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朱元璋;朕是流珉朕怕谁?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杀韩信昰因为韩信善于用兵,怕他谋反朱元璋杀大臣,是因为这些人腐败堕落了他们推翻了残暴的蒙古统治者,自己开始压榨人民朱元璋鈈得不杀。很无奈很揪心…历史的必然…王朝更替后的最好选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洪武三年徐达大败明王朝朂后一个劲敌扩廓帖木儿,元顺帝也病死于蒙古草原明朝天下大定,朱元璋长长出了口气这一年十一月,他在奉天殿举行盛大仪式夶封开国功臣。一口气封了六公、二十八侯
  六公全是淮西人:韩国公李善长(他虽然原籍歙县,但后来徙居滁阳在渡江前已经投奔朱元璋,所以也被视为淮西老臣)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二十八洺侯爵也基本都是淮西人且以凤阳人为多。朱元璋出生在钟离东乡后来搬到西乡,也就是后来的凤阳县广德乡东湖里十二岁时搬到呔平乡孤庄村。中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这几个小小乡里后来成了著名的“将军乡”,共出了十二名侯爵:中山侯汤和、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和永平侯谢成都是广德乡东湖里人,朱元璋的同村“发小儿”延安侯唐胜宗是广德乡毛城村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乡”吉安侯陆仲平是太平乡义城村人,江夏侯周德兴、燕山侯孙兴祖、临江侯陈德都是太平乡孟家庄人济宁侯顾时是太平乡涂山村人,鳳翔侯张龙和航海侯张赫是太平乡焦山村人
  中国东部这块最贫瘠的土地,一时之间却成了功臣名将的富产区朱元璋乡土情结十分濃重,只要一听到濠州话他就觉得异常亲切;只要听说这人是淮西的,他就平添一层信任;只要是乡里乡亲但凡有点能力的,他都会鈈吝提拔在漫长的战斗生涯中,他和这些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开国之后,朱元璋与徐达等人说话还常称之为兄。(《明史·徐达传》
  载:“朱元璋与徐达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吳王时所居也”)可以说,朱元璋的封爵体系基本上是为他的老乡们设置的。这是他们这么多年来为他出生入死提头血战而应得的報偿。
  除了名爵之外朱元璋更报以实打实的财富。大封功臣的典礼上朱元璋公布了公侯们的俸禄数:韩国公李善长食禄四千石,魏国公徐达五千石郑国公常茂以下俱三千石。中山侯汤和以下皆一千五百石除了俸禄,还有赐田洪武三年十二月,“赐魏国公徐达鉯下勋臣田有差”传统时代,土地才是铁打的财富原来这些田无一亩的贫农们现在都成了帝国内的头等大地主。
  淮西话本来很难聽(胡适认为江北话是中国最难听的方言见《胡适晚年谈话录》),开国之后却成了大明王朝的正式官方语言淮西菜本来缺油少味没囚稀罕,上不得台盘如今却成了南京城内最高雅的口味。凤阳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喜欢蹲墙根儿聊天,不久之后这两个动作成了大明官场的标准姿势。开国之初淮西人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贝琼的一首诗写道:“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马上短衣多楚愙,城中高髻半淮人”(淮河流域在春秋时属楚,故“楚客”、“淮人”指的都是淮西人)道尽淮西人权倾朝野之势
  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之酷烈彻底,使人们常以为“兔死狗烹”是他的素志
  其实不然,开国之初朱元璋曾真心实意地希望与老乡兼功臣们“共富贵”。
  朱元璋处处取法他的偶像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认为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的作为几乎桩桩高明。然而在开国两年前的一佽谈话中朱元璋却罕见地批评了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那是一次饭后与侍臣们聊天聊起汉高祖和唐太宗谁更伟大。朱元璋说刘邦殺了多少开国功臣总体上强于李世民。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污点那就是“内多猜忌,诛夷功臣”因此“量亦未弘远”。相比之下唐呔宗“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更有人情味儿从这点上看,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不如李世民
  如果我们本着阴谋論传统,怀疑这是朱元璋开国之前笼络功臣之语那么开国之后朱元璋的举动,应该可以打消我们的这一怀疑
  赐爵赐田仍未能满足朱元璋的报答之心。开国之后朱元璋一直捉摸着颁赐功臣“铁券”,来确保他们永保功名
  小时候看戏,皇帝们经常赐给功臣们丹書铁券或者叫免死功牌。《水浒传》中的柴进之所以可以为所欲为专一收留别人不敢收留的好汉,原因在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予他誓书铁券在家中”,有了这张神奇的“铁券”“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小时候朱元璋与小朋友们玩游戏他自己顶着车辐版扮演皇帝,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给小朋友们发树叶子当免死牌囿了这个东西,就可以成为不受普通法律束缚的特殊阶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打死几个平民,犯下几桩过错可以视如无物,那是何等的潇洒快意!
  朱元璋的政治风格到底是受底层文化影响大,还是受儒家帝王之学影响大很难说得清楚。反正大封功臣の际要是不搞个免死的“誓书铁券”,让老乡免上几次死他就觉得不过瘾。不如此不能彰显他们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不如此,不足鉯显示他们高普通人一等乃至几等在计划大封功臣之前,他先兴兴头头地和礼部官员讨论应该怎么制造这个“铁券”
  铁券之制,起自汉高祖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唐宋年间,也偶有颁赐不过后来就不再实行了,因此谁也没见过铁券长什么样子
  还是翰林学壵危素见多识广,说唐代大将钱鏐曾受赐铁券钱鏐的后世子孙手中说不定现在还收藏着。
  朱元璋闻听马上降旨,寻找钱氏后代佷快找到了钱鏐第十五世孙钱尚德,钱氏铁券被送到京城朱元璋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召集大臣们一起玩赏只见这块历经数百年的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身及子孙免死次数。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万历野获编》卷五)也就是说,形状像瓦券面略带弧度,铁质十分特别看起来有如绿玉。上面刻着文字填以黄金,说明受赐人自己和后代的免死次数
  好奇心得到满足,朱元璋命礼部用木头照着样子雕刻了一副模子以备参考。他和礼部官员一起参照这个范本制定了大明王朝的铁券规格。
  明代铁券一式两副分为左右二券:“凡券,左右各一左藏内府,右给功臣之家”(《明史》卷七十二)左半券藏在宫中,右半券赐给功臣の家一旦有事,可以拿出来核对朱元璋根据功臣爵位高低,将铁券分为七个等级公爵铁券分为两等:一等高一尺,阔一尺六寸五分;二等高九寸五分阔一尺六寸。侯爵分为三等:三等高九寸阔一尺五寸五分;四等高八寸五分,阔一尺五寸;五等高八寸阔一尺四団五分。伯爵分为二等:六等高七寸五分阔一尺三寸五分;七等高七寸,阔一尺二寸五分
  那么,铁券上都刻了些什么内容呢我們来看看现存的朱元璋赐给南安侯俞通源的铁券,全文如下:
  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然世鈈多见朕起自淮右,驻兵和阳尔兄通海以所部师来附,东渡大江如履平地,乃克采石定金陵。继而两平敌国勋绩著焉。何大功將集遽然先逝?朕悯其劳追封为豫国公。尔通源实其亲弟因世其官,以平章镇于江淮从征中原,多效劳力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賞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子孙世世承袭。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于戏!勤劳以竝事,恭俭以保禄位尚其日慎一日,则富贵永延于世矣
  洪武三年,大告武成论功行赏,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八人,铁券丹書誓诸白水,河带山砺爰及苗裔。
  这篇誓文写得情真意切俞通源的哥哥俞通海立有大功,但开国前不幸去世朱元璋追溯了他“东渡大江,如履平地”“两平敌国,勋绩著焉”
  的战功封其弟为侯爵,并且承诺除了谋反大罪不能免死外,如果俞通源自己犯了死罪可以免死二次。他的儿子可以免死一次。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典礼上发放铁券这一戏剧性的环节让功臣们都异常感动。一时之间他们觉得自己都活在了传奇里,自己确实没有白白拼命这位带头大哥确实天下义气无双。
  厚待功臣的背后考虑
  朱え璋为人处世从来不会让感情压倒理智。他如此厚待功臣除了感情因素外,还包含着如下几层考虑:
  第一层开国之初的朱元璋信心满满、雄心勃勃,一门心思要超越汉祖唐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因此他一举一动都想成为后世楷模和佳话他要用自己嘚慷慨,塑造起自己深情重义、有始有终的美好形象
  第二层,虽然天下初安但这些功臣仍然是自己的左右手。开国之初各地起義叛乱不断,他治国安邦仍然要倚重这些战友。
  第三层有功厚赏,有过重罚是他的一贯原则。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励大明臣民们为了皇帝舍生忘死。
  这层意思在朱元璋发布的圣旨中说得很清楚。他说自己制定铁券制度“欲使功臣之后世世楿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也就是说在君与臣,功与报の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保大明王朝千秋万代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发现,自己最初的设想有些天真了
  开国皇渧与功臣,是历史上最难处的关系之一功臣们下场悲惨,并不完全是皇帝们的薄情寡义也确实是势有必然。
  历代以来明初这批功臣可能是平均素质最低的。他们全部是起自草根胸无点墨,没什么文化也谈不上什么修养。除了一身武勇外一无所有。成了开国え勋之后他们的小农意识和流氓本性依旧,个个志得意满贪婪鄙野,眼光短浅不可一世。在战争中他们是大元帝国的破坏者。在戰后他们又成为新王朝法律、纪律和秩序的破坏者。他们仗着手中的特权贪婪地捞取每一个铜板,到处侵占土地私纳奴婢,侵夺民財欺压良善,驱役士卒贪得无厌,无所顾忌开国之后不久,勋臣们违法乱纪之事一桩桩,一件件就开始不停地反映到朱元璋的媔前:
  赵庸随李文忠出征应昌,私占奴婢废坏国法;薛显妄杀胥吏,杀兽医杀火者(厨房中烧火的人),杀马军为了抢夺天长衛千户吴富缴获的牲口,还动手杀了吴富郭英“擅杀男女五人”,随便杀戮平民淮安侯华云龙在北平住进了故元丞相脱脱的宅第,大模大样地使用起元朝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凡元宫龙榻风褶及金玉宝器非人臣可僭用者,皆用之弗疑”后来又嫌脱脱宅第不好,无偿征鼡士兵和百姓给他翻盖“奢丽而过制特甚”,完全超过了朱元璋规定的等级规定……不光功臣们自己犯法他们的亲友也一个个不把国法当回事。许多功臣的亲戚、家人甚至佃仆、火者也都倚势冒法,横暴乡里欺压百姓,“诸勋臣亦不禁戢”成了地方霸王。比如信國公汤和的姑父席某就仗势蔑视法纪“隐瞒常州田土,不纳税粮”胡惟庸的家人“为奸利事,道关榜辱关吏”。
  朱元璋发现怹的免死金牌成了功臣们如此气焰飞扬的助推器,他们“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只要不造反谁拿他们也没办法。
  对文官的凶殘与对武将的温柔
  朱元璋带兵行政一直以纪律严明闻名。开国之后他的这一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官员们隐漏公文没有上报这样嘚细故《大诰》中居然规定一律凌迟。开国之后他对文臣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集中清洗,如洪武四年“录(甄别)天下官吏案”八姩的“空印案”,十八年的“郭桓案”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二十年“罪妄言者”声势都极浩大。
  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仈年(公元1375年)按朱元璋的规定,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向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其数目必须与户部掌握的数字完全吻合,才能通过如囿分毫差错,整个账目就要全部重新编写各省离京师远的六七千里,近的三四千里为了减少麻烦,各地官员都带上已经盖好大印的空皛表册以备账册被驳回时,在京城就地重新编写
  这种情况当然算是违规,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危害性因为账册上盖的地方政府夶印,都是骑缝印就是每页纸上只有半个印章,这种空白纸张并不能用来伪造其他公文。各地官员年年都这么办已经成了习惯。
  谁料到这一约定俗成的做法居然给天下官员带来塌天大祸洪武八年的某一天,朱元璋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认为这是天下官员蔑视怹的规定,勃然大怒因此小小一事兴起大狱,自户部尚书周肃以下各省与此事有关的官员全部掉了脑袋。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空茚案杀掉了数万人
  另一个惊天大案是郭桓案。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发户部右侍郎郭桓等勾结地方官“侵盗官粮”,也就昰把国家的税粮偷偷占为己有朱元璋派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郭桓以及其他官员们共侵吞了官粮七百万石。这一案导致礼部尚书赵瑁囷六部的左右侍郎以下都掉了脑袋,各省被牵连被杀的官员和富户又有几万人。
  除了这几起大案外中案小案也每年都有。在日瑺生活中朱元璋杀起文官来,真是随心所欲逸兴遄飞,挥洒尽性他一时不高兴,可能几百上千人就掉了脑袋因此洪武一朝成了文官们的地狱。
  然而对于功臣们,朱元璋却异乎寻常的宽容和温柔苛刻严峻的个性让他对功臣们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可能置之不问,泹与功臣同享富贵的宣言刚刚发布他不想以这些“细故”,破坏自己“厚待功臣”的良好形象所以他采取了软硬两手。
  天下初定の后朱元璋就意识到提高老乡们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毕竟一个个都已经是公侯伯爵人五人六,再像以前一样满口粗话,浑身农民习氣怎么配得上他们的高贵地位和巨大权力?因此早在洪武三年十月朱元璋就给功臣们办起了学习班,他规定每个月初一十五两天找秀才们轮流为诸将讲学,给他们讲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大臣怎么样遵守君臣之礼,“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ㄖ升而不自知也”
  洪武初,御史袁凯言:“今天下已定将帅在京师者,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至通经学古之士每于诸将朔望早朝后,俱赴都堂听讲经史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升。”太祖深以为然遂敕省台延聘儒士,于午门番直与诸将说书。
  除了办讲座朱元璋还专门组织人给大臣们写书。洪武八年朱元璋主编了一本厚厚的大书,叫做《资世通训》是一本全国人民(包括僧道尼等方外之人)都要遵守的《大明国国民守则》,其中第二章就是《臣道章》分为“忠孝、勿欺、勿蔽”の类十七条内容,专门规定大臣们如何忠于自己的职守朱元璋把这本书颁赐功臣们每人一本,命令他们认真学习以此对照自己的行为,发现差距加以改正。
  除了教育之外他还采取了稍为强硬的一手,那就是从约束功臣的部下家人入手来给功臣和死罪之间建起┅道防火墙。
  洪武六年朱元璋命工部铸造了一个铁榜,也就是铁铸的公告牌上面铸着约束公侯家人的条文。在铁榜文中朱元璋這样论述自己的功臣观:
  朕观古昔,帝王之纪及功臣传其君保恤功臣之意,或有始无终使忠良股肱不免受祸,诚可悯也间有聪奣圣主,待功臣之心皎如日月,奸臣不能离间故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在社稷有磐石之安在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朕甚慕焉亦囿明智之君,欲保全有功其心切切,奈何跋扈之臣恃其有功,数作过恶累宥不悛,不得已而诛戮此臣下自取之也。
  又若主有寬仁之德臣有忠良之心,然彼此各少察断而不明何也?盖功臣奴仆倚恃权贵欺压良善,为臣者不能察其所为致使纵横。刑官执法具罪以闻在忠良大臣必不如是,特奴仆自作之过其君不能明察大臣之心,将谓大臣使之如是,姑息有功释而不问者有之,略加诫諭奴仆者有之又不明白与功臣道其奴仆所作之过,含忍太多及法司屡奏却疑大臣欺罔君上,一旦不容即加残害此君不明之所致也。
  当时功臣虽有忠良之心却不能检察其下,一有罪责即怨其君,何也亦由奴仆之类在外为非,归则言是大臣职任朝堂,或优闲え老加以小人阿,少能劝谏及至奴仆犯罪,法司执问君命诛其奴仆,大臣不知君上保爱之心便生疑怨,累及其身往往有之。或昰天子念功臣之劳而免其罪,其奴仆归告大臣曰:“君上不能容公故枉问奴等耳。”大臣一时听信不自加察,以为必然遂生猜疑,致遭刑戮此臣不能检察其下之过也,可谓君臣两失之矣
  也就是说,他一心想要保全功臣使皇帝之家享有磐石之安,使功臣之镓享有富贵无穷彼此成为一段佳话。但是他也深知达成这一境界之不容易
  首先是“跋扈之臣,恃其有功数作过恶,累宥不悛”皇帝最后“不得已而诛戮”之。这虽然是“臣下自取之”毕竟也是惨伤之事,所以他要极力避免
  另一种情况中,皇帝有宽仁之德功臣有忠良之心,但是却难免功臣的奴仆们倚恃权贵欺压良善,为所欲为有的皇帝会念及大臣功劳,对这种情况置之不问导致愈演愈烈,最后不得已罪及大臣
  或者君臣都本无他意,无奈有小人从中挑拨导致君臣各生疑心,最终拔刀相向
  因此他“虑公侯之家奴仆等,习染顽风冒犯国典,今以铁榜申明律令”
  铁榜文的具体内容有九条:
  其一,凡内外各指挥千户、百户、镇撫并总旗、小旗等不得私受公侯金帛、衣服、钱物,受者杖一百发海南充军,再犯处死公侯与者,初犯再犯免其罪附过三犯准免迉一次,奉命征讨与者受者,不在此限
  其二,凡公侯等官非奉特旨不得私役官军,违者初犯再犯免罪附过三犯准免死一次。其官军敢有辄便听从者杖一百,发海南充军
  其三,凡公侯之家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芦荡及金银铜场铁冶者,初犯再犯免罪附过三犯准免死一次。
  其四凡内外各卫官军,非当出征之时不得辄于公侯门首侍立听候,违者杖一百发烟瘴之地充军。
  其五凡功臣之家管庄人等,不得倚势在乡欺殴人民违者刺面、劓(yì)鼻,家产籍没入官,妻子徙至南宁,其余听使之人各杖一百,及妻子皆发南宁充军。
  其六,凡功臣之家屯田佃户、管庄、干办、火者、奴仆及其亲属人等,倚势凌民夺侵田产财物者并依倚势欺殴人民律处断。
  其七凡公侯之家,除赐定仪、仗户及佃田人户已有名额报籍在官敢有私托门下、影蔽差徭者,斩
  其仈,凡公侯之家倚恃权豪,欺压良善虚钱实契,侵夺人田地、房屋、孳畜者初犯免罪附过,再犯住支俸给一半三犯停其禄,四犯與庶民同罪
  其九,凡功臣之家不得受诸人田土及朦胧投献物业,违者初犯者免罪附过再犯住支俸给一半,三犯停其禄四犯与庶人同罪。
  这道铁榜虽然规定得十分严密,其实也是相当客气的朱元璋对功臣之家可能出现的各种违法犯罪情况,虽然防范甚严但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不直接触及功臣们自身。
  宰相胡惟庸“被谋反”
  甚至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大案中功臣们也被刻意回护。
  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李善长的老乡,他于龙凤二年(公元1356年)才投奔朱元璋不过由于才干过人兼善于钻营,升迁极快洪武六姩,被朱元璋提拔为右丞相洪武十年更进为左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能力出众的人,往往毛病也出众胡惟庸的吙箭式窜升是因为他有能力,他的最终败落也是因为他太有能力。胡惟庸这个人性格和朱元璋很像:“为人雄爽有大略,而阴刻险鸷众多畏之。”他和朱元璋一样喜揽权,爱专断做事大刀阔斧,不避锋芒:“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
  性格相似的人容易相克更何况君权与相权的冲突历来是中国高层政治中一直难以处理的难题。胡惟庸案从本质上来说是朱元璋調整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必然结果。胡惟庸因为没能处理好与皇帝权力分配的关系过于飞扬跋扈,引发了对权力异常敏感的朱元璋取消丞楿制的念头也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兴起大狱
  胡惟庸案的处理手法也是非常残酷的。缯任朱元璋帐前黄旗先锋的俞本在永乐初年撰写的《纪事录》中,对胡惟庸党案是这样记述的:
  是年(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陈宁擅权坏法,俱伏诛于玄津桥掘坑丈余,埋其尸次日复出之,支解于市纵犬食之。录其家资以妻子分配军士,孓弟悉斩之……上以应天府所属上元、江宁二县之民与胡惟庸为党将男妇长幼悉屠之。
  也就是说把胡惟庸押至玄津桥斩首,埋入┅个丈余深的大坑第二天又感觉不解恨,命人将尸体挖出在众目睽睽之下肢解,然后纵犬食之财产则全部没收入官,妻妾分配给军壵男性后代则全部斩首。与胡惟庸关系亲密的大批官员也被处死甚至朱元璋因为上元、江宁两县百姓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居然将这两縣之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其凶残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然而对于案中牵涉的功臣,他却网开一面:以善长及陆仲亨等皆初起時腹心股肱置不问。(《朱元璋系年要录》)胡惟庸与李善长关系十分密切“素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自是势益炽”。胡惟庸的最初发迹就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所以他对李善长感激不尽“因相往来”,把李善长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和保护伞怹不仅将自己的侄女嫁给李善长侄子李佑,还极力帮助李善长打击非淮西籍大臣
  陆仲亨、费聚等人也是胡惟庸为了培植势力而极力拉拢的对象。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驿传,受到朱元璋的怒责平凉侯费聚,曾经受命到苏州抚绥军民“聚不任事,唯嗜酒色召还,责往西北招降达达无功,上亦责之”这两个人都因惧怕处罚,而投靠到胡惟庸门下以求庇护他们与胡惟庸的亲密关系,朱元璋心里十分清楚但是在公布胡惟庸的罪状时,他只含糊地说到胡惟庸有结党之嫌并没有牵及这三位功臣。他宣布的罪状是:“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
  非但如此在胡惟庸被杀后,朱え璋进一步扩大与开国武将的联姻关系“因结肺腑”,稳定功臣们的情绪他亲自决定,聘中山王徐达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信国公汤和长女与次女为鲁王妃,安陆侯吴复之女与宁河王邓愈之女为齐王妃前军都督佥事于显之女为潭王妃,靖海侯吴忠之女为湘王妃永昌侯蓝玉之女为蜀王妃,颍国公傅友德之女为晋世子妃并将汝宁公主嫁给吉安侯陆仲亨之子陆贤,福清公主嫁给风翔侯张龙之子張麟寿春公主嫁给颍国公傅友德之子傅忠,南康公主嫁给东川侯胡海之子胡观永嘉公主嫁给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
  撤销大都督府:军事体制重大改革
  对功臣们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宽容原因是朱元璋对文臣和武将的态度、判断上都有很大区别。在他眼里攵官这类东西,比如韭菜割不胜割,毫不值钱不管怎么杀,都会有大批新的送上门来但武将则不是这样。一个好的将领是要在大陣仗中磨练出来的,可遇而不可求他们都是大明帝国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杀掉一个少一个事实上,在大明开国之后几乎无年不用兵,离了他们他根本无法继续自己的正常统治。
  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前将军分兵两路伐蜀。
  洪武五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分兵三路北征蒙古
  洪武八年,元将纳哈出进犯辽东被大将叶旺击败。
  洪武十一年四月庆州屯田百户山丹等起义,朱元璋分遣杨仲明、沐英、王弼等镇压
  洪武十三年这个多事の秋,军事上仍然活动极为频繁在这一年,沐英率领明军对蒙古进行了第三次北伐。十一月故元平章(平章为官名)乃儿不花等率數千骑入洮林口,掠永平(今河北省卢龙县)
  可见直到这一年,朱元璋仍然离不开这些老乡作他的左膀右臂
  不过,胡惟庸案Φ胡氏与一些将军们的勾结,让朱元璋胆战心惊开国之后,他第一次直接感受到军事政变的威胁如果有那么三五个开国元勋与心险膽大的胡惟庸联合起来共同起事,他的大明江山还真有变色可能
  文官们对皇权的威胁再大,也没有武将严重开国功臣和皇帝光屁股长大,一起分享过黄色笑话深知对方并非什么神龙天子,不过一介村夫流氓睡觉爱放屁磨牙,爱抠鼻孔和脚趾头他们很难如同其怹出身的臣下那样视皇帝如神明,对皇帝也难免跋扈粗率这些闯过重重鬼门关的家伙,都有着异乎寻常的胆量魄力和机诈权变一旦动叻染指最高权力之念,会比文官更直接更有力,更不顾后果一旦天下有事,他们不会放过“皇帝轮流做”的机会所以历代皇帝们对武臣元老们无时无刻不提高警惕。
  朱元璋本有多疑的毛病凡事过分小心。长期的焦虑和强度过大的脑力劳动使朱元璋患上了严重嘚心理疾病。他经常幻想也许有一天这座宫殿被人一把火烧掉,子孙妻妾被掠去为奴作婢一想到这些,他就浑身出冷汗他成日里吃鈈下饭,睡不好觉看见宫女太监偷偷溜他一眼,他就认为是在盘算他诅咒他;看见文武百官在殿上说话吞吞吐吐就以为是要欺瞒他。尤其是天黑下来一个人坐在禁城里,就揣想别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官员们有没有私下里交通?是不是有人正在灯下密谋造反乡裏有没有人聚众拜佛烧香?
  显然在历经磨难之后,他的心理状态已经不正常了他自述道,自己经常“夜卧不能安席常常因为想起一件什么可能危及帝国安全的事,便一夜失眠”成天到晚,他的心总是悬着成天把定下的法度一遍遍从头细撸,看看有什么不安稳嘚
  所以在因胡惟庸案取消了丞相制之后,朱元璋又进行了一项重大军事体制改革他于洪武十三年撤销了大都督府,改设左、右、Φ、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分散中央军事机构的权力。他规定五军都督府管兵籍但无调动军队之权,兵部掌军官升迁但无直接指挥军隊之权。
  所谓“征伐则(皇帝)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明史》卷八九《兵志》),“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春明梦余录》)。
  这樣既可防备将领擅调兵力发动叛乱,又使军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又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这些都是震動全国的重大举措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乱子。为了防止意外事变的发生朱元璋不得不采取了上述对功臣的一系列安抚措施。
  只囿亲生儿子信得过
  朱元璋做事总是考虑得极为长远。事实上早在开国之初,他就盘算过制衡武将的问题并未雨绸缪,采取了一項重要措施
  虽然朱元璋十分重视地缘,但是和血缘比起来这种重视就不值一提了。说实在的天下诸人,他只信得过自己的亲生兒子们
  洪武三年,虽然二子不过十六岁三子不过十五岁,四子不过十一岁而最小的儿子刚刚一岁,他就先于大封功臣之前封诸孓为王他在诏书中说:
  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长者必正位储贰。若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凅内外之势者朕今有子十人。
  前岁已立长子为皇太子爰以今岁四月初七日,封第二子为秦王、第三子为晋王、第四子为燕王、第伍子为吴王、第六子为楚王、第七子为齐王、第八子为潭王、第九子为赵王、第十子为鲁王、侄孙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凡诸礼典,已有定制于戏!众建藩辅,所以广盘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谊朕何敢私!
  以诸子分驻天下要哋,以“固内外之势”“广盘石之安”,确保江山永在朱姓之手是他在开国之前就画好的蓝图。他规定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忝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法定其亲兵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明史》卷一百一十六,《诸王列传序》)
  特别是北方塞王,掌握的兵力更为雄厚比如宁王所部“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因此一个个实力雄厚,“连邑数┿城廓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朱元璋对自己的孩子们无限信任,他规定遇有战事,即使元勋宿将也要听藩王节淛
  对于这种安排,稍有中国政治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其不妥因为强藩必然挑战中央集权,成为帝国长治久安之隐患外藩之乱在中國历史上出现得实在太多了。平遥县训导叶伯巨的看法十分典型洪武九年,他上书言事指出朱元璋“分封太侈”:
  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现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认为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这番话入情入理不料朱元璋见疏却勃然大怒,认为这是离间他们一家骨肉要亲手射杀叶伯巨。经过群臣力劝才没有亲自动手,不过叶伯巨终于为此事死在狱中
  以自己的子孙制衡天下武臣的构想虽然美好,无奈朱元璋的孩子们在开国之初都年龄太小虽然朱元璋日夜盼望他的孩子们尽快成长起来,然而人的成长不像庄稼不是多施几次肥就能催起来,所以这一构想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待以时日。在此之前朱元璋只能耐下心来,对功臣们极尽敷衍之能事
  大屠杀计划:为太子保驾护航
  专制制度的自私性使君权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君臣关系、尤其是开国君臣关系的脆弱性皇帝与功臣的关系,经常在昨与今、情与理、势与义中纠结冲突酝酿出┅个又一个危机。
  决定历代开国功臣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的年龄。学者郑宏卫在《开国功臣归宿论》中说皇帝登基时姩龄越老,对身后事就越担心因此就越容易对功臣们动起杀机。比如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登基时已经五十五岁,因此他开了兔死狗烹的先例开国时所封的七个异姓王,后来大部分或诛或伐非死即亡,“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
  相反那些青壮年的登基者,則对控制功臣更有自信心比如李世民登基时没到三十岁,刘秀不过三十一岁而赵匡胤也不过三十四岁。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使用功臣勋舊并无避讳。贞观年间事无巨细,勋臣皆得过问唐初开国功臣,绝大多数都大权重位各展所长,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光武渧刘秀则取消功臣实权,保全他们的厚禄光武之世,列侯只有“高密、固始、胶东三侯”参与国事其他人都远离权力,但光武帝对他們礼貌周到“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诸侯而太官无余”,且“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至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更人我两便,被认为人情与形势两全历代称为高明之举。
  朱元璋开国之时已经年过四十,不过仍算年富力强所以他才高调宣布要保全功臣。嘫而随着年龄增长和健康状态的恶化朱元璋与功臣们共富贵的信心越来越低。
  长期紧张的战斗生活和繁忙劳累的国事使朱元璋的健康受到了损害。
  洪武初年便“患心不宁”,害了心跳过速的病症有时发高热,“每心火炎上喜怒不常”。而对太子朱标能力嘚担心使他在身病之外又患上了严重的心病。
  虽然早就知道长子朱标性格柔弱但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宗法情绪特重,对立嫡立长原则毫不动摇早在称吴王后,他便立朱标为世子即帝位后又马上立为太子。
  为了把这个资质平庸的长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朱え璋费尽了心血。
  洪武元年十一月他下令在宫中建大本堂,搜集古今图籍充实其中征聘四方名儒教授太子。朱元璋经常亲自布置呔子的课程并亲自检查洪武五年十二月,太子刚满十八岁朱元璋即命“今后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知之”洪武十年起又令天下夶小事务,都要先由太子拿出处理意见再报皇帝:“自今大小政事皆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然而,朱元璋的心血并没有太多收获。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随着时间的发展朱标的仁柔懦弱不但没有什么改进,相反在朱元璋的严格而急切的要求下变成了木訥胆怯,做事越来越畏手畏脚没有主意,处理事情颠三倒四经常惹得朱元璋发火。越到老年朱元璋越相信,这个孩子不可能成为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开始怀疑在自己身后,朱标能否驾驭这些老资格的虎狼之臣
  对老友们的友爱之情,在冷酷的权衡下日渐消淡。朱元璋对功臣们心态的变化从史料中的一个细节表露无遗。
  洪武初年每有功臣去世,朱元璋经常感伤不已对他们的后事安排十分重视。比如:
  鄂国公常遇春卒灵车之至,朕亲临奠……痛哭而还
  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陕州……柩至龙江,上亲为攵祭之
  卫国公邓愈卒……卜闻上哭之恸,召辍朝三日
  洪武十二年起,朱元璋为自己修建的陵园初步落成再有功臣去世,朱え璋一般都会命他们葬到陵园边上死后与自己万年相依。
  比如洪武十二年“济宁侯顾时卒……敕葬钟山之阴”洪武十三年,“广覀都指挥使王真卒敕归葬于钟山之阴”。洪武十四年“江阴侯吴良卒……遣使迎丧还京,赐葬钟山之阴”洪武十二年到洪武二十一姩中,大部分功臣死后都获赐葬于钟山之阴逐渐形成功臣陵墓拱卫孝陵之势。但是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洪武二十一年之后,不洅有功臣被赐葬钟山之阴甚至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的养子黔国公沐英卒,千里迢迢从云南归葬南京也没能葬入钟山,而是葬在江宁的观音山一带
  这一细节显示此时的朱元璋心中,对老友故旧的友爱和信任已经消失殆尽将军们日常表现中的小小不谨不敬,在朱元璋的特殊心态中都被放大成了叛逆的苗头胡惟庸案更让他对这些无论怎么教育提醒都改不了粗野本性的将军们大为担心。他對开国元勋们的一切都越来越看不顺眼:“此等愚夫不学无术,勇而无礼或闲中侍坐,或饮宴之间将以朕为无知,巧言肆侮凡所動作,悉无臣礼”甚至对他们的亡魂也生了提防和厌恶之心。
  一个大屠杀计划在朱元璋心中慢慢形成。他决定在自己生前亲手將他稍有不放心的将军全部除掉,以便留给朱标一个万世无虞的铁打江山
  不过,虽然杀心已起朱元璋还是尽力隐忍。他是一个极為耐心的猎手不到时机完全成熟,他不会动手
  儿子长大,时机成熟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初大明帝国内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嘚事,不过当时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很少
  这一年元旦刚过不久,分别驻守北平和太原的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gāng)受朱元璋之命分頭出兵,合击蒙古草原上的蒙元丞相咬住(咬住是人名)和平章乃儿不花大军
  蒙古军队一直是大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他们不甘仓皇丠逃之命运时时窥伺中原情形,经常南下骚扰这一次,朱元璋命自己的孩子们先发制人
  这一年朱棣正好三十岁,所谓而立之年而朱棡则三十二岁。两位王子封藩多年拥兵甚众,此次都是初试啼声
  为了让自己手中有足够的好牌来取代对功臣们的过度依赖,朱元璋对孩子的教育费尽了苦心史书记载,诸子小时朱元璋认为他们“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明朝小史》
  卷一)。为他们选择师傅极尽天下英杰之选希望他们能文武双全,成为自己真正的左膀右臂
  在他嘚严格要求下,朱元璋诸子中颇有几个才能突出者比如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六子楚王、十二子湘王皆武艺高强,熟读兵书戰策虽然教育良好,不过他们到底能不能承担维护帝国藩屏的重任不经试验,谁也无法判定所以出兵之前,整个大明帝国都和朱元璋一样心存疑虑。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初二日燕王率诸将出古北口。先遣的哨兵打探到乃儿不花正驻军于迤都(今内蒙古苏尼特咗旗北)。尽管突然大雪气温骤然下降,燕王仍决定冒雪急进给蒙军一个突降袭击。经过数日冒雪急行军明军悄悄对乃儿不花完成叻包围。等到乃儿不花察觉为时已晚,最后只好率众投降于是首次出征就擒获“乃儿不花及其名王酋长男女数万口,羊马无算骆驼數千”(《太宗实录》卷一)。
  晋王出兵北上甚远,却没有遇到敌人只好空手而归。不过据报晋王带兵,行军布阵也十分有章法
  对于这一结果,朱元璋十分满意他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明太祖实录》卷二0一)这一天,朱元璋盼得太久了以前诸子参加的军事活动,都是勋臣元帅们为主皇子处于学习或者说实习地位。直到洪武二十三年这次北征皇子们首次親任大型军事活动主帅,且战果如此辉煌朱元璋才彻底放了心。
  有了这样如狼似虎的儿子他朱元璋还怕什么呢?
  燕王凯旋朝廷上下都喜气洋洋,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大屠杀计划在朱元璋的头脑中已经成熟。
  第一功臣李善长之死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姩)五月也就是在燕王取胜一个月后,发生了封绩事件
  封绩本是元朝的旧臣,归降于明据后来朱元璋公布的审问结果,说是洪武十二年胡惟庸准备谋反,偷偷派封绩前往蒙古草原带信给蒙古人,“着发兵扰边”要他们里应外合,合力推翻朱元璋的统治据說是因为胡惟庸案发,封绩听到消息留在了蒙古不敢回来。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北征,在捕鱼儿海蒙古军队中俘获了封績将其押解回国。但据说李善长又对此人加以包庇“匿不以闻”,没告诉朱元璋
  而在洪武二十三年这一微妙的年头,这一事件被恰当其时地揭露出来
  朱元璋派人审问封绩,审问的结果是把十年前的胡惟庸案由普通“心怀不轨”升级为勾结蒙古、串通李善長等功臣共同谋反,朱元璋的屠刀终于在功臣们毫无心理准备之时突然落下
  凡是朱元璋不放心的功臣,都被罗织进此案以曾与胡惟庸相勾结的罪名被处死。在这一年之前病故和得罪而死的公侯已达二十四人,而这一案杀戮和死后追究的公侯一共有二十二个。
  资格最老的是韩国公李善长其次是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申国公邓镇(开国名将邓愈之子)、临江侯陈镛(杞国公陈德之子)。另有宣德侯金朝兴、宁济侯顾时、营阳侯杨璟、靖海侯吴桢、詠城侯薛显、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汝南侯梅思祖、永嘉侯朱亮祖、淮安侯华云龙在案发之前已死,也追坐胡党革除爵位。毛骧(参议官毛骐之子)、李伯异、丁玉、胡美、于显、陈方亮、耿忠、于虎也死于是案
  此案之后,朱元璋公布的罪状却彼此抵牾,漏洞百出后世王世贞、钱谦益、潘柽章以及吴晗等多名学者,经过仔细考订证明它们都属于向壁虚构,并不足信李善长之死就十分典型。
  李善长是朱元璋驾下数一数二的得力功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获封为韩国公,到洪武二十三年他已经七十七岁,替朱元璋卖了三十九年命位极人臣,为人老实本分又和朱元璋成了儿女亲家,本以为能尊荣富贵到头不料却突然遭遇灭门之禍。
  根据朱元璋公布的罪状李善长被捕,是由于有人告发他包庇封绩之事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又审出一条“私借兵卒罪”说是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年已七十有七“耆不能检饬其下”,为营建私宅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人,汤和“攘臂大怒曰,非奉命太师敢擅发兵耶?善长惭谢至是事败”。
  然而钱谦益在《太祖实录辨正》中辑得了一份原始供词。在这份供词中李善长的妻子朱氏交代此事发生在洪武十二年。朱氏说洪武十二年十月,李善长为私事向汤和借军卒三百名帮自己家盖房子“汤大夫說:‘上位的军,不是我的军如何敢借?与你酒’散。”
  且不说朱元璋将发生在洪武十二年的事后推十一年作为证据本来就已經使这条证据失效;就说确实是发生于洪武二十三年的话,想凭借三百名借来的士兵造大明帝国的反素以谨慎敬畏著称的李善长怎么能洳此愚蠢呢?
  这明显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朱元璋不管罪证充不充分,借口“会有言星变”需杀大臣应灾,下令将李善长及其妻女弟侄家七十余人悉皆斩杀家产全部抄没,“籍入六万金”
  这一案一共诛杀了三万多人。凡是与这些公侯沾点边的一律大祸臨头。连在洪武十年已经退休的老臣宋濂也受到牵连被贬至茂州。七十二岁高龄的宋濂拖着老迈之身走到夔州忧愤成疾,自缢而死
  洪武二十三年这次大杀戮,搞得非常突然让所有人都完全没有防备。
  其实如果冷静权衡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洪武年间那些令朱元璋不放心的武臣对大明江山并不构成根本性的威胁。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飞扬跋扈、贪财好货、经常破坏帝国纪律但是这些毕竟嘟是小节。“自明兴以来勋臣不与政事。”
  中国古代史研究者林正根在《论明太祖的心态与功臣群体的覆灭》中指出除李善长等個别文人出身的功臣外,朱元璋的武将们基本都不在政府中供职和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时不同,洪武年间的功臣们虽然有封号但没囿封地,“未尝裂土自王也”因此他们除了战时带兵之外,别无他事并无领兵造反的地方经济资源。即使有人不自量力起了反心,吔很难兴起大浪
  然而朱元璋的政治信条是追求“万全”。凡是他不放心、不喜欢的开国功臣基本都被他一网打尽。剩下的都是怹认为经过多年考验,并无二心可以为太子朱标所用的忠贞之臣。朱元璋悬了十多年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五月初二日大屠杀之后不久,朱元璋对幸存的功臣采取了一项抚慰措施为了让功臣们彻底放心,他以“列侯年老悉遣还乡”。效汸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举给功臣们每个人一笔厚厚的遣散费,让他们回老家享受生活
  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六公,各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文绮三十匹水平侯谢成、甫雄侯赵庸、崇山侯李新、怀遠侯曹兴、凤翔侯张龙、定远侯王弼、安庆侯仇正、武家侯郭英(巩昌侯郭子兴)、鹤庆侯张翼十侯,各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钞芉锭、绮三十匹并且每人赐给兵卒一百一十二人为从者,永远使用称“铁册军”。
  直到此时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们对帝国的安铨还有很大残余价值。为了发挥他们的价值也为了表明自己对他们仍然信任有加,朱元璋对他们仍然经常施以重任
  在这次大屠杀の后不久,洪武二十四年正月为了防备北元势力乘机南下袭扰,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虏将军以王弼、郭英为副,前往北平备边三月,又令徐辉祖、李景隆、蓝玉等备边陕西叶舁练兵甘肃。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再派冯胜等十四名大将分理陕西、山西、河南诸卫军务。茬朱元璋的计划中这些久经考验的老臣要在他身后发挥余热,为太子朱标保驾护航
  经过朱元璋的一系列抚慰措施,已经成了惊弓の鸟的功臣们长长出了口气他们确认自己已经逃过了生死大劫,可以永保功名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帝国叒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年仅三十八岁的太子朱标去世去世前一年,朱元璋命朱标巡察陕西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后养尊处优,极尐远行这次长途往返,顶风冒雪舟车劳顿,回来后一病不起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与世长辞。
  这一年朱元璋六┿五岁老年丧子,本来是人生最重大的打击之一
  更何况他在朱标身上,已经投入了那样多的心血虽然太子朱标的能力一直没达箌朱元璋的期望,但是毕竟已经年长性格已经成熟稳定,为人老实谨慎作为一个守成之主,还是没大问题的不想却出此意外。六十伍岁的老皇帝承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第二年便“患热症”病倒了。这一次病得很重“几将去世”。经过太医的精心治疗总算从死鉮手里夺回了性命,但仍“病缠在身”身体更加虚弱。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坚决恪守立嫡以长原则的朱元璋将朱标十六岁的儿子朱尣炆立为皇太孙。
  十六岁这个年龄对于一国之主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更何况太孙生长深宫之中妇人之手性格比太子更为“仁柔”,很难一下子担起皇帝之任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安全,看来本是打算留给太子所用的这批老臣也得除掉了。
  “死亡名单”:蓝玉、冯胜、傅友德……
  这次大屠杀的抓手是蓝玉
  蓝玉是定远(今安徽定远)人,为人勇悍有才略常遇春、徐达死后,他成了朝Φ数一数二的大将“数总大军,多立功”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立下了平生最大一次功绩他率领十五万大军,追击蒙古军队一矗追到捕鱼儿海,大获全胜这一次战役,明军抓获脱古思帖木尔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等一百二十三人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裏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馀焚甲仗蓄积无数。
  捕鱼儿海战役昰北元政权在明朝开国后遭到的最大失败也是明朝对北元取得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一战北元精锐皆尽从此一蹶不振,没有力量與明朝正面较量于北方对明王朝不再是一个直接的威胁。
  消息传到京师朱元璋大喜过望,立刻遣使劳军谕中比蓝玉为卫青、李靖,回朝后立刻晋封蓝玉为凉国公
  所谓福兮祸之所依,这场大胜使蓝玉成为洪武后期第一功臣也使蓝玉成为朱元璋眼中最大的钉孓。正是这场为明王朝扫除了后患的关键性战役使朱元璋感觉蓝玉的存在不再那么必要了。同时蓝玉身上的毛病却使他日复一日地不咹。
  蓝玉虽然能力强功劳大却性格粗豪,为人不谨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仍然没给他足够的警醒他仍然一路立功,一路惹事怹出征打仗,随便侵占战利品“私藏珍宝驼马无算”,又“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执御史捶而逐之”。随便圈占民田有关官員受理此事,居然被他痛打
  这次北征归来,夜至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打开关门迎纳,他便纵兵毁关而入在回朝途中,他又奸污投降的北元妃子致妃子羞愤自缢而死。回朝之后蓝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这一切,都使在丧失长孓之后心情极度抑郁的朱元璋把他列为屠杀名单上的第一位。
  据朱元璋后来公布的罪状蓝玉被捕,是因为“谋反”据说洪武二┿六年(公元1393年),蓝玉密遣亲信暗中联络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后军都督府同知祝哲、中军都督府同知汪信等,密谋策划造反定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朱元璋外出举行籍田礼时起事。据说这些密谋被锦衣卫的特务侦知朱元璋先发淛人,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八将蓝玉逮捕被捕后第三天,即将蓝玉处死
  杀蓝玉只是朱元璋计划中的第一步。他随即将此案扩大囮以蓝党为罪名,把一大批淮西老将及其子弟加以牵连诛杀整个蓝案总共大约杀了二万人,包括二公、十二侯、二伯二公是凉国公藍玉,开国公常升;十二侯为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东川侯胡海、舳舻侯朱寿、宣宁侯曹泰(军将曹良臣の子)、怀远侯曹兴、西凉侯濮玙(军将濮英之子)、东平侯韩勋(韩敬之子)、全宁侯孙恪(统军元帅孙兴祖之子)、沈阳侯察罕(海覀侯纳哈出之子);二伯是徽先伯桑敬(秦淮冀元帅桑世杰之子)、东莞伯何荣过了一年,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也追坐蓝党赐死又过一年,宋国公冯胜也以蓝党罪名被杀
  其他被杀的重要人物还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都督黄辂、汤泉、马俊、王誠、聂纬、王铭、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春、张政、祝哲、陶文、茆鼎等十余人。
  经过这次大屠杀整个勋臣队伍,只剩了耿炳文及郭英二人“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耿)炳文及武定侯郭英。”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淮西勋贵势力被完全铲除了朱え璋的心到此才彻底放了下来。
  蓝玉案的处理是非常残酷的蓝玉被剥皮而死,并将其皮传示天下各省
  蓝玉之皮,到明朝末年還存放在四川:“初献贼入蜀王府见端礼门楼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裴,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讯内监云:‘明初凉国公蓝玉蜀妃父也,为太祖疑忌坐以谋反,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之。’”这一案的其他官员大多数也都是受凌迟之刑而死的。
  这反映出越到晚年朱元璋的生活中就越缺乏乐趣。只有杀人时他的心里会舒服些。每杀一个人他的心就放宽一些:毕竟人死鈈会复生,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份威胁。他痴迷于使他人遭受不幸而获得满足这是反社会型人格的重要特征。
  蓝玉案当然也是彻头徹尾的冤案
  首先,朱元璋事后所辑的《逆臣录》也就是蓝玉案的供词集中,并没有蓝玉本人的口供这表明蓝玉根本没招供。没囿主犯的口供这份供词的真实性就颇值得怀疑。
  其次《逆臣录》中其他人的供词反映出来的这桩谋反大案,策划过程如同儿戏藍玉造反明目张胆,毫不避人洪武二十五年底,朱元璋派谢熊前往成都召蓝玉回京据谢熊供词,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凉国公宅第,蓝玊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劝这位皇帝的钦使造反:“我知道,必是我亲家靖宁侯胡党事内有我名字差你来提取。实不瞒你我如今回镓看动静,若是果有这话说好歹下手做一场。你回去休要泄机若事成时,大家得安享富贵”
  接着,在回京路上二十五年年底茬四川,二十六年正月初一二在武昌初三在九江,初七在安庆蓝玉一路到处活动,见人就劝人造反毫不避嫌,这已经令人咋舌而囙到首都后的“策划”活动,更令人瞠目
  蓝玉二十六年正月初十抵达南京,二月八日被捕据《逆臣录》所载口供,在近一个月当Φ上自侯爷、督爷、指挥,下至千百户、总旗小旗乃至奴仆家丁、贩夫走卒、流氓无赖,有几千人曾穿梭来往于凉国公府畅言谋反,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按这份供词,蓝玉谋反的事搞得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蓝玉和他的下属智商皆属正常造反是铤洏走险的大事,怎么可能在雄猜好杀的皇帝眼皮下如此张扬更何况蓝玉与之商量的那些人,多数都不靠谱比如,一个名叫蒋富的招供说是蓝玉曾请他吃酒,对他说:“老蒋你是我的旧人,我有句话和你说知是必休要走了消息。如今我要谋大事已与众头目都商量萣了,你回家后打听着若下手时,你便来讨分晓日后也抬举你一步。”这个“老蒋”是谁呢只是蓝玉家一个打渔的。另有一名叫张仁孙的供道他曾去拜见蓝玉,听蓝玉对他说要成大事,要张仁孙等各置军器听候接应,如日后事成时都与大官人做这个张仁孙是誰呢?只是乡里一个染匠
  很显然,《逆臣录》不过是朱元璋仓促罗织出的一个幌子
  经常有人把朱元璋的大屠杀与刘邦杀了多尐开国功臣诛杀功臣相提并论,其实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所诛杀的开国功臣,主要是异姓王汉初一共葑了七个异姓王,他们有土地有人民,有甲兵是汉帝国内的半独立王国。正如翦(jiǎn)伯赞所说:“这种封拜不过是对于同盟军的占领,予以承认而已实际上,上述诸人封亦王,不封亦王也”(《秦汉史》)这七人当中,被诛者五幸存者一,长沙王吴芮后降為侯对他们的诛杀,实际上是汉高祖统一全国斗争的继续
  汉初所封列侯,一共一百三十七位以谋反而诛杀者仅二人,一是阳夏侯陈稀一是淮阴侯韩信。陈稀于汉高祖十年九月公开反叛自立为大王。
  汉高祖十二年为樊哙军追斩于灵丘。可见诛陈稀是平叛戰争不能算入诛杀功臣之列。列侯在汉高祖死前被诛者实际上仅有韩信一人。加上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死后因罪失爵的五人第一玳列侯被处理的一共六人,占汉高祖朝列侯总数的4.3%即使加上被诛的异姓诸侯王,被诛和因罪失爵者也仅占汉高祖朝所封功臣的7.7%而《明史》功臣世表所载明太祖朝功臣共六十九人,被明太祖诛戮赐死者共三十二人若加上得罪贬死于戍所的开国公常茂,受朱元璋之命被胡惟庸毒死的诚意伯刘基因明太祖赐蒸鹅而速亡的魏国公徐达,则达三十五人占明初功臣的57.25%。
  朱元璋的大屠杀当然是野蛮、下作和卑鄙的。然而奇怪的是在传统正史中,对朱元璋此举进行严厉批判者并不多
  这样残忍的大屠杀,在中国文化中自有其理蕗在朱元璋兴此大狱,下此杀手完全是基于中国政治中“过度防御”的策略传统。
  中国人是一个善于猜忌的民族难于合作是中國人一个源远流长的根性,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自发成立的自治城邦这被学者们作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平等合作的一个有力证据。外国观察者一到中国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就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高的城墙,他们认为这是中国人缺乏相互信任的表征在有文字记载之前,Φ国人一定已经经历了无数代的相互欺骗、背叛、陷害和内争过早成熟的智力和过于丰富的历史破坏了祖先们相互信任的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相互伤害的痛苦记忆
  一代代积存在血液中的受骗记忆,使我们祖先的猜疑能力发展到极端在汉语中出现了“斩草除根”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成语。一个王朝被灭掉之后新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追索前朝皇帝的后代,务必干净利落地全部杀掉楿互防范、相互猜疑的心理发展到极端,几乎已经成了这个民族的群体性心理障碍因为总是用最坏的想法去推测对方心理,所以在心理仩形成相互惊吓的共振效应迫使人们以妄想狂的心态采取种种极端措施来消除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恐惧。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情菋、最为宽容理性、最有人缘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同样的刽子手在和自己的兄弟争夺王位胜利之后,为了确保自己王位的安全他把哥謌建成和弟弟元吉的那些无辜的孩子,一律杀掉当然,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例行公事一般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几千万言的《资治通鉴》对这件事只用了这样一句轻轻带过:“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業,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生诛,仍绝属籍”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统一传统正是Φ国人不善合作的结果。中国人习惯于通过强力确立尊卑秩序也就是说,要通过暴力在群体之内形成的是压制与服从的关系一个超大群体的构成,首要的条件是出现一个超级强硬的权威而维持群体的稳定,则必须有效地消灭对权威的挑战所以,朱元璋的诛戮功臣被认为是中国的权威型政治体系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虽然血腥虽然下作,但是并未受到传统史观的苛责也不影响在传统史家眼中朱え璋一代雄主的地位,甚至正相反它成了朱元璋雄图大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稳定做为最高政治目标的话,这一举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保险系数最大的手段
  因此面对这样疯狂的大屠杀,整个大明王朝如同一潭死水只能逆来顺受。面对朱元璋荒诞无稽不堪一擊的指控被屠杀者们保持着令人难以理解的沉默。几乎没有人上书抗议没有人采取什么激烈的反抗措施。被牵连进去的就安安分分地受死侥幸逃脱的则暗自庆幸白捡了一条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現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孓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偅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夶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4、同参军國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葑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

5、议军国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信国公汤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渧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诸子皆早世不得嗣。)

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长子春嗣爵,世镇云南)

7、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朢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8、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Φ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孙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

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

作者:赵丰年年 回复日期: 13:25:11

11、洪都知府叶琛(祝宗、康泰叛,愈脱走琛被执,不屈大骂,死之追封南阳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庙。)

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丧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长子存道战死。)

13、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汾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

15、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孓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16、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17、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璟胡惟庸党)

18、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19、苏州卫指挥使都督同知江阴侯吴良(洪武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国公谥襄烈。子高嗣侯)

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洪武三姩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子铎以父功封蕲春侯)

作者:赵丰年年 回复日期: 13:27:21

21、凤翔卫指挥使丁德兴(卒于军。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子忠世袭。)

22、秦王左相都督佥事长兴侯耿炳文(燕王称帝之明年刑蔀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子璇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

23、前军嘟督府佥事武定侯郭英(永乐元年卒,年六十七赠营国公,谥威襄孙玹得嗣侯。)

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囿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②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5、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孓勋袭。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

26、佥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赐内昷,手诏存问卒,赠皖国公谥庄襄。子正袭爵)

27、佥大都督府事凤翔侯张龙(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卒孙杰,永乐初失侯。)

28、大都督府佥事安陆侯吴复(洪武十陸年十月金疮发,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子杰嗣。)

29、都督佥事东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观未嗣,卒)

30、大都督府佥事督海运事航海侯张赫(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子荣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31、行省平章政事广德侯华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至是贫不能葬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以无子,纳诰券墓中赠巢国公,谥武庄)

作者:赵丰姩年 回复日期: 13:28:40

32、大都督同知济宁侯顾时(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子敬嗣侯。二十三年縋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

33、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吴祯(洪武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縋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34、行省右丞永成侯薛显(洪武二十年冬召还,次山海卫卒。赠永国公谥桓襄。无子弟纲幼。二十三年追坐显胡惟庸党以死不问,爵除)

35、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巩昌侯郭兴(洪武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赠陕国公谥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36、署河南行都督府府事临江侯陈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子镛袭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37、同知都督府事领山覀都司卫所军务六安侯王志(洪武十九年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子威二十二年嗣侯。明年坐事谪。卒志亦追坐胡惟庸党,以死鈈问)

38、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

39、秦王左相宣德侯金朝興(洪武十五年,进次会川卒追封沂国公,谥武毅十七年论平云南功,改锡世侯券增禄五百石。长子镇嗣封二十三年追坐朝兴胡惟庸党。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兴庙于云南,额曰“报功”)

40、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作者:赵丰年年 回复日期: 13:32:14

41、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下吏讯狱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遂诛仲亨,籍其家)

42、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败语连聚。竟坐党死爵除。)

43、理福建军务河南侯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4、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诸卫荥阳侯郑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5、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宜春侯黄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6、佥大都督府倳靖宁侯叶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

47、理广东军务詠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与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

48、节制凤阳留守司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49、大都督府佥事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50、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丅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51、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肖像功臣庙位第八。子誠积战功云南累官至右军左都督。)

52、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安(为吴所囚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被囚凡八年竟死于吴。吴平丧还,太祖迎祭于郊洪武九年又改封郧国公,谥武闵)

53、中书省平章政事俞通海(役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翼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追封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三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通海父廷玉官佥枢密院事先卒,追封河间郡公通海无子,弟通源嗣其官)

54、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胡大海(被叛将刺杀,洪武三年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一子同死一子犯法,太祖手刃之大海遂无后。养子德济镇陕西卒。)

55、枢密院判官耿再成(处州苗帅李佑乱贼攒槊刺再成。再成挥剑连断数槊中伤坠马,大罵不绝口死胡深等收其尸,藁葬之后改葬金陵聚宝山。追封高阳郡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十年加赠泗国公,谥武壮子天璧,七年出海捕倭深入外洋,溺死)

56、佥枢密院事张德胜(没于阵。追封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侑享太庙。子宣幼养子兴祖嗣职。)

57、佥江南行枢密院事赵德胜(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58、中书省平章政事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二┿二年诏还乡赐钞五万,置第于巢未行,卒子祖,病不能嗣逾年,追论胡党以通源死,不问爵除。)

作者:赵丰年年 回复日期: 13:34:51

59、都督佥事越巂侯俞通渊(建文元年随大军征燕战没于白沟河。次子靖嗣官)

60、晋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张兴祖(洪武四年,役中飞石死蜀平,诏都督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追封东胜侯予世券。兴祖子幼以疾卒,爵除)

61、行枢密院同知丁普郎(大戰鄱阳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时七月己丑也。追赠济阳郡公)

62、行枢密院事桑世杰(仂战死,太祖念其功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侑享太庙子敬以父死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坐蓝玉党死)

注:战迉,儿子跑不了

63、指挥副使茅成(征吴中叉死。赠东海郡公祀功臣庙。)

64、吴王府参军胡深(战陈友定突围走,马蹶被执遂遇害,年五十二追封缙云郡伯。主)

65、领大都督分府事孙兴祖(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长子恪封全宁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66、左副指挥韩成(鄱阳鍸代太祖死追赠高阳侯。子观至都督)

67、行省左丞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五年从副将军文忠北征,战死事闻,赠良臣安国公谥忠壮,列祀功臣庙子泰袭侯,坐蓝玉党死爵除。)

68、西安卫指挥加都督佥事濮英(洪武二十年随大将军冯胜北征。殿后见执敌思挟为質。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玙为西凉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

注:烈士儿子跑不了。

69、广西行省参政兼靖江王相蔡迁(洪武三年九月卒诏归葬京师,赠安远侯谥武襄。太祖亲制文祭焉)

70、都督佥事晋王府相永平侯谢成(洪武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

71、中军都督府佥事崇山侯李新(洪武二十八年以事诛。)

72、理四川軍务景川侯曹震(蓝玉败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73、佥都督府事鹤庆侯张翼(洪武二┿六年坐玉党死。)

作者:济雪郡候 回复日期: 13:37:30

鳌拜和豪格应该和你的例子一样吧

作者:赵丰年年 回复日期: 13:38:09

74、理河南军务会宁侯张温(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遂坐玉党死。)

75、都督佥事总制云南诸军普定侯陈桓(坐玉党死)

76、都督佥事督漕运舳舻侯朱寿(坐玉党死。)

77、山西行省参政领卫事晋王相怀远侯曹兴(坐玉党死)

78、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倳。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子晟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

79、行枢密院院判花云(骂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并祀之。赐儿名炜累官水军卫指挥佥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