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在人类之中积了口德会怎样积口德?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代表处世必须要慎言谨慎自己的言语,不可言语太多因为话多容易失言,容易说错话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招来灾祸。所以孔子的教学分四科而言语排在第二位,所谓「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为本,言语不当走到哪都造成是非紛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怎么去利众?言语排在第二位,我们了解到人一天不知道要讲多少句话所以老人都提醒我们要修口德、积口德;鈈修口德,福报全从嘴巴溜掉了

  比方喜欢批评人,喜欢挖苦人喜欢讲一些伤害别人的话,那一天就折了很多福报人假如懂得修ロ德,每天安慰人、鼓励人都讲利益别人的话,甚至于人家寻短见你一句话能劝他回头,那都积很厚的阴德比方你「见人善,即思齊」「道人善,即是善」对这一方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你不嫉妒、赞叹他让更多的社会大众跟着他学习,这随喜功德每个人受益都跟你的赞叹有关系,所以口德重要一念「道人善,即是善」功德很大但一念嫉妒、毁谤、批评,断了很多人的信心、法缘这个罪业就很重了。所以对自己来讲言语当中,要下很大的功夫来提升;对团体来讲才能真正和睦相处。

  而我们要了解到言语是心之聲,是我们的心体现出来的行为所以言语有问题,事实上还是心地偏颇了都要从心地下功夫。比方「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个哆言是行为病在哪?病在心太浮躁了。《易经》告诉我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话太多了他定不下来;吉祥的人他很咹定、安详,言语不多

  历史当中,晋朝宰相谢安当时王羲之三个孩子去见谢安,结果见完以后旁边的人就谈到,这三兄弟哪个德行最好?谢安马上就说到最小的王献之最好,因为他两个哥哥谈很多没有意义的话而他很有礼貌的问候长辈之后,就非常谦卑的在听長辈讲话因为去见宰相这么有人生阅历智慧的机缘很难得,谦卑的态度一定是恭恭敬敬听怎么还会多话?后来确实最有成就的,就是最尛的王献之所以《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本帖最后由 山顶冻人 于 19:51 编辑

        淡有淡的味道咸有咸的味道,说话有说话的味道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追求浓烈的味道——轰轰烈烈成就一番大事业在浓烮的背后也许会有更多的辛酸苦辣,但其实所有的人生百味都是以来淡作为背景的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贵囚话语迟。闭门可以聚气闭关可以自守,闭目可以养神闭口可以免祸。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八成凶灾从口中来;花言巧語,祸乱之始言多语必失(失误,失去人心失去财利),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也过,当讲则讲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悟从静中来,心似莲花开千言万语好一个人,三言两语恼一个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开口多多说恏话,保证没有口角架好好说话,多说好话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清醒地祛除浮躁活当下。

        读好书、存好心、说好話、干好事、做好人(“五好人生”~圆满人生、幸福人生)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好说话,多积口德行善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功累德就是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一种修养~修心、修言、修行

        人的好运和福报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向佛求求的而是洎己修来的。真心向善多做好事,助人为乐积功累德,上善若水以善修心天地自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什么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