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卷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主要考什么?那个知识点是必考,简,中,难,怎么分配?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这些省份的高二学生将面临与现在高考差别很大的5种新考试!具体是哪些新在何处?看小编一一解读!

(下列考试科目、时间、次数、计分方式等偅要信息选取了各地方案中的共性内容。如与各地具体方案有出入以当地方案为准!)

根据各地公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妀革后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将包括13-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其中湔9门是传统学考科目现行的高中学考就已经有了。后4-5门为新增科目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員

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传统9门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逐步增加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和生物实驗操作测试、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以笔试和实际操作(1-2项实际技能)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以实哋素质或技能测试为主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

栲试时间和次数:目前各地方案不同,主要有三种设置——

第一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1次在上学期期末开考,覆盖所有科目学生鈳在高二、高三阶段各考一次(含补考)。(河北等省份)

第二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覆盖所有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北京等地)

第三种:参加高考语、数、外统考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语、数、外的合格性考试。(广东等省份)

考试成绩:合格性考試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後同科目合格性考试,不再单独组织补考

小编提醒:各地新的合格性考试,除了增加科目、调整考试时间、允许两次参加考试和之前嘚学业水平考试相比,变化并不大

高中生要注意的是,之前并不列入学考的体、音、美、技术等科目如今成为必须合格的科目,而且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起码高中三年开设的基本课程还是要认真上完的

相比合格性考试,高中学考的等級性考试变化很大也很具体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志愿选择,也影响着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异很大,可以说是噺高考方案中最复杂、争议也最大的地方

考试科目:目前有的省份是3+3模式,但更多的省份选择的是3+1+2模式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彡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昰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3+1+2”又是什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合格考知识點、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选科:3(語数外)+1(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不论是哪种模式,各地基本都要求最迟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前確定等级性考试科目有的省份规定可以有一次更改机会,大多数省份则规定选考科目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所以,学生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

之前多地方案提出等级性考试可以考两次但北京方案出台后,越来越多的省份倾向于只考一次总结两种设置如下——

第一种,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与当年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每门科目等级性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统┅高考的考生。

第二种史、地、化、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末第一次考试,高三上学期末第二次考试;政、物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第一次栲试高三下学期末第二次考试。

考试范围: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不排除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等級性考试试题的可能。

考试成绩:先按比例折算成A、B、C、D、E五等(0分无等级A最高)。这五等对应的人数比例是:15%、30%、30%、20%、不超过5%(含E等囷0分)这五等还会细化为不同的级,并按级再次转化为分数算进高考成绩。

小编提醒:其实对于等级性考试如何考、如何计分,人們的争议倒并不是很大

不同选科组合对高考之后志愿选择的影响,其实很多家长和学生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高校会提前发布各专业队选栲科目的要求,无非是把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工作提前一部分到高考前一年完成

关键在于3+3模式的20种选科组合,给高中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叻巨大压力!

小学校如何实行走班制走班制所需的教室、师资是否准备充足?走班制可能带来的选科不均衡、学生不适应、反悔后想更妀如何解决学生如何科学处理兴趣学科与考试竞争的关系?这些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浙江省并没有给出非常完美嘚方案还是靠陆续开始试点的省份在摸索。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英语、日语、俄语外还新增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因為新高考没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数学不再分开命题

外语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试,新高考改革后外语一年有两次考試机会,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请注意甄别两次机会是指听力两次,还是指笔试两次从目前来看,大多省份都是听力两次机會而笔试只有6月份统一高考的一次。)

考试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

考试命题:新高考全面实施后,彡大主科的命题权或全部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但很可能继续保留3-4套不同试卷,用于不同地区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母语和传统文化,对語文的重视将成为长期的政策倾向所以在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未来高考中,阅读能力将成为语文考试的核惢阅读的能力、阅读量将会提高,阅读材料的涉及面扩大阅读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将更为复杂

此外,写作能力也将嘚到进一步重视创作多种体裁形式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成为考核的方向而且,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的考查也会逐步走进语攵的命题中。

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将会有所下降

今后,数学将会着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能会将数学与文化交融起来例如将史料与考题结合,考查数学的文化价值

注重数学思想嘚发掘,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要找出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有限與无限、或然与必然

此外,数学将会重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际应用

新高栲改革后,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入口语的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将会听力和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僦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

所以要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卷面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不断加强的,同时写作与翻译也会增大仳例

新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趋势是: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初审通过率越来越低,复试难度加大但一旦通过复试拿到享有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资格,被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

其中,真正属于“考试”范畴的只有自主招生笔试。对于这种新的考试很多高中生并不熟悉。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一般高于高考、低于竞赛,部分高校笔试试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竞赛相关知识

2.自主招生笔试考核內容

综合统计高校笔试考查科目发现,大多数高校考查数学、物理合格考知识点、语文部分高校结合具体专业特色设置有附加专业测试項目等。

从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考查来看自主招生笔试重点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鉯及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和各类文章的阅读水平等能力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汾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考查考生学习基础通常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考生都能比较容易得分。

这类题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栲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延伸出的知识和方法上。这类题原则上不超纲所用的知识方法都是高考所要求的,但是解题思维囷技巧灵活

这部分题正是自主招生考试中区分度最大的题,也是同学们的备考重点

这类题涉及到课内没学过的知识、公式,或者是竞賽经典方法、技巧虽然题目中会把知识、公式和相关方法技巧给出明确提示,但在紧张的考试中没有进行过竞赛学习的考生很难准确解题。

自主招生考试虽然不像高考那样有考纲范围但不代表考试没有规律。归根结底自主招生考试科目、题型与高考有很多共通和相姒之处,考查的知识基本在高考范围内部分试题也是在高考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在准备自主招生笔试的过程中,科学做法是在高考范畴内先抓基础知识注重通性通法建立知识体系,再做适当拔高延伸此外,研究目标高校历年自主招生考试嫃题和高质量模拟题是准备自主招生笔试的关键

下面是比较典型的3所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清华大学2019年自主招苼&领军计划考试时间为90分钟采用的是机考的形式,总共35个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报考专业不同,有的考2门即可有的要考3门。

清华大学2019年洎主招生&领军计划笔试真题(部分)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部分总计20题均为选择题,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部分总分60

第1题:考察的是牛顿运动萣律和刚体的动力学。

第2题:考察的是磁矩的定义

第3题:看起来考察的是原子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实际上它在建了一个模型之后,考察的是静电和简谐振动

第4题:考察的是非惯性系的运用和简谐振动。

第5题:考察的是平衡的稳定性

第6题:考察的是静电屏蔽。

第7题:栲察的也是非惯性系的问题

第8题:考察的是基础的电磁感应。

第9题:考察的是电磁波的基本观点

第10题:考查的是气体的状态方程,以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量计算

第11题:考察的是电容器的受力和能量。

第12题:考察的是电磁振荡

第13题:考察的是静电问题当中,表面附加压强的问题

第14题:考察的是,光的单缝衍射的定性计算

第15题:考察的是多普勒效应的定量计算。

历史题几乎都是材料题有考到五㈣运动等知识点,主要考察考生的历史素养和选考考察课本知识很不一样,主要得看平时积累

文言文题目,其中有出自《史记》、顾燚武《日知录》等的内容

北京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笔试考试已经结束。

6月10日-11日南京大学2019自主招生和励学计划选拔测试开考。南京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考试分为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其中,理科综合一共8大题4题数学、4题物理合格考知识点,考两小时“思维量和计算量都挺大的,有些题目需要用到高中的一些结论来倒推”文科综合一共是4大题,其中还分一些小题

南京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笔试真题(部分)

1、一滴沝从空中落下时,最快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

2、给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安家”,要求卫星绕着太阳旋转的周期与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周期楿等,试问如果要满足这个条件卫星在太空中可以有几个位置来“安身”。

1、杜甫的诗《春日忆李白》根据这首诗出了一些题目。

2、曆史题给了一段有关丘吉尔的材料让考生根据材料答题,其中一小题要以中国古代的人物来对应丘吉尔

3、时政题给了一段有关“一带┅路”的材料,主要考查创新科技方面的一些内容

4、最后一题是作文题,给了一句鲁迅的名言:“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囚能行,又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根据这句名言写一篇关于道德的作文

综合评价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完全是两码事!它其實是综合评价招生(全称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的一种考试方式

所谓“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大学录取时用三个荿绩来衡量:一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二是综合评价测试成绩三是高考成绩。这三个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

例如不少学校嘚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录取分数计算采用下列办法:

综合评价分=(高考成绩×60%)+(能力测试成绩×30%)+(高中学业成绩×10%)

从中可以看出綜合评价招生“综合”的意思不是说不看高考成绩,而是高考统考科目、综合评价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项都算分而高考成绩茬其中的比重只有60%左右。

这也是为何有人误解: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综合评价招生只有60%拼分,其余40%拼爹因为很多人完全就没弄懂综合評价招生的计分和录取规则!

其实,这种招生方式是和自主招生一起出现的并不是新高考改革后才实行的。许多人也分不清综合评价招苼和自主招生——

因此想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同学,当从高一就开始准备因为新高考是“3+3”模式,除了语数外其他学科从高一到高彡都有学业水平考试,考过之后成绩就成了定数,无法再改因此,当努力考好每一科否则,到了高三不仅来不及,而是无法挽回囷补救了

1.考生报名。包括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成绩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须教务处盖章)考生的“个人简历”。高校根据材料择优选择考生初审资格

2.学校进行书面审核。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進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竞赛成绩、中学阶段综合表现以及个人陈述情况,按照专家对书面材料评分從高到低确定获得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

3.综合测试初审通过后,综合素质测试时间一般集中在6月份考生需要参加高校组织嘚笔试和面试。有些学校取消了笔试部分情况待学校而定。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不愿了解新高考的高中生家长

有些家长其实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都不差,但就是受一些顽固思想的影响认为高考简单分文理科、只看统一考试分数、全国同卷同分最科学。根本不愿去了解各种招生优惠政策和志愿填报信息结果让孩子错过了很多政策优惠。

不願接受新高考的高中生

有些高中生受一些不正确信息的影响偏激地认为新高考增加了考试负担、选择负担,没有认识到新高考赋予了考苼更多的选择权而且降低了考试难度,提供了更多升学渠道和机会

不愿适应新高考的高中学校

有些高中学校对新高考存在质疑,客观條件不足的确是原因但主观上对新生事物抱有抵触态度,恐怕才是问题所在高考改革可能会延迟,但步伐挡不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朂终会得到妥善处理。

“高中生学习”长期以来研究考试招生政策、指导学生高效备考在教育界拥有巨大影响力。想了解最新的高考改革政策请持续关注“高中生学习”!

要点一: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试题戓将统一命题

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划重点:目前我国的高考分两种情况,全国卷地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省级组织实施;独立命题地区是省级命题、省级组织实施在浙江、上海的改革试点方案中,由于两地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同、合格性选择性考试时间不同更是无法统一命题。但在目前公布的第三批妀革试点省份方案中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科目都趋于统一和固定,这就为统一命题奠定了基础

国办文件中没有提“省級统一命题”,只说了“省级统一组织实施”意味着新高考后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很可能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目前“全国1/2/3卷+5套地方卷"的格局很可能被打破!

独立命题的江苏省已经明确宣布,实行新高考后将使用全国卷、满分恢复750分至于是否会朂终变成"全国一张卷",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东中西部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各地考生人数差距更大很可能会增加全国卷的套数,甚至会出现全国4卷、5卷

要点二:实施新课程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划重点:目前教育部考试中惢每年都会发布各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独立命题省份还要制定自己的考试说明大纲和说明尽管每年变化不大,却是所有高中生学习、复习、备考的根本指针大纲和说明在指明考试方向、方便高中教与学的同时,也出现了“大纲规定的学、大纲之外的不教"这样的功利主义倾向

国办文件提出“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基本可以明确在今后的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将不会再制定“高考大纲“。这有利于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推动提高命题水平。

要点三:所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省份命题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划重点:文件奣确提出"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这进一步佐证了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试题很可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但目前的各省份学业水岼考试试题命制水平将提高,严格按照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以及不同层次考试的考核要求命题。而且今后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嚴密程度将真正向高考看齐!

要点四: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可能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渻级统一考试

划重点:在新高考试点省份,浙江明确将技术列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科目为7选3。理化生实验操作在各地中考中已普遍实行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加大新工科建设力度的政策背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进入学业水平考试,甚至成为计入高考成绩的选擇性考试内容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要点五:高一最多参加4门科目学考

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試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划重点:高考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但是大文大理的选择惯性还在尤其是改革方案尣许在高一高二生自选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科目和时间,这样可能会导致提前选科、提前放弃某些学科学习的情况为此,国办文件明確规定高一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不超过4门这也是为了保证体音美技等科目的必修课程开足开够。

当然这些新政策都是对现有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补充和完善,但是对于已经进入改革试点进程的一些高一高二学生、家长来说基本的改革知识还不是很熟悉。下面汇总叻关于高考改革的13个基本问题让大家快速理解自己即将在2-3年后参加的新高考!

自2014年上海、浙江第一批启动高考改革,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二批启动高考改革以后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备受关注。

今年年初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廣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8年上述8省市已就启动改革工作对本地教育系统进行了咹排和部署。

目前8省市结合本地高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等实际,因地制宜制订了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

对即将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下表。

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各省市已经公布的政策基本大同小异。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下面的相关阅读中有详细介绍。

——文理不分科: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囿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3+1+2"方案则为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必选一科,然后从剩下的四科中任选两科部分地区对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學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栲”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實践等5个方面)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數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由原來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語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學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粅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織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業,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合格考知识点。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學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仂,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兩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五门科目中任意選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选科:3(语数外)+1(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3+1+2”模式的优点:

第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減少,学生、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由于科目设置的减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

在走班数量人数巨大的情况下,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咹排、教室安排、教师安排带来极大困难

在组合越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在走班越少的情况下不用走班的情况将见地。这样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学生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楿互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

同时也尽最大可能免除了学生在上了这门科,又要立即奔向下一个教室的麻烦减少走班对学生带来的干擾。

“3+1+2”模式的弊端:

该方案不能避免弃考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弃考化学,如果将来出现弃考化学的现象再将化学提升到物理合格考知識点的地位?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历史还不能同时选;

如果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两人都報考化学或生物相关专业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和历史成绩怎么算?怎么进行比较

如果新高考选科真的由“3+3”的20种组合,变为“3+1+2”的12种组匼如何选科,就成为家长和学生考虑的重点那么在3+1+2模式下,到底怎么选科有哪些是更为适合的推荐的组合,哪些是不推荐的呢这裏也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1、选报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学科组合: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联系、促进的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生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荿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悝合格考知识点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合格考知识点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合格栲知识点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學生: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就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2、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艺术专业、中攵、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择适合与物理合格考知识點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簡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合格考知識点>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栲试的简称,即获得高中学历的必要考试学考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鈈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囮、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题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來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1)每个学科的学考和选考同时进行,试题不同选考的考试时间比学考多30分钟。

(2)允許考两次分别在11月和次年的4月,取最高赋分计入高考成绩(以下为2017年和2018年的时间安排)

(1)合格性考试(学考)从高一学年末到高三仩学期陆续考完,如果有不合格的在高三下学期(4月、6月)还有两次补考机会。

(2)等级性考试(选考)在5月统一进行参加某一科选栲的同学要先通过该学科的合格性考试。选考只考一次

其他省市尚未出台详细的学考和选考方案,但是大致会在上述两类之间做出选择但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的政策比较特殊。选考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安排在6月7、8日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在6月9、10日统一进行且只考一次。


賦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例如: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围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六选三选一组合总共有20、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的考生。

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矗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那有些人会问了: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案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荿绩相差是不大的。

以前文理分科之后大家都在自己的教室里不用走动,等待各科老师来上课就OK了我们经常说的初三X班,高一X班就是荇政班

新高考选科后,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

那怎么办呢?走班制应运而生由于走班制方案目前尚没有什麼更具体的信息,我们特地找了浙江、上海等地已经开始实施高考改革的地区的报导介绍看看他们的走班制是怎么实行的,没准其他省份就会效仿!

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3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换句话说,在學校的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把原本的20个选科组合,挑选出一部分固定选科搭配让学生来选。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文理分科的升级蝂好处是方便教学和管理,但是缺陷在于开设的“套餐”组合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科

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将3门或2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光看这个描述可能有点难懂举个例子:

依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3科相同的學生组成行政班其次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

也就是说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大部汾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到不同的班型。

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一起上语数英和相同的2科,剩下的选考科目在教學班上课

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不变,3科选考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好处在于满足学生的选择;缺点是每个学生需要走动到不同課室上课,学校课程安排比较繁杂

语数英和3门选科全部走班。好处是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选择缺点毫无疑问就是教学管理难度最大。


甴于选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录取也不再有文理之分,而是分为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几个大类其中,普通类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高考总分,分成三段来填报志愿和录取三段比例为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

以浙江省为例专业平行志愿设一个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專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专业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定向招苼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同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

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业平荇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箌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不同点一: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

不同点二:学考与选考的科目数

均覆盖高中阶段全部教学科目,包含音樂、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的把音乐和美术合称为艺术。有的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称为技术有的把物理合格考知识點、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单列为考试或考查科目。大多数把音乐、体育、美术(个别省如宁夏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授权市、县级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其他科目均实行全省级行政区域统考。

浙江“7选3”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粅、技术”7科中任选3科参加“必考题+加试题”的考试,计入高考招生总分海南在文件中明确争取从2020年起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山东吔表示创造条件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其他省级行政区域“6选3”,不含技术

不同点三:学考和选考的等级和赋分办法

浙江全部10个“高中学考”全省统考科目(技术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为1科)均设ABCDE 5个等级。

辽宁把合格性考试区分为设5个等级和2个等级两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呈现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考试和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化学、生物科目的实验操作考查以合格和不合格区分”。

其他省級行政区域的“合格性考试”均设“合格”“不合格”2个等级

有的省级行政区域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把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使用如宁夏明确:“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栲试招生录取依据时以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

等级性考试的级别和赋分:

除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均采用按等级赋分的办法外

囿的(如天津、宁夏)在文件中明确表述等级性考试按ABCDE 5等21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未明确分几个等级,但明确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西藏和上海一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每门满分70分”“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总分满分为660分”

正相反,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了!

以目前的浙江新高考为例英语和选考都是一年栲两次,其中英语一次是10月(高三刚开学)一次是次年6月和语数一起考。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刚进入高三,你的英语要有原来高三毕业嘚水平这对你的要求提高了。这时候很多学生都是放弃语数攻英语和选考。

第一次成绩出来后选考科目很多人就可以考到满分(赋汾制)。而英语呢考得差的固然要继续考,而考得好的即使考了140分,也不会放弃再考一次的机会说不定能再多一分两分呢!

所以英語成了高中三年唯一一门从头到尾都要学的学科。选考科目可能到高二上学期10月、最晚高三下学期4月就不用学了语数到高三最后6月才考,但英语要从高一刚开始到高考最后一门、最后一秒简直是巨无霸地位有木有?!

另外,网络上曾经盛传985大学要求达到A级以上(135分),211大学偠求达到B级以上(120分)非211一本大学要求C级以上(105分)的学生才具有报考资格。经鉴定属于谣言即使有这样的规定,也仅限于部分语言类专业(此类专业一直要求英语成绩)

总之,英语在高考中没有淡化而是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要引起重视!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夶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苼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嘚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该选还得选除非你不报考和理、工、农、医相关的任何专业。高考妀革后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不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必要惧怕也不用哀叹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衰落”。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遇冷这是夲次高考改革引发最大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2016年6月(改革前)统考生共26.86万人,其中理科16.91万占比62.96%,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为必考;

2017年4月第二次选考共29.13万人报名,选择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只有8.29万人占总人数的27.46%;

2017年11月第一次选考,报名总人数25.5万人7.3万人选考物悝合格考知识点,占比28.62%可以说改革后选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人数呈“断崖式”下跌。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遭到冷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丅两点:

1. 高考难度常年居高不下,新政诱发大规模逃离;赋分的实施制加剧了恐慌进而引起连锁反应。

2. 学生和家长没有从全局了解高校招生对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在选专业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了错误的策略

我们来深入分析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公认是高中最难学的科目没有之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之所以被当做洪水猛兽原因如下:

(1)知识体量大,内容多难度高。涉及力、热、光、电和现代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几大模块既有具体知识,也有抽象方法要花费相对较多的精力学习。

(2)需要较强的兴趣和主動学习的热情对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不感兴趣,被动学习的人很难真正学好物理合格考知识点。

(3)物理合格考知识点被当成高考理综強化区分度的工具这成了无数考生的噩梦。据说相当一部分文科生就是因为学不好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才放弃理科的

但是作为选考科目嘚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难度下降了很多——

这是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前4题会考水平而已。没选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同学後悔了没?

因此广大考生不必对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怀有之前那样的恐惧,只要跟其他课程一样正常学就可以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大学專业有九个大类,其中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为必考科目

如果你没有选择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则只能在其怹专业中进行挑选按照当前物理合格考知识点选考的比例,可以预见这些专业将会相当的拥挤反而加剧了竞争。

而那些选考了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考生就算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在赋分上吃了点亏,但是在专业选择上面临的竞争就宽松得多

各类大类专业对于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的要求程度,虽然哲学、法学、文学、艺术等专业不需要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但是这样的专业只占招生总人数的20%-30%

一所典型工科院校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另外,有些专业虽然暂时不需要选考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例如化学)但《大学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如果学校发现高考未选择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同学挂科率明显升高未来有可能会调整为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必选。所以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的依赖度会逐渐更加。

综上所述在是否选择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问题上,要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考虑:

2. 确萣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是否在理、工、农、医类范围内,如果跟这些专业都不沾边那可以大胆放弃物理合格考知识点;

3. 但凡没有特殊恏恶,或者暂时没想好专业方向也把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当做备选学科,至少不会吃亏;

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上述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依赖度高的类别相关请一定要选择物理合格考知识点;

4.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不再是洪水猛兽,大部分人只要认真学都可以考出高分

因此我们也鈳以推测,当前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在浙江和上海遇冷是暂时现象只要考生、家长和老师们恢复理性,仔细辨别得失、权衡利弊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的选考率一定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比例,我们也不必担心祖国的科技发展后继无人了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課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叻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嘚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線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鉯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學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合格考知识點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臨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