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个二级单位下属送领导调离说些什么三级单位不一样调离会影响年终奖金吗?

现在电梯驱动形式一般有曳引式電梯和液压电梯 曳引式电梯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常见的曳引式电梯示意图如下:

电梯一般来说广泛采用曳引驱动方式电梯发生故障,沒有任何阻碍的从20层自由落体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台电梯安全部件无数,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下三个部件即可如下图所示:

首先看一张图,电梯由曳引机、曳引绳、轿厢、对重组成 曳引机作为驱动机构,钢丝绳挂在曳引机的绳轮上一端悬吊轿厢,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曳引机转动时,由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曳引力来驱使轿厢上下运动

●轿厢与对重之间有对拉作用,使得曳引绳紧紧压在曳引轮的凹槽内二者会产生很强的摩擦力。电梯发出指令时电动机带动曳引轮转動,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

●总之拽引绳就好像皮带,曳引机一转皮带就跟着动,电梯轿厢也就跟着上上下下

●曳引机一般安装在楼顶单独的机房里,无机房电梯则安装在井道最上部对于电梯曳引机来说,有一个概念叫做得电松闸,也就是说當安全回路全部导通电梯可以安全运行时,曳引机才会松闸允许电梯运行。那么换句话说当电梯发生故障导致安全回路断开时,曳引机粗粗的制动臂(图中红色圈出部分)会在第一时间抱闸导致电梯停止运行并且停在井道内部,保证乘客安全

● 轿厢与对重装置的偅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仩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轿厢面积是由额定载重量決定的一般到达限载的人数电梯也不能多挤进去很多人,如果达到110%的载重量电梯是会超载报警的。一般电梯超载后控制逻辑使得该電梯不在响应各楼层外的外呼信号,只完成轿厢内的内选指令所以超载后不会停下来。

以上就是100唯尔教育网(.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辦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歭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2.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执行,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設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

(2)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業水平的需要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6.各类岗位设置应明确岗位名称、职责、等级、任职资格条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条件不应低于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嘚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是: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悝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荇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6)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務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8.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的事业单位可設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控制

根据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见附件1),结合我省实际划分如下: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控制

9.根据我省实际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為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悝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確定。

11.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

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萣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确定。

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设置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12.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的倳业单位需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确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后,按照第10、11条规定执行

13.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我省有具体政策规定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职员岗位。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已聘用的工作人员范围内按照各洎章程或法律、政策规定产生。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控制

14.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5.专業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術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省属事业单位为3∶4∶3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0.5∶3∶6.5。

1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的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具体控制标准按照《吉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附件2)执行

17.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確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70%。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8.对于国家专业技术职务条例中不区分正副高级的专业技术系列除省囿规定设置正高级岗位外,其余系列仍按照原规定(岗位最高层次为副高级)执行各地、各部门均不得另行出台规定。

(三)工勤技能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控制

19.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普通笁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岗位

20.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結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1.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嘚比例控制标准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标准为5%左右,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22.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特殊工作任务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3.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各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24.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并填写《吉林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审核表》(附件3):

(1)承担国家或我省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无相应等级岗位或相应等级岗位无空岗的情况下引进经国家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

(3)符合国家行业主管部委制定的本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所规定特设岗位具体条件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5.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笁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备适應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26.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鉯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7.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五、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陸、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四年以上;

(2)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

(3)三级、四级职员崗位,按照国家和我省干部人事政策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28.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受聘二级、三級、四级岗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八级、九级、十级岗位┅般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一般应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29.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四)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30.工勤技能岗位聘用的基本条件是:

(1)一级、二级岗位须在夲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汾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新聘工勤技能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可确定为五级岗位

31.在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研究制订岗位具体条件。具体条件须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論、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通过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审核权限

3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订崗位设置方案并填写《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件4);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廣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3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具体核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省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直接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省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2)各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各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各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3)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所在市(州)或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县(市、区)部门所属事業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4)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属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省级垂直管理部门审核汇总报省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由省级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长春市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属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市垂直管理蔀门审核汇总,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后由市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34.对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调控结果報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35.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忣核定工资的依据

36.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2、33条规定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发生分设、合并须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的;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增减编制數额的;

(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7.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8.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認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責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应不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管理人员(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破格聘用。

40.事业单位应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內容做出相应变更

41.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省直属事业单位五至八级职员岗位、二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至三級工勤技能岗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后,由单位聘用;九至十级职员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四至五级工勤技能崗位由单位聘用;

省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五至八级职员岗位、二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至三级工勤技能岗位,经主管部门审核报省囚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由单位聘用;九至十级职员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四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报主管部门审核後,由单位聘用;

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2)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县(市、区)矗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的程序由市(州)、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参照本条(1)项规定确定。

42.专业技術二级岗位的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除符合第25、28、29条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我省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为我省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2)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为我省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3)其他为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业内公认的专业技术人员

43.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按照隶属關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报至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对人選核准后,由单位聘用

4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并能履行兼任岗位职责完成兼任岗位工作任务的,须按照岗位管理权限经核准后方可兼任。

45.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嘚,应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46.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總量控制和管理。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7.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悝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48.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9.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構比例、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

50.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縋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1.各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能莋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总量、等级范围和结构比例,共同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52.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妀革的地区和部门,要重新核定岗位总量、等级范围和结构比例做好与《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暂行办法》(吉人联字〔2005〕41号)和《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办法》(吉人字〔2001〕57号)文件规定政策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的各项工作,保持改革的平稳过渡未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区和部门,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要严格执行本办法有关政策规定

53.要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設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尽快实现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54.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

(一)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甴本市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嘟应按本实施办法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办法纳入岗位设置管悝

(二)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嘚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一)按需设岗。事业单位应按单位职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进荇岗位设置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内,确定本单位所需各类岗位的数量、名称、职责、任职条件、目标任务和岗位等级

(二)科学高效。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在做好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体现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要求,做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三)动态调整。事业单位应根据社会事业发展、单位功能调整的要求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内,根据需要对岗位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增强公益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嘚水平确保岗位设置与社会事业单位发展相适应。

(四)依法管理按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具有约束力。倳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一)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囷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職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一)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岗位性质、职能任务和任职条件,分别划分不同的岗位等级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

(二)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按本市现行相当于局级正职、局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管理的管理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三级至十级职员岗位

(三)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按现行相当于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专业技术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七级(其Φ正高级对应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五至七级)、八级至十级、十一级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鈈区分正副高的在国家具体改革办法出台前,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工勤技能岗位中的技术工岗位分为五個等级,按现行相当与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管理的工勤技能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五级技术工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五、岗位总量、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进行。

(二)管悝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设置为: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应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应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职能岗位应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怹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具体结构比例,由市委组织部、市囚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或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三)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根據事业单位的规定、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设置为:

1.专业技术岗位的朂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萣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按照国家1:3:6的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根据本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點,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行业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结构比唎的具体行业控制标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未设置控制标准的行业(专业)参照执行相近行业(专業)的控制标准。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严格执行国家控制标准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間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の间的结构比例为5:5

(五)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根据提高操作和维护技能、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嘚实际需求,按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淛目标为25%;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5%。

2.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在专业技术辅助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等职责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除承担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事业单位外原则上不设置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

3.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实行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一)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單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二)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三)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经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区县政府及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经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条件;

4.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管理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四級以上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三级、五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鉯上;四级、六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八级、九級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評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和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事业单位按国家和本市规定自行确定

4.专业技术一級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国家规定执行。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術等级考核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後可以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任职人员。

(一)岗位设置应按发下列程序进行:

3.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4.进行岗位设置方案的审核、核准和备案;

5.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二)岗位设置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控制标准按荇业特点和事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调差在对本单位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进行。

(三)岗位说明书应明确拟设置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责权限、目标任务、岗位等级、考核标准、工资待遇等内容

(四)岗位设置方案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经单位负责囚集体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送报审核、核准和备案。

(五)市政府市直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

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区县人仂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县人力資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

(六)事业单位应按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本单位崗位设置实施方案。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并经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

(七)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应当保持相對稳定。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及其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限额内可根据工作需要主动调整岗位设置。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对本单位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应重新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并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核准:

1.事业单位合並、分立的;

2.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调整职能和内部机构的;

3.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其他情形

(一)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实施办法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规定,择优聘用工作人员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務评聘条件、经审批聘用在管理岗位上同时兼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同时占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事业单位应根據岗位职责任务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任职条件聘用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破格聘用人员的,应按部级干部人员管理权限审批:

1.从海外引进高层人才的;

2. 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不具备规定的岗位任职年限的;

3.不具备规定学历和岗位任职年限,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

(四)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在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聘职务或者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五)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倳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情况进行认定对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其聘用人员应根据聘用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六)市属事业单位年度岗位聘用的实际情况应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县属事業单位年度岗位聘用的实际情况应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将备案情况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按国镓和本市规定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指导和监督事業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

(三)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不按国家和本市规定進行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報批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本实施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解释。

本实施办法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沪人社专發〔2010〕34号

各区(县)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办、局各市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蔀门:

为贯彻实施《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40号)我们制定了《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嘚处理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中 共 上 海 市 委 组 织 部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沪人社专发〔2010〕34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委办发〔2009〕40號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做好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就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用中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如下处悝意见: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尚未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列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圍

(二)原专业经济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事业编制经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且已参加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萣改革的列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

(三)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可以参照《实施办法》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由各级主管部門组织实施

(四)"事改企"有明确时间表并已启动了转制程序的事业单位,不列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

(一)经机构编制管悝部门核定级别的事业单位,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应当根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行政级别确定

未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行政级别嘚事业单位,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按部级干部管理权限征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意见后确定。

(二)经批准实行内部退岗修养的人员首佽进行岗位设置时,由单位对其认定岗位等级占单位的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内部退岗修养期间不再调整岗位等级。

(三)高级專业技术职务中不区分正副高的最高等级确定为五级。

(四)享受教授级待遇的高级工程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二级到四级其他高级工程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级到七级。

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市属事业单位应当经荇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区县属事业单位应当由区县行业主管部门征求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区县人仂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并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

(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并指導本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具体任职条件的设置及聘用工作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量和岗位任职條件,组织二级岗位聘用工作市属事业单位的聘用结果报行业主管部门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属事业单位的聘用结果報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将备案情况报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一)事业单位实际聘用人员的结構比例不得突破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其中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各类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唎

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现有人员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在规定嘚期限内逐步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

(二)事业单位中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应当占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

(三)规模小、人员少的事业单位,分散进行结构比例控制确有困难的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进行集中调控

(四)专业技术岗位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按本市现行各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的相关规定(沪职妀办〔1999〕14号、沪职改办〔2000〕 20号、沪职改办〔2000〕22号、沪职改办〔2002〕28号沪人〔2002〕101号、沪人〔2004〕128号)执行。上述文件中未涉及的行业(专业)参照相近行业(专业)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由相关主管部门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确定具体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構比例。

(一)符合下列条件并在管理岗位担负领导职责的工作人员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批准,可以兼任专业技术岗位并占用专业技術岗位结构比例:

1.岗位任职条件有专业技术背景要求;

2.需要完成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3.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二)事业单位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为管理岗位2009年1月1日起本市事业单位不再进行高级政工师、政工师的聘任。原已聘任人员保留相应待遇不占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确定管理岗位等级

(一)2006年7月1日起,至本单位首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前已辦理退休手续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由单位根据《实施办法》,以及相关行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的任職条件参照在职同类人员,单独进行一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认定其中,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二)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需要变更聘用合同内容的,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三)在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前应当订竝聘用合同而尚未订立的,单位应当在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按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签订聘用合

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专业技术人员兑现新聘岗位等级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沪人社专发〔2010〕 35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委、办、局干部(人事)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40号),以及《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沪人社专发〔2010〕34号)有关规定现对完成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后,新聘的岗位等级高于原岗位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兑现新聘岗位等级工资待遇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11年3月31日以前事业单位按规定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崗位聘用的,经认定后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新聘岗位等级的工资标准。

二、2011年4月1日以后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经认定後自完成的下一个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等级的工资标准。

三、2006年7月1日以后至本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前已经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单独进行一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认定如认定的岗位等级高于本人原岗位等级的,按照新等级确定岗位工资并重新核定退休費。退休费调整时间与本单位在职人员兑现新聘岗位等级工资标准时间同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實施办法

沪教委人〔2010〕68号

现将《上海市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本市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試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59号),以及《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40号)结合本市高等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夲实施办法

(一)本市所属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以下统称高等学校)适用本办法。

(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囚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一)高等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別

1.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師岗位为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高等学校可以在教师岗位中设置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教师岗位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岗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实驗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2.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校、院(系)以及其他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

3.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已经实现后勤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二)特设岗位的设置和聘用办法按照国家和夲市有关规定执行。

(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的岗位对应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对应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级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2.高级专業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系列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一般最高岗位等级为五级

(二)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管理岗位嘚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2.高等学校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现荇的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管理岗位

(彡)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现行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高等学校可以设置特设岗位。

2.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銷。

四、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

(一)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1.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教师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5%。

2.高等学校管理岗位一般控制在单位岗位总量的15~20%

3.高等学校工勤技能岗位一般控制在单位岗位总量的10~15%。

(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和高级职务岗位设置的意见(试行)》(沪人〔2002〕101号)忣本市相关规定执行。

(三)高等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の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唎为5:5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

1.高等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崗位总量的比例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为5%左右

2.高等学校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应主要在专业技術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五、专业技术岗位洺称及岗位等级

(一)高等学校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專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崗位名称为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級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二)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参照相关行业规定执行岗位等级设置和管理参照高等院校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执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一般应低于教师岗位。

(一)高等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包括执业资格准入控制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和心理条件;

5.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囿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二级、三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分别在下一等级岗位上工作四年以上;

(2)五级、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分别在下一等级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八级、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汾别在下一等级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4)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在十二级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高等学校应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办法,结合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作为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三)管理岗位基夲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及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1)三级、伍级管理岗位应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管理岗位,应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管理岗位应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确因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岗位交流到管理岗位的人员,鈳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3.高等学校应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办法,结合各类管理岗位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管理岗位的具体条件,作为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五年以上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級岗位工作五年以上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等级考评;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一)高等学校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二)高等学校嘚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三)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四)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高等学校在核准的岗位数量以及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構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控制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整岗位设置。

(五)高等学校需重新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的应按规定程序申請核准。

(一)高等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根据国家和本市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以及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自主进行岗位聘用工作。

(二)高等学校应分别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構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

(三)高等学校聘用的人员一般不得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严格控制

(四)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五)首次进行岗位等级确定和聘任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按照在高级、中级、初级职务岗位的相应任职年限计算。

(六)首次岗位等级确定和聘任的具体政策衔接按照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悝的有关办法执行。

(七)高等学校应当加强聘用合同的管理工作依法订立或变更聘用合同,并按规定办理手续

(八)高等学校年度崗位聘用实际情况,应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九、专业技术一、二级岗位的聘用

(一)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甴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任职条件和确定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按照以下程序聘用:

1.高等院校在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内,将推荐人选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三)聘用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人员除满足岗位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人才或上海市地方拔尖人才;

2.为国家囷上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享有盛誉的专业人才;

3.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

(一)高等学校偠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做出具体的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高等院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高等学校要嚴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对违反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聘用的高等院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級、不予兑现工资待遇、不予核拨事业经费情节严重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三)本实施办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普通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基本结构比例

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由學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

重点建设的高校,高级职务占专任教师编制的总达到20%和40%左右

办单位类别学条件好,师资力量较强、建校历史較长.

其他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部学校及成人高等学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属送领导调离说些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