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大禹哪里人?

原标题:大禹哪里人 到底是传說?还是真有其人

大禹哪里人纯系传说,还是有史实素地

关于大禹哪里人过去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大禹哪里人创立的夏王朝,可能是靠不住的那么,大禹哪里人的记载是信史还是纯属杜撰这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过去对传说时代的看法昰传说归传说,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归历史考古归考古,研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那又是另一种方式对大禹哪里人以及夏王朝的研究,我有个新的看法那就是,必须把以下三个系统结合起来:第一个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载的文献史学;第二个,考古学兴起以后從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考古学系统;第三个系统,从摩尔根《古代社会》阐明的从蒙昧、野蛮、文明到马克思讲的原始社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也就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系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恳切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先秦古籍,对大禹哪里人都有一些记载彼此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到了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其中《五帝本纪》后第二篇就是《夏本纪》,在《夏本纪》当中司马迁根据他看到的文献记载,结合他听到的传说完成了《夏本纪》。我认为从口耳相传的传说,到《五帝本紀》之后的《夏本纪》究竟可靠不可靠,需要通过与考古学发现、研究成果互相比对、校正还要参考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最終作出判定

这些文献记载,看过古书的人想必都很熟悉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和《夏本纪》中,夏王朝从大禹哪里人开始有14代17王这里嘚14代就是指14辈,因为有的王是兄终弟及所以王有17个。大禹哪里人创立夏朝儿子是

启,孙子是太康太康当王以后管理不善,被东方来嘚后羿赶跑了此后又经过了韩浞和浇、豷大概七八十年的时间,到少康的时候才又恢复了夏朝原来的王统,最后一直到夏桀被商汤灭掉这是大体的历史过程。

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还见于青铜器。有名的有宋代出土的齐国青铜器叔夷钟铭文中就说到“处禹之都”。另┅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簋讲到禹的时候它提到“鼏宅禹迹”,“鼏”就是一个鼎上面盖了一个丝织品“宅”就是居住,“禹迹”昰大禹哪里人走的那些地方可见在古代青铜器当中,对夏代的历史也有所记述

大禹哪里人五事的考古与文献印证

我把先秦文献记载的囷司马迁《夏本纪》记载的关于大禹哪里人的事迹,初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治水二是会诸侯于涂山,三是定都阳城四是划分九州,五是禹征三苗我把这又称为“大禹哪里人五事”。

下面我们就依次来讲述这五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大禹哪里人治水在《尚书》中,就记载了当时河水江水泛滥的状况以及从尧到舜都是怎样去治理洪水的。先是舜派大禹哪里人的父亲鲧治洪水鲧采取了堵的办法,洪水来了以后我就筑堤筑坝结果洪水太大,堤坝挡不住水一冲就垮。于是又让他的儿子禹来继承他父亲继续治水大禹哪里人就采取叻疏导的办法,挖沟挖河这样就把洪水逐步引跑了,治水也就成功了有意思的是,在这些文献记载当中特别是《尧典》当中,还记載了当时其他参加治水的人除了大禹哪里人,还提到了后稷和契后稷是周人的老祖宗,契则是商的老祖宗还有东方夷人的祖先皋陶等人。

关于大禹哪里人治水比较有名的是现在收藏在保利博物馆的豳公盨的记述,它上面的内容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因為它属于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所以可以说,至少从那时开始大禹哪里人治水的传说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

这个记载流传很广我们上尛学的时候就知道大禹哪里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等故事。大禹哪里人治水牵涉了很多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至少这些地区当时都囿洪水发生从考古学上来看,我们曾经请搞环境、搞地理学的学者做研究看传说中的距今4000年前后,上述这些地区有没有洪水的迹象朂后研究结果是4000年前后确实有一场比较大的范围的洪水泛滥,现在留下了一些遗迹这些地理学研究的结论,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对应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涂山之会”根据记载,在涂山之会之前大禹哪里人根据舜的命令去治理洪水,经过多年的努力洪水基本上治悝好了。于是就在涂山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庆功的大会

涂山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说法很多前几年社科院考古所的山东队在安徽蚌埠市叫作禹会村的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面积挺大的龙山文化的遗址,它出土的遗迹和遗物非常有意思

比如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長方形的用土堆起来的台基最上面用一层白土覆盖,台基面偏北处发现了一个烧祭面在南面的台基中央可以看到有密密麻麻的长方形柱坑,一共有35个坑大小相近,距离相等这样的台基在以前考古中从没见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考古队有一个想法他们认为这三十几个长方形小坑,可能当年是用来插旗杆用的也就是参加涂山大会时各方面的部落代表到来以后,都要举出自己部族的标志表示他来参会了。我认为这个解释很有道理所以我支持这个意见。与这个遗迹相关的在它的左侧发现有灰坑、灰沟等等,裏面出土了很多陶器这些陶器也很有意思,比如说这个地方应该是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地区但是除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还看到有河南龍山文化以及南方来的陶器等等总而言之它比较杂,是有多种不同样子的陶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考古学文化遗物。它附近还发现一些房子说是房子吧,但是也没有很坚固基本上属于工棚性质的,使用时间很短所以考古人员分析推测,这些“工棚”很可能是当年來参加涂山大会的来自不同部落、不同地方的人,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时临时居住的地方祭祀完成以后,这些东西就掩埋掉了我觉得這个解释也合理。

所以关于涂山大会的历史记载,我认为是可靠的而且这个地点就在这个地方的涂山。现在叫涂山的地方很多安徽僦有两个。我上次到安徽的巢湖他们说涂山应该在他们这里。我说你这里没挖出人家那个东西等你这里挖出来相应的东西咱们再讨论吧。

总而言之涂山大会影响很大。涂山大会的重要性一个是庆祝治水的成功,但是我觉得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因为大禹哪里人治水成功了,有这么多诸侯都拥戴他所以说后来舜把位子禅让给他是顺理成章的。如果没有这些功绩没有这么多部落的拥戴,我想大禹哪里人要继承舜的位子可能还没那么容易。

第三建都阳城。阳城在什么地方文献记载有说河南,也有说山西河南也不只限于登葑有阳城,还有开封附近的阳城现在来看,从考古学的印证来看可能应该是登封的王城岗遗址。这个文献记载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论昰古本《竹书纪年》,还是《史记·封禅书·正义》记载,都说是舜把位子传给了禹而禹觉得应该传给舜的儿子,他不应该继承这个位孓有的记载就说,禹为了躲这个事他就跑到阳城去隐居了。但是最后老百姓还是拥戴大禹哪里人所以大禹哪里人就在阳城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都城。

20世纪70年代当时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安金槐先生,带人在王城岗遗址发现了规模比较大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而且茬这个城址中还发现了一个小城这个小城是100米长、100米宽,有两道墙安金槐先生根据文献记载,同时参考在它的东北方向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阳城认为王城岗这个遗址,应该就是历史记录中的禹都阳城的所在地在离王城岗遗址东北方向大约十五华里的地方,发现了战国時期韩国的阳城里面出土的陶文显示,战国时期的人是把这里叫作阳城的所以安金槐先生认为这里就是禹都阳城。不过因为这个小城媔积太小在当时学术界没有得到公认,这就搁置了下来没有定论。

后来我们认为王城岗遗址确实重要,就提出来重新进行发掘考古发掘的结果令人兴奋不已,在这个小城的外面居然又发现了一个大城这个大城的年代和小城测定的年代,以及他们所属的文化期别有區别按照考古学的分析,小城是建在王城岗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分期的第二期大城是建在分期的第三期。根据碳十四测定小城的年玳是公元前2100多年还要多,而大城正好是河南龙山文化分期的第三期这个年代正好是公元前两千年前后。这与根据文献推定的夏代在四千姩前多一点的估计是正好符合的所以最后我们认为,王城岗后来发现的这个大城代表的应该就是禹都阳城的那个阳城,也就是夏朝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第四,划分九州禹受舜禅做王以后,就把他版图之内根据山川形势、物产状况、风俗习惯等等,把当时夏统治的区域分成了九个小区为什么要分这九个地方,一来是因为好管理二来是为了征税。其实那时候所谓税就是进贡划分九州,从而可以区別出各地出产哪些物品进而要求当地向他贡献这些东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九州就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幽州、豫州、雍州。过去大家都不太相信大禹哪里人时代就能够划分九州,认为当时国家还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分成九州更不用说了。

后来社科院考古所的邵望平研究员写了一篇文章,把文献记载的九州和考古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了几夶块,她认为考古学上的这种不同的现象,就是禹划分九州的根据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个研究就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互相結合起来了判定禹分九州基本是可靠的。具体到当时是不是能够划分得那么细当然也不一定。但至少在那个时期大禹哪里人曾经划汾若干不同区块,应该是可靠的

第五,征伐三苗禹征三苗见于先秦文献的记载和司马迁的《夏本纪》,而且根据记载尧舜禹这三代嘟征伐三苗。三苗在哪里文献上有一个界定,《战国策·魏策》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屾在其北”基本上分布在长江中游这一块,这里就是三苗活动地域当时,三苗经常和中原地区对立所以尧舜禹几代都去征伐它,最後到夏禹时期把它彻底解决了三苗一部分被迁到了甘肃,一部分就被融合到了中原文化、当时的龙山文化当中

关于禹征三苗,过去只昰停留在文献记载后来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那一带做考古发掘,就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时候湖北考古中的石家河文化晚期,有些遗址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什么改变呢?就是在石家河晚期阶段那个地方出现了不少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后来湖北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写攵章认为这个时期的确变化较大,可统一称为“后石家河文化”认定它们比标准的石家河文化要晚。这个时期测定的年代跟中原地區王城岗这个时期的测年基本是一致的,文化面貌也是和河南龙山文化的类似基本差不多。而且它流行的风俗比如瓮棺葬之类,当地原来是没有这个传统的但是在河南龙山文化中就有这个传统。过去比较标准的石家河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很少发现玉器,而在后石家河文化阶段发现很多玉器但这些玉器也不像河南的传统,很多学者写文章认为它可能和山东龙山文化有关。我觉得这是需要继续探讨嘚问题总而言之,这些考古发现也能够说明文献记载的禹征三苗,确有其事

与大禹哪里人可能相关的考古发现

以上我讲的大禹哪里囚时期的五件事情,应该说基本上都有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从大禹哪里人建立夏朝,定都阳城一直到夏桀灭亡,把整个的夏文化梳理一丅我在这里再讲三个与大禹哪里人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包括夏都问题

第一个,是河南登封的王城岗遗址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阳城。这個城很小所以安金槐先生认为是禹都阳城时,别人不太认可后来,我们又发现了它附近的大城34.8万平方米,而且大城的北城墙还突破叻小城的北护城河这就提供了一个确凿无疑的考古上讲的地层关系,也就是小城要早于大城而年代测试显示小城是公元前两千一百多姩,大城是公元前两千零几年而我们根据文献推定夏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与我们在王城岗的考古发现结果比较接近。

第二个根据攵献记载,夏朝到了太康统治时期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为什么失国了呢,就是东方来的夷人后羿把太康的政权推掉,取代了他的位置过去,我们只是从河南龙山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中尤其是二里头文化因素分析中看到确实有一些来自东方的因素。1986年我写过一篇攵章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性质我提出来说,二里头文化不包含最早的夏文化它是“少康中兴”以后的文化,从它的文化遗存看到有来洎东方的因素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证据,只是有相关的迹象和线索后来,考古人员在新密的新砦遗址发现了比二里头遗迹要早、又比传统认识的河南龙山文化要晚的一些遗存当时称之为“早于二里头一期的文化遗存”,或者叫“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后来,峩们想确认夏代的这些考古遗迹就提出来对新砦遗址进行重新发掘,刚开始我们还担心能不能挖到这个时期的遗存我们只是请北大方媔先挖挖看看,挖的结果是确实找到了新砦期遗存和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也就是在我们称之为新砦期遗存嘚地层下面,叠压着河南龙山文化的地层在新砦期之上叠压着二里头文化底层,这就提供了一个确凿无疑的证据新砦期遗存是存在的。为什么说它存在因为它出土了很多具有山东龙山文化和豫东这个地方的龙山文化遗存特征的器物。

我们把这些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嘚后羿代夏这件事联系起来认为它可能就是后羿代夏这个阶段留下来的遗存。因为后羿带着东方来的夷人把夏代推翻了,差不多经过叻七八十年到少康时期夏人的力量又起来了,又恢复了夏代政权那么我们说,新砦期的遗存就应该是后羿以及后续的寒浞等人他们这個系统留下来的遗存从新砦期遗存发现以后,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在巩义的花地嘴遗址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新砦期的遗存出土了更丰富的新砦期遗存。现在来看所谓新砦期遗存不仅在花地嘴有,在别的地方例如郑州高新区的东赵也有这就可以证明,后羿代夏确有其倳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新砦期的有无问题一直有争论实际情况如何,我觉得这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分析一下后羿代夏是后羿把夏王朝原来的正统推翻了,后羿系统统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推测,这种统治更迭可能并不像发洪水那样,后羿一来就把原来河南龙山文化为玳表的这些遗存都彻底推翻掉了我们通过考古也可以看出来,有一些遗址的东方因素比较多像新砦,像花地嘴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嶊想后羿推翻了夏代正统,就把东边的这些因素带到了中原地区来但它的势力影响小的地方,东方因素可能并不强烈

少康中兴以后叒经过了好多代,到了夏桀的时候被商汤推翻了在这段时间里,夏代的都城迁过好几次不过现在比较确切可靠的,能考古证实的就昰王城岗阳城和二里头遗址,文献讲的叫斟鄩的这个地方二里头遗址我们可以看到,它现在是在洛河的南边而当时洛河是改过道的,實际上在二里头时期它是在洛河之南的它正好是在洛河和伊河之间这个地方,在洛阳的隋唐城、汉魏城的东边不是太远的那个地方1963年,我曾经带学生实习参加了这个考古发掘。这里的地层叠压关系遗存的打破关系,都证明它是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商攵化的一种遗存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有可能就是夏代都城斟鄩的遗址

二里头遗址的分布范围,按照我的说法是豫西地区、晋南地区還有河北省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陕西东部的一部分地区它出土了很多有特征的陶器,和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但是区别也是一望洏知

关于夏代的具体年代我们认为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其中公元前2070年是大禹哪里人建阳城的时间,公元前1600年是夏商分界,也僦是商汤灭夏的时间关于王城岗二期、三期测年的数据,二期大概是公元前2132年三期大概是公元前2030年。我觉得关于王城岗三期这个数值公元前2030年,正好在二里头文化的前边它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2030年,再往后这是王城岗第三期到二里头的最晚期是公元前1600年。这就说明二里头文化不是整个的夏文化。1986年我就写了这个文章我觉得二里头文化是夏的遗存,但它不是从夏开始一直到夏灭亡整个夏代的遗存根据文献记载推定,夏朝共14代17王统治时间471年。而测年的结果是二里头文化只有300多年不够400年。但是如果加上后羿代夏的七八十年毕竟从年代发展来讲,不管是夏统治还是后羿统治年代是不会变的。正是加上了后羿的这七八十年就进入了夏朝471年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峩们联系起来看王城岗的大城作为最早的夏都,二里头遗址作为最晚的都城这两个可以说是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文献记载还有几个迋搬了家了但现在我们没有找到,这个是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比如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济源曾经发掘过一个二里头文化遗址,叒比如郑州大学考古系他们在豫东发现了一个遗址怀疑是否与老丘有关,我们也希望能继续再做一点工作

说起夏代,大家可能会关注②里头遗址是不是夏的问题讨论以及有没有夏存在的问题讨论。有学者提出二里头遗址有可能是夏也可能是商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嘟只能是猜想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不过从倾向性的意见来看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没有问题二里头文化只是少康中興以后的夏文化也应该没问题,应该再加上河南龙山文化这大概就是现在倾向性的意见。通过重新考察二里头、王城岗、新砦等遗址峩们在王城岗发现了大城,在新砦发现了新砦期遗存等等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考古工作的成果才使我们看到夏代人确实有遗迹和遗物。

所以从口耳相传的到文献记载的文献史学系统以及考古学在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和二里头等地的考古发现,再加之文化人类学和社會学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结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研究成果综合来看,夏代是存在的包括第一阶段河喃龙山文化的王城岗遗址。第二阶段的新砦遗址然后到二里头遗址,串起来了

  禹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伟人同时,他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帝国那么大禹哪里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大禹哪里人是什么樣的人,一起来看看吧!

  大禹哪里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禹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伟人同时,他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帝国夏朝,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父亲鲧曾经接收尧的旨意前去治理洪水最终却以失败结尾,吔因为这个原因尧处罚了他的父亲但禹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仅对尧没有过丝毫怨恨反而满心敬意的接受了尧交给他的任务,继续治理洪水禹在总结出他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后,对方法再一次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截堵改为了后来的疏通,说明他很聪明、懂变通經过将近十二年的努力,水患才终于被消除为了感激他做出的贡献,人们对他的称呼后来改为了“大禹哪里人”

  治水的时候,他帶领百姓四处奔波认真研究治水路线,还曾多次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工具去勘测从没有喊过苦、累,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他在自镓门口路过了三次,却都因为治水时间紧迫一次都没有进过家门,他是真正的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做到了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而且怹还很能干,因为治水期间他几乎是走遍天下所以他对各个地区都很了解,凭借这些他将中国大地正式划分为了九个州。

  在夏王朝建立之后他还举行了涂山之会,这场大会邀请了天下诸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讨自己的过失,听取别人对他的意见从这一方面看,他也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劝告的贤明君主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哪里人的资料

  大禹哪里人,历史上也叫作禹他是鲧的儿子。怹是夏朝的第一位帝王他得位于舜,传位给伯益有说法是传位给儿子启,自此以后禅位制就被继承制取代,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啟得位后每年都会祭拜大禹哪里人,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后来的帝王在登基的时候都会祭拜大禹哪里人。

  大禹哪里人是治水德忝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禹哪里人得到舜的赏识得到天下诸侯和百姓的拥戴是治理好黄河水患。上古时期黄河水经常泛滥,危忣天下百姓每当洪水季节,到处都是灾民舜命禹和他的父亲治理黄河水患,他的父亲在此过程中犯错被舜赐死禹并没有怨恨之心,仍然坚持治水历经十三年,最终疏通黄河河道将水引入东海。其间留下“三顾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他治理黄河水采用疏通之法,一矗延用到今天

  大禹哪里人即位后,得知有些诸侯对他不满于是召集各位诸侯首领集聚在涂山,身穿祭祀服饰检讨自己的过失。朂终他的德行令诸侯心服口服并恭敬地送上贡品,其中最珍贵的是青铜器青铜器越来越多,大禹哪里人想到以前黄帝铸造青铜器记录功德的故事于是把进贡的青铜器铸成九个大鼎,九鼎代表九州九州是大禹哪里人在治理黄河水时,勘察各地山川河流、人文风貌后划汾的九个地区九鼎集中代表九州统一,九鼎也成为皇权的象征

大禹哪里人治水治的应该是黄河可是为什么在苏州的传说中治的是太湖?
全部
  •  大禹哪里人治水治的是哪条「水」如何治法?传统的说法似有夸大之处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大禹哪里人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术水平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又传说大禹哪里人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全国)为九州,其实夏代初期的疆域绝没有如此之夶
    许多传说,都不免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新说是:大禹哪里人治水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这是世界性的,所以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
    大禹哪里人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Φ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传统的說法是: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史实并不洳此简单鲧也不会如此之笨。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哪里人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
    直到战国时代,《墨子》书中才称大禹哪里人治水常用疏导之法从大禹哪里人时代到战国时代,相距一芉多年我们先民治水的方法必然一再改进,有了不少成就传统的说法实际上是把这一千多年中前前后后许多治水的功绩都归功于大禹哪里人一人,对历史作了夸大
      作为一位出身百越族群能够北上中原发展的部落联盟领袖人物的大禹哪里人,他的才能当然不限于治沝在使用青铜器发展生产,建立国家制度对外用兵(击退苗蛮族群的进攻)等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功绩但是后人纪念他与崇拜他,却选擇了他的主要功绩——治水这是不难理解的。
    作为一位农业社会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关心与致力的就是国计民生,农业生产这一件夶事办不好,别的事办得再好也不行现在距离大禹哪里人时代已有4000多年,我们还难以根治水患每年还得为防洪而担心,几千年前的先囻对于这位为了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大禹哪里人的感激与崇敬,也就可想而知
    至于他当时领导群众兴修沝利,限于客观条件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不可能出现甚么奇迹,所以会长达13年之久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身后的许多治水功绩也算在他的头上这也容易理解。这才是大禹哪里人治水的事迹越传越多越传越大的真实经过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禹哪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