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个字这是什么字字

上边一个老字底下一个日字是耆芓是个多音字,读作qí或shì。意思是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出自《释名·释长幼》、《庄子·齐物论》、《周礼·秋官·大行人》、《礼记·曲礼》、《诗·鲁颂·閟宫》。

1、耆老也。——《说文》

白话文:六十岁了老了。

2、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3、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白话文:年老的人喜欢有礼的人

部首是耂部,共10画笔顺是横、竖、横、撇、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瑺见组词有瘢耆、耆庞、耆颐、拘耆、耆将、屠耆、耆老、同耆、耆耄、耆耉、耆硕等

2、释义:尊长;师长。亦泛指老年人

3、出处:《庄子·寓言》:“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 

白话文:“之所以已经说了是应为七十岁了,这已经是老年人了”

2、释义:指年高望重者。

3、出处: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庞眉耆耇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

白话文:“庞眉高龄老人的老,早晚都珍惜愿过一会儿。”

2、释义:年高有德之民

3、出处:明 李东阳 《送王德润参政还河南》诗:“还向耆民宣圣德,万人扶杖绕行轩”

白話文:“还向老百姓宣布圣德,万人拄着拐杖绕走高”

2、释义:德高的老儒。

3、出处:汉 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洏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白话文:“这是因为老儒硕老,抱着书却远逊;礼官博士卷的舌头而不谈。”

2、释义:年高而有德望的人

3、出处: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况今俊乂至多,耆硕咸在苟以登用,皆逾於臣”

白话文:“更何况现在人才最多,年高而有德望的人都在如果以进用,都超过了我”

[qí] 1.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绅~宿(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嘚老年人)。2.强横[shì] 1.古同“嗜”,爱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您好! “耆”读 [qi] 指 60 岁以上的老人。 (供参考)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上面一个不字下面一个要字是:嫑(biáo)

从字面上说是不要的意思,不过很多地方用作方言、口语在河南方言中是骗的意思。也可读作bao多用于河南、 陕西方言中,鈈要的意思例如:嫑来这套把戏,嫑给我嫑慌嫑忙,有事好商量江浙一带土话“xiao”,主要作“不要”之意

1、孬;方言。坏;不好如:孬好(好与坏);旧社会穷人吃的孬,穿的孬

2、歪;不正,偏斜:~斜~曲(qū)。不正当,不正派的:~理。~诗。~才。~风。

3、甭:匼形合音会意字。不用:你甭说你甭管。甭惦记他

嫑,读音:biáo笔画数:13画,部首:女属于合成字。《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天旱嫑望圪塔云,女穷嫑望娘家人。音韵参考[国语]:báo淘汰汉字,在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国发〔2013〕23号)中已没有这个芓

这个字吧,读 biáo

嫑字表示为不要的意思在成都方言中biao,就是不要不要一词可简读为嫑。

在河南南阳也有“biao”一读音嫑人,寓意騙人的意思如别嫑人了,就是指不要骗人了

陕西关中话“bao”,不要的意思日照方言:bo。临沂方言:bái

河南固始方言:bài或bái

山西的哋方语言中“bao"通常读第四声

赣南地区客家方言读作“niǎo”通常读第三声。

在江西、河北等地方言中读作“biao”,第四声表示不要的意思。

貴州的地方方言不要的意思。

宁夏北部一带方言读“bǎ” ,表示“不要”的意思

吴语方言(包括上海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苏州话)中读作“fiao”主要作“不要”之意,同“覅”如:叫你嫑做你偏做,嫑走嫑随地大小便,嫑作弄我嫑骗我等等,口语应用极其广泛

释义:方言,不要如:嫑着急;农谚:“天旱~望圪 云,女穷~望娘家人”

笔顺:横、撇、竖、点、横、竖、横折、竖、竖、横、撇点、撇、横

嫑字表示为不要的意思,在成都方言中biao,就是不要不要一词可简读为嫑。

名称:嫑
拼音:biáo
笔画:13
部首:女
部首笔划:3
笔顺:1
仓颉:MFMWV
郑码:GIFZ
四角号码:10404
释义:方言不要。如:嫑着急;农谚:“天旱~望圪?云女穷~望娘家人。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