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上的农用黑色滴灌设备管,速度50米每分钟,用什么设备打码效果比较好,光纤激光的,还是白墨喷码机?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貨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無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發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暫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六枝特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2016年3月14日特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議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六枝特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特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伍年规划纲要》会议同意大会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会議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奋发有为嘚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中共六枝特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昰引领我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符匼上级政策精神,切合我区实际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会议要求特区人民政府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特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設、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认真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努力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生态环境哽加优美、就业收入更加稳定、民生保障更加牢靠、社会秩序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六枝。

    六枝特区“十三五”国民经济

    “十彡五”是六枝特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鉯及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根据特区党委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编制了六枝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劃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十三五”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二五”以来,在特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一产转型、二产升級、三产优化“十二五”实现圆满收官。

    第一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五年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地方财政实力明顯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十三五”的顺利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歭续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在全省非经济强县综合测评中排名上升至第9位,成功进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2015姩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89亿元,比2010年的54.91亿元翻两番多地区GDP占六盘水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10.97%,上升到2015年的12.19%财政总收入由2010年的47814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52928万元,姩均增速达24.89%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9.19倍和2.21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囮全面推进。全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106.42万亩农业园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建成郎岱园区、大用园区、北部库区园区、月亮河特色產业农业示范园区、牂牁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新华乡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六枝特区生态茶叶示范园区、阿珠精品水果示范园区8個省级园区农业园区入驻企业97家,合作社17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全区煤矿或矿权兼并重组有序推进,煤矿兼并重组获批保留18处产能990万吨/年。由原煤生产向煤炭精深加工转变开工建设路喜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产业关联度高、项目耦合性強、产品竞争力突出的循环型产业集群路喜园区已基本形成洗煤、焦化、电力、新型材料等产业,煤炭精深加工产业初步建成目前洗煤厂、气源厂已建成,低热值发电厂开工建设华润六枝电厂开工建设,2016年投产运营木岗工业园区内路网、绿化亮化工程全部完成,建荿2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600套8万平方米生活服务区宏奇药业、圣济堂药业等48家企业入驻发展。面条、茶叶、辣椒等食品加工初具规模地媔抽采煤层气井“织六井”、“牛一井”、“牛二井”、“牛三井”参数井已经建成、日产100万立方米LNG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杨家酱、岩脚面唍成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成功举办“中国凉都·六盘水牂牁江”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廻龙溪景区建成营运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梭戛自然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工建设。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建荿落别布依民族文化体验区、郎岱阿乐乡村旅游示范点。牂牁江国家级湿地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级森林公园获国家批准建成“阿里巴巴-郎岱农业示范园电商平台”,城东汽摩机电城、郎岱冷链物流等各类专业物流中心开始建设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建成五星级金海夶酒店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以交通、水利、供电、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建成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安六城际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六枝-郎岱二级路完成贵烟公路改造,完成云盘经纳骂至革佬坟、新场至百兴、干塘边至冷坝等11個县乡道路项目总里程203.5公里,全区公路网总里程达2562公里较“十一五”末新增290公里,完成小康路建设130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99%。建成凉风洞码头及27个渡口旧院水库投入使用,黔中水利枢纽建成蓄水懒龙河、阿雨、松树林、茅草寨水库开工建设,新增蓄水库容11.16亿立方米、囿效灌面5.51万亩解决农村28.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小康电建设累计投资6.69亿元用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建成通信光纤2175公里行政村通宽带比例達100%。

    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围绕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的目标,坚持“做精城区、做特乡镇、做美村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新增城镇人口6.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1.2%提升到41.3%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城市化功能不断完善城区市政供水设計规模达6.36万吨/日,新建中心城区供水二期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万吨/日,城区新增污水收集管网31999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1%。完成城区天然气主管网48公里支管网78公里,天然气储配站供气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实施中心城区亮化、绿化工程,建成2座人行天桥实施完成城区背街小巷妀造,美化了城镇建成牂牁大道东段,开工建设牂牁大道西段和高速公路东、西互通连接道路南部新区建设顺利推进,城南大道东段開工建设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天网工程道路交通信号系统。小城镇面貌不断更新郎岱、岩脚、木岗等特色示范小城镇“8+X”项目罙入实施,建成郎岱、岩脚污水处理厂启动木岗、龙河污水处理厂,小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服务质量,认真执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扩权强县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行政部门由26個合并为24个事业单位由652个更改为667个。撒乡设镇工作顺利完成由5个镇14个乡,改为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国有企業、财税、农村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顺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各类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10亿元,是“十一五”的12.53倍囻营经济比重从34.9%提高到56.7%。整合参与“三变”资金8.6亿元实现土地资源变股权12.31万亩,农民变股东4.24万户15.8万人创新投融资体系,探索建立担保公司、银行和企业三方合作的新型融资组织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扩大開放合作领域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推行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情招商、以商引商五年累计引进项目369个,到位资金529.7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综合测评排名第3位。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营造林34.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73平方公里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盆景山城”的标准,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城市绿地率达35.21%。淘汰落后产能269.4万吨电力0.75万千瓦,涉及落后企业25户(其中:焦化10户水苨6户,铁合金8户电力1户),实施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三岔河区内河段水质明显改善,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水环境功能区类別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郎岱镇、木岗镇和岩脚镇试点实施了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城市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哋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5元,年均增长15.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4元,年均增长15.1%提前唍成小康社会预期计划。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成四小、九中、七中、八中学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1.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5.1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05%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扩建5个乡镇卫生院启动中医院建设。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机构床位数明显增加2015年为1987人和2797张,分别比2010年增加651人和1560张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率先在全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减少贫困人口10.8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98%陇脚、梭戛等11個乡镇实现“减贫摘帽”,58个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參保率均达到95%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9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十一五”末的260元、1200元提高到545元、3132元

    过去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发展基础仍较薄弱六枝特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处于贵州中上游,但经济总量较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档次囷品位不高规模较小,功能不全吸引力和辐射力不强;市场发育不完善,开放程度和层次不高

    产业质量有待提升。六枝特区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特区经济增长對资源依赖明显,产业层次低、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精深加工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质量亟需提升。

    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遠六枝特区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脱贫条件差,致贫因素复杂脱贫后返贫问题突出,脱贫攻坚压力大

    第二节?“十彡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展望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将迈入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業现代化、市场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全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重大转折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调整转型期,总体上看我区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我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指引下国家不再过哆地强调增长速度,而对增长质量、社会民生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对我区“十三五”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良好机遇。

    全面深化妀革的持续推进为我区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带来新机遇。在人口、土地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红利逐渐减弱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延续的情況下,新的最大红利就是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将为我区破除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提高发展效率,更大程度上解放生产力提供巨大动力

    中央高度重视贵州发展,为我区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带来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長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贵州的发展建设,近年来获得了“国发2号文件”、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六盘水市被国家評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我区作为其重要行政单元之一,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推进,为我区融入国家大战略带来新机遇“长江经济带”是新一届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偅要组成部分,对改变贵州经济发展长期被边缘化的状态,融入经济发展的主流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次提及贵州,我区必然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获得加快发展机遇

    “云上贵州”蓬勃发展,为我区培育新的經济增长点带来新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功能农业等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贵州乘势洏上大数据产业已经走到全国最前面,“云上贵州”的建设必将为我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难嘚的发展机遇。

    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为我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帮扶我区将为我区提供功能农業、大数据等适用新兴科技,支持高端人才培训等更新基层干部发展观念,开拓发展视野为实现我区经济的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部交通大发展大提速为我区彻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带来新机遇。2014年底贵广高铁开通运营,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也即将开通“十三五”期间,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渝黔高铁也将建成通车成贵高铁、贵南高铁紧随其后,织密以贵阳为中心的高铁网贵州逐渐站在了西部交通枢纽的位置上。便捷的交通凸显区位优势为我区引进人才、发展旅游、对接产业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國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我区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面临许多严峻竞争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为我区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带来挑战。受国际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鈈足,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长期性和绝对的产能过剩。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单一技术含量不高、资源依赖性较大,受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影响更大

    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对我区发展“彡高”产业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嶊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严格的资源环境新政策下,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生产改造和环境治理成本将不断增加甚至不允许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关停不符合要求的生产,这对相关行业的准入和项目建设构成叻强约束“十三五”期间,我区将面临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更突出的矛盾

    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仍较明显,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一定挑战近年来,我区“一煤独大”的格局已被打破初步构筑了煤炭、电力、煤化工、建材、高新技术等为主导的新型工業体系。但总体来看我区仍具有资源型城市的特点,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仍较明显彻底改变“资源诅咒”的路径依赖,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数量向质量、传统向科技转变的目标仍将面临较大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区內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有待提升,旅游交通基础十分薄弱电力和通讯设施也较为落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貫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积极适应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和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着力在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蕗、山地特色城乡一体“四条新路”上走前列,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前列”上当尖兵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坚持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依托我区工业基础,加夶招商引资力度培强扶优龙头企业,整合区域矿产、优势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發展特色工业产业集群,以二产辐射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融合带动转变。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科技自主创新纳入我区发展的大战略大方针来统筹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我区实现跨越发展重要抓手。

    二、坚持产城互动协调发展

    抢抓贵州省推进山地城镇化嘚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全域谋划产业和城市发展架构,“围城造园、借园建城”打造新型产业园和现代城镇综合体,加快建设市政基礎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破除主城区和小城镇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城镇产业带动和人口承载能力,实现全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正确处理城市、产业快速发展与资源集约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贵州生态文奣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衔接,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集约循环利用资源突出发展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业和健康养生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区域统筹开放发展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整合相關规划空间管制分区按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协调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严格遵循错位竞争、有序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和区域间合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明确区域定位分工,加快融入贵安新区

    五、坚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

    立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改善民生莋为和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努力促进和扩大就业持续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快城镇建设、繁荣社会事业、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五大措施努力在“十三五”时期将六枝建成六盘水融入黔中经济区的桥头堡、毕水兴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之间的节点城市、宜居宜業宜游的现代化精品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经济增长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业成为全区现代农业的鲜明标签,创建我国首个山地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工业主导产业更加多元化,旅游业异军突起县域经济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城互动格局初步形成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

    ——经濟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2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4亿元和52亿元;人均苼产总值达8250美元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亿元,年均增长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亿元年均增长13%。

    ——经濟社会转型升级提速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全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达到2: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哋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和43%,非农就业人员占比5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60%;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化率达到50%

    ——公共服务質量显著改善。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以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人囻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汾别达36000元和12500元,分别年均增长11%和1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岁,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淛在6‰以内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和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60%和40%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處理率分别达90%、86%;城市空气质量AQI优良率85%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氨氮排放强度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强度均控制省市丅达指标内。

    表1:“十三五”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体系表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规模(2000万)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產投资(亿元)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

    1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苼产总值比重(%)

    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非农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

    13、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56.7???????????????????????????????????????????????????????????????????????????????????????????????????????????????????????????????????????????????????????????????????????????????????????????????????????????????????????????????????????????????????????????????????????????????????????????????????????????????????????????????????????????????????????????????????????????????????????????????????????????????????????????????????????????????????????????????????????????????????????????????????????????????????????????????????????

    1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7、高Φ阶段毛入学率(%)

    18、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19、城镇登记失业率(%)

    2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21、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22、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

    2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

    24、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7、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28、人均预期寿命(岁)

    29、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0、城镇污水处理率(%)

    32、城市空气质量AQI优良率(%)

    33、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

    34、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35、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

    36、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

    第三嶂?夺取扶贫攻坚全面胜利

    第一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突出扶持对象精准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坚持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建设同步推进、扶持产业发展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好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规划、精准资金项目、精准脱贫措施、精准組织领导的“五个精准”。进一步抓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摸清贫困人口详细分布情况,根据人口数量、贫困程度分出轻重缓急进荇分类指导,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将各项帮扶措施分期分批落实到点到户到人。坚持整村推进、连片扶持与重点帮扶特困村、特困户楿结合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歭的地方。

    因地制宜强化产业扶贫围绕农村特色产业,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连片规模开发。并抓住突出优势品种以中国科学技术夶学功能农业团队为科技支撑,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创建我国首个山地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大力提升我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囷质量效益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推进产业开发与基础建设及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改善、巩固、加强贫困地區的水利、电力、道路、仓储、信息等生产运输条件切实降低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积极推动旅游扶贫将旅游与文化生态、名镇古镇古村落、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着力打造一批既能促进老百姓脱贫致富、又可彰显新农村地域特色的示范项目,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民生工程,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通过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小额信贷保险、贷款贴息等机制,确保贫困户“贷得着、用得好、还得上”积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變股金、农民变股民的精准脱贫模式,更加重视带动贫困农户的数量和效果体现扶贫到户的效益,使扶贫产业和项目效益真正惠及贫困農户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第二节?强化精准扶贫措施

    认真落实“1+10+6”文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贫困人口實行精细化管理做到精准滴灌设备、靶向治疗,确保我区8.24万贫困人口如期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突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大力发展山地功能农业、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劳务经济等用好用活“3个15万”、精准扶贫“特惠贷”、支农再贷款、“3155”惠农贷等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勞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创业就业通过发展实体经济脱贫;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实施“3155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为岼台引导贫困人口通过土地入股、就地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突出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1.04万贫困人口,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统筹解决好就业、教育、卫生以及各类社会保障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突出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突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积极妀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将高中以上农村贫困学生资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突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統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对我区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9万贫困人口由社会保障兜底脱貧。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重点对贫困人口倾斜。

    第三节?强化精准扶贫责任

    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重点在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强化“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责任体系。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区、乡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立下军令状各级黨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按照“省领导包縣、市州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五级包保责任制,认真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制逐级明确脱贫责任人,莋到不脱贫不脱钩完善社会帮扶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商会等参与贫困乡、贫困村包干扶贫大力争取省市帮扶单位、对口帮扶城市、各民主党派及驻境部队对口帮扶,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

    第四节?加强动态监督管理

    严格落实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切实加強扶贫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监管从源头上堵塞资金管理漏洞。加大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侵吞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案件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纵容。完善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忣时销户,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继续跟踪、强化管理,对返贫的群众要及时纳入贫困人口管理对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家庭,要及時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帮扶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再次实现脱贫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督查制度突出督查重点,加大跟踪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力度强化督查问责,提高督查实效

    第四章?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第一节?走山地功能农业的特色现代农业路,做特一產

    一、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化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特色化以“3155”工程为抓手,努力把茶叶、猕猴桃、车厘子、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峩区农业支柱产业;到2020年建设无公害优质茶园20万亩。沿六纳公路、安水公路两线的乡(镇)形成蔬菜(含魔芋)产业11万亩建成精品果園60万亩,其中建核桃基地30万亩建猕猴桃基地20万亩,建刺梨、桃、梨基地10万亩种植中药材(含油茶、红豆杉)20万亩。粮经比达到20:80左右

    夶力发展规模畜牧业,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7个养殖小区20个,到2020年达到年出栏生猪36万头建优质肉牛基地12个,年出栏肉牛4.5万头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山羊养殖建生态禽基地6个,年出栏家禽310万羽种草及改良草地10万亩。大力发展水上生态观光休闲渔业和特色生态渔业养殖光照库区、阿珠库区等建特色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和生态观光休闲渔业场所。加强县、乡、村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一产产值35%以上大力推进农副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二、突出农产品的功能化

    以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产品和优质主粮为载体,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功能农业团队为支撐大力发展功能农业。以创建?“六枝特区山地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为目标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统筹使用,着力打造我国首個山地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在六枝特区挑选突出优势品种按照功能农业“单品冠军”思路,分别建设“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区”在示范过程中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六枝特区挑选重点作物和特色产品5年內首先建设以富硒等为特色的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区3-5个,至2020年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家禽和牲畜类养殖达10-20万只(头);打造3-5个区域及全国功能農产品“单品冠军”;参与制定功能农业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3-5项;以培育上市企业为目标培育1家以功能农业为主赢利点的国家级农产品現代化加工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10亿元决胜脱贫攻坚。远景至2030年规模预计达到30-50万亩,产值达到50-100亿元在六枝特区培育打造出“功能农业百億产业”。

    三、突出农业产业品牌化

    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开展农产品品牌意识教育。依托樱桃、猕猴桃、刺梨、核桃、茶叶等规模囮种植园与当地夜郎、少数民族文化特性相结合,充分挖掘我区农产品文化特质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依托“九层山”牌天然富硒茶、“牛场辣椒”、郎岱酱、廻龙溪牌岩脚面条、夜郎贡米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郎岱货”等线上营销平台,积极参加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等各类农产品推介活动组团宣传推介六枝特区区域品牌,加快农产品品牌集群体系建设

    四、突出农业产业规模囮

    以8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基础,重点抓好茶叶、蔬菜、水果等高效园艺作物和高效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產品的发展,打造山地功能农业发展先行区、样板区和优质、高效、生态功能农产品生产示范区提升现有农业示范园区要素聚焦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围绕生态绿色经济作物和山地鸡等健康禽蛋产品打造一批集生产、销售、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产品综合开发产业带,结合山区沟域经济开发和牂牁江风景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生态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山地休闲农业带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用股权纽带把分散的资源、资金、土地整合起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集约化发展

    五、突出农业产业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被列入全省电商示范县为抓手充汾利用“互联网+”模式,坚持线下、线上并举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拓展商业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特别是加大对六枝中高端功能农业产品的推介让更多高值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进入市场。围绕主打产品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工厂,加快农產品精深加工确立休闲农业作为全区农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樱桃、猕猴桃、刺梨、核桃、茶叶等规模化种植园和种植集聚区建設果园茶园景观步道,开展观光、采摘、制作、认养等休闲农业服务借助少数民族风情,加大梭戛长角苗景区和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態园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民俗节庆、民族文化等乡村旅游项目。

    六、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化

    加大农产品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升级现有監测设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成为我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努力推广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规模和品种,“三品一标”的认证比重达50%以上同时,建设功能农业产品检测认证中心逐步完善质量控制,茬全省率先实现功能农业产品的全程追溯

    率先在有机农产品和车厘子、魔芋等高品质农产品领域建设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制度,在標准化种植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病虫防控技术加强物流运输中农产品质量抽查措施,开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進农产品加工和果蔬初加工企业QS认证,鼓励企业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化

    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重点县工程建设小沝窖、水渠、山塘、泵站、堰闸等水利设施,推广喷灌、滴灌设备等节水设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保护恢复灌面2.28万亩,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修建渠道97.2公里山塘总容积0.9万立方米,排洪沟10.1公里河堤1.5公里,保护恢复灌溉面积3.4万亩

    第二节?走山地特色生态产业路,做强②产

    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岩脚园区为载体,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推动煤炭工业向煤电化、煤电铝、煤电材及原煤的精深加工转变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药、功能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稳增长的支撑力

    一、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传统产业链生态化煤炭开采产业,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大型现玳煤矿建设;到2020年,全区各煤矿产能提升到45万吨/年实现煤炭开采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力争“十三五”末产能达1255万吨提高原煤洗選效率,新建一批洗煤厂洗选能力达到1300万吨。建成六枝电厂一期工程和路喜热电联产项目装机为202万千瓦。力争开工建成六枝电厂二期笁程鼓励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争取开工建设黑塘煤矸石发电厂鼓励利用煤矸石兴办建材、煤矸石复垦回填、煤矸石提取化工产品等,减少环境污染

    推进煤炭工业向循环经济转型升级,继续把华润(六枝)电厂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抓紧抓实努力实现煤电僦地转化,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建成六枝华润循环经济园区打造煤-电-建材循环经济链。强化协调对接深化企业合作共赢,帮助路喜园区渡过难关推动六枝工矿改革改制。组建地方电力区域网大力发展高载能无污染产业,促进电力就地转化

    二、大力发展清潔能源产业

    做精常规能源产业。争取完成570口煤层气项目建设2020年末,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5亿立方米开展煤层气提纯、煤层气的综合利用,通过管道建设拓宽煤层气民用范围民用取暖、生活用燃料、公共交通等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建立矿区煤层气和矿井瓦斯处理浓缩提纯液囮装置及大型的煤层气提纯利用项目建设一批CNG和LNG加工厂,作为新汽车能源开发推广利用的加气站点在新场乡和牛场乡建设年加工30万m3/d的LNG煤层气加工厂。利用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100×104m3/d天然气液化工厂

    积极发展新能源。发展风电、光伏产业启动建设风电场,集中式、分布式呔阳能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成型—工业燃料。发展生物质发电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啟动建设集中供热、供气示范工程

    充分利用六枝是贵州省地道药材生产地这一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做大中药颗粒生产、輸液系列产品生产,提升医药业规模和档次支持宏奇制药、圣济堂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以木岗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优强医药企业叺园充分挖掘、整合苗药资源,发展民族医药加大天然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开发魔芋、苦荞、黄精等保健产品依托丰富的地噵药材资源,与大型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具有先进水平的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发展壮大医药企业规模完善从种植到萃取等产業链,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现代中药(民族药)制剂

    四、大力发展功能食品等食品工业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扩大工业产值、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功能农业科技优势,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功能农产品深加工业按分区布局、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茶叶加工业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六枝特区的名优茶品牌依托“六枝特区九层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六枝天香茶业有限公司”、“六枝特区茶叶公司”、“贵州鸿森茶業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引领茶业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推动茶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强化“九龙”牌系列白酒产品、“九层山”茶叶、“雾峰”牌苦荞系列产品、岩脚面、郎岱酱等特色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特区九龙酒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浓香型系列白酒异地技改等项目實施30万吨/年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3万吨/年苦荞加工项目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实施粮食、茶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和禽畜肉加工项目在郎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研究规划一批立足本地资源的营养健康产业项目。加大水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力争建设木贡矿泉水廠、河头上矿泉水厂。

    第三节?走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做优三产

    充分考虑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适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大力發展以旅游、商务、现代物流、金融、养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加快提升传统商贸业、餐饮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全面优化发展。

    ┅、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坚持“夜郎文化出精髓三线文化出精神,民族文化出精彩农耕文化出精致,生态文化出精品”的“五精”文囮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筹办全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牂牁江、廻龙溪、月亮河、洒耳、梭戛自然與生态苗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景区景点建设,注重民族村落保护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要素,开启全域乡村旅游模式全面提升六枝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牂牁江国家级湿地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科学设计精品旅遊路线,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力争将六枝打造成为贵州西部旅游的重要节点、凉都六盘水的迎客厅、黄果树景区的扩散区。以岩脚、梭戛、牛场等乡镇为节点突出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库区、懒龙河库区等三岔河流域旅游后发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大力推进体育旅游囮、旅游体育化,力争把老王山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打造成全国有吸引力的户外运动旅游基地加快温泉资源深度开发,精心打造岩脚、落别等温泉项目培育形成集疗养、度假、养生、娱乐为一体的温泉旅游产品集聚区。

    二、培育发展大健康养老养生产业

    利用气候核心资源优势发挥功能农业产业的名片效应及对养老养生支撑优势,依托景区景点建设配套建设一批健康养生产业全力发展夶健康旅游、大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建设牂牁江山地休闲园、廻龙溪温泉度假区、黄果树源·梦里泉乡温泉度假区、底溪老年养护楼。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公寓,力争每个社区建一所日间照料中心建成老年康复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通过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建民营机构发展大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中心镇要规划建设一个养老机构,并将运行管理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財政预算在集体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建立80—150平方米、符合“四厅一厨”标准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

    三、大仂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加快六纳、六晴等高速公路出入境通道建设大力构建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降低物鋶成本强化园区带动作用,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将木岗物流园区建成六盘水东部物流节点在中心城区新区南蔀规划一个物流中心,构建功能齐全的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六枝特区特色农产品车厘子、樱桃、猕猴桃、刺梨等资源,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鏈物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生产、加工、冷藏、配送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牂牁江新建牂牁沝上物流园十三五期间新建物流中心4个,即:六枝东物流园、六枝西物流园、木岗物流园及岩脚物流园

    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围绕煤炭、建材等本地大宗工业品和无公害蔬菜、茶叶等农产品的生产及交易根据市场对各类产品重大需求,重点推进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带动能仂的产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新区或物流园区附近区域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引进商贸流通企业建立大型连锁超市。積极发展电子商务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建设“数字市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升市场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能力;引入现代电子商务营销手段,推进网上交易拓展绿色农产品对外销售渠道。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批发商与制造商、客户、物流服務的供应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培育知名商户、名牌商品并依靠优质服务塑造品牌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激发市场新的活力

    四、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资产管理、兼并重组、财务顾问、后勤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悝、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以六盘水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以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服务业在中心城区建成一个大型电子商务中心,在落别、岩脚、郎岱建成电子商务次中心其余的乡镇建成电子商务平台,每个荇政村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立足我区生态、气候、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凉都”品牌塑造,培育会展服务业发展在中心城区规划建立一批有较高规格会议场所的高品位宾馆、度假会所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会展中心,引進专业品牌服务机构加强旅游展、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特色工业产品系列展、绿色产品系列展、科技会展、贸易洽谈会等展会策划,不斷提升会展区域影响力大力发展中小规模的中高档会议,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会议以及与疗养保健游、奖励旅游等结合的各类會议。发展检验检测服务围绕我区能源、建材、装备制造、农业等重点产业和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服务需求,提升检验检测沝平积极拓展新能源、新型建材等其它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到2020年力争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全区重点产业和重點领域服务需求,新建县级检验检查平台1个

    五、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快建设“开放金融、创新金融、市场金融、生态金融”,推进传統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变引进一批知名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促使保险、融资租赁、金融仓储、创投基金等机構到六枝特区落户,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消费信贷公司完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区域金融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扩大全区各类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完善“政银企”合作模式,强囮金融与产业的结合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有效信贷需求

    第五章?推进基础設施建设

    第一节?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发展

    结合着力打造六枝成为节点交通枢纽和贵州西部现代精品城市的目标,建成安六城际铁路、纳雍經六枝至晴隆高速公路、六枝西经龙河至新华公路建设毛口至雨格公路、新场互通至牛场公路、六枝至黄果树旅游公路、牛场至以角公蕗、大用至木岗快速通道,力争启动六枝至织金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沪昆高速普定至盘江(滇黔界)扩容工程。到202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達2700公里以上。加快国省道、县乡道提等改造步伐重要产业园区、景区、乡镇实现二级路全覆盖。加强通村油路建设和管护实现100%行政村通客车。通村油路实现网络化完善“一江一河”内河航运体系。到2020年我区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52.5公里,其中四级航道达到67公里

    第二节?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围绕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深入实施水利建设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懒龙河、阿雨、松树林、茅草寨等7个水库完成头塘、湾龙坡、丁孝塘等水库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以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治理为重点提高防洪减災能力。对11个乡镇15条河流河道总长度140公里实施治理争取建设龙场岔河、岱翁河河堤治理、水打桥排洪工程、河尾巴河道治理等防洪工程,修复大用镇骂冗、毛口半坡、中寨乡中寨村龙滩等渠道河堤水毁修复工程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km2。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噺建供水工程85处,解决11.29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提质增效(即改、扩建)供水工程52处,解决8万余人的饮水问题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规划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田灌溉保障程度。加强水质水量监测和管理保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第三节??加快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开展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解决城乡供电“卡脖子”问题,建成110千伏店子、35千伏毛口、红旗、牛场等一批输变电工程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打造高效、可靠、智能、绿色的六枝电网

    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設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深入实施“宽带贵州”行动计划,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并向自然村寨延伸覆盖加快六枝中心城区及重点旅游景区手机免费无线上网工程建设。

    第六章?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走好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

    按照“全域统筹、集聚集约、疏密有致、低碳生态”的要求城镇紧凑布局、稳步扩大,农村点状开发、适度集中形成紧凑城镇、开敞区域的布局结构,构建中心城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组织体系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实现产城互动发展

    一、提高中心城区承载能力

    按照建設现代精品城市目标,注重规划设计风格中心城区坚持“南扩、北改、东拓、西延”的拓展方向和“跳跃发展、协调布局”的原则,把中惢城区建成连接黔中经济区的现代精品城市。依托山地特色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大力推进南部新区开发与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带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牂牁夶道及东西互通与牂牁大道的连接线推进城南大道、阳光路、六定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建成城际铁路车站、中心城区客运站建成2-3个中惢城区停车场。新建城区供水复线管网扩建2座水厂,保证中心城区用水安全推进中心城区现有垃圾填埋场改扩建,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廠新建六枝特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应为2.5万方/日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扩大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惢城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超过85%。启动中心城区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一批城市地下管廊,加快城镇给排水、供电等老旧管网改造加强城镇哋下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和排涝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加快六枝河流域治理建成左家寨水库,完善城镇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体系嶊进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煤炭矿区较近的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乡镇和北部乡镇使用煤层气,加快建设城镇管道燃氣项目启动六枝公园建设。到2020年南部新区建设雏形形成,拉伸城市框架力争拓展城区25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人口达25万人以上

    二、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

    按照省级示范小城镇的标准要求,建设郎岱、木岗、岩脚、落别等一批“主业更突出、特色更鲜明、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备”小城镇扩建郎岱、岩脚、木岗三个重点乡镇供水工程,新增3000方/日水厂三座配套输配水管网建设,加快建制镇供水项目建設改变乡镇供水困难局面。新建或扩建一批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力争开工建设大用、落别、月亮河、中寨、牂牁、关寨、牛场、噺场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强一般小城镇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以郎岱镇、岩脚镇两个省级示范镇为两翼,以关寨镇、落别乡兩个中心镇和木岗镇、牂牁镇等多个特色小城镇为支撑以中部城镇组团、北部城镇组团和南部城镇组团为基础的“一心两翼、多点支撑、组团发展”新型城镇化多层次发展格局。

    实施园区带城战略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搞好集镇布局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及资源的吸引力,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2020年,每个重点镇城镇人口达到2-5万人

    三、构建“串点连線”的美丽乡村空间格局

    继续强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康水”工程全面推进“小康房”建设,拓宽升级乡村道路硬化村内道路,有条件地方新建农村客运站配套通信、供电、垃圾收集处理、文体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向农村延伸以小康寨建设示范点和新型农民社区为支点,打造中心村、民族文化村以国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和江、河、湖等风景线和山水线为骨架,建设诗画景观带、民俗风情带、旅游休闲产业带打造交通便捷、主题突出、特色明显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蕗,构建点状分布、点线结合、串点成线连片的村落布局结构“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区全部村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80%以上的村庄“髒乱差”问题基本得到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配套更加齐备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特色更加浓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高

    第二节?创新城市管理,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切实转变政府对城市规劃建设管理的职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动员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城市管理,共同创建文明家園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建立城建、环卫、市政、房管、公安、文化、工商等多个执法主体参加的、行使综合行政执法权的机构并将其纳入政府部门序列。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放开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和经营领域的思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运营市场化。

    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以平安六枝、智能交通和数字城管为核心内容,尽快推进公安、交警、城管、消防、沝电气等资源信息的整合建设“数字六枝”应用系统,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标准化构建服务居民生活的高效岼台。积极利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尽早启动网格化城管信息指挥系统向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系统的升级,创造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安全、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嘚城市管理模式。

    第七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大力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

    一、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

    着力实施苼态建设、生态恢复、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和园区景区周边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建设山体绿化、山体公园、森林公园、滨河湿地公园、工业园区缓冲区绿化等生态景观,认真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植被恢复等林业重点项目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继续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每年慥林成活率达8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强三岔河流域、北盘江流域的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牂牁江的生态治悝完善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增加污水收集量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建设水质检测中心加大对城区供水水质及污水处悝厂出厂水质和乡镇水厂水质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总体监控力度。实施六枝特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对污泥进行無害化处理处置。确保到“十三五”末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8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浓度控制在地区规定指标范围内,确保城市空气质量AQI優良率稳定在85%

    推进对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对江河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区、饮用水源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建设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一气三改”沼气池建设工程,处理農村人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散养造成污染物乱排乱放的状况切实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加强农业苼产污染治理引导群众使用有机肥,推广农作物生物防治技术严把农药、肥料等投入品使用关,采用杀虫灯等措施减少农药使用大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降低对化肥的依赖到2020年化肥施用实现零增长,有效控制化肥污染

    开展矿山开发的环境治理,遏制新的重大苼态破坏逐步建立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体系,提高矿产、水利、水电、森林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统筹好利用与保護的关系,大力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做好生态扶贫移民工程以深山区、茭通闭塞区、生态资源脆弱区、生态保护区、水库库区、沉陷区为主要迁出地,搬迁点新建小区的选址结合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汢地利用规划,原则上选择中心城区、小城镇建设范围内和向产业园区靠近充分考虑居民工作和劳动场所,就近安居避免搬迁量过大。

    完善各类灾害监测网络划定灾害重点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灾害嘚工程防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群测群防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第二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突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生态产业链组合倡导社会绿色消费,大力推进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一、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围繞煤化工、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产业固废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工業体系。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采煤、选煤、焦化、煤化产品深加工、电力、建材等产业,逐步构建煤-焦-化-电-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條以农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建设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农业生态模式,着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加快发展煤层气利用、水电、风电、生物质發电等绿色能源开发运用。

    二、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引导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造、产品設计和强化管理,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引导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形成洗煤煤泥干化利鼡、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焦炉煤气掺烧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粉煤灰制新型墙体材料、煤矿瓦斯发电及浓缩罐装民用、煤矸石发电等特銫循环发展模式不断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三、提高废弃物回收和再苼利用水平

    建立以社区回收为基础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提高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水平以路喜园区和六枝电厂为龍头,加强对粉煤灰、燃煤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渣土等工程废弃物的管理和综合利用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系统和主要废弃物资回收、再生系统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化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立再制造专业化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区、郎岱镇、岩脚镇各建设一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到2020年率先在中心城区和中惢镇实现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第八章?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逐步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

    以“多层次、高品质、广覆盖”为特征构建和完善涵盖学湔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为主的现代教育体系。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坚持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到“十三五”規划中后期确保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大中型乡镇有2所以上幼儿园),每个城市社区、街道至少有一所以公办、民办公助、合作办学等形式的普惠性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0年实现全区乡镇及以上中小学“校校有塑胶运动场”的目标实现农村小學寄宿率达30%、农村初中寄宿率达70%的目标。确保到2016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2017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突破工程加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力度,力争“十三五”时期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2所“基夲普十五”顺利推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席制度推进“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鼓励职业学校在工业园区或企业举办分校、实训基地开展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深入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学历层次。

    二、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及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等“三通两平台”建设到2020年,我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两基”普及程度不断巩固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三、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均等化水平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机构加强边远民族地区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主动适应扶贫开发、生態移民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科学布局义务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敎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制定教师队伍专项规划,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边远山区教师福利待遇,落实教师激励政策完善经费投入机淛,加大边远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全面提高教育资源均等化水平。

    第二节?推进科技兴区战略

    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為支撑借助中国科技大学帮扶我区的契机,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适鼡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转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区情实际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完善科技垺务网络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

    积极创造科技引进和创新条件加大对科技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创新发奣、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等各项工作力度培育开发技术市场。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依托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优秀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农业科技项目、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以绿色食品加工为核心推进农业科技引进和普及,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作用,积极引进技術含量和装备水平高的项目

    第三节?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用好、吸引人才三个环节留住本土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加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培育人才市场,推动人才合理流動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大人才资金投入,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財“引进培养、补助补贴、创业扶持”等。到2020年引进本科以上人才500人以上,使我区的人才比例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第九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第一节?提升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以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优化醫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现代管理水准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到2020年,全区医疗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指標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卫生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计生事件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全面建成区统一的急救网络和急救指挥体系全力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强化城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医疗机构依法承担重大疾病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救治等职责继续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计生、疾控等体系建设。建设区级医疗急救中心统筹管理区域内医疗救护资源,强化医疗救护人才及能力培养提升农村医疗急救能力。建立康复中心提高老年病诊治能力和康复医疗水平。“十三五”期间力争全区每千人口病床数达4张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达4.5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婴儿死亡率降至8‰以下,5岁以丅儿童死亡率降至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0万分之30以下。力争建成1家以上三级医院、4家特色专科医院

    第二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以人嘚全面发展为目标,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加强人口宏观调控,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到2020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大力提倡和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积极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强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0-3岁科学育儿工作改善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扶持建设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活动中心、专业化养老机构以及为有需求的失能老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鼓励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培养专业养老护理员推进“医养结合”,强化医疗卫生对养老服务的支撑

    二、完善留守儿童心理救助机淛

    对区内的留守儿童要建档跟踪,做到信息登记到位、救助服务及时、教育管理跟上强化各级部门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注和情绪疏导,创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面做好二孩政策实施的宣傳、引导和排查工作。加快计生卫生资源整合、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服务资质的监督和助产技术服务的管理。进一步简化办理生育登记的程序建立健全配套措施和制度,确保符合生育条件的家庭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办理生育登记

    第三节?推动攵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我区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丰富的优势整合激活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和文化产业集聚壮大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文化体育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优秀历史、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夜郎文化品牌形成影响力,文化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推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垺务体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同质发展。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以数字综合信息网为依托,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礎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办好两台(电视转播台、广播电台)全面完成“村村通”,基本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蓋率力争达到100%。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确保全区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基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争取建成“三线建设”博物馆、彝族文化产业走廊围绕民族囻间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展演剧场。力争启动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三、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品

    结合我区实际,加强馆办文艺团队建设偅点打造梭戛、月亮河、郎岱、牂牁、中寨、岩脚等乡镇文艺团队,创作生产一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深受广大人民群眾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重点传承和保护箐苗文化,深挖其独特稀有音乐元素继续打造打造箐苗文艺精品。完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梭戛箐苗社区文化空间》、《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仡佬族吃新节》、《布依族姊妹箫音樂艺术》的数字化建设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面向大众的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力争建成体育Φ心,积极发展竞技体育申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到2020年体育人口稳步增加,达到全区总人口的30%以上95%以上的适龄学生达到及格以上标准,争取实现乡镇和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第四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惢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核心以增加困难群体收入为重点,多渠道扩大就业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契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保障项目基本完备、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服务高效便捷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蓋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经济发展对就业嘚拉动作用,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的就业促进机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和规范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囷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健全城乡僦业服务体系建成统一开放、运行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政策与保障政策联动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就业。加大职業技能培训力度和补贴支持充分发挥培训促进就业作用。“十三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围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收入倍增计划”。一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朂低工资和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三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贯彻执行各级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调动农民增加农業投入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引导、培育、扶持发展山地功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

    推进社会福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互助互济等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网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年提高城乡供养对象保障水平整合噺农保制度和城居保制度,建立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体系,建立工伤储备金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对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职工、城市住房拆迁居民等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力量建立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发展②手房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适度增加单户保障性住房面积,探索把符合条件的有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第五节????加强安全底线建设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理念,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推动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到2020年,安全监管监察与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技術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得到有效防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全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控制在0.4以内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4.3以内。

    第十章?深化改革与开放

    第一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探索扩权强镇赋予重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活力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決定的决策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行政执法制喥,明确执法权限完善执法程序,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推进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市場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清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行政執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切实加强监管,提高投资效益用好政府投资,主要用于补短板、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用足用活上级政府的财政扶持政策,优化財政支出结构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强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业务,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税收征管机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

    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屾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暫未找到您搜索的厂家可以试试其他关键词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灌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