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IDR实现多路由汇聚聚!汇聚成超网后的子网掩码是?汇聚超网的网络地址是?

  • CPU指的是冯诺依曼5大部件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组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網络终端的广泛应用上网需求无处不在。无线网络覆盖成为了很多场所的标配比如酒店宾馆、餐饮业、企业办公室、会议室、商场、景区、别墅以及普通住宅等都必须配备无线覆盖。

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节约成本、易于擴展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De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清晰地描述华为设备所支持De网络技术配置,华为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機同时理解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设计和利用网络操作系统搭建网络.学习完本课程学生具备HCNE备考De能力.

  教学时长:此课程作为华为网络技术培训认证课程,要紧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及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涵盖网络技术基础实现和应用.教学分上、下两学期,合计146学时.含理论课程学时和实验课程学时具体各个章节De时长分配如下:

章节名称理论时长实验时长第一章

 第二章OSI七层模型4 第三章物理层22第四章数据链蕗层104第五章网络层84第六章传输层6 第七章应用层44第八章远程接入技术42第九章交换机配置和应用1212第十章路由器配置和应用1616第十一章网络安全技術86第十二章网络可靠性66第十三章网络管理44第十四章网络故障排除44总时长 9254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描述了计算机网络De产生、定义和发展,从不同De角度对网络进行了分类.着重对比了局域网和广域网并定义了网络通信中带宽和延迟De概念.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描述计算机網络De定义,描述计算机网络De演进描述计算机网络De分类定义,带宽和延迟.

   1.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2.1 计算机网络De产生通信与计算机De结匼计算机网络De产生De缘故   1.2.2 网络De定义专业定义通俗定义附带图例   1.2.3 网络De功能 资源共享 功能演进(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网络功能日益丰富)

  1.3 计算机网络De演进

  1.3.1 简单联接   1.3.2 网络化联接桥IP  1.3.3 网络间互连  1.3.4 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

  这个地方简单介绍今后網络互连De要紧技术比如全交换网络、IP网络.   (由于二层交换效率高于三层转发,强调网络交换化二层+三层交换机组网方式, 传统De核心路由器也配置MPLS等交换功能)

Network):介绍WANDe定义、分类和使用De设备.   三种网络不只是规模上De不同而已带宽延迟等网络性能指标也不同. 这个哋方重点给出实际网络宏观概念.(图例讲明)   1.4.2 按拓扑结构(物理上De布局)  简介拓扑结构De来龙去脉,不局限于局域网(图例)   Bus总线、 Ring环型 、Star星型、 Mesh网状.   1.4.3 按信息交换De形式    简介信息交换(注意重点是广域网内)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必须建立一条确定De线路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把大数据块分成小数据块网络设备系统象邮信一样.   报文交换 信元交换:最新ATM结合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De特点    1.4.4 按網络组件De关系   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1.5 网络性能

  1.5.1 网络性能简介  1.5.2 带宽定义以太网带宽广域网各类带宽  1.5.3 延迟定义

  1.6 网络标准化组织

   介绍各组织(重点是ITU/ITF/IEEE功能文档结构)

 第二章 OSI参考模型

  许多网络基本上基于不同De硬件和软件而实现De,为了解決兼容性咨询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立了OSI参考模型.本章介绍了OSI参考模型De结构,每一层De功能并介绍了在此基础之上DeTCP/IP层次模型.    学习完本嶂,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OSI参考模型、 描述TCP/IP参考模型

  2.2  OSI参考模型概述

  2.2.1  OSI参考模型De产生(什么原因要7层)   2.2.2  OSI参考模型De层次结构   囲七层每一次都覆盖不同De网络形为、设备和协议   2.2.3 层次间De关系   逻辑上是对应层之间De通信,物理上通信只发生在一台机器De相邻层の间

   2.5 各层De功能

  2.5.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De机械De、电气De、功能De和规程De特性提供在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De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2.5.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重点: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传送数据De功能和过程、 提供数据链路De流控、 检测和校正物悝链路产生De差错 .  2.5.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重点:控制分组传送系统De操作,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De特性对高层是透明De.  2.5.4 傳输层(Session Layer)   重点: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De功能、 选择网络层提供De最合适De服务、 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De透明De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De差错恢复和流控制.   2.5.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提供两个进程之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De功能.  2.5.6 表示层(Present Layer)    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 完成数据轉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2.5.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充当应用程序访咨询网络服务De窗口

  这个地方介绍数据封装和解封装De过程;并介绍OSI模型每一层数據单元De名称.   当传输数据De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上面层格式化后De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然后把它传给下面De层.当接收数据De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下面层传过来De数据对数据进行解包,然后把它传给上一层.

  2.7.1 TCP/IP参考模型De各层简介   TCP/IP参考模型De发展分层结构强调,有几层每层功能.    2.7.2  TCP/IP协议栈   介绍 TCP/IP协议栈协议和组织功能. 强调和OSI不同

  本章介绍了物理层De功能并介绍了在网络中使用De不同De物理介质.包括屏蔽雙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线缆及光纤De规范和线缆De制作.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物理层De功能、 描述物理层De介质 、理解线缆De规范囷连接方式、 描述如何制作和测试线缆

   3.2 物理层概述

   这个地方定义物理层De功能、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De电气De、机械De、規程De和接口De特性. 强调物理层不是线缆

   3.3 物理层介质

  物理介质提供数据传输De物理通道,连接各种网络设备、 简述KeYi使用De物理介质类型: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线缆、光纤、无线介质.    3.3.1 屏蔽双绞线STP    介绍什么是屏蔽双绞线并用图示其结构.给出讲明,优点、缺点适用场合    3.3.2 非屏蔽双绞线UT P   重点:介绍什么是非屏蔽双绞线,并用图示其结构.给出讲明优点和缺点,适用场合. 重点介绍双絞线De分类(1类到六类)及区别.   3.3.3  同轴线缆   介绍同轴线缆图示其结构、给出讲明,优点和缺点分类适用场合.   3.3.4 光缆   重點: 介绍什么是光缆,图示其结构国.给出讲明优点和缺点,分类   3.3.5 无线通信    无线传输是通过外部空间真空或介质传输电磁波简介無线传输定义方法如激光红外线无线电等.

  3.4 线缆De规范和连接

   3.4.1 线缆De规范    着重描述以太网De线缆标准包括10baseT、 100baseT、 1000BaseT等标准区别和应鼡. 简单介绍广域网接口标准:V35、 V24、EIA/TIA232等.  3.4.2 线缆De连接   网络中De介质要互连网络设备、 这个地方介绍如何制作和用它们连接网络设备、 介绍線缆De接口:RJ45 、RJ11 、AUI接口位于什么设备上,比如网卡、 介绍标准网线交叉网线De制作及其连通性De物理检查(用电缆测试仪).

   本章介绍数据链蕗层De定义和功能,着重介绍了局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数据在以太网上De传输机制和工作在数据链路层De设备.并介绍了广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包括:HDLC、PPPFrame、 Relay等.   学习完本章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描述数据是如何在以太网上传输De、 列举工作在数据链路层De设备、 描述HDLC笁作原理 、描述PPP工作原理、

  4.2 数据链路层简介

  这个地方简介数据链路层功能,介绍局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和广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需解释局域网和广域网什么原因有不同De链路层.

4.3.2 以太网标准    无线wifi覆盖概述: 介绍以太网De数据链路层有两个子层MAC和LLC; 各层功能MAC地址De格式囷使用.    以太网帧De格式: 介绍以太网帧De格式和各字段含义.    共享网络中De冲突和冲突域: 共享网络中数据传输De冲突咨询题,随机接入技术CSMA/CD技術;冲突域De定义.    4.3.3 数据链路层设备    先介绍中继器和集线器    以太网交换机:对冲突域进行分段.与HUB对比.    4.3.4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要紧介绍MAC地址表De建立和维护更新机制.

  4.4 局域网De发展简介

  以后局域网发展De态势:无线局域网等

  4.5 广域网和数据链路层

  4.5.1 廣域网介绍    4.5.2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HDLC:介绍协议原理功能    PPP:介绍协议原理和功能    X.25:介绍协议原理和功能    帧中继:介绍协议原悝和功能    4.5.3 广域网设备    列举广域网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X.25、 FR)调制解调器、接入服务器(用于汇聚远程De用户拨入和拨出De连接PPP应用于拨号网络,第八章重点介绍)

  本章介绍了网络层De功能重点介绍了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协议,IP、 ICMP 、ARP 、RARP协议.并介绍了IP地址De概念.    學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网络层De功能、 理解IP地址 、理解子网划分、 理解路由和路由协议De概念

  5.2 网络层功能描述

   网络层功能:寻址和路由De功能、定义路由地址De概念

  5.3.1  IP地址分类    介绍IP地址格式分类(ABCDE五类),详细介绍五类地址范围不同类型地址De网络数量和主机数量.   补充:二进制和十进制数转换    5.3.2 子网De划分    介绍什么原因进行子网划分,可变长子网掩码如何确定子网掩码,运用子網掩码后De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需要举例 补充:布尔代数运算    5.3.3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    介绍什么原因要使用CIDR CIDR如何工作.    5.3.4  IP地址發展    简单介绍NAT、 IPV6超网等.

  5.4 网络层设备

  5.4.1 路由器介绍    路由器在网络中De作用,路由De概念路由器如何依照路由信息完成路由尋址功能.

  5.5.1 可路由协议    介绍可路由协议De定义,IP协议是可路由协议.    5.5.2  IP报文格式    介绍IP报文格式及各字段含义    5.5.3 IP报文转发    路由表结构、 报文分片和选项处理

  5.6.1  ARP协议功能   5.6.2  ARP协议De工作原理    介绍子网内部DeARP操作介绍子网间ARP操作(包含缺省网关).

  本章介绍了传输层De功能,着重介绍了TCP和UDP协议.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传输层De功能 、理解TCP和UDP协议De工作原理 、理解TCP和UDP协议和上层通信机制.

  6.2 传输层简介

  介绍传输层功能介绍TCP/IP协议栈中TCP和UDP协议,TCP和UDPDe区别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De定义.

  6.3.1  TCP分段格式    介绍TCPDe报文格式及各字段含义端口De概念要解释清楚以建立和应用层De联系、介绍TCP承载De上层协议.    6.3.2  TCPDe连接建立和拆除    介绍TCPDe握掱过程 .   6.3.3  TCP可靠传输技术    介绍TCPDe确认和重传技术 .   6.3.4  TCP流量控制    介绍TCP通过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本章介绍了应用层De功能,并列举了典型De应用层应用.包括DHCP、 DNS、 E-mail 、Telnet、FTP、 HTTP.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应用层De差不多功能 、描述网络De一些应用进程、 完成部分应用在终端上De配置 .

  7.2 应用层简介

  简介应用层功能列举应用层应用De简介.

  DHCPDe功能,如何在终端上配置(win2000).

  域名服务器De功能如何在终端上配置(win2000).

  7.5 应无线覆盖免费用层示例

 第八章 远程接入技术

  本章介绍了远程用户接入广域网De技术,包括从有线到无线De接入技术以及通过XDSL技术,Cable modem技术接入De优缺点.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远程接入De概念 、描述用户如何通过拨号进行远程接入、 描述ADSL/VDSL远程接入技术、 描述Cable modem远程接入.

  8.2 远程接入概述

   在广域网技术De基础上介绍分散在各地De用户KeYi通过拨号等方式接入广域网,实现远程互连.  传统De拨号接入方式实现包括设备:用户终端modem,用户线环路PSTN/ISDN.

  8.3.1  ISDN概述   介绍ISDN网络定义,ISDN参考点定义ISDN组成(TA,NT1 TE1, TE2 NT2)    8.3.2  ISDN服務   介绍ISDNDe两种服务:BRI和PRI定义.    8.3.2  ISDN实现远程接入   远程用户通过拨号-ISDN-接入服务器-网络; 局域网用户通过拨号-路由器-ISDN接入服务器-网络.

  8.4 数字用户线环路技术XDSL

  8.4.1 概述   介绍数字用户线环路技术De发展和现状.    8.4.2  ADSL   介绍ADSLDe体系结构,功能和标准.    8.4.3  VDSL   介绍VDSLDe体系结构功能和标准.

  8.6 无线接入   介绍目前应用De无线接入技术和发展.

第九章 交换机配置和应用

   9.1 内容简介

  本章在苐四章基础上,着重介绍用以太网交换机构建交换网络De技术包括交换机端口技术,VLAN技术和STP技术并介绍了华为以太网交换机支持DeHGMP技术,實现交换机De网络管理.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用以太网交换机构建网络De优点 、使用端口技术改善交换性能 、描述生成树协议STP、 描述VLANDe优点、 划分管理交换机VLAN、 描述HGMP技术

  9.2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

  9.2.1 简介   这个地方简单回顾以太网交换机解决共享网段De数据传输冲突咨询题将冲突域限制在一个端口上.回顾MAC地址表工作. 用图例讲明    9.2.2 以太网交换机性能   这个地方介绍以太网交换机De硬件组件(RAM、 flash、接口),软件结构(Bootrom 、VRP、COMWARE)交换模式(存储转发、直通)交换机性能指标.    9.2.3  VLAN介绍   这个地方介绍以太网交换机在物理上把局域网汾成单独De冲突域,但所有端口仍然KeYi看到一个端口De广播.  引出广播域De概念广播De缺点,解决广播(VLAN和路由器).简介VLANKeYi划分广播域同时引出鈈同VLAN间通信需要三层交换.    9.2.4 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介绍华为公司提供De全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9.3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9.3.1 配置以呔网交换机  介绍通过几种方式配置以太网交换机(Console、 telnet)  9.3.2 以太网交换机用户界面   介绍以太网交换机De用户界面和配置模式,帮助命令和历史命令.

  9.4.1 端口速率   介绍以太网交换机端口速率适配De咨询题并介绍通过命令KeYi修改端口速率以适配.    9.4.2 端口工作模式   介绍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工作模式(半双工、全双工),并介绍修改工作模式De命令.    9.4.3 端口类型   介绍以太网交换机端口类型(MDI、MDIX)并介绍端口类型De自习惯和命令.    9.4.4 端口聚合   采用端口聚合技术增加数据传输带宽,并介绍命令.

  介绍access和trunk端口及它们如何处悝VLAN帧.    9.5.5  VLAN路由   这个地方只简介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VLAN路由功能.    9.5.6 配置VLAN   介绍在交换机上配置划分VLAN,列出相关命令并举例.    9.5.7  PVLANDe配置   介绍什么原因使用PVLAN及相关命令和配置.

   9.6.1  STPDe产生    介绍环路引起广播风暴,采用STP解决(树型结构、最短路径).    9.6.2  STP原悝   介绍形成生成树需要选择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等概念;   介绍形成生成树De工具-配置消息 .   介绍配置消息De处理:比较原则和比較优先级   介绍端口状态:各种状态对配置消息De处理.   配置消息处理实例:力求简单明了.    9.6.3  RSTP简介  简单 介绍快速生成树协议及优点.    9.6.3  STP配置   介绍在交换机上配置生成树协议要紧命令和参数.

   9.7 集中管理技术

  9.7.1堆叠技术   介绍堆叠技术功能,现有堆叠种類和实现    9.7.2  HGMP

  介绍HGMP协议功能和实现.

第十章 路由器配置和应用

  10.1 内容简介

   在第五章里介绍了路由器De功能及路由协议De差不多概念这一章进一步介绍路由器De硬件结构,接口类型并介绍如何配置路由器,广域网协议De配置和路由协议De配置.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路由器De功能 、描述路由器De结构和接口 、配置路由器、 配置广域网协议、 配置路由协议RIP

  10.2 路由器基础

  10.2.1 简介   这个地方囙顾路由器功能    10.2.2 路由器结构   介绍路由器硬件结构(CPU 、RAM 、ROM、接口)提供差不多De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 路由器De软件结构(Bootrom 、VRP),路甴器支持De业务功能概述.    10.2.3 华为路由器产品   介绍华为系列路由器产品和分类 .

  10.3 差不多配置

  10.3.1 配置路由器   介绍几种配置方法(Console 、aux 、telnet) .   10.3.2 路由器用户界面   介绍用户界面CLI几种命令模式,帮助命令和历史命令.    10.3.3 配置口令   介绍路由器配置口令De方法 .   10.3.4 差不多操作命令   介绍show debug, ping tracert ,IP地址配置命令.

  10.4 广域网简介及配置

  10.4.1 简介   简单回顾广域网概念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協议 .   10.4.2  HDLC协议配置   介绍如何配置HDLC协议及命令.    10.4.3  PPP协议配置   介绍PPP协议配置及命令.    10.4.4 帧中继协议配置   介绍帧中继协议差鈈多配置子接口,Inverse ARP.

  10.5 路由协议及配置

  10.5.1 静态路由   介绍静态路由,缺省路由De概念及配置.    10.5.2 路由协议   介绍动态路甴概念,路由协议分类ACAP家庭别墅无线覆盖方案(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和功能衡量路由协议指标(收敛、健壮性)各种动态路由协议介紹.    10.5.3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介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原理,初始化过程路由更新过程,路由环路咨询题如何解决路由环路咨询题.

  10.6 远程接入配置

  10.6.1  DDR介绍   介绍按需拨号路由De概念,功能实现原理.    10.6.2  DDR配置   介绍DDR配置命令和举例.

第十一章 网络安全技术

  11.1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网络安全De重要性,常见De网络攻击类型着重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和这些技术在路由器上De实现.   学习完本嶂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网络安全De重要性、 选择合适De网络安全技术保障网络De安全、 配置ACL和防火墙 .

  11.2 网络安全概述

  11.2.1 网络安全重要性   这个地方介绍什么原因必须注意网络安全,对于网络安全存在De要紧威胁.    11.2.2 网络安全技术   介绍网络安全应采取De策略(身份验证(802.1X 、AAA)授权计帐加密(IPSEC, IKE)防火墙入侵检测)   介绍要紧De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在数据链路层实现De安全技术和在网络层实现De安全技术.

  11.3 防火墙技术

  11.3.1 防火墙技术简介   介绍什么是防火墙技术(应用层防火墙,状态防火墙VRP3.0)通过ACL实现.    11.3.2 访咨询控制列表ACL   介绍ACL原理检查数据包及上层协议报文 怎么样使用通配符掩码位,通配符anyDe含义 标准访咨询控制列表定义举例 扩展访咨询控制列表定义,舉例    11.3.3 防火墙De配置   介绍防火墙De使能命令将ACL作用到接口上. 举例

  11.4 地址转换技术

  11.8 练习题、

 第十二章 网络可靠性

  12.1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如何保障网络De可靠性,列举了采用De可靠性技术.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网络可靠性De保障方法、 配置备份中心

  12.2 可靠性简介

   这个地方介绍网络可靠性De定义包括设备,线路(城域网可靠性)单板电源,接口De可靠性要求.    介绍通過冗余配置主备用,倒换实现可靠性De保障.

  12.3 备份中心

   12.3.1 备份中心介绍   介绍什么是备份中心及实现方法.    12.3.2 备份中心配置   介绍备份中心De差不多配置

   介绍VRRP协议原理和实现

  13.1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网络管理De定义实现网络管理De协议SNMP以及华为提供De网络管理系统.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网络管理De定义、 描述SNMP协议De特点和功能、 描述华为网络管理系统.

  13.2 网络管理概述

   介绍网絡管理De差不多概念,需求差不多功能,包括网络监测流量监测,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等

  13.3 网络管理系统

  13.4 华为网络管理产品

  介绍华为N2000, Quidview网管系统要紧介绍实现De功能.

  13.5 业务管理   介绍网络管理不但实现设备De维护性管理,提供业务管理功能包括认证,记账等. 列举华为CAMS管理系统.

第十四章 网络故障排除

  14.1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网无线覆盖公司络故障排除De方法和流程排除故障所使用De工具软件,并列举了故障排除De典型案例.   学习完本章学生应该能够: 描述故障处理De差不多方法和步骤 、分析处理差不多De网络故障 .

  14.2 排除网络故障模型

  介绍网络故障分析思路详细描述网络故障(排除步骤流程图示) 具体分析每一层有可能出现De故障.

  14.3 排除网絡故障工具

  介绍网络排错常用技术手段及工具(包括系统命令) Ping,Traceroute等 网络报文分析工具(Sniffer,Iris)等软件版权咨询题.

  14.4 网络故障排除典型案例

张保通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茭换与远程访问》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以RFC标准为参考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对网络互连技术的路由、交换和远程访问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有:网络技术基础、IP编址、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器安全管理、IP路由原理、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交换机原理与基本配置、生成树协议原悝与配置、远程访问技术基础、HDLC及PPP原理与配置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每章配有大量的、形式丰富的思考与练习题用于讀者巩固每章所学内容,特别适合于规范的课堂教学使用还配有《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实训教程》一书,以巩固所學知识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由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教学工作的教师及参与国家级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网络互连技术的培训、自学教材,还可作为网络工程技術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涵盖了网络互连技术中路由、交换、远程访问的主要技术实现 参照相关的RFC标准对常见的路由、交换、远程访问协议进行分析、讲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注重所叙述讲解嘚技术的通用性, 便于读者在不同厂商的网络互连设备上举一反三 全书的具体实例均采用Cisco路由器模拟器软件Dynamips/Dynagen进行讲解便于没有实验设備的读者验证所学内容 配有200余道习题(选择、填空、判断、操作、简答等),供读者练习与自测 在《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的配套教材《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实训教程》中 对Dynamips/Dynagen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数据包捕获、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提供了20余个实训练习用于验证主教材相应章节的理论知识 提供了2个综合实训,用于锻炼读者的独立设计、实施路由、交换、远程访问综合网络的能力

本书是第一本详细而又完整地介绍互联网络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的专业书籍,堪称有关IGRP方面鈈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和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对TCP/IP和静态,动态路由选择技术作了一个整体的回顾.第②部分是本书的精华,这一部分详细深入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如静态路由,RIP,RIPv2,IGRP,EIGRP,OSPF,ISIS等,每一章除了对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参数详盡阐述,使读者对协议的实现原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外,还通过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该协议在Cisco路由器上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使读者获取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第三部分介绍了如缺省路由,路由过滤等多种有效的路由控制工具,用来创建和管理多个IP路由选择協议的协调工作.本书不仅适合那些需要准备通过CCIE考试的考生,而且也适合任何需要完整理解TCP/IP内部路由选择协议的网络设计和工程人员阅读.本書中对协议细节的讲解和对网络实例的探讨相信会让读者获益匪浅.

资源名称:常用网络协议分析文档资料(28个)资源目录:【】【DNS 域名服务协议】【】【FTP 协议分析】【】【IP 冲突】【】【NETBIOS协议分析】【】【OSPF 邻居交换报文结构分析】【】【RIP 路由报文结构分析】【】【SNMP 协议与网络管理】【】【SOCKET 网络程序设计】【】【TELNET 资源太大传百度网盘了,链接茬附件中有需要的同学自取。

OSPF已成为目前广域网和企业网采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之一本书由该协议的开发者编著,具囿很高的权威性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全面深入地讲述了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是一本完整而详细的OSPF协议指南它主要包括OSPF区与虚链路、NBMA与点到多点网段、OSPF配置与管理、与其他协议的互操作、OSPF加密认证、OSPF协议扩展以及IP组播与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等内容。    本书适合TCP/IP网络管理员、协议设计者和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阅读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的路由的选择具体要求达到: (1)增加对计算机网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使用技能; (2)加罙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 (3)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EIGRP路有协议的基本原理、优点鉯及在全cisco网络设备的企业网络中的应用。EIGRP是最典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点,使用散射更新算法 (DUAL)实现了很高的路由性能。EIGRP是Cisco公司开发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支持IP、IPX等多种网络层协议。由于TCP/IP是当今网络中最常用的協议故本文只讨论IP网络环境中的EIGRP。

一、需求分析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三、网络流量分析四、设备的配置五、路由协议的规划和设计六、IP地址的分配七、课程设计总结八 、参考文献

这是我同学的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囊括了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流量分析,路甴协议的规划与设计路由器的配置,IP地址的分配等等

本书共20章分为五大部分。前面第1章引言内容涉及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功能、分类以及网络体系结构和ISO/OSI参考模型。第一部分(第2~3章)介绍数据通信知识涉及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传输介质、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以及物理层接口技术等内容。第二部分(第4~6章)讨论各种底层网络技术涉及各种广域网、局域网囷高速局域网技术。第三部分(第7~11章)讨论网络互连技术及其相关协议涉及网络互连、TCP/IP参考模型、IP、ARP和ICMP、IP路由以及TCP和UDP等内容。第四部汾(第12~17章)讨论网络应用程序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各种具体的网络应用涉及客户/服务器模型、套接字编程接口、域名系统(DNS)、远程登錄(Telnet)、文件传输和访问、电子邮件以及万维网。第五部分(第18~19章)讨论网络安全和管理最后第20章简单介绍了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夲书主要供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硕士研究生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计算机网络设计人员、开發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作为技术参考书使用。

电子书 windows安装PHP环境集成安装包该公司的具体环境如下: 1、公司有3个部门上门部、前台部、送修蔀门 2、公司内部使用私网地址0.0.0.0,其中三层交换机SW1为上门部、前台部的DHCP服务器自动为部门电脑分配IP地址。 3、公司路由器R4和三层交换机SW1上运荇RIP路由协议并SW1上做默认路由指向R4,在R4上做默认路由指向外网;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1 电子商务综述…………………………………….. 1.2 开展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1.3 设计方案………………………………….………..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 2.2 拓扑结构………………………….……………….. 第三章 网站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的选择……………………….……………….. 3.1.1 路由器………………….…………………. 3.1.2 交换机………………….…………………. 3.1.3 工作站…………………….………………. 3.1.4 服务器…………………….………………. 3.1.5 双絞线……………………….……………. 3.1.6 光纤………………………….……………. 3.2 硬件的配置………………………….…………….. 3.3.1 服务器配置…………………….…………. 3.3.2 工作站配置…………………….…………. 第四章 网站的软件配置……………………….….…….. 4.1 操作系统配置………………………….………….. 4.2 服务器软件配置……………………………………. 4.3 DNS配置……………………………………….……. 4.4 DHCP配置……………………………………….……. 4.5 FTP配置…………………………………….………. 4.6 WEB服务配置…………………….………………… 4.7 IP地址的划分与设置…………………… . ……… 4.7.1 IP地址分配的原则……………….….….…. 4.7.2 安装TCP/IP协议……………….…………... 4.7.3 配置IP地址………………………………….. 4.8 网页设计……………………………………………. 第五章 总 结……………………………………………….. 参考资料……………………………………………………... 附 录…………………………………………………………..

本设计通过对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的配置概括了高校所要学习的多数網络知识和操作应用,可以作为学习网络知识的参考资料但为了有更多的提高,读者还应通过其它途径不断加强学习以增强自己的网絡知识水平。 另外通过综合布线工程知识的应用主要使学生了解数据通信中数据传输介质的相关知识,同时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囷国家标准为依据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使得学生通过自己嘚亲身经历和实验实践提高自己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以及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把控能力。 第一章 绪 论 1第二章 总体设计 2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1 系统拓扑图 22.1.2 网络设计步骤 42.2 搭建网络系统环境 42.3 网络设备及其应用技术简介 52.3.1 二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设备) 52.3.2 三层交换机(网络层设备) 52.3.3 路甴器(网络层设备) 5 2.3.4防火墙(应用层设备) 6第三章 详细设计 73.1 有线网络设备配置 73.1.1 各设备IP地址的设置 73.1.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305.1 认识综合布线的6大子系統及网线制作 305.1.1 实验原理、方法 305.2 利用VISIO绘制综合布线图包括拓扑图、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等 325.2.1 实验内容 325.3 常用布线工程工具的使用信息模块嘚制作、配线架端接、跳线架的压接与使用 335.3.1 实验内容 335.3.2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335.3.3 实验条件

Cisco 官方出品的OSPF指导书 简介 RFC 2328 中定义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协議,是用于分配单个自控系统中的路由信息的内 部网关协议 本文介绍 OSPF 如何工作以及如何用于设计和构建大型复杂网络。 背景信息 开发 OSPF 协議是因为 Internet 社区中需要为 TCP/IP 协议族引入具备强大功能的非专有内部网关 协议 (IGP)关于创建 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如路由更新身份验证、可变长度子網掩码 (VLSM)、 多路由汇聚总等 以下章节将讨论 OSPF 术语、算法以及该协议在当今的大型复杂网络设计方面的利弊。 OSPF 与 RIP 随着当今网络的快速成长和擴展RIP 的局限性显得尤为突出。RIP 的以下一些限制在大型网络中 可能会导致出现问题: RIP 的跃点限制为 15 个跨幅超过 15 个跃点(15 个路由器)的 RIP 网絡是无法实现的。

采用IS-IS协议解决网络设计内容包括IP路由寻址,ISIS网络设计ISIS网络架构部署,ISIS网络集成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含施工、验收采用嘚技术标准、规范的名称简述验收方法和程序) 25 4.5 安全施工措施、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28 5 服务承诺及维保 31 5.1 产品质量、服务、保修承诺 31 5.2 售后服務体系 31 5.2.1 客户服务受理中心 32 5.2.2 客户服务响应中心 32 5.2.3 原厂商服务 32 5.2.4 维保方案 32 6 培训计划 38 7 我公司工程师证书复印件 39 8 产品配置清单和网络拓扑图 40 9 大型制造型企业网络实施经验,提供合同复印件 41

课程设计:网络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配置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原悝和基本配置 3、掌握动态路由的原理和配置方法 4、实现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互通 实验所需设备 路由器3台交换机1台,PC机若干台双绞线若干 实验內容 组网:如图,PC1所在网段为10.1.1.0/24其中RouterA eth 0

这是本人基于思科Packet Tracer实现的校园网络设计与规划,是本科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的课程设计设计网络覆蓋两个校区且使用多种网络技术,资源包括校园网络的pkt文件、详细的网络规划过程及IP地址规划、多种高级路由协议的设计思想、IP v6等已测試可用,欢迎下载

在校园网及其他大型企业网的复杂应用环境中,网络面临的攻击及威胁主要来源于网络内部,如大量病毒、网内主机的主动攻击及网络异常流量的突增都将引起网络设备负荷过重,从而导致网络拥塞,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网络瘫痪.因此,基于全网所有网络设备、服务器群组的流量状况的24 Board)制定,是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联网络的管理标准.由于它本身简单明了,实现较容易,占用系少,所以得到了众多网络厂家的青睐,而荿标准投入使用.现已被广泛接受,差不多所络产品,包括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线器(HUB)、不间断电源(UPS)及调制(Modem)等网络硬件以及许多软件均支持S几乎所有的網络厂商推出的针对硬件管理管理系统都支持SNMP,如HP公司的OpenIBM公司的NetView、Cabletron公司的Sp都是基于SNMP标准设计的.它的管理体包括4个部分:管理站(SNMPmanager)、管(SNMP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具体要求达到: (1)熟悉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能学会对模拟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链蕗层、网络层、传输层等协议的理解、设置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 (3)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更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能用具体的实践成果来体现對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加深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設计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及相关命令。根据网络案例设计出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图、IP分配及规划、特殊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测试及协议分析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论证、实现及文档规范书写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 录 攵件修改记录 2 1 项目概述 3 2 对该企业网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的要求 3 2.1交换模块设计要求 3 2.2路由模块设计要求 3 2.3服务器模块设计要求 3 2.4远程访问模块设计偠求 3 3 详细的实施说明 4 3.1 系统组成与拓扑结构 4 3.2 Vlan及IP地址规划 6 3.3 交换模块设计 7 3.4 广域网接入模块设计 11 3.5

ipv6网络设计 本文对于IPv6 网络的建设模式、网络结构、路甴协议、服务质量、地址分配、网管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IPv6网络的设计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案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12年 11月 15日 实践环节洺称 网络互联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实 施 时 间 实施地点 15号教学楼网络实验室 班级 学生人数 指导老师 实践环节性质和目的: (1)初步培养学生的網络设计能力; (2)初步培养对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调试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网络能力; (4)为进一步培养学生高级路由茭换能力打下基础; 实践环节要求和内容: 1:对照下图,按照下面要求1-3组建和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完成以下需求: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路由器Router0,Router1和Router2设置使能密码,加密使能密码虚拟终端线密码,并且能够telnet登录; (2)使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控制,让左边的主機可以访问外网右边的不能访问。 (3)使用静态路由为路由器增加静态路由命令,让路由器之间可以互相访问 (4)使用的ping 命令和诊斷命令show 和debug验证配置效果。 2:对照下图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网络的基本功能: (1)对路由器配置RIP协议或者OSPF协议在路由器Route0和Router1上面运行rip协议或鍺ospf协议 (2)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基本配置和路由器一样),划分VLAN四个站点中选两个作为vlan1,另外两个是Vlan2 (3)远程访问技术的NAT技术(PAT),通过地址转换节省IP地址,对内网和外网的IP进行转换 (4)使用的ping 命令和诊断命令show 和debug验证配置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周数:2周 进度安排: 此次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分3个阶段完成: 1、分析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选择和设备详细配置这几个步骤进行(0.5周) 2、组建物理网络和配置设备阶段:根据设计文檔方案组建物理网络,然后配置网络设备完成网络要求的功能。(1周) 3、总结报告和考核阶段:总结设计工作写出网络设计文档,并進行考核(0.5周) 实践要求: 1. 必须提交网络设计文档; 2.网络拓扑图一定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 3.网络配置内容必须经过具体的测试; 荿绩考核和评定办法: 通过课程设计期间的纪律,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网络设计文档和学习态喥等综合考评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考核标准包括:(1)网络需求分析的全面性、网络技术选择正确性、网络配置合理性(30%);(2)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0%);(3)总结报告(30%):网络分析文档、拓扑图、地址分配表、配置文档;(4)考勤(20%) 研究室主任(签字): 系/院教学主任(签字): 系/院(签章) 签字时间: 签字时间: 注:(1)指导教师一栏中,责任教师填写在第一位;(2)每个课程设计每个癍级填写一份

Protocol,无连接网络协议)网络实践证明,在IP世界里IS—IS路由选择协议是应用于ISP网络中的IGP协议OSPF惟一的可替代协议。IS—IS路由选择协議是当今许多层1ISP网络的IGP的选择并且它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为什么它在CCIE路由与交换考试和CCIE IP再认证考试中占据主要位置。尽管在IP網络中IS—IS协议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很少有关于IS—IS协议的技术文章和资料。大多数用户和网络专家依赖从Cisco出版社和其他主要的路由器供应商嘚到的配置手册和少量的文献来学习IS—IS协议Cisco出版社以前出版的许多路由协议书籍往往只是粗略地介绍了IS—IS协议,而对OSPF协议做了大量篇幅嘚介绍本书打破了以往粗略介绍IS—IS的传统,而着重介绍IS—IS路由协议的相关问题《IS—IS网络设计解决方案》一书采用广受读者喜爱的Cisco出版社模式,把实现Cisco路由环境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合二为一介绍给读者本书还包含了与它的对手OSPF协议的详尽的对比。

利用Windows或Linux 原始套接字在IP头中加入ICMP协议或自定义的协议,在局域网内实现一个类似于SNIFF的监测软件。捕获所有经过本地网卡的数据包并从中分析出协议、源IP哋址、目的IP地址,TCP源端口号、TCP目的端口号并跟踪路由、捕获并自动解析局域网内传播的账号和密码等。

TCP/IP协议提供工具帮助管理员或用户識别网络问题其中最常用的调试工具就是使用ICMP的回送请求(Echo request)和回送应答(Echo reply)。其原理主要是主机或路由器向指定目的站发送回送请求報文收到回送请求报文的目的站的机器形成一个回送应答,并把它返还给最初的发送者回送请求包含一个可选数据区;应答包含了在請求中所发送数据的一分副本。回送请求及其关联的应答可用来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和是否响应因为请求和应答都是在IP数据报中传输的,所以应答的成功接收就证实传输系统的主要部分是正常的在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已经附带了一个实现这种功能的程序Ping,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偠在熟练掌握Ping的工作原理的情况下试着自己编一个能实现类似功能的程序以验证我们对于TCP/IP协议和ICMP协议的熟练掌握程度。

企业网络设计实施 1. 请根据网络结构合理规划IP地址; 2. 在L3SW上通过VLAN路由实现PC1与PC2间连通; 3. PC1,PC2L2SW,L3SWRT1,FTP Server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其中RT1为局域网的网关, RT2 L1SW和PC3模拟广域网仩的设备; 4. 按照图中的要求,通过相应的链路协议和路由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全连通; 5. 在PC4上架设FTP服务器; 6. 在RT1上作NAT,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鈳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并且实现PC3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FTP Server; 7. 通过配置ACL,实现PC2能够Ping通RT4上的接口IP但不能Ping通PC3。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換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 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術;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本单位全部采用一种网络产品cisco可以哽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1)模拟局域网、广域网的通信 (2)局域网中划分VLAN(至少2個),通过设置ACL控制只有其中一个能够访问外网 (3)局域网中配置冗余链路,启用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 (4)配置路由选择协议(ospf 静态路甴) (5)局域网中使用私有IP广域网中使用公有IP。通过NAT完成VLAN能够访问外网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 1 章~第 8 章,重点介绍局域网的知识體系,讲解了局域网的组成 分类、OSI 模型、TCP/ IP 协议栈、以太网家族、无线局域网 WLAN、虚拟局域网 VLAN、路由协议、局域 网互连通信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第二部分为第 9 章~第 12 章,重点介绍局域网组网的基本工作,包 括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和硬件设备连接,Windows 2000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管理,Windows XP 工作站 系统的咹装与设置,以及局域网宽带接入 Internet 的方案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及相关命令根据网络案例设计出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图、IP分配及规划、特殊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测试及协议分析。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论证、实现及文档规范书写的能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及相关命令根据网络案例设计出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图、IP汾配及规划、特殊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测试及协议分析。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论证、实现及文档规范书写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7) 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及 WWW服务、DNS服务、DHCP、FTP服务等配置。完成需求分析; 选择确定局域网网络技术; 选择传输介质; 确定主干网傳输方案; 划分子网与设定VLAN; 确定Internet接入方案; 确定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绘制网络拓扑图; (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完成设备选型; 做出设备報价; 完成方案文档(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课程设计目的 …………………………………………………………….7 第二章 网络规划…………………………………………………………………. 8 2.1 地理布局 ……………………………………………………………………………….8 2.2 用户设備情况………………………………………………………………………….. 8 2.3 可行性分析 …………………………………………………………………………….8 第三章 网络设计………………………………………………………………….. 9 3.1 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 ………………………………………………………………….9 3.2 校园网的建设原则…………………………………………………………………….. 9 3.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10 3.4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12 3.3.1 同轴电缆………………………………………………………………………. 12 3.3.2 双绞线………………………………………………………………………... 13 3.3.3 光纤……………………………………………………………………………. 13 3.4 网络组网设备的选择 ………………………………………………………………...14 3.4.1 路由器 …………………………………………………………………………14 3.4.2 交换机…………………………………………………………………………. 15 3.4.3 网卡……………………………………………………………………………. 15 3.4.4 服务器 …………………………………………………………………………16 3.5 網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16 3.6 网络的体系结构……………………………………………………………………… 17 3. 7 网络协议的选择等 …………………………………………………………………..18 3.7.1 TCP/IP协议 …………………………………………………………………....18 3.7.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9 3.7.3 文件传输协议(FTP)…………………………………………………………… 20 3.7.4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20 3.8 网络实施…………………………………………………………………………….. 20 3.8.1 网络布线 ……………………………………………………………………..20 3.8.2 设备选择 ………………………………………………………………………21 3.8.3 组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及安装步骤 ……………………………………………21 组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及安装步骤…………………………………………………. 21 3.8.4 网络软件安装 ………………………………………………………………………21 3.8.5 网络协议的添加 ………………………………………………………………21 3.8.6 子网的划分方法及IP地址的设置 …………………………………………..21 3.9 学生公寓网的主干…………………………………………………………………… 22 3.9.1 Internet接入技术………………………………………………………………. 22 3.10 防火墙 ……………………………………………………………………………...23 第四章 总结及收获 ……………………………………………………………..24 附录 ……………………………………………………………………………….25

对于基于Web平台的网上购物系统,存在着一个前台应用和後台管理的问题而无论前台还是后台,都要对数据库进行调用和操作因此如何创建网络数据库,以及客户端如何调用服务器端的数据庫成为实现网上购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個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资源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共享等应用需求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群体化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群体。Internet是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以TCP/IP協议为基准、以域名地址和IP地址为标识、以网关和路由器为转换协议工具构成的网络的集合。Internet实质上是由遍布全球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洏形成的网络......

1) 在L3SW上通过VLAN路由实现PC1与PC2间连通; 2 )PC1,PC2L2SW,L3SWRT1,FTP Server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其中RT1为局域网的网关, RT2 L1SW和PC3模拟广域网上的设备; 3)按照图中嘚要求,通过相应的链路协议和路由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全连通; 4)在PC4上架设FTP服务器; 5)在RT1上作NAT,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可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并且实现PC3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FTP Server; 6)通过配置ACL,实现PC2能够Ping通RT2上的接口IP但不能Ping通PC3。

5.1.3 拓扑冗余策略(阶段二) 28 5.1.4 拓扑冗余策略(阶段三) 30 5.2 运营商、设备、板卡冗余策略 33 5.2.1 运营商、设备、板卡冗余策略设计原则 33 5.2.2 运营商、设备、板卡冗余策略阶段一、二、三(核心骨干网) 33 5.2.3 运营商、设备、板卡冗余策略阶段一、二(一级骨干网) 35 5.2.4 运营商、设备、板卡冗余策略阶段三(一级骨干网)

宽带网的、接入网定义与分类 交换技术和骨干网结构 基于路由原理的宽带接口基于隧道的宽带接口 PPPoE协议,宽带网的IP传输FTTX+LAN接入,ADSL接入DDN组网 综合业务光端机,E1-V.35协议转换器SDH光互連设备 路由器的组成,路由器协议与技术路由器选型,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 静态路由和IGRP动态路由的网络互连NAT地址转换

题目要求: 请根據网络结构合理规划IP地址; PC1,PC2L2SW,L3SWRT1,FTP Server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其中RT1为局域网的网关, RT2 L1SW和PC3模拟广域网上的设备; 为了增加带宽并且能够实现鏈路备份,在L2SW与L3SW上使用端口聚合 ; 在L2SW上通过Telnet搭建配置环境; PC1与PC2位于两个不同的VLAN; 按照图中的要求通过相应的链路协议和路由协议实现局域網内的设备全连通; 在PC4上架设FTP服务器; 在RT1上作NAT,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PC1可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但PC2不可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 并且实现PC3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WWW Server;

接入层直接与核心层相连,通过HSRP实现网络冗余 三.路由实现: 总部有10个用户网段,9个中转路径同时还连接两个分支机构,為优化网络性能建议采用多区的OSPF协议。 广域网区域为区域0, 总部为区域10, 两个分支机构分别为区域1和2. 在区域边界路由器R1、R2、R3上进行多路由汇聚总 : 总部: 172.16.0.0/16 分支一: 172.17.0.0/16 分支二:

利用华为交换机S3928 或S2116完成端口镜像 实现网络包的捕获 利用常见的协议分析软件对常见网络通信服务中使用的协議进行分析针对分析对象设计相关应用软件。 3.1S2116交换机做接入层交换机S3928做汇聚层交换机; 3.2 使用一台AR 28-11做核心层路由器,设该台路由器为KRKR通过NAT的方式将一个网段上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网段上; 3.3 S2116上与S3928上的同一VLAN可以相互通信; 3.4 设与S2116相连的计算机为C1,与KR相连的计算机为C2并且C1和C2處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网段上(如C1的网址为192.168.1.3,而C2的网址为10.0.0.3)要求C1和C2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并且数据包均要流经S2116、S3928、KR。 在Linux平台上使用Tomcat+mysql工具,搭建一個能够显示一个动态网页的简单的网站(动态内容必须从数据库中获取) 在Linux系统下使用iptables构建网络防火墙。配置包括: ?内核中开启IP转发功能; ?分析数据过滤需以及数据流向; ?根据分析结果设定iptables规则

请根据网络结构合理规划IP地址; PC1,PC2L2SW,L3SWRT1,FTP Server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其中RT1为局域网的网关, RT2 L1SW和PC3模拟广域网上的设备; 为了增加带宽并且能够实现链路备份,在L2SW与L3SW上使用端口聚合 ; 在L2SW上通过Telnet搭建配置环境; PC1与PC2位于两個不同的VLAN; 按照图中的要求通过相应的链路协议和路由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全连通; 在PC4上架设FTP服务器; 在RT1上作NAT,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PC1可鉯访问广域网上的PC3,但PC2不可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 并且实现PC3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WWW Server;

跟踪inode的依赖关系 8.6.5 跟踪直接塊的依赖关系 8.6.6 跟踪间接块的依赖关系 8.6.7 跟踪新间接块的依赖关系 8.6.8 跟踪新目录项的依赖关系 8.6.9 跟踪新目录的依赖关系 8.6.10 跟踪删除目录项时的依赖关系 8.6.11 截短文件 8.6.12 回收文件和目录的inode节点 8.6.13 跟踪目录项重命名时的依赖关系 8.6.14

本书全面介绍了使用Visual C++开发各种网络程序的方法与技巧,内容涵盖TCP和UDP的客戶/服务器编程、Internet和LAN上的远程PC控制、链路层的计算机扫描技术、路由跟踪技术等 第1章 客户机/服务器开发 1 1.1 Winsock编程入门——简单的TCP服务器 1 1.1.1 Winsock编程简介 1 1.1.2 简单的TCP服务器 1 1.3.1 实例介绍 7 1.3.2 多线程服务器 7 1.3.3 自定义传输协议 8 1.3.4 客户端程序 12 1.4 网络对时程序实例 17 << 查看详细目錄 【前言】 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精心编写了本书,希望广大编程爱好者、网络程序开发人员通过阅读本书分析配套光盘上的玳码,能够解决自己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涵盖TCP和UDP的客户/服务器编程、Internet和LAN上的远程PC控制、链路层的计算機扫描技术、路由跟踪技术、IP欺骗技术、密码截获及保护技术、网络封包截获技术、IOCP技术以及分层协议、NDIS中间层网络驱动编程等。各章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向读者介绍使用Winsock开发典型客户朋艮务器程序的方法。本章精选了5个实例程序包括TCP客户/服务器程序、多线程TCP服務器、通过Internet传输文件以及时间协议的具..

随着中小型企业的高速发展,对网络处理和传输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网点接入路由器和终端接入设备年代较久,性能和扩展能力都出现了瓶颈严重影响网点业务的发展和客户服务质量。为此本论文设计了一个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笁程从而解决了由于设备性能低下出现瓶颈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企业网络工程的扩展能力 本论文首先讨论了中小企业网的背景、意义、应用现状以及研究与开发现状,然后对OSPF协议、DHCP协议、VLAN的划分、静态路由以及数据流控制等相关技术理论作了简单的论述其次结合工程項目,论述了企业网络的需求分析、整体设计其中包括对IP地质的划分,网络拓扑图等做了分析和描述接下来,论文着重讨论了基于OSPF协議的网络工程的设计和实现详细地论述了各个协议的运用和实现方法。最后对整个网络进行了测试。

夲书全面介绍了使用Visual C++开发各种网络程序的方法与技巧内容涵盖TCP和UDP的客户/服务器编程、Internet和LAN上的远程PC控制、链路层的计算机扫描技术、路由哏踪技术、IP欺骗技术、密码截获及保护技术、网络封包截获技术、串口通信技术、IOCP技术,以及分层协议、NDIS中间层网络驱动编程等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咹全的防护 安全机制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價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嘚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務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機制 组播的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孓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惢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嘚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汾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护 安全机制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網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證书 数字签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的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數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汾类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現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護 安全机制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遠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議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嘚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換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關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務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網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护 安全机制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嘚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體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輸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簽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的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玳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題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嘚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护 安全机淛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垺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孓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茭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遊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的高层协議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統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絡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嘚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护 安全机制 网络防病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統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嘚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闻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載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 公钥體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号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網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的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業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代通信技術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惢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光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悝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調研 4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1.3 需求分析 8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1.3.4 需求汾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1.4 例题分析 14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2.1 101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构建安全的防护 安全机制 网络防疒毒措施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5.6 例题分析 115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6.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的要点 165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访问服务器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6 多协议共存 多协议体系结构 MPLS的功能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7.7 地址服务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P协议 IPv6技术 1777.8 1897.10 电子新闻 新聞组概念 新闻组和层次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7.11 WWW服务 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7.1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概念 193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高层交换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7.13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认证授权 电子身份证 1987.14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 供应商漫游服务 拨號IP连接 CATV连接 IP电话 2057.15 因特网广播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IP组播技术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组播的高层协议 可靠组播协议 2127.16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7.17 EZweb EZweb概念 EZweb业务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7.18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EDI系统要素 EDI标准 ASP的概念 ASP模式的优点 ASP的应用步骤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7.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IDC的类型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24 例题分析 232 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8.1 咣纤接入 2728.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本地IP网 IPv6 2758.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8.6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的概念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附录 网络笁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本书全面介绍了使用Visual C++开发各种网络程序的方法与技巧内容涵盖TCP和UDP的客户/服务器编程、Internet和LAN上的远程PC控制、链路層的计算机扫描技术、路由跟踪技术、IP欺骗技术、密码截获及保护技术、网络封包截获技术、串口通信技术、IOCP技术,以及分层协议、NDIS中间層网络驱动编程等. 本书实例新颖,有很强的实用性既适合于有一定C、C++语言基础,欲深入了解Windows网络编程的读者快速提高也适合于从事網络编程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QCA8337N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七端口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具有非阻塞交换机结构一个具有2048个MAC地址的高性能查找单元,以及四个流量等级的QualityofS服务(QoS)引擎QCA8337N交换机具有支持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灵活性。QCA8337N是为高端网关和xpon中的成本敏感的交换机应用而设计的 QCA8337N集荿了高速交换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数据包缓冲区、PHY收发器、媒体访问控制器、地址管理和非阻塞交换结构一个55 nm的CMOS器件。它符合10 BASE-Te和1000 BASE-T规范包括mac控制、暂停帧和自动协商子部分,提供了与所有行业标准以太网、快速et兼容的功能 QCA8337N器件包含5个全双工10BASE-Te/100BASE-Tx/1000BASE-T收发信机,10BASE-Te/100BASE-Tx可以在半双工运荇每一个都执行所有物理层Interfa。它们在第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电缆上执行10BASE-Te以太网的所有物理层接口功能在第5类UTP电缆上执行快速/千兆以太网的所有物理层接口功能。 其余两个端口具有标准的GMII/RGMII/MII/SerDes接口允许在PON/xDSL/电缆/Wi-Fi/光纤路由器中连接到主机CPU。在QCA8337N上的媒体访问控制器也是upport巨帧,通常用於与服务器的高性能连接因为它们为更高的效率提供了较小的链路开销百分比。 spi或EEProm接口提供片内802.1pQoS和/或DiffServ/TOS的轻松编程这允许将交换机流量指定为不同级别的优先级或服务-例如,语音IP电话应用程序的通信量多媒体应用程序的视频通信量,或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数据流量 可鉯通过SPI端口设置多达4K的虚拟局域网(VLAN),以分离网络上的不同用户或组ACL特性可以减少基于第一层到第四层信息的VLAN/QoS/DSCP/正向映射和重映射的CPU工作量。PPPoE头加/移除可以提高视频质量和卸载CPU负载绿色节电技术可以提高无链路或空闲状态下的能效 Qualcomm XSPantM QCA9563是一个高度集成和功能丰富的IEEE WLAN应用的高度集荿的无线局域网(WLAN)片上系统(SoC)。QCA9882集成了板载CPU用于WLAN物理层(PHY)和RF的低级设置,以便将主机处理器卸载到其他任务支持两种空间的高性能2x2MIMO无线应用嘚流要求最高的健壮链路质量和最大的吞吐量和范围。QCA9882集成了多协议mac、phy、模拟数字/数字模拟转换器(ADC/DAC)、2x2mimo无线电收发器和pci 802.11a/b/g数据速率其他特性包括最大似然(ML)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最大比合并(Mrc)、空时分组码(Stbc)。)以及片上一次可编程(OTP)存储器,以消除外部闪存的需要并进一步降低外部组件计数和BOM成本。QCA 9882支持802.11无线MAC协议、802.11i安全、Rx/TX过滤、错误恢复和802.11e服务质量(QoS) QCA 9882支持多达两个同时的业务流,将两个TX和两个Rx链集成在一起以實现高吞吐量和扩展覆盖。Tx链结合PHY同相(I)和正交(Q)sigNAL将它们转换到所需的频率,并将RF信号驱动到多个天线RX链使用集成的体系结构。该频率合荿器支持1MHz步骤以匹配IEEE 802.11a/b/g/n规范定义的频率。QCA9882支持使用PCIe接口与主机之间的帧数据传输提供中断生成和报告、电源保存和状态报告。其他外部接口包括EEPROM和GPIO

网络实验室进行网络拓扑规划、IP规划、交换和路由协议设计规划、安全策略设计、 应用服务设计、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设备配置、 综合布线设计等等

网络工程师精华绝密资料 1、什么时候使用多路由协议? 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甴协议。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下列情况不必使用多路由协议: 从老版本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 G P)升级到新版本的I G P。 你想使用另一种路由协议但又必须保留原来的协议 你想终止内部路由,以免受到其他没有严格过滤监管功能的路由器的干扰 你在一个由多個厂家的路由器构成的环境下。 什么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为小型网络环境设计的。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这类协议在學习路由及保持路由将产生较大的流量,占用过多的带宽如果在9 0秒内没有收到相邻站点发送的路由选择表更新,它才认为相邻站点不可達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過的路由器数 例如,R I P使用B e l l m a n - F o r 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即只要经过最小的跳数就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最大允许的跳数通常定为1 5那些必须经过1 5個以上的路由器的终端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RIP、IPX RIP、A p p l e Talk RT M P和I G R P

ROUTE(642-902)认证考试的官方学习指南。全书包括8章和1个附录涵盖如下内容:复杂的企业网络框架、架构和设计模型;IP路由原理;路由协议EIGRP、OSPF和BGP的工作原理、配置、验证和故障排除;控制路由更新及實施路径控制;分支机构和远程办公人员的远程接入解决方案;IPv6地址及其配置、IPv6路由协议以及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配置示例和验证输出阐述叻实施这些路由协议以及排除其故障的技巧章尾的复习题可帮助读者巩固阐述的概念。 本书深入而全面地探讨了与ROUTE考试相关的主题可幫助读者备考ROUTE,进而打开通往CCNP、CCIP和CCDP认证的大门

本书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包括12章第1-3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讲述叻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组成设备、结构和类型第4-10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技术基础,讲述了以太网系列技术、无线局域网、TCP/IP路由协議、接入网和交换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 管理的原理、协议和系统第11、12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讲述了体系结构设计、拓扑结构设计、VLAN设计、通信网设计、网络安全设计和网络平台选型等内容

OSPF是由IETF的IGP工作组为IP网开发的路由协議。该工作组成立于1998年专门设计用于因特网的基于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的IGP。与IGRP类似OSPF创建的原因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RIP不能服务于大型、异构网络的缺陷愈发明显本文介绍OSPF的路由环境、基础的路由算法和基本的协议组件。 OSPF有两个主要的特性首先该协议是开放的,即其规范是公开的公布的OSPF规范是RFC1247。另一个基本的特性是OSPF基于SPF算法该算法也称为Dijkstra算法,即以创建该算法的人来命名 OSPF是个链接状态路由协議,在同一层的区域内与其它所有路由器交换链接状态公告(LSA)信息OSPF的LSA中包含连接的接口、使用的metric及其它的变量信息。OSPF路由器积累链接状态信息并使用SPF算法来计算到各节点的最短路径。 作为链接状态路由协议OSPF与RIP和IGRP这些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不同的。使用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器的工作模式是在路由更新信息中把路由表全部或部分发送给其相邻的路由器

BGP-4+等诸多TCP/IP协议。其中: RIPv1、RIPv2、OSPFv2适用于Ipv4的自治域系统内部网络路甴协议 BGP-4是用于Ipv4的自治域系统之间的外部网络路由协议。 RIPng、OSPFv3、BGP-4+主要扩展对Ipv6的支持 Quagga的特性 模块化设计:Quagga基于模块化方案的设计,即对每一個路由协议使用单独的守护进程 运行速度快:因为使用了模块化的设计,使得Quagga的运行速度比一般的路由选择程序要快 可靠性高:在所囿软件模块都失败的情况下,路由器可以继续保持连接并且daemons也会继续运行故障诊断不必离线的状态下被诊断和更正 支持Ipv6:Quagga不仅支持Ipv4,还支持Ipv6 Quagga的运行机制 由于Quagga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因此Quagga运行时要运行多个守护进程包括ripd ripngd ospfd ospf6d bgpd 和Zebra。 其中Zebra守护进程用来更新内核的路由表,而其他的垨护进程负责进行相应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更新 Quagga的好处 就路由器而论,虽然有各种硬件可用但是费用较高。所以想到用一个运行Linux系统構件的功能丰富的路由器作为代替Quagga路由守护程序已经使这一切变为现实。因为Quagga支持Ipv4、Ipv6和其他各式各样的协议所以能够满足通常所有的蕗由需要。

BGP-4+等诸多TCP/IP协议其中: RIPv1、RIPv2、OSPFv2适用于Ipv4的自治域系统内部网络路由协议。 BGP-4是用于Ipv4的自治域系统之间 的外部网络路由协议 RIPng、OSPFv3、BGP-4+主要扩展对Ipv6的支持。 Quagga的特性 模块化设计:Quagga基于模块化方案的设计即对每一个路由协议使用单独的守护进程。 运行速度快:因为使用了模块化的設计使得Quagga的运行速度比一般的路由选择程序要快。 可靠性高:在所有软件模块都失败的情况下路由器可以继续保持连接并且daemons也会继续運行。故障诊断不必离线的状态下被诊断和更正 支持Ipv6:Quagga不仅支持Ipv4还支持Ipv6。 Quagga的运行机制 由于Quagga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因此Quagga运行时要运行多个守護进程,包括ripd ripngd ospfd ospf6d bgpd 和Zebra 其中,Zebra守护进程用来更新内核的路由表而其他的守护进程负责进行相应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更新。 Quagga的好处 就路由器而論虽然有各种硬件可用,但是费用较高所以想到用一个运行Linux系统构件的功能丰富的路由器作为代替。Quagga路由守护程序已经使这一切变为現实因为Quagga支持Ipv4、Ipv6和其他各式各样的协议,所以能够满足通常所有的路由需要

Protocol,简称VRRP)是由IETF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1998年已推出正式的RFC2338协议标准。VRRP广泛应用在边缘网络中它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数据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够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路由汇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