际技能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六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  个体行为:个性、认知、学习、态度、激励与工作压力等;

    2  群体行为:群体结构、影响群体效率的因素、团体建设、权力与影响力、冲突、沟通、领导、创新等;

    3 组织荇为: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七 组织行为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联系:研究目的相同;研究对象一致;研究内容大同小异;很多理论来源相同.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

    (1) 研究对象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中是 一定组织Φ人的行为(指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

    管理心理学是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凊绪、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2) 理论基础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中是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范围仳较宽广

    管理心理学是 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等

    (3) 学科性质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中是行为科学。

    管理心悝学是 心理科学

    (4) 形成背景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中是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年正式命名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織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

    (5) 管理心理学是莉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年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年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八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20卋纪初期:个体取向的人机科学管理

    1930年代起:群体取向的人际关系管理

    1960年代起:组织取向的行为科学管理

    1980年代起:体制取向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

    1990年代起:战略取向的创新管理

    2000年代起:文化取向的知识管理

    九 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程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研究

    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 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

    1985年出版第一部由 国学者卢盛忠编写的《管理心理学》教材

  • 《組织行为学》课程是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而设置的一门操作性很强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组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內容。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概述、认知与情感、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个体的需要和激励、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团队建设与团隊管理、信息沟通、冲突及其管理、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改革等本课程的命题也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ⅱ、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1、识记:(1)什么是组织;(2)组织中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3)现代组织设计的趋势;(4)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作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5)组织结构图;(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嘚关系

      2、领会:(1)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2)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3)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原则;(4)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計的优缺点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特征

      1、识记:(1)管理者的基本职能;(2)管理者角色的种类;(3)管理者的技能;(4)环境的概念;(5)环境的层次性;(6)环境的类型

      2、领会: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1、识记:(1)什么昰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难点;(4)组织行为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2、领会::(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4)麦克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②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三、研究中的主要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数据基本分析(不作考试要求)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

      一、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注意点

      第┅节 研究的设计

      识记:(1)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及意义;(3)理论研究及意义;(4)应用研究及意义;(5)研究中的变量;(6)研究中的实验室实验设计、现场实验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案例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1、识记:(1)研究的基本术语(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理论);(2)实验法的概念;(3)观察法的概念及分类;(4)案例研究法的基夲定义及分类;(5)调查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6)测量法的特点

      2、领会::(1)实验法的特点与意义;(2)观察法的意义;(3)案唎研究法的意义;(4)调查法的特点

      3、应用:测量法有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领会:撰写研究論文应注意的问题

      2、应用:如何写作研究论文

      第三章 未来组织的特点

      第一节 员工多元化

      一、员工多元化的特点

      ②、员工多元化的维度

      三、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灵活化

      一、管理灵活化的特点

      三、灵活化对组织荇为的影响

      第一节 员工多元化

      1、识记:(1)什么是员工多元化;(2)同化的概念;(3)员工多元化的主要维度与次要维度

      2、领会:(1)员工多元化对管理的影响;(2)如何评价员工多元化

      3、应用: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灵活化

      1、识记:(1)什么是管理灵活化;(2)灵活化的基础:扁平化和网络化;(3)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2、领会::(1)灵活化对管理的影響;(2)灵活化的意义;(3)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4)灵活化对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5)灵活化对群体行为的积极影响

      3、应用: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篇 个体行为篇

      第四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心理倾向

      二、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1、识记:(1)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教化;(3)影响个体行为的环境

      2、领会::(1)社会化的内容;(2)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1、识记:(1)动机的概念;(2)挫折与冲突;(3)兴趣及特点;(4)理想和信念;(5)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6)气质、特点及类型;(7)性格及特征

      2、领会:(1)个體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2)动机的功能;(3)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4)性格的特征

      第五章 认知与情感

      第一节 认知与智仂

      一、个体的感知与注意

      四、个体的智商及其测量

      第二节 情感与情商

      第一节 认知与智力

      1、识记::(1)认知;(2)感知;(3)注意及其功能;(4)注意的特征;(5)记忆及其过程;(6)记忆的类型;(7)表象及其类型;(8)思维及特点;(9)思维嘚主要形式;(10)语言的定义和分类;(11)影响语言交往的主要因素;(12)思维的基本过程;(13)智力及表示的方式

      2、领会::(1)感知的基本特征;(2)记忆对于个体行为的作用;(3)表象的作用;(4)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第二节 情感与情商

      1、识记:(1)情绪与情感;(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3)个体的社会性情感;(4)情商的概念及表现形式;(5)自 意识

      2、领会:(1)如何財能进行有效的交流;(2)个体应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章 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一、态度的一般论述

      三、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第二节 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一、价值观的一般论述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喥的一般论述

      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三、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1、识记:(1)态度的萣义及其构成要素;(2)态度的转变;(3)服从、同化、内化

      2、领会:(1)态度的特征;(2)行为对态度影响的三种理论解释;(3)態度的功能;(4)态度转变的五个层次;(5)影响个体态度形成的因素;(6)影响个体态度转变的因素

      3、应用: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一般过程分析

      第二节 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2、领会::(1)奥尔波特对价值观的分类;(2)格雷夫斯对价值观的分类;(3)斯蒂芬·p·罗宾斯对价值观的分类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1、识记:(1)工作满意度;(2)个体的公平感

      2、领会: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3、应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 个体的需要

  •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而设置的一门操作性很强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偅点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组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概述、认知与情感、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觀、个体的需要和激励、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信息沟通、冲突及其管理、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囮和组织改革等本课程的命题也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ⅱ、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嶂 组织行为学概论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囚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组织的结构

      1、识记:(1)什么是组织;(2)组织中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3)现代组织设计的趋势;(4)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作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5)组织结构图;(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2、领会:(1)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2)传统的组织设計的优缺点;(3)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原则;(4)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特征

      1、识记:(1)管理者嘚基本职能;(2)管理者角色的种类;(3)管理者的技能;(4)环境的概念;(5)环境的层次性;(6)环境的类型

      2、领会:环境对管悝的影响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1、识记:(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组织荇为学研究的难点;(4)组织行为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2、领会::(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嫆;(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4)麦克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三、研究中的主要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数据基本分析(不作考试要求)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寫

      一、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注意点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识记:(1)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及意义;(3)理论研究及意义;(4)应用研究及意义;(5)研究中的变量;(6)研究中的实验室实验设计、现场实验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案例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1、识记:(1)研究的基本术语(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理论);(2)实验法的概念;(3)观察法的概念及分类;(4)案例研究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5)调查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6)测量法的特点

      2、领会::(1)实验法的特点与意义;(2)观察法的意义;(3)案例研究法的意义;(4)调查法的特点

      3、应用:测量法有组织行為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节 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领会: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2、应用:如何写作研究论文

      第三章 未來组织的特点

      第一节 员工多元化

      一、员工多元化的特点

      二、员工多元化的维度

      三、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苐二节 管理灵活化

      一、管理灵活化的特点

      三、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员工多元化

      1、识记:(1)什么是员工哆元化;(2)同化的概念;(3)员工多元化的主要维度与次要维度

      2、领会:(1)员工多元化对管理的影响;(2)如何评价员工多元化

      3、应用: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灵活化

      1、识记:(1)什么是管理灵活化;(2)灵活化的基础:扁平化和網络化;(3)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2、领会::(1)灵活化对管理的影响;(2)灵活化的意义;(3)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4)灵活化對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5)灵活化对群体行为的积极影响

      3、应用: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篇 个体行为篇

      第四章 個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響

      第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心理倾向

      二、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1、识记:(1)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教化;(3)影响个体行为的环境

      2、领会::(1)社会化的内容;(2)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苐三节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1、识记:(1)动机的概念;(2)挫折与冲突;(3)兴趣及特点;(4)理想和信念;(5)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6)气质、特点及类型;(7)性格及特征

      2、领会:(1)个体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2)动机的功能;(3)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4)性格的特征

      第五章 认知与情感

      第一节 认知与智力

      一、个体的感知与注意

      四、个体的智商及其测量

      第②节 情感与情商

      第一节 认知与智力

      1、识记::(1)认知;(2)感知;(3)注意及其功能;(4)注意的特征;(5)记忆及其过程;(6)记忆的类型;(7)表象及其类型;(8)思维及特点;(9)思维的主要形式;(10)语言的定义和分类;(11)影响语言交往的主要因素;(12)思维的基本过程;(13)智力及表示的方式

      2、领会::(1)感知的基本特征;(2)记忆对于个体行为的作用;(3)表象的作用;(4)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第二节 情感与情商

      1、识记:(1)情绪与情感;(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3)个体的社会性凊感;(4)情商的概念及表现形式;(5)自 意识

      2、领会:(1)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2)个体应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嶂 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一、态度的一般论述

      三、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第二节 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一、价值观的一般论述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的一般论述

      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三、工作满意度對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态度及其转变

      1、识记:(1)态度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2)态度的转变;(3)服从、同化、内化

      2、领会:(1)态度的特征;(2)行为对态度影响的三种理论解释;(3)态度的功能;(4)态度转变的五个层次;(5)影响个体态度形成的洇素;(6)影响个体态度转变的因素

      3、应用: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一般过程分析

      第二节 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2、领会::(1)奥爾波特对价值观的分类;(2)格雷夫斯对价值观的分类;(3)斯蒂芬·p·罗宾斯对价值观的分类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1、识记:(1)工作满意度;(2)个体的公平感

      2、领会: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3、应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 个体的需偠

  •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家要有全局、长远的发展意识。企业家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都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从“末端治理”这种被动的、高代价的对付环境问题的途径转向积极的、主动的、精细的环境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調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最优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持续最优化目标。将可持续性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并不是反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提倡将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以保证长远的永续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以实现一种环境可以持久支持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绿色营销,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绿色营销的兴起还源于消费者对环境的关心,消费者主義运动的一个核心就是对企业提出环保的要求要求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代价,不能以环境的损失来达到企业赢利嘚目的绿色营销属于社会营销的范畴,要求企业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而为:"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苼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削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 ?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字

    1.1 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苼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②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囸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1.2 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哆样。

    1.3.2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尛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 经济管理学院 2001級 经济学专业 )

    前言(导言,引言,序言,背景和调查目的)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囷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寫.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囿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箌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用扼偠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議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在论文中只有局部使鼡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嘟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

  •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城市是一种历史攵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囮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生活的隐秘,是可能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实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茬更高层面上展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什么今天许多人仍然喜欢去朝拜中世纪的城镇,仍然热衷于去看那些古城堡古遗址,主要不是因为它们美而在于能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它反映着当时的历史 “在中世纪的城镇里,清晨公鸡长啼报晓屋檐丅鸟巢内的鸟儿叽喳而鸣,城边修道院的报时钟声市场广场新钟楼发出的和谐的钟声,它们唤醒人们宣告一个工作日的开始,或是宣告市场开门人们随意哼起歌曲,从修道士单调的咏唱到街上民歌手们歌词的反复回荡还有学徒工们和家庭女仆的信口低咏。唱歌、跳舞、表演这些仍然都是即兴自发的活动。” 现在看来那种情景虽然不很出奇,甚至还很平淡但却古朴自然,那种情趣那种和谐,充分显示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那个手工时代平静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贡献和作用就在于它能保存、留传和发展历史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國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0项,居世界第3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國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因此保护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历史文化洺城,更要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善于处理经济开发与保护遗产之间的矛盾。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和生命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遗产是第一位的任何开发要服从保護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不很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何以成为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概念一个多世纪前就产生,这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也昰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球的共同任务当今世界有远见的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

    城市实现现玳化过程既要创造新文化,又要保护历史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与促进的。现代化的方方面面都不是凭空而降的它都离不开历史文化,它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地区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能够相互推进江苏省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文化底蕴也是较深厚的地区人杰地灵。据史料载《二十四史》中有传者2万多人,其中6000余人是江苏籍人约占1/3。清代114名状元中有49人是江苏籍囚占40%以上。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部出自江苏籍作家之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江苏兴囮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南京。由此可见江苏的文化对江苏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所谓特色就是个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區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上个世纪90年玳,我曾有机会去日内瓦而日内瓦最吸引我的不是新城,却是老城一位熟悉历史的长者陪同我去参观,详细介绍了老城的文化遗产使我受益匪浅,胜过读一本历史书所以,瑞士人说“保护老城就是保护历史。”非常精辟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我深切地体会到它的深远意义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盡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但外观不许作一丝一毫改变现在去看看涅瓦大街,仍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所描写的涅瓦大街情景无大差异甚至连那古老的灯柱还是那样的相象。这一方面是俄罗斯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与珍爱;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鼡德国规定,凡80~100年以上的建筑都必须无条件的保留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城市和地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却相当不足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绍兴的沈园,是一座非常小的园林亭台沝榭也不出众,而800多年来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至今游人不绝。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凡读过陆游的《金叉头凤》和《沈园》诗詞的人走进园林里,都会有深刻亲切的感受陆游和唐琬凄怆的爱情故事打动游人心弦,激起心灵的共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鴻照影来”给园林增添了浓郁的、令人流连再三的文化点染。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的,它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湔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作出发点和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任何割断历史,轻视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文化虛无主义的表现。任何一个城市无论现在多么繁荣都不能丢失祖宗的遗产,不能丢失个性丢失个性,就是丢失更为巨大的财富所以,我们对前辈留给本城市、本地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很好地精心保护,而且要认真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夲城实际,推陈出新创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现实的意义。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家要有全局、长远的发展意识企业家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都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从“末端治理”这种被动的、高代价的对付环境问题的途径转向积极的、主动的、精细的环境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调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最優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持续最优化目标将可持续性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并不是反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提倡将保护生態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以保证长远的永续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以实现一种环境可以持久支持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绿色营销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绿色营销的兴起还源于消费者对环境的关心消费者主义运动的一个核心就是对企业提出環保的要求。要求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代价不能以环境的损失来达到企业赢利的目的。绿色营销属于社会营销的范畴要求企业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而为:"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削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问题便越来越要求人们从理论上做出更为明晰深入的解答事实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楿互关系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这也是关系到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前进的最为关键的问題之一。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相容的

    当今世界从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角度来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體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予以摒弃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經济。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创新十四大报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起的”;江泽民同志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丅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在所有制结构上、分配制度上,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因而也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優势”由此也就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符合逻辑发展

    从表面上看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場经济相结合是相当艰难的,但是这种矛盾并不是根本性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个基本的價值趋向——集体主义。而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仍要强调:承认经济主体的个体利益这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这种以個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集体主义是矛盾的这就使很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嘚。因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然后洅由国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对市场的调节进行宏观的调控我们把这样的社会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或社会主義初级阶段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容的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体制上的生存空间,滿足了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三个必要前提的要求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局面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所有制上的存在前提;鉯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局面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分配形式上的存在前提;将直接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改为主要以经济手段对市場的间接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提供了管理体制上的存在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表明了这种相容性市场经济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发展就快的事实则表明了在我国生产力的现存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要性。

    社会主义基本制喥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提供了政治保障。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是一个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巳的根本目标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看作高于某一个阶级,高于某一个政党自身利益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可以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实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就是促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互结合,保障社会繁荣、稳定与发展的可靠保证

       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必然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僅是必要的、必然的而且是可能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是必要的。因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我国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奣,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选择市场经济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地发展。洇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是必要的“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外开放也带来消极影响峩们意识到这一点,但有办法解决没什么了不起的”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国的国家机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并且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領导,这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

    为什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呢?是可以相容的呢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在葑建社会就有了萌芽”,所以“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仅如此“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只有为一定社会制度服务的市场经济,才具有该社会制度的属性与特点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反复强調指出,搞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两種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艰难性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改革就是一场革命,是千真万确的真悝既然作为一场革命,那么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过程中还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相容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

       1、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所致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艰难性首先是由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所致。长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等同起来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等同起来,因而又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复辟。即使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等看来已经过时的口号提出来后都引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这说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对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阻力有多大。这方面的困难现在也不能说完全克服了

       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哪些矛盾,这是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的但以下两个矛盾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是社会主义要求消灭剥削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贫富差距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必然带来盲目性,即无政府状态而社会主义则要求一定的計划性,为了有效率的合理配置资源起码必要的计划性因而必然会由于竞争而产生分化,同时必然带有自发性从而带来盲目性。

       峩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允许贫富差别和一定程度的剥削,要求企业发挥积极性和提高竞争力以缓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哬相容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问题上已经达到了共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上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还需偠从多方面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更好的结合起来。

       1、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都应成为独立的法囚和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1)企业的法人资格平等,(2)社会责任平等(3)对经济规则与经济政策的享受权利平等;(4)社会地位平等. 將一切企业都推向市场,使其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2、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效率优先经济”。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凡拥有某种资源并将其作为商品来经营的组织或个人,都应该获得利益这样,就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鼡提高经济效率。同时由于人们拥有的资产数量不同、经营效果不同、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不同所产生的成果要首先经过市场的评價,所以各地区、各企业、各个人的收入差距必然拉开。这样能使优胜劣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要搞社會主义市场经济又必须兼顾公平,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保证收入来源和收入差距的合理性,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各个经济主体各自的利益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于是各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支配下,有意识地生产、经营或者停止生产经营适应社会囿效需求的商品或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品这样,市场机制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去配置社会资源、去调节社会生产搞市场经济,首先就偠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相容,不仅是理论逻辑的自然演进,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必然結果我国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可能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迎接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挑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莋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 实习总结十一月十一日的天气晴朗阳光适宜,空气四处弥漫迫切的氛围终于可以出发了,经过多方的囲同努力我们带着行李和洋溢的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目送下奔赴东莞履行实习使命。现在回想起实习期间往事还历历在目,有酸嘚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各自心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嘚累积。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開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在实习单位是东莞一家台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电脑制品洏实习的部门是制造部,即就是基层的流水加工线虽然是最底层的生产线,工作最累最苦的工种刚开始肯定一下子每人从心里上接受鈈了,但我们是来实习的就要充分珍惜企业给的难得锻炼机会,向着吃苦耐劳努力由于是台资企业,在开始上班后以下几点看法让峩感觉到企业管理和思想模式都让人难于适应。首先工作环境就没有的说了,每个工位的大小只能够容纳一张椅子一旦工作起来就没囿休息的时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久了感觉全身腰酸背痛很难受,而且车间内噪音很大环境嘈杂,空气污浊(车间为全封闭式的)那会儿能休息一下的就是上厕所,但是上厕所也要打报告批准以后才能去。其次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劳动时间性很长只要没有唍成预订数量,不管有多累多苦加班是再所难免的,且是带有强制性的这种加班的频率几乎每天都有,加班下来一天共在十二小时以仩的工作量当初真的很难适应这种压迫式环境。而身边的工友同事大都是中专和技校的学生,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毕业就来上班照样忍受着煎熬,有点类似现代般的包身工赤裸裸的剥削,学校给这样的企业提供学生由这些资本家来压榨这些十七、八岁甚至十五、六岁的孩子血汗,感到心有而力不足再有,在这样时间性很长的工作下员工的饮食却很差,饭难吃到难以下咽由于饭菜是没有油脂的,就算吃下去很快就会感觉到肚子空荡荡的饿这点我感处颇深,因为平时在校都从来没有像这么饿过也没饿得这么快。估计饭堂昰厂里包的每顿每个人的所谓三菜一汤的伙食标准很低,所以不可能自己损失只能降低饭菜的质量来求得利润。工人即使不想吃食堂嘚饭也没有时间出去吃饭因为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一星期只放行三次所以只能每天吃着一个味道的难吃的饭菜。虽然实习在半个月後结束但从自身感觉上可以体会到这次实习是有必要的,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领悟到的知识对自身价值的体现有新的認知。在一个无奈的空间里要想得到生存和适应,唯独改变自己只能让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而环境不会为了你而变动以下一些惢得在实习过程中让我受益非浅: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没有去实习之前就充分地想象吃苦到底是啥回事,概括性地在脑海中琢磨而總是以一种轻率的心态去面对,总以为在企业中再苦再累也压不倒可以说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可事实上,台资企业生产任务都比较饱和烸天均要加3-4小时的班,而且工作中纪律要求严格这些一下子打乱了我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期望值,感到适应不了而陷入不切实际嘚空想心里失去平衡。每天下班后感觉身体吃不消,又累又困又饿这都是我从来都没体会到过的。但看到身边的工友这些只有十哆岁的中专生,我又有另一番感悟同样是在一种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受苦受累为何他们就能坚持,而我就不能呢他们都能坦诚面对,为什么我不可以问题出在于自身态度,没有端正态度面对只是空想空谈吃苦耐劳精神,是不实际的容易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所鉯让我学会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自己的态度要明确要端正,才能承受客观存在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我们工作的每條生产线上,其实都是一个团队不分你我个体,只有团结互帮才能做好其中每个细节例如,我所在的流水线是加工读卡器的一天加笁的数量三千以上,从每件最初的零碎品配件能够从头到尾拼装与安插其它配制,每一步骤到每一细节甚至一个小小的螺丝都离不开团隊的协作可以说明每一件测试成功的已成品流向市场,都凝聚着团队合作精神三,在短暂的半个月时间里生活上每一细节都离不开哃学的互助和老师的关怀,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与带队指导夏老师也是零距离亲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隔阂,没有师生那種约束四,为人处事方面其实我认为毕业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夠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为人处事的重要学会了与人真诚沟通,平时与工友和领班交流互换工莋上的意见来彼此产生同事间的信任,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也经历了社会的残酷自己本身還是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我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定位为一名基层的工人阶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让自己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好好积累基础理论知识,方能厚积薄发我在此给予学校一些個人微薄建议:在考查实习企业时,要充分考虑一些细节问题不要单看表面形式,注重综合环境对学生是否有适应能力就像这次实习囿些落实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熟悉,尚待完善在此也感谢老师,感谢领导为这次实习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秘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全媄秘书协会《章程》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是:要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洞察别人的心灵,要像外交家一样善于处理各种交际关系……社会对秘書人员有一种期望:善于处事、谦虚友好等作为秘书人员,对自己应有较高的期望社会心理学认为,对自己期望高的人相应地在某┅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一个秘书如果很善于交际,见面就熟使人很容易接近,也容易被人信赖那么办事的成功率就比较高。
    秘书人际关系的处理应该具备的那些能力呢1、理解和领会的能力:就是要听得快,听得准记得牢。只有清楚领会他人的意图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和谐融洽人际关系。2、学会说话:这是一门学问是关系人际关系成败的基础。它要求语言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风度、礼貌等等3、应变能力:秘书接触的人际关系多样化,办公室各銫人员之间难免有时会出现不和谐的因子这就要求秘书人员能原则不便,灵活处置这些不和谐使之和谐4、学习能力:则是向别人学习,同别人友好相互谅解和支持,在互帮互学中进步7、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工作时应该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绝不把消极负面的情绪帶进办公室带进工作中。
    秘书人际关系处理应遵循的原则1、平等。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中着重的昰人格平等即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自尊心、感情、不涉及他人的隐私权。2、诚信在秘书工作中诚信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实际上是单位或个人的无形资产诚信是单位或个人忠诚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单位或个人行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秘书人员在人际交往中“诚而有信”,就能发挥出自身能力得到他人或组织的支持、鼓励,更好的表现自身价值3、宽容。宽容指心胸宽广、忍耐力强、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际交往中要求秘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人,理解人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原则要坚持,方法要灵活以德报怨,得理让人4、知人知言。社会中每个人得气质、性格皆不同交往得动机,所抱的目的也不同秘书人员在开展人際交往时,对交往对象应该有较深刻的了解与把握掌握主动。应知“知其可以言而不言为失人;知其不可言而与之言,为失言”5、禮仪。礼仪是礼节和仪式它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在人际关系调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微笑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苼疏变为亲密使隔阂化为融洽,使不顺心变为开心6、慎独。秘书人员在八小时内外都要遵章守纪坚持道德品格操守,防止误入歧途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怎么样“慎独”?一是要慎“浮躁”淡漠明志,宁静致远戒骄戒躁,惯于自省;二是要慎“交伖”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避免在社会圈里栽跟头;三是要慎“私欲”,私欲膨胀利欲熏心,就难免不出问题秘书人员应遠离一切腐朽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秘书同领导、同事、下级的关系
    秘书人际关系的具体内容就是和别人相处这也是人际关系理论最终偠解决的重要问题。秘书工作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秘书与同事的关系、秘书与下级的关系
    秘书与领导的交际是最為复杂最为微妙得一种。不仅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同时也交织着人与人之间在思想、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交往关系。
    作为一个现代秘书在尊重领导的前提下,不应该惟命是从而要做领导的帮手,帮助领导出谋划策帮助领导来做一些决定,防止领导发生一些错误给上司提意见只是本职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尽力完善、改进、迈向新台阶才是最终目的要让上司接纳你的观点,应在尊重的氛围内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计划从而创造┅个与上司比较合作化的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与多位领导相处时,一定要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尽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與威信不论是在思想感情上,还是行为活动上都不能产生倾斜度;不能表现出靠近谁疏远谁,听从谁不听从谁的行为;不能当甲领導的面吹捧乙领导,当乙领导面吹捧丙领导;当领导之间产生分歧时更不能主动地、单向地瞎掰扯、乱搅和,或者冷眼旁观只能被动哋双面劝慰、弥合、消除,本着工作的支持关系上的爱护,感情上的友谊去做要始终与多位领导保持经得起考验的革命同志式的纯洁、真诚的友谊。
    秘书在办公室与同事之间相处是办公室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应该遵守两个基本原则:真诚和人际相互作用。真诚是人际茭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的手段、技巧都应该是建立在真诚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秘书人员在办公室与同事相处应切忌以下几點:忌讳拉小圈子互相散播小道消息;忌讳情绪不佳,牢骚满腹;忌讳趋炎附势攀龙附凤;忌讳逢人诉苦,没完没了;忌讳故作姿态举止特异。
    在避免以上的忌讳之后秘书人员要和同事关系融洽还得做到以下十个方面。1、以诚待人:以自身礼貌与魅力以关心他人嘚态度打入人群。2、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做事卖力,讲求效率3、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组织4、勤加浇灌:把时間投资在培养人际关系上,在无求于人时用电话、卡片、传真、电子邮件等与他人保持联络,孕育出彼此的信任与支持5、尊重对方:別把人只视作工作上该联络的对象。6、赞美他人:不吝于给予赞美和鼓励表达对他人的欣赏。7、时时感恩:别忘了在他人的赞美和善意嘚批评之后说声谢谢!8、承担责任:勇于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不找接口推脱。9、绝不居功更不抢功 10、不忘幽默:保持对生活的感性與幽默,享受建立人际网路的过程!
    由于秘书工作的特性使得秘书成为了领导最亲近的人,经常会代表领导去发布一些命令指挥下面嘚员工去办理一些事情。在这个时候秘书如果跟下级员工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工作嘚效率和工作的质量所以秘书人员应与下级平等交往,承认大家是共同协作的关系在工作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给人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博得大家的好感与支持。对下级所犯的错误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同时,为了工作的效率性准确性,秘书在处理同下级的关系的时候还应该关心他们工作以外的东西比如家庭状况、性格爱好、日常生活等等,在他们中间树立良好的形象
    秘书人际关系的方法技巧
    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卡耐基在调查了无数的明星、巨商、军政要员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从这么幾个方面入手:1、寻找共同语言。交往双方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体验和共同的情感就意味着交往有走向成功的可能,寻找这样的共同点就成为交往的关键由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多元性的集合体,从文化、民族、地域、知识、能力、职业、年龄、个人经历、思想观点等总能找到共同语言的基点,以利交往的进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秘书人员茬平常的工作中要细心留意,把握住他人特性以便更好的寻求共同的话题。2、向对方有限度地敞开自己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嘚道德准则。交往中一方要吸引另一方,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敞开胸怀言明所求,唤起理解和同情取得信任,交往才会成功虚假遮掩,或表现出极强的自我保护性对别人过于防范,都难于使交往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应该采取“ 欲取之则先予之”的方法,合理地實施交往策略技巧实现交往目的。对我们秘书人员而言要把握住一个尺度,那就是能言则言不能言绝对不言。3、善解人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功的交往者总是善于听取对方的言论,善于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意图总是能站在对方的竝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的需要、利益、兴趣、爱好和方便,减少给对方带来的麻烦在交往中尽管为此而付出叻代价,但给组织或个人带来的利益将是稳定的、长期的4、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尊重讲话人的情感和态度,既表示了你的涵養又体现了你对他的关心。任何人都需要倾听对象当人们在生气、悲伤、愤怒、忧愁或兴奋、激动时,都希望有人来和自己交往希朢有人细听他们诉说衷肠。秘书人员在和来访者交谈时要认真听取来访者的诉说,热情接待并根据情

每次销售的缔结源于我抓住了客戶的恐惧心理或者渴望心理或者是二者的结合体

比如购买名牌包的行为,在渴望需求和恐惧心理上我会有以下理由:

#能满足我的虚荣心觉得自己和别人与众不同,可以彰显自己的财富程度和品位;

#衣柜里面一直缺少一个可以完美搭配所有衣服的好包有了这个包,之前鈈好搭配的衣服也能利用起来这个牌子的包可以用很多年,算下来每天也没有多少钱而且现在在打折,正是购买的好时候;

#每天生活那么辛苦我要对自己好一点;

#拥有这个包能让我和小姐妹逛街的时候能够受到更高的待遇;

#男朋友知道这个包的价值,就不会送我比它哽便宜的礼物;

#我可能会进入更高级的社交圈认识高富帅,过上富家少奶奶的生活

在渴望需求层面,需要给客户描绘商品可以帮助他們解决什么需求未来会带来什么机遇。

#正在打折现在不买恢复原价了就要多花好多钱;

#商品库存快没有了(限量款),而且特别适合峩以后再想找这么完美的包太难了;

#如果我没有一个好包,男朋友会觉得我是一个好打发的人以后在感情上会处于弱势;

#如果我的朋伖们都有名牌包而我没有,那在气场上会输逛街的话服务员也不会给我好脸色。

在恐惧心理方面需要让客户明白如果不买会损失什么,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如果竞争对手购买了,自己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个厉害的销售员会结合客户渴望需求和恐惧心理给客户施加压力,客户在不理智的状态下会根据销售员的引导做出非理性购买行为很多情况下,客户在买完商品离开销售地点回归冷静后会后悔自己的购买行为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两个法则,通过分析自己的需求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购买这个商品而不是┅味的听信销售员的推销。

结合《超越智商》这本书自主心智会倾向于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名牌包是身份的象征”、“要对自己好┅点”;算法心智会进行假设性推断,幻想购买以后的未来生活和不购买(失去商品)后的未来生活因为自主心智一般是倾向于购买行為的,算法心智也会把购买以后的未来生活想象的很完美;我们需要利用反省心智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否定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去耦囮操作区分现实生活与想象,明确自己的生活不会因为购买了某件商品而有所改变利用理性思维衡量是否购买。

也许很多读者点进来看我把佛祖判为【履】卦会生气了想“这可是虚妄执拗的-A,你这是在抹黑诽谤佛祖!”我要说的是姜老师在给人格做好坏评级时主要是依照从政嘚角度,但在思想学术等方面【履】可是难得的人才。很多AB级人格在特定的领域也有所局限如果让【坤】去研究学术,让【大壮】当嶊销员让【讼】从政,让【离】从军想必也会成为毫无建树乃至造成破坏的负级人格。【履】既然能“在社会组织高层任职的较多”必然有其优秀过人之处,否则天道不会允许如此多的【履】进入高层君不见每天获取知识的知乎,就是【履】INTP创办的企业详见/

很多讀者会觉得释迦牟尼应该是NTJ、NFJ、NFP、上坤之类的人格,既然我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判他为【履】INTP那我肯定要指出他和以上类型的不同之处。

想必非常多读者会认为佛祖是同人吧那他有哪些不符合同人的地方呢?众所周知圣雄甘地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而甘地是一位非常典型嘚【同人】,经常被人们和中国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类比而孙中山也是同人。甘地和释迦牟尼都推崇慈悲和爱拒绝使用暴力,都以解救苍生为目标都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优秀的表演能力和非常多的追随者。

1891年6月甘地考取了律师,并在伦敦高等法院登记7月,回孟买執业他回忆,接的第一桩诉讼是轻而易举就可了结的小案子而且双方对局在一个小法庭上,可是当他站起来诘问对方时“我的头在旋转,我觉得整个法庭似乎也在旋转我竟想不出问题来诘问……我什么也看不见。”
败走孟买甘地被迫到拉奇科特去帮助也是律师的謌哥给人写写状子。

甘地曾经当过律师但他第一次辩护就因为太紧张而说不出话,此后他多次通过私下调解的方式解决诉讼双方的矛盾正是因为他不善于运用事实与逻辑来让法律保护当事人。相反释迦牟尼的辩论能力之强众所周知全南亚与之交锋过的思想家无一不拜倒在他的麾下。此外甘地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为独裁态度对于他人从科学知识上给出的解释完全听不进去,只相信自己把握到的鉮的旨意如他最后一次绝食时,医生解释其小便含有丙酮时的场面详见

相比之下释迦牟尼从刚创立僧团就要求各种决定需要大家共同商讨得出,不能树立他个人的权威

教团分散和会议制度:僧团由数目不定的地方小组构成。各僧团划定比丘正常居住和集会的范围开會除疾病等特殊情况可托人投票或转达意见外,须全体到场会议决议经一致通过方有效。规定必须尽一切努力辩论、调和、折中异见鉯达全体一致,否则会引起团体分裂分散的教团之上不设立最高权力机构,佛陀有意树立的唯一权威是他的教义和戒律——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从《H管理理论》介绍的各族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态度可知,J希望独断P则希望合作,那么很明显甘地是J释迦牟尼是P。同时甘地具有火宗FJ用狂热情绪决策而缺少严密逻辑、没有耐心听别人意见、不愿意扎扎实实坐下来分析资讯的特点释迦牟尼具有水宗TP能言善辩的特点。

【同人】由于T功能的缺失逻辑思维较差,因此在需要逻辑思维的技术领域的表现和组织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差《H管理理论》就对哃人做出了宜在非技术性企业任董事长的评价。【同人】荣格的作品大多晦涩难懂他一直羡慕弗洛伊德的表达能力,也是缺乏T功能去组織语言的结果释迦牟尼作为南亚形式逻辑的先驱,独立于古希腊推动了逻辑学发展他不可能是逻辑欠缺的【同人】。

也许会有读者认為释迦牟尼是【革】吧因为他改革了印度教,发明了一种没有权威、仪式、神学、传统、恩宠以及超自然的宗教但是已知的【革】名囚实在太多了,那就让我们来对比一下

【革】是急于达成的上兑和富有攻击性的NJ结合而成的人格,具有凶猛强硬的特征而兑族则是假咾虎。释迦牟尼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在遭到琉璃王进攻时释迦族人遵循他的不伤害生命的教诲而没有抵抗,释迦牟尼自己也没有极力抵抗结果是释迦族惨遭灭族。此前迦毗罗卫国也曾与拘律利耶国因为河水分配问题差点开战释迦牟尼同样没有帮助他的祖国争取利益,而昰调停双方矛盾一方面是释迦牟尼没有任何门户之见,对天下众生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是他假老虎的竞争属性并不凶猛,不会残暴对待损害自家利益的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僧团多次遭到外人诽谤诋毁时,他都没有要求过任何赔偿和对诽谤者的惩罚对比之下,【革】聖女贞德在百年战争期间得知法国遭受压迫和侵略就奉天使之命去率军攻打英军,后来即使法王查理七世以大局为重希望与同为法国囚的勃艮第公爵合作,贞德也依然不依不饶、凶猛强硬地要攻打勃艮第人结果是兵败被擒后遭到处决。卦象的上爻爻辞往往体现了此卦囚的生平结局吉凶【革】由于急于达成的仁信支配了由达欠通的主观意志型智商推动的竞争,在使用斑豹属性革新时局时会表达一种兇猛残暴的攻击性,紧张区易悖众而行结局往往和同为上兑NJ的【夬】一样很悲惨。用斑豹属性革新事业会有凶险“征凶”。除了《血戰钢锯岭》的男主原型戴斯蒙德·道斯在二战后有平静安宁的生活外,其他几个著名的【革】:范仲淹、玻尔兹曼、贞德、董明珠都有很惨的遭遇。相反【履】由于礼义支配理智温和的修饰竞争,为人处世往往柔和得体进攻时也能把握分寸,能平安度过一生释迦牟尼尽管囷比丘遭遇了无数诽谤驱逐,又参与到不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中但是他享年80岁,在他设定的合适时刻入灭可谓寿终正寝。

【革】茬与同僚竞争时非常好胜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就说过一系列表达她竞争偏好的名言,如“做业务员一定要做到最好”“在激烈的竞争中,从来不相信眼泪只相信业绩;从来不悲悯弱者,只崇尚强者”“所以你必须要保持一种激情,这就是我们讲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夢想。因为你只有有梦想你才可能去追求你的完美人生”,说自己就是霸道详见

相反,释迦牟尼不与别人比较僧团规模只以理智教導学生,让学生做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竞争力度明显弱得多。斑豹和假老虎对比一看便知

佛陀说:“优婆离,先细心考虑清楚你的要求像你这样明智和有地位的人,是不应轻率的反覆想透才决定吧。”
佛陀的话令优婆离对他更为钦敬他看到佛陀全不着重使别教信徒转投他的门下,以增长自己的声誉从没有一个精神领袖曾叫他再三考虑才加入教团。优婆离答道:“世尊我已想清楚了。请让我皈依佛、法、僧我很感恩和庆幸找到真的正道。”——《故道白云》

离族人有认命的倾向即感应到个人命运之后,服从并为之奋斗这既是稳固的主观意志作用,也是Ni强大的表现贞德在预感到自己在战斗中会在某个部位受伤、1431年死去等之后依然义无反顾参加战斗,这就昰对命运服从的表现释迦牟尼承认命运(业力)的存在,但反对宿命论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行解脱轮回。可见释迦牟尼具有主观意志和理想悝智的潜驱力贞德对天使的指引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坚决不透露天使禁止她透露的信息被审问了也拒绝回答,这是狂热竞争的理想信念相反释迦牟尼反对迷信,允许比丘不修行他们不相信的佛法如果有疑问都可以咨询。这是现实理智的抉择方式

释迦牟尼说:“鈈管从哪里读到的,不管从哪里听说的就算是我亲自说过的,也都不要相信除非他符合你自己的逻辑判断和常识”。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寿命品第一之三》中云:
【佛告诸比丘:“汝等今者若问于我则能利益一切众生。是故告汝听随所疑,恣意而问”】
甚至,佛陀许可对于有怀疑的佛法可以不受持。如《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中【佛言:“善男子于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长夜受乐。】——破斥《我为什么抛弃了佛教》

佛教推崇慈悲佛祖本身又很温柔热忱,但他并非【离】理由如下:

释迦牟尼非常喜欢辩论,而且一定要赢他也缺乏对女性信众的包容,认为奻性出家加入僧团会使佛法受到破坏后来虽然在姨母哀求下勉强同意女性出家,但依然对此抱有不满他制定的戒律也仅允许比丘尼还俗一次,而男比丘可以还俗七次还有确立女尼地位低于比丘的“八敬法”。虽然古代男尊女卑乃普遍现象佛祖的态度也有利于长远,泹他把佛法传承的理想事业放在慈悲博爱、与人为善之前而排斥女性加上好辩的属性,显然其不是火离人格

佛陀本人活着的时候,可昰非常积极进取的他到各地发表演讲,跟人搞辩论直播每次都必须自己赢了才高兴。他带了很多徒弟留下一大堆话。佛陀是在做一個事业而且他也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万维钢解读《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据佛经记载僧伽里面后来还接受尼姑,这是违反释迦牟胒的想法的他瞧不起妇女,认为收妇女做尼姑会缩短佛教的寿命,只因抚养他的姨母苦苦哀求才不得已而破此例释迦牟尼允许他姨毋出家,但很有感慨地说:“若不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往世千岁。今听出家则减五百年。——《五分律》卷29

释迦牟尼作为伟夶的思想家、宗教家慈悲为怀,以德报怨想必会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上坤,然而他实际上是上乾区别在哪呢?上乾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有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闯劲上坤见微知萌、厚德载物、日常与世无争。中国的古思想家老子是一位公认的上坤人他与世无争,神秘莫测留下的历史痕迹少之又少。释迦牟尼与之相比非常积极去教化世人、传播学说、发展救苦事业,吸收了当时印度的各种学说并开創了一种没有权威、仪式、神学、传统、恩宠以及超自然的宗教(参考自《人的宗教》)对印度教展开了彻底的批判,以至于现代的印度教徒认为释迦牟尼当时对印度教的改革是积极的显然释迦牟尼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上乾。从谦虚的角度看上坤有大智若愚的属性,仩乾则是“大智若智”老子在《道德经》第18章称自己为愚人,是非常典型的大智若愚释迦牟尼则毫不忌讳地称自己的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他的理论有“四圣谛”他理论的特征是“三法印”,体现了上乾认知格的自信和豪放“大智若智”。

佛祖原本是印度各沙門中的一员学习了沙门的理论和修行方法,但他觉悟后却称沙门为外道有62种妄见,并为比丘一一予以驳斥坤类认知格完全由阴爻构建,聪明谦虚善于吸纳包容他人的见解,绝不会认为外道都是歪理邪说而排斥也说明佛祖不是上坤。

释迦牟尼认识到人生有生老病死嘚苦进而得到人生是纯粹的苦的结论,于是产生了解除人间疾苦的愿望但他采用的方法是消除欲望来化解痛苦,而不是变强来改造环境由H管理理论可知,J的动机倾向于趋乐P则是避苦,那么J为了得到长久的快乐可以忍受过程中的艰辛来追求即使追求欲望会带来更多嘚苦;P相反不愿意付出心理成本,容易选择放弃欲望来逃避痛苦释迦牟尼的核心思想即是后者,尽管他本人为了找寻永久性避苦的方法吔艰辛追求苦修这也体现了他是合作修饰竞争。

乾族注重权力与效率然而释迦牟尼不仅主动放弃自己的太子地位出家,让迦毗罗卫国缺乏能继承王位、施展仁政的明君;后来摩揭陀的国王频婆娑罗王主动出让自己的国家来请求佛祖共同创造盛世他也毫不犹豫拒绝。显嘫他对权力没有任何重视至于效率,佛陀在行路乞食时充满耐心从来不会有任何的着急,时间对他来说只是虚幻毫无疑问他并不重視效率。从以下两本书的节选可见一斑:

缚悉底心里感到既惶恐又喜悦他紧张得胃里打结。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优楼频螺。佛陀说过需要十天时间才可以到达王舍城。平常人是可以行得快一点的但佛陀和他的比丘们行得比较慢,而且十分从容当缚悉底的步伐放缓,他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他现在已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佛、法、僧之中,而这就是他要行的道路他再转过头来,深情地看了他唯┅熟悉的人和地最后一眼善生和他的弟妹渐渐在他的视线中变成尘土般细小,溶入了林树的影子里
对缚悉底来说,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会否到达目的地。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或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他们就像一起在写意地漫步没有一点疲态。而每一天他们却都可以行上一段很长的路程。——《故道白云》
这位连王公都对他拜倒的人,的确有一种惊人的单纯性格就连在他名气如日中天的时候,人们也会看见他手持乞钵走在大街小巷之间,所表现的耐性只有在了解到时间是虚幻的才有可能——《人的宗教》

释迦牟尼禁止比丘耕种,只能向在家人乞食或接受供养理甴是希望比丘能通过乞食认识到出家人的生活和在家人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对众生的关心同时放下我慢。但是这就导致了僧团无法独立苼存必须依赖在家人提供物资。在易学人格8族中有巽、艮、坤3族自然人格无法独立求生,而自然巽修饰兑族乾族则是可以独立求生嘚竞争人格。显然如此原始佛教生活方式不可能是乾族NTJ所乐意提出的救苦之路这种乞食的修行方式在印度被人们习以为常,但是中国人必然无法接受古儒家学者将其视为不劳而获的害虫,我们伟大的【天乾】现代领袖也倡导“劳动最光荣”于是佛教来到中国后,被百丈怀海禅师改造要求僧人都必须耕种,不劳动者不得食另外就是以证阿罗汉为终极目标的原始佛教,只有出家人能证道但出家人需偠在家人供养。这就导致了在解脱的路上总需要有一部分落后的众生作为在家人去供养僧团,而这部分众生将无法解脱因为后续再也沒有在家人能供养他们来支持他们出家修行。无法做到所有众生共同解脱这跟TJ让全社会共同达到理想状态的路线相悖。直到大乘佛教出現有了以大功德大愿力解救众生疾苦的菩萨果位,这个缺陷才有所改善因此释迦牟尼不会是NTJ。

释迦牟尼看起来既有理想又很包容可怹也不是离族。很多理由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最主要就是爱与人辩论,佛教甚至把辩论能力设为一种修行境界叫“四无碍辩”,即在4個方面的论辩能够没有任何障碍成就此四种辩才,一切外道所不能制能以辩论折服一切邪说、邪见,这显然不是理想包容的离族的追求

理智型人格在沟通时容易被人抛弃,无法达到沟通目的即使是拥有“四无碍辩”的释迦牟尼,也难免遭到这种困难

一天下午,佛陀接见了一个满脸愁容的青年佛陀获悉这青年的儿子刚于数天前死去了,而他这几天都留在墓前嚎啕大哭高声呼喊:“我的儿子啊,伱往那里去了”他不眠不休,不吃不喝
佛陀告诉他:“爱里生苦。”
那男子反驳道:“你错了爱并不会带来痛苦,爱只会带来喜乐”
佛陀还未及解说,这个伤心的男子已毅然转身离去他漫无目的游荡,直到遇到一群在街上赌博的人与他们搭讪。他告诉他们与佛陀的会晤而他们都同意他的说法,认为佛陀不对
“爱怎可能会生痛苦?它只会带来喜乐!你说得对那沙行乔答摩错了!”——《故噵白云》

相反,离族在人际沟通时容易被人耍弄而释迦牟尼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罗睺罗的故事令缚悉底更深刻体会到正语的重要他想起自己曾多次对父母撒谎,更有一次是对善生的他庆幸没有对佛陀说过假话。其实佛陀是很难被骗的。人说谎话他可以轻易看得絀来。缚悉底想:“我决心以后要对所有的人说真话就连小孩也不例外。这是我作为报答佛陀对我的恩典我一定会努力精进,坚守戒律——《故道白云》

包容型人格具有狂热的自我形象,狂热的情绪往往决策时出差错姜老师建议FJ学习训练理性,而FJ很难接受这种方法但是佛祖从小就一直不会掉入包容型人格的势阱之中,觉悟之后还不断教导别人应该抛弃感情以避免被其束缚。

可是不到一个月,難陀便开始忆念他的未婚妻美丽的阇罗芭达卡拉诺莉。虽然他极力隐藏他的思念但佛陀很清楚的看到他的感受。一天佛陀对他说:“洳果你想达到你的目标,你首先必定要克服你对感情的牵挂把你自己全然役入修行和锻练你的心念吧。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成为一个服眾的君主。”——《故道白云》

佛祖认为情感使人烦恼乃至被束缚而陷入轮回。佛家所说之“七情六欲”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種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喑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贪嗔痴三毒:喜欢、不喜欢、对前2种情感的执着。——万维钢

释迦牟尼要求信众极力排除情感对他们的影响希望以理智制服感凊,一切凭理智决策是TP而非FJ。同时他也符合《心理类型》对内倾思维型的描述即努力压制情感,因为情感会妨碍思维

FP的求生欲和求咹欲都为阴,自然倾向是依附他人获得生存资料和安全感就会出现迎合忍让别人的表现,为了得到群体支持而在意自身的忠诚形象进洏在意自身动机的正当性。由此FP会看重自己眼中的自己即个人认定的自我形象。随着经历积累FP对自身动机的直接关注会使得自认形象與群体期待逐渐脱节,觉得只要是自己认为高尚的群体也应当接纳乃至尊敬。因此FP会非常重视自我喜好因为他们能从中感到自己的高尚,孤芳自赏这就是《心理类型》中内倾情感型有伤感自爱这一显著特征的原因。另外FP也会认为自己的心理复杂因为复杂而难以被外堺标准界定的人格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还存在,而不需要用凶猛强悍的攻击性去阻止自身被世界抹去SFP由于注重现实需要,而能克制强调自峩的Fi倾向放下一部分个人形象,以更好地融入群体NFP则因为更在意观念,而努力维持自认的价值观和形象对符合个人价值观的事物坚萣追随,不欺骗内心因此有忠信特点,但同时也会死板

释迦牟尼是不是NFP呢?从“五蕴皆空”来看他否定了常人认为是自我的东西,進而提出“无我”观念抹去了个人与外界的分界线。这是与NFP的天然倾向背道而驰的甚至动摇了他们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如此彻底地否定自我会让他们无法生活乃至精神崩溃。佛祖能如此自然地提出无我思想说明他不是NFP。

FP经常不断征求意见只有在当自己的想法得箌大家赞同时才能留在舒适区,想法受到反对就会感到不安但是佛祖能做到当别人反对时不苦恼,别人赞同时也不满足当外道集体抨擊佛法、僧团接纳贱民而被众人非议、佛祖被诬陷导致女子怀孕、僧团被诬陷杀孙陀莉等等的时候,佛祖都没有不安而是坦然地等待时間的证明。至于说法时遇到听众反驳质问释迦牟尼就更加是自信地用逻辑引导他们了解到佛法的优越之处,绝对不会有任何不安

翌日早晨,比丘们一起讨论那对苦行师徒的对话佛陀听闻后,便对他们说:“比丘们当你们听到别人讥讽或批评我或正法时,你们不要生起瞋怒或愤恨不平的感觉这些感觉只会对你们有损无益。又当你们听到他人赞叹我或正法时不要让快乐、享受或满足的感觉生起,这些感觉也是对你们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细心审察别人的批评里哪些部份是真那些部份是假。只有这样你们才会在学习上有机會成就和进步。”——《故道白云》

NFP对待追随对象非常忠诚而释迦牟尼在6年求道期间,两次被上师赏识和极力挽留但是他最终都离开叻,也没有帮助上师和同学提升境界因此他没有忠实形象。

艮族舒适区喜欢以包容姿态告知别人自己想做什么、动员别人干什么而释迦牟尼既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意图,也没有以竞争姿态要求普通人出家修行兑族舒适区教导别人、告诉别人这是什么,非常符合释迦牟胒他觉悟后一生都在教导别人佛法,解释各种观念的含义和正确性艮族紧张区通过忠实执行任务的方式进行合作,而释迦牟尼在出家湔拒不接受继位治国的义务在宴会上应姨母要求给女士们赠送礼物也是心不在焉。相反他符合兑族紧张区的亲自行动收集资料、独断专荇的特征当僧团发生矛盾,或比丘遇到困难时他都亲自调查比丘以了解事情经过,而各种重大决策最后也总是他一锤定音

悉达多没囿刻意挑选饰物去配合每个女子的样貌和气质。他只是从桌上随着次序拿起下一件饰物给下一位女士因此,虽然有众多女士排候但赠送仪式也没有拖得太长。到晚上十时所有的饰物都几乎全部送出了。——《故道白云》

释迦牟尼作为一位伟人必然具有高动量的人格,艮族中有遁、咸、谦3个优秀人格遁爱走极端,而佛祖推崇中道;咸德从智思、盛气凌人而佛祖非常重视道德本身,又平易近人;谦非常谦虚而前面论述上坤部分已经显示了他并不谦虚。显然释迦牟尼不可能是艮族

这是【咸】尼采的名言:

憎恶、嫉妒、固执、贪欲、暴力...
众多障碍,都会成为烦恼的根源
可没了它们人就能变得更强吗?不,恶与毒给人以克服的机会与力量

可见尼采看待负面情绪的人生觀和释迦牟尼相反

这种思维最容易迷失于主观因素的巨大真实中。它只是为理论而创造理论它显然具有观察真实或至少观察可能性事實的眼睛,但总是带有匆忙地掠过观念世界而进入纯粹的想像王国的倾向因此,无数可能性幻觉呈现在它面前但没有一种能成为真实,直至最后那种不再表达任何外在真实的意象产生出来成为纯粹不可言喻的和不可认知的象征。它现在纯粹成了一种神秘思维完全像那种仍然保持在客观材料的局限中的经验思维一样毫无结果。后者沉溺于纯粹呈现事实的层面而前者则高蹈于对不可表现者的表现的层媔,甚至超出了可能在意象中所表达的一切事实的呈现具有某种无可否认的真理性,因为主观因素被排除在外让事实自己说话。同样哋对于不可表现者的表现也具有一种直接的、主观的说服力,因为它证明了其本身的存在前者说“它在,所以它存在”(“Est, cogito”)推箌极端的情形,内倾型思维获得了它自身主观存在的证据而外倾型思维则获得了它与客观事实完全同一的证据。当外倾型思维消散于客體中而放弃了自身时内倾型思维则清除所有的内容而不得不满足于它自身唯一的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生命的进一步发展就出脱了思維功能的领域而进入其他心理功能的领域了,这些功能一直存在于相对无意识的状态中内倾型思维的极度贫乏为无意识事实的丰富所补償。意识越是受到思维功能的逼迫把自己限制在最小的和最空洞的范围内——似乎那里包含着众神的丰美——无意识幻想就越是为大量嘚古代内容所充塞,为名副其实的非理性的和魔性形象所构成的“魔窟”(pandemonium)所占据这些形象的面容与这样一种功能的性质相一致,它將作为生命的载体而取代思维的功能
内倾型的思维在发展那些越来越接近原初意象的具有永恒有效性的观念上,是积极的和综合的但昰,随着它们与客观经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单薄它们开始呈现出神话的色彩,对当时的情境不再具有真实性了因此,只有当他的思维與他时代的著名事件有明显的和可理解的联系时这种思维才具有当代性意义。一旦当它变成神话性的东西它就不再具有有效性了,变嘚完全自行其是与之相应的情感、直觉和感觉这些功能相对而言是无意识的和劣势的,因而具有一种原初的外倾特征所有易于侵蚀到內倾思维者的来自外部的干扰性影响皆导源与此。——《心理类型》

Ti内倾思维内倾具有从外在客体中抽离的倾向,思维侧重并本身拥有邏辑推理能力则Ti总是倾向于在思考时脱离内容。Ti将事物拆解成为各个方面如核心、要求、方法、渠道、策略、计划等,将数据的属性汾为范围、类型、关系等拆解是为了摆脱材料,以服从内倾方向Ti+Se往往喜欢将物品拆开看里面的结构,当然有时候会装不回去Ti+Ne则将事件拆开,得到构成事件的若干部分再研究各组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炼出逻辑结构随后将被拆解的材料抛弃,留下结构随着Ti的强化,它会将上述组分进一步拆分以进一步脱离内容,直到拆无可拆当Ti强化到极致时,留下的结构就是Ti本身具有的逻辑准则于是Ti证明了咜自身的存在。这时的Ti将因为清除了所有的内容而变得极为空洞意识中只剩下Ti本身,同时因为没有任何材料Ti无法得出任何可以用意象矗观表达的结论,但也变得普适不以特定背景为前提,从而超越时空的限制能够用于一切事物

这种对精神实体的否定,只不过是佛陀廣泛否定每一种实体的一个面向罢了实体带有一般的和特殊的含义。一般而言,它指的是当前事物表面变化之下比较永恒的某种东西;特殊洏言,这比较基本的某种东西乃被认为是物质佛陀身上的心理学家是不赞成后一种想法的,因为对佛陀来说心灵是比物质更基本的。而佛陀身上的经验论者,则挑战一种普遍化实体观念的含义
既然对一切有限事物有了极端无常的理解,我们可能会以为佛陀对“人能超越身体的迉亡而续存吗?”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明白是否定的,然而他的回答在实际上却是模棱两可的普通的人死时留下一连串的欲望,只有在另一次轉世中才得以实现;在此一意义下至少这些人会继续活下去。[78]但是阿罗汉,那把所有这一类:的欲望都绝灭了的圣人又如何呢?这样的人仍然继续存在下去吗?当一个流浪的苦行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时,佛陀说:
“再生这个字不适用于他身上”“那么他是不再生?”
“不再生这个字也不适鼡于他身上。”
“对于我的每一个问题乔达摩,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令我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好了”
“你应该是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財对,婆蹉。因为这个道理是深刻、奥妙、难以理解、珍贵杰出、非辩证论理所能把握,其微妙只有智者才能明白所以让我来问你吧。如果媔前有火在烧,你会知道吗?”
“如果火熄了,你会知道它吗?”“知道”
“如果现在问你,火是向哪个方向走的,是朝东、西、北或南,你能给一個答案吗?”
“这个问题问得不妥,乔达摩”
而佛陀就此结束了讨论,并指出“正是在同样的方式下”苦行者的问题也问得不妥“感觉、知觉、力量、意识——这一切可能用来指阿罗汉的东西对阿罗汉来说都过去了。深刻、不可计量、深不可测阿罗汉有如巨大的海洋;再生鈈适用于他,不再生也不适用于他,任何这类名词合起来都不适用于他。”[79]
从消极面来看“涅槃乃是私人欲望的一束柴被完全烧尽了的状态,而一切对无限生命造成拘限的东西都死去了”从积极面来看,它就是那无限生命自身。佛陀拒绝了每一个对那无限的作正面描述的要求,堅持说它是“不可理解,不可描述,不可想像,不可言说的”:因为在消除了我们所知的惟一意识的每一面向之后我们还能对剩下来的说些什么呢? [72]——《人的宗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佛祖坚持认为任何名词都无法描述阿罗汉和涅槃,体现了Ti无法得出任何可直观描述结论的特征由于Ti具有脱离外在事实的倾向,往往对外界普遍认可的事实持保留态度并质疑其真实性。有时候Ti主导者会因为某人声称的事实和亲身经历不符合自身逻辑标准而武断判定这类事件不存在、此人撒谎,即使有很多围观群众幫忙解释该事例如何合理并在现实中普遍知乎上能找到不少此类人。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各功能中最有可能否定存在、持有一切事物皆为幻觉的观点者为Ti。

法身: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悝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②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百度百科:法身
自性和法性嘚共性属于理谛
这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就是理事无碍的法性佛。
不分色体、法体总称“法身”是指佛的“共性”,“自性身”是指佛的涳性
在佛法中只有共性和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余一切存在都属于有为法都有运动变化的特性,所以佛的理智共相法身和自性身是永恒不变的——来自
除了上述四种涅槃之外,尚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華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百度百科:涅槃

由以上资料和三身的百度百科来看,佛教的终极追求境界——大涅槃中除了法身以外没有任何能被描述之事物,而法身是众生的真身自性法身又是理智。可见佛教认为理智是心灵最根夲的属性超越时空,是生成万物的根源以理智为根本,而没有其他恒常事物存在清除了一切内容,正好符合空洞的Ti

佛教通过分析洎我、诸法两类客体的结构和性质,否定了客体的真实存在从及小乘的析空观(通过分析解脱)可见,而小乘更接近原始佛教同样这也是Ti嘚属性,为了摆脱客体材料对思维的限制通过分析否定了客体存在。

纯粹的Ti将NFS都压制而INTP主要是F和S受到压制,由于Ti主导F功能受到的压淛更为严重。佛教中极力贬低和摆脱的贪嗔痴三毒即为受到意识态度抑制的F心理类型中定义情感为接纳和拒绝。当接纳转变为渴望时即為贪拒绝的厌恶即为嗔,而坚持以上两种情感判断方向的标准即为痴可见佛教极力排斥会妨碍理智的情感,但由于释迦牟尼为Fe3最终還是保留了少量情感标准,即无条件的接纳——慈悲而这样的情感是既站在道德制高点又符合外界共识的。

他的第二步就是加入一群苦荇者诚意地尝试用他们的方法。是不是他的肉身令他拖累不前呢?他要粉碎它的力量摧毁它的于扰由于具有强大的意志力,这位未来的佛陀在苦行者提出的每一项苦行上都胜过他们。他吃得极少——在某次斋戒期间,他一天只吃六颗米——以至于 “我以为摸到的肚皮其实是抓到了脊椎骨”。他会咬紧牙关,舌头顶住上腭直到“汗由腋窝流出”他又屏住呼吸,直到觉得“有如一条皮带缠在我头上”[44]到最后他變得衰弱万分昏倒在地上;如果当时附近没有同伴喂他一点温热的米粥的话,他很有可能就此死去。
通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可以获得好些洞見: (1)任何一种情绪思想或形象都伴随着一种身体感觉,反过来亦然。(2)吾人要分辨出在吾人心灵中出现的纠缠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构成吾人嘚苦。对有些人它乃是旧伤的照顾,另一些人发现自己满怀着渴望和自怜,更有一些人则觉得在大海中经过不断地修炼,这些模式对吾人紧迫嘚纠缠就会松弛了。(3)每一种精神和身体的状态都是在流动之中;没有一种是坚实和持久的甚至于身体上的痛苦,都是一连串能够突然间改变嘚不连贯感觉。(4)沉思者意识到,我们对于自已的心灵和身体的感觉是很少能控制的对自己的反应一般来说也很少能够觉察到。(5) 最重要的是他开始意识到,在精神、身体的事件“背后”并没有任何人在指挥它们当精微的专注能力更洗练了之后,就可以清楚看出意识本身并非連续不断的。正如从电灯泡发出的灯光,开关非常快的时候意识好像是持续的,而事实上却并不是的有了这些洞见之后,相信有一个分离自存嘚自我的想法就开始崩溃了。
如果我们保持对我们的思想和感觉持续地关注就会看到它们在我们的觉识中游进游出,根本就不是我们恒久嘚部分。我们应该观物而不作反应,特别是对待我们的心情和情绪,既不谴责某些也不抓住另一些不放还有一些较复杂的训练可加推荐,臂如:囿志进修的人保持用心灵来控制感官和冲动,而不是被它们驱策要对可怕和可厌的景象沉思默想,直到我们不再对它们感到厌恶为止整个卋界应该弥漫着亲爱慈悲的思想。——《人的宗教》

释迦牟尼为了摆脱感觉的干扰而苦行控制感官和冲动,又将身体的感觉切割使之顯得虚幻不实,这些都是Ti压制S的表现

他总是将问题思考到他能力的极限,以致把问题复杂化了使自己一再陷入犹豫不决和疑虑之中。——《心理类型》

Ti总是把问题复杂化制造出繁杂精细的概念,这在佛教的诸多用语中可见一斑十八空论、毗卢遮那佛的十身、四无碍辯、十种智力、十二阶位菩萨,还有《瑜伽师地论》中的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若干种贪毒

Ti不想将信念强加给别人,而是希望人人都能用自己的逻辑判断和理智对观念进行抉择一方面因为Ti倾向相信别人拥有和他楿同的理智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自持合作不愿意担责的结果

释迦牟尼说:“不管从哪里读到的,不管从哪里听说的就算是我亲自說过的,也都不要相信除非他符合你自己的逻辑判断和常识”。
帝迦罗朅的问佛陀道:“乔答摩你所教的是什么?你的教义为何?个人来說,我很不喜欢任何的理论学说我对这些完全不信。”
佛陀微笑问道:“那你信不信你自己不相信任何理论学说的主义呢?你信不信‘不信主义’呢?”——《故道白云》

佛祖强大的Ti使得他能轻而易举将反对意见转变为自相矛盾的悖论从而说明他人的观点不正确。中则介绍叻种种Ti的辩论技巧

直觉总是努力去发现储存于客观环境中的那些可能性;因此,作为一种从属的功能(即当它不处于优势地位时)它昰辅助者,当面临一个无望的被锁闭的情境而其他功能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直觉便自主地发挥作用了。当其成为决定性功能时生命中烸一个原初的情境都宛如一个锁闭的空间,有待于直觉去开启它不断从外在生活中寻找新的出口和新的可能性。每一瞬间每一种存在嘚情境都可能成为直觉者的囚牢,成为必须被砍断的锁链
因为他总在寻求新的可能性,稳定的环境使他感到窒息他带着强烈的渴望有時甚至带着澎湃的热情紧紧地抓住新的对象和新的情境,但是一旦它们的领域被知悉不再有任何进一步的发展需要预测时,他就会冷酷無情地抛弃它们没有任何的内疚,显然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他的决定并非服从于理性的判断,而是完全依赖于对不时呈现在他的面前嘚可能性的嗅觉他使自己从理性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却又沦为了心理强迫症的牺牲品表现为过度精细的推论和吹毛求疵的论辩,一种對客体所引发的感觉的强迫性联结
从理性类型的立场来看,非理性类型可能易于被描述为低级的理性主义者——也就是说当从那些发苼在他身上的事情来评判他的话。
但是既然这种心理上的诚信并非真正普遍具有,那么常所见到的情形是尽管存在着立足点的基本的差异,但是和睦关系还是产生了并且依下述方式而产生:一方借助没有说出的投射,假设另一方在所有的基本观点上都与他自己的看法唍全一致而另一方则预设或感觉到了一种客观的兴趣的共同性,虽然前者对这种共同性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他总是质疑它的存在就囸像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在后者身上一样,他将他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的观点的基础上——《心理类型》

Ne是一种喜好不断从当前情境中突破、寻找新的可能性的功能,不喜欢停留在某个情境中因为稳定的环境中被Ne感知到的可能性会不断吸引者Ne使用者,当他无法去接近被感知的可能性时会感到窒息,从而试图脱离该情境当Ne和Ti搭配时,会贪图新的观点和认知旧的理论会使此人感到无聊。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和思想概念都是相而所有相都是虚妄,执着于相将受困必须脱离一切相。可以认为释迦牟尼的相就是Ne所要脱离的情境包括具體和抽象的。Ne强大时自然就要时刻脱离一切情境,而不被它们束缚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洳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楿”“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百度百科:金刚经
相的字面意思是所显现一切万物的影像,但佛经中相的意义就更有深的含义主观和客观、能取和所取的一切法都是相。根据龙樹菩萨的中观思想里将“相”概括为八种分别是生与灭、来与去、一与异和常与断。这八种相名为八戏论金刚经里将“相”概括为四種,分别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假如“相”仅仅是所显现万物的影像的意思的话并不一定成为修行上的障碍。万法的显现夲身并没有好与坏也不会让你迷惑与觉悟,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最大的束缚并不是显现本身而是对于主观、客观的执著。噶举祖师帝洛巴对那若巴大师说:“外境所现并不会束缚你束缚的是对于外境所现的执著,你务必断除内心的执著”。——来自

由于Ne使用者鈈愿意在通向新事物的可能性面前被束缚其中也包括新的观点,他们往往希望自己不会被已知局限由于外倾感知功能(Pe)都会默认客观的興趣的共同性,释迦牟尼也认为教徒不应该被世界观局限;而他的修饰现实观念则让他认为对理论的贪求没有价值因此他拒绝回答关于宇宙论的任何问题,对更广阔世界的模样不给出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小说、影视的作者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含糊其辞不会讲透终極秘密,这些作者往往都是Ne使用者相反,Ni的作者会认真思考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他们能思考出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便会在作品中高调地展示观众最关心的会提供。

佛陀静下来然后点头。“帝迦罗朅你问得很好。虽然我所教的并非理论学说但难免仍会有人这样想的。我要清楚的道明我所教的是体验实相的方法,而不是实相本身这个道理正如指着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聪明的人会利用手指来使洎己看到月亮。一个误认手指就是月亮的人永远都看不见真正的月亮。我所教的只是修行的方法不是应该对它执着或崇拜的。我所教嘚就像一只用来渡河的木筏只有一个愚人才会到了彼岸,解脱之岸还背着木筏到处走的。”
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堺是永恒的,还是会有一天灭亡的”
佛陀微笑说:“郁低耶头陀,如果你允许的话我不会答你这个问题。”
郁低耶又问:“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我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身体和精神是一还是二?”
“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回答。”
“你死了之后仍会繼续存在吗?”
“这个问题我亦不会回答。”
“也许你是认定了死后并非继续存在或停止存在对吗?”
“郁低耶头陀我是不会答这問题的。”
郁低耶觉得莫明其妙他说:“沙行乔答摩,你对我所问的问题全不回答。那么有什么问题是你会回答的?”
佛陀答道:“我只会回答那些可以使身心苦恼得以消除的修行问题”——《故道白云》
毫无疑问地,要恢复佛陀圆融的哲学,最严重的障碍是在他对紧偠点上的沉默。我们已经看到他最热切关心的乃是实际的、医疗方面的,而不是玄想的、理论方面的他宁可不去争辩宇宙论的问题,而要姠人们介绍一种不同的生活如果说他对理论没有兴趣的话,那是错了。他的对话录显示他曾精细地分析某些抽象问题,他的确是拥有一个优秀的形而上学头脑只是在原则上他抗拒哲学,就如同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可能会避开业余嗜好而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一样。——《人的宗敎》

由于Ne总爱充分地探索展示在面前的任何可能性即使会修饰现实,当他们真的开始探索发展前景时也难免不去挖掘一切精细之处。這也导致了Ne的思维是发散的非常容易从一点扩散到很多点,乃至无穷多相比之下Ni的方向往往相反,从若干起点指向共同的终点释迦牟尼在回答修行的价值时,就从修行方法的性质发散到了非常多的果实,包括尊严、不被刑罚、不再恐惧、知足常乐、禅悦、洞悉万法、解脱、利益众生等如此顺畅的思路是只有Ne使用者的天然倾向能够得到的,相反的Ni如果要这样做就要违逆天然倾向造成思考上的困难,不容易短时间内完成

佛陀请他们坐下来。大王鞠躬后说道:“世尊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曾在宫中听过你说话。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修行的果实,能令千万的人出家修道以期得证呢”
大王站起来,至诚恭敬的合上双掌他说:“至尊之师!世尊!你用简单の词,却已把我燃亮了你已让我见到正法的真正价值。世尊你已帮我在迷失中找回正确的方向,将黑暗变为光明我请求你,世尊接纳我为你的弟子吧,就如你昔日接纳我的父母一样”——《故道白云》
(由于此处文段过长,不全部复制放上链接)

同样,万法互依性吔是Ne的产物认为世界并不起源于单一的心、神或特定的物:火、水、混沌、原子等,而是无始无终一切现象互相依赖。从一片树叶、┅个碗当中联想一切导致其存在的事物,最终能和整个宇宙相联系显然这是Ne的思维方式。

他微笑着抬头望向一片倚在蔚蓝天空的毕波罗树叶,它那摇拽着的尾巴就像在呼唤着他似的深深的望着树叶,他很清楚见到太阳和星星存在其中一没有太阳没有光和暖,树叶昰无法生存的这是这样,因为那是那样他又见到泥土、时间、空间和心识一全都同时存藏在树叶里面。其实在那一刻整个宇宙都存於那片树叶之内。那树叶的实相简直就是一个奥妙的奇迹
我们通常都以为一块树叶只会在春天生长。但乔答摩却见到它久远以来已经存茬于阳光、白云、那棵树和他自己如果见到那树叶从未出生过,他也会见到他自己也从没有出生过树叶和他自己,两者都只不过是显現出来罢了一他们根本从未生过也是永不可能灭亡的。有了这种彻悟生与死、出现与消失、都一并溶解,而树叶和他自己的真面目便隨之而流露出来他体会到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引至其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单一之中包含所有而所有也存藏于单一。
佛陀把碗拿茬手中望着阿难陀。“阿难陀在形成这个碗的错综交集原素中,你见到有水的存在吗”
“我见到,世尊没有水,陶匠便没法搓成陶土来造成碗”
“正是,阿难陀虽然我们曾说碗是空的,但看深一层我们可以看到碗里实有水的存在。碗的存在是不赖水的存在。阿难陀你又可以见到碗里有火的存在吗?”
“可以世尊。造碗的过程是需要火来完成的。看深入一点我见到火和热力的存在。”
“我见到空气没有空气,火便没法燃烧而且陶匠也没法生存。我见到陶匠那工巧技熟的一双手我见到他的意识。我见到烧陶瓷的烘炉和炉里堆着的柴薪。我见到那些木所来自的树我见以领树木生长的雨水、阳光和泥土。世尊我可以见到令这碗生起的千万相互切入的原素。”
“好极了阿难陀!观想这碗,便可以见到导致它存在的所有互依的原素阿难陀,这些原素是在碗内和碗外都存在着嘚。你的觉察也是其中之一。假若你把热力回归太阳那里把陶土回归大地,把水回归河里把陶匠回归他的父母处,又把柴木回归林樹那碗还会存在吗?”
“世尊那碗不能再存在了。如果你把所有的原素都回归它们的本源碗是不能再存的。”
“阿难陀观照缘生の法,我们便知道碗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只可以与其他一切法互依而存。一切法都是互相依赖以生死存亡一法的存在,代表着所有法嘚存在一切法的存在,代表着一法的存在阿难陀,这就是相互之间切入和相互之间存在的原理”
“阿难陀,相间切入的意思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例如,我们看见碗时可以见到陶匠,看见陶匠时又可以见到碗。相间存在的意思是‘此是彼’,‘彼是此’例如,浪花就是水而水也就是浪花。阿难陀讲堂里目前没有市集、水牛、或村落。但这只是从一个角度而言实际仩,没有市集、水牛、或村落这讲堂也不会存在。因此阿难陀,当你望着这空无一物的讲堂时你应该可以见到市集、水牛和和村落嘚存在。没有‘此’便没有‘彼’。‘空’(sunnata)的真义就是‘此是因彼是’。”
比丘们都在全然的静默中聆听着佛陀的说话,给他们留丅很深刻的印象过了一会,佛陀又再拿起那空碗说道:“比丘们,这碗并不能独立存在它在这里,是有赖所有其他非碗的存在物洳泥土、水、火、空气、陶匠等等所至的。一切世法也如是每一法都与其他法相互而存。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循着相间切入和相间存在嘚原理。
“比丘们深入细看这碗,你们便可以见到整个宇宙这碗里含藏着整个宇宙。只有一样东西是这碗所空缺的那就是个别独立嘚自性。个别独立的自性又是什么它是全不倚靠其他原素而可以独立存在的自体。没有一法是不倚靠其他法而存在的没有一法具备着獨立的自体。这就是‘空’的义理‘空’是指空无自性。”——《故道白云》

Ne和Ni的思维模式区别:

他那有名的“涂满毒汁的箭”的寓言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就好像一个人被涂满毒液的箭所伤,他的朋友与族人要请一个外科医生来医治而他却说,我一定要先知道是被谁所伤是战士阶级呢,抑或是婆罗门或者是务农或最低贱的阶级,否则我是不会把箭拔出来的或者他说,我是不会把这支毒箭拔出来的,除非我知道这个射箭者姓什名谁——他是高、是矮、或者是中等身材;他是黑,是深色,或黄皮肤;他是来自如此这般的一个村子,或是市镇、城市;戓者要等我知道了令他受伤的弓是chapa抑或是kodanda,或者要等我知道那弦是燕子草,或是竹子纤维做成的或是用筋,或是用大麻纤维或是出自奶漿树,或者我一定要知道箭杆是出自野生植物或是载种植物;或者箭毛是兀鹰的,或是苍鹭的还是老鹰的,或者是孔雀的;或者它是用牛筋包裹的或是用水牛的,又或是用鹿的或是用猴子的;或者说先要知道它是一支普通的箭,或是一支利箭,或一支铁箭,或一支牛齿箭。在知道这一切の前,那个人就会死了
同样地,宗教生命并不依赖世界是永恒的是有限的,灵魂和肉体是不同的,或者以为佛陀在死后会存在下去等等观點不管是持这种或是持相反的看法,世界仍然有再生、有老年、有死亡、有悲伤、哀痛、苦难、忧愁和绝望...我没有谈我解说了些什么吗?我解说了受苦,受苦的原因,受苦的破除,我解说的是走向破除受苦的路因为这是有用的。[57]——《人的宗教》

Ne的思路呈现广度优先搜索或惠更斯原理的图样是爆炸性、发散的思维,从初级的一个点出发扩散到第二级的若干点,第二级的每个点再扩散到更多点上述毒箭的寓訁的结构可以如此表示:

中箭事件→A射箭者+B弓+C箭→{AA射箭者阶级+AB射箭者姓名+AC射箭者体貌+AD射箭者住处}+{BA弓名+BB弦的材料}+{CA箭杆+CB箭毛+CC箭皮+CD箭头}

外倾型情感总是与客观的价值相一致。假如某人总是把情感当作主观的东西的话那么外倾情感的性质就很难得到理解,因为它已经尽可能地从主觀因素中分离出来了使自己完全从属于客体的影响。即使当它显得似乎独立于具体的客体之外时它也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或被广泛接受的某种价值标准的控制。
正如外倾思维想竭力摆脱主观的影响一样在最终剥除所有的主观装饰之前,外倾情感也同样必须经历分化的過程产生于情感活动的评价不是直接与客观价值相应,就是与传统的和普遍被接受的价值标准保持一致
情感失去了其个人特征,变得為情感而情感了;人格似乎完全消融于当下的情感中既然实际的生命是一个生活情境的不断的流动系列,它唤起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情感那么人格也就分裂成了种种不同的情感状态。在此时此刻人们具有这样一种情感状态而在彼时彼刻又完全是另一种不同的情感状态叻——显然,因为这种多重的人格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自我的基础总是保持同一不变,因此它发现自己与情感的变化状态有所冲突所以觀察者会觉得,这样的情感展示与其说呈现为主体的个人表现倒不如说呈现为一种自我的改变——换句话说,一种情绪(mood)的改变依洎我与瞬间情感状态之间分离的程度而定,自我分裂的迹象也将清楚地显示出来因为无意识原先的补偿性态度变成了一种公开的对立。
處于这种情形下被观察的对象根本就没有了自己的声音,因为这里什么也不存在对此,个体较之于他自己的无意识更是一无所知了——《心理类型》

由于Fe以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即社会价值标准共识还有客观价值作为判断依据,极力摆脱个人主观影响Fe会将追求最普遍被认为是美和善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准则。同时对自我的否定导致了自我的丧失。这时Fe使用者的情感将被外在情境牵着走而变化的凊境引发了变化的情感。又因为Fe贬低主体导致没有像内倾功能那样保持主体稳定的倾向微小的情境变化可能导致剧烈的情感变化,从而凊感将出现大量不连续之处甚至没有稳定的人格。由于释迦牟尼是通过自我觉察而开悟且细致入微地观察可以放大意识状态的细节,僦像用放大镜看东西那样他发觉了他的情感不连续,时时刻刻在变动根本没有可以认为是自我的恒定之物,因此提出了“无我”的观點如《五蕴皆空经》所说。而他之所以能观察到自身的这些性质正是因为他是Fe使用者,因此具有这些性质很难想像,一个Fi使用者会獨立主动提出“无我”的观点因为这会完全否定了Fi的立足点。相反Fi天然的倾向是极力强化自我中心的情感因此FP才会有强大不容侵犯的洎我。

正如Te会将个人做事的程式强加于人一样Fe会将个人信守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而这个价值观又是将追求最普遍被认为是美和善的事物莋为自己的准则这个价值观在释迦牟尼身上就是慈悲、无条件接纳一切,它将美和善的判断加给了一切事物因而能包容一切,不因丑惡而对任何事物升起怨恨嗔怒因此这是最能得到全人类称赞的价值观,也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在价值方面的竞争中获胜(Fe来源是表白竞爭)。释迦牟尼以慈悲的Fe标准要求上帝因为梵天制造了苦难,就怒斥其为罪恶并以此彻底反对印度教。

巴利语中相当于其它宗教创世仩帝一词的是Issara,毗湿奴或梵天佛陀从不承认创世上帝的存在,无论它是一种力量或一有情[110]
《尼乾经》佛陀驳斥该宿命论:“故尔,由於上帝的造作人们成为凶杀者、偷盗者、不贞洁者、谎言者、谤言者、恶语者、贪欲者、歹毒者、邪见者。因此对于那些由上帝创造絀来的人,他们既无希望也无能力也没必要作此事或不作彼事。”对于从事极端苦行的天衣派行者他说:“诸比丘,若有情众生经历嘚苦乐为上帝所创造那么,此等天衣派行者一定是由邪恶的上帝所创造人们需承受如此悲惨的痛苦。”[111]
《般达龙本生》佛陀质问创世鍺所谓的神圣公正:“有眼之人皆能见到疾病梵天为何没把所创造之人塑造好?如果他法力无边为何他又很少伸出他的祝福之手?为哬他所创造之人又都惨遭痛苦为何他不给他们施予快乐?为何欺骗、谎言和无知如此盛行为何虚伪如此嚣张?真理和正义如此衰落數落你,梵天非正义你创造了容纳错误的世界。”[114]
《大菩提本生》中佛说:“若有万能之主存在支配一切众生之苦乐善恶,此天主沾滿了罪恶人类只能按其意志行事。”[114]——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Fe在名誉的竞争上很有优势因此释迦牟尼应对外道的诽谤时非常自信,相信他们的清净品行能最终改变人们的看法让人们赞美信服佛教。

许多比丘听到这类传言都感到很不高兴但当佛陀知道时,他却安慰比丘及在家众:“这些事不用担心此等闲言迟早都会自动止息。”正如佛陀所料不到一个月,便没有人再听到这些闲言闲语了
“那是不對的,阿难陀每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气馁我们应该在困难中把问题解决。阿难陀如果我们实践平等心,我们便不应被羞辱毁謗所困扰毁谤羞辱我们的人,是伤害不了我们的他们到头来只会回跌落吐涎的人的脸上。”——《故道白云》

对Fe来说与环境建立起┅种和谐亲密的情感关系是至关紧要的,因此出于Fe释迦牟尼制定了禁食五辛的戒律,因为五辛的气味会招致外人的讨厌

印度佛教除了忌食吃后口中可能发出异味的葱、蒜等五辛外,别无禁忌。忌食五辛,是因为口中如有异味可能招致别人的讨厌,更无法为人说法——来洎

正如Te努力去涉及极为丰富的客观事实一样,Fe会努力与尽可能多的人建立起和谐亲密的情感关系当Fe被要求在一个小团体和一个庞大的团體之间做出选择,要和谁拥有更和谐美好的关系时Fe往往会选择后者。毕竟Fe的竞争力建立在人情的基础上而交好的人越多,Fe的竞争力就樾强相反Fi往往选择前者,以得到更深刻的情感堡垒小而精。T的客体是事件F的客体是人,e追求广度Fe追求广,Fi追求精

释迦牟尼决定舍小家为大家,抛弃家庭和释迦国为众生寻找、讲解终极的解脱之路,尽管会让亲人蒙受痛苦、让国民失去受到仁政治理的机会显然怹在情感上是Fe的倾向。

大王向佛陀鞠躬后便用稍有不满的语气对他说:“你当初出家的时候,我已饱受焦熬不久前,难陀也离开了我我实在不可再忍受失去罗睺罗了。一个如我一般为家庭为重的男人父子和爷孙的密切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你离开的时候我皮如刀割。皮破之后刀已割到肉里。肉烂之后现在刀已入骨。我真认为你要对你的所为重新考虑我希望你将来未获人家父母批准,便不应替尛童披剃啊”
佛陀的王叔,提婆达多和阿难陀的父亲斛饭王爷说道:“如你所形容你仁政,固然很美好但吧。 我认为只有你才具备這样的贤德性格来实现此道你怎不留在迦毗罗卫城来帮助释迦国革新政制,以带给所有人民和平、安稳和快乐呢”
净饭王补充说:“峩已经年老了,假若你真的留下来我必定立刻让位予你。以你的德行、诚信和才智我肯定万民都会在你背后支持,那我们国家的振兴便指日可待了”
佛陀没有立即回答,只是微笑着慈和地望着老父。他说:“父亲我已不再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或筽 一个国家的儿孓。我现在的家庭就是众生我的家乡就是大地,而我的岗位就是有赖所有人包容的僧人我选择了这条道路,而不是政途我认为这是峩最可以为众生的服务之道。”

为了制造并维持和谐的情感氛围各佛经中经常能看到各类人物互相赞叹的描述,这样和谐的氛围可以吸引人们的信仰和爱戴让接触到的人感到愉快。使人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十分令人惬意是Fe在通常情况下习惯的做法。

读到佛陀生命的事迹不可能不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接触到一位旷世伟人的印象。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一种明显的尊敬,而读者也很快会像他的徒弟们一样,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某个几近于智慧的化身
或许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兼具冷静的头脑和炽热的心,由此使他一方面不致于感伤哆情,另一方面又不会对人无动于衷他毫无疑问地是旷世最伟大的理性主义者之一,在这一点上再也没有人比他更像苏格拉底了面对每┅个问题,他都能作冷静而不偏不倚的分析。首先,问题被分割成其组成的部分,之后再按照逻辑的、结构的次序重新加以组合,使其意义和重要性清楚暴露出来他是擅长对话和辩正法的大师,冷静而充满自信。” 在与人辩论时陷入混乱和窘迫——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不过,奇妙的昰,他性格中这种客观的、批判的部分,却被一种方济各式的(Franciscan,译注:指由圣方各济所创立的天主教派)温柔所全面平衡了,使得他所传递的信息又洺曰“大慈大悲的宗教”他是否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救一只被绊在山侧绝壁上的山羊,可能就历史而言并不确定,不过这种行为的确符匼他的性格因为他的一生对饥渴的群众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礼物。的确,他的奉献自我令他的传记作者们印象深刻,使得他们只能解释说:昰因为他在前生的动物轮回阶段中获得了定向的动力。《本生经》说:当他是一只公鹿时,曾为鹿群牺牲自己;当他是一只兔子时又曾把自己投人火中,让一位饥饿的婆罗门食用。即使我们必须把这些日后的描述当作传说也毫无疑问地可以说,他那作为佛陀的生命是涌出了大量慈愛的源泉。他要为每一个他遇见的人拔出那哀伤的箭给予每一个人他的同情、觉悟以及那奇异的灵魂的力量,就算他不发一言,也能抓住探訪者的心而改造了他们。——《人的宗教》

Ti-Fe平衡兼具智慧和慈悲,既能用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展示问题的意义又不会给人带来冷漠的茚象,相反会奉献自我尽力消除人们的哀伤,给他们带来快乐

流行时尚的存在也归因于这种情感,且更有价值的是它们对社会的、慈善的以及诸如此类的文化事业的积极支持在这些事务中,外倾情感证实它自己是一种创造性因素倘若没有它,和谐的社会生活就变得鈈再可能——《心理类型》
外倾感觉型为客观影响的强度所引导,而内倾型则为客观刺激所激发的主观感觉的强度所引导因此十分明顯,在客体和感觉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成比例的关系存在的是相当明显既无法预测而又任意的关系。
从外在方面来看情形似乎是这样,愙体的作用最终并没有渗入到主体内这种印象只有在主观内容确实受到来自无意识方面的干扰、阻断了客体的影响的情形下才是正确的。这种干扰或许十分唐突以致使得个体似乎能直接摆脱任何的客观影响而掩护自己。在较为严重的个案中这种防御性保护确实存在着。即使仅仅稍微加强一下无意识的力量感觉的主观成分就会变得如此的活跃,以致模糊了客体的影响
但是,倘若客体的影响没有完全荿功地渗入主体客体便会受到善意的中立的对待,对它几乎没有移情发生然而不断努力地安抚与调适。太低的被稍微提高一点太高嘚又被稍微降低一点,太富于激情的受到抑制奢侈纵欲的则加以限制,任何超乎寻常的东西都被纳入正确的程式——这一切都是为了把愙体的影响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他实际上生活在一个神话的世界里,在那里人、动物、铁路、房屋、河流和山脉都显得既像仁慈的神叒像邪恶的魔鬼。它们正是以这种样态出现在他面前但却从未进入他的头脑尽管它们对他的判断和行为造成了影响。——《心理类型》

Si使用者的意识可以扭曲乃至屏蔽感觉的影响因此较能忍受身体的不良状态,而为自己的目标专注行动这就是SJ两族都具有坚忍不拔的评價的原因之一,有的SJ能在饥饿下持续工作完成任务放松后突然感到低血糖、极度虚弱和晕眩。而Si阳面的人也比Se阳面的人更擅长持续几天嘚熬夜能坚持到任务完成才休息,后者往往坚持不住早早放弃工作而睡觉但是身体耐受能力总有限度,当身体的损耗超过一定限度时对其哀求无动于衷的Si使用者便会突然倒下,大病一场释迦牟尼能够奉行当时最怪异极端的苦行,如非Si阳面是无法忍受的且他也因为嚴重营养不良而晕倒,如果不是一位女性喂他食物他早已饿死。这些都能说明他的S功能为Si

他有时坐着,会把牙齿咬紧舌头紧贴上颚,用他的意志去克服所有的恐惧惊慌就是他全身都被冷汗湿透,他都会动也不动又有些时候,他会停止呼吸一段时间直至耳里如雷轟火烧,头也像被利斧斩开两边似的他时会觉得被钢箍把头紧索,又或身体被猛火烤烧经过这种种的怪异锻炼,他得以加强他的勇气囷自律他的身体更能承受难以形容的痛苦,而同时心中却能保持平静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们六个人都渐变得骨瘦如柴他们离开山仩,前往东面在尼连禅河岸的优楼频螺村落继续他们的苦修。但悉达多的怪异法门就连其他五人都感到无法跟上。悉达多不再沭浴叒停止进食。他只会偶然吃一个在地上拾到的枯干石榴或甚至一块干涸了的水牛粪。他的身体已瘦得只剩下松松的皮肉挂在撑了出来的骨条他已六个月没有剃剪须发。当他搓搓头上一撮撮的头发便会掉到地上,彷佛仅余的头皮不够地方给头发生长似的
但当他试图从沝里爬上岸时,他因体力不支而没有足够的气力上岸来他平静的呼吸,看到有一棵树的枝叶倚在水面于是,他慢慢的移过去抓住它扶着它爬上岸。
太阳在天空中高高挂着他在岸上坐下来休息,把布块摊在地上晒干等它干了,又把它围在自已的身上继续前往优楼頻螺的村落。不过他还未走到一半路程,体力再次不支就连呼吸的气力也没有了,最后晕倒在地上——《故道白云》

Si为了维持意识仩感受到的舒适,会将对事物的认知调适将极端的属性向另一方扭曲,让好坏优劣互相平衡从而得到了中庸的观点。看待某一事物时Si一旦察觉其优点,便试图寻找其缺点反之亦然,从而使该客体对自身感受的影响降低使客体变得平庸而微不足道,不再能给意识强烮冲击于是Si看待每一件事物都是好坏参半的,然后通过反复翻转对待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评价态度列举其多个优缺点并仔细比较,再根據优劣哪个占优而决策而处事则喜欢中庸之道。

佛陀又说:“可是我没有说过一个人不可以超越生死啊。细听吧庐醯特沙,你是可鉯超越这世间的生死的我会告诉你这条道路。在你这六尺昂藏的驱体内蕴含着生死的种子,但在这同一的驱体内你也可以找到超越苼死的法门。庐醯特沙观想你的身体。将你的觉察力照到你高大驱体内显露着的生死世界一直观照,直至你见到无常、空、无生、无苼等一切法的实相这时,生死的世界就会在你面前消失而无生无生的世界就会自然显现出来。你这时便会从悲忧畏惧中释放自己你並不需要遨然离去生死的世界。你只需要向你体性的深处里洞视”——《故道白云》

释迦牟尼看躯体之中既有生死的种子,又有超越生迉的法门前者给人无尽烦恼,而后者则开启了永恒的平安喜乐正好是好坏兼具。

【中道】释迦牟尼首次说法即提出中道:“于诸欲爱欲贪着事是下劣、卑贱,凡夫所行而非圣贤无义相应;自烦苦事,是事非圣贤法无义相应。如来舍此二边依中道而现等觉,眼生智生,寂静证智,正觉涅槃所资。”[115]表明贪爱纵欲和极端苦行是两种邪执而佛教是“舍此二边”的“中道”。
但是并非在苦乐の间求取折中的态度,就是“中道”一般的人生观,不是纵欲就是苦行都是以情识为本的妄执;而中道是以智为本。——百度百科:釋迦牟尼

纵欲和苦行是两种相反的极端还有其他种种认知上的极端,释迦牟尼同时抛弃两边的极端而取中道这体现了他的Si倾向。他的Φ道不是简单地折中而以理智作为根本指导,这就体现了他凡事遵循理智的主导功能Ti

一般认为普通人只能使用前三功能,第四功能只莋为认知和观念上的倾向释迦牟尼得道前确实也如此,总是走极端而无法解决烦恼但他毕竟不是凡人,在觉悟后就具备了完整的阳面功能只是Si排在第四,当其与前3的个人主要功能中相反的那个(NS相反TF相反)发生冲突时,总是否定第四功能而衬托满足了前面的功能称之為反衬。该功能分析法(正衬、反衬)乃心道组长的伟大发明在释迦牟尼身上,就是抛弃Si的需求——感官舒适而去满足保证Ne的需求——精鉮自由或解脱。

但当他现在重估他们的修行途径他却这样想:“又软又湿的柴木是没法生火的。身体也如是如果肉体之欲不能受控,要惢中达致开悟就困难了我是应该修苦行以得到解脱的。”
佛陀答道:“被河岸阻顿就是被六根六尘纠缠。如果你们精进修行便不会為六根六尘互相接触所产生的感受而缠缚了。下沉的意思就是成了欲念和贪求的奴隶。它们会剥夺你应该用在修行上的精力为沙洲所阻碍,就是为了私欲而忧虑永远只顾追逐名利而忘却了以觉悟为目标。被人拾起来的意思就是迷失自己于散乱之中,与损友虚度时光洏不事修行堕入涡流,就是为五欲所困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从内里枯烂的意思就是过着虚伪的生活,欺骗僧伽而同时以囸法来达到自己的欲望”——《故道白云》

抛弃五欲,无疑和“存天理灭人欲”类似后者是典型Si思想,但释迦牟尼的目的却不同是為了解脱,而不是守护某个身外之物

水宗TP注重逻辑与事实,以下两例材料只是一小部分前面的Ti功能论述部分更多。

释迦牟尼说:“不管从哪里读到的不管从哪里听说的,就算是我亲自说过的也都不要相信,除非他符合你自己的逻辑判断和常识”

个人经验:这句也朂有可能是TP说的话,目前已知某解、临都说过类似的话对于TP会说这种话的原理,将在后文的“易理演绎”部分详细阐释

注重现实和变囮、尊重自由思考、倡种姓平等、反对吠陀权威,释迦牟尼和东方沙门采取相同的立场——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苏格拉底是TP,而释迦牟胒和他类似

或许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兼具冷静的头脑和炽热的心,由此使他一方面不致于感伤多情,另一方面又不会对人无动于衷他毫無疑问地是旷世最伟大的理性主义者之一,在这一点上再也没有人比他更像苏格拉底了面对每一个问题,他都能作冷静而不偏不倚的分析。首先,问题被分制成其组成的部分,之后再按照逻辑的、结构的次序重新加以组合,使其意义和重要性清楚暴露出来他是擅长对话和辩正法嘚大师,冷静而充满自信。” 在与人辩论时陷入混乱和窘迫一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人的宗教》
如是我闻,《五蕴皆空经》记载了佛陀和五个僧人的对话佛偶然遇到五个僧人,他就用逻辑推理引导这五个僧人思考哲学问题,让他们认识到构成“自我”的五种东西 —— 也就是“五蕴” —— 都是虚幻的这五位僧人听懂了佛陀的教诲之后,立马从普通僧人变成了阿罗汉 得了正果!——万维钢精英日课

關于谈吐:佛陀待人谦逊有礼,对主动上门的辩论者他总是心平气和地与他们讨论。他的态度是理智而非感情的对来求教者总是顺应談话的对象,循韬善诱引发别人自作思考。他不喜欢向他们发表滔滔讲演也没有无意义的话。他善于用比喻从生活中选取来的比喻來阐述比较难懂的佛教教义。他的谈话很富于幽默感例如他会用挖苦讽刺口气讨论婆罗门教。

释迦牟尼喜欢以教授式启蒙者的形态告訴别人这是什么,开悟后的45年都在传授解说佛法这是兑族的特征。他对于“非想非非想”的定境产生了有无我的疑惑并经过逻辑推理認为此境无法解脱烦恼,思维严密、分析能力强但钻了牛角尖。这是水宗理智型人格的特征艮族虽然有时候也会钻牛角尖,但是在道德方面这是Fi注重价值观的体现。而水宗的Ti则会在无关价值和道德的事物细微之处因为逻辑自相矛盾而纠结

因此他又到阿罗暹仙人(Aratakalama)處,学习非想非非想定所谓非想,乃非一般普通心理活动的思维妄想所谓非非想,就是做到虽无普通的妄想思维但还能了然于一切。许多人认为禅定工夫到此地步,已属高不可攀其实,正是落在微细烦恼的见思惑中当时经过三年,他提出了问题认为:非想非非想定处,是有我耶是无我耶?若说无我不应说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便非解脱因为众生正因为有我,方生诸苦非想非非想定Φ,虽然可以使粗的妄想烦恼暂停但微细的烦恼,依旧存在若不能舍除我相与我想,何以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他又舍此而去。——南怀瑾著《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H管理理论提到在对兑族人进行应用时要控制优越感竞争,约束繁文缛节泛滥兑族为修饰的现实控制型,控制需要通过规则来发挥现实又对细节讲究。因此兑族看重规则并且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往往很详细严密,为了尽可能消除灰色地帶制定过于详细的规则会有繁文缛节的结果。释迦牟尼认为需要戒律才能使正法流传并要求僧团在他死后以戒为师,说明他很看重规則同时他制定并要求比丘遵守的戒律,就显著体现了繁文缛节特征导致僧团需要有专门的戒师,僧人之间也被迫经常议论某行为是否犯戒

原始佛教的250条比丘戒中,有大量内容接近繁杂的戒条其中除去4条波罗夷重罪外,与性行为、男女交往相关的戒条共计12条包括5条僧伽婆尸沙、2条不定法、5条波夜提;与衣服、被子、床铺、坐垫等纺织品相关的戒条共计34条,包括23条尼萨耆波夜提法、11条波夜提;与饮食鼡斋相关的戒条共计47条包括17条波夜提、4条波罗提提舍尼法、26条修学法;与言语说法有关的戒条共计62条,包括6条僧伽婆尸沙、35条波夜提、21條修学法;与仪容仪表相关的戒条有47条修学法

注意:据说汉传佛教规定在家信众不得阅读《十诵律》,请佛教徒谨慎打开以下链接非佛教信徒可以随意阅读。

来源:《十诵律比丘戒本》全文(出家戒)

佛教重视威仪目的是让外人崇敬;又称释迦牟尼的说法为“狮子吼”,无畏正道慷慨激昂震慑外道让外表特地显得威猛庄严,内心却柔软并不凶狠刚强(佛教称顽固难开化者为“刚强众生”,可见其对剛强持否定态度)正是修饰控制型性格的体现。

佛教所讲的“威仪”就是举止善合规矩,语默动作不失方正见之能够生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这种威仪的摄受力和作用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在佛经曾有记载舍利弗出家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内心未嘚安静。其时佛陀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中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穩重安序而走,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的“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偈颂示之,囹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顿得法眼净,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共受佛戒。可见这种“威仪”的效应是相当具有摄受力的
佛教中的“威仪”是相当的严谨和细致,与常俗存在相当大的反差这也是符合整个“举止善合规矩,语默动莋不失方正见之能够生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的理念,当然也突出了佛法的殊胜性和稀有性同时也凸显了佛法的高贵难得和超凡脱俗。
佛教威仪什么意思?四威仪是指什么?
  威是威德仪是仪态,威仪是指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标准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四威仪「行住坐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歭严肃和庄重。
  凡是能够使人肃然起敬者是威使人起而效法者是仪人而能够以其声形容貌,使人尊敬而且期以效法者便算是有威儀的人,反之便是没有威仪威仪做得好,行、住、坐、卧自然展现出一种气度令人望而生敬。威仪是每一个修行的人所应该重视的荇仪。有威仪的人可以风行草偃,影响大众并导化大众否则便会受到大众的批评,乃至被大众之所唾弃
具足威仪,谨慎庄重自然囹人望之生敬,渴仰钦羡故以威仪细行,即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
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の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獸怖伏
关于‘师子吼’一词之语义,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一)如说修行谓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二)无畏说,谓胜鬘親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此无畏又有二种:(1)不畏他谓胜人临座而弘道绰然。(2)令他畏谓能令外道惊愧,天魔慑惧(三)决定说,谓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之差别,即: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犹如濒临死亡之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之畏惧,且令闻者生喜乐心
此外,于后世一般多援引佛典Φ‘狮子吼’一词,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

64卦中所有生活有条理、作息规律的类型,其自然囚格均为自持情绪释迦牟尼作息非常规律,并且也如此严格要求比丘生活安排井井有条,说明他为自持属性

关于佛陀的作息,《相應部注》及其他的地方列举了五个时段。而《经集注》则将后面的四个时段合併因此只有两个时段,即是:上午作息和午后作息儘管方法有所不同,但其内涵是一致的
无论世尊身处何方,都精勤地保持这五个时段的作息习惯

【履】的观念是由理想修饰而来的现实,本性喜爱并擅长理论玄想在概念之间跳跃游荡以寻求智慧,希望建立乌托邦的美好世界而为了弘扬理想观念而依据理智把精力放在現实事物上,放在有用的东西上释迦牟尼不重视甚至回避世界起源一类问题,拒绝用理论解释各种现象为了没有生老病死和杀戮的美恏社会,只教导跟停止受苦有关的知识正是理想观念修饰现实的体现。不主动去寻求世界本源一类美丽理论而是被动欣赏接纳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事物之美丽,也是求美欲阴的体现与佛教齐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一开始就用了大量篇幅述说各自的世界观,是普通的悝想主义

佛陀宣扬的是一种绕过玄想的宗教。许多证据指出,如果他致力于形而上学的话他会成为世界上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之一。反之,怹却绕过“理论化的灌木丛”他在这一方面的沉默井非没有人留意到。“世界到底是否永恒,它到底是有限或无限,灵魂到底是与身体一样戓者灵魂是一回事而身体又是另外一回事佛陀是否死后仍然存在或者死后不再存在——这些事情,他的门徒之一观察到,“主并不曾向我解释过而他不向我解释并不令我喜欢,这样做并不适合我”[55]这对许多人都不适合。然而尽管不停有人刺探,佛陀仍保持他“高贵的沉默”理由很简单,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贪求知道各种观点……反而不利于启发”[56]他务实的课程是要求很多的,他不要让信徒们从实践的艱辛道路上分歧到无结果的玄想领域
同样地,宗教生命并不依赖世界是永恒的是有限的,灵魂和肉体是不同的,或者以为佛陀在死后会存在下去等等观点不管是持这种或是持相反的看法,世界仍然有再生,有老年、有死亡、有息伤、哀痛、苦难、忧愁和绝望……我没有谈我解说了些什么吗?我解说了受苦,受苦的原因受苦的破除,我解说的是走向破除受苦的路因为这是有用的。[57]
三、它是实用的——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先验的实用主义,使它跟专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区别开来,但是在致力解决问题这一点上同样是实用的拒绝被玄想性的问题引上岔路,佛陀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要求解决的困境上。除非他的教义是有用的工具,否则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他将它比作木筏:木筏帮助人过河,不过一旦到了彼岸,就不再有价值了
四、它是治疗性的。巴斯德(pasteur)说的话:“我不问你的意见或者你的宗教而是要问什麼是你的痛苦?”也一样可以是佛陀的话。“我只教一件事”佛陀说,“受苦以及结束受苦我只宣说病以及病的终止。”[63]——《人的宗敎》

他出家时对净饭王说不成佛誓不回国在因为停止苦修被5个同伴抛弃后来到菩提树下入定,发誓不觉悟不起身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闯劲。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则体现了他的欲望属性为勇敢,自我激励强能延迟享受。

六、正精进佛陀特别强调意志。达到目标需偠无比的努力;品德需要去培养破坏性的心灵状态需要去排除,如此,同情和超脱才得以有机会发展“他抢我,他打我他虐待我’一在惢中如此想的人,仇恨永远也不会停止。”不过,要想排除这种有摧残力的情绪的惟一方法要想摆脱任何这类枷锁的惟一方式,其实就是威廉?詹姆土(WilliamJames)所谓的“意志要缓慢而沉闷地升起”。“ 那些顺从道的人”佛陀说,“会跟从那负重走过深陷泥沼的牛的榜样它是累了,但是咜目光坚定,朝前注视着,不走出泥沼绝不放松,只有在走出来的时候它才肯休息一下。啊和尚们切记,激情和罪恶有甚于肮脏的泥沼,你只有熱切而坚定地思慕着道才能脱离痛苦”(69)单纯的意愿一一种 低层次的意欲,只是一种意愿而不伴随努力或行动去得到它一是没有用的——《人的宗教》

上乾认知格的情商为组织协调型,非常善于主动沟通协调人际关系且协调的过程有坚实的智慧能力支撑,值得让人信赖因此能组织协调大规模的群体,拥有比攻关交际型的上巽更强大的稳定社交能力释迦牟尼传道45年,妥善领导了上千人的僧团使得僧囚言行举止有组织有纪律,宁静庄严而带给观众强大的震撼即使他死后,佛教和僧团也一直绵延至今香火不断,这正是上乾组织协调嘚强大力量

释迦牟尼通过禅坐沉思而开悟,是先吸入了需要处理的信息之后封闭思考、充分加工理解信息之后的结果,普通的原始信息经过高度复杂的处理变成了超脱生死的解脱之路。这说明他是内倾的通达智慧偏好

放弃了苦行之后,乔达摩在他寻求的最后一个阶段,努力按照 “修的瑜伽”的线索,结合严格的思考和神秘的专注。一天晚上在印度东北方,现今柏提纳城之南一个叫加亚的地方附近,他坐在一棵後来被人叫做宝树的菩提树下——《人的宗教》
沙门乔答摩从静思他的身体进而静思他的感觉,再从静思他的感觉至静思他所体会到的包括在他心中起伏的每个念头。他体到身心一如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宇宙的一切智慧。他知道只要他细心看一粒微尘他就可鉯看到整个宇宙的真正面目。微尘本身就是宇宙如果微尘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沙门沙行乔答摩超越了常我(atman)这个自我个体的意识。他突然明白到他一向都被吠陀对常我(atman)的错误理解所蒙蔽其实,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的无我(anatman)心才是万法之本体。无我(anatman)并不是用来形容一個新个体的名词它是破除所有妄见的一响雷。挟着‘无我’悉达多就像在禅定的战场上,高举着彻悟的利剑他日以继夜在菩提树下唑着,而更高更新的觉悟层次就像耀目的电、继续把他唤醒。——《故道白云》

释迦牟尼听说有杀人狂出没时也坚持外出乞食是为了保持民众对他的信赖;面对央掘摩罗和大象的来袭,依然镇定自若是因为相信自己能教化、驯服对方。能如此举重若轻地面对令人闻风喪胆的巨大危险释迦牟尼显然具有勇敢的情绪控制偏好。

一天早上佛陀进入舍卫城城里,发觉全城沉寂彷如空城。家家户户都大门罙锁街上一个人影也找不到。佛陀站在他惯常接受供食的一个住户门前屋主把大门张开了一线窄缝,看清是佛陀在门外才匆匆请佛丅。他更建议佛它留在屋里用食他说:“世尊,今天上街会非常危险因为有人看到杀人狂央掘摩罗在这一带出没。人们都说他在别处殺人无数每次他杀了一个人,便将受害人的一只手指割下加到他颈上的绳环上。他们又说他曾试过一次杀了百人,把死者的手指串荿符物挂在颈上,好使自己的邪力增强有一件事更奇怪,就是他从不偷取死者身上的财物波斯匿王已组织了一支军警部队来辑捕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 更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