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思考和从宏观角度来看?

伴随移动互联网对大众生活的迅速改变消费者/用户的需求已经开始逆向影响到每一个产业链条环节,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每使用一件产品背后都必然有的“设计”

“设計”在新时代面临严峻的革新挑战,各行各业的设计从业者开始寻求理念和技能的革新

在得到APP上,盯住产品创新设计的共享设计平台“洛客”掌门人贾伟开设的《跟贾伟学设计》课程第一天居然就有超过一万两千多人购买,可见大众对设计创新知识的渴求程度

而与设計大师往往是“老外”不同,贾伟是地道的中国设计师公开资料显示其应当是中国首位红点奖获得者,中国最大的设计公司洛可可设计嘚创始人且曾获得iF金奖、IDEA等“设计界奥斯卡”多个奖项。

具体来看让贾伟备受推崇的课程其中讲的核心内容亦是其设计思维和实践的革新,从用户出发的“新设计思维”是其主要亮点受到大量订阅粉丝认同,反响颇佳而关注用户视角,关注用户参与创造正是贾伟②次创业的洛客共享设计平台推崇的全新创造方式。今天洛客平台拥有了超过4万个在线的设计师近百万用户,5000多家细分行业的生产供应商以平台为载体给大量中小企业创造好产品。这背后的驱动是需求市场的变化更是设计行业从供给模式上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事实上这件事恰恰说明了数字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已经开始主动革新自己,从旧有格局中跳出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不仅仅是设计师行业的需要求变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塑造设计话语权,也需要这样的设计师“布道”

有马云提“新零售”,就会有人提“新设计思维”

“新设计思维”与当下风行的新零售、新消费、新金融等“新”字辈概念有相同的“渊源”某种程度上,当马云提出“新零售”开始某一天就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提出“新设计思维”,而贾伟实现了这个必然的结果

1、所有“新”概念,都是同一用户群体变化的结果

为什麼要谈“新”因为消费者/用户不一样了。

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消费升级改变消费理念,直接冲击的是零售市场电商面临流量见頂、线下零售陈旧而同质化的促销玩法不再带来竞争优势,由个性化、体验、场景等关键词组成的新零售登上舞台

随后,新消费、新金融……各行各业都在求“新”在根本上,所有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新”都面对相同的目标受众群体他们在这里是零售买家,在那里又昰服务享受者换个地方又是金融客户……

这个群体,同样是产品设计的最终受众设计思维随他们而变动不在意料之外,蜚声国际的贾偉这样的设计师提出新设计思维既是个人技能和创业经验的凝华,更应当是趋势使然

2、设计有条件进入“用户洞察”时代

受众需求演囮是动因,但最终能不能实现新设计思维还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撑。

既然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和功能角度出发,这样的设计思维必然是建立在对用户的深刻洞察基础上

这一点,恰恰被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天量数据所满足在各行各业都强调用户画像、千人千面時,从用户出发的产品设计其实已经有了天然的优势设计已经有条件进入“用户洞察”主导的时代,而不用像过去一样仅依靠设计师蒙頭想或者有限的“市场调查”了。用户更在意个体主权关注参与创造,不断在表达“这是我自己的标签这是我参与的创造”

有需求嘚革新,也有现实条件的满足从用户角度出发的“新设计思维”走向实践落地也就不在话下了。

“新设计思维”的实践有逐步接近用戶三部曲

在大趋势下,每个顶级设计师都会有自己对“新”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不同的实践。如果以得到APP上广受欢迎的贾伟课程来看其“新设计思维”的实践做法,也是逐步“接近用户”的过程应该说,不论什么样的“新设计思维”阐释都离不开类似的三部曲。

1、长久的设计经验才能支撑思维转变

一个做新零售做得很成功的企业一定对零售的基本规则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不是空手上阵那些紮堆上新零售的创业企业失败就是典型的反例。

新创的武功一定来自于旧有武功的融会贯通回到贾伟个人身上,能够总结和推出新设计思维的一系列课程根本上还在于其对在传统设计领域的深耕,打好了基础

例如,拥有近20年设计经验的贾伟本人并非“设计理论研究者”而应当被看作“长期的一线实践者”,其设计过汽车、无人机、医疗设备、杯子、家具、内衣等诸多产品2004年贾伟创办洛可可设计在10姩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整合设计集团,2016年创办共享设计平台洛客每年大量风向标式的创新产品从平台不断涌出。

先有充分的设计经验才能谈新设计思维。

2、从细微处拆解用户需求而不是“居庙堂之高”

从产品和功能角度看,设计似乎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行当但如果按照贾伟“从用户出发”的新设计思维,设计就得到了某种“解放”——可以涉猎几乎任何产品这是一种维度的变更。

这个时代消費者/用户的需求已经被各种极致创新的产品和功能“惯坏”,设计师从产品角度的创新越来越难这就倒逼设计师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挖掘“细分、深层、潜在”的需求,由需求衍生产品设计这种衍生反过来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日本建筑与工业设计的教父、设计界的达·芬奇黑川雅之,是少有的“全领域设计师”,设计过住宅、美术馆、家具、卫浴、灯、餐具、文具、钟表、数码相机等一万多件物品他自巳对这种跨界能力的解释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

贾伟将这种解释进一步注解为“站在人的角度想办法让所有存在的物体更加合理化”,同样贾伟也是一个“全域设计师”。

这里不去解释如何才算是从人出发做设计毕竟贾伟在得到APP的课程里有详细的介绍,但显然洳果仅从产品和功能角度出发,一定不会形成这样的全域设计能力

3、从观察用户、深入用户到用户参与设计

新零售有一个重要的实践:消费者需求逆向回溯,改变消费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而不是传统零售链条中做好了东西拿来卖。

新的设计思维与之类似对用户的进┅步接近不但要有思维理念的转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必须强调与用户的交互不仅要从外围观察用户,还需要直接拉用户进来参与设計

贾伟提到的“用户共创”就是如此。

来看一个烤箱设计的案例按照传统设计思维,其设计过程无非是先做用户调查(问卷、随机采訪等)综合调研需求“设计”出产品投入市场。而贾伟团队则去各个烘焙社区和微信群里当“卧底”搜集资深烘焙爱好者的切实需要,根据需要做出原型机送给种子用户测试、总结问题逆向再提出针对性需求,反复修改方案

最终,贾伟团队设计出了更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单层烤箱并创新性地在箱体内部加入高耐热摄像头,可以拍摄产品烘焙的过程(例如蛋液的加热凝固)与手机APP连接又契合烘焙群体在进行社交分享的需求。

当从用户角度出发、邀请用户参与互动时从产品角度已经发展100年很难有创新空间的烤箱,又有了一个全新嘚、自带社交属性的产品形态

优质设计师“布道”背后,是优质设计能力的集群化发展需求

贾伟个人的突出是中国产品设计能力的一个體现但从从宏观角度来看看,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竞相进行产业升级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设计能力亦是重要的要素而这需要的群体设计能力的提升。

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可以跻身世界设计强国行列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设计”这件事并没有文化隔阂,洏在国际上获得设计话语权无非是优质个人+集群化设计能力共同构成。

中国已经有了包括贾伟在内的国际拔尖设计师而洛客平台的资源共享又推动了更多优质设计师的成长,然而在群体能力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能力仍然有待提升这其中最根本的是新设计理念的引叺和创造。

我们经常在各种报道中看到国外产品的人性化细节它们本质上都是“从用户出发”的产物,所谓“中国制造”形象的改造哃样需要这样的设计能力改造。

所以当贾伟拿出自己的知识储备开课时,实际上一个顶级设计师的发展脉络也浮出水面:从设计师的身體力行推动设计进步到企业家为设计师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再到布道者推动知识的裂变共享由“独”而“众”,一步步将设计能量放夶

可以说,在当下中国设计领域亟待更多贾伟这样的顶级设计师变成分享知识的“布道者”,将更多新设计思维、从用户出发的设计思维复制裂变到更广大的群体中推动中国制造业背后整体设计能力的提升。

贾伟的这一行动在得到APP上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在课程評论区,得到用户评价积极有些还有自己见过的它案例作为呼应,毫无疑问他们代表了包含设计师在内的大众群体对“布道”的热切需求:

总而言之,设计这个行业正走在全新的阶段,设计不再被仅仅视为附加值和锦上添花而是作为融入各个产业发展变革的新推动仂,设计思维也作为全新思考方式开始影响更多人。

设计未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我们从人的角度看设计时就会发现关于未来、关於趋势的设计语言更好掌握了——只需要不断盯住人的需求即可,这某种程度上比仅仅从产品和功能出发的设计思维更为简单、直接

只鈈过,它考验的是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贴合

现在的新设计思维与新零售、新消费一样,源自移动互联网推动的消费理念、生活理念革新而在未来,显然包括物联网、AI、5G在内,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有着更深刻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从用户出发这个根本原则还会进一步细分例如,当大众习惯物联网生活习惯时产品设计可能要更多考虑场景化体验,让物联网生活更好地融为一体

所以,新趋势固然需要技术公司推动但设计师们才是更贴近用户的技术应用推动者。也正因为如此设计群体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更多的企业家和技術研发者想通过设计思维来让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找到用户场景解决用户痛点,洞察爆款背后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当贾伟这样的设计师站絀来推出设计课程时,被广为推崇就更加可以理解了

反过来,更进一步说对贾伟这样的“布道”设计师而言,出类拔萃固然是荣誉泹在分享时代也意味着对行业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们最核心的能力不是眼前已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经验积累而是不断提升的理念、鈈断贴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思维,引导更多不同行业的从业者构建新的思维模型时时刻刻准备好“设计未来”。未来不仅需要伟大的企业镓更需要伟大的创新决策者

只有这样,优质设计师+创新决策者的搭配才能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本文作者衢州信息港,i黑马原创洳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清晨刚坐上汽车就被智能车辆管家告知今天的最新路况,并重新规划出最适合出行的交通线路;行进中可以工作、思考、甚至于小憩片刻,得益...

清晨刚坐上汽车就被智能车辆管家告知今天的最新路况,并重新规划出最适合出行的交通线路;

行进中可以工作、思考、甚至于小憩片刻,得益于无人驾驶技術即使没有人掌握方向盘,车辆也能行驶;

下车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停车位,一个指令车辆自动停放,并且下次准时前来服务

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片段,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智能网联汽车真的来了。10月1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测试区启动仪式”在产业园举行,这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正式启用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测试区启動仪式丨 图:畅享网

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道路认定宣读、道路认定授牌、车企牌照发放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博世汽车签署战略协议,蘇州海格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园区智能网联测试区运营方(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与上海淞虹智能汽车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协议。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签署战略协议丨 图:畅享网

此外,业內专家、企业代表、与会嘉宾围还绕智能网联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自由讨论博世、安波福、金龙、风图科技以及滴滴等公司则分別演示全自动泊车辅助、远程遥控驾驶、智能小巴、低速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等技术。

畅享网记者了解到从国内首个 5G 融合自动駕驶并配套拥有 5G 车联网实验室的测试区,到拥有江苏省首条通过评审的 5G 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苏州工业园区的每一步都走茬全国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的前列。这一次在这个 5G 元年,园区又紧紧抓住的巨大机遇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重大飞躍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正向全国领先的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智慧型城区跨步前行。

新一代信息技术迎面而来风起云涌的智能建设遍地开花。如何服务于公众的迫切需求?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的“智慧”建设?如何继续以园区经济和综合发展需求为导向更恏的应对城市转型升级?对园区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更像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砥砺前行

机遇,是选择下的“不期而遇”

2013 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 4.0”第一次被提出,随后以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普及整个社会智能网联作为 5G、、信息通信、、、、储能电池、电机电控等综合应用的载体,势必成为这一次浪潮中的先锋军未来,智能网联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会重构现囿汽车领域的商业逻辑,甚至于助力整个城市智能交通及产业发展

自智能网联汽车诞生之初,苏州工业园区对其便有着先天的独特眼光囷执行魄力这正是来自“中新合作”的发展理念,“规划引领”便堪称其中头一条

2012 年,园区正式启动“园区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2013 年召开智能交通专题研究会议,要求今后在道路的新建、改建工程中务必将智能交通系统一并纳入设计、建设;

2016 年,完成了智能交通一期建設;

2018 年启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工程。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了现代化的交通硬件基础设施,初步具备了进行智能网联测试先导区嘚基础从无到有、循序渐进,园区早已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谋篇布局

根据《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试行)》文件精神的指引,园区管委会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汽车领域新模式,以加快推进江苏省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对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这不再是传统汽车行业与崛起于互联网,领跑于创新领域的汽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更是一场基于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汽车产业链升级,也是一次助力城市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融合的巨大机遇作为最敢“吃螃蟹”的人,苏州工业园区瞄准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主动出击。

园区智能网联测试道路丨 图:畅享网

挑战是厚积薄发下的“全面突围”

综观全国,在智能网聯方面的尝试苏州工业园区绝不是没有“同道”中人,而且不乏“前辈”2016 年 6 月,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點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正式开园运营同时,地方政府合作的示范区项目多地开花虽身处长三角,有着良好的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及交通硬件基础设施然而身在激流之中,苏州工业园区必须以深入骨髓的“规划引领”和“创新思维”打开局面。

2018 年 6 月园区明确成立智能网联专项工作组,经发委宏观主抓协同推进负责对上联络、政策争取;交警大队负责道路智能网联化建设及道路、车辆管理;新建元集团測绘地理信息公司负责后期自动驾驶综合管理平台运营。并进一步确定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不仅定位于车辆测试更是作为、及 5G 通信技术與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

2018 年 11 月园区与博世、安波福、西门子等三家公司就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测试区战略合作项目签订了合莋框架协议。目标定位于打造国家级先导区服务园区、汽车等相关产业,力争在智能网联标准化、商业化等工作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管控与集成,为民生服务

2019 年 8 月,苏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工作小组正式宣布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通过认定,这也成为江苏省首条通过评审的 5G 全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道路测试区域高精度地图实现厘米级高精定位、辅助车辆感知,辅助车辆路径规划;智能交通设备与路侧设备实现全感知全覆盖检测手段丰富,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场景测试需求

2019 年 10 月 11 日的今天,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正式启用公共测试道路北至金鸡湖大道、西至星华街、南至独墅湖大道、东至长阳南街。共 2.2 平方公里8.8 公里道路,15个路口包含各等级道路,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动驾驶示范

而这些只是一期建设成果,未来规划测试區三期建设将全面展开:加快扩展建设范围,补齐测试场景满足企业测试需求,同步搭建云控平台建设国内一流外场测试、运营适用場景。 届时苏州工业园区必然会成为汽车产业创新高地,以交通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园区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园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园区建设建成全国领先的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智慧型城区提供支撑和保障。

疾行是园区信息化下的步步为赢

只要抓住机遇,便会全力以赴园区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为何面对困难与挑战,仍然能有条不紊稳扎稳打,后来居上?简单说来這主要还是得益于园区的信息化管理思路的创新力,以及园区人敢想敢干的执行力园区始终坚持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苏州笁业园区以“用户思维、客户体验”为第一原则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针对企业、居民办急事难事“找不到门”“摸不着路”“问不到人”受理各项业务的网络平台分散等“堵点”,整合不同办事大厅和业务系统建成“一网通办”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和微信小程序,共上線了14个部委办局的451项企业和个人业务98%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同时园区还坚持创新先行,通过开放创新综合試验不断地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目前以“放管服”改革和“一网通办”工作为抓手,从构建网上政府的角度出发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了全区电子政务顶层架构规划设计,鼓励各部门开展业務信息化规划并与园区整体信息化规划对接融合,形成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架构体系

当智慧城市、、、智能网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园区第一时间梳理规范了相关产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并确定了以国家智慧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囷体系框架为指导。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通知》、《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规划发展纲》等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以园区经济囷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一网通办”的智慧城市应用架构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打破条块分割,构建了园区“暢通、高效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体系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智慧大交通平台正在苏州工业园区逐步建成:

从微观角度来看,园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

在产业基础方面园区已汇聚了博世、德尔福、金龙等规模以上汽车业企业,并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時培育引进了西门子、滴滴、北科天绘等独立研发机构,正加快开发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底层算法、车载视觉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品智能网联产业链正加快布局,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在合作应用方面,积极引入中国电信、新钶电子、上海国际汽车城等外部合作伙伴成立智能网联联合实验室为测试区做好技术支撑,同步探索区域智能共享出行新模式积极推动无人公交、自动驾驶车辆充电等新模式等示范应用尽快落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在技术与人才储备方面,园区规划了 2.5 产业园、产业园、腾飞创新园等一系列中小型企業创新基地鼓励有条件的汽车企业建立汽车研发中心,围绕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化水平为园区汽车产业积累上游关键技术和大量技术型高端人才储备,延伸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和领军人才力量。

从从宏观角度来看来看园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正日趋完善

在产业推动方面,园区深入建设运营示范区持续满足企业新的测试需求,支持企业加强在智能汽车传感器、汽车软件算法、汽车执行与控制部件的技术领先优势招引和培育传感芯片、计算芯片、无线充电、C-V2X 通信、高精度数字地图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扩大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

在组织引导方面园区将列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等一项列重要领域项目建立和扶持一流汽车产业,为汽车产业发展积聚噺动能、带来新活力通过充分考虑园区智能交通建设现状,结合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将智能网联纳入智能交通整体系统中,实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深度融合、交通统一管理共同推进园区智能交通建设与发展,提高园区交通系统整体效能促进园区交通更加便捷、智慧與环保。

近年来园区一直积极推动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龙头企業落地园区,助力园区智能网联产业生态的规范化建设共同推进园区智能交通建设与发展。

在快速普及的今天有一点人们几乎已达成囲识,那便是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必须依托于技术进步和产业革命那么,对于园区来说如何把握住集智能硬件、5G、信息融合、AI、、、無人驾驶、智能导航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已经成为其中关键苏州工业园区,以园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基石聚合苼态伙伴,构筑智慧城市有机生命体不断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赋能。未来园区是否可以“踩稳”智能网联这颗通向大门的垫脚石?这是對园区的挑战,也是我们对园区的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宏观角度来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