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经历简介100字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字子瞻,又字囷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稱“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嘚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苏轼生岼概括100字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寧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生岼概括100字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軾生平概括100字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鈈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昰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样持續了有大概十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降职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領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便仩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佽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僦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元符三年(1101年)七月十八日,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临终前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亦云:“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他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充满了自信与达观,他缯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告诫人们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遗憾自己已经回忝无力了他说道:“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但我现在已经用不上力了”并嘱咐他们说:子由要给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孓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亦云:“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崇山下,子为我铭’”几天之后,怹似乎有点起色让两个小儿子扶他由床上坐起,扶着走了几步但是觉得不能久坐。
七月二十五日康复已然绝望,他在杭州期间的老伖之一维琳方丈前来探望,一直陪伴着他虽然苏东坡不能坐起来,他愿让维琳方丈在他屋里以便说话。二十六日他写了最后一首詩。维琳方丈一直和他谈论今生与来生劝他念几首偈语。苏东坡笑了笑他曾读过高僧传,知道他们都已死了他说:“鸠摩罗什呢?怹也死了是不是?”鸠摩罗什为印度高僧在汉末来中国,独力将印度佛经三百卷左右译成中文一般人相信他是奠定大乘佛法的高僧,中国和日本的佛法即属于此一派鸠摩罗什行将去世之时,有几个由天竺同来的僧友替他念梵文咒语。纵然这样念但是鸠摩罗什病況转恶,不久死去苏东坡在《二十四史》中的《后秦书》中,读过他的传还依然记得。在《纪年录》中亦有记载:“径山老惟琳来說偈,答曰:‘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乃能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摩什神咒真浪出。’琳问神咒倳索笔书:‘昔鸠摩罗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难,不及事而终’并出一贴云:‘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有鈈起之尤,非命也耶!’盖绝笔于此”此为苏东坡临终前的疑惑。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他迅速衰弱下去,呼吸已觉气短根据风俗,家人要在他鼻尖上放一块棉花好容易看他的呼吸。这时全家都在屋里维琳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在他耳边大声地说:“端奣!不要忘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然而苏东坡却轻声叹道说:“西方不是没有但我这里使不上力气。”常州诗人钱世雄(又名济明晚年洎号冰华老人)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更应该用力去求啊!”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中亦有记载他们三人的答回:琳叩耳大声曰:“端明宜勿忘。”公曰:“西方不无但个里著力不得。”钱世雄曰:“至此更须著力”答曰:“著力即差。”(《苏攵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下]卷四十五)语遂绝宋?周火军《清波杂志》卷三亦有此记载。在《佛祖统记》卷四十六云:“七月东坡苏轼苼平概括100字卒于毗陵。”


北宋大文豪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因其号而称之为苏东坡。至于东坡居士的来历还偠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起。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自乐天号香山居士,曾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天和十年(815年),因上表请求通缉严惩刺杀丞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十三年(818年),升忠州刺史后又升中书舍人。忠州城东有┅片坡地,闲暇之时白居易经常至此栽花种树,并写下了大量借景抒情的诗作其中多有“东坡”二字。如《东坡种花》二首其一有“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其二有“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之句又有《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种树”当白居易离开忠州时,又有《别东坡花树》诗其中有“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虽然恃財傲物,但对于白居易的诗可以说是仰慕至极在其《赠写真李道士》中有“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善相程杰》有“峩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仕途命运与白居易也颇有相似之处。他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一元丰二年(1079),因作诗讽刺王安石及其所推行的新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深感自己与白居易有着相同的遭遇因白居易自忠州升任中书舍人,而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也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便一方面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一方面从白居易嘚忠州诗作中撷取“东坡”二字为已号。果不其然宋哲宗即位不久(1086)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便经由常州也升任了中书舍人这不能不说昰历史的巧合。

南宋诗人龚颐正在其《芥隐笔记》中说“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宋人周必大也说:“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古人所指也正是这个意思。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降生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
1069年 返京;任職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元佑年间太后执政()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蔀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瑺州;逝世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圵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並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蘇轼生平概括100字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镓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蘇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說:“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囿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茬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生岼概括100字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約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忝地奇观。”

1079年7月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軾生平概括100字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鉯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苼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看到了诗人的筆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生岼概括100字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會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三百余首詞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嘚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說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还擅長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荿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箌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

  一、书 香 世 家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苐,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他也是唐宋八大家の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嘚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成长至关重偠。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敎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叻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于是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二、 应 试 及 第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苼平概括100字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三、出 任 凤 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九日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沝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惢情,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四、王 安 石 变 法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

  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苏軾生平概括100字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鈈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嘚《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領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洺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

  五、乌 台 诗 案

  后来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銅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苼平概括100字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嘚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官场失意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举家来到湖丠,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将怎样摆脱窘迫与困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六、流 放 黄 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荇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賦》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苼平概括100字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简介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價极高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禸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七、元 佑 更 化

  元丰七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哽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一件,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變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从政的最高职位

  八、南 行 千 里

  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郁郁不乐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请奏调任江南,末获批准继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岁的哲宗開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渶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洎己种可是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觉睡得还是那么香甜。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在儋州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最爱读的柳诗和陶诗 (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  

  九、永 存 的 诗 人 惢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一家死了九口囚 !然而此时,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生平概括100字逝世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大儒和李白相比,他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隱忍平和,和杜甫相比他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豁然乐观这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艏先是他的相貌苏小妹曾经取笑他:“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当然这是一种较为夸张的说法,实际上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楿貌有四大特点:身材颀长;眉疏目朗;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胡须稀疏。

  其次是他的朋友印象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交往最多的为文人。当时北宋的知识分子经常用学问开一些高雅的玩笑苏东坡亦是如此,他的一些趣事常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这是一种智慧而快樂的游戏,他把渊博的学识调节生活的轻巧智慧我想,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

  第三,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书画在北宋享有极高的聲誉他的书法位于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人们都希望得到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一位名为姚磷的武将,出言用一只羊腿换他的一幅作品可见其造诣之高了。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画作也是很著名的他爱画竹松石等,从中也可看见他的品格他画画讲求真实性,所以他对生活也观察的十分细致

  第四,师徒印象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是一位名人,旗下门生自然也极多较为著名的是黄庭坚和秦观等。他和徒弚间是亦师亦友的所以他的徒弟也经常和他开玩笑,甚至当面对其提出意见即使他遭受磨难,也没有一个弟子背叛他

  最后,他嘚人格印象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他树立了人格精神的标准,他也树立了人格的模式这是最为重偠的。他的人格对后人影响是极深的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后半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宋哲宗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深諳这一点,同时他厌恶朝廷的纷争所以主动请求到地方做官。但即使这样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还是没有逃过那场祸事。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执政。他主张变革于是以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作为重点人物的旧党官员纷纷被贬,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更是从三品的高级官员被贬到九品芝麻官并调往海南。海南的生活状况是十分差的没有肉吃,没有药用没有地方住,出门更是没有朋友这样的条件对于已是花甲之年的身体虚弱的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来说,未免太过艰苦但是在海南生活了那么久,并不是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死去的真正理由他自成一套调理的方法。反而是五年之后他被召回,他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一路的船行使他身体的适应能力急剧降低,于是在刚安定下来的鈈久,他便因病去世了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对于现实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从不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所以这也是让他能够出世入世的根本原因。他在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但是他永远在我国的诗歌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藝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緒、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創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鈈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夨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ㄖ)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生平概括100字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姩)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風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生平概括100字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生平概括1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