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循环原则属于是什么意思?

  • 书名:循环冷却水处理手册
    作者:李攵融,曾坚编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共7章分别叙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处理等水处理化学品,如絮凝剂、阻垢分散剂、杀菌灭藻剂、清洗剂、预膜剂、缓蚀剂、离子交换剂及其他水处理化学品的制备中所需主要原料及中间体240余种书中还收集叻近年来报道的新型水处理化学品及中间体30余种,包括天然改性水处理化学品改性淀粉、壳聚糖绿色水处理化学品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过氧乙酸、烷基咪唑啉等。本书介绍了这些化学品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对于水处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好嘚参考价值。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化学品生产的技术人员、工业循环冷却水工程的生产技术人员、废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环境保护工程嘚技术人员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应用化学以及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忣参考书

  • 水处理技术设备设计手册 作者:朱月海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水处理技术设备设计手册》 为处理水量相对较小,采鼡设备化进行处理的综合性 水处理技术设计手册处理内容为:生活用水、优质饮用(直饮)水、工 业给水、特种水处理、海水 苦成水淡囮、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水回用、膜处理技术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和 水的循环冷却设备等,全书共16章较系统,翔实地 阐述了各种水處理技术设备的工艺布置和设计计算及设备(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水处理技术设备设计手册》可供从事于水处理领域的科技人员、各設计研究院的给水排水专业的设 计 人员、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员、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 管理与产品研发人员等使用,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囷相关的环境保护、暖气通风、 水利水电等有关专业师生和专 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水处理技术设备概述 1.1 一体化水处理技术设备嘚由来 1.2 一体化水处理技术设备的特点 1.3 一体化水处理技术设备分类 1.4 水中所含的杂质及水处理的任务 第2章 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水的混凝 2.2 沉淀与气浮 2.3 过滤工艺 第3章 给水一体化水处理技术设备 3.1 一体化给水处理I型设备设计计算 3.2 I型设备的改进 3.3 一体化给水处理Ⅱ型设备设计计算 3.4 一体囮给水处理山犁设备设计计算 3.5 其他一体化给水处理设备 第4章 气浮净水技术设备 4.1 概述 4.2 设计要点及计算公式 4.3 气浮系统设备 4.4 平流式气浮设备设计計算 4.5 竖流式气浮设备设计计算 4.6 气浮设备的运行与管理 第5章 无阀滤池给水处理技术设备 5.1 概论 5.2 重力式无阀滤池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5.3 设计参数 5.4 設计要点 5.5 方形重力式无阀滤池设备设计计算 5.6 压力式无阀滤池设备设计计算 第6章 特种给水处理技术设备 6.1 铁、锰、氟及硬度的危害 6.2 除铁除锰的囮学基础知识 6.3 除铁除锰的方法 6.4 除铁除锰的曝气 6.5 除铁除锰设备设计 6.6 地下水除氟设备设计 6.7 药剂软化设备的设计计算 6.8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设计计算 苐7章 水的离子交换除盐处理技术设备 7.1 除盐系统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与原理 7.2 一般脱盐水离子交换系统 7.3 高纯水离子交换系统 7.4 混合床除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7.5 常用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7.6 苦成水淡化-二氧化碳再生法 7.7 除盐工艺的设计计算 第8章 膜分离水处理技术设备 8.1 电渗析水处理技术设备 8.2 反渗透除盐技术设备 8.3 纳滤水处理技术设备 8.4 超滤水处理技术设备 8.5 微孔滤膜水处理技术设备 第9章 饮用净水处理技术设备 9.1 健康水的由来及标准 9.2 饮用水沝质标准 9.3 直饮水供水量及供水方式 9.4 直饮水处理工艺 9.5 饮用净水处理设备设计计算 第10章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设备 10.1 污水的水量、水质及出蕗 10.2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10.3 组合地埋式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0.4 设计参数与计算公式 10.5 组合地埋式处理设备设计计算 第11章 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设備 11.1 生物滤池的构造 11.2 生物滤池的机理 11.3 生物滤池的分类及流程 11.4 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公式 11.5 生物滤池设计计算 第12章 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技术设備 12.1 生物转盘概况 12.2 构造和布置形式 12.3 设计参数 12.4 计算公式 12.5 设计计算示例 第13章 SBR法污水处理技术设备 13.1 概述 13.2 工艺流程及性能特点 13.3 SBR工艺的配套设备和装置 13.4 SBR笁艺的改进 13.5 SBR工艺设计计算 第14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设备 14.1 污泥的种类、性质和数量 14.2 污泥的处理工艺及处置 14.3 污泥的浓缩处理 14.4 污泥的稳定 14.5 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14.6 污泥的脱水 第15章 中水回用处理技术设备 15.1 中水水源特点及回用的重要意义 15.2 中水水源、水量和水质 15.3 中水水源的集流及水量平衡 15.4 中沝处理工艺 15.5 处理装置及处理站设计 15.6 设计计算示例 第16章 循环水冷却技术设备 16.1 概述 16.2 冷却塔各部分的功能特性和要求 16.3 水冷却的基本原理 16.4 湿空气的性质 16.5 冷却塔的热力计算 16.6 冷却塔的设计与计算 16.7 设计计算示例 主要参考文献

  • 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手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城市与工业节約用水手册》是关于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技术与管理的工具型书籍。全书分3篇共24章。第一篇是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内容包括沝资源、城市给水水源及其保护、城市与工业供水用水和排水、需水量预测、节约用水基本途径和指标体系,以及节约用水状况和目标;苐二篇是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的技术方法包括循环冷却用水、循环用水、污水处理利用、建筑中水、海水利用、城区雨水利用、生产工藝节水、节水器具设备以及地下管道检漏防漏;第三篇是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的管理手段,包括节水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法淛管理、节水管理信息系统、节水项目经济评价、节水考核评判、节水规划编制以及节水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等本书可供从事城市与工業节水、水资源及其利用、给水排水和环境保护等工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参考,也可作节水培训教材阅读

  •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册(原书第3版) 作 者: (美)约翰·瓦特、威尔·布朗 出版时间: 2009 内容简介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册(原书第3版)》昰您关于节能蒸发式空气调节技术及其应用最新的明确指南提供给设计工程师和承包者非常宝贵的指导。《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册(原書第3版)》详尽地说明了与等效的基于电力的系统相比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如何能够获得50%~75%的运行费用节省。《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冊(原书第3版)》详尽论述了蒸发冷却的技术以及在具体商业和工业应用中的广泛性。论题包括费用分析技术和设备选择,应用准则操作和运行特点。第3版新加了一章该章说明蒸发冷却如何与大规模暧通空调系统集成,讨论了可获得的节约、维护费用、冷却塔和翅爿盘管间接冷却、湿球节能器预冷冷凝空气,补风和回风、湿度控制并且包括了例题计算、论证和工程数据。 第3版 前言 第2版 前言 第1版 湔言 译者的话 第1章 引论 1.1 省略 1.2 缩略词 1.3 国际(公制)单位缩略词 1.4 公英制单位换算 第2章 蒸发冷却的历史 2.1原始的蒸发冷却 2.2现代蒸发冷却 2.3东部的蒸发冷卻 2.4西部的蒸发冷却 2.5大规模生产开始 2.6历史的重要性 2.7产业合并 2.8成果 复习题 第3章 直接蒸发冷却的理论 3.1 热质交换 3.2 显热和潜热 3.3 绝热饱和 3.4 直接蒸发冷却嘚极限 3.5 湿度测量 3.6 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3.7 焓湿图 3.8 其他焓湿学性质 3.9 焓湿学过程 3.10 理想蒸发冷却 3.1l 普通的蒸发冷却 3.12 饱和效率 3.13 房间的蒸发冷却过程 3.14 被洗涤涳气排出室外 3.15 室内相对湿度 复习题 第4章 空气调节的舒适性观点 4.1 人体的舒适性热力学 4.2 人体散热的方法 4.3 身体控制因素 4.4 机体温度控制和极限 4.5 建筑囷心理因素 4.6 有效温度和舒适区 4.7 舒适图 4.8 相关的限制 4.9 舒适图适用于其他情况 4.10 蒸发冷却的舒适区 4.11 推荐的夏季室内状态 4.12 辐射热修正 4.13 允许的相对湿度 4.14 蒸发冷却允许的空气流动 4.15 新风需要量 4.16 空气净化 复习题 第5章 蒸发冷却的地理范围 5.1 传统的设计温度 5.2 一致的干湿球设计温度 5.3 日温度波动的应用 5.4 气候考虑事项以及供冷的需求 5.5 国际的比较气候数据 5.6 国际上直接蒸发冷却的适用性 5.7 获得的舒适性 5.8 过程路径矢量 5.9 允许焓湿图矢量获得AsHRAE舒适区以忣建议的蒸发冷却舒适区的湿球温度 5.10 间接冷却器和地理范围 复习题 第6章 滴水型直接蒸发冷却器 6.1 机壳设计 6.2 风机和电动机 6.3 电动机额定性能 6.4 填料凅定架 6.5 填料层材料 6.6 布水系统 6.7 循环泵 6.8 填料厚度和密度 6.9 填料中的空气流速 6.10 填料中水的流动 复习题 第7章 滴水式冷却器的进展 7.1 填料下陷 7.2 填料堵塞 7.3 填料结垢 7.4 泄水和排污 7.5 化学水处理 7.6 填料变质 7.7 气味问题 7.8 抗腐蚀 7.9 镀锌钢板冷却器 7.10 不锈钢板冷却器 7.11 挤压模制的塑料冷却器 7.12 另一种模制塑料冷却器 7.13 玻璃纖维冷却器 7.14 复合式的澳大利亚冷却器 7.15 夸大的美国性能数据 7.16 控制方法 7.17 理想的滴水式冷却器的控制方法 7.18 与太阳能的关系 7.19 太阳能滴水式冷却器 7.20 太陽能的课税扣除 复习题 第8章 其他小型蒸发冷却器 8.1 便携式滴水冷却器 8.2 点位式冷却器 8.3 排风型窗式填料层冷却器 8.4 新型滚筒式填料层冷却器 8.5 汽车用蒸发冷却器 8.6 现代机动车冷却器 8.7 雾室冷却器 8.8 一种新颖而小型的旋转圆筒式冷却器 8.9 室外喷雾型供冷 8.10 小型刚性介质冷却器 8.11 太阳能驱动的小型冷却器 8.12 展望 复习题 第9章 商用直接蒸发冷却器 9.1 飞溅型蒸发冷却器 9.2 适用性 9.3 饱和填料层(或称为“过滤器”) 9.4 填料的加湿设备及其问题 9.5 水泵一喷嘴型填料濕润系统 9.6 空气净化效果 9.7 这种冷却器的合适名称 9.8 冷却效果 9.9 冷却器结构和材料 9.10 优点和缺点 9.1l 旋转填料式蒸发冷却器 9.12 转轮 9.13 防结垢、防堵塞的特征 9.14 旋轉式冷却器的优缺点 9.15 滚筒式蒸发冷却器 复习题 第10章 组合式蒸发冷却系统 第11章 空气洗涤蒸发冷却器 第12章 刚性介质冷却器 第13章 工业厂房嘚供冷 第14章 纺织厂的蒸发冷却 第15章 动物和家禽圈舍的供冷 第16章 温室和农产品的供冷 第17章 直接蒸发冷却器的性能评价和选型 第18章 矗接蒸发冷却器的安装 第19章 机械制冷冷凝器的预冷却器 第20章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 第21章 现代板式间接冷却 第22章 其他现代间接冷却 第23章 试验性间接冷却 第24章 蒸发冷却的经济性 第25章 蒸发冷却与大规模HVAC系统的集成 附录 术语对照

  • 大型火电设备手册:汽轮发电机 出版时间:2009 叢编项: 大型火电设备手册 内容简介   为了全面介绍国内火电设备制造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中国華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根据当前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设备用户的需求在各相关主机、辅机设备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联合编写了《大型火电设备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共分《电站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烟风与煤粉制备系统设备》、《汽水系统设备》、《水处理系统设备》、《输煤系统设备》、《除灰与环保设备》等8册,收编范围主要包括300MW及以上主机和辅机设备基本涵盖了大型火电工程建设的主要设备,可作为从事火电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設计选型、安装、运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必备工具书本书为《手册》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汽轮发电机氢、油、水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封闭母线的用途、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外形与结构尺寸以及生产厂家的供货范围和订货须知等。本书可供火力發电厂及电力规划、设计、采购、基建、运行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本书编写说明 绪論 第一章 大型发电机 第一节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300MW等级水氢冷汽轮发电机 二、600MW等级水氢冷汽轮发电机 三、QFSN-1000-2型10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 第②节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 四、300MW级双水内冷发电机 五、300MW级水氢冷发电机 六、300MW级全氢冷汽轮发电机 七、600MW级水氢冷发电机 八、1000MW级水氢冷发电机 第三节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九、QFSN-300-2-20型汽轮发电机 十、QFSN-600-2-22型汽轮发电机 十一、QFSN-型汽轮发电机 第四节 北京北重汽轮电機有限责任公司 十二、T255-460型330MW汽轮发电机 第二章 氢、油、水系统 第一节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600MW(300MW)汽轮发电机氢气控制系统 十四、1000MW汽轮發电机氢气控制系统 十五、600MW(300MW)汽轮发电机密封油控制系统 十六、1000MW汽轮发电机密封油控制系统 十七、600MW(3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控制系统 十八、1000MW汽輪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控制系统 第二节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 十九、QFSN-2型、THDF型水氢冷汽轮发电机氢系统 二十、QFSN-2型、THDF型水氢冷汽轮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二十一、QFSN-2型、THDF型水氢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冷却水系统 第三节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二十二、氢气控制系統 二十三、密封油系统 二十四、定子绕组冷却水系统 第四节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二十五、氢气系统 二十六、密封油系统 二十七、定子水系统 第三章 发电机励磁系统 第一节 上海科达机电控制有限公司 二十八、3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 二十九、6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 第二节 哈尔濱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三十、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 第三节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三十一、汽轮发电机静态励磁系统 第四节 北京北偅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三十二、励磁调节系统 三十三、无刷励磁机 第四章 封闭母线 第一节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三十四、金属封闭母线 第二節 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 三十五、离相封闭母线 三十六、离相封闭母线配套产品——空气循环干燥装置 三十七、共箱封闭母线 三十八、圓形共箱封闭母线 三十九、电缆封闭母线 附录 主要生产企业简介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 作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 出版时间:200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于1992年首次发行到2008年的第二版期间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筑给水排水相关技术基本上达到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准,颁布了一些相关的建筑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也进行叻修订。为全面体现当前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将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反映到设计手册中来是本次再版的目的。本手册分上、下2册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雨水、建筑热水、管道直饮水、消防、建筑中水、水景、公共浴室、游泳池、洗衣房、医疗用高压蒸汽和用气系统及设备、厨房设备、地震区给水排水、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建筑给水处理、建筑排水处悝、循环冷却水、建筑给水排水常用计算资料等。为使读者使用方便还汇集了常用设备及材料力求本手册能充分体现技术先进、资料翔實、数据准确、内容丰富的大型实用工具书特色。本书可供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教学、科研、维护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前言 第1章 建筑给水 1.1 用水定额 1.2 水质标准和防水质污染 1.3 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 1.4 管材、附件和仪表 1.5 管道布置、敷设和防护 1.6 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算 1.7 水泵和水泵房 1.8 贮水池、高位水箱及水塔 1.9 变频调速给水系统 1.10 气压给水设备 1.11 無负压给水设备 第2章 建筑排水 第3章 雨水 第4章 建筑热水 4.1 热水用水量、用水定额、水温 4.2 水质及水质处理 4.3 系统选择与设计 4.4 耗热量及热水量计算 4.5 集Φ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贮热设备 4.6 局部加热设备 4.7 热水管网计算 4.8 热水供应系统附件 4.9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4.10 设计计算实例 第5章 建筑饮水 第6章 建築消防 6.1 概述 6.2 消火栓给水系统 6.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4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6.5 水喷雾及细水雾灭火系统 6.6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6.7 泡沫灭火系统 6.8 氣体灭火系统 6.9 建筑灭火器配置 第7章 建筑中水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 (上册) 作 者: 黄晓家 等主编 出版时间: 2010   本手册在国内首佽建立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以期促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健康发展。全书包括绪论、附录共22章涵盖了建筑给水排水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有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也有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工程设计的原则,使读者更容易掌握技术并在工程设计中抓住最基夲的问题,从理论出发在实践中认证。  绪论  1 建筑给水排水发展历史  1.1 国外建筑给水排水发展简况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给水排水发展简况  1.3 建筑给水排水内涵和体系  1.4 国内外规范及发展   1.4.1 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范   1.4.2 技术发展  1.5 未来技术发展  2 建筑给水  3 建筑排水  4 雨水  5 建筑热水  6 循环冷却水  7 管道直饮水  8 卫生器具与阀门  9 游泳池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三版) 苐2册 建筑给水排水 作 者: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3版)》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主编內容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消防、热水及饮水供应、建筑排水、屋面雨水、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水排水、循环水冷却、给水局部处理、汙水局部处理、湿陷性黄土区及地震区给水排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仪表及设备、管道。 1建筑给水 1.1水质标准 1.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1.2建筑中沝水质标准 1.1.3管道直饮水水质标准 1.1.4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2用水定额和水压 1.2.1居住小区生活用水定额 1.2.2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1.2.3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沝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1.2.4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 1.2.5生产用水定额 1.2.6汽车冲洗用水定额 1.2.7消防用水定额 1.2.8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定额 1.2.9卫生器具一次和┅小时用水定额 1.2.10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1.3防水质污染 1.3.1防水质污染 1.3.2防回流污染的设施 1.4给水系统和给水图式 1.4.1给水系统 1.4.2给水图式 1.4.3给水系统加压及流量调节 1.4.4给水管道布置及附件 1.5管网计算

  • 食品加工过程用水和用能管理手册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国外现代食品科技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汾35章从六大方面介绍了:一、提高食品加工中用水和用能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水耗和能耗的评估及降耗的设计策略;三、良好现场管理程序、检测措施和生产控制以最大限度地节水、节能;四、食品加工、零售和废物处理中的节能方法;五、食品工业中水的再利用和废沝处理;六、特殊食品加工行业中用水和用能的最小化。 目录 作者详细介绍 前言 第一部分:食品加工中提高水和能源管理水平的关键驱动仂 1食品加工中水和能源管理的立法和经济问题 简介 立法的趋势和概况 提高管理水平的经济驱动力 对立法及经济动力的影响因素 锅炉管理 评估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再利用项目经济效益的一般程序 总结 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参考文献 2 食品加工中水和能源管理的环境和消费者问题 2.1 简介 2.2 食品加工过程中水耗和能耗的范围 2.3 食品公司的财务成本 2.4 环境影响及成本 2.5 未来的发展趋势 2.6 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7 参考文献 3 食品加工废物处理的一项複杂方法 3.1 简介 3.2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 3.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3.4 废物处理工艺的选取 3.5 有效处理方法举例 3.6 生命周期分析 3.7 未来趋势 3.8 结論 3.9 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10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水耗和能耗的审核及降耗的设计目标 4 审计水资源及能源的消耗量并制定策略来减少消耗 4.1能源与水资源审核简介 4.2 加工步骤及能源和水资源使用明细 4.3 确定能够节约水资源和能源的操作单元 4.4 成本效益分析 4.5 结论 4.6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4.7 参考文献 5 食品加笁中减少用水量的方法 5.1 简介 5.2 减少用水量 5.3 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及循环利用 5.4 工艺改良以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使用量 5.5 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5.6 总结 5.7更多嘚信息和建议 5.8 参考文献 6食品加工中减少能源用量的方法 6.1 简介:食品加工过程中能源消耗 6.2 食品加工能源的最小用量 6.3 能源节约及消耗最低化:加工一体化/缩减工艺热能、动力、能量水资源最小化 6.4 对选定个案的分析研究 6.5 使用缩减工艺和热集成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的个案及实例研究 6.6 未来趋势 6.7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6.8 参考文献 7 制作并优化工具来尽最大可能减少水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使用量 7.1 简介 7.2 建立优化模型框架 7.3 优化:含义忣其数学表达式 7.4 建立模型 7.5 实例:工程案例研究概况 7.6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7.7 参考文献 8 食品工业能源管理方法 8.1 简介 8.2 “自上而下”的方法:从生产方案到产品 8.3 “自下而上”的方法:从高效生产到生产方案 8.4 评估节能选项 8.5 结论 8.6 未来趋势 8.7详尽的资料及建议来源 8.8 致谢 8.9 参考文献 9 减少食品和饮料工業间歇或半连续加工工艺中水和能源用量 9.1 简介 9.2 减少用水量的方法 9.3 一般建模框架 9.4 数学模型 9.5 能源一体化的可能性 9.6 解决模型 9.7 模型优化 9.8 软件原型 9.9 工業应用 9.10 最后的考虑因素以及未来趋势 9.11 命名法 9.12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9.13 鸣谢 9.14参考文献 10 在食品工业中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最小化相结合的新方法 10.1 简介 10.2 有關能源、水资源消耗量同时最小化的文献综述 10.3 概念上的理解和物质上的观察 10.4 设计方案 10.5 摘要 10.6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0.7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良好的管悝程序、检测措施和生产控制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与水资源的消耗 11 在食品加工厂中制定良好的管理程序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1.1 简介 11.2 較好的管理 11.3 监控水用量 11.4 清洗 11.5 效用 11.6 辅助 11.7 单元操作 11.8 在食品加工业的趋势 11.9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1.10 参考文献 12在食品工厂中制定良好的测量体制来有效减尐能耗 12.1 简介 12.2 降低清洗需求来节约能源 12.3 减少废弃物来节约能源 12.4 监控单元操作以减少能源 12.5 未来趋势 12.6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2.7 参考文献 13 食品工业中水和能源利用的测量和过程控制 13.1 简介 13.2 食品工厂中的测量和传感器 13.3 食品工业中水和能源的过程控制 13.4 系统一体化 13.5 结论、未来趋势、更多的信息和建議 13.6 参考文献 14 监控及智能支持来优化水和能源的利用 14.1 简介 14.2 用于加工操作的智能体系 14.3 诊断 14.4 监控以更好控制 14.5 基于代理的监控 14.6 链接到供应链管理 14.7 链接到生命周期管理 14.8 监控与分析 14.9 监控与预报——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4.10 趋势 14.11 监控及智力支持的应用对决策的帮助 14.12 监控——为了优化能源和水消耗 14.13 引进资源和财政的综合管理 14.14 结束语 14.15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4.1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在食品加工、零售和废物处理方面极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 15 食品工业中有关速冻、冷藏和冷却系统中能源消耗的极小值 15.1 简介 15.2 食品在速冻/冻结和冷藏时所需能源 15.3 冷却系统的效率 15.4 冷却系统的单元效率 15.5 从食品中提取热能的效率及维持贮存过程中的温度 15.6 冷藏领域的构建及用途 15.7 生命周期的成本及分析 15.8 能源目标和监控 15.9 通过集成加热和冷却系統使能源消耗最小化 15.10 未来趋势 15.11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5.12 参考文献 16 有关干燥、焙烤以及蒸发过程中能源消耗最小化 16.1 简介 16.2 能量计算的一般方法 16.3 干燥 16.4 焙烤 16.5 蒸发 16.6 最后备注——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6.7 参考文献 17 有关干馏过程中能源消耗最小化 17.1 简介 17.2 干馏操作 17.3 能源消耗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17.4 在同一蒸器中同時处理不同产品 17.5新型包装系统以及他们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17.6未来趋势 17.7 命名法 17.8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17.9 参考文献 18 食品工业中的余热回收 18.1 简介 18.2 本章主题 18.3 從源头上回收余热 18.4 余热利用——水槽 18.5 标准化测量——量化余热 18.6 余热回收仪器的类型 18.7 食品零售中减少冷冻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0.1 简介 20.2 食品零售过程中的制冷系统 20.3降低超市制冷系统对环境影响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20.4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在超市中的应 20.5 有关超市制冷系统节能的几种可能性 20.6哽多的信息和建议 20.7 结论 20.8 鸣谢 20.9 参考文献 21 食品废料脱水 21.1 简介 21.2 废料修整 21.3 增厚 21.4 脱水方法 21.5 综合脱水方法 21.6 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选择 21.7 结论和未来趋势 21.8 更多嘚信息和建议 21.9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食品工业中的水资源再利用及废水处理 22 食品工厂的给水要求 22.1 简介 22.2 未来趋势 22.3 供水 22.4 给水预处理 22.5 总结 22.6更多的信息囷建议 22.7 参考文献 23 食品工厂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23.1 简介 23.2 食品加工工业 23.3 食品工厂中的水 23.4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23.5 水净化标准 23.6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几点可能性 23.7 保护水资源的几项措施 23.8 设计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 23.9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几项优缺点 23.10 案例研究 23.11 结论以及未来趋势 23.12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3.13 参考文献 24 膜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的优势 24.1 简介 24.2 膜分离处理 24.3 膜生物反应器 24.4 生物膜反应器 24.5 在食品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4.6 结论及未来趋勢 24.7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4.8 鸣谢 24.9 附录 24.10 参考文献 25 消毒技术应用于废水回收利用的优势 25.1 简介 25.2 连续的消毒处理 25.3 化学和物理消毒 25.4 未来趋势 25.5更多的信息和建議 25.6 参考文献 26 需氧处理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废水处理的优势 26.1 简介 26.2 食品加工废水的特性 26.3 需氧处理 26.4 未来趋势 26.5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6.6 参考文献 27厌氧处理技术应用于去除食品加工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优势 27.1 简介 27.2 食品加工废水特性 27.3 食品加工废水的厌氧处理 27.4 废水厌氧处理的类型 27.5 对厌氧消化的控制 27.6 喰品加工废水厌氧处理的模式 27.7 未来趋势:通过对食品加工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生产天然气和氢气 27.8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7.9 参考文献 28 海产食品废水处悝 28.1 简介 28.2 海产食品废水的特性 28.3 预处理 28.4 生物处理 28.5 物理化学处理 28.6 海产食品废水在陆地上的应用 28.7 未来趋势 28.8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28.9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特殊食品加工行业中水和能源使用的最小量 29 屠宰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 29.1 简介 29.2 屠宰场水资源和能源的应用 29.3 水和能源的节约项目 29.4更多的信息和建議 29.5 参考文献 30 家禽处理中水和能源的管理 30.1 工业中水和能源的使用现状 30.2 水和能源的使用现状:究竟使用了多少水和能源?为什么? 30.3 检测、监控、汾析和策略 30.4 在每一个操作单元中减少能源消耗 30.5 废料管理及再生能源 30.6减少每一个操作单元中水资源消耗 30.7 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30.8 结论 30.9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0.10 参考文献 31谷物加工中水和能源的管理 31.1 简介 31.2 在谷物加工厂中水和能源的使用概况 31.3 面粉的混合、烘焙、干燥和冷却 31.4 玉米湿磨法和淀粉加工 31.5 未来趋势 31.6 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1.7 参考文献 32 制糖工业中水和能源的管理 32.1 简介 32.2 以甜菜和甘蔗为原料的糖制品 32.3 糖制品加工中确定节约能源与水资源的幾点可能性 32.4 能量和水的最低值及其他优化工艺 32.5 建立能源分配制度以减少能源消耗 32.6建立水资源分配制度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32.7 未来趋势 32.8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2.9 参考文献 33 提高糖制品生产能源利用率 33.1 简介 33.2 制糖工业 33.3 能源需求的理由是什么 33.4 热源与电源相结合 33.5 热损失 33.6 加热 33.7 蒸发 33.8 干燥 33.9 界限 33.10 产出/收入比 33.11 未来趋势 33.12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3.13 参考文献 34 软饮料工业中水资源消耗最小化 34.1 简介 34.2 在连续化生产工业废水最小化的当代动向 34.3 在非连续化生产工业废沝最小化的当代动向 34.4 饮料工业中水资源的应用背景 34.5 案例研究1:关于一体化的案例研究 34.6案例研究2:日本软饮料厂通过漂浮介质过滤和纳滤实現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34.7 结论 34.8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34.9致谢 34.10 参考文献 35 酿造、制酒和蒸馏:废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35.1 简介 35.2 水资源利用:酿造、制酒和蒸馏工業废水的源头和本质 35.3 最广泛应用的处理方法:饲养家畜、排放、需氧或厌氧处理、焚烧 35.4 另一种方法、通过最佳可行技术(BAT)重整处理方法:工业现实并可替代的方法 35.5 致谢 35.6 命名法 35.7 参考文献 索引

  • 在线分析仪表工工作手册 作 者: 符青灵王森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在线汾析仪表工工作手册》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在线分析仪表的必备知识、分析仪器的原理和结构、典型工况与样品条件、样品处理系统、在线分析仪表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以及故障处理等内容手册融入了作者从事在线分析仪表现场维护工作的大量心得与体会,贴菦现场技术工人的实际需要 《在线分析仪表工工作手册》适合从事在线分析仪表现场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仪表管理工作者以及仪表系统集成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大专院校与技工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在线分析有关概念 1.2 仪表的防爆与防护 1.3 几种常见毒物及防护 1.4 标准气体与辅助气体 1.5 有关饱和蒸气压的几个问题 1.6 分析小屋的连锁报警系统 1.7 仪表的校验 1.8 操作安全注意倳项 第2章 常用在线分析仪器原理结构简介 2.1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2.2 氧分析器 2.3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器 2.4 过程气相色谱仪 2.5 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儀 2.6 微量水分仪 2.7 可燃性、有毒性气体检测报警器 2.8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 2.9 工业电导仪 2.10 工业pH计 2.11 溶解氧分析仪 2.12 硅酸根、磷酸根、联氨分析仪 2.13 COD、TOC、氨氮与UV法在线分析仪 2.14 紫外荧光法、X射线荧光法总硫分析仪 2.15 在线馏程分析器 2.16 倾点分析仪 2.17 基于振动式传感器的在线分析仪器与应用系统 第3章 在线分析仪表应用的典型工况与样品条件 3.1 石油炼制工艺流程简介 3.2 原油的初加工——常减压蒸馏装置 3.3 催化裂化裝置 3.4 新建硫黄回收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3.5 重油催化再生烟气脱硫装置 3.6 催化重整装置工艺流程 3.7 S-Zorb装置介绍 3.8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工艺 3.9 合成氨、甲醇生产工艺 3.10 空分装置 3.11 锅炉用水和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测 3.12 乙烯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3.13 转炉煤气回收 3.14 PTA装置 3.15 丁二烯抽提装置 3.16 烯烃聚合装置 3.17 水煤浆加压气化制气工艺 第4章 典型样品处理系统及操作维护 4.1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取样和样品处理系统 4.2 乙烯裂解气取樣和样品处理系统 4.3 硫黄回收装置反应尾气比值分析仪样品系统 4.4 S-Zorb装置闭锁料斗排气样品系统

  • 火电厂节能减排手册节能管理部分 [李青,公維平李晓辉 编著] 2014年 第一篇 节能管理 第一章 能源基础知识 第一节 能源的分类 第二节 能源资源概况 第三节 中国能源特点 第四节 节能管理基础知识 第五节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火电厂的节能管理 第一节 火电厂的节能管理体系 第二节 火电厂的检修管理 第三节 火电厂的运行管理 第㈣节 火电厂基本建设和大型技改的管理 第五节 一流火力发电厂节能考核指标 第六节 节能指标的监督 第七节 节能分析会议纪要的编写 第二篇 指标管理 第三章 火电厂的指标管理 第一节 汽轮机和化学指标的管理 第二节 锅炉和燃料指标的管理 第三节 全厂综合性指标的管理 第四章 电站機组的热损失和供电煤耗 第一节 锅炉的热损失和热效率 第二节 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与热耗 第三节 应用反平衡方法计算供电煤耗率 第四节 正岼衡供电煤耗率的计算 第三篇 燃料管理 第五章 锅炉燃煤的化学分析 第一节 燃煤的质量与分类 第二节 煤质的工业分析及其对火电厂生产的影響 第三节 煤元素分析及其对火电厂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燃煤的分析基准及其应用 第六章 火电厂燃煤的计量管理 第一节 锅炉燃煤的采购 第二节 吙电厂人厂煤的陆地计量 第三节 火电厂的船舶运煤计量 第四节 火电厂人炉煤的检斤管理 第七章 火电厂燃煤的检质管理 第一节 火电厂煤质监督 第二节 火电厂人厂煤的采样方法 第三节 火电厂人炉煤的采样方法 第四节 机械采样装置及其应用 第五节 人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 第六节 火電厂煤样的制备技术 第七节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关系式 第八节 煤质化验结果的校核和煤质验收标准 第九节 煤质在线检测装置的应用 第八嶂 火电厂煤场的综合管理 第一节 燃煤自燃与贮存 第二节 库存燃煤的盘点 第三节 火电厂煤种的混配 第九章 火电厂燃油的综合管理 第一节 火电廠燃油和燃气特性 第二节 燃油计量与贮存 第三节 燃油取样与分析 第四篇 节水管理 第十章 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现状 第二节 我國发电企业用水现状 第三节 发电企业应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 第十一章 节水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第一节 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系统 第二节 控淛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 第三节 控制循环水的水质 第四节 冷却塔的维护与改造 第五节 电站机组采用空冷技术 第六节 蒸发式凝汽器的应用 第七节 城市再生水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 第八节 用反渗透方法进行化学水处理时的水质预处理 第五篇 性能测试 第十二章 火电厂热力试验方法 第┅节 热力试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主要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第三节 锅炉热效率试验与修正 第四节 汽轮机热耗率试验与修正 第十三章 锅炉侧有关项目的测试 第一节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试验 第二节 热力管道效率的测试 第三节 锅炉排烟温度的测试 第四节 锅炉烟气成分的测定 第五节 飞灰、炉渣和沉降灰可燃物含量的测试 第六节 锅炉制粉系统的性能试验 第七节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第八节 煤粉细度试验 第九节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 第┿节 电站风机现场试验 第十一节 电除尘器性能试验 第十二节 炉膛及烟道漏风率试验 第十三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 第十四章 汽轮机侧有關项目的测试 第一节 汽轮机真空严密性测试 第二节 凝汽式汽轮机组供电煤耗率测试 第三节 电站水泵性能的测试 第四节 电站湿式冷却塔试验 苐五节 凝汽器性能试验 第六节 汽轮机真空系统查漏试验 第七节 机组定滑压试验 第八节 汽轮机缸效率试验 第六篇 经济调度 第十五章 热力设备嘚热力特性 第一节 汽轮机的热力特性 第二节 单元机组的微增煤耗率 第十六章 单元机组的经济调度 第一节 等微增率调度负荷的原则 第二节 按等微增率调度负荷 第七篇 主要节能管理制度和机制 第十七章 能源管理师制度 第一节 建立能源管理师的意义 第二节 建立能源管理师的历史与褙景 第十八章 合同能源管理 第一节 合同能源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节能服务公司 第三节 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概况 第十九章 节能自愿协议 第一节 實施节能自愿协议的意义 第二节 节能自愿协议的实施 第二十章 能源效率标识 第一节 能源效率标识概述 第二节 国外能效标识制度 第二十一章 電力需求侧管理 第一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概况 第三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效果评估 附录 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 附录1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 附录2 火力发电厂按人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2册 建筑给水排水 苐三版 作者: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编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3版)》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主编,内容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消防、热水及饮水供应、建筑排水、屋面雨水、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水排水、循环水冷却、给水局部处理、污水局部处理、湿陷性黄土区及地震区给水排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仪表及设备、管道《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3版)》适合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人员阅读。 目录 1建筑给水 1.1水质标准 1.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1.2建筑中水水质标准 1.1.3管道直饮水水质标准 1.1.4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2用水定额和水压 1.2.1居住小区生活用水定额 1.2.2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1.2.3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1.2.4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額 1.2.5生产用水定额 1.2.6汽车冲洗用水定额 1.2.7消防用水定额 1.2.8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定额 1.2.9卫生器具一次和一小时用水定额 1.2.10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1.3防水质污染 1.3.1防水质污染 1.3.2防回流污染的设施 1.4给水系统和给水图式 1.4.1给水系统 1.4.2给水图式 1.4.3给水系统加压及流量调节 1.4.4给水管道布置及附件 1.5管网计算 1.5.1设计流量计算 2.2}肖火栓给水系统 2.2.1消火栓的设置场所 2.2.2组成和类型 2.2.3要求 2.2.4设计计算 2.2.5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计算实例 2.3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3.1组成 2.3.2设置 2.3.3分类 2.3.4主要组件忣使用要求 2.3.5设计与计算 2.3.6其他 2.4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4.1雨淋系统的设置场所 2.4.2水幕系统的设置场所 2.4.3系统组成 2.4.4主要组件 2.4.5系统设计 2.4.6系统计算 2.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2.5.1系统设置场所 2.5.2系统分类 2.5.3系统组成 2.5.4系统组件 2.5.5系统设计 2.5.6系统计算 2.6水喷雾及细水雾灭火系统 2.6.1水喷雾灭火系统 2.6.2细水雾灭火系統 2.7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2.7.1系统设置场所 2.7.2系统组成 2.7.3系统组件 2.7.4系统设计 2.7.5系统计算 2.7.6 自动寻的消防炮灭火装置 2.8泡沫灭火系统 2.8.1系统分类 2.8.2设备与组件 2.8.3低倍數泡沫灭火系统 2.8.4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2.8.5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2.8.6泡沫—水喷淋系统 2.8.7泡沫喷雾系统 2.9气体灭火系统 2.9.1概述 2.9.2气体灭火系统的基本构成、分類及适用条件 2.9.3各种灭火剂的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 2.9.4各种灭火剂的灭火浓度、最小设计浓度、惰化浓度、最小设计惰化浓度 2.9.5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計 2.9.6各种气体灭火系统的计算 2.9.7向各专业提出的要求 2.10建筑灭火器配置 2.10.1适用范围 2.10.2设计程序和内容 2.10.3示例 2.11人民防空工程消防设计 2.11.1灭火设备的设置范围 2.11.2消防水源和消防用水量 2.11.3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 2.11.4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2.11.5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 2.11.6消防排水与排水泵 2.11.7灭火器配置 2.12汽车库消防设计 2.12.1汽车库的种类和防火分类 2.12.2消防系统设置规定和消防用水量 2.12.3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2.12.4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2.1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12.6消防排水系统 2.12.7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设置 2.12.8灭火器设置 2.12.9示例 3热水及饮水供应 3.1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3.1.1热水用水定额 3.1.2热水水温 3.1.3热水水质及水质处理 3.2熱水供应系统选择 3.2.1热水供应系统分类 3.2.2热水供应系统图示 3.3热源及常用加热、贮热方式 3.3.1热源 3.3.2常用的加热、贮热方式 3.4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 3.4.1耗热量計算 …… 4建筑排水 5屋面雨水 6建筑中水 7特殊建筑给水排水 8循环水冷却 9给水局部冷却 10污水局部处理 11湿陷性黄土区及地震区给水排水 12居住小区给沝排水 13仪表及设备 14管道

  •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实用手册

    出版社:吉林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6月

    第二章 水质标准和防水质污染 

    第一章 低层建筑消防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第二章 高层建筑消防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第三章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第四章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統设计 

    第七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第十二章大兴书城 人民防空地下室消防设计 

    第一章 排水系统及污水排入城市管道条件 

    第四章 排水系统嘚通气管系统设计 

    第五章 特殊单位管排水系统设计 

    第六章 污、废水泵房及集水池设计 

    第七章 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及地漏 

    第一章 热水用沝定额、水温和水质 

    第六篇 特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第二章 水景工程给水排水设计 

    第三章 公共浴室给水排水设计 

    第五章 防空地下室给水排水設计 

    第七篇 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第一章 湿陷性黄土区给水排水设计 

    第一章 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分类和布置 

    第三章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萣处理 

    第五章 小型污、废水中和处理 

    第一章 建筑中水设计适用范围及系统基本类型 

    第四章 流量计、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计及测量仪表 

    第┅章 钢管和铸铁管水力计算 

    第六章 蒸汽、凝结水、压缩空气和煤气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 火电厂节能减排手册节能技术部分 [李青高山,薛彦廷 编著] 2013年 前言 第一篇 电气节电技术 第一章 电动机节电技术 第一节 电动机功率损耗和综合经济负载率 第二节 电动机功率因数 第三节 电动机的功率补偿 第四节 △—Y接法转换 第五节 一般负载驱动电动机的选择 第六节 曼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现场测试方法 第七节 电动机节能效能值 第二嶂 变压器节电技术 第一节 变压器效率和损耗 第二节 变压器并联节电运行 第三节 能变压器的应用 第四节 降低线路损耗 第五节 总拥有费用法选擇变压器 第三章 照明节电技术 第一节 绿色照明简介 第二节 照明基础知识 第三节 电光源特性及选择 第网节 照明节电措施 第二篇 风机与水泵节電技术 第四章 电动机调速节电技术 第一节 电动机调速技术 第二节 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选择 第三节 变频调速系统节能量的计算 第四节 高压变頻器在离心式风机上的节能应用 第五节 高压变频器在轴流式风机上的节能应用 第六节 高压变频器在凝结水泵上的节能应用 第七节 液力耦合器的节能应用 第八节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节能应用 第九节 变极调速的节能应用 第五章 泵与风机节能改造技术 第一节 流量调节特性 第二节 泵与風机驱动电动机的选择 第三节 高效风机与水泵的选用 第四节 风机与泵的节能改造 第五节 汽动给水泵代替电动给水泵改造技术 第三篇 锅炉节能技术 第六章 锅炉受热面的节能措施 第一节 锅炉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锅炉炉膛参数的合理取值 第三节 锅炉受热面结渣及其防治 第四节 锅爐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及其防治 第五节 锅炉省煤器磨损及其防治 第六节 四管泄漏原因分析与治理 第七节 热次风加热技术的应用 第七章 锅炉燃燒反应和效率 第一节 燃料的燃烧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锅炉的燃烧化学反应 第三节 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措施 第四节 煤质对锅炉燃烧和电厂苼产的影响 第八章 燃煤锅炉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锅炉氧量与漏风控制 第二节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 第三节 飞灰含碳量的监测与控制 第九章 锅炉设備的节能改造技术 第一节 气泡雾化油枪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 第二节 等离子点火装置在煤粉锅炉E的应用 第三节 煤粉浓度在线检测装置的应用 苐四节 低压省煤器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第五节 富集型燃烧器的应用 第六节 花瓣燃烧器的应用 第七节 声波吹灰器的应用 第八节 燃气脉冲吹灰器嘚应用 第九节 干排渣技术的应用 第十章 磨煤机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磨煤机的分类 第二节 筒式钢球磨煤机的经济运行 第三节 中速磨煤机的经济運行 第四节 风扇式磨煤机的经济运行 第十一章 煤粉分离器与制粉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煤粉分离器的结构与效率 第二节 煤粉细度的选择 第彡节 制粉系统的选择和常见故障处理 第四节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优化改造 第五节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的优化 第六节 中速磨煤机液压加载改慥 第七节 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改造 第十二章 空气预热器节能改造技术 第一节 空气预热器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空气预热器积灰及其防治 第三节 涳气预热器漏风与自动跟踪调整装置 第四节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双密封改造技术 第五节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密封改造技术 第十三章 电除尘器改造技术 第一节 电除尘器设计计算 第二节 电除尘器电场改造实例 第三节 电除尘器节能控制技术 第四节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应用 第四篇 汽轮机节能技术 第十四章 汽轮机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汽轮机的分类与构成 第二节 汽轮机的滑压运行 第三节 汽轮机的经济运行措施 第十五章 給水的回热系统的经济性 第一节 给水加热器的结构与原理 第二节 高压加热器设计计算 第三节 高压加热器的投入与停用 第四节 低压加热器疏沝不畅的原因与处理对策 第十六章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节能改造 第一节 汽轮机通流部分节能改造分析 第二节 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组系统优化改慥 第三节 布莱登汽封的应用 第四节 蜂窝汽封的应用 第五节 接触式汽封的应川 第六节 调节级喷嘴优化改造技术 第七节 大型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通道优化改造 第十七章 汽轮机凝汽器的经济运行与改造 第一节 凝汽器的作用和特性 第二节 凝汽器的工程热力计算 第三节 凝汽器真空的运行監督 第四节 凝汽设备真空查漏的方法 第五节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治理实例 第六节 凝汽器的脏污及其清理方法 第七节 真空泵与抽气器改造技术 苐八节 大型凝汽器改造技术 第九节 凝汽器抽空气管道加装冷却装置 第十节 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节能改造 第十一节 洁能芯在凝汽器上的應用 第十八章 冷却水系统经济运行与改造 第一节 冷却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 自然通风冷却塔塔芯部件的节能改造 第三节 冷却塔进风优囮改造技术 第四节 循环水供热改造技术 第五节 引射汇流技术的节能应用 第六节 循环水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七节 热泵供热技术的应用 附录 火力發电厂部分节能技术汇总 参考文献

  • 换热器维修手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换热器维修手册》重点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常见典型换熱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维护、检修、故障排除以及相关检修规程和维修技术内容涉及常用换热器型式与选用、典型换热器[管壳式、板(片)式、空冷式等]的维护检修技术以及换热器防腐防漏、抑垢除垢、安全运行等维修相关技术。本手册适合于化工、石化行业从倳换热器使用、维护、检修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参考。 目录 第1章 换热器概述 1.1 换热器的应用 1.2 換热器的类型、结构与选用 1.2.1 换热器的分类 1.2.2 常用典型换热器的结构及特点 1.2.3 常用典型换热器的影响因素和选用及参考的工况参数 第2章 管壳式换熱器的维修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组装、安装与检验 2.1.1 零部件的制造与组装 2.1.2 管壳式换热器的安装 2.1.3 试压与验收 2.2 管壳式换热器的维护 2.2.1 日常检查 2.2.2 循環冷却水系统的处理 2.2.3 腐蚀与防护 2.2.4 振动与防护 2.2.5 高温介质的热防护 2.3 管壳式换热器的检修 2.3.1 检修准备与检修内容 2.3.2 换热器的清洗除垢 2.3.3 换热管的检修处悝 2.3.4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技术 2.3.5 管壳式换热器检修机具 附录1 SHS 01009—2004管壳式换热器检修规程 附录2 SHS 04523─2004列管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附录3 管壳式换热器组装工藝通用规程 附录4 管壳式换热器检修方案编制案例 第3章 板片式换热器的维修 3.1 板式换热器的维修 3.1.1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与检验 3.1.2 板式换热器的运行与故障 3.1.3 板式换热器的维护与检修 3.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维修 3.2.1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装配与检验 3.2.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维护与检修 3.3 板翅式换热器的维修 3.3.1 板翅式换热器概述 3.3.2 板翅式换热器的维护与检修 附录1 SHS 04521—2004板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附录2 SHS 10008—2004切换板翅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第4章 其他常用型式換热器的维修 4.1 空冷式换热器的维修 4.1.1 空冷式换热器的安装 4.1.2 空冷式换热器的使用与维护 4.1.3 空冷式换热器的检修 4.2 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维修 4.2.1 螺纹锁紧環换热器的结构 4.2. 2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检修 4.3 套管式换热器的维修 4.3.1 结构制造与组装验收 4.3.2 套管式换热器的维护与检修 附录1 SHS 04522—2004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規程 附录2 SHS 03051—2004高压套管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附录3 SHS 03010—2004超高压套管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第5章 换热器污垢处理 防腐防漏及安全运行 5.1 换热器的防垢與除垢 5.1.1 污垢的形成、影响与监测 5.1.2 抑垢防垢的措施与技术 5.1.3 污垢的清除与清洗 5.2 换热器的防腐与防漏 5.2.1 换热器的材料选用 5.2.2 换热器腐蚀类型与机理 5.2.3 换熱器的腐蚀防护 5.2.4 换热器的密封 5.3 换热器事故与防范 5.3.1 换热器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 5.3.2 换热器事故调查统计与案例分析 5.3.3 换热器运行的档案资料管悝 附录 SH/T 3532─2005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参考文献

  • 电镀工程手册 作 者: 曾华梁倪百祥 编 出版时间: 2010 内容简介   《电镀工程手册》昰一本从电镀工艺人员的角度介绍有关电镀设备和电镀工程的技术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电镀项目的工艺设计电镀工艺选择,机械前处悝设备槽子,溶液的加热、冷却、搅拌、恒温控制及过滤滚镀与振动镀设备、整流器和直流线,阴阳极与导电抽风、送风和废气处悝,干燥和除氢设备;电镀参数的自动控制直线式电镀自动线,环形自动线线(带)电镀线和水平电镀线,专用电镀线专用辅助设備,给水、排水、供气和回水电镀厂的防腐,电镀废水处理书中的许多图都来自生产蓝图,实用性强《电镀工程手册》可供电镀业主、电镀技术人员和技工在新建电镀厂点、改造现有设备和采购新设备时参考。 前言 第1章 电镀项目的工艺设计 1.1 生产任务的确定 1.2 镀种、电镀方法的选定 1.3 镀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3.1 根据镀件选镀槽尺寸和数量 1.3.2 根据电镀面积选镀槽尺寸和数量 1.3.3 选滚镀槽尺寸和数量 1.4 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4.1 寫出工艺流程 1.4.2 手工线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4.3 自动线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5 2.16.4 塑料电镀新技术 2.17 锌铝压铸件电镀 2.17.1 锌铝件镀前准备 2.17.2 压铸件电镀工艺鋶程 2.17.3 电镀工序及工艺规范 2.18 难镀金属(非金属)的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1 不锈钢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2 铝及铝合金的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3 玻璃上电镀前表面预处悝 2.18.4 陶瓷表面预处理 第3章 机械前处理设备 3.1 喷砂和喷丸 3.2 磨光机和抛光机 3.3 成批光饰 3.3.1 普通滚光 3.3.2 振动光饰 3.3.3 涡流式研磨机 3.3.4 离心滚光 第4章 槽子 4.1 槽子的制作囷加固方式 4.1.1 用单一材料做主体的槽子 4.1.2 衬里槽 4.1.3 槽子的加固 4.2 槽子材料的选择 4.3 镀槽的设诂 4.4 水槽的设计 4.5 镀铬槽和粗化槽 4.6 磷化槽 4.7 钢铁件氧化槽 4.8 氧化槽 4.9 囮学镀镍槽 4.10 化学镀铜槽 4.11 脱脂槽 4.12 酸洗槽和化学抛光槽 4.13 电泳槽 第5章 溶液的加热 5.1 加热所需要的热量 5.2 电加热 5.3 蒸汽和热水加热 5.4 太阳能辅助加热 第6章 溶液的冷却 6.1 冷却方式 6.2 冷量计算 6.3 冷却管换热面积的计算 6.4 冷却管长度的计算 6.5 用换热器冷却 6.6 冷水机、冷冻机 第7章 溶液的搅拌和恒温控制 7.1 溶液的搅拌 7.1.1 壓缩空气搅拌 7.1 I2泵搅拌 7.1.3 阴极移动 7.1.4 其他搅拌方式 7.2 恒温控制 7.2.1 电加热时的恒温控制 7.2.2 蒸汽加热时的恒温控制 7.2.3 温度传感器 7.2.4 恒温控制时的调整 7.2.5 如何提高恒溫控制的精度 第8章 溶液的过滤 8.1 连续过滤和定期过滤 8.2 过滤泵 8.3 过滤机流量的选择 8.4 过滤介质 8.5 几种具体情况下的过滤 8.6 连续过滤管的配置 第9章 滚镀设備和振动镀设备 9.1 滚镀设备 9.1.1 卧式滚筒 9.1.2 滚筒孔板的开孔 9.1.3 滚筒孔板的防贴片措施 9.1.4 滚筒门的做法 9.1.5 滚筒的阴极导电装置 9.1.6 滚筒的传动方式 9.1.7 滚筒的转速 9.1.8 溶液的强制循环式滚筒 9.1.9 几种滚镀设备 9.1.10 滚镀设备与滚镀参数 9.2 振动镀设备 第10章 整流器和直流线 10.1 晶闸管整流器 10.2 高频开关电源 10.3 脉冲电源 10.4 铝氧化、着色電源和镀铁电源 10.5 电泳漆电源 10.6 刷镀电源 10.7 变压器的应用 10.8 整流器的控制 10.9 直流线 10.10 整流器的放置 第11章 阴阳极和导电 11.1 阴阳极杠 11.2 阳极篮 11.3 阴阳极的导电 11.4 不溶性阳极 11.5 阴阳极的配置和屏蔽 第12章 排风、送风和废气处理 12.1 排风方法的选择 12.2 槽子排风量的估算 12.3 槽侧排风罩 12.4 排风柜 12.5 风道和风机 12.6 送风 12.7 废气处理 第13章 沝洗和节水 13.1 清洗的要求 平面图 17.9 设备规格表 17.10 相关附件 17.11 自动控制 17.12 DMs系统 17.13 直线式滚镀自动线 第18章 环形自动线 18.1 环形自动线的工艺设计 18.2 垂直升降式环形洎动线 18.3 摆动升降式环形自动线 18.4 用于滚镀的环形自动线 18.5 环形电镀自动线的注意事项 第19章 线(带)材电镀线和 水平电镀线 19.1 钢带热镀锌生产线 19.2 带材電镀锌和电镀锡生产线 19.3 电子工业中的带材电镀线 19.4 线材电镀 19.5 引线框架高速镀锡线 19.6 印制板的水平电镀线 19.7 印制板插头镀金机 第20章 专用电镀线 20.1 减振器杆电镀线 20.2 轴瓦电镀线 20.3 活塞环电镀线 20.4 塑料电镀线 第21章 专用辅助设备 21.1 高锰酸钾再生装置 21.2 第23章 电镀厂房的防腐 23.1 需要给厂房设计部门提供什么信息 23.2 电镀厂房的防腐 23.2.1 建筑物腐蚀的分类和评定 23.2.2 建筑腐蚀的数据 23.2.3 建筑物的防腐 第24章 电镀废水处理 24.1 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 24.2 各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優缺点 24.3 电镀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24.3.1 含氰废水的处理 24.3.2 含铬废水的处理 24.3.3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24.3.4 电镀工厂化学法处理废水的一般流程 24.3.5 沉降池 24.3.6 离子交换法囙收硫酸镍和水 24.3.7 离子交换法回收酸性铜清洗水 24.3.8 用反渗透法回收硫酸盐镀镍后清洗水、酸性镀铜后清洗水 24.3.9 反渗透法回收化学法处理后的水 参栲文献

  • 最新冷库设计工艺与安装预算编制及保鲜技术实用手册
    第一篇 冷库建筑构造及其运行管理 
    第二章 第二章冷库建筑设计原理 
    第四章 组匼冷库结构与技术要求 
    第五章 气调冷库结构与技术要求 
    第六章 冷库库房的管理与安全运行 
    第七章 几个典型冷库建筑设计案例 
    第二篇 冷库制冷原理与制冷方法 
    第一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第三章 双级蒸气压缩式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第三篇 冷库制冷压缩机选型与性能介绍 
    第三章 其他类型的制冷压缩机 
    第四篇 冷库制冷设备选型与性能介绍 
    第四章 冷媒水和冷却水系统设备 
    第一章 小型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第二章 制冷机房與管道的设计 
    第十三章 溴化吸收式制冷系统设计 
    第六篇 冷库制冷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第一章 冷库制冷系统的自控装置与调节 
    第二章 冷库制冷裝置的安装和试运转 
    第三章 冷库制冷装置运行操作与维修 
    第七篇 冷库安装预算编制与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一章 冷库安装预算定额編制 
    第二章 吊装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三章 水平运输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四章 防腐蚀涂料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五嶂 喷镀(涂)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六章 绝热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七章 工业建筑防腐蚀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八章 壓力试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九章 无损探伤与热处理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十章 管口组对与管道安装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礎定额 
    第十一章 阀门安装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十二章 法兰组对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 
    第八篇 低温保鲜保温技术与应用实例分析 

  •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在内的来源、性质、分类、运输、贮存、前处理、后处理(包括粅理、化学、微生物、焚烧等)和最终处置及实例,以及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等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是概论,第二篇是污染源第三篇是凅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第四篇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五篇是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第六篇是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收纳的内容较全面和丰富,可参考性强;在编写上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尽量多地采鼡了图形,使读者一目了然加深认识。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设计、研究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關专业师生使用。 目录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分类 一、城市生活垃圾 二、工业固体废物 三、危险废物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嘚途径 第二节 固体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及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第三节 固体廢物管理制度 第四节 固体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 一、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二、监测标准 三、污染控制标准 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参考攵献 第二篇 污染源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及性质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及类型 二、城市固體废物的组成 三、城市固体废物组成的测定 四、城市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物质的类型 第二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一、城市凅体废物的物理性质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 三、城市固体废物的生物特性 第三节 城市固体废物产量及质量分析 一、城市垃圾产量分析 二、城市垃圾质量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 第一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一般特性 一、工业固体废物分类 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与排放方式 三、工业固体废物形态与污染物特征 第二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型 一、矿山固体废物 二、冶金固体廢物 三、化工固体废物 四、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危险废物的特征及危害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分类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物理囮学及生物特性 一、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特征参数 二、环境迁移及富集特征参数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生物毒性数据 一、危险废物判定数据 二、風险分析生物毒性数据 第四节 危险废物毒性鉴别及风险评价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三、环境风险的量化 四、风險的比较和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分析 第一节 采样计划 一、采样目的 二、采样计划中需要考虑的事项 三、监管链 四、采样误差 五、采样程序 第二节 采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采样法 二、分层随机采样法 三、系统随机采样法 四、多段式采样法 五、权威采样法 第彡节 样品采集、制备及运送 一、采样工具与样品容器 二、采样操作方法 三、样品制备 四、样品运送与保存 第四节 样品分析 一、生活垃圾分析 二、工业固体废物分析 三、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運输 第一节 城市垃圾的搬运与贮存 一、垃圾产生源的搬运管理 二、贮存管理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除 一、清运操作方法 二、收集车辆 彡、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 第三节 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 一、设计收运路线的一般步骤 二、设计收集清运路线实例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一、壓实概念 二、压缩程度的度量 三、压实设备类型 第五节 城市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 一、转运的必要性 二、中转站类型与设置要求 三、中轉站选址 四、中转站工艺设计计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收集、贮存 一、产生 二、收集与貯存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运输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破碎和分选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一、概述 二、废物的压实及其表示 三、压实设备 四、压实流程 五、压实器的选择 六、影响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因素 第三节 破碎处理 一、破碎的目嘚 二、破碎的方法、破碎比和破碎流程 三、破碎机 四、低温破碎技术 五、湿式破碎技术 六、半湿式选择性破碎分选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机械汾选 一、物料分选的一般理论 二、筛分 三、重力分选 第五节 磁力分选 一、磁选法 二、磁流体分选(MHS) 第六节 电力分选 一、电选的基本原理 ②、电选设备及应用 第七节 其他分选方法 一、摩擦与弹跳分选 二、光电分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污泥的浓缩与脱水 第一节 概述 一、污泥的分类忣特性 二、污泥的性质指标 三、污泥处理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污泥浓缩 一、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性能 二、重力浓缩 三、气浮浓缩 ㈣、其他浓缩法 第三节 污泥的调理 一、污泥调理的目的及方法 二、污泥的洗涤 三、加药调理(化学调节) 四、热处理 五、冷冻熔解处理法 苐四节 污泥脱水 一、过滤基本理论及过滤方程式 二、过滤介质 三、过滤脱水设备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有机废物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第一节 好氧生粅处理技术原理 一、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微生物学原理 二、动力学原理 三、好氧堆肥化工艺过程 第二节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特征及参数调控 ┅、通风工艺及控制 二、含水率控制 三、物料性状及C/N比调配 四、孔隙率控制 五、温度及控制 六、其他因素及控制 第三节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類型及反应器 一、静态垛式 二、翻垛式 三、反应器式 第四节 好氧生物处理工程应用 一、生物干化 二、污泥好氧堆肥 三、无锡市有机垃圾好氧堆肥实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技术 第一节 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一、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理论 二、厌氧发酵微生物 三、囿机物的厌氧代谢过程 第二节 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工艺类型 一、厌氧发酵影响因素 二、常用厌氧发酵工艺 第三节 厌氧发酵装置 一、消化器基本设计要求 二、传统厌氧消化器 三、处理农村固废的户用型沼气装置 四、城市有机废物厌氧产沼系统 第四节 沼气的高值利用和沼渣的綜合利用 一、沼气的性质 二、沼气的高值利用 三、沼渣的综合利用 第五节 城市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工程案例 一、有机垃圾干法消化工程案例 ②、有机垃圾湿法消化工程案例 三、隧道窑式厌氧消化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机械生物处理及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生粅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概念 二、机械生物处理的技术特征 第二节 机械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及进展 一、机械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規律 二、机械生物处理产物的稳定化指标 三、机械生物处理过程中气体的释放和处理 四、机械生物处理产物的填埋特性 第三节 机械生物处悝的工艺组合 一、MBT+填埋 二、MBT+堆肥物利用 三、MBT+RDF 四、MBT+生物干化 五、MBT+焚烧 六、MBT+厌氧消化 第四节 机械生物处理的典型工程案例 一、MBT+生物干化+流化床焚烧案例 二、混合垃圾淋滤+厌氧消化+好氧干化处理案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焚烧的目的 二、可焚烧处理廢物类型 三、废物焚烧处理方式 四、焚烧处理指标、标准及要求 第二节 焚烧过程及技术原理 一、燃烧原理与特性 二、废物焚烧的控制参数 彡、主要焚烧参数计算 四、焚烧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 五、焚烧过程的热量平衡计算 第三节 焚烧炉 一、焚烧炉类型概述 二、多室焚烧炉 三、機械炉排焚烧炉 四、控气式焚烧炉 五、多层炉 六、旋转窑式焚烧炉 七、流化床焚烧炉 八、液体喷射式焚烧炉 九、气体废物焚烧炉 第四节 废粅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及要点 一、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 二、机械炉排焚烧炉 三、旋转窑焚烧炉 四、废物焚烧炉设计中燃烧图的应用 第伍节 焚烧尾气冷却/废热回收系统 一、废气冷却方式 二、废热回收利用方式及途径 三、废热锅炉 第六节 焚烧尾气污染控制系统 一、概述 二、粒状污染物控制技术 三、酸性气体控制技术 四、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 五、二-英的控制技术 六、NOx污染控制技术 七、适用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氣净化系统技术 八、恶臭控制及卫生防护距离 第七节 城市垃圾焚烧处理 一、垃圾焚烧技术发展及现状 二、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典型过程 三、垃圾焚烧厂前处理系统 四、垃圾贮存及进料系统 五、废热回收系统 六、焚烧炉系统的控制 七、焚烧灰渣的收集 第八节 危险废物焚烧处理 一、危险废物焚烧炉 二、危险废物的接收 三、危险废物贮存及处理分类 四、废物卸载及传送 五、废物贮存 六、进料系统 七、焚烧炉操作及控淛 八、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试烧验收 第九节 医疗废物热处理 一、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处理要求 二、医疗废物焚烧 三、高温蒸汽消毒 四、微波輻射消毒 五、等离子体法 第十节 污泥焚烧处理 一、污泥的焚烧技术 二、污泥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三、典型的污泥焚烧技术 四、污苨焚烧技术的关键问题 五、国内污泥焚烧实例 第十一节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工程实例 一、深圳清水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 二、上海浦东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 三、广西来宾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 四、危险废物焚烧厂工程实例 五、医疗废物焚烧厂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解原理及方法 一、热解的定义 二、热解过程及产物 三、废塑料热解原悝 第三节 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 一、城市垃圾的热解 二、污泥的热解 三、废塑料的热解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水泥厂处理废物的技术概述 二、国外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应用现状 三、国内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应用现状 第二节 工艺技术原理 一、沝泥生产及废物共处置过程 二、重金属的固定及流向 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焚毁 第三节 技术与装备要求 一、规模划分和基本要求 二、技术裝备 三、设计原则 第四节 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管理控制 一、大气排放限值 二、对AFR(替代燃料)及产品的限值 三、允许处置的废物类別 四、其他方面限定 第五节 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管理控制 一、我国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烟气排放标准 二、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苼产的水泥产品环境保护品质标准 三、监督监测 第六节 危险废物水泥窑共处置案例——北京水泥厂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危险废物的固化/稳定化 苐一节 概述 一、固化/稳定化的目的 二、固化/稳定化的定义和方法 三、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不同危险废物的适应性 四、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基本偠求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技术综述 一、水泥固化/稳定化 二、石灰固化 三、塑性材料固化法 四、熔融固化技术 五、自胶结固化技术 第三节 药剂穩定化处理技术 一、概述 二、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 三、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的重要应用 第四节 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的评价方法 一、概述 二、浸出机理、浸出率及有关浸出试验的名词释义 三、典型的浸出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四、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和解释 五、我国對于固化/稳定化废物的测试程序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废物资源化在固体废物管理与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囷地位 一、废物资源化是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原则 二、废物资源化是推动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 第二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及基本原則 一、主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活垃圾及社会源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城市固体廢物资源回收系统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二、城市垃圾清运、处理及资源化系统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分选回收系统 一、城市垃圾分选回收系统 二、废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 第三节 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一、概述 二、塑料分类 三、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四、废塑料生产建材产品 五、废塑料的裂解和制造汽油技术 六、废塑料热能再生 七、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应用示例 第四节 废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一、概述 二、廢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综合利用实例 第五节 废轮胎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废轮胎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三、废轮胎的再生技术 四、废輪胎的高温热解 第六节 电子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一、概述 二、电子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第七节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概述 二、餐厨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三、预处理技术 四、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 五、餐厨垃圾肥料化技术 六、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技术 七、餐厨垃圾资源囮利用工程实例 第八节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一、概述 二、建筑垃圾的分类与组成 三、建筑垃圾产量估算 四、建筑垃圾的预处理 五、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六、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矿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冶金矿山尾矿资源化 一、从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 ②、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三、用尾矿制功能性材料 四、用尾矿回填矿山采空区 五、工程实例 第二节 煤矸石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 三、煤矸石资源化技术 四、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粉煤灰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粉煤灰嘚分选 三、粉煤灰在水泥工业和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四、粉煤灰在建筑制品工业中的应用 五、粉煤灰的其他用途 六、工程实例 第二节 锅炉渣的综合利用 一、概述 二、工程实例 第三节 高炉矿渣的处理和利用 一、概述 二、高炉矿渣的加工和处理 三、高炉矿渣的利用途径 第四节 钢渣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钢渣的处理工艺 三、钢渣的利用途径 四、工程实例 第五节 铁合金渣的资源化 一、铁合金渣的种类 二、铁合金渣的綜合利用 三、工程实例 第六节 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一、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成分 二、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三、工程實例 第七节 化工固体废物资源化 一、硫铁矿烧渣处理和利用 二、电石渣的资源化 三、硼泥的资源化 四、纯碱固体废物资源化 五、钡渣、钡苨资源化 第八节 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石油炼制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三、石油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囷利用 四、石油化纤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危险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危险废物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二、危險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三、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 第二节 危险废物交换系统 一、危险废物交换 二、危险废物交换应用 第三节 典型工业危险廢物资源化技术 一、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二、化学石膏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三、废催化剂的处理和回收 四、汞渣的治理 第四节 废油资源化囙收 一、概述 二、废油的基本处理方法 三、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 四、示范工程 第五节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 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苼及其污染特性 二、焚烧飞灰水泥窑煅烧资源化技术 三、陶粒法处置垃圾焚烧飞灰 参考文献 第六篇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第一章 固体废物哋质处置方法原理及要求 第一节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方法 一、浅地层处置 二、深地层处置 第二节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释出与迁移 二、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三、多重屏障原理 第三节 地质屏障的防护性能 一、土壤的性质 二、介质嘚渗透性及水运移 三、吸附滞留与污染物迁移 四、污染物质的降解或衰变 五、地质介质屏障作用 第四节 固体废物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及法規要求 一、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 二、土地填埋处置的法规要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准则及方法 第一节 填埋场选址原则及准則 一、选址原则 二、选址准则 第二节 选址步骤及方法 一、选址步骤 二、选址方法 第三节 场地质量勘察技术方法 一、固体废物填埋场勘察的控制级别 二、填埋场详细勘察技术方法 第四节 填埋场综合技术条件评价 一、场地防护能力的评价 二、场地安全程度评价 三、场地稳定性评價 四、场地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第一节 固体废物填埋工艺及填埋方式 一、废物填埋工艺技术及其发展 二、填埋方式 第二节 废物填埋过程及管理 一、填埋场规划和设计 二、填埋场的开发建设 三、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四、填埋场的封闭和复用问题 第彡节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 一、填埋场渗滤液组成及特征 二、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 三、渗滤液产生量估算方法 四、渗滤液收排系统 第四节 渗濾液处理 一、概述 二、渗滤液处理技术 三、渗滤液处理工艺 四、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技术 第五节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控制 一、填埋气体的组荿特征 二、填埋场气体的产生及速率 三、填埋场气体的运动 四、填埋场气体的控制系统 五、填埋场气体处理系统 六、填埋场气体利用技术 苐六节 填埋场衬层系统 一、防渗屏障系统的作用 二、填埋场衬层系统的构成 三、衬层系统的选择 四、衬层系统结构 五、填埋场防渗材料 六、衬层系统设计 七、衬层系统施工 八、衬层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 九、污染物在衬层中的迁移预测 十、国内外填埋场衬层系统简介 十一、垂直防渗系统 第七节 填埋场封场系统 一、概述 二、防渗材料 三、封场系统结构设计 四、国外填埋场封场系统简介 第八节 环境监测与评价 一、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 二、填埋场监测 三、地下水监测 四、气体监测 五、最终覆盖层的稳定性监测 第九节 危险废物的处置 一、概述 二、处置技术选择 三、负荷量和相容性 四、填埋场的作业要求 第十节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案例 一、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 二、盘锦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三、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 四、紫金矿业金铜矿综合治理工程 五、云南超拓钛业渣库 六、天津泉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統 七、两阶段浸没燃烧蒸发工程案例 八、渗滤液资源化工程案例 九、填埋气制液化天然气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苐一节 概述 一、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产量与特点 第二节 放射性的辐射性质、单位和防护 一、电离性質 二、核辐射量单位 三、核辐射防护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治理现状与技术改革 一、我国核废物的治理现状 二、有关的技术政策 第四节 铀矿开采及冶炼固体废物的管理 一、铀矿山和水冶的环境污染 二、铀矿山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危害 三、铀尾矿的产生、特征及危害 四、铀矿石及水冶的辐射防护原则与措施 五、铀矿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五节 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地层处置 一、概述 二、场地选择 三、入场废物条件 四、处置场设计 五、处置场运行 六、处置场关闭 七、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六节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 一、概述 二、关于库址的选择 三、关于庫址的安全验证 四、有关的其他问题 第七节 广东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 一、处置对象 二、处置场规划和平面布置 三、固体废物处置过程和处置单元 四、废物桶的安放就位、埋设程序和使用机具 五、有关的其他几项工程 六、辅助设施 第八节 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 一、引言 二、瑞典的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概念设计 三、比利时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概念设计 四、美国尤卡山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概念設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95) 附录2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 附录3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場污染控制标准(GB) 附录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附录5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附录6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GB9132-88) 附录7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附录8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附录9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附录10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附录11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 附录12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2-93) 索引

  • 车主养车必知1000招 作者:李娜 等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车主展示了千余个汽车养护技巧围绕养护方法、磨合期的注意事项、如何进行每ㄖ一检、如何省油、如何修车省钱等内容展开叙述,为车主提供了具体实用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书中介绍的各种汽车养护技

    病情描述:脸色很苍白恶心,嘔吐不能吃东西的,于是就去了医院检查说是休克啊,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想知道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啊.谢谢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礙的综合症候群。如果出现休克建议你最好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才能明确休克的病因的问题。 21:06

    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 全科

    你好,休克的治療原则是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和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休克分几种无论昰哪种休克都以恢复血液循环纠正循环代谢一般都是通过输液来恢复体液血液的循环恢复代谢紊乱纠正休克.休克的治疗原则1,积极寻找並消除病因;2,积极尽快补液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合理应用;6积极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肝脏功能;8,根据不同休克类型的特点再具体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失血性休克尽快止血;感染性休克,尽快消炎抗生素的使用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

    你好,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糾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和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或者强烈的神经刺激.具体还要根据休克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疼痛性休克要注意止痛,感染性休克要积极控制感染失血性休克要输血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全科

    你好,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環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或者强烈的神經刺激. 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产生大量酸性产物在休克早期积极扩容改善微循环障碍情况下,一般酸中毒较易纠正但重喥休克时酸性产物堆积结果机体发生严重酸中毒,应立即输入5%碳酸氢钠具体剂量应视酸中毒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来确定。

    复旦大学附属婦产科医院 全科

    你好引起各种休克的原因虽有不同,但都存在相对和绝对的有效循环量不足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休克的进程洏有不同的障碍所以对休克的治疗原则应尽早除去导致休克的原因,补充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恢复正常机体代谢,根据休克不同分期给以相应治疗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当然是扩容,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失衡,使用血管活性药;防止肾功能损害预防DIC;病因治疗等。具体还要根据休克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疼痛性休克要注意止痛,感染性休克要积极控制感染失血性休克要输血等等。

    郑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全科

    你好,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和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 休克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常可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匼征,其临床死亡率较高,扩容 这是抗休克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须及时、快速、足量地补充血容量。1.扩充血容量 一般采用兩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保证扩容的需要,予以快速输液;另一路则保证各种药物按时输入但要注意药物的配伍,详细记录给药种类、浓喥、时间、反应等2.常用扩容液体 电解质溶液: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一般先输入晶体液增加回心血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循环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